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性学三论

_4 弗洛伊德(捷克)
上面提到,开始,自我“目标”是由生存本能从外部世界提供给它的。我们必须承认,“恨”代表着自我和异己的外部世界的关系,因为这个异己的世界总是不断地给它痛苦的刺激。另外,由于中性态度开始就是作为“恨”的先导出现的,所以我们可以把“中性态度”看成是“恨”或者“抛弃”态度的一个特例,在开始阶段,“外部世界”“对象”、被“恨”的东西都是一样的,随着展,物体因为变成了自我的快乐之源,所以才“可爱”。但这时,它又被自我吸收了,变成了自我的一部分。由此,纯粹的“快乐—自我”再次把对象看成是外在的、异己的、可恨的。
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和“自我”同“外部世界”的对立要通过“爱与无动于衷”的对立来反映一样,“快乐”和“痛苦”对立也是“爱”和“恨”的对立的表现。假如“对象阶段”取代了纯粹的“自恋阶段”的时候,快乐和痛苦的关系就代表着自我和对象的关系,一旦对象成了快乐感的源泉,就会产生一种“运动”**,这是一种想摄取对象,并将之和自我合为一体的**,由此,我们可以说,“那造成快乐的对象”具有“吸引力”,或者说“我们爱这个对象”等;反之,如果对象会造成痛苦感时,就会产生一种极力增加或扩大对象和自我之间距离的倾向,最初那种极力逃避外部世界来躲避有害刺激的关系就是它和对象的关系。由此,我们从对象身上感到一种“排斥”力,并开始恨它。随着恨意逐渐强化,就会产生出一种想消灭或者销毁这个对象的侵略**望。
8.本能的升华(8)
我们将本能从对象中获得满足的现象称为它“爱”这个对象;可是相反,我们说它“恨”一个对象时这种说法并不是很贴切。***由此我们认识到,本能和对象之间关系的特征并不是爱和恨的态度,“爱”或“恨”这两个词只有在描述作为一个整体的自我和对象之间的关系时才能使用。但是爱和恨的含义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当我们想到用另一种有关爱和恨的口语表达时就会出现这种况。一般来说,在提到那些有助于我们自我保持的物体时,“我爱它们”这种说法并不常见,而是习惯于强调我们对它的帮助,也许另外加上另一种不同的语成分,表示另一种“爱”的程度较小一些的关系,例如“我喜欢它”或“我赞同它”等。
由此,“爱”从开始时表示自我同对象间的“愉快关系”,变为用于主体的**对象,最后,只限于用到那些满足性本能升华之后需要的对象这么狭隘,词义变得专门化了。事实上,和语的使用方式相一致的是,心理学把自我——本能和性本能也进行了相区别。举例来说,一般我们只有在表示自我和它的性对象关系时才比较适合用“爱”这个词,而不会说“某一种性本能成分”爱它的对象。由此我们知道,我们在使用“爱”时,是当所有本能成分都围绕服务于生殖的性器官组成的综合整体时才用的。
大家都明白,使用“恨”这个词时,其关系的痛苦特征决定其使用,而无须存在**快乐和性功能之间的关系。对一切成为其痛苦根源的对象,自我并不考虑它们是阻碍了**满足,还是只能满足自我保存和自我维持的斗争,它们都痛恨、厌恶,甚至有彻底消灭、摧毁的**。
综上,其实“爱与恨”这一组我们通常认为的根本对立的关系之间并不那么紧密相关。它们并非从同一个原始要素中分离出来,而是来自不同的地方,每一个都有自己特殊的经历,后来被撮合成为一组对立的感性范畴,只是受“快乐—痛苦”的关系的影响。
“爱”源自自我通过获得“器官快感”满足自身**的能力,它在最初时是自恋式的,后来转向并合并到自我之中的“对象”,现在更扩大范围,成为一种表示自我的动态追求,追求那些可以成为快乐之源的对象。在晚期时候,随着性本能的出现,它开始和性本能产生密切的关系,等到性本能完全综合为一个整体时,它就和整个**趋向合并到一起。
在开始阶段,“爱”展示为一种短暂的性目的,性本能则通过一种复杂的展而消失。我们可以在其中识别出爱的一种变形,即“合并”或“吞食”阶段,就是消灭和清除对象中异己存在,我们可将之称为“矛盾心理”。随着阶段的展,追求对象的**就变成一种掌握对象的冲动,这时,对它来说,损害和消灭对象则是非常正常的事,所以,在这个阶段,爱的表现形式和“恨”对外物的行为没什么差别,唯有当生殖系统育完全时,“爱”才成为恨的对立面。
和“爱”相比,恨与对象之间生关系的时间较早,开始时“自恋的自我”对外部世界的排斥(这个世界不断强刺激)是它的来源,作为一种由外物引的痛苦反应的表现,它始终和生存本能保持着一种亲密关系。所以,性本能和自我本能展成对立的倾向是非常可能的,这种对立就是后来的爱和恨的对立。当自我本能支配性功能时,它们就将“恨”的性质,转嫁到本能的“目的”上。
通过爱产生的历史和源泉,我们可以知道,爱长期来表现为一种矛盾心理,即爱总是伴随着对同一物体的恨的原因。这种爱和恨的混合,部分可以追溯到爱的初始阶段,这一阶段后来并没有完全消失,并且自我本能的厌恶和痛苦的反应是其部分建立的基础,通过在自我利益和爱的吸引力之间频繁选择和衡量,这种自我本能最终才得到真正的动机支持。
所以,在上面两种况中,由于生存本能的根本原因,恨才混入了爱之中。我们常常将随着和某一特定对象“爱”的关系破裂,就会有“恨”伴随生,当作是爱转化为恨的过程。我们可以把这一特征和对“施虐欲”的描述相联系,换句话说,由于现实因素导致的恨,会由于爱本身而退回到施虐(淫)欲的最开始阶段,并更加强化。在这种状态下,恨开始具有了**特征,从而使爱的关系得到继续。
9.本能的升华(9)
爱转变为被爱作为“爱”的第三种对立,其实是主动性和被动性之间转化的代表,我们可以用对待施虐欲和视淫欲相似的方式来判断。最后,我们总结全文可以知道,本能所经历的蜕变,具有它们总是服从于支配心理生活的三大“对立项”这个基本特征。关于这三大对立项可以分为:属于生物性的是主动性和被动性的对立,属于现实性的是自我和外部世界的对立,属于经济性的是快乐和痛苦的对立。
我将本能所经历的上述蜕变称为“压抑”,今后我还要在别的章节专门论述这个概念。
首页 上一页 共4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