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陪孩子长大

李子勋(当代)
陪孩子长大(李子勋亲子关系36讲)
第一章
温暖的港湾
培养亲密依恋
——幼儿期心理发展任务
依恋是由儿童与母亲的共生关系引发的,心理学理论认为孩子在刚生下来的头两个月,处在原型自恋状态,类似一种自闭,对外部世界浑然不知。这个时候的婴儿相当于生活在伊甸园,享受着欲求与满足。是母亲的爱抚、温暖、怀抱和哺乳,让孩子从自体依恋转向客体依恋,开始感知外部世界,感知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感知身体的边界。如果母亲性格强硬,动作粗糙,情绪不好,对孩子管理疏忽(让孩子处于饥、渴、冷、湿等不安状态),或不愿亲自陪伴孩子,把孩子寄养别处,甚至虐待孩子,那么孩子就可能很难与人形成良好的依恋,心理发展延续甚至出现自闭倾向。有很多不能形成依恋的孩子,在成长中慢慢出现边缘型人格障碍或自恋型人格障碍等。孩子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很重要,母亲的接纳、喜欢、拥抱、躯体抚慰和精神关注,将促进孩子与母亲形成信任、安全、温暖的关系,这样的依恋关系能让孩子变得健康、活泼、开朗、自信和自尊。
很多母亲会担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因为自己初产没有经验,工作繁忙,住房条件不理想,而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其实心理学低估了婴幼儿的心理能力,我们忘记了存在本能这个东西,绝大多数婴幼儿都有主动与环境适应的能力。在没有语言的时候,他努力用笑、眼睛的追随、手舞足蹈、哭来表达内心趋向,讨好并控制母亲或照料他的人。母亲或养育他的人不要挫败孩子这样的努力,给予必要的回应可以鼓励并激发孩子努力发展与人的交流和建立亲密关系。如果孩子在两岁前,母亲由于种种原因,如外出、产后抑郁、让保姆或奶奶全权喂养,没有与孩子形成好的依恋该怎么办呢?孩子在前两年已经出现一些心理发展问题又该怎么办呢?不要担心,只要孩子五岁前回到父母身边,一切就都来得及。儿童的发展其实并不像精神分析说的那样是一种时间性、顺序性很强的线形发展,我觉得儿童的心理发展很多是齐头并进、并存不悖的。儿童的心理发展也可以看成一种心理欲求,这种欲求的满足可以因为环境而延迟或阶段性潜抑,只要母亲给予孩子无条件的接纳、欣赏,并适当地增加与孩子的躯体接触、温暖地拥抱、轻柔地抚慰、细心地照料,孩子仍旧可以重新获得与母亲的依恋。唯一不同的是,这种依恋可能会维持得比普通孩子更长一些。
与父母形成深层依恋的孩子有以下特征:
人际关系中,开朗活泼,有自信和自尊,懂得爱别人,能与人“共情”,没有暴力倾向,善良,宽容,知道自我的边界,不对别人过度要求。
能正确解读父母教育自己的信息,打得也骂得,孩子不会忌恨父母,一般也不会让父母太伤心。依恋不够的孩子打不得也骂不得,因为父母这样做会激发孩子内心深处对父母的不信任。
当孩子回家,回到母亲身旁需要和母亲重建依恋的时候,母亲最好不要做的事:
对孩子身上的某些行为、特征、习惯不满意,忙着纠正孩子,让孩子感觉很糟糕,没有安全感。很长一段时间里不要批评孩子,如果什么事非说不可,也要这样说:“孩子你这样做很不错啊,不过,妈妈还有一种方法,你想不想试试?”
急于向孩子或让孩子表达亲密感,结果遭到孩子拒绝,引发大人的挫败和孩子的焦虑害怕。
拒绝原来曾与孩子形成依恋的人(如老人、阿姨),嫉妒孩子对那个人太好,让孩子在客体关系发展中产生混乱的感觉。
扔掉孩子随身携带的旧手帕、毛绒玩具、漫画书,给他买更好的。其实,这些东西对孩子内心平静很重要,是一种对父母依恋的替代品,要暂时保留,耐心地等待孩子自己失去兴趣。
父母要用一种平和、坚定、温暖的心去引导孩子,孩子会慢慢地完全投入父母的怀抱,完成儿童时期的心理发展任务——依恋。
1.亲情浓于血
单身母亲的烦恼
我的宝宝现在一岁零八个月,在她十个月时,我和她父亲分居了。虽然这是一场让我痛苦的婚姻,但我的女儿却给了我很大的安慰,她还不到两岁已经显得特别懂事、聪明,一个人抚养女儿,辛苦自不用说,但我最担心的是单亲生活给她的性格或心理的发育带来阴影。前几天,我们一起看婴儿画报,里面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三口之家,我问她哪个是宝宝,她一次就指对了,又问她哪个是妈妈,她也是一次就指对了,问到哪个是爸爸,她就是不指图中的爸爸,这让我别提有多心疼了。还有,前些日子,她见我叫我的爸爸,她也叫“爸爸”,我纠正她:“你应该叫姥爷”。我原来的想法是等宝宝长到十八岁以后再慢慢告诉她亲生父亲是什么样,我想这样做也许能把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可是现在我有了疑惑。
我的问题是:
1.是现在就慢慢告诉她,还是等她问我“为什么我没有爸爸”时再对她讲?
2.是对她讲真话,还是编一个美丽的谎言?
我是个单身妈妈,我女儿现在一岁九个月,她见到小朋友的爸爸就发愣,她也会用疑问句说出“爸爸?”这个词。虽然她说不清,但我明白她的意思,她想问为什么她少了个爸爸。
而我看到动画片或儿歌里讲爸爸的地方也发愣(连婴儿画报上都有爸爸的内容!)。因为我还没想好怎么同女儿说,她爸爸又不愿意回来看她。在街上也会有人对她说:“哎呀!多可爱的宝宝!你爸爸呢?”
我急需帮助,因为我越来越焦虑,我不希望女儿受到太大伤害,当然我明白她肯定会受到伤害。但我确实应付不来,我甚至希望女儿不再长大,希望老师能提供一些帮助。
单亲家庭并不一定会给孩子的心理发展带来影响,事实上,某些单亲家庭的孩子发展得比普通双亲家庭的还要好。当然,单亲家庭的孩子要发展好需要一些条件。一是带孩子的母亲必须是成熟的人,个性独立、开朗、快乐,并且乐于关照自己的孩子。二是母亲要有良好的社会身份与不错的经济收入,住房要宽一些,这样容易形成孩子与母亲各自的空间。三是孩子生长的环境,如社区、幼儿园、小学等不歧视单亲家庭的孩子。四是离婚的父母彼此宽容、认同,没有相互的怨恨、冷漠与隔绝,双方在孩子面前要维持一种亲情。五是有一个彼此和睦的、扩大的亲友系统,如孩子喜欢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舅舅、姨、叔叔等,他们都共同来关注孩子的成长。六是离家的父亲要保持与孩子的接触,并承担抚养与教育的责任,让孩子知道自己有父亲。如果上面的六点都具备,孩子的心理发展就不会出现问题,如果缺少其中的一两项,基本上是可以缓冲的,出问题也不会出大问题。如果缺少两项以上,未来就很难预测。
其实,单亲也有单亲的优势。首先在教育上更具有一致性,母亲容易轻松地贯彻自己的养育思想,没有旁人来干扰。不用考虑丈夫,母亲对孩子的关爱会更多,可以促使孩子更容易地形成与人的依恋关系,孩子爱与被爱的能力得到发展,自我认同得到发展,会觉得自己很重要。更重要的是,稍大一些的孩子有机会反过来关心母亲,甚至照料母亲,替代父亲的功能。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更独立,提升社会能力与助人能力。还有,孩子与母亲容易形成清晰的信息交流,不必摇摆在父母之间。
单亲的不利因素主要在孩子五岁的时候,不容易与母亲完成依恋分离,性格发展可能滞后。原因往往是母亲对孩子的依恋太多,无意识地阻碍了孩子对外部世界的兴趣,这可以用扩大的亲友系统来缓冲,让孩子与爷爷、姥姥、舅舅、阿姨等建立亲情关系,防止母亲的情感占据孩子的全部身心。如果男孩没有父亲的引导,在性别发展上可能会不够男性化,或者,孩子用过度补偿来弥补家庭的男性角色,显得过于男子气。其实,社会、学校对男性角色的认同可以帮助孩子实现性别意识的健康成长。当孩子与母亲发生情绪冲突时(生活在一个屋檐下难以避免),缺乏家庭内部的缓冲人,母亲可以凭借良好的个性帮助母子渡过难关。当然,还有社会歧视的问题。许多公众信息过于强化单亲子女的教育困境,不恰当地夸大单亲的危害,使孩子内心留下阴影,结果造成更多的单亲孩子陷入混乱,因此改变公众信息导向可以让单亲孩子的成长更为顺利。
上面案例里的女孩很小就离开了父亲,没有与父亲的亲密感,在孩子心中父亲只是个象征,也许更像是个玩具。和蔼地、自然地告诉孩子父母离婚的事,不会给孩子形成太大的心理伤害,当然孩子可能有些缺失感,每个孩子都希望拥有更多的东西。在告知孩子离婚事实的同时,要给孩子适当的保证,说自己非常地爱她,不会离开她,一定会照料好她等等。讲故事、做游戏,通过隐喻的方式来让孩子易于接受父母分离是心理学常用的方法。
孩子五岁以后才离婚的家庭,是否告诉孩子要复杂一些,因为孩子的内心已经有父亲的存在。这时候不要着急,让孩子慢慢接受父亲不再回家的事实,给孩子内心的缓冲时间。开始的时候可以给予一些模糊信息,不要一下切断孩子内心的期待。用孩子不能理解的话直白地告知,常常会带有母亲的情绪,可能孩子并没有明白发生了什么,却因母亲的情绪感觉害怕,从此不敢提到父亲。这个时候孩子需要对父亲的幻想,鼓励孩子维持正面的、良好的父亲形象很重要,因为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发展需要父亲的形象。尤其不要让孩子觉得父亲是被母亲赶出家门的,否则可能给孩子埋下母亲怨恨父亲的种子。由于父亲的缺席,孩子很可能表现得更依恋母亲,行为会更乖一些,更听话和懂事一些,这是假象,不要沾沾自喜。孩子害怕再失去母亲,不得不过多的讨好母亲,放弃了自己年龄应该有的兴趣和个性发展。很多母亲希望对孩子更好来补偿孩子,却使孩子更多地失去自我空间,结果更糟。离婚的父亲要保持与五岁至九岁孩子的密切接触,让孩子感觉他实际上并没有失去什么,只是父母不再生活在一起而已。
十岁以上的孩子想隐瞒是隐瞒不了的,孩子比谁都精。事实上这个时期的孩子对父母的离婚会有自己的成见,会偏向一边而把愤怒投向另一边,主动地卷入父母的离婚之中。父母最好彼此补台,不要让孩子觉得是因为他才离婚的,不要让孩子产生抑郁、自卑、敌意、逆反等情绪。心理医生不太认同美丽的谎言,谎言对五岁的孩子也许有效,对十岁以上的孩子就会适得其反,孩子会觉得被欺骗。坦诚的告知是可取的,不过母亲不能流露悲伤情绪或对前夫的愤怒,这样的告知会给孩子内心带来阴影。母亲要先修补好自己的创伤,等自己可以平静的接受离婚时,再告诉孩子会更安全一些。
李子勋支招:如何把离婚告诉孩子
一、坦诚平和的态度,重要的不是说什么,而是用什么情绪在说。
二、不彼此抱怨,让孩子感觉离婚后的父母更开心幸福,自己也更被关心。事实上这点很难做到,中国主流文化对离婚仍然是否定的。所以,这点上不要说得过火,要用行动让孩子感觉到。
三、不要让孩子卷入离婚事件,比如说离婚是因为他太淘气,或父亲觉得母亲没有教好他,等等,这样的话会给孩子内心留下永久的伤痛,甚至无法再信任亲人。
另外,如果母亲还年轻,努力寻找合适的对象再婚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孩子很小的时候比较容易接纳新来者,七八岁以后就困难一些,十二岁以后基本不情愿融入新结合的家庭。让一个青春期后的孩子接受继父或继母是件很费脑筋的事。母亲应该争取在孩子五岁前把自己嫁出去,这样更能重获一个温馨家庭,孩子接受起来要容易许多。我想提醒单身母亲:孩子不是你生活的全部,只是你爱与职责的一部分,你的职责还有很多。你首先要继续完成自己,善待自己,不要放弃追求幸福的机会,越是这样孩子的心理发展越好,因为母亲对生活的态度就是孩子成年后对生活的态度。
2.靠爱心包容
爱听表扬的儿子
星期天,我带着两岁的儿子去玩滑梯。只有我们两个人的时候,他玩得好好的。后来,有一位奶奶从这里经过,他就坐在滑梯的最高处不动了,扭过头去看着她。当老奶奶也注意到他的时候,他立刻“噌——”地一下就滑下来了,老奶奶就表扬他:“这小家伙真棒呀!”他特别高兴,冲着老奶奶呵呵地笑。
以后每一次坐滑梯,他都会观察旁边有没有别人在场,如果有的话,他就赖在那里不下来,一定要等别人注意到他的时候才滑下来,然后笑着等着别人的表扬。起初,他能很好地和别人交流,得到别人的称赞我也很开心。可是,后来我发现他越来越在意别人的目光。从楼道里出来,和叔叔阿姨打招呼,他也是那样呵呵地笑,可是这种笑我感觉好像不是发自内心的。倘若对方没有注意到他,他会显得特别失望。
从孩子刚刚会交流起,孩子每次有什么新的进步,我都有意识地表扬他、鼓励他,希望他能在这种表扬与鼓励当中增长本事。可是现在他的做法是不是太不自然了?一方面我担心这样在意别人的表扬会对他的成长不利,觉得是不是因为我对他的表扬太多了才造成今天这个局面;另一方面他得不到表扬时的那种失望,也让我这个当妈的心里挺不是滋味。
我想大多数情况下是这位母亲忘记了自己的存在。很难说,孩子在意别人的目光是否是她无意识的多次鼓励与强化的结果。或者她曾经起劲地赞许了这样的行为,而现在又为这样的行为担心。从另一个角度讲,孩子冲别人微笑或期待别人的关注,精神指向还是站在旁边的父母,当父母故意走开的时候,多数的孩子不再对别人感兴趣,这个时候的沮丧实际上是他的行为没有得到父母及时肯定的结果。
当然,孩子的内心是非常复杂的,不像许多儿童学者自认为的那样简单。我们对孩子内心世界的了解非常少,却自以为懂得的非常多。原因是我们处在强势,经常不自觉地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来理解孩子,逼迫孩子放弃天赋中的能力,努力学习如何与成人相处,学习成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可笑的是,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为教育。也许孩子凭直觉知道如果不这样或那样,他就不能与母亲很好相处。他的很多自发行为与兴趣既有自己的坚持,又需要母亲的及时肯定。他把母亲当作资源,学习成人的行为规则,并以此在成人的世界里生存。
如果我们假定孩子对陌生人的赞许需求是即兴的,那么母亲对孩子关注别人的反应,以及这些反应让母亲内心不是滋味就值得分析。假定孩子完全不是母亲理解的那个样子,那么母亲的一切心理反应就只是她自己的,前者是对孩子需要别人关注的一种嫉妒,后者是母亲对孩子不能吸引别人关注的一种失落。她把这些情绪不假思索地投射给了孩子,并通过行为与语言来强化,最终让孩子被迫认同。这是一个糟糕的建构过程,挫败了孩子对这个世界旺盛的好奇心,使孩子失去对自己的信任。比较合适的做法是要承认我们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当孩子坐在上面等待别人关注时,自己走开,看看会发生什么。当孩子在别人赞许下飞快地滑下,故意装着没有看见的样子,看看又会发生什么。其实,孩子的兴奋点可能有阶段性,面对这个无穷复杂的大世界,孩子的兴奋点会很快地游移。
从儿童发展心理学来看,孩子两岁前由感觉主导,二至四岁由感觉与直觉混合主导。这个阶段的孩子与他人接触时,往往采用类似于与母亲接触的方式,因为当他关注母亲的表情并与之互动时,他曾得到许多他想得到的东西。一般说来,四岁以前的孩子是比较乖的,陌生的叔叔阿姨让他唱歌或跳舞,得到母亲的首肯后,大多可以来一段激情表演。五岁以后就没有那么听话了,孩子已经具有判断能力与经验,知道他不干也不会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谈到孩子的笑,我想说大人的笑又有多少是真正为了取悦自己而不是取悦他人和环境的呢?孩子的笑一样多少有些工具性,因为哭与笑是他可以熟练驾驭的信息技术,他就是这样来操控父母的。为什么母亲觉得孩子的笑不一样呢?因为心境不一样。母亲觉得孩子对自己的笑是真心的,因为彼此相依相爱,对别人的笑是勉强的,因为对方是陌生人。我以为,孩子对陌生叔叔阿姨的笑,在本质上,与对母亲的笑没有很大的不同,他只有这样的交流技术,更多交流方式还有待时间与经验去解决。
读这封信,我更加感觉用成人的心态去解读孩子内心是件非常糟糕的事,因为这样总是能发现问题,也总是感觉到教育的重任,父母失去了平和的心境,孩子也失去了自由快乐成长的空间。父母的眼睛在建构孩子的问题,以为在教化甚至拯救孩子的时候,其实,可怜的孩子可能会慢慢地失去创造的能力,变得听话与平庸。对五岁以前的孩子来说,任何看似问题的行为对他的成长都非常重要,制止他的一些奇思妙想或古怪行为,可能会令孩子的心身发展不顺利。
3.关注闪光点
儿子总爱讨好人
我是一个四岁九个月男孩的妈妈,有个关于孩子性格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我的孩子没有主见,总是看大人的脸色行事,为了讨好别人而委屈自己。坦白地说,我的性格也是如此,很在乎别人的看法,孩子的性格有遗传的因素。因为深深地体会到这种性格带来的痛苦,所以想要我的孩子改变这种性格。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听取孩子的意见,比如讲故事时让他自己选择故事书;买东西时让他挑选,按他的意见买;吃东西、做游戏、出去玩时都征求他的意见,只要能做到就按他的要求去做。可我发现还是不能改变,他总是说:“妈妈喜欢我就喜欢”、“你说怎么着就怎么着”。效果不尽如人意。我觉得他这个年龄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想请你们帮忙,告诉我应该怎样做才能改变孩子这样的性格。需要说明的是:孩子的父亲性格暴躁,不仅对孩子,即使对我也是经常用命令的口气说话,有时威胁孩子“如果你不怎么怎么样,我就不带你去哪里玩”。是不是他的性格、说话方式也对孩子的性格有影响?我也劝过他,但收效甚微。我知道仅凭我一个人的力量帮助孩子改变性格很难,请你指点迷津!
孩子是什么个性本身并不给孩子带来痛苦,带来痛苦的是父母对不同性格赋予的观念。快五岁的孩子正是开始学习判断、识别环境和自我行为的年龄,从发展的眼光看,孩子喜欢看父母或大人的脸色,听从父母做决定是天经地义的。这位母亲的烦恼来自于把自己对个性的评价投注到跟孩子的关系中,在孩子身上寻找那些自己不接受的东西,担心孩子会有自己不喜欢的某些个性特征。往往是这样,越担心的事情越可能成为现实,因为担心本身可能存在一种心理驱动力,并缓慢地变成真实。其实,正是这位母亲过度的关注,并试图纠正孩子的行为强化了孩子类似的心理特征,孩子在一种标签下生活,就会用自我求证的方式发展出糟糕的个性来。
成人关注孩子的眼睛,就像在黑屋子里用一支微弱的蜡烛去照,只能看见被我们的关注所照亮的东西,这些东西并不是孩子的全部。相反,由于这样的照亮会让孩子对自己的感觉被修正、歪曲,他会被自己为父母照亮的部分所制约,变得不自由起来。本来性格应该随着成长而变化流动,被关照着就会不自由了,固化了,结果孩子就被这样“建构”了。其实,我们转个角度,用关注去照亮另一面,孩子很快就会忘掉他是这样的,而变得那样,变得对孩子的成长更有益。
如果父母希望孩子自己决定,可以换一种方式来强化孩子,经常夸奖孩子喜欢作决定,并且孩子一旦作决定,总是很快地接受和赞同,并分享快乐,慢慢地,孩子就会喜欢作决定了。这里有两个原则:
(1)不要评论孩子所作决定的好坏,先夸奖他作决定的行为;
(2)孩子的决定可能错误时,母亲不要马上纠正,要等一等,问问孩子还有别的方法吗。
有时候也可以让孩子体验失败,提高他对决定的判断力,鼓励他作新的更好的决定。母亲可能会说,“孩子从不作决定我怎么可以表扬他呢?”不,孩子说“妈妈喜欢我就喜欢”就是在作决定,这是一个“狡猾”的决定,是不用承担责任、不会遭致批评的决定。对这位母亲来说,如果你觉得孩子没有作决定,可能是你被孩子蒙骗了。小孩子无处不在作决定,只是你不觉得那是决定而已。
我个人认为更深的问题是人的观念,由于我们的文化认同某些性格特征,父母就期望自己的孩子养成那样的个性。个性的形成有很多的理论,如果选择基因性格论,而不选择社会性格论,那么在自然状态下一棵梨树很难结出苹果来。当然,我们会想到嫁接,嫁接虽然可以结出与苹果类似的东西,但也不叫苹果,而是苹果梨。一个孩子的心理、性格是否发展健康,并不在于是什么样,而在于对自己个性的接纳程度,接纳程度决定着孩子对自己的满意度。从你的行为看,不管动机是多么的想对孩子好,行为的结果是制造孩子对自己的不接纳、不喜欢。孩子由此产生的自我冲突有可能在他整个一生都余恨绵绵,有时还伴随一种深层的自我缺陷感。
其实很多孩子对社会的不适应是文化造成的,我们过于强调一种文化观念,而忽视我们需要与更多的文化观念并存。心理学看来,在一个社会人群中,需要不同个性的人有机构成一个整体,即使牵制也是互补。如果大家个性都高度一致,社会不仅单调而且疯狂。看看“文化大革命”,看看德国二战前的社会,就可以理解。我们的社会需要不同性格的人,正如机器上需要不同的零件,每种性格对社会都是重要的。遗憾的是,我们的主流社会是否对每种个性都有积极的认同?是否提供了适合不同个性的孩子生长的社会环境呢?
当一个社会不能理性对待不同个性的时候,父母为孩子担心,想让孩子东施效颦是可以理解和同情的。不过,聪明的父母知道不喜欢孩子的天赋个性,等于逆水行船,喜欢孩子的天赋个性是顺水推舟。接受并喜欢孩子的个性可以帮助孩子完成自我认同并积极上进,最终比主流文化认同的完美个性者更杰出与成功。我们看到,没有哪个高智商、高度成功者、统治者是特别外向、开朗、热情的;相反,主导社会生活、文化、政治的那一群人大多都是内敛、沉稳、复杂的。我们要正确解读主流文化对孩子个性与行为的要求,让孩子在集体生活中学习适用的行为与言语的交往技术,而不是片面的期望孩子改变自己的性格。父母积极认同孩子的个性,同时又帮助孩子学习生活中的社交技能,这样的教育可以让孩子避免陷入对自己的否定,他的内心会协调、平和得多。
4.改译他的行为
孩子知错不改
我儿子现在五岁多,在幼儿园中班,他活泼好动,自尊心强,因为淘气、做事不计后果,大人总爱说他。说轻了,他不理;说重了,他马上会哭着说:“妈妈,我以后再也不这样了。”可过后他还做同样的事,说同样的话。我能感觉到他很想做个好孩子,很在乎别人对他的评价,特别在乎我对他的态度,经常问我:“妈,你爱不爱我?”“我是不是好孩子?”犯了错误不让说,只要一说他的缺点,就表现得很不耐烦,或者干脆说妈妈不爱他。他还会表述内心的矛盾,说:“我心里有两个人,一个让我做这件事,一个又不让我做这件事。”
幼儿园规定不让把小朋友捐的书带回家看,他就偷偷地放在内衣里带回家,对我说是他的好朋友送的。第二天我才知道,他的那位好朋友那天根本就没去。道理给他讲了不少,他也明白这样做不对。可过了几天,又把这本书放在内衣里带回了家,还说是那位小朋友送的。在家里喜欢上了他哥的东西也总是掖掖藏藏的。因为经常给他讲这样做不对,有一次,他问我:“妈妈,我长大了会不会变成小偷?”对于他的这些表现,我也常常反省自己,到底是孩子的问题还是我的问题呢?孩子这样我真的好担心,他这样知错不改,我该怎么办?
五岁的孩子处在价值自我评价阶段,他们想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如果父母、老师让孩子做好孩子不做坏孩子,那么孩子就会迫切地想知道自己到底属于好孩子还是坏孩子。三到五岁是自我意识的萌芽阶段,孩子喜欢想象自己属于哪一类的孩子,但他们并没有判断的标准与能力。他们不能抽象地判断未曾做过的事是好还是坏,必须尝试着做,并通过父母、老师、同伴的语言评价去获得判断。不让五岁的孩子犯一些被大人看起来是明显的错误是不现实的,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基本上都在错误中成长。可以想象,五岁孩子的心在这两种评价中起落跌宕,有时自豪有时挫败。这样的心境会一直延续到学龄期,在那里他们可以获得一些行为指南。
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比别的孩子更聪明懂事一些,很多家长试图提前让孩子知道更多的正确行为方式,并天真地以为孩子被告知以后就应该记得。遗憾的是,这个时候孩子的记忆更多是指向父母的情绪,很少关注父母的言语,更少关注父母的价值标准。所以,孩子读出母亲的表情,知道自己这一次又错了,至于为什么是错,心里还是糊涂。五岁孩子的思维是发散的,当父母用对与错这种二律背反的观念去引导他时,他的思维方式慢慢地会变得狭隘,以为世界就是两极分化的,不是对就是错,以后除了对错他不再能感知其他的东西。他内心的快乐、创造力、幻想与兴趣被压制,同时外部世界的丰富性、色彩和内涵也变得单调简单。为了成为好孩子,快乐和兴趣变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一定要正确。
这种单调的价值判断系统,会限制孩子的思维发展,直到青春反叛期到来。如果很多信息告诉他世界并非如此简单清晰,处在正确与错误之间的边缘地带过分地大,他就会处在长久的困惑中。在青春期他可以通过反向的情绪、行为来修正孩提时期被大人种下的谬误,重新整合自己的价值系统。常常是青春期前越规矩的孩子,青春期折腾越厉害,因为过于极端的信息要整合必然要伴随强烈的情绪。很有幽默意味的是,父母给予孩子价值观方面的教育越多,孩子成年后越可能出现反叛,尽管是一种充满内心挣扎的反叛。为什么会这样?心理学的解释可能是,孩子在成长中有一种背离父母的倾向,要独立,要通过否定父母的形象来摆脱内心对父母的依恋。而父母教导的价值观与父母的形象密不可分,教导孩子时容易像泼洗澡水一样把孩子好的价值观也给泼出去。
像这个母亲面对孩子拿书回家的事,为了避免教育的困境,最好的办法是改译孩子的行为,可以说:“老师是不允许把书拿回家看的(不是想占有,而是想继续阅读),你要把书还回去,明天在幼儿园里接着读。”母亲可以收起书,在第二天上幼儿园的时候托付孩子把书带着,并微笑着让孩子在自己面前把书交还给老师,给予及时的表扬,并说放学后妈妈要听孩子讲书中的故事,看他是否把这本书看完了。
处理孩子的破坏行为或出错,只有两个原则。一是要孩子自己承担责任:让他把书交还老师。二是帮助孩子从错误中获益:仔细阅读这本拿来的书并回家给父母讲述。要实现这两个目的,有两种方法。一是避免说孩子错了,更不能说“偷”这个字眼。因为这样的词极容易引发孩子的焦虑,感觉妈妈不喜欢自己。要说“不怎么好”,或“这样不太好”,可以隐含一种委婉的责备。当然,首先还要把他的行为导向一个良好的动机,而非一种糟糕的动机,使他好的意愿被强化。二是要在孩子改变的过程中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让孩子觉得虽然自己干了件不太好的事,妈妈仍旧是爱自己的。本篇求助中,我没有读到母亲是如何纠正孩子行为的,只看到简单的批评和担忧,如果孩子用不当行为获取别人的书,父母虽然批评,却容许他继续拥有这本书,结果是非常糟糕的,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担心的!
5.快乐疗法
儿子动手能力差
我有一件麻烦事要请教您。我儿子六岁多,贪玩好动,在学前班学习。老师常反映他的动手能力差,折纸、画画都比同学们慢。尤其是写拼音,做算术题就更慢了。别的同学一节课写两篇,可他连玩带磨才写几行。无论老师怎么惩罚、吓唬,都无济于事。
老师说他有多动症,对他束手无策。可我观察他不像,他性格和顺,从不因拔尖和同学们打架。他爱看书,识字量大,经常在班上替老师给同学们念故事书。并且每天都自觉地看半个多小时的书。老师教的拼音和算术题,他都会,可就是不爱动手写,多写一点,他就不想写了。我也采取过奖励的办法,甚至是打骂,都收效甚微。大道理他都明白,就是不愿写,好像是对写字没兴趣,嫌累。他小时候的爬行时间并不短。而且,我也从未像别的家长那样限制过他玩土,玩石子。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
这样下去,一年级还能不能上?请您帮我分析一下,他像是写字方面有障碍吗?该采取什么方法引导、训练他呢?
对一个六岁孩子的行为作任何评论都还早,家长千万不要想方设法地给这样的孩子贴标签。我们必须看到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有很大的差别,同一个孩子在心智的各个层面,如思维、想象、运算、语言、动作、肌体反应、感觉、情绪等方面的发展也会有不同。这个个案里的孩子语言能力、运算能力、阅读识字能力都比较好,但运动协调或手的精细动作能力稍差,其实也是一种平衡,大脑机能把兴趣集中在其他方面,这一部分的脑功能发展就相应减慢。当然,这只是一种假设。其实,同样的差异在动物中也能很自然地看到,电影《导盲犬可鲁》中,一窝五只小狗也都各有各的行为特征。
客观地说,手的精细动作能力与肌体的运动能力与智力一样,同样是重要的智力活动。哲学家康德说过:“手是外部的大脑。”对婴幼儿来说感觉运动是智力的起源,孩子的活动、游戏、语言可以促进孩子思维的发展,增进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从大脑神经结构来看,手的神经分布占大脑皮层近三分之一的区域,所以手的运动能力,尤其是精细活动能力可以促进这部分大脑皮层的发展,从而带动大脑思维能力、抽象能力、判断与运算能力、情感情绪等能力的发展。通常的情况是,手的运动机能高的孩子智力水平也高,当然不排除少数孩子高度发展智力而使运动机能发展迟钝的例子。
儿童手的活动,如写字,主要依靠小肌肉的精细操作,它的发展对儿童的心理智力发展可能产生巨大影响。在上学以前,家长并没有过于强调规范动作,上学后老师却要求许多规范动作,如起立、举手、姿势、列队、跑步和书写等。大多数孩子需要慢慢积攒运动经验。儿童手部精细活动的初步发展应该是七岁以后,这个个案的孩子才六岁,有些慢是可以理解的,不要心急。可以用一些训练来补偿对大脑发育的刺激,如用筷子把豌豆(或小珠子)从一个盘子里夹到另一个盘子里,折纸,画画,拼图游戏,搭积木,弹钢琴,穿珠子,甚至打电脑游戏,都可以促进手的精细活动能力提高,不一定表现在读书与书写上。
在写字方面,从家长的信可以看到,孩子在其他方面得到父母的认可与表扬比较多,在写字方面得到的批评比较多。如果是这样,对孩子写字能力的发展是不利的。要想让孩子对写字感兴趣,就要想办法让写字与快乐的体验结合起来。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特点来建构这样的联系,比如把他书写的句子贴在显眼的地方,父母天天装着欣赏,让孩子觉得自己写的东西很重要。不要反复在写字上挫败他,使他产生畏难情绪,否则这样下去,孩子的个性也会遭受打压,结果得不偿失。作为老师,也不能对学龄前和一二年级的孩子在学习方面的适应能力作轻率的褒贬,这样可能无形中伤害孩子心身平衡发展的热情。科学的方法是等待和协助,根据儿童心身发展理论,在适合的年龄范围发展适合这个年龄段的事,让六岁孩子写很多东西,还要求写得工整可能是对孩子心身能力的一种忽视。
在心理技术方面,可以采用“代币疗法”。比如,孩子写完一篇字,给他的盒子里装上一颗棋子,等棋子凑够十粒,就答应他一个要求。这样就可以把写字与孩子获益联系在一起,让孩子觉得写字是很有意思的事,比教育他说写字对将来有多重要更实际。
6.无条件的爱
没主意的女儿
我六岁的女儿没主意,缺乏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比如:(1)口中有痰,问我怎么办?我说吐吧。她又问:吐在哪儿?生活中很简单的问题都要问大人。(2)与小朋友玩,其中一个男孩不让她和另一个孩子玩,女儿听了就玩不好了,她陷入思索中,一脸茫然,最后跑过来问我:“那我跟谁玩呀?”(3)一个小朋友给女儿几张卡,另一个小朋友也得到同样多的卡片,但他还找我女儿要。他说完就走了,可女儿却很认真地陷入了茫然,不知怎么好。过会儿她问我:“妈妈,这张卡我该给谁呀?”我说:“你喜欢就自己留着,愿意送人,给谁都行。”她还是很茫然,非让我说出具体给哪个人。看她这样,我又着急又心疼,就提醒她:要卡的小孩子早走了。这句话似乎是一把钥匙,终于把她的心锁打开了,又快乐地玩儿去了。
通过以上几件事,我发现,当别的孩子对女儿提出要求时,女儿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为什么她会这样?是不是我的原因?我一直反思自己对她的教育是不是有问题。记得这个孩子生下来之后,我出现过失眠、紧张和一定程度的焦虑,身体也弱,常得病。不健康的身心使我情绪不好,怕她生病,管教孩子很严格。现在,我已经放松对孩子的规定了,虽然我知道只有自己是健康快乐的,才能把这份快乐带给孩子,但我不知道该怎么去引导教育孩子的问题。
不知道这位母亲意识到没有,她说“我已经放松对孩子的规定了”,在我看来,这样的说法还不成立。读她的信,我感觉她只是在意识层面这样想,在下意识层面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变化,还是原来那个有些焦虑、喜欢苛求的母亲。
她的内心在管与不管上还充满了冲突,所以孩子每出现一个不是她预期的行为,都可以激发她的焦虑,并由此引发她内心的挫败与沮丧。她对过去的事耿耿于怀,尽管在自责,但从描述中还能读出隐含的抱怨与愤怒。她没有整理好自己,只是试图压抑自己的情绪而已,所以,当孩子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时,她自己就不行了。
一位母亲怎样才能走出过去养育孩子的困境呢?首先需要换一种思维,把过去种种的不快看作是一种有趣的实践。如果这样想,当母亲真是一桩伟大而艰难的事业。现在好歹总算让孩子健康地长到六岁,你可以让自己轻松一些,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因为自己已经不那么脆弱了,可以试着去触摸这个世界了。母亲可以跟在孩子的后面,而不再拉着她往前走。当孩子有疑问时,能好奇地问孩子:这口痰你想吐哪儿呢?妈妈觉得有三种方法:吐到果皮箱里;吐到手纸里包起来,有了垃圾箱再扔;实在不行,咽下去未尝不可。或者问她:宝贝,你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
这位母亲的焦虑还来自于对孩子的内疚。客观上说,内疚可以引发对自己的分析,并改善与孩子的关系,选择更宽松的教育方式。但内疚也有明显的坏处,就是让母亲失去原则,因为内疚会干扰判断,破坏基本的原则,在管理孩子的时候无意识地显现出摇摆和含混,更不利于孩子的心身发展。她需要处理好对孩子的内疚,可以这样想:“女人并不都是天生的母亲,我和孩子共同成长,她慢慢成为健康聪明的好孩子,我慢慢成为温暖快乐的好母亲。”不必割裂现在与过去的关系,过去是现在让她变成好母亲的必由之路。还有一种想法也可以帮助她减少母亲的内疚:“我过去管孩子还是不错的,不过,现在我有了更好的方法来和孩子相处。”不把两种亲子教育方式看成是对立的,把它们看作是并存的甚至是互补的,更能获得亲子教育中的自由感觉。
我很同意她最后的话,“我知道只有自己是健康快乐的,才能把这份快乐带给孩子”。好好想想上面的话,也许她的心情可以真正轻松一些。当然,我还觉得,她对家人孩子苛求,首先是对自己苛求,所以也要对自己好一点,每天都做点让自己开心快乐的事。当善待自己的时候,才能真正善待家人和孩子。
现在说说孩子。六岁的孩子正处在对外部世界高度的兴趣和高度的害怕之中,出现任何“反常”行为都是可以理解的。如果孩子想关注蜜蜂,妈妈说蜜蜂会用刺蜇人,并不能抑制他要走近观察的欲望。当蜜蜂被惊扰猛地飞起,孩子可能会“哇”地一声吓哭了。母亲不能说“不让你去你非去,这不,吓着了吧”。其实孩子不是被蜜蜂本身吓着了,而是因为母亲的暗示,是对暗示的联想在蜜蜂飞起的时候吓哭了孩子。
我们再来谈这位母亲的三个问题,其实我读到的只是母亲的内心解释,显然不是孩子的。如果你的观察是对的,仅从现象分析,那我倒觉得这个孩子喜欢思考,执著地要弄清每个问题,是思想主导而不是行为主导的孩子,至少不会没头没脑地傻玩。退一步想,就算你的解释是对的,那么我们要考虑考虑行为的惯性,母亲的内心变了,希望孩子可以更加自主一些,可是孩子还不知道呢,她还在用过去有效的互动方式来与母亲接触。如果你突然改变了方式,孩子反倒会非常茫然,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结果反而不好。孩子即使理解了母亲的新要求,她要适应也还有一段时间,你必须允许孩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可能会有矛盾的行为意向。
如何处理呢?母亲要保持高度的兴趣,看看自己怎样利用聪明才智来引导孩子获得更为开朗活泼的行为模式。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无知,让孩子期望立即从你那儿得到正确方法的欲望被延迟,母亲要参与式地与孩子讨论。下面的话是可以多说的:“孩子,你想怎么做呢?”(让孩子学会选择);“这样做对你来说没什么,但我是不敢这样做的,别人会批评妈妈!”(让孩子明白孩子还是有某些特权,孩子与成人的规则不同);“哦,那是佳佳的想法,不是你的,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做的。”(让孩子尊重自己的决定);“牛牛的要求你想满足他就给他吧!你不想给他就别搭理他!”(帮助孩子建立人际边界)……
7.批评也是亲密
爱发脾气的儿子
我的儿子五岁了,非常爱发脾气,当他发脾气时,我总想给他一巴掌,然后把他关在房间里。可这样做没有什么用处,而且我还会产生犯罪感,不知道该怎么办。
五岁的孩子正好是需要发脾气的时候。不仅如此,在体验安全、快乐、满足、友情、信赖、亲密与依恋的同时,他还需要体验愤怒、敌意、悲伤、抑郁、挫败、不诚实、破坏、执拗、疼痛、饥渴、寒冷等情绪。五岁孩子正面临情绪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最初阶段。而一个人的情绪能力恰好是他个性、情商、情爱能力发展的温床。这个阶段父母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帮助孩子的情绪成长,比如让孩子对自己的情绪有识别,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情绪表达方式,促进孩子自我疏导与管理各种情绪的能力。最终帮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可以自如的在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时间表达合适的情绪。
妈妈想惩罚孩子,可能是自己头脑里认为无端发脾气是一个坏习惯,或不制止它孩子会越来越糟糕,其实这是想当然。孩子乱发脾气是他不知道该如何表达他的情绪,当他发脾气时,感觉对父母牵制比较大,于是他就接着这样干,并乐此不疲。孩子这样的情绪现象是有心理学意义的,五岁孩子正处在与父母的依恋分离期,一方面他要随心所欲、自行其是,不愿意再受父母管辖,一方面他又想继续依赖父母,恐惧父母离开自己。这是一种双向冲突,孩子出现情绪不稳,发脾气意味着一种对父母的关系控制。
对策是告诉孩子发脾气是一种生气,一种愤怒情绪的暴露,还有告诉他生气的时候内心是很难过的,一点都不好受。这个过程是识别。静静的,甚至可以微笑着看他发一会儿脾气,最多两三分钟情绪就会结束。情绪的结束往往会让孩子感觉疲惫,告诉他发脾气可以不那么久,妈妈听你嚷一句就知道你要什么了,生气太过人就没有精神了。这个过程是鼓励情绪节制。然后告诉他生气的原因是什么?愿望没有满足:如想要什么东西却未能如愿;遭受一种限制:比如必须按时起床吃饭;失去了某种快乐:喜欢的电视节目停播,没人陪他玩或大人只顾自己的事;遭受挫败:搭积木失败等。让孩子把发脾气和可能的原因结合起来,这个过程叫“联偶”,对孩子说哪些情况下发脾气是可以的,哪些情况发脾气也没有用。尤其要跟孩子说在某些情况下,如果不发脾气,好好跟妈妈说,你的愿望更容易实现,这个过程是“选择”。最后,妈妈要模仿情绪给孩子看,如何合适的表达愤怒,这个过程叫“管理”。
对乱发脾气的孩子,这样做还不够,乱发脾气的孩子一定是习惯了通过发脾气来获益的,所以当孩子发脾气时,妈妈就走开,干自己的事。等孩子发完了装着什么都没有发生,更不要批评他。因为在某些时候,批评也是一种亲密获益。而孩子态度和蔼地要求什么,妈妈立即满足,哪怕要求稍有些过分,为了抑制他的脾气也要满足,让孩子觉得好好说话更能实现理想,这个过程叫“消退”。
家庭塑造人
说到双亲对孩子的教育,我就想起一个故事叫“临江之麋”。讲一只小鹿从小与几只小狗作伴,在它看来狗是一种友善的动物。长大以后,主人带它重返森林,回归自然。不久,它遇到几只猎狗,儿时的记忆让它自然地把狗看成是朋友,结果惨遭厄运。
自然界普遍存在一种“印刻效应”,刚睁眼的小鸭会把孵蛋的母鸡看作妈妈,长大的鱼会游回它的出生地去产卵。人类在幼年时期,双亲与环境对其心身体验产生的影响很像这种“印刻效应”。如果说孩子的心理、个性在出生时是一张白纸,到五岁时可能已被双亲想当然地胡乱涂鸦到无处可再下笔。一位女性告诉我:“儿时非常痛恨母亲因为烦心之事打我出气,曾经发誓为人母时决不动手。不想世事难料,我的女儿依旧成了我的替罪羔羊。看到女儿泪眼汪汪且胆颤心惊,我真感觉是造化弄人。”记住,你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有可能来源于你对儿时经历的反刍。
记得小时候,我的邻居娶了一位二十岁的漂亮媳妇,行为乖巧,深得大伙喜欢。但她有个怪癖:极其怕猫,怕到望猫即逃的地步。住宅院里,本有两户人家养了猫,一黄一黑,习惯了邀欢取宠,游手好闲。看到那女子避猫时那种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慌乱样,邻居们甚觉好笑,常装猫叫来逗趣她。一晚纳凉,大家围坐一起,天南海北谈兴正浓,突然“喵呜”一声,那只黑猫从天而降,正好掉在这女子的头上,只听一声惊叫人便倒了。肇事者这才明白玩笑开过了头,急忙将这女子送往医院,守了两天两夜她才从歇斯底里的状态下复原。从此,人们逗她的胆子已不再有,两只骄傲的猫也被主人送往他乡退避三舍,以免再生事端。同院的人都很好奇,不明白为什么她那么怕猫,后来才知这女子的母亲有洁癖,厌恶一切小动物,从小就经常危言耸听来恐吓她。若干年后,女士虽不再怕猫,但她的儿子长到十二岁连刚出壳的小鸡都不敢碰,那种对小动物的恐惧,与其母亲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可以想见,女士也用她的母亲曾经用过的恐吓方法,来教育儿子,对待儿子。恐吓也许是家长教育孩子最经常使用、也是最无赖的杀手锏。使用不当,孩子心灵深处就会留下难以消除的恐惧体验。
家庭塑造人的力量,远大于人们的想象。家庭教育可能包含一些传统、习俗的东西,也有一些家庭规则。这些规则反映双亲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我有一个朋友,她出身于一个开明的知识分子家庭,崇尚自由、平等与博爱。她的丈夫却是东北人的后代,夫权意识明显。他们在大学相识、相爱。恋爱时节,两人尚能平心相容、克己相待。结婚后,角色变了,儿时耳濡目染的陈规陋习在尘封多年之后,似乎顺理成章地来了个借尸还魂,就像潘多拉盒子里的魔鬼,一个一个争先恐后地跑了出来。家庭优先权之争给这段原本美满的婚姻画了个句号。
“家庭”两个字,在中国人乃至全世界华人的心目中都是至高无上的,这似乎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精神和文化沉积,一种荣格笔下的集体无意识。但家庭常常也在伤害人,可以不夸张地说,一个人的品行问题、心理问题、社会适应问题主要植根于家庭教育,而非社会之责。例如,喜欢把爱作为砝码来使孩子臣服就范,孩子就学不会怎么去爱和被爱;不能变换角色平等地和孩子相处,孩子就无法学到怎么与社会相处;以为批评和大棒就能给孩子一个好品质,恰恰给予孩子的是精神和肉体都备受折磨的自卑和自贬。溺爱与苛求是教育孩子最可怕的两个极端,但遗憾的是这两个极端常相伴而行。教育孩子之难,难在双亲自己是否人格完整,是否乐于宽容与变通。要把孩子教育好,首先父母自身必须成为一个好的模范,不然,上行下效、承先启后,受苦的永远是下一代。
第二章:空间无价
有舍才有得
——少儿期心理发展任务
少年阶段,孩子要完成的心理任务有很多,首先是与父母完成亲密分离,这种分离代表孩子从俄狄浦斯情结中出来,欣赏并喜欢父亲,接纳家庭的权利,并与父母形成稳定的情感交流与言语交流模式。同时,孩子还要学习家庭的规则,并愿意按照父母引导的成长方式去发展自己。如果父母按照两种模式来教导孩子,孩子也会学会用摇摆的应答方式来面对不同的家长。
然后,孩子开始尝试从外界(邻居、学校、社会)去寻找亲密感,并试图用一种家庭似的感觉去获得安全感。孩子已经形成早期的自我感,自我感的建立是在孩子开始对自己身体感兴趣,形成身体边界感的时候。心与身是相对应的,身是心的所依,心是身的所属。孩子照镜子正是一种自我认同的开始。
这个阶段有三个最重要的任务:
(1)自我情绪的识别,体验与管理。孩子在五岁以后已经对自己的情绪变化好奇,家长要引导孩子阅读自己的情绪类型。告诉孩子这是快乐,这是愤怒,这是敌意,这是委屈,这是伤心。鼓励孩子体验这样的情绪,并鼓励孩子与父母分享情绪的感觉。家长要告诉孩子,情绪本身是没有好与坏之分的,情绪是受身体内部心理与生理共同影响产生的。但情绪需要管理,比如如何适当地释放或表达自己的情绪,如何选择环境、情绪释放的程度和时间,让孩子了解男女之间在情绪类型、情绪方式上有哪些不同。不要让孩子压抑情绪,或因为家长不喜欢某种情绪方式,如哭、撕扯东西、吵闹、拒绝、怒目圆睁,就不管孩子感受如何,大加呵斥。先告诉孩子,我知道你很……(情绪识别),也知道你内心很……(情绪体验),不过,你可以用……(情绪表达方式)来告诉我你感觉到……(情绪),并且我已经知道你想……(情绪目的),那么,为什么你还要这样无休止地……(情绪时间)呢?这样的话,就可以让孩子在一次情绪爆发中学到很多。不要让孩子误认为什么情绪是不好的,要让孩子知道,什么样的情绪发泄方式是不好的。
(2)自卑与自尊、自信与不自信。这个阶段孩子的另一个重要心理任务就是社会化,社会化过程中孩子会因为社会认同的不足,竞争意识的受挫,羞耻心的产生,学习不顺利等引发自信危机。突然感觉不那么相信自己了,自我怀疑了,有些孩子的心理可能会暂时“退化”到幼年时期,更多的依恋父母,想从父母那儿重新获取自信的资源,和自我完美感。家长要及时鼓励孩子,给予孩子坚定的信任,并把社会化过程中的受挫看成是普普通通的事,减低孩子的焦虑。家长要努力帮助孩子寻找,建立一种个人优势,如体育、艺术、写字、阅读,不管哪一个方面,孩子觉得他是最棒的,这样的感觉就会让孩子获得必要的自信与自尊。最糟糕的做法就是夸大孩子的缺点,或因为孩子学习不够好而全盘否定孩子。这样会给孩子在建构自信自尊的心路历程上增加沉重的负担。鼓励孩子勤奋学习、喜欢自己、接纳社会是很重要的。
(3)性别意识与自体性。在这个阶段要帮助孩子形成性别意识,心理学认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处在性心理发展的潜伏期。其实,更多的资料显示,孩子在这一时期一直或多或少伴有自体性爱,通过抚摸自己的身体来缓解社会化过程中的焦虑。他们对异性没有感觉,却在同性伙伴的交往中感觉兴奋与快乐,并激发友情与亲密感。家长要告诉男女孩子各自的行为规范以及自我保护的意识。
8.重视他的需要
女儿很自私
一天,上小学一年级的女儿放学回来,对我说:“妈妈,我给你留了一件礼物。”我问:“是什么礼物呀?”“是一块糖果。”我听了挺高兴,忙感谢女儿。谁知女儿接着说道:“妈妈,这是老师发给我们的。一共发了两块糖果,一块大的,一块小的。我本来都想留给你,可我看着那块大糖果特别想吃。我忍了一下,又忍了一下,最后还是没忍住。现在就剩下那块小的了。”
虽然没忍住,但不管怎样,不还是有块小的吗?我摸摸女儿的小脸,回应道:“没关系,只要女儿想着妈妈就挺好。谢谢你的礼物!”
女儿看我没说什么批评的话,一下子放松了下来,接下来的话就更让人哭笑不得了:“妈妈,那块小糖果我不爱吃,因为我觉得它可能太硬了,我怕吃了会把牙硌疼!”
其实,以前也有过这种情况,女儿会说:“妈妈,这块点心我吃不了了,留给你吃吧。”
我有些奇怪,其实从女儿很小的时候,我就教她分享的道理,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看到别人家的孩子什么事都先想着妈妈,我总是很羡慕。可女儿却总是把自己照顾得挺好之后再想到我,这让我多多少少有点伤心。
请问,我该怎么对待这种情况?
我们都曾被父母告知“孔融让梨”的故事,也把这样的故事告诉过自己的孩子。但我们听这样的故事和把这样的故事告诉孩子的时候,骨子里并不真的那么情愿,只是觉得应该如此,而不是真心如此。东方的文化追求一种“大我”的概念,不那么强调自我。所以,我们做任何事都要事先想一想这样做应该不应该,不鼓励仅仅考虑自己的意愿、兴趣,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通常认为自己想怎么做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别人期待我们怎么做。
其实按照这位母亲的担忧,我们会陷入一种难堪的情景。因为母亲绝不会真想吃孩子喜爱的糖果,只是希望听到孩子符合道德但违背意愿的声音,这其实是虚伪的声音。我们通常鼓励孩子说一些虚假甜蜜的话来取悦自己,最后获得一个机会对孩子说:“宝贝,妈妈不吃你的,妈妈只是想知道你有这样的心意。”孩子得到的感觉是不管自己是否情愿,这样的话一定要表达。更为悖论的情况是,我们教育孩子要把自己的东西无私的分给别人的同时,又告诫孩子绝不能向别人要,或者随意接受别人的东西。我也有个女儿,在她小的时候,我也曾遇到这样尴尬的场景,邻家的孩子来玩,要玩她的洋娃娃,她不肯,那孩子就哭。我问她儿歌里是怎么说的,她非常流利地说:“排排坐,分果果,大的给别人,小的给自己……”我说好东西是要和别人分享的,她回答说:“好孩子不会要别人的东西。”邻家孩子只好哭着回家了。
我们的某些文化教育违背了孩子的天性,孩子的天性是不能用善恶来判断的。我个人觉得,首先要帮助孩子珍视自己,觉得自己很重要,而不是教育孩子别人比自己宝贵,别人的需要比自己的需要更重要。一个不珍爱自己的人绝不会去珍爱别人,一个不认为自己重要的人也不会认为其他的生命很重要。我们对孩子的许多教育完全建立在大人假设的世界观里,以为我们用无私的心(实际上我们自己也从来没有真正无私过)来塑造孩子,孩子就会有良好的自我道德。其实,很多说法看起来很美,真正这样做的话,不仅伤害自己,也伤害这个社会。我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成长在线》做节目,其中有个个案很有代表性。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孩子,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每天给自己定下任务要收集多少旧电池,以此来帮助环境免受旧电池的污染。她的成绩斐然,被学校、社会多次当作典范。慢慢地,她欲罢不能,给自己定的任务越来越重,结果学习生活都受到很大影响,内心也很焦虑,最后连吃饭和睡觉都出问题了。她的父母也受到此事的影响,知道这样干下去孩子身心会崩溃,但却不知道怎么来说服她回到一个五年级孩子应该有的自然状态。我对这个孩子说:“如果我们有能力,我们要承担大一点的社会责任,为社会奉献更多的爱心,为此我们感觉很愉悦。如果我们能力很小,那么我们就承担小一点的责任,为此我们也很愉悦。如果我们能力很差,坦然地接受社会与他人的关心照顾,我们也可以是幸福和愉悦的。只有这样,社会才是一个和谐的社会。”我们的文化也告诉我们,“能者安邦兴国,无能者独善其身”,两者对于这个社会都是同等重要的。
帮助别人首先要看自己有多大的能力,我们都鼓励孩子去爱别人,在没有完成对自己的关爱时,对别人的爱就是无源之水。假想我们内心有一只盛满爱的杯子,给别人的爱是杯子中自然溢出的水,那是真爱,是真正的对他人的关怀与帮助。如果自己不珍爱自己,杯子里盛的爱就会很少,在自己对爱与被关注还很饥渴的状态下,倒空自己的杯子去爱他人,这是假爱,是需要回馈的爱,是一种希望获取更多爱的虚伪的爱。一个不顾自己的利益,把自己整得惨兮兮的人,其实是社会的负担,因为任何理想的社会都期待每个人能得到必要的舒适与满足。
对这个母亲来说,你对孩子的担忧是你内心存在对文化观念的一种困扰,这个困扰不是孩子的,是你自己的。你能做的就是充满好奇心去等待,孩子爱母亲的心是真诚的,不能容纳虚伪,你也不能鼓励孩子去虚伪!
9.男女有别
和孩子同浴的夫妇
都说孩子的性观念要从小教育。可是尺度该怎样把握呢?我有个朋友,他们夫妇一直和孩子同浴。孩子如今已经六岁。他们觉得这是非常好且健康的性教育方式。我却很困惑,不知道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
我们常常会说“如果婴儿刚生下来,看见人可以自由的在天上飞,她不会有任何惊讶。如果你看见,就不能不惊讶”。这里有个朴素的道理就是有关性观念是如何构成的。如果小孩子从小就跟父母同浴,对孩子的心身不会有什么影响,她会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到儿童与成人、男人与女人身体结构的不同,并视这些差异是自然而然的。长大后她不会惊讶为什么男孩子会长的不同,也不会产生弗洛伊德所说的“阴茎嫉妒”。孩子五岁前看男女情爱、性交、怀孕、分娩的过程,让他了解生命是如何诞生的,他虽然好奇,内心却会很平静。十岁后看就会夹杂着害羞、冲动、紧张感,内心就乱乱的。原因很简单,五岁前接触过的大多数信息会忘掉,会潜抑下来。青春后期再接触类似信息,是一种被唤醒,或一种心理反刍的过程,孩子的内心早已经有了认同,引发的窘迫、混乱就少了许多。
但我并不主张一个七岁的孩子还可以和父母同浴,原因也很简单,五岁以后的记忆都是可以被孩子记住的。五岁的孩子面临与父母心理分离的重要阶段,既要解决恋父恋母情结,又要形成基本的性别意识。和异性孩子同浴破坏孩子正常的性别意识发展过程,干扰孩子与双亲的心理分离。以为同浴可以帮助孩子发展性别意识是非常幼稚的,孩子的性别意识不只是身体性别,更重要是心理性别。虽然五岁到十一岁的孩子处在性意识的潜伏期,对亲密、身体、异性不感兴趣,而把兴趣投注到外部世界与学习,但也需要一个相对单一的环境。和孩子同浴是一种心理缠绕,会妨碍孩子自然的社会化过程,也是典型的家庭无性状态,没有男女间的忌讳与界线,很难帮助孩子形成正常的性别心态和合适的性别行为。
很明显,这对父母的做法很不妥,如果说十岁以前,袒露时不回避异性孩子,与异性孩子同眠同浴还情有可原的话,那么十岁以后这样做就有点罪不可恕了。原因是十岁后的孩子已经有了性冲突与性意识,这样做会激发孩子的亲密(乱伦)焦虑,败坏孩子的心灵。孩子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通过愤怒、破坏来压抑自己对父母的亲密需求,发展许多非行、学习障碍,用社会化焦虑来替代亲密焦虑;二是通过幼稚化来潜抑对父母的亲密需求,性心理重新回到潜伏期,甚至发展躯体的病态,通过疾病合理化与父母的亲密行为。
10.放开手来爱
我的孩子不愿上学
我的孩子今年八岁,上一年级。孩子觉得学校离家近,主动不要我接送,我很高兴。可过了一个月,孩子突然对我说:“妈妈,你中午接我吧。”我好奇地问:“中午你一回家就要吃饭,如果接你,会耽误做饭时间的。”孩子回答:“中午回家,我先做作业,你做好饭我再吃。”我觉得孩子很懂事,就答应了他。这样过了两天班主任对我说:“你的孩子上课时总哭,问他原因,他说‘想妈妈,怕妈妈不在家’。”
这使我想起了前些日子发生的一件事——那是一个星期六的上午,我要去买菜,找不到孩子,在窗口喊了几声没回应,到楼下找了几圈也没找着,便直接去买菜了。过一会儿,一位邻居看到了我家孩子,她刚才听到喊声,知道我在找孩子。便对孩子说:“你妈让你回家呢!”孩子听了赶紧跑回家,却扑了个空,于是号啕大哭,从家门口一直哭到大门外,在一个常去的店内找到我后,还一直在哭。我哄了好一会儿才好。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事情变得越来越糟,不仅要接送,平时也要我在校门口守着,他要一下课就能看到我。上课铃响了,他却磨磨蹭蹭地不主动进教室,要我把他送到教室门口,再纠缠一会儿,还要老师叫几遍才进去。后来,我被缠得没法,只有请孩子的姥姥姥爷来帮忙照看。
现在尽管大人跟着,孩子每天能按时上下学,可学习成绩根本不如以前,做作业心烦意乱,明知错了也不乐意改。上学期还是优等生,这学期最多也只是个中等生而已。眼看一个聪明健康的孩子变成了这个样子,我的内心很沉重。希望李老师能帮助我这个无助的母亲。
这封信“切下”了生活的一个片段,给人们看到的是家庭与孩子间存在的一个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只是亲子互动在某个时刻的具体反应,它由既往的关系中演绎而来,也会随着关系的发展淡化而去。问题是父母要等待多久,孩子才能放弃缠绕走出依恋。
这封信给我们的信息并不多,许多家庭内部的关系和互动规律我们只能靠假设,当然,假设常常是不可靠的。让我们思索的有以下几个问题:
(1)信中没有父亲的影子,也看不出孩子的性别。如果是八岁的男孩,最能帮助孩子放弃对母亲缠绕的人就是父亲。男孩在五岁左右的时候,要解决母子关系中的纠结,才能利于男孩的性心理和社会心理发展。如果一个八岁的男孩还和母亲纠缠不清,出现不愿上学等情形,是非常自然的事。对五岁以后的男孩,不管父亲有多忙,都需要挤出时间插入母子之间,把引导孩子长大的责任接过来。
(2)从孩子的行为看,我们很容易得出结论:孩子缺少安全感,害怕失去亲人,需要时时刻刻关注到亲情的存在。不过且慢,我们还看不出这种依恋是孩子的需要还是母亲的需要。有的父母总是把内心的焦虑投射给孩子,从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无意识地强化了孩子的依恋行为。有可能是母亲对孩子依恋情况的过度关注使孩子深深陷入对亲情的不安之中,孩子的问题只是母亲的“症状”之一。当然,这样的假设也是有危险的,如果母亲的确需要把内心的不安投射出来,孩子的问题实际上就在“医治”母亲,一旦孩子的行为得到纠正,母亲的心病也能得到痊愈(比如获得价值感、成就感或其他一些正面情绪,从而找到自我位置)。如果是这样,心理专家的过早介入会把家庭搞得更乱。
(3)信中看到最多的是母亲与孩子的互动,母亲似乎在逐渐地放弃“原则”,迁就孩子,甚至不惜让孩子的姥姥和姥爷卷入进来。在孩子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本能的趋力总是有两个相反的流向:一是对新鲜事物的探索,寻求变化;二是对熟悉事物的保守,反抗变化。两种力量同时产生并保持一种发展的均衡速率。所以,孩子上幼儿园哭,上小学哭,看不到父母哭和在离开父母后在幼儿园开开心心地闹,在小学校自由自在地玩等情况是同时并存的。不要以为孩子的哭意味着没有父母他就不痛快。很多时候,虽然孩子纠缠亲人,但是等亲人想尽千方百计离开后,孩子转脸就笑逐颜开,把父母忘到爪哇国里。临床经验告诉我,孩子在与亲人的关系中体会到两组矛盾的信息:爱与苛求;关心与冷淡。他无法识别哪一种信息更真实,因此发展一种极致的行为来确保爱与关心就是很普通的事。男孩子的这种特征与母亲的情绪不稳定或者存在癔症性人格有关。
李子勋支招:帮助孩子适应学校生活
一年级是孩子开始走出家庭、探索社会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家长与孩子都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首先是孩
子要学习新的学校规则,交新朋友,同时理解学习的重要性并培养学习的兴趣,还要在学校里获得他人的认同和成就感。家长则要修正家庭规则,把孩子的学习纳入日常的时间安排,并尽可能多地在学习上欣赏、奖励、鼓励孩子,让他在学习中体会到比玩更大的快乐。对孩子缠绕、哭等类似对亲人控制的行为,父母可以给予理解但不要支持,不要改变规则,遇到孩子反抗时可以温柔地坚持。利用孩子偶尔表现出来的例外(主动上学或做某件事),给予明确的共情、夸赞和物质奖励,帮助他培养好的行为。从幼儿园的儿童转化为一名小学生,在心理层面会有一些冲击,出现这样那样的不适应应该是预料中的事。建议父母保持平常心,把孩子的行为看成是他心性发展的一种自我磨合,父母坦诚、信赖、温暖的态度,可以支撑孩子稳步向前。
11.引导孩子的欲望
偷钱的孩子
我是一位二年级男孩的母亲。最近有件事让我非常烦恼,儿子偷拿我的钱,而且不是第一次。那是在去年的一天,我发现钱包里的四十元零钱不见了,开始担心是不是儿子偷拿了,心里七上八下的。等儿子放学后,我直接问他:“你拿妈妈钱去买什么了?”他愣了一下,诚惶诚恐地说:“买了一盘游戏光盘,分了十元给小朋友了,买了点吃的,还剩了五元。”果然是他!怎么办?要不要揍他?我努力使自己冷静下来:“这是小偷的行为,你知道吗?”接着跟他讲了些“小偷针,大偷金”之类的道理、典故。
后来我每星期给他五元零钱。其实在这之前他就有些零钱,是他自己赚的,每洗一次碗一元钱。后来上小学,有功课了,时间上感觉没那么充裕,就没怎么洗。结果出现偷拿钱。前天中午,我在房间午睡,听到有硬币掉地上的声音,我心一沉,难道儿子又在偷拿我的钱?我悄悄走出去,看到他正躲在冰箱后面,手里拿着我的钱包。我很生气:“你怎么能这样?!”一个下午我都在想该怎么办,他再拿钱是不是我也有责任?难道是钱包放在他随手能拿到的地方,他难以抵制这种诱惑?后来没有揍他,只罚他洗一星期的碗。他爸说我这样也不对,这么轻易就放过他,以后有可能还会犯。我想知道,我到底做得对不对?该不该多给他零花钱?给多少是适当的?
一个还不满十岁的孩子开始喜欢钱,并且用一些幼稚的办法来拥有钱,对父母来说,既是一件让人担心的事,也是一件让人可以高兴的事。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一个孩子能否比别的孩子成长得更快和更好,关键要看他对外部世界是否产生欲望,有没有物欲或占有欲,欲望是一个人成长的原动力。父母可以和孩子讨论通过何种方式去拥有他喜欢的东西,钱只是实现欲望的工具和桥梁,不要就钱的问题纠缠不清。十二岁以下的孩子,一般没有管理金钱的能力,每周一两块钱的零花钱就可以了。如果他需要什么东西,父母应该给他机会让他说出愿望,并共同来讨论哪些愿望是可以马上实现的,哪些愿望需要等一等。或者,哪些需要父母可以无条件满足,哪些需要父母要跟他谈条件。比如,孩子说他喜欢某个游戏软件,朋友都有,他也想拥有,这得需要几十元钱,父母可能会因为游戏影响学习而简单地对孩子说“NO!”,这样做会使孩子通过正常途径满足自己的努力落空,甚至心理受挫。孩子偷偷拿父母的钱,内心也会承受很大的道德冲突,若不是因为想得到什么东西的欲望很强,一般也不会轻易涉险。从根源上看,常常目睹父母大手大脚花钱的孩子,对金钱的欲望会大一些,因为他知道花钱可以买来快乐。节俭的家庭,孩子更知道钱的重要性,也轻易不敢乱花钱。从方法上看,父母随意放置钱会让孩子时时刻刻面临内心的冲动,可能会养成孩子乱拿钱的行为。如果父母善于管理金钱,孩子的非分之想也自然会得以收敛。
如果孩子拿的钱数目不大,我个人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只是孩子缺少正确的金钱观念,利用这件事告诉孩子如何通过正确的途径得到钱就可以了。不过,对十二岁以下的孩子,最好跳过钱这个问题直接问他需要什么,可以由父母帮助他实现愿望。如果孩子需要电脑游戏软件,要跟他讨论那是些什么样的软件,适不适合他的年龄,如果不适合,是否可以找到替代的软件。当然,如果不是暴力的,什么样的软件问题都不大。决定帮助他的话还要和孩子讨论如何分配自己的时间,不能因为玩游戏而耽误了学习。如果游戏软件的价格较贵,要讨论孩子应该分担的责任,比如在一定时限里减少孩子的零花钱等等。偷拿家里的钱是每个孩子都会犯的错,作为孩子的父母,首先要减低这件事的重要性,不要说那些“小偷针,大偷金”之类无限上纲的话,更不要提“偷”这个字。十二岁以下的孩子心理都很脆弱,会以为自己不是好人,形成创伤体验。现在的独生子女,普遍都以为家里的就可以是自己的。十二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帮助他学习对钱的管理,给他稍微多一些的零花钱,要求他建立一个账目,时不时看看,然后夸奖几句。如果这样管理的效果不错,孩子不乱花钱,可以奖励他更多的钱,让他在钱的管理上有成就感。如果乱花钱,就克扣一些零花钱,让他觉得这样做得不偿失,他就会改变做法。
母亲的问题是陷入一种文化冲突,把孩子的行为等同于大人的行为。因为大人们内心害怕“偷”这样的字眼,孩子的行为激发了成人的焦虑。这位母亲,先不要忙着处理孩子的行为,等自己内心的焦虑平息以后,再采取合适的措施。我建议今后每周给孩子一个时间,让他说出自己有什么购买愿望,讨论哪些愿望可以很快得到满足,哪些愿望需要等待,哪些愿望必须具有孩子改变自己的先决条件(当然是让他稍作努力就能达到的)。这样,孩子就可以通过正当方式拥有自己的物质愿望,也会懒得再去冒偷拿的风险。
12.教导社会原则
敏感的女儿
我女儿是个三年级的小学生。在家庭以外的环境里,她是一个懂事、聪明的孩子,老人们都称她是“小人精”。可在家里,她常常发脾气、坐立不安,有点凡事都不顺心的感觉。当她心情好时,说出来的话让你心里甜滋滋的,可一旦发起狠来,都有掐死你的心。对于这种心态,我真不知该怎么教育她。
还有,她时时都在观察我的表情,总让我笑。不管什么情况下,我没了笑容,她就要说:“妈妈又不笑了。”当我勉强地笑时,她也能感觉我的不开心,总是问:“妈妈为什么跟别人说话都笑眯眯的,跟我说话就不笑。”这给我很大压力。我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妈妈,生活的压力很重,感觉有些喘不过气来,女儿偏偏又是一个随时都需要妈妈的人。不管写作业还是玩,总希望我同她一起做,比她快了不行,慢了也不行,让她没新鲜感还不行。因此,我很烦,也很着急。今年春天,给女儿做了一个心理测验,她属于敏感型的孩子。我应该怎么对待她。
对十岁左右的孩子来说,学会在家与在外可以不一样,是一种心理成长。学校里,老师是绝对权威,孩子必须学习规则,学习与人交往的技术,学习人际沟通交流的方法。所以孩子对邻居、对周围的人用的是学校里学习的社会原则。家里则不同,没有固化的权威,孩子不必被强迫必须要怎样,她有选择行为或情绪的权力。而且现在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还能分享某些父母的权力,心性会表现得更自由。
一般在关系良好的家里,孩子会有比较多的安全感,这也是她表现得随心所欲、不愿约束自己内心的原因。关系不好的家庭,孩子可能会呈现一种虚假的懂事,因为她要分担家庭里面的忧郁与烦恼。有的孩子为了让父母的冲突减少,会逼迫自己快速成长,以便于部分地替代父母在家庭里面的功能,这样的孩子看起来很美,其实内心痛苦之极。
我想对这个母亲说,十岁的孩子还有一种情绪的“镜像作用”,越关心谁,喜欢谁,心性脾气就越像谁。你觉得孩子“常常发脾气,坐立不安,有点凡事都不顺心的感觉。当她心情好时,说出来的话让你心里甜滋滋的;可一旦发起狠来,都有掐死你的心”,也许正是孩子对你的感觉。读读孩子的话“妈妈,为什么跟别人说话都笑眯眯的,可跟我说话就不笑”,你就会明白,你觉察到的孩子身上的东西,也正是你自身的。你很烦、很急躁与孩子无关,与你的情绪特点有关。如果真要孩子在家里变得懂事、温和,你必须做一些表率。
可以利用父亲的介入来弥补你自己个性里的不足。在你的信中我读不到来自父亲的信息。如果父亲长期不在身边,或已经分离出家庭,那么你需要与女儿拉开一些亲密距离,很多事不要替女儿做主,不妨用更多的信任、欣赏、认同去处理两人间的分歧。
要关注女儿正面情绪的那个部分,及时与她分享,减少关注她的负面情绪。如果看到孩子无端的发脾气,可以装作没看见,不对这样的信息作回应,让孩子慢慢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这样的处理,更容易让孩子从负性情绪中获得经验和自我管理情绪的技术。如果看到孩子的坏情绪马上就希望能帮她克服或解决,结果不但会强化这些情绪,孩子也不能从中获益。
如果你的工作忙,心情不好,一定要先给孩子一个信息:“宝贝,别担心,妈妈有点不高兴,但不是你的错,是与……有关。”孩子需要这样清晰的信息,因为孩子可能天真的以为妈妈的一切不高兴都是自己引起的,如果自己表现好,妈妈就是快乐的。对于敏感的孩子,母亲还要说“你能关心妈妈,让我的情绪好多了……”,这样的信息也很重要,孩子可以从母亲处理情绪的过程中获得表达情绪、管理情绪的经验。
13.保持适当距离
缠着母亲的儿子
有一个母亲打电话说到自己比较苦恼的一个问题:儿子该上初三了,还是跟妈妈依恋得非常紧密。以前自己没觉得有什么,可是最近听了广播节目之后心里开始恐慌,觉得儿子对自己总是什么事情都说,晚上散步的时候一定要跟妈妈一起去,有的时候甚至班里哪个女孩给他写了信,对他有好感,甚至对某个女生的评价,全部都要告诉妈妈。妈妈开始焦虑:担心儿子是不是有什么俄狄浦斯情结;儿子现在这么大了对母亲很依恋是不是会很过分;不知道自己究竟能够做一些什么。她在电话当中还提到自己的爱人有时候也很生气,说这儿子总是长不大一样,是怎么回事呢。他们想知道,夫妻之间究竟能够做一些什么,才能让儿子长大起来。
回答这样的问题首先要降低母亲的焦虑,因为母亲的焦虑会无形中夸大或修正心理医生回答问题时的含意。先让她松弛下来,保持一种平常的心态,听回答时自我的东西就不会强行地介入。很多问题是被关注出来的,母亲听一个广播出了状况,现在也是在听解答,需要给她不一样的声音。
客观地说,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遗留一点恋母情结,这是幼年在内心深层留下的经验痕迹。人们在成年的生活中寻求舒适、柔软、放松,都是在重温躺在母亲怀抱里的感觉。生活中的艺术、沙发、席梦思、沙滩、温泉、风景区、游泳、穿衣等,都能激发一种寻找温暖怀抱的冲动,让人们的潜意识联想到母亲怀抱的一切事物,也被文化标定为美好的事物。所以在处理恋母情结时要小心,避免破坏孩子永久的美感和对美的追求。
首先我觉得这个问题本身不是问题,是这位母亲听了广播节目,才觉得儿子缠着自己是问题。而且在这种前提下,我也希望她暂时不要把自己的问题看成是问题,因为每一个孩子长大的过程是不一样的。当然,有些上初中的男孩会对妈妈出现一些排斥,想跟爸爸接近,有一些话愿意跟爸爸说,有一些活动要让爸爸参加,爸爸干什么,他就干什么。但并不是说一定要这样才好,其实心理学家在研究家庭的时候,并不认为家庭一定要怎么样才是好的。比如说在这个家庭里面,孩子跟妈妈比较亲近,什么都跟妈妈讲,如果这并不引起一些客观问题的话,比如孩子的社会适应问题,学习问题和爸爸的关系问题等,通常就不会认为孩子有俄狄浦斯情结。因为俄狄浦斯情结的特征有强烈的排它性,表现为控制母亲、拒绝父亲。
一般来讲,男孩子十二岁就要开始接受社会的认同了,如果他上了初三还总是缠着母亲,是不是说明比较晚熟呢?不是的,这不一定是孩子的问题。
我们评价一个现象的时候,很容易被卷入现成的模式。比如,对于这个缠着妈妈的儿子来说,表面上看依恋妈妈就是孩子的问题,其实事实不一定是这样。在这个家庭里,孩子和妈妈形成了情感结盟,经常互相分享情感,远远超过了妻子与丈夫、儿子与父亲之间的分享,这样的现象,在心理学来说,可能有双方的甚至三方的原因。比如儿子缠着母亲,可能就是因为妈妈的鼓励,孩子从小就感觉到母亲需要和人分享情绪与观点,学会了与母亲共情的技术,无意识地觉得这样跟妈妈相处会比较好,无意识地讨好妈妈,或者表达对妈妈的关心。孩子小时候起就靠分享体验跟妈妈相处,以便获得认同和支持,妈妈也因此表扬他、鼓励他,甚至由此更喜欢他。慢慢地,这样的交流就会形成一种惯性,一直延续到孩子很大的时候。但只要母子彼此喜欢,能从中获益,而且并不排斥他人,就不代表孩子有俄狄浦斯情节。
现在我们来谈谈,怎样让孩子像一个男孩。首先妈妈要有回避的态度,比如说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听到孩子说到某些事情,可以说:“STOP,等一等,这个问题你要跟爸爸讨论,不要跟妈妈讨论。”或者在孩子换衣服等涉及性别隐私的时候,尤其是换内裤、上厕所、洗澡时,妈妈要主动回避。回避给孩子带来很多信息,比如“长大了,妈妈不能像过去那样对我了。妈妈不能在床上跟我搂在一块儿了”,这样的信息会很自然地让孩子去选择和妈妈间的言行。这种选择是自然发生的,不是孩子有什么弱点,而是因为家庭已经不需要孩子有小时候那样亲密的行为。如果爸爸和妈妈没有意识到孩子需要自我的空间或自我隐私的东西,现在就可以提醒自己。
同时,这也有爸爸的原因,如果爸爸很忙,他会希望孩子和妈妈依恋,因为孩子一旦跟妈妈依恋,找爸爸就少了,爸爸的责任也少了,爸爸就可以安心去工作,挣钱,干事业。但是任何日常发生的事物都有惯性或催眠性,孩子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可能意识不到自己长大了,所以那个时候,关键是要提醒,而不是批评,不要骂孩子,也不要说孩子有恋母情结的问题,那会让孩子非常困惑,把他搞得很慌乱,他不知道昨天还是对的东西,今天怎么就错了,他会很失落。这时候,父母要告诉孩子,过去的方式父母是很喜欢的,现在关系需要有一些变化,父母很喜欢这样的变化,孩子也会喜欢的。当然,有时候孩子要思考,想想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有一些孩子还会反抗,要跟爸爸妈妈纠缠一下,试试能不能回到变化以前。妈妈要温柔地坚持,要是信息达到了,孩子的变化就会出来。大部分孩子尽管嘴上反对,甚至还会变本加厉,增加对妈妈的依恋,内心却会变得轻松起来。很难说孩子的依恋行为不是为了迎合母亲,以为母亲需要才做的,现在当然就可以释然了。关键是信息要传达出来,孩子意识到了,就会慢慢朝独立方面发展。
其实,很多孩子与妈妈间的依恋的延长是有意义的。社会过于强调学习,忽视了孩子如何建立社会情感与独立的经验,孩子就需要与父母有更多的情感联结。当然,依恋父母会带来孩子心理发展偏幼稚的副产品,比如现在普遍认为孩子大多偏幼稚,但是幼稚并不是都不好。适当的幼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孩子,减少社会中的应激事件。比如说很多孩子由于单纯幼稚不敢去早恋,不敢去干坏事,不敢抽烟,不敢打架,因为他觉得那些事情是长大做的,现在没长大,做了会让父母难过伤心,这样的幼稚就有一种自我保护色彩。犯罪心理学认为与父母有成熟依恋关系的孩子长大后很少犯侵害罪,原因是依恋会让他获得与他人共情的能力,心会软,做不了残忍的事。
14.鼓励孩子交朋友
在家庭中,父亲究竟该做一些什么呢?如果父亲恰好工作一直非常忙碌,现在看儿子跟妈妈粘得很紧,也希望儿子能够跟自己亲近一些,无奈就是没有时间。这时就可以鼓励孩子,与同年龄的男生多交往。社会是很大的缓冲系统,不管家庭是否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孩子是面向社会的,是愿意在社会上交朋友的,他就会得到补偿,也会得到修整,会通过同龄孩子的行为来修整自己的行为。尽管男孩心中没有父亲的形象,但是如果他能够在社会上结交到其他的男孩或者男老师,或者去崇拜一些男性的形象,照样可以成长得很男性化。
对男孩子的引导,父亲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父亲不管多忙,哪怕是国家的主席、总理,也应该至少一周有一个半天来陪孩子玩,是玩,而不是教育他。这半天完全由孩子来支配,把爸爸交到孩子手里,孩子让爸爸干什么就干什么,由此来补偿孩子对父亲的需求,这个方法的效果很不错。可能会有一些父亲,的的确确每周也抽出时间了,但却是在教育孩子,其实在这个时候他应该把自己交给孩子。
有一些孩子由于被爸爸妈妈保护得很多,本身社会交往就非常少,到了青春期,甚至是十七八岁的时候,让他去结交一些同性的朋友,他仍旧会觉得很难适应。虽然很难适应,但还是要适应,走路再难也得走,不能退。社会适应不是退回家庭就能解决的,必须要面对,要社会化,要社会化就要接触社会的人,这是不可调和的,除非一辈子在家里面躲着。
要是遇到孩子交朋友比较困难的情况,就要给他鼓励,要不停地说,“你看那孩子不错,很像你,你们之间一定很……”。有些时候家长要学会帮助孩子,把同学邀请到家里来或者支持孩子到别的家庭去串门。中国社会不是很讲究家庭聚会,西方社会孩子的交友很丰富,可以课外交友,也可以开Party,组织家庭聚会。文化也是可以学习的,现在的文化都在交融,我们也主张孩子和一些同龄的孩子交往,跟同龄孩子交往会学到很多的东西包括家庭无法给予他的东西。现在是独生子女比较多,突出的问题是缺乏兄弟姐妹的情感,但这个情感在孩子的发展中非常重要,所以父母可以鼓励他从社会上同龄孩子那里获得兄弟姐妹的情感。
从父母方面来讲,从孩子两岁开始就要鼓励他尊重、喜欢别的小朋友。家长应该知道,对一个孩子来说,人际交往是很重要的,除非他是科学家,像陈景润这样,不需要什么太多的交往,只要专心科学就行了。但实际上,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必须学会普通人的生活技术,和人交往就是很重要的技术,从小就要开始培养。如果孩子初三还不能和别的孩子交往,家长也不要太着急,偶尔提醒提醒就可以。往往是这样,越想交朋友,越交不上朋友,顺其自然反而可以交到很多朋友。当然,交朋友并不是学校生活中最重要的事。
就这个家庭来说,母亲要让孩子意识到,他这个年龄应该把一些情感、兴趣投向于家庭外部的人。把这个信息传达到就行,并不一定要疏远孩子。如果爸爸妈妈疏远了孩子,孩子仍然可以和爸爸妈妈保持亲密的话,那也是可以接受的。亲密的经验是学习获得社会情感的前提,孩子首先要能跟爸爸妈妈建立亲密关系,才可能学会跟别人亲密,这很重要。
李子勋支招:如何处理孩子和父母分离的焦虑
俄狄浦斯情结是精神分析语言,指孩子在五岁前后一段为了对抗与母亲的分离焦虑而激发的依恋母亲的情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恋母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然阶段,如果孩子在五岁前和母亲形成稳定安全的关系,恋母期伴随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感知方式会慢慢因为心身成长,被对外部世界的兴趣取代,开始社会化过程,恋母的心理趋向也慢慢地潜抑,并在成长中转化为爱的动力,形成与人达成深层亲密的能力。如果妈妈忙着工作,忽视了孩子,或个性比较冷,不怎么喜欢孩子,不能给孩子及时的照料,甚至虐待孩子,孩子就不容易与母亲形成稳定温暖的关系,恋母阶段的心理成长
也就无法完成。孩子会因此在潜意识里去寻求补偿,甚至过度补偿。比如总是渴望母爱,不愿离开母亲,害怕不被母亲接纳,对母亲的话过度认同等。
也有孩子用控制母亲的方式来表达恋母情结。为了让母亲变成自己需要的样子,做一些非理性的行为,用各种办法纠缠母亲。母亲不愿意满足他的需求时,就仇视母亲。也会有这样的情况,母亲过度依恋孩子,强化和鼓励孩子与母亲保持密不可分的关系,无意识地控制、压抑、挫败孩子自立的能力,让孩子离开母亲就不行。这样的孩子成年以后,甚至结婚生子后还会需要妈妈参与自己的生活。这种情况的恋母不是纯粹心理学的恋母,而是混杂着对母亲的依赖和服从,内心可能有冲突与痛苦。
在上面的案例里,儿子与母亲间的亲情更像姐弟间的感情,是一种彼此依恋。依恋是典型的恋母方式,是孩子与母亲的习惯性关系,这种关系并不妨碍孩子的社会生活。所以我并不认为这个家庭存在恋母情结的状况。而且这个问题是妈妈听广播后提出来的,就更有可能是她对广播信息的误解。
15.孤独是金
陷入困境的男孩
我从小就生活在单亲家庭,心灵孤单、寂寞,很少有人爱我,我总是在心灵最深处抱怨为什么会来到这个世界上。伤心的时候,总会躲到角落里哭,从来不愿意让别人看到。
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家庭服务员的角色,爸爸身体非常不好,年老体衰,家务都是我做。爸爸又找不到好的工作,我们家的经济越来越拮据,总是面临雪上加霜的窘迫。在懂得了这样的处境之后,我拼命地学习,但忧愁总是缠绕着我,学习也总不好,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一样烦恼。在家里,当我向父亲要钱的时候,父亲总是唠叨我这不好,那不好,说我乱买东西,骂我骂得翻天覆地,还说我是无用的人,我的心就像插下了一根铁棒,感觉非常沮丧。我经常会怨恨父亲,因为他给我留下了很消极的影响,可我还是深深地爱着他,总是为他着想,但这种感情从来都是隐蔽的。在初中遇到学习的挫折,我总是想要默默的去奋斗,但成绩一直在下降。我并不害怕别人不重视我,我害怕的是会对不起父亲。
我该怎么办呢?在学校里我不喜欢跟同学交往,有时候能够开朗起来,但有时候又非常压抑,我是不是有毛病呢?我在伤心的时候没有人关心我,我恨透了自己这样的生活绝境,我不知道在这样的现状当中,是能够交朋友呢,还是能够把学习成绩提上去?
对这个男孩而言,很多困难要看我们怎么对待,如果把它看成挑战、锻炼、经验,就能够培养生活的能力,面临的困境也就不是困境。也可以把困难看成很大的障碍,比如爸爸的身体不好,挣不了更多的钱,生活境遇不好,就会让自己失去自信与自尊,万般烦恼、焦虑。
解决困境关键在于态度,认为问题是什么,它就会为我们显现什么。事实上,很少有小时候非常顺利的成功人士,他们回忆早年时,都会对曾经经历的苦痛困难表示感谢。没有那段让人困窘的日子,也不会学到坚强和坚韧,那是不良境遇送给人的很好的心理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看看那些知名的科学家、哲学家、政治家,他们年轻时往往都经历过痛苦,没有父爱、饥饿、流离失所、亲人分隔等。痛苦常常使人觉醒,给人以力量,也让人知道奋斗。因为人的欲求有一种张力,当欲求被满足时,人往往比较松弛,没有进取心。这就是为什么富裕的家庭不要全方位满足孩子的物欲,而要让孩子处在欲求不满中,促使他为自己奋斗的原因。欲求不满的孩子会思考自己要做什么,能做什么,未来要成为什么人。如果从小生活顺利,就很少会思考这些有意义的问题,这种思考正是对成长的激励。
下一页 尾页 共3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