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那时汉朝

_46 月望东山(当代)
  既然变数如此之多,不如捡个现成的。最后,李广利决定,答应大宛条件,要马和粮食,然后撤兵。
  
  按条约,大宛方面果然履行诺言,将所有汗血马都交出。然而,汉军方面,只挑选了数十匹好马,又选了三千匹中马及母马。选好了马,要运了不少粮食。最后,李广利加做了一件事,即指定一位亲汉朝大宛人当宛王。
  
  做好这一切,两国举行盟誓,又搞个了送别仪式,这才总算撤兵了。
  
  此时,汉军那个粮食总监上官桀还在康居国叫喊要人。康居国闻听大宛投降,只好交人,宁事息人。到此,李广利一战而定西域。在他回国旅途中,西域诸国又纷纷开城送水送粮,同时还送子弟到长安当人质。
  
  此时此景,真让人不胜唏嘘。因来,胜利是诱人的,代价却是惨重的。李广利部队回到玉门关,部队只剩一万多人,战马只有一千余匹。
  
  回到长安,李广利被封为海西侯。汗血马战争终于结束了。但是,这场战争却留下一个谜。这个谜就是,难道刘彻真的是冲着汗血马而战的吗?既然如此,抢回来的汗血马,为何后来不见半点新闻,从而消失匿迹了呢?
  
  在我看来,汗血马只是一个幌子。所谓汗血马战争,意不在汗血马,而在西域。西域是刘彻毕生当中,仅次于匈奴外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征服运动。征服,是为了实现天下一统的梦想。
  
  同时,这场战争也是一场造星运动,李广利就是刘彻花巨大血本造出来的战场明星。或许刘彻没有料到,那个被他造出的明星李广星,有朝一天也会叛他而去,另投了别人怀抱。
   四十八章 再战匈奴
  
  一、苏武:气节是怎样炼出来的
  
  事实上,当大宛第被李广利步步逼紧的时候,匈奴很想帮它一把。但是,他没有帮成。首先,汉军实力太强大了,他们不敢妄动。其次,他企图联合楼兰一起封锁李广利,消息被汉军截获了。最后,只得死了一条心。
  
  这个想救大宛于死劫之地的单于,不是曾经活吞了赵破奴军队的儿单于。事实证明,生存环境往往能决定生存寿命,那个儿单于没混多久,于公元前102年的夏天四月,伸腿登天了。
  
  儿单于活着的时候,正是李广利最吃紧的时候。他一死,李广利的运气就来了。而眼睁睁地看着李广走红的人,是匈奴第八任单于。匈奴这第八代领导的位置,本来应该留给儿单于的儿子。然而,他儿子还小,匈奴贵族们改立了他的叔父句黎湖继位。
  
  然而,这个句黎湖单于也是个短命鬼。眼看着李广利西征就罢了,可当他看到李广利凯旋归来时的当年,即公元前101年的冬天,一命呜呼哀哉了。
  
  真不得不佩服刘彻。一个汉朝皇帝,就熬死了多个匈奴单于。
  
  匈奴第九任领导人,是句黎的老弟且鞮侯。且鞮侯单于刚上座不久,刘彻就派人给他送了一句话。原话的意思大约如下:
  
  当年,我汉高祖刘邦兵困平城,差点被你冒顿单于吃住的一幕,还历历在目。还有啊,吕后当政的时候,你冒顿单于写情书调戏她老人家,到如今,仍然痛在我们的心里啊。
  
  刘彻的话说到这里,最后来了一句总结:古今以来,借钱还借,结仇报仇,这从来是千颠不倒的真理。
  
  刘彻的意思很明白。他就是想告诉这位新匈奴单于,你可站稳了,我要准备为我们的列祖列宗们报仇了。
  
  且鞮侯单于一听,就害怕了。不得不害怕啊,儿单于拿下赵破奴及他部属时,刘彻因为对付西域,暂时忍了。现在西域都被搞定了,这个向来说一不二的铁血天子,当然有心思准备跟匈奴折腾了。
  
  怎么办?很好办。有两种条路可选,一条是打;另外一条就是认输。
  
  且鞮侯单于的选择是,认输。
  
  很快的,且鞮侯单于就派人告诉刘彻:以前的事不是我干的。我承认我是你儿子,您大汉天子是我的老爹。老爹发话,儿子肯定听话。
  
  为了体现匈奴新领导人的诚意,这个且鞮侯将前两任领导扣留的汉朝所有使者,通通放还,并且还使人送礼物来献。
  
  刘彻得意地笑了。事实上,他喊打,并不是真打。因为他知道,匈奴每有新领导人上台,总喜欢无事找事,跟汉朝折腾点什么。汉朝部队刚刚从西域胜利归来,具有威慑力。所以,刘彻趁这个有利时机,先开口为强,警告匈奴不要乱动。
  
  匈奴单于的态度,刘彻相当满意。他喜欢战争,但绝对不是战争狂人。打了这么多年,实话说,他也累了。既然匈奴单于主动做儿子,那就结好吧。
  
  公元前100年,刘彻为了嘉奖匈奴单于的诚意,派人携带厚礼,出使匈奴。而代表刘彻出使的人,是中郎将苏武先生。
  
  苏武,字子卿,杜陵(今陕西西安西南)人。在中国历史上,你可以不知道有苏建,不知道有苏嘉和苏贤,但你不可以不知道苏武。苏建,苏武父亲。苏嘉和苏贤,皆是苏武的兄弟。在苏武三兄弟中,数他最出名。
  
  当年,苏建曾经跟随卫青对匈奴作战,被封为平陵侯。后来,主父偃提出修建朔方郡时,刘彻让苏建将这个工程承包下来。再后来,苏建再随大将军卫青作战,失利削侯。再再后来,又任代郡太守,死于任上,总算是善终了。
  
  托父亲苏建的福,苏武三兄弟均被入朝为郎。苏武被刘彻拜为中郎将前,他不过是个掌管皇帝鞍马鹰犬射猎工具的官。然而,当苏武迈入匈奴地的那一刻,他沉默的历史,将从此改写。
  
  一部二十四史,充满着多少荒谬和偶然。改变历史河流的,往往不是什么英雄,更不是什么才子,而是一阵东风;改变一个皇室,或者是贵妃命运的,往往不是别的,而是一句无端冒出的气话。
  
  然而,改变苏武命运的,不是东风,不是西雨,不是太阳,不是星星,不是皇帝,不是太监,更不是什么牛鬼蛇神。我认为,改变他命运的人,是他身上具有一种极其珍贵的,摸不着却看得见的东西。
  
  陪同苏武出使的,有两个副手。一个是副中郎将张胜,另外一个是苏武的秘书常惠。苏武到了匈奴地,送了礼物,传达了大汉天子对匈奴单于的问候。然而,他很快发现,这个装孙子的且鞮侯,装了一肚子坏水。
  
  这表现在,他礼物照收,好话不再,就是不谈怎么个和解法。似乎他之前说的是屁话,全都随风散了。于是不久,双方也没话谈了,且鞮侯准备打发苏武上路回朝。
  
  就在苏武准备动身的时候,他并不知道,貌似平静的匈奴地,正在酝酿一场大风暴。所谓风暴,不过是一场政变。策划人有两个,他们分别是缑王和虞常。
  
  缑王,姓名不详,他和虞常,同是匈奴人。当年,匈奴浑邪王率数万人投降汉朝,俩人亦在其中。事隔多年,他们怎么又出现在匈奴营地里了呢?这事说起来有点辛酸。之前,他们随赵破奴准备回来袭击儿单于,没想到赵破奴被捉,他们也被迫投降,才落到今天这样子。
  
  缑王和虞常制定了如下方案:首先,射杀某汉奸;其次,谋劫单于母亲阏氏,重归汉朝怀抱。
  
  他们所射杀的汉奸,并非纯种汉奸。此人,名唤卫律,其父是匈奴人。卫律之所以成为汉奸,跟一个人有关。这个人,就是汉朝著名音乐家李延年。
  
  李延年被刘彻宠上以后,他和刘彻关系好得不得了。好到什么程度?传说他们好的时候,曾经同卧同起。那时,李延年和卫律是好朋友。为了照顾好朋友,推荐卫律当使节,出使匈奴。卫律顺利出使,顺利回朝,然而回到半路时,他传来一个消息,李延年被杀了。
  
  和李延年一起被杀的,还有李延年的弟弟李季。刘彻杀他们的理由是,李季在后宫淫乱。李季淫乱,关李延年屁事?真是百思不得其解。事实上,不但卫律不得解,今天的我也不得解。此时,离李广利投降匈奴还远着呢,不可能是连累宗族。合理的答案可能是,李季淫乱,李延年犯了包庇罪,所以该死。
  
  卫律是李延年推荐才当上汉使者的,推荐人死了,这趟回去可能要受牵连。卫律越想越害怕,于是脚底一滑,溜回匈奴,铁了心当匈奴参谋。不久,匈奴单于觉得此徒奇货可居,便大力提拔,封他一个丁灵王的称号。
  
  缑王和虞常的方案弄好后,他们觉得,好像还差了点什么。想了半天,虞常才醒悟,哦对了,要跟某个体谈好了条件才能动手。
  
  要谈条件,当然得找汉使。然而,虞常想到的不是苏武,而是苏武的副手张胜。虞常之所以想到张胜,那是因为他们是故知。既然是故知,当然好说话,保密工作以及对他们方案的认可,应该是没问题的。想好后,虞常果然去找张胜。
  
  他对张胜这样说道:我听说天子恨卫律,我有办法为汉天子除去这个眼中钉,不过咱们先说好,事成之后,你得答案我一年事。
  
  张胜问:何事?
  
  虞常:俺母亲及老弟都还在汉朝混饭吃,希望你回朝后,多在陛下面前美言几句,给我那老母及老弟多些赏赐,俺就满足了。
  
  张胜想都没想,就答应了。虞常临走前,张胜还赞助了他不少货物,以表赏赐。但是,张胜却做错了一件事,他没有将此事向上级领导苏武汇报。
  
  苏武还蒙在古里。
  
  一个月后,缑王和虞常动手了。
   这天,且鞮侯单于出猎。虞常等人认为,他们的机会来了。于是他们决定,纠结七十余人,于夜里造反。
  
  可是谁也没想到,貌似密不透气的阴谋,还是搞砸了。
  
  问题首先出现在自己人身上。造反当晚,有一匈奴仔突然逃亡,向匈奴贵族们告密。
  
  说是告密,可能会冤枉人家了。在我看来,告密者可能是匈奴单于安插其中,专门监视缑王的间谍。既然不是缑王的人,当然谈不上告密。充其量,人家不过是完成了刺探情报的任务。
  
  由此看来,虞常等人注定是,吃不了兜着走。果然,匈奴贵族得到消息后,先发制人,集兵袭击缑王和虞常。在匈奴单于打猎归营之前,缑王战死,虞常被活捉。
  
  回来后,且鞮侯单于极是郁闷。一个七十余人的队伍,就像玩蛇吞象的阴谋?事情肯定不会这么简单,如果没有赞助商,他们敢玩火吗?
  
  既有赞助商,很明显,这个强大的赞助商,肯定就是眼前这个即将离去的汉朝代表团。他们大老远地来,灰溜溜地走,肯定不甘心,或许想干一票大的。我想,这应该是且鞮侯单于的真实想法。
  
  于是,且鞮侯单于立即召人开审。负责审子的人,却是虞常准备干掉的奸人卫律。且鞮侯单于给卫律布置的作业只有一个,务必查个水落石出。
  
  自古以来,查案断案,往往都是,水都落尽,未必湖底会有大石头。于是,多少恋态者寻不到石头,就从岸上扔一石头进湖里,便要将大石和水扯上关系。
  
  所谓水,就是浑水。所谓浑水,就是败坏的阴谋。在卫律看来,虞常要造反,如果跟汉使勾结,那么苏武这个一把手,肯定是逃不开干系的。擒贼先擒王,摘瓜首先要摸到藤。卫律已经想好了,要摸到苏武那只大瓜,必须从虞常这条藤抓起。
  
  事实上,卫律怎么个顺藤摸瓜,逃不出一个人的眼睛。这个人,就是副使张胜。张胜认为,世间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卫律认真查,纸是包不住火的。
  
  卫律认真查案,这个前提是绝对成立的。因为卫律是第一个受害者,他必须为自己讨个公道。既然前提成立,结果是不想而知的。张胜思前想后,决定将事情真相告诉苏武。
  
  所谓真相,就是张胜一人支持虞常造反,与苏武无关。但是苏武认为,这话说出去,匈奴单于不相信,换成自己站在别人的角度,也不相信。卫律者,估计打死他,更不会相信苏武不知道一丁点内幕。
  
  苏武沉默了。良久,只见他缓缓地说道:事情既然都发生了,肯定会连累到我。到时有嘴说不清,活活被整死,国家荣誉更要受到污损。
  
  苏武想怎么样?很简单,自杀。按目前形势来看,自杀是最好的解脱。然而,当他准备自杀时,副使张胜和秘书长常惠拦住了。
  
  苏武之所以坚决地造择自杀,是因为他不相信虞常能替汉朝着想;而张胜要拦住苏武,则是希望虞常能替他这个曾经的兄弟开脱。再等等吧,或许会有奇迹出现。
  
  很快的,卫律就以事实告诉张胜,在他手里,你们就别想奇迹发生。的确如他所言,因为卫律已经把虞常搞定了。而虞常也供出,他背后的赞助商,就是汉朝代表团。
  
  这下子,苏武果然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
  
  且鞮侯单于马上召集要人,开了一个会。他的意见很明确,既然汉使不仁,休怪他不义,将这次出使到匈奴的汉朝代表团,全部干掉,一个不留。
  
  匈奴单于一话既出,就遭到自己人反对。杀的痛快,可是后果很严重啊。反对匈奴单于杀人方案的,是匈奴左伊秩訾王。他对单于说道:我建议不要全杀,最好的办法是劝降。因为汉使代表团的目标是卫律,而不是您单于先生。所以,不必要做得太过火。
  
  最后,且鞮侯单于同意了左伊秩訾王的方案。他把招降的工作,交给了卫律。
  厚道地说,让卫律负责招降汉使工作,这是绝对合适的。他曾经的身份就是汉使,现在摇身一变,就是牛羊跑满山坡的丁灵王。所以,作为一个过来人,他有资格,更有信心来劝苏武投降。
  
  然而,卫律怎么也没想到,他竟然碰上了一块硬骨头。他到来苏武面前,传达了匈奴单于的意思。苏武却让瞎子似的,当没看见卫律。只见他转身对着常惠等人,然后高高地举起手中的持节,高声喊出一句话。此话犹如利箭穿空,穿破古今,仍然荡在我们这片古老的土地。
  
  苏武原话如下: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如果你是一个中国人,读不懂这话,说真的,我会替你脸红。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我坚定地相信,世间犹如卫律者,无法听见苏武这弥漫长空的希声;他更是踮上他十万倍的身材高度,也看不见苏武完整的身躯。
  
  他之所以听不见,想不明,看不见,摸不着,那是因为魔鬼已经将他的七窍全部堵死,只剩一窍。这就是地地道道的,于生死大义面前,一窍不通。
  
  那时苏武喊完,突然从腰间引出佩服自杀。苏武这个动作,吓坏了在场所有的汉使,更吓坏了卫律。卫律慌忙抱起苏武,快马召唤医生。等卫律找来医生,苏武已经失血过多,昏迷过去。然而,医生还是把苏武救活了。张胜等诸汉使,看着苏武终于苏醒,大家抱着他一路哭着回到了营地。
  
  苏武自杀未遂的消息,马上传到了单于耳里。单于听之,顿生敬意,派人前来慰问。还特别殷勤,分两晚两趟。事实上,说是慰问,却是别有用心。世界没有趟不过的河,没有翻不过的山。只要他是人,总会有弱点。既有弱点,自然会有被瓦解的一天。
  
  单于等待苏武病愈。
  
  还好,苏武情绪比较稳定。在单于派人慰问的那些日子,没有再次做出自杀的极端方式,病情也越见好转。然而,单于并不知道,此时的苏武,已经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
  
  过去,他以死谢汉朝;现在他却反过来说,无论如何,我都要活着回到汉朝。自杀不容易,活着回到汉朝,更加不容易。有谁相信苏武能活着回去?反正卫律不相信,单于不相信。因为,他们已经准备好了一场戏,准备收服苏武。
   接上
  
  
  这场戏,我们又叫他演双簧。主演,卫律者也。配合演戏的,是张胜。那个副使张胜,单于先是逮捕,不消大功夫,将他降服。他答应卫律,演好降服苏武这场戏。除了此俩人外,还有一个搭称的。这个人,就是不知死到临头的虞常。
  
  这天,卫律开了一个内部审判大会。会上,卫律叫人架着虞常到现场,三言两语,宣读虞常的死罪。然后,卫律故意当着苏武的面,挥剑砍下虞常人头。砍完以后,剑也不擦,然后宣读下一条:汉使张胜,企图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如果投降,单于可以考虑赦罪。
  
  卫律说完,挥剑直抵张胜咽侯,仿佛就要砍人。这时,只见张胜扑地一声跪下,说愿意投降。
  
  张胜所谓谋杀单于近臣,那个近臣事实就是指卫律本人。卫律搞定张胜后,下一个,他终于将目标转向了苏武。
  
  卫律挥剑高高地举过苏武头顶,他大声喝道:“苏武,你副手有罪,你也别想逃开干系。”
  
  苏武一动不动,骄傲地俯视着卫律。他定气十足地问道:“请问,想谋杀你的人,是张胜,我根本就没有参加,他也不是我什么亲戚,我凭什么跟着他受诛连?”
  
  说你有罪,你还嘴硬。卫律装出准备要砍人的样子,但是他多次提起剑,却没有砍下来。他眼前的苏武,仿佛顽石,有如死木,什么砍剑,什么威胁,对他来说,纯属放屁。
  
  戏演得这么好,竟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郁闷的卫律,终于稍软了。他改口对苏武说道:
  
  苏君,我跟你说,我卫律者之前也是当汉使过来的,我之所以今天拥有满山的牛羊和牧场,全都受了单于的恩惠得来的。你是个有才的人,单于是个爱才的人,如果你肯投降,你明天也一样拥有我这般富贵显赫的生活啊。可是你不投降,空身埋于效野,不要说芳名远扬,甚至连你怎么死的,估计都没人知道。这又是何苦啊。
  
  最后,卫律还加了一句:真的,如果你不听我的话,肯定后悔。到时你再来找我,那可就难了。
  
  自古以来,汉奸之无耻,其丑恶嘴脸都是千篇一律。那就是,那无耻的事,说得得经得住阳光考验的;将要脸的事,说得跟苍蝇牛屎般恶心。卫律者,继承汉朝第一大汉奸中行说之精华,终成大器,百毒不侵。终于达到了神见神愁,鬼见鬼哭的无耻境界。
  
  此时,苏武已经火了一肚子气。用某个导演的话说,人可以无耻,但不能无无耻到不要脸的地步。只见苏武高声对着卫律骂道:“你个绝情忘主的汉奸,我为什么要见你。单于托你断案,你不公正办事。就想使汉朝和匈奴相斗,你坐观成败。如果匈奴真不怕死,要跟汉朝斗气。那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匈奴之末日将因我而起。”
  
  苏武这话不是吹的,更不是说来吓人的。紧接着,苏武告诉卫律:曾经,南越杀汉使,结果怎么样?汉朝天子刘彻一怒,数万军队剿了南越个底翻天,割成九郡;曾经,大宛杀汉使者,抢其钱物,结果怎么样?宛王尸首两分,头颅被悬挂长安北门;曾经,朝鲜杀汉使者,那又怎么样?朝鲜被屠,夷为四郡。难道匈奴要杀汉使者,它能独善其身?
  
  最后,苏武又总结道:反正我是不会投降的,要杀要剐,量你也没那个胆。如果你不信邪,那就杀了我瞧瞧。
  
  苏武以上一席话,如果算做吹牛的话。我只能这样说,牛可以吹,但你要吹得响亮,吹得理直气壮,吹得人家心服口气。现在,卫律不服也得服了。事实证明,他只有吓唬别人的本事,可吓谁可以,这招对苏武没用。
  
  于是,卫律只好对苏武拱手认输。他回报单于说,办法使尽了,苏武那块硬骨头还是啃不掉。
  
  这个单于先生,听了卫律的汇报,并不以为然。他以为,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东西,不是别的,而是死神。苏武是人,既然是人,仍然受控于死神。他倒要看看,倒底是他的力量大,还是死神的力量大。
  
  但是,苏武的一句话,却激怒了单于。这就是,苏武跟卫律说的,谁杀汉使,谁就将受到汉朝铁血一样的惩罚,匈奴也不例外。既然你苏武敢放硬话,那我也来招硬的让你尝尝。
  
  匈奴单于想到一招,以死神的名义惩罚苏武,直到他投降的那天。
  
  匈奴单于整人的招数是,准备将苏武投到地窖,断他的吃喝。如果他不求饶,就休掉离开那鬼地方。单于先生这话,也不是说来吓人的。果然,他派人将苏武投入了一个黑暗无光的地窖里,派人监守。
  
  一天过去了,苏武没求;
  
  两天过去了,苏武没求;
  
  ……
  ……
  曾记否,当年吕雉老妈为了惩罚刘友,采用饿杀的办法。结果刘友还是没有熬到最后,被活活困死。刘友被饿死,理所当然。因为现代科学也充分证明了,人在饥饿状态下的生命极限,不会超过七天。
  
  然而,数天过去了。单于没有听到苏武求一声,或者哼一句。于是,这个匈奴单于就想到,苏武是不是已经死在地窖下了。
  
  单于先生又想到,就算没有饿死,至少也要冻死。当时正值冬天,匈奴地漫天飞雪。地窖下没有毡子,更没有火炉。或许,苏武早被冻成腊肉了呢?
  
  匈奴单于派人下去,准备替苏武收尸。然而,让所有人不敢相信的是,他们抬上来的,不是死尸,而是一个残踹人气的活人。苏武还活着!!
  
  苏武还活着!他竟然还活着!!这个消息,犹如一天风雪,席卷了匈奴营地。所有人都不相信这是真的,他们以为,人是斗不过天的,也斗不过死神的。
  
  然而这又是真的。苏武让他们见证了,人不但可以跟人斗,跟天斗,更能跟死神斗。这简直太神奇了。匈奴人都以为苏武肯定是神灵附身,不然他怎么可能在断水断粮的情况下,在风雪冰冻的地窖里,挺了过来。
  
  事实是,苏武没有神助,更没有人助。助他的人,是他自己。他之所以能活过来,有两种食物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这两种食物分别是:羊毛和冰雪。
  
  羊毛是苏武从自己皮衣上摘下来的;冰雪是老天送给他的。一个连死神都敢蔑视的人,还有什么东西是可以征服他的呢?
  
  苏武的壮举,让这位单于很是无语。于是,不信邪的单于先生,决定将苏武流放北海,放牧公羊。过去的北海,不是今天的北海。苏武所被流放的北海,即今天的西伯利亚贝加尔湖。
  
  最后,单于先生还对苏武说了一句话:你什么时候,能将那群公羊挤出奶水,我就什么时候放你回去。
  
  公羊能挤出奶水吗?这个答案,十九年后,苏武将隆重揭晓!!
   二、李广利和李陵
  
  公元前100年,夏天。有个人从匈奴地里逃了回来。这个人,就是曾经被匈奴追得没命逃,最后不顾军纪独自出外找水喝,不幸被匈奴人活捉的赵破奴。回来后,赵破奴到底给汉朝天子说了什么,没人知道。我们知道的是,一年后,刘彻发飙了。
  
  正如苏武所说,在这个世界上,从来只有刘彻欺负别人,如果谁不给他面子,甚至胆敢跟他翻脸,那就只有吃不了包着走了。果然没错,公元前99年,夏天。刘彻准备派人去收拾,那个敬酒不吃吃罚酒的且鞮侯单于。
  
  然而,刘彻的直接打击目标,不是匈奴总部,而是位于天山的右贤王部队。此次率军出征的,仍然是混混将军李广利。五月,李广利率三万骑兵,从酒泉郡出发,向天山进攻匈奴右贤王。
  
  李广利出征不久,马上就有好消息传入长安:李广利三万骑兵收获不小,砍掉匈奴万余首级,正班师回国。
  
  然而,当刘彻还没来得及高兴的时候,有一个坏消息紧跟其后,传入长安:李广利回家路上,被闻兵赶来的匈奴大军困住了。
  
  真没想到匈奴,还有这厉害的一招回马枪。刘彻震惊了,一股不详的兆头涌上他心头。
  
  要知道,李广利经过两次西征大宛,他多少是摸出了李广利的作战特点。如果说战争也是做生意的话,李广利天生没有一本万利的生意天赋。要想他把生意做保本,或是稍微赢利的话,必须给他足够的资本。如果没有及时给他提供资金,他有可能血本无归。
  
  那么此次攻击右贤王,李广利这万余首级又是怎么赚来的?这不是李广利有多厉害。而是他赚了一个市场空子,这就是匈奴单于和右贤王,根本就没想到汉军会打到天山来。而出这个点子的人,竟然是刘彻。所以,这笔战争生意前半段之所以赢利,多亏了刘彻。
  
  可李广利赢了一局又怎么样?要知道,多少人在地下赌场赢了钱,还无法抽身而退。只要对方逼着你赌,你必须赌到底。说真的,最后这一局,李广利带的本不如对方多,刘彻是真的太担心了。
  
  的确如刘彻所料。当李广利碰上匈奴大部队,混功显然不灵,被对方死死粘住,汉军想动都动不了。双方这一胶着,数天就过去了。
  
  李广利要玩耗功,他过去不是大宛的对手,现在更不是匈奴的对方。这数天过去,匈奴死粘不打,就只有一个目的:要拖,也要拖死李广利。
  
  匈奴之所以出此绝招,那是因为他们看到,李广利的军粮撑不了多久了。果其然,这许多天过去,李广利军已经严重缺粮。更严重的还有,骑兵当中伤者特多。
  
  士兵身上有重伤,又没饭吃,这战还怎么打?
  
  死亡正在逼进李广利。如果不出问题,他将从此告别混混江湖。但是,谁也没料到,就在李广利江湖告急的时候,他竟然被一个人救了出来。此个江湖救急的人,是个生面孔,名唤赵充国。
  
  赵充国,字翁孙,陇西上邽(今甘肃省天水市)人,后移居湟中(今青海西宁地区)。从小身上长胆,肚里有谋,又学过兵法。初,以良家子从军当骑兵,再,因军事业务过硬,被调往皇宫卫队。
  
  目前,赵充国在李广利军的身份是,副军政军(假司马)。赵充国学过兵法的,匈奴这招围而不攻之术,瞒不过他的眼睛。于是,他对李广利说道,如果再这样跟匈奴干耗,结果只有两条路,要么死,要么降。当然,我们可以不死,也可以不降。那就是,横下一条心,突围。
  
  怎么突围,赵充国已经准备好一套方案:由他率敢死队,撕开匈奴一角;到时你李将军只要紧跟其后,冲出去就得了。
  
  李广利通过了赵充国的方案。他不是李广,冲锋陷阵这等冒险的事,只能留给副手去做。最后,赵充国在军队里走了一圈,挑了一拨人,总共有一百余人。
  
  一百人,够吗?李广利疑惑地问赵充国。
  
  够了。赵充国回答李广利,他脸上洋溢着自信的微笑。
  
  一百人就想撕开缺口,这对匈奴来说,赵充国如果不是脑进水,就是疯了。事实证明,他没有脑进水,也没有疯。差点疯掉的,却是匈奴。
  
  冲锋开始了。赵充国一百余骑兵,犹如黄锋冲入了狼群,匈奴全乱了阵脚。事实证明,李广利除了混功第一,跑功还得了得的。他再次将第一次从大宛溜回敦煌的求生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很幸运的,他逃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这场战争,李广利损兵二万有余。更幸运还有,回到汉朝后,刘彻对李广利这场战争不做任何评价。既不赞扬,也不批评。看起来,李广利又胜利混过一关。
  
  但是,刘彻对一个人却很例外。这个人,就是赵充国。赵充国救了李广利一命,李广利替赵充国写了一个报告,交给了刘彻。说,多亏了赵充国,一马当先,身中二十余创,仍然冒死突围,可嘉可敬。如果没他,汉军恐怕又要被匈奴狼打牙祭。
  
  刘彻看完报告,立即召来赵充国。赵充国身上还保留原始伤口,刘彻看得既是心疼,又是赞叹。冲着这二十余处创口,不久,赵充国被拜为中郎。
  
  老实说,这场报复匈奴行动,李广利的确打得虎头蛇尾。所以,刘彻很不是甘心。九月,咬牙切齿的刘彻,终于又按耐不住复仇的欲望了。
   刘彻为匈奴新一轮的报复行动,启动了三个人,他们分别是:公孙敖,路博德,李陵。公孙敖和路博德,早就是战场老油条了。在这里,我重点介绍新人李陵同学。
  
  名将李广生有三个儿子,排序如下:李当户,李椒,李敢。李当户和李椒,皆死于李广前。后来,李敢因为刺杀卫青,被霍去病当着刘彻的面,一箭干掉。
  
  在汉朝历史上,很多人只知道李家出了个汉子李广和李陵。事实上,李陵老爹李当户年轻的时候,也是条猛汉。当年,汉武大帝刘彻有一个宠人,名唤韩嫣。这个韩嫣,因为从小和刘彻一起读书玩耍,感情特好。有一次,韩嫣和刘彻游戏,出手不逊,时为郎官李当户一看就火大,追着韩嫣准备狂揍,不料还是被韩嫣跑掉了。没想到的是,从那以后,李当户敢为领导出头的风格,便被刘彻记住。更没想到的是,小伙子还没来得及被拜官,就两腿伸天了。
  
  李当户死的时候,李陵还呆在他老妈的肚子里蹬脚。很快的,李陵出生了。谁也没料到,他长大后,无论脾气,或者心性,简直就是李广的克隆版。
  
  首先,李广射箭天下无双,李陵亦是射箭高手;其次,李广浑身是胆,天不怕地不怕;李陵亦是头上顶把刀,不知怕字怎么写。最有力的证据是,他本人曾经带着八百人,冲入到匈奴两千余里的地盘侦察,没碰上一个匈奴,就回来了。
  
  除此两样外,李陵还具有李广一个优良的品质。那就是,特别礼谦下士,把自己的士兵当成是自己的兄弟。
  
  李陵混出名后,刘彻封他为骑都尉,拨给他五千人。五千兵是个小数目,论能量,谁也不敢小觑。因为刘彻选的这五千人,几乎来自荆楚之地。荆楚之地,其蛮横之名,那是自先秦时代就闻名天下的。
  
  所谓蛮横,文雅地说,那叫勇敢;通俗地说,那叫不怕死。那时候,刘彻交给李陵的任务,就是将这五千不怕死的士兵,拉到匈奴边境酒泉等地训练射箭。
  
  按刘彻原来的计划,李陵被安排在五月份,跟随李广利出征匈奴。然而,李陵对刘彻的安然很不是满意。李陵之所以不满意,那是因为刘彻安排给他的,是一件于战争很重要,但在他李陵眼里却是不怎么样的工作。
  
  这件工作就是,后勤。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后勤,休说打战。所以,后勤工作在战争中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来都是被抬举的。但在李陵看来,他不想接受这份工作,是因为他很不适应。
  
  那他适应什么?很简单,打前锋。
  
  还记得李广当年是怎么死的吗?他打了一辈子前锋,却被卫青安排为打后卫。李广当即就赌气了,后来莫名其妙地迷路。当卫青要办他时,他一个人顶了上去,拔剑自杀,了结自己悲剧的一生。
  
  为了继承祖父的遗志,为了李家祖上无上的荣上,李陵有必要将前锋进行到底。这还只是李陵想换岗的原因之一。我认为,他内心深处,还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
  
  这个秘密就是,李陵从来就没想过要跟李广利混。为什么不想?道理是显然的,李广利是个混混,也准备一辈子当混混。但是,李陵坚决不想当混混,永远都不!
  
  早在李广利征大宛前,李陵就跟李广利打过交道。当时,李广利伐大宛时,刘彻给李陵布置一道作业:率兵随后支援李广利。没想到,李陵才率军出塞,李广利就回来了,搞得他很没情趣。
  
  然而,李广利两次征伐大宛,李陵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他:混混中的极品。或者可以换可来说,极品中的混混。
  
  难道不是吗?两次出征,一次被打跑,一次是以绝对兵力,以换取惨胜。这叫有出息吗?所以,与其跟着一个大混混当一个小混混,不如另起炉灶,混个出人样来。
  
  然而换岗不是换衣服,想怎么换就怎么换。其实,以什么样的理由来说服领导,李陵心里有底了。
  
  想好后,他就找到刘彻,这样说道:我带领的部队,个个都是打虎射箭高手。我愿意自率一军,直驱兰干山南,分截单于兵力,以免他们主力部队专向贰师将军。
  
  刘彻一听,心里就轻轻笑了。眼前这小年轻,心里想什么,真没能逃得出他眼睛。他已经看出,什么分截匈奴兵力,这都是假象。真相是,李陵翅膀硬了,他想飞出去独干一场。
  
  于是,刘彻问李陵:你是不是不想当李将军的手下?
  
  李陵沉默,不回答。
  
  事实上,不回答,就是最好的回答。既然人家都能一语就挑破了心里的秘密,面对这样的高手,李陵无须争辩和隐藏。
  
  突然,刘彻又对李陵说了一句。这句话,将准备改变李陵的一生。原话如下:吾发军多,无骑予汝。翻译过来,就是说:我此次调军太多了,可没有马拨给你。
  
  此话一出,说明刘彻心里有点意思了。李陵心中狂喜,马上接过话就说道:“没有马没关系,只要给我五千步兵,我一样踏平匈奴单于的王庭。”
  
  完了,牛皮吹大了。
   三、李陵:死神来了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李陵,他对刘彻说的最后那句话,的确都是吹牛。当然,牛皮不是不可以吹,适当的吹牛,可以给历史加几分浪漫的传奇。但是,如果牛皮吹大了,本来沉重的历史,又不得不多一笔悲烈的笔墨。
  
  我们暂且不管李陵后果如何,先从几方面来看看,他这个牛皮吹得有多少炫丽的泡沫。李陵的目标是,直捣单于老巢。要知道,当年刘邦发三十万大军,远征冒顿单于,他也想一举剿灭匈奴。结果呢?差点没命,只得逃了回来。后来,冒顿写情书戏弄吕后,牛人樊哙说愿发十万大军,就可搞定冒顿。结果呢,季布说樊哙简直是吹牛,直接可以拉出去砍了。于是,吓得樊哙也不敢发兵了。
  
  再来看李陵祖父李广。自汉朝立国来,胆大如天的人,多着去。但像李广那种有数十人的米,就能开数万人的饭的将军,还真数不出几个。有李广如此,纵观他一生,离开过马吗?没有。战马是李广的灵魂,箭术是他的肉体。没有这两样东西,李广还能笑傲匈奴吗?
  
  李广离不开战马,卫青和霍去病更离不开战马。李陵的部队和霍去病的部队一样,都是扛扛的特种部队。然而霍去病的赫赫战功,如果没有战马,他能一路砍杀到祁连山吗?他还能在草原和沙漠上来去如风吗?
  
  当然,今天的匈奴不是过去的匈奴了,可瘦死的骆驼也比马大。历史证明,没有人敢胆说,只凭步兵就能一路抄到单于老剿的。如果李陵能做到,那他肯定已经达到了惊天地,泣鬼神;前人古人,后无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傲然而求败的境界了。
  
  事实证明,战争是残酷的,历史是理性的,吹牛也是要上税的。李陵没想到,这个牛皮税上得太严重了,竟然是赔上了整个李家家族的姓命。
  
  回到现场。刘彻当然不再年轻,他知道李陵那话是吹的。既然都知道是吹的,那他是什么态度?让人吃惊的是,刘彻同意了李陵出征方案。
  
  刘彻当然不是支持李陵去送死。我认为,他之所以同意李陵率兵出征,大约如下:
  
  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刘彻向来都特欣赏年轻人锐不可当,绝不服输的战斗精神。既然李陵说他行,那让他放开手脚行一把吧。这是其一;为防李陵所遇不则,刘彻准备派个人率兵半路支援他。就算李陵撑不下去了,有个照应,全身返还,也是很不错的。这是其二。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不为人知的秘密。当初,刘彻和卫青商议,调前锋高手李广打后援,以至迷路自杀抵罪。后来,霍去病已一箭干掉了李敢。所以,在刘彻的心里,他一直还欠李家一个大人情。现在,他有必要将这个带着无比愧疚的人情还给李陵。这是其三。
  
  还了,你好我好,大家好。多一份责任,不如少一份愧责。小伙子,我只能这样给你安排了,去吧。刘彻以为,这回你李家和咱,谁也不欠谁的了。
  
  然而,命运却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正在一步步将李陵推向一片苍茫的远方。就在刘彻以为计划万无一失时,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意外。
  
  一个脱落的螺丝钉,可以毁灭一架空中客机;一只蝴蝶在北美洲轻轻颤抖双翅,足可让南太平洋卷起一场风暴。很不幸的是,李陵遇上了一个不愿意做他嫁衣裳的牛人。
  
  刘彻替李陵打掩护的人,是路博德将军。路博德这人怎么样,相信不少人对他征伐南越一景,还历历在目。首先,他当过老大。当年就是以伏波将军身份,率军南征。其次,他很狡猾。攻打番禺时,为了抢战功,将番禺城的大大小小都收买了。搞得杨仆后来白忙一场,竟然是替人做了嫁衣裳。
  
  如此看,路博德这种从来以替人铺路为耻的老江湖,你叫他替李陵这个啥都不是的年轻小伙打后援?那除非母猪会上树。如果路博德真愿意替李陵打工了,那他以后在江湖上还怎么混?
  
  可是老大刘彻都给他打招呼了,他能不去吗?既然是老江湖,自然有老江湖的办法。路博德已经想出了一招妙计,这就是拖。
  
  怎么个拖法,他给刘彻上书,里面这样写道:“现在是秋天,正是匈奴马肥的时候,不适合攻击敌人。我有个绝佳方案,那就是愿意和李陵待至明春,一起率酒泉和张掖两郡的骑兵,各五千,从东西两个方向攻击埋伏在浚稽山(今阿尔泰山)的匈奴,肯定成功。”
  
  好啊,将军还是老的好啊。我相信,如果你是李陵,听到路博德这翻话,肯定感动得要认路博德为干爹了。事实上,这都是假的。
  
  将假戏真做,不是只有路博德一家。曾记否,当年王美人和粟姬争太子时,王美人就主动派人向刘启上书,说什么子以母贵,母以子贵,请尽快封粟姬为皇后吧。结果是,此话不说即罢,一说刘启气得个翻天。一怒之下,换掉了太子刘荣。
  
  所以,路博德这翻话,貌似菩萨,帮人一把;实则恶人,准备将李陵狠狠踹一脚。果然,知刘彻者也,莫路博德是也。当刘彻看完路博德的书后,不是喜了,而是拍案大怒。
  
  为什么大怒?很简单,刘彻以为李陵怕了,可能去狠求路博德帮他说话来了。既然怕死,当初就不要将牛儿吹得满天飞。现在好了,我都准备还你个大人情了,你又不要了。你这不是耍我吗?小小年纪,就敢耍天子,你是不是嫌活得不耐烦了。
  
  刘彻并不知道,耍他的人,不是李陵,而是老江湖路博德。一切已经迟了。因为,刘彻已经出手,准备修理李陵了。
  
  首先,刘彻召见路博德,重新给他安排了一道作业:“本来,我想派你这支骑兵去帮李陵的,没想到这小子竟然吹牛说什么,愿以少众多。既然如此,你就不必去接应他了。现在有一个紧急任务。据可靠情报,匈奴人已闯入西河,请你务必带着你的部队赶往西河,与将军公孙敖会师。”
  
  打发了路博德,刘彻又将李陵叫来,命令地说道:“你必须马上出发,一刻也不能停留。你的任务就是,从遮虏障(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古居延海南,路博德所筑城堡)出发,直到东浚稽山南龙勒水(今已淹没),搜索匈奴。如果找不见人,就沿浞野侯赵破奴曾走过旧道,返回受降城。回到受降城后,请务必用快马给我汇报情况。”
  
  说完了任务,刘彻突然又加了一句:“还有,你和路博德将军说了些什么,一连写进报告里,给我交上来。”
  
  完了,李陵纵有千张嘴,也说不清什么了。
   既然说不清,那就留着以后慢慢说吧。李陵知道,他这一炮放出,已经引起刘彻诸多误会。除了往前冲,他已经没有退路。
  
  李陵出发了。五千步兵从居延出发,三十天后,他们出现在阿尔泰山。李陵扎营后,第一件事就是,绘地图。绘完地图,然后派快马向长安汇报。
  
  负责向刘彻汇报情况的,是一个名唤陈步乐的人。他告诉刘彻,前线情况良好,战士们士气十足,李陵也很乐观,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李陵意图很明显,他就是要告诉刘彻,曾经在天子面子说的那些话,不是吹牛。而李陵也知道,他只能报喜不报忧。因为,从刘彻发现他吹牛的那天起,无论前方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他都要义无反顾的往前扎。
  
  老实说,天下的领导,无人不爱听好消息。当刘彻闻听李陵一切顺利,心情特别舒爽,他相信陈步乐说的是真的。于是高兴之下,将陈步乐封为郎。
  
  刘彻高兴得太早了。他根本就不知道,李陵的策略是,不过是想稳住他这个天子,哄哄他开心先。
  
  准确地说,前线的情况是这样的:战士们士气很足,李陵也很相对乐观,至于未来如何,却不在他的掌握之中。
  
  李陵相对乐观,是因为他具有一样足可让匈奴惊破心脏的武器。这就是,李陵祖传的射箭技术。一直以来,李陵忙活的事,就是训练这五千兄弟如何飞箭。他相信,他的鲜血没有白费。他相信,他已经带上足够的好箭。只要箭足,信心就足。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