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数据三国

_81 三卷天书(当代)
第一卷 第三十二回 南光华北海求援 吕温侯濮阳破曹(11
太史慈明白南烨肯与自己商量搬家之事而不是强迁其母,便不是那种会以家人性命相要挟的小人。本书最新免费章节请访问。同时他也感受到了母亲对自己的关爱呵护之情。于是不再提搬家之事,辞了母亲先往扬州去了。
暂且不提太史慈如何赶路,也不提南烨等人在北海城中等待刘备援军,只说武安国杀出重围星夜带伤投平原来见刘备。
那武安国也是虎牢关前曾与吕布交锋扬名的人物,刘备自然认识。此时见他浑身是血来见自己,当时惊问道:“安国因何到此?”
武安国身中数箭,还有刀剑砍伤,若是常人早就死在半路。他完全是凭借身强体壮再加上一种不达使命誓不罢休的精神才赶到平原。此时见到刘备,武安国已然筋疲力尽说不出话来,只把书札呈上。
刘备初时还以为武安国是连夜赶路才满身尘土虚弱疲惫,可是此时一见书札上的干涸血迹当时惊问道:“安国可是有伤在身?快请坐下歇息。云长、翼德快去请医者来。”
关羽、张飞常随刘备左右,得了刘备吩咐片刻之间便将医者找来。此时刘备已然看过了书信,知道了北海被围求救之事。武安国则是倚在席上昏迷不醒。
那医者和关羽、张飞一起费了好大劲才将武安国带血的衣甲从身上剥了下来。由于伤口结的血痂已然与衣甲粘连到了一起,脱下衣甲的过程简直如同剥皮一般。已经结痂的伤口再次崩裂,鲜血直淌。纵然是见惯了刀光剑影的刘、关、张看到武安国这一身伤痕也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
医者仔细检查了一番摇了摇头道:“三位将军,此人受伤太重,若当时医治或能救回一条性命,可拖到此时已然无法可医。”
刘备对医者道:“这位先生,此人乃是孔北海麾下大将,也是世间少有的忠勇之人。皆因北海被贼兵所围,他这才重伤突围而出前来送信。先生一定尽力一试。”
医者叹息道:“医者父母心。若是伤者有救,便是明公不言,我也当竭尽全力。可明公看看,此人伤处已然化脓,箭头还留在肉中一直不曾取出,能活到此时已然到了大限。就算神仙来了也是无法可想。”
张飞怒道:“俺寻你来就是为了取箭上药!不是要听你在此呱噪。”
医者被张飞的大嗓门吓了一跳,战战兢兢的解释道:“就算此时取箭也只会箭疮崩裂脓血横流而死。倒不如问问此人还有何心愿未了,再与家人见上最后一面。”
刘备知道关、张二人找来的医者已经是城中医术最高明的了,若是他说没办法,恐怕武安国就真没救了。可是此时又让刘备去何处找武安国的家人呢?看着全身是伤的武安国,刘备忍不住一声叹息,流下眼泪来。一是为这个忠勇之人即将逝去而感到难过,二是觉得武安国临死都不能与家人相聚实在可怜。
就在此时,武安国睁开了满是血丝的双眼。适才张飞大吼的时候他就已然悠悠转醒,将医者的话听在了耳中,只不过一时无力睁眼罢了。他见到刘备落泪,勉强一笑道:“玄德公莫要悲伤……若用我一命能换北海百姓万千性命,我愿足矣……也算报答了孔北海的知遇之恩……如今昌豨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告,危在旦夕……常闻玄德公仁义,能救人危急……故我主特令我冒死突围,前来求救……还望玄德公速施援手,救救北海百姓……也了我一桩心愿……”
刘备听武安国断断续续说完更是流泪不止,正色答道:“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备又怎能不去相救?安国请放宽心,我定全力去救北海。”
武安国能撑到现在全靠坚强的意志硬挺,此时听刘备答应前去救援顿时松了口气。他心神一放松,马上就感觉一阵倦意袭来,伤口的疼痛感也渐渐消失,轻轻的闭上了眼睛。这双眼一闭,就再也没有睁开……
关羽见武安国拼死完成了使命倏然而逝感叹道:“武安国真忠义猛士也!”
刘备、张飞也十分伤感。三人厚葬武安国之后,即刻尽起精兵三千,往北海郡进发,平原之事皆交由简雍照料。
刘、关、张三人皆以为北海事急,不敢耽搁,一路快马加鞭,风餐露宿赶到北海城外。可是一到地方三人都傻了眼,这城外哪有什么贼兵围城?
“兄长、二哥,武安国不会是诓骗我等吧?”张飞瞪着环眼道。
刘备摇头道:“安国舍命送信,又有孔北海亲笔,岂能是假?”
关羽道:“其中必有缘故,我等入城便知。”
北海城上守军早望见刘备旗帜,禀报孔融。得知刘备兵到,孔融马上出城迎接。二人叙礼已毕,刘备抢先问道:“敢问明公,城外贼兵何往?”
孔融喜道:“贼兵已被光华法师所退,贼将昌豨也已授首。”说罢他向刘备身后望了一眼问道:“怎么不见安国回来?”
刘备先听贼兵尽退本是一喜,可是当孔融提及武安国时,刘备又是一悲。早知今日,武安国又何必身死?这真是造化弄人。
孔融见刘备三兄弟表情奇怪就猜到事情不好,又追问道:“安国何在?玄德还请直言。”
刘备从怀中掏出孔融那封带血的书信道:“武将军突围之时身受重创又一路奔波未曾医治,待到我处已然油尽灯枯。留下这封书信之后没讲几句话便去了。”说着说着刘备又想起武安国来,深感这猛将死得冤枉,忍不住又流下泪来。
孔融闻听武安国身死也是一惊,见刘备一哭忍不住一同落泪道:“安国为北海而死,我之过也!真痛煞我也!”
众人见刘备、孔融落泪不止急忙上前劝解。这二人生在汉末乱世,又是一方诸侯,见惯了生离死别,一颗心格外坚强。经众人一劝,二人便渐止悲痛恢复了常态,因为他们明白,就算此时哭死也无济于事。死者已矣,生者还要为了继续生存而奋斗。
孔融一面遣人将武安国身死之事告知其家人,又命人多备抚恤金银善待武安国家眷。
刘备见孔融安排完毕,首先转移话题道:“明公适才说法师来援,不知法师何在?”
孔融道:“光华法师正在府中做客,玄德与我回府相见便是。”
刘备犹豫道:“北海之围已解,我引诸多兵马在此徒费粮草多有不便,还是就此告辞,不入城中了。明公代我问候光华法师便是。”
孔融忙摇头道:“玄德莫走!北海之围虽解,还有徐州之难未除。我与法师等玄德多时矣!何况玄德一路兵马劳顿怎能说走便走?粮草军饷之事玄德不用忧心,皆由城中供给便是。”
刘备等的就是孔融这话,他也不想白跑一趟还要往里倒贴粮草,这才急着要走。此时听孔融管饭,他也就不着急了,问孔融道:“不知徐州出了何事?”
孔融这次倒是学乖了,照着南烨的样子回答道:“此时说来话长,我等先入府饮宴再叙不迟。”
张飞赶了一路早就饿瘪了,听孔融说完甚合心意,大喜道:“俺早就饿了,这便快些入城吧。”
刘备瞪了张飞一眼,孔融却不以为意。一面引领三兄弟入城,一面命人准备酒肉犒赏刘备士卒。孔融得了昌豨一半辎重,正是有钱的时候,这回倒是便宜了刘备。
筵宴之上,孔融引南烨、糜竺来见刘备。南烨与这三愤青多日不见,一见面便聊到了一处。南烨所言之事自然离不开张闿劫掠曹嵩,曹操起兵报仇之事。刘备也将武安国拼死完成使命之事告诉了南烨。
南烨得知武安国身死当真百感交集,也觉得天意弄人。他从吕布手中救下了武安国,没让他受断腕之灾,可没想到正是因为如此,反而令他葬身于此。南烨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救了武安国?还是害了武安国?自己日后还该不该去救人?该不该随意改变别人的命运?
这还是南烨第一次因为自己救人而感到困惑。不过片刻之后他便头脑清明不再后悔。因为武安国之事虽说可惜,却是特例,更多的人因为自己出手相救获得了幸福,蔡邕、蔡琰、典韦、貂蝉皆是如此。
南烨心中已然认定见义勇为是正确的,就算有人因为见义勇为反遭讹诈,也不能因此便见死不救。只要对得起天地良心,该出手时便出手,这才是君子所为,公道自在人心。
刘备听完曹嵩之事的经过叹息道:“陶恭祖乃仁人君子,不料受此无辜之冤。”
糜竺此时插言道:“曹操在我境内纵兵大掠,又围住徐州,特来求救。还望玄德公能一同前往。”
孔融也道:“玄德乃汉室宗亲。今曹操残害百姓,倚强欺弱,我与法师力劝无用,不如我等同往救之。”
刘备道:“备不敢推辞,怎奈兵微将寡,恐难是曹孟德敌手。”
孔融道:“我欲救陶恭祖,既是为了旧谊,亦是为了大义。玄德岂无仗义之心?”
第一卷 第三十二回 南光华北海求援 吕温侯濮阳破曹(12
刘备来救孔融却不想去救陶谦并非没有道理。请记住本站的网址:。孔融遣武安国往平原求援,刘备来救是名正言顺。就算到了这里没有帮上忙,孔融一样会感念他的恩情热情款待,给士卒准备粮饷。可是救援陶谦之事却不一样,因为陶谦并没有请他,只是请孔融而已。刘备也不确定自己去了之后陶谦是什么态度,若是感谢自己还好,若是怪自己多事,岂不是费力不讨好?
原本刘备想用兵微将寡的理由拒绝糜竺,怎奈孔融却以大义相逼。如此一来刘备想要不去也不行了,于是便道:“非是备不明大义,只是曹孟德兵强将广,人马少了恐不济事。不如请明公先行,容备去公孙瓒处借三五千人马,随后便来。”
孔融听刘备要去借兵不知他是否还在推脱,便嘱咐道:“玄德切勿失信。”
刘备道:“明公将备看作何许人也?圣人云: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刘备借得兵马或借不得兵马,必然亲至,决不食言。”
孔融闻言这才放心,又对南烨道:“我知法师不愿与孟德交锋,也不敢强求法师。但还是想恳请法师与我等同往。不求法师出面助战,只求法师在战事胶着之时能出面调停,令孟德休兵也好。”
南烨对此战心中有底,知道曹操占不到便宜,跟着孔融、刘备一起也没危险。他还想收服糜竺、陈登等人,自然点头道:“如此也好!我做事向来贯彻始终,既然伴子仲前来送信,自然要将其平安送回才是。”
糜竺听南烨说完心中感动。孔融听南烨同行也松了口气。他的想法很简单,此战胜了还好,若是败了,有南烨法师在也能保住自己一条性命。
孔融说动了刘备、南烨便开始命士卒收拾启程。南烨则混在孔融大军中,决定不与曹操碰面。刘备也即刻动身前往公孙瓒处求援。
老实说,刘备对于借兵之事并无十分把握。他跑这一趟就是为了证明自己所言的“兵微将寡”不是推脱之词,而是确有其事。若是借得兵马自然好,就算借不到兵马也让孔融看看自己言而有信。
刘备一路疾行来见公孙瓒,诉说欲救徐州之事。公孙瓒问道:“曹操与玄德无仇,何苦替他人出力?”
刘备道:“备已答应孔北海,不敢失信于人。”
公孙瓒将刘备当成对抗袁绍的重要盟友,虽说舍不得借大军给他,可是面子上还是要过得去的。于是便道:“袁绍虎视眈眈,我麾下也无许多兵马在城中。便助玄德马步军二千如何?”
刘备来此借兵的心态就是有枣一竿子,没枣也一竿子。听公孙瓒肯借兵给自己,他就已然十分高兴,也不拘多少,当时谢过公孙瓒领了两千兵马,并本部人马三千,共五千人马往徐州而来。
不等刘备兵到徐州,孔融、田楷两路军马已然先到。可惜二人皆无上将能敌曹操,惧怕曹兵势猛,便远远依山下寨,不敢轻进。不过就算如此,曹操见两路军到,也分了军势,以防两路人马,不敢再向前攻城。
城中陶谦发现曹操不再攻城暗派细作出城查看,得知两路大军齐至心中稍安。可是这种胶着事态反而让隐藏在孔融营中的南烨感到有些不安。
南烨知道陶恭祖三让徐州,也就是说这一仗应该是刘备赶走了曹操。可是按照如今局势看来,就算刘备到了,四家兵马合在一处也很难战胜曹操。因为刘备的兵马只有三千,就算借来了公孙瓒的兵也不会太多。而作为主力的陶谦、孔融、田楷三家人马实在是太差劲了。
南烨用显星技能查看了一下,这三家麾下士卒的平均武力值都在20左右,这种水平与没受过军事训练的普通人也差不了多少,甚至还不如各地的山贼、黄巾军战力高。反观曹操士卒的平均武力值已然接近30。
10颗星的武力差距有多大?基本就相当于张飞和张郃比,张郃和张燕比。也就是说双方兵力相当,一对一单挑的话,曹操士卒可以稳胜三家人马。而事实就是三家人马与曹操人马相比也确实多不了多少。
南烨实在想不明白刘备如何能借助三家兵马战胜曹操,更要命的是他一时也想不起来此战的详细经过。这让南烨产生了一种前途未卜的感觉,就是这种感觉让他十分不安。
心神不宁的南烨也看出孔融、田楷在刘备到达之前无意进兵,便趁此机会找来了糜竺和陈登,想让他们二人帮自己解惑,顺便拉拉关系。这二人虽不是顶级谋士,不过也算少有的智谋之士,南烨觉得找他们商量商量总不会错。
糜竺、陈登一听南烨法师有请不敢怠慢,都到南烨帐中集合。三人落座之后,南烨便道:“子仲,元龙,如今两军对阵多日却尚未交锋,你二人以为此战胜负如何?还要打多久?”
二人听南烨问及军事,还以为南烨法师是在考校自己,谁让南烨法师百战百胜的威名已然传遍天下。两人对视一眼都直摇头,糜竺道:“此战胜负难料,时日更难估量。”
陈登则想了片刻道:“若我用计,此战不胜不败之局,曹军粮尽自退为止。”
南烨一听便知道陈登计高一筹,看来行军方略糜竺不如陈登。于是南烨问道:“元龙所用何计?”
陈登道:“曹操兵精将广,若是平地交锋我等必败。正因如此孔、田二人才据险而守,一直不敢与曹军交战。若依我之计,待刘玄德兵到,可借其锐气引两家兵马杀入城中,而后死守城池。待曹军无粮自退。”
糜竺闻言摇头道:“元龙此言差矣!三家兵马入城之后倒是不愁无兵守城,可我怕曹操粮草未尽,城中粮草先绝。”
陈登笑道:“子仲怎么忘了,法师早将城中穷苦人家迁往交州。如今城中多是富户,不愁没有余粮。两军相持下去,曹操就算有粮,待到入冬也会退兵。”
南烨闻听二人所言茅塞顿开。对啊!就算正面交锋无法取胜,也还有一些原因可退曹操兵马,比如断粮或是天寒。于是南烨问道:“除了断粮、入冬之外还有什么事情能让曹操不战而退?”
糜竺直言道:“法师肯战便可!”
陈登则道:“袁术北上,袁绍南下,曹操自退。”
南烨平时不喜欢带谋士在身边,他倒不是认为自己绝顶聪明胜过一切谋士,而是担心谋士聪明反被聪明误,会为了统一天下破坏了自己的百年大计。可是今天他却意识到了谋士的重要,尽管糜竺、陈登不是卧龙、凤雏,可是他们的话的确让南烨感到醍醐灌顶。他也总算想起曹操因何退兵了。
糜竺见南烨面露喜色便问道:“法师今日问计于我等,可是心中已有了破曹之计?不知能否告知我等以退曹兵?”
南烨闻言轻轻摇头。陈登见状便道:“法师不肯当面与曹操对垒,难道连一计都不肯出吗?若是法师如此心向曹操,为何还要在此?直接去投曹营便是。”
糜竺拉了拉陈登衣襟,让他慎言。南烨也知道这是陈登又在激将,也不生气,胸有成竹道:“此战曹操不战自退,又何必用什么计策?你等看着就是。”
陈登、糜竺闻言都觉得南烨法师今日有些莫名其妙。怎么商议了半天退敌之计,最后却变成不用计策了?难道说南烨法师也没有更好的计策,想要等着曹操无粮退兵?
数日之后刘备兵到来见孔融。孔融道:“曹兵势大,曹操又善于用兵,未敢轻战。玄德且观其动静,然后进兵不迟。”
刘备道:“我恐城中无粮,难以久持。不如备领云长、翼德杀入重围,投徐州去见陶公商议。待有定计内外夹击可好?”
糜竺、陈登得了南烨嘱咐,也不献计,只是闭口不言。孔融闻言倒是大喜,与田楷商议为掎角之势,以分操兵,好令刘备更易突围。
南烨此时出言道:“子仲、元龙皆是陶公麾下智士,玄德若要入城定计少不得二人相助。他二人是随我出城,如今也该我送其入城才是。不如我等扮作玄德麾下士卒一同入城如何?”
刘、关、张三人一听南烨要随行当时大喜。且不说南烨的法师亲卫比寻常士卒强出百倍,就说典韦、周仓、赵云三将若是混在士卒之中谁人能敌?恐怕全天下也没有这么强的士卒了。
孔融虽说不想让南烨远离自己身边,可是此时也没理由阻止,只好点头答应。待南烨一行换好了衣装,便直接混进了刘备军中。
次日士卒饱餐战饭,孔融、田楷先行分兵,在山间险要处鸣金击鼓不绝。曹操人马见两军异动便分兵列阵严加防范。
刘备见曹操分兵,围城之兵减少,便引关、张二将和五千士卒杀入曹兵寨边。正行进间,曹操寨内一声鼓响,马军步军如潮似浪蜂拥而来。当头一员大将,乃是乐进,勒马大叫道:“何处狂徒!要往哪里去?”
第一卷 第三十二回 南光华北海求援 吕温侯濮阳破曹(13
张飞见乐进拦路也不答话,直取乐进。请使用访问本站。两马相交,战了数合,曹军兵马越围越多。关羽见势不好,飞马上前助战。那乐进便是张飞一人还应付不来,见关羽马到,拨马便走。刘备掣双股剑麾兵大进,三人追杀乐进,直到徐州城下。
陶谦在城上望见红旗白字大书“平原刘玄德”,急令开门。刘备入城,共到府衙。众人见礼完毕,陶谦设宴相待,命人劳军。
席间陶谦见刘备仪表轩昂,语言豁达,心中大喜。又听刘备说平原民稀地少,便命糜竺取来徐州牌印,交与刘备。
刘备愕然道:“明公这是何意?”
陶谦道:“如今天下大乱,王纲不振。玄德公乃汉室宗亲,正宜力扶社稷。老夫年迈无能,情愿将徐州相让。玄德切勿推辞,谦当自写表文,申奏朝廷。”
南烨就在席间,见陶谦如此,心道:“来了!来了!没想到陶谦真要让出徐州,只是不知他是真心还是假意。”
陶谦出让徐州并非虚情假意,不过却是迫不得已。徐州虽物阜民丰,可也是四战之地。曹操此来虽说还没有攻破徐州,但也让陶谦产生了危机感。自从曹操起兵,陶谦便寝食难安,再加上年纪大了,便感觉身体大不如前。他这次没请刘备,刘备却主动来救,这让陶谦感觉到刘备是个仁义君子。再加上刘备麾下武强文弱,自己麾下文强武弱正好互补,陶谦这才有了相让之心。
其实陶谦也曾考虑过将徐州让与南烨。之所以后来打消了这个念头,主要是因为南烨已然有了交州,麾下文武齐全。若将徐州让给南烨不过是锦上添花,而给刘备则是雪中送炭。而且将徐州让给南烨,陶谦日后就只能做个富家翁依附南烨。让给刘备则不同,糜竺、陈登等人一旦成了刘备的重要谋臣,陶谦在徐州就依然有话语权,不会真的大权旁落。
刘备闻听陶谦要让徐州给自己若说不动心是假的,可是他却不能接受。一州之地牵扯到的利益简直大到了无法估量。若是刘备接受,从大义上说便有趁人之危,侵人之地的嫌疑。从人情上讲,他与陶谦算不得深交,也不好意思接受如此贵重的礼物。
刘备离席行礼,对陶谦道:“备虽汉朝苗裔,但功微德薄。身为平原相犹恐不称职。今日为了大义,特来相助。陶公出此言,莫非是疑刘备有吞并之心?若有此念,皇天不佑!”
陶谦道:“老夫并非心疑玄德!如今无力守徐州乃实情也。还望玄德莫要推辞。”
两人谦让再三,刘备不肯接受。糜竺便打圆场道:“此时兵临城下,且当商议退敌之策。待事平之日,主公再相让不迟。否则世人无知,定会以为玄德公是乘人之危的卑劣小人。”
陈登也劝道:“主公若不想玄德公名誉受损,便等退敌之后再议此事。”
陶谦闻听二人之言便暂且作罢,对刘备道:“玄德可有退敌之计?”
刘备道:“之前曹孟德自以为兵马众多,不肯罢休。如今三家兵马齐至,我等人马也不逊于曹兵,战局又胶着于此。备当先写书信劝说曹操,令其和解,免得两败俱伤。他若不从,再厮杀不迟。”
陶谦想想也对,之前曹操强而自己弱,此时胜负则在两可之间,或许曹操权衡得失之后会罢兵而去也说不定。于是便道:“那便先送书于曹操,只是不知当遣何人为使?”
南烨已然想到了曹操退兵的原由,此时毛遂自荐道:“若是为了止息干戈左右调停,我当亲往。玄德所言也正合我意,此去定再次规劝孟德退兵。”
陶谦闻听南烨愿往心中大喜,把握又多了一分,起身谢道:“那便有劳法师与玄德。”
-------------------------------
曹操正在军中与诸将议事,昨日刘、关、张一番冲杀,曹操也知道陶谦援兵到了,便与众将商议该如何破城。此时有士卒来报:“徐州有战书到。光华法师亲来送信。”
众将与曹操闻言便是一愣。夏侯惇道:“光华法师不是引着百姓回交州了吗?怎么又在城中?莫非他会分身之法不成?”
夏侯渊道:“我早听说世上有分身隐形之法,没想到光华法师便会。”
曹操道:“你等莫要胡言。世间哪有此事?其中必有缘故,请法师进帐一问便知。”
士卒得了将令请南烨入帐,南烨一见曹操也有点尴尬,毕竟是自己骗了曹操,所以首先行礼问候道:“孟德多日不见一向可好?”
曹操笑道:“几日不见而已,法师不用挂念。倒是法师何时又回了徐州?”
南烨听出曹操有些讥讽之意,尴尬一笑道:“昨日与刘玄德一同入城。”
荀攸质问道:“法师曾言两不相帮,怎么又与刘备一处?莫非法师要食言不成?”
南烨取出刘备书信道:“非也!我是真心不愿刀兵四起百姓蒙难。刘玄德此来也并非一定要与孟德争锋,还是想劝孟德退兵。”说罢将书信呈上。
曹操也想知道陶谦请来的这些援军都是什么态度,这也有助于他了解敌情。于是便打开略为:“备自从讨董之时得拜君颜,而后天各一方,不及往来。明公家人被害,实因张闿不仁,非陶恭祖之罪也。今黄巾遗孽,扰乱于外,董卓余党,盘踞于内。愿明公先朝廷之急,而后私仇,撤徐州之兵,以救国难,则徐州幸甚,天下幸甚!”
看罢书信曹操冷笑道:“刘备何人?敢以书来劝我。信中讥讽我因私废公,当我好欺不成?便是刘备来助陶谦老匹夫,我也不惧。此次若非法师为使,我定斩不饶。”
荀攸在一旁看过信后附耳对曹操言道:“主公息怒,刘备远来救援,先礼后兵,主公当用好言答之,以慢备心。再将法师挽留与军中,然后进兵攻城,城可破也。”
曹操怎能不知荀攸意图,说挽留南烨是好听的,不好听便是软禁起来。这样做虽说确实有些恩将仇报,对不起南烨,不过也是为了不与南烨发生正面冲突。前后思量一番,曹操认为还是徐州重要,为了徐州得罪南烨法师一次也值得,便点了点头,认同了荀攸之计。对南烨道:“操一时气愤,皆因刘备言辞自大,若有冲撞法师之处,还请勿怪。适才公达也劝我退兵,此事还当再议,请法师宽限两日。我先命人备下酒宴,给法师赔礼。”
南烨见曹操先倨后恭,也不知荀攸给他出了什么妙计。不过他却知道曹操无心退兵,便道:“我与孟德相交非止一日,孟德也不用瞒我。我知孟德并不想退兵,也不是那种会因为他人之言便改变主意的人。或许孟德误会我是来助刘玄德、陶恭祖,实则不然。今日我来下书劝孟德退兵全是为了孟德好,若是孟德一意孤行,必将大难临头。”
荀攸闻言道:“法师就算要劝我主退兵,也不必危言耸听夸大其词吧。敢问法师所言的大难为何事?”
南烨断言道:“孟德若不退兵,兖州根基将失,岂不是大难临头?”
曹操闻言惊道:“此话怎讲?”
南烨摇头道:“天机不可泄露!总之孟德退兵便是。”
众将闻听南烨所言都惊疑不定,他们家眷俱在兖州,若真的失了兖州,便是攻陷徐州也难以弥补。
荀攸见南烨一言便令军心慌乱就是一惊,众将如此不辨真伪就盲目迷信南烨法师可不是什么好事。假如南烨在军中散布兖州将失的谣言,恐怕全军士气都要低落,便是兖州无事,这仗也打不下去了。
曹操此时心中也是惊疑不定,可是为了稳定军心还是强装冷静道:“兖州有文若、仲德领重兵防守,岂能有失?纵然有事,也该先报我知,法师又怎会先我而知?莫非法师想借天机二字劝我退兵不成?”
南烨摇头道:“我言尽于此,信与不信皆由孟德。”
曹操也听说过南烨法师未卜先知的本事,见他如此肯定心中顿时不安起来。若说刚才他是假意想要退兵,那此时曹操便真的开始考虑退兵了。于是对南烨道:“退兵之事且容商议,法师先请帐中休息。”说罢便命士卒给南烨安排营帐,设宴款待。
众将见南烨离帐,当时就炸了锅。有说要撤兵的,也有说要继续攻城的。最后全都不约而同的看向曹操,等他定夺。
曹操此时也是为难,南烨法师策无遗算言之必中是出了名的。就说曹嵩之事,若非未卜先知,南烨又怎来得及从交州赶来相救?不知如何是好的曹操,看向谋主荀攸问道:“公达以为如何?”
荀攸刚才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此时曹操问起,便道:“主公四面之敌袁绍、袁术、李傕、陶谦而已。袁本初与主公交厚,袁公路树敌太多不会再与主公为敌,李傕、郭汜无谋之辈,陶谦则近在眼前。依我之见南烨所言不实,不过就算如此,若是兖州有失的传言在营中四起,军心士气必然低落,我等不战自败。主公不妨先遣快马回兖州证实此事,待得了回信稳定军心再战不迟。”
曹操刚要点头依计而行,便听帐外一片慌乱。守帐士卒来报:“一骑流星探马闯入营中,说有要事禀报。”
第一卷 第三十二回 南光华北海求援 吕温侯濮阳破曹(14
曹操麾下士卒也算得上军纪严明,若无战事,营中奔马可是大罪。请记住本站的网址:。报事之人飞马入营,可见事急矣。曹操不敢耽搁,急忙命来人入帐。此时他心中祈祷,可千万别是兖州有失,丢了老巢可不是闹着玩的。
帐中众将也将心提到了嗓子眼,就怕后院起火。可有句话叫做怕什么来什么。满身尘土的报信士卒跪到帐中的第一句话便是:“吕布已袭破兖州,进据濮阳。请主公火速回兵!”
众人一听就傻眼了,都想起了南烨适才所言。荀攸这个谋主更是惊的直发呆,他想到了袁绍、袁术、李傕、郭汜,可是万万没想到攻破兖州的竟然是吕布。
曹操也不知道这吕布究竟是从哪里蹿出来的,忙问报信士卒道:“吕布因何会在兖州?你且细细道来。”
原来吕布自遭李、郭之乱,便逃出武关,去投袁术。袁术得知万里浮云自行车在吕布手中便向他索要,吕布不给,袁术则拒而不纳。
吕布离了袁术改投袁绍,这次倒是被袁绍接纳。袁绍利用吕布勇武讨伐黑山军,吕布骑着赤兔马腾跃城墙、飞跨壕沟,黑山军无人可挡。再加上有魏续、成廉等猛将助阵,更是势如破竹。
于毒、左髭丈八不敌吕布先后被杀,陶升等人投靠了袁绍。杨凤、白绕见袁绍、吕布如此厉害才明白当初张燕、郭太为何要投靠远在交州的南烨。他们此时悔不当初,也想领兵南下投靠南烨、张燕,并与冀州镖局取得了联系。
袁绍此时已经在北方做大,又有吕布助阵,渐渐不再将远在交州的南烨放在眼里。他可不愿看到杨凤、白绕带着大批人口、财物去投南烨,于是遣人中途截杀杨凤、白绕,尽夺其兵马钱粮。自此黑山军分崩离析,皆被袁绍、吕布所灭。
吕布仗恃自己剿灭黑山的战功,傲慢袁绍手下将士,又向袁绍要求增兵。袁绍不答应,吕布便命手下将士四处劫掠,袁绍自此深恨吕布。
吕布自知得罪了袁绍便请求回洛阳。袁绍表面同意了吕布的请求,派军士护送吕布,暗中却打算除掉他。袁绍也知道吕布厉害,派兵少了根本敌不过吕布,就派来了上千甲士。
袁绍这种反常的行为引起了吕布的疑心。于是吕布便命人在营帐中弹筝,自己悄悄逃了出去。半夜袁绍甲士出动,却没能杀死吕布,袁绍便令人关闭城门,可是为时已晚,吕布已然去投靠张杨了。
得知吕布去投张杨,袁绍便领兵追击,并写书信给张杨,命他杀死吕布。张杨与吕布无仇,不忍伤害,便将袁绍来信交予吕布。
吕布见信不敢久留,弃了张杨去投张邈。恰好此时陈宫因为劝说曹操退兵不成也来投张邈,正与吕布相见。
陈宫对张邈道:“当今天下分崩,英雄并起。明公兵多地广反受制于人,岂不可惜?如今曹操征东,兖州空虚,而吕奉先乃当世勇士,若与他共取兖州,霸业可图也。”
张邈闻言大喜,便令吕布袭破兖州,占据濮阳。只有鄄城、东阿、范县三处,被荀彧、程昱二人设计死守,得以保全,其余郡县皆破。曹军屡战,皆不能胜,特此遣人前来告急。
曹操与众将听完前因后果大惊失色道:“兖州有失,我等无家可归矣,当速归救援!”
荀攸道:“光华法师果然有未卜先知之能,主公正好卖个人情与法师和刘备,再退军去救兖州。”
曹操深以为然,当时写好回信,命人去请南烨。原本南烨以为曹操怎么也要商量个一两日,没想到这么快便写好了回信答应退兵。
南烨从曹操脸上看不出什么,可是却从夏侯兄弟脸上看出了焦急之色。南烨当时便猜到兖州情况恐怕已然不妙,于是便道:“孟德不必过于担忧,吕奉先有勇无谋,绝非孟德对手。我祝孟德此去旗开得胜。”
曹操苦笑道:“法师早知吕布袭我兖州,为何不相告于我?”
南烨当然不能说自己熟知历史,只能忽悠道:“我也是近日得知吕布异动才揣测他会对孟德不利,并无十分把握。如今看来吕布野心不小,孟德还是速归为好。”
曹操点头道:“法师果然料事如神。操悔不听法师所言方有今日之难,操还有一事厚颜相求望法师应允。”
南烨问道:“孟德请讲。”
曹操道:“恳请法师莫将吕布来袭之事告知城内陶谦等人,否则我命休矣。”
南烨明白曹操是怕两面受敌,便点头道:“孟德勿忧,我早说过两不相帮,只盼两家早息干戈。如今孟德罢兵,我定不会让陶恭祖来追。”
曹操起身行礼道:“多谢法师相助之恩!”
南烨还礼之后便取了曹操书信回城。曹操帐下文武看着南烨背影皆暗挑大指,荀攸道:“法师真信义之人!我不及矣!”众人闻言纷纷点头,当日拔寨退兵。
且说南烨回到城中来见陶谦,呈上曹操书信恭喜道:“恭贺陶公,烨幸不辱命,曹操退兵矣!”
陶谦闻言大喜,先看罢书信,又登上城池观望,见曹操果然退兵,速差人去请孔融、田楷入城赴宴。
众人欢聚一堂,齐齐向陶谦道喜。陶谦一一还礼拜谢,对众人道:“今日曹操退兵多亏诸公相救。若非诸公引兵前来,法师左右调停,徐州危矣!请诸公受老夫一拜。”
见陶谦躬身下拜,众人忙道不敢。待酒过三巡,陶谦请刘备于上座,拱手对众人道:“老夫年迈,二子不才,不堪国家重任。刘公乃帝室之胄,德广才高,可领徐州。老夫情愿乞闲养病。”
刘备见陶谦当着众人复提前事更不好意思,忙起身道:“孔北海令备来救徐州,为大义也。今无端据而有之,天下将以备为无义人矣。”
糜竺、陈登两个谋士早知陶谦心思,也都盼着刘备接手徐州。不过二人的理由却有些不同。
糜竺一路跟随南烨见识了他的本事又极受礼遇,早有心跟着南烨混。可是这年头跳槽可不容易,搞不好就是遗臭万年的下场。糜竺总不能无缘无故弃了旧主陶谦去投南烨,若是刘备入主徐州他就有了一个脱离陶谦重新选择的机会,不论是选刘备还是南烨都没人会说他是背主求荣。
陈登比起糜竺智商更高,也更有野心。他虽然认同南烨的实力,可是却不认同南烨的做法。陈登是官宦世家出身,骨子里有些瞧不起商人出身的糜竺。所以南烨亲近糜竺令陈登有些不舒服,而且他也认为南烨缺少野心,明明实力强劲却无争霸之心,反而甘愿为使者四处调解战事。这让陈登感觉跟着南烨混没啥前途。于是他便盯上了刘备帐下第一谋士的位置。若是刘备入主徐州,陈登认定自己必为首席军师,那时关羽、张飞两个万人敌加上自己智谋和刘备的汉室宗亲身份,要想一统天下也不是难事。
这两个人的心思虽不相同,可是却都希望刘备能入主徐州。糜竺见刘备推脱便劝道:“如今汉室衰微,百姓倒悬,建功立业,正在此时。徐州殷富,户口百万,玄德公领此地,正可上报君王,下安黎庶,不可辞也。”
刘备摇头道:“此事决不敢应命!”
陈登在一旁推波助澜道:“主公多病,不能视事,明公勿辞。”
刘备道:“备才德不足,实难从命。光华法师名扬天下,百姓敬仰,何不以州事让之?”
南烨没想到刘备用自己做挡箭牌,急忙摇头道:“不可!不可!天下苦穷百姓皆到交州避乱,我又怎能弃之不顾来徐州理事?既然陶公意属玄德,玄德便不要推辞了。”南烨嘴上虽是这么说,心中却腹诽道:“陶谦要是肯将徐州给我早就给了,还用得着你来推让?”
刘备见南烨不受便道:“袁公路四世三公,海内所归,近在寿春,何不以州事让之?”
孔融道:“袁公路冢中枯骨,何足挂齿?今日之事,天与不取,悔不可追。”
陶谦见刘备坚持己见,流泪道:“玄德若舍我而去,徐州旦夕不保,我死不瞑目矣!”
关羽觉得刘备已然再三推辞也差不多了,便劝刘备道:“既然承陶公相让,兄长不如暂代州事,待陶公身体康健再让陶公理事便是。”
张飞则道:“又不是我等强要他的州郡,他好意相让,何必苦苦推辞?”
刘备不是不想要徐州,只是他担心在道义上站不住脚。再说此次来救徐州的又不是他一人,若是他独吞徐州利益,那三家能高兴吗?南烨、孔融暂且不论,那田楷脸色此时可不太好看。
心中思量一番,刘备还是坚持不受,责备关、张二人道:“你等莫要多言,否则便是陷我于不义。”
陶谦推让再三,见刘备意志坚决便道:“若玄德必不肯从,便请玄德暂驻军小沛,以保徐州安宁何如?”
众人闻言又劝刘备驻扎小沛,刘备只得听从。次日陶谦劳军已毕,孔融、田楷各自引军回转。刘备与关、张二将引本部军马来至小沛,修葺城垣,抚谕居民。南烨见此间事了,本想也回交州,不料北方事端又起,令他无法南归。
第一卷 第三十三回 曹操吕布大交兵 南烨郭嘉闹冀州(1)
南烨见曹操退兵,孔融、田楷、刘备纷纷请辞,他也与陶谦道别离了徐州。请记住本站的网址:。可是南行不到一日,便有一匹快马从背后追来。
赵云回首眺望之后对南烨道:“法师,马上差着镖旗,是镖局镖师。”
南烨闻言便命人马停在路边,等来人到了近前,南烨大吃一惊道:“怎么是你?”
众人一看,来人正是白波郭太。郭太见追上南烨松了口气,翻身下马道:“法师,大事不好,飞燕去刺杀袁绍了!”
“什么?到底出了何事?”南烨闻言就是一愣,张燕按照原本的历史走向确实会被袁绍击败,可是如今二人一个在北一个在南,可是八竿子打不着啊。怎么还是起了冲突?
郭太听南烨问起,这才一一道来。原来杨凤、白绕被吕布击败之后便想领麾下人马、百姓南下投靠南烨。为了不被袁绍、吕布追杀,他们特意联络了冀州镖局。而冀州镖局的镖头正是孙轻。
这孙轻原本是张燕副将,与张燕、郭太一同投靠南烨,与杨凤、白绕也算是老相识。他听说二人要领数万之众来投南烨当时大喜,便打起镖局旗号,亲自领镖师护送。
袁绍好不容易利用吕布战胜了黑山军,怎肯让南烨摘桃子?得知杨凤、白绕想要南下,便命次子袁熙领高览、麴义、高干、高柔四将于半路截杀。
对于袁绍这个决策,麾下谋士并不是一致赞同,担心此举会得罪南烨。荀谌就谏言道:“震远镖局为光华法师所设,镖头镖师皆是法师人马。主公与法师定有盟约,若是截杀其麾下,岂不伤了两家和气?”
郭图道:“我等费尽心力降服黑山,岂能将好处白白让与他人?南烨身在交州鞭长莫及,就算伤了和气,他又能奈我何?”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