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四书五经合集(白话注释版)

_5 (古典)
  【注释】
  ①淳于髡(kun):齐国著名辩士,曾在齐威王、齐宣王和梁惠王的朝廷 做官。事迹见于《战国策·齐策》、《史记·孟荀列传》、《史记·滑稽列 传》等。②权:本指秤锤,衡量轻重。引申为衡量轻重而变通处理,即 变通之意。
  【译文】
  淳于髡问:“男女之间不亲手递接东西,这是礼的规定吗?”
  孟子说:“是的。”
  淳于髡又问:“那么,假如嫂嫂掉在水里,小叔子用手去拉她 吗?”
  孟子说:“嫂嫂掉在水里而不去拉,这简直是豺狼!男女之间 不亲手递接东西,这是礼的规定;嫂嫂掉在水里,小叔子用手去 拉她,这是通权达变。”
  淳于髡说:“现在整个天下都掉在水里了,先生不去救援,这 又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整个天下掉在水里了,要用‘道’去救援;嫂嫂掉 在水里,用手去拉就可以了——您难道要我用手去救援天下吗?”
  【读解】
  男女授受不亲是中国古代礼制中一条微妙的牵涉性心理问题 的规定。由于有这一条规定,当“嫂溺”的时候是否“援之以 手”就成了一个令人尴尬的问题了。
  想来弗洛依德博士不一定知道“男女授受不亲”的规定,恐 怕也没有读到过淳于党先生与孟子的对话,不然的话,倒正好可 以作为一份性心理分析的村料了。
  我们既不是博士的学生,当然也没有办法来进行这方面加 析 只好从淳于髡先生与孟子的精采对白方面来欣赏了。   孟子虽是亚圣,但这淳于髡先生也非常了得,人虽矮小,其 貌不扬,但太史公在《史记》里称他“滑稽多群,数使诸侯,未 尝屈辱”。是当时齐国准外交部长级的人物,幽默诙谐的国际名士。 且看他问孟子的问题,出语不凡,神出鬼没而又直钉本质。稍有 反应不过来,不弄得你尴尬无措,“顾左右而言他”才怪。
  但亚圣毕竟是圣人级的高手,群才无碍。只需略施机锋转语, 以“权”释‘札”,便出人意表又合于情理地回答了对手的诘难, 令人不得不服。
  通权达变,智者风范。
  而我们在前面的若干篇章中已经知道,无论是孔子还是孟子 都非常重视这种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的通权达变精神。
  ------------------
  毁誉不必太在意
  【原文】
  孟子曰:“有不虞①之誉,有求全之毁。”
  【注释】
  ①虞:预料。
  【译文】
  孟子说:“有意料不到的赞誉,也有过分苛求的诋毁。”
  【读解】
  所以要“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菜根谭》因为 毁誉管本身就不一定客观准确,有时甚至还是黑白混淆,是非颠倒 的。何必因他人对自己赞誉或低毁而乱了自己的心性呢?
  当然,说是这么说,能够完全无动于衷,超脱于毁誉之外,真 正“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人毕竟是很少的。一般人总是听到别 人的赞誉就高兴,听到别人的低毁就生气。人之常情,也是完全 可以理解的。但至少不必太在意,还是我们应该抱有的态度罢。
  ------------------
  好为人师的毛病
  【原文】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译文】
  孟子说:“人的毛病在于喜欢做别人的老师。”
  【读解】
  一语道破古今文人通病。
  问题在于,喜欢做别人的老师有什么不好呢?孔圣人不是 “自行束情以上,吾未尝无诲”吗?不是“诲人不倦”吗?我们今 天不也大张旗鼓地欢迎大家都去充实教师队伍,欢迎大家去做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吗?
  症结在于“好”为人师。
  而到底有没有“病”却在于是否“能”为人师。
  所以“满罐水不响,半罐水响叮当。”真正胸有雄兵百万的人 并不急于露才扬己,倒是那些年瓶子醋自以为了不起,动辄喜欢 做别人的老师,出言就是教训别人,一副教师爷的派头。其结果 是误人子弟,令人啼笑皆非。
  不仅如此,好为人师的人还往往自满自足,不思深造精进,结 果是不但害人,也害自己。
  毛病就在于“好”为人师而“不能”。所以,真正具有真才实 学的为人师表者并不在此列。这是我们应当加以区分的。不然的 话,谁还敢去加入教师的队伍,去做那“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呢?
  ------------------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原文】
  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 子以为犹告也。”
  【译文】
  孟子说:“不孝的情况有三种,其中以没有后代的罪过为最大. 舜没有禀告父母就娶妻,为的就是怕没有后代。所以,君子认为 他虽然没有禀告,但实际上和禀告了一样。”
  【读解】
  这倒是发现了一个“新大陆”,大舜不是成了婚姻自主的先驱 者了吗?
  三种不孝不又到底是哪三种呢?
  赵岐《孟子注》补充说: 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 是第一种不孝。
  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 是第二种不孝。
  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也就是孟子所说 的最大的不孝了。
  当今社会,独身主义流行,那“大不孝”的“无后”之人恐 怕正满街走,而且走得潇洒欢实着哩。
  儒家这种“无后”为“大不孝”的思想是不是太陈腐落后而 应该被批倒批臭了呢?
  问题倒没有这样简单。从人类绵延发展需要人口再生产的角 度和“父母之心,人皆有之”的人性情态来看,“无后”似乎并非 没有罪过。不然的话,“断子绝孙”怎么会成为人们最刻毒的诅咒 呢?
  想想看,如果人人都抱独身主义,人人“无后”,用不了百年, 人类何在呢?
  不可想象啊!
  ------------------
  离娄下
  本篇仍然是短章居多,内容涉及政治、历史、教育和个人立 身处世等诸多方面。全篇原文共 33章,本书选 18章。
  小恩小惠,不知为政
  【原文】
  子严①听郑国之政,以其乘舆②济人于溱洧③。孟子曰:“惠而 不知为政。岁十一月④,徒杠⑤成;十二月,舆梁(6)③成,民未病涉也。 君子平其政,行辟(7)人可也,焉得人人而济之?故为政者,每人而 悦之,日亦不足矣。”
  【注释】
  ①子产:名公孙侨,字子产,春秋时郑国的贤宰相。②乘舆:指子 产乘坐的车子。③溱(zhen)洧(wei):两条河水的名称,会合于河南 密县。④十一月:周历十一月为夏历九月,下文十二月为夏历十月。 ⑤徒杠:可供人徒步行走的小桥。(6)舆梁:能通车马的大桥。(7) 辟:开辟,即开道的意思。
  【译文】
  子产主持郑国的政事时,曾经用自己乘的车去帮助人们渡过 溱水和洧水。孟子评论说:“这是小恩小惠的行为,并不懂得从政. 如果他十一月修成走人的桥,十二月修成过车马的桥,老百姓就 不会为渡河而发愁了。在上位的人只要把政事治理好,就是出门 鸣锣开道都可以,怎么能够去帮助百姓一个一个地渡河呢?如果 执政的人要去讨得每个人的欢心,那时间可就太不够用了。”
  【读解】
  诸葛亮说:“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三国志》)裴注引 华阳国志》)
  说的正是孟子的意思。
  子产用自己乘坐的车子去帮助老百姓过河,这事在一般人看 来是属于爱人民的美德,因此传为美谈。但孟子从政治家的角度 来要求子产,则认为这是小恩小惠的行为,治末而没有能够治本, 于事无补。与其你这样一个一个地去帮助老百姓过河,倒不如利 用你手中的权力为他们把桥修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使他们 再也没有过河的烦恼。
  也就是说,政治家治国平天下,当以大局为重,而不应以小 恩小惠去取悦于人,更不应以此来沽名钓誉。
  从这个角度来说,孟子的观点是很有道理的。
  ------------------
  君臣之道,恩义为报
  【原文】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 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 仇。”
  王曰:“礼,为旧君有服①,何如斯可为服矣?”
  曰:“谏行言听,膏泽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使人导之出疆, 又先于其所往;去三年不反,然后收其田里。此之谓三有礼焉。如 此,则为之服矣。今也为臣,谏则不行,言则不听;膏泽不下于 民;有故而去,则君搏执之,又极②之于其所往;去之日,遂收其 田里。此之谓寇仇。寇仇,何服之有?”
  【注释】
  ①为旧君有服:指离职的臣子为原先的君主服孝。②极:穷困,这 里作使动用法,意思是使其处境极端困难。
  【译文】
  孟子告诉齐宣王说:“君主把臣下当手足,臣下就会把君主当 腹心;君主把臣下当狗马,臣下就会把君主当一般不相干的人;君 主把巨下当泥土草芥,臣下就会把君主当仇敌。”
  齐宣王说:“礼制规定,已经离职的臣下也应为过去的君主展 孝。君主要怎样做才能使他们为他服孝呢?”
  孟子说:“臣下有劝谏,君主接受;臣下有建议,君主听从. 政治上的恩惠下达到老百姓。臣下有什么原因不得不离去,君主 打发人送他出国境,并派人先到臣下要去的地方作一番安排布置, 离开了三年还不回来,才收回他的土地和房屋。这就叫做三有礼. 这样做了,臣下就会为他服孝。如今做臣下的,劝谏,君王不接 受;建议,君王不听从。政治上的恩惠到不了老百姓身上。臣下 有什么原因不得不离去,君主把他捆绑起来,还想方设法使他到 所去的地方穷困万分,离开的当天就收回他的土地和房屋。这种 情况叫做仇敌。君臣之问像仇敌一样,还有什么孝可服呢?”
  【读解】
  所谓投桃报李,士为知己者死。又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 报。
  贤明的君主总是懂得这个道理,所以待臣下如手足,臣下必 把君主当腹心,以死相报。比如说刘皇叔用关羽、张飞、诸葛亮, 至今传为美谈。
  其实,何止君王用臣下如此,现代的用人之道,又何尝不是 如此呢?
  说得通俗一点,也就是互相尊重,你敬我一寸,我敬你一尺。
  不然的话,反目成仇,两败俱伤,也就君不君,臣不臣;领 导不领导,被领导不被领导了。
  那又能怪谁呢?只能怪自己不会做领导人罢。
  ------------------
  中养不中,才养不才
  【原文】
  孟子曰:“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①,故人乐有贤父兄也。如 中也弃不中,才也弃不才,则贤不肖之相去,其间不能以寸②。”
  【注释】
  ①中:指无过无不及的中庸之道,代指品德好的人。养:培养、熏陶、教 育。②其间不能以才:省略了“以寸量”的“量”字。
  【译文】
  孟子说:“品德修养好的人教育熏陶品德修养不好的人;有才 能的人教育熏陶没有才能的人,所以人人都乐于有好的父亲和兄 长。如果品德修养好的人抛弃品德修养不好的人;有才能的人抛 弃没有才能的人,那么,所谓好与不好之间的差别,也就相近得 不能用寸来计量了。”
  【读解】
  所谓“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情。”(《三字经》 贤者为师,团结大家一道进步;能者为师,帮助大家共同提 高。一言以蔽之,人人都有教育熏陶他人的义务。否则,所谓的 “好人”又好在哪里呢?   模拟西方圣哲的话来说:“人啊,你们都是上帝的子民。要互爱,不要抛下任何一个兄弟姐妹不管!”
  所以我们要搞“希望工程”,要搞“心连心”、“手拉手”的活动。
  ------------------
  有所不为,而后有为
  【原文】
  孟子曰:“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
  孟子说:“人要有所不为,然后才能有所为。”
  【读解】
  人生苦短,世事茫茫。 能成大事者,贵在目标与行为的选择。如果事无巨细,事必 躬亲,必然陷入忙忙碌碌之中,成为碌碌无为的人。所以,一定 要舍弃一些事不做,然后才能成就大事,有所作为。 子夏说:“虽小道,必有可现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 也。”(《论语·子张》)正是孟子这里的意思。 总起来说,儒家所说的“不为”是为了“有为”,只不过是要 有所选择而为,与老庄清静“无为”的思想不是一家人。
  ------------------
  言人不善,如后患何?
  【原文】
  孟子曰:“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
  【译文】
  孟子说:“说人家的坏话,招来后患如何是?”
  【读解】
  “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 人的劣根性的确如此。 不过,如果有人专以背后说人家的坏话为乐趣,嗜痂成癣,那 么个个专用名词赏给他(她)了,叫做--长舌妇! 孔子曾经说过:“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论语·阳货》) 我们也曾给这种道听途说者送了一个称号,叫做“小广播”。 与小广播相比,长舌妇如何? 小广播不一定是长舌妇,但长舌妇八九不离十是小广播一个。 小广播免费直销消息,义务广告,以先听为快,以消息灵通 为荣。无聊!   长舌妇东家长、西家短,以窥人隐私为快,以暗箭伤人为乐。 可恶! 小广播愚,长舌妇恶。 如果说,对小广播,我们要告之以“且住,且往!”那么,对 长舌妇,就应该“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了。
  ------------------
  言不必信,行不必果
  【原文】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译文】
  孟子说:“通达的人说话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非有结 果不可,只要合乎道义就行。”
  【读解】
  在《论语·子路》里,孔子与子贡讨论士的标准时已经说过: “言必信,行必果,任任然小人哉!”这是从反面来否定“言必信, 行必果”的行为。孟子这里则是从正面来告诉我们“言不必信,行 不必果。”可见,孟子的学说在很多方面都的确是与孔子一脉相承 的。
  关于“大信”与“小信”的问题,亦即“信”的通权达变问 题,我们在《论语》的有关读解中已说得很多。这里只作简单重 申,即,一方面,“信”是儒学的核心观念之一,最典型的强调就 是孔子所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但另一 方面,又不能拘泥固执于“信”而不知变通。用我们所说的最为 极端的情况就是,难道对你的敌人也要讲“信用”吗?所以.要 根据具体情况而通权达变。通权达变的标准就是孟子这里所说的 “惟义所在”。这是最基本的不能放弃的东西,也是指导我们在实 际生活中掌握的原则。
  有了原则,当然就要好办得多了。
  ------------------
  大人不失赤子之心
  【原文】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①之心者也。”
  【注释】
  ①赤子:婴儿。
  【译文】
  孟子说:“伟大的人是童心未泯的人。”
  【读解】
  老玩童么?
  当然不是。
  伟大的人胸怀宽广,“宰相肚里能撑船”。而童心纯真不伪,本 色自然。
  宰相肚里之所以能撑船,是因为他不斤斤计较于一得之利,一 孔之见,而能够保全自然无伪的本色,永远以一种童心般的新奇 和纯真面对这个世界,生机蓬勃,以至于无的不知,无所不能。 这里面的关键其实就是两点:一是纯真,二是大度。正是在 这两点上,我们可以找到真正伟大的人物与童心的相通之处。
  老子说:“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老子》第二十章)
  又说:“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 如婴儿之未孩。”(《老子》)第二章》你看那众人应对攘往,好 象赶赴丰盛的筵席,又像春天去登台眺望。只有我淡泊而无动于 衷,就像那不知笑的婴儿一样。
  老子的本意是宣扬归朴返真,淡泊宁静。不过,淡泊以明志, 宁静以致远。与孟子这里的思想倒有异曲同工之妙。  归结起来说,真正伟大的人,倒不像我们一般小鸡肚肠的人 那样想得复杂,患得患失,所以,反而能够保持一分童心,有时 候表现出来,就像是一个童心未泯的人。
  ------------------
  深造的目的在于自得
  【原文】
  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 安;居之安,则资①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②。故君子 往其自得之也。”
  【注释】
  ①资:积累。②原:同“源”。
  【译文】
  孟子说:“君子遵循一定的方法来加深造诣,是希望自己有所 收获。自己有所收获,就能够掌握牢固;掌握得牢固,就能够积 累深厚;积累得深厚,用起来就能够左右逢源。所以,君子总是 希望自己有所收获。”
  【读解】
  深造的目在于自得。
  自得就是自己真正有所收获,而不是为了炫耀给别人看。简 言之,自得是内功,而不是招式。南郭先生滥竽充数,招式是做 够了的,但内功却一点也没有,所以,一旦过硬检验起来,就只 有溜之大吉。这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现代学者莫不以南郭先生为耻,而其行为类似南郭先生的却 不在少数。他们或是“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有 尖皮厚腹中空。”或是“拉大旗作虎皮”,以“名人’装点门面。其 招式花样翻新,不一而足。要害都在于不求自得而求得之于人,生 怕别人不知道自己,不怕自己没有才能,与孔子所说“不惑人之 不已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的精神恰恰相反。
  总而言之,还是“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 ·宪问》) “欲其自得之’就是为己,反之则是为人。孔、孟论学问之道, 用心良苦。你我读书人理应深省,以免误入歧途。
  ------------------
  博学详说,将以返约
  【原文】
  孟子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译文】
  孟子说:“广博地学习,详尽地解说,目的在于融会贯通后返 归到简约去。”
  【读解】
  真理原本是至简至约的,一半是因为我们理解的需要,一半 是因为所谓“饱学之士”的炫耀门楣,使它们变得越来越复杂,越 来越深奥了。
  “你不说我倒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了!”这是我们时常可 以听到的抱怨,或者说幽默。如果这抱怨发自一位勤勉的学生之 口,那老师恐怕真要腋下出汗,恨无地洞可钻哩。
  其实,在很多问题上,我们都是要恨无地洞可钻的。比方说, “人是什么?”“文化是什么?”不说人人都明白,一说人人都糊涂。 所以,博学详说不是为了炫耀渊博,故作深刻,而是为了深 入浅出,出博返约。
  教学如此,演说如此,舞文弄墨也莫不如此。
  所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博学详说归于简约。
  博学评说是手段,归于简约才是目的。
  ------------------
  以善养人,能服天下。
  【原文】
  孟子曰:“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养人,然能 服大下。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
  【译文】
  孟子说:“单凭善就想陵人心服,是不能够使人心服的;要用 善去培养教育人,才能够使天下的人心服。天下的人不心服而想 统一天下,这是不可能的。”
  【读解】
  关键是“养人”。
  服人服心,教育的潜移默化功能是不可估量的。
  作为教育家,无论是孔子还是孟子对于教育的作用都非常重 视而身体力行。
  因为,无论你有多么好的思想,多么好的治国平天下方略,一 言以蔽之,多么“善”。不通过“养人”--培养教育,怎么能够 让人们理解而化为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呢?
  就是我们今天,不也仍然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吗?
  ------------------
  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原文】
  徐子①曰:“仲尼亟②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
  孟子曰:“源泉混混③,不舍昼夜,盈科④而后进,放乎四海。 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⑤。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问雨集,沟浍(6)皆 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7)过情,君子耻之。”
  【注释】
  ①徐子:孟子的学生徐辟。②亟:屡次。③混混:通“滚滚”, 水势盛大的样子。④科:坎。⑤是之取尔;“取是尔”的倒装句, “取这个罢了。”(6)侩(kuai):四间大沟渠。(7)声闻:名声,名誉。
  【译文】  
  徐子说:“孔子曾多次赞叹水,说:‘水啊!水啊!’他到底觉 得水有什么可取之处呢?”
  孟子说:“水从源泉里滚滚涌出,日夜不停地流着,把低洼之 处--填满,然后又继续向前,一直流向大海。它是如此水不枯 竭,奔流不息。孔子所取的,就是它的这种特性啊。试想,如果  水没有这种永不枯竭的本源,就会像那七八月问的暴雨一样,虽  然也可以一下子灌满大小沟渠,但也会一下子就于酒枯竭。所以,  声望名誉超过了实际情形,君子就会感到羞耻。”
  【读解】
  孟子一方面祖述仲尼之意,阐发水的特性;另一方面用水比 拟人的道德品质,强调务本求实,反对一个人的名誉声望与自己 的实际情况不符。要求大家像水一样,有永不枯竭的安身立命之 本,不断进取,自强不息。
  其实,我们在《韩诗外传》里发现了孔子自己对于为什么要 “亟称于水”这个问题的详细回答。
  问题是由子贡提出的。子贡说:“君子看见大水总是要观察, 这是为什么呢?”
  孔子回答说:“君子是用水来比拟人的道德啊!水到处给予而 无私,这不是像很有德行吗?所到之处万物生长,这不是像很有 仁爱吗?流向总是循着一定的道理,这不是像很有正义吗?浅处 流淌,深处莫测高深,这不是像很有智慧吗?奔赴深渊大谷而毫 无疑惧,这不是像很有勇气吗?任何细微之处也不放过,这不是 像很明察吗?遇到险恶地势也不避让,这不是像很容忍大度吗?脏 东西进去,干干净净出来,这不是像很善于化育吗?水面永远是 平的,这不是像很公正吗?不求一概满盈,这不是像很有节度吗? 无论经过多少曲折,始终向东流,这不是像意志很坚毅吗?正因 为水有这些特性,所以君子看见大水就一定要观察。”
  这简直就是一首水的赞美诗啊!生动而深刻。既然如此,我 们何不观水去呢?
  ------------------
  人与禽兽的差别有多大?
  【原文】
  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①,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注释】
  ①几希:少,一点点。
  【译文】  
  孟子说:“人和禽兽的差异就那么一点儿,一般人抛弃它,君 子却保存它。舜明白一般事物的道理,了解人类的常情,于是从 仁义之路而行,而不是为行仁义而行仁义。”
  【读解】
  人与动物的差别何在?
  在今天,这已是一个人类学的命题了。可孟子却早在两千多 年前就提出了这个问题。
  孟子说,人与禽兽的差异就那么一点儿,至于那一点儿到底 在什么,他在这里没有说。不过,我们在《滕文公上》)里曾听他 说过人之所以为人,吃饱了,穿暖了,住得安逸了,如果没有 教养,那就和禽兽差不多。可见,在孟子看来,人和禽兽的差别 就在于有没有教采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有没有精神方面 的东西。这和我们现在一般的看法是基本吻合的,即,人的动物 本能方面,亦即其自然属性是动物性的,但其精神文化方面,亦 即其社会属性是非动物性的,而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后一 方面。既然如此,高尚的人当然就应该发展人与动物相区别的一 方面。所以,孟子说:“庶民去之,君子存之。”一般人往往容易 忽视这一点,只有品质高尚的人才注意保存和发展这一点。比如 说有的人认为“人生在世,吃穿二字”,那就是标榜“饱食、暖衣、 逸居而无教”,自然是“近于禽兽”了。当然,孟子也并不是要完 全否定“饱食、暖衣、逸居”,要求人们不食人间烟火,苦行禁欲。  而是认为应该像舜帝那样,“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从 一般事物的道理和人类的常情出发行仁义之道,而不是为行仁义 而行仁义,不顾人之常情。
  从各方面的情况来看,孟子的主张,应该是“饱食、暖衣、逸 居而有教”,既不排除人之常情,又强调教育的重要性。物质生存 与精神追求都不可废弃。这一点,当然也是符合我们今天的基本观点的。
  ------------------
  两可之间,最是为难
  【原文】
  孟子曰“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可以与,可以无与, 与伤惠;可以死,可以无死,死伤勇。”
  【译文】  
  孟子说:“可以拿取,也可以不拿取的,拿取了有损廉洁;可 以给与,也可以不给与的,给予了有损恩惠;可以死,也可以不 死的,死了有损勇敢。”
  【读解】
  与著名的“鱼与熊掌”二者必居其一选择不同,孟子在这里 摆给我们的,是一种两可之间的选择,而且要为难得多。   比如说,杀人越货还是遵纪守法?这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不是 难题,可是,吃回扣还是不吃?收红包还是不收?这对很多人来 说,却是相当考人的难题了。
  就孟子所举的情况来看,“取伤廉”是比较好理解的,可“与 伤惠”和“死伤勇”却有些令人费解。揣摩起来,所谓“与伤 惠”大概是说,在可以给与,也可以不给与的情况下,还是不给 与的好。因为,“济人须济急时无”,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周 急不继富”(《论语·雍也》)的意思。不然的话,给予了反而有 滥施恩惠的嫌疑,反而于真正的恩惠有所损伤。这就是“与伤 惠”。至于说“死伤勇”,则是指我们在面临生死抉择的时候,有 时候活下来比死去需要有更大的勇气和更强的战胜困难和耻辱的 毅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选择了死,很可能给人以轻生的感觉, 当然就是于勇气有所损伤的了。这就是“死伤勇”。
  有人认为,孟子之所以举出“与伟惠”和“死伤勇”,是因为 战国时代豪侠风气盛行,四豪滥施恩惠,荆(轲)聂(政)刺客 轻生,所以孟子针砭时弊,引以为戒。(毛奇龄《圣门释非录》引 全履祥语)
  如此说来,倒是一个时代性的话题了。那么,对我们来说,仍 然具有时代意义的是什么呢?
  恐怕就是“取伤廉”了吧!
  ------------------
  逢蒙杀羿,羿也有过
  【原文】
  逢蒙①学射于羿,尽羿②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己,于是杀异。 孟子曰:“是亦羿有罪焉。”
  公明仪曰:“宜若无罪焉。”
  曰:“薄乎云尔,恶得无罪?郑人使子濯孺子侵卫,卫使庚公 之斯追之。子濯孺子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执弓,吾死矣夫!’ 问其仆曰:‘追我者谁也?’其仆曰:‘质公之斯也。’曰;‘吾生矣。’ 其仆曰:‘庚公之斯,卫之善射者也;夫子曰吾生,何谓也?’曰: ‘庚公之斯学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学射于我。夫尹公之他,端 人也,其取友必端矣。’庚公之斯至,曰:‘夫子何为不执弓?’曰: ‘今日我疾作,不可以执弓。’曰:‘小人学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 他学射于夫子。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虽然,今日之事,君 事也,我不敢废。’抽矢,扣轮,去其金,发乘矢③而后反。”
  【注释】
  ①逢(peng)蒙:羿的学生和家众,后来叛变,帮助寒浞杀了羿。 ②羿:又称后羿,传说是夏代有穷国的君主。③乘矢:四支箭。
  【译文】  
  逢蒙跟羿学射箭,学得了弄的技巧后,他便想,天下只有羿 的箭术比自己强了,于是便杀死了羿。孟子说:“这事也有羿自己 的罪过。”
  公明仪说:“羿不该有什么罪过罢。”
  孟子说:“罪过不大罢了,怎么能说没有呢?从前郑国派子濯 孺子侵入卫国,卫国派庚公之斯追击他。子濯孺子说:‘今天我的 病发作了,不能够拿弓,我死定了!’又问给他驾车的人说:‘追 我的人是谁呀?’驾车的人答道:‘是庚公之斯。’子濯孺子便说: ‘那我不会死了。’给他驾车的人说:‘庚公之斯是卫国著名的射手, 先生反而说不会死了,这是为什么呢?’子濯孺子说:‘庚公之斯 是向尹公之他学的射箭,尹公之他是向我学的射箭。那尹公之他 是个正直的人,他所选择的朋友也一定正直。’庚公之斯追上来了, 问:‘先生为什么不拿弓呢?’子濯孺子说:‘今天我疾病发作,不 能够拿引’庆公之斯说:‘我跟尹公之他学射箭,尹公之他又跟 您学射箭。我不忍心用您的箭术反过来害您。不过,今天这事是 国家的公事,我不敢不做。’于是抽出箭,在车轮上敲打了几下, 把箭头敲掉,发了四箭然后就回去了。”
  【读解】
  孟子没有把后面的话说完,那意思却是非常明确的了:子濯 孺子善于选择和教育学生,注重学生的人品正直,相信学生尹公 之他也会像他一样选择和教育学生,所以知道庚公之斯不会杀他。 可羿却不善于选择和教育学生,对于逢蒙的人品失察失教,结果 招致杀身之祸,所以,并对于自己的被害也负有一定责任。
  逢蒙艺成害师,历来为人所不齿,这本已是大家的共识,孟 子却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认为共有自取其祸的责任在内。乍 一听来,我们会和他的学生公明仪一样认为没有什么道理,但仔 细想想,也就觉得并非没有道理了。比如说我们今天有些人“引 狼入室”,引小偷进家门,往往是由于房主人自己平时不谨慎,把 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带进屋,使之见财起意,产生歹心,结果发生 失窃甚至谋财害命的惨案。这能说房主人自己一点责任也没有吗? 这还只包含了交往中要注意识人察人的一方面,没有包含对学生 进行品德教育方面的问题。如果并不只是教逢蒙箭术,而且也教 他做人的道理,简言之,既传艺,也传德,那也许就不会发生 已遭害的悲剧了吧。
  所以,从逢蒙杀并这件事上,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两个方面的 教训:一方面,不仅选拔干部,交往朋友需要考察、认识人,就 是收学徒,招学生也同样需要慎重选择。另一方面,无论是教学 徒,教学生还是培养其他什么人,都一定要从德与才两个方面着 眼进行教育与培养,使之全面发展,成为德才兼备的人。只有做 到了这两个方面,才不会酿成祸端,使自己反遭其殃,后悔莫及。 当然,无论从我们今天的教育方针还是从我们的干部制度来 看,都是非常注意这两个方面的。只不过,实际操作中做得如何, 还有待调查研究。那就把孟子这段话,把逢蒙杀并这件事作为提 及我们注意的一份材料,一个经验教训吧。
  ------------------
  西子蒙不洁,人皆掩鼻而过
  【原文】
  孟子曰:“西子①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虽有恶②人,斋 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
  【注释】
  ①西子:指春秋时越国美女西施,这里以她代指美女。②恶:这里 与“西子”相对,主要指丑陋。
  【译文】  
  孟子说:“像西施那么美丽的女子,如果她沾染上污秽恶臭的 东西,别人也会捂着鼻子走过去;虽然是一个面貌奇丑的人,如 果他斋戒沐浴,也同样可以祭祖上帝。”
  【读解】
  幸好只是不洁,问题还不很大,如果是麻疯病、“爱得死” (爱滋病)之类的,那可就惨了!岂止是掩鼻而过?多半是谈“西 子”而色变了罢。
  相反,面貌奇丑如雨果笔下的卡西莫多,尚可以在巴黎圣母 院做敲钟人。上帝当然会接受他的祭祀,并为他祝福。   
  所以,有美有善不足恃,贵在保持勿失;有丑有恶不足惧,贵 在自新。
  这就是美丑善恶相互转化的辩证法。
  自我把握尤其重要。
  ------------------
  爱人者人恒爱之
  【原文】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 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 人恒敬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①,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 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 其横逆由③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横道 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④哉?于 禽兽又河难⑤焉?’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乃若所 忧则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6)于天下,可传于后世. 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若夫 君子所患则亡矣。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如有一朝之患,则 君子不患矣。”
  【注释】
  ①横逆:蛮横无礼。②此物:指上文所说“横逆”的态度。奚宜:怎 么应当。③由:通“犹”。下文“我由未免为乡人也”中的“由”也通 “犹”。④择:区别。⑤难:责难。(6)法:楷模。
  【译文】  
  孟子说:“君子与一般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内心所怀的念头 不同。君子内心所怀的念头是仁,是礼。仁爱的人爱别人,礼让 的人尊敬别人。爱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 人也经常尊敬他。假定这里有个人,他对我蛮横无礼,那君子必 定反躬自问:我一定不仁,一定无礼吧,不然的话,他怎么会对 我这样呢?如果反躬自问是仁的,是有礼的,而那人仍然蛮横无 礼,君子必定再次反躬自问:我一定不忠吧?如果反躬自问是忠 的,而那人仍然蛮横无礼,君子就会说:‘这人不过是个狂人罢了。 “这样的人和禽兽有什么区别呢?而对禽兽又有什么可责难的呢?’ 所以君子有终身的忧虑,但没有一朝一夕的祸患。比如说这样的 忧虑是有的:舜是人,我也是人;舜是天下的楷模,名声传于后 世,可我却不过是一个普通人而已。这个才是值得忧虑的事。忧 虑又怎么办呢?像舜那样做罢了。至于君子别的什么忧患就没有 了。不是仁爱的事不于,不合于礼的事不做。即使有一朝一夕的  祸患来到,君子也不会感到尤患了。”
  【读解】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这是一段典型的劝人互爱互敬的文字,在论述中又强调了个 人修养中的反躬自省。读起来,使人感到与西方基督教的精神有 相通之处。
  就像我们今天流行的歌曲所唱的那样: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让这世界有真心的爱,让这世界充满情和爱!
  道理并不深奥,可以说是不言而喻。关键是要有行动的热情。 如果人人都有这种行动的热情,许多人际之间的矛盾纠葛就会没 有了,许多事情就要好办得多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就会大大提高 了。问题是,我们从幼儿园时就接受这种互爱互敬的教育,而实 际到底做得怎么样呢?
  恐怕也应该接受孟子的建议,来一点反躬自省吧。
  ------------------
  不孝有五,不顾父母
  【原文】
  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①,不顾父母之养,一 不孝也;博养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 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②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③,四 不孝也;好勇斗很④,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注释】
  ①四支:即四肢。②从:同“纵”。③戮:羞辱。④很:同 “狠”
  【译文】  
  孟子说:“通常认为不孝的情况有五种:四肢懒惰,不管赡养 父母,这是第一种;酗酒聚赌,不管赡养父母,这是第二种;贪 吝钱财,只顾老婆孩子,不管赡养父母,这是第三种;放纵#色 享 乐,使父母感到羞辱,这是第四种;逞勇好斗,连累父母,这 是第五种。”
  【读解】
  这五种不孝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三种不孝又有所不 同,加起来,不就是“不孝有八”了吗?
  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来说,这五种不孝的情况都仍然程度不同 地存在着,但其中最为典型,最切中时弊的恐怕是第三种了:
  好财货,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
  新闻媒介报道也罢,漫画讽刺也罢,街谈巷议也罢,这一类 事情的确是见得很多了。
  养下不养上。下是“小皇帝”,上是“老长工”。
  这些人怎么就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也会老啊,而“小皇 帝”又会有他们自己的“小皇帝”。
  自己不就成为“老长工”了吗?
  如此恶性循环,岂不悲哉!
  可见,提倡孝敬父母,强调赡养父母,人人有责,到今天不 仅没有过时,反而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
  齐人有一妻一妾
  【原文】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①出,则必餍(2)酒肉而后反。 除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 展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 将(3)间良人之所之也。”
  蚤④起,施⑤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③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 间(7),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展足之道也。 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 此!--”与其妾讪(8)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9),而良人未之知也, 施施(10)从外来,骄其妻妾。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 不相泣者,几希矣!
  【注释】
  ①良人:古代妇女对丈夫的称呼。②餍(yan):饱。③间 (Jian):窥视。④蚤:同“早”。⑤施(yi):斜。这里指斜行,斜从 跟随,以免被丈夫发现。(6)国中:都城中。(7)墦问:坟墓间。 (8)讪:讥消、讥骂。(9)中庭:庭中。(10)施施(shi):得意洋洋的样 子。
  【译文】  
  齐国有一个人,家里有一妻一妾。那丈夫每次出门,必定是 吃得饱饱地,喝得醉醺醺地回家。他妻子问他一道吃喝的是些什 么人,据他说来全都是些有钱有势的人。他妻子告诉他的妾说: “丈夫出门,总是酒醉肉饱地回来;问他和些什么人一道吃喝,据 他说来全都是些有钱有势的人,但我们却从来没见到什么有钱有 势的人物到家里面来过,我打算悄悄地看看他到底去些什么地 方。”
  第二天早上起来,她便尾随在丈夫的后面,走遍全城,没有 看到一个人站下来和他丈夫说过话。最后他走到了东郊的墓地,向 祭扫坟墓的人要些剩余的祭品吃;不够,又东张西望地到别处去 乞讨--这就是他酒醉肉饱的办法。
  他的妻子回到家里,告诉他的妾说:“丈夫,是我们仰望而终 身依靠的人,现在他竟然是这样的!--”二人在庭院中咒骂着, 哭泣着,而丈夫还不知道,得意洋洋地从外面回来,在他的两个 女人面前摆威风。
  在君子看来,人们用来求取升官发财的方法,能够不使他们 的妻妾引以为耻而共同哭泣的,是很少的!
  【读解】
  这已经成了一则很著名的寓言故事。孟子为我们勾画的,是 一个内心极其卑劣下贱,外表却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形象。他 为了在妻妾面前摆阔气,抖威风,自吹每天都有达官贵人请他吃 喝,实际上却每天都在坟地里乞讨。妻妾发现了他的秘密后痛苦 不堪,而他却并不知道事情已经败露,还在妻妾面前得意洋洋。读 完这一段故事,令人感到既好笑,又有几分恶心。孟子的讽刺是 辛辣而深刻的。孟子的原意是讽刺他那个时代不择手段去奔走于 诸侯之门,求升官发财的人,他们在光天化日下冠冕堂皇,自我 炫耀,暗地里却行径卑劣,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
  其实,在我们今天读来,也仍然可以感到生活中有这位齐国 飞人”的影子。他们当然已不可能像这位齐国“良人”那样“有 一妻一妾而处室”,无“妻妾”可“骄”了。但是可以“骄”同事, “骄”朋友嘛。今天我与某书记钓鱼,明天我与某局长喝酒,后天 又是某大款请我上茶楼,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某小品讽刺的用 名片打扑克,鞭挞的不就是这位齐国“良人”似的人物吗?
  ------------------
  万章上
  本篇以长文为主,内容几乎全是有关尧、舜、禹、汤、孔子 百里奚等三代贤王和春秋贤人的事迹,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但 一般读者读来较为生涩,全篇原文共9章,本书除9·5“君权谁 授”为全章外,前面3章均为节选。
  大孝终身慕父母
  【原文】
  人少,则慕①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②;有妻子,则慕妻子; 仕则慕君,不得于君则热中③。大孝终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 于大舜见之矣。
  【注释】
  ①慕:爱慕,依恋。②少艾:指年轻美貌的人。③热中:焦急 得心中发热。
  【译文】  
  人在年幼的时候,爱慕父母;懂得喜欢女子的时候,就爱慕 年轻漂亮的姑娘。有了妻子以后,便爱慕妻子;做了官便爱慕君 王,得不到君王的赏识便内心焦急得发热。不过,最孝顺的人却 是终身都爱慕父母。到了五十岁还爱慕父母的,我在伟大的舜身 上见到了。
  【读解】
  终身都爱慕父母的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终身都只爱慕父母,其他如年轻漂亮的姑娘、妻子、君 王等统统不爱。
  另一种是既终身爱慕你母,又不妨害爱姑娘,爱妻子,爱君 王等。 若以弗洛依德博士的观点来看,第二种是正常的情感心态,第 一种则出于“恋父”、“恋母”情结了。
  孟子这段话是通过对大舜作心理分析后引出的。大舜由于没 有得到父母的喜爱,所以,即使获得了绝色美女和妻子,甚至自 己已做了君王,达到了权力和财富的顶峰以后,也仍然郁郁寡欢, 思蓦父母之爱。
  所以,如果我们要做到“大孝”,那就应该既“终身慕父母”, 又爱少艾和妻子,这才是健康正常的心态。
  ------------------
  君子也难免受骗
  【原文】
  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①畜之池。校人烹之,反 命曰“始舍之,圉圉(2)焉;少则洋洋③焉;攸然④而逝。”子产曰: “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校人出,曰:“孰谓子产智?予既烹而食 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 其道。
  【注释】
  ①校人:管理池塘的小官②圉圉(yu):疲惫的样子。③洋洋: 舒缓摇尾的样于。④攸然:迅速的样子。
  【译文】  
  从前有人送条活鱼给郑国的子产,子产叫主管池塘的人把它 畜养在池塘里。那人却把鱼煮来吃了,回报说:“刚放进池塘里时, 它还要死不活的;一会儿便摇摆着尾巴活动起来了;突然间,一 下子就游得不知去向了。”于产说:“它去了它应该去的地方啦!它 去了它应该去的地方啦!”那人从子产那里出来后说:“谁说子产 聪明呢?我明明已经把鱼煮来吃了,可他还说‘它去了它应该去 的地方啦!它去了它应该去的地方啦!”所以,君子可能被合乎倩 理的方法所欺骗,但难以被不合情理的方法所欺骗。
  【读解】
  骗子有术,也有限。
  有术就能使人受骗,不仅使普通人受骗,就是有德有才的君 子,像郑国贤宰相于产那样的聪明人,也照样受骗。只不过这很 有个条件,就是你得把谎话说圆,说得合乎情理,就像那个“校 人”那样,把鱼开始怎么样,接着又怎么样,最后又怎么样说得 来非常生动细致,活灵活现,难怪得子产要上当,要相信他了。这 里面还有一层微妙的原因在于,越是君子,其实越容易受骗。因 为君子总是以君子之腹度人,凡事不大容易把人往坏处想,结果 往往上骗子的当。倒是真正的小人,以小人之心度人,把人往坏 处想,往往还不容易被欺瞒过去。所以,说君子也难免受骗,这 原本不应该是什么奇怪的问题。
  当然,还是那句话,要让君子上当受骗,得有合乎情理的说 法,否则,还是容易被识破的。这就是骗亦有限的话题了。
  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即使你是君子,是不是也应该保持戒 心,多一分警惕,以免上当受骗呢!
  ------------------
  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原文】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①志,是为得之。 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余黎民,靡有子遗②。”信斯 也,是周无遗民也。
  【注释】
  ①逆:揣测。②靡有:没有。不遗;二字同义,都是“余”的意思。
  【译文】  
  所以解说诗的人,不要拘于文字而误解词句,也不要拘于词 句而误解诗人的本意。要通过自己读作品的感受去推测诗人的本 意,这样才能真正读懂诗。如果拘于词句,那《云汉》这首诗说; “周朝剩余的百姓,没有一个留存。”相信这句话,那就会认为周 朝真是一个人也没有了。
  【读解】
  孟子是在和学生咸丘蒙讨论有关大舜的事迹时顺便说到读诗 的方法问题的。但他的这段话,尤其是关于“以意逆志”的命题, 却为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的名言,直到今天,仍然受到现代 文学批评专家、学者们的重视。
  所谓“诗言志”,语言只是载体、媒介。因此,读诗贵在与诗 人交流思想感情。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 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
  “情动而辞发”是“诗言志”;“披文以入情”是“以意逆志”。 为勰发挥的,正是孟子的读诗法。
  至于现代批评所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强 调鉴赏者的再创造,那就和孟子“以意运志”的读诗法相去较远了。
  ------------------
  君权谁授?
  【原文】
  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有诸?”
  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
  曰:“天与之。”
  “天与之者,谆谆①然命之乎?”
  曰:“否,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曰:“以行与事示之者,如之何?”
  曰:“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诸侯能荐人于天 子,不能使天子与之诸侯;大夫能荐人于诸侯,不能使诸侯与之 大夫。昔者,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②之于民,而民受之。故 曰,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曰:“敢问荐之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如何?”
  曰:“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 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天与之,人与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 下与人。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尧崩,三 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③之南,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 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沤歌者,不沤歌尧之子 而沤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后之中国④,践天子位焉。而(5)居尧 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太誓》曰:‘天视自我民 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也。”
  【注释】
  ①谆谆(Zhun):反复叮咛。②暴(pu):显露,公开。③南河: 舜避居处,在今山东濮县东二十五里,河在尧都之南,故称南河。④中 国;这里指帝都。⑤而:如。
  【译文】  
  万章问:“尧拿天下授与舜,有这回事吗?”
  孟子说:“不,天子不能够拿天下授与人。”
  万章问:“那么舜得到天下,是谁授与他的呢?”
  孟子回答说:“天授与的。”
  万章问:“天授与他时,反复叮咛告诫他吗?”
  孟子说:“不,天不说话,拿行动和事情来表示罢了。”
  万章问:“拿行动和事情来表示,是怎样的呢?”
  孟子回答说:“天子能够向天推荐人,但不能强迫天把天下授 与人;诸侯能够向天子推荐人,但不能强迫天子把诸侯之位授 与这人;大夫能够向诸侯推荐人,但不能强迫诸侯把大夫之位授 一这人。从前,尧向天推荐了舜,天接受了;又把舜公开介绍给 老百姓,老百姓也接受了。所以说,天不说话,拿行动和事情来 表示罢了。”
  万章说:“请问推荐给天,天接受了;公开介绍给老百姓,老 百姓也接受了是怎么回事呢?”
  孟子说:“叫他主持祭祀,所有神明都来享用,这是天接受了; 叫他主持政事,政事治理得很好,老百姓很满意,这就是老百姓 也接受了。天授与他,老百姓授与他,所以说,天子不能够拿天 下授与人。舜辅佐尧治理天下二十八年,这不是凭一个人的意志 够做得到的,而是天意。尧去世后,舜为他服丧三年,然后便 避居于南河的南边去,为的是要让尧的儿子继承天下。可是,天 下诸侯朝见天子的,都不到芜的儿子那里去,却到舜那里去;打 官司的,都不到尧的儿子那里去,却到舜那里去;歌颂的人,也 不歌颂尧的儿子,却歌颂舜。所以你这是天意。这样,舜才回 到帝都,登上了天于之位。如果先前舜就占据尧的宫室,逼迫尧 的儿子让位,那就是篡夺,而不是天授与他的了。《太誓》说过: ‘上天所见来自我们老百姓的所见,上天所听来自我们老百姓的所 听。’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读解】
  君权谁授?
  按照一般传统的理解,在禅让制的时代,这一代的君权是由 上一代的天子授与的。这也就是孟子的学生万章的看法。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