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微暗的火

_21 弗拉基米尔(美)
妮萨那样的沉郁性情,270;他发现S.夫人打算把s
突然带往赛达恩,于是也决定前去该处,288;他对
天鹅的态度,319;他跟海丝尔相似之处,334,348;
他和S走到那座一度闹鬼的谷仓所处的杂草丛生之
地,347;他反对s那种轻率看待同时代知名人物的
态度,376;他蔑视赫教授(本索引未收入此人),377;
他那过细的记忆,384;他与珍·普罗沃斯特的会晤,
审阅优美的湖畔快照,385;他对第403~474行那
一部分诗的评论,403;他的秘密是否已让s猜出,
他向S谈起迪莎以及S的反应,417;他跟S在偏见
这一问题上的争论,470;他跟自己讨论自杀问题,
493;他惊奇地发现法语里一种叫人抑郁的树名称跟
赞巴拉语中另一种树名称相同,501;他不同意第三
章里某些轻率的段落,502。;他对罪恶和信仰的看
法,549;他在编辑工作上的诚实和精神上的苦恼,
550;他谈及某位女学生以及他赴谢德家宴次数和宴
会情况,579;他欣喜而又惊奇地发现两个紧挨着的
334. 纳博科夫小说全集
词汇的音节不祥的结合,596;他关于杀人者和受害
者的格言,597;他在赛达恩住的小木屋以及那个钓
鱼人,后者是个皮肤蜜黄色的男孩儿,光着身子,只
穿一条破烂的粗蓝布工装裤,卷起一条裤脚管,经
常吃些杏仁糖和干果充饥,但是接着要就是学校开
学了,要就是气候变了,那个男孩儿不见了,609;
他出现在赫家,629;他严厉批评那种从《暴风雨》
等作品中摘引出词句当作自己作品的题名的行径,
诸如《微暗的火》等等,671;他的幽默感,680;他
回忆抵达奥唐奈尔夫人乡间宅邸的情况,691;他欣
赏一个微妙的争论点,可又对提出此说之人采取怀
疑态度,727;他憎恨某人,该人取得一些成就后便
背叛一颗高贵而天真的心灵,讲些那个受他害的人
的坏话,并以野蛮的恶作剧方式追捕他,741;出于
某种心理障碍或对另一个G的惧怕,他没能去仅有
60或70公里远的一个城市,在那里他想必会找到
一家很好的图书馆,747;他1959年4月2日致一
位女士的信函,后者在该年夏季去罗马之前把该信
同其他一些贵重物品锁在尼斯近郊的别墅里了,
768;上午赴教堂作祈祷,傍晚同诗人散步漫谈,后
者最终谈起了他的诗作,802;他谈起一个词汇所出
现的语言奇迹,803;他从汽车旅馆主人那里借来一
本弗·奈·莱恩书信集,810;他进入他朋友坐在澡
盆里刮胡子那间浴室,887;他在教职员俱乐部休息
室里谈论他跟国王长得相似的话题,以及他最后与
微暗的火 335
埃某人(本索引未收入此人)之间的决裂,894;柯
教授(未收入本索引)所编的一本高等学院教科书
中的珍闻使他和S乐得前俯后仰,929;他意志消沉
的忧郁表现和温和的谴责,937;生动地回忆昂哈瓦
大学的一位年轻讲师,957;他在S家棚架似的门廊
处最后一次与诗人见面,等等,991;回忆他发现了
那个很有学识的花匠,998;他徒劳无功地试图营救
s,以及他成功地抢救了那部诗稿,1000;他排除两
位“专家”的协助而自行安排诗稿的出版事宜,见
前言。
考巴尔塔纳,一度是上流社会人士的山间避暑胜地,靠
近一些旧兵营废墟,如今是一处难以进入而并不重
要的荒凉地带,但军人家属和林中城堡主人仍记得
该处;文中并未见出现。
克隆山,贝拉山脉中一座白雪披顶的岩石累累的山峰,山
中有一家舒适的旅馆,70,130,149。
克鲁姆霍兹·哥登,生于1 944年,一位音乐神童,一个
有趣的宠儿;约瑟夫·拉文德那位知名的姐姐艾尔
维娜·克鲁姆霍兹之子,408。
莱恩‘弗兰克林·奈特,美国律师与政治家,1864~
1921,一部卓越的残存手稿作者,810。
小姑娘,见“玛斯”条目。
拉文德·约瑟夫·斯,见“奥唐奈尔,西尔维娅,?条目。
小伙子,见“文字高尔夫”条目。
曼戴沃·米拉多尔男爵,拉多米尔·曼戴沃(参见该
336 纳博科夫小说全集
条)的表亲,科学实验者、疯子和叛徒,171。
曼戴沃·拉多米尔,生于1925年,社会名流,赞巴拉爱
国志士;1936年为伺候K宝座的小僮,130;1958
年乔装改扮国王,149。
马赛尔,普鲁斯特那部小说《追忆逝水年华》中的人人
纵容的、瞎忙乎而令人生厌、不总是貌似可信的主
人公,181,691。
玛尔鲁夫斯基式人物,一种姓氏首音误置现象的人物,源
自19世纪早期俄罗斯外交家考玛尔鲁夫斯基公爵,
该人在国外朝廷常因拼错自己姓氏读音而闻名,诸
如玛卡尔鲁夫斯基,玛卡尔伦斯基,斯考摩鲁夫斯
基,等等。
玛斯,玛尔斯(战神),麦尔(母驴),见“小伙子’’条
目。
穆特拉山,见“贝拉”条目。
聂加林和安德隆尼考夫,两位苏维埃“专家”,至今还在
搜寻埋藏的珍宝呐,130,681,741;参见‘‘王室珠
宝”条目。
尼特拉和印德拉,布拉威克湾外一对小岛,149。
诺杜,奥登的同父异母所生的弟弟,生于1916年,莱奥
普德·奥唐奈尔跟一名赞巴拉专门扮演男童的坤角
儿所生之子;一个打牌经常作弊的家伙,卑鄙的叛
徒,171。
奥戴瓦拉,赞巴拉东部昂哈瓦市北边一个美好的城镇,尊
敬的祖勒(意谓“象棋中的车”)·布瑞威特一度任
微暗的火、 337
该城市长,该人是奥斯文·布瑞威特(好似乌鸦聒
嘈那样,q·v,q·v①)的叔祖父,149,286。
奥登,唐纳德·奥唐奈尔的假名,生于1915年,世界闻
名的演员,赞巴拉爱国志士;从K口中得知秘密通
报,却又不得不前去剧院演出,130;开车从剧院护
送K到曼戴沃山脚下,149;在海滨洞穴附近跟K相
一会,同他一齐乘汽艇逃亡,同上;在巴黎执导电影,
171;在莱克斯市拉文德寓中逗留,408;不该跟那
个嘴唇肥厚、头发邋遢的电影女演员结婚,691;参
见“奥唐奈尔,西尔维娅”条目。
奥唐奈尔·西尔维娅,娘家姓奥康奈尔,生于18957
18907,奥登(参照该条)的多次旅行、多次结婚的
母亲,149,691;1915年与学院院长莱奥普德·奥
唐奈尔结婚,生子奥登,离婚后与第一代瑞尔公爵
彼得·古塞夫结婚,使赞巴拉增辉不少,直到1925
年离婚为止,继而又嫁给她在夏蒙尼②遇到的一位
东方王子;随后又结过若干次多多少少相当风光的
婚;在本索引编纂时,她正跟约瑟夫·拉文德的表
亲莱昂内尔·拉文德办离婚手续呐。
①q。V-拉丁文quod Vide的缩写。参照该条之意,读起来“呱喂吠”颇
似乌鸦叫。
②夏蒙尼,法国上萨瓦省阿尔卑斯山中的世界著名旅游胜地,包括欧洲最
高峰勃朗峰(Mortt—BJanc),夏蒙尼是攀登勃朗峰(4807米)的起点,山岭终
年积雪-这个胜地有世界上最高缆车与其相连。今已发展为冬季滑雪和夏季冰川
旅游中心。
338 纳博科夫小说全集
奥莱格·瑞尔公爵,1916—1931,瑞尔公爵古塞夫上校
(1885年出生,至今仍然生气勃勃)之子;K最亲密
的伙伴,死于一次滑雪事故,130。
昂哈瓦,美丽的赞巴拉首都,12,71,130,149。171,
181,275,579,894,1000。
奥塔尔公爵,上流社会异性恋者,赞巴拉爱国志士,生
于1915年,他的秃顶,他的两个十几岁的情人弗萝
尔和菲法尔达(后成为奥塔尔公爵夫人),两个姑娘
皆为德·菲丽尔女伯爵的高贵女儿,有趣的灯光景
色,7l。
帕山,参见“贝拉山脉”条目。
佩恩公爵家族,佩恩的盾章纹饰,270;参见我的王后迪
莎条目。
谢德的短诗:《神圣的树》,49;《秋千》,6l;《眺望山
景》,92;《电的本质》,347;《四月里的雨》中一行,
470;《自山》中一行,782;《艺术》起首四行诗,957。
波塔雅尼克,即塔雅尼克(参照该条)。
宗教:与上帝沟通,47;罗马教皇。85;思想自由,101;
罪与信仰问题,549;‘参见“自杀”条目。
瑞波逊洞穴,布拉威克海湾的一个岩穴,以一位著名玻
璃制造人的名字命名,该人为王宫制造的特殊彩色
玻璃窗上体现出碧蓝海水的迂回和涟漪的映象,
130,140 .
谢德·海丝尔,S的女儿,1934—1957;值得深切的尊敬,
宁愿选择美丽的死亡而不愿赖活在丑恶的生活中;
微暗的火 339
家中的鬼魂,230;闹鬼的谷仓,347。
谢德·约翰·弗兰西斯,诗人和学者,1898—1959;他
创作《微暗的火》以及他与K的友谊,见前言;他
的外表、癖性、习惯等,同上;K设想S初次与死
亡的小接触,s开始写那首长诗时,K正在学生俱乐
部下棋,1;他跟K黄昏时散步漫谈,12;他微微预
见到G,17;K通过亮着灯的窗户观察s的寓所,47;
他开始写诗,完成第二章,第三章写了一半,K在
这期间三次前去拜访,同上;他的双亲,赛缪尔·
谢德和卡萝琳·路金,71;K的影响见于一段异文,
79;莫德·谢德,s的姑妈,86;s把那个当作死亡
象征的上弦玩具拿给K看,143;K谈论s常犯的昏
厥毛病,162;S开始写第二章,167;S谈论评论家、
莎士比亚和教育等,172;K在自己的生日和S的生
日那天观望s家客人纷纷到来,s写第二章,181;s
回忆他对女儿的担忧,230;他的脆弱或谨慎,23l;
他对当地的动植物品种过分夸大地感兴趣,238;
270;在婚姻上,K的复杂性和S的单纯性两相比
较,275;K提醒S注意傍晚落日空中划过一种彩粉
笔画般的污迹,286;他担心s没完成他俩联手合作
的著作就可能离开,288;他在7月15日白等了s很
久,338;他跟S穿行汉兹奈老汉的田野,重组S的
女儿对闹鬼的谷仓进行的探险考察,347;s的发音,
367;S论蒲柏的著作,384;他对彼得·普罗沃斯特
的抱怨,385;他在写第406—416行诗时与G在瑞
340 纳博科夫小说全集
士的活动在时间上同步进行;408;又是他的谨慎或
周到的考虑,417;他26年前可能瞥见过迪莎别墅
以及小佩恩女公爵和她的英籍女教师,433;他显然
汲取了有关迪莎的素材,K答应泄露最后一个事实
真相,同上;S对偏见的看法,470;K对自杀的见
解,493一;s和K对罪和信仰的看法,549;S乖戾的
殷勤,喜欢在我家进素食,579;谣传他对一名女学
生特感兴趣,同上;他否认一名火车站站长神经失
常,629;他心脏病发作跟K壮观地抵达美国在时间
上同步进行,691;K在一封致迪莎的信中提到s,
768;K最后一次与s散步漫谈,并欢欣地得知s正
在艰辛地写“山峦”这一主题——一个可悲的误会,
812;K跟S玩高尔夫游戏,819;K准备为S到图
书馆查点什么,887;s维护赞巴拉国王,894.;精神
病学者和文学专家(!)柯教授编写的一本教科书中
的胡说八道逗得s和K乐不可支,929;他开始使用
最后一批卡片,949;他向K透露他的任务已经完
成,991;一颗射杀别人的子弹致他于死命,1000。 ,
谢德·希碧尔,谢德之妻,到处可见。
影子派,一个弑君组织,指派格拉杜斯(参照该条)暗
杀那位自我流放的国王;该组织头目的可怕的姓名
甚至在一位学者编纂的不引人注目的作占擦引里也
不能提起;该人的外公是个很勇敢而知名的建筑工
人师傅,1885年左右受雇于浮夸王索古斯,在他的
住区里干些修理活儿,随后就在神秘的情况下跟他
微暗的火 341
的二名年轻学徒一齐在王室厨房里被毒死而消逝,
那三个学徒名颜、容尼和安格林,如今在荒野山谷
还能听到一首保留着他们三人名字的民谣。
莎士包亚,海尔法男爵,别名凝乳迷,生于1921年,上
流社会人士,赞巴拉爱国志士,433。
斯泰恩曼·朱利叶斯,生于1928年,网球冠军,赞巴拉
爱国志士,171。
博凯的苏达格,一位天才的镜子制造者,赞巴拉山峦中
的博凯地方保护神,80;生平寿命不详。
自杀,K对自杀的看法,493。
塔伊尼克,俄语,秘密地点,见“王室珠宝”条目。
索古斯三世,绰号浮夸王,K的祖父,经过长期呆板的
统治后驾崩于1900年,享年75岁;他喜欢头戴盥
洗用品的防水袋,身上那件猎人牌茄克衫上只别着
一枚勋章,骑着自行车在公园里转悠;他矮胖秃顶,
鼻子像个通红的李子。蓄着两撇翘起的英武而老派
的小硬胡子,身穿一件绿丝晨袍,手举一个火炬,80
年代中期有一段时间经常每夜在王宫和剧院之间那
条秘密通道中途会见他那个戴着头兜的情妇伊丽丝
。阿赫特(参照该条),那条通道后被他的孙儿发现,
130。
玻璃镜面,一种深蓝色名贵玻璃,制作于博凯,一个中
世纪赞巴拉山峦中的地区,149;参见‘‘博凯的苏达
格”条目。
诗文翻译;从英语译成赞巴拉语,谈到康玛尔译莎士比
342 纳博科夫小说全集
亚、密尔顿、吉卜林等人的作品,952;从英语译成
法语,多恩和马伏尔的作品,678;从德语译成英语
和赞巴拉语,《恶尔精》,662;从赞巴拉语译成英语,
《雅典的泰门》,39;《老埃达》,79;阿尔诺的《海
市蜃楼的姑娘》,80。
末代乌兰国王,赞巴拉君主,1798—1799年执政;一位
令人难以置信的既英明又残暴的奢侈君主,他那飕
飕响的鞭子使赞巴拉陀螺转得像彩虹;某夜被他妹
妹的一群联合起来的亲信处死,681。
万妮萨,红蛱蝶(sumpsimus),回想起这种蝴蝶,270;
飞越瑞士山边的一道护墙,408;用图案描绘,470;
漫画化了,949;在夕阳映照下,伴随S的生命最后
时刻,993。
异文:作为窃贼的太阳和月亮,39~40;安排那种释放
受压抑情绪的场景,57;赞巴拉国王的逃亡(K供
稿,8行诗),70;《埃达》(K供稿,一行诗),79;
月形天蚕蛾的干瘪皱缩的蚕茧,90~93;儿童发现
一条秘密通道(K供稿,四行诗),130;可怜的斯
威夫特,可怜的——(大概是指K),231;谢德,0m—
bre①,275;弗吉尼亚白蛱蝶,316;我们的系头头,
377;一名仙女,413;增添的蒲柏诗句(大概是指
K),417;’ranagra dust(一个先见预知的卓越范
例),596;这个美国,609~614;一行诗的头两个
①法语,阴影。
微暗的火 343
音步给更换了,629;对蒲柏的滑稽模拟,875—899;
可悲的时代和社会小说,922。
连雀,一种丝鸟属类的鸟,1—4,13l,1000;谢德丝鸟,
71;有趣的联想迟迟得以实现。
窗户,见前言,47,62,181。
文字高尔夫,s对它的偏爱,189;参见“小姑娘”条目。
雅鲁佳王后,1799—1800执政,乌兰(参照该条)的妹
妹;在传统的新年节日期间跟她的俄罗斯情人一齐
淹死在冰窟窿里,681。
耶斯勒夫,昂哈瓦市北边一个美好城镇、地区和主教管
辖区,149,275。
赞巴拉,一个遥远的北方国度。
344
译后记
60年代初,美国一度出现小说形式危机的论调,认为古
往今来的作家已把小说形式用尽,不可能再有什么突破性发
展。纳博科夫的《微暗的火》于1962年出版后,著名美国女
作家玛丽·麦克锡当即赞扬这部小说为“本世纪伟大的艺术
作品之一”,并以此为依据驳斥了上述说法。英国作家安东尼
·伯吉斯称它是一部才华横溢的拼合起来的小说,并把《微
暗的火》与纳博科夫另一部小说《防御》收在他的《现代小
说:九十九本佳作》一书中。
这部小说的结构确实十分奇特,全书是以“前言”、“诗
篇”、“评注”和“索引”四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999行诗,
仅占全书十分之一,后一部分则是对长诗所做的繁琐注释,
“前言”和“索引”也纯属虚构。纳博科夫的意图是要读者与
作者合作,通过反复对照阅读,自行在头脑中构成一个曲折
的故事情节。
纳博科夫曾把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译成英文。
他一向反对附庸风雅的意译,主张直译,并靠注解来阐释,因
此该诗译成后竟达四大卷两千页,译文仅占208页,其他均
为注释,工程可谓浩大。因此可以说他写《微暗的火》无疑
是在译《叶甫盖尼·奥涅金》的过程中产生灵感而写的。纳
博科夫又熟谙英国文学。18世纪英国诗人蒲柏曾写过一部
‘-
r
译后i己
345
《群愚史诗》,对批评他的人进行讽刺,全诗以英雄双韵体写
成四章,并附带一名虚构的评论家所作的古怪注释以及一个
令人发噱的索引(实为对自我中心的学者炫耀学识所作的滑
稽模仿)。纳氏在写《微暗的火》时,显然也受到蒲柏这部著
作的影响。 .
《微暗的火》的情节大致是这样的:一个幻想的欧洲赞巴
拉(虚构的国度)的国王,被废黜后逃至美国,化名金波特
在美国一家学府任教。他是个同性恋者和素食主义者,对他
的邻居诗人教授谢德施加影响,希望后者能把他的生平事迹
写进诗作。后有一名罪犯误认谢德是判他入狱的法官而将他
枪杀,但金波特却认为那名枪手是革命后的赞巴拉国派来的
刺客,原想杀害的是他。他征得谢德夫人同意代为编订出版
谢德的诗作遗稿《微暗的火》,但发现诗中并无他的传奇经历,
便妄加揣测,穿凿附会,东拉西扯,加以注释。全诗其实是
那位既不信仰马克思、也不推崇弗洛伊德的美国资产阶级老
诗人苦心经营的、罗勃特·弗罗斯特式的自传体叙事诗,对
人的出生、病痛、爱情、结婚、死亡和来世等人生意义,现
实与虚幻,时空,美学,艺术同现实的关系等方面的探讨。
诗名《微暗的火》出自莎翁悲剧《雅典的泰门》第四幕
第三场中对比日月光源那句话,意指太阳虽然可能是个吸取
大海水分的窃贼,却还原给大地以果实,是生命力的源泉,而
月亮则是个彻头彻尾的窃贼,寄生虫,一种反复无常而欺骗
的源泉,它那微暗的火只是反射之光而并非真正的光芒。纳
博科夫借此在书中暗喻诗人谢德是个太阳似的人物,从现实
中汲取经验,把它变成真实的艺术以丰富人生,而疯狂的金
346 纳博科夫小说全集
波特却是个月亮似的人物,虚幻地对待现实,徒劳无益地妄
想从谢德诗中吸取光芒。纳博科夫仿佛是在探讨两种迥异的
作家的创作想像力,一种是健康的,另一种则是病态的。西
方评论家大都赞誉纳博科夫这首长诗是篇佳作,堪与美国著
名诗人弗罗斯特的作品相媲美。
纳博科夫在本书中展示了他那浩瀚才智和丰富学识,运
用了大量文学典故、引喻、多语义性、多种语文的双关语以
及镜像等等,并把作品编织得迷津一般,需要读者耐心阅读
方能识破谜底。他曾说,“文学,真正的文学,并不能像某种
也许对心脏或头脑——灵魂之胃有益的药剂那样让人一口囫
囵吞下。文学应该给拿来掰碎成一小块一小块——然后你才
会在手掌间闻到它那可爱的味道,把它放在嘴里津津有味地
细细咀嚼;——于是,也只有在这时,它那稀有的香味才会
让你真正有价值地品尝到,它那碎片也就会在你的头脑中重
,新组合起来,显露出一个统一体 而你对那种美也已经付出
不少自己的精力。”①《微暗的火》正符合了纳博科夫这种要
求。因此可以说他对自己心目中的读者要求甚高:他们必须
具有丰富的文学修养,精通多种语文,又得是个头等诗人和
福尔摩斯,还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特强的记忆力。纳博科
夫曾大声疾呼道:“给我具有创造性的读者。这个故事是给他
写的。”②确实,《微暗的火》不仅要求读者具有创造性的想象
①见纳博科夫:《俄罗斯文学讲稿》,哈尔考·布瑞斯,乔瓦诺威奇出版物
1981年)05页。 .,
②见纳博科夫;《果戈理》.纽约新方向出版社,1949年,第140_页。
译后记 347
力,而且甘愿劳神参加小说中错综复杂的游戏,例如上述的
小说情节仅是表面一层的故事,细加追究,金波特又可能是
那家学府俄语系中的一位腐儒教授波特金,幻想自己成了赞
巴拉国王,书中虚构的阿巴拉契亚又可能就是赞巴拉,长诗
和注释也可能皆出自诗人谢德之手①,等等。
另外,这部作品恰恰又与纳博科夫的写作方法吻合。他
一般在创作时并非按顺序一章接一章地写下去,而是零零碎
碎地写在卡片上(《微暗的火》中的主人公谢德就是这样写
诗),最后再把它们颠来倒去地整理安排成篇。他还喜欢用冷
僻古奥的词汇,读他的作品尚需手边备一部《韦伯斯特、大辞
典》作为向导。因此,有的西方评论家说他操纵笔下人物如
操纵木偶,语言如蝶翼上的瑰丽色彩,认为他是福克纳以来
美国最重要的一位作家,或是乔伊斯以来最有风格、最具独
创性的作家。②
《微暗的火》这部小说,尽管手法怪异,作者在其中既卖
弄学问,也对卖弄学问予以讥讽,但读者仍会从中发现不少
真知灼见。作者还辛辣地嘲讽了西方流行的弗洛伊德学说和
精神分析学,对美国学府、出版界、文学评论和社会风尚也
极尽讽刺之能事。全书文笔诙谐,展现了独特的纳博科夫式
的幽默。
①详见布里安‘博伊德《纳博科夫传》(美国时代卷),普林斯顿大学出版
社,1991年,第444页。
②详见拙文《浅论纳博科夫》。载《世界文学》1987年,第5期,第59—
84页。
348 纳博科夫小说全集
至于这部小说的涵义究竟是什么,西方评论界众说纷纭。
有的认为是嘲讽西方评论界和出版界,有的认为是讽刺欧洲
知识分子在美国的境遇,有的认为是一幅对美国学府的笑剧
式的漫画,还有的评论家干脆认为要把这部作品的涵义弄清
楚,则是糟蹋这部别出心裁的艺术作品。玛丽·麦卡锡说得
好,“《微暗的火》是一个玩偶匣,一块瑰丽的宝石,一个上
弦的玩具,一次疑难的棋局,一场地狱般的布局,一个捕捉
评论家的陷阱,一部由你自行组织的小说。”①总之,读者可
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从这部扑朔迷离的小说中悟出迥然不同
的涵义。
1985年夏,美国作家约翰·赫赛来华访问,曾在冯亦代
和毕朔望两位师长的陪同下,来寒舍小聚,畅谈美国文学。他
得知笔者在研究纳氏作品并已译过《普宁》一书,建议应把
纳氏的最佳作品《微暗的火》译介给中国读者。由于译此书
难度较大,我只试译了其中“前言”、“诗篇”第四章和有关
注释一小部分交李文俊学长,发表于《世界文学》1987年第
5期上。转眼间十年过去了。今年春,时代文艺出版社约我续
译此书。我遂诚惶诚恐地用了半年时间终把这部20万字的小
说译全,但闻曾经鼓励我译此书的赫赛先生已于1994年逝
世,令人不胜怀念那位一向对中国友好的朋友。
纳博科夫由于1955年那部争议性很大的小说《洛丽塔》
而遐迩闻名,当时西方一般读者大都视他为一位通俗畅销书
①见诺曼·派基编:《纳博科夫评论集》。英国路特里基与凯根.保尔出版
社。1982年。第11 7页。
一_l
l
译后记
349
作者,纳博科夫对此大不以为然。美国作家兼评论家怀特·
麦克唐纳认为纳博科夫写《微暗的火》,好像是带着一种高傲
的微笑,对广大读者说,“你们认为我是个畅销书制造者,那
就请读读这部作品试试看!”
梅绍武
于1997年10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