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官家_1

_88 不信天上掉馅饼(当代)
乖乖,感情此人的眼光,竟然如此远大,远不止盯着一个饲料厂,“产业群体”这样的名词,听起来也很是新鲜。
果真是胸有韬略啊。
“至于机械制造厂,那就更不用说了。省里定下我们浩阳地区以矿产经济作为支柱产业,各类矿山机械设备,很快就会大量的需求。只要技术过关,产品质量过关,销售方面,是不成问题的。与其等那个时候,交通状况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不如现在就开始着手解决。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认为必须要抓紧修路。”
刘伟鸿侃侃而谈,做出了“结论”“小刘书记这个路子,听起来确实是有些道理,但不管是贷款修路还是以后修路,都不是一天两天能办成的。人家香港老板要是等得太久了,说不定会变卦,要注意啊。我这里,倒是有个建议……”
米克良说道,出人意料地赞同了刘伟鸿的建议,紧接着,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却不知米书记又要玩什么花样。
第252章憋不死你!
大家的目光都投向米克良,倒也没有多少惊诧之意。
除了刘伟鸿,其他四位书记,经常和米克良一起开会,知道米书记就是这么个性格,不甘寂寞,不甘做绿叶,总是想要做红花。似乎无论什么会议,只要一有机会,米书记都要展现一下自己的存在。
至于刘伟鸿,在需要沉稳的时候,一贯都是那么沉稳的,自也不会露出惊诧的神情。
“我看,是不是请香港老板再考察一下别的地方?夹山区的条件,确实是差了点,我担心留不住他啊。”
米克良一本正经,忧心忡忡地说道。
几个人都吃了一惊。
这是怎么说的?公然和刘伟鸿过不去啊?香港大老板可是刘伟鸿亲自跑到江口去请回来的,眼下却要请人家去其他地方考察,没有这个道理嘛。
米克良瞥了刘伟鸿一眼,咧嘴一笑,说道:“我先声明啊,这是就事论事,没有要挖小刘书记墙角的意思,主要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无论如何都要将香港老板留下来,促成这个投资项目。这一点,我想大家的意见,应该是一致的吧?”
朱建国蹙起了眉头。
米克良也做得太过分了,明明是公然打脸,偏还要说得如此冠冕堂皇。就算刘伟鸿不是他朱建国的亲信,只是个普通的区委书记,也不能这样子搞。这会生恨的。
邓仲和与人大主任老孙,脸无表情,徐文浩嘴角微微一翘,极快地闪过一抹笑意,有极快地恢复了正常,变得脸无表情。
对徐文浩来说,自然是希望米克良和刘伟鸿起冲突的,冲突越激烈越好。因为刘伟鸿背后站着朱建国,这场冲突,一个控制不当,就会演变成为米克良与朱建国之间的冲突。作为名列第四,实际权力位居第三的党群副书记,徐文浩乐意见到这种矛盾产生。到时候,他就能够居中而坐,左右逢源,争取效益最大化。朱建国为了笼络他,一起对付米克良咄咄逼人的攻势,自然要给他些甜头,在干部调配的工作上,多多向他徐文浩倾斜。
倒是刘伟鸿的表现,出人意料,并没有生气,甚至连脸上的笑容也不曾少了半分,微笑着说道:“米书记说得有道理,只要能把港商留下来,留在我们林庆县,不管他在哪个区乡投资,那就是我们的胜利,是整个林庆县的胜利。”
这一回,大家脸上又一齐露出了吃惊的神情。
没想到刘伟鸿竟然如此识大体,如此顾全大局。
这个可真是不简单,换一个区委书记,不要说像刘伟鸿这样年轻气盛的,就算是成熟稳重的中年干部,只怕也绝对没有这样的胸襟气量。
米克良显然也没有想到刘伟鸿会这么爽快。
刘伟鸿到底怎么想的?
这个念头飞快地在米克良脑海里转了一圈,有些拿不准。不过很快,米克良就放下了这个想法。只要刘伟鸿不反对,那就好。他便能更加名正言顺地提出他的“建议”“这样吧,等明天,我再请香港老板去县里其他区乡看看,比如上坪区,境内也有不少山地,但离县城近得多了,道路交通状况也远比夹山区那边要好,单纯从技术角度来看,确实更加适合开发奶制品行业。”
朱建国觉得有些忍无可忍了。
米克良这假公济私也搞得太明显了。
谁不知道上坪区是米克良的老家?上坪区区委书记,正是米克良的族房兄弟。米克良这是要硬生生的将刘伟鸿的功劳抢过去,交到他的本家兄弟手上,同时也为自己的老家造福,让大伙都感激他!
不过朱建国最终没有说什么。倒不是朱建国怕了米克良,而是刘伟鸿的镇定自若,让朱建国改变了主意。大凡刘伟鸿如此表情,都表示他胸有成竹,无须相助。米克良是没有怎么和刘伟鸿打过交道,不清楚刘伟鸿的沉稳和“辣手”之处。
米克良如果彻底惹恼了刘伟鸿,恐怕日子也会很难过的。
刘伟鸿微笑点头,似乎完全认可米克良的言语。
老孙依旧是点尘不惊,仿佛他来参加这个会议,就是做看客的。除了端着杯子一口一口品茶,自始至终,孙文阁不曾主动发过言。看来这是个睿智的老人,都已经退二线了,就没必要再往是非漩涡之中去掺和,没的惹火烧身,羊肉没吃到惹一身臊。还是安安稳稳颐养天年的好。
邓仲和与徐文浩脸上均闪过一丝诧异的神色。
这个刘伟鸿,还真能忍啊!
却是很出人意料。
刘伟鸿点头之后,随即撇开了这个话题,说道:“朱书记,诸位领导,我希望县里能够考虑我的两个方案,尽快把修路的事情定下来。”
朱建国马上说道:“嗯,修路确实是很重要的工作,县委原则上很支持你们夹山区的意见。你们可以酌情办理,需要县委和县政府支持的时候,我们会尽力支持。”
朱建国这话,说得很到位,没有说支持刘伟鸿的意见,而是支持夹山区的意见。毕竟无论是引进国营大型煤矿来合作还是贷款修路,都还不曾有过先例,其中到底蕴含了何种风险,暂时不得而知。万一搞砸了,也是夹山区班子的集体决定,不是刘伟鸿一个人的责任。必要的时候,县委县政府都可以出面,为刘伟鸿消除一部分压力。
而且朱建国比较了解刘伟鸿的行事方式,见他牢牢咬住修路这个事情不肯放松,便知道这才是刘伟鸿的“主要目的”既然刘伟鸿下定决心要修路,朱建国自要支持他一把。关键时刻,朱书记也不能含糊。以县委书记一把手之尊,先开口定下了调子,邓仲和这个主管经济建设的县长,也得给三分面子。
果然,邓仲和接着表了态:“呵呵,刘书记是咬定青山不放松啊。嗯,修路是好事,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很有好处,我原则上是支持的……”
刘伟鸿微笑说道:“邓县长,光是原则支持,怕是力度不够啊。万一银行方面,需要县里给做个担保,还请邓县长和县政府多多支持。”
邓仲和便哈哈一笑,将自己略微的一点尴尬掩饰了过去,说道:“没问题,只要银行敢贷款,我就敢担保……他给钱的都不怕,我这担保的怕什么?哈哈……”
一时之间,会议室里响起了书记们爽朗的笑声,似乎会议的气氛,一直是很和谐的,没有丝毫争执发生。
刘伟鸿要的就是这句话。他很清楚,要想在银行贷到比较大的款子,单凭夹山区的招牌,可不那么好使,多半还得县里出面。如今邓仲和当面承诺,倒是就不怕他“抵赖”这个书记办公会议,在大家的笑声之中降下了帷幕。
次日,林庆宾馆会议室,张灯结彩,一片欢声笑语。
香港利达贸易公司和林庆县夹山区区公所关于投资兴建奶制品公司的意向性合同,在这里正式签订。利达贸易公司承诺出资五十万美金,在夹山区兴建一个日处理五十吨牛奶的奶制品厂。合同中写得明白,四十万美金用于工厂的兴建,另外十万美金,则是用于前期支助奶农养殖奶牛。
因为是意向性合同,规定便不是那么细致,就是一个大纲。具体的谈判与后续合作事宜,还有待进一步磋商。
耿麟和熊光荣代表合作双方,在合同上签字。
执政党夹山区委员会,是党的机构,夹山区公所,才是政府机构。类似这样经济建设方面的合同,自然要由熊光荣这个区长来签署,更加合乎规范。
林庆县四套班子和夹山区两套班子的主要负责同志,俱皆出席了这个签字仪式。
仪式很是隆重。
刘伟鸿西装革履,皮鞋铮亮,装扮得极其正式,脸上始终带着微笑。
朱建国、邓仲和、徐文浩等人的脸上,也带着微笑,眼神偶尔会在米克良脸上扫过,似乎很不经意。实际上,他们都在暗暗好笑。
米克良的表情,着实比较精彩。
昨天书记办公会议一结束,米克良便兴冲冲地去了林庆宾馆,想要找香港老板好好协商一下,请他去上坪区考察。不料去到宾馆,却是房门紧锁,香港大老板如雷的呼噜声,隔着门也传了出来,震得人的耳鼓嗡嗡作响。
米克良只好怏怏而去。
总不能将人家香港大老板硬从床上拉起来吧?
不过这也没关系,明天再来也不迟。
谁知道次日一上班,朱建国的秘书便电话通知,请所有的班子领导同志前往林庆宾馆,参加意向性合同的签字仪式。
接到这个通知,米克良足足在闷了十几秒钟,未曾回过神来。
合着刘伟鸿早就已经和人家香港老板说好了的,难怪昨天在书记办公会议上,答应得那么爽快。却是存心戏耍米书记!可笑米书记枉做小人,被人家狠狠甩了一个巴掌,清脆响亮得紧。
望着西装革履,面带微笑的刘伟鸿同志,米书记的眼神,比刀子还要锐利,心中一股无么火升腾而起,偏又发作不得,一张脸涨成了猪肝色,当真憋得难受啊!
第253章上级领导是用来尊重的
夹山的夜晚,是很寂寞的。刘伟鸿学会了打牌。
上辈子,刘伟鸿没有这个爱好,无论麻将还是扑克牌,水平都有限得很。在大学的时候,宿舍里的室友们玩牌,三缺一,明明刘伟鸿在场,他们也会视若无睹,满宿舍楼找人来玩。实在整个宿舍楼都叫不到人了,才不情不愿地让刘伟鸿也参加一个,还要抓阉,看谁运气不好,和刘伟鸿配对。
这样一个水平,也难怪刘书记对打牌完全无爱了。
但走到了夹山区之后,刘伟鸿发现,不学打牌还真是不行。夹山晚上的娱乐活动,还真是少得可怜,刘书记下班之后躺在床上看书,看腻了就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所有其他干部,都在打牌。
尤其是夏寒,一到了晚上,就吆五喝六,叫了派出所的兄弟们“开赌”当然,赌注很小,基本就是玩玩而已,略略增加点刺激。
上回刘伟鸿和夏寒提了一嘴之后,夏寒真的弄到五千块钱,交到了唐秋叶手里,说是入股。唐秋叶也爽快,给了他一成的股份。然后按月给他分红,得有个三四百块吧。唐秋叶很老实,完全没有“卡扣”夏寒的“红利”新店面开张之后,生意依旧火爆,每个月能净赚三四千。
夏寒是刘伟鸿的兄弟,唐秋叶知道的。
这就很不错了,相当于夏寒两个多月的工资收入。
夏寒小日子过得蛮滋润,不时请兄弟们喝个小酒,短短几个月时间,就在夹山派出所树立了“无上权威”大伙都说夏所长够意思。
刘伟鸿无奈之下,也只好加入了“牌友军团”一般是在熊光荣家里打。
张妙娥去了县里,熊光荣也变成了“光棍”一条,倒是很欢迎大伙到他家里去打牌。
谁不寂寞啊?
不过今天周六,张妙娥回来了,大伙照样去他家里打牌。虽然说小别胜新婚,但现在还早着,熊区长就算心里火急火燎的,也不得不耐下性子,在一旁端茶倒水的伺候着。
有张妙娥在,打牌就没有老熊的份。
大家打的扑克牌,就是俗称的“拖拉机”刘伟鸿和张妙娥打对家,副书记薛志民和副区长马吉昌打对家。
自从让薛志民分管工业工作之后,薛志民就像换了个人似的,工作很是得力,马吉昌在推广棉花种植和生猪养殖业方面,也下了大功夫。这两位,俨然已经是刘书记的亲信,和刘伟鸿走得很近。加上熊光荣,刘伟鸿在夹山区的威望,已经建立起来。
一个以刘书记为核心的夹山区班子,正在高速运转。
张妙娥是个闲不住嘴巴的人,一边打牌一边说话聊天。
“薛书记,我看工厂的进展很快嘛,厂房建设马上就要竣工了?”
张妙娥尽管去了县里上班,每逢周六,是要回夹山区来,夫妻团聚的。偶尔熊光荣也会去县里,钻进张妙娥在县委大院里面那个单身宿舍,享受天伦之乐。
张妙娥每次回家,工厂的进度都不一样,两座工厂的雏形都已经出来了。
薛志民笑道:“是啊,快了,再有十来天,就要封顶了。”
“呵呵,这个效率可真够快的。”
张妙娥便惊叹了一句。她以前是夹山区党政办公室的负责人,对于夹山区干部们的办事效率,可谓是了如指掌。什么时候有过这样的高效率?要是搁在以前,这两个工厂不知道下了基础没有。竣工封顶,至少也得是年底的事了。
薛志民笑着答道:“嘿嘿,这个都是刘书记的功劳,他催得紧,我们也不敢耽搁啊。”
薛志民这话,倒不是拍马屁,而是实情。刘伟鸿几乎每天都要了解工程的进度,而且还不是在办公室听汇报,而是直接上工地现场了解。一把手这种态度,下面的人自然谁也不敢懈怠。这两个工厂便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在夹山矗立起来了。
张妙娥瞥了刘伟鸿一眼。
这个男人可真有本事。才到夹山几个月,俨然就是真正的一把手了,下面的人,无论干部还是群众,个个服气,好评如潮。
这还罢了,听说刘伟鸿还给了米克良一个软钉子,碰得米克良满头都是包包。
书记办公会议上的情况,也是保不住秘密的,米克良公然挖刘伟鸿的墙角,想要讨好港商,结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此事如今都已经传遍了县委大院的每一个角落,不可一世的米书记,伦为大伙的笑柄。
张妙娥听着,尤其解气。
她只要一想起米克良那谢顶的脑袋,那油光滑腻的肥脸,特别是那色迷迷的眼神,就感到极度恶心。张妙娥自认不是什么金枝玉叶,也不是封建死脑筋,但米克良那种男人,如果脑袋上不是戴了个县委副书记的乌纱帽,张妙娥正眼都不会瞧他一下。
什么玩意!
想想自己差点拿白嫩嫩的身子,去跟米克良那种恶心男人做交易,张妙娥都有些汗流浃背的意思。
刘伟鸿就是了不起,不显山不露水的,谈笑之间,便狠狠剥下米克良一层面皮来。
活该!
“刘书记,听说米克良在打港商的主意?想要把港商拉到他的老家上坪去,是不是有这么回事啊?”
张妙娥笑嘻嘻地问道。
其实她当然知道有这么回事,现如今这样问,只是抑制不住心中的兴奋之情。除此之外,也有女人随时随地“播报新闻”的天性作怪。
这么刺激的“故事”不讲出来给大家伙听听,那多没劲啊。
刘伟鸿微微一笑,说道:“是有这么回事。米书记担心我们夹山的交通状况太落后,留不住港商。这也是为了全县的经济发展着想,不管是夹山还是上坪,只要能把港商留下来,就是胜利。”
张妙娥便连连撇嘴,不屑地说道:“得了吧,刘书记,也就你是大公无私。米克良那个小人,才没有那么高的觉悟,他就是想挖墙脚,不劳而获。”
刘伟鸿微笑不语。
这样的话,他是不好说的,张妙娥说出来,自然没事。张妙娥只是个普通县委办干部,还是个女同志,又不是夹山区区委书记。就算米克良听到了,也发作不得,只能憋在自己心里,有苦难言。
薛志民和马吉昌马上就来了兴趣。他们身处偏僻之地,县委书记办公会上的“新闻”暂时还不曾知晓,没想到还有这种内幕。
“嘿嘿,张主任,这个新闻很有意思啊,给我们详细报道报道,让我们也长点见识……”
马吉昌笑哈哈地说道。
他年纪比熊光荣还大,比张妙娥更是大了十几岁,自然不能和刘伟鸿一样,开口闭口叫张妙娥“嫂子”直接叫名字,也是不礼貌的,毕竟她是区长夫人。所以就一直坚持叫张妙娥以前的职务。
张妙娥就笑嘻嘻的,一边出牌一边开始“新闻联播”讲得绘声绘色,就好像她当时在场似的,连米克良说话的神气都模仿得惟妙惟肖。
连熊光荣也是第一回听说,不由大感诧异:“还有这种事?米克良也太无耻了吧?”
自从得知米克良曾经想打他老婆的主意,熊光荣就对米克良再无半分好感,至于尊敬,那更是提都不消提起。如果有机会,熊光荣绝不介意往米克良那张胖脸上甩几个巴掌。
张妙娥又撇撇嘴,说道:“你才知道他无耻啊?整个林庆县,谁不知道他是给卑鄙小人?这样的事,也就他干得出来了。不过,刘书记,嘻嘻……你可也真够狠的,这比打他两耳光都难受啊。”
刘书记便做出很无辜的样子,说道:“嫂子,你这可是冤枉我了,我总不能说,港商已经跟我说好了,叫他不要白费力气吧?那岂不是对领导不尊重吗?我也很难做啊。”
一席话说得大家都哈哈哈大笑起来,索性放下了扑克牌。
“那是那是,咱们刘书记,那是最讲规矩的,他是上级领导,咱们得尊重他是吧?”
熊光荣便戏谑地说道。
刘伟鸿这样不动声色地甩米克良一巴掌,熊光荣心里头那个解气啊!
“书记,那个贷款修路的事,县领导最终是怎么答应的?”
笑了一阵,熊光荣的思路又回到了工作上,关心地问到。随着刘伟鸿在夹山区各种大动作相继铺开,熊光荣很敏锐地意识到,一个出政绩的大好机会,就摆在他面前了。只要紧紧跟上这位年轻上司的脚步,前程一片光明。
熊光荣也才三十六七岁,仕途上的心劲是很热切的。
只要跟对了“老大”说不定往后,还真能捞个副县长甚至县委副书记什么的干一干。再大的官,熊光荣现在也不敢想。
林庆县如此闭塞,这么多年,就没出过大官,县委书记已经是顶天了。熊光荣是个务实的人,可不觉得自己能有那么好的运气。难道这辈子还能做地委书记不成?
那得祖宗积下多少阴德!
不过做到县里领导,还是有可能的。
刘伟鸿就是他命中的贵人吧。
第254章下定决心!
“县领导不反对。”
刘伟鸿简单地答道。
熊光荣却愣了一下:“不反对?”
县领导这个表态可着实比较费思量。不反对是个什么意思?
薛志民试探着问道:“刘书记,县里的意思,是让我们自己找银行贷款?”
马吉昌也关心地望着刘伟鸿。
刘伟鸿笑了笑,说道:“是这么回事吧。”
薛志民就有些告气,说道:“这不是扯淡吗?咱们夹山这个样子,哪家银行会给我们贷款?更不要说贷款修路了,到时候我们拿什么还钱啊?”
也不怪薛志民,他可不是重生者,没有刘伟鸿那样远大的目光,拿得定饲料厂和机械厂一准赚钱的。再说了,饲料厂和机械厂真赚了钱,首先就该改善一下夹山干部的待遇,无论办公待遇,还是其他福利待遇,夹山的干部,在全县都是垫底的,去县里开会,说话都不硬气。哪有赚了钱,拿去还贷的道理?这两个工厂,正经是区里的产业,赚的钱,都归区里开支的。
在薛志民想来,贷款修路,其实就是个名义,依旧还得是上面掏钱,只是暂时从银行周转一下罢了。县里让夹山区自己去找银行贷款,实际上就是不支持。
马吉昌也随声附和:“是啊,刘书记,我们现在连干部工资都发不全,银行肯定不会贷款给我们的。修路也不是笔小钱。”
刘伟鸿点点头,说道:“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但再有困难,这路也得修。迟修不如早修。我已经跟朱书记和邓县长都谈了我的思路。夹山区辖境内的路段,我们自己负责翻修,其他路段,县里和其他区负责。”
“那他们怎么说?”
这一回,是熊光荣在发问。
熊光荣对这个事,比薛志民和马吉昌更关心。他是区长,而且是夹山本地人,真要能把路修一修,不但是政绩,也算为家乡人做了好事,有个好名声。
刘伟鸿答道:“他们没说什么。我就估摸着,这事,得我们先搞起来。我们这边一动工,县里就会有动作的。”
“这倒是!书记这是想将他们一军了?”
刘伟鸿微笑点头。
夹山区不等不靠,自己动手修路了,县里领导如果一点动静都没有,面子上可是过不去。难道你们县里领导的思想觉悟,发展经济的热情,还不如下面一个区?朱建国到时肯定会发话。
刘伟鸿这是打算要“逼宫”了。
薛志民担忧地说道:“刘书记,修路是好事,我们都不反对。但是这个钱,我看确实有难度。”
刘伟鸿说道:“难度肯定有。不过我们可以仔细算一算账。路修通后的好处,就不用多说了,大家都能想得到的。我们现在主要解决的就是材料和机械问题,至于人工,可以分开来算。”
“人工怎么分开来算呢?”
熊光荣问道。几位副手都露出了好奇的神色。
张妙娥便收起了桌面上的扑克牌,起身给大家倒茶水,拿瓜子花生之类的东西,既然现在打牌演变成了“小会议”张妙娥便自动自觉地为领导们做好服务工作。这女人是有些虚荣,不过本职工作还是不含糊的。
“在现有的条件下修路,人工是一大开支。我看,可以用记工的方式来解决。区里发动一下,壮劳力在农忙时间抽空上这边修路,工钱先记账,在明年的各项统筹款里面折抵。当然,这个事情一定要和群众说清楚,把道理说透彻。修路是造福子丽后代的大事,我相信群众能够理解的。但有一点一定要牢记,决不能搞摊派,搞强迫,一定要是群众自愿的。个别群众要是信不过我们区里,那也不能强迫人家来修路。”
刘伟鸿严肃地说道。
熊光荣等人便连连点头。这也是刘伟鸿到任之后,经常在大会小会上宣传的,要注意搞好干群关系,要做好人民公仆,不能与民争利,更不能坑害群众。谁要是坑害群众,刘书记也不客气,直接就摘谁的乌纱帽!
这一点,绝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熊光荣等人,渐渐已经接受了刘伟鸿这个观点。
能看得出来,刘书记不像是说说就算的,真要是犯到他手上,他真的会摘乌纱帽。有县委朱书记给他撑腰,就算是乡镇党政一把手,甚至区里两套班子里的成员,都不怎么保险。
熊光荣仔细想了想,说道:“要真是折抵统筹款,我看群众应该是能接受的……不过,书记,咱们折抵了明年的统筹款,那明年的日子怎么过?县里答应给我们钱吗?”
夹山区和辖下一镇五乡,全都是收费不平衡,每年收的那点统筹款,还不够干部发工资,如今再一折抵统筹款,县里如果不增加转移支付的额度,明年干部们还要不要吃饭了?
刘伟鸿笑了笑,说道:“区长,不用担心。只要今年两个工厂能如期开工,明年咱们就有钱用了。到时候,可能我都看不上县里那点钱了。”
熊光荣等人顿对面面相觑。
嘿,这话说的,牛叉啊!
这两个工厂,厂房都还没有竣工,机器设备更是影子都没有,大伙别看干劲十足,但对于饲料厂和机械厂是不是真能赚钱,这心可都是悬着的。谁也不敢肯定。在此之前,谁也没搞过工厂,更别说市场营销什么的了。只是上面拨了款,一把手又坚持要这样搞,大家便都照命令行事。其实真要是把这钱用来改善办公条件,只怕干部们个个都要欢欣鼓舞了。
到了刘书记嘴里,这两个工厂简直就是摇钱树,一准赚钱的,不赚钱就是不行。
真不知道刘书记这样满怀的信心,到底从何而来。
刘伟鸿挥了挥手,说道:“饲料厂是不用担心的,到时候只要一投入生产,产品立即便会供不应求,咱们必须马上扩大生产线。至于机械厂,可能见效没有那么快,但只要我们能找到好的技师,赚钱也是肯定的。这是大势所趋。咱们以后,还要建更多的工厂。我估计到明年,区里的财政状况就会从基本上好转。咱们的眼光,要放长远一些。现在修路,势在必行。”
马吉昌想了想,说道:“修路好是好,但是不是缓一两年,等我们财政状况好转之后,再修会比较轻松一点,没有那么大的压力。”
刘伟鸿并不专制,相反,很喜欢和副手们一起探讨问题。一则是集思广益,在治理地方的具体措施上,熊光荣、马吉昌这些基层干部,很有一套办法。二来也能启发副手们的思维。将他二十年先知先觉的知识和思维方式,逐渐传输给更多的人。
夹山区要发展,要迅速发展,依靠他刘伟鸿一个人单打独斗,显然是不现实的。
马吉昌他们都知道刘书记有这个特点,在刘伟鸿面前,有什么就会说什么。
再说这毕竟是在“闲聊”不是正式的会议,说话也就没有多少忌讳。
刘伟鸿说道:“迟早是要修,那就不如早修。大家想想看,饲料厂一旦开始运作,生产出饲料,我们下一步就是大力推广生猪和肉牛的养殖业。出栏的时间会大大的缩短,差不多每三四个月就有一大批生猪出栏,到那个时候,咱们这样的交通状况,就完全不能适应了。一旦销售不畅,肯定会影响群众养猪养牛的积极性,这个不行。此外,机械厂一开始生产,大批的原料要运进来,产品要运出去,再加上以后开矿,都跟公路状况息息相关。所以我们必须提前做准备。”
熊光荣等人情不自禁地点了点头,多少有点振奋之意。
刘书记说得如此笃定,他们似乎也看到了夹山区光明的未来。
薛志民说道:“刘书记,贷款修路是好,就是银行方面,怕是不好说话啊。银行那边,都是要抵押的,或者要担保,我们没这个条件啊。”
刘伟鸿笑道:“担保没问题,朱书记和邓县长都同意给我们做担保。至于抵押嘛,我看就用饲料厂和机械厂作抵押。怎么说,这两个工厂一旦建起来,也值得百八十万的,我们只修夹山境内的十几公里路段,翻修一下,不算人工的话,估计有三四十万就差不多了。关键是要找找银行的关系。”
刘书记说着,轻轻摇了摇头,也有点无奈。
在国内,干什么都要找关系,更不要说贷款这样的事情了。倘若在市场经济基本成熟的西方国家,程序就要简单得多,银行方面,只要觉得这个项目合理,有抵押,就会放款。
但这就是国内的实情,不得不然。
张妙娥忽然说道:“刘书记,我倒是有个熟人在银行工作。”
“哦?在哪个银行,做什么工作?”
张妙娥说道:“我一个同学的哥哥,就在咱们县里建设银行做行长,要不,我给你介绍一下?”
刘伟鸿就笑了,点头道:“好。”
基础建设找建设银行,倒是“正解”张妙娥这个熟人,还是行长,那就更好了,说不定能搞成。
第255章又见世家子
刘伟鸿在林庆宾馆设宴款待姜大山和姜美美兄妹。张妙娥作陪。
姜美美就是张妙娥那个同学,据张妙娥说,两人是死党。长相不错,气质也过得去。一身女士西装,颇有后世白领丽人的风范了。张妙娥说她也是在银行上班的。这倒很是合理。有个哥哥在银行做行长,她不去银行上班,实在不大合乎国情。
姜大山三十来岁年纪,身材中等偏瘦,一身深色西装,看上去,很是仪表堂堂,脸上还带着知识分子的书卷气息。这个第一印象,却是和刘伟鸿想象之中,略有一点差别。而且姜大山的年龄,也让刘伟鸿略感吃惊。
原以为会见到一个大腹便便的官爷。不料见面之后,竟然是一位精英似的人物,还如此年轻。
当时的银行,已经很有权力了,与改革开放前的银行不可同日而语。每一位银行行长,都是地方官员巴结奉承的对象。
搞建设需要钱嘛!搞其他东西,那就更需要钱了。
在刘伟鸿的记忆之中,九十年代初期,正是银行业最混乱的时候,各种骗贷手段层出不穷。很多没有后台但会钻营,胆子又大的家伙,就是依靠在银行骗贷,迅速致富,成为我国最早的富一代。而很多银行行长,也在这一时期倒了下去。究其原因,自然不是这些行长们见识太差,识不破骗子的拙劣伎俩。许多骗子的骗术,实在并不高级,甚至是不堪一提,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能识别得出来。但行长们却往往选择了“识别不了”这个答案。
有回扣啊!
大家都在想方设法捞国家的钱,银行行长们坐拥金山,岂能眼睁睁地看着被人发财,自己辛苦一辈子却两手空空?
百分之二十乃至三十的回扣,这样的诱惑,有几个人能抵挡得住?
正因为有这样的“高额回报”所以银行行长几乎是一个必争的职务,没有谁可以轻轻松松坐到这个位置上去,不但要有实力,更要有资历。像姜大山这样年轻的行长,可谓十分罕见。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