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从零到亿万

_17 梁建华(当代)
  爱动脑筋的和田一夫反复琢磨此事:上海市长为什么如此热心地考察香港的经济形势呢?
  他的结论是:中国政府派遣繁华的商业都会上海市的市长来港考察经济,显然中国志在经济开放。
  敏感的和田一夫,张开他搜索商业信息的敏锐嗅觉,寻找他认为可以成立的理由。
  他从传媒中了解到,中国政府高级官员的子弟,有1.1万人正在美国留学。
  他如同从独生子女的穿着上发现下世纪的生活方式一般,立时心里一亮,又抓住了一丝蛛丝马迹:
  这些子弟将肩负下一代的重任,中国的观念也会逐渐发生变化吧!
  ……
  后来,在一个正式场合,和田一夫非常难忘地受到了中国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江泽民总书记的接见。
  “百闻不如一见”。这次会面给和田一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和田一夫对江总书记的印象非常之好!他发现江总书记是个非常有见地的人。他强烈的危机意识和很高的透明度,令和田一夫顿生好感:这是一位不讲空话,注重实际,不粉饰太平的领导人!
  江总书记与和田一夫谈论了反腐败问题。江总书记毫不文过饰非地表明自己的观点:中国的腐败问题很严重,政府一定要严肃对待。
  和田一夫听着这个严肃的话题,却有如沐春风之感。中国领导人的危机意识令他感到希望。以他人生的经验来看,正视问题,方能解决问题,危机意识往往可以有备无患,化险为夷!
  基于对中国政局的信心与对中国领导人的良好印象,与中国政府官员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他与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儿子邓朴方,有过多次的会面,彼此已像老熟人一般亲切熟络。他与邓朴方有个约定,准备改造维多利亚公园,好让邓小平在1997年来到在他的英明政策下回归祖国的香港看一看。
  种种迹象和感受,令他的感觉越来越明朗坚定:他相信中国政府,对1997年之后充满乐观!
  和田一夫认为,中国向英国政府作出的保证,现有政策的50年不变,承认外国企业存在等承诺,是一个世界性的承诺。
  “一国两制”对香港是最好的政策,中国政府会坚定地维护这一制度的。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毫无风险。没有谁会对你的前途打保票,就是打了也不作数的。和田一夫爽朗地大笑。
  他达观地看待这一问题:“机会与风险是一起存在的,如果害怕承担风险,那么机会就会失去!”完全是商海弄潮儿的勇气和胆量!
  香港的《信报》在1995年如此评价说:“5年前,八佰伴集团宣布把总部由日本迁往香港,当初引起日本经济界的很大震动。现在看来,财经界的人士无不被和田一夫的高瞻远瞩的决定所折服。”
  站得高、望得远的和田一夫不畏风险把握了先机,抓住了主动,现在得以谈笑风生纵论时事。
  有记者问他:“你看日本企业现在到香港是不是太迟了一点?”
  和田一夫毫不回避地说:“是啊,迟了一点。”
  尽管批评表达得很温和,他仍以日本式的不露锋芒的话语予以缓冲,和田一夫说,机会仍有的,“香港九七回归之后,经济上将跟中国内地的联系更加密切。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机会我想会越来越多。”
  和田一夫相信这条朴素的真理:世界上谁都愿意富起来,决不可能只有中国人不想富裕。通过经济开放富裕起来,是人类共同的愿望,何乐而不为呢?
  他以直面现实的乐观主义宣称:香港经济界人士所害怕的“香港中国化”不会发生,而“中国香港化”却即将揭开帷幕。香港的归还对中国来说,是发展经济的大好时机!
  和田一夫在首次访华时,便果断地抓住时机,与中国政府介绍前来沟通感情的东安集团签订了协议。
  东安集团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大型复合企业集团。和田一夫与它签约,同意共同出资在香港开设东安集团经营的高级涮羊肉食馆东来顺。
  这种诞生于满族人军旅生涯的吃羊肉的方法,经过世代的演变,已经成为北京的一道名菜,与“全聚德”的烤鸭并称。
  这一京味火锅的吃法,是将片薄如纸的羊肉片,在滚沸的火锅上烫一下就取出来——这一过程叫“涮”,然后蘸上用花生酱、豆腐乳、韭菜花等近10种香料配成的调料,味美可口,毫无膻味。
  “涮羊肉”的关键是选料的考究,其羊肉必须是内蒙古特有的小尾巴绵羊。东来顺的羊肉都来自于内蒙古特别定点的牧场。
  凛冽的寒冬,滴水成冰,撩开北京饭店特有的棉被一般的门帘,在红火融融的燃炭紫铜火锅上,来两三斤片薄如纸、堆叠得尺把高的羊肉片,一大海碗浸泡好的绿豆粉丝,再来几盘切得大块的白生生的大白菜——其数量足以把南方人吓倒。一家几口,或三五好友,端着斤把重的大啤酒杯,围炉“涮羊肉”,是北京冬日的一大景观。
  美食家的和田一夫当然要尝试“涮羊肉”了,这是他在香港收购餐馆时的绝招,形如老中医的“望闻问切”,不尝过,怎么敢推销给消费者?
  于是在闻名遐迩的东来顺,古色古香,雕门绘墙,红黄相间的北方风格的情调中,和田一夫如每一个来此“涮羊肉”的顾客一般,先接了服务小姐捧上的“三炮台”(即南方人所称的“八珍茶”)。喝一口,清香微甜,煞是爽口。
  然后,上火锅,涮羊肉。和田一夫挟起一片,学着主人的样子,在锅中涮了测,蘸上调料,放人口中,立刻一迭声地夸赞“非常好吃!真不错!”
  有了这一口,和田一夫已经完全定夺了:考试通过,完全满意,有信心把它推荐给广大海内外消费者!
  按照与东来顺的协定,和田一夫预计不久的将来,不仅在香港,而且将在预定建造在札幌的国际购物中心以及日本各地,共同开设店铺!
  这是和田一夫与中国经济界连结的第一条友好纽带,八佰伴中国战略的第一步。
从零到亿万--第二十一章 首开先河 抢滩环球第一店
第二十一章 首开先河 抢滩环球第一店
  1991年4月11日,和田一夫应邀访问上海。4月14日,和田一夫与中国最大的百货商场——上海第一百货商店签订协议书,在上海浦东建造世界最大的商厦。中国政府历来禁止外商对零售业进行投资,和田一夫可算是首开先河,况且“第一口螃蟹”就吃下55%的出资额,取得经营权。权威人士推测:中国政府希望借八佰伴参加浦东开发这股东风,掀起一个外国企业的投资热潮。
                和田一夫说
  从零的起步,做到成为亿万富豪,是有可能的。但是,你得牢记一个原则,就是不能中途放弃原有的努力。即使是到了山穷水尽的绝望境界,你也得坚定信心,要继续奋斗下去。
  中国的大门已经向和田一夫敞开,机会正大踏步地向他走来。
  和田一夫虽没有预知今后事的特异功能,但幸运的果实已实实在在地掉落在他的面前。
  访华后仅5个月,和田一夫和他的八佰伴,在中国市场上已迈出了第二步。
  他已签订了协议书,将在上海浦东地区建造世界最大的购物中心。
  这在中国内地是开创外商投资零售业先河的大动作!因为中国政府历来禁止外商对零售商业进行投资,和田一夫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才得以在上海浦东开店设铺。
  进展神速,成果喜人!
  事情要从1991年4月说起。
  1991年4月11日,和田一夫率领15人的上海访问团,到上海进行为期半个月的考察访问。
  这是他半年之内的第二次访华了。此次到上海,目的非常明确,要与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共同调查市场销售情况。
  说起这次访华,还有一个详和的背景。
  和田一夫访问北京时,一直给予他关照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兼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理事长马洪,在1991年的元月,给和田一夫透露了这么一个信息:
  中国政府将把上海浦东地区开发计划列为国家项目加以推动,并打算建造一个购物中心作为开发地区的拳头项目。但仅靠中国单方面建造担心经验不足,所以有意和外国流通业携手合作。
  被和田一夫称之为“马洪先生”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是和田一夫很信赖的朋友,他一直支持和田一夫全家迁居香港这一举动,也很了解和田一夫希望对中国未来有所贡献的想法。
  马洪在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领导班子会议上,推荐八佰伴作为上海浦东地区购物中心项目的合作伙伴。
  因而便有了这次考察的动机。
  此时,和田一夫理解的“相当于日本国会”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刚刚闭幕。此次会议一致通过将浦东地区开发计划列为国家项目,购物中心自然是浦东开发计划中的重要一环。
  在这次会议上,前上海市长朱熔基被提拔为副总理,并主管上海浦东开发事务。他是因为在上海的开发政绩而被提升的。
  和田一夫分析道:据说中国上层领导存在着保守派和改革派之争,但从朱先生荣任副总理的人事安排来看,中国显然已决定10年计划将推行经济开放路线。
  恰逢此时,和田一夫来上海进行关于浦东地区投资的考察访问,实在是得“天时”呀!
  果不其然,诸事顺利,抵达上海的第一天,马洪先生—一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理事长和上海政府一道为欢迎和田一夫的上海访问团,举行了热情的招待宴会。
  和田丁夫一行浏览着上海的市容,觉得人口膨胀的问题已十分严重,著名的南京路终日人流不断,摩肩接踵,热闹非凡。
  官方数字显示,上海市现在人口已达1300万,趋于饱和状态,所以政府决心开发浦东地区,造就一个新上海。这恐怕是开发浦东计划的由来吧!
  上海浦东的开发,有其自身天时地利的大背景。此时,全国改革的先行点——深圳特区的开发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原来只有几万人口的小镇,经过10来年的改革开放,已发展成超过100万人的大城市,人均收入也高居全国之首,经济开放的成果卓著!
  处于中国经济举足轻重的“老大”地位的上海,这才开始大幅度地推行开放政策,要在基础较好的长江流域起“龙头”的作用。
  借助了深圳发展的推动力,中国政府为浦东地区制定的经济政策,要比深圳、厦门等经济特区更为开放,发展要更为迅速!浦东开发比特区还“特”,已成为一时的口号。
  借着这股劲吹的东风,有备而来,“武装到了牙齿”的和田一夫,怎能不顺风顺水、如愿以偿呢?
  翌日,中方就为和田一夫推荐了合作伙伴上海第一百货商店。
  这家大名鼎鼎的百货商店,在中国的百货商店中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家”。在中国人还不知晓店名、商标都属无形资产的概念时,上海一百,在偌大的中国,在老百姓中,就是妇孺皆知的金牌店。
  在六七十年代,物质匮乏的时候,上海货便是全国的名牌,而能来上海一百采购结婚用品,操办一生大事,在当事人来说,是极荣耀、极光彩的事。
  就是眼下,八九十年代之后,各地商品都极为丰富之后,上海货仍不乏崇拜者,上海的南京路永远熙熙攘攘,这里面仍有许多来自全国各地采购商品的俊男靓女、中年妇女、壮年汉子。上海一百的店堂里永远挤满了顾客,令来自境外的商人艳羡不已:“中国的商人真幸福,像电影明星一样被人关注。”这是一位东南亚富商亲口道出的真实感想。
  因而,上海第一百货商店尽管只是上海的一家商店,既来称“中国”也未标识以“环球”、“世界”的吓人头衔,但它却比这些标在以吓人名号的后起之秀们拥有更切实的内涵。这家坐落在南京路的百货商店,确确实实具有着全国性的意义。
  和田一夫仅是从介绍中得知,上海第一百货商店在全国乃百货店之冠。但他以行家的眼睛,立即看到了这家有40年悠久历史的百货店的“非常优秀”之处。
  这家中国最大的百货商场,建筑面积为3万平方米,营业额高达7.8亿元人民币。和田一夫首先认定,工作人员非常优秀。
  而令他感到特别吃惊的是优质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在考察了百货商店以后,日本客人倾听了有关经营情况介绍,和田一夫对该店的税后纯利之高深表兴趣。
  该店的税后纯利竟高达营业额的7%,这数字令和田一夫感到吃惊!在日本,一般是该数字的1/3。而该店每个单位的营业额也不亚于八佰伴。
  和田一夫相信他的眼睛。他的结论是,该店的经营情况非常好!总经理也是一位杰出人物。“这样的合作伙伴无可挑剔了!”和田一夫非常满意。
  商店的硬件取决于商品的质量。和田一夫在各国开店的经历使他格外重视当地的货源组织情况。他富于经验的眼睛常常停留在店中的商品上。
  精明的上海同行立刻看出了他的疑虑,告诉了他一条令人振奋的消息:这些价廉物美的商品可以从中国各地进货。
  和田一夫疑虑顿消,当即兴奋起来,神情变得格外轻松起来。
  因为这些商品很令他满意。好比说,衬衫等是日本和欧洲的公司开在上海的工厂制造的,质量上乘,亦是出口产品。而在上海第一百货商店,这些衬衫,每件仅卖500日元左右,价格极为低廉。
  当地的妇女时装款式也很新颖,模仿香港、欧美款式制造的广州、厦门商品琳琅满目,比比皆是,甚至意大利名牌式样的皮包也低价出售。
  和田一夫想到:八佰伴一旦和上海第一百货商店携手合作,就能利用该百货商店的商品供应基地,也就是说,建造在浦东地区的购物中心也能摆出和该百货店同样的商品。
  “这样能行!”两天考察下来,相信实地体验的和田一夫已经做出了这样的判断,决定合作。
  此行的收获令和田一夫本人都大感意外。本来,在来上海前,他只打算先考察一下上海市的流通现状,回到香港再仔细研究决定合作与否。
  不想到上海一看,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和上海市政府的工作准备得非常充分。所推荐的合作伙伴上海第一百货商店,对照调查得来的数据衡量评估,也非常令人满意。
  谈及建在浦东的购物中心的具体问题,上海方面与中国政府很有诚意,一路绿灯,和田一夫再度吉星高照、诸事顺畅。
  购物中心的地理环境十分理想。此处正在建造环城道路。道路的内侧中心为商业中心区,将建造金融中心、贸易中心等商业建筑群。
  “这相当于东京的丸之内和银座合在一起的场所。”和田一夫心中很是得意,未能上东京开店,是他平生一大憾事,作此比拟,聊补缺憾之情。
  而且,在流”通业界,八佰伴是进入中国的第一家外国企业。在这个地理条件颇具魅力的商业中心里,可以在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地堂皇建造购物中心。
  在土地面积问题上,和田一夫要求的面积是中方提出的3倍,达10万平方米,中方经过商议,竟得以顺利通过!
  这样根据规定,和田一夫若签定合同,可以获得两万平方米的50年使用权。和田一夫当下在心里便拍了板。
  在出资额度上,和田一夫提出八佰伴希望能占51%的资本。这意味着出资额超过50%,取得经营权。
  和田一夫觉得这是谈判中的难点,没想到开场便得到了中方的首肯。
  和田一夫惊喜不置:这实在应该感谢中国政府的开放政策和决心!中国迄今为止,一直禁止外国流通业来华投资,而现在对八佰伴一下子竟放宽到投资额可超过50%,真是划时代的大事!
  据权威人士推测:中国政府希望借八佰伴参加浦东开发这股东风,掀起一个西方企业的投资热潮。
  和田一夫为八佰伴庆幸,做为流通业的第一号投资者,搭上了中国浦东开发这艘顺风船!
  在购物中心建造的具体地段上,和田一夫指定要贯穿预定建筑环状线正中的道路和地铁的交叉处并有车站的地方,还要求把地铁车站建造在购物中心内。
  但因为满足这些条件的具体场所,今后要以开发计划的蓝图为基础研究后最后确定,所以需尽快签约,才能设计整中开发计划。
  因为诸事顺利,又急待敲定,所以在和田一夫抵达上海的第三天,双方就进入了实际谈判。
  1991年4月14日,和田一夫抵达上海的第四天,便与上海市第一百货公司签订了协议书。
  双方一致同意,在上海浦东新兴开发区,合作建造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此购物中心的面积远远超过上海第一百货商店3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成为世界最大的百货商场。
  购物中心预定1992年春破土动工,1995年竣工开业。
  这家可称为世界最大的百货商厦,如此神速地签订了协议书,几乎令人难以相信!
  在此后的几年间,这间最大的购物中心一直是和田一夫关注的焦点,这一顺利、神速的签约过程也令他久久地回味。
  土地面积是中方提出的3倍,出资额八佰伴占51%(后来占到55%),且地段理想,他提出的条件,中国方面完全予以满足,这在八佰伴,当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和田一夫切实感到了中国方面的一番好意!此番顺利签约与上海之行,令他感觉到中国诚心诚意地把八佰伴当作中国未来的合作伙伴——一位朋友来考虑和对待的。
  中国方面以此来强有力地支持八佰伴总部迁至香港、稳定香港经济的行为。自己的一番善意得到如此友善的理解和回报,和田一夫心里暖融融的。
  此番签约,和田一夫认为也是他学习华人式经营方式的一大收获。就像一位华商总结的那样“大企业的组织、中小企业的决策。”若非他——八佰伴的总裁亲赴上海考察,哪能在现场当机立断,迅速拍板,直至签订协议书呢?
  如果是那种在香港开设分公司的日本企业,领导人坐镇日本,仅派香港分公司的经理飞往当地,然后再向日本汇报访问结果,接着开会研讨……这样从下到上转一圈,不知要花费多少时日,真如中国老百姓所形容的“黄花菜都凉了”。
  这也是和田一夫迁居香港,与华人巨富李嘉诚等人交往的一个收获啊!
  后来,他将心得推而广之,发觉即使在国际政治方面,比如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或者美国总统和日本首相,有时也需通过热线电话直接交谈,当即作答。
  而自己与商界其它人士,并非讨论什么像美国总统、英国首相、日本首相那样兴国安邦的最高级问题,当然更应该学习各国首脑的速决速断。
  善思善虑的和田一夫,很有“拿来主义”的学习精神呢!
  外商向中国发展事业,最大的难关是外币平衡问题。
  在中国,人民币不能兑换成外币。因此,如日本企业对中国投资,因为无法兑换成美元、日元,所以就收不回成本。
  而八佰伴因为将总部设在香港,就没有这方面的问题。
  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之后,八佰伴就成了中国籍的企业。因此,浦东的购物中心所获得的利润(人民币)可在中国统一核算后,作为资金进行再投资,发展密集型企业。
  这样,八佰伴的外币平衡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和田一夫再次尝到了迁居香港带来的便利。因为是在香港的企业,所以非常容易同中方交涉,自然中国方面也很照顾。
  和田一夫也善意地为中国的利益着想。看到中国很需要外币,他又提出了一个新设想。
  他提出在浦东地区建造八佰伴的加工厂,然后将产品出口国外,为中国带来外汇。八佰伴在新加坡拥有国际购物中心,并在世界各地拥有超级市场和百货商店及众多的中国餐馆,所以能收购那些加工厂生产出来的各种产品,中国就能获得外汇。
  这实际是他考虑中国战略时的一个计划的内容。
  这一想法一经转告中方,立刻收到良好的效果,中国方面立即表示了热情,说:这是对双方都很有利的方案!
  和田一夫在迁居香港后的第11个月,就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签订了在上海浦东地区建造购物中心的协议书。
  想到1990年5月迁居香港时,心中所存向中国内地发展的愿望,如此迅速地有了进展,和田一夫真是在梦里都笑出了声:此一向上海发展的举措,会成为今后向中国广东省等沿海地区和各地发展的一块弹跳力极强的跳板!
  和田一夫毫不怀疑八佰伴建在浦东的购物中心的前景。
  在政策方面,中国政府已制定方针,通过第十个5年计划使上海的国民收入增加4倍。中央提拔了前上海市长为副总理,以此全面支持把上海浦东开发项目列入国家计划。
  他的上海购物中心是和国家合资,估计利润丰厚,他计划在1995年建成,以此来迎接属于中国的21世纪,在跨入21世纪的前5年竣工,正是时机。
  和田一夫将把他的一系列计划付诸实践。将商业的利润用于投资,充当和上海厂家合作建造加工厂所需的资金。一方面向中国民众提供价廉物美的商品,一方面向国外出口,给中国带来外汇。
  和田一夫推断:购物中心和加工厂建成后,开始实际运行,上海就将迎来日本曾经历过的流通业革命时代。
  他亦设想:今后加工厂是否会发展成比流通业还要大的事业?中国现在未给予流通业出口权,但制造厂家有出口权。八佰伴有工厂,便成了制造厂家,能取得出口权。
  同时,这些厂家的产品也可向国内出售。以中国市场之广大,可以想见在中国仅加工厂这一项,就会发展成巨大的事业。
  和田一夫念及此,喜不自禁地算开了帐:比如中国去年(1990年)销售了6亿辆自行车,这就是说,就是车锁也至少出售了6亿把,几乎是天文数字!
  何况自行车的附件很多,诸如网篮等,如果要销售,卖掉几亿个也不成问题。
  如此推而广之,只要刻意创新,就能向中国民众提供丰富的生活必需品,市场无限广大!
  和田一夫制定的八佰伴下一个5年规划目标为一兆日元,该计划执行至1997年3月。现有了上海的购物中心和加工场等项目,营业额的指标一定会顺利完成!
  展望他的中国计划,和田一夫信心百倍,准备在这广袤的国土上大显身手!
从零到亿万--第二十二章 成败赛特 睥睨寰宇新世纪
第二十二章 成败赛特 睥睨寰宇新世纪
  1992年,和田一夫与赛特合作经营中国第一家中外合作的大型商场。赛特以其国际一流水准的硬软件使八佰伴一夜之间扬名京城,通过传媒迅速散播到全国。然而,两年后,和田一夫无奈地承认在赛特的失败,全线撤出北京。1995年,目前世界最大级别的综合商厦新世纪在上海浦东开业,第一天的客流量逾100万人,相当于中华第一街南京路的日客流量。它将成为21世纪中国时代的新象征。
                和田一夫说
  许多人有抱负、计划也周详,可是他的信心在别人干扰下无法保持坚定,结果恶运就追着他纠缠不休,甚至一生都没好运,不能成功地实现理想。
  1992年,和田一夫二访北京城。这一次,他的公文包里放着一项宏伟计划:在到1997年的5年间,在中国开设1000家超级市场。到2000年,开设1500家。以此联结起一条超市万里长城。
  自从1990年首次踏上中国内地的土地,和田一夫已经果断地在上海、深圳、东莞、无锡等地大举投资。尤其是1991年,与上海第一百货商店签署协议书,在浦东建造世界最大的购物中心。
  但和田一夫深知,要让八佰伴商号迅速为全中国人所知晓和接受,捷径就是在作为首都的北京扬起八佰伴的大旗。
  通过京城的传媒提高其知名度,然后再辐射向全国,大展身手。
  确实,八佰伴这个横跨16个国家的大型综尸企业,在国际上已经威名赫赫。但在中国人心目中,八佰伴还只是一个陌生的日文符号,甚至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此行的当务之急就是在京城寻找一个合作伙伴,而且要保证一炮窜红,让八佰伴的名字家喻户晓。
  能够满足和田一夫要求的这个合作伙伴,一时半载还真不好找哩。
  也许是注定有一段缘,位于北京东三环路上的赛特购物中心,刚刚竣工。和田一夫与之情投意合,一拍即合。赛特集团总经理杨壮生宣称:“我们必须与国际商业接轨,接受现代化的商业文明,要做到这一点,只有请外方来管理。”
  按照和田一夫的意向,八佰伴希望能对赛特投资,甚至超过50%的出资额,取得经营权。
  中国政府允许外资对饭店业、制造业等进行投资,但是不允许对流通零售业投资。
  无奈之下,和田一夫只能与赛特采取合作方式。双方商定:赛特请八佰伴来管理,并租用八佰伴的商号,赛特支付八佰伴管理费及商号使用费。
  这个先天不足的合作方式,为日后八佰伴失败地撤出赛特埋下了祸根。此是后话。
  无论如何,中国第一家中外合作经营的大型商场赛特购物中心,在双方的努力下终于开业。
  一夜之间,“赛特”、“八佰伴”传遍了偌大的京城,通过传媒迅速散播至全国各地。
  和田一夫深明这“赛特”的分量,其战略意义价值无量。
  因此,和田一夫在开张之际,说过一句如雷贯耳的话:“八佰伴在世界各地的商店哪一家都可以失败,唯独赛特只准成功!”
  仅仅只过了两年,1994年的最后一个冬夜,八佰伴的巨型商徽从赛特大门上方沉重落地,和田一夫在北京的一切努力宣告结束,包括投资兴建大型物流中心的计划也告流产,全线撤出北京。
  端的是无可奈何花落去,皇天辜负有心人。
  和田一夫在那一刻不知是否还记得他那一句豪言壮语。
  不管怎样,赛特让中国人确确实实地开了眼界,尝了洋荤,第一次认识到购物原来也可以是一种享受。
  80%是外国商品,况且开架率是90%,中国顾客可以在闲庭信步之间领略到世界的时尚风情。商品的归类和放置都有严格的规制,绝不凌乱,绝无不适。12部自动滚梯和货区内1.1米的人行通道,给人舒畅怡然的感受。
  在管理机制上,和田一夫展示了世界潮流的商场管理的硬软件模式,令人耳目一新。
  所售商品全部使用条型码管理,商场内75台收银机,由POS电脑系统统辖,每天营业结束后打出全天营业记录只需一刻钟。可以使用9种信用卡结算。商场物流和商流分开,所有进货、运输、保管由调配中心执掌。服务人员的岗前培训与岗中轮训完全程序化。
  确实,和田一夫为赛特披上了世界潮流风尚的华丽外衣,也安置了一颗国际先进管理的心脏。从外到内,从物质到精神,无不给中国的消费者一个意外的惊奇。
  就连日本的流通专家也评价说:“赛特很日本!”
  然而八佰伴的烦恼与开业俱来。首当其冲的是一些顾客的“第三只手”。
  有一组数字令人触目惊心:两年来,赛特共擒获窃贼600多名,几乎平均每天都有。现场抓获的最高日纪录是10多名——这还不包括众多的“漏网之鱼”。最高一天丢失货物8万余元。
  这“梁上君子”何许人也?
  可以说,被捉的小偷职业涉及“工农兵学商”,既有“黄发”,也有“垂髫”,文化程度从文盲、小学直至研究生毕业、高级知识分子。
  有一个外地到京出差的经理,眼瞅四邻没有服务人员,穿上架上一件标价3000多元的皮大衣,大摇大摆地走向大门,被当场抓住。而他的兜里装有3万多元现款。
  万不得已,只好把皮鞋陈列由整双改为单只,小商品用细线串起来。如此这般的“倒行逆施”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无法遏制商品丢失的“潮流”。
  八佰伴和赛特的分歧和磨擦马上迸出火花。
  中方首先提出希望八佰伴正视现实,增加人员和减少开架。
  和田一夫按照其全世界开店所积累的丰富经验,据理力争:以赛特的规模,500人足矣,90%的开架率不能再低。
  经过反反复复的争议,和田一夫终于走出其“教条主义”,将人员扩大到1300人。
  即使人员扩充了1.6倍,但其员工与营业面积的比率还是比国营商业单位低得多。
  加上赛特的开架率在京城首屈一指,因此,就算增加了1.6倍这样“庞大”的“消防队伍”,于失窃率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
  确实,和田一夫的许多现代化的管理方式与正在改革开放、迈向国际化才刚刚起步的中国国情产生了强烈的碰撞。
  比如,凡有退货者,日方人员一律予以满足,甚至自掏腰包先垫上。那些真真正正当了一回上帝的顾客反而觉得好歹逮着个“好说话的”,于是乎,买了件衣服穿个三五天,然后再鸡蛋里面挑骨头,去退货。
  到赛特去免费穿名牌成了京城的一大时尚。
  再比如,赛特的厕所豪华气派,免费开放。但不久就发现一些设施不是被损坏就是不翼而飞。就算能容忍损坏和失窃,也断不能容忍因此而造成的厕所内的污水横流。不得已,尽管违悖本愿,只能被迫收费。
  再比如,条型码管理是国际通用的。尤其是超市,无条型码无以为超市,这在国际上是“一加一”的常识。可国内商品大多不印制条型码,便只好一张张地重新贴上。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