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鲁迅全集

_130 鲁迅(现代)
  〔6〕 “人群的蟊贼” 这是《社会新闻》第五卷第十三期(一九三三年十一月)署
名“莘”的《读〈伪自由书〉后》中谩骂鲁迅的话。
  〔7〕 魏延(?—234) 三国义阳(今属河南)人,蜀国大将。《三国演义》一
○五回载:“孔明识魏延脑后有反骨,每欲斩之;因怜其勇,故姑留用。”诸葛亮死后不久
,他就谋反;长史杨仪按诸葛亮生前预定计策,将他杀掉。
  〔8〕 阿斗 三国蜀后主刘禅的小名。据史书记载和《三国演义》中的描写,他是一
个昏庸无能的人。
  〔9〕 “小资产阶级文学革命” 杨邨人在《现代》第二卷第四期(一九三三年二月
)发表《揭起小资产阶级革命文学之旗》一文中说:“无产阶级已经树起无产阶级文学之旗
,而且已经有了巩固的营垒,我们为了这广大的小市民和农民群众的启发工作,我们也揭起
小资产阶级革命文学之旗,号召同志,整齐阵伍,也来扎住我们的阵营。……我们也承认着
文艺是有阶级性的,而且也承认着属于某一阶级的作家的作品任是无意地也是拥护着其自身
所属的阶级的利益。我们是小资产阶级的作家,我们也就来作拥护着目前小资产阶级的小市
民和农民的群众的利益而斗争。”
  〔10〕 “自白” 指杨邨人叛变革命的《离开政党生活的战壕》一文(载一九三三
年二月上海《读书杂志》第三卷第一期)。其中说:“回过头来,看我自己,父老家贫弟幼
,漂泊半生,一事无成,革命何时才成功。我的家人现在在作饿殍不能过日,将来革命就是
成功,以湘鄂西苏区的情形来推测,我的家人也不免作饿殍作叫化子的。还是:留得青山在
,且顾自家人吧了!病中;千思万想,终于由理智来判定,我脱离中国共产党了。”
  〔11〕 这里指杨邨人于一九三○年在他自己所办的《白话小报》第一期上,以“文
坛小卒”的笔名发表的《鲁迅大开汤饼会》一文。其中对鲁迅造谣诬蔑说:“这时恰巧鲁迅
大师领到当今国民政府教育部大学院的奖赏;于是乎汤饼会便开成了。……这日鲁迅大师的
汤饼会到会的来宾,都是海上闻人,鸿儒硕士,大小文学家呢。那位郁达夫先生本是安徽大
学负有责任的,听到这个喜讯,亦从安庆府连夜坐船东下呢。郁先生在去年就产下了一个虎
儿,这日带了郁夫人抱了小娃娃到会,会场空气倍加热闹。酒饮三巡,郁先生首先站起来致
祝辞,大家都对鲁迅大师恭喜一杯,鲁迅大师谦逊着致词,说是小囝将来是龙是犬还未可知
,各位今天不必怎样的庆祝啦。座中杨骚大爷和白薇女士同声叫道,一定是一个龙儿呀!这
一句倒引起郁先生的伤感,他前年不幸夭殇的儿子,名字就叫龙儿呢!”
  〔12〕 《新儒林外史》 这是杨邨人化名柳丝所作攻击鲁迅的文章,载一九三三年
六月十七日《大晚报·火炬》。其中诬蔑鲁迅对他的批判是“手执大刀”、“是非不分”的
“乱砍乱杀”。
  〔13〕 陈源教授的余唾 陈源曾在一九二六年一月三十日《晨报副刊》发表《闲话
的闲话之闲话引出来的几封信》,其中诬蔑鲁迅说,“他没有一篇文章里不放几支冷箭儿”

鲁迅全集第 五 卷
伪自由书
准风月谈
花边文学
  五十三岁寿辰全家合影(1933)
  与萧伯纳等合影(1933)
  书赠瞿秋白联语
  《自由谈》、《动向》发表的部分文章书影
目  录
伪自由书
 前记3…………………………………………………………………
一九三三年
逃的辩护10……………………………………………………………
崇实13…………………………………………………………………
电的利弊16……………………………………………………………
航空救国三愿18………………………………………………………
不通两种21……………………………………………………………
因此引起的通论B:“最通的”文艺(王平陵)22…………
通论的拆通B:官话而已24……………………………………
赌咒28………………………………………………………………
战略关系30……………………………………………………………
备考B:奇文共赏(周敬侪)31………………………………
颂萧35…………………………………………………………………
又招恼了大主笔B:萧伯纳究竟不凡(晚报)36……………
也不佩服大主笔B:前文的案语(乐雯)38…………………
对于战争的祈祷42…………………………………………………
从讽刺到幽默45………………………………………………………
从幽默到正经47………………………………………………………
王道诗话49……………………………………………………………
伸冤52…………………………………………………………………
曲的解放56……………………………………………………………
文学上的折扣59………………………………………………………
迎头经62………………………………………………………………
“光明所到……”66…………………………………………………
止哭文学69……………………………………………………………
备考B:提倡辣椒救国(王慈)71……………………………
硬要用辣椒止哭B:不要乱咬人(王慈)72…………………
但到底是不行的B:这叫作愈出愈奇73………………………
“人话”75……………………………………………………………
出卖灵魂的秘诀78……………………………………………………
文人无文81……………………………………………………………
备考B:恶癖(若谷)82………………………………………
风凉话?B:第四种人(周木斋)83…………………………
乘凉B:两误一不同85…………………………………………
最艺术的国家87……………………………………………………
现代史91………………………………………………………………
推背图93………………………………………………………………
《杀错了人》异议96…………………………………………………
备考B:杀错了人(曹聚仁)97………………………………
中国人的生命圈100………………………………………………
内外103………………………………………………………………
透底105………………………………………………………………
来信B:(祝秀侠)106…………………………………………
回信B107………………………………………………………
“以夷制夷”110……………………………………………………
跳踉B:“以华制华”(李家作)112…………………………
摇摆B:过而能改(傅红蓼)114……………………………
只要几句B:案语115…………………………………………
言论自由的界限117………………………………………………
大观园的人才120……………………………………………………
文章与题目123………………………………………………………
新药126………………………………………………………………
“多难之月”129………………………………………………………
不负责任的坦克车132………………………………………………
从盛宣怀说到有理的压迫134………………………………………
王化137………………………………………………………………
天上地下141…………………………………………………………
保留144………………………………………………………………
再谈保留147…………………………………………………………
“有名无实”的反驳150………………………………………………
不求甚解152…………………………………………………………
后记155………………………………………………………………
准风月谈
一九三三年
推197…………………………………………………………………
二丑艺术199…………………………………………………………
偶成201………………………………………………………………
谈蝙蝠204……………………………………………………………
“抄靶子”207…………………………………………………………
“吃白相饭”210………………………………………………………
华德保粹优劣论212…………………………………………………
华德焚书异同论215…………………………………………………
我谈“堕民”219……………………………………………………
序的解放223…………………………………………………………
别一个窃火者226……………………………………………………
智识过剩228…………………………………………………………
诗和豫言231…………………………………………………………
“推”的余谈234………………………………………………………
查旧帐237……………………………………………………………
晨凉漫记240…………………………………………………………
中国的奇想244………………………………………………………
豪语的折扣247………………………………………………………
踢251…………………………………………………………………
“中国文坛的悲观”253………………………………………………
秋夜纪游257…………………………………………………………
“揩油”259……………………………………………………………
我们怎样教育儿童的?261…………………………………………
为翻译辩护264………………………………………………………
爬和撞267……………………………………………………………
各种捐班270…………………………………………………………
四库全书珍本272……………………………………………………
新秋杂识275…………………………………………………………
帮闲法发隐278………………………………………………………
登龙术拾遗280………………………………………………………
由聋而哑283…………………………………………………………
新秋杂识(二)286…………………………………………………
男人的进化289………………………………………………………
同意和解释292………………………………………………………
文床秋梦295…………………………………………………………
电影的教训298………………………………………………………
关于翻译(上)301…………………………………………………
关于翻译(下)304…………………………………………………
新秋杂识(三)307…………………………………………………
礼310…………………………………………………………………
打听印象313…………………………………………………………
吃教316………………………………………………………………
喝茶319………………………………………………………………
禁用和自造321………………………………………………………
看变戏法323…………………………………………………………
双十怀古325…………………………………………………………
重三感旧330…………………………………………………………
“感旧”以后(上)334………………………………………………
备考B:《庄子》与《文选》(施蛰存)336…………………
“感旧”以后(下)339……………………………………………
黄祸342………………………………………………………………
冲345…………………………………………………………………
“滑稽”例解348………………………………………………………
外国也有352…………………………………………………………
扑空355………………………………………………………………
备考B:推荐者的立场(施蛰存)358………………………
同上B:《扑空》正误(丰之余)360…………………………
同上B:突围(施蛰存)361…………………………………
答“兼示”365………………………………………………………
备考B:致黎烈文先生书(施蛰存)367……………………
中国文与中国人370………………………………………………
野兽训练法372………………………………………………………
反刍375………………………………………………………………
归厚377………………………………………………………………
难得糊涂380…………………………………………………………
古书中寻活字汇383…………………………………………………
“商定”文豪385………………………………………………………
青年与老子387………………………………………………………
后记390………………………………………………………………
花边文学
一九三四年
女人未必多说谎432…………………………………………………
批评家的批评家435…………………………………………………
漫骂437………………………………………………………………
“京派”与“海派”439………………………………………………
北人与南人442………………………………………………………
《如此广州》读后感446………………………………………………
过年449………………………………………………………………
运命451………………………………………………………………
大小骗453……………………………………………………………
“小童挡驾”455………………………………………………………
古人并不纯厚458……………………………………………………
法会和歌剧461………………………………………………………
洋服的没落464………………………………………………………
朋友467………………………………………………………………
清明时节469…………………………………………………………
小品文的生机473……………………………………………………
刀“式”辩476………………………………………………………
化名新法478…………………………………………………………
读几本书481…………………………………………………………
一思而行484…………………………………………………………
推己及人487…………………………………………………………
偶感490………………………………………………………………
论秦理斋夫人事493…………………………………………………
“……”“CCCC”论补496………………………………………
谁在没落?499………………………………………………………
倒提502………………………………………………………………
附录B:论“花边文学”(林默)503…………………………
玩具508………………………………………………………………
零食510………………………………………………………………
“此生或彼生”512……………………………………………………
正是时候514…………………………………………………………
论重译517……………………………………………………………
再论重译520…………………………………………………………
“彻底”的底子523……………………………………………………
知了世界525…………………………………………………………
算账528………………………………………………………………
水性531………………………………………………………………
玩笑只当它玩笑(上)533…………………………………………
附录B:文公直给康伯度的信535……………………………
同上B:康伯度答文公直536…………………………………
玩笑只当它玩笑(下)539………………………………………
做文章542……………………………………………………………
看书琐记545…………………………………………………………
看书琐记(二)548…………………………………………………
趋时和复古550………………………………………………………
安贫乐道法554………………………………………………………
奇怪556………………………………………………………………
奇怪(二)559………………………………………………………
迎神和咬人561………………………………………………………
看书琐记(三)564…………………………………………………
“大雪纷飞”566………………………………………………………
汉字和拉丁化569……………………………………………………
“莎士比亚”573………………………………………………………
商贾的批评576………………………………………………………
中秋二愿579…………………………………………………………
考场三丑583…………………………………………………………
又是“莎士比亚”585………………………………………………
点句的难588…………………………………………………………
奇怪(三)591………………………………………………………
略论梅兰芳及其他(上)594………………………………………
略论梅兰芳及其他(下)597………………………………………
骂杀与捧杀600………………………………………………………
读书忌603……………………………………………………………
伪自由书
  本书收作者一九三三年一月至五月间所作杂文四十三篇,一九三三年十月由上海北新书
局以“青光书局”名义出版。一九三六年十一月曾由上海联华书局改名《不三不四集》印行
一版。此后印行的版本都与初版相同。
前  记
  这一本小书里的,是从本年一月底起至五月中旬为止的寄给《申报》〔1〕上的《自由
谈》的杂感。
  我到上海以后,日报是看的,却从来没有投过稿,也没有想到过,并且也没有注意过日
报的文艺栏,所以也不知道《申报》在什么时候开始有了《自由谈》,《自由谈》里是怎样
的文字。大约是去年的年底罢,偶然遇见郁达夫〔2〕先生,他告诉我说,《自由谈》的编
辑新换了黎烈文〔3〕先生了,但他才从法国回来,人地生疏,怕一时集不起稿子,要我去
投几回稿。
  我就漫应之曰:那是可以的。
  对于达夫先生的嘱咐,我是常常“漫应之曰:那是可以的”的。直白的说罢,我一向很
回避创造社〔4〕里的人物。这也不只因为历来特别的攻击我,甚而至于施行人身攻击的缘
故,大半倒在他们的一副“创造”脸。虽然他们之中,后来有的化为隐士,有的化为富翁,
有的化为实践的革命者,有的也化为奸细,而在“创造”这一面大纛之下的时候,却总是神
气十足,好像连出汗打嚏,也全是“创造”似的。我和达夫先生见面得最早,脸上也看不出
那么一种创造气,所以相遇之际,就随便谈谈;对于文学的意见,我们恐怕是不能一致的罢
,然而所谈的大抵是空话。但这样的就熟识了,我有时要求他写一篇文章,他一定如约寄来
,则他希望我做一点东西,我当然应该漫应曰可以。但应而至于“漫”,我已经懒散得多了

  但从此我就看看《自由谈》,不过仍然没有投稿。不久,听到了一个传闻,说《自由谈
》的编辑者为了忙于事务,连他夫人的临蓐也不暇照管,送在医院里,她独自死掉了。几天
之后,我偶然在《自由谈》里看见一篇文章〔5〕,其中说的是每日使婴儿看看遗照,给他
知道曾有这样一个孕育了他的母亲。我立刻省悟了这就是黎烈文先生的作品,拿起笔,想做
一篇反对的文章,因为我向来的意见,是以为倘有慈母,或是幸福,然若生而失母,却也并
非完全的不幸,他也许倒成为更加勇猛,更无挂碍的男儿的。但是也没有竟做,改为给《自
由谈》的投稿了,这就是这本书里的第一篇《崇实》〔6〕;又因为我旧日的笔名有时不能
通用,便改题了“何家干”,有时也用“干”或“丁萌”。
  这些短评,有的由于个人的感触,有的则出于时事的刺戟,但意思都极平常,说话也往
往很晦涩,我知道《自由谈》并非同人杂志,“自由”更当然不过是一句反话,我决不想在
这上面去驰骋的。我之所以投稿,一是为了朋友的交情,一则在给寂寞者以呐喊,也还是由
于自己的老脾气。然而我的坏处,是在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而后者尤与时宜
不合。盖写类型者,于坏处,恰如病理学上的图,假如是疮疽,则这图便是一切某疮某疽的
标本,或和某甲的疮有些相像,或和某乙的疽有点相同。而见者不察,以为所画的只是他某
甲的疮,无端侮辱,于是就必欲制你画者的死命了。例如我先前的论叭儿狗,原也泛无实指
,都是自觉其有叭儿性的人们自来承认的。这要制死命的方法,是不论文章的是非,而先问
作者是那一个;也就是别的不管,只要向作者施行人身攻击了。自然,其中也并不全是含愤
的病人,有的倒是代打不平的侠客。总之,这种战术,是陈源〔7〕教授的“鲁迅即教育部
佥事周树人”开其端,事隔十年,大家早经忘却了,这回是王平陵〔8〕先生告发于前,周
木斋〔9〕先生揭露于后,都是做着关于作者本身的文章,或则牵连而至于左翼文学者。此
外为我所看见的还有好几篇,也都附在我的本文之后,以见上海有些所谓文学家的笔战,是
怎样的东西,和我的短评本身,有什么关系。但另有几篇,是因为我的感想由此而起,特地
并存以便读者的参考的。
  我的投稿,平均每月八九篇,但到五月初,竟接连的不能发表了,我想,这是因为其时
讳言时事而我的文字却常不免涉及时事的缘故。这禁止的是官方检查员,还是报馆总编辑呢
,我不知道,也无须知道。现在便将那些都归在这一本里,其实是我所指摘,现在都已由事
实来证明的了,我那时不过说得略早几天而已。是为序。
  一九三三年七月十九夜,于上海寓庐,鲁迅记。
  〔1〕 《申报》 旧中国出版时间最久的日报。一八七二年四月三十日(清同治十一
年三月二十三日)由英商在上海创办,一九○九年为买办席裕福所收买,一九一二年转让给
史量才,次年由史接办。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以后,曾反映民族资产阶级的抗日要求。
一九三四年十一月史量才遭国民党暗杀后,该报重趋保守。一九四九年五月二十六日上海解
放时停刊。《自由谈》是该报副刊之一,始办于一九一一年八月二十四日,原以刊载鸳鸯蝴
蝶派作品为主,一九三二年十二月起,一度革新内容,常刊载进步作家写的杂文、短评。
  〔2〕 郁达夫(1896—1945) 浙江富阳人,作家。创造社主要成员之一。
一九二八年曾与鲁迅合编《奔流》月刊。著有短篇小说集《沉沦》、中篇小说《她是一个弱
女子》、游记散文集《屐痕处处》等。
  〔3〕 黎烈文(1904—1972) 湖南湘潭人,翻译家。一九三二年十二月起
任《申报·自由谈》编辑,一九三四年五月去职。
  〔4〕 创造社 新文学运动中著名的文学团体,一九二○年至一九二一年间成立,主
要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它初期的文学倾向是浪漫主义,带有反帝、反封建的
色彩。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郭沫若、成仿吾等先后参加革命实际工作。一九二七年该
社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同时增加了冯乃超、彭康、李初梨等从国外回来的新成员。
一九二八年,创造社和另一提倡无产阶级文学的太阳社对鲁迅的批评和鲁迅对他们的反驳,
形成了一次以革命文学问题为中心的论争。一九二九年二月,该社被国民党反动派封闭。它
曾先后编辑出版《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创造月刊》
、《文化批判》等刊物,以及《创造丛书》。
  〔5〕 指黎烈文的《写给一个在另一世界的人》。是一篇缅怀亡妻的文章,载于一九
三三年一月二十五日《自由谈》,后收入他的散文集《崇高的母性》。
  〔6〕 作者第一篇刊于《自由谈》上的文章,是《“逃”的合理化》,收入本书时改
题《逃的辩护》。
  〔7〕 陈源(1896—1970) 字通伯,笔名西滢,江苏无锡人,现代评论派
重要成员。曾任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教授。“鲁迅即教育部佥事周树人”,是陈源在一九二
六年一月三十日《晨报副刊》发表的《致志摩》中说的话。
  〔8〕 王平陵(1898—1964) 江苏溧阳人,国民党御用文人。这里说的“
告发”,见本书《不通两种》附录《“最通的”文艺》。
  〔9〕 周木斋(1910—1941) 江苏武进人,当时在上海从事编辑和写作。
这里说的“揭露”,见本书《文人无文》附录《第四种人》。
一九三三年
观  斗〔1〕
  我们中国人总喜欢说自己爱和平,但其实,是爱斗争的,爱看别的东西斗争,也爱看自
己们斗争。
  最普通的是斗鸡,斗蟋蟀,南方有斗黄头鸟,斗画眉鸟,北方有斗鹌鹑,一群闲人们围
着呆看,还因此赌输赢。古时候有斗鱼,现在变把戏的会使跳蚤打架。看今年的《东方杂志
》〔2〕,才知道金华又有斗牛,不过和西班牙却两样的,西班牙是人和牛斗,我们是使牛
和牛斗。
  任他们斗争着,自己不与斗,只是看。
  军阀们只管自己斗争着,人民不与闻,只是看。
  然而军阀们也不是自己亲身在斗争,是使兵士们相斗争,所以频年恶战,而头儿个个终
于是好好的,忽而误会消释了,忽而杯酒言欢了,忽而共同御侮了,忽而立誓报国了,忽而
……。不消说,忽而自然不免又打起来了。
  然而人民一任他们玩把戏,只是看。
  但我们的斗士,只有对于外敌却是两样的:近的,是“不抵抗”,远的,是“负弩前驱
”〔3〕云。
  “不抵抗”在字面上已经说得明明白白。“负弩前驱”呢,弩机的制度早已失传了,必
须待考古学家研究出来,制造起来,然后能够负,然后能够前驱。
  还是留着国产的兵士和现买的军火,自己斗争下去罢。中国的人口多得很,暂时总有一
些孑遗在看着的。但自然,倘要这样,则对于外敌,就一定非“爱和平”〔4〕不可。
  一月二十四日。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一月三十一日上海《申报·自由谈》,署名何家干。
  〔2〕 《东方杂志》 综合性刊物,一九○四年三月在上海创刊,一九四八年十二月
停刊,商务印书馆出版。一九三三年一月十六日该刊第三十卷第二号,曾刊载浙江婺州斗牛
照片数帧,题为《中国之斗牛》。
  〔3〕 “负弩前驱” 语见《逸周书》:“武王伐纣,散宜生、闳天负弩前驱。”当
时国民党政府对日本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每当日军进攻,中国驻守军队大都奉命后退,如
一九三三年一月三日日军进攻山海关时,当地驻军在四小时后即放弃要塞,不战而退。但远
离前线的大小军阀却常故作姿态,扬言“抗日”,如山海关沦陷后,在四川参加军阀混战和
“剿匪”反共的田颂尧于一月二十日发通电说:“准备为国效命,候中央明令,即负弩前驱
。”
  〔4〕 “爱和平” 当时国民党当局经常以“爱和平”这类论调掩盖其投降卖国政策
,如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九月二十二日在南京市国民党党员大会上演讲时就说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