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罗马人的故事

_11 (当代)
这对汉尼拔来说是十分宝贵的。目前,汉尼拔的军队数量只有三万四千步兵,九千骑兵,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士兵还被派往阿普利亚和勃罗丁地区作战,手头的兵力更是短缺。从迦太基派来的援军只有4000骑兵和少量战象,也根本无法满足汉尼拔的需求。所幸的是汉尼拔从新归附的萨姆尼特地区和坎佩尼亚地区招集到不少新兵,虽然他们的质量难以与汉尼拔的老兵相比,但汉尼拔手中的军队人数总算可以维持在这样一个水平。
公元前215年早春,汉尼拔带领全军离开卡普亚向东,在罗马人还没有理解他的意图之前,就占领了提法塔山。这座介于卡普亚和卡西利浓之间的提法塔山是坎佩尼亚地区的一个制高点,它俯瞰着卡普亚和卡西利浓两个战略重镇,一眼望尽罗马军的行动,同时扼守着坎佩尼亚与萨姆尼特联系的要道。汉尼拔此时的谋算是在保证新归附地区,特别是卡普亚一带的安全的前提下,设法夺取一个港口城市,这样他就比较容易得到来自海上的支援。
站在山头的汉尼拔左右望去,见罗马军已经在战略要地扎下了极为牢固的营寨,一看那阵势就知道是自己的老对手玛克西姆的主意。西面是格拉古指挥的两个奴隶军团,驻扎在丘米城东北,堵住了汉尼拔向海岸线移动的路途,看来要想进攻重要的港口城市丘米和那不勒斯不那么容易。南面是马塞拉斯,他的两个军团驻守在诺拉城北的一个高地上,那里可以监视诺拉城和苏埃苏拉城两城的动向,控制着坎佩尼亚与南方的交通要道。北面则是执政官玛克西姆和麾下的两个军团,他们在开来斯城南安营,挡住了汉尼拔北上进攻罗马的道路。这三面大军总人数约七万五千,将汉尼拔围在了中间。
汉尼拔手下的兵力无论与三路罗马军之中的任何一军决战,都有胜算。可是如果自己一旦与任何一军开战,其余的两军就会乘机抄他的后路。况且看看这三路军的气势,汉尼拔就知道玛克西姆又祭起了不抵抗的大旗,根本就没有与汉尼拔打阵地战意图。与他们的交战就意味着旷日持久的围攻。对于这时的汉尼拔来说,不愿意进行这种消耗性的战斗。他的兵力有限,要保护南意大利广大的地区,已经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负担了。这是他为什么急于得到迦太基援军的原因,如果他能得到数万人的支援,那么他的防守问题就迎刃而解,他自己就可以带领主力,象以往那样与罗马军周旋于战场之上,而没有后顾之忧。福兮祸所依,坎尼的大胜分裂了部分罗马同盟,给汉尼拔带来了广大的地域,同时也象包袱一样沉重地压在了他的肩头,使他无法象过去那样地潇洒用兵了。就这样汉尼拔囤兵提法塔山观望等待。
执政官玛克西姆的战略十分简单,也是他的老办法,以不变应万变,坚壁清野围而不打。不过这一次他的战略不但得到了元老院的认可,也得到了罗马市民的理解,嘲笑他是“胆小鬼”、“跟屁虫”的人渐渐少了,称他是“意大利之盾”的人越来越多。的确,玛克西姆的布局就象是盾牌一样,三路大军严密地阻挡着汉尼拔的去路,却没有主动进攻的意图,元老院严令各路人马不得轻举妄动。另外在玛克西姆的极力推动下,元老院还通过了一系列临时法令,强化坚壁清野的效果。这些法令要求坎佩尼亚的住民必须在收获季节前,提早收割成熟的庄稼,并将所有收获都送往有重兵把守的要塞。这些法令在当地罗马军的监督下得到了严格的执行,当地的居民冒着被汉尼拔军抓获的危险抢收丰收的果实,而那些被抓获的人,会不幸地被汉尼拔贩卖为奴。
汉尼拔见如此僵持对自己不利,更加急于得到港口城市。那不勒斯港是坎佩尼亚最大最好的港口,但是由于罗马军防守甚严,难以得手。汉尼拔就转向谋取丘米,他通过卡普亚人设法与丘米城内的反罗马势力取得联系,让他们半夜打开城门放卡普亚人入城,自己则在附近埋伏,截击可能前来救援的格拉古。丘米的亲罗马市民发觉到有人秘密与汉尼拔联系,感到情况不妙,就火速通知了驻守在附近的执政官格拉古。
格拉古出身平民,他曾经指挥过骑兵,以灵活的骑兵运用而见称。他深知机动性的重要,所以他在接到通报后立刻带领一部分军队连夜赶到卡普亚人的营地,还没等他们出发前往丘米,就发动了突然袭击。毫无准备的卡普亚人损失惨重,弃营而逃。格拉古将营寨洗劫一空然后带兵前往丘米。
汉尼拔没有想到罗马人会察觉自己的计划,当他发现罗马军在攻击卡普亚人的营地时,连夜带兵前往接应。可惜等他来到营寨时,罗马人已经得手退入丘米,闭城不出了。汉尼拔不服,第二天一早就带着大军和能够筹集到的攻城器械对丘米发动了猛攻。高大的攻城塔靠近了城墙,汉尼拔的士兵从塔上对守城的士兵枪箭齐发,如雨点般地飞向罗马军。格拉古手下的兵力不多,在汉尼拔军的猛攻下陷入了苦战。
报急的使者通知驻扎在北面的玛克西姆,求他立刻发兵救援陷入重围的丘米,以断绝汉尼拔的后路。可是玛克西姆却拒绝移动,说是算了一卦,显示出兵得话凶多吉少,为了防止陷入汉尼拔的圈套,所以必须听从诸神的暗示按兵不动。不但自己不动,还严令所有罗马军,任何人不得轻举妄动。于是格拉古陷入了孤军苦战的境地。幸运的是在混战中格拉古将汉尼拔的攻城塔点燃焚毁,汉尼拔的攻势被顿挫。汉尼拔见一时无法破城,挑战格拉古出来决战吧,格拉古却死活任你叫骂,大丈夫说不出来就不出来。汉尼拔只好撤兵解围,返回提法塔山的营地去了。
第六节 “剑”
公元前215年夏,当汉尼拔和格拉古在丘米混战的时候,迦太基为汉尼拔准备的第一批援军4000骑兵和一些战象在海军提督希密尔可的护航下,巧妙地避开罗马军的注意,在罗克里成功登陆。在麦散那附近的罗马海军发现迦太基的企图时已经为时已晚,他们追到罗克里附近时,迦太基军已经登陆完毕,护航的海军也已经安全离去,罗克里的城门对罗马军紧紧关闭。无可奈何的罗马军只好撤去。
在汉尼拔围攻丘米不成撤走后,驻扎在诺拉附近的马塞拉斯所受的压力也就随着减轻了。这马塞拉斯不象玛克西姆那样可以坐得住,闲在那里是最大的痛苦。所以汉尼拔前脚一走,马塞拉斯随后就在各个要道关口设兵严密把守,然后带领着剩余的兵力开进了萨姆尼特。这个地区有许多村镇都投靠了汉尼拔,马塞拉斯在罗马的严令之下当然不便直接找汉尼拔交战,但是把憋在心头的怨恨在萨姆尼特人身上发泄却是没有问题的,正应了一句俗话,老太太买柿子找软的捏。
罗马军一进入萨姆尼特,这个地区顿时就浓烟四起,鸡飞狗跳地乱了起来。萨姆尼特人根本不是罗马军的对手,所以马塞拉斯也就没有必要小心谨慎了,他们大摇大摆,横冲直闯。那真是逢人便杀,见东西就抢,抢不了的就烧。只可怜那萨姆尼特人,汉尼拔来了烧烧劫掠,没人保护得了他们,万般无奈只好投降了汉尼拔,可如今汉尼拔一走,罗马军不问青红皂白地又来烧烧劫掠,你说他们到底招谁惹谁了呢。
活在这种夹缝中的萨姆尼特人苦不堪言,就派了使者找汉尼拔求援,声泪俱下地说:
“我们和罗马人打了近百年,没有人帮助我们,虽然皮鲁斯大王和我们一起抗击罗马两三年,可是他在最关键的时刻放弃了我们,使我们不得不屈服于罗马的淫威之下五十年之久,直到你来到意大利。你的大军所向无敌,势如卷席。我们感谢你善待我们的俘虏,听从你让他们带回来的言语,归顺在你的旗下。因为我们相信只要依靠你,我们从此就不必再惧怕罗马,只要你的安全给养得到保证,我们就可以享受自由。如今,我们依然还是你的盟友,我们依然尽力提供你所需要的一切,你也依然安全,可是我们却在眼睁睁地看着罗马人在我们的土地上毫无顾忌地横冲直闯,看着我们的妻子幼儿被虐杀,看着我们的房屋庄稼被焚烧。他们在那里根本不是在进行战争,他们的士兵也无须担心有人会进攻他们,那副肆无忌惮的面孔让我们不禁产生错觉,在坎尼战胜不是你汉尼拔,而是他们罗马人。我们当然不认为他们是你的对手,对付那帮毫无警戒的家伙甚至都不用汉尼拔你亲自出阵。只要你还认为我们是你的盟友,就请派出一队努米底亚的骑兵,那就足以围歼他们了。”
汉尼拔听他们的血泪控诉,没有改变他的表情。他冷静的说,“把军队开到萨姆尼特对我倒不是难事,但那只不过是给你们增加负担而已。我自有调虎离山的良策让罗马人离开你们的家园,请放心回去吧。”
使者们走后,汉尼拔立刻调兵遣将,留下足够的人马守营,然后命部队沿亚平宁山脉西麓开向东南。部下十分莫名其妙,那萨姆尼特在东面,这么走就算不是南辙北辕也是事倍功半啊。汉尼拔一笑,说那马塞拉斯之所以在萨姆尼特可以肆无忌惮,是因为我不在坎佩尼亚,所以他没有后顾之忧。我要是直奔他的大本营所在地,威胁诺拉城,他还不得立刻班师?众将恍然大悟。
可汉尼拔的打算远远没有那么简单。这诺拉城乃是坎佩尼亚南方重镇,从那里往南,基本上都是汉尼拔的势力范围,汉尼拔可以自由往来。占领了坎佩尼亚首府卡普亚的汉尼拔一直把诺拉当成眼中钉,因为诺拉遮断着卡普亚与南方的联系。如果能够得到此城,罗马军在卡普亚就无险可守,汉尼拔就可以轻易地使卡普亚与南方连成一片,自然就打破了罗马军对卡普亚的包围系统。
汉尼拔的围魏救赵之计果然有效,因为马塞拉斯也是深知诺拉的战略价值的,所以当他一听说汉尼拔的部队向诺拉移动的报告,立刻就终止了在萨姆尼特的扫荡,急忙奔回诺拉去了。与此同时,在罗克里登陆的迦太基援军在汉诺的带领下,一路北上,终于与汉尼拔的部队合流,得到补强的汉尼拔军开始了谋取诺拉的准备。
马塞拉斯在城内十分紧张地布置防守城池的部队。他不大耐烦那种拒城死守的作战,而是喜欢以攻为守,所以象上次那样,他没有在城头布置太多的兵力,而是让绝大多数的主力都在城门后面等候出击。他让诺拉城的元老们充当警戒兵和通信兵,让他们城上城下地监视汉尼拔军的动向并随时向自己汇报。
到达诺拉城附近的汉尼拔立刻觉察到这里的罗马军并不象萨姆尼特人说的那样肆无忌惮,马塞拉斯十分谨慎地在所有可能的战略要地和制高点布置了警戒部队,要想偷袭诺拉看来是没有可能了,于是便在城外安营扎寨。
次日一早,汉尼拔派汉诺当说客,想和平占领诺拉。汉诺骑马来到诺拉城下,指名道姓地要诺拉城的两位德高望重的元老出来讲话。城内的马塞拉斯迅速准许了,于是诺拉的两位元老便出来见汉诺。汉诺就说服他们投降,说抵抗没有好处,那卡普亚主动投降,汉尼拔保存了那里的自治权,市民的生活完全没有影响。而那些抵抗的城市被汉尼拔打破后,无一不被汉尼拔屠城,都化做了灰烬。现在汉尼拔兵临城下,即使罗马的两个执政官都带领自己的军队来诺拉救援也不是汉尼拔的对手,可你们如今只有一个什么不见经传的前国务官马塞拉斯和他手下的一个军团,又如何能够抵挡?识时务者为俊杰,为了诺拉城的市民着想,免得破城时生灵涂炭,最好还是趁早开城投降吧。两位元老不亢不卑地回答说,我们当然都知道抵抗后破城的后果。不过我们与罗马人的同盟关系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至今也没有什么事情使我们对这个同盟关系感到后悔。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在罗马人来帮助我们守卫城池的时候背叛他们呢?再说了,就算我们同意开城,这事也没法和罗马守军商量啊,难道你能指望他们会乖乖地让出诺拉吗。
汉尼拔见用和平的胡萝卜没有办法说服诺拉开城,就挥师将诺拉城围了个水泄不通,从四面同时发起进攻。马塞拉斯故技重演,等汉尼拔的攻城部队接近城门的时候,突然打开城门,带领罗马军主力大声叫喊着杀了出来,走在先头的迦太基士兵稍有混乱。汉尼拔早有提防,立刻就将在后面等候的重装兵方阵调上前去,于是两军顿时陷入了激烈的厮杀,真是难解难分。不多时就杀的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却原来是下起了暴风雨。雨越下越大,打的双方的士兵都难以睁开眼睛。汉尼拔眼见得自己明明占着上风,却也不得不鸣金收兵,马塞拉斯也收兵回城去了,双方各有些少损失,虽然罗马军得损失稍微大一点,却也只是百八十人的轻微程度。
三天后,马塞拉斯发现汉尼拔军营派出了相当一部分骑兵出去筹集粮草,认为机会难得。罗马军不与汉尼拔交战,就是怕汉尼拔的优秀的骑兵,现在大队的骑兵不在营地,此时不战更待何时?于是他立刻带兵出城列阵,向汉尼拔挑战。
汉尼拔有点十分意外,因为没有想到罗马军会向自己挑战。虽然自己的大部分骑兵不在,却也不惧怕马塞拉斯,所以就开营出来应战。诺拉城外一马平川,本是骑兵用武之地,可惜汉尼拔的骑兵主力外出,所以他的高度计动的战术无法使出。马塞拉斯则人数有限,他为了弥补不足,就将罗马军的后备兵也投入战场。同时他武装了相当一部分诺拉市民,让他们在阵后充当后备兵的任务。双方的交战十分激烈,一连几个小时都难分胜负,各自也有不少伤亡。由于这是没有战略展开的战斗,双方都是硬碰硬地拼,所以体力装备和平时的训练程度就明显地左右战局,而这些都是罗马重装兵的长项。渐渐地汉尼拔就有点吃力。正在他担心战斗的进展的时候,外出的骑兵接到急报后赶了回来。罗马军本来就已经尽了全力,虽些稍微占有上风,却也难以取得决定性的胜利。马塞拉斯一见敌人的骑兵加入战斗,立刻就鸣金收兵,撤回城里去了。汉尼拔军也精疲力尽,损失不小,无力就势攻城,也撤回营寨去了。
大战后的第二天,汉尼拔见马塞拉斯没有再出城交战的意思,自己的损失也不小,如果相信李维的夸张,竟折损了五千人马,所以汉尼拔也就放弃了围城的打算,带着人马返回提法塔山上的大本营去了。马塞拉斯则有点后怕,心想如果迦太基的骑兵行动再快一点,结果可能就不是现在的损失惨重那么简单,能否全身而退都成问题。所以也就不敢出城找汉尼拔的麻烦,听任汉尼拔大摇大摆地离去。
汉尼拔的撤退对自己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影响。虽然汉尼拔和手下的老兵们对自己的能力心中有数,可是新近加入战阵的新兵就有点不安,觉得汉尼拔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厉害,这么几万人马如果连马塞拉斯的一个军团都玩不转,如何能够战胜整个罗马大军?结果这些不安的新兵中就有近一千三百人在大战后的第三天逃离了军营,投奔罗马去了,其中不少有一些是最近才从迦太基调来的努米底亚兵。
逃走几个新兵对身经百战的汉尼拔的老兵来说,根本不会造成什么动摇,不过这个消息传到罗马可就不得了了。他们听说马塞拉斯竟然无视元老院的不得交战的禁令,主动出城挑战,与汉尼拔堂堂正正地交锋并且击败了敌人,结果使得敌人自己都开始没有了自信,开始出现逃兵了。罗马人已经有好几年都没有听说过这么好的消息了,全城顿时轰动了起来,交战的经过和战果在市民之间不断地传播和和夸大,于是马塞拉斯的形象也日益高大,最终赢得了“意大利之剑”的美称。
意大利在与汉尼拔的战争中,已经有了一面“盾”,那就是费边·玛克西姆,他的战略就象一面盾牌那样专心防守,滴水不漏,让汉尼拔无机可乘。但是只有防守是难以取得战争的胜利的,必须还要有进攻性的武器。现在,意大利终于有了一件武器,一把用于进攻的“剑”。虽然这盾这剑并非象市民想象的那样无敌,但是罗马一手拿盾一手拿剑,在这最艰难的时刻顽强地屹立着。
转眼就到了秋末,汉尼拔在坎佩尼亚没能取得新的战略进展,便早早地撤收了提法塔上的大营,前往阿普利亚的阿琵越冬去了。汉诺则同自己带来的援兵一道返回了勃罗丁。罗马军虽然也相继进入了冬营状态,但是,整个冬季都在没完没了地骚扰汉尼拔在各地的守军和营地,如果汉尼拔不在现场,罗马军就更加肆无忌惮地发动大规模的攻击。他们已经从马塞拉斯的经验中知道,敌军士兵的能力不如罗马军,没有汉尼拔的天才指挥,迦太基军不是罗马军的对手。
坎尼战役后的第二年,汉尼拔在意大利主战场上陷入了僵局。罗马也处在许多变数之中,一是西西里岛的希耶罗王驾崩,罗马失去了长年的可靠盟友;另一个是马其顿与汉尼拔结盟的使者被罗马偶然俘获,于是罗马得知了东方的威胁。罗马除了要对付眼前的强敌汉尼拔之外,也要密切注视东西两面的局势。
第七节 围追堵截
公元前215年底,一小队骑兵在阿匹安大道上向罗马方向急驰,从前面那12人手持斧鞭的卫队上可以看出这是执政官或者国务官的人马。随卫队急行的不是别人,正是当年的执政官费边·玛克西姆。他安排好了罗马军在坎佩尼亚的冬营后,正匆匆地赶回罗马主持选举的。罗马元老院已经和他商量妥当,这年的选举将在他到达罗马后立刻举行。
玛克西姆没有进入罗马城回家休息,而是人不解甲马不卸鞍全副武装地直奔城外的玛尔斯广场,那里已经聚集了准备进行一年一度的大选的罗马市民,他们象往年一样已经分好资深投票组和青年投票组,等执政官一到就开始投票。投票的顺序是由抽签决定的,抽中第一个投票权的是35个行政区之一的青年组,他们选出的结果是罗马海军提督奥塔西略和神庙的祭祀马尔可斯·雷吉。
老费边对这个开场十分不满,就站出来静场,然后说:
“在风平浪静的海上,不管是水手还是乘客都可以掌舵;但是遇到风浪时舵手的能力便是生死存亡的关键。在和平的时期,我们可以放心让任何人当选执政官。如今我们可不是,战场上指挥官的一个失误就会导致全军毁灭的灾难,这我们已经见识过实在太多次了。所以我要求大家时刻不要忘记一点,那就是当你们投票选举执政官的时候,要象选举你们上战场的指挥官一样,每个人都要在心中问这个人是否与汉尼拔一样的优秀,自己愿不愿意将生命交在他们的手中,跟随他一同出征上战场。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两个人:雷吉是个祭祀,和平时期当然可以兼任执政官,可是你们打算如何让他既要满足在城内的祭祀事物,又同时领兵上战场呢?奥塔西略是我的外甥女的丈夫,我感谢你们这样对我表示尊重,但是我却必须驳大家的面子。我们已经给了他表现的机会,让他担任罗马海军提督。他的任务有三个,一是不断骚扰非洲沿岸,使迦太基不得安宁;二是保卫意大利海岸不受迦太基海军的骚扰;三是防止任何从海上增援汉尼拔的企图,不管是人员还是粮草。如果我们的海岸还不如迦太基的安宁,汉尼拔依旧得到了人员的补充,那么,奥塔西略,你能否给再我们一个可靠的理由,让我们可以选举你当执政官,去抵抗象汉尼拔那样的对手?”
最后,玛克西姆要求那第一个投票的青年组重新选过。奥塔西略大声地抗议,指责玛克西姆干涉选举,目的只不过是想连任而已。玛克西姆立刻招呼12名精壮的斧鞭卫士对奥塔西略说,执政官还没有进过罗马城,斧头仍然在斧鞭上,奥塔西略立刻就安静了。罗马习俗是当执政官进入罗马城的时候将解除武装并将斧鞭中的斧头拔出,象征着放下包括生杀大权在内的绝对指挥权,做为执政官指挥下的海军提督,执政官可以不经任何审判就地处决。于是投票在玛克西姆的威压下重新进行,选出了玛克西姆和马塞拉斯为下一年度的执政官。这是玛克西姆第四次当选执政官,马塞拉斯的第三次。
公元前214年,面对日益扩大的战场,罗马在战场上投入了总数20个军团的兵力,其中六个是新兵军团,其余14个是继续从军的旧军团。为了应付东方局势的变化,罗马补强了住在布林地西的海军,并由李维那斯指挥准备前往伊利里亚,以对付马其顿的进攻。另外西西里的局势在希耶罗死后也让罗马人放心不下,林图拉斯带领两个军团前往那里监视。海军依然由奥塔西略指挥,并另外新造100艘战船,使罗马舰队的势力达到150艘。连年的战争和大规模的征兵使罗马的财政陷入了巨大的困难,以至在招兵和建造战船之后便实在没有钱来支付水手的费用。于是罗马推出了空前庞大的增税计划,不是征收钱财,而是让市民提供水手和他们的军饷,提供的数量则按市民的财富多少来决定:
拥有财产五万到十万之间的市民每人提供一个水手和他半年的粮饷; 十万到三十万之间的每人提供三个水手和他们一年的粮饷; 三十万至一百万之间的每人提供五名水手和他们一年的粮饷; 一百万以上的提供七名水手和他们一年的粮饷; 所有的元老院元老须提供八名水手和他们一年的粮饷;
于是罗马有史以来第一次用私人的钱财组成了海军。从这个增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负担是由比较富裕的第三等级以上的市民承担的,越是富有的人负担越重,这与最近美国总统布什的减税计划的思维方式完全相反。另外,从元老院元老无论收入多少都必须提供八名水手一事上我们可以看到罗马贵族的气质,这种气质也可以从坎尼会战中有80名元老战死一事上看出。这些元老一般都是相当富裕的,否则也没有能力支付那么多的费用,但他们的贵族精神不是表现在这种财富的多寡上,而是表现在勇于为国家承担的义务的精神上:他们没有利用手中的职权和金钱谋取逃避兵役的方便,上了战场也没有躲在后面指手画脚,而是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国家有难的时候,不是将困难转嫁给下层市民,而是首先承担最重的部分,以身作则。这种以天下大事为己任的贵族气质与中国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大众化风气是完全不一样的,后者听起来多少有些推卸责任的感觉,特别是当这种话出自政府或官员之口的时候。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经过增兵,罗马对付汉尼拔的兵力达到八个军团九万余众,与当年坎尼作战时的兵力一样,不过罗马依旧没有改变围而不战的战术。执政官玛克西姆的两个军团依旧在开来斯布阵,防止汉尼拔北上,马塞拉斯的两个军团也仍在诺拉附近。格拉古指挥两个奴隶军团在卢塞里亚监视阿琵的汉尼拔军,玛克西姆的儿子小费边也率领两个军团在维努西亚防守。这样罗马将主力布置在从弗土努斯河到奥非都斯河一线,南面是汉尼拔的势力范围,除了重要的港口和殖民城之外,罗马无力与汉尼拔争锋。但是在防线以北罗马便实行紧追盯人战术,寸土必争。
在年前马塞拉斯与汉尼拔对抗的战果鼓舞下,罗马决定收复卡普亚,首先是准备工作。他们在坎佩尼亚附近开始慢慢集结粮草和辎重,为将来的攻城做准备。卡普亚人很快就察觉到这种备战气氛,十分紧张,就派人向汉尼拔告急,夸张说自己危在旦夕。
没有人知道汉尼拔是如何离开阿琵的,就连在附近监视汉尼拔行动的格拉古也毫无所知。当他得到汉尼拔主力正在向坎佩尼亚移动的时候十分莫名其妙,好不容易才明白汉尼拔的冬营地只剩下少量守军虚设旗帜而已。汉尼拔则行动迅速,再次占领了坎佩尼亚的战略要地提法塔山。看来罗马人还是没有能够与汉尼拔对抗的人才,他们竟然没有从去年的经验看出提法塔山的战略意义,提前占领这个高地,防止汉尼拔再次占据那里。
执政官玛克西姆一发现汉尼拔了行踪后,便命格拉古前往贝内温图,同时让驻守维努西亚儿子小费边退往卢塞尼亚,这样罗马大军就可以从四面封锁了所有进出坎佩尼亚的要道,使汉尼拔不易得到外界的援助,任何人想进出也都要付出代价。
汉尼拔在山上刚刚建稳了营寨,就有士兵来报说有有他林敦的使者求见。汉尼拔见面一看来者五个人,都是他林敦的年轻贵族,也都曾见过面,因为他们都是在战场上被汉尼拔抓获又放走的俘虏。来人感谢汉尼拔以前对他们的宽大友好,不忘他的活命之恩,表示他林敦城中有不少市民已经被说服,愿意投靠汉尼拔,希望汉尼拔移师他林敦城外,必能使更多的市民加入他们的阵营。汉尼拔大喜,重重地赏谢了他们,并让他们先回城一步,继续扩大人马,准备接应。一旦时机成熟,汉尼拔保证立刻前往。等他林敦城易手之时,还有更多的酬谢。来者听罢欢天喜地地离去了。
汉尼拔在坎佩尼亚发现卡普亚并没有燃眉之急,但是罗马军准备收复卡普亚城的倾向却是十分明显的。自己的处境也十分不好,罗马在各地不断骚扰他的后方,到处都会传来求援的呼声,自己兵力有限,这样发展下去难免陷入疲于奔命的局面。为了维持现在的成果,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急需援助,也更加需要接近战场的港口以便接纳这种援助。附近的港口丘米、普泰奥利和那不勒斯都防守甚严,汉尼拔又缺少大型攻城武器,几次试图偷袭都没有得逞,看来不强攻是无法得到的了。于是他传令让驻守勃罗丁的汉诺北上与自己合流,打算用重兵夺取至少一个港口,还有诺拉城,以打通南北交通,使卡普亚摆脱总被罗马围困的处境。
第八节 奴隶军团
汉诺在勃罗丁一直比较顺利,他很快就控制了勃罗丁全域,使那里成为汉尼拔的一个后方基地。当汉尼拔的军令一到,他立刻就点了在勃罗丁征集的近两万兵,亲自带兵北上。
由于马塞拉斯带兵驻守诺拉,阻挡着汉诺北上与汉尼拔会师的要道,汉诺不想在会师前受到干扰,于是决定向东迂回,准备取道亚平宁山区,经贝内温图,然后从弗土努斯河谷进入坎佩尼亚。他所不知道的是,格拉古的奴隶军团在玛克西姆的命令下也正在从卢塞尼亚向贝内温图移动。
格拉古也不知道汉诺的存在,只是按照既定的速度行进。当他到达贝内温图附近时,发现了由南向北而来的汉诺军团也在向贝内温图接近,他立刻下令全速前进,赶在汉诺之前抵达了贝内温图,并在城内守军的配合下迅速进入城内。汉诺也发现了罗马军的到达,看来不打一仗是无法通过了,也就不再赶路,在城外五公里处安营扎寨。格拉古见敌军的将领不是汉尼拔,而是汉诺,心里就小看了他三分,他见敌军扎营,也带领主力出城,到敌营附近设下营寨,以此给了汉诺一个清楚的信息,那就是准备战场上见高低了。
决战的前夕,格拉古请示了执政官马塞拉斯和元老院,他提议用解放这些奴隶的方法刺激这支奴隶军团的战斗力。元老院和执政官都同意格拉古的提议,认为只要奴隶军团能够在这一仗中尽忠尽职,便可以解除他们的奴隶身份,让他们成为自由民。格拉古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全军,对他们说,他们在来日的决战时的表现决定他们是否能够得到自由,“等战斗结束,每个拿斩获的敌人首级来见我的人,我都会立刻给予他自由民的资格。任何人如果放弃岗位临阵脱逃,我就会象惩罚奴隶那样惩罚他。”全军顿时沸腾了,这是他们早已期待很久的事情,当初他们参加这个奴隶军团的时候就抱有一线渴求,但是没有人给过他们明确的保证,这次是格拉古亲口说了,而且还得到了执政官和元老院的同意,如何能不兴奋?他们个个热血翻腾,摩拳擦掌,纷纷向格拉古发誓,绝不会让他失望。
第二天拂晓,格拉古全军就起床,饱餐一顿,当太阳刚刚升起,他们就斗志昂扬地出营列阵,向汉诺挑战。格拉古的列阵是典型的罗马方阵,人数两个军团约两万人马,骑兵在两侧掠阵,中军士兵就是罗马征集的奴隶军团。汉诺没有把这帮奴隶组成的队伍放在眼里,也立刻出营列阵准备撕杀。他手下轻重兵一万七千余人,多是从勃罗丁和卢卡尼亚募集的,两侧是努米底亚骑兵一千两百人。
罗马的奴隶军团早就跃跃欲试,格拉古的号令一下,他们就个个奋勇,人人争先,整个方阵便叫喊着向敌人压了过去。汉诺重装兵方阵也开始整齐地前进,双方的距离开始缩短。当两军接近的时候,奴隶军团兵们就再也按捺不住兴奋的情绪,不知是谁起的头,于是个个都如狼似虎地怒吼着全速扑了上去。队形有些乱,但冲击力是极为强烈,那是向往自由的能量。两军的接触点顿时轰鸣起震耳欲聋的刀剑和盾牌的撞击声,漫天的投枪呼啸着往来不止。汉诺的方阵纪律严明,虽然经过罗马军的一个猛烈冲击,却基本上保持着队形,于是双方开始了激烈的拼杀。格拉古和汉诺都在密切地注视着瞬息万变的战场,随时调动机动力量填补漏洞。
激烈的战斗持续了数小时之久,双方都没有压倒对方。格拉古放眼望去,自己的士兵丝毫没有疲劳的迹象,依旧拼死冲杀。敌军的士兵则似乎有些疲色,相比之下,罗马军应该开始占上风才对。可奇怪的是,敌军依旧基本保持着齐整的阵形,没有出现任何大的混乱,相反罗马军的队形却有点不整,虽然每个士兵都那么卖力,可是不见有决定性实际效果。格拉古十分奇怪,一时无法理解到底为什么。
格拉古定睛向混乱的地方仔细一看,两腿一软,差点没一屁股坐到地上。原来那帮奴隶兵们每击毙一名敌人,就会忙不迭地切割首级,因为那是通向自由民的通行证。可这么一来可就严重地干扰了方阵的秩序,影响到整体的战斗效果。还有那太热中与于切割首级的人,反而因为不小心而丧命敌手的。这种打法岂不是杀敌越多自己就越乱嘛!格拉古当时就吓出了一身冷汗,自己原想用来激励士气的保证,却不曾想到会有这么大的副作用。他慌忙让将官火速传令下去,说本执政官也不想要敌人的脑袋了,今天这仗如果打赢了,全军都获得自由,如果输了,拿多少脑袋来都没用。所以大家不必费事砍死人头了,只管给我往前杀就是。
士兵们一听不用死人头了,谁还去冒着生命危险去费事呢,于是都纷纷丢掉绑在腰间吊在脖子上的人头,拿起武器盾牌向汉诺军发动了猛烈的冲击。对奴隶来说,自由的诱惑是那么的巨大,如果有希望成为自由人,他们宁肯战死也不愿意再多做一天的奴隶。俗话说的好,楞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这奴隶军团一不要命,汉诺的士兵就很快抵挡不住,渐渐地开始混乱后退,无论汉诺如何喝止都没有用。眼见得阵势就垮了,大家纷纷夺路向营寨方向逃去。
格拉古哪肯放过,“想要自由的都给我追!”于是轰然一声,全军的士兵便摇动着高举的刀剑,没命地掩杀了过去。他们的追击也疯狂,几乎就与败走的敌军混在一起,无论敌军如何奔跑都无法摆脱紧追不放的罗马军,一直就跑到了汉诺的军营门前。守寨的从没有见过这种阵势,打开了寨门放入友军,却不知如何才能分开紧紧追赶而和友军混在一起的罗马军,这门也就再也没能关上了。
到了寨前的先头奴隶兵们一瞬间也还有点犹豫,不知道是该进不该进。后面的格拉古一看就急了,“等什么,还没当够奴隶啊,往里冲!只管给我冲!”于是大军便冒着敌营上如雨点般射下的标枪和弓箭,潮水般地从那狭窄的寨门拥了进去。汉诺那里立足得住,于是开了后门逃了出去。奴隶军团在寨里寨外大打出手,见人就杀,见营房就烧,把多年当牛做马的一口鸟气全都在这里发泄了个够,不一会就将敌营夷为平地。可怜汉诺的大军能够杀出逃生的不足两千人,这也没法与汉尼拔会师了,只好向卢卡尼亚方向落荒而逃,准备在那里重新募集兵马。
格拉古收兵回营后,集合全军,对他们说,他遵守诺言,从此刻起,全军将不再有奴隶,因为他们已经用自己的勇气和力量争取到了自由。奴隶军团狂喜欢呼,许多人激动得热泪盈眶。“但是,”格拉古话锋一转,“你们的自由不是平等的,因为有四千人在战场上的表现不能令人满意,他们在最后关头不能勇敢地冲入敌营,而是畏缩不前。我虽然遵守自己的诺言将自由权交给所有的人,但是如果不将这些人和其他勇敢作战的人区分开来的话,那是不公平的。我决定,从此以后,在吃晚饭的时候,这四千人不能象其他士兵那样坐下,而是要站着吃,直到你们的兵役结束。”从此格拉古的军队在吃晚饭的时候,总是有一帮人站着吃。早饭的时候没什么区别,反正罗马军的习惯就是站着吃早饭的。
格拉古让部队稍做休整,便出兵追击汉诺。在卢卡尼亚,罗马军追上了汉诺,汉诺立足不住,只好且战且走,一直退回了勃罗丁,他大恨不已,心想早晚要报此大仇。
贝内温图全城充满了节日的气氛,他们打开城门,热情地迎接凯旋归来的罗马军团,衷心地祝福这些刚刚用自己的勇气争得自由的奴隶,欢迎罗马的新市民。他们家家户户都摆出最好的食品慰劳罗马将士,那气氛无论如何都象是在庆祝盛大的节日,而不象是在前线举行的凯旋式。
当汉诺援军全军覆灭的消息传来的时候,汉尼拔正在那不勒斯附近宿营,等待汉诺的到达。他听完传报长叹一声,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啊。迦太基和马其顿的援军不到,南北交通无法打开,坎佩尼亚的长期被围困的状态就没法解决,这样下去,这坎佩尼亚恐怕就早晚都会守不住。可是没有援军,汉尼拔又不愿意围攻象那不勒斯这样的防备森严的城市。在他犹豫的时候,康普萨和瑷息脱离汉尼拔的阵营,再次回归罗马,这对汉尼拔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他知道如果他要是给别人留下无法保护盟友的印象,就会有更多的城市背叛他,于是保护卡普亚便成为他的首要任务。
汉尼拔决定再试一下打通南北通道,便将军队向诺拉方向移动,在诺拉城西安下营寨。
罗马立刻理解了汉尼拔的战略意图,便火速向驻守在诺拉附近的马塞拉斯增派了足够的援军,协助他防守诺拉重镇。马塞拉斯随即从军营赶往诺拉,准备防守事宜。当然他依旧不喜欢死守孤城,加上这次他得到了大量的援军,更不打算据城死守。他拨出一只由骑兵和部分轻装兵组成的机动部队,由部将带领,让他从东门出发,迂回包抄汉尼拔的后路。
第二天一早,马塞拉斯率领主力出西门外列阵,向汉尼拔挑战。同时他的部将则带领机动部队悄悄地从东门出城,向南,然后向西实行大迂回,准备突然出现在汉尼拔的背后。汉尼拔见马塞拉斯出来挑战,毫不犹豫地出营列阵应战。激烈的战斗随后就在两军之间爆发。
马塞拉斯的大迂回作战大概是罗马军有史以来最有军事价值的战斗计划。但这种分兵迂回、合流夹击的战术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够掌握的了的,特别是在当时既没有卫星定位也没有无线通讯的年代,一旦分兵,结果谁也不知道对方的行动进展,一切都要求主将事先有过人的预计能力和精密的计算。马塞拉斯显然还不够成熟,他与汉尼拔激战了许久都没有见到友军在敌后出现,罗马军虽然勇气不减,但也明显地越来越吃力。这样打下去恐怕要吃大亏。不得以只好且战且退,向诺拉城退去。
汉尼拔的损失不比罗马人轻,可是还是占了上风。汉尼拔见罗马军渐渐后退,有心追击。这时探马火急来报说南面发现大队骑兵,正向自己的后方迂回。汉尼拔是什么人,一听就明白了罗马的用意。于是虚张声势地追赶了一下马塞拉斯,便趁机收兵回营了。等到罗马的机动部队风尘仆仆地赶到现场时,双方早已收兵,人影都不曾见到一个。
第二天马塞拉斯又想故技重演,一大早就出城向汉尼拔挑战。汉尼拔看出了马塞拉斯的计谋,知道对方准备周到,一时半时恐怕无法夺取诺拉,所以也就不想浪费时间,干脆免战。想想再留在这里意义不大,加上与他林敦有约在先,如果能够夺得他林敦,也就可以弥补在坎佩尼亚的损失。于是撤收了营寨,向他林敦方向去了。
到达他林敦附近的汉尼拔没有见到出来接应的人,一打听才知道在自己到达的前几天,罗马军得到汉尼拔军接近的消息,就火速从布林地西派来援军进入他林敦,加强了各处的警戒和防守,结果汉尼拔的内应无法得手,只好作罢。汉尼拔再次无功而返,眼见得意大利战线全面胶着而束手无策,只好早早地收兵前往萨拉彼亚越冬去了。
在坎佩尼亚,汉尼拔前脚刚刚离开,玛克西姆便带领大军南下,马塞拉斯挥兵北上,立刻就将卡西利浓围了个水泻不通。到了年底,卡西利浓断粮,眼看支持不住了,守军就派人与玛克西姆讲开城条件,实际上的要求也不高,只求让罗马军网开一面,让他们可以逃往卡普亚。玛克西姆立刻就答应了,因为卡西利浓是极为重要的战略重地,早日光复比什么都重要。他当下传话给马塞拉斯,让他在南面开放一口,给卡西利浓的守军撤出。
马塞拉斯接到了玛克西姆的请求之后,没有说什么。沉思了一会之后便下令将包围圈打开一道缺口。卡西利浓的守军见状认为罗马人都同意了自己的要求,于是守军和害怕罗马报复的亲迦太基市民就从南门撤出,玛克西姆的大军便从北面入城。当迦太基军进入马塞拉斯的缺口时,马塞拉斯突然下令进攻。早就准备好的士兵就一拥而上,杀入撤退的人群中。可怜迦太基士兵跟本没有想到罗马人会背信弃义,因此毫无准备,数千人被马塞拉斯屠杀。
罗马人的屠杀行为并不是第一次,当然这也不会是最后一次。玛克西姆在攻占了卡西利浓后,挥兵进入萨姆尼特,洗劫归顺汉尼拔的地区,屠杀军民两万五千人。
这年的秋天,罗马的信使给正在到处耀武扬威的马塞拉斯送来了一封加急信。马塞拉斯接过一看,原来是元老院的元老阿匹阿斯·克劳狄送来的调令,信中说西西里局势有变,命马塞拉斯带领一个军团火速赶往西西里接应。马塞拉斯立刻点兵出征,离开坎佩尼亚前往西西里去了。
第九节 风云突变
阿匹阿斯·克劳狄为什么要匆匆调马塞拉斯前往西西里呢?这要从头说起。
一年前的215年夏,罗马的忠实盟友叙拉古王希耶罗病死。他的王位本来应该由他的儿子继承,老希耶罗也花费了许多心血培养他。可惜他的这个亲罗马的儿子却英年早逝,害得希耶罗不得不白发人送黑发人,他的后继人就落在了他的孙子斯希耶龙尼玛身上,当时他只不过十五岁,希耶罗对此十分不放心。为了能够保持自己苦心经营的王国不会陷入混乱和衰弱,希耶罗在弥留之际将斯希耶龙尼玛、两各女婿和十三位心腹忠臣招到病床前,演出了一场叙拉古版帝城托孤剧,任命那十五人为顾命大臣,以辅佐尚未成年的希耶龙尼玛。
这个顾命大臣集团忠实地执行了老希耶罗的遗志,妥善地处理了许多国事,包括举行老王的葬礼和新王的登基仪式。
希耶罗有两个女儿,她们见王国的权力落在只有十五岁的孩子身上,十分不甘心,因为她们都希望自己的丈夫能够有更多的权力。在她俩的鼓动下,阿德拉诺都拉斯和索伊普斯,也就是她们的丈夫,就合谋设下了一个圈套。顾命大臣开始执掌国事没有多久,阿德拉诺都拉斯突然表示,幼主希耶龙尼玛斯英明过人,完全可以独立处理国政,所以自己决定辞职,将权力交还希耶龙尼玛斯。索伊普斯马上响应,附和阿德拉诺都拉斯的提议辞职。这么以来,其他的顾命大臣就不好继续坚持,也纷纷表示辞职,于是15人的顾命大臣机构就烟消云散了。年幼的希耶龙尼玛斯当然不能完全独立处理国事,结果就自然地依靠自己的亲戚阿德拉诺都拉斯和索伊普斯、还有可以经常出入王宫的瑟雷索摄政。对于这个三人摄政体制,阿德拉诺都拉斯和索伊普斯依旧不满,便设计诬陷瑟雷索阴谋暗杀新王,不容他分辨就判了死刑,立即执行了。于是大权完全落在阿德拉诺都拉斯和索伊普斯身上。
在这种情况下,15岁的希耶龙尼玛当然对阿德拉诺都拉斯和索伊普斯依言听计从,而他们两人为了自己的权力也不会对国王的任性做任何的干涉,双方都是自由自在了。希耶龙尼玛很快就学会了当国王派头,他一反自己的父亲和祖父一贯平易近人的生活作风,开始了另人侧目的豪华奢侈的国王生活,在公众场合的态度则是高高在上不可一世。这对于一贯重视自己的尊严和权力的希腊人来说是难以容忍的,于是不满的声音渐渐多了起来。由于叙拉古与罗马的长达几十年的友好关系,市民们多数是亲罗马的。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稳定和抑制市民的不满,阿德拉诺都拉斯和索伊普斯就希望引入迦太基势力为自己撑腰,于是他们就派人与汉尼拔取得联系。
汉尼拔闻讯大喜过望,因为叙拉古在希耶罗的时代是铁杆的亲罗马同盟,汉尼拔做梦都没有想过在叙拉古会出现这样的转机。他立刻派出两名得力的特工—希波克拉底和伊庀塞迪—前往叙拉古,设法说服叙拉古脱离罗马同盟,加入自己的阵营。他们两人虽然都是出生在迦太基,但母亲却都是叙拉古人,不出汉尼拔所料,这种血缘关系使他们轻易地得到了国王希耶龙尼玛的信任。他们便翻动三寸不烂之舌,诋毁罗马人的信誉。特别是添油加醋地对希耶龙尼玛描述了坎尼会战,说罗马人虽然多,但一见到汉尼拔的军队就吓的手脚发软,轻而易举地被汉尼拔击败。还没有成年的希耶龙尼玛当然不辩真假,开始有点看不起罗马人了。
当时罗马主管在西西里事务的是阿匹阿斯·克劳狄,他听说迦太基人开始策反叙拉古时,也立刻派出使者前往叙拉古。对罗马人来说不凑巧的是,这年正好是罗马与叙拉古同盟条约到期的时候。
罗马的使者到达叙拉古后,希耶龙尼玛让他们坐了很久的冷板凳,因为他正忙著与迦太基人商量结盟的事。罗马人不善辞令,好不容易才见到国王的罗马使者直截了当地表示希望与叙拉古延长友好关系。希耶龙尼玛和在场的希波克拉底和伊庀塞迪便轰然大笑,希耶龙尼玛忍住笑,轻浮地望著罗马使者说:“听说你们胆子很小啊,在坎尼有两倍于迦太基军的人数,却吓得刀剑不举,反而被人家全歼了是吗?”于是大家又嘲弄地轰笑了起来。希耶龙尼玛接著一嘲弄的口吻说:“对我来说这是件重要的事情。因为在答应与任何人结盟之前,我总要弄懂事实的真相和对方的实力嘛,对不对?”。罗马的使者有口难辩,只是对希耶龙尼玛说:“大王所闻不是事实,现在的气氛不够严肃,等大王能够认真与使者交谈时,我们再来讨论这个事情。”说完就离开了叙拉古。
罗马使者刚走,希耶龙尼玛随后就派出自己的使者前往迦太基商量结盟的条件。希耶龙尼玛提出,叙拉古协助迦太基夺回西西里后,西西里的东部三分之二的地区归叙拉古,剩下西面的三分之一归迦太基。汉尼拔得到这个消息立刻满口答应,正准备派出使节团答复希耶龙尼玛并签署正式盟约的时候,希耶龙尼玛的使节又到了。原来希耶龙尼玛想想有点后悔条件太低了,就派人前去改口说,如果叙拉古协助迦太基击败了罗马人,那么迦太基就可以得到意大利的土地,又怎么会在乎西西里岛的三分之一这么小的地方呢,所以整个西西里都应该归叙拉古。汉尼拔心中直乐,毫不犹豫地满口应承了,于是双方的盟约就此成立。你道是为什么汉尼拔高兴?希耶龙尼玛的出尔反尔正说明这个小孩子更本没有任何经验,而叙拉古也没有能人协助他执政。这样的人执掌西西里大权,对汉尼拔和迦太基都不可能产生任何威胁。不仅如此,等收拾了罗马,叙拉古不过是囊中之物罢了。所以无论希耶龙尼玛提什么条件,汉尼拔都一概应允不误,心里根本没有把这些应允当回事。
初出世道的希耶龙尼玛哪里想得到汉尼拔的弯弯肠子?公元前214年,他好象已经得到了西西里的所有权那样迅速地行动了起来。他派给希波克拉底和伊庀塞迪各两千余兵马,让他们分头去占领属于罗马的城镇。自己则带领一万多精兵前往林地尼。到了那里,他的士兵们对希耶龙尼玛的傲慢无理渐渐开始不满,有几个激进的士兵计划谋杀他。本来希腊人是很不喜欢专制的,叙拉古的王也有选举产生的历史。就说希耶罗吧,他是因为当年对抗迦太基人的战功显赫而得到市民的支持,于是被推选为叙拉古王的。他在位数十年,一贯小心谨慎,从来不敢摆出国王的架子,连衣著打扮也与普通市民无异。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权力不是当然的,而是市民给予的,他也是这样尽力教育他的儿子的。在他的治理下叙拉古得到了几十年的和平,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以至这个世外桃源云集了地中海世界的许多人才。当他决定将权力世袭的时候,这个民选的王制就开始向完全的专制转化。市民则由于他的丰功伟绩不自觉地放弃了自己的权力,容许了这种世袭。对年幼的希耶龙尼玛来说,他无法理解自己权力源泉是来自市民的这个大前提,只知道这权力是理所当然地由自己继承的。于是他没有对市民的敬畏,也没有任何人可以制衡他的专权放肆。有希腊血统的叙拉古人却受不了这样的独裁,这时他们才发觉由于自己的疏忽而失去了自由。这就是暗杀计划的背景了。
在林地尼,希耶龙尼玛每天都要经过一个狭小的胡同前往广场。公元前214年夏,暗杀集团就在那里设伏,等他一通过,便找借口挡住跟随在他身后的卫队,同时迅速地刺死了希耶龙尼玛。国王卫队一见国王丧命,谁也不愿意受牵连,于是就一轰而散了。只有希耶龙尼玛身边的一名奴隶伺机逃脱,快马加鞭地逃回叙拉古,向阿德拉诺都拉斯报信。
在刺杀了希耶龙尼玛后,暗杀集团急派两人前往叙拉古,希望在消息传到那里之前煽动市民起来夺权,其余的人则留在林地尼控制了那里的军队。
阿德拉诺都拉斯得到国王被暗杀的消息后,带领军队撤往叙拉古东南的小岛。叙拉古的市民很快就被暗杀集团动员了起来,他们兴奋地叫著“自由、自由”从四面八方向叙拉古的议会大厅聚集,许多人还得到了武装。这个议会大厅原来是希耶罗在位时召开由上层市民组成的顾问集团商讨国事的地方,老希耶罗死后,这是第一次使用议会大厅。集中在大厅外面的市民群情激动,局势有些不稳。这时一位德高望重的市民出来要求市民冷静。他说,现在我们都不知道阿德拉诺都拉斯到底想干什么,在开始与他对抗之前,为什么我们不先派代表过去,要求他听从议会的命令。如果他答应,就可以避免内战,如果他想利用手中的军队谋取登上王位,那就让他知道我们已经作好战斗的准备,不惜一切代价维护我们的自由权力。
他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同意。阿德拉诺都拉斯见自己孤掌难鸣,就开城出来,对大家表示自己绝没有称王的意图,只是由于国王被暗杀,自己不知道会放生什么情况,害怕受到牵连,所以才逃亡小岛避难而已。然后他指名道姓地对参与暗杀国王的人说:“你们所做的是十分勇敢和高贵的事。但我不能不警告你们,国王虽然死了,可是如果你们无法恢复叙拉古的秩序与和谐,你们的所为便是为叙拉古的自由与和平挖下了坟墓。”他说的的确没错,破坏一个秩序是容易的,重新建设却是不容易的。他说完就将国王的金库的钥匙交给了议会,扬长而去。
第二天,叙拉古的市民进行了选举。市民认可了阿德拉诺都拉斯昨天的表现,也认可了刺杀国王的行为,所以阿德拉诺都拉斯和谋杀集团的几个领袖都当选了相应的职位。一切都好象恢复了正常。
可是,暗杀了国王的人怎么也与阿德拉诺都拉斯合不大得来,处处疑神疑鬼,惟恐阿德拉诺都拉斯借助自己与老国王的血缘关系恢复王制。结果他们终于忍耐不住,便设计将阿德拉诺都拉斯和他的亲信都谋杀了,大义名分依旧是反对专制恢复自由,具体理由就只好栽赃,诬陷他试图谋反称王。其实如果当初他掌握著军队和国王金库的时候,说他想称王还有人信。这时对放弃了金库和军队的阿德拉诺都拉斯的指控明显地说不通。可是阿德拉诺都拉斯已经死无对证,所有的指控也就都是暗杀者的一面之词。他们见市民对这种指控将信将疑,更加不放心,索性杀入宫中,来一个斩草除根,将后宫里的男女全部虐杀,包括希耶罗的几个女儿,和她们的幼子,断绝了国王的血脉。可怜希耶罗一生兢兢业业地建设叙拉古,到头来却落得如此下场。戳杀后宫之后,他们就派出使者前往罗马,表示不再考虑与迦太基的关系,希望继续与罗马结盟。
这对罗马来说当然是天赐良机,使自己能够避免西西里的混乱。可是叙拉古的市民却不干了,他们本来就对杀害阿德拉诺都拉斯的指控心有疑虑,戳杀后宫毫无抵抗能力的妇女儿童就彻底引起了市民的反感。汉尼拔的特工希波克拉底和伊庀塞迪不失时机地潜回叙拉古,四处煽动不满情绪,散布流言指称顾问议会的人试图用暗杀来清除异己,以达到独裁的目的,叙拉古的局势顿时混沌不清。
阿匹阿斯·克劳狄见形势不妙,就火速通知罗马元老院,请求调猛将马塞拉斯来西西里以备万一。这时,汉尼拔在意大利屡屡受挫,特别是在坎佩尼亚一带几乎一筹莫展。抽调军队支援西西里显示罗马开始对意大利的战局有了信心。在西西里住有坎尼残军两个军团,马塞拉斯自己从意大利带来一个军团,共三个军团。阿匹阿斯·克劳狄另外还调来战船100艘摆在叙拉古港外,一付随时都准备介入支持亲罗马势力的架势,给自己人打气。
叙拉古。罗马舰队的示威起到了最大的反效果。原来市民只是不满戳杀后宫的过激行为,现在就都一致认为谋杀集团是里通外国,狭洋自重。他们的谋杀违反了法律,而且是为了巩固和独占到手权利。愤怒的市民于是集中在广场上,一致决定重新进行选举。他们无视罗马人的压力,在重新选出政府官员后,还示威性地选出了汉尼拔的心腹特工希波克拉底和伊庀塞迪为叙拉古军的统帅。这时,迦太基的舰队已经到达帕基那斯海角,这个消息更加助长了叙拉古市民的自信。
战争处于一触即发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任何一个微小的事件都会使情势急转直下。叙拉古的属城林地尼见形势向反罗马方向倾斜,十分担心自己会受到罗马军的进攻,就派人向叙拉古求援,希望未雨绸缪。叙拉古则决定派希波克拉底带领4000人马前往林地尼,这些人马都是希波克拉底精选的铁杆反罗马派的士兵。
希波克拉底到达林地尼后就开始袭击附近的罗马人,在一次大规模的袭击中,他屠杀了一个罗马居民点的许多罗马人和前来援助的罗马军小队。这个消息很快就报到了刚刚抵达西西里的执政官马塞拉斯手里。马塞拉斯问讯大怒,立刻就派出使者前往叙拉古,强烈要求叙拉古立刻驱逐希波克拉底和伊庀塞迪,否则就是意味著双方的战争。叙拉古当时就有些犹豫了,首先这件事是希波克拉底一手造成的,所以理亏在自己一边。可无论如何希波克拉底和伊庀塞迪都是叙拉古人通过选举产生的将军,不能说驱逐就驱逐,这是关乎一个国家的自主权的问题。叙拉古不想也没有理由与罗马人开战,所以想寻找一个体面的解决方法。
叙拉古人一犹豫,伊庀塞迪就有点等不及了。他看出叙拉古人好象没有意欲一定会保护他,于是就悄悄地溜出城,跑到希波克拉底所在的林地尼那里去了。他们在那里利用冬季的停战期间,不断地说服煽动林地尼人闹独立,说叙拉古准备放弃独立自治权,让罗马人统治他们。于是公元前213年春,林地尼就宣布独立了。
马塞拉斯和阿匹阿斯·克劳狄一听林地尼独立,与迦太基结盟,担心其他城市会效仿,立刻决定出兵镇压。林地尼没有想到罗马人会这么快就发起这样大规模的进攻,所以毫无防备,在马塞拉斯和阿匹阿斯的两面夹击下很快就陷落,希波克拉底和伊庀塞迪带领少数人马死战逃脱。马塞拉斯带领军队杀入城中,一时杀得兴起,屠杀了两千余名手无寸铁的市民,作为对希波克拉底屠杀罗马市民的报复。
罗马军屠杀市民的消息传到叙拉古,市民们顿时就被罗马的暴行激怒,因为林地尼原来是叙拉古的属城,而且也是十分亲罗马的,他们的独立,不过是为了自保,并没有要和罗马对立的意思。这就严重地伤害了叙拉古人的感情,他们认为罗马人太过专横霸道,本来这种事情都是一个城邦的内政,干涉这种内政说明罗马没有尊重自己的独立自主权。于是,愤怒的叙拉古市民就将希波克拉底和伊庀塞迪招回,再次选举他们为全军的统帅。同时他们还投票决定与迦太基结盟,断绝与罗马的来往,并庄严地宣布,为了维护自己的自由独立,对罗马宣战。顿时西西里诸城争相效仿,西西里的形势大变,阿德拉诺都拉斯的预言不幸中的。
第十节 反乱
天意往往难测,当罗马人在西西里遇到麻烦的时候,这本应该是迦太基人的天赐良机。可惜无巧不成书,迦太基自己也有了麻烦,这就是公元前215年秋的西发克斯的反乱。
这个西发克斯是努米底亚的一个大部落的酋长,他因见迦太基卷入与罗马的大战之中,又见小哈士杜巴兵败西班牙,一时恐怕无力顾及边远地区,于是突然起兵背叛迦太基,企图一举称霸努米底亚。
面对背后的反乱,迦太基决定从西班牙调回小哈士杜巴,由他负责平定反乱的军事指挥。同时迦太基将目光转向了在港口等待出航的玛哥。
玛哥在迦太基为汉尼拔征集了一万两千步兵,一千五百骑兵,还有60所战舰,20头战象。这时他已经完成了新兵的基本训练,全军已经集中在迦太基港,正在准备登船出发前往意大利。这时迦太基的调令传到,全部兵力被留下,转派到南方战场。公元前214年罗马的能力已经露出破绽,不得不提高税率和发动募捐来支付战争的费用,如果汉尼拔能够得到这只援军,肯定会给罗马造成难以承受的打击。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这只援军终究没有能够到达汉尼拔的手中,汉尼拔在意大利的战事也就因此而陷入了相当长的僵持期,错过了可以连续打击罗马人的最佳时机。
公元前214年,迦太基开始了对西发克斯的战争。战争进行得并不十分顺利,以至整个214年中双方都没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个情况很快就被西庇阿兄弟所掌握,他们正带领两个军团在西班牙苦战,所面对的难题与汉尼拔在意大利遇到的一样,有限的军队对广阔的地域。老西庇阿兄弟认为西发克斯的反乱可以利用,是分散迦太基军力量的大好时机,他们立刻着手与西发克斯取得联系。
公元前213年,三位不速之客来到西发克斯军营,求见西发克斯。这三个风尘仆仆的人正是老西庇阿从西班牙派来的使者。使者向西发克斯递交了老西庇阿的信件,那只不过是一封鼓励信而已,没有什么实际内容,无非是希望西发克斯坚持与迦太基为敌,不要轻易放弃,罗马市民和元老院都会感谢西发克斯的努力。将来时机到来时,罗马定会加倍回报他。
西发克斯十分热情地款待他们,因见他们都体魄健壮,不像是专门跑腿送信的人,就问他们的出身。这一问方才知道他们原来都是老西庇阿军中的百人队长,而且颇有实战资历,如果百人队长是罗马军在战场上的骨干,这几个便是骨干中的中坚分子。正在面临大战的西发克斯就和他们谈起了战略战术问题,当他们大概地述说了罗马军的编制和作战方式后,西发克斯的冷汗就下来了。原来努米底亚人祖祖辈辈的作战方式都是轻装骑兵战,他们在马上快速地进退,机动性十分好。可是他们的轻装骑兵对付乌合之众还行,要想对抗象迦太基罗马那样的重装兵,打阵地战,就几乎毫无胜算。西发克斯也知道需要步兵,但他对步兵的作战方式不甚了解。
听罢罗马人的介绍,西发克斯突然说,与罗马结盟没有问题,但是你们必须留下一个人,做我的军事顾问。百人队长是下级军官,对这样大的事情没有决定权,但是又不能不完成与西发克斯结盟的任务,于是就对西发克斯说,我们可以先留下一人,但如果这个计划得不到批准,你可得保证立刻把他送回来。西发克斯大喜过望,满口答应,并派出三个特使,随两个罗马使者一同前往西班牙,直接向老西庇阿陈情。老西庇阿对军事顾问一事当然毫无异议,全力赞助,同时也利用西发克斯的使者,让他们去说服策反那些参加迦太基军队的努米底亚骑兵,双方就这样建立了良性互动的关系。
留下的百人队长叫司塔托利,他在西发克斯的陪同下视察了努米底亚的军队,果然是一群乌合之众。于是司塔托利就按照罗马军的编制从新整编了西发克斯的军队,教他们如何跟随旗标进退,如何行军,如何布阵,如何结营扎寨。从来都没有成立过自己的步兵的努米底亚人,在经验丰富的司塔托利的耐心指导下,迅速地组成了一只可以作战的部队。西发克斯眼见军队的气势与以往大不相同,信心大增。不久他就率领这只由罗马人训练的军队出战,在战场上赢得了首次胜利。
小哈士杜巴原来没有把努米底亚人放在眼里,认为他们虽然骑术精湛,却不懂阵法。只要自己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被他们高度的机动性所迷惑,断没有不胜之理。可不曾想,努米底亚突然排出重装兵方阵,在他们优秀的骑兵的支持下还取得了胜利。
小哈士杜巴对此大为不解,不知道努米底亚军如何可以在一夜之间脱胎换骨。与此同时,西班牙的情况也开始变化,那里的努米底亚骑兵开始三三五五地叛逃。小哈士杜巴找人一查原由,才发现原来罗马人已经和西发克斯连手了。小哈士杜巴立刻知道了问题的严重性,马上派人去见努米底亚的另一个大部落酋长加拉。他对加拉说:西发克斯已经与罗马人联合,准备吞并努米底亚的其他部落,以图控制整个努米底亚,自己称王,而且还要与迦太基作对。如果坐等罗马人与西发克斯会合,事情就十分难办。不如现在与迦太基联合,在他们合流之前击败西发克斯,这样不仅可以避免被吞并,说不定还可以一统努米底亚全境。加拉权衡利弊,立刻就同意出兵与迦太基共同作战。
加拉有个儿子,叫马西尼萨,十分年轻有为。虽然当时只有十七岁,却已经有了帝王的气象。他见父亲召集兵马准备出战,便自告奋勇地要求出征,而且要求将全军的指挥权交给自己。加拉和迦太基人都十分清楚马西尼萨的能力,便将加拉军的指挥权交给了马西尼萨。
公元前212年,在马西尼萨-小哈士杜巴的指挥下,加拉-迦太基联合军全面出击,分两路侵入西发克斯的领土。初夏,双方决战,马西尼萨大破西发克斯主力,一战斩杀三万。西发克斯全军溃散,身边只有少量精锐骑兵相随,一路死战向西逃奔。迦太基遂摆脱困境。小哈士杜巴见眼前的危机解除,便停止追击,准备返回西班牙,全力对付罗马。
西发克斯一行一直逃到现在的摩洛哥一带方才摆脱了马西尼萨和小哈士杜巴的追击。他很快说服了当地各部落,特别是得到了摩洛哥王矛利的支持,迅速地恢复了兵力。
小哈士杜巴停止追击之后,马西尼萨则挟剩勇追穷寇,一路向西追赶,直深入到摩洛哥腹地。西发克斯虽然有兵力,可惜都是没有经过训练的乌合之众,哪能象以前经过罗马人训练的军队那样得心应手?所以每战必北,节节败退,倒显得马西尼萨是武功高强,如入无人之地一样了。
西发克斯终于低敌不住,便向迦太基求和。迦太基正是求之不得,因为他们的主战场并不在这里,当然希望能够早日停止争端,将全力投入到对付罗马人的战争中去。于是双方很快达成了停火协议,无非是互不侵犯之类的协定,而西发克斯丢掉的土地大概是不可能从马西尼萨手里要回来了。
公元前212年秋,迦太基的内乱终于平定,小哈士杜巴带领全部平反大军返回西班牙,准备与老西庇阿打战一场。这时坎尼会战已经过去整整四年了,汉尼拔的西线战场意外频出,进展缓慢,可这又是谁能够事先预料得到的呢?
第十一节 腓力五世
腓力五世是马其顿王,他即位时只有九岁。他年轻有为,不到二十岁就已经名震希腊了。公元前219年,罗马与伊利里亚之间爆发了第二次伊利里亚战争,狄密留斯兵败逃亡,投奔只有二十岁的腓力,成为他的得力助手。第二次伊利里亚战争后,罗马的势力在南伊利里亚海岸站稳了脚跟,这对于富有野心的腓力来说是一块心病,因为罗马人挡住了他向西扩张,使他无法通过控制海岸而达到控制伊奥尼安海和亚得里亚海的目的。所以当汉尼拔侵入意大利的时候,他就密切注视着那里的战况。他还不敢贸然加入汉尼拔的阵营,只是冷眼观看汉尼拔的能力。
公元前217年,汉尼拔设计在特拉西梅诺湖在畔大破罗马军,这个消息也传到了腓力的耳中。当时腓力正在与希腊北部的挨托利亚同盟交战,这使腓力赢得了南希腊亚加亚同盟的好感,因为这两个同盟从来就不对付。腓力看清了汉尼拔的实力,知道自己正在面临着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立刻开始与挨托利亚同盟进行停战谈判,准备转移力量,趁罗马人首尾无法兼顾的时候,夺取南伊利里亚。
腓力计划以萨星修斯岛为基地,建造一支海军,从海上前往伊利里亚,在陆军的配合下两面夹击,一举夺取伊利里亚的重镇提累阿基姆和阿波罗尼亚。但是,这个计划的最大弱点是腓力的海军不够强大。南伊利里亚地方控制在罗马人手中,而罗马海军之强,已经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中充分地显示过了。要建造一支可以与罗马海军抗衡的海军力量,无论从财力上还是人力上都不是马其顿可以做到的,为此腓力相当苦恼。狄密留斯向腓力建议说,罗马的海军为了应付迦太基人,都集中在西西里岛的西面,一时半时不会过来。因此也没有必要建造大舰队,一百艘小船就足够了。腓力一想也是,就放手打造了100艘轻型战船。
公元前216年夏天,腓力的舰队从萨星修斯岛出发,一路缓缓北上,向伊利里亚驶去。一路上,腓力每到一个港口总不忘派人打探罗马舰队的动静,得到的情报都是罗马军没有东进的迹象。就这样他小心翼翼地接近了阿波罗尼亚,眼看着就要实现自己的战略计划。
伊利里亚渐渐觉察到了腓力的企图,他们慌忙向罗马告急。罗马不知事态的严重程度,就先从停泊在利利俾的舰队中调出十艘五列大战舰,前往伊利里亚海域侦察。
在阿波罗尼亚海域等待战机的腓力很快就得知了罗马海军接近的消息,顿时就慌张了起来。因为他误以为是罗马海军的主力舰队来了,所以就急忙下令撤退。腓力的舰队争先恐后地向南逃奔,还没有抵达萨星修斯岛的基地,大家就都忍不住在塞法伦尼亚岛弃船上岸了。
这次远征的流产使腓力终于认识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攻打伊利里亚或许没有什么困难,麻烦的是如何能够保证在占领了伊利里亚之后,罗马人不会前来报复。也就是说,要想实现自己扩张的野心,就必须首先排除罗马这个障碍。这对于腓力来说本来象天方夜谈一样不现实,但是,当他的远征虎头蛇尾地草草收场后不久,汉尼拔在坎尼彻底击破罗马大军的消息就传遍了地中海世界。腓力看到了希望,终于开始认真地考虑与汉尼拔联合,共同击破罗马的计划。
公元前215年夏,腓力派遣全权特使谢诺芬尼斯带领的一个特使团前往意大利,希望与汉尼拔最后敲定盟约的细节。当使团的船只靠近意大利海岸的时候,罗马海军的巡逻舰队发现了他们。在万分紧急的状态下,谢诺芬尼斯灵机一动,对巡逻的罗马兵慌称自己是马其顿的使者,正要前往罗马,希望与罗马建立友好关系。
罗马巡逻队信以为真,特别是在罗马的坎尼大败之后,特别感激马其顿的“善意”,他们亲自为这个特使团护航,使他们顺利地通过所有的检问,在意大利登陆。告别了罗马的巡逻舰队后,特使团就径直奔往汉尼拔的军营。经过不断的讨价还价后,马其顿与汉尼拔终于达成了同盟协定。在庄严的气氛中,汉尼拔向迦太基和希腊的诸神起誓,一定遵守盟约,决不食言。
首先迦太基与马其顿相互保证互不为敌,不使拌子不拖后腿;如果一方受到他人的进攻,另一方要给予军事援助;马其顿同意对罗马宣战,并向意大利派兵,协助汉尼拔战胜罗马;迦太基负责运送马其顿兵渡海,并提供舰队的护航。马其顿承认迦太基对意大利半岛的所有权;对罗马战争完成后,汉尼拔需派兵进入希腊,协助腓力征服整个希腊地区;迦太基承认马其顿在伊利里亚和希腊的霸权;如果迦太基最终与罗马媾和,则和约里面必须写明罗马也承认马其顿的霸权,并放弃所有在伊利里亚地区的所有领土。
就这样,双方结成战略伙伴,一起对付共同的敌人罗马。
也许是天公不作美,当马其顿的特使团离开意大利时,不知道是太碰巧呢还是这帮人大意太招摇,他们又碰到了罗马巡逻舰队。这时谎话就不管用了,因为没有人听说有过什么马其顿使节访问过罗马,现在要回国,所以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们是在与汉尼拔勾结。结果抓起来一搜,当时就发现了汉尼拔与马其顿的盟约。这下事情就严重了,所有的人和物都被转交给罗马元老院发落。
汉尼拔与马其顿王腓力五世结盟的消息震惊了罗马元老院。说到马其顿,所有的人都会立刻想起亚历山大大王,他的英雄无敌的业绩地中海世界家喻户晓。虽然罗马人没有与亚历山大交过手,但却与他的一个远亲较量过,那人就是皮鲁斯大王,当年他的确让罗马人苦恼了一阵。虽然如今罗马的力量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但是一个汉尼拔就已经耗尽了罗马人的所有精力,若是再加上一个马其顿的腓力,以他的才能和精力,完全能让罗马破产,大家都暗自庆幸能够侥幸抓获腓力的使者。
罗马元老院立刻行动,紧急派国务官发利略·李维那斯前往他林敦,并将那里的五十艘战舰和全副武装的海军交给他指挥。李维那斯将兵力集中在布林地西,一边密切地监视着腓力的动静,一边准备渡海作战。同时李维那斯还派人前往希腊各地,到处散布马其顿正在企图将希腊纳入他的专制统治的谣言,挑拨希腊人与马其顿的关系。独立自由是希腊人最重视的价值观念,所以他们的反马其顿情绪很快就北罗马人煽动了起来,结果腓力还没有出师,就已经四面树敌了。
公元前215年冬天,腓力派出了第二特使团,终于完成了谢诺芬尼斯没有做完的任务,汉尼拔与腓力的战略伙伴关系正式成立。次年夏天,腓力集结了主力部队,准备渡海侵入意大利,协助汉尼拔进攻罗马,于是第一次马其顿战争爆发。为了运送大军渡海,腓力集结了约120艘轻战船。这当然不够用,而且这些轻战船也不是罗马舰队的对手。所以他们还必须等待迦太基海军的到达,一是增加运兵能力,二是需要迦太基舰队的护航,这是双方已经商量好了的渡海方案。
腓力看着士气高涨的军队有些沉不住气,竟然冒失地下令海军全军出动,象两年前那样,沿伊奥尼安海岸北上,企图在迦太基海军到达之前攻克阿波罗尼亚。如果得手,腓力就会拥有一个离马其顿很近的军港,而不必每次都要利用南希腊的基地了,而且希腊人的态度也越来越不友好。他的行动十分迅速,不久就抵达并攻克了奥利卡,随后挥师北上,准备围攻阿波罗尼亚。
阿波罗尼亚人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他们一发现腓力的企图,就立刻向罗马求援。接到马其顿海军北上的消息后,李维那斯马上全军出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回了奥利卡。然后用舰队封锁了停泊在阿波罗尼亚附近海湾内的腓力舰队,同时联络阿波罗尼亚人里应外合,突袭腓力军的营寨。腓力军没有想到罗马人会这么快就到达,只好弃营。对腓力来说更糟糕的是,他的舰队被封锁在海湾内动弹不得,以他的小船去突破以五列战船为主力的罗马海军的封锁无疑是以卵击石。结果他不得不连舰队也放弃了,忍痛一把火将战船全部焚毁后,从陆路撤回了马其顿。更加令腓力难堪的是,李维那斯没有撤军的意思,他在阿波罗尼亚附近设立了永久性的营寨,密切敌监视着腓力的一举一动。从此以后,失去出海口和希腊支持的腓力就不得不在陆地上与罗马人周旋了。
就这样,汉尼拔的东方战略因为腓力的一个冒失而破了产。
第十二节 陆地行船
虽然李维那斯摧毁了腓力的舰队,腓力的主力几乎没有损失,所以东方的局势还不能够让罗马放心,而西西里的情况就更加恶劣。面对严峻的形势,公元前213年罗马再次增兵,将22个联合军团总数达22万人的大军投入了各地的战场。这一年的执政官是带领奴隶军团建功立业的格拉古和号称“意大利之盾”的玛克西姆的儿子小费边。
这22个联合军团中,专门对付汉尼拔的有八个军团:福尔维带领两个军团在卡普亚。小费边的两个军团在萨拉彼亚附近监视越冬的汉尼拔。格拉古麾下的两个军团在维努西亚南方,一面防止汉诺与汉尼拔合流,一面进行游记战,扰乱汉诺。伊密利阿斯的两个军团在卢塞里亚,防止汉尼拔西进。另外,李维那斯在希腊有一个军团监视腓力。罗马还向北意高卢地区派遣了两个军团,开始着手收复失地。在动荡的西西里罗马军达到四个军团。在西班牙,撒丁岛,匹塞浓和罗马城内的军队数量都没有变动。
汉尼拔的处境越发困难:各地的援军都无法按计划到达,而罗马又不断地增兵,这都使汉尼拔无法继续维持广大的占领地。他的一举一动都有绝对优势的罗马军紧紧相随,一切战略计划都无法顺利实现,于是他决定将力量向南方收缩。罗马军虽然数量增多,他们依然没有自信去直接与汉尼拔对抗,整个年度双方都在兜圈子,在周旋中双方各有进退。
公元前213年春,汉尼拔离开冬营地萨拉彼亚,沿海岸向他林敦方向移动。为了避开罗马军的骚扰,他故意在阿琵只留少量的守军,希望以此吸引罗马军。罗马军虽然很快就发现了汉尼拔的举动,却象以往一样没有实行任何阻挡汉尼拔行军的行动。
驻扎在阿琵附近的是执政官小费边的两个军团,他的父亲费边·玛克西姆则作为副将协助小费边。当玛克西姆从罗马来到小费边的军营时,没有按规定下马。守卫在营帐前的12名执政官斧鞭卫队见是名望显赫的前独裁官,也都不敢出声制止。小费边看着这一切,并不出声。当玛克西姆来到最后一名卫士的面前的时候,小费边才向那名卫士使了个眼色,“下马!”卫士随即大声地喝道。玛克西姆立刻翻身下马,大声地笑着说:“儿啊,我就是想试一下你到底是否真的知道自己已经是执政官了。”
小费边觉察到了阿琵守军的贫弱,便将军队移到城外越1公里的地方,准备攻城。他精选了600名最精壮勇敢的士兵,让他们准备了许多云梯。在一个狂风暴雨的夜晚,当城上的巡逻兵纷纷走去避雨,城内的士兵也松懈地安睡后,小费边让全军披挂整齐,准备出击,同时让那600名勇士带着云梯偷袭,准备里应外合。
在疾风骤雨的掩护下,600名勇士悄悄地怕上了城墙,迅速解决了附近的哨兵,然后打开了城门,并占据了城门附近的几条道路,使罗马军可以顺利入城。于是小费边的大军便悄悄地涌入毫无觉察的城内,到了拂晓,半个阿琵城的道路都已经被罗马军所占领。
阿琵城内有五千迦太基守军,还有三千阿琵市民兵。当他们在天亮后醒来时,发现罗马军已经进了城,慌忙出营抵抗,平静的阿琵城顿时陷入嘈杂混乱的巷战之中。小费边见敌人已经发现了自己,一声令下,早已占领了街道的罗马军便迅速地抢占了路边的建筑,居高临下攻击前来抵抗的敌军。罗马军同时还对阿琵市民兵进行策反喊话,说些罗马本来待你们不薄,何以投奔焚烧你们家园的汉尼拔?趁早投降停止抵抗,免得陷落之时玉石俱焚之类的话。渐渐地阿琵兵人心动摇,终于掉转方向,进攻迦太基军来。迦太基军中的士兵见情形不妙,竟有1000西班牙籍兵投奔罗马军去了。其余迦太基兵见难以挽回局势,只好从反向的城门撤走,逃往萨拉彼亚去了。小费边于是占领了阿琵。
与此同时,汉尼拔摆脱了罗马军的纠缠,迅速地到达了他林敦附近,占据了有利地形。整个夏季,汉尼拔军都在这里度过,他一面积极地联系他林敦城内的亲迦太基势力,一面备战准备夺取这个战略重镇。
阿琵的陷落,加上这两年汉尼拔没有任何军事上的建树,使许多投降了汉尼拔的意大利城邦开始动摇。在卡普亚,城内的一些贵族开始偷偷地与罗马军联系,希望有朝一日罗马破城的时候,能够保全自己的财产安全。在勃罗丁,则发生了反乱,汉诺不得不集中力量镇压,一时无暇他顾。面对所有这些困难,汉尼拔不为所动,他随大军扎营在他林敦北80公里外,表面上别有它图,暗地里耐心周密地准备布置着夺取他林敦的计划。
汉尼拔经过周密的布置,已经与他林敦城内的亲迦太基势力建立了可靠而紧密的联系,一个大胆的计划正在形成,而罗马人还丝毫没有察觉。他首先派出一批轻装兵从营地出发前往他林敦地区抢粮,结果当然被城内的罗马军所发现。罗马军欺负他们是轻装小部队,便派出一队骑兵追杀。迦太基军自然不是对手地四散了,跑得慢的被罗马军抓获了几个。这些俘虏被带回城里一拷问,就将迦太基的军情痛快地招了,罗马军也就相信了俘虏的话,认为汉尼拔还在80公里外的大营里,这些轻装兵不过是侦察和抢劫粮草的小部队,于是大家都不以为意。
汉尼拔却不在大营里,他的大军已经悄悄地接近了他林敦。大军行进时十分小心谨慎,尽量挑选没有人烟的路径,在步兵的前后左右都派有努米底亚的骑兵侦察队,他们散往可以到汉尼拔行军的所有地方仔细搜索侦察,凡有目击者只要可能向罗马通风报信的一概格杀勿论,结果汉尼拔军队动态一直在极度的保密中。
一天天黑后,汉尼拔的大军来到了城外。城里的内应在夜半三更时杀掉了在城西北门值班的罗马哨兵,打开了城门。汉尼拔让两千人马在城外戒备,自己随主力蹑手蹑脚地进入了他林敦城,占据了中心广场。然后他将部队分成三队,分别由他林敦的内应带路,前往罗马军的营地。高枕无忧的罗马士兵还没有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就纷纷成为刀下鬼了。眼看汉尼拔就要大功告成的时候,一部分罗马兵惊醒了,一起鼓噪起来,当他们见大势已去,便且战且退地撤往位于城内东南角的要塞里去了。
原来这他林敦城象个长方形,东、南,北三面海水环绕,只有西北一角与陆地相连。南面是地中海,北面是内海湾,那里是舰队商船停泊避风的地方,他林敦的舰队就停泊在那里面。东面则是内海湾通往地中海的狭长的海峡。城东南角的要塞正好位于这条海峡的入口处,从要塞里还有一条桥可以通往海峡的对岸。也就是说,占有要塞的罗马军控制了通往大陆的桥梁,也控制了他林敦港口的进出口。
当汉尼拔发现罗马残兵的去向时已经太晚了,罗马军关闭了所有要塞的入口,在高墙之后死守不出。汉尼拔立刻就明白了要塞的重要性,如果不占领要塞,整个他林敦港口就无法为己所用。他慌忙派兵攻打要塞。他林敦附近的罗马军得知他林敦告急的消息后,紧急向他林敦派出援兵,这些援兵从桥上进入要塞,不久要塞内的罗马军人数就达到了五千余人,防守是没有问题了。
汉尼拔见强攻要塞没有了希望,就在要塞外面另外修建了一条城墙,封死了通往要塞的道路,想将要塞内的罗马军饿死。可是罗马从海上源源不断地向他林敦运送给养,根本不在乎。于是汉尼拔就在城内打通一条南北大路,然后将停泊在内海湾里的他林敦舰队拉上岸,再用无数的平板车将战船运到地中海。数日之后,他林敦的舰队便从陆地上开入了地中海,并一举封锁了他林敦与外界的海上联系。
汉尼拔见要塞内的罗马不能有任何作为后,就带领主力到城外安营扎寨,准备越冬。汉尼拔虽然得到了南意重要港口他林敦,并没有能够立刻解决他所面对的困难。经过这些年的征战,他的精兵人数越来越少,加上在高卢和意大利召集的人马,总数不过四万余人,是完全没有可能实行全面进攻的战略了。他只能将精力集中在一点,斗智不斗勇,以最小的损失换取最大的效果,夺取他林敦是他的重要成果之一。但是他林敦的港口依旧被罗马控制,迦太基援军的抵达也遥遥无期,他必须等待迦太基重新征服西西里之后才有可能得到援军。
罗马的处境不比汉尼拔好多少。被战火荒废的土地和村镇、沉重的兵役负担、过高的税率,这些都使罗马和她的盟国喘不过气来。在战场上,罗马面对没有汉尼拔指挥的迦太基军可以取得胜利,却无人敢面对汉尼拔,骑兵的力量依旧无法与汉尼拔的王牌努米底亚骑兵抗衡。西西里的叙拉古也终于叛变,岛上的战局陷入僵持。罗马拥有二十余万大军,却仍然没有看得见可以打开局面的希望。继续增兵当然是打开局面的方法之一,但是罗马的现状并不允许。按照波利比阿的计算,整个意大利可以提供总数为70万的兵力。汉尼拔进入意大利的四年间,十余万人战死疆场,坎佩尼亚、勃罗丁、撒姆尼特和阿普里亚大部脱离同盟,也就不能为罗马同盟提供军队。那么现在罗马所能调动的军队人数不会超过35万。如果将16到65岁的男丁都送往战场,那么整个罗马同盟的经济就会立刻破产,罗马的军队数量明显地已经达到极限。
公元前212年,经过多方的争论和妥协,这一年罗马的军队达到了23个军团,约23万人。十个军团用来对付汉尼拔,其中6个放在卡普亚,4个放在阿普里亚和卢卡尼亚。由于多年没有结果的战局,市民们对战场上指挥官在战场上的表现渐渐不满,结果者一年所有在意大利的军事指挥官,除了格拉古一人之外,都更换了新的人马,当年的执政官是福尔维和阿匹阿斯·克劳狄。鉴于汉尼拔将精力集中在南意,罗马决定投入重兵收复中意重镇卡普亚。
第十三节 阿基米德
公元前213年,叙拉古,向罗马宣战后第五天。
“罗马大军开始攻城啦!”突如其来的消息闪电般传遍叙拉古,士兵们纷纷向西城墙集中。城外烟尘滚滚,阿匹阿斯·克劳狄麾下的两个军团正如潮水般冲来。他们在得知叙拉古易帜得消息后立刻出动,试图在叙拉古人做好准备前一举攻克此城。正在这个紧急时刻,城东也传来了敌情:“罗马大舰队前来攻城!”那是马塞拉斯指挥的大型五列战舰六十艘,与阿匹阿斯协同作战,东西合击叙拉古,他们利用早晨的阳光做掩护,全速向叙拉古港冲来。形势似乎明显地对罗马人有利。
这时,一位八十余岁的长须老人来到了城上,白色的长衣显示出学者的品质,两手空空没有武器却是知识战胜野蛮的象征,城上的人无不对他表示敬意。他不是别人,正是流芳千古大名鼎鼎的数学家阿基米德。说到他,如今不分中外无人不晓,他奠定了平面几何学的基础,发明了早期微积分的数学计算法,还有最著名的浮力定律。传说他是为了解决叙拉古国王的王冠重量和体积的问题,昼夜苦思冥想,终于在洗澡的时候发现了浮力定律。把阿基米德高兴的,从浴室里跳出来,连衣服都没有穿,大叫着“尤里卡!尤里卡!”(我找到了!我找到了!),在叙拉古城内裸奔了一回。这种事在过去的中国就是犯了有伤风化罪,现在的日本叫做猥亵物陈列罪,好在当时的叙拉古不忌讳这个,所以也没人扫黄去抓他。老叙拉古王希耶罗反而十分看中他的才华,派他到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学习工程技术,特别是设计城墙和各种守城和进攻的武器器械的制作。而这个亚历山大城是当年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王所建,拥有当时最庞大的图书馆,是当时地中海的文化中心,三教九流的人才云集四方。阿基米德不仅在这里学到了当时最先进的机械工程知识,回来后还加以改进创新,使叙拉古的工程机械制造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这天,他和他手下的工程师和一队士兵携带着无数希奇古怪的器具、光亮的铜板来到了叙拉古城头。在阿基米德的指点下和守城军官的配合下,士兵和工程师们有条不紊地进入了各自的岗位,迅速将各种器械装配停当。
猛将马塞拉斯一心要立功,督促着战舰猛烈地突进。他自认叙拉古没有防备,定会在他的突击下乱不成军。他为了能够让士兵攻上城墙,就建造了海上攻城塔。他将两条大型五列战船并列,撤去两船之间的桨手,然后用木板将两船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巨大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他建造了与叙拉古城墙相当高的攻城塔。他一共建造了四座这样的塔,认为叙拉古人一定没有见过,能把他们吓死。
不过,他的运气远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好。他的舰队和海上攻城船还没有接近城墙,就听得城内轰鸣大作,正在发愣的瞬间,突然看见大得难以想象的石块从城墙后飞出,划过一道优美的抛物线,准确地击在一座海上攻城塔上。只听得轰隆地一声巨响,就将塔打了个粉身碎骨,无数的碎木碎石夹杂着滚滚烟尘劈头盖脸地洒落下来。这是阿基米德设计的巨型抛石器,设在城内。阿基米德根据石块的大小重量和目标的远近,准确地设定投射角,虽然无法象小型投石器和强弩那样快速连续发射,却射程奇远,百发百中,转瞬间那几座攻城塔就被击毁了大半,还有一些战船被击沉。马塞拉斯在狼狈中发现,叙拉古得巨型抛石器得射程远,却是无法打击近距离得目标,便催促舰队全速前进。
等他们终于冲出大型抛石器的射击范围时,舰队已经被打击的七零八落,但将士们都认为最困难的关头已经过去,他们在马塞拉斯的鼓动下,奋起精神,准备好强弓硬弩投石器,就要开始射击,打算驱逐城头上的守军,然后用攻城塔登城。就在此时,城上的士兵按照阿基米德的指挥,一齐将无数面玻璃镜铜板镜树立了起来,把阳光准确地汇集到罗马的战船上。霎那间,叙拉古城头突然放射出耀眼的光芒,马塞拉斯和士兵们难以直视,更不用说瞄准发射了。罗马军发射的石块弓箭象无头苍蝇一样漫天乱飞,几乎完全失去了打击力量。无数火箭从城上射下,一些战船的风帆被射中起火,只得脱离战线。
历尽了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才靠近城墙的战船,却被城上放下的巨石打中,无不东倒西歪。这也是阿基米德的杰作,他利用杠杆原理将巨大的石块吊上城头,再通过可以沿城墙移动的向城外突出的投石平台准确地将巨石扔在罗马战船上。同时还有大型吊臂伸出城墙,上面坠下沉重的铁钩,击在罗马战船上。被击破甲板的战船就象上了钩的鱼逃脱不得。城上的士兵利用阿基米德发明的杠杆原理操作吊臂,立刻就将上了钩的战船吊得斜立起来,然后突然放下,战船就歪倒在海里,有些便在岸边得礁石上撞碎了。
马塞拉斯无奈地看着城上古怪的器械象小儿玩弄玩具一样把自己的舰队弄的东倒西歪,愤怒之中幽默了一把:“阿基米德用我的战船当勺子往他自己的酒杯里舀海水玩,可是却不让我的攻城船参加他的酒会!”。其实这点事对于阿基米德来说不过是小菜,他曾经夸过海口,扬言只要有人能给他一个支点,他就可以将月亮举起来。
西城外的阿匹阿斯也不顺利,他们还没有接近城墙,各种大型攻城器械,攻城塔攻城山羊什么的,就在城内大型抛石器的打击下所剩无几。阿基米德在城内布下了大中小各种投石器,形成一个打击面广泛的“炮”兵阵,对前来攻城的罗马军进行了连续不停的打击,等罗马军终于来到城墙前的时候,各种大型攻城器械几乎全部被击毁,人员伤亡惨重。罗马士兵架设云梯准备登城,当登城的士兵刚刚来到城前,城墙上一人多高的地方突然打开无数狭小的射击孔,里面伸出阿基米德设计的快速连发机弩,一阵密集的箭雨横扫过去,第一线的士兵立刻就如同割草般倒下。幸存的攻城山羊的命运也不好,还没有撞几下,城上就移过来一阿基米德起重机,放下一铁钩钩住山羊头,然后利用杠杆原理向上这么一吊,罗马军的攻城山羊顿时就四仰八叉地歪倒了,从里面逃出的士兵当然免不了丧命于高速连发机弩的弓箭之下。
罗马军从来就没有打过这种窝囊仗,人影还没有见到,就已经横尸遍地了。苦战良久依旧连城墙都无法靠近的罗马军,终于知道叙拉古早就准备停当,完全没有奇袭的意义。于是停止强攻,一面设置长期围困工事,一面向罗马请求增援,准备打持久围困战。阿匹阿斯指挥攻城士兵和战舰实行围困叙拉古的任务,马塞拉斯则带领部分军队深入西西里,镇压反叛的城市。
罗马军攻城失败的消息传到迦太基,全城上下欢欣鼓舞。叙拉古的胜利激起了迦太基人的希望,与叙拉古组成统一阵线,对抗罗马军,重返西西里。与支援汉尼拔时的迟缓正好相反,迦太基迅速决定进军西西里,任命希密尔可为主帅,点两万五千步兵,三千骑兵和12头战象,即日起航。数日之后,迦太基大军在西西里的赫拉克里亚突然登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克战略重镇阿格里根坦。罗马军失利和迦太基大军登陆的消息迅速传开,西西里城市纷纷易帜,岛上的局势大变。
迦太基大军的突然出现和西西里全面动摇的消息使罗马上下大惊失色,要是不迅速制止事态的进一步发展,罗马军在岛上恐怕就难以立足,而迦太基的大军则会源源不断地从西西里进入意大利,整个战局随时都可能崩溃。罗马立刻从已经人手短缺的意大利战场向西西里调去一个军团,火速前往西西里,使那里的兵力达到四个联合军团。
叙拉古城内士气高涨,他们利用最先进的武器给攻城的罗马军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迦太基大军登陆的消息更是激动人心。守城将军希波克拉底马上与迦太基军取得了联系,并且得知了罗马援军在帕诺马斯登陆的消息,双方决定同时出兵,在西西里中部山区截击罗马援军。希波克拉底出城时与前来堵截的马塞拉斯激战,损失惨重但主力得以突围而出。
在帕诺马斯登陆的罗马军随即得知了希波克拉底和迦太基军的行动计划,临时改道,不走中部山区,而是沿海岸线绕道前往叙拉古,加入了围困叙拉古的罗马势力。希波克拉底和希密尔可的截击没有得逞。
没有能够围歼叙拉古突围军的马塞拉斯大怒,挥师杀入叙拉古附近投降了迦太基的城镇,大打出手,焚毁屋舍,并将大批无辜市民卖到奴隶市场。迦太基则试图从海上援助叙拉古,海军提督波密尔卡带领战船50艘前往,途中遭遇优势罗马舰队的阻截,无功而返,西西里的战局进入僵持状态。
马塞拉斯的军队一直深入的西西里中部,当他得知中部重镇恩那有些动摇时,立刻挥兵冲入城内。城里的市民没有任何准备,当马塞拉斯入城的时候,市场上依旧象平常那样一片熙熙攘攘的和平景象。马塞拉斯看得眼红,也不用等到半夜息了灯后才偷偷摸摸,当时就一声令下,光天化日之下就放手让罗马士兵在广场上开了杀戒。以为罗马军是自己人的市民顿时象无头苍蝇般到处乱逃,哭叫之声撕裂了和平的景象,广场上顿时就横尸四处,血流成河。
罗马军在恩那广场上屠杀手无寸铁的市民的消息传开,西西里人对罗马更加憎恨,投靠迦太基的村镇络绎不绝。没有人追究这场屠杀的细节:罗马军到底是在中心广场上杀的人,还是在通往广场的路上就开始杀了?也没有讨论到底是三百余人被杀了还是数万人被杀了,因为这一切都没有什么意义了,屠杀就是屠杀,人数和地点都没有关系,死的人是有知识的贵族还是忙着一日三餐的下层平民也没有关系,人命都是平等的,所以随后穆干提亚城人归降迦太基是很容易理解的事。
在众多投靠迦太基的城市中,穆干提亚城是举足轻重的,因为那里是罗马在迦太基的重要粮站所在地。马塞拉斯的屠城使穆干提亚城市民非常愤慨,他们当即发作,逐杀了罗马守军,将城池献给了希密尔可。马塞拉斯本来想用屠杀换来安定团结的局面,如果他所面对的是习惯于被奴役的独裁君王国家的臣民,那或许就成功了。不幸的是他所面对的是有强烈公民意识的希腊血统的市民,屠杀所得到的是正好相反的结果。
希密尔可得到罗马的粮站,便不受饥饿的威胁安心地在西西里度过了第一个冬季。
公元前212春的一个夜晚,马塞拉斯利用叙拉古城内举行月神祭奠的狂欢,市民都喝得烂醉时,派小队勇士偷偷攀越城墙,攻入了叙拉古的西北城区。内城的迦太基-叙拉古军多次试图反攻都没有成功,夹在四周的城墙下,马塞拉斯也无力攻入叙拉古城。迦太基海军随后派来增援,海军提督波密尔卡指挥90艘战船,突破罗马海军防守入港,留下所有物资和战船五十艘后,再带领剩余的舰队突围而去,罗马海军失误,未能拦截。战局再次进入僵持。
公元前212盛夏,大军云集的叙拉古城外终于爆发了瘟疫。迦太基军营地地势低洼,损失极为惨重,失去半数以上的士兵,全军统帅希密尔可和希波克拉底也相继病死,伊庀塞迪脱接替了统帅的职权。罗马军的营地地势较高,损失相对轻一点,他们从瘟疫中恢复过来后立刻加紧了围攻,试图利用这个天赐良机。叙拉古和迦太基军顽强抵抗,罗马军依旧没有得逞,想必阿基米德的发明又在大显神威。
公元前211年春,波密尔卡带战舰130增援叙拉古,罗马海军以战船100艘迎击。双方对阵的那天,罗马军顺风,迦太基逆风,情势与当年第一次布匿战争时的埃古撒岛海战正好相反。可惜波密尔卡没有必胜的信心,临阵退缩,全军撤出前往意大利去了。
在经过瘟疫的损失后,叙拉古十分需要波密尔卡的这些援助。所以当波密尔卡退走后,城内就乱了,他们都知道没有这些援助叙拉古是无法支撑太久的,破城只是早晚的事。在这种情况下,守将伊庀塞迪脱从城里逃出,前往阿格里真坦筹建解围军。城内顿时陷入群龙无首的状态,市民们匆忙选出新了将军,不久却被不满的人刺杀。西班牙籍佣兵将领见大势已去,便开城投降。
马塞拉斯随即挥军杀入叙拉古,下令开始了大规模的屠城,以报复叙拉古的叛变。这时阿基米德正在家中思考自己的几何难题,眼前的沙盘桌上画满了图形线条,城内四起的呼叫之声都没有能够将他从冥想中唤醒。当一个下级罗马士兵冲进他的家门时,他几乎不能够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只是挥手阻止那个将要踏上沙盘的士兵,说:“不要弄坏我的图形。”
这个大老粗的罗马兵根本不知道沙盘里沟沟线线到底有什么那么重要,一脚将沙盘踢翻,手中的短剑无情地穿过这个八十六岁的智慧老人的胸膛,他的鲜血喷溅在那遗恨的沙盘上。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