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皖南事变

_59 黎汝清(当代)
  你回电晚了,我就走了,这叫欺上。⑧中央根本来不及查询,
  3日立即回电,项英却将此电立即晓喻各团,让大家误以为中
  央肯定他的一切部署都是完全正确,这叫瞒下。所以中央在
  决定中批评项英三年来对中央指示一贯阳奉阴违,并没有冤
  枉他。
  第三,再看摘录的 《安徽师大学报》那篇文章,它说的
  三个理由是矛盾的:先说是项英 28日军分会决定而后由中央
  批准的;后说是中央军委 23日命令的,到底是批准的还是命
  令的?作者同意哪一种?
  三
  问:那么,你是在彻底弄清皖南事变的来龙去脉之后才
  动笔的吧?我有些奇怪,许多史学家几十年争论不休的问题,
  而你并非专门研究历史的人,怎么弄清的?能谈谈弄清的过
  页面
  皖 南 事 变 下 卷 ·433·
  程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也许对搞历史研究的人有参考价
  值。
  答:1.若说 “彻底”,还很难说,你知道任何事情弄到
  彻底是很不容易的,甚至是不可能的。但我自认为弄得一清
  二楚后才动笔却是实情。你知道,我是写革命历史题材的人,
  在写 《万山红遍》、《叶秋红》、《雨雪霏霏》三部长篇时我就
  间接的初步的知道了皖南事变的基本过程,是常识性的,根
  本谈不上研究。后来写了一部 《突围之后》(1984年由江苏文
  艺社出版时更名为 《芳茗园之夜》),才初步接触到皖南事变
  的原始资料。1984年 6月 10日我去芜湖,6月 18日到泾县
  云岭、章家渡、中村、星潭、石井坑,茂林等地实地考察、访
  问、研究史料,开始接触犹如进入一个混乱世界,材料犹如
  一堆理不清的乱草。凡是事变中的许多重大问题很容易找到
  十几种说法,真是众说纷纭,矛盾百出。这是难事情,也是
  好事情,难在众说不一,也好在众说不一。正因为众说不一,
  才提供了研究的余地,才提供了比较的余地,有了比较,就
  能通过优选法,找到最合理的说法。比如十种说法肯定有九
  种不对,甚至十种全不尽对,但有个好处:这十种不尽全对
  的说法却提供了旁证和反证,择其善者而从之。我认为这才
  称得上考证与研究。那种顺手找到一份资料就说根锯某某记
  载应该如何,那叫核对史实或查找资料,谈不上研究。
  2.我现在回答你感到奇怪的问题。我必须说几句题外的
  话,然后才能畅所欲言地说下去。中国人一向把谦逊当作美
  德,我也这样看,但是,谦逊不等于谦谦君子,不等于虚伪,
  不等于假客气。在对阵的时候,古老的民族又往往很不谦逊,
  页面
  ·434· 皖 南 事 变 下 卷
  总是大叫一声:“来将通名,老子刀下不死无名之鬼。”我们
  应该重实质不重形式,再谦虚也不能把谬误变成真理,再骄
  傲也不能使真理降为谬误。谦逊不能失去自信,谦逊不能失
  去辩论真理的坚定性和鲜明性。这就叫当仁不让。
  我从众多研究史料中,发现某些历史研究者有一个弱点:
  就是专门引用有利于自己观点的史料和论据,甚至断章取义,
  从一个资料或电文中,只摘引几句,而把不利于自己观点的
  内容隐藏起来。这就带来了一个弊端,使那些看不到原件的
  读者,使那些不知道另外还有与之相反的证据的读者,信以
  为真,只听一面之词。这是历史研究中的大忌,是最要不得
  的态度。仍以前面提到的 《大江南北》1987年 1期 18页 《星
  潭突围战与北移路线问题——为纪念皖南事变四十六周年而
  作》一文为例,这应该算最近的研究观点了。可是,它引用
  12月29日、12月30日错了日期的电文,却把有关北移的最
  关紧要最为正确的电文隐藏起来了 (因为作者不可能看不到
  那些电文)。第一,他丝毫不提中央 12月26日的电文。显然,
  这个电文和文中引的错电文有矛盾;第二,只字不提 28日召
  开的军分会;第三,只字不提从新四军军部保存的档案材料
  中找出的 《皖南事变要报》中提到的 “12月28日军分会之决
  定”,这就使读者失去了比较的条件。
  我认为研究历史,只重资料不研究是否合理,只是一只
  翅膀;一旦资料伪假,必把研究引向歧途。既重史料又要推
  理,合理者为真,不合理者为假,是两个翅膀。一个翅膀在
  地上打扑拉,两个翅膀才腾飞。我对所有材料都不抱成见,把
  所有争议客观地全部摆到桌面上,进行比较。不是回避与自
  页面
  皖 南 事 变 下 卷 ·435·
  己观点相反的论点,而是一一把它驳倒。真理便在驳不倒中
  存在。我在 1984年 9月,开始写提纲时,便自认为已经把握
  了皖南事变的来龙去脉。
  3.我用一天一天向下排列大事记的办法,列出了一个十
  分清晰而又合理的时间表,把错了日期的电文全部颠倒过来,
  拨乱反正。我绝不把某个电文孤立地去看,而是跟前后左右
  的整个形势联系起来看。项英拖延北移应跟 11月底盐城成立
  华中指挥部,中原局与东南局合并为华中局由刘少奇任书记
  联系起来;12月26日中央催促项英北移急如星火,跟国民党
  的徽州军事会议联系起来。前后左右砸实之后,便坚信自己
  的排列及论点是不可能被驳倒的。即使拿出与之相反的原件
  也驳不倒,因为史实是铁定的。原件抄件既有假也有错,不
  去伪不能存真。原料有真有伪,我可以信手举出几十个例子。
  仅就中央档案馆编的 《皖南事变——资料选辑》为例,前面
  所举电文日期错误不算,另外错处也是比比皆是:132页下段
  1月 10日电文第一句 “我等待秋涛两团已打到泾县、宁国
  间”,首先是字错了,不通,应为 “我军傅秋涛……”,其次
  意错了,傅秋涛的一支队根本没有两个团打到宁国间;再翻
  到 270页 17行,这是中央军委总结 “并将后方资财一千三百
  担及后方人员千余人,于 11月 3日先后开赴苏南。”应为 12
  月 3日;再看同页22行 “一面于 12月28日再严厉斥责项之
  迟疑犹豫”,应为 26日。这些错误既可以找到主证,也可以
  从前后左右找到许多旁证。
  4.这种排列国内国外大事记的作法,给我研究皖变的真
  象带来了极大好处。比如:在本文第二节中所举同一天,也
  页面
  ·436· 皖 南 事 变 下 卷
  就是 1940年 11月24日的两份电文,我曾问过一些历史研究
  者 (包括某大学副教授在内),为什么一天发两分内容相同而
  语调差异很大的电文,他们都觉得这样提问非常奇怪,两份
  就是两份,不同就是不同,似乎不需要问个为什么。有人说
  后文是为前文的补充。至于为什么补充,只有天晓得。可是,
  我在排列大事记时,查到了11月29日我们在苏北发动了曹
  甸战役。这样,就可以知道,在发动之前确定要打的时候,恰
  在 11月24日,这就叫由此及彼。中央不能不考虑到苏北一
  打,顽方必将在江南进行报复,而前面一电,比较含糊,后
  面又补一电文,提出明确的告诫。为了保密,当然不会明确
  到 “我们在江北要开始行动了,你们要快走”。这就是局部和
  全局的关系,不了解全局,对局部的变化就会感到莫名其妙。
  孤立地看一件史料,没有办法进入实质。
  5.在我阅读大量史料和回忆录时,我发现两种奇异的现
  象:一种是文学可以虚构,却拼命求真;一种是史学应该求
  真,却又多方虚构。先说第一种。我在许多史料和回忆录中,
  看到一首叶挺诗,一种是两句,一种是四句,各不相同,仅
  我看到的就有六种。不仅内容相去甚远,而且写的背景各异;
  有的说是在云岭写的,歌颂云岭之美;有的说是在皖南事变
  中写的,是为鼓舞士气;有的说是在黄山写的,题名就叫
  《过黄山》,发表在 1949年 11月 18日的 《苏北周刊》上 (这
  六种写法说法的真伪我将另文专谈)。我在采写时,多方寻本
  求源,务求真实。这就发现了第二种现象:许多回忆录又是
  多方虚构,回忆者对许多史实早已忘怀,采写者根据回忆,无
  法写成文章,于是四处替回忆者摘抄采访,编写成文,拿回
  页面
  皖 南 事 变 下 卷 ·437·
  来请回忆者认可。其实是采访者写的,并非来自本人的回忆,
  不这样就完不成写书的任务。有的置最真确的史料 (如当事
  者的手迹)于不顾,而另外编写一套,有的编写的素质不高,
  必然严重地失真。
  四
  问:书中写了大量的高级人物:叶挺、项英、袁国平、周
  子昆、蒋介石、顾祝同等等。你写这些人物的依据是什么?有
  把握吗?对其中虚构部分作何解释?
  答:1.我是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
  研究与塑造敌我双方人物的。我塑造的既是历史人物,更是
  艺术形象。忠实于历史和虚构并不矛盾。只有虚构才谈得上
  文学艺术,才谈得上作家的创造,才比原型更逼真更集中更
  强烈。如果仅仅是史料的堆砌,那既不是历史,当然更谈不
  上文学,充其量只能算作不准确的真伪杂存的史料汇编。作
  家不是资料员。
  2.我所说的虚构,就是按照严格的历史事实,所作的符
  合人物性格逻辑的推理。如果仅仅记述事实而不作推理,很
  可能记载的是现象而不是本质。有些表象可以直接反映出本
  源,有些假象却跟本质恰恰相反。世界上许多人和事都叫
  “真事隐、假语存”。恩格斯说过:“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
  (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卷 650页);马克思说过:“历史不
  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马克思、恩格斯选
  集 2卷 118—119页)研究历史,必须研究人,仅仅是搬弄资
  页面
  ·438· 皖 南 事 变 下 卷
  料只是资料员的任务而不是史学家的任务,当然,更不是文
  学家的任务。历史是人类创造的,研究历史,必须进入人的
  心态。只有综合分析和判断,只有合乎性格逻辑推理,才能
  探真索微,才能剖析人物评价历史。只重史料记载不重推理,
  不重人的心态,这是历史研究的悲剧。
  比如研究叶挺。他在 《皖南被囚抒愤》中是这样写的:
  “三年军长,四次辞呈,一朝革职,无期徒刑。”他不仅提出
  过四次辞呈,而且还出走过两次,一次是周恩来把他送回皖
  南,一次是袁国平去重庆把他接回皖南。短短三年,四次辞
  呈两次出走,可以反映出叶挺在新四军里的处境,反映出他
  跟项英的矛盾,反映出他的心态,只有把这些表现研究透了,
  才能对叶挺在新四军里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得出比较正
  确的结论。非常可惜,四十五年来,我还没有见到史学家们
  用一篇文章来回答。在我所见到的材料中甚至连 “四次辞呈
  两次出走”八字都见不到。回避了真象,就谈不上写真史写
  信史。
  再以项英为例。一个人的功过得失、言行及性格的发展,
  总离不开主观客观原因和历史的现实的原因。项英不是神仙,
  也不是木头,而是一个具有普通人的七情六欲的活生生的人,
  是个既有优点又有错误的人。在历史上,第一,他在 1928年
  中共六次党代表大会上当选为政治局委员和政治局常委,
  1931年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后来任革命军事委员会
  主席,地位比毛泽东同志高;第二,斯大林曾对他有过很高
  的评价,并在单独接见他时送他手枪和钢笔;第三,在他任
  中央局代理书记时,曾处理过 “富田事件”,不认为提出 “打
  页面
  皖 南 事 变 下 卷 ·439·
  倒毛泽东,拥护朱、彭、黄”口号的富田暴动者是反革命,而
  是组织上的错误;第四,项英不愿去江北,曾提出过远征闽
  浙到国民党后方打游击的南进计划,遭到陈、栗及中央的反
  对;第五,1940年 11月华中指挥部成立:叶挺任总指挥,陈
  毅任副总指挥,刘少奇任政治委员,并且决定把中原局与东
  南局合并成立华中局,由刘少奇任书记,项英回延安,他心
  里会是什么滋味?新四军是南方八省游击健儿所组成,项英
  领导了三年游击战争,又加上三年的皖南艰难缔造的新四军,
  全部交给别人去领导,叶挺到江北是接总指挥之权,项英到
  江北是去交权,这种心态能对他的行动没有影响?第六,请
  看上面引用的 12月26日中央给项英的电文的口气,再看看
  1940年 5月9日、12日、29日一连三个请求撤职的报告,强
  烈地表示了他对中央批评的不满。这样就能看出项英的思想
  脉络,他的历史优越感,他的家长制式的领导,他的北移后
  即将交出全部权力的抵触,就可以推想到他为什么拖,也可
  以想到拖不下去时,28日军分会上为什么决定向南开进;就
  可以推想到 28日开完会应该立即报告中央,为什么拖了四
  天;就可以推想到他为什么不愿北移,他为什么在危难时离
  队;就可以推想到他在株守皖南时的一切服从于统一战线到
  南进计划去国民党后方打游击的最大的破坏统一战线,这种
  矛盾现象就可以在马克思的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
  人的活动而已”的名言下得到统一。我们一向把 “追求自己
  目的”当成贬义词,其实任何人都在追求自己的目的,只是
  目的有的高尚,有的卑劣,有的为公有的为私,如果把目的
  改为理想,就容易被人接受了。项英就是在追求自己目的的
  页面
  ·440· 皖 南 事 变 下 卷
  情况下行动的。目的,就是行动动机的依据。
  五
  问:刚才你说要进入人物的心态,恐怕这是从文学创作
  角度而言,历史研究有可能吗?因为人物心态都是重帷深锁,
  不向人说,不留记载,用什么办法进入人物心态?写历史人
  物不同于虚构人物,怎么能保证写得像生活中的真正的他?
  答:1.先说写历史人物的难易。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写
  历史人物很难,因为他是众所皆知的人物,甚至历史给他定
  了型,既要像他,又要脱俗,又是艺术形象,它受真人真事
  的制约,局限了作家创造人物的随意性,就象画家画人,规
  定画某一个人,让人一眼看出这就是谁,就很难。
  但是,在突破这个难点之后,就变成了易:局限性变成
  了参照性,规定性变成了真实性。比如项英他本来是个坚定
  的革命者,是新四军军分会书记,从道理上讲,最不可能临
  阵离队的是他,生活中,却变成最先离队的是他,这种从不
  可能到可能,又非常合理。比如叶挺,他是北伐英雄,是宁
  死不屈宁折不弯的铁军指挥员,却在全军面临覆没的重压下,
  弯曲下来,在石井坑给蒋介石发了请罪电。这又是最不可能
  弯曲的他首先弯曲了自己,这也是从不可能到可能,也是非
  常合理。比如项英的随从副官刘厚忠,他对项英一向耿耿忠
  心,对项英生活的关怀超过儿子对待父亲,在突围时,他背
  着项英冲出重围,舍命相救,最不可能来害项英的是他,在
  条件变化之后,杀害项英的又是他,从不可能到可能,又非
  页面
  皖 南 事 变 下 卷 ·441·
  常合理。这些人的命运的跌宕性格的变化,超过了作家最大
  胆的想象。如果是虚构的人物,读者很可能认为不合理,不
  可信。但生活却给作家提供了任何人都推不倒的依据,给人
  以极大的真实感,不能不惊叹生活的惊心动魄、丰富多彩和
  曲折复杂。
  2.每个历史人物,都留下不可磨灭的脚印,按照这些脚
  印,就能寻到他们走过的轨迹,就能找到从A点到B点再到
  C点的路线。这些点是历史铁定了的。比如项英从充满胜利希
  望向南开进的A点,走到星潭受挫高岭受挫后悲观失望的B
  点,再走到临时动摇脱离部队的C点。这些主观思想的变化
  (从希望到失望到动摇)都跟客观形势变化有关,写出客观形
  势也就由点到线带出了面。占、线、面构成了波澜壮阔的生
  活斗争图景,也就展示出了人物性格的发展史。
  3.关于虚构,并不是毫无根据的杜撰,而是数学中的求
  方程,通过已知求未知,是符合人物性格发展逻辑的推理,带
  有必然性和合理性。书中写了项英想自杀而又未自杀的思想
  斗争过程,这是任何史料都未能提供的。项英从失望到动摇
  到脱逃的思想斗争,只有他本人知道,我所见到的史料和回
  忆,对这一段是一片空白。只是项英归队后,给中央的报告
  中有:“部队被围于大矗山中,有被消灭极大可能,临时动摇,
  企图带小队穿插绕小道而出……感觉不对……此次行动甚
  坏,以候中央处罚。”空白是不合理的,有激烈思想斗争是合
  理的,高尔基说:“想象和推测可以补充事实的链条中不足的
  和没有发现的环节。”这是对的,他应该想到部队被消灭后他
  的命运:可能牺牲,可能被俘,即使少数人突出去也摆脱不
  页面
  ·442· 皖 南 事 变 下 卷
  了自己应负的责任。按悲剧心理学来说,一个人一生中总是
  不止一次地感到活着不如死去好。他面临如此严重的局面,想
  到自杀是合理的;他带着斯大林赠给他的手枪,由此想到斯
  大林对他的高度评价是合理的,平时以此为荣,在生死关头
  摸着手枪,反而不能触景生情是不合理的。这种合乎人物身
  份和性格逻辑的想象与推测,不仅是作家的权利,而且是必
  须具备的素质。生活真实的链条往往是间断的,艺术真实的
  链条是相连的,所以艺术真实比生活真实更真实。
  4.没有虚构就没有文学。虚构绝不是虚假,虚构是按照
  严格的历史事实所作的符合人物性格符合事物发展逻辑的推
  理。如果仅仅记述事实而不作推理,很可能记载的是表面现
  象而不是内在本质。文学艺术,不是战术总结。罗贯中的
  《三国演义》与陈寿的 《三国志》决不是一回事。这里可以借
  用一个举世公认的成功的经验加以证明。那就是获六项奥斯
  卡金像奖的电影 《莫扎特》。根据历史记载,这位举世无双的
  音乐巨星只活了三十五岁就殒落了,他的死,史书记载是各
  种各样的,互相矛盾的。大致有四种说法:有的说他贫病交
  加而死;有的说他是被人用砒霜毒死的;有的说他一贫如洗,
  送葬那天,除了掘墓人外,没有任何亲友在场,所以在萨尔
  斯堡至今找不到他的坟墓;有的说在送葬那天就有他的劲敌
  ——宫廷作曲家安东尼奥 ·萨利埃里在场。
  可见,有些史料是靠不住的。作者与导演从艺术真实出
  发,把莫扎特的暴卒与萨利埃里的苟且偷生有机的联系起来,
  在鲜明的对比中表现出萨的忌恨心理,表现出莫扎特的每个
  成功都驱使他的竞争对手用更加狡猾、严厉、残酷的手段对
  页面
  皖 南 事 变 下 卷 ·443·
  他进行迫害。这就使人看了惊心动魄,毛骨悚然,但是在实
  际生活中,并没有发生过这种事情。编剧是这样看待这种艺
  术创造的,他说:“我关心的不是有无这一历史事实,而是它
  是否符合艺术创作的规律。尽管有人认为这一情节是无法接
  受的,但是,我们觉得这是作为传奇性的人物莫扎特及其幻
  想曲的最恰当不过的结局。”
  这正是艺术家卓越的创造才能的表现。
  再举一例:反映斯大林格勒大血战的影片 《伟大的转
  折》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这部影片的第一个特点,在
  于它叙述了斯大林格勒,然而绝不是斯大林格勒真实的编年
  史 (影片里一次也没有提到这个城市的名字)。我们保存了事
  件的军事政治结构的历史真实性与可靠性,但是留下了决定
  主题和基本人物性格的艺术构思的自由。”
  我认为这是达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高度统一的正确方
  法。文学作品不是史书,却可以填补史书的空缺,纠正史书
  的谬误。因为真正的史诗性的文学作品,应该以其全面的观
  察、缜密的思考、逻辑的推理以及时代的真情实感,把 “历
  史的内容还给历史”,把 “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写出
  来。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悠久的生命
  力。
  5.关于史学应否进入人物心态,如何进入人物心态,我
  只能另找机会去谈。这里,我只能说:查证核实史料,只要
  有时间就够了,要辨别真伪,需要智慧,进入人物心态,需
  要真知灼见。还是那句话,历史是人创造的,不研究创造历
  史的人,算不上史学。
  页面
  ·444· 皖 南 事 变 下 卷
  六
  问:你在这部作品中刻意追求的是什么?
  答:1.我首先追求的是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和谐与统
  一。雨果在 《九三年》中有这样一段话:
  1792年到 1800年间布列塔尼森林的历史是可
  以自成一段的,这段历史像传奇一样和旺岱的规模
  巨大的事变掺和起来。
  历史有真实性,传奇也有真实性。传奇的真实
  和历史的真实在性质上是不同的。传奇的真实是在
  虚构中去反映现实。但,历史和传奇却有相同的目
  标:利用暂时的人来描绘永久的人。
  要彻底了解旺岱只有用传奇来补足历史;了解
  全面需要历史,了解细节需要传奇。
  我可以借用他的论点:“要了解皖南事变的全局,需要历
  史的真实;要了解细节,需要艺术的真实。”因为史料只提供
  事件的经过,很少提供人物的形象、气质、性格、品德、情
  操、阅历、学识、智慧和日常生活,更难提供人物的七情六
  欲和内心世界的激烈冲突,这些需要通过艺术的想象力去完
  成。事件是不会重复的,既是空前也是绝后的,而人物的思
  想,感情、品质却是永久的,前有古人、后有来者。
  2.历史是严肃的,客观的,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不能硬减,
  页面
  皖 南 事 变 下 卷 ·445·
  没有发生的事情不能硬加。尽管文学艺术允许虚构,但我塑
  造的是历史人物,我遵循的原则是实事求是,尊重历史:高
  尚的不要刻意美化自然高尚,卑劣的不用刻意丑化自然卑劣。
  既不因为他是智者就隐瞒他的一失,也不因为他是愚者就隐
  瞒他的一得。对自己人绝不写成神,对敌人也绝不写成鬼。改
  变人物塑造中好人完全好坏人完全坏的传统格局,因为复杂
  的性格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因为生活本身就是极端复杂的。
  3.陈美兰在 《文学评论》第 4期著文认为:在近年来长
  篇小说创作中称得上成功的艺术典型仍不多见,究其原因,显
  得尤为突出的是两个不平衡:其一,是作家的感受力与剖析
  力的不平衡。创作思想的解放,使作家能够真诚地贴近生活,
  自由地感受生活,然而,当创作主体感受到的东西越丰富越
  复杂时,它所需要的艺术剖析能力就越高。而现在,某些作
  品往往缺乏这种理性的剖析,或者是有所剖析,而力度不强。
  这样,作家在他发现的典型人物身上所感受到的历史内容就
  不能真正地成为意识到的历史内容,于是在很大程度上削弱
  了形象的意义。其二,是人物丰富复杂的性格与所获得的艺
  术空间的不平衡。长篇小说容量大,但这个特点也就决定了
  它要求在人物典型塑造上,不仅从性格的某个侧面,或某种
  性格的横断面来体现,而且要从性格的发生史或发展史的角
  度作纵深的开掘,以增强艺术形象的厚度。我们有些作者却
  往往使人物性格的展开显得异常局促,使一个丰富复杂而又
  流动的性格变得凝固化,这是一种令人惋惜的现象。
  我同意她的观点。我在这部书中努力解决这两个不平衡,
  不仅感受历史反映历史,而更重要的是剖析历史、评判与评
  页面
  ·446· 皖 南 事 变 下 卷
  价历史。不仅写出人物的性格来,而且写出性格的发展、跌
  宕、丰富性和流动性来。
  4.我追求哲理色彩和思辨色彩,不仅给人以情绪的感染,
  给人以信心和力量,也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更重要的是
  启迪人的心智,引起人们对历史对人生的深沉的思考。
  5.我还追求作品的人民性,追求雅俗共赏的艺术特色。
  有的同志认为文学的任务在于塑造典型、激发感情而不在于
  叙述事件,我也同意。但不须一概作此要求,“文有大法,无
  定法”,这要看什么题材。《安娜 ·卡列尼娜》的功能跟 《战
  争与和平》并不相同;《红楼梦》和 《三国演义》也不一样,
  尽管 《红楼梦》在艺术上高于 《三国演义》,并不妨碍后者在
  人民中的巨大影响,它的历史价值并不比 《红楼梦》低。
  七
  问:皖南事变如此复杂,争论如此尖锐,你认为作品发
  表后,会引起激烈争论吗?
  答:1.这样一个震惊中外的事件,争论是正常的难免的,
  不要说事过四十余年的复杂事件,就是在半个小时前大街上
  发生一件抢劫案也会争论不休,甚至经过几天的调查也未必
  弄清。但是真理愈辩愈明。我欢迎这种争论,也准备迎接这
  种争论,对所有问题,我都可以做出公开答复。我有充分的
  自信心。
  2.许多个人的回忆,必然带有个人的色彩,往往有很大
  的误差,在回忆同一件事时,往往说法不一,对于某个人物
  页面
  皖 南 事 变 下 卷 ·447·
  的评价,由于亲疏远近好恶爱憎不同,往往大相径庭。因为
  每个人当时所处的地位不同,视角不同,认识不同,立场观
  点不同,记忆力不同,考虑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有的夸大
  了,有的缩小了,有的是整理材料者加上的,好事都有份,坏
  事不沾边。凡是参加一个座谈会,张三说一,李四说二,王
  五说三,几乎没有一次不争得面红耳赤。我希望不要拿某某
  人怎么说来参加争论,应该拿真凭实据、真知灼见和合乎逻
  辑言之成理的推断参加争论。
  3.关于皖南事变的争辩,概括起来,大致有十个小问题,
  两个大问题,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十个小问题也就是非根本的枝节问题:①关于有无 “三
  山计划”问题;②项袁周等人离队原因问题;③叶挺是受伤
  被俘还是谈判被扣问题;④在茂林停留多久以及该不该停留
  问题;⑤顽军进攻新四军打响第一枪的时间地点问题;⑥新
  一支队 (傅秋涛部)突围路线及突出的人数问题;⑦百步坑
  会议长短及最后决定的突围方向问题;⑧敌军兵力问题;⑨
  项英周子昆被害经过问题; 项英突围出来到被害两个月为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