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四书五经合集(白话注释版)

_20 (古典)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11)。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 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12)。盖均无贫,和无寡, 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13)以来之。既来之,则安 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 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频臾,而在萧墙(14)之内也。”
  【注释】
  ①颛(zhuan)臾:鲁国的附属国,在今山东费县西北。②有事: 《左传·成公十二年》说:“国之大事,在把祀与戎。”所以,这里的有事即指用 兵(戎)。③尔是过:“过尔”的倒装,“是”字在这里起倒装的作瞅。 “过尔”即责备你(你们)。“过”在这里作动词用。④东蒙:即蒙山,在 今山东蒙阴县南,接费县界。(5)周任:古代的一个史官,有良史之称。 (6)陈力就列:陈力,贡献力量;就列,就任职务。(7)相:辅佐。 (8)咒(si):一种类似野牛的独角怪兽。③柙(xia):关野兽的笼子。 (10)椟(du):匣子。(11)费:季氏的领地,在今山东费县西南, (12)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原文作“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 而患不安”,一般根据下文“均无贫”、“和无寡”认为原文有错,所以改正。 (13)文德:礼乐仁义的政治教化,(14)萧墙,国君用的屏凤。臣下见国 君,一到屏风前就会肃然起敬,所以叫做“萧墙”(“萧”字从“肃”得声). 萧墙之内本指国君,这里用来代指朝政。
  【译文】
  季氏将去攻打颛臾。冉有、子路去见孔子说:“季氏就要对颛臾用兵了。”
  孔于说:“冉求!这难道不应该责备你们吗?那颓臾是前代君 王封在东蒙山主持祭祝的,并且在鲁国的疆界之中,是国家的臣 属,为什么要去攻打它呢?”
  冉有说:“季氏要这么做,我和子路都不想这么做。”
  孔子说:“冉求!周任有句话说:‘能够贡献力量,这才任宫 就职,如果不能,就辞职不于。’主于遇到危险却不扶持,将要摔 倒了却不搀扶,那要你们这些辅佐的人千什么呢,何况你的话也 是站不住脚的。老虎咒牛从笼子里跑了出来,龟甲美玉在匣子中 毁坏了,到底该怪谁呢?”
  冉有说:“现在那颛臾,国力强固又离费地很近,今天不把它 攻取,今后一定会成为子孙后代的忧患。”
  孔子说:“冉求!君子最痛恨那种不直说想要做什么却一定要 找些借口来掩饰的人。我听说,无论是有国的诸侯还是有家的大 夫,不怕贫穷,就怕财富不平均;不怕人少,就怕动乱不安。财 富平均就无所谓贫穷,团结和睦就不怕人少,安定就不会倾覆。正 因为这样,所以远方的人不归服,就修养礼义仁德来招引他们。一 旦他偿来了,就要好好安顿。现在你们二人辅佐季氏,远方的人 不归服却不能招引,国家分崩离析却不能守护,反而想在国境以 内发动战争。我恐怕季氏的忧患不颛颓臾,却在朝政之中哩。”
  【读解】   
  过一段文字较长,有好几个要,点值得我们注意。
  首先是做臣下的职责问题。
  冉求和子路一起在季氏那里做家臣。前面我们已经知道,季 氏是鲁目的豪门贵族,势力甚至超过了国君。现在为了进一步扩 大自己的势力,又想去攻打紧邻自己领地的颛臾。这当然是不正 义的战争所以孔子一听说这事就谴责冉求和子路没有尽到责任。 冉求推卸责任说:“那都是长官的意思,我和子路都是不同意的, 可有什么办法呢?孔子于是针锋相对地批评说:“任一份职就要 尽一份力,辅佐别人就要尽心竭力。见到主人有危险而不知尽忠, 眼睁睁地看着他往火坑里跳,往山崖下掉却袖手旁观,这难道是 正确的态度?何况,老虎兕牛出了笼子,龟甲美玉毁在了匣中, 这难道正是管理者的责任吗?”
  其实,不只是做臣下辅佐君王大夫如此,就是我们今天从事 各种职业也同样是如此。在《宪问》篇里,孔子曾经说过“不在 其位,不谋其政。”那么,现在他说的意思就是“在其位,谋其 政”了。即使使用我们今天并不那么先进的话说,起码也是,‘拿一 份钱。做一份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那钟也得撞响才是啊!
  由于孔子的批评抓住了要害,使冉求、子路难辞咎,所以, 冉求只好实话实说了。他说:“不是我们存心要消灭那颛臾,而是 因为它日渐强大,又直接对季氏的领地构成威胁,现在不消灭它, 今后就会成为季氏的大患啊!”可见冉求实际上已是参与了季氏的军 事谋划的,却不料他这一说,又正好暴露出自己的一个大问题。孔子 一针见血,马上批评他说:“君子最痛恨那种不直说想要做什么 却一定要找此借口来掩饰的人。”因为在孔子看来,冉求的说法纯粹 是侵略者的强盗逻辑。明明是自己要去侵略、消灭人家,却找 借口说是因为人家对自己构成威胁。这正如20世纪日本军国主义 者侵略中国却说成是要搞“大东亚共荣圈”一样。总之是心里明明 想的是一样,口里却装模作样地说成是另一样。把本意埋藏起来, 却另编一套理由作为掩饰。这种人,用我们今天流行的成都 方言就叫做“假打”,或者说是伪君子。
  这是我们在这一段文字中应该注意的第二个要点。
  第三个要点是孔子接下去所做的下面阐述,实际上是说的均 贫富,讲稳定,求发展的治国方略,既包括内政也包括外交,既 涉及经济也涉及政治。其中尤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他的贫富思想。 他的这种思想当然不同于共产主义,而具有平均主义的色彩。因 为他“不患贫”而共产主义却是“患贫”--消灭贫穷的主义。 当然,历史地看,孔子的均贫富思想仍然具有积极意义。至少,它 成为后世不少农民起义的口号和目标。
  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后,孔子又针对冉求和子路的问题进行了 批评,最后指出季氏的真忧患恐怕不在颛臾等什么外在力量上, 而是在自己的内部朝政方面--“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这就是名言“祸起萧墙”的来源。
  通览整段文字,我们不得发出感慨:圣人的思想可真是博大精深 啊!就“季氏将伐颛臾”这一件事情上,就可以见他思想的光辉,小至 说话做事,大至治国平天下,都使我们不无都益,深受高层启发。这还有 什么可说的呢?圣人就是圣人罢! 
  ------------------
  礼乐征伐自谁出?
  【原文】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1)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②不失矣;自大夫出,五 世希不失矣;陪臣③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 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④不议。”
  【注释】
  (1)礼乐征伐:指制作礼乐及发令征伐的权力。②希:同,‘稀,很少。 ③陪臣:大夫的家臣。④庶人:老百姓。
  【译文】
  孔子说:“世道清明,那么制作礼乐和发令征伐的权力都出自 天子。世道混乱,那么制作礼乐和发令征伐的权力都出自诸侯。出 自诸侯,大约传至十代很少有不失去的;出自大夫,传至五代很 少有不失去的;大夫的家臣操纵了国家的政令,传至三代很少有’ 不失去的。世道清明,那么政令就不会出自大夫。世道清明,那 么老百姓就不会议论政治。”
  【读解】   
  这一段既可当历史读,又可当历史哲学读,反映了孔子对于 他所处的那个历史时代的总结和看法。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就是中央发号施令,各地执行,是一种正 常的中央集权制统治,也是社会稳定的象征之一。所以孔子把它, 作为世道清明的体现。在孔子的眼中,西周的时代就是这样一个 时代。
  “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就是中央失去了集权,已不能够发号施令, 或者说发号施令已不起作用。倒是各诸候国,也就是各地方势丸 占了上风,自行其是,既制作礼乐又发令征伐,把中央甩在一边 形同虚设。东周时代大致就是这个样子。
  至于说自大夫出,甚至自大夫的家臣出,那更是变乱的时代、 变乱的国家了。孔子自己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春秋末期)、这 样一个国家(鲁国仲孙、叔孙、季孙三大夫操纵国政,甚至连季 氏的家臣阳虎都操纵了鲁国的国政)。   一方面,政权从天子下移到诸侯,乃至于大夫、大夫的家臣, 这是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另一方面,越演变节奏越快,斗争越 尖锐激烈,所以,诸侯还可以传十代,大夫就只能传五代,到大 夫的家臣,就更是只能传三代甚至更短了。这也是一个规律。
  孔子既看到了这种变化,也承认这种变化的客观性,但就主 观思想和主张来说,他当然是反对这种变化的,所以他又说:“天 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大夫当政,这岂不是名不正言不顺吗? 更进一步,“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老百姓谈论国政不是好事 情,也不是个好兆头。因为,大家如果生活得很自在,是绝不会 去议论朝纲,指点江山的。而一旦到了大家议论纷纷时,即便你 到处都贴了“莫谈国事”的通告,也同样是止不住的。止不住就 会出问题,民怨鼎沸,政权易位,天下大乱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
  朋友有益还是有害?
  【原文】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①,友多闻,益 矣;友便辟②,友善柔(3),友便佞(4),损矣。”
  【注释】
  (1)谅:信。“谅”有时特指小信,如《卫灵公)篇说:"君子贞而不谅。" “谅”与“贞”相对,指小信。但这里却泛指守信,无大信、小信的区别。 ②便(pian)辟:诌媚逢迎,主要指举止行为方面。③善柔:假装和 善,当面一套,背后一套。(4)便佞:花言巧语,主要指言谈方面。
  【译文】
  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与正直 的人交朋友,与守信的人交朋友,与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是有 益的。与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与两面三刀的人交朋友,与花言 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读解】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世界上恐怕找不出一个完全没有朋友的人吧?就连那飘流在 孤岛上的鲁滨逊,不也有一个土人“星期五”作朋友吗?   但是,朋友有好有坏,有真正知心,遇事愿为你两肋插刀的 朋友;也有虚情假意,遇事在你背后插刀子的朋友。
  那么,到底哪些朋友好,哪些朋友坏呢?这是我们大家都时 常感到困惑,时常感到苦恼的一个问题。
  那就仔细琢磨琢磨圣人的话吧,再回过头看看你身旁--
  到底哪些是益友?哪些是损友?
  “损友敬而远,益友亲而近。”
  不用多说,你也知道该怎么办了罢。
  ------------------
  快乐有益还是有害?
  【原文】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1)礼乐,乐道(2)人之善, 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3)游,乐宴乐,损矣。”
  【注释】
  ①节:节制,制约,调节,②道:说。③佚:同“逸”,过分。
  【译文】
  孔子说:“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也有三种。以得到 礼乐的调节为快乐:以讲别人的的好话为快乐,以交了不少有益 的好朋友为快乐,是有益的。以骄纵作乐为快乐,以游荡忘返为 快乐,以大吃大喝为快乐,是有害的。”
  【读解】   
  概括起来说,精神的心灵的快乐是有益的,物质的感官的享 乐是有害的。
  圣人禁欲吗?
  不禁。有“食不厌精,烩不厌细”为证。(《乡党》)
  只不过,第一,不能一味追求感官享乐,不能过分,第二,二 者不能得兼时,以心灵的精神外快乐为追求,而舍弃物质的感官 的享乐。所以才有“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述而)) 的情况。
  像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有谁能够听巴赫、贝多芬的古典音乐 而三个月不知回锅肉是什么味道呢?
  事实上,我们今天的不少人正是以游山玩水,大吃大喝,纵 情于声色为快乐的啊。圣人说这些都是有害的,又有多少人听得 进去呢?
  ------------------
  把握好说话的时机
  【原文】
  孔子曰:“待于君子有三愆①: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 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②。”
  【注释】
  ①愆(qian):过失,②瞽(gu):瞎子。
  【译文】
  孔子说:“陪君子说话容易有三种失误:还没轮到自己说话却 抢先说了,这叫急躁;轮到自己说了却不说,这叫阴隐;不察颜 观色而说话,这叫瞎子。”
  【读解】   
  这里的君子指长官、前辈等,用朱熹的解释,指“有德位之 通称。”其实,就是一般朋友。同学、同事之间说话,这里的几点 也都是适用的。
  孔子所指出的三个毛病,的确也是我们一般人容易犯的,第 一个毛病是急躁而爱出风头,没有耐心听人说话的涵养,对于一 个领导者来说,这一点尤其致命,第二个毛病是阴隐,该说话的 时候不说,给人以城府很深,人很阴的感觉,尤其容易失去朋友。 第三个毛病是不长眼睛,说话不看人家的反应,只顾自己说得痛 快,得罪了人自己还不知道,这是炮筒子一类的人,尤其不能做 与人交往、接待、洽谈等方面的工作。
  好言一句三冬暖,话不投机六月寒。
  如何把握好说话的时机,这的确是非常重要的。
  孔子周游列国,劝说君王,所以对如何与达官贵人们说话很 有心德,很有体会。从一定意义上说,这里的一段话正好是他的 经验之谈。对我们来说,当然不仅仅是对付达官贵人的问题,诸 如商务谈判、公关工作、一般社交,都需要掌握谈话的艺术。孔子 的经验之谈不是正好提供给我们借鉴吗?
  ------------------
  人生三戒
  【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 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中得。”
  【译文】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戒忌:年少的时候,血气尚未稳定,要 戒女色;到了壮年,血气旺盛刚烈,要戒争斗;到了老年,血气 已经衰弱,要戒贪得无厌。”
  【读解】   
  人生三戒。
  少年时戒的是性的问题。就像我们今天戒黄色读物和影视对 青少年的影响一样,主要是希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减少青少年 犯罪,增进社会稳定。其实,还有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不 为中、老年时代留下身体方面的祸根。不少人中、老年时代时的疾病 都是青少年代纵欲过度而埋下的病根。
  壮年时戒的是斗的问题。这里的斗不是指打架斗殴,而是指 精神方面的争强斗胜。时时处处都打跨人家,而让自己出人头 地,高人一等。这是典型的中年人的毛病,多半也会种下冠心病 之类的病根。
  老年人戒的是得的问题。这里的得是指贪得无厌,许多人 有一种看法,就是人越老越吝啬,越老越贪婪。不知这是不是一 种偏颇的看法,但这方面的故事也的确有很多就是了。 好在圣人一共也只提出了人生三戒(而不像猪悟能那样“ 八 戒”),而且三戒还处于人生三个不同的阶段。所以,对每个人来 说,随时需要做到的实际上也就只有一戒罢了。
  问题在于,怎么戒?
  朱熹《论语集注》引范氏的话说:“少未定,壮而刚,老而衰 的是血气;戒于色,戒于斗,戒于得的是志气。君子养其志气,故 不为血气所动。”这实际上也就是孟子所说的“持其志,无暴其气。” (《孟子·公孙丑上》用志气去控制血气。
  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用理性的缰绳去约束那情感和 欲望的野马,达到中和调适。
  别乱跑啊,你那奔突的马!
  ------------------
  该不该有所畏?
  【原文】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①,畏圣人之言。小人 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2)大人,侮圣人之言。”
  【注释】
  ①大人:指地位高的人或德行高的入,这里两方面的意思部有。(2) 狎(xia):态度不庄重的亲呢。
  【译文】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敬畏: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德行高 的人,敬畏圣人的话。小人不懂得天命而下敬畏,轻佻地对待地 位高、德行高的人,轻侮圣人的。”
  【读解】   
  一个人该不该有所畏 ?
  有一句话说:“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这句话作 狭义的理解是有道理的。但如果作广义的理解,像有些人所认为 的那样,指一个人应该天不怕,地不怕,没有什么可畏惧的,那 就不一定妥当了。 试想,没有什么可畏惧的,岂不是连走私贩毒,杀人越货,铤 而走险都不怕了吗?
  那我们拿这个人可真是难办了!
  所以,一个人总不是要有所畏才好。
  敬畏天命,敬畏大人,敬畏圣人之言,这是孔子所要求我们 的。这里实际上涉及到三大方面的问题:天命关于信仰,大人关 于社会规范,圣人之言关于思想权威。一个人有了这些敬畏、信 仰就会有所皈依,生活就会有所规范,思想就会有一个中心。在 此基础上活着,生活才会觉得有目的,人生才会感到有意义,一 切的事业感、成就感,才会油然而生。相反,一个人如果没有这 些敬畏,这些信仰、规范和中心,那就会恣意妄行,无视社会思 想和行为规范,无所不为,无恶不作,因而是非常危险的。
  这大概就是有所畏的哲学,有所畏的辩证法吧。
  ------------------
  天才、勤奋者与懒汉
  【原文】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因而学之, 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译文】
  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是最上等的;通过学习才知道的是次 一等的;遇到困难才学习的又是次一等的;遇到困难仍然不学习 的人是最下等的了?”
  【读解】   
  这是根据天赋和学习态度来划分的四个等级。 生而知之者是智力最上等钓人,具有非凡的天赋,也就是我 们今天所说的天才人物。 因而知之者是一般勤奋好学的人,天赋虽然没有什么特出的 地方,但通过刻苦学习仍然可以读大学,做研究生等成为有用的 人才。这是第二等级的人。 困而知之者是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才知道努力学习的 人,“书到用时方恨少。”这种人,作个不恰当的比拟,有点像我 们今天读电大,成人自修大学或职工夜大一类学校的人。按照孔 子的看法,属于第三等级的人。 最后还有一种困而不学的人。明明已经在生活与工作中感到 非常困难了,却仍然不愿意花,久时间和精力在学习上,而是以滥 为滥,打牌喝酒“混”日子。这种人,按照孔子的看法,是属于 最下等的不可救药的人。 既然有这样四个等级的划分,那么,孔子自己属于哪个等级 的人呢?以我们的看法,他当然应该属于天才的级别,是生而知 之的了。可他自己却并不这样认为,在《述而》篇里,他曾说过: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可见,他自己排队是 在第二个等级里,也就是学而知之的人。 圣人如此,我们自己对号入座,又该属于哪一等呢?
  ------------------
  君子的九种思虑
  【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 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1),见得思义。”
  【注释】
  (1)难:指患难,引申为后果、后患。
  【译文】
  孔子说:“君子有九种思虑:看的时候要想想看清楚了没有; 听的时候要想想听明白了没有;侍人的脸色要想想是否温和;对 人的态度要想想是否恭敬;说话要想想是否忠诚;做事要想想是 否认真;有了疑问要想想怎样向人请教;遇事发恕时要想想后果; 有利可得时要想想是否正当。”
  【读解】   
  这九种思虑与“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 动”(《颜渊》)一样,都是规范一个人言行的顶上功夫,在一定 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儒教的清规戒律。 “
  试想,一个人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甚至一视一听都要自我 省察一番,想想对不对,那不是活得太累了吗?
  因此,从理论上说,这九种思虑都是非常有道理的,也是很 有必要的,但当你真正面对现实,尤其是纷繁复杂、变幻莫测的 现代生活时,就会感到要真正履行起来是相当困难的。
  当然,我们不能因为实行起来很困难就完全否定它们或者置 诸脑后不予理睬,九种不能实行,就是实行其中一二种也是有好 处的啊。比如说“忿思难”,当你发怒时想想后果;又比如说“见 得思义”,当你有得可得时想想是不是不义之财。起码在我们这个 时代不是非常适用的告诫吧。君不见,街头巷尾,打架斗殴而酿 成严重后果,往往不就是起因于一件非常小的事端吗?结果 就造成孔子在《颜渊》篇里指出的那种情况:“一朝之忿,忘其身, 以及其亲,”不仅害了自己,而且也连累到家人。这岂不是很糊涂 吗?再说“见得思义”的问题。那众多断送前程或晚节不保的贪 污受贿者,不就正因为在有利可得时没有想一想是不是不义之财, 是不是不应该得,不应该拿吗?当然,也许想过,也许当时就知 道是不义之财,不应该得而仍然得了,那就是蓄意犯罪,早已不 是君子而是小人了,超出了我们讨论的范围。
  总而言之,凡事还是多想一想,思虑思虑为好。
  ------------------
  独善真身与用行舍藏
  【原文】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①,见不善如探汤②;吾见其人矣,吾闻 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 也。”
  【注释】
  ①如不及:好象赶不上似的,形容急切追求。②探汤:探,用手试; 汤,滚烫的热水。
  【译文】
  孔子说:“见到善就如同赶不上似的急切追求,见到不善就如 同用手试开水一样急忙避开;我见到过这样的人,也听到过这样 的话。隐居以保持自己的志向,行仁义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我听 到过这样的话,但没有看到这样的人。”
  【读解】   
  这里展示的是两种人生态度,两种处世哲学:前一种是独善 其身的人;后一种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尽心上》的人,或者用孔子自己的话来说叫做“用之则行,舍 之则藏。”(《述而》)
  发  两种人都不错。但孔子认为前一种还比较容易做到,所以说 他不仅听到过这种说法,也确实见到过这种人。后一种则不容易 做到,所以说他只听到过这种说法,但却没有真的见到过这种人。 其实,孔子也不是完全没有见到过这种人。在《公治长》篇里,他 曾评论南容时:“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并把自己 的侄女儿嫁给了他。在《卫灵公》篇里,他又评论卫国大夫蘧伯 玉,说他“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这些人都是他见 过的。甚至在与颜渊谈到“用之则行,舍 之则藏。”的处世态度时, 他还说“惟我与尔有是夫!”(《述而》)认为只有他和得意弟子颜 渊能做到这样。当然,所有这些人,包括他自己和颜渊,都有做 的程度不同,尤其是,往往是有这种处世态度,但不一定真正实 现了,特别是关于“达则兼善天下”,也就是“行义以达其道”的 方面,无论是颜渊还是他自己都没能够做到,南容和蘧伯玉也成 就不大,所以,朱嘉认为只有伊尹、姜大公一流的人才真正州 了“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伊尹、姜大公都只是孔子 听到过而没有见到过的人。
  为什么独善其身还比较容易做到,“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 其道”就非常难做到呢?这是因为,独善其身的主观能动性可以 起很大的作用,不外呼是自己管住自己罢了。而“隐居以求志, 行义以达其道”,尤其是“行义以达其道,,不只是靠主观努力就可 以做到的,还必须有客观的条件,也就是时势和机遇才行。
  所以,没有时势和机遇,你也就不必苦苦追求,‘行义以达其 道”了,能够做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独善其身、洁 身自好也就算不错了罢。
  ------------------
  富贵如浮云,美名传千世
  【原文】
  齐景公有马千驷①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 首阳②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③”?
  【注释】
  ①千驷: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叫驷,千驷就是四千匹马,是一笔很大的 财富。或者把“有马千驷”理解为“千乘之国”,指齐景公拥有一个大国,自 然然是很有财富的了。②首阳:山名,即传说中伯夷、叔齐饿死的地方。具 体地点现已难以确证。③其斯之谓与:这句话前面没有承受语,一般认 为掉了文字。宋儒认为就是《颜渊》篇的“诚不以富,亦祗以异”两句,但 也没有确证。
  【译文】
  齐景公拥有四千匹马,但他死的时候,老百姓并不认为他有 什么德行可以称赞。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下,老百姓却直到 现在还对他们称赞不已。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读解】   
  什么意思?
  即使这里掉了文字,我们也可以很容易地理解这意思,那就 是:富贵如浮云,美名传千世。
  官贵如齐景公,拥有四千匹好马”(还不说其它了),该是够富 的了吧?贵为大国领袖,该是够责的了吧?可是当他死了以后,还 有什么呢?什么也没有,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钱财都是身外 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或者还是如那《红楼梦》中的《好了 歌》所唱,“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 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 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有什么意思呢?
  相反,伯夷、叔齐义不食周栗,饿死于首阳山下,可以说是 穷到极点了,但老百姓却到现在还称赞他们,传扬他们的美名,这 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们的气节感人,精神动人。
  所以说富贵如浮云,美名传千世。
  既然如此,我们今天又急急如律令似的汲汲于富贵干什么呢?
  ------------------
  诗礼传家
  【原文】
  陈亢①问于伯鱼②曰:“子亦有异闻③乎?”对曰:“未也。尝独 立,鲤趋(4)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 《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 ‘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 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5) 其子也。”
  【注释】
  ①陈亢:字子禽,他一向对孔子心存怀疑。②伯鱼,孔子的儿子孔 鲤的字。③异闻:特别的听闻。陈亢怀疑孔子对自已的儿子有不同于其 他学生的特别的教育。(4)趋:快走。按照礼的规定,臣经过君的面前,儿子 经过父亲的面前,都应快走以示尊敬,⑤远其于:与自己的儿子保持距 离,以免偏私、溺爱。
  【译文】
  陈亢问孔鲤说:“您从老师那里受到过与众不同的教育吧?”孔鲤回答:“没有。他曾经一个人站在庭中,我恭敬地走过,他问我: ‘学《诗》了吗?’我说:‘没有。’他便说:‘不学《诗》,就不会 说话?’我退下后便学起《诗》来。又有一天,他还是一个人站在 庭中,我恭敬地走过。他又叫住我问:‘学礼了吗?’我说:‘没有。’ 他便说:‘不学礼,就无法立身。’我退下后便学起礼来。要说有 什么特别的教育,就这样两次罢。”
  陈亢下来后很高兴他说:“我问一件事得知了三件:得知 《诗》,得知礼,还得知君子不偏爱自己的儿子。”
  【读解】   
  过去很多文化人家的厅堂里都挂着“诗礼传家”的匾额,这 来源大概也就起于孔子对自己儿子的教育了吧。
  而我们看到,孔子对于儿子学《诗》学礼的要求,的确也不 是什么与众不同的教育。在《泰伯》篇中,孔子就曾经说过:“兴 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阳货》篇中,孔子又要求学生 们说:“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 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所以,要求 学《诗》也好,学礼也好,都是对学生们的普遍教育,而不是什 么家传秘诀。这一点也再次证明了圣人“有教无类”(《卫灵公》) 的教育方针。   回到《诗》和礼本身的重要意义上来看,《诗》就是《诗经》, 由孔子删削编定,在孔子看来,“《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为政》)不仅,‘思无邪”而且“可以兴,可以观, 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诗》在当时简直就是一部百科全书。无论是外交谈判还是社交场 合,引《诗》蔚为风气,所以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至 于说礼的重要性,那就更是不言而喻的了,礼是社会成员共同遵 守的行为规范,古代的礼在很大程度上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法。所 以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 渊》)礼既然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一个不学礼,不懂礼的人怎么 能够在社会上立身处世呢?这就是“不学礼,无以立”的道理所在。
  ------------------
  阳货第十七
  本篇内容涉及面广泛,包括政治、礼乐、诗教、道德、人性 等各个方面,还有几章涉及到当时“家臣执国政”和叛乱的情况, 具有史料价值。全篇原文共26章,本书选23章。
  圣人的虚与委蛇
  【原文】
  “阳货欲见孔子①,孔子不见,归孔子豚②。孔子时其亡③也,而 往拜之。遇诸涂④。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⑤:“怀其宝而 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6)失时,可谓知乎?” 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注释】
  ①阳货欲见孔子:阳货又叫阳虎,季氏的家臣,这时已把持季氏的大权, 成为孔子所说的“陪臣执国命。”(《季氏》)“见”,在这里为使动用法,是阳 阳货想去拜见孔子去拜见他的意思。②归孔子豚:归同“ ”,赠送;豚:乳猪。  ③时其亡:等到阳货不在家。时:伺;其,代指阳货;亡,无,不在。  ④涂:同“途”。⑤曰:以下几个“曰”字后面的话均为阳货自问自答。  (6)亟(qi):屡次。
  【译文】
  阳货想让孔子去拜见他,孔子不去拜见他,于是他便送给孔  子一只乳猪。孔子等他不在家的时候前往拜谢,不巧在路上遇见 了。阳货对孔子说:“来!我跟你讲话。”于是说:“怀藏本 却任   凭自己的国家混乱,这可以叫做仁吗?”然后又自己回答说:”不 可以。想为国家做一点事却屡次失去时机,这可以叫做智吗?”接 下去又说:“不可以。日月流逝,年岁不等人啊。” 孔子于是说:“好吧,我要做官了。”
  【读解】   
  虚与委蛇是一种表面顺随,实№上敷衍应付的态度。对于有 些人胡搅蛮缠,我们既跟他讲不清道理,也犯不著与他针锋相 对,于是便采取这种虚与委蛇的态度、所以,虚与委蛇实№上 也是一种知人处事的技巧。
  我们看到,圣人有时也是要用这些技巧的,这里就是一个例证。
  阳货可以说是鲁国的一个坏人,但他却得了势,气焰如日中 天,不可一世。不过,他对孔子还比较尊敬,也很看得起孔子,一 再希望拉孔子出来为他做事。而在孔子看来,他是连季氏都不知 的,“陪臣执国命”的野心家,根本不可能替他效力。所以,当他 想让孔子拜见他时,孔子不去拜见他。阳货不愧是一个政客,他 有他的办法,这就是趁孔子不在家时送了一只乳猪到孔子家里去。 因为根据当时的礼节,大夫送东西给士,如果士没有亲自在家  受,就得回拜还札。殊不知孔子也自有高明之处,以其人之道还 治其人之身,也趁阳货不在家时前去拜谢。不过,人算总归不如 天算,他们二人竟在路上碰上了。这下阳货可高兴了。抓住孔子 的自问自答来看,我们不得不承认阳货说话还是很有一套的,抓 住了孔子经常谈论的仁和智两个话题,句句都打在点子上,使你 不得不承认他讲得很有道理。所以孔子等他说完后便答道:“好吧 我要做官了。”
  当然,后来的事实证明孔子并没有做阳货的官。所以,孔子 的答辞不过是虚与委蛇,敷衍应付他罢了。因为不愿意在大街上 受他胡搅蛮缠,又不愿意直接得罪他,甩开他就走。
  那么,孔子是不是老于世故、圆滑取巧呢?
  应该说不是,而只是一种通权达变的待人处世技巧,就像他 在“直”和“信”这两个问题上的通权达变态度一样。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处理 各种各样的事,如果一味地刚直,一味地守信,一味地嫉恶如仇, 不仅待待不好人,处不好事,自己也将受到伤害。说起来还是“缴 缴者易污,浇浇者易缺”的道理。所以,有时候来一点虚与委蛇, ,应付应付也不是什么老于世故,圆滑取巧的问题。关键是要看你 对什么人,处什么事。如果毫无原则地一律虚与委蛇,那当然就 是另外一回事了。
  ------------------
  人性的问题
  【原文】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译文】
  孔子说:“人性本来是相近的,只因为教养的不同,便相差很 远了。”
  【读解】   
  《三字经》一打头就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这里的“性相近,习相远”就是孔子的语录了。
  《莱根谭》说:“人人有个大慈悲,维摩、屠刽无二心也。只 是欲情封,当面错过,便飓尺千里矣。”这虽然是用禅宗的语气 在说话,但其表达的意思却仍然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 相远。”
  其实,真正关于人性的话题,孔子谈得并不多,要到孟子的 时代才有深入的性善性恶探讨,并由此形成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 个重要范畴。 作为仁者,作为教育家,孔子更看重的是后天教养的一面,所 以他苦口婆心地叮咛我们“学而时习之”,并现身说法他说:“我 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
  就是这里说“性相近,习相远”,也仍然是强调后天教养的重 要意义。这是我们应该特别注意的地方。 
  ------------------
  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原文】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译文】
  孔子说:“只有上等的智者和下等的愚人是不可改变的。”
  【读解】   
  一方面,“性相近,习相远。”
  另一方面,“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这两句话是密切相关的。“性相近,习相远”是对我们一般人, 或者借用孔子在《雍也》篇里的词语,叫做“中人”(“中人以上, 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而言的。所有的中人 天赋都差不多,只是因为后天的放养习染不同而相差很远了。但 “上知”与“下愚”的人却是无法改变的。因为“上知”就是“生 而知之者,上也,,一类的人,是天才,生来就有某种天赋才能,而 不是靠后天教养才取得的。而“下愚”则是“困而不学,民斯为 下矣”的人。即便在生活与工作中遇到困难了都还不愿意学习,这 样的“下愚”,你有什么办法去改变他呢?
  所以,中人是性相近,习相远。而唯有上智和下愚的人是不 可政变的。
  ------------------
  割鸡可不可以用牛刀?
  【原文】
  子之①武城②,闻弦歌之声③。夫子莞尔④而笑,曰:“割鸡焉用 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⑤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 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 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注释】
  ①之:到。 ②武城:鲁国的一个小县城,《雍也》篇曾说子游到武城 去做县官。③弦歌之声:弦,指琴瑟;弦歌之声是象征用礼乐治理百姓。 ④莞尔:微笑的样子。⑤ :子游姓言,名但,字子游。
  【译文】
  孔子到了武城,听到琴瑟歌唱的声音。孔子微微一笑,说: “杀鸡怎么用得著宰牛刀呢?”子游回答说:“过去我听都是您说 过:‘在上位的人学了礼乐之道就会爱人,老百姓学了礼乐之道就 容易使唤。’”孔子说:“同学们!偃的话是对的。我刚才的话不过 是跟他的开玩笑罢了。”
  【读解】   
  “割鸡焉用牛刀?”
  孔子的本能意思是说,治理一个小小县城,怎么用得用著礼 乐之道这种治国的方略呢?”
  我们现在已不能确知孔子到底是在给子游开玩笑还是一时失 言,但子游“当仁,不让于师”的精神和孔子师生之间畅所欲言 的风貌却是跃然纸上,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子游的答辩词来看,有时候,杀鸡用一用牛刀也未尝不可, 虽然是治理一个小县城,也应该与治理一个国家同步,性质是一 样的,总之是在上位的人学了礼乐就会懂得爱人,在下位的人学 了礼乐就容易听使唤。只要目的能达到,用鸡刀用牛刀有什么关 系呢?
  圣人完全同意子游的看法,所以立即表态修正,向学生们宣 布自己的错误。的确,圣人也是人,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 的。这没有什么可怪。
  可敬的倒是子游,“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有这样的县官, 是武城县百姓的福气。
  ------------------
  仁的五条行为准则
  【原文】
  子张间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 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 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译文】
  子张向孔子请教什么是仁。孔子说:“能在天下实行五种品德 就可以说是仁了。”子张说:“请问是哪五种品德呢?”孔子说: “‘恭敬、宽厚、诚信、勤敏、慈惠。恭敬就不会受到侮辱,宽厚就 能得到群众,诚信就会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取得工作成效, 慈惠就能够使唤别人。”
  【读解】   
  仁是儒学的核心内容。据有人统计,“仁”仅在《论语》中就 出现了109次,可见其重要地位。
  由于孔子的教学方法是因材施教,所以,不同的学生问他同 一个问题他的回答也是各不相同的,这又增加了“仁”的复义性。  现在,当子张问他什么是仁时,他作了一个较为具体的五方  面回答,这当然还是仁德的修养和运用问题,而不是仁的本质问 题。
  具体到这五个方面的回答来看,并没有什么深奥难解的地方 倒是实行起来,一是非常困难,二是非常有用,不说是“放之四 海而皆准”,也是用于各界都有益的。尤其是做政治 导人的,做 到了这几条,起码得人心是没有问题。
  ------------------
  磨而不磷,涅而不缁
  【原文】
  佛胖①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卖 劣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胖以中牟②畔民子之往也,如之何?” 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④;不曰白乎,涅⑤而 不缁(6)。吾岂匏瓜(7)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注释】
  ①佛胖:晋国大夫范中行的家臣,中牟县的县官,当赵简子攻  打范中行,围攻中牟县时,佛胖背叛了范中行,同时坚守中牟抵抗赵简子。 ②中牟:晋国的县城,在今河北省邢台和邯郸之间,不是河南的中牟。 ③ :同“叛”。④磷:薄。⑤涅:染黑。(6)缀:黑色。 (7)匏瓜:这里指不能食用的苦葫芦。
  【译文】
  佛胖召孔子,孔子想去。子路说:“以前我听老师您说蜘过: ‘亲身为非作歹的人那里,君子是不去的。’佛胖据中牟而叛乱,您  却要去,这是为什么呢?”孔子说:“是啊,我是说过这样的话,不 过,不是有坚硬的东西吗,磨也磨不薄;不是有洁白的东西吗? 也染不黑。我难道是个苦葫芦吗?怎么能够只挂在那里而不能让 人食用呢?”
  【读解】   
  这段话有几点值得注意。
  首先还是孔子通权达变的思想。按理说,莫说子路,就是我 们一般人对孔子要去应一个叛乱家臣的招聘也是不理解的。因为 孔子不仅对家臣执国政,就是对大夫执国政也是反对的,怎么还 会去为一个叛乱的家臣效力呢?但以孔子回答子路的话,我们可 以揣摸出,他之所以想应佛胖之召,是想借家臣(佛胖)的叛乱 而反对大夫专权,恢复“礼乐征伐自诸候出”,甚而至于达达“礼 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目的,并不是想和叛乱者同流合污。这样说 起来,是不是有点“曲线救国”的味道了呢?
  这段话中的第二个要点是孔子会不会和叛乱者同流合污的问 题,子路最不能理解的也是这一点。老师您不是自己说过不能到 为非作歹的人那里去吗,现在怎么又出尔反尔,要到佛伴这个叛 乱者那里去了呢?孔子于是以“磨而不磷,涅而不缁”的道理加 以回答,就像我们说“出污泥而不染”一样。真正的君子,是在 任何环境中都能坚守自己的节操的。
  最后,孔子还说:我难道是个苦葫芦吗?只能挂在那里面不 能供人食用!这又一次表达了孔子积极入世,希望能够“行义以 达其道”的思想。
  ------------------
  六言六蔽
  【原文】
  子曰:“由也!女①闻六言六蔽②矣乎?”对曰:“未也。”“居③!  吾语女。好仁不好学④,其蔽也愚;好直不好学,其蔽也荡(5);好 信不好学,,其蔽也贼(6);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7);好勇不好学,其 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注释】
  ①女:同“汝”,你。②六言六蔽:六言指下文说的仁、智、信、直、 勇,刚六种品德,六蔽指与言想对的愚、荡、贼、,绞、乱、狂。蔽同 “弊”。③居:坐。④不好学:指不学就不能明理,不能把握好“六 言”的分寸,所以会出现“六蔽”。(5)荡:指无所适从。(6)贼:害。 (7)绞:尖刻刺人。
  【译文】
  孔子说:“仲由!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吗?”子路回 答:“没有。”孔子说:“来坐下!我告诉你。喜好仁德却不喜好学 习,弊病是容易被人愚弄;喜好聪明却不喜好学习,弊病是容易  放荡不羁;喜好信实却不喜好学习,弊病是拘于小信而贼害自己; 喜好直率却不喜好学习,弊病是说话尖刻刺人;喜好勇敢而不喜  好学习,弊病是捣乱闯祸;喜好刚强而不喜好学习,弊病是狂妄 自大。”
  【读解】   
  这里所谈的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古成语称为“六言六蔽”。
  仁、智、信、直、勇、刚都是好品德,都是我们应该喜好好而  加以修养的。但是,如果不通过学习而明白事理,通权这变地把 握其实质,便很容易偏执一隅,造成危害,从而由“六言”(六种 美好的品德)变成“六蔽”。这种事例,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现实 中都是很多的。就以春秋时期为例,宋国和楚国在弘这个地方开 战,楚军正在渡河时,宋军中有将 建议冲锋过去消灭楚军。可 宋襄公为了表示“仁”,说是“不鼓不成列”,要等楚军完全渡过 河列好阵以后才开战。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自己也因伤腿而送 了命。这是“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典型。此外如著名的  “东郭先生与狼”的寓言故事,实№上也是说的“好仁不好学,其  蔽也愚;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的道理。东郭先生对狼讲仁慈, 讲信用,结果拚命害了自己。这些教训都是非常深刻的。
  推而广之,“六言六蔽”实№上就是反对教科文,反对本本 主义,反对理论脱离实№。而主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通权达变,掌握精髓和实质。这是 要我们特别加以 注意的。  
  ------------------
  诗的伟大作用
  【原文】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 怨。迩①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注释】
  ①迩(er):近。
  【译文】
  孔于说:“同学们怎么不学诗呢?诗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 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 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
  【读解】   
  这是对诗歌社会作用最高度的赞颂。 现代诗歌批评所津津乐道的认识、教育、审美三大作用,在 孔子的这段话里实№上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
  正如我们在《季氏》篇里已经说过的那样,在孔子的时代, 《诗经》简直就是一部无所不包的百科全书。所以,圣人不仅以诗 礼传家,要求儿子孔鲤学诗学礼,而且在这里又一次号召所有的 学生都好好地去学诗。
  正是由于孔子的大力提倡并亲自删削编定,《诗三百》才名正 肯顺地成为了《诗经》,成为儒学的重要经典之一。 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才有《毛诗序》那一段著名的更为热 情洋溢的颂词:
  “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 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如果有谁还不理解《诗经》凭什么成为“经”,读了孔子的这 段论述和《毛诗序》的赞颂,那就应该理解了罢。
  ------------------
  不学诗如面壁而立
  【原文】
  子谓泊鱼曰:“女为《周南》、《召南》①矣 乎?人而不为《周 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注释】
  ①《周南》、《召南》:《诗经-国风》中的两部分。《周南》是用周代 乐瞩写的诗歌,《召南》是歧山之南召地的乐调歌谣。儒家旧说认为《周南》、 《召甫》的25篇诗歌反映了文王、周公工业风化的精神,是《国风》中最为 纯正的部分。
  【译文】
  孔子对儿子孔鲤说:“你学习《周南》、《召南》了吗?人如果 不学《周南》、《召南》,大概就像面对著墙壁站在那里吧?”
  【读解】   
  面壁而立,不仅视线被档住,使眼睛看不见东西,而且寸步 难行。
  这就是你不学诗,尤其是不学精华诗的害处。
  本章内容实№上与《季氏》中“诗才附家”一章和本篇上一 章的内容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强调学诗的重要意义,只不过说得 更为具体,,更为生动形象罢了。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学诗呢?
  遗憾的是,我们似乎已不生活在诗的时代,而是散文的时代 (借用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说法)。在散文的时代里,“诗是什么?” 既已发生了问题,诗人也不知道上哪儿去了(有人说做书生意姜 了)。我们又上哪凡去学诗呢?那也就只好学散文了吧
  ------------------
  礼乐到底是什么?
  【原文】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译文】
  孔子说:“总是说礼呀礼呀,难道仅仅指玉帛之类的礼物吗? 总是说乐呀乐呀,难道仅仅指钟鼓之类的乐器吗?”
  【读解】   
  千里送鹅毛,礼轻仁义重。
  礼并不只是指送送玉帛,送送乳猪之类,而是指它蕴含著的 文化精伸、道德精神。同样,乐也并不只是指弹弹琴瑟,敲敲钟 鼓,唱唱卡拉OK之类,而是指这些活动对于人的精神境界和修养 的升华。
  说穿了,圣人所重视的是礼乐的实质内容,反对的是徒具形 式的外表门面。所以,孔子曾经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 仁,如乐何?”(《八佾》)当林放问礼的本质时,孔子又说:“大 哉问,与其奢也,宁 ;丧,与其易也,宁戚。”(《八佾》) 就是反对形式主义的排场,而强调内心和情感上的符合礼丁要求。
  ------------------
  色厉内荏,穿窬之盗
  【原文】
  子曰:“色厉而内荏①,譬诸小人,其犹穿窬②之盗也与?”
  【注释】
  ①荏:软弱。②窬(yu):同“逾”,越过。
  【译文】
  孔子说:“外表严厉内心虚弱,若用小人来作比喻,大概就像 个钻洞爬墙的小偷吧?”
  【读解】   
  这是非常绝妙的一个比喻。
  “做贼心虚,色厉年茬的人也心虚,所以非常贴切而叉生动。  与那些乡原先生,巧言令色、胁肩馅笑之徒外柔年险,笑里 藏刀不同,色厉年荏的人是外强中干,表面上峨冠博带,西装革 ,一本正经,很有威严,但实№上是拉大旗作虎皮,借以吓人, 内心空虚得很。这种人精神极度紧张,多半患有高血压、冠心病 或神经衰弱症。
  与那些乡原先生,巧言令色、胁肩诌笑之徒一样,色厉内荏 者的致命伤也仍然是那一个字——假!都是偷道德的贼,钻洞爬 墙,欺世盗名。
  钻人心的洞,爬名利的墙。 我们能不打假,能不抓贼吗?
  ------------------
  好好先生是偷道德的贼  
  【原文】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注释】
  ①乡原(yuan):原同“愿”,所以“乡原”也写作“乡愿”。“愿”在这 里的意思是谨慎,乡愿,指外表忠诚谨慎,获得一乡的人的好感,而实№上 欺世盗名的人,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好好先生”。
  【译文】
  孔子说:“好好先生是偷道德的贼。”
  【读解】   
  圣人微言大义,一言以蔽之。倒是孟子对“乡原”的问题作 了较为详细的阐发。
  在《孟子·尽心下》里,孟子引述了孔子在我们这里所说的 “乡原,德之贼也。”学生万章便问:“什么样的人可以叫做乡原呢?” 盂子回答:“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原也。”换句话说,乡原就是 那种一味讨好别人的人。万章并没有很理解,于是又问:“一乡的 人都称他为老好人,他自己也到处都表现得像个老好人,孔子为什么还要说他是偷道德的贼呢?”孟子说:“是啊,这种人,你要 说他有什么不对又举不也例子来,你要指责他似乎又无可指责。他所做的一切都符合世俗,看起来还很忠信廉洁,很得大家的喜欢。但实№上,他的作为并不合于尧舜之道,所以说他是偷道德的贼。”
  说到底,是因为这种好好先生四处讨好,作面玲珑,无论在 什么事情上都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不得罪人,结果使道德原则 得不到伸张。又由于他是以老好人出现,不像那些公开的 坏人,所以,败坏了道德大家还不觉得,因此像偷道德的贼一样。
  要说这种贼,在我们身边可多的是。拿原则做交易,拿工作 当儿戏,圆滑世故,处处吃香。结果是升官发财,样样有望。你 说他是贼,但他偷的是道德而不是现金,公安不能管,法庭不能 上,又有谁能来捉他,谁能来审判他呢?
  ------------------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原文】
  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译文】
  孔子说:“路上听来便在路上传播,这是有道德的人应该抛弃 的作风。”
  【读解】   
  三人成虎,众口铄金。
  谗言三至,慈母不亲。
  据说孔子的学生曾参住在郑国的时候,一个与他同名的人杀 了人,有人跑去告诉他母亲说:“可不得了啦,曾参杀人了!”曾 母不信,只管织布。一会儿,又有一个人来告诉曾母:“曾参杀人 了!”曾母还是不信。可是,等到第三个人来说同样的话时,她便 立即起身而逃了。
  大诗人李白为此写诗说:“曾参岂是杀人者?谗言三及慈母 惊。”
  大家熟悉的三人成虎的典故也是同样的道理。
  而之所以谗言三及,之所以三人成虎,都是道听途说的人造 成的。我们今天给祥和道听途说的人送了一个很生动形象的名字 ——小广播。
  “你听说了吗?……”
  这是小广播们最常用的开场白。
  “且住,且住!我早已听说了。”
  大丈夫们最好如此回答,使他(她)的广播没有听众。 
  ------------------
  患得患失,无所不至
  【原文】
  子曰:“夫①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不得之②;既 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注释】
  ①夫:品质低下的人,相当于说“小人”。。②:患不得之:通行本作 “患得之”据《苟子,子道篇》和东汉王符《潜夫论·爱日篇》等增加一 “不”字,以通文理。
  【译文】
  孔子说:“可以跟品质低下的人一起侍奉君主吗?当他没有得 到的时候,虑患不能得到;当他得到以后,又虑患失去。如果虑 患失去,那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了。”
  【读解】   
  得到什么?又失去什么?
  可以是名利,也可以是地位。总之是他想得到又生怕失去的 东西罢了。
  患得患失的人什么都做得出来。为了得到自己的一己利益,或 者为了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打击同事,排挤异己,不择手段,无 所不用其极。
  其实,患得患失的人自己也很痛苦,很无聊,活得并不自在, 并不轻松。那可真是“熙熙攘攘为名利,时时刻刻忙算计”,结果 还多半会“算来算去算自己”。对这种人来说,人生就正如哲学家 叔本华所指出,是在痛苦与无聊,欲望与失望之间摇晃的钟摆,永 远没有真正满足,真正幸福的一天。
  麻烦的是,进入所谓现代社会以后,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 剧,患得患失的人们越来越多,而从容不迫,悠哉悠哉,保持平静 心态的却似乎是越来越少了。
  又怎么能够使我们自己不落入彀中,少一分虑患,多一分悠 闲呢?
  ------------------
  古今人物毛病谈
  【原文】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1),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 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2),今之矜也忿戾(3);古之愚也直,今之愚 也诈而已矣。”
  【注释】
  (1)疾:毛病。(2)廉:棱角,这里形容人的行为方正有威严。(3) 忿戾:忿怒乖戾。
  【译文】
  孔子说:“古时候的人们有三种毛病,现在的人恐怕连这样的 毛病都没有了。古人狂妄还不过是放肆一点而已,现在的人狂妄 便放荡不羁了;古人矜持还能方正威严,现在的人矜持便忿恕乖 戾了;古人愚笨还表现出直率,现在的人愚笨却也知道欺诈,如 此罢了。”  
  【读解】   
  现在的人连这样的毛病都没有了,不是真的没有了毛病,而 是说没有了这样隐含着一定优点的毛病,而彻头彻尾是毛病了,是 变本加厉而不可救药的毛病。
  试看,古代的人狂是狂,但还狂得有一定限度,不过是说话做事放肆一点罢了,而现代的狂人却狂得来放荡不羁。比如 敢把公款拿来豪赌挥霍,光大化日之下持枪抢劫,完全是一种精 神病态了。古代的人矜持还有一点矜持的原则,知道自己把握住 自己,而现代的人矜持却忿怒乖戾,含血喷天,行为乖张,自视 高得来“舍我其谁”,达到不可一世的程度了。古代的人愚笨就一 定直率,不知含蓄委婉,现代的人就连最愚笨的也知道弄虚作假, 必存奸诈。不信,你就是到市场上去买一点最廉价的东西,比如 说食盐,不也有工业盐在等着你,欺诈你吗?
  孔子的观点是今不如古,就连同样是缺点,是毛病,也是今 人更比古人坏。我们倒不一定同意他的观点,但把他所比较的古 今人物毛病加以研究,却有助于我们知人论世,反过来修养自身, 减少缺点。
  ------------------
  天何言哉?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