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高阳公主

_6 赵玫 (当代)
  高宗李治已在位三年。他已经把皇帝的那把椅子坐热。李治尽管还很年轻,但他对他的这个皇妹,还是有着一份了解的。父亲死后,李治尽管出于善心,解禁允许高阳公主进宫,但是并不等于他就宽容了高阳的无理和骄纵。而房玄龄家的两个儿子,他也是从小便了解熟悉的。特别是房遗直的为人,宫里上下皆有口皆碑。李治甚至一直十分钦佩这个不愠不躁、文质彬彬的遗直,他怎么会在分家时如此贪得无厌,令高阳公主大动肝火呢?
  在高阳公主和房遗直的矛盾中,唐高宗李治像他的父亲一样一眼就看出了谁是谁非。
  高宗说,你要看在父皇的……
  你不要对我提父亲。我没有父亲。他早就死了。
  高阳,你怎么能这样讲话?无论他生前对你怎样,但他毕竟是你的父亲。
  是的,他当然是我的父亲。否则,我就不会随意被他扔到那个房玄龄家的院子里了。
  但父亲绝不是出于恶意。何况,老臣房玄龄生前也是对你一片慈爱。看在他的份上,你也不该把房家弄得鸡犬不宁。
  是我让他们鸡犬不宁啦?是他们自己恨不能把祖上的财产都霸到自己的名下,特别是那个房遗直,他想怎么分就怎么分。现在他们的父亲一死,他就更不把我这大唐的公主放在眼里了。他们这是故意欺侮我。他们欺侮我也就是对你的不恭敬……可你竟还升他为礼部尚书。
  高阳你不要说了。我不想介入你们的家庭纠纷。我想房遗直做事还不至于那么不讲公道。万万不可无理取闹。
  无理取闹?你居然说我无理取闹?高阳公主拍案而起。她厉声道,你口口声声说着父亲的好话,不就是因为他选中你继承了他的王位吗?以为你当上皇帝那个杰出的比你棒上一千倍的吴王李恪就不存在了吗?你以为你已经握住了大唐的权杖,可你知道那权杖不过是握在外戚长孙无忌的手中吗?你有什么权力?你不过是个可怜的傀儡。大唐江山迟早要断送在你的手中。
  高阳公主说罢扬长而去。
  她不知道为什么会当着懦弱的李治说出这些她本不该说出的话。后来这些话不知道怎么又传到了长孙无忌的耳中。这是长孙第一次听到皇室成员明目张胆地直抒胸臆。
  高宗李治的中庸态度惹恼了天不怕地不怕的高阳公主。她从后宫返回后,便决计一不做二不休。
  她一生永远在做着奋不顾身的事情。
  无论是爱,还是恨。
  高阳早就不把她自己的性命当一回事了。她将死置之度外。早在辩机死的时刻,就被她的父亲杀死了。
  所以公主才能如此地无所畏惧,如此地勇往直前。
  在高阳公主的盛怒之中,房遗直曾前来求见高阳。几年里他已不同高阳交往。特别是父亲死后,没有了家族的聚会,兄弟之间的联系也少了很多。分家是大势所趋。他把分割财产的清单提出来后,房家参与分割的亲属几乎没有异议,大家都欣然接受了那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但是房遗直没想到,高阳公主会事后跳了出来。
  高阳公主纠缠的是房家齐州的田产。她耿耿于怀的还是房遗直身上那享有很高俸禄的银青光禄大夫的官职。她说房遗直既然拥有了官职,他就该把老家的田产让出来。
  恰恰是这样的两条使房遗直又回想起他与高阳公主的那个当初。他并不知道,他是高阳此生所最最仇恨的两个男人之中的一个,高阳很多年来一直在巫术中诅咒着他。
  他不知道这些。
  他求见高阳公主。
  高阳拒绝得很坚定,无论房遗直怎样地请求。他转而又提出要见房遗爱。他想兄弟之间总是可以商量的吧。可让他万万没有想到,房遗爱竟也拒不相见。
  房遗直很愤怒。几天前房遗爱还好好的,难道兄弟之间反目到连商量的余地都没有了吗?
  在吃了闭门羹之后,房遗直也只能是拂袖而去,静候事态的发展。
  而高阳公主在她的院子里大喊大叫。她大骂房遗爱。她说她到底是大唐的公主。她的哥哥却还坐在皇帝的椅子上。她要房遗爱到官府去告房遗直。她说你若是不去,她就要把他身边的所有女人和奴婢都赶走,让他在家里当和尚。
  房遗爱最怕的便是身边没有女人。淑儿等奴婢被捕杀后,房遗爱手下的女人几乎全军覆没。有好长的一段时间,房遗爱的西院里空空落落、冷冷清清。那一段痛苦的时光他至今想起来还心有余悸。
  房遗爱怕他从此以后没有女人,但他更怕的是他从此得罪了高阳公主。得罪了高阳就等于是得罪了主子。在与高阳公主做名誉夫妻的十几年中,房遗爱到底还是被驯养出了一颗奴才的忠心。
  高阳的歇斯底里使房遗爱很害怕。房遗爱同高阳尽管没有挚爱的肌肤之亲,但他简单的思维中还是把高阳当作了可以攀附的皇室的靠山。他知道,没有高阳公主也就绝不可能有他的驸马都尉、散骑常侍一类官位。而他哥哥冒犯了高阳公主,事实上也就危及到了他日后的生存。
  循着一条思路琢磨下去,房遗爱更加觉出了他哥哥的歹毒。他想既然是你房遗直不顾手足之情,那我房遗爱还管什么兄弟之谊呢?
  房遗爱受高阳公主的诱导,认为他确实吃了很大的亏。所以在房遗直求见高阳公主不成,转而想见见遗爱的时候,他也居然硬起心肠将哥哥拒之门外。
  房遗爱不跟他本来能够商量的哥哥商量,几天后又把一纸状书送到房遗直任职的尚书省。
  房遗爱在状书中说,身为礼部尚书的房遗直不仅在家中破坏了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准则,而且触犯了皇室公主的利益。道貌岸然的房遗直是朝廷中可怕的蛀虫。尚书省倘继续任用如此朝官,只能是愈加失信于民。
  房遗爱到底是公主的丈夫。到底是皇亲国戚。到底在某种意义上也还有些举足轻重。
  尚书省忍痛责令房遗直停职反省,以待判决。
  接下来便是紧锣密鼓的调查。
  其实财产的分配本来只是民部的事情,而这一次,却秉承宰相长孙无忌的旨意,动用了尚书省最高一级的朝官亲自调查。国舅的意思是,事关皇室荣辱,不可掉以轻心。
  而最后的终结,竟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没有赢家和输家。全是不孝子孙。
  房遗爱递上状书仅十天,朝廷即表明态度。
  房家的所有人跪在房府的大厅里,接受由高宗皇帝亲自批复的宣判书。
  礼部尚书房遗直被贬为隰州刺史,从长安迁到山西;驸马都尉、散骑常侍房遗爱被贬为房州刺史,被赶出京城赴湖北赴任。
  房家的成员在听到这样的宣判之后,全都惊呆了。小小家庭纠纷,何以被搞得如此两败俱伤?
  这究竟是为什么?
  一种大厦将倾的绝望。
  恐惧和悲哀中,房家的老老少少哭作一团。
  房遗直在接受那判决的时候很冷静。他仿佛早就知道会是这样的结局。被发配到房州做刺史的房遗爱颓然瘫倒在地。他很惊愕。他觉得冤枉,想不到抢先告状的他竟然会落得如此下场。他更没想到朝廷对他们这些对大唐有卓著贡献的功臣的后代竟会下此毒手。
  房府里一片狼藉。众人皆非议着那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房遗爱。而房家的人都知道指使房遗爱行此下作勾当的,正是他那个让人无比憎恶的老婆。他们不知道这样的结局是否系高阳公主有意策划?
  其实这结局是连高阳公主自己也始料未及。她也感到惊愕,结局并不是她的本意。她的本意是只想把恨着的那个男人打入十八层地狱。她甚至没有想到刚刚升任礼部尚书的房遗直竟被赶出京城,更没有想到同被贬出京城的竟还有房遗爱,其实这也就意味着她高阳公主也将被赶出长安。
  历经宫廷争斗的腥风血雨洗礼的高阳公主,凭着她天然的悟性和敏感,立刻就猜出了这招险恶之棋的背景。她的一向懦弱却温良的哥哥李治,断然不会想出这样一箭双雕的绝招。她知道这一定是那个左右着李治的老奸巨猾的长孙无忌一手操纵的。她知道那个篡国的老贼是必欲把除高宗以外的所有太宗的儿女们全都置于死地而后快的。因他惧怕他们联合起来谋反夺权。
  高阳公主虽然看出了问题所在,但她却苦于无应对的良方。
  没有人可以商量。她想起了远在千里万里之外的吴王李恪。她想此刻要是能有足智多谋的恪在身边该有多好。高阳公主以一介女流之辈的悟性,觉出此刻也许该是他们皇室的兄弟姊妹联合起来推翻专权跋扈的长孙无忌的时刻了。
  在这关乎生死存亡的时刻,高阳寄希望于皇室的其他成员。尽管这些遗老遗少们平时也很嫌恶高阳公主,并且几乎不同她来往,但当他们听说长孙无忌就要开始屠杀皇室成员的消息,便陷入紧张,人人自危起来。毕竟把官至礼部尚书的房遗直和驸马都尉的房遗爱赶出京城长安不是个小的动静。而且这房遗爱是如今大唐皇帝亲妹妹的男人。长孙无忌向高阳公主开刀确实使皇室的其他成员胆战心惊,他们中的一些人便空前地团结了起来。
  宣布房家兄弟贬官发配后的一个晚上,几辆马车悄悄地停在了高阳公主的院外。
  马车里的人哆哆嗦嗦躲躲闪闪地溜进高阳公主的院落。
  这是自高宗李治继位后皇室成员的第一次秘密聚会。据史书记载,参加此次聚会的,有唐太宗的兄弟荆王元景,还有唐太宗的妹妹丹阳公主和她的丈夫薛万彻。薛万彻因犯罪早已被贬至偏远荒蛮的甘肃宁州。被贬官对他如骨鲠在喉,此时正对高宗的朝廷满怀着深仇大恨。另外一对参与聚会的夫妇,是高阳公主的姐姐巴陵公主和她的丈夫柴令武。当时的巴陵公主正在生病,柴令武本已是河南卫州刺史,但却以照顾病人为借口,长期滞留长安。
  便是这样的一群不甘长孙无忌作威作福的皇亲国戚们聚集在高阳公主的房子里。声讨着高宗李治以及他背后的长孙无忌的种种倒行逆施。
  荆王元景本来就自视甚高,怀才不遇。他认为太宗死后,在整个皇室中,唯有他才是做帝王的材料。他对侄子高宗李治始终不以为然,对外戚长孙无忌的专权更是恨之入骨。于是他最先跳出来,直言不讳地发誓说一定要干掉长孙无忌,胁迫高宗退位,夺回大唐的王朝。
  ……
  皇亲国戚们痛痛快快地发泄了他们对朝廷的忿恨之后作鸟兽散。他们只留下了一个高阳公主全家不能离开长安的结论,但他们谁也没有费神去为高阳想过,用何种理由才能不离开京城。
  房遗爱在聚会之后觉得一无所获。说堆昏话有什么用,他可不敢违抗朝廷,还是打点行装到房州去当刺史吧。
  房遗爱在深更半夜被奴婢们推醒。懵懵懂懂之间他睁开眼,看见有个黑色人影就坐在他床对面的木椅上。他的心怦怦地跳个不停。
  终于听到那黑影中的女人说话。是公主的声音。
  高阳说,我思前想后,我想我们不离开长安的唯一办法,就是继续和房遗直斗。
  高阳从黑暗中站起来,蔑视地走近房遗爱,她满脸不屑地对他说,这就是我为什么要恨我的父皇。这就是我为什么把嫁给你这种人当作我一生的悲哀和痛苦。我们只有证实了他真的有罪,才能证明我们的无辜。我们也才能最终解脱,幸免一死。
  可是,可是房遗直不是已经定罪了吗?否则他就不会被发配了。
  那罪名远远不够。高阳公主恶狠狠地说。她的脸被掩在暗影里。但却听得见她从牙缝里挤出的那一个一个的字:我要他死!
  不,不高阳,不要。房遗爱怯怯地说。他尽管胆小怯懦,但他还是继续说,算了吧,高阳,你已经把他从礼部尚书的高位上拽下来了。够了。真的,够了。
  你不恨他?不恨他侵吞了你的财产?
  我恨他。当然恨他。可他到底是我哥哥。他已经受到惩罚了。
  难道你愿意离开京城到那个房州做个小刺史吗?
  不。
  难道你就心甘情愿给你的哥哥当陪绑吗?
  不。
  难道在这场你们房家的灾难中,你真的有什么过错吗?
  不——
  不?不你为什么还要去管什么你的哥哥。你难道看不出正是你的哥哥在把你带入深渊吗?在这灭顶之灾中你难道就看不出是我在救你吗?
  你知道什么?你不过是一个白痴。你没有感觉。你看不出也不会想到……怎么回事?房遗爱紧张地问着。
  多少年来,我一直瞒着你。我瞒着你是因为我怕伤害了你。
  你只知道在我的生活里有辩机,你不知道还有个房遗直。你是那么轻信他。你知道在我嫁到你们房家没几天,他就跑到我的房间强暴了我吗?
  什么,你都说些什么呀?
  你还没有听清楚?在我刚刚来到你们房家的那段日子里,你还记得吗?他总是把你安抚在西院。他却在深更半夜来找我。是他要了我的初夜。因为有了他我才更加厌恶你。为了躲避他,我才去找了辩机。十多年来,他一直对我非礼,是因为他一直就没有把你放在眼里。把你当作猴一样地耍来耍去,我一嫁给你他就让你戴上了绿帽子……
  不!不!你不要说了。这不是真的。房遗爱绝望地蹲在床上。他抱住了脑袋。他觉得他的脑袋如雷击了一般。他不敢亦不愿相信他一向崇拜信任的哥哥竟也和高阳一道欺侮他、践踏他。他喊叫着。他说不,你不要说了,那不是真的。
  难道你一定要看到证据吗?好,我带来了你想看到的东西。你看吧,你哥哥的内衣怎么会一直在我这里?还有这件袍子。这是他十几年前穿过的那件,你还记得吗?他从此就再没有穿过这些衣服了,他把它们留给了我。还有这些珠宝,你们房家祖传的珠宝。这内衣上的血印,是我第一次的血。这证据还不够吗?你还想护着他吗?你还想陪着你那装模作样的哥哥一道完蛋吗?
  高阳喧嚣之后扬长而去。
  房遗爱像被一棒子打倒在地上。
  房遗爱坐在房遗直的对面。
  对于房遗爱的突然来访,房遗直觉得十分惊讶。
  他已经做好了携全家离开长安到山西赴任的一切准备。他马上就要动身了。
  房遗爱坐在那里,满脸是泪。
  到底出了什么事?你不要这样。我们的命运并不在我们自己手中。这一点我记得父亲早说过。房遗直平静地说着。他也像高阳公主一样,对房遗爱遇到变故后的那一副丧魂落魄的样子很不满。房遗直始终无法解释他这个亲兄弟为什么突然到尚书省发难,以至酿成两败俱伤的恶果。他说,我们是愧对父亲在天之灵的。我们是房家不孝的子孙。
  房遗爱哭得更伤心了。
  你到底是怎么啦?你不至于因为要离开长安就难过成这个样子吧?大丈夫四海为家。你要是没有什么事,我也想早点休息了。明天一早我就得上路。
  你走不了了。房遗爱终于开口说。
  怎么啦?房遗直骤然间紧张了起来。他不得不警觉,近些天来事态的变化已使他成为惊弓之鸟。他知道以他目前的这处境,就是被拉出去杀了也不足为奇。
  我恨你。房遗爱流着泪说。我恨你,你知道吗?你已经逃不掉了。明天朝廷就会来抓你。你犯的是死罪。你是罪有应得。我恨不能你死。恨不能你也落得个辩机和尚一样的下场。
  你究竟是什么意思?你给我滚出去!房遗直站了起来。他怒目而视。他本来不想撕破他们兄弟之间的那层表面的关系。包括他被房遗爱的一纸诉状而罢黜了官职,他都没有骂过他一个字。因为他知道遗爱是被高阳唆使的。而且房遗爱的被贬官被发配,也使遗直在心里对他顿生可怜和同情。房遗爱夜半时分说出的那些恶狠狠的诅咒惹恼了他。几乎从未有过的,一向谦谦君子的房遗直竟也破口大骂起来,都死到临头了,你还要把我怎样?你我鹬蚌相争,是想让什么人得利?你深更半夜地来,就是为了咒我死吗?你还不觉得愧对死去的父亲吗?就为了你那个任性的老婆?这些年来她又给了你什么?让你一顶一顶地戴着那些绿帽子,难道你还嫌不够吗?咱们家倒霉就倒在那个皇家大公主的手里了。你不仅给你的老婆当枪使,还给朝廷当枪使。那长孙正愁没有杀你们的理由呢,你们倒好,自己送上去硬往刀口上撞。我可以去死。死不足惜。说吧,干什么来啦?你坐在那里发什么呆?没事儿还不快滚蛋!
  房遗爱迟疑地站了起来,一步一步地向门外走。他对着站在房中央的遗直说,我们兄弟可能是真要生离死别了。我只想告诉你,也许等不到你走,朝廷就会来缉拿你。
  为什么?你为什么这么恨我?我们到底手足一场,我们……
  是啊,就是因为我们手足一场,我才深更半夜地跑来。我最终还是不忍让你糊里糊涂地被捉拿归案。正因为我们兄弟一场,我才不计前嫌地赶来通知你,高阳她又进宫告你去了。而高宗也不再是那个头脑清醒的太宗了。
  她又去告我?告我什么?
  房遗爱缓缓地从他的袍子里掏出来那些当年房遗直送给高阳公主的珠宝。
  房遗直一下子全都明白了。
  他也不想再说什么了。
  他走过去轻轻拍了拍房遗爱的肩背。他说,谢谢你来。谢谢你来通知我。
  这一次你是逃不脱了。是辩机一样的死罪。她把你当年的内衣也带进宫去了。
  是的,是死罪。她为什么这么恨我?好吧遗爱,你回去睡吧。临死前我至少得知了你对我的感情。
  可是,为什么?遗直你为什么要对我这样?我那么敬重你崇拜你。我从没想过竟是我最爱的兄长在偷我的老婆,当初要不是因为你,高阳也许最终会接受我,也不会再有那可恶的和尚。遗直,你要告诉我这究竟是为什么,你就那么迷恋她,还是她在勾引你?
  遗爱,我们不要再说这些了相信我,我不想那么做,特别是不想伤害你。
  可你到底还是伤害了我你知道我一直在忍受着怎样的屈辱吗?让她一顶一顶地往我头上戴绿帽子,其中竟也包括你……你怎么能这样对我?你怎么也像那些混蛋的外人那样?
  遗爱,你不要再抱怨了。现在她去告了我,正像你说的这是我罪有应得。我本来怨父亲,怨他为什么要是太宗的挚友。他如果不是唐太宗最看重最信任的人,皇帝也就不会把他最宠爱的女儿下嫁到咱们家。而你如果不是娶了这么一个美丽无比又骄纵无比的女人,你的一生也许会很幸福,而我们房家也不会遭受如此的屈辱。相信我,我确实没有想伤害你,即便是你真的因我而受到了伤害,那也不是我的本意,是命运的驱使。如今命运又把咱们卷进了他们李家的皇室之争。你和高阳也将是这场争斗中的牺牲品。一场血腥的皇室清洗就要开始了。我们不过是这场清洗的前奏,是这场清洗的最早的祭品。你们善自珍重吧。我不怨恨高阳,其实她也是个可怜的女人。而我爱你。我是真心爱你的,我们只能在天国里重做兄弟了……
  果然在那个清晨。
  在那个灰暗的早晨,朝廷的禁军突然突袭房府,将房遗直捉拿归案。
  高阳公主的目的达到了。
  房遗直被抓,房遗爱暂不离京,待一切水落石出后再一并发落。
  终于达到了目的的高阳公主,心里竟突然有了种空落落的疼痛。是寂寞的胜利。全没有意思的。
  高阳在等待着朝廷最后的判决。她坚信房遗直犯了对她非礼的罪过之后必死无疑。房遗直的死罪使高阳想到了当年同样罪过的辩机。那屈辱和疼痛至今犹在。不同的是,如今把房遗直送上死刑台的不是别人,而是公主本人。
  她坚信她必胜但是她并不快乐。她只是有一种感觉。那感觉越来越强烈,那就是她觉出这么多年之后,终于把房遗直告发并把他推向死亡,事实上也是把自己推向了那个终极。
  房遗直被抓的那个清晨,高阳觉出了空落落的疼痛。后来她终于悟到,没有敌人的生命其实也是寂寞的。
  她很后悔没有亲自去抓捕房遗直的现场。据奴婢们说,大公子全然一副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样子。于是她不由得不对这个房遗直又心生肃然。她甚至想,死便要这样的死,如果自己也遇到了这一天的话。
  高阳是在清晨来到房遗爱的西院的。她不知是怀抱了一种怎样的残酷心理。她有点幸灾乐祸。她想看看如今受了他哥哥欺负后的房遗爱究竟是一副什么倒霉的样子。
  她看见房遗爱脸色灰白,向隅而泣。一副很悲哀很绝望的样子。
  高阳公主伸出手来去抚摸房遗爱的肩膀。然后她竟用一种很轻松的语调说,你为什么还要哭呢?我不是帮你报仇了吗?
  房遗爱把高阳的手从他的肩上推了下去,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拒绝高阳公主对他的难得的温存。
  你是在为他哭吗?高阳并不生气,继续平静地问。你不知他这是罪有应得吗?
  可是,你为什么一定要他死呢?
  要么便是你去死。你愿意去死吗?你怎么能在这场你死我活的生死搏斗中还要求什么两全其美呢?我们的生活已经太不完美了。一个房遗直有什么了不起,值得你如此地痛心疾首哭天抢地?他上我的床的时候,你也会这么同情他吗?
  这也不全是他一个人的错。
  是吗?你是说那错是我的?是我勾引了你哥哥吗?
  如果不是他,也会是别人。
  好啊房遗爱,你终于说出来了。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你说出了你的心里话。很好。你说得对。当初不是你哥哥,也会有别的男人来上我的床。可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不是我天生淫荡天生下贱,而恰恰是因为你,你是我此生最最讨厌的男人。
  高阳说过之后飘然而去。她觉得她在心理上又获得了一次满足。
  高阳一边向外走着,一边又听到了房遗爱绝望的抽泣。高阳恶狠狠地想,她终于在这可怜男人的心上又戳上了一刀。高阳又想她自己的罪孽既然是已经很深重,那么再多一点罪少一点罪又有什么不同呢?
  在把房遗直押走的那段日子里,高阳的心里一直很凄惶。她于是便又召来了能占卜祸福的智勖,能驱赶鬼神的惠弘,和能为她看医解病的李晃。她已迷乱。满心的凶恶。她只想醉生梦死,在最后的时刻,及时行乐。
  杨妃逝世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江南李恪的王府中。恪痛不欲生。他是在很深的悲痛之中,从江南吴王的府邸星夜兼程,赶回长安为仙逝的母亲送葬的。
  葬礼很简朴。这是她自己的要求。此刻躺在棺椁中的杨妃终于洗尽铅华,结束了她大家闺秀、锦绣繁华的一生。
  恪掩不住心中的悲哀。他觉得母亲此生尽管享尽荣华但她依然不幸。在大唐的王朝中却身为隋炀帝的女儿,母亲一直为此背负着重压。她不能被封后。而她的儿女们也被另眼相待。恪知道,母亲这么多年来就一直生活在这压抑中。她始终对孩子们深怀着歉疚。为此,杨妃从来就没有真正地快乐过。
  恪就是因为了解着母亲心中的不幸,他才格外地悲伤。
  但,终于解脱了。恪又为母亲庆幸。
  杨妃陪葬昭陵。
  杨妃之所以能青史留名,因为她是隋炀帝的爱女,又因为她生下了一个十分出色的拥有着双重皇室血统的儿子吴王恪。
  恪在前来吊唁的宗族的亲人们中默默无语。这是多年来恪在朝中权力的争夺战中积聚的一份为人处世的智慧。既然他是庶出。既然他还带着一份敌人的血统。既然他已远赴江南已远离了这京城权势争斗的中心。他又何苦要引火烧身呢?何况他早已是有家室儿女的男人。他再也没有勃勃的朝气和雄壮的野心。他的心的深处只有苦涩和冷漠。还有对亲人的那一份温情和责任。
  待杨妃下葬之后,吴王一家便离开了长安。
  但他在临行前的那个晚上,冒险去房府看望了他最最牵挂的妹妹高阳公主。
  那个寒冷的月夜。
  吴王恪的马车悄然停在高阳公主的院外。
  他早已听说房府中近来的诸多变故。高阳公主此次被明令不许去为杨妃送葬。恪还没有见过高阳,他不能就这样离开长安。
  恪走进高阳公主的院落。一片凄冷肃杀令恪寒意顿生。
  灰头灰脸的房遗爱把吴王恪带进院子后,便被高阳公主支走了。他能和皇室中很多王孙贵族攀附,但就是不能接近吴王李恪。他甚至不敢同吴王李恪讲话,他甚至比惧怕唐太宗还要惧怕恪,他对恪从始至终深怀了一种很深很深的敬畏。也许还有由这敬畏所衍生的那一重很深的仇恨。
  高阳公主在房间里只剩下了她和恪之后,走上前去。她抱住了恪。她说,三哥,抱紧我。
  恪便抱紧了高阳。恪说,我不能不来看你。
  恪在幽暗的灯光下仔细地审视高阳。她年轻的眼角旁竟也出现了许多细碎的皱纹。于是恪的心里很难过。恪说,我已不能如往日那样保护你了。
  确实这已不是往日,可以消消停停地倾吐离情别意。非常时期温情都很短暂,高阳很快就开始向三哥宣泄近来内心的激忿。她说当今朝廷是外戚专政。皇帝大权旁落。治不过是一个无能的摆设。他们这些皇室的后代也就只能被那老贼任意宰割。三哥你不能眼看着咱们丢了江山而无动于衷啊!
  高阳的激忿使李恪的心情更加沉重。他苦笑着说,当初父皇要我远离京城也许不是一件坏事。
  可是三哥你怎么能如此袖手旁观呢?那我们李家的王朝就真要落在那个混蛋老臣的手中了。
  可我们又能挣扎出什么呢?高宗虽是皇帝,却完全唯长孙无忌之命是从。你和房家兄弟的事显然是被他利用了。高阳,不要再闹下去了。我甚至希望你能跟着房遗爱到房州去。那里天高皇帝远。那里……
  三哥,三哥你变了。你好像不再是我心目中的那个吴王了,你变得……
  胆怯了,懦弱了,对吗?是的。我承认我现在的心境同父皇在世时不一样了。心境不一样是因为处境不一样。但有一点是不会改变的,那就是我对你的关爱。
  好了,我要走了。我觉得这长安城内到处是眼睛又到处是杀气。所以高阳你一定要好好地善待自己,千万不要再自投罗网。
  高阳说,三哥我不知道今生今世我们兄妹是不是还能见面。其实我早就觉出了那长孙的剑就悬在我的头顶。我早就有了那预感,是因为有了那死的预感我才想将这死编织得轰轰烈烈。我拉上了房家的兄弟。我已已经在西市场的刑台上被父皇亲手杀死了。我所剩下的事情就是报复那些曾使我不幸的人。我伤害他们也伤害我自己。我把生活搞得乱成一团。反正我要死了。而唯有三哥你。恪。唯有你这个真正疼我爱我的男人依然活在这无望的世间。我会想念你的。你能也如我一样无论我活着还是我死后全都想着我吗?
  恪说,当然,否则我就不会来看你了。恪把高阳的手拿到了他的嘴边亲吻着。
  高阳紧紧地搂住了吴王。她把她柔软的身体贴在了吴王僵硬的身体上。冬夜很寒冷。高阳的心也很寒冷。然后,她放了吴王。她说你走吧。活着。活着想念我。
  恪难过极了。他不懂为什么每一次离开高阳的时候,都会如此地揪心断肠。但他还是抑制着自己离开了高阳的怀抱。
  高阳公主趴在床上大声哭泣。
  她的哭泣竟掩不住恪渐行渐远的马蹄声。一切全都完了。绝望袭上来。没有尽头的。她不知她此生还能不能再见到三哥的身影。
  房遗直坐在尚书省官吏的面前。
  他认识那位审他的朝官。他想他们在此之前还算是朋友。他想朝廷派他的朋友来审他,足以说明了朝廷对他的尊重。
  这案子根本就不用审。在如山的铁证面前,房遗直一点儿也不想为自己辩解。他一进来便看见那案台上摆放着的袍子和内衣。他很坦然。他想他之所以能够如此平静,还是应当感谢房遗爱提前为他通风报信。
  房遗直坐在那里。他突然想到当年那个卓有才学的和尚辩机很可能也是坐在这里。而辩机面前摆放的不是内衣和血迹,而是高阳公主那稀世的珍宝玉枕。全都是高阳的东西。同样的铁证如山。她的血和她的珍宝。这是个怎样的女人。她总是喜欢置男人于死地。
  房遗直坐在那里,面对着十几年前他对高阳公主非礼的罪证。他反省自己。他发现自己并没有羞愧难当。只是淡泊了。而直到此刻面对着那带着高阳血迹的内衣,那依稀的往事才缓缓地被记忆了起来。
  他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夜晚。那个夜晚至今想起来依然是美好的,而那个穿着蝉翼般丝裙的高阳也是美好的。他记得在最初的一刻他确实拒绝了她。他是为他的弟弟来说情的,他没有非分之想。他只是欣赏那美罢了。然而就在他控制着他的激情的时候,他听到了高阳那么温柔的请求。
  留下来吧。
  是的,她是说留下来吧。她求他能留下来。
  后来,他记得那个美丽的少女跪下来流着眼泪求他拥有她。他不知所措。他也许真的想走。而那个黑暗中的执著任性的女人却硬将自己投进了他的怀中……
  他那时也是那么年轻,周身聚集着欲望。他经受不住那诱惑。他抱住了她。他一抱住高阳就不能再放开她了。
  但他无憾。因那也是他的一段真爱。
  而当年她流着眼泪说她已死而无憾的时候,他能想到日后会有一天她拿着他的内衣来同他翻脸吗?
  不,当然不会。她是满怀着爱意留下他那内衣的。她留下了那永恒的印迹说要做永恒的纪念。那是爱的凭证。他们在那以后的很长一段日子里确实相爱。他们又怎么能想到那爱的凭证在十几年后又会成为恨的罪证呢?
  那么后来呢?房遗直拼命地回忆着。回忆着那炽烈的爱为什么又转成了强烈的恨。
  是的是爱。在房府里的偷偷摸摸的爱。后来,是房遗爱的可怜目光骤然触动了他。他夜夜被自己的女人拒之于门外,那是男人难于启齿的悲哀。而他呢?他却穿越了那悲哀去和弟弟的女人偷情。他成了什么人!于是他离开。可是后来在临淄的某一天,他又终于不堪忍受自己的不幸。还耗在这里干什么?还坚持什么仁义道德?还硬撑着什么虚伪的君子风度?于是他立即动身,日夜兼程。他终于回到京城。但是他不敢冒昧地去造访他心爱的女人。他压住那热望来到西院。他见了正兴冲冲备马的遗爱。使他误以为离家数月的目的已经达到,高阳终于归顺遗爱。如同一盆凉水浇灭了那热望。他还有什么可说的呢?他后来不顾一切地赶往终?span class=yqlink>
  仙剑质氐弥牙闯僖徊健1缁丫窳烁哐簟?/p>
  因为失之交臂,又引发出此后生活中多少阴差阳错!
  房遗直同他的兄弟房遗爱一样,深谙高阳公主与辩机的一切。高阳用银两和美女,就封住了可怜的房遗爱的嘴。而他房遗直呢?她从此居高临下地待他,嘲弄他羞辱他,后来又入骨地恨他。但是他忍着。他忍让他沉默他不反抗也不解释那是因为他在心的底处还一直深深地爱着高阳。甚至直到今天,直到他坐在御史台的这些高阳亲自送来的罪证前。
  他一直弄不懂高阳何以对他怀着如此强烈的仇恨。
  她恨他什么?恨他当年的不辞而别吗?
  但是他又能怎样?他不能眼看着他的弟弟因他而一天天身心交瘁。走是他唯一的选择。但事实证明他是白做了牺牲。命让高阳嫁给了房遗爱,而命又让他们终生不能做夫妻。如果她嫁给一个可以相爱可以以身相许的男人,她会从一而终吗?房遗直不知道。房遗直看到的只是现实中的高阳。只是她身边一个一个不停更换的男人。不是他就是辩机。而辩机死了又是智勖是惠弘是李晃什么的,甚至她还同她的哥哥吴王李恪过从甚密。高阳究竟是个怎样的女人呢?
  房遗直面对着审问他的那同僚有口难辩。高阳就是要害他。十几年来她已经害了他很多回……而这次她使用了杀手锏足以看出她要将他置于死地的决心。他怎么办?他一个堂堂男子汉是不愿以那些旧日恩怨去攻击、诋毁一个女人的,何况,他们毕竟有过相爱的时候,毕竟有过第一次的镂骨铭心。
  房遗直想,他只能对高阳的指控供认不讳。
  然而他却真实地不想死。他不想死,他凭什么要为这种不值得一死的事情去死呢?
  他知道其实他是握有着拯救他生命的王牌的。
  房遗直思虑再三。
  他不想做恶人。但他要活下去。而他只有做了恶人才能活下去。
  他很矛盾。他在人格和生存之间选择。他在爱与恨之间徘徊。他深知这是他唯一的机会了。也是他手中最后的王牌了。
  这张牌就是有关皇室的聚会。
  没有人告诉过他聚会的事情,但他早有察觉。近来他总是看见刻有皇室徽章的马车长久地停在高阳公主的院外。他知道这些皇室的亲族们因为不满长孙无忌的外戚专政已开始了蠢蠢欲动。他也知道领头的是太宗的异母兄弟荆王元景。
  荆王元景谋反的提议,立即得到了唐宗室诸亲王、公主、驸马们的响应。
  高阳公主和房遗爱介入到这场谋反中,一是出于他们天生对长孙的反感,再者因为朝廷对房遗爱不公平的贬黜。
  作为朝廷官吏的房遗直尽管在高宗继位后有所升迁,但他对为所欲为的长孙一伙也极为不满。他深知总有一天,皇室里会有人站出来抗争,但绝不是现在。以他混迹官场多年的经验,眼下远不到揭竿而起的时候。他寄希望于比荆王元景有威望的吴王恪。他认为吴王恪在这个充满了恐怖的黑色年代按兵不动是极为明智的选择。而荆王元景一流成不了什么大气候。房遗直觉得他们一群才是真正的无能之辈、无用之徒。是谋不了反、成不了事、也篡不成江山改写不成历史的。
  不论荆王元景一流的皇室宗族是不是具有夺权造反的能量,房遗直都不想参与其间。尽管他已被贬官山西隰县,但他却已看出被贬出京城的幸运。他已从由他们房氏兄弟的一场家庭纠纷的裁定中,闻到了一股血腥杀戮的气味。他凭着直觉预感到一场血腥的唐宗室的清洗就要开始。他快快逃命还犹恐不及,何以要搅到这帮不知天高地厚的皇室低能儿中间呢。
  然而,然而他不知道在这场朝廷与皇室的争战中,他怎么会被首先抛了出来。
  房遗直此刻就坐在御史台前。他看见了那个曾经是朋友的同僚在审视着他。那人的眼睛里充满了遗憾、惋惜而又期待的目光。
  这个世界中,也许谁都在切盼着奇迹。
  这是他唯一的机会了,他要在此一搏。
  这时候,他听到那朝官问,你到底怎么想的,你打算承认吗?
  不承认又怎么样?
  反正也是死了。房遗直的脑子里拼命地斗争着。反正也是死了,一个要死的人还讲什么道德呢?那她高阳讲道德了吗?她自从来到房家就和他过不去。先是勾引他,然后是陷害他。她曾经无数次在太宗面前诬告他谋反,若不是皇上明察秋毫,他怕是已经死过多少回了。然而她今天,她今天却是货真价实的谋反……
  房遗直缓缓地抬起头。他平静地说,公主无中生有,为的是掩盖她谋反的行径。
  那审官骤然间大惊。他问遗直,你怎么啦?你有证据吗?
  说得详细一点。那审官眼睛发亮,遗直兄,这些可能会救你一命。你再说得详细一些。
  他们李氏宗族一帮人多次聚集在高阳公主家中,密谋推翻长孙无忌,逼迫高宗退位。
  此话当真?审官问。
  千真万确!
  那你得救了。审官草草地卷起内衣,对房遗直诡秘地一笑,我会尽力为你争取的。
  房遗直点头不语,心里说,你也可以再晋升一级了。
  那个实际掌握着永徽初年唐王朝政权的国舅长孙无忌终于出场了。
  当唐太宗为他在嫡子中选择王位继承人而煞费苦心、举棋不定的时候,长孙无忌向太宗力荐当时正做晋王的三嫡子李治。就是因他看中了李治易于控制的懦弱。长孙无忌也是爱着大唐江山的。他并没有篡夺李氏王朝的野心,他觉得唯有同未来的皇帝密切合作,才能够保住这大唐的基业。李治被册立为太子,终使长孙无忌如鱼得水。
  长孙无忌可能确实不是那种企图篡夺江山的贼臣。他只是想对大唐社稷负责任,只是想对已溘然长逝的唐太宗负责任。他始终铭记着太宗死前怎样声泪俱下地把太子、把这大唐的江山托付给他,所以他才格外殚精竭虑地辅佐高宗李治。
  其实自从治被立为太子,国舅长孙就看出唐宗室中很多人对治的轻视。长孙无忌最怕的就是吴王李恪。一旦恪为君王,便不会任用他长孙无忌。幸好恪是隋炀帝的外孙。幸好当朝不能复辟到前朝。尽管恪已被排除到王朝之外,长孙无忌还是对远在吴国的恪心怀戒心。
  使长孙无忌寂寞的是,那个令人惧怕的吴王李恪竟毫不觊觎这京都长安的皇位。长孙于是更加恐惧吴王。苦于找不到能将李恪置于死地的理由,甚至连一丝谋反的蛛丝马迹也无从发现。于是长孙反倒坐卧不宁,反倒觉得有一股看不见的暗流在动摇着李治的皇位。
  长孙想不到密谋造反的竟是高阳公主、房遗爱和荆王那群无能之辈。尽管如此,也总算给他送来了一个杀伐异己的良机。
  对房氏兄弟财产纠纷的严厉处置,确乎是他精心安排的。如此的贬官发落,他其实就是想引蛇出洞。可探头的那蛇不是他一直在等待的吴王李恪,使他多少有些遗憾。但至少荆王跳出来了,高阳公主、丹阳公主、巴陵公主跳出来了,薛万彻、柴令武、房遗爱那群无能的驸马们跳出来了。他顺藤摸瓜。他终于摸到了这足足实实的一串。他相信在这一串的背后,一定还会有更大的家伙。他希望那个更大的谋反朝政的人物就是吴王恪。那样,他和高宗李治也就可以真正地高枕无忧了。
  其实长孙对房遗直的非礼罪并无兴趣。他早就知道高阳这个女人是个被宠坏的女人。她决不是一盏省油的灯。而且无论是哪个男人沾了她,那个男人准要倒霉。他没有想到会折腾出什么非礼的讼案,更想不到被逼急了的房遗直为保存性命,竟会交待出高阳及荆王等宗室成员的反叛密谋。
  老谋深算的长孙无忌当即就从轻发落了房遗直。尽管他与高阳淫乱,尽管他也是朝廷的异己,但他毕竟算是戴罪立功,将一把宰杀敌人的利刀递到了长孙手上。
  这一肃反的机会千载难逢。
  长孙抓住了那机会。他一点也不喘息,一点也不留情。他立刻把与此事有牵连的皇室贵族软禁和看守了起来。皇家禁军所到之处,一片鸡飞狗跳、大呼小叫。
  长孙无忌轻而易举就取得了这次粉碎宗室反叛的胜利。最令他欣慰的是,他竟利用孬种房遗爱的贪生怕死,使吴王李恪也在劫难逃。
  长孙无忌在高宗李治签署着那些诏书时,语重心长地告诉他,这就是政治。政治中没有亲情可言。政治是,你姑息敌人,敌人就要你流血。
  总之这一次皇室的大清洗是极为成功的。长孙无忌本以为在他杀掉那些表面的、暗藏的敌人之后,从此便可以高枕无忧。就在他全力以赴地打着清君侧的歼灭战时,他那位坐在皇帝宝座上的不争气的外甥李治竟又偏偏迷上了那个父亲的才人武则天。
  高宗被这个本来住在感业寺削发为尼的女人迷惑得颠三倒四。他甚至在那感业寺中与武 弄出了孩子。感业寺的高墙终于再也包不住那腹中生命茁壮的发育。于是,武 干脆被李治接进了后宫。武 一路拼杀。她杀了王皇后,杀了萧淑妃,而就在她走近皇后那把金交椅时却卡了壳。她遇到了那个恨高宗身边一切女人的国舅长孙。
  于是,聪明绝顶智慧过人的武 在高宗李治的怀中,成了长孙无忌的一名劲敌。
  结果,到底是那个老眼昏花的国舅敌不过枕边这狐媚过人的妖精。
  一向懦弱的李治最终听从武媚娘,行使了他一国之君的权力,把对朝政的控制权从长孙无忌那里转移到了武则天的手中。
  高宗让那个他无比崇拜无比热爱的美艳的女人当了皇后,并在武 当了皇后的那一天,把忠心耿耿的舅父赶出了朝廷。
  当然,这已是长孙无忌一度炙手可热之后的后话了。
  房遗爱到底是天生的孬种。
  他被拉到御史台前时一副屁滚尿流的狼狈相。满脸是绝望恐惧的神情。他一个前朝大宰相的公子一个堂堂的驸马都尉哪里受到过如此的待遇。他还没有挨上半下板子,便吓得顿时跪地求饶。
  他怕得要命。他呼噜噜地把什么全都吐了出来。他吐出来曾有的真实。也吐出来原本就没有的编造。
  然后他胡说。
  他说出曾在他家聚会的所有的人,说出那些人说过的所有的话。他说出了高阳公主。说出高阳公主是怎样诅咒唐太宗,怎样在唐太宗的葬礼上哭而不哀。他还说出高阳公主是在怎样评价着高宗李治的无能,怎样攻击长孙无忌的专权,怎样策划逼迫高宗退位。他还说出高阳公主怎样与辩机生儿育女,怎样与智勖、惠弘以及山中的道士李晃淫乱,怎样十多年前就同他的哥哥遗直有染,怎样常常与吴王李恪秘密相见……
  等等,等等你再说一遍。审问房遗爱的官吏打断了他不顾一切的交待。
  你不是说到吴王了吗?
  是的,是的。
  那么再说说看。说说高阳公主和那个吴王是怎么回事?审问房遗爱的那些长孙无忌的亲信们骤然之间兴奋莫名起来。不打自招的房遗爱本来就使他们在审讯中充满了成就感,而吴王恪的出现更使他们欣喜若狂。吴王与公主……他们常常见面……
  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在太宗大丧期间。他们常常见面。可能是在杨妃的宫中吧……
  什么是可能?究竟在哪儿?
  对,就是在杨妃的宫中。
  他们都说些什么?
  是的,他们是说过些什么。后来,后来杨妃死的时候,吴王又回京吊唁,可那时皇上已不准高阳进宫,我们就没去给杨妃送葬。她说她恨不能杀了这老贼……
  行了。说吴王。这一次他们又见面了吗?
  当然了。吴王晚上偷偷地跑来与高阳幽会,还是我亲自把他带到高阳房子里去的。再后来……再后来我就出去了。我记得吴王单独和高阳在一起大概有一个时辰吧,那天晚上她哭了很久。院子里的奴婢们全都听到了……
  他们究竟都说了些什么?
  就是那些见不得人的私情呗。那时间是足够了。足够他们……
  房遗爱,你老实点儿。不要总是避重就轻。你说说他们是怎样策划谋反的?长孙的心腹们觉得那些眉来眼去床上床下的臭事已不再重要,他们要的是怎样以谋反的罪名把吴王李恪抓起来。
  是的,他们两个人单独呆在高阳的房子里。然后他们熄了灯。他们熄了灯就……
  就开始策划推翻朝廷的事,对吗?
  推翻?是的,对;不,不对……
  那么是吴王恪说了他要推翻高宗,取而代之?
  他要取代高宗?房遗爱有点疑惑地问着。
  是的,他要当皇帝!审官斩钉截铁地告诉房遗爱,吴王此次返京与高阳密谋的就是他怎样才能当皇帝!
  那么他们没上床?房遗爱更疑惑地看着那些凶神恶煞的朝官们。
  好了,你可以下去了。下去等死吧。
  可我是冤枉的,全是高阳,全是高阳这个淫荡歹毒的女人。我是冤枉的呀!我……
  房遗爱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被关进了长安的死牢。那漫长的等待死亡的过程是房遗爱一生所有的不幸中最大的不幸。知道他必死无疑地等着。他的精神已经被死亡的等待折磨得彻底崩溃了。从此只有莫名其妙的哭声和笑声。
  当长孙的心腹把吴王李恪的罪行告知长孙无忌时,这个老谋深算又实权在握的老臣面不更色。看不出他的欣喜若狂,也看不出他的如愿以偿。他只是极为平静地听着心腹汇报审问的结果。然后依然平静地说,我知道了。
  他只说我知道了。似乎无悲无喜,无爱无恨。其实就是长孙在心里抑制不住狂喜地说,够了。这就足够了。
  长孙的兴奋表现在他的行动上。他止住心腹的汇报,立即召来了中书、门下两省及大理寺的要员们共商国事。其实这样的“共商”不过是走走样子。朝廷中只有长孙一言九鼎,根本就不敢有人说半个“不”字。依照长孙的脸色,他们众口一辞地定下了谋反之罪。主谋是吴王李恪、荆王元景、高阳公主三人。接着,朝廷又火速出兵前往江南,缉拿吴王李恪。
  长孙无忌先斩后奏。他指挥着朝廷所做的这一切在开始并没有禀报高宗。他很怕皇帝的善良软弱会坏了他的好事。他在这场突袭的过程中调兵遣将,游刃有余。真正的一箭数雕。由此他不仅可以清除异己,还可以震慑群臣。他一定要好好地利用这次事件,杀一儆百,证明他长孙的不可反对不可动摇,证明他长孙事实上的至高无上。
  几乎在一天之内,两代三位驸马房遗爱、薛万彻、柴令武被捕入狱;荆王元景以及高阳公主、丹阳公主、巴陵公主等分别被监禁各自府中,等待朝廷最后判决。
  事情演变到了这一步,当然为任情任性的高阳公主始料所不及。
  她是突然被监禁在她的房子里的。
  高阳公主的门被从外面紧紧地锁上。门外和院子里站满了全副武装、虎视眈眈的朝廷禁军。
  自从房遗爱被带走,他就没有再回来过。高阳公主并不知道他已被直接押往了监狱,但是她却本能地觉出了这其中的不妙。
  关键是被抓进御史台的是房遗爱,而不是她。唯有这一点令她多少有些忧虑。她太了解房遗爱是个怎样的东西了。是最最怕事也最最怕死的草包。她不知被押解到御史台前的房遗爱会是一副怎样的狼狈相。她更不知这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男人又会惹出什么新的麻烦。就在她的忧虑她的惶惶不可终日之中,突然间地,那群穿着铠甲的朝廷的禁军们就包围了她的院子。他们用剑逼着她。逼着她退回到她自己的房间。
  在劫难逃的死亡。
  那清肃皇室的杀戮就要开始了。
  而那岔子究竟出在哪儿?是谁泄了密?是那个房遗爱吗?还是荆王元景?抑或是已被关进牢狱的房遗直?
  在高阳被刀剑逼着退回到她房间的那个瞬间,脑子里骤然出现了这很多的问号。一时理不出任何的头绪。但她知道她一直预感的那死亡就要来了。那样的大兵压境。山雨欲来风满楼。
  高阳从此被软禁在她的房子里。
  其实高阳并不是不知道皇权的残酷。
  也许直到此时,高阳公主才真正体验到失去父亲对她的损失。她尽管恨着她的父亲,刻骨铭心的恨,但至少唐太宗不会把自己的女儿监禁起来,更不会剥夺女儿的生命。
  高阳被关起来之后,先是一大阵很长久很长久的寂寞。高阳躺在床上。不吃不喝。了无声息。一天,高阳骤然从她的床上跳下来。她披头散发。她衣冠不整。她使劲地去拍她的房门。她喊着,为什么要把我关起来?我要出去!我要出去!
  她用尽浑身的力气去撞击那门。
  领兵的侍卫军官反拍着高阳的房门。深更半夜的,你要干什么?他大声地吓唬着高阳。
  为什么要把我关起来?
  因为你有罪!你自己难道还不清楚吗?那小官不屑地回答她说,是谋反罪,此罪可是死路一条。
  谋反?我反谁了?那个李治吗?他值得我反吗?我是他妹妹,我们是皇室的亲兄妹……
  亲兄妹算什么?你们真那么看重这手足之情吗?你们皇室里的人不要说是亲兄妹,就是亲娘老子也敢杀。你们彼此之间杀得还少吗?你这么聪明的公主怎么连这点都看不透?跟您说吧,甭管您是谁,可您现在被我们看着。您怕是死定了。否则我们这群小兵子怎么敢如此放肆地对公主这样讲话呢?
  就算是我死定了,我也想死个明白。能告诉我是谁告发了我们吗?
  那我可就不清楚了。
  见对方这副光景,高阳公主便递出去几串珠宝。
  好吧,就看在你已死定的分上告诉你。让你们倒霉的不是别人,正是你们房家的大公子。
  房遗直。
  好一个房遗直。
  高阳公主脸上浮现出一片很灿烂的得胜者的微笑。她突然觉得很满足。她觉得这一次终于是把她深恨着的房遗直逼到了死角上。她知道这个男人倘不是被逼无奈,是轻易不会出此告密下策的。如今他竟也把良心出卖了。多么可怜。高阳公主想着这个曾与她有过恩恩怨怨的男人。她觉得她心静如水。高阳没有想到的是,从她一个娇惯任性的女人口中告发的谋反也许是一场游戏,是闲极无聊之中一种心智的角逐;而出自一个掷地有声的一向沉稳的男人口中的谋反就是另外的一回事了。谋反不再是儿戏。而充满了血淋淋的刀光剑影的内容。
  然而被囚禁的高阳却并没有泯灭她心底的生还的希望。她想到了求见高宗。她要见他。她要向他解释。她要高宗相信她一个皇室公主,好端端地怎么会谋反呢?她只不过是作为皇室的成员去关心大唐社稷是不是会旁落外戚手中。她只不过是和朝廷众多文武百官一样,对长孙无忌的专权跋扈不满罢了。
  终于她提出要见高宗。
  她等待着善良的高宗能再善良一次答应召见她。
  她的请求被截断在长孙无忌的手中。他怎么能放虎归山,让高阳等辈去面见那个心肠软耳朵根子也软的高宗皇帝呢?
  高阳公主的请求被驳回。
  然而这只是高阳公主被监禁后遭受的第一个打击。
  恪被从梦中惊醒。
  恪被从梦中惊醒的时候长安来的禁军们已骑着马闯进了吴王府。
  松明火把中到处是京城禁军们骑在马上的狰狞的脸。刀光剑影。恪家所有的亲属全都被赶到恪的院子里。孩子们被吓得周身颤抖,使劲往女人的怀里扎。
  禁军们的态度蛮横。他们用剑逼着吴王的一家大小。他们大声呵斥着。他们的坐骑在恪手无寸铁的家人面前冷酷傲慢地来回走着。
  所有的人都在等待着。
  等待着恪从他的房子里出来。
  终于,恪走了出来。
  恪如往日一般气宇轩昂。他甚至穿着得格外精心,仿佛要去出席一个隆重的仪式。他的目光也如往日般依旧炯炯。他挺拔着。大义凛然。气势非凡。他的出现,即刻把禁军们那嚣张的气焰压了下去。
  恪说,你们放了我的家人。他们有什么罪?他们中有的连长安都没有去过。听见没有,放了他们,收起你们的刀剑。
  然后恪转向了他的家人。恪语重心长。他用一种很平缓很镇静的语调对他们说,你们都回去吧。这是我早就料到的结局。我即或是远离京城,长孙无忌的毒手也是不会放过我的。如今我只能是视死如归。我只想请你们记住,我李恪是清白无辜的。我的死只能是令世人更加看清那长孙的狼子野心,看清他是怎样地垄断朝政,滥杀无辜。但愿我的死能警醒懦弱的高宗皇帝。倘皇帝能由此悟到大唐的江山就要丢失,那我李恪就是死也死而无怨了。
  然后恪更加镇静地面对着那些禁军。恪说,上路吧!
  他气若长虹。
  吴王李恪被上百名禁军押解着走出了吴王府。
  王府门前的广场上挤满了王府里的人。有恪的亲属,府中的卫兵和大小奴役们。被押解的吴王走来的时候,他们纷纷下跪。他们流泪。却不敢哭出声来。他们就那样默默地跪着。跪着为他们的亲人送行。
  漫漫长夜。
  长歌当哭。
  吴王走了。他们的亲人走了。吴王从此再也没有回来。他只有让他的魂灵梦游于江南。他只能在无尽的冥冥之中与他的亲人们再度相聚。
  然后,江南的冬日照亮了那片清冷而秀丽的碧绿。
  高阳终日被封锁在那荒寒的房子里。
  高阳等待着死亡。她原以为不会再有什么更大更深刻的摧残了。死又有什么呢?高阳无所畏惧。
  然而高阳不知道,此刻还有一个更大的打击正悬在她的头顶。那更为可怕的打击是高阳公主从门外的看守那里得知的。一个早晨,她朦朦胧胧地仿佛听到门外的守卫在议论着吴王李恪。
  吴王李恪?她突然清醒了。她光着脚飞快地跑到门口。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什么?其中的一个卫兵问,把吴王恪也押解回长安了。吴王怎么啦?吴王可不是他们这种人。
  又一个卫兵说,听说吴王也参与了这次谋反。
  不会吧,吴王那么远,见也见不到这边的人,他谋什么反?他肯定是连坐,是冤枉的。
  长孙早就盯上他了。听说是房家的二公子招出的吴王。他说吴王在那次奔丧时,秘密来见了高阳公主。还说吴王和这个淫荡的女人眉来眼去……
  那朝廷要是没有把柄,他们敢把吴王从江南押解归案?
  这是长孙的欲加之罪。这个老臣迟早要遭报应的。
  反正吴王肯定是冤枉的。如果他们连吴王这样的人也不放过,那他们就是成心让天下绝望了。
  咳,谁懂得他们这些皇室的人。一个个都没了人性。人心难测呀!高阳公主披头散发。她自从被软禁就再没有梳过头。
  她光着脚站在那冰冷的石板地上。她的双手紧紧地抠住了那门柱。她听着。然后她顺着那门柱瘫软了下来。她绝望至极。
  不——高阳撕裂般喊叫着。她觉得她已经几近崩溃。她此生最最不愿的事情就是吴王恪因她而受到伤害。吴王恪已是她在此世间唯一的亲人了。怎么能也牵连了他呢。
  高阳公主在她的房子里绝望地喊叫着。
  她从清晨一直喊到了黄昏。
  她喊着。喊得精疲力竭。喊出了血和泪。她拍击着木门。她抠着那窗棂。她撕扯着自己凌乱的头发……
  直到沉沉的寒夜降临。
  她不再有气力。她瘫倒在冰凉的石板地上。那刺骨的冷侵袭着。
  这时候高阳平静下来。整整一天了,她径自歇斯底里地喊叫着。无论她怎样地疯狂怎样地绝望,都没有人理睬她。
  高阳觉得她确实已对死无所畏惧。这是她和房遗直之间持续了十几年的恩怨争斗。她是不在乎最终死在她的对手房遗直手里的。他们是生死冤家。但让她无法忍受的是,她与房遗直之间的恩怨竟会殃及吴王;而让她更加不能忍受的是,那个贪生怕死奴颜婢膝失魂落魄的房遗爱竟会告发远在千里之外对所谓谋反毫无牵涉的吴王。
  她不知究竟是谁把吴王李恪送上了这长安的刑台,就像是她几年前不知道是谁把辩机送上刑台一样。是她吗?是她亲手杀了她最爱的这两个男人吗?不,不是她。但那玉枕明明是她送给辩机的,而吴王的连坐也是因为和她高阳过从甚密。难道同他们彼此相爱她就是杀害他们的凶手吗?难道她深爱着他们就一定会把他们送上绝路吗?不!她不是凶手。她手上并没有沾着她亲人们的血。杀辩机的是父亲,而杀吴王的是房遗爱。
  对,就是那个房遗爱。
  直到此刻她才真正地意识到,她此生最应该憎恨的那个男人应该是房遗爱。不是父亲李世民,也不是什么房遗直。自从嫁给了房遗爱就命中注定了她此生难逃的劫难。
  那仅仅的最后的血肉最后的感情竟也要被那房遗爱无耻地剥夺。他为什么连她的三哥也要夺走?他为什么连吴王也不放过?
  直到此刻,高阳才开始真正地恨着房遗爱。很深很深的仇恨,还有蔑视。
  他也算个男人吗?
  高阳公主看不起这类小人这类奴才这类贪生怕死的草包。她恨不能朝廷判他五马分尸。她恨不能阉割了他,撕碎了他。
  她躺在那僵硬的石板地上,觉出了正有夜晚的寒霜冻上来,冻上来把她与那僵硬的石板地凝结在一起。
  她知道无论怎样地奋争,如今他们已经回天无力。她感觉到了这一次长孙的反击是怎样地来势凶猛,咄咄逼人。已经不再是什么宫廷的游戏,也不再是她和房遗直之间私人的恩怨。一切都和生命相连,甚至将相连着无数条生命。
  直到此刻,高阳才开始真正地也是第一次感到有些后悔。
  她想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可能是因为她的任性,因为对房遗直莫名其妙的仇恨。她非要把这个一向对她忍让的男人逼到死角。她至今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同房遗直进行这种生死之拼。她恨他,但恨的成分又很复杂。她不希望他只是远远地躲在一边观望着她,不希望多少年来他对她不理不睬。她要他站起来反抗。她甚至希望他能像困兽一般反扑过来压在她的身上把她撕成碎片。她想她会在被撕烂中感受到那绝望中的辉煌。她渴望着被虐待被蹂躏。她的生命中总有种异常强烈的欲望。她要将那欲望释放。她要同那奋起反抗的房遗直同归于尽。
  她把这纯属私人的搏斗引到了朝廷之中。
  她引火烧身。
  不仅烧了她自己,并且殃及他人。
  她最终牵连了那么多无辜,确乎是她始料不及的。而在那皇室的众多的无辜中,竟还有她最亲爱的三哥李恪。
  世界永远不属于无辜者。高阳太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了。但是连无辜的恪也将被连坐诛杀,那事情就全然不同了,高阳的罪孽也就格外地深重了。
  她竟不可以代恪去死。
  她只有一条命。她只能死她自己的那条命。
  她所铸成的是大错,是千古之恨,是万古奇冤。
  她原以为还有高宗李治。她原以为李治脆弱的血管里也同她同吴王李恪一样,流着父皇的共同的血。但高宗不念及手足之亲。
  为了高宗不念及手足之亲,从那个清晨开始,高阳公主便开始在她被监禁的房子里绝食。
  她想不到她对自身的这种惩罚竟惊动了长孙。
  长孙立刻派人来探视,并决定答应她的一份请求。
  长孙还是错估了高阳公主。他原以为这个绝望的女人是想再同她两个儿子见上一面。但长孙想不到的是,这女人死前想要见到的竟不是她的儿子。她说得斩钉截铁,她说她只想见吴王。
  只想见吴王?
  长孙疑惑了,他不知道是不是应该给高阳公主一个许诺。
  老臣长孙无忌终于为宗室叛乱的事件单独求见高宗李治。
  他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前前后后都想得万无一失之后,才决定在最后的判决前与李治摊牌的。
  他太了解他的这个外甥了。为此他提前就命人按照他的意思起草了判决书。他想他对皇室的清肃是绝对正确绝对及时的。他想也许只有历史才能证明,他的这步棋是怎样的雄才大略。而事实确实证明,高宗至死能安稳地坐在皇位上,的确是同长孙舅父发动的这场血淋淋的清肃分不开的。
  长孙无忌一走到高宗李治的面前就首先摆出了一副义愤填膺的架势。
  他直奔主题,历数此次谋反事件的来龙去脉及皇室成员在其中扮演的各类角色。长孙的描述使坐在皇帝宝座上的那个懦弱不堪的年轻人脸色苍白,目瞪口呆。
  那些他一向善待的兄弟姊妹们。为了良心的平和,他甚至委以他们高官。他唯愿他们能够锦衣
  美食,唯愿他们能够有权有势,也唯愿他们不要彼此杀戮。
  然而,他们怎么会?他们怎么会向他开刀呢?
  他很绝望,也很惊恐。他睁大无助的眼睛看着他的舅父。那是他唯一的支撑唯一的救命稻草了。他仿佛就要为那天塌地陷的灾难晕过去了。
  舅父,李治低声呼唤着。他那低声的呼唤都带上了哭腔。舅父,舅父我该怎么办?
  皇上,臣早已将所有的罪犯捉拿归案。臣并且早已拟定了惩处这一谋反事件的诏书文本,只等皇上钦定。
  长孙无忌费力地跪在高宗的脚下。他把那份诏书高高地举过头顶,举到高宗李治的眼皮下。
  高宗退着。他不敢接也不敢看,他已经闻到了那诏书文本里的血腥。他因为被惊吓而周身哆嗦着。不,他说不,他说舅父平身,他说不,不要这样对待我。
  长孙无忌费力地站了起来。
  他缓缓地打开那诏书,紧接着他便用一种不容置疑的声音宣读起来。
  那诏书的基本意思是,凡参与此次未遂谋反之人,无论是皇室成员还是朝廷命官,均以死刑处之。薛万彻、柴令武,以及那个挣扎了半天也徒劳无用的房遗爱三位驸马都尉押解西市刑场公开斩首;吴王李恪、荆王元景以及高阳公主、巴陵公主、丹阳公主等皇室成员分别在自宅赐死;他们的子孙后代均流放岭南瘴湿之地;凡与此事有牵连的其他党徒也将分别被赐死、流放、发配。
  长孙读罢便将那诏书再度送到皇帝眼前,只等傀儡般的李治签字钤印。
  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恐惧。
  李治突然觉得他的皇位把他悬在了那寒冷的太极大殿的半空中。他觉得他在那半空中孤零零的。他很怕。他觉得他手里提着的不是一支笔而是一把带血的尖刀。
  他依然惊恐但那惊恐决不是怕有人来篡夺了他的王位。他本来就不愿坐在太极殿内这把冰凉而冷酷的椅子上。他宁愿将皇位拱手相送。送给三哥李恪或是送给叔父元景。他觉得他被逼迫着。他的心正在破碎,正流着血一块一块地坠落下来。他想到他的同为长孙皇后所生的两位兄长承乾和李泰早在他继位之前就因相互伤残而双双殒命。而如今,又有恪,有高阳公主巴陵公主这些他的兄弟姐妹们将要死去。他不想再让他们死了。他们李家的人已经死得不少了,这太极殿的皇椅下堆积的尸骨也已经够多了。他不能去签署那死亡的诏书。他下不了手。
  高宗李治的脸由青转白。
  长孙仿佛看出了高宗的胆怯。他近前一步,朗声请求,为了大唐社稷,还请皇上三思!
  长孙话音未落,太极殿的大门骤然被打开。朝廷的文武百官如潮水般拥进了太极殿。他们浩浩荡荡地站在长孙的身后。没有人指挥,他们便如合唱般齐诵着:
  为了大唐社稷,恳请圣上三思!
  那声音绕梁三日。三日不去。
  然后,长孙突然间跪在了高宗李治的脚下,他的头伏在地上。
  紧接着他身后的那文武百官也如排山倒海般跪在了李治的面前。
  面对着这一切,李治突然高声痛哭了起来。他知道他已被逼到死角。他已经没有退路。不会再有人来救助他和他的兄弟姊妹们了。
  高宗大声地哭喊着,父皇,父皇你在哪里?父皇让你那在天之灵帮助我,不要让我去杀你的儿女,不要让我的双手沾满亲人的血!
  高宗李治独自徒然地哭喊着。
  长孙一言不发。他沉默着。他只是跪着。带领文武百官很有气势地跪着。
  高宗终于看出了这气势磅礴的逼迫。
  他知道他被挟持了。他已经放弃了他自己丢失了他自己。面对着如此严峻的场面,他终于拿起了那支笔。
  然而,在他就要下笔的时刻,他又扔笔再度哭了起来。哭得很委屈,就像个孩子。这一次他不顾一切地问着长孙无忌。他说舅父你是看着我长大的。你向父皇荐我为太子,你说就是因为我天性善良。你口口声声要我做个正直的人,而如今为什么要怂恿我去杀人呢?他们是我的亲人。一定要让他们死吗?我不要他们死。我不能。他们也是我父亲的骨肉。我杀了他们对不起父亲的在天之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