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说春秋(1-6)

_88 贾志刚(当代)
  所以,商朝之所以被周朝打败,恐怕也并不仅仅因为纣王无道这么简单。
  宋国人很有些孤芳自赏的意思,尽管仅仅是周朝的一个诸侯国,他们在内心认为自己才是城里人,其余的诸侯国都是乡巴佬。
  “我们是周朝的客人,我们这里也有天子之礼啊。”宋国人常这么说,确实,宋国和鲁国一样都有天子之礼,不过大家都不去宋国观礼,一来忌讳,二来根本瞧不起他们。
  除了说,宋国人也是这么做的。
  【内婚制】
  《太平御览》称:“夏殷五世之后,则通婚姻,周公制礼,百世不通,所以别禽兽也。”
  啥意思?夏朝和商朝的规矩,同宗五世之后,就可以通婚。而周朝的规矩,同姓永远不能通婚。顺便提一句,如今中国的规矩就是夏商的规矩。
  对于大多数诸侯国来说,同姓不婚是铁律,譬如鲁国卫国等等。少数国家偶尔有违反,但是也只是偶尔,譬如晋国齐国等等。唯一一个例外就是宋国,这个国家继承了商朝的规矩,同姓可以结婚。
  正是因为同姓不婚,所以周朝的一个特点就是各国国君都不在本国娶老婆,各国之间通婚十分频繁,而国君在本国娶老婆成了一种忌讳和笑话。
  不仅国君,各国的卿通常也都是涉外婚姻,好像不娶个外国老婆都不好意思对别人说。
  可是,宋国不一样。大概是自认高贵,宋国多数情况下不愿意与外国人结婚,而是自己内部解决,反正同姓也可以结婚。国君这个层面,由于政治联姻的考虑,与诸侯国通婚的比例较高,至于卿大夫,则极少与外国人通婚。这种现象,称为“内婚制”。
  宋襄公、宋共公和宋昭公连续三任国君都娶了国内大臣的女儿做老婆,因此《公羊传》嘲讽宋国“三世无大夫”,因为按照周礼,国君不能以自己的老丈人为臣下,所以老丈人就不能算大夫,进一步,老丈人的同僚们也就不能算大夫。
  内婚制带来的坏处很多。
  首先,内婚制妨碍了宋国与诸侯国之间的交流,进一步促进了宋国的保守思想,也使得宋国在国际上常常处于孤立;
  其次,长期族内解决婚姻问题,导致人口素质下降,智障人口比例偏高。后来诸子的寓言中常常拿宋国人找乐,如“揠苗助长”、“守株待兔”、“狗猛酒酸”等笑话,都摊在了宋国人的身上;
  第三,内婚制引发内部政治问题。外婚制的好处是没有所谓“后族”“外戚”,而内婚制就必然使得后族的势力得到提升,国君总是搞几个老丈人来压着自己,公室的权威就受到打击。所以,宋国的国力总是被分散,无法形成合力。《公羊传》就说:“宋以内娶,故公族益弱,妃党益强,威权下流,政分三门,卒生篡弑,亲亲出奔。”
  宋国人的保守封闭不仅体现在国际上,在国内同样如此。每一人国君的后代都成为一个单独的族群,譬如宋戴公的后代就成为戴族,他们聚居在一起,遇事则一致对外,五代之后则族内通婚。因此,宋国历代国君后代各成一族,形成多股政治势力。这一点,也是宋国独有的特点。
  有了这些,宋国人处理国际国内事务的各种做法也就顺理成章了。
  【奶奶生气了】
  宋襄公在泓之战受伤,次年鞠躬尽瘁(见第二部)。太子王臣继位,就是宋成公。十七年之后,宋成公鞠躬尽瘁,太子杵臼继位为昭公。
  来看看宋国现在的内阁组成。
  宋国也是六卿制,不过宋国的六卿与晋国的六卿不同,具体如下:公子成担任右师,公孙友担任左师,乐豫担任司马,鳞瓘担任司徒,公子荡担任司城,华御事担任司寇。
  从六卿构成看,乐豫、华御事为戴族(宋戴公后代),鳞瓘、公子成、公孙友和公子荡为桓族(宋桓公后代)。戴、桓、两族为宋国的强势家族,其余各族比较衰落。可以这么说,戴族和桓族的力量,都比公室的力量还要强。
  宋昭公听说了一条小道消息,说是叔叔公子御对自己的宝座有想法。宋昭公立即召集六卿会议,讨论这个问题。
  “各位,国家要稳定,社会要和谐。可是,我听说公子御想要篡位。为此,我决定大义灭亲,把我的叔叔们都给灭了,永绝后患,实现彻底和谐。”宋昭公的大义灭亲是这样的,他的叔叔们,也就是宋襄公的儿子们,就是襄族。而公子御,是他的一个叔叔。
  “切。”众人一片哗然。
  “主公,不可以啊。公族啊,那是公室的屏蔽啊,你应该去亲近他们,使他们成为你的帮手,而不是杀掉他们啊。”乐豫赶忙来劝劝。
  “不行,我已经下了决心了。”宋昭公否决。
  大家一看,你既然已经下了决心了,那我们还讨论什么?回家吃饭去了。
  宋昭公说到做到,第二天就下手杀了公子御。只是可惜,没有六卿的支持,他无法展开大规模的清洗。
  公子御被杀,整个襄族震动了,于是,襄族联合了穆族共同进攻宋昭公,结果宋昭公跑得快,他给跑了,朝廷里大大小小被杀了一批,连爷爷辈的公孙固也稀里糊涂被杀了。
  襄族和穆族占领了后宫和朝廷,六卿们一看事情不妥,连忙出来调停。最后达成协议,此次事件定性为误会,宋昭公继续当他的国君,穆襄两族获得安全保证并保证不会秋后算账,此外,乐豫让出司马给宋昭公的弟弟公子昂。
  事情看上去摆平了,其实不然,有一个人在咬牙切齿,“奶奶的,不让奶奶过好日子,奶奶也不让你过好日子。”
  谁啊?奶奶。
  当初宋襄公一开始娶的夫人是国内公族的女儿,之后夫人去世,于是向王室求婚,周襄王的姐姐嫁给了他,就是王姬,史称宋襄夫人。论辈分,宋襄夫人就是宋昭公的太太后,奶奶辈的。
  宋襄公鞠躬尽瘁的时候,宋襄夫人不到三十岁上,正在风华正茂的年纪,于是就搭上了公子御。这一晃,十多年过去,那感情那是没得说了。宋襄夫人本来就是太后,再加上与戴族的关系很铁,在宫里那是说一不二,宋成公在的时候就很怕她。等宋成公没了,就有流言说宋襄夫人有意废了太子,扶公子御上位。
  究竟宋襄夫人有没有这个想法,谁也不知道,反正现在的现实就是公子御被宋昭公给杀了。
  宋襄夫人伤心欲绝,当初宋襄公死的时候也没有这么伤心过,她恨死了宋昭公,决心要为自己的情郎报仇。
  宋国的婚外情要发酵了。
  宋襄夫人没有等太久,第二年,也就是宋昭公元年(前619年),宋襄公夫人依靠戴族的力量,一举杀掉了宋昭公的亲信公子昂、孔叔和公孙钟离,这三个人,就是当初杀害公子御的凶手。
  三人被杀,这一次是桓族出来做和事老,最后事件再次被定义为误会,谁家的死人谁家埋,今后出门注意安全。
  宋襄夫人怎样了?
  “哼,奶奶的,奶奶心情好点了。”太太后算是出了口气。
  宋昭公躲在厕所里倒气,没办法,惹不起。
  【奶奶动手了】
  生猛子失去了宣伯,于是又找到了庆克。那么,失去了公子御,宋襄夫人就这么算了?生命不息,偷情不止。宋襄夫人不过四十多岁,正在似虎的年龄,岂能虚度?
  宋昭公有一个弟弟叫做公子鲍,《左传》的说法是“美而艳”,那就是一性感美少年。宋襄夫人一看这孙子不错,值得勾搭。
  “公子,最近可好?”宋襄夫人开始勾搭。
  “托您老人家的福,挺好。奶奶,您的身体也好?”公子鲍急忙问候。
  “嗨,别老人家老人家这么叫,把我叫老了。其实啊,我也比你大不了多少,私下里,就叫姐姐就行了。”赤裸裸地勾搭。
  “那不行,奶奶就是奶奶。乱了辈分,爷爷在天有灵,会谴责我们的。”公子鲍不接受勾搭。
  “嘿嘿,别说了,自从你爷爷去世之后,奶奶很孤独好寂寞,晚上醒过来,枕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好凄惨啊。”继续勾搭。
  “奶奶,我有一味药,吃下去有助睡眠,一夜不醒,您要是要的话,让人给您抓来。”假装不解风情。
  “哎,还是有个人好啊。”还不死心。
  “奶奶,你看,多么蓝的天啊。”转移话题。
  “是啊,你看天上的鸳鸯,成双成对,好让人羡慕啊。”最后努力。
  “奶奶不说我还忘了,今天约了人打雁呢。奶奶休息吧,孙儿去打雁了。”走为上计。
  第一次勾搭没有成功。
  第二次勾搭没有成功。
  第三次勾搭没有成功。
  宋襄夫人放弃了,不过,她还是很喜欢公子鲍,或者说她更加喜欢公子鲍。所以,她决定要帮助公子鲍,帮他夺走宋昭公的宝座。
  转眼到了宋昭公九年。
  这九年时间里,宋昭公干了很多坏事,公子鲍则干了很多好事,到处访贫问苦,礼贤下士,拿出自己的全部家产救济穷人,因为他知道什么叫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除此之外,公子鲍每天都要去六卿家里做客,沟通感情。宋襄夫人全力帮助公子鲍,连自己压箱底的嫁妆都拿出来资助他,逢人就说公子鲍好。
  结果是什么?结果是宋国人都说公子鲍好。
  九年过去,宋襄夫人从四十多岁到了五十多岁,与公子鲍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纯粹。如果说从前想干掉宋昭公是为了报仇,那么现在就纯粹是因为喜欢公子鲍。
  看看现在的六卿构成:华元担任右师,公孙友为左师,华耦为司马,鳞瓘为司徒,荡意诸为司城,公子朝为司寇。依旧是戴族、桓族大包大揽。
  宋襄夫人认为时机已经到了,可以行动了。于是,宋襄夫人再次联合戴族,准备动手。
  “孙子,看日子,你该去孟诸打猎了,啊,祭祀用的猎物要准备了。”宋襄夫人半提醒半命令,要让宋昭公去打猎。
  “啊,对对,奶奶,我正准备呢。”宋昭公应承着,其实他已经知道了宋襄夫人的计划。基本上,所有宋国人都已经知道了。
  怎么办?
  “先下手为强。”司城荡意诸建议,基本上,现在他是宋昭公唯一的朋友。
  “不,不行,奶奶的,她是我奶奶啊。”宋昭公反对。
  “那,那就逃走?”
  “唉,我也知道,老百姓不喜欢我,大夫们也不喜欢我,连奶奶也不喜欢我,我这样的人,逃到哪里能受欢迎呢?不就是个死吗?我已经活够了,死就死吧。”宋昭公视死如归,也难怪,九年来的日子过得压抑,早就想死了。
  宋昭公很从容,把自己的财产都倒腾出来,分给自己的左右,然后让他们各奔前程。想一下那个场景,绝对有悲壮的味道。
  宋昭公,其实是个很够意思的人。
  宋昭公在那边分遗产,地球人很快就都知道了。
  十一月二十一日,打猎的前一天,宋襄夫人把荡意诸找来了,因为是他陪宋昭公去打猎。
  “小荡啊,啊,那个什么,明天要发生什么事情你都知道了,就别去了吧。”宋襄夫人不愿意杀他。
  “不,作为主公的臣下,明知有难却自己逃走,会把大家教坏的。”荡意诸拒绝了宋襄夫人的好意,宋国人,就这样。
  第二天,宋昭公带着荡意诸去打猎了,其实他们知道,自己才是猎物。
  事情如期发生,宋昭公和荡意诸被宋襄夫人派去的人杀死。
  当天,公子鲍登基,就是宋文公。司城的职位则给了公子鲍的同母弟弟公子须。
  宋昭公死了,宋国人民皆大欢喜。
  荡意诸死了,却只有一个人高兴,谁?他爹。
  “终于能安心睡个觉了,哈哈哈哈。”荡意诸的老爹公孙寿高兴得够呛。
  儿子死了,为什么爹这么高兴?
  原来,公子荡死后,应该是儿子公孙寿接任司城,可是公孙寿拒绝了,他说:“这年头,官场不好混。国君的位置不稳,大臣很可能就跟着倒霉。我不当这官,让我儿子去吧,就算他死了,我们家族还能保住。”
  现在,儿子死了,家族保住了,所以公孙寿很高兴。
  没办法,宋国人,就这样。
  但是,事情并没有结束。
  宋昭公属于内婚,老婆是武族的,因此,武族一向为宋昭公不平。
  两年后,武族以宋昭公太子的名义连结穆族和司城公子须造反,要扶持公子须登基。宋文公听到风声,立即组织戴桓庄三族进行镇压,结果杀了公子须和宋昭公的太子,将武穆两族驱逐出境。
  至此,宋国的族争告一段落。
  看看现在的六卿构成:华元担任右师,公孙友为左师,华耦为司马,鳞瓘为司徒,公孙师为司城,乐吕为司寇。戴族三位、桓族两位,公孙师代表庄族入阁。
  【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国内安定了,宋文公终于可以放眼世界。而放眼世界的结果是让他吓了一跳,他这时候才发现强敌环伺,宋国需要立即制定外交政策。
  于是,宋国的外交政策开始讨论了。与会人员:宋文公,六卿。
  “各位叔叔大爷,目前的国际形势是这样的:南面,楚国人非常强大;北面,晋国人也很生猛;东面,鲁国人非常友好;西面,天杀的郑国人非常讨厌。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应对这么复杂的国际形势?”宋文公提出问题。
  公孙师没有发言,他也不准备发言,在内阁里,庄族的实力太弱,不宜发言。
  “我谈谈看法,楚国人是我们的世敌,而且是野蛮人;郑国人也是我们的世仇,而且很狡猾,我们要想在世界立足,只能投靠晋国人。”公孙友发言,大家没有反应。
  “我觉得我们应该灵活一些,楚国人目前比晋国人强大,我们尽管不喜欢他们,也不要得罪他们,最好主动去和他们修复外交关系,这样的话,郑国人也就不敢来欺负我们了。”华耦发言,大家还是没有反应。
  宋文公皱了皱眉头,说话了:“两位啊,你们一个是投靠晋国,一个是主动修好楚国,这些话,我不爱听。华元,谈谈你的看法。”
  华元也皱着眉头,对那两位的话,他也不爱听。
  “各位,我们宋国是什么?我们是周朝的客人,我们是文明人,啊,最好不要自己降低自己的身份,不要像郑国人齐国人那么考虑问题,他们没文化,他们不考虑尊严,只考虑利益,我们不能。
  楚国和晋国固然强大,可是,我们也不是任人捏的软柿子,我们要有尊严。无尊严,毋宁死。不错,当初我们的襄公帮助过晋文公,晋国人始终对我们心怀感激,跟我们关系好,那我们也没有必要去讨好他们,我们只要维持这样的友好关系就行了。至于楚国,没文化不讲信用的野蛮人,我们为什么要主动去跟他们修好呢?如果他们尊重我们,我们可以跟他们友好;如果他们还像从前一样欺骗我们轻视我们,那就是我们的敌人,我们决不向他们屈服。
  各位,人活着,是要有点境界的。国家在世界上立足,是要有尊严的。我们的外交政策是什么?我们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宁死不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华元的发言慷慨激昂,充满自信,赢得了所有人赞赏的目光。
  “好一个独立自主,宁死不屈。好,右师说得好。我们宋国人,有志气有骨气,有素质有体质。我们不仅要活下去,更要有尊严地活下去。各位,散会。”宋文公很高兴,这是他要的结果。
  可是,没有人走。
  “主公,快中午了,管顿饭吧?”大家提议。
  宋文公犹豫了一下,很勉强地说:“好吧,每人两个馍。”心里在说:“这几位,为了一顿饭,尊严也不要了。”
  六卿们对视一眼,没有说话,心里却在说:“这么小气,真没素质。”
  独立自主,宋国的外交方针确定了。
  问题是,独立自主是需要本钱的,尊严也不是想有就有的。
  第一三七章 宋国人的面子工程
  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不该站队的乱站队固然是不对的,可是,该站队的时候不站队也是错误的。
  宋文公登基,原本应该向盟国通报。可是,根据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宋国决定谁也不通告了。结果,晋国大哥不高兴了,出兵讨伐,弄得宋文公急忙派华元前去解释,总算平安无事。
  晋国刚对付过去,楚国人来了。这一次,晋国大哥够意思,攻打楚国盟国郑国,于是楚国撤军,算是再次躲过一劫。
  可是楚国人刚走,郑国人来了。这一回,宋国觉得是体现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好机会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郑国来了,打。
  于是,华元亲自领军,乐吕充当副将。结果一仗下来全军覆没,乐吕战死,华元被活捉,好在华元越狱成功,逃了回来。(见第三部第九十六章)
  【面子工程】
  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很快被证明是失败的。
  “尊严,我们的尊严在哪里?”宋国人很没有面子,他们需要找回面子。那么,面子在哪里?
  在被郑国击败之后第二年,宋国人攻打了曹国,借口是华穆两族逃到了曹国,并且以曹国为基地进行颠覆祖国的犯罪行为。曹国当然不是宋国的对手,华穆两族再次被驱逐出境,逃到了卫国。
  这一次,有面子。
  几年之后,东面的小国滕国国君滕昭公去世,宋昭公决定征讨滕国。
  “主公,不对吧,按着咱们的礼,趁人家国君去世去攻打人家那是不对的。”公子友提出异议。
  “什么对不对?我们要找回失去的面子,就要拿他们开刀。”宋文公不管这些。
  看来,所谓的仁义果然是假仁假义。
  宋国大军一到,滕国立马投降,拜宋国为盟主大哥。
  这一次,有面子。
  有面子的事情做了两件,宋国人有点云里雾里了,感觉好起来了。
  宋文公十六年(前595年),楚庄王派特使申无畏经由宋国出使齐国,但是没有向宋国借道,结果被华元捉住了。换了别的国家,这正好是个跟楚国修好的良机,可是华元不这么认为,他说了:“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鄙我,亡也。杀其使者必伐我,伐我亦亡也。亡一也。”华元觉得太没有面子,于是把申无畏给杀了。
  杀了申无畏,楚庄王率领楚国大军前来征讨,包围了宋国首都睢阳。
  这一次,宋国人倒真的坚持了“独立自主,宁死不屈”的原则。楚国人从九月围城,到第二年二月,整整五个月的时间,宋国人一不投降,二不求援,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坚守城池。五个月过去,实在受不了了,宋国人还不投降,只是向晋国求援。在被晋国忽悠之后,宋国人依然不投降。直到五月,实在是罗掘俱穷,易子而食了,宋国人实在顶不住了,这个时候,为了面子,还是不投降,而是派出华元去找楚国将军子重,靠个人关系解决问题,避免国家层面上失去面子。结果,真的被华元做到了。虽然实际上是投降了,但是表面上不是投降,面子还是保住了。
  整整围城八个月,人均体重损失三十斤,宋国人创造了春秋以来被围时间最长的纪录。
  (以上见于第三部第一一○章)
  宋文公鞠躬尽瘁之后,太子瑕继位,就是宋共公。宋共公继承了父亲的一切,包括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宋共公五年,晋国召开盟会,宋共公找了个借口不参加,结果招来晋国讨伐,急忙赔礼道歉,算是解决问题。
  “右师啊,这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好是好,可是总是招来别人入侵,你看看,还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既能有面子,还能把两个超级大国给侍弄舒服了?”宋共公觉得这么下去不是个办法,要有所改变了。
  “主公,这个事情好办。我啊,不是跟晋国人和楚国人都很熟吗?干脆,咱们撮合他们和平谈判,谈成了,咱们是中间人,不用站队,又有面子,还把两边的关系都搞好了。”华元其实一直也在想这个问题,昨天刚想出主意来。
  “好主意,快去办吧。”宋共公觉得主意很好。
  华元的外交能力挺强,再加上晋楚两国之间也有这样的意向,于是,宋共公十年(前579年),华元撮合晋楚两国签署了和平条约。
  这件事,宋国有面子。
  如果放在今天,华元将是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
  (以上见于第三部第一一八章)
  【宋国内乱】
  面子,都被华元丢了,也都被华元挣了。
  别忘了,宋国是戴桓庄三族共同执掌的,戴族风光了,桓族就不舒服了。华元觉察到了这样的情况,于是他决定给桓族一些安慰。
  宋国六卿改为九卿,华元的理由是:人家晋国都十二卿了,咱们怎么也该九卿,否则多没面子。九卿的安排是这样的:华元担任右师,鱼石为左师,荡泽为司马,华喜为司徒,公孙师为司城,向为人为大司寇,鳞朱为少司寇,向倪为太宰,鱼府为少宰。
  一共九个卿,华元和华喜为戴族,公孙师为庄族,其余六位,都是桓族。
  按理说,桓族在内阁占据绝大多数,应该满足了,可是,还有人不满足。
  宋共公十三年,宋共公去世,荡泽把太子公子肥给杀了,因为公子肥跟戴族关系比较近。
  华元一看,桓族动手了,怎么办?
  “各位,好自为之吧,我能力有限,我闪。”华元扔下一句话,跑晋国去了。
  华元跑了,桓族就紧张了,因为华元跟晋国的关系好,这一去,基本上可以判断是去搬兵了,到时候晋国大军一到,桓族的麻烦就大了。
  于是,鱼石把鱼府找来,商量对策。
  “我看,赶紧把华元给劝回来,要等到他从晋国搬来兵了,那就不能挽回了。”鱼石非常害怕,他的心目中,华元那是个国际巨头,走到哪里都要给面子的。
  “不好,他要回来,肯定会讨伐荡泽,然后顺手把我们桓族都给灭了。”鱼府更担心的是这个。
  “他不敢的,就算敢,也就是讨伐荡泽;退一万步,就算讨伐桓族,总还有个向戌是他的死党,他不会讨伐向戌,我们桓族总还能留下香火。”鱼石坚持。
  “唉,我就准备逃亡吧。”鱼府知道反对也没用,叹了一口气。
  鱼石立即上路,追赶华元。终于,在黄河岸边追上了华元。
  “右师,你可不能走啊,你要走了,宋国可就没人管得了了。”鱼石上来就劝。
  “左师,你别劝我了,我没脸见人啊。身为宋国执政,却不能保护我们的太子,我,我没面子啊,呜呜呜呜。”说来说去,是没面子。
  “你回去吧,只要你回去,我们什么都听你的,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那,我要讨伐荡泽,行不行?”
  “行,没问题。”
  协议达成,华元回国。
  回国之后,华元立即率领戴族和庄族讨伐荡泽,荡泽全家被灭。
  荡泽是谁?荡意诸的儿子。这一回,不知道公孙寿有没有逃过一劫。
  荡泽被杀,很快就有消息称华元会灭掉整个桓族。于是,鱼石、鱼府、向为人、鳞朱、向倪仓皇出逃,到了睢水。过了睢水,就是楚国。
  华元派人来请他们回去,结果没有请动。于是华元自己来请,鱼石还是不肯回去。等到华元离开之后,鱼府对鱼石说:“刚才你错过了机会,华元再也不会来请我们了。我看他目光敏锐,说话很快,显然已经做出了决定。不信的话咱们去看,他一定非常快地回去了。”
  鱼石等人登上高处,果然看见华元的车奔驰而去。于是,鱼石等五人尾随而去,果然发现华元命令守城士兵登城巡逻,进行防守准备。同时,华元派人准备去决开睢水的大堤。
  毫无疑问,华元要动手了。
  鱼石等五人立即度过睢水,投奔楚国去了。
  桓族逃走了。
  华元随即将九卿恢复为六卿,任命向戌为左师,老佐为司马,乐裔为司寇。这样,六卿中,桓族庄族各一人,戴族四人。随后,立宋共公小儿子公子成为国君,也就是宋平公。
  宋平公三年,也就是晋悼公登基的那一年,楚国和郑国联合讨伐宋国,占领了宋国的彭城(今徐州),之后交给鱼石等人,并派三百乘战车帮助戍守。
  【检验外交政策】
  晋悼公元年(前572年),宋国决定向晋国求援,收复彭城。
  “右师,向晋国人求援,会不会破坏咱们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啊?”宋平公还有点担心面子。
  “不会,咱们这是国内事务啊,为了领土完整啊,只能算请朋友帮忙那种,不算求援,所以根本不是外交的事情。”华元挺能给自己找台阶。
  就这样,华元前往晋国求援。
  “我们始终坚决一个宋国的原则,始终坚持彭城是宋国的一个部分,支持宋国人民收复彭城的合理要求。那什么,韩元帅,你怎么看?”晋悼公热情接待了华元,并且先把套话说了一遍。
  “主公,宋国是我们的坚定盟友,他们的事情就是我们的事情。何况了,彭城是交通枢纽,我们要和吴国联络,这是必经之地,所以,必须拿下。”韩厥表态,晋国出兵。
  华元屁颠屁颠回去了,这一边,晋国开始征召联合国部队。
  晋国派出下军佐士鲂走了一趟,首先来到鲁国。
  鲁国立马答应出兵,不过出多少兵呢?季文子把握不好,于是来问臧文仲的儿子臧武仲。
  “上次我们参加联合国军吧,那是荀罂来的,那时候荀罂还是下卿。这次呢,士鲂也是下卿。侍奉大国呢,一定要注重使者的爵位高低。咱们啊,就按照上次出兵的数量就行了,晋国人就没什么话说。”臧武仲想得挺周到。
  到期,鲁国由孟献子率领鲁军前去会合。
  擦掉一切陪你睡,鲁国做得很好。
  士鲂随后到了齐国,齐国也热情接待了。
  “没问题,盟主下令,我们肯定紧跟呐,放心回去,我们到时候一定出兵。啊,再告诉我一遍,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放心放心,不见不散。”崔杼答应得很爽快,问得也很详细,还说自己亲自领军。
  等到士鲂走了,崔杼哈哈大笑:“狗日的晋国人,等着去吧,哈哈哈哈,知道不?齐国的外交政策是阳奉阴违,哈哈哈哈。”
  到期,齐国军队连个影子都没有。
  阳奉阴违,齐国人也贯彻得很好。
  晋国军队会合鲁军、宋军和卫军,包围了彭城。
  这一回,楚国人闪了,因为他们知道晋国的小孩太厉害了,还是别惹他。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