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四书五经合集(白话注释版)

_21 (古典)
  【原文】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 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译文】
  孔子说:“我想不讲话了。”子贡说:“老师如果不讲话,那么弟子们又传述什么呢?”孔子说:“天讲了什么呢?春夏秋冬照样 运行,天下百物照样生长,天讲了什么呢?”
  【读解】   
  圣人有时候还真会开玩笑。教书先生突发奇想,居然说自己 不想讲话了。不想讲话怎么教书呢?子贡自然而然地提出了疑问。 如果我们来回答,那就只好改开聋哑学校了吧。
  可圣人却不这样回答。
  圣人话锋一转,抬头望天。请问,天讲了什么呢?不是照样 运行四季,化育万物吗?
  原来,圣人并不是在开玩笑,也不是真的不想讲话,而是以 独特的方式引入正题,实行循循善诱的启发式教学啊。   说到不言,倒是圣人的老生常谈了,还是“敏于事脑慎于 言”的问题。这方面的论述,我们在前面的有关篇章已谈得很多, 其例证可说是不胜枚举,只不过还没有哪一处像这里这样推到极 端罢了。
  至于说到“天何言哉?”,倒不只是孔子一人的看法。《诗经· 大雅·文王》说:“上天之载,无声无臭。”《礼记·哀公问》说: “无为而物成,天之道也。”《春秋繁露·深察名号》说:“天不言,使人发其意;弗为,使人行其中。”都是说的同样的意思。甚至包 话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和“大音希声”之 类的话,也都与“天何言哉?”有相通的精神。
  既然如此,我们叉说这么多干什么呢?
  天何言哉?圣人何言哉?    
  ------------------
  不屑之教
  【原文】
  孺悲①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②出户,取瑟而歌,使 之间之。
  【注释】
  ①孺悲:鲁国人。②将命者:传命的人。
  【译文】
  孺悲想拜见孔子,孔子以生病为由加以推辞。传命的人冈灿 房门,孔子便取下瑟来一边弹一边唱,故意让孺悲听到。
  【读解】   
  据《札记,杂记》记载,鲁哀公曾经派孺悲去孔子那儿学关 子士的丧礼。这里的一段大概是孺悲初次去拜见孔子时的情景吧。
  孔子为什么不愿意见孺悲呢?既然不愿意见叉为什么要让他 听到自己弹瑟唱歌,使他知道自己不是生病而是故意不愿意见他 呢?这些似乎都是一个谜,使人难以理解。
  朱嘉认为,总是孺悲在什么地方得罪了孔子,所以孔子才装 病不愿意见他,同时又故意让他知道自己不是生病,而是不愿意 见他。
  这样的看法,不是把圣人的心胸看得太狭窄了吗?
  倒是程颐的看法比较独到,认为孔子的做法正是孟子所谓 “不屑之教诲,所以深教之也。”(见朱嘉《论语集注》卷丸)
  原来,在《盂子·告子下》里,盂子说:“教亦多术矣。予不 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意思是说:教育也有多种多 样的方式方法。我不屑于教诲他,本身就是对他的教诲。
  那么,孔子之所以不见孺悲而叉故意让他知道自己不愿意见 他,是不是正好采用的这种“不屑之教”呢?
  “不屑之教”也是不言之教。看来,圣人真要不讲话,也不必 改开什么聋哑学校了罢。
  ------------------
  丧期要不要改革?
  【原文】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 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①,钻燧改火②,期③可 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 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 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④之不仁也!子生三 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 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注释】
  ①升:登,登场。 ②钻燧改火:古代钻木取火或敲燧石取火。改火 只与钻木有关,燧系连带提到。钻木改火指“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 秋取柞樽之火,冬取槐檀之火。一年之中,钻火各异木,故曰改火。”(《论 语集解》引马融注)③期:一年。④予:宰予,即宰我。
  【译文】
  “宰我问道:“为父母守丧三年,为期太久了吧?君子三年不习 礼仪,礼仪一定会被败坏;三年不奏乐,乐一定会被毁掉。陈谷 子吃完了,新谷子不登场,钻火改木周而复始,一年也就可以了 吧?”孔子说:“守丧不满三年就吃白米饭,穿花缎衣,对于你来 说能心安吗?”宰我说:“心安。”孔子说:“你心安,那你就那样 做吧!对于君子来说,有丧在身,吃美味不觉得味美,听音乐不 觉得快乐,闲居也不觉得安适,因此不像你说的那样做。现在你 既然觉得心安,那你就那样做吧!”宰我出去后,孔子说:“宰我 真不仁啊!子女生下来三年,然后才脱离父母的怀抱。三年的守 丧期,是天下通行的丧礼,宰我难道就没有从他父母那里得到过 三年怀抱的爱抚吗?”
  【读解】
  宰我就是那个大白天睡觉的“朽木”,被孔子骂了个够。可偏 偏这块“朽木”就是“不可雕”,挨了臭骂仍然是冥顽不化,这一 次又提出了大逆不道的问题,居然想把天下人通行的三年丧期改 为一年。
  说起来,宰我的改革思路也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守丧三年 在我们看来也的确是太久了一点。但按照孔子的解释,守丧三年 不过是对父母怀抱自己三年的回报罢了,没有什么苛刻的地方。何 况,守丧不到三年,自己也于心不安。前一方面是理,后一方面 是情。论情论理,守丧三年都不为过。而宰我于理不回报三年,子 情能够心安,所以孔子斥责他是一个不仁的人,就像自己没有承 受过父母之爱一样。
  宰我既是“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行也”,又是一个不 仁的人,真该被一脚踢出孔门!
  可是,礼仪风俗,与世推移,到我们今天来看,不合时宜的 反倒是圣人孔子而不是朽木宰我。守丧不仅不是三年,而且也不 是宰我提出的一年,而仅仅是三天了。人死如灯灭,三天以后,早 已是灰飞烟灭,形迹全无了。还守什么丧,戴什么孝,禁什么歌 舞礼乐呢?不在三天内猜拳行令,麻将不休就算谢天谢地了。
  其实说来也不是什么天大的问题,还是用孔子的那句话来 衡量:“这样做,你觉得心安吗?心安,那你就这样做吧!”
  只不过,你不是君子,而是像宰我那样不仁的“朽木”和 “粪土之墙”罢了!
  ------------------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原文】
  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①者乎?为 之犹贤乎已。”通丧也,予也有三 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注释】
  ①博奔:博,即六博,古代的一种棋局游戏,近似后代的双陆,弈,即 围棋。
  【译文】
  孔子说:“整天吃得饱饱的,一点也不肯动脑筋,这样的人可 真是无聊啊!不是有下棋之类的游戏吗?玩玩这些,也比一点不 动脑筋好啊。”
  【读解】   
  孟子说得更为尖刻:“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 则近于禽兽。”((膝文公上》)
  虽然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一个是仁者叮咛,一个是智者雄 辩,但两人所表达的思想却是一脉相承的,都是要求有所学,有 所思,有所为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反对好吃懒做,消极无聊 地打发日子。而庄子却借广成子的口说:不看不听,清静无为,不 劳动身体,不费心思,就可以长生不老。多用心智,乃是祸害的 根源。(《庄子·在宥》)
  由此可见儒道精神大异其趣。
  不过,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能够真正做到“饱食终日, 无所用心”什么也不想的人其实是很少的。说不定这本身还是一 种难能的修养,一般人就是想修还修不成的坐定功夫呢?倒是在 经济发达,生活超过了温饱线以后,一些人无所事事,闲得无聊, 似乎采纳了圣人的建议,没日没夜地打起麻将来了。圣人若是知 道了这情况,会不会感到哭笑不得呢?
  ------------------
  君子尚义不尚勇
  【原文】
  子路曰:“君子尚勇①率?”子曰:“君子义以为上(2)。君子有勇 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注释】
  ①尚勇:尚同“上”,以勇敢为上,也就是崇尚勇敢。(2)义以为上: 崇尚义。
  【译文】
  子路问:“君于崇尚勇敢吗?”孔子说:“君子崇尚义。君子只 有勇敢而没有义就会惹乱子,小人只有勇敢而没有义就会成为强 盗。”
  【读解】   
  孔子尚德尚义而不尚勇,主张用礼义来规薄约束勇敢。当然, 这并不是说勇敢这种品质不好,而是说如果不加以规范约和勇 敢就会走向反面,就会出问题。这就是他在“六言六蔽”里所说 的,“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以及在《泰伯》篇里所说的“勇而 无礼则乱。”
  尤其是对那些道德品质败坏的小人来说,无勇倒还没有什么, 一旦有勇,那便真会成为害群之马;肆无忌惮,无恶不作,闹得 社会不得安宁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随时用道德规范或者说礼义来约束自己,特 别是在那些容易引起“一时之忿”的场合下,多想想后果,以义 为上,以免闯下祸乱,给他人和自己都带来危害。
  ------------------
  君子僧恶什么?
  【原文】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①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 居下流②而讪③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①者。”
  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⑤以为知者,恶不孙(6)以为勇者, 恶讦(7)以为直者。”
  【注释】
  ①恶:厌恶,憎恶。②居下流:指处于低下的地位,晚唐以 前的《论语》没有“居下流”中的“流”字,所以一般认为是衍文。③ 汕:毁谤。④窒:阻塞不通,这里指顽固不化,固执到底。 ⑤徼(jiao):抄袭。6)孙:同“逊”。(7)讦(jie):揭发检举别人的 隐私或过错。
  【译文】
  子贡问:“君子也有僧恶吗?”孔子说:“有憎恶。憎恶宣扬别 人坏处的人,憎恶身居下位却毁谤上司的人,憎恶勇敢却没有礼 义的人,憎恶果敢却刚愎自用的人。”
  孔子问:“赐啊,你也有憎恶吗?”子贡回答:“ 恶把抄袭当 作有学问的人,憎恶把傲慢当作勇敢的人,憎恶把揭发别人隐私 当作直率的人。”
  【读解】   
  老师和学生的憎恶加起来,一共是七种。这七种憎恶在一般 意义上说都不难理解,但也有几种值得引起我们特别的注意。
  一是憎恶宣扬别人坏处的问题,在《颜渊》篇里,孔子已经 说过: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在《季氏》篇里, 孔子又强调过”乐道人之乐善”。其实,这些也就是《中庸》里 面所说的“隐恶而扬善”的品质。这种品质,正如我们在《中庸》的 讲解里已经说过的那样,需要有博大的胸襟和宽容的气度 才能修炼得成。对于一般人来说,容易犯的,恰恰是称人之恶的 毛病。
  二是憎恶把抄袭当作有学问的问题。所谓“千古文章一大 抄”,“剪刀加浆糊”居然也可以使人“著作等身”。稿酬、学位、 职称,专家、学者珠头衔都可从中诞生,欺世盗名,那可真是 “盗亦有道”啊!
  三是憎恶把揭发别人的隐私当作直率的问题。在《子路》篇 里,我们已经读到过叶公与孔子关于“直”的问题的讨论。叶公 认为,那种过父亲犯了过错儿子都要起来揭发的行为就是直率坦白, 孔子却认为“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率坦白也就在其中了。所以, 孔子并不认为揭发别人的隐私或短处是直率,而是主张隐恶 扬善,说人家的好而不说人家的坏。
  至于说到毁谤上司,勇而无礼,刚愎自用等等,其弊病不言 而喻,也就勿需我们多嘴饶舌了罢。
  ------------------
  女人是不是难处难缠?
  【原文】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译文】
  孔子说:“只有女人和小人是不好和他们相处的,亲近了就会 放肆无礼,疏远了就会产生怨气。”
  【读解】   
  孔子如果只说小人而不说女人,恐怕这段话就不会在后世一 再受到攻击了。
  其实,实事求是他说,孔子这段话对一般女子某些特征的概 括不是没有道理的。尤其是那些在恋爱中的女子,恐怕就是有些 难缠,有些拿她不好办不好伺候吧?你对她太好了,大宠爱了,她 往往会恃宠而骄,动辄赌气不理你(近之则不孙),弄得你啼笑皆 非,不知要怎样去讨得她的欢心。反之,你只要稍稍对她有些疏 远,要么两天没有电话,要么自己一个人去看了一场电影(更不 敢说还约了其他人了),那她就会怨气冲天,恨死你,非得要你给 好说上几箩筐的好话,认罪悔改,永不再犯才行。
  所以,如果单单是说这些,孔子的话并没有错。麻烦的是他 把女子与小人并列,这就得罪了,起码被认为有轻视妇女的倾向。 这样一来,在妇女解放,“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时代,尤其是在所 谓“女权主义”兴起的时候,孔老先生这段话要被狠狠批判也是 可以理解的。
  那么,孔子是不是蓄意要轻视妇女,所以把她们与“小人”并 列而论呢?话也不能这样说,因为我们不能脱离社会时代背景来 看问题。孔子时代的社会结构是以男权为中心,女性的确大都没 有接受过文化教育,信息相对闭塞,思想相对落后,心胸相对狭 窄,这些都是事实。而孔子自然是站在男性中心的角度说话,也 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不能认为圣人对女子们特别有偏见,而是 有社会和时代的种种复杂因素。
  “女人是不是难处难缠?”
  今天如果有人问你这个问题,那你就赶快否认罢。
  ------------------
  人过四十万事休
  【原文】
  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译文】
  孔子说:“四十岁了还被人厌恶,那他这一生也就算完了!”
  【读解】   
  一方面,“四十而不惑。”(《为政》)一个人的发展到了四十 岁就基本上定型了,能辨疑解惑,对许多问题都有自己独立的看 法了。
  另一方面,“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子 罕》)一个人到了四五十岁还默默无闻,那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没有什么可怕的也没有什么,但如果是被人厌恶,具有坏名 声,那问题可就麻烦了,所以圣人感叹说:“其终也已!”那他一 生也就算完了!
  俗话说,人过中年万事体。准确他说,这中年的标志也就是 四十岁左右吧,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可以说是人过四十万 事休。
  当然,另一种看法是。“四十而不惑”,四十岁左右正是干事 业,出成果的大好时候,怎么能够说是万事休呢?
  ------------------
  微子第十八
  本篇主要介绍孔子立身处世的态度,而且大多是通过与隐士 的思想比较来表现的。具有一定故事性是本篇在《论语》中的突 出特点。全篇原文共11章,本书选7章。
  时代的病态
  【原文】
  柳下惠①为士师②,三黜③。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 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注释】
  ①柳下惠:鲁国的贤人,本名展获,字禽,又称展季。柳下可能是他的 住地,用作号。据《列女传》记,“惠”是他的妻子倡议而给的私谥。② 士师:典狱官,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法官,③黜:罢免。
  【译文】
  柳下惠做法官,多次被罢免。有人对他说:“您不可以离开鲁 国吗?”他说:“若用正直的态度进行工作,在哪个地方又能够不 被多次罢免?若用不正直的态度进行工作,又有什么必要离开自 己的祖国呢?”
  【读解】   
  引申一下柳下惠的话,那意思是说,只要你坚持原则,认真 正直地工作,那随时都可能丢官,起码也要停职检查好几次罢。我 们鲁国如此,到其它国家去还不是一样,这是时代的病态,不是 我们一两个人能把它治疗得好的。相反,只要你不那么认真正直, 不那么坚持原则,而是拿原则当儿戏,以权力做交易,多做人情, 多拉关系,圆滑老练,把上下左右的关系都“勾兑”得好好的,那 你根本就不会丢官,连停职检查都落不到你的头上来,又有什么 必要出走到国外去发展呢?
  那么,柳下惠作哪种选择呢?是坚守正直的态度宁可丢宫,还 是为了保住官位而委曲求全呢?
  我们知道他是坚持走正路而绝不走歪路的,所以,他成了鲁 国著名的贤人,孟子称他为“圣之和者也”,把他和伯夷、伊尹、 孔子等相提并论为圣人之列。(《孟子·万章下》
  所谓丢官事小,失节事大。
  无论什么时代,无论哪个国家,个人立身处世都可能遭到不 公平的待遇。人们常说:“事情做得越多越容易犯错误,越认真坚 持原则越得罪人。”大致都是这些意思。
  关键是我们要选取一种自己立身处世的态度。
  ------------------
  孔子为什么要出国?
  【原文】
  齐人归女乐①,季桓子②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注释】
  ①归女乐:归,同“馈”,馈赠。女乐,歌妓舞女。②季桓子:季孙斯,鲁公国自定公五年至哀公三年时的执政上卿。
  【译文】
  齐国送给鲁国一批歌妓舞女,季桓子接受了,三天不上朝治 理政事。孔子便离开鲁国出走了。
  【读解】   
  齐国送给鲁国歌妓舞女的事情,《史记-孔子世家》和《韩非 子-内储说下》都有记载,可见实有其事。
  不过,是不是实有其事也并不是很重要,历代几乎都有不爱 江山爱美人的人手佚话流传,至今已没有什么鲜艳。   新鲜的倒是我们见到孔子对这种事情的态度:道不同,不 相为谋。于是,孔子便一气离开鲁国而进行世界大串连去了。
  一个人立身处世,当环境已不容许自己栖身,不容许自己发 挥才智时,便毅然决定地抽身而去,以免苟且媚俗,同流合污。
  说到底,这是一个知道分子,一个读书人的进退去留问题。这 个问题在文字上记载起来可以很简单,仅仅是“孔子行”三个字。 但落实到生活现实之中,具体落到每一个人的头上,可就不那么 简单了。它是一个人人生之中的大问题,抉择也不是随随便便就 可以作出来的。
  所以,我们在读书时,一定不要随随便便把“孔子行”这一 类看似平易的记载忽略过去了,而应该多注意体察 它所蕴含着的 超过字面的深刻涵义。
  ------------------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原文】
  楚狂接舆①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②往者不 可谏,来者犹可追③。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4)之,不得与之言。
  【注释】
  ①楚狂接舆:楚国的狂人接舆,实际上是假装疯狂的隐士。“接舆”的称 呼既不是姓名也不是字,而是以事命名,《论语》中的隐上多是这样,如看门 的称“晨门”,执杖的称“丈人”,所以,接孔子车(舆)的就称“接舆”。 ②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古代人认为,天下有道时凤凰才出现,天下无 道时就隐去。接舆以凤凰喻孔子,讽刺他在天下无道时却不隐去,是一种德 行衰败的表现。③犹可追:还来得及的意思。(4)辟:同。“避”。
  【译文】
  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的车旁经过,他唱道:“凤呀! 凤呀!为什么你的德行竟如此衰败?已往的事情不可挽回,未来 的却还来得及。算了吧!算了吧!今天的从政人物太危险了!” 孔子下车,想和他谈谈,他却赶快避开,使孔于没有能够和 他谈。
  【读解】   
  楚狂接舆的形象真有点给人以嬉皮士味道,一路唱着一路跑。 至于是不是“裸奔”,那可就不知道了。
  但他所唱的内容却是非常严肃非常深刻的,尤其是,“往者不 可谏,来考犹可追”两句,成为了后世的名言。那意思其实也正 合于孔子在《八佾》篇里所说的“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 咎”精神。“往者不可谏”就是“遂事不谏”。用我们的今天的话 来说,就叫,过去了的就让它过去了吧,关键是要抓住未来。“来 者犹可追”就是抓住未来。不过,抓住未来干什么?这依然是一 个问题,在接舆看来,如果你要抓住未来去从政,那还是不可取 的,还是糊涂。因为“今之从政者殆而!”就是现在从政的人都是 非常危险的了,你又还“累累如丧家之犬”一样地汲汲于奔走各 国干什么呢?
  其实,我们看到,接舆的观点与子路宿于石门时那个“晨 门”的说法是一致的,都认为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所 以要加以讽刺劝喻。
  当然,道不同,不相为谋。至于孔子是否听他们的劝喻,那 又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脱离开具体的所指,我们今天来理解“往者不可谏,来者犹 可追”,那还是很有启发的。不说历史,不说社会这样大的话题, 就是我们处理个人生活中的事情,总结自己人生道路上的成败得 失等等,也都是很有意义的借鉴。
  ------------------
  谁来指点迷津?
  【原文】
  长沮、桀溺①耦而耕②。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③焉。 长沮曰:“夫执舆(4)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 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 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5)者,天下皆是也,而(6)谁以(7) 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8)也,岂若从辟世之士(9)哉?耨(10)而不 辍。
  子路行以告。夫子抚然(11)曰:”鸟兽不可与同群(12),吾非斯人之 徒(13)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注释】
  ①长沮、桀溺:两个隐者,与“接舆”一样以事命名,因在水边耕作,所 以称“沮”,称“溺”。②耦而耕:古代的一种耕田方法,两人并排用耜 (类似铲子)翻土。③津:渡口。(4)执舆:拉着马的缰绳驾车。指孔子 当时正代子路拉着马的缰绳。(5)滔滔:本指周流的样子,这里形容动乱。 (6)而:同“尔”,你,你们。(7)以:与。“谁以”即“谁与”,与 谁的意思。(8)辟人之士:辟同“避”,避人之士指避开无道的人以求天下 大治的人,这里实际指孔子。(9)辟世之士:不仅仅是避开无道的人,而 是避开整个乱世,那也就是隐士了,这里实际上是桀溺指自己和长沮等人。 (10)耨:用土覆盖播下的种子,并把土耙平。(11)怃然:怅 惘失意的样子。③“鸟兽”句:与乌兽同群暗指隐居山林。③斯人 之徒:斯,这,这些。人之徒即指世上的人,人群。
  【译文】
  长沮、桀溺两入并排耕地。孔子经过他们那里,派子路去向 他们打听渡口在哪里。
  长沮问道;“那个手拉疆绳的人是谁?”子路说:“是孔丘。”长 沮问:“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回答:“正是。”长沮便说:“那他 该知道渡口在哪里。”
  子路又去问桀溺。桀溺问:“你是谁?”子路说:“是仲由。”桀 溺问:“是鲁国孔丘的学生吗?”子路回答:“是。”桀溺便说:“就 像滔滔的洪水一样,天下到处都是动荡不安,你和谁在一起来改 变它呢?”你与其跟着那避开坏人的人,何不跟着彻底避开乱世的 人呢?”说完便继续埋头耕作而不理子路了。
  子路回到孔子身边,把他们二人的话告诉了孔子。孔子怅惘 地感叹说:“既然不可以和飞禽走兽同群,我不和世上的人相处又 和谁相处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孔丘也就不会与你们一道来改变” 它了。”
  【读解】   
  孔子派子路去问过河的渡口,子路得到的却是人生渡口的指 点,所谓“指点迷津”。至于过河的渡口在哪里,长沮、桀溺根本 就没有说,反倒是长沮讽刺说,既然是鲁国的孔丘,那他应该知 道渡口在哪里啊!
  这段记载读起来很有点寓言的味道。
  到底是谁来指点谁的迷津?
  按照桀溺的看法,天下大乱,整个世界都像滔滔洪水泛滥一 样,谁能档得住呢?谁又能治理好这种泛滥,像传说之中的大禹 王一样,使天下重归太平呢?没有!所以,孔子和子路等人的奔 走救世是徒劳无益的。这是第一层意思。第二层意思是,既然不 能救世,那我们怎么办呢?要么就随波逐流,大家一起混日子,得  过且过。这是长沮、桀溺们反对的,其实也是孔子们反对的。要 么就避开那些坏人而寻求治理天下、拯救世道的好人。这是孔子 的观点,所以他带领学生离开鲁国而奔走天下,即便是“累累职 丧家之犬,,也绝不后悔,甚至是“知其不可而为之”。但这也是长 沮、桀溺们所反对的。因为,在他们看来,举世皆浊,你在哪里 去寻找净土呢?世人皆醉,你在哪里去寻求清醒的人呢?所以,与 其避人,不如避世,连整个浊世都避开了,隐居于山林之中去与 鸟兽同群,管它世道变成什么样子,这就是长沮、桀溺们的观点, 说到底是隐士的哲学。
  从理论上说,长沮、梁溺们的观点不是没有道理。所以,说 他们在指眯孔子、子路的迷津也无不可。就连孔子听了他们话 后,不也怅悯不已而有所感慨吗?
  但  从实践上说,我们就不能不认为孔子的话也有道理了。事 实上,避开整个世道而与鸟兽同群办得到吗?人毕竟不可以都去 做“狼人”啊!正如孔子所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徒 与而谁与?”作为一个人,不和人打交道而完全隐居是不可能的。 就是长沮、桀溺,不也并没有在山林之中去与飞禽走兽同群,而 还在耕田种地,食人间烟火吗?何况,他们不仅耕田种地,而且 还“耦而耕”,二人并肩操作,也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啊。这 是主观愿望和客观实践的矛盾。从另一方面说,孔子也说得非常 真实:“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如果天下太平,我孔丘也就不 和你们一起出来奔走,进行改变世界的努力了。反过来说,正因 为天下不太平,我们才于心不忍,汲汲于救世之道。说到底,是 一种社会责任感和知识分子的良心在作驱动器,也是不得已而为 之啊。
  其实,孔子选取的,是比长沮、桀溺们更艰难困苦,更具有 悲剧色彩的道路,而长沮、桀溺们所选取的,是不愿意为社会负 责任的撒手不管的路。概而言之,正是积极入世与消极避世,拯 救与逍遥两种人生态度的根本区别。而正是这两种人生态度铸造 着后世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心理,其影响逾千年而不衰,经常摆 在我们每个人的人生转折点上,供我们选择和决断。
  所以,我们绝不要轻忽了这段看似寻常,不过是问问路的文 字。这可不是一条寻常的路啊,回到我们话题的开始,所谓“指 点迷津”,到底谁知道渡口在哪里呢?
  是长沮、桀溺还是圣人孔子?
  不同的你、我、他应该有不同的回答罢!
  ------------------
  到底该不该做官?
  【原文】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①,以杖荷莜②。子路间曰:“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③,孰为夫子?”植④其杖而芸⑤。子 路拱而立。止(6)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7)之,见(8)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9)见之。至, 则用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 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 之不行,已知之矣。”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注释】
  ①丈人:老人,与长沮、桀溺等一样为隐士。②以杖荷莜: 杖,拐杖;莜,锄草的农具。③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四体,即手脚四 肢;四肢不劳动,五谷也不能分辨。这是老人责备孔子的话。④植:插 立。 ⑤芸:同“耘”,除草。(6)止:留。(7)食(si):给人吃。 (8)见(xian):使见。这句说老人让他的两个儿子拜见子路。(9)反:同 “返”。
  【译文】
  子路跟随孔子周游,有一天掉在了后面,遇到一位老人,用 拐杖扛着除草的农具。子路问道:“您见到我的老师了吗?”老人 说:“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老师?”说完便把拐杖插在。 地上锄起草来。子路恭敬地拱手站在一边。于是老人便留下子路 住宿,杀鸡做饭款待他食用,还介绍自己的两个儿子见了子路。
  第二天,子路赶上了孔子一行,并把自己昨天的经历告诉了 孔子。孔子说:“这是一位隐士。”让子路返回去再拜见他。子路 返回去时,老人却己离家出走。子路只好对他的两个儿子说:“不 做官是不合乎道义的。长幼之间的关系都不可废弃,君臣之间的 大义又怎么可以废弃呢?一个人想洁身自好却搞乱了最重要的伦 常关系,君子做官,是为了推行道义。至于理想的主张难以实孔 那是我们早已知道的了。”
  【读解】   
  子路去向老人打听自己老师的行踪,老人的回答竟像是打隐 语,既不说看见了,也不说没有看见,而是反问说:“四肢不劳动, 五谷分不清,谁是老师?”
  那么,老人到底看见了孔子没有呢?不仅看见了,而且还很 了解,不然怎么会用“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来加以概括呢?何 况,子路并没有说出自己老师的名字,他也连问都没问一下怎 么就知道子路要找的是谁呢?
  因为樊迟请求学种庄稼,遭到过孔子的严厉批评(《子路》), 又因为孔子还说过“君子谋道不谋食”(《卫灵公》)之类的话,所 以老人谴责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算是为“小人哉,樊须也!”出了一口气。这是题外的话,题内的话则是那老人的确很了解孔子,所以不是一个普通的农夫而是一个不寻常的隐士,也正因为他是一个不寻常的隐士,知道孔子还会让子路再返回来和自己谈  话,所以才提前离家出走,让子路扑了一个空,就像那接舆不愿意孔子和他谈论一样。
  但子路毕竟是子路,就算是你走了,该说的话他还是要说,不  是时你的儿子说也罢,还是对躲在屋后偷听的你说也罢。 子路所说的话当然是孔子的思想。归结起来有如下凡个要点: 一、官还是应该做的。二、不能因为自己要洁身自好便破坏君臣 之间的伦常关系。三、君子做官不外乎是“行义以达其道”,努力 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罢了。四。至于政治理想很难实现,这是我 们早就知道的了,也算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吧。
  这些思想都是孔子在其它地方反复多次表达过的,并没有什  么新的东西。子路在这里转述,是针对那隐居老人的思想而言,劝他不要隐居,而应该出来为社会,为国家做一点有意义的事,为  拯救这个变乱的世道而作一份贡献。    当然,有一点是必须要特别搞清楚的。子路劝人做官,绝不 是劝人去出风头,争权夺利,捞个人的好处,而是“行其义也”。 为社会大众谋利益作出自我牺牲。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官也就是 以民的公务员。
  这种官,子路认为应该做,孔子也认为应该做,我们又何尝 不认为应该做呢?不仅现在没有做官的人应该做,现在已经做官 的人,不是更应该朝这方面做吗?
  ------------------
  穷达行藏各有志
  【原文】
  逸民①: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②。子 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 降志辱身矣;言中③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 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注释】
  ①逸民:遗落于世而无官位的贤人。②虞仲、夷逸、朱张、少连这 四个人的身世言行已不可确考。③中:合乎。
  【译文】
  古今被遗落的贤人有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 惠、少连。孔子说:“不降低自己的志向,不辱没自己的身个分,是 伯夷、叔齐吧?”又说:“柳下惠、少连降低了自己的志向,辱没 了自己的身分;但他们言语合乎法度,行为合乎思虑。他们不过 如此罢了。”又说:“虞仲、夷逸避世隐居,放肆直言,修身合乎 清高,弃官合乎权变。我则跟这些人都不同,没有什么是非这样 不可的,也没有什么是非不这样不可的。”
  【读解】   
  一般说来,逸民隐士是指那些志向高洁,确立了一个信念就 抱定不放,不肯和现实妥协的人。
  比如说伯夷、叔齐,由于不满于周武王用武力推翻殷朝的做 法,“义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而不肯苟且偷生。所以,孔子 说他们是“不降其志,不辱其身”。是典型的逸民风范。
  但也有次一等的情况,比如说柳下惠和少连。少连的情况今 天已不可考证,但柳下惠的情况却是清楚的。他三次做法官,又 三次被罢兔。当有人劝他离开鲁国时,他却不以为然,还是要坚 持下去。在孔子看来,他和少连已不像伯夷、叔齐那样“不降 其志,不辱其身”,而是“降志辱身”了,不过,他们的言语合乎 法度,行为合乎思虑,具有中正的精神。虽然忍辱负重,但其内 心志节还是没有改变的。
  还有一种情况是像虞仲、夷逸那样,完全避世隐居,放言高 论孔子认为他们的特点是做到了清高,舍弃做官也符合通权达 变的思想。
  至于孔子自己,则是与上面这些逸民都有所不同,主张以积 极用世为前提的灵活态度,“无可无不可”,没有什么是非这样不 可的也没有什么是非不这样不可的,当然并不是不讲原则,在 《里仁》篇里他已说过一次:“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 义之与比。”“无适也,无莫也”就是“无可无不可”,衡量标准只 有一个,那就是“义之与比”,只要是符合正义的就行。说得具体 一点,也就是“用之则行,含之则藏”。或者用孟子的话来说, “应该做官就做官,应该罢官就罢官,应该做得久就久做,应该马  上走就马上走。”(《孟子·公孙丑上》所以孟子称孔子为“圣之 时”,圣人中的识时务者。
  总起来说,逸民隐士也罢,圣人也罢,虽然他们穷达行藏各 有不同,但都有自己立身处世的原则和志向,这一点却是相同的。他们的原则和志向的具体内容各有不同,这是在上面已看得很清楚,因而不言而喻的了。
  ------------------
  周公用人的经验谈
  【原文】
  周公①谓鲁公②日:“君子不施③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④故 旧⑤无大敌,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注释】
  ①周公:即周公旦,孔子心目中的传人。②鲁公:周公的儿子伯禽, 封于鲁,所以称鲁公。③施:通“弛” ④以:用。⑤故旧:指 老臣旧属,义近于“元老”。  
  【译文】
  周公对鲁公说:“君子不疏远他的亲族;不使大臣抱怨自己得 不到重用;老臣旧属没有重大过错就不要遗弃;对一个人不要求 全责备。”
  【读解】   
  这段话大约是伯禽前往鲁国就职时周公对他的训诫。据《史 记-鲁周公世家》记载,西周初年,周公被封于鲁地,由于他要 留在朝廷辅佐周王,不能亲自到封地去治理,所以命令儿子伯禽 代替他去鲁地就封任职。
  周公的话为什么又收录在《论语》中呢?朱熹的《论语集 注》引胡氏的说法,认为孔子爱用这段话来教导学生,所以被收入 《论语》。从我们读《论语》的实际情况来看,至少周公这段话 的主要内容是在孔子及其学生的谈论中出现过的。比如说“君子 不施其亲”的问题,《学而》篇载有子的话说:“因不失其亲,亦 可宗也。”《泰伯》篇载孔子的话说:“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 都是要求君子不疏远自己的亲族。又比如说“故旧无大故,则不 弃也。”《泰伯》篇里孔子也说:“故旧不遗,则民不偷。”最后说 到“无求备于一人”的问题,孔子也曾在《子路》篇中批评那种 “及其使人也,求备焉”的小人作风。
  可见,周公的经验之谈早已深深地印在了孔门师生的脑子里, 并加以应用发挥。说到底,还是一个用人的问题,尤其是高级领 导人的用人问题。当然,对于我们一般人或基层干部来说,也仍 然有借鉴参考的价值。
  ------------------
  子张第十九
  本篇全部是孔子学生言论的记录,主要有子张、子夏、子贡 等。所论内容包括学习、道德、人物评论等,最具特色的是子贡 寸孔子的凡段评论,维护圣人的形象和孔门的威望。全篇原文25 章,本书选18章。
  见危致命,见得思义
  【原文】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 夷。”
  【译文】
  子张说:“读书人见到危难肯献出生命,见到利益想一想是否 该得,祭祀的时候严肃恭敬,遇到丧事发自内心地悲哀,那也就 可以了。”
  【读解】   
  在《宪问》篇里子路问孔子什么是完美的人时,孔子除了谈 到其他条件外,也说过“见得思义,见危授命”的话。在《季 氏》篇里说到“君子有九思”时,其中一思便是“见得思义”。至 于“祭思敬,丧思哀”之类的话,孔子的论述也有不少。所以。子 张不过是转述圣人的话而加以发挥罢了。
  问题当然不在于是孔子的原话还是子张的转述,而在于我们 领会了多少,做到了多少。尤其是其中“见危致命,见得思义”两 条,对于我们今天的读书人来说,真不知是否有人能够做到?
  见危致命是献身精神,见得思义是廉洁风范。说起来,两条 都是非常重要而对于我们具有现实意义的。这就是过去大家常说 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但具体落实到我们每个人头上,关系 列我们的切身利益,我们又会怎么想怎么做呢,比如说,当我们 在长途公共汽车上遭遇车匪路霸时,你是挺身而出进行斗争还是 乖乖地模出自己的钱包递上去呢?又比如说,当你有一定权力在 手时,人家给你贿赂而让你开开方便之门,这时你是脸不红心不 跳地领而受之还是要想一想这东西你是否接受得呢?如此等等,都 是考验你是否具有“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精神的时候,你算不 算得上是一个纯正的读书人,也在这些时候见出本色来。
  有了这些标准,再回过头来看看你的周围,这样的读书人又 有多少呢?
  想来你是不难作出回答的罢。
  ------------------
  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原文】
  子夏之门人间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 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 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①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 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注释】
  ①矜:同情,怜惜。”
  【译文】
  子夏的学生向子张请教怎样与人交朋友。子张问:“子夏是怎 样说的?”回答说:“子夏说:‘可以交往的就交往、不可以交往的 就加以拒绝。’”子张说:“那不同于我所听到的:君子尊重贤人, 也容纳普通的人;嘉奖好人,也同情能力差的人。如果我自己很 好,什么人不能容纳呢?如果我自己不好,别人将拒绝和我交也 我又怎么谈得上去拒绝别人呢?”
  【读解】   
  子夏的回答有些像说绕口令,又有些像说禅语。“可以交往的 就交往,不可以交往的就加以拒绝。”等于说:“可以交往的就交 往,不可以交往的就不交往。”乍一听来,的确是说了等于没说。 什么意思呢?如果让我们来揣测琢磨,他的说法大概有孔子“无 友不如己者”(《学而》、《子罕》)的意思。也就是说,比我好的 我就交往,不如我的我就不交往。听来很有些实用主义交际学的 味道。不过,正如我们在《学而》篇的读解里已经说过的那样,对 “无友不如己者”也不可以作过分拘泥狭隘的理解,而是要求我们 在交朋结友中着眼于人家比自己好的方面,不要着眼于人家不如 自己的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在交友中看到自己的差距,从而不 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比较而言,子张的回答就比子夏明确多了,其交友的原则也 显得更加主动。如果说子夏的交友原则带有实用主义的色彩,性 格显得狷介的话,那么,予张的交友原则则是“公关”型的,性 格也显得开放。所谓“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一言以蔽之 就是各方面的朋友都要交往,“三教九流,无所不为。”或者像孟 尝君那样,连鸡鸣狗盗之徒也在交往之列,因为子张想得很洒脱: 如果我自己是个大大的好人,那么什么人不能容纳呢?如果我自 己不怎么样,那别人自然会拒绝跟我交往,我叉何必费心思去想 什么人该交往什么人不该交往呢?
  子张的交友原则不能说没有道理。而且,越是进入现代,进 入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日益频繁的信息时代,他的话似乎就越有道 理,越值得我们的公关小姐、公关先生们吸取。不过,他们的老 师孔子也的确说过“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 者”(《卫灵公》和“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季氏》之类的 话,要求交往朋友要有所选择,所以,子张的话虽然有道理,但 在择友这一点上却似乎没有子夏的话合于师道。
  所谓“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从这个意义上说,交友有 所选择还是应该的。或者,综合子夏、子张的看法,在与人交往 上分出不同的层次,做到既广泛结交,又有和知心朋友,这算不算 得上是一种比较妥善的办法呢?
  ------------------
  君子不屑于雕虫小技
  【原文】
  子夏曰:“虽小道①,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②,是以君子不 为也。”
  【注释】
  ①小道:指各种具体的知识和技能,相当于后世说“雕虫小技”的意思。 ②泥:滞陷不通,引申为妨害。
  【译文】
  子夏说:“即便是微不足道的雕虫小枝,也一定有它的可取之 处,但是,恐怕热衷于它们而妨害远大的目标,所以君子不屑于 这些玩艺儿。”
  【读解】   
  儒者把人生比作行路,要求有远大的目标。
  “光阴似箭我好象跟不上啊,
  岁月不饶人令我心慌。 乘上千里马快快奔驰吧,
  来呀,我在前面引路开道!”(屈原《离骚》)
  路边的野花闲草虽然美呀,但是不要采,不要妨害我奔向远 方的目标。
  路边的村店野肆虽然好呀,但是不要停,不要妨害我实现自 己的理想。
  路边的玩艺儿虽然多呀,但是不要玩,玩物丧志,雕虫小技 君子不为。
  天地悠悠,过客匆匆。不知儒者活得累不累?
  ------------------
  日日月月有进步
  【原文】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①,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注释】
  ①亡:无。
  【译文】
  子夏说:“每天都能懂得以前不懂的知识,每月都能不忘掉已 经学会的东西,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读解】   
  “日知其所亡”是知新;“月无忘其所能”是温故。两方面结 合起来,正好是孔子“温故而知新”(《为政》)的意思。
  从心理状态上来说,“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又是孔子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的写照。
  子夏手中所棒的,原本是圣人的“衣钵”,儒学可真是劝学之 学。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无论是从方法还是心态上来说,我们今天所宣传而要求于学 生们的,也还是与儒学的精神相通的吧!
  ------------------
  博学笃志,切问近思
  【原文】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
  子夏说:“博学而志向坚定,好问而多想当前的事情,仁德也。 就在其中了。”
  【读解】   
  既要广博地学习,又要有一个追求的中心,这就叫,‘博学而 笃志”。
  既要多问问题,又不要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空想,而要多 想当前的事情,与自己的实际情况密切相关的事情,这就叫“切 问而近思。”
  学习的关键在于自身的体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所以,一 定要从自屯切身处去问,接近处去思。
  其实,也就是我们今天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只不过说法有 所不同罢了。
  ------------------
  百工居肆,君子求学
  【原文】
  子夏曰:“百工居肆①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注释】
  ①肆:店铺、作坊。
  【译文】
  子夏说:“各行各业的工匠在作坊里完成他们的工作,君子通 过学习来达到道。”
  【读解】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行行出状元也罢,非 状元也罢,总有他从事这种行业的手段和工作方法。所以子夏说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你要做一个工匠,总得进入一个店铺或作 坊,在那里锻炼你的手艺,做成你的产品。同样的道理,你要做 一个君子,要实现你的理想,达到你心目中的“道”,那也得有一 定的修炼手段和方式,这就是学习。所以子夏说:“君子学以致其 道。”不学则一事无成。
  说到底,还是劝大家学习。
  我们补充一句,就叫做:
  “学习,学习,再学习。 
  ------------------
  小人文过饰非
  【原文】
  子夏日:“小人之过也必文①。”
  【注释】
  ①文:文饰,掩盖。
  【译文】
  子夏说:“小人犯了错误一定会加以掩饰。”
  【读解】   
  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其实就是圣贤也仍然要犯错误。 关键是看你对待犯错误的态度,就从这态度上又可以看出你的品 德修养。孔子已经反复说过:“过则匆惮改。”(《学而》)、《子 罕》又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卫灵公》都是要求我们 犯了错误要勇于改正。这里子夏又从反面告诉我们:“小人之过也 必丸”小人犯了错误是一定会文过饰非,不愿意承认的。这种不 愿意承认的心理,我们在《卫灵公》篇的读解里已经分析过,一 方面是面子问题,由于不好意思而加以俺饰,另一方面是心存侥 幸,以为人家发现不了而加以掩饰。结果往往是欲盖弥彰,自欺 欺人,在错误的泥坑里越陷越深,以至达到不能自拔的程度。
  所以,当你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而犯了什么错误时,一定要 想想自己是要做君子还是做小人。如果不做小人,那就不要文过 饰非,而要勇于承认并加以改正。
  ------------------
  君子有三变
  【原文】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①,即②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注释】
  ①俨然:庄重。②即:接近。
  【译文】
  子夏说:“君子给人的印象有三种变化:远远望去非常庄重, 接近后却感到温和可亲,听他说话又觉得很严厉。”
  【读解】   
  这是说到一个人的形象问题,尤其是做领导人的形象。
  一个人的外在形象往往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所谓“第 一印象”更是异常重要。根据子夏的看法,君子的“第一印象”最 好给人以庄重的感觉。不过,“第一印象”后,当他与你深入接触 时,“第二印象”应该是和蔼可亲,而不是老板着面孔的。至于 “第三印象”,即谈起话来,语言应该是严厉而有威信,这样才能 够使人畏服。
  就我们的理解来看,子夏的确是在教我们如何去做一个领导 人,尤其是到一个新单位去工作的领导人。作为一个普通人,倒 没有必要如此处心积虑地去注意自己的形象。不过也有一点值得 我们吸取、就是一个人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变化,不要时时处处都 给人一个老面孔,尤其是板着脸的老面孔,让人一看到你就想起 阴天,沉闷压抑,连笑都笑不出来。如果真是这样,那你的群众 关系,你的人际交往就要出问题了。因为我们看到,就是一个堂 堂的正人君子,不也只是“望之伊然”,真正与他接触,也应该是 “即之也温”吗?
  当然,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整天嘻嘻哈哈,处处吊儿郎当, 从来没有一个“俨然”的时候,那也是很成问题的了。
  归结起来说,形象要有所变化,精神也要有所调节。这倒恰 好使我们想起了毛泽东的教导:“团结,紧张,严肃,活众。”
  难道不是这样的道理吗?
  ------------------
  信任是前提
  【原文】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 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译文】
  子夏说:“君于受到信任后才去使唤百姓,没有受到信任就去 使唤,百姓就会认为是虐待他们。君子受到信任后才去劝谏君主, 没有受到信任就去劝谏,君主就会认为是毁谤他。”
  【读解】   
  对于很多事情来说,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都是前提。不仅当高 级领导人,上对君王下对百姓如此,就是做一个单位的干部,一 家公司的老板,也同样是如此。当你的部下对你缺乏信任时,你 随便分配他干什么,他都有可能认为你对他,心存偏见,有意整他。 相兄只要他信任你,认为你对他好,则你随便分配他做什么,他 都不知心存芥蒂,而会主动积极地去完成它。你对上级也是同样 的道理。所谓“交浅不言深”,如果上司不信任你,你最好还是少 提意见少提建议,不然的话,你的一片好心很可能被当作了驴 肝肺,忠言也会被认为是在反对他,毁谤他。当然,如果上司信 任你,对你言听计从,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总而言之,信任的确是前提。一个人对上对下都能取得信任, 那他多半会比较顺当,相反,则可能做得很累很苦,仕途也长不
  是不是正因为不少人都搞懂了这一点,才学会了上下。“勾 兑”,八面玲陇,做得滴溜溜转而一帆风顺呢?
  ------------------
  大德不逾,小节不拘
  【原文】
  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注释】
  大德:德行中的大节。小德即小节。   闲:限,引申为法度。
  【译文】
  子夏说:“大节方面不出问题,小节上有所出入是可以的。”
  【读解】   
  在《宪问》篇里,子贡问孔子说:“管仲是不是仁呢?齐桓公杀了公子纠,管仲不为主子死,反而做了桓公的宰相
  。”孔子说:“管仲做桓公的宰相,辅佐他称霸诸侯,匡正天下,老百姓到现在还受到他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我们大概也都像落后民族那样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边开了吧。难道真要像普通男女那样拘于小节小信,自缢于沟渠之中而没有人知道都好吗?”
  这是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说明“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评价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应当观大节,看主流,而不应斤斤计较于细微未节,更不能抓住一点不放,以小节之过否定大节,把人一棍子打死,把事情全盘否定。
  当然,这样说并没有鼓励你在小节上蓄意越轨犯规的意思,而只是说对人不必求全责备而已。这是需要特别加以指出而不容许钻空子的。
  ------------------
  读书与做官的问题
  【原文】
  子夏曰:“仕而优 ①则学,学而优则仕。”
  【注释】
  ①优:饶,余。
  【译文】
  子夏说:“做官有余力就去学习,学习有余力就去做官。”
  【读解】   
  子夏当然不会想到,他的“学而优则仕”在两千多年后的 “文化大革命”时代会成为“孔家店”的弥天大罪之一。批判者脱 离时代背景并撇开“仕而优则学”不论,当然是一种断章取义,为 我所用的做法。但是,我们也没有必要为了给儒家“平反”而否 认子夏所论读书与做宫之间的密切关系。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闻。”读书人学有所成,考 取功名,通过做官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社会理想,这的确是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成功的人生道路的写照,也是儒家提倡的人生 之路,它所体现的是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并没有什么特别“罪 大恶极”的地方。这就是“学而优则仕。”如果说它有什么问题, 那也是社会和时代的问题,而不是因为子夏这样说了就有了问题。
  至于“仕而优则学”,那就更没有问题了。做官的人在做官有 余力时就去学习,就像我们今天的干部到党校去轮训或到干部专 修班再去拿一个文凭一样,提高提高文化知识水平,增长增长理 论修养,这有什么不好呢?总比做官之余就去“腐败”,仕而优则 “牌”,仕而优则“舞”要好得多吧?所以,“仕而优则学”不仅没 有问题,恐怕还是应该大力提倡的风气哩。
  归结起来,“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贯串着“学以致用”、 “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其合理的内核,至今也仍然值得我们 吸取,而不应该去“批倒批臭”。
  ------------------
  法外有情
  【原文】
  孟氏①使阳肤②为士师③,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 散久矣。如得其情④,则哀矜而勿喜。”
  【注释】
  ①孟氏:即孟孙氏,鲁国专权的大夫之一。②阳肤:据说是曾子的 学生。③士师:法官。④情:指犯罪的真情。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