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那时汉朝

_94 月望东山(当代)
  
  由上可见,陈蕃享受了与窦武同时升官的待遇,实在能量不小。为什么会这样,相信群众的眼睛也是雪亮的。如果没有陈蕃,当初的窦贵人,不可能那么顺利的变身为窦皇后。所以,现在窦太后一权在手,对陈蕃当然要感恩戴德,朝廷大小之事,都交给陈蕃打理。
  
  天下那么大,陈蕃一人怎么能忙得过来呢,他联合窦武,把当初被刘志打下监狱的那二百号名士,通通征召出来做事。李膺再次复出,被拜为长乐少府。
  
  此时此景,这个春天,是真正属于士大夫的春天。士大夫,外戚,皇族,三者合一,多么完美。接下来,陈蕃就要以行动告诉宦官们,这个春天,没有你们的份,必须通通滚蛋。
  
  错了,不是滚蛋,必须通通消失,永远在地球上消失。哦,这是一个多么残酷的春天啊。
   四、疯狂的计划
  
  宦官们的美好时代结束了。这是中常侍曹节和王甫的共识,也是所有宦官们的一致观点。过去,他们吃香喝辣,走到哪里都要别人捧着,无论何时,都有人敲开你的大门行贿,并笑嬉嬉的陪上笑脸,说一点心意,不成敬意。
  
  现在反过来了,他们要四处出动,捧外戚,捧太后,恨不得都化成星星,把窦太后拱到天上去了。窦太后很受用。她的四周都被宦官们的甜言蜜语包围了,耳朵就像被灌满了蜂蜜,一捏都有出甜汁来。
  
  但是,有人把这一切看在了心里,心都纠结成了一把刀。他们分别就是外戚窦武,以及太傅陈蕃。
  
  陈蕃告诉窦武,先帝刘志在世时,曹节和王甫这两家伙,窃夺国家大权,天下不宁,今天不除他们,将来即为大患。窦武听了点点头,严重同意。陈蕃犹如神灵附体,推翻了案几跳了起来,与窦武击掌为盟。
  
  然而,要端掉宦官,还须有人打配合,他们就是尚书令等人。如果他们能够积极响应,事情就顺多了。于是窦武就去尚书令尹勋那里活动,很快的,那边就回话了,说这等好事,不能少了他,随时都可以吩咐。
  
  万事俱备,就差一个动刀的借口了。
  
  五月一日,天上出现日食。陈蕃告诉窦武,想当年,西汉也出了一个超级宦官有石显,就这么一个家伙,都把江湖高手萧望之折腾都头破血流。现在放眼后宫,竟有数十个石显宦官,我已经八十岁了,愿在生之前帮将军除掉他们,现在日食降临,正是下手的好机会。
  
  窦武赞同,他一听完,两话不说,就去见了女儿窦太后。
  
  窦武进宫后,阴森森地告诉窦太后道:西汉时代,宦官都只是跑腿的,现在的东汉,宦官却参政议政,成了汉朝的一块毒瘤。如果你想国家太平,现在就请听我的,把宦官及宦官子弟,一锅端了。
  
  实在太疯狂了。
  
  窦太后听得心惊胆跳,她的耳朵里还留有宦官们的甜言蜜语,她的世界是多么的和谐安宁,这当老爹的却惟恐天下不乱,大破杀戒,这是为何?难道男人之间,除了以杀解决问题,就不能以别的方式吗?
  
  事实上,窦太后不是怕动刀,只是老爹这把刀动得太狠了。就仿佛是腿上长了一块毒瘤,要连同大腿也一块切掉。
  
  好一会儿,窦太后还无法平静下来。她对窦武说道:“自汉朝开国三百多年来,世世代代都有宦官。如果他们犯法了,可以拖出去砍了。可是你现在却说,一锅端了,这话怎么能说得出口?”
  
  窦太后说得没错,她还有一句潜台词没有说出来,如果真把宦官一锅端了,那后宫谁来跑腿,那谁来提夜壶,传话,拍马屁,挠痒痒。不解决这个问题,后果很严重,她很不高兴。
  
  面对窦太后的质问,窦武无法回答,闷着气走人了。
  
  窦太后可能以为,老爹不很好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应该不会乱动。可不久,窦武却以行动告诉她,杀人第一,回答不了的问题,可以暂时搁置。擒贼先擒王,窦武动作很快,把他认为是宦官中富有权谋的中常侍管霸抓了起来,边;连同中常侍苏康等,连夜投狱,斩杀于牢里。
  
  手起刀落,流血不够,窦武不会就此收手。
  
  窦武告诉窦太后,接下来,他要准备逮捕曹节等人,请批准拿人。
  
  之前说过了,在宦官集团中,要说会灌糖说好话的人,当数曹节王甫等人,她仿佛已被他们牢牢粘住,现在要让他们顿然消失,犹如把她嘴里正吃得欢的糖果夺走,这怎么行?
  
  窦太后很纠结,犹豫不决,没有批准窦武的计划。
  
  这事就此被拖了下来,这时陈蕃急了。陈蕃给窦太后上了一道奏,把话说得很绝:宦官曹节王甫等人,为乱天下,满朝文武,被他拿捏在手,不听话的滚蛋,听话的都升官发财。如果此时再不除去他们,国家一定会发生动乱。
  
  最后,陈蕃还加上一句:我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请求太后把我的奏书宣示左右,告诉他们,我陈蕃就是要公开跟他们势不两立。
  
  陈蕃太自信了。他以为他和窦武,已经占有绝对优势,就算把丑话抛出去,谅宦官们奈何不了他们。错了,大错特错了。打小就心怀天下,以打除天下妖孽为已任的陈蕃,他怎么就忘了一句古老的遗训。
  
  这就是,狗急跳墙。当然,跳不过墙的,只有反咬了。况且是人,是一群习惯于在刀尖上滚爬的宦官。
   转到了八月,又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天象。这次不是日食,而是太白金星侵犯房宿四星中的上将星,深入太微星座。按星象家的看法是, 房宿象征人间帝王宫廷,太微象征帝王。就这个看法,我们可想而知,接下来要发生什么事了。
  
  首先是天文高手,侍中刘瑜发现天上不祥天象,上书窦太后,报告以上星象。并且添油加醋地说道,天上有此天象,宫门要关闭,大将军与宰相都要受到伤害,奸邪小人就在身边,务必盯紧。
  
  接着,刘瑜又把以上现象报告窦武和陈蕃,说星象错乱,形势不利,想要成功就赶紧动手。窦武和陈蕃看到这奏书时,一股莫名的寒意,自脚跟生起,漫延全身。
  
  窦武和陈蕃都看出来了,天象喻指他们俩自己,可能会遭受失败。冥冥之中,他们仿佛听到老天爷在警告,你们把宦官逼急了,如果再不动手,他们可用把刀架到你们脖子上来了。
  
  窦武和陈蕃都慌了,他们马上行动,布下天罗地网。
  
  他们布下的这张网,防范程度史无仅有。司隶校尉,河南尹,洛阳县长,都是自己人,这些都是宫外的事。接着,他们又在宫内做好详细布置,把黄门令撤掉,派亲信小黄门山冰接替。然后,小黄门山冰出面弹劾长乐尚书郑飒,立即逮捕,关进了监狱。
  
  尽管窦武动作麻利了,然而陈蕃还是嫌他不够狠。他告诉窦武,对付郑飒这种东西,你应该马上就斩了再说,还走什么程序审问?
  
  窦武一笑,没说什么。
  
  陈蕃只顾杀人,但他并不知道窦武在女儿这里要顶着多大的压力。窦太后一直护着曹节和王甫等人,审问郑飒,就是想通过他的嘴撬出他们的毛病,然后上奏窦太后,请求逮捕。
  
  果然,郑飒经不住拷打,窦武想要他认什么,全认了。山冰负责口供,并通过侍中刘瑜报告窦太后。然而这在这时,出大事了。
  
  出事的原因,主要是窦武办案很不专业,犯了一个兵家大忌,中了调虎离山之计。九月七日,窦武休假,出宫回家。老虎没人调,他竟然自己回家去了,太不可思议了。
  
  长记忆的都应该想起,当年霍光跟上官桀等四人帮交恶的时候,四人帮就是等着霍光休假那天回家,他们趁机上奏,抖出霍光丑事,请求昭帝逮捕诛杀。结果昭帝没有中计,反而急召霍光入宫,当场对质,四人帮阴谋无情破产。
  
  这个窦武,紧要关头,他怎么忘了霍光那段阴暗的故事呢?
  
  宦官们等的就是这一天,决定他们生死存亡的时刻就要到来了。他们听说窦武回家了,负责主管奏章的宦官,马上报告了长乐五官史朱禹,朱禹跑来把窦武的奏章全部拆开,一拆开就傻眼了,转而悲愤交加,跳起来就问题窦武他妈。
  
  朱禹发现了窦武的阴谋。这个阴谋,就是要把宦官集团一网打尽,一个不留。
  
  这简直太没天理了。朱禹骂道,宦官犯罪,理应处理。问题是我们这些从来没作恶的人,也一并受诛灭族,这还有天理吗?
  
  是啊,还有天理吗?简直是逼人太甚,想不反都不行了。所有宦官,无论官职大小,空前团结。他们把所有人健壮的都召集起来,总共有十七个,就像当年五侯一样,都把人血当饮料一古脑喝下去,以此立誓,将反窦武进行到底。
  
  他们没有忘掉皇帝刘宏。曹节跑去向刘宏说,宫里出了个大麻烦,请你赶快登上德阳前殿。刘宏胆小,大祸将临,这个十岁出头的小毛孩一点主意也没有,曹节只好扔了一把剑给他壮胆,他就提着那剑摇摇晃晃的跑出去了。
  
  紧接着,宦官紧急关闭宫门,把尚书署的官员都喊来。他们还没明白是什么回事,刀子已经架到他们脖子上了。宦官们告诉他,赶快撰写诏书,命令王甫当黄门令,并持节到监狱里逮捕小黄门山冰及尚书令尹勋。
  
  说面说过,窦武曾经找过尚书令尹勋,他答应有事一起上。他还没上,事情就找到他头上来了。
  
  此时,郑飒就被关在北寺监狱,由山冰及尹勋俩人看守审问。王甫过来了,他把诏书甩出念了一遍,山冰却不知所动,说这是假的,我们不听你的命令。王甫也不客气,提起剑来,把山冰和尹勋当场就砍了,并把郑飒救走。
  
  下一个目标,他们锁定了窦太后。
   五、无情戏子无情戏
  
  东汉自宦官祸起,他们估计已将自己定位为汉朝舞台专业戏子。人在戏在,戏在人在,不到人戏散人亡,绝不退场。是的,现戏正进入高潮,他们群魔起舞,拔剑而出,为捍卫江湖邪教而奋不顾身。他们不是无情剑客无情剑,他们不配称剑客,我们只能称他们为无情戏子无情戏。
  
  婊子无情,戏子无义。基本上,这话是没错的。当初,如果不是窦太后一心护着宦官,他们早被赶尽杀绝。然而现在,这些宦官们,却以怨报德,劫持了窦太后。
  
  劫持窦太后这事,是王甫干的。他把窦太后所有印信夺下,并命令中谒者关闭南宫,切断复道。接着,他再命令郑飒等人,率领侍御史,谒者等人持节前往窦府,捉拿窦武。
  
  以专业的精神,做专业的事,这应该是王甫等宦官们的座右多铭。以不专业的功夫,享受了专业的攻击,这是窦武的下场。如果他把汉朝外戚传,全研究精透,纵有十万个王甫又奈他如何?
  
  可惜,一切都太晚了。这个被形式主义害惨的老学究,将以血酬谢这高贵而无奈的政治生涯。
  
  当郑飒等人到窦府时,窦武就知道不妙了。他不傻,身为大将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突然给他来了逮捕令,只能说明,宫里出事了,而且是大事。于是乎,他话都不多话,腿一抬就开溜,溜到了步兵校尉处。
  
  因为步兵校尉窦绍,是他的侄儿。窦武在前面跑,王甫派的那帮使者就在后面追,当他们追到窦武面前时,迎接他们的是一阵热烈的射箭,中箭身亡。
  
  窦武和窦绍率领北军数千人,开进了洛阳驿马总部。这时他很肯定地确定宫里出事了,于是下了一道铁令:黄门跟中常侍等人叛变,如果诸将士敢于作战,殊灭他们,前面等着你们的,就是白哗哗的银子和金灿灿的爵位。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我看未必。
  
  此时,陈蕃出动了。这老家伙获知宫里出事,立即率众而出前来支援窦武。没办法,他没有兵权,只带来了八十余学生,每个人手里都拿着刀斧。这幅架式,摆明就是拼命来的。
  
  当陈蕃来到尚书署门前时,终于碰见了劲敌王甫。老家伙陈蕃高声疾呼:“窦大将军忠心卫国,你们活该去死,竟然还有脸说他叛逆不道。”
  
  王甫火大了,他接过陈蕃的话顶了一句:“天下就你会说漂亮话,那么请问你,先帝刘志尸骨未寒,坟墓还没修好,窦武父子三人,就一起封侯,并且设宴摆席,庆功不止。你做为国家重臣,不努力辅佐君王,竟然乱交奸党,还有脸出来捉贼吗?”
  
  王甫就差没喊出,你陈蕃老家伙就是国之大盗了。但是,他没有时间跟陈蕃废话了,派人上去把老家伙按住,送到北寺监狱。
  
  这个深夜,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见陈蕃进来,负责审问他的小宦官们都幸灾乐祸了。他们一边拷打一边脚踢,一边乐呼呼地质问:老家伙,看你现在还敢嘴硬,将我们一锅端吗?
  
  陈蕃当然不能一锅端了。八十岁的老人了,都被你们踢成这样了,哪还能有力气端锅。当晚,陈蕃被宦官们诛杀于狱中。
  
  曾记否,陈蕃曾经对窦武怎么说的,对待敌人就应该以秋风扫落叶的态度,废话都不要说,抓起来就砍。现在好了,宦官们是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如果窦武当初听了他这席话,还会有他今天这个悲剧吗?
  
  一切假设都是多余的。因为,世上没有后悔药可买。
  
  正当皇宫里火拼正浓时,有一个宦官敌人,突然闯了进来。这个人的出现,让中常侍曹节大吃一惊,因为这厮向来跟宦官不和,见到宦官仿佛眼里掉进了沙子。不过很快的,曹节了解情况后,他的心马上就平静了。因为他打听到,这家伙深夜赶来,不是来参战的,而是无意进来的。
  
  他之所以深夜进城,只为了一个事:洛阳召他回来述职。这个人的名字,就叫张奂,时为护匈中郎将。
  
  张奂,字然明,敦煌渊泉人(今甘肃安西县东)人,东汉名将。
  
  山东出名相,山西出名将,张奂是名将,并不稀奇,稀奇的是他并非打架斗殴出身,而是出自一个读书人世家。老爹曾经是太守,他这个官二代打小就拜名师研究经书,学有所成,才进洛阳求仕。果然,以对策第一,拜为议官,一直当到了今天的这个护匈中郎将。
  
  长点记忆的应该都没有忘记,之前李膺等天下二百名士被逮捕时,皇甫规认为自己没有坐牢,太过丢脸。为了能够享受和李膺等坐狱的待遇,他说他曾经提拔过张奂,就成了一条理由。他为什么提这个,就是因为张奂是士大夫的死党。
  
  一个士大夫的死党深夜出现在洛阳城,对陈蕃或者窦武来说,都是福音哪。如果陈蕃和窦武听到这个消息,都会热血沸腾。只可惜,现在他们沸腾不起来了,因为张奂是被召回来述职的,并没想到那么碰恰出了这等江湖门派火拼事件。
  
  这也就罢了,问题是他还被曹节利用了,不幸的被宦官划为自己人了。
   曹节派人持节命令张奂,率北军留下来的部队,讨伐窦武。这个时候,天刚微微亮,王甫也率一千武士赶到,与张奂会师,他们就在北宫正门前,跟窦武对峙。
  
  黑夜给了很多人诸多错觉,包括士兵。天刚初亮,他们仿佛还没睡醒,这时王甫朝他们喊话了,说你们身为皇宫卫士,怎么跟叛逆混在一起,不过现在还来得及,如果跟我们这边的,绝对大大有赏。
  
  窦武那边一听,士兵们开始骚动,个个都如锅上的热蚂蚁,心神不宁起来了。
  
  这是窦武怎么也没料到的,这帮皇宫卫士,经过多年历炼,没练出啥本事,就只看到邪门教派宦官的历害。每一次的政治交接,旧人哭接人笑,都是由宦官说了算。所以此时此刻,他们都在掂量,窦武还能混多久,不如见好就收,投了宦官得了。
  
  王甫这招果然有效。接着,不断有人跑出窦武队伍,投到他这边来了。再接着,就像是发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窦武队伍中,越来越多的士兵跑到对方陈营去了。
  
  窦武说杀敌有赏,那边也说杀敌有赏,可为什么人家都跑那边去了呢?只能说明一点,人家的牌子硬,宦官招牌一打出,汉朝没有搞不定的人。很显然,窦武就属于被人搞定的那种。
  
  窦武终于顶不住了,弃营而跑。当然,他不是一个人跑,多少还是有些士兵愿意跟他跑的。然而,从清晨开始跑,还没开早上开饭的时候,就没人愿意跟窦武跑了,几乎投降。接着,窦武只好跟侄儿窦绍一起逃亡,天下之大,他们还能往哪投呢?
  
  最后,在各路大军包围下,只好绝望自杀。
  
  戏演到这里,也该差不多结束了。天亮以后,宦官拼命抓人。那个侍中刘瑜,自诩看透天象的人,跟着窦武一起,被夷灭全族。然后由陈蕃和窦武联合提拔的官员,全部下台,被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这些人当中,李膺也在其中。
  
  此时的李膺,犹如虎落平阳被犬欺。尽管他被陈蕃等人救出狱,但从没见过有突出贡献,可宦官要抓人时,他倒成了突出人物。于是有人就劝他,你是不是该躲一下呢,你道李膺怎么回答?
  
  只见李膺很坚决地说道:“吾年已六十,死生有命,去将安之?”是啊,都六十的人了,生死由命,想逃也没地方了。况且,陈蕃老前辈,八十岁了还不放弃战斗,我李膺一个晚辈逃命,还有脸在名士界混吗?
  
  李膺没有逃走,也没有等宦官来敲门,而是自己到监狱报到。不久,被拷打至死,妻子及学生,全被禁锢。
  
  风水轮流转,士大夫的美好时代,终于要告别了。宦官的美好时代,好像又拉开了序幕。
   第九十三章 宦官时代
  
  一、巨头杀手
  
  毫不疑问,现在的王甫和曹节是汉朝政治的巨头杀手。当初,当李膺和陈蕃等士大夫振臂高呼,准备澄清天下时,全汉朝的人都举目眺望,一起踮足盼望。他们都以为,汉朝经历这么多年的腥风血雨,终于告别可怕的外戚,可恶的宦官,迎来了真正由士子主导天下的太平盛世。
  
  然而,这一切犹如狂风暴雨,来得快,去的也如此迅猛,让天下所有读书人一下子都不能适当。仿佛做了一场春梦,又仿佛来了一场恶梦。汉朝黑夜漫漫,狂风大作,一下子又熄灭了他们的希望之灯。
  
  希望破灭之后,他们失望,然后是绝望。即使绝望,也要做一个绝望的抗争者。明知前面是坟墓,我也要扛起黑暗的闸门,把所有生活在黑暗的人们放出去。这是现代文学大师鲁讯的话,我相信,他这话能代表汉朝士大夫们以抗争求死的理想。
  
  公元172年,六月,窦太后在南宫逝世。她是在宦官的软禁中离开这人间的,宦官听说他死了,高兴得都想跳起来唱歌了。他们一想起窦武和陈蕃那可怕的想一锅把他们端的计划,心里就不禁一阵阵的发毛。
  
  在王甫等人看来,如果不是他们拍马屁把窦太后哄住了,可能都活不到今天。他们以生命为代价证明,拍马不一定管用,但至少能给他们争取了反败为胜的机会。生命不息,拍马不止,王甫的生命体会,足以警示千古以降的马屁精。
  
  发毛之后,仇恨就诞生了。宦官们集体同意,不让窦太后葬入皇家墓陵。葬哪里呢?不知道,因为他们还在讨论。就在他们还没决定埋哪里的时候,不是好好保护窦太后的尸体,而是让她死后也不安宁,用运行李的车,也就是很低级的车,把他拉到了洛阳城市场官舍停尸。
  
  讨论了许久,终于有了答案。最后王甫等人认为,决定以贵人身份埋葬窦太后。说得明白一点,就是不想让窦太后以刘志皇后的身份,埋在刘志身边。
  
  王甫把这个决议,报告给刘宏。刘宏一看,很不理解,明明是太后,怎么能够以贵人的身份入土呢,这也做得太过了吧。
  
  刘宏告诉王甫等人,说:“怎么说,没有窦太后,就没有我今天,如果以贵人身份埋掉窦太后,首先我就不同意。”
  
  刘宏是什么东西?一个小毛孩罢了,如果有必要,所有的宦官完全可以把他从台上掀下来,每人上去踩一脚。但是,盗亦有道,宦官怎么烂,也是个烂人,他们必须以烂人的伎俩,维护他们生存的面目。
  
  于是,他们告诉刘宏,窦太后还是不能埋在刘志身边,如果她占了位置,冯贵人就没地方挪了,还是留给冯贵人吧。
  
  冯贵人生前是什么人,没人知道,怎么死了反而搬出来说事,这个不靠谱。可怜的刘宏,年纪虽小,毕竟还是知道不靠谱这个词。这时他认为,凭借自己的实力,是斗不过宦官的,他该请一些人出来帮助说话了。
  
  这些人,当然就是满朝文武百官。那些士大夫,向来都尊重正统,只要有人敢出来说话,事情保证有戏。于是,刘宏狡猾地告诉王甫等,说这事我现在也决定不了,要不咱们召集众卿开会,让大家来议议。
  
  宦官们一听,小伙子,不赖嘛,竟然学会踢皮球了。但是,他们没有说什么,同意刘宏的方案,请众卿出来跟他们一起议一议。
  
  王甫就要让刘宏知道,别以为找一帮士大夫来说话,就以为能搞掂我们。你太高估他们,等于太低估我们的能量。不过你要演戏,老子陪你唱就是了。
  
  主持会议的是宦官代表,中常侍赵忠。开会这天,满朝文武都来了,聚集了数百人,好不壮观。刘宏看着眼前这一切,心里应该是暗喜的。这么多人,不要说话,只要每个人吐口水,都可以把宦官们淹没,今天这事,他赢定了。
  
  刘宏高兴得太早了。当中常侍赵忠叫大家说话时,满场禁声,个个大眼瞪小瞪,小眼瞪大眼,他们的嘴仿佛全被加密了打不开了似的。
  
  太失望了,简直太伤我年幼的心了。此时,刘宏估计连撞墙的心都有了。然而,就在刘宏的心暗自揪紧时,有一个人跳出来了。他一语既出,犹如红日喷云跃空,照亮了人间,给众卿都指出了一条光明大道。
   这个以无畏之身,胆敢舌舔刀刃的家伙,是廷尉陈球。陈球,字伯真,历世著名。孝廉出身,儒家学派,当年杨秉当太尉时,曾拜他为太守,下到地方打黑。陈球不辱使命,一打打出了名堂。后来治理地方豪强,被对方告倒,免职回家,再后,被征拜为廷尉。
  
  正当众卿集体失语时,陈球说话了:“皇太后以盛德良家,母临天下,宜配先帝,是无所疑。”
  
  赵忠很奸的笑了,说道:“既然陈廷尉话说得如此漂亮,你能不能用笔写出理由来。”
  
  陈球脸不改色,迅速挥毫而就:窦太后深居宫中,有聪明母仪之德,这是其一;先帝晏驾,窦太后迎立陛下,承继宗庙,功劳不薄,这是其二;窦家虽然获罪,事非太后所为,不该诛连,如若别葬,诚失天下之望,这是其三;冯贵人墓地已遭强盗挖掘,骸骨暴露,魂灵污染,且无功于国,怎能与先帝合葬,这是其四。
  
  赵忠以为,他叫陈球动笔,就是想吓他识相闭嘴,哪知还真写了。一字字,一条条,仿佛火舌摇动,自心底升起,直搅胸膛。此时此景,赵忠奸笑的脸,犹如六月的天,阴云密布。
  
  只见他鼻孔沉重地哼了一声,冷笑道:“陈廷尉,您的理由,可是条条充分哪。”
  
  陈球一杆插到底,正气凛然,从容地接过话说道:“本来太傅陈蕃及大将军窦武被枉杀,又要牵扯到窦太后,把她软禁,死后还要剥夺名分,这个做得很过分,我这里很痛心,相信天下人谁不扼腕叹息。”
  
  停顿了一下,继续爆猛话:“今天,我是不吐不快,把话都摞这里了。但是我要也告诉大家,会议散后,如果我被打击报复,也将无怨无悔。”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大家都明白了。陈球今天是豁出去,陪宦官们玩到底了。多瘦的草场,都有肥牛羊,多么软弱无力的江湖,都有英雄好汉。听着陈球以上那翻话,刘宏少年的心,犹久旱逢甘霖,他没有白开这个会议,他等的就是这样的效果。
  
  事实上,今天以拿来相搏的,不只是陈球一个。还有一个老家伙,也正在对宦官虎视眈眈,准备后发制人。这个人,是汉朝新任太尉,李咸。
  
  李咸本来正重病卧床,但他听说宦官们今天要议窦太后,他是拼了老命爬了起来的。出门时,他整理衣冠,连毒药都准备好了。他告诉妻子,如果今天窦太后不能与先帝合葬,我就永远也不回来了。
  
  在政治的江湖里,不是西风压倒东风,就是东风压倒西风。李咸以求死的勇气,与邪恶较量,他明知道西风烈,但身为士大夫也要在凛冽的西风中,做一个勇敢的烈士。
  
  陈球话语刚落,场面气氛仿佛要凝结了。这时,李咸站出来了。他只说了一句:“陈廷尉说得很好,他的意见,完全可以代表我的意见。”
  
  李咸话语虽短,却是一句顶一万句,众公卿们全都沸腾了。太尉都站起来拼命了,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于是众人嘴上的密码终于自动解开了,他们各陈已见,一致同意陈球意见。
  
  刘宏笑了。他是在心里偷偷地笑,笑成了一朵灿烂的花。事已如此,接下来就好过招了。
  
  眼看着形势就要朝一边倒时,这时一直沉闷不说话的王甫和曹节开口了。他们说道:大家别忘了,当从未有外戚梁冀伏诛,先帝刘志取娶梁皇后资格,她的墓地被改为“贵人冢”,还有西汉汉武大帝时代,他废弃卫子夫皇后,改与李夫人合葬。按照惯例,窦家罪孽深重,窦太后怎能跟先帝合葬?
  
  这才是真正的后发制人。王甫可能在想,满朝文武谁也没想到他会有这一招吧。
  
  从字面上看,王甫这招无可谓不猛。但是认真分析以上一席话,很有问题。首先,梁冀的罪恶,天下皆知,刘志要废梁皇后的资格,理所当然。不废不解气哪,为了这一天,他装孙子一装就是诺干年,都差点把他的心装变态了。
  
  卫子夫被弃这个事,却值得商榷。当年,汉武大帝听信奸人江充等话,逼急太子刘据,引父子俩在皇宫里干戈相见,刘据自杀,卫子夫被废。可这事过了以后,汉武大帝已经忏悔了。此时,把两件本质不相同的事,拉到一块,这摆明就是胡扯嘛。
  
  李咸当然听出王甫是胡扯,他告诉对方,我还是那句话,陈廷尉说得极好,我坚持他的看法。
  
  两边都扛上了。这时,刘宏终于说话了。这个小家伙,还没练成人精,但也略具火侯。他只说了一句话,就改变了双方的均衡态势。
  
  他是这样说的:“窦氏虽为不道,而太后有德于联,不宜降黜!”
  
  说完,散会。
  
  刘宏刚回去,李咸的奏书紧跟着就追到了。他告诉刘宏,自己找出一个重要的论据,足驳倒王甫。是这样的:当年,窦太后陷害梁贵人,梁贵人是和帝刘肇的母亲,和帝照样没有为难窦太后;还有,阎皇后曾经罢黜太子刘保,等到顺帝刘保登基时,也照样不去动阎皇后的陵墓。
  
  果然很有说服力,刘宏的一颗心彻底放下来了。秋天,七月二日,刘宏下诏,把窦太后葬入宣陵。
   二、让上帝抓狂的刘宏
  
  纵观刘宏的一生,他那犹如神灵附体,力顶窦太后,让老人家顺利入陵墓这件事,是他不光辉一生中,经得住阳光考验的可圈可点之事了。然而那事以后,魔鬼再次入侵,赶走了天使,牢牢地控制了他的魂灵。
  
  只要人在,就与鬼同在。这是一个多么可怕命运,然而刘宏却乐在其中。他从不认为,与魔共舞会是一件很不幸运的事。怎么会这样呢,没有人理解。但是我想,只有一个人可以深切理解他。而这个人,就是他自己。
  
  认识一个人,首先必须认识他的童年。一个人,无论他飞多远,爬多高,童年记忆,几乎可以决定他将来的人生走向。所以,要想了解刘宏的命运,必须从他的童年开始。
  
  刘宏并不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如果一定要说他嘴里有钥匙,那只能说那是一把生锈的铁钥匙。因为他出生时,尽管挂着帝皇后裔名称,有爵位等王子称号,却没有理想中的白马。
  
  没有白马的王子,当然不能叫白马王子,充其量只能叫他光杆王子。事实上,要这样称呼刘宏的话,一点也不过分的。他早年穷得叮当响,生活相当难过。他估计都想好了,不要说给他白马,只要给他一头猪,能吃上几顿好猪肉,他就已经灿烂到天上去了。
  
  造化弄人,命运却安排了这样的一个结局:他没有变成白马王子,却让他成了一个真正的黑马王子。前面大家都看到了,是窦太后让这个贫穷得没有一点支持率的皇族后裔,一步登天,仿若置身梦境。
  
  这世界,有人尽管穷,但不爱财,多少钱来多少出去,从不可惜。在这些不爱钱的人眼里,钱就是身处之物,不随生来,不随死去,干嘛被它累着那么辛苦。然而有些人不一样,因为穷,养成了光荣的节俭风格,又因为穷,练就了爱财如命的风格。
  
  很不幸,刘宏就属于后者。
  
  所以刘宏当了皇帝后,心里常常窃笑一个人。那个人,就是他的前任恒帝刘志。为什么要偷笑他呢,刘宏的理由很简单,笨呗。笨在哪里,那就是身为皇帝,竟然不会捞钱,傻瓜一个。
  
  骂人家傻瓜的,自己肯定就自认为聪明了。于是乎,聪明万分的刘宏,不准备当一个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率土之宾,莫非王土的皇帝,而是要当一个把天下当成是可以买,又可以卖的私有财产。
  
  天下数什么最值钱呢?猎头会说,是人才;房地产商会说,是土地。但是刘宏却说,你们答的都不对,天下最值钱的,不是人才,不是土地,而是控制人才与土地市场流通的官爵。
  
  没想到吧,刘宏准备要把这汉朝最值钱的官位公开出售。为此,他还特别成立了一个卖官机构,挂出官职价格。两千石郡长,二千万钱;四百石,四百万钱。部长级别,五百万钱;三公定价千万。
  
  更雷人的还在后面,如果你有钱,马上一手交钱一手交官,价格公道,童叟无欺。如果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钱的,可以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就是先搞个首付,剩下的钱,等你上任去捞钱了,再慢慢还。
  
  看到这一切,上帝想不抓狂,实在难哪。
  
  事实上,在汉朝历史上,刘宏并不是第一个公开卖官的。首开此例的,是西汉被称为铁腕皇帝刘彻。不过话说回来,两话卖官本质有所不同。当初刘彻卖官,只是腾出一小部分官爵卖,以补充军需,没办法,他长期匈奴作战,烧钱多啊,如果再从老百姓身上敲诈,他这个皇帝肯定是当不久了。
  
  刘宏卖官呢,他卖的不是一小部分,而是整个编制的三分之二。卖官得到的钱,不是纳入国库,当救命粮发给老百姓,或者供应边境军需。他得到的钱,全部纳入自己的私人金库。
  
  当皇帝当到这个份上了,还真不容易呢。
  
  刘宏这个皇帝,的确当得不容易。他贵为皇帝,可是满朝拍马屁的人,全跑宦官那里去了。有拍马的地方,自然就有钱财,所以钱财都滚滚而入宦官们的腰包,他看着都眼红哪。人生在世,只要我过得好,哪管洪水滔天,于是乎,他一只眼睁着捞钱,一只眼对捞得很猛的宦官闭着,那是理所当然的啦。
  
  然而,当面对一种人时,刘宏的眼睛绝对是全开的,而且是两眼全露凶光。这些让刘宏犹如眼睛容不进沙子的人,就是所谓的士大夫朋党。
   事情发生在窦太后安葬入陵不久,不知道是谁,竟然在北宫宫门外,贴起了一个大字字报。上面是这样写的:天下大乱,曹节、王甫幽杀太后,公卿皆尸禄,无忠言者。
  
  大字报一贴出,宦官们就群起而动了,报告刘宏。刘宏一听,不得了,这话怎么都不像是骂宦官,也不像是骂公卿,反而是像骂皇帝的呢。为什么会这么说,想想都知道,宦官嚣张,公卿无忠,说明皇帝不行了嘛。
  
  愤怒的刘宏,马上给司隶校尉下了一个命令,必须把这贴大字报的全揪出来。
  
  一个月后,宦官来询问,问有结果没,没想到他们听到了一个打击的回答:没结果。为什么没结果,司隶校尉说,我还没有怎么去查,怎么会有结果呢?
  
  司隶校尉,性别,男;姓名,刘猛。为什么没用心调查?理由,这大字报字字说的都是大实话,有什么好调查的。
  
  麻烦大了。搞来半天,竟然发现司隶校尉是个局外人,跟李膺等朋党是一伙的,真是个意外发现。
  
  事实上,王甫等人即使不知道大字报是哪个贴的,但猜也猜出个八九成了。举目天下,谁会有这样的胆子跟他们唱对台戏?除了反对派,以及反对派领导的太学生,还有谁站出来,以正义的名字来骂大街吗?
  
  刘宏下诏,把失职的刘猛贬为谏议大夫。很快的,他又从别的地方调进一个,填了司隶校尉这个空缺。然后再下诏,务必查出贴大字报的人。刘宏新调进的这家伙,果然很猛,雷厉风行,到处抓人,把太学生等一千余人,全都扔到监狱里审问去了。
  
  太学生们,你们都不要怪人家下手在狠,人家天生就是吃狠这碗饭的。因为你们碰上的,不是刘猛,他的名字叫——段颎。
  
  段颎,字纪明,凉州人。凉州这地方,就是传说的山西,也就是崤山之西了,这是出猛将的地方。这姓段的,就是猛将之一,而且还不是一般的猛。
  
  在东汉,凉州诞生了三位平羌猛人,两个之前都是见过的,一个是皇甫规,一个是张奂,剩下的另外一个,就是眼前这个姓段的了。此三人,世称凉州三明,段颎就是三明之一了。
  
  羌人等少数民族造反,自东汉开国以来,就是个大问题。基本的解决办法,就是惹事变打,打了就降,久了再惹事,惹事就再打。当然,只打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一手利箭,一手摇橄榄枝,这才是正道。当年平羌大英雄邓训,采用的就是这招,可惜老邓死后,羌人又没法过上人的日子了。
  
  皇甫规和张奂在平反羌人策略方面,基本上都和当年的邓训思想一致,也就是打是策略,不是目的。张奂调回中央当部长后,平羌将领就换成了段颎,他一反前两任长官理念,就是铁拳出击,打到你服。这些年,段颎就是靠着一幅铁拳,在凉州打怕了羌人,打出了名声。
  
  从国家角度来说,他是个功臣,为了边境,他可是十年如一日,刀里来,剑里去,从来就没睡个安稳觉。但刘宏为什么突然把他从边境拉回来,用他来调查这大字报事件呢?理由很简单,段颎与前两任同僚都不一样,张奂是铁杆士大夫集团的,皇甫规也自以为跟他们是一伙的,跟宦官也说不到一块。唯有这段颎,他很例外。
  
  他的例外之处,不是无党无派,而是很听宦官使唤。
  
  王甫等人认为,太学生不过是台面跳舞的木偶,必须把他们幕后老板一一揪出来,那才叫真打。王甫下了任务以后,段颎就忙开了。他第一个就瞄准了前任司隶校尉刘猛,先是弹劾,接着抓人,罢免职务,丢到劳改营里服役。
  
  整完了刘猛,下一个就是张奂了。
  
  无论是王甫,或是段颎,都有一万个理由要把这张奂办了。先从头说起吧,张奂灭窦武有功,王甫等宦官替他邀功,封他为侯,但张奂坚决不受。为什么不受,想想都明白。张奂本来一直跟陈蕃等士大夫都是一伙的,突然被利用了,而且还要以此为利诱加入宦官队伍,那简直比要了他的命还难受。
  
  所以,他坚决不接受封爵。
  
  这也就罢了。窦武和陈蕃死后不久,张奂又主动上奏,说他们对国家忠诚,死得很冤枉,国家现在很有必要替他们平反。这奏书送上去后,宦官们终于看清张奂的真面目了。这种人,不给他点颜色瞧瞧,他还真把自己当回事了,于是以刘宏的名义下诏,把张奂痛骂了一回。
  
  只是痛骂,张奂却已闻出了不祥味道,只好自投监狱。数日后,才被释放,扣发三个月的薪水。
  
  张奂除了与宦官不和,跟他的平羌接班人段颎也很不合拍,俩人在怎么平羌这个问题上,有过针锋相对,甚至还闹到了皇帝这里。就是因为这个事,段颎
  一直记在心里。此时此刻,他认为,修理张奂的时候到了。
   三、黄雀在后
  
  段颎的杀人思路是这样的:弹劾张奂,把他赶回老家,然后再行下手。然而,正当磨刀霍霍,准备动手时,一封奏书改变了他的计划。谁也没想到,奏书是张奂亲自写的。
  
  张奂的奏书很长,他明确告诉段颎,往日得罪,实在遗憾,如今你为刀俎,我为鱼肉。我求天天不应,叩心心不灵,想来想去,唯有向您请求哀怜,放我一马。
  
  这哀意绵绵的奏书,段颎读得都不禁戚戚然。闭上眼,都是铁马冰河,刀光剑影,英雄挥剑向天问路,如此种种。都是凉州三明之一哪,况且张还是江湖老前辈,如今低头叹气的跟他来求情,情何以堪?
  
  洛阳人都知道段颎刚猛,杀人不眨眼,然而就在那一刻,他仿佛被某种东西击中了柔软的心房,徒生怜悯之意,放过了张奂。从此,张奂彻底告别汉朝的政治江湖,归隐田园,闭门不出,一心修心读书,收徒授学,终于全身于世,了却此生。
  
  在洛阳城这块地盘上,段颎不过是王甫手中的一把刀,然而当张奂离开洛阳时,王甫等人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在他们看来,江湖无情,但江湖也是有游戏规则的。作为曾经无意帮助宦官灭了窦武的张奂,放他回去于此于彼,都是最好的交代,从此将两不相欠,相忘于惨淡模糊的血色江湖。
  
  事实上,在王甫看来,杀人也是一种经济行为,必须实现利益最大化。为此,他和段颎约好了,下面这几个人是必须杀的。这些被列入黑名单的人,是勃海王刘悝,中常侍郑飒,中黄门董腾。
  
  可能有人看出来了,郑飒跟王甫不是同穿一条裤子的吗?当初他们跟窦武拼命时,第一个救出的人就是他,怎么今天又要把刀架在人家的脖子上?
  
  要王甫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困难。因为杀掉郑飒,可以实现利益最大化,很值哪。
  
  事情是这样的:恒帝刘志在世时,曾经把勃海王刘悝贬为瘿陶王。刘悝一心想当要回他的勃海王,便四处活动,找到中常侍王甫这里来了。他告诉王甫,如果你能游说刘志恢复我的勃海王侯爵,我给你送五千万钱。王甫答应了,可没多久,刘志就驾崩了,留下一封遗诏,恢复刘悝的勃海王侯爵。
  
  问题就出在这里,当王甫去找刘悝要钱时,人家却告诉他,说调查过了,是先帝主动恢复我为勃海王的,跟你无关。到底王甫出没出过力?鬼知道。刘志都死了,死无对证,双方都各执一辞,就谈崩了。
  
  五千万钱啊,如果要换成汉朝的GDP,那也是一个可观的收入,竟然就这样被人家赖掉了。想到这里,王甫心痛得无法形容,杀机顿起。他告诉自己,必须向刘悝讨回这笔帐,而且利息一分都不得少。
  
  让王甫纳闷的是,全天下的人都知道跟宦官做对的下场,那是很惨的。窦武很牛吧,陈蕃也很牛吧,李膺也不赖吧,这帮人声势滔天,几乎劫持了汉朝,可最后怎么样了,不通通都成了浮云了嘛。
  
  刘悝又不是傻瓜,他也应该知道这个道理。不管我王甫有没有跟你出过力,反正答应过的钱,必须给,不给也得给。如果不给,那严重后果想都想可以想得出来的。而今他牛气哄哄地要抬杠不怕他,只说明一点,这家伙有后台。
  
  是的,肯定有后台,不然不会这样耍赖。后台在哪里,肯定就在宦官这帮同事当中了。
  
  王甫真不赖,他派人秘密跟踪调查,竟然还应了他的推理,刘悝的后台果然就在后宫,而且就躲在王甫身边,这就是前面说过的中常侍郑飒和中黄门董腾。
  
  王甫气不打一处来。好你个郑飒,当初老子拼命把你从火海里救出,今天你竟然联合别人坑了我。坑得还真狠,那可是哗啦啦的五千万钱呢。
  
  于是,王甫把段颎叫来,要他配合把这三家伙全收拾了。
  
  冬天,十月,郑飒被逮捕。王甫给他编了一个罪状,郑飒等阴谋迎立刘悝当皇帝,大逆不道。郑飒都逃不掉了,刘悝就在劫难逃了。紧接着,王甫把他们都告到皇帝那里,刘宏下诏,命令勃海王刘悝自杀,老婆孩子,全被斩掉。
  
  王甫赢了。因为破获所谓的刘悝叛国案有功,刘宏封他们等十二人为侯。一日为侯,终身受用,王甫以实践杀人精神,实现了他的杀人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梦想。
   四、好戏残忍
  
  陈球,刘郃、刘纳,阳球,这就是传说中的四只大黄雀。而他们这新组合的四人帮,能不能扫灭王甫,主要希望不在前三者,而在后面这个叫阳球的家伙。
  
  很简单,王甫等宦官杀人,都是眨眼之间就杀人,然而阳球杀人,根本就不需要眨眼。
  
  阳球,字方正,渔阳郡泉州人。出身豪门大家族,从小跟项羽就一个德性,性刚烈,崇法家,好剑术,弓马功夫十分了得。年少的时候,曾有一不知好歹的郡吏欺负了他老妈,欺负到什么程度,没人知道。反正是,这事以后,阳球纠集数十少年,把郡吏干掉,灭其全家,从此阳球的名声,就在江湖传开了。
  
  就这么一个人种,举孝廉入仕途,补尚书侍郎。后来,九江郡盗贼不止,中央极为烦火,有人说阳球有奸才,不如派他去剿匪。中央只好试试,任命他为九江太守,结果阳球一去,真把盗贼给灭了,而且灭得干干净净,盗贼一听到阳球两个字,肯定两话不说,夺路而逃。
  
  像阳球这般猛的,不是空前,也不会绝后。西汉文帝刘恒时代,曾经就有个叫郅都的,也是敢打敢杀,后来刘恒派他到边境工作,结果他人还没到,匈奴闻听郅都两字,犹如羊碰到狼一般逃得没影没踪。
  
  郅都,是西汉著名的酷吏。现在,郅都终于后继有人了,因为阳球也是东汉历史上著名的酷吏。何为酷吏?就是杀人不眨眼的种。
  
  阳球因为剿匪有名,被灵帝刘宏拜为议郎,从此高歌猛进,混上了尚书令。更重要的是,这个杀人不眨眼的家伙,对王甫一伙人的恶行,早就咬牙切齿,磨刀霍霍准备大开杀戒了。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