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净空法师

净空法师(当代)
佛说阿弥陀经  第一讲  
今天开始录制第三部经,我们选择的是阿弥陀经。前面曾经录过六祖坛经、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事佛吉凶经是学佛的初阶,也可以讲是学佛人第一部应当读的经典,使我们了解佛法的大意,以及修学的态度、方法。坛经是禅宗的根本。
今天我们开始录制这一部弥陀经,这是净土的根本。所以这个三部经,首先录出来,也是大乘佛法修学最重要的典籍。尤其是在中国的佛法,我们可以这么说法,中国的佛法的特色,就是在禅宗与净土。
当时考虑录这几部经,我们也想用最短的时间跟诸位作一个介绍;以后想想,这是一部很重要的经典,所以考虑到最后,我们还是不受时间的限制,总希望帮助诸位对于这个甚深经典的理解以及修学。所以我们决定采取蕅益大师的要解,作为这一次研习的依据。蕅益大师的要解流通得很广泛,最初它是被收在净土十要,这一本书里面,印光大师有一篇序文。净土十要各个地方都可以看到,就是一般寺院,佛经流通处都有,在台湾曾经翻印过很多次。这一部书是修学净土的宝典,可以说是无上的法宝,也是蕅益大师一生精血的结晶。在民国初年,圆瑛法师曾经为要解作了讲义,宝静法师也有讲义,这两部讲义都写得非常好,因为这两位大师都是近代人,在佛法修学都有相当的成就。这两部讲义呢?特别是圆瑛法师的讲义,在我们本地普遍为大家所欢迎,也是普遍为大家所爱好。这个讲义的本子流通得很广,我们华藏法施会也不例外。应大众的要求,在去年我们也影印了大师的要解讲义;同时我们也将弥陀经的讲义,以及圆瑛法师的劝修念佛法门,再加上西方确指,我们把这四样东西合印成一册,赠送给大家。我们的本子是精装本,第一篇就是弥陀经要解讲义,第二篇是阿弥陀经讲义,第三篇是劝修念佛法门。这三种都是圆瑛法师的著作。末后,西方确指,虽然是扶銮之作品,但是这个确确实实是菩萨讲的,不同于一般的灵鬼。里面所说的都是非常正确的佛法,而且很合乎佛陀教导的修行方法,值得我们采取。这一篇文章,印光老法师也有序文介绍。所以我们将这个四本书,把它合印一起,供养给发心修净土,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诸位同修。这个本子我们图书馆有,虽然送得很多了,但是现在还剩下一些,有需要的可以向图书馆来请。
要解最初是收在净土十要,刚才我跟大家讲过,这个净土十要,我这个地方用的本子是香港翻印的本,原本净土十要。这个本子,一共是有五册,在本省所流通的净土十要,大多数是用这本子影印翻印的。有些呢,它是照原来印成五册;也有的,它把这个五册合订成一本,精装一册,这个十要就装订成一册了。这本子都很好,不管它是五册装也好,一册装也好,内容都是一样。真正修净土的,这一部书是不可不读。特别是近代的净土宗的祖师│印光大师,对这本书非常地重视。如果是发心修学呢,这个可以说是净宗必读的经典,也是我们主修的经典。
十要,顾名思义,它里面有十种;其实后来的大师,还有很多东西附在里面,不只十种。经呢?只有一种,就是阿弥陀经,其余多半都是论典。经本,就是著述,我们选定之后,决心依照这个本子来给诸位讲解。这个本子,我们尽可能在电视画面上,把重要的都写在字幕上介绍给诸位。至于经本,我们就不必像从前一样来影印赠送了,这本子流通得很广,诸位随时可以得到。前面两种,那是不得已,阿难问事佛吉凶经流通得很少,一般人找不到这个本子。坛经虽然流通得很广泛,曹溪原本很少见,有许多人没有见到这个本子,所以我们必须要流通,要将这个本子赠送给诸位。
今天是我们第一次,第一次照理讲,我们要讲玄义,就是把经典的内容先给诸位作个介绍。可是我觉得在没有讲经之前,我们先把净土的大意,给诸位作一个概略的说明。
今天的题处,一个题目‘代悬示,净土科学观’。诸位请看字幕。这是过去学校里面,题处这一个题目,是一个专题讲演的题目。今天,我就把这一篇跟诸位作个介绍。首先我们要说明一般的误会,这不但是社会对我们佛法的误会,乃至于学佛的人,也免不了这种误会。‘宗门’,指的是禅宗‘,离言说,指心性。’禅宗所标榜的‘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离言说,指心性,这是相当高的境界,一般人可望而不可及。换句话说,对宗门无从下手,这是难。那么‘教下’呢?包括了华严、天台、三论、唯识。那么这个几宗,几个宗派,都是属于教下。教下,‘多言理,少说事。’有一些人误会了,这些人玄谈,教下玄谈;清谈,理说得很玄,于事无补,好像所说的都空话。实在是很高明,不是中下根性的人所能够体会得到的。于是乎宗门教下变成什么呢?‘士大夫所宗’,他们是社会上有学问,有地位的人去学佛,总是宗门教下里面去探讨。对净土就忽视了,这是产生了很大的误会。因为‘净土’的经典,‘多说事,少说理。’大家认为这叫‘老太婆教’。我在学佛的初期,也有这样的误会。看看弥陀经,这个没什么稀奇嘛!好像一看就懂,这种经还用得着讲解吗?一看就明了,似乎不是对知识程度高的人所说的。这一种见解,这样的观念,都是‘未解佛法根本,事理不二,法门应机,万法一如之正觉也。’
到我们学佛学了几年之后,才发现到我们从前的确是误会了,的确对于净土错解了;真的不晓得净土是佛法的根本,说理也好,说事也好,理是事之理,事是理之事,理事不二啊!所谓宗门、教下、净土,乃至于八万四千法门,乃是世尊应机而说。不管怎么个说法,总而言之,万法一如,所谓是‘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这才是正觉。何况这一个法门,这个净土法门,在所有法门里面的确它是根本法门;这个意思,我们在华严经里面看得很清楚。
华严会上,世尊是以善财童子作为大乘修行的榜样。善财童子在文殊菩萨会中得根本智,以后,这才出来参学。在参学过程当中,第一位他所遇到的善知识│吉祥云比丘,四十华严所讲的吉祥云比丘。吉祥云比丘教给他的,就是念佛法门,诸位要知道,第一位善友传授给他的法门是念佛法门。那么换句话说,这个就是修学的基础,修学的开始。到最后,第五十三位善知识│普贤菩萨,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与我们这个法门相应了。不但教他念佛,就教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但劝善财求生西方净土,普贤菩萨率领华藏海会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这个四十一位是指的圆教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这叫四十一位。每一位里面,那个菩萨的数量,都不是我们算术比喻能够得知的。那么这个一头一尾,彻始彻终,都是念佛法门。当中这些善知识,所表现的,就是所谓是八万四千法门。
那么由此可知,八万四千法门都是帮助念佛法门,而是以念佛为主修,八万四千法门乃是助修,正助双修。这个主修就是正修,这一种教学的意思,教学的方法,在华严会上已经很明白地表露给我们看,我们读华严难道还不觉悟?对于这个法门,还能够说认识不清吗?还敢说这个法门是老太婆教吗?试想想,文殊是何等人物?普贤是何等人物?都是古佛倒驾慈航,示现在等觉菩萨的地位,开示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自己在修学,领悟到这一层,才虔诚肯定这个法门之殊胜。那么我讲这个弥陀经,也是不遗余力。第一次讲弥陀经疏钞演义,我用了四年的时间讲圆满。第二次图书馆成立之前,在李月碧讲堂,我讲疏钞玄义,用了七十多个小时讲完。然后接着在图书馆里面,讲疏钞演义,大概还要半年的时间可以讲圆满。第二次,比第一次用的时间要多,讲的也比第一次更为详细。这就是这个法门对于我们自己修学太重要了。将来有机会,疏钞演义我们也计划再录影,制作录影带之中。
误会消除了,我们要讨论到本题了。本题里面,我们分为五个段落来给诸位讲解。第一个大段,这就是‘信心之建立’。华严经上说‘信为道源’这个‘道’就是佛道,佛道的根源。‘信’是修学佛道,或者修学菩萨道,或者我们这样说;佛菩萨都是觉悟的意思,觉道、智慧之道、觉悟之道,‘信’是它的根源。‘功德母’,一切的功德都是从信心而生的,所以这个信心乃是一切功德之母,‘母’是能生的意思,能生一切功德。那么这个里面最重要的,信什么呢?‘信有真性’,真性就是佛性,佛在经典里面常常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真性就是佛性,既然有佛性了,所以皆当作佛。所谓作佛就是作一个智慧圆满的人,觉悟圆满的人,那就叫做佛,‘佛’是智觉都圆满。这是我们首先要相信,而后以这个信心为修行的基础,才能够圆满成佛。‘信有情识’,情识是什么呢?迷了之后,真性迷了,变成情识了。‘情’是感情,‘识’是分别;在一切境界里面,起了分别心。‘信’一切‘芋x,‘信’一切‘理’。一切事有没有呢,当然有,因为它有理,有理必有事,有事必定有个理。如果和前面来讲,真性是理,情识是事。所以这个‘信’之一字,非常的重要。
‘然而,“信”有“智信”、有“迷信”’,佛法里面,取的是智信,不要迷信。今天我们讲信佛,他这个信究竟是‘智’还是‘迷’呢?我们要把它分眺﹛C如果这个信要是迷信,那么有什么大作用?为什么呢?迷信不能够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一定要智信。所以佛法常说的,叫正信,正信就是智信。因此佛法里面讲的信,的确不同宗教所说的信。
一般信仰宗教的人,他信上帝也好,信神也好,他那种信的确是迷信。我们也可以说,他不许可智信;因为智信,你要去研究,要去追根究底,把那个事情搞清楚搞明白,这才能够相信他。如果宗教你要把他的根底搞清楚了,那你就不信了。
佛法则不然,佛法需要你把事实真相全都搞清楚,你的信心就建立了。所以佛法不要迷信,不教人迷信,他教人是破迷开悟,他教人要成就智慧。唯有智慧才能够破除迷惑,才能够相信宇宙人生事实的真相。那么这样子,我们现前智慧没有开,我们今天接受佛陀的教育,对佛教产生了信仰,当然这个信仰在初期是不成熟的,所以初期的信仰叫强信,勉强的信,为什么呢?因为这不是完全迷信,他是有条件的。
诸佛菩萨是正人君子,是圣人,是贤人,我们相信他的人格,他不欺骗我们,他的言行决定不是虚伪的,没有夸张的。像佛在金刚经里面所说的‘如来是实语者、真语者、如语者、不妄语者、不诳语者。’我们相信这个。佛的基本戒条里面,五戒,不妄语,佛教我们不妄语,他自己当然没有一句假话,我们是基于这一个观点来信仰。可是信了以后,佛要我们去研究,去理解,可见得佛并不迷信。佛不会说,我这么说,你就这么信,佛没有说过这个话,那么这种态度太武断了,那是迷信。佛讲的,我说的这些,你们去证实,这是智信。到你证实了,你就完全了解了,所以这个时候这个信才叫做真信。
诸位看这个表解‘智信’是讲的‘明心见性’,是‘统系学问’,就是有系统的学问,这个是属于智信。明心见性是智信最高的境界,统系学问是智信的开端。我们现在研究佛学,佛学它有体系,它有很精密的结构、组织,所以这个学问是属于有系统的。统系的学问,我们今天称之为科学。那么‘迷信’,恰恰与这个相反,‘未究其理’就相信他,对于他这个所以然的道理,莫名其妙,他就相信了。因此这种信免不了‘偏见’,不正确的见解。‘陋执’,执是执着,浅陋的执着。那么在古今,求学的态度上‘古人尊重圣贤’。在佛法里面,尊重佛菩萨,尊重历代的祖师大德。他们所说的,当然是有道理,为什么呢?人家是有修有证,他们是过来人。所以初学的人不敢违背,这是个指路的人。世间法里面,在我们中国,没有一个不尊重孔子、孟子;孔子是圣人,孟子是贤人,他们也是有修有证,过来人啊!
今天这个时代,科学昌明,于是乎大家不尊重圣贤了。对于圣贤的话,圣贤所讲的理论,教给我们做人做事的态度、方法,现代人用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方法来观察,来批评,甚至于说来批判。所以‘今日之下,崇尚科学’,跟古时候崇尚圣贤,在修学态度上,的确有了很大的转变。这种转变对我们来讲,是有利还是有害?这个问题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的。尊重圣贤,这个办法流行了几千年。这几千年当中,成就的人确实不少,特别是在佛门。那么现在我们把这个态度、观点转变了,完全以科学的眼光来看,试问问会不会有像从前那么殊胜的成就?这是一个很严重的大问题,是我们必须要认真地、冷静地来探讨,不能有成见,我们才能够看出这两者利害的真相。
那么下面,我们再看底下这一段,这是讲到‘信佛教’,首先我们作一个简单的解释。信佛教是‘信仰佛陀教育的目的、理论、方法。’这叫信佛教。为什么要这样说明呢?怕的是诸位误会了信佛教,把佛教看成一般宗教,那么这个信佛教是一种迷信。不晓得信佛教这个三个字,它是讲信仰佛陀教育的目的、理论、方法。那么在这个地方给诸位作个简单的说明。
‘佛教’,‘佛’这是指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在我们中国人称,这是圣人,‘圣贤被下之言行’,这个‘被’就是加被,或者有人念加被ㄅㄟˋ,实际上应当念加被ㄆㄧ,也就是俗话说保佑,‘佑’当作助讲,帮助。圣贤帮助后一代的人,这个‘下’就是下一代,帮助后一代爸本y、行为。他的言语、行为指导我们,是指导我们修行的原理原则。是‘超凡入圣之轨范’,他走的这一条路是一条标准的道路、轨范的道路。这个教就是这个意思,言行、轨范。圣贤是超凡入圣的。
那么诸位要真正懂得这个意思了,你想一想佛陀的教学,我们要不要接受呢?如果是宗教,的确可以学,可以不学;如果是教育,这个就不能不学了。世间人家说,说你没有受过教育,你听到难不难过?如果说,某人他不信宗教,你听到并不难过,也许很得意,为什么,表示什么?你不迷信。如果你说没受过教育,这个心里很难过,没有受过教育是野蛮人,是愚痴之人。特别是佛陀的教育。
佛陀的教育是正觉的教育、是理智的教育、大觉的教育,那要是没有去接受,这个的确是不应当的、不应该的。所以信仰宗教与信仰佛陀教育,并没有冲突。无论信仰任何宗教,都可以接受佛陀教育、修学佛陀教育。这是应该的。
佛教的理论、方法,在这个内容里,‘内容三藏’,‘藏’就是库藏的意思,像仓库。佛经翻到中国来之后,分为这个三大类,称之为三藏经典,就是‘经藏、律藏、论藏。’分为这个三大类。
在前清,康熙、乾隆,所编辑的四库全书;这个四库全书,就是从三藏这个地方所启发的,将我们中国所有的这些书分为四大类,经、史、子、集,四藏。佛经的三藏在前,四库全书在后,四库是模仿三藏的形式来编的。
佛经里面这个三藏是经藏,经是‘定’学,在这个地方特别跟诸位介绍的。经律论没有办法很严谨的把它分开,为什么呢?佛当年讲经说法的时候,并没有一定的法则,因此每一次所说的,戒定慧统统都具足,换句话,都有。现在我们这个经律论如何来分呢?只看这一部经典这三个意思,那一个占得多,在篇幅上占得重。譬如说,这本经书,里面讲定的这个事情,占得篇幅多,我们就把它编在经里;讲戒律的,篇幅占得多,把它归到律藏;慧的分量占得多,就把它归在论藏。其实一部书里头,往往戒定慧,它统统都有,只能够看,这一次讲演,偏重在那一方面,这个来分类。所以诸位讲那部经,读到经里头,也有说戒,也有说慧的。譬如说楞严经,四种清净明晦,就是讲戒律。阿难与富楼那尊者跟释迦牟尼佛讨论的,那都属于慧学。但是它总是以楞严大定为主,因此这个把它编在经藏里。诸如这种情形太多太多了。所以佛法的根本学问就是戒定慧,因戒生定,因定发慧,这是佛学就是觉悟之学、智慧之学。
在我们中国古人教学里头,也提出了三个纲领,那就是‘智仁勇’,与佛法‘戒定慧’的确是有相应之处。也许正如古人所说‘英雄所见,大略相同。’这是不谋而合的。
佛法的教学,是以经,以论,来印证我们的知见;就是我们的常识、我们的见解,是不是正确?有没有错误?拿经与论作标准,来印证。
初学的人,以这个为修学知见的标准,到你自己证果的时候,拿这个来对照一下,来印证一下,我们知见对不对,为什么呢?如果凡是达到智慧圆满的人,他的知见一定相同的;所谓是‘英雄所见,大略相同。’因为英雄还不一定成就圆满的智慧,所以说大略相同。而佛与佛是圆满的智慧,所以说‘佛佛道同’,他这个知见一定相同,因此经论可以给我们作印证。
而‘戒’律呢,则是修正我们行为上行持,行为的标准,我们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以戒律来作为标准。
戒律里头有小乘戒、有大乘戒。小乘的戒律就是我们自律的生活规范,而大乘戒律则是我们入众的生活规范。那么由此可知,生活规范是很重要的,这个是世间的秩序。如果我们失去了规范,那么这个世界就乱了。佛家的戒律,跟我们儒家的礼,它的精神,它的用意,完全相同。所以有礼,人就安了,身心安稳。无礼,身心就危险了,这个社会就不安定了。
学佛也是如此,大家都遵守戒律,每个人身心安稳,身安则道隆啊!才能入道啊!如果身心不能够安稳,诸位想想,禅定从那里得到?没有定,智慧怎么能够现前?所以佛法教学的内容,不外乎戒定慧三学,从初发心一直到无上道,初发心是我们初学,无上道是成佛,绝没有违背戒律。因为戒律的,这个是正行,正确的行为,是从定慧当中,自自然然显露的。因此它是属于性德,修德与性德相应;不是佛菩萨制作的,不是他的意思,不是佛菩萨要范围我们,不是的。这个是一切人的天性,那么我们今天觉得我们自己的思想行为与戒律相违背,那是我们失去了天性,迷失了本性,本性里面的行为就是戒律,因此戒律,我们焉能够不守呢?守戒律就是恢复我们的本性。
那么佛法修学的目的又是什么呢?这是很重要的,我们要晓得佛法修学的目的之所在,从正信开始,及至正确的理解,可见得这个信就不是迷信。如果只叫你相信,不叫你去理解,这个信是迷信。信了之后,一定要去研究,要去理解它,所以这个信是正信;正解这是正信。事理都正确地明了了,你的行为自然就正了,所以行也正。最终的目标是正觉,正觉这是讲成佛,成佛就是成正觉。
我们讲这个信,是信这个。正信是信自己有佛性,信自己知见行持与十方诸佛本来无二无别。解,解的是经律论,信的是经律论,行的是戒定慧,是智仁勇,这样才能够成就大智大觉,这是我们讲到这个信的一点意思。
第二段,要跟诸位说明‘佛陀教育之修学’,佛陀教育的修学以今天这个观点来看,确实属于‘科学方法’,前面讲了,它是统系的学问。因为它的精神,修学精神,它着重在‘慧解’,智慧正确的理解,‘破迷启悟’,启是开启,打破迷惑,大彻大悟。
释迦牟尼佛鼓励这些学佛的,就是修学这个教育这些人,要立定‘志’愿,‘取大道’,大道就是前面所讲正信、正解、正行、正觉之道,成佛之道。如是的理解、如是的发心,而后起行,‘践行’,践是实践,行是行为,我们要去做到。解了以后,我们要行,解是知见,知行合一,行解相应。怎么去行呢?‘师法佛祖’,佛是我们的根本老师│释迦牟尼佛;祖是代代承传这一个教育的大师。这一些人都是我们的榜样,我们看,他是怎么自己修行?他们是如何教化众生的?我们要学‘自行化他’。自行化他的榜样,一切大小乘经典里面都有,不但是华严里面具足佛祖自行化他的榜样,我们这本弥陀经里面,也说得详详细细。希望诸位在这些地方要特别留意,要好好地学习。还有一点,这很重要的,修学的‘态度’,我们修学成败的枢纽就在这个地方。
记得在十年前,我初到台北来讲经,有不少的同修来请教,希望我教给他们讲经的方法。我当时告诉他们,学佛态度重于方法。方法在整个修学过程当中,实在说充其量只占百分之十,而态度是成败关键,它要占百分之九十。那么由此可知,这个求学的态度是成败之枢纽,决定我们修学成功与失败。良好的态度自然产生良好的方法,所以诸位如果一昧只求方法,不明了修学态度,这是迷失了方向,很难谈得上成就。
那么在方法里面第一条‘至诚感通’,这是我过去求学,老师教给我的。因为老师问我的志愿,我的愿望是希望能够像历代的祖师大德弘法利生。老师点点头,而后告诉我,这一桩事情不容易。因为弘法利生必须要通达佛法,那就是三藏经典。诸位想一想,中文所翻译的经典,当时大正藏的书本在台湾影印流通;这一部藏经,正藏所收集的,九千零六卷,有这样多的分量。一个人一生去研修,能不能通达,都不敢说。可是如果你只通达佛法,而不能够通达世间法,还是枉然。换一句话说,世间法也得要通达。
世间法,外国的学术,我们暂时不谈,以我们中国的学术作一个比喻,四库全书,这个分量大大地超过了大藏经。这一些年来,蔡念生老居士们几个人编辑的中华大藏经,所收集的经典已经有好几万卷了。诸位想想,世出世间都要通达才能够弘法利生;这一些典籍,等于说这一些教科书,是不是我们一生当中能够念得完的?因此老师就告诉我,不通达无法担当弘法利生的责任,通达又不是一生时间能够做得到的,那这个事情难啊!那我们应当怎么办呢?所以老师讲,如果要通达世出世间法,唯一的办法,就是诚。不仅仅是要诚,要诚到极处│至诚,这就是求感应。要求感应才能够通达,我们俗话讲,求佛菩萨保佑,感应就是保佑。
没有佛菩萨神力加持,没有佛菩萨真正保佑,没有办法通达的。那么你求佛菩萨保佑,怎么个求法呢?以诚敬来求,正是印祖所说的‘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两分诚敬得两分利益。’那么你有十分诚敬,当然得十分利益。所以老师教给我至诚感通。
那么我在此地,不敢自己居有,今天在这个地方贡献给诸位,这个是态度里头,比什么都重要。通是通达世出世间法,这是要求感应的,求佛菩萨保佑的。求的方法,是用至诚心。至诚心就是直心,菩提心里的直心。在无量寿经里面,佛说的至诚心、深心、发愿回向心,这是比什么都可贵,比什么都重要。这个是态度里头大根大本,实际上这四个字,最重要就是这两个字‘至诚’,他自然就感通了。
那么另一个,就是助缘,那就是师友,这是一个修学人绝对不能缺少的。你要以礼去‘事师’,要以礼去‘亲友’,‘友’是同志,‘师’是我们的旨v,有老师有同学。而这个同学,乃是同志,志趣完全相投的同学。老师指导我们,同学帮助我们,互相在一起切磋琢磨,我们才会有成就。老师这个教导,也是相当不容易,也是很难。
古人亲近一个老师,老师确实负责任来指导。那么佛法跟世间法不一样;老子有一句话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这个就说明了世间的学问,为学,求学,你这个学术知识是要一天一天增长,这是你有进步,你有成就。可是修道,就完全不相同了。修道是要日损,损就是一天一天减少,减少的什么?知见减少,烦恼减少。老子这两句话,与佛法所讲的根本原理完全相同。佛法在原理上讲,断烦恼障,断所知障,岂不是完全相同吗?所以为道,是要日损。
那么一个善知识,一个好老师来教导,他不希望学生天天增长知见,每一天读经听经,他知道了很多很多事,这个就坏了。为什么呢?如果他要是读这些经,读这些理论,读这些方法,他都记住了,一天一天地脑子里面道理多了、方法多了,在世间法讲,好事啊!在佛法里讲,坏事。这正是清凉大师所说的‘增长邪见’,那有什么好事?
佛法的修学,天天给你讲经说法,读诵大乘经典,目的在那里?目的是要断你的知见,这个是佛法难处就难在此地,他是要断知见的。他是要在读诵、听经,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呢?达到像六祖所说的‘本来无一物’,达到这个目的。我们本经所提的目的呢,达到什么?‘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本来无一物。那你要是增长许多知见,你怎么能达到一心呢?这一桩事情,我们在坛经里面看到,智常禅师所提出来的问题请教六祖,就恍然大悟啊!才真正明了,佛无法可说。
所以我在讲席当中告诉大众说,你听经,天天听经,不是不听,天天听经没有听得一个字,你就开悟了。天天看经,没有看着一个字,天天听天天看,自己得的是什么?一心不乱。得的是什么?本来无一物,你开悟了。所以佛法的讲演,释迦牟尼佛讲经,佛祖讲经,教你去读诵大乘经典,这个语言、文字是什么东西,是一把扫把,把你心里面无明、邪见,把它扫得干干净净。
你们看金刚经,佛一面说一面否定,把你扫得干干净净。破无明,破邪见,你才能够得到佛法的受用。诸位要明了,如果有这样一个好老师来指点你,这是明师;这个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的明师,是真正善知识。如果他要是教你,这个东西要记住,这很重要啊!不要忘掉啊!你要记得多啊!将来你讲的时候才有材料啊!给诸位说,那叫邪见,为什么?增长知见。或者有老师讲,这个修行要得定,这个东西最好统统不要,也不要听,也不要看,把见闻觉知统统堵塞起来,你天天在那边打坐就行了,这个办法,增长无明。什么东西,一无所知啊!这个不行。
真正佛法,又要了了分明,又要没有执着,这是佛法。般若经里面所谓的‘般若无知,无所不知。’金刚经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是佛法,这才是正觉啊!所以它的确是远离无明,远离知见。中国禅宗,达摩祖师传来的,所标榜‘不立文字,直指人心。’原理就在此地。不立文字,禅宗文字比那一宗都多,可见得它要不要文字?要文字,文字是工具啊!它不执著文字,就是不立文字。我们天天念经,不执著文字,天天念,愈念心愈清净,愈念愈没有妄想,愈念愈是大彻大悟,这是善知识,这是真正的好老师。我们能够得这样的老师来指导我们、来帮助我们,在佛法上那有不成就的道理呢?
所以这个信这一条里面,我们信佛,信我们的根本老师;信法,佛所教给我们这个方法,理论是正确的,我们不要怀疑;信善知识,我们认识这个善知识、好老师,我们相信他。他指给我们的路是正确的,他教给我们这个方法是正确的,我们依照这个路,依照这个方法来修学,我们一定有所成就。这个成就,得清净心。
那么这个都是修学基本的态度,我们在佛法修学上,我们应该如何做一个好学生;自己具足好学生的条件,你必定会遇到好老师,自己要是没有具备好学生的条件,纵然遇到真正的善知识、好老师,你也会当面错过。在他会下,没有成就,那是多么可惜!因此这个事师亲友,关系就太大了。因为老师有老师的尊严,不能常常给老师聊天,不能给老师开玩笑;有许多的疑难,不是重要的,在老师面前不敢提起,所以老师有尊严。那么这个,就需要同学了。同学在一起,互相切磋琢磨,可以在一起抬摃,可以在一起辩论得面红耳赤,没有关系,同学嘛!彼此不服气。可是辩论完了之后,回去再想一想,某人说的话是有的道理。实在不服气,想不通,问老师,请老师作最后决定。所以在修学过程当中,同学帮忙,那个帮助的力量确实不亚于老师。所以师与友对于我们的帮助,对于我们的恩德,都是十分之厚。那么这是在态度上,我们必须要具备的,就是要懂得的。
那么底下讲‘善财典型’,华严经里面,善财童子,他给我们作了一个模范,作了一个示范。换句话说,我们不晓得怎么个修学,也不知道应该以什么态度、什么样的礼节、什么样的言语、什么样的方式来承师老师,那么善财都做出一个样子给我们看。这是从前方东美先生对于华严经特别赞叹。他老人家说,不但经典里面有非常好的理论、方法,而且善财童子还表演给我们看。这个书实在是太圆满了,带表演的,真正是一部非常完美的智慧的教学。他认为是最理想,最好的教科书,就是华严经。
那么在修学上面来说,前面也说过离不开戒定慧,这是佛法根本的学问│三学。初期是以三学为根本,到后来,则是以三慧为主修的,到什么时候才以三慧为主修呢?到慧成就了,戒定开了智慧。以我们本经来说,因戒生定,这个定,初级的定‘功夫成片’;中级的定是‘事一心不乱’;高级的定是‘理一心不乱’。必须在高级定里面,慧发生了。那就是说理一心不乱而后开慧了,明心见性,大彻大悟,与禅宗里头的明心见性没有两样,事一心不乱。到这个时候,这是以‘闻思修’三慧为修学的主要的科目了。所以说‘初三学,后三慧。’这就是小乘,可以说是人天、小乘、权教菩萨,都是三学。到大乘实教的菩萨了,三慧。以我们本经来说,事一心以前,是三学;理一心,这是后,这是以三慧。‘终大觉’终极就是成佛了,成就大觉。
那么在佛法的修学,跟世间法也不相同,它在方法上说,‘有行布’,有‘圆融。’所谓行步就是次第,按部就班的,有顺序,有个程序。圆融是顿超,不要按次序,那么这是讲圆融。这个两种在大乘法里,可以同时地修学。譬如说‘生活教育’,以‘戒’;儒家则是以‘礼’,这是生活教育。私生活,小乘戒;大众在一块,团体生活,菩萨戒;比丘戒是私生活的生活规范,菩萨戒是团体生活的生活规范;像我们今天政府所订的国民须知,那就是一种生活规范。
在‘心理教育’上,讲求的是‘定’学,儒家讲‘静’,讲静定;在‘精神教育’上,佛法讲‘慧’,戒定慧,那儒家讲‘知’。所以他这个教学,可以说对我们整个无论在精神,无论在生活上讲,他全都顾到了。这个里头有次第,也有圆融。实际上生活来讲呢?按照我们年龄,按照我们的程度,按照我们的环境,是有次第来教学的。同时他又讲求圆融。
譬如在教学,这个方式上来说,我们中国古代的小学,是从儿童七岁,我们礼记里头所记载的,就外赴,七岁就外赴。中国从前的家庭,是大家庭的组织,不像现在的小家庭,是大家庭的组织,所以每一个家都是几代同堂,差不多都是三代、四代,甚至于五代同堂,这是一个大家族。人口一般都是几十人,到一百多人。诸位看小说,看红楼梦,那就是我们中国一个模范的家庭。红楼梦这一家上上下下,有一百多人,所以他这个家庭,这个建筑│房屋的建筑,是有内有外。眷属,女人、小孩都在内,像客堂上招待接见外宾的,招待外客的,外客不进里面去,除非是自己的亲戚,至亲好友,内眷才可以接见。一般都是不接见的。
那么小孩到了七岁了,就不跟母亲了,就要他到外面来了,外面什么呢?客堂、厢房,这些地方一般都是请老师来教学。从前这个教学,私塾制度,每一个家里请一个好老师,聘请一个老师,那么在家里教自己的子弟;所以就外傅,傅是师傅,就是老师。不跟母亲了,跟老师,所以学生要跟老师生活在一起,就接受生活教育,七岁的时候,要接受生活教育。
那么生活教育学什么呢?学待人接物、学礼节、学说话,那么这一种构想也是遵照孔夫子的教学。孔子教学四科,第一科:德行,德行就是礼貌,就是一种道德教育、做人的教育。我们应该如何去敬重父母?如何去尊敬长辈?教礼节、教洒扫应对,教这些。那么换句话说,要伺候老师,实际的生活教育,他不是跟你讲解的,要给你做到的。尊师重道,老师喝茶了,学生给他端茶来;老师要吃什么东西了,学生要给他做。年岁大一点的学生,老师出门了,他要给他驾车,所以实际上要做到的。因为你能够侍奉老师,能够服侍老师,你将来毕业之后,回到家里,你才能够服侍父母,所以这是属于生活教育,就是礼的教育、戒的教育;那么这个是此地,按照你年龄,按照你的聪明、智慧来教导。
那么其次,还有一种圆融的教育,那就是背诵经典。我们晓得,童年记忆力是最好的时候,黄金时代。所以这个时候,老师要督促学生,这叫蒙学,就是小学,叫他背书。聪明的小孩,一遍就可以背。当然老师教学,也看这个学生的天赋,很聪明的小孩,一天可以背一千字,这是我们称为是天才儿童,那很少的。一般中等的天赋,大概是五百字到七百字,能够背这么多。那么五百字以下的,这都是聪明才智比较上低一点,或者背三百字,或者背两百字,按照这个进度,叫他背诵的。可是背诵要不吃力,譬如这个学生,他聪明才智高的,他一遍就会背了;譬如说给他七百字,这个文章,他念一遍就会背,那么老师就增加,把他增加到一千字,他要背个五遍到十遍,就能够背得出来了,这就是他的程度,他有这种能力,就是十遍他能够承受。十遍背不出来,那么这个字数要减少,为什么呢?不是他能力能够负担得了的,所以减少,这就是背的长短,是每一个学生不一样。那么他十遍能够背出来了,老师要督促他,就背遍数,在一般讲,总是一百遍以上,叫他念;要背一百遍以上。天赋高的,背个一百遍,差不多了,可以了,他能够记得住。程度要是差一点的,根性要是愚一点的、笨一点的,要背两百遍,遍数要加一倍。为什么要背这么多遍数呢?诸位要晓得,这个遍数背下来,熟透了,他将来一生都不会忘记。
台中李老师,诸位晓得,他今年九十三岁,他写文章,不要去找参考资料,引经据典,随手拈来,他为什么记得那么多?他什么时候念的?小孩时候念的,所以他一生都不会忘掉,这是我们中国古时候的教学法。四书五经、诸子百家,把它挑选出来,精采的,重要的,大概都在十二、三岁以前,全部把它背完。诸位要晓得,就是背一百遍到两百遍背完。
这个阶段里面,所背的这些经书,没有讲解的,不会告诉你这个怎么讲法,这里头什么道理,不讲。只叫你背,就是叫东西背熟。诸位要晓得,这个里头有很深的意思,这是训练什么呢?训练根本智。为什么呢?他要不背书,那个小头脑也会胡思乱想,也会增长邪见。你们不相信,你看看现在这些儿童,他的小头脑里头,他想些什么?一样的呀!他要背那么多书了,一天到晚,他要背,他要记,所以他就没有妄念了。所以背书这个方法,就是戒定慧一次完成,是圆融的,它不是属于行布的,就是不是属于次第。
戒律的精神,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那么诸位想想,他一心一意在那边背书,他什么妄想都没有了,当然就诸恶莫作了。经书是圣人的言教,智慧的结晶,念这个东西,背这个东西,岂不是众善奉行吗?你看戒律有了,背书里头戒律有了。背书要专心,专心就是修定,所以你专心背书,定学有了。背书从头到尾,一个字不错,一句不颠倒,这叫做慧学。所以背书,它的目的;你说是,东西完全记得,那是第二个目标。第一个目标,成就戒定慧,是一次完成,这个方法妙绝。所以这是根本智的修学法,而且是一次完成的修学法。那么根本智有了之后了,再求后得智。所以他小学念完了之后了到了十三、四岁了,所有的书统统都背完了,这个时候怎么样呢?出去参学。那个地方有学问的人,达汝他讲的东西讲得非常好,到那里去听。到那里去听怎么样呢?不必带书。老师讲课,决定不用课本,为什么呢?老师从小也是背得滚瓜烂熟。学生去听课也不带书,你要是带书去,人家笑话你,那你没资格来听,不带书的。所以这个教学,乐啊!
老师带着这学生,做了好酒、好茶、好菜,叫学生挑着担子,到野外去出旅行。那个地方风景好,席地而坐,铺起来,有吃的,有说有笑。讲什么,讲经论当中的道理,读书真乐啊!老师一高兴,出去玩,出远门去玩,郊游去了,玩了两、三个月回来,回来怎么样?大家毕业了。一路走着,一路玩着,一路来把这个经论道理统统发挥完了,这样的教学法,这一种教学的艺术,今天全世界,可以说除了中国有,其他的国家没有。教学的艺术啊!教学在那里?在诗情画意之中,中国人的确懂得享受。在教学里面,叫你身心领会到真善美的境界,这是我们中国古人的教学。现在我们看不到了,这样美好的教学方法,现在失掉了。
在佛法里面,过去也是这个办法。所以诸位学佛一定会听到,从前学佛五年学戒。这五年学戒,学个什么啊?就是五年的生活教育,小学教育,跟世间这个小学教育一样,但是年龄不一样。因为从前世间小学教育,年龄是七岁到十二、三岁,是这个年龄。佛门里面出家,有十几岁,二十几岁,大多数世间教育都有相当的基础,这个是入佛门,五年学戒,就是五年的生活教育,就是小学教育。
这个五年当中,寺院里面有讲堂,他没有资格听讲;有念佛堂、有禅堂,他没有资格进去修学,那他怎么办呢?他这个五年当中,就是伺候大众,照顾大众,等于说做大众的侍者。要伺候老师,要伺候学长,所以他修学的是生活教育。
除了生活教育之外,还有一个,也就是小学教育很重视的,要背诵经论。这个经律论,三藏经典。你自己发心,所主修的那些经论,要背诵。不但经论要背诵,甚至于有很多重要的注解,要背诵。
譬如说天台宗,天台宗一定要背天台三大部,这是它的根本教典。这个三大部就是法华经,不但背经,背注解,法华玄义释签,这是法华经注解,智者大师所讲的,要背诵。法华文句记,这个法华经的注解,这是第二部。第三部,摩诃止观,那是他们的修行方法。这个三大部是它的根本经典,一定要背诵,那么都在这个五年当中完成。所以佛法里面的五年学戒,跟我们世间法的小学,意思完全相同,也是着重在生活教育,着重在戒定慧一次完成。那么由此可知,古人这个教学,真是费尽了心思,力求尽善尽美。
那么这个五年基础奠定下来之后,根本智得到了,这才有资格去参学,有资格进讲堂听经,进念佛堂,或者禅堂里面去修学,才有资格。
我们今日之下,有很多,不管是在家、出家,学了很多很多年,一无所成,原因在那里?没有基础教育啊!没有根本的修学啊!所以一直学到老,前途还是一片黑暗,一片渺茫。因此我在此地特别提示出来,诸位要认真,要好好地想一想。修学态度方法,古今比较比较,那一种对我们真正有利,我们如何来抉择?来选择?这是我们应当关心。因为与我们自己修学,关系太大了,太密切了。
底下也是讲,学习精神之所在,我们应当要注意到的,‘多闻阙疑’,这个是求学的态度。‘明理除疑’,孔子教我们也是如此。多闻,有疑没有关系,打个问号,放在那边,准许我们怀疑。你所疑的那个地方,暂时放在那个地方,没有关系,你慢慢再求答案。明理除疑,到‘实证’的时候,就可以‘断疑’│断疑生信。这是求学非常好的态度。所以有许多疑问,理太深了,不是几句话能够讲得出来的,甚至于根本就是言语没有办法解决的。那么我们怎么办法呢?‘疑’一定有,把这个疑问暂时搁在一边,这就叫阙疑,不要急着去求答案,为什么呢?因为自己功夫不到。换一句话说,你要解答这个答案,条件不具足。条件不具足,换一句话说,根本不可能来解决这个答案。
譬如讲,我们讲到阿赖耶的三细相,你要能够见到它,要能证实它;佛跟我们讲,八地菩萨才能见到,我们现在初学。我们一定要见到三细相,那不可能的事情;一定要想明了三细相,也不可能的事情。佛怎么说,说得再清楚,我们还是一样的不懂,为什么呢?程度不到嘛!那我们应当怎么个学法呢?我们应当退回来,按部就班来。
譬如说,这个问题在大学、研究所,才能够解答的,而我们今天的程度,只是小学程度,那么我们就可以把这个问题摆到,留到等到我们念到大学、研究所,再来讨论,再去解答。现在我们还是由小学,由初中、高中、大学,我们按部就班地来学习,这个是求学正当的态度啊!
宇宙人生的奥秘,全世界古今中外的那一些学者,哲学家、科学家、宗教家,都在那里探讨;用尽了心思,绞尽了脑汁,有没有答案呢?依然没有答案。各说各话,不能叫我们心服口服,我们怎么不疑惑呢?可是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理,佛法里全都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和盘托出。虽然和盘托出,我们肉眼凡夫不识货;就好像那个珠宝一样,人家把真正的珠宝,最明贵的珠宝,无价之宝,摆在你面前,我们怎样呢?看到了金刚钻,哎呀!这玻璃球,不值钱嘛!把金刚钻当成玻璃球,不识货嘛!把黄金当作黄铜,这不识货啊!不是佛没有给我们,给我们不认识。到你那一天有慧眼了,能够辨别,能够识货了;一看,佛菩萨的确不吝啬,的确是好,早就摆出来给我们看了,这时候自己有受用。
如何能叫我们不识货,变成识货的?经论里有许多善巧方便的法门来教导我们,把我们的烦恼天天减轻,智慧天天增长,境界天天提升,这是佛法的教学,这个是佛菩萨对我们的恩德。所以佛菩萨的善巧方便,真正是达到了无以复加。拿近代的一句话来说,时髦的话来说,达到了最圆满、最究竟的艺术化。它不是一个呆呆板板,活活泼泼圆满究竟的艺术。
那么这种最高艺术的教学,必须要我们自己具备良好修学的态度,我们才能够见得到,才能够感受到,才能够接受过来,成为自己的东西。所以在修学上来讲,不但讲是科学的方法;佛法这个教学、修学,是最科学,最真实的方法,而且可以说是最圆满,最究竟的艺术化。不仅是科学,而且超越了科学,连科学都达不到。这样地美满,如此地充实,如果我们是当面错过,岂不可惜吗?
那么诸位也许要问了,佛法众多经典,无量法门里面,那一部经典,那一个法门,是一切经、一切法门里面第一呢?我告诉诸位,这个第一啦!就是小本弥陀经,我们今天跟诸位在一起来研究、来探讨的这一部经典。我说这个话不过分,但是我说这个话的时候,很难叫人相信。那就是不但是你难相信,连经本里头讲,这个经‘难信之法’啦!所以要偏劳十方诸佛来给你作证明。十方诸佛来给你作证明,你还未必相信,真正是难信之法。绝不是说,我修净土法门,我有偏见,我特别来赞叹这个法门。不是的,我跟诸位说的是,句句是诚实言、句句是老实话,绝不敢违背佛经,绝不敢违背祖师,而是说的千真万确的真实语。那么这个讲题到这个地方,我们时间快到了,而给诸位介绍的,我们是五个大段,甲乙丙丁戊,五个大段,只跟诸位介绍了两段。那么底下一半,是必要下次我们再见了,今天我就讲到此地。
佛说阿弥陀经  第二讲  
还是继续地给诸位介绍净土科学观的第三段。在第三段里面,要给诸位介绍的是‘通途断惑’。前面曾经跟诸位说过佛法的概略以及修学的态度、要领。从前面结论上来看,我们晓得佛法的教学、修学,都是合乎科学的统系,合乎科学的精神,合乎科学的方法,佛法实在可以说得上,是博大精深。在一般教学,过程上来讲,也就是说到了断惑证真。所谓的真,都是讲的真如本性。众生迷失了真如本性,佛法的教学无非是教一切众生如何恢复他的真性。
那么我们看表解上所说到,我们用这两个圆圈来代表‘本性’。这个两个圈是不得已而画出的,那么诸位一定要晓得,实际上它是一个圈,不是两个圈。那么今天第三段,我们讨论通途断惑之原理。我们用这一个圈来代表真如本性,代表的真如本性。在‘有情’众生来说,就叫做‘佛性’。所谓有情就是有感情的,我们今天学说里面所讲的,动,凡是动物,都是有‘情识’的,所以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本性。那么在‘无情’上来说,无情就是包括现在所谓的植物与矿物,那么这叫无情,无情的分上,我们叫它做‘法性’。但是诸位要晓得,佛性跟法性是一个性,并不是有两个性,因此情与无情,它的关系,我们已经明白了。华严经里面说,情与无情,同圆种智,道理就是在此地。经里面给我们说,像楞严经里面讲的,‘性一切心’,‘性‘就是指这个性,真如本性。‘一切’就是有情、。‘心’当作本体讲。
真如本性是一切有情无情众生的本体,那么拿今天这个学术界的话来说,就是宇宙万有的本体,在佛法里面称之为真如本性。华严经里面讲的‘一真法界’都是说的这一个境界,说的这个事实。那么现在问题是,发现真如本性怎么变成了情识,变成这个东西。
那么在这个图里面,我们把它放大来看,这个图把它放大来看,那么我在这个图里头画的,这个里头有白的圈圈,有黑的圈圈。白的圈圈,我们把它比喻善的种子,黑的圈圈把它比喻恶的种子。这就是原本是很清净的,现在里面为什么会有善恶?那么诸位要晓得,这个就是经论里面所讲的真如本性一变为阿赖耶识。但是诸位要晓得,这个阿赖耶识,这个圆圈就是这个圆圈,并不是两个圆圈,实际上是一个,为了我们辨别一个清净,一个染污,为了区分这个染净,我们把它画成两个圆圈,实际上是一个圆圈。原来是这个样子,现在变成这个情形,里面有善恶种子了;那么这个我们叫情识,在唯识里面称之为阿赖耶识,那么这种情形就是阿赖耶识,那么像这种情形就称之为真如本性。
那么今天我们虽然不谈唯识,可是这一段与唯识有密切的关系。变成这种情形之后了,这个里头就有善恶的种子了。白的代表善,黑的代表恶,于是它就变现出见相两分。什么叫见分?什么叫相分?‘见分’这是‘精神’,所谓这‘相分’呢?就是‘物质’。那么这个诸位一看就晓得了,我们这个世界不外乎是精神与物质之结合。说到物质,包括我们这个身体,我们这个肉体是物质,外面这个六尘境界是物质。精神,属于心理;物质属于生理的。生理的,这是心理的。精神与物质,也是同源,同发生在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就是真如本性,所以说,性一切心。精神迷的时候,自己束缚了自己,‘迷缚为二执’,这个二执就是我执与法执,就变成这两种执着,那么这是有情众生生死的根本。人我执,我执是三界之内,所谓分段生死根本。法执是三界之外的变易生死根本。所以迷了佛性、法性,变成两种执着。如果把这两种执着打破了,‘解脱’了,那么这个我们就,在这里,这是佛学上没有的名词,我们在此地假定给它定个名词,这是‘心能’,因为这是对这边来讲的,这个就是心的能力。这个心能是什么呢?在佛法里面讲,就是般若智慧,无量无边的智慧。
那么再从这边来看这个相分,就是物质。物质‘收缩为原子’,这是今天科学家所讲的。‘分解’的时候,‘为质能’,分解为能量了,质量、能量,质量跟能量是一不是二,所以这个质量可以化为能量,能量可以化为质量。今天科学里头所发现这个方法,变的方法,这是以‘动’,是以极大的速度,可以把这个物质变成能量。现在科学家懂得,在原理上已经肯定、承认了,质与能可以互相转变,换句话说,能量可以变为物质,物质可以变为能量,可以互相转变。那么现在科学家已经接近转变这个边缘。虽然这么说,是把质变成能,就是现在所谓原子弹原理,就是这么发明的。可是如何能够将能量变为物质?现在科学家晓得有可能,但是依然做不到,没有办法,不晓得怎么变法?知道是能变,可是不知道是怎么个变法。那么诸位要晓得,宇宙之间这个能量是无量无边的,如果要有一天,有办法将能量变为物质,那么诸位想想,我们的资源、我们的物质,还会有缺乏吗?不会了。
今天全世界,每一个国家政府,都感觉得人口的压力,想方法来节制人口。那么诸位想想,为什么要节制人口呢?那就是大家觉得,我们这个地球上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人口无限地膨胀,总有一天我们的资源会枯竭,怕这一点啊!那么要想控制人口增加率,诸位晓得,这是一个很笨,一种消极的方法。聪明、积极的办法,应该怎么做法呢?应该去研究怎么样使这个能,能源、能量,把它变成物质。那世界上人口再多,我们不怕了。为什么呢?有的是资源。真的,要是把这个能量变成物质的话,确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那还怕什么呢?
但是科学家,哲学家今天能够发现的,能够理解的,只是佛法相分这一边。至于见分这一边,就是精神这一边,他还没注意到;不要说他没发现,他现在还没注意到。而在佛法里头,早就说明了。佛法是着重在见分这一边,就是在精神这一边,而不着重在相分,在物质那一边。为什么呢?因为在原理上,佛告诉我们‘相随心转’。那么换句话说,相分是随着见分转的。因此只要在见分上,这个心能上解决了,这个物质是不成问题的,是没有问题的。
我们看看弥陀经里面讲的西方极乐世界,那他们的科学比我们发达,因为我们现在只知道这个原理,不知道怎么变法,西方极乐世界早就知道这个变法,而且这种变的方法,就是能变为质,质变为能,不是某几个科学家,用些仪器才能够变,不是的。西方极乐世界人人都可以把能转变成质,质转变成能,有这个办法,有这个能力,家家有这个能力,所以说那个地方是科学世界啊!我们这个地方的科学之发展,跟他相比,那差得太远太远了。
我们继续再往下面看底下解释。那么这个转变呢?这个在佛法里面,是讲‘静’,就是讲定的功夫,禅定,甚深的禅定,能够把我、法二执打破,变成了无量无边的智慧、光明。那么这一边告诉我们是‘见相净’,净是清净,见分与相分清净了,所‘现’出来这个相,就是‘净土’。这个西方净土就是这么个来的,它见分清净、相分清净,里面只有善法,没有染法;只有善,没有恶。‘见相’要是‘秽’,‘现秽土’,秽是不清净,见分跟相分不清净,带著有无明、烦恼、贪嗔痴慢。有这样的心,他就现恶相,现这个不平等、斗争、互相残害,这种不清净的相,那么现这个秽土。
因此可知‘十界心造’,‘十’是讲十法界。十法界从上面讲,这是佛、菩萨、缘觉、声闻,下面这是六道,有天、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那么这是大家,熟知的,
这个十法界是心造的啊!这个心就是见分,就是我们讲的见分,是你见分所造的。这个十法界的转变,既然是你心造,当然是你‘心转’的。所以你今天想成菩萨,想成佛,能不能做到呢?能做到。为什么呢?因为你有心,这个是要心去转变它。
佛法的理论是如是,所以在结论上告诉我们‘见相同源’,见分、相分,同一个阿赖耶识,同发生在阿赖耶识里头。‘心物不二’,这是心,精神这部分是心;物质,精神跟物质不二。‘染净一如’,染与净是一体的。悟了,觉悟了,就清净;迷惑了,就染污,所以染净是一。‘质能同体’,这是今天科学所发现的。因此‘体’上讲,是‘一如’。‘相’上讲,它有‘差别’。‘用’,那是各有各的用途,因为它相不一样,它作用就不一样。譬如我们讲水,水在液体的时候,可以解渴,可以行舟。它在固体结成冰了,那冰有冰的作用,它就有障碍,把它筑成一道冰墙,它就变成妨碍。如果把它加热变成水蒸气,它可以推动机器。从前的火车是用水蒸气推动的,轮船也是用蒸气机来推动的。由此可知,虽然体是一样东西,你看,它变成气体,它的相是气,变成液体,变成固体,这个相不相同了,它作用也就不一样了。华严告诉我们‘一切唯心造’。唯识论里面给我们讲‘万法唯识变’。都是说的这个道理。
通途的成佛,所谓‘成佛’,就是‘无上正等正觉’,成佛的道理,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道理,必须要‘断二种障’,要‘转识成智’。所以千经万论,八万四千法门,全都是发明这个道理。那二种障呢?第一个是烦恼障,要‘断烦恼障’。断烦恼障,‘我执’破了,不再执着这个身体是我,也不再执着能够思惟想像的是我的心,不执着这个肉体是我的身,那么这样是因而我执就打破了。我执打破了,三界之内的‘分段’生死,就‘尽’了,那么这个我们讲‘证大涅槃’。涅槃是印度话,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是不生不灭。
这个第二,‘断所知障’。所知障断了,‘法执破’了,那么界内界外的‘变易’生死,这就‘尽’了,‘证大菩提’。菩提是觉,就是大智大觉,圆满究竟的大觉悟。那么这是断二种障,这两种障碍了我们无上正等正觉,所以必须要把它断除。
断了二种障,那就转识成智了,那么这个多少要懂得一点唯识学,就很容易明了。要‘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就是眼耳鼻舌身识,眼识、耳识,乃至于身识,这个前五识成就所作的智慧的作用。‘转第六识’,第六就是意识,我们现在把它当作心,实际上还有个妄心,把它一转变,变成‘妙观察智’。因为这个第六意识,善于分别,它一转变就变成妙观察。第七识,它是一种执着,所以说我执、法执,它这个执着能力最大,现在把它一转变,它不执着了,不执着人我,也不执着法我,这就变成‘平等性智’了。有执着,就不平等,所以有第七识的存在,决定没有平等心。‘转第七识’,才有真正的平等性智,平等心现前了。‘转第八为大圆镜智’,这个大圆镜是比喻。第八识就是阿赖耶识,就是前面我们所画的两个圈圈,这个见相同源的这个大圆,这个叫根本识。大圆镜是比喻,大是比喻大无边,因为它含藏无量无边一切法。圆是圆满。这个镜好像一面镜子一样,无所不照啊!
那么在修行功夫上来讲,这个断障转识,佛在一般经里头给我们说,有‘五十二个位次’,就是阶层,一层一层的。时间上讲,要‘三僧祇劫’,所谓是三大阿僧祇劫,才能够把这个问题来断除。
那么由此可知,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佛说的虽然是容易,可是诸位要晓得,真正能够理解,实在是不容易。理解之后,又能够依照这个方法来修行,更不容易。照这个方法来修行,能够保持着不退转,一直达到转识成智的目标,那就更难了。
因此,在整个佛法上来说,一般接触过佛学的高等知识分子,对于佛法可以说无不羡慕;虽然羡慕,他也怀着恐惧,认为什么呢?‘理’实在太好了,太圆满了,但是做不到。正如古人所谓望洋兴叹啊!这一般接触佛法的这一些聪明才智之人也是望着佛法而兴叹啊!
特别是在我们现前这个社会、这一个时代,确确实实是不容易断惑转智,为什么呢?我们今天这个时代,无论是我们所学习的,我们所见闻的,无不是增长二执、无不是增长见闻。诸位要晓得,增长见闻就是增长所知障,你要断所知障,天天所知障在增长,怎么能断得了?在这个社会上,天天是增长欲望。增长欲望,就是增长贪嗔痴,那是增长烦恼障。你看,这个二障要断,却天天在增长。所以佛法的修学,就成了一种很大很大的障碍。
可是八万四千法门,无论是那一个法门,如果说不断二障,不转识成智,而能成佛作祖者,无有是处啊!没有这个事情、没有这个道理。这样看起来,我们还会有成就的希望?那么要成就,除非只有这么一个法门│特别法门,特别在那里呢?特别在不要断烦恼,不必转识成智,就成就了,这个太奇怪了!这简直叫人不可能相信,因此这个特别法门也叫做难信之法。如果没有这个法门,我们这个时代众生学佛,绝不会有成就。而佛给我们开了这个法门,末法时期的众生才有得度的机缘,真正是得到了一线光明。
特别法门里面,我今天要给诸位说的,一个是事,一个是理,理事都特别。这个特别法门,就是佛法里面的‘净土宗’,‘持名念佛’,’先跟诸位讲‘净土之事’。当然在此地不能够详细介绍,详细的介绍,我们要到经文里面跟诸位再细细地来研究讨论。
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报’,依报,就是生活环境。那一边黄金为地,黄金为地是怎么说呢?这个意思就是讲,这个马路路面,我们今天地球上造的高级公路,这些道路用柏油铺的,柏油所铺的这个路,我们觉得这很不错。西方极乐世界铺道路地面,就像我们这边用柏油,他那边是用黄金;诸位想想这个世界多么地富足。
金地,金地是指道路,七宝行树、七重栏楯、七宝楼阁、七宝莲池、八功德水,那么在这个里面,经里面所看到的都是七。所以有的时候,有同修来给我讲,他说家家门口都是七宝、七重行树、七重栏楯、七宝楼阁,那有什么意思?有什么好看?那么诸位要晓得,经典里面所讲的七,不是代表数字,而是代表圆满。
所谓圆满的意思,就是随心所欲。我希望我院子里面有什么花,有什么树,这个院子里自然就有这个花,就有这个树。喜欢有多少棵就有多少棵,喜欢怎么排列就怎么排列,一切随心所欲,这个就叫做七。与华严经的‘十’样,它是表法的,不是数字。
‘七’是表法,在我们东方所谓四方,上下再加上当中,这个叫作七,七是很圆满。华严经里面十,从一到十是个圆满的数字。所以弥陀经讲这个七字,跟华严经讲这个十字,是同样的一个意思。所以这个‘金地’、‘宝树’、‘栏楯’、‘楼阁’、‘莲池’、‘八功德水’,这是我们讲的生活环境里头,举一个简单例子,‘烦恼’障‘尽’了。那个世界好,好在此地呀!你生到那个地方,这么好的环境。在我们世界,我们讲美国很富足,美国有没有穷人?但是诸位要晓得,美国那个穷人家里面都还铺着地毯,由此可知,他们的生活水准之高。
西方极乐世界,那一家道路不是黄金呢?那一家不是七宝行树、七重栏楯、七宝楼阁呢?那么由此可知,在十方世界里面,生活环境,水准最高的,的确要算是西方极乐世界,这是它的生活水准之高,家家富足,人人富足,没有烦恼。换句话说,物质上的所需要的,他没有缺乏。不会像我们这个世界为衣食而操心,每一天忙着生活。西方极乐世界不必,所以到了那个地方去,他因为没有烦恼障,烦恼自然断掉了,不断自然就断掉了。
那么再讲所知障,第二个‘说法’,这个就是讲教育。这是生活,这是教育。教育在人的身上来说,比什么都重要。我们中国古人早就说过了,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说明这个教学的重要。我们要建立一个国家,要统治那些老百姓,在政治设施上,什么最重呢?教育最重要。西方极乐世界也不例外,阿弥陀佛也晓得教育重要。所以西方极乐世界的统治,是用教学来统治,而且是‘六尘说法’,色、声、香、味、触、法,六尘都说法,不必要人讲。你眼见色,开悟了,一见色开悟了。耳听音声,一听又开悟了。吃饭又尝味道,开悟了。你看,无所不觉,无所不知。它这个世界本身,这个是了不起。我们今天这个教学,无可奈何,在今天我们的科学发展,利用电视,已经觉得很进步了;要比起西方极乐世界六尘说法,那我们差得太远太远了。
还有一桩事情,‘清旦供佛’经里面所说的,每一天早晨,西方极乐世界的人,都好像我们这里出去参加一个晨跑,或者是早操,有益于身心的健康。那么极乐世界这些大众,他们早晨也有这个习惯,早晨出去散散步,可是他们是有目标的,他到那里去呢?早晨带着花,带着天花去供养佛去。不是供养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自己家里的佛,这个本世界的佛,那不必说了。他供养他方世界的佛,供养多少呢?经上讲的十万亿。那么诸位想一想,一个大千世界只有一尊佛,他要供养十万亿佛,岂不是每一天早晨出去转一圈,就已经经历了十万亿个大千世界了。假如说一个大千世界,是一个银河系;那么诸位要知道,他早晨出去玩一玩,就已经经历了十万亿个银河系了,真正不可思议!我们今天最进步的太空火箭,从地球射到月亮,这个距离是很近很近,还要几十个小时。人家只一个早晨,已经游历了十万亿个银河系;回来的时候,什么时候?吃早饭的时候。他去供养佛,那么诸位要知道,见到佛,佛一定给他说法。不要说多,一尊佛给他说一句,他这个每天早晨出去逛这么一圈,已经听了十万亿句的佛法了,你们想想,他怎么能不开悟呢?供佛,是有福,佛是最大的福田,种福啊!闻法是开智慧,每天早晨出去游历一番,已经是福慧双修,那就不必再谈别的了。所以在西方极乐世界这个环境,怎么可能有所知障呢?所知障尽了,断掉了。你看刚才跟诸位说了,通途修行的原理是要断二障;到极乐世界,二障不断自然断掉了。
那么再讲‘正报’,正报是讲的身体,‘光寿无量,一生补处’。‘光’是光明,我们今天讲光彩,某一个人光彩、风度、智慧。‘寿’是讲寿命,健康无量。因此阿弥陀佛,古人把它翻成无量光佛、无量寿佛。佛光寿无量,在那个地方所有的众生,每一个人无不是与佛一样的光寿无量。不像我们这个世界,生命很短促;长寿的也不过一百多岁,寿命短的,古人所讲‘人生七十古来稀’。这样短促的寿命,要想成就一桩事情不容易。譬如我们前面讲的断惑,转识成智,要经历五十二个位次,三大阿僧祇劫。三大阿僧祇劫在极乐世界人看起来呢,这是小事啊!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寿命是无量寿。我们就把这个无量当作一个数目字来看,这个印度数目字里头,这个数字单位里头有‘无量’这个单位。无量是多少数字呢?阿僧祇个阿僧祇,是阿僧祇乘阿僧祇,叫一个无量。我们不要讲太多了,就说一个无量吧!那么他的寿命是阿僧祇个阿僧祇,那三阿僧祇算个什么呢?好比我们人间寿命百岁,而这个事情多少时候可以完成呢?三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一个人活一百岁的寿命,那三个小时,它算什么?所以西方极乐世界人看三阿僧祇劫,就像我们看三个小时这么长的时间一样。这个是大自在啊!所以诸位要求长生不老,到那里去啊?只有到西方极乐世界,才长生不老啊!我们这个世界没有办法,做不到啊!
那么说到成就,则一生补处。一生他就完成了,补处是什么,是等觉菩萨,补是后补,补处,后补佛啊!换一句话说,他一生成佛了,虽然成佛,他不在佛位,必须等别的佛他退休了,他去做后补去。像这个现在弥勒菩萨,他在兜率天作为后补佛,释迦牟尼佛这个法运终了之后,那么他来补缺。底下的时候,他到我们这个世界来示现成佛。这个事情,这是从凡夫地修行修到等觉菩萨,一生完成,在任何一个世界都不可能,唯有在西方极乐世界,他一生完成,所以他变易生死尽了。这是讲西方极乐世界,这个正报之殊胜。
那么再说我们‘往生’,刚才讲了,破两种执着,断烦恼障,断所知障,都是我们办不到的。两种障不断,叫带业,‘带业’能够‘往生’,这是不可思议之处啊!我们前面讲过了,这是想不通的一个道理。理太深了,事情也太奇怪了,所以说理事都特别,这称之为特别的法门,理事都特别。
往生,我们要在本经跟诸位细细地讨论,这是一回什么事情?这是什么个道理?经上常说,这一个法门叫二力法门,两种力量;一种是阿弥陀佛的力量,他帮助我们;另外一种力量,就是自己的力量,自己力量跟阿弥陀佛力量集合起来,这个法门它特别在这里。除这个法门之外,在佛法里所谓是八万四千法门,都是只有靠自己的力量。我们所谓说佛菩萨的力量,那就是佛菩萨讲的这些经典,这些道理,这些法门,来教导我们,来帮助我们,这如此而已。
唯有这个法门,是阿弥陀佛他的神力确实能够帮助我们,临命终时带业往生。那个不带业往生的,我们不必说,为什么呢?那个通途法门里头有,那个不稀奇,事理都是很正常的,都是不难明白的,我们不谈它。我们今天要谈的就是带业往生,这是一个很不可思议的事情。
那么也许诸位要问了,到我们临命终的时候,佛才来接引,如果我们这个寿命不要了,现在我就想去,佛来不来接引呢?给诸位说,佛也来接引。靠得住吗?决定可靠。有证据吗?古今来的实证很多。像宋朝莹珂法师,将来到经文里头,我再跟诸位详细地来说这个公案。他求往生,念佛念了三天三夜,阿弥陀佛现前了,告诉他,你的寿命还有十年。十年以后,你那个时候寿命尽的时候,我一定会来接你往生。这个等于说授记了,可是莹珂法师,他自己不愿意。他说我还有十年寿命,我不要了,我现在就想跟你去,可不可以呢?阿弥陀佛笑笑说,好吧!三天以后,我来接你。哦!他高兴得不得了,于是乎向大众宣布,三天以后,佛来接引我往生了。寺院的大众,听了他这个话,半信半疑。如果对他修持上来说呢,大家对他怀疑,而听他说话语气那样肯定,那么样地果断,不像是妄语,所以大众也就姑且听之,也替他作了准备。到了第三天,莹珂沐浴,把身体洗得干干净净,换上新衣服。早课的时候,要求大众给他诵弥陀经,念阿弥陀佛的佛号,送他往生。佛号刚刚起,还没有念几声,莹珂就告诉大众:‘阿弥陀佛来了,我已经看到了,我现在要跟他走了。’向大众告别辞行,他就在大殿上坐化了。这是在史传上有记载的。可见得这个事情,这个带业往生真实不虚呀!
莹珂法师是个业障很重的人,他都能够做得到,所以怕的是你不晓得这个道理,你不晓得这个方法。如果理,这个道理明白了,方法也晓得了,真是永明延寿大师所说的‘万修万人去’,一个都不会遗漏的,这是我们应当要好好地记住。
这是一个实实在在了不起殊胜的法门,也是百千万劫难遭遇的法门。有理论,有方法,有数不清的例证;我们如果说再要不相信,那就像佛在经里面所说的,对于这个法门不相信,多半都是过去生中由恶道中来,他带着恶道的习气,与如来的正法不能接受、不能够信受奉行。这是自己错过了机会,自己耽误了自己,诸位想想,这多么可惜的事情啊!那么这是说的带业往生。
其次,往生还有一桩不可思议的,那就是‘永不退转’。我们晓得通途的修行,无论是什么人,在修学过程当中,总是有进的时候,也有退步的时候,所以是进进退退。这种现象,也许我们自己有,可是不必着急、不必害怕,为什么呢?自古以来,人人都有。如果说只有进没有退,他这一生当中,必定成佛,那里要三大阿僧祇劫?这个要三大阿僧祇劫,就是因为他有退,所以这个时间才会拖长了。初学的时候,总是进得少,退得多,所谓是‘一日暴之,十日寒之。’这种现象太普遍了。
西方极乐世界,这个情况特殊,刚才说了,六尘说法,清旦供佛,我们不要讲别的,就讲这两桩事情,所以他没有退堕的因缘,只进不退。其实这个事情也并不很难懂。像我们现在这个学校的教学,学生的成绩,我们念书在学校里头,学生成绩,每个月考试,有进步、有退步。可是诸位要晓得,在我们从前私塾的教学,有进步没有退步,那是什么原因呢?私塾教学,它不是同一个标准。像我们现在这个教学,学校教学,它是同样一个标准。在这个标准,有超过的就进步;有不及的就退步。以前私塾教学,每一个人个个有他自己的标准。譬如说甲这个学生,他的能力很强,他一天可以背一千字,这样地一个进度,老师每一天叫他背一千字,他不退呀!乙就笨一点,没有这个能力,一天只能念一百字,老师每一天就叫他背一百字,他也不退。如果要是讲,这个乙也要叫他每一天背一千字的话,那他就要留级了,甚至于被开除了,跟不上啊!
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个,人以个人自己善根、福德、因缘,个个蒙佛加持;所以只要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都证三种不退│行不退,位不退,念不退,那么这个也是不可思议。因此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因为他不退转,所以他‘分段’生死就‘尽’了。真的超越了六道生死轮回,这也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如果在通途上来说,要想超越三界六道轮回,分段生死要了,必须要烦恼障断尽,要修成阿罗汉,要修成九次的定,这个很难很难。佛在小乘经上讲,证得须陀洹果之后,天上人间七次往返,才能够把烦恼障断尽,超越六道生死轮回。那么诸位晓得,人间寿命不长,天上寿命长,这个七番生死要多少时间啊!所以不能一生成就。这个法门是一生成就,一生往生的,一生成佛,所以这个法门叫当生成就的法门。那么这是讲到我们从‘因缘果’上来说,诸位一看也就明白了,这讲分段尽了。
这两条是因,烦恼尽,烦恼障尽了,所知障尽了,这是因,这是成佛之因。这个分段尽,就是往生,带业往生,这是缘,这个是缘。正报,变易生死尽了,这是果报,这是成佛,一生补处就是成佛。所以西方极乐世界的的确确具足了‘圆满菩提’的因缘果,我们要是把这一点看清楚了,我们对于这个法门就相信了,决定不会再有怀疑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为什么能够成佛?圆满菩提就是成佛,为什能成佛?因为因缘果,他统统具足,那他怎么不成佛?而这个因缘果,我们自己具不具足?具足。今天我们最重视的这个缘,‘因’是我们真如本性里头,阿赖耶识,十法界的种子没有一个人不具足的。确定就是这个缘,今天我们只要把这个往生的缘具备了,我们能够带业往生,永不退转。那么我们成佛,也就是一生决定可以做到,这是净土不可思议之事。
底下再给诸位介绍‘净土之理’。有事必有理,理论的依据是什么?我们也从这个四层上来看。先说‘依报’,就是环境。刚才说过了,西方极乐世界,每个人的质能转变,他都做得到。不像我们今天,把少数的物质转变为能量些科学家还需要用特殊的设备,像核子反应炉,要用这个设备,才能够把质转为能。西方极乐世界不必要,每一个人都有这个能力,因为能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想要什么物质,能量就转变什么物质。
像大本经里面讲,极乐世界的人,他想吃饭了,这一念之中,他这饭菜都现前,想吃什么,什么菜就现前,而且这个餐具,想用金的碗,这个餐具都是金的,想用银的,餐具就是银的。随心所欲,变化所现。吃完之后,也用不着去洗碗、洗碟子。因为这些物质一转变又变成能了,化为乌有。诸位想想,这是我们科学家一天到晚也在想的;想的什么,理上是讲得通,事情办不到,不知道怎么变法。他那里懂得这个方法,所以他得大自在。所以说这一个原理,我们科学家已经承认了。
那么‘说法’,为什么他六尘说法,何以有‘清旦供养十万亿佛’这种能力。说老实话,这种能力,连光速都赶不上,我们今天晓得最快速度是光,一秒钟三十万公里。一秒钟三十万公里,说是一个清早晨要是游历十万亿个银河系,做不到;他的速度比光的速度,大得太多太多了。这种能力从那里来的?他这个说法就是离‘言虑分别’故说法无有穷尽。这一个道理在我们这个地球上,佛法教学,两三千年来,见到过一点迹象,有一些聪明绝顶的人,他也是因离言虑分别故产生的能。像六祖大师,他的能力之所以产生,是靠他的清净心,‘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心清净了,心清净所示现的万德万能。
在经典里面我们看到舍利弗尊者,辩才无碍。有人请问释迦牟尼佛,舍利弗尊者何以有那么大的智慧?佛告诉他说,舍利弗的心,就像一个鼓一样。鼓里面空空如也,但是大扣则大鸣,小扣则小鸣,不扣则不鸣。这就说明了心清净至极则生智慧。这一种智慧为他受用的时候,则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这就是说法无尽之理,显示在极乐世界六尘说法,及清旦供养十方诸佛说法中,是根据这个道理。
第三是‘正报’,就是前面讲的转识成智,转阿赖耶成大圆境智,所以叫光寿无量!换句话说,如果我们不能够转识成智,我们的光明寿量就是业报所显现的,时间就不长;如果业报是善,则身相好,健康长寿,有福气。业力不善,所示现的这个身相丑陋,寿命不长,不很健康,而且还造恶业,受业力的支配,不自在。
第四就是‘往生’,往生是由‘性具’,由‘事造’。说法,就是要离言,言语就是思惟,离言语思惟,就是离一切分别,故无尽。‘正报—识性转’转成大圆境智,所以说‘光寿无量’。往生,是‘性具’,我们本性,真如本性里具足,这是因。‘事造’是缘,我们今天要修往生之事,是要依据弥陀经里面所讲的理论、方法来修学,这就是事造。将来佛接引我们往生,这就是‘成就’,也是结果。所以是因缘果统是‘自然’的,我们还怀疑什么呢?所以诸位从这个事理上来看,你承不承认西方极乐世界是一个‘科学世界’?我们今天讲科学发达,跟西方极乐世界比一比,真是小巫见大巫啊!差得太远了。
末后,我们作一个总结劝勉。首先我们对这事情要把它认清楚。‘净土’就是我们所讲的净土宗,或者净土的法门,‘是科学之极峰’,科学最高明的处所啊!‘是哲学之精华’,所以无论讲科学、讲哲学,你不懂得净土,不晓得这个法门的理论、方法、境界,你谈不上科学与哲学!所以净土是‘法门之大成’,我们从华严经,就能看得很清楚。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所显示的,这个法门是无量无边法门里面之大成,这一个法门具足了一切法门,一切法门不能够包括这一个法门,但这一个法门可以包括一切法门。我们今天讲修学,就是要采取这一个法门,这一点我们应当要觉悟。
古德告诉我们,‘欲漏未除’,‘欲’是五欲六尘,‘漏’是烦恼。五欲六尘,一切烦恼没有断,这个果报,就是‘轮回无尽’。你道里头要受生死轮回,这是一桩非常可怖的事情,非常的可怕,你有没有认真去想一想这个问题?如果说怕没有办法解决,那么这个话就是废话,也就不应该说。如果真害怕,不要紧,我们虽然欲漏未除,但我们也有办法超越轮回,那是什么办法呢?就是带业往生。‘净业正因,当生成就。’带业往生是净业正因,是当生成就的佛法,那你还怕什么呢?最要紧的,就是要你信的极,你要能相信啊!
所谓‘学贵圆解’,‘圆’是不偏,是不缺。解是理解。世出世间的学问,都要圆满的理解,不要解偏了,不要有所偏差。‘行’修行,‘贵专一’,行门贵专一。所以诸位要记住着,你的‘解’贵圆,你的行,贵专一,‘智者当取’啊!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应当要如此取法。大意就给诸位介绍到此地。古人讲经,在经都讲玄义,我们今天是用这一篇的讲演来代替玄义,说明净土的价值,说明净土知可的人,应当修学的,应当要采取的。
下面我们就从介绍这一部经,介绍这一部经,首先要介绍经题,本经的经题‘佛说阿’六个字。这六个字就有四个段落。第一段是‘佛’这个字。第二段是‘说’这个字。第三段是‘阿弥陀’,这是一句印度话。第四段是‘经’。我们就按着这四个简单地介绍。至于自古以来七列选题,就是七种方法列题目,我们前面在阿难问事佛,此地不讲了,直截了当跟诸位介绍本经的经题,那我们先看看佛这个字怎么讲法。。在这个表解里面,我们讲佛这个字的大意,显示出来,佛是‘觉’的意思,它是印度话,翻成中国的意思,是‘觉’。觉里面又有三个意思│本觉、始觉、究竟觉。我们现在一段一段地来看。
什么叫‘本觉’?所谓本觉是说‘自己本有觉性’,觉性不是外来的。我们举一个比喻来说。譬如‘眼’能见,能见是你本有的觉性,‘耳’能听、‘鼻’能嗅、‘舌’能尝、‘意’能知,见闻觉尝嗅知,这就是觉性讲‘六根门头,放光动地。’这就是指自己本有的觉性,这是本觉。所以佛在大乘经常讲,‘众生本来是佛’,佛是什么?佛就是觉性。你有觉性,那你怎么不是佛呢?金刚经所谓‘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法,就是觉性,本觉之法,是平等的,是‘不二’的,众生与佛是一样的,一点差别都没有。那么现在佛跟众生有了差别了,差在那里呢?差在众生一向迷失了本觉,对于自己本有的觉性迷失了,这个就是凡夫。不迷就是佛,迷了就是凡夫。所以说不管迷不迷,如果从本体上说,从本觉上说,那是佛。从现象上讲,有觉有不觉;现象上讲,觉是佛,不觉是凡夫。凡夫这是一念迷,迷了之后,现在他觉悟了,这个觉悟了,就叫做始觉。
‘始觉’一定是依本觉,他怎么会觉悟呢?这个地方举了两个因缘,第一个因缘他有‘知识开导’。‘知’,知道这桩事情;‘识’,认识这桩事情。就是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他知道了,他认识了。那么这个在佛门里称之为善知识,也就是我们一般所讲,‘老师’。他善知善识一切众生本有觉性,善知善识‘是法等,无有差别。’那么这是一个因缘,使我们能够觉悟。
其次一个因缘,‘读经’。譬如像杨仁山居士,他就是因为偶然的一个期间,读了一部大乘起信论,他觉悟了。他是一个读书人,读书人当然都喜欢书。有一天,他逛旧书摊,在旧书摊发现有一本大乘起信论,他就把它买了回家去看看。这一看发现到佛门里面所说的道理,太完美了,太美妙了。于是乎从此以后就收集佛经来研究,后来成为一个大佛学家,对于中国近代的佛学,有深远的影响。他是偶然读一本佛书而开始觉悟,这个都叫做始觉。
始觉里面有浅深、次第之差别,所以它有‘究竟’有‘非究竟’。譬如说我们凡夫,我们现在在凡夫地,我们遇到好老师,我们读经,现在觉悟了,但是这个不是究竟的觉悟,也就是不是究竟的始觉。
什么是究竟始觉呢?成佛叫究竟始觉。由此可知,这个始觉就是你开始觉悟,天天都是始觉,为什么呢?天天都开悟到一点,昨天开悟了一点,今天又悟到一点,天天都是始觉。因此在佛法这个位次上,菩萨五十二个位次,位位都是始觉,到成佛了,成佛了叫究竟始觉。究竟始觉就是此地讲的‘究竟觉’,所以究竟觉是讲究竟始觉,成佛了,‘菩萨地尽’。十地以上,等觉菩萨,等觉菩萨叫十一地,十一地再上去,菩萨地没有了,因为什么呢?再上去成佛了。菩萨地尽了,尽了头了,到成佛了。‘惑尽智圆’,这个‘惑’就是根本无明,所谓是根本身相无明断尽了,智慧圆满了。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统统圆满了。
‘究竟大觉’,这是佛,究竟大觉是我们对佛的称呼,这叫究竟觉。那么这是解释佛的意思。还有经上常讲的三种觉,自觉、觉他、觉满。‘自觉—异凡夫。’自觉就是始觉。自觉因为什么呢?凡夫不觉啊!不自觉啊!佛自觉,不同于凡夫。‘觉他—异二乘。’二乘│声闻、缘觉,我们讲阿罗汉与辟支佛,这两种人自觉,但是怎么样呢?他不觉他。觉他是教化众生,他只有自觉,不教化众生。佛教化众生,佛自觉又觉他,所以不同于二乘人。第三个意思,佛的觉是圆满,究竟觉,所以不同于菩萨。菩萨虽然觉,自觉、觉他,不圆满,就是前面所讲,非究竟,佛是究竟。因此我们讲佛是三觉都圆满,那么这个成佛。
那么还在一切经里常常见到的,佛有‘三身’。第一个‘法身’,法身是理具之身,是说的‘理’,理具身。什么理呢?‘真如’本性,‘圆’满,清‘净’,‘周夹’法界。尽虚空夹法界,这是一法身。法身也是我们今天哲学里面所讲的,宇宙万有之本体,这一点不太好懂,我们在此地举个比喻来说。这个一般人功夫不到家的,都会作梦,那么诸位晓得,这个作梦的时候,时间短,醒得快,到你一醒过来了,哦!你就觉悟了。哎呀,我刚才做了个梦,想一想,梦里头有些什么事,还很清楚,梦里头什么境界,还蛮清楚的,还能想得起来,像是真事一样。可是,你有没有曾经想到,你那个梦从那里来的?你梦中的自己,梦中所有的人物,山河大地,乃至于梦中的天空,是不是你自己心里变现之物?不错啊!是我心里变现之物。换句话说,在这个时候,你整个的心变成梦境,整个的梦境,就是你的心相。你要说你这个心像什么样子?心变成整个梦境,整个梦境那个样子就是你心的样子。所以你要觉悟了,你这个梦中那一法不是你自己?这才恍然大悟!哎呀!梦中整个境界都是我自己心变现,梦中整个的境界原来就是自己一法身,所以说法身圆满就是这个意思。
梦境时间短,容易觉悟;我们今天真如本性迷失了,变现出这个样子是什么呢?就是尽虚空夹法界,十法界的依正庄严,是我们自性清净心变现的妄相啊!经上常给我们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道理就是在此地。所以这是一切万法的理体,我们称之为理具之身。
那么什么叫‘报身’呢?报身是说智慧之身,是讲的‘智’身。‘惑尽’,迷惑断尽了,‘智’慧圆‘满’了,这个叫报身。那么诸位要记住,因为这是常常见到的,将来在一切经里头常常会看得到的。就是烦恼障、所知障、无明障、根本无明,全都尽了,断尽了;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都圆满了,所现的相叫报身。报身也是自受用身。法身是理体,自他是共有的,这是情与无情所共有的。报身这是自己的受用身。
‘应身’呢?是‘功德’之身,我们常讲是修得的。法身不是修得的,是理具的。佛在经上常讲,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意思在此地,从法身上讲,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报身跟应身,那都要靠修得。报身是自受用所现,应身他受用所现的。譬如佛,智身圆满之后,还要修相好光明,他为什么要去修相好光明呢?为了要度化众生。众生贪恋相好光明,佛满众生的欲望。换一句话说,为众生而修相好光明,修这个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叫众生一见到佛就生欢喜心,就愿意亲近佛,不舍离佛,佛才有办法来教导他,才有方法来度他。换一句话说,教他的时候,他肯接受,那么这个叫应身。佛皆有三身,这个三身,禅宗六祖大师在坛经第五章里面,跟我们说得非常之亲切,诸位可以参考。本经所说的佛,这个佛的意思,前面略略给诸位介绍了。
此地所指是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本师,‘本’是根本,我们最根本的一个老师,佛门弟子称释迦牟尼佛为本师。从前我们中国念书人尊崇孔子为大成至圣先师,这是我们中国最古老的一个教育家,谈到教育,用他来作代表。佛门弟子尊称自己这个老师为本师,他是我们根本老师。那么释迦牟尼,都是梵语,都是印度话。‘释迦’翻成中国意思是‘能仁’,仁慈,这是‘大悲’的意思。‘牟尼’也是印度话,翻成中国的意思,‘寂默’。寂默是定,表‘大智’的意思。为什么寂默是大智呢?诸位要晓得,寂默是清净心,清净心能生智慧。所以这个智慧是从‘定’当中生的,没有定,就没有智慧。所以本师的这个名号,实在讲释迦是他的姓,牟尼是他的名字,在他姓名里面表显出仁慈、清净。寂默就是清净。表现的这个意思。实在讲,他在我们这个世界,尤其在这个阶段,提倡正智正觉的教学,拈出这一个教学的宗旨,就在名号上就显示出来了。因为现阶段娑婆世界的众生,我们这个世界众生,没有慈悲心,太缺乏仁慈了。
无论在那一个地区,这三千年来,无论在那一个时代,我们都看到有战争、有残杀。尤其是在现前这个阶段,科技的发达变成了最危险、最恐怖的核子武器,使我们全球每一个人,心、精神,都不能够得到安稳,这是缺乏了仁慈。所以佛陀的教学,这是以仁慈为教学的宗旨。
其次我们看看这个世界的人,人心太乱了,定不下来,静不下来,所以佛的教学宗旨,教我们把心静下来,定下来。定心,清净心,这就能生智慧。智慧就能够把一切的理论,一切事实的真相,都会搞得清清楚楚,看得明明白白,就不会做错事情了。所以佛的名号,实在上里面已经暗含着把这个教学的宗旨显示出来了。我们今天要学的,就是学释迦牟尼、学仁慈,学寂默,也就是学‘慈悲’、学‘清净’。能仁就是慈悲,寂默就是清净。一慈悲清净,‘自利’,这个里面有无穷的受用,一片慈悲,一片清净,这种心多自在!多快乐!我们要是讲到人生享受,究竟圆满地,真正地快乐,无比的快乐,就是慈悲心跟清净心。教化众生也是以慈悲清净,‘利化’。在我们中国教学里面,所提倡的是‘止于至善’这是我们的理想,是我们的愿望。在佛法里面教学,确确实实做到了至善,善到了极处,无以复加了。我们止于至善的教学,用在佛陀教学上,最恰当不过了。
如果我们拿儒家教学来说,儒家这个教学三大纲领是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是大学之道啊!明德是自觉,亲民是觉他,止于至善是觉行圆满,觉满才是止于至善。所以儒家所讲跟佛法的教学,实在上讲并没有两样。儒家的经典分量少,所说的全是纲领,全是原理原则,不太容易叫人看得很清楚、很明白,除非有很高的智慧,有很高的悟性,他才能够理解先王之道。佛法的经论多,文字多,所以它解释得清楚、解释得明白。如果我们把儒家的经典跟佛法的经典合起来看,自然能够融会贯通。
中国人所讲的圣人,印度叫做佛,中国人讲的贤人,印度人称菩萨。圣贤之道,无非是自觉、觉他、觉满,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特别是在佛的名号当中显示出来了。
本经的经题六个字,第一个字是佛,佛说,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所说的。那么说阿弥陀经这一个题目,下面这五个字,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到底下一次再跟诸位把这个题目就可以讲圆满了。然后我们就可以看到经文了。
佛说阿弥陀经  第三讲  
今天我们还继续解释经题。本经的题目是佛说阿弥陀经六个字,前面已经将佛这一个字的意思介绍过了,今天我们继续看第二个字‘说’。在经典里面讲,佛经有五种人说,所谓是‘五人说经’。这个五种人里面,第一位就是‘佛’,这个地方我们是指释迦牟尼佛。那么第二呢?这是佛的‘弟子’,由佛当时在世的时候,那些弟子们,这里面有菩萨弟子、有声闻弟子,乃至于还有在家的弟子,都有说经的。第三,‘天’人,我们世俗所称之为天神。第四是‘仙’人。第五种是变‘化人’。由此可知,佛经比起一般宗教里面那些经典,实在是有很大的不同。一般宗教经典总是以为这个教主,上帝、神,之降临,有先知来传达神的意旨,才称之为经。佛法不如是,这五种人都可以说。但是除佛之外,其余这四种人说经,必须要得到佛的同意,也就是佛的认可。佛认可了,弟子、天人、神仙、化人所说,都可以说是佛说的。
譬如我们在前面所讲的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在这一部经里面,前面这个长行的经文是释迦牟尼佛所讲的。而后面有廿八首偈颂乃是阿难所说的,阿难是佛弟子,阿难所讲,那么佛也承认,佛并不否认,虽是阿难讲的,也就等于是佛说的,所以我们都可以尊称之为经。
那么在一般讲来,佛不住在世了,佛在世的时候,经佛同意的那没有问题;佛不住在世,后来的弟子们,乃至于天人、神仙所说的,能不能称之为经呢?给诸位说,在原则上当然还是可以,只要不违背佛的意旨。但是事实上却有困难,我们如何能够辨别他没有违背佛的意旨呢?因为有这一个疑问在,于是乎经典里面才有法印之说。
在小乘所谓有三法印,就是他有三个原则。第一个是讲的无我,佛法讲无我。第二,讲无常。第三个讲涅槃。那么换句话说,纵然这个不是佛所讲的,如果能够合乎这三个原则,虽不是佛说,也不是佛在世他的弟子们所说的,我们也可以承认他等于佛说,因为与佛的知见很接近。
在大乘佛法里面,所谓有一法印,这个一法印就是实相,一切大乘法为一实相印所印定,那么这个就是大乘法的标准。
那么有这样一个原则,后世的再传弟子,乃至于天人、神仙,只要他不违背这一个原则,我们都可以承认他。一般说,最复杂的是鸾坛,我们本省称之为神坛降乩扶鸾,那么所降临的也有很多,佛菩萨,天人、神仙之类的,可是这一些事情可靠性有多少呢?而这一个事情普夹地存在于民间;不但现在有,古时候已经就有;不但中国有,外国也有,方式跟我们中国不太相同。像早些年,学生所玩的碟仙,那就是外国式的扶鸾,跟我们中国沙盘上写字的很类似。
在民国初年,大陆上扶鸾的风气非常之盛行,好像在学术界里也曾经研究讨论过这个问题。我在初学佛的时候,曾经就这个问题请教过我的老师,章嘉大师。大师告诉我,扶鸾有这个鬼神降坛,这个是确有其事,不是假的。这一些鬼神,大多数,绝对的大多数,冒充佛菩萨、古圣先贤名义来降坛。其目的也不算坏,因为这些灵鬼,他们也想修善,积德。如果用他本人的名义,那真是世间所谓的人微言轻,纵然降坛了,大家不相信,所以他就冒充佛菩萨的名义来降坛,其实决定不是佛菩萨。那么他呢?这个大主意,也是规过劝善,劝勉大众相信因果报应,断恶修善,劝人做好事,这是他自己在修善业。至于灵验上来说呢,小事情很灵验,为什么呢?这些灵鬼有神通,他这个神通能力很小,所以你要问最近几天的事情,他跟你讲得很清楚,你问两三个月之内的事情,他有时候也很正确。但是你要问到几年以后的事情,一年、两年以后的事情,他往往就不负责任,胡说八道了,这个就靠不住。因为他的智慧有限,他的能力也有限,他的缺点乃是强不知以为知,这个是他的毛病。
章嘉大师告诉我的,满清亡国就亡在扶鸾上,这个是最愚痴不过的事情,因为当年慈禧太后相信这个事情,所以满清这些王公大臣遇到国家重大的事情,无法决策了,就来扶鸾,请神仙来指点,请这个佛、神仙来指点,于是乎指点得把他的国家给灭亡了。所以章嘉大师告诉我,这个事情是有,但是不能相信,不可以相信。那么我也确实参与其事,去仔细地看过很多次,有些是真的,有些靠不住。而这些东西曾经有一度被这些野心分子所利用,就是白莲教之流的,利用这个来号召愚痴的老百姓来作乱,那这个是罪业就深重了。
那么还有,也有极少数极少数是真实的。譬如也许有很多同修读到西方确指,那么我印的这个本子,这个经本子末后一篇就是西方确指。这一篇文章也是扶鸾扶出来的,但是我们自始至终,看看里面所讲的,确实是佛法的正理。不但是正理,而且是相当地纯。‘正’它做到了,与净土法门这些道理方法,完全没有违背,这一篇东西确实是菩萨降临的,它里面也讲得很清楚,这是劝修净土的法门。所以我们对于鸾坛这些东西,最好像孔老夫所说,‘敬鬼神而远之’,为什么?灵鬼,他也是众生,既是众生,当然他也有佛性,所以我们要尊重他,我们要礼敬他,我们不需要亲近他,更不需要去信他,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态度。那么如果你要喜欢接近呢,那你一定要记住正法的原则。换一句话说,他所讲的是不是正法?如果为正法法印所印定者,就是与正法的精神、意趣、宗旨、修学方法不违背而相同的,我们可以信得过,可以依照这个办法来修学。
譬如西方确指,他给我们讲的修净土这个方法,值得采取。他这个念佛的方法,是以一天分为十二时,这是按照我们中国过去这个时辰来计算,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那么一个时辰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是以一个时辰为一堂功课;这一堂功课的作法,它的办法是一卷弥陀经,七遍往生咒,一千声佛号,一百拜佛,这个办法确实是好。个人修,直接了当;团体在一块共修,又不麻烦。我觉得比现在有许多地方打佛七那个方法还要好。为什么呢?他有静,他有动。譬如人坐久了,这个坐久了,他要不昏沉,就掉举,掉举是心里头妄念七上八下,会有这个毛病。那么他念诵的时候不多,一卷弥陀经,七遍往生咒,一千声佛号,占的时间不多,你这个心确实可以定下来。到定下来之后了,譬如说坐在那个地方的时候,感觉到腿子有点麻木了,坐了有一个小时了,可以起来活动活动。活动活动,怎么活动呢,拜佛,拜阿弥陀佛,起来拜一百拜。那么这样一堂功课下来,差不多是一个半小时到一个小时四十分,当中可以休息二十分钟,然后再接着第二堂功课,每一堂功课都是这样。所以你一天,做一堂也可以,你早晚功课照这样做,一天做两堂也可以。如果你没有事情,年岁大了退休了,没有事情,你一天修个四堂、五堂、六堂都可以。在精进佛七的时候,二十四小时里面不间断,我们做十二堂功课,那也很圆满。所以他这个办法,我们值得采取。
我成立了图书馆之后,我们图书馆一个共修会,就采取这一个办法,用这种方法来进修。所以我们念佛会的课程很简单,就是一遍弥陀经,七遍往生咒,一千声佛号,一百拜佛。我们的修学方法就是依据西方确指来制定的。那么这个就是讲他可信不可信,一定看他的内容,于佛法有没有违背,有没有抵触,要从这里来看。所以佛法这个心量是广大的,不是很窄小的;对于一切问题并不武断,任何人说都可以,只要你说的这个方法原则跟我们一样,我们都承认,都接受。譬如人家问什么是佛法?佛法讲戒定慧;如果他那个地方不是佛教,是其他宗教,他也讲戒定慧,我们就可以承认他是佛法,他所讲的,那就是佛经。因为经有五种人说,不一定是佛说,这比一般的宗教,这个心量大得太多太多了,这个是佛法值得我们敬佩之处。我们学佛的人也要有这种雅量,要能够包含一切。
像几年前,我从香港回来以后,在中国佛教会大专讲座里面,启讲了凡四训。那么诸位晓得,了凡四训不是佛经,是袁了凡先生对他小孩的四篇训词,家庭四训,他的家训,我给学生们讲这门课。接着又讲感应篇,那么大家更明白,感应篇是道教的,不是佛教的。
在更早些年,在民国五十一年,我在大溪关帝庙讲过文昌帝君阴骘文,道教。曾经有法师来质问我,说:‘法师你在佛教道场里面,讲佛经不好吗?为什么要讲外道的经典?’诸位要晓得,什么叫外道?什么叫不是外道?这一点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佛法里面所讲的外道,心外求法就叫外道。纵然不是佛门,他们那个道不是心外求法,那不能算外道啊!如果说它不是佛教的经典,我们就不能看,我们看了就犯法,这是偏见,这是狭义的意识,这一种知见不能成佛。为什么呢?这是迷惑颠倒。所以我就回答那位法师,我说:‘法师我请教你,佛门里面常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个四句话你承不承认?’他说我承认,当然大小乘经典里面都有。我说这四句话是不是佛教的法印?是,可以算得上是法印。那好了,文昌帝君阴骘文,感应篇,了凡四训,里面所讲的是不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这一个法师很聪明,听我这么一说,他脸就红了,一句话不说。
所以我们看世间一切的典籍,只要他内容所讲的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就可以把它看作佛经一样,可以读,可以讲,可以研究,可以依照这个方法来修行,那有什么不可以呢?别的宗教或许不可,为什么?他有种种限制,他有他的独尊,佛法里没有,佛法里头没有唯我独尊,没有。佛法讲理,只要这个事情合乎正理,都是佛法。因此佛经有五种人说,像这个感应篇,阴骘文,那是没有经过佛允许的,没有经过佛印证的,当然不算佛经。但是他里面所讲的内容,的确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合乎佛的戒学。里面所讲的是远离五欲六尘,修养清净心,合乎佛的经论。因此像这些书籍,我们可以把它看作等同佛经。
由此可知,学佛人的胸襟与一般宗教信徒是不相同的。宗教信徒,他是排斥异教的;佛弟子不排斥异教。排斥什么呢?排斥那些做恶的,就是违背心性,违背戒定慧那种心行,他排斥。所以佛弟子里面,心中他有正义、有邪正、有善恶、有是非,这一些辨别;决定没有唯我独尊。只有我这个才是的,除了我之外,你们都不对,这个不是佛弟子的态度。那么这是我们从五人说经这一点意思,希望诸位能够体会到经典的正义。
其次,我们讲到本经,本经乃是释迦牟尼佛无问自说,这一点,太不容易了。‘无问自说’‘圆顿大法’。我们晓得世出世间的教学,都是由学生来请教的,老师来解答。如果学生不问,老师也不说。所以我们看看佛的经典,你看大多数的经典都是由弟子提出问题,佛一一解答。解答听了如果还有问题,还可以提出来辩论,反覆地来研究讨论。那么像楞严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佛经十二种体裁里面,有无问自说这一个体裁,那么这样的经典不多。没有人问,佛自己就说,这什么原因?这就是圆顿大法。弟子们根本他就不懂;根本不懂,他怎么能问得出来?没有法子问。那么佛看到这个机缘成就了,就这些人善跟、福德、因缘成熟了,有能力接受这个法门,所以不等待学生来问,他老人家自己就说了。所以这是一个特别的法门。
那么第三个意思,这个说与喜悦这个‘悦’,在古时候是相通的。诸位读论语,论语一打开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那个字是说,我们念悦,所以这个字在古时候是相通的,因此佛说经,这个说字也有‘畅悦本怀’。无上的大法,直接了当成佛的法门,现在这些学生可以接受了,能够信得过了;这个道理给他讲起来,他也能懂,佛这才欢喜。欢喜就把这个法门说出来,畅悦本怀。
所以这个法门是非常殊胜的法门,是接引最为广大彻底究竟的一个法门;唯有这个法门,才能够普渡一切众生,皆成佛道。如果没有这个法门,学佛,成佛的人那就少了,也就很难了。因为八万四千法门,那一个法门都要具备相当的条件,而且这些条件都很难,不是普通人能够办得到的。所以佛今天说出这一个净土持名念佛,一心不乱这个法门,实在是太稀有了,他也太高兴了,那么这个是说的意思。
下面再跟诸位介绍阿弥陀佛。阿弥陀是梵语,就是印度话。梵语‘阿’,此翻‘无’;此是中国,我们中国翻‘无’的意思。梵语‘弥陀’我们中国人翻作‘量’│无量。‘阿弥陀佛’要是把他翻成中国字,‘无量觉’。古译做‘无量寿,无量光’,翻成阿弥陀佛,无量寿跟无量光。实在讲的是‘自性弥陀,唯心净土。’
那么从字面上看,阿弥陀的本意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觉,是这个意思。称为自性弥陀,就是自性无量觉啊!从这个地方,我们能够明白、能够体会到这两个处所,教化的宗旨不相同。譬如我们娑婆世界的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前面跟诸位说过,释迦的意思是慈悲的意思,能仁。牟尼翻成中国是寂默,就是清净。换句话说,娑婆世界的众生,一般来说,缺乏了慈悲心,也就是说缺乏了仁爱。所以释迦牟尼佛在这个地区教学,就是以仁爱、慈悲为教学的中心、为教学的宗旨。换一句话说,是仁爱的教育。这个世界众生的心一般都是很乱的,不能够平静下来,因此他的教学宗旨里头。又包含了清净,所以提出一心不乱。那么佛的名号就暗示了他在这一个世界,这一个地区,这一个阶段,众生根性;就众生根性,针对着他的毛病,提出教育的宗旨。
那么在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在经典里面去看,西方极乐世界的人,经上讲,诸上善人,不但是善,而且是上善。那么换句话说,上善之人,一定他具备了大慈悲心,具备了清净,具足了一心,因此佛在那个地方就不能用慈悲清净这个宗旨来教育大家了。为什么呢?因为大家慈悲清净都作到了。所以释迦牟尼这个名号,在西方极乐世界用不上。那么西方极乐世界的教学,佛又提出了一个宗旨,叫无量觉。虽然极乐世界的人民普遍都觉悟,但是他还有不觉之处,所以要把这个智觉再要扩充,扩充到无量无边,所以佛的名号叫阿弥陀佛。也就是说西方教学宗旨,是以无量觉为教学的宗旨、为教育的目标。是要叫每一个人都成就无量觉,无量觉就是‘佛’。
那么经,一般把它译作无量寿、无量光,是根据本经里面的两句话所译的,当然也是译得很好。经里头,有这么几句话说‘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只劫’,这是讲他的寿命。彼佛就是讲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他的寿命以及西方极乐世界一般人民的寿命,他跟佛是相同的,寿命是无量无边。那么这是阿弥陀的一个意思,无量的意思。经上又说,‘彼国光明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故名阿弥陀。’经文里面有这么两句话,古大德把它翻译做无量寿、无量光,很好,完全符合经典里面所讲。‘光’代表智慧,照十方国这就是含摄了无尽的空间;‘寿’是代表福德,同时也含摄了三世,过去、现在、未来。所以‘光’与‘寿’实际上就是代表无量的时空,无量时空里面所包含的一切,真是一法都不漏,圆圆满满,这都是西方极乐世界那一些学生们,所应当觉的范围,应当觉的内容,所以称之为无量觉。
那么也许有人问,为什么不翻为无量时空呢?好像这样子,我们不是更容易懂吗?那么诸位要想想,‘时空’这两个字的意思,比不上‘光寿’,光寿的含义比时空的含义要圆满。换一句话说,光寿可以包含时空,时空不能包含光寿,这个是以人用字的善巧之处,我们不能够不佩服。
阿弥陀佛,到底有没有这个人呢?给诸位说,有这个人,不但有这个人,而且像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一样,名实相符,确有其人。譬如释迦牟尼佛的确大慈大悲,的确是清静寂默,他这个名跟他这个人完全相应,实至名归,这个名号是一点都不夸耀,那么西方阿弥陀佛也是如此,确实这一位佛,他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觉。
我们在大本经里面看到这一尊佛,他在因地当中,就是从初发心,像我们现前这个时候一样发心学佛。那么在当时,他是国王的身份;他做国王的时候,机缘非常好,正好遇到佛出现在世,这种机缘真是百千万劫难遭遇。当时世自在王佛住在世间,常常讲经说法,他有这个机会去听经,听了之后非常欢喜,发心出家,把这个国王的王位让给别人,自己出家修行去。那么出家修行就是在世自在王佛的会下,剃度出家,他的法名叫法藏比丘,法藏。
这个故事在无量寿经里说得很清楚。这一个出家人非常了不起,当然这是国王身份出家的,他这个度量气派比一般人就不相同。所以他就在世自在王佛面前发了四十八愿,那么这个四十八愿也在无量寿经里面有记载。他要把这个四十八大愿,愿愿都修满,庄严了极乐世界,无论是在依报或者在正报都不可思议。其中有一愿说:如果我要成佛了,我的智慧光明要是有限量,下面不能够照到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度者,我就不取正觉,我就誓不成佛,有这么一愿。又有一愿说:我成了佛之后,我的寿命如果要是有限量,下至百千亿那由他劫者,那我也不成佛。那么他现在成佛了,既然成佛了,当然他每一个愿他都做到,决定不会有一愿是虚假的,不会有一愿是落空的,所以行满果圆了,随愿所成。这是我们在四十八愿里头,只举出一个光明寿命来说明阿弥陀佛因地里面修行,成就光寿无量的意思。
那么更应当明了,阿弥陀佛根本识智遍照法界,就是无量光的意思;阿弥陀佛法身理体常住不变,就是无量寿的意思。这两个意思都是从自性弥陀上来说的。极乐净土就是众生唯心净土,弥陀如来又何尝不是众生自性弥陀呢!如果我们能够体会到这一层的意思,我们与阿弥陀佛距离就拉近了很大很大了,接近阿弥陀佛了。依照这个方法来修学,正如同经上所说的,现前当来必定见佛,那么这是说到阿弥陀的意思。说到佛,那么诸位要晓得,说到佛实在就是说我们自己,我们先解释这一点。
‘极乐世界’乃是娑婆世‘界’以‘外’,三界六道以外的有这么一个‘佛教大学’;‘释迦本师为我们细说’,‘劝我’们往生,往生就是‘入学’。要是‘得入,则一切法无不成就’,你相信吗?因为他那边的教学宗旨、教学目的,是无量,是阿弥陀,阿弥陀就是无量觉啊!一切无不成就,就是无量觉啊!因此之‘故,佛的弟子’,佛的学生,‘当如佛教’,应当如释迦牟尼佛他老人家大慈大悲,教导我们的来‘修行’,这样‘方不负佛祖宏恩’,不辜负本师释迦牟尼佛,不辜负历代祖师辗转地来相传,把这个法门一直传到今天,我们看到了,我们也发心来接受。所以佛、历代祖师,这种大恩大德。‘畅佛本怀’,依照这一个方法来修学,这个理论方法来修学,才是真正舒畅释迦牟尼佛的本怀,他到这个世界上来,本意就是这个。
因此在此地,我们在经题里面‘说佛’,‘实’在就是说我们往生之后,就是‘入学之后,所得之果位’。阿弥陀是无量觉,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也能够得无量觉。‘以万德庄严无量功德,乃九界众生同具’,这是更应当相信的,为什么呢?无量觉,万德庄严,无量功德是我们自己同具的,本来具足的,与十方诸佛菩萨,一切众生,无二无别。‘然而你要没有良朋、明师,无足以发启之’,这个是很难得的一个机缘。虽然与佛同具佛性,同具万德庄严,无量功德,可是我们的智慧德能并不现前,我们现在是迷惑颠倒。所以一定要良友、善知识,好的老师,明心见性,一心不乱的这种老师来教导我们,来启发我们,使我们觉悟。我们自己也具足了如来智慧德相啊!而‘极乐’世界,实在讲他‘是发启吾人本觉之所在’,所以就好比一个学校一样,这是一个最理想的修学场所。如果我们‘不能’够‘信’,不能够依这个教导来奉‘行’,‘诚为可惜’,实在是太可惜了。
下面我们要说的就是经这一个字。佛说阿弥陀是本经的别题,五个字。‘经’这一字是通题,凡是佛所说的都称之为经,所以这个经是通题。这一个字在梵语称之为‘修多罗’,修多罗的本意是‘线’的意思,所以它有贯穿的意思。而我们中国古圣先贤所说的这些理论与方法,教导我们,我们都尊称它为经,因此佛所说的,到中国来之后也用这一个字来翻译,翻成‘修多罗’,然后我们再加以注解。
佛经通常称之为‘契经’,契是契合的意思,‘上契诸佛所说之理’,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他所证的真理。佛说法,无论是深说、浅说,长说、短说,决定不能够违背他所证的理体,所以说一定要契合诸佛所说之理,这是不能够违背的。同时呢,‘下契众生可度之机’,这指教学,教学一定要能够契合众生的根性、程度。这个众生他程度高,你就可以给他讲高深的理论;他程度很浅,你就给他讲浅显的道理。换一句话说,不管众生是什么样的根性,不管众生是什么样的程度,要叫人人都听得懂,人人听得懂又不违背这个真理,这个经就不太容易了,所以称之为契经。
而经的内涵,则有教有理有行,必须具备这个三个条件,这才能称得上是契经。‘教’是什么呢?就像我们现在所谓的教科书,所有这个经本都是教科书。‘教谓能诠│音声文字’。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没有用文字记载,佛也没有写过书,没有著作留给后人,佛当年以音声说法。佛灭度之后,这弟子们才以文字把佛所说的这些理论跟方法,把他记录下来。那么这个我们留在经文里面再跟诸位介绍,这是结集经的时候,态度相当地精严,有高度的可信性。
‘所诠’我们就本经来说,是‘信愿行’这‘三’种重要的‘法’门,这个是教科书的内涵。什么叫‘理’教呢?‘教经’,教科书里‘所依实相自性之理’,这是大乘经。大乘经之体,也就是说,大乘经的教学理论的依据,是实相自性,实相就是自性理体。换一句话说,佛的这些言说是从什么地方流露出来的呢?是从自性实相里头流出来的,那么这个是大乘经,这是这一部经所依据的理体。
所谓‘行经’,‘行’就是修行,就是讲修行的方法。这个是理论的依据,这个是文字的课本,这是理论的依据,这是修行的方法。本经教给我们修行方法是‘持名’念佛,‘持’是保持,‘名’是佛的名号,就是阿弥陀佛。用这个方法达到‘一心不乱’,这是必须要记住的,不是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将来就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那你就错了。那正如同你误会了好像我们在学校念书,我只要念书,我将来就可以得到学位了,那这个观念也错误。为什么呢?你念书还要经过考试,考试及格了之后,你才能够拿到学位。这个一样的,持名就好像念书一样,也得经过考试,考试及格了,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考试及格,然后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因此持名是手段,目的是一心不乱,这一句非常非常重要的,千万不可以疏忽,这是就本经来说的。
那么经在通常讲,就一般讲法,它又有四个意思,‘贯、摄、常、法’,诸位将来在一切佛经里头,这些古来法师解释这一个字,大多数用这四个字来解释。这四个字,‘贯’,所谓是‘贯穿应知之义’,这个义是讲义理,你应该晓得的一些道理,这个经是来贯穿你应当晓得的道理。‘摄’是摄受,‘摄受应度之生’,所谓应度,就是他的机缘成熟了,他能够接受了,他能够相信了,能够依照这个方法修行,而且能够得一心不乱,这就是说他应该得度这个机会到了,这个摄有这个意思。‘常’的意思,‘常则三世不易’,超越了空间,超越了时间,这叫常,我们今天所谓真理。三千年前这种理论方法可以成就,三千年之后的今天还是这个理论,还是这个方法,还会成就,超越时间。古时候在印度这些方法,印度人成就了;传到中国来,中国人用这个理论方法,中国人成就了,超越了空间。换一句话说,它不受时间的限制,它也不受空间的限制,这才叫真理,它有这个意思在。‘法’是法则,‘法则十界同遵’,这种方法,这个原则,十法界共同遵守的,这个称之为经。所以这四个意思是佛法里的意思。
另外还有许多的解释,我们在这里举了两条。‘经│径也’,这个经,径路;‘径中捷径也’,径路里头最直接这个径路。我们一般讲大成佛法是成佛的径路,禅宗是径路当中的径路,又超了一条径路,比那个大乘法还要捷径。净土这个法门,又更捷径、更快速。所以净土法门古德称之为径中径又径,就是成佛最捷径的一条道路、最快速的一条道路,再没有比这个道路更快,它有这个意思。另外有一个意思当作镜来说,这个‘经’就是一面‘镜’子,照了修正我们的心行,所以读经就是‘照’,修‘正心行’,那么经有这么多意思在。
合起来讲,释迦牟尼佛看到我们这一个世界众生机缘成熟了,可以接受这一种圆顿大法,为我们说出阿弥陀佛这样一个特别的法门,这么样的一部经典,称之为佛说阿弥陀经。经题就给诸位介绍到此地。
经题讲完了,照这个例子,下面还有翻译这部经的人,有个人题,也是不能够少的。佛经是释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印度恒河流域,舍卫国所说的;这是我们指这部经,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所讲的。年代久远了,那个时候记录是梵文撰写的,那么这个经典什么时候传到我们中国来?什么人翻译的?把梵文翻成中国文。在什么地点翻译的?我们都应当明了,然后我们才可以相信,那么这些也都有详细的记载,‘人题’就是记载这一桩事情。
请看经本下面,姚秦三藏法师鸠摹罗什译,我们也在字幕里面给诸位作一个简单的介绍。这个人题,‘姚秦’这是‘记时也’,这两个字它的作用,是记年代的。在中国历史上以秦为国号的,曾经有过四次。因此在历史上就把这个秦上头要冠一个国王的姓,才能够辨别,否则的话我们单讲‘秦’,到底是那一个秦国呢?那么重要的,它有三个,我们在此地把它列出来‘周朝平王封非子于陕’,陕西咸阳这个地方,就是现在的长安,这是我们中国以秦为国号的第一个,‘嬴秦’,他姓嬴,到他统一中国之后,那就是秦始皇,秦始皇的秦,那个秦国是第一个秦。到后来在‘南北朝’的时候,‘苻坚’他本来是晋朝的臣子,以后他在‘关中’一带,等于他在那里割据了,独霸一方了,他自己称王,不听朝廷的命令了,他自己在那里建了个国家。这个时候是五胡乱华的时候,五胡十六国,中国是一个四分五裂的局面。那么他建国号也称秦,为了与前面这个秦有所区别,所以史学家加上一个他的姓,苻坚,称为苻秦。
在公元‘三百八十四年’,‘姚苌’是苻坚的将军,他篡了位,把他灭掉了,换句话就是发动了一次政变,他成功了,把苻坚推翻了,那么他,称为秦‘王’,那么这个国号名字没有改,实际上这是两个势力改朝换代了,所以在历史上称这一个‘秦为姚秦’。鸠摹罗什大师到中国来的时候,是姚秦的时代。可是这个事情要从苻秦讲起,从苻坚讲起。
那么诸位先看这一条,苻秦‘苻秦在建元九年(一说十三年)’究竟那一个说的对呢?很难考证。这个历史上记载说‘有异星现于西域分野’,这是在天文上出现了这么一个奇迹,在当时这是国家上一桩大事情,很不平凡的天文现象。那么在那个时候占卜,占卜在卦象当中所显示出这是一定有一个有大智慧的人,贤人,这个贤人在西方,他要到中国来,要来帮助中国。
古时候,这中国自古以来,在印度也是如此,对于‘贤’人‘哲’人,都看作‘国之大宝’。所以进贤就受上赏,国家第一等的赏赐,这个奖赏颁给谁呢?颁给那个推荐贤人的人。当然秦王苻坚动了心了,西域有大智慧,有贤者,我们要把这个人请到中国来。
那么诸位想一想,国之大宝,人家国家怎么肯放手呢?当然不肯放。于是乎在‘建元十八年’,我们就算十三年说起吧!到十八年,五年。可见得在这一段期间当中,必然有活动,想求罗什大师到中国来,那人家国家不肯放手。不放,这个秦王是实在不得已了,‘建元十八年九月遣大将吕光率兵入龟兹,迎什师’。这个在历史上是记载的,吕光带着七万大军,从长安到龟兹。龟兹这个地方是在现在新疆天山南麓,那么在当时,在西域也是一个大国,当然他的国家没有秦那样的强大,也敌不过秦的大军。这两个字念龟兹,念古音,而不念龟兹,要念龟兹就错了,念龟兹。
那么这个发兵初期的时候,秦王就交代给吕光,这一次的用兵,劳师动众,从长安到龟兹,几千里的路程。在那个时候都是徒步行军,七万人,诸位想一想看,相当不容易,没有交通工具。那么用兵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求鸠摩罗什大师。他说我不贪图财宝,我也不贪图土地,对龟兹国并不是发兵去侵略他,只要他答应我们把罗什大师请到我们中国来,弘法利生,这个军队去迎请罗什大师。他要不给呢?不给就打仗,把他的兵打败之后,我们再谈判。谈判怎样呢?还是要请罗什大师,不为别的。诸位想想,我们中国人这个求法,为了一个贤人,不惜劳师动众,就为一个人啊!
那么吕光兵临龟兹城下,龟兹王无可奈何,想打吧!打不过秦国;不打吧!又不忍心把大师给我们中国。这个时候罗什大师就劝龟兹王,他说还是让我到那边去好了,否则的话,一有战争,无故要死多少老百姓。这个军民老百姓一定有死伤,那我们比较比较的时候,国力不如秦国,还是打不过人家,那又何必呢?龟兹王不得不答应,将鸠摩罗什大师交给吕光;吕光是个武将,是个粗人。好!他就迎接罗什大师回来了。
到了凉洲这个地方,就是现在的甘肃,长安那边传来了一个消息,说姚苌发动了一次政变,把这个苻坚这个政权推翻了。那么这个政变的时候,原因也有,大家在晓得历史上有淝水之战,那就是秦,苻秦,苻坚,跟晋国的谢安,晋朝的谢安,在淝水这个地方打了一次仗,这次仗打败了。这个晋,晋朝胜了,秦朝败了,在那个时候秦比晋要强,那么这个事在历史上很著名的一次战役。姚苌是苻秦的大将,乘这一次兵败,他发动了政变,把苻坚杀了,自己做了秦王。那么这个消息,吕光在凉洲听说了,他就不敢回来了。因为吕光跟姚苌都是苻坚的大将。那么吕光他也不服气,因此他就在凉洲那个地方割据一方,自己也称王了叫做‘三河王’,他自己也霸占一块地盘,在那边称王。所以可见得那个时候国家之乱,每一个人霸占一个地方,自己就称王,自己就建了一个国。那么这个是在凉洲,我们称之为‘西凉’,三河王。
那么这个时候,罗什大师等于说是被他俘虏了。那么他,刚才说过了,他是一个武将,是个粗人,对于罗什大师也不怎么尊重,但是他也不放他回到中原。因为什么呢?他晓得鸠摩罗什大师有智慧、有才干,自己不能用他,也不让别人用他,罗什大师很苦啊!这个地方十几年简直是无用武之地,就像六祖大师在猎人队里十五年一样,他的才干没有办法发挥。
一直到吕光死了,他的侄子吕隆即位;吕隆即位的时候,在秦国姚苌也死了。姚苌的儿子姚兴,姚兴即位。姚兴即位秦的势力还是强大,那么凉国力比较上弱了,那么这个时候姚兴还是念念不忘罗什大师,于是乎就向吕隆要人。吕隆不肯,于是乎在这个时候打了一仗。西凉打败了,那么吕隆没有办法才把鸠摩罗什大师交给姚兴。
‘姚兴’是一个很虔诚的佛教徒,所以鸠摩罗什‘大师到长安’的时候;兴就是姚兴,当时秦国的国王,‘待以国师之礼,延居西明阁’,这个西明阁是宫殿之一,把这个地方让出来,就是这一座宫殿让出来供养法师。这个姚兴很聪明,因为看到罗什大师这么大的学问,这么好的学问、道德,不能让他失传,所以就等于说请他来教学。‘集’合国内的‘义学沙门’这是有学问、有道德的出家人‘八百人,从师学。’跟鸠摩罗什大师来学习。这个眼光实在是非常之远大。所以罗什大师到中国来,才能够一展他的大才,对于中国佛教影响非常非常的深远。‘什师’所‘译出’的‘经论’,一共有‘九十八部,三百九十余卷’。
我们再看看前面,我把这个年代跟诸位交代清楚。‘姚兴’时候,‘弘始三年’,公元‘四百零一’年,‘十二月二十日’,这个时间记载得很清楚,鸠摩罗什‘大师入长安’,是在这一年。‘四年’,就是第二年,弘始三年,鸠摩罗什大师到长安来,弘始四年,第二年‘二月八日’,你看十二月二十日,这时没多久,大师‘译此经于草堂寺’,他在草堂寺翻译这一部佛说阿弥陀经。所以这个翻经的人、年代、地点,都非常的清楚,那磨这是年代给诸位说出来。
那么再看底下,这个是‘三藏法师’,跟诸位介绍三藏法师。三藏法师是‘显’示译经人的道‘德’、学问,要拿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学历,实在说唯有三藏这样的学历,才有资格翻经。‘三藏’前面曾经跟诸位说过,是讲的‘经律论’,也就是说的‘戒定慧’。法师必须‘通达世出世间’的学问,才有资格称三藏法师。所以这个称号在佛门里面等于是说最高的学位,好像我们世间称博士学位,佛门里头的博士学位就是三藏法师,通达经律论三藏,当然也就通达世间‘一切法门’。
‘法师’这是佛门里面几种称呼,我在此地也附带地给诸位介绍。这个是三藏,经律论。经藏,定学;律藏,戒学;论藏,慧学,通达世出世间一切法门,那么这个称三藏法师。法师的意思,就是‘以三藏之法’,‘自’己修‘行’,教‘化’众生,这个是称之为法师。那么这个法师是通称,在佛门是通称,只要是以三藏之法自行化‘他’的,都称法师;出家称法师,在家也可以称法师;男子称法师,女子也可以称法师。所以法师不分在家出家,也不分男女老幼,都可以称的,这是共同的称呼。
除这个之外,那么诸位最熟悉的,佛门称呼称和尚。‘和尚’,也是通称,出家人称和尚,在家人也可以称和尚;男子称和尚,女子也可以称和尚,通称。和尚是印度话,翻成中国意思,‘亲教师’,所以这一个称呼,在我们佛门是最尊敬的称呼,和尚是最尊敬的称呼,是亲教师。一个寺院里面只有住持称和尚,别的人没有资格称和尚。就好像一个学校,他的校长,亲教师;只有校长有资格称和尚,其他的人没有资格称和尚,其他的人称法师,称阿闇黎。所以和尚只有一个,一个寺院里头只有一个,为什么呢?他是主持教育,法师跟阿闇黎是执行教育,好像教员,这是教员,这是校长,这是我们一定要把他分清楚的。教员虽然直接教我们,但是教学的策划、设计、构想,是和尚的事情,那个教员无非是执行而已,虽然他在讲台上上课,他是执行的。教育政策、教育方针,出自于亲教师,这个才是亲教师。所以在学校念书,谁跟你关系最密切呢?校长。我们学佛的人,谁跟我们关系最密切呢?和尚。
‘阿闇黎’也是普通称呼,‘轨范师’,他的道德,他的学问,他的言行,可以做我们的模范;‘轨’是轨道的意思,‘范’是模范的意思,轨范师。那么像这些称呼,我们都要了解,才不致于发生误会。
出家人称比丘,将来我们在经文里头跟诸位说,只有比丘、比丘尼,那是出家人专称,在家人不能称呼的。所以这法师、和尚、阿闇黎,在家人都可以称呼。以前我在台中求学,李炳南那就是我们的和尚,他是我们的亲教师,我跟他十年,他是我的和尚。我跟章嘉大失学,章嘉大师是我的和尚,他教我三年。那么章嘉大师是出家人,而李炳南居士在家人,他是我的亲教师,要用印度话来说,那我就称他做和尚。所以诸位一看到和尚,以为就是出家人,那就错了,那你就根本不懂佛法,你就误会了佛教。那么这是一点佛学常识,附带在此地给诸位介绍。
第三段,‘鸠摩罗什’这四个字也是印度话,翻城中国的意思,叫‘童寿’。那么这个意思,就是说他很年轻,他是个小孩,但是他的智慧、他的见解、他的风度,就像一个成年人一样。我们中国人常说的少年老成,这个名字就含有少年老成,童子好像有成年人这种气概一样。那么也有说罗什大师这个名号,是他父母两个人的名字合起来称的;因为他的父亲叫鸠摩耶,母亲是龟兹国王的妹妹,非常的聪明,以后出家修行证三果罗汉。那么罗什大师他在七岁的时候就出名了,七岁是个小孩,他的智慧、他的能力,就在这一个地方上都知道;像我们中国人所谓是神童;都晓得,他已经能够说是通达佛法甚深的理趣。
那么传记里头记载着,就在七岁的那一年,跟他母亲到寺院里面去拜佛,那么他看到寺院铁钵很大,他就拿着玩,小孩儿嘛!随便拿着顶在头上,很轻很容易地拿下来。这个一想,我这么小,铁钵这么重,我怎么能拿得动呢?再去一拿,拿不动。于是乎他就觉悟到万法唯心,就悟到这个道理。诸位要晓得,七岁的小孩能够悟到甚深的佛法,的确是相当不容易。
那么他长大学佛之后,他的老师告诉他,你的因缘在中国。那么他回去给他妈妈说,他妈妈讲对的,但是你到中国去固然是有法缘,可是对于自己很不利。罗什大师就说了,只要能够弘扬佛法,利益众生,自己无论受多么大的苦难,也在所不辞,他的母亲对他也很敬佩。所以他跟着吕光到中国来,在西凉住了十几年,那个十几年的确是受到吕光的冷落,吕光并不尊重他,等于说把他幽禁了。使他自己的学问、德行,不能够发挥,无法从事于弘法利生的工作,所以受了很多苦难。一直到吕光死了之后,刚才说了,姚兴打败了吕隆,才把他迎回到长安,这个时候他的抱负才展开,可是他到长安来之后,只有短短的七年,他就圆寂了。所以他在中国弘法的时间,只有七年,而受的苦难大概是三倍的时间,总说有二十多年的苦难;被吕光幽禁的时候,有那么长的时间,与他母亲所说的话完全相应。
那么时间虽然短,但是他对于中国佛教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我们今天讲中文译经的译经史,译经史上最著名的两个人,前面一位就是鸠摩罗什大师,后一位则是玄奘大师,在我们中国译经史上,这两个是了不起的人。但是大师在中国只有七年,七年有这样深远的影响,这一点值得我们注意到。
所以在整个佛法教学、弘扬、流传,影响力之大的确不在乎时间的长短,而是在他自己本身的道德与学问,这是我们一般说;在佛法来讲,是他修行证果,他是真修实证,所以才有这样深远的影响力,那么这是我们从罗什大师来看。
由罗什大师我们会想到近代印光大师,大家所公认的,民国年间佛法影响最大的,就是印光大师。印光大师在近代弘法时间不长,只有短短的十年,他老人家七十岁才出来,才被人发现,七十岁才被人发现,八十岁圆寂了,所以只有十年的时间。七十岁之前,印光大师不出名,没有人知道,他在定海普陀山,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在普陀山藏经楼里面,等于闭关;是一个寺庙藏经楼,等于图书馆,图书馆管理员,藏经楼的堂主,实际上就是图书馆的管理员。那么他在普陀山藏经楼三十年,他个人修持啊!这就是古德所谓是厚积勃发,他积得太深厚了,所以他不发出来则已,他一发出来这个力量非常非常之大。他是被几个有学问,在社会上有地位有学问的几位学者,到普陀去朝山,去游览名胜,偶然之间在藏经楼看这个老和尚很清高,跟他谈谈,发觉到他很有学问。于是乎常常写信请教他佛法上的问题,那么老法师都很详细地来解答。那么这些人把老和尚这个信件在报纸杂志上一发表,大家才晓得普陀山有这么一位了不起的人,他是这么出名的。真是像罗什大师一样,时间很短,影响力太大太大了。
那么由此可知,弘法利生,续佛慧命,流传大法,一定要厚积勃发,在自己这个修学要有相当的时间,相当的功力,不是朝夕、三两年、几个月,那一种力量能够办得了的。现代人通病,就是没有耐心,学了一点点就想赶快要出头,要出人头地,这些都是名利心在作祟。他依然是在无明、邪见,那个圈圈里面,自己都没有得度,如何能够度人?罗什、印祖,是我们的模范啊!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
那么在‘唐’朝的时候,‘道宣律师’,这是一位有神通的老法师,非常了不起,是我们中国律宗第一代的祖师,终南山律祖。前面跟诸位说他感应得天人供养,他遇到这个‘天人陆玄畅’,他就曾经问过他,鸠摩罗什大师所译的这些佛经,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它?那么多人受持?辗转地来流通,这什么原因?天人就告诉它,罗什大师过去曾经为七佛的译经师,他就是翻译好手啊!过去七尊佛,他都为他们来翻经,所以他所译的东西,译得好,深受人欢迎。那么这是历史上有这么一段公案。
最后跟诸位讲‘译’这个字。‘译’是翻译,在周朝时候,执掌四方言语,就是主持翻译的,那个时候叫‘象胥氏’,周朝叫象胥氏。‘东’方呢?叫‘寄’,这个翻译就叫寄。‘南’方叫‘象’。‘西’方叫‘狄鞮’。‘北’方叫‘译’。名字不一样,都干一种工作。那么佛经最初到中国来,就是摩腾、竺法兰,到中国来,那个时候替他们翻译,北方的象胥官,北方的象胥氏,北方的,所以他们这个都用译。那么到以后,不管是那个地方来翻译,都用这个字了,那么这个译的来源,大致情形是如此。
‘作者’是‘圣’人,这个经,佛讲的。翻‘译者’是菩萨,‘贤’人,‘了生死之大法,固当如是’。作者圣,译者贤,‘非有修证’,要不是真正有修有证,‘不可妄传也。’这是我们必须要记住,这是一个良好的修学,传法的态度,我们必须要把他记住。自己要想弘法利生,要想传扬圣教,必须先在真正的修行证果上用功,到机缘成熟了,再像古圣先贤一样,从事于利他的工作并不迟。今天我们讲经题、人题,都介绍完了,下一次就讲到经文了。
佛说阿弥陀经  第四讲  
前面曾经将本经的经题给诸位介绍完了。至于玄谈的部分,我们读了藕益大师的要解,感觉到玄义里面有很多重要的意思,是我们必须要晓得的。这一次虽然没有讲要解,可是我们跟诸位介绍这一部弥陀经,主要的参考资料就是要解、疏钞与圆中钞。那么这个里面三种注子里头,我们以要解为主,其中重要的道理,还是要跟诸位作一个简略的介绍。
那么本经是以实相为正体,这个意思要跟诸位详细的来解释。‘大乘经皆以实相为体。’这一句是说明了佛说这一些大乘经,是依什么而说的?也就是说他的理论依据是什么?祖师指示我们,是以实相为体。换一句话说,一切大乘经典,都是以实相而说出来。那么什么叫做‘实相’?经论里头说得非常之多,我们在这个地方简单给诸位介绍。第一个,讲‘无相’,这是说实相之‘体’,佛法里面讲的‘本空’,所谓是万法皆空,是从无相的实相,从体上说的。那么体虽然是无相,它起作用的时候,则有相。无相它能够现相,它现这个一切相,我们在这里叫‘无不相’。无不相这是有相,这个是‘常住’的意思,也就是我们一般所讲‘诸法实相’,是讲一切法的真实相,可是诸位一定要明白,这个从‘用’上讲,体与用是一,不是二,是一如的。那么由此可知,所谓有,就是一切有相,是依无相理体而生的;所以叫相即非相,非相即相,相与无相一如。空有不二,这个地方讲空,这是讲有,空有不二,空有一如,是一桩事情,不是两桩事情。这一个道理很深,的确不是一般人所能够理解,所能够体会得到的。
藕益大师说:‘觅之了不可得,不可言其无。’那么这个就讲无相的实相,从体上讲,不能说它没有,因为它没有即相可寻。换一句话说,我们六根都接触不到,眼见不到,耳听不到,甚至于我们连这个心都想不到,正是经论里面常讲,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可是它的确有,它不是无,这个就是讲的本空义,本空不是无,这是诸位一定要把它记住的。佛法里面讲的空,空不是无,空是有,不能说它无。那么它起作用的时候,是‘具造百界千如’,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它变现出来之物。我们今天讲大而宇宙,小而微尘,谁造的呢?无相实相所造的。千如这是天台大师所说的,依照法华经里面十如是;每一个法界皆有十如是,一法界具足十法界,所以十法界总共是一百个法界,每一界里头都有十如是,百界千如,那么这个就是讲整个的宇宙人生,都是它变现之物。所以‘不可言其有’,虽然变现这一切相,森罗万象,不能说这个森罗万象是有,为什么呢?它这个有是无中生有,有即同无,实在讲,有即是无,心经上说得好啊!‘色即是空’,这个地方是色,有是色,色即是空,这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就是说的无相实相与无不相的实相。
那么这一个道理明白了之后,才晓得‘寂照不二’,寂是从体上说的,照是从作用上说的。寂照不二,这是体用不二,体用不二则‘身土’当然也‘不二’。身是讲我们的庚身,土是我们依存的国度,就是世界,为什么说它不二呢?因为是实相揭示实相变现之物,因此修性也不二;这是讲性具,本性里头原本具足的。修是讲一切修为,本性所具,跟一切修为也是不二,这个里面含的意思都有相当的深度。‘真应不二’,真是讲诸佛法身、报身,应是讲的应化身。三身即是一身,一身即是三身,这个道理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讲得很清楚。这些‘无非实相’,所以真正觉悟了,那个境界,凡所有相无非实相,或者说皆是实相,都可以。迷了的时候,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是众生的境界;诸佛菩萨的境界,凡所有相皆是实相。可是诸位一定要明了,皆是虚妄,这个意思不可言其有;皆是实相,是这个意思不可言其无。那诸位想想这两句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凡所有相皆是实相,这两句话意思是一还是二呢?这个意思是不二啊!皆是虚妄跟皆是实相,是一个意思,不是两个意思,‘实相无二’,不但无二,‘亦无不二’。道这个两句,你才真正体会到实相。佛所说的一切经论,都是依这个道理所说出来的。换一句话说,佛所说的一切经论无非是教我们悟入这一个道理,到你几时悟入了,那佛就无法可说了;没有悟入的时候,佛有法可说。悟入不二之后,那像禅宗里面讲,口挂墙壁;这个墙壁上钉个钉子,把嘴巴挂在那个上面,这就表示什么呢?没有话说了,无话可说了,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诸法实相,佛在般若经里,这个意思说得很多,也讲得很清楚。一切经里面可以说般若经是最不好懂的,因为般若就是讲的实相,就是说这个问题。这一个问题因为在本质上讲,它是非有非无。如果说有,我们也好懂,说无也好懂。说有即是无,无即是有,这个事情难懂,但是事实的真相如此,我们不可以不明白,不能够不晓得。理明了了,这个是解悟,解悟固然算是不错了,但是还是得不到受用,要讲到真正受用,一定要证悟。那么说到证悟,就是亲证这一个境界│空有不二的境界,亲证空有不二的境界。证得这个境界,在净土门里面讲,得理一心不乱;在禅宗里面讲,大彻大悟;在教下讲就叫做大开圆解,才能够得到真实的受用。
所谓真实受用,也就是真修行;因为从此以后,决定不迷。像华严经所讲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所住的境界,就是实相的境界。我们在净土经里面,就像本经里所读的,四土里面是实报庄严土;‘实’就是实相,‘报’则是果报,实相果报庄严之土。初证在圆教讲是初住的地位,要到究竟证,则是如来果地上的地位。这个里面一共有四十二个阶级,那么这个就是证入实相有浅深、次第上的不同。在没有证入之前,所修的可以说全是预备的工夫,所谓是预课;证得之后,这才叫真正的修行。
那么说到不二,也就是维摩经里面所讲的不二法门;华严所讲的一真法界;净土所讲的一心不乱;一就是不二,不二就是一,这个才是真实的境界,也就是真实之相,决定不再是虚妄的了。所以‘举体作依作正’,‘体’就是实相,依报是我们的生活环境,正报是我们的身体,作依作正。‘作法作报’,‘法’是法身;‘报’则是报身。‘作自作他’,‘自’是自己,‘他’是别人,除自己之外,则是他人。那么诸位在此地一定要看清楚,依报、正报、法身、报身、自己、他人,全是从一个实相变现出来的。不但这些境界,自他依境界,是从实相生的。‘乃至能说’,能说之人,或者说能说之理,或者说能说的方法;‘所说’,所说这些道理,所说这些方法。‘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愿所愿,能持所持,能生所生’,乃至于赞佛,‘能赞所赞,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也。’
这个地方要跟诸位略略地介绍一下,那么这个道理不但是弥陀经如是,刚才说过了,所有的大乘经论都是这样的,都是依这个来建立的。那么能说,在此地是释迦牟尼佛,就本经来讲,佛说阿弥陀经,能说的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是西方世界阿弥陀佛;能度所度,能度众生的人是佛,所度的是众生。此地所说的众生是包括了九法界的有情众生,除佛之外,菩萨、声闻、缘觉,再下面是六道众生,都是佛所度者。能信所信,能信是我们的心,那么这个心有真心、有妄心。妄心,我们所说的意识心,意识心也能信,但是它毕竟不是真心;换一句话说,它的信不是真信,不是真信,信里面总带着几分疑惑,因此这个信心,它有进有退。如果是真心来信,这个信心是清净的、是坚固的,永无退转,因为它没有疑惑。所信的就是佛所讲的理论、方法,一般称之为法门,就是这一个理论、方法的门径;能愿所愿,因为信愿行在本经称之为三资粮,也就是修行净土三种必要的条件,少一个都不能成就,所以在本经的正宗分里面,所说的就是这三桩事情。这个能愿就是能发愿的人。第一,对于娑婆世界要厌离,这个厌离是形容他真正能够放下,决定不再执着了,是取这个意思。对于西方极乐世界,他真的起了向往之心。因为晓得唯有在西方极乐世界,才能够真正地成就自己的道业、学业。
不但我们这个世界人应当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在前面我给诸位说过,极乐世界好比一个佛教大学,本师释迦牟尼佛劝我们入学,往生就是入学,入学之后没有一个不成就的,这是叫我们要发这个愿。我们在一切经里面看到,十方世界那些菩萨,没有一个不发愿求生净土的,连华严经里面所说的华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不例外。那么所愿的,就是极乐世界;对于极乐世界那边的情况十分地了解,那边的环境,那边的师资,那边教学的课程,没有一桩不了解;能持所持,能持这是讲到修学,念佛不仅仅是口念,那么诸位要晓得,这一句佛号它的意思是无量觉;莲池大师在疏钞里面给我们解释阿弥陀佛,‘阿’是印度话,意思是‘无’,‘弥陀’也是印度话,意思是‘量’,‘佛’是觉的意思。我们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念无量觉,那么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到底是觉还是迷呢?单单口念阿弥陀佛,我们的心、我们的身,还是迷在五欲六尘里面,依然不觉,那又怎么能相应?所以能持是三业;无量觉,我们口言语觉,我们身的行为要觉,我们心地更要觉悟。所持的就是指名号,名号要晓得意思,这个无量觉,我们固然是要照这个意思去修,而无量觉,西方极乐世界是导师的名号。导师有愿,只要人念他这个名号,念是真有心,这个心是效法之心,取法乎圣贤,这才是真正持名;能生所生,能生就是能生的条件具足,生就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信愿行这三个条件统统具足,依照理论,依照方法,一切条件统统具足。所生的西方世界,四土三辈九品;能赞所赞,这是指本经里面,能赞的释迦牟尼佛,与十方一切诸佛;所赞的阿弥陀佛以及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这是我们不但在本经,在净土经典,甚至于在许许多多大乘经论里面,我们都看到的,所以说这一切的一切,无非都是实相正印所印,换句话说,与实相完全相应,一点都没有违背实相的原理原则。
那么这是说明本经理论、方法、境界之依据,释迦牟尼佛不是凭空说出来的,不是他自己的理想,与西方哲学家柏拉图的理想国,决定不相同;与孔老夫子的大同世界,也不相同。为什么呢?那是他的理想,不是事实,不与实相相应。本经完全是事实,所以与事实真相完全相应,所以这个西方极乐世界,不是释迦牟尼佛的理想国。这一点千万不可以误会,如果一误会,在这个大好的机缘,你必定错过了,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那么再讲到修行的要领,修行要领,‘本经以信、愿、持名,为修行之宗要’,宗旨跟要领,或者是讲纲要,宗旨跟纲要,那么讲的信、愿、行。‘信’这个里面,首先‘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我们一条一条地来跟诸位介绍。
那么信自是怎么讲呢?这一条是最重要的。我们晓得莲池大师在弥陀经疏钞里面,对于这个意思特别地强调。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自己真心变现之物。所以实相就是真如本性,体就是真如,真如就是自己的真心,就是自己的本体。禅家所谓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就是这个。经论上常说,终日随缘,终日不变;随缘有染缘、有净缘,随缘是随真心之缘。如果是从起信论里面所讲,随顺本觉。随顺无明,就是不觉,所以才有十法界依正庄严。随顺本觉,这个一念真心不变,真心里面没有觉想。随顺不觉,这是六道凡夫,或者我们也可以把小乘包括进去,小乘人没有见性,都可以算是不觉;但是这一念真性也没有改变,为什么呢?真性里面亦无不觉,换一句话说,就像六祖所说的,本来无一物啊!真如本性里面,觉与不觉,这两个意思都没有;可是觉与不觉这两种现象是存在的,但是在真心理体里面没有这个东西。因为这个东西存在,这个东西是虚妄的;虚妄没有,又怎么会存在?这个事情难懂。
佛在经典里面给我们举了个比喻,好像我们眼睛害病了,这个眼睛害病是个普通事情,有许许多多同修有这个经验,我自己也有这个经验,为什么呢?眼睛害过病,眼睛有了病了,我们看到灯上会有一层圆影,无色的圆影,那么试问问,灯上有没有影?灯上没有。好眼睛的人看灯上没有圆影,这个病眼看灯上有圆影;那么我问问你,那个圆影到底有没有?不能说它有,不能说它没有;眼睛病了真有啊!事实呢?事实没有;这个圆影就好比无明,所以无明本来是没有的。病眼好比是迷,迷了本觉,就现那个虚妄不觉的圆影,就现这个境界。那么这个迷的程度有浅深不相同,所以才有六道。从迷再觉悟,觉的程度不相同,所以才有四圣法界,有这种种差别。但是不管它是觉也好,迷也好,终日随缘,终日不变;六根根性,从来没有改变过,从来也没有染污过,正是心经里面所讲的,‘不垢不净,不来不去,不生不灭。’
十方虚空恒沙世界,原本就是自己一心所现之物,这个事情难懂。十方虚空、恒沙世界,那是我心变现的;我不相信,心怎么会变现这么多东西来?给你讲真话,你不相信。可是如果从比喻当中,你要是能够悟到了,还算是聪明人。佛在经上常常举这个梦境,当我们作梦的时候,这梦醒过来了,那么你好好想想佛在经里讲的话,你梦里头有没有虚空?有虚空。你梦里面有没有世界?有世界。梦里面影没有芸芸众生?有众生。梦从那里来的?是不是你自己一心变现的境界?不错啊!是自己一心变现的境界。心能变,心是体,因为它能变,所以不可说它是无,它能变,它有这个作用。所变现这个梦境,你在作梦没醒的时候,你觉得这个梦境好像是真实的,样样都不假,不能说其有。梦境,不错,是不能说无,作梦的心不能说无,梦的境界不能说有,这个容易懂,为什么呢?时间短暂,你一下就醒过来了。
你就不晓得我们现在在这个世间,在作大梦啊!这个大梦与小梦的道理相仿佛,你要从小梦当中觉悟到大梦,你就会清醒过来。真正能够承认,能够接受佛给我们讲的十方虚空无边国度,一切众生,都是我们自己真心随染净缘变现的幻想,因此所变这些幻相,不可以说其有。
金刚经,佛告诉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能变非无,所变非有,非无非有,这是事实真相。那么这个道理,确实我们在一切大乘经论里面能够体会得到,这个事情不难。真正体会到,真正听佛这一开示觉悟了,自己真相信,真接受了。可是我们要想证得这个境界,证得什么,证悟啊!我们能够体会到,能够感受得到,这是解悟。
证悟呢?那就不是个容易的事情,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过去无始劫以来,这个时间太长了,都是在迷惑颠倒,不知道这个事实真相,所以我们累积的习气太深了;习气不除,就没有办法证得这个境界。要想把这一些习气除掉,当然不是一个简单事情,但是能不能除掉?能除掉。我们自己也有这个信心,相信自己能除掉;虽有信心能除掉,可以除一部分,要想把它除得干干净净,还是不容易,这个就是习气太深、太厚、太广泛了。
那么佛给我们讲的西方极乐世界,就是一个除习气,亲证不二法门,最理想的一个环境。我们要发心去往生,相信自己决定可以往生,相信自己决定可以见得到阿弥陀佛。相信见了阿弥陀佛,一切成就。这个才是信自己,所以我们讲到信心,信自己这是亲因缘啊!你这个修行能不能成就,这根本就在此地。
第二呢?再讲信他,他指谁呢?指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佛决定不骗人。那么诸位想想,那个世间人,如果跟你没有利害关系,他不会骗你。有利害关系了,他想骗你,他当中得到某些便宜,得到某些好处,他才会骗你啊!如果跟你毫无利害关系,他要骗你,那这个人所谓是神经有了问题。那么诸位想想,佛有这么大的智慧,他的神经不会有问题,我们能够信得过的。而我们这个众生与佛的确没有利害关系。
佛当年在世间,他把国王的位子,他都舍弃掉,不要了。世间人所追求的名闻利养,功名富贵,他统统都具足,全都不要了,舍掉了。那么我们想想,这个世间人的时候,跟他有什么利害关系?他有什么理由来骗人呢?没有理由。
所以佛说的话,正如同在金刚经里面所讲的,‘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妄语者、不诳语者。’我们要相信释迦牟尼佛啊!佛给我们讲西方极乐世界,不是寓言啊!那么佛经里面我们要问,有没有寓言?有。有没有假设的?有。寓言、假设,只能够说个一次、两次,不能常讲,为什么?那不是真实的。西方极乐世界在一切大乘经论里面佛都说,这个事情千真万确,不是寓言,不是假设。华严经里面,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法华经里面,悲华经里头,智度论里,这个净土三经更不必说了;千经万论,处处指归,那怎么是假的呢?所以我们要相信释迦牟尼佛,这是信他。
还有一个呢?要信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没有直接跟我们说过法,释迦牟尼佛给我们介绍过,在无量寿经里,佛说阿弥陀的因地,修因证果的种种事迹,我们要相信。世尊给我们介绍的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愿愿都圆满了,我们要相信他。释迦牟尼佛话真实,绝无妄语,阿弥陀佛的愿决定真实。不但我们要信释迦,要信阿弥陀佛,而且十方诸佛,在我们本经是六方佛,六方,无量无边恒沙诸佛的赞叹,,这个也是千真万确的事实,绝不是虚假的,这叫信他。
信因,因是因地,有因才会有结果。散乱持名都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佛作主的种子,何况专心持名?何况一心不乱?那怎么会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信因。
信果,深信西方极乐世界环境殊胜,亲教师是阿弥陀佛,同学都是诸上善人,老师都是十方世界诸佛菩萨,所以到那个地方,果报很容易就成就了,不是个难事情。在我们这个世界,最苦的,没有好老师,没有好同学,没有好的修学环境,苦在这个地方啊!在本地还有一些法师,在这里讲经说法,在别的些处所,想求一个法师来讲经说法,很难很难啊!那法师比起菩萨,差得太远了;菩萨比佛,又差得太远了,所以你要到了西方极乐世界,给你讲经的这些法师,都是诸佛如来啊!这是我们应该要相信的,所以莲池大师说:‘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老师好。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里面,告诉我们学佛的第一个条件,就是明师受戒。诸位想这个明师,还有那一个老师能比得了阿弥陀佛呢?还有那个老师能比得上十方诸佛呢?观音、势至,都是古佛乘愿再来的,这是第一流的明师,西方极乐世界处处都遇得到,我们这个地方遇到一位,很不容易啊!遇到了必定成就。
信事就是相信确实在我们娑婆世界西方以外,十万亿个佛国度的那一边,真的有极乐世界,这在事上相信。那么这个事,从前人相信,比较上容易,现在人信这个事,麻烦大了。为什么呢?你说西方,那个地球是圆的;地球既然是圆的了,你说南方北方还有一点儿可以相信,为什么呢?那个方位变化不大,东西没有啊!那个圆球是这么转的,西方在那里?变成什么了?变成没有方向了,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有许许多多同学,提出这个问题来。如果在理上讲,的确没有方位,西方极乐世界也是你自己一心所现的境界,佛讲西方只是一种善巧方便,叫我们这个心能够专注,能够成就一心不乱。如果你这个心没有一个方向安住,你要得一心不乱就难了,所以这是善巧方便的法门。
可是佛说这个西方,是指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西方,没有讲我们地球的西方,那要讲娑婆世界的西方,在事上讲。讲得通啊!娑婆世界是一个大千世界,这个大千世界仿佛我们今天所发现的银河系。如果以银河系这个范围来讲,我们讲西方,那就很正确,是银河系的西方,不是我们地球的西方。当然整个银河系都在那里动,释迦去我们才三千年,如果说整个银河系在太空当中的运行,这个三千年,角度变化才一点点,微不足道,大体的方位还是很正确。所以要讲是娑婆世界西方,没有问题,这个方位是很正确的。
在十六观经里面,是随着我们世俗的观念来作观,日落玄谷,大海结冰,这个就是我们世俗所讲这个西方,用这个来作观。这个是善巧方便,帮助你得到一心不乱。如果诸位再要怀疑,我也可以提供诸位一点消息,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一个信号,这个就是一个指引。这一个信号,就譬如我们这个无线电报一样,你在这个地方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那里他就接收到了,他就有感应。当你临命终时,经上说得很清楚,阿弥陀佛来接引你。换一句话说,你决定不会迷失了方向,你就照经典里面所说这个办法去做,毫无怀疑地去相信去做,到临命终时,佛来接引你,你跟佛一道去,太空虽然大,你也不会把路走错了,这个多稳当,所以说千万不要怀疑啊!要相信这个事实啊!
信理,深信十万亿佛国度之外的极乐世界,实实在在不出自己一心之外,所谓是‘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前面说过了,十方虚空,无边的国度,都是自己真心所现的境界,就好像作梦一样;梦境的时候,整个的心,真心,所现的相,就是梦境。我们今天真如本性所现的相,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可见得西方极乐世界有没有离开我们?没有离开,是我们一心所现,这叫信理。那么还要相信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诸菩萨,诸上善人,都是自己一念所现的影像。整个的依正庄严的相,就是自己心;整个自己一心,就化成境界相,你要问你那个心是什么样子?十法界依正庄严所呈现的就是你心的样子,好像作梦中,你心什么样子?梦境就是你的心的样子,因为心就是梦境,梦境就是心;古德的比喻,‘以经作契,契契皆经。’那么这个叫信理。
理既然如是了,整个境界就是唯心所变,我们何必要求往生呢?这个话说起来,不是没有道理;但是这个里头就是有迷、悟之分,果然证悟、彻悟了,那有生不生?如果你迷惑颠倒,业障未除,娑婆世界是我们自心染污所现之物;极乐世界是我们自心清净所现的境界。试问问,我们要不要离染污,恢复我们自己的清净?这是应该的。离染污,就是‘厌离娑婆’;希望恢复到清净,那就是‘欣求极乐’,可见得这个事情是一而二,二而一。不但我们应该,十方世界诸佛菩萨都不例外,也是用这个方法断尽无明,恢复我们究竟大觉。那么这个是说的信。
那么再讲到‘愿’,‘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这个意思、这个道理,我们都要认识清楚,这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必须具备的条件。厌离是即说他放下,能够放得下。欣求,也是形容他真正地期望着到极乐世界接受阿弥陀佛的教学,快快成就自己。所以这个欣求与厌离,在此地都是形容词。
这个法门的行门,讲到修‘行’,‘执持名号,一心不乱。’执是执着,持是保持,继续不断地执著名号。这个意思实在就是孔老夫子给我们所讲的,‘择善固执’。那么佛这个佛法,诸位晓得,它是破执着的;这个法门里面叫我们要执着,我们对于娑婆世界不可以执着,因为什么呢?娑婆世界你要执着,就放不下了,你要厌离就是不执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就要执持名号。那么执持名号,给诸位说,这个是择善固执,善中至善啊!大学里面所讲的止于至善。
那么执持名号也就是止于至善,择善固执,这是真善。这个方法,这是方法,它的目的则是一心不乱,那么这是诸位一定要记住的,这个是一心不乱。如果我们执持名号,要是不能够达到一心不乱;当然也有带业往生,到后来会跟诸位说明,但是总不如达到佛在本经里面要求我们的目标。所以讲到修行,是要以一心不乱为目的,那么这个‘一心’有‘事一心’有‘理一心’。
‘信愿持名’,有信,有愿,持名,你看看这个三种条件全都具足了,这在行门里面‘为一乘真因’,一乘佛法里面,真正的修因;‘四种净土’是一乘佛法最妙的果报,真因妙果。一乘法,比大乘还要高,你们看看这是什么法门,与六祖坛经有什么样的差别?六祖大师,他是一乘教学,他所接引的大众,上上乘人,他自己说上上乘就是一乘。坛经里面教学的理论跟方法,是一乘真因,成就的是‘一乘妙果’。如果跟这个法门来比较比较,这一个法门比六祖坛经还要殊胜,还要真实。
六祖的法门所接引的大众不广,仅限于某些具足他那个条件的可以修;而这一个法门,信,愿,持名,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因此这一个法门在十方诸佛教学、度生里面,是一个最主要的法门,道里就在此地。你们看华严经里面,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一位善知识,吉祥云比丘,就是教他信愿持名,念佛法门;最后一位普贤菩萨教给他的,十大愿王导归极乐,那么一个开端,一个终极,就是代表行门里面主流,我们讲修行的正修。当中五十一位善知识,所教给善财那些修学的理论与方法,都叫做助修,正助双修,一生成就。这是真正值得我们深深地去反省,应该好好地去觉悟,千万不要辜负了自己,不可以当面错过。
那么再讲到本经的作用,大师告诉我们,‘本经是以往生不退为力用’。那么在表解里面,我们也简单地跟大家列出来,本经以往生不退为力用。那么经典给我们讲的是‘四土’,就是这个四土,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跟常寂光土,这个是西方世界的四土。四土里头,‘各有三辈九品’,同居土里面有三辈九品,方便土里头也有三辈九品,实报、寂光,都不例外,这是大家要记住的。
所谓‘同居’土,是‘见思’烦恼‘未断’,什么叫见思烦恼,这个地方简单跟大家介绍,不能细说,一细说很耽误时间。
那么这个见惑呢?这个见思,‘见’就是见惑,‘惑’就是迷惑。如果我们用现在俗语来说,就是错误的见解;思惑就是错误的思想。想法错了,见解错了。这个里头包括有五类,第一个就是身见,执着身体是自己,这个见解是错误的。第二种类叫边见,边见实在讲就是我们现在科学家所讲的相对,相对论就是边见;两边,空与有两边,善恶两边,真假两边,凡是相对的都是属于边见。见取见跟戒取见,我们俗话称之为成见,某人成见很深,这两种都是成见。执着因,错误的原因,以为是真实的,这个叫见取见。执着错误的果报,以为是真实的,这个叫戒取见。
我们举个比喻说,印度婆罗门教里面,他们修禅定,有的时候禅定功夫相当之深,他在定中看到了牛死了,死了那个牛的魂升天;于是乎他就奇怪了,牛死了以后,它这个神识会升天。于是乎他就学牛,持牛戒,他不吃饭了,吃草了,他跟农夫去耕田去了,他就学牛。为什么呢?他看到牛死了,神识升天了,他认为学牛,将来一样就可以升天,这是错误的见解。
升天是要修十善业道,他不知道这个牛前世修的十善业道;牛是业报,它这个报尽了,它十善业道那个因成熟了,它升天了,与它做牛这一生,决定没有关系。那么这一类,叫戒取见,这是讲因的。见取见是讲果报,譬如说有很多宗教家,他们认为生天就是究竟,天堂就是永生了,这是错误的见解,这叫见取,果报上的成见。他不晓得天也有生死,天死了以后还要堕落。天的福报比人大,不错;天的寿命比人长不错,虽长寿,他还是要死的。果报是假的当作是真的,见取见。这个修因不是真正的因,他认为这个是真正的因,执着是正因这个叫戒取见,错了。
那么从外道很显著地能够看到见取见跟戒取见,但是这个佛门里头也不例外。就拿我们念佛人来说,如果认为念阿弥陀佛就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是戒取见,为什么呢?未必。你要不相信,你可以看看灌顶法师,清朝灌顶法师,大势至圆通章疏钞里面所讲的,念阿弥陀佛的人一样念到地狱里去了,他在疏钞里头讲念佛的一百种果报。所以这个念佛,你要懂理论,要懂方法,如理如法地是正修行,是正因。不懂理论,不懂方法,以为念阿弥陀佛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戒取见。以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哎呀,我一切都成就了,到这里黄金为地,我什么享受都有了,我从此以后不要再受苦了,这个是见取见。往生西方,那个地方是学校,不是你的老家。学校当然不错,比你的家的时候建筑范围要大;台湾大学,校园那么大,建筑那么好,你一考取这个学校,这个学校就是我老家,我一生永远不要离开了,那错误了。到那里是念书,是成就你自己智慧、德能,是这个意思,不是叫你到那里去享乐的,极乐世界不是叫你去享乐的,所以这是见解上的错误。
邪见不是上面四种,凡是属于不正确的见解,都叫邪见。所以这个五类是见解上的错误。
另外五类思惑,思想上的错误。贪心,你在这个世间,名闻利养,你起贪心;五欲六尘起贪心,是贪心。你在佛法里面起了贪心还是贪心。贪心是错误的,嗔恚是错误的,愚痴是错误的,贡高我慢是错误的,对于佛菩萨这个教学怀疑是错误的,所以这是五种错误的思想、错误的想法、错误的见解。那么这个错误的见解与错误的想法,你没有根除,没有能够断得了,你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生什么?凡圣同居土,所以叫做带业往生。
那么你要是念到事一心不乱了,那你就生‘方便’有余土,念到‘事一心不乱’。那么由此可知,事一心不乱,见思断了,错误的见解跟错误的思想,通通没有,这是事一心不乱。如果你念到理一心不乱了,你生实报庄严土,也能够分证寂光净土。事一心,见思烦恼断了,没有见性,换句话就是,没有入不二法门,没有入一真法界,这是事一心。等于小乘阿罗汉、辟支佛的境界。理一心,这是圆教大乘菩萨,圆教初住以上的,不但见思烦恼断了,也破了一分无明了,无明烦恼。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是生‘实报’土。净土法门里头所说的,花开见佛悟无生,那就是刚刚证得‘理一心不乱’的这个境界。要是到四十一品‘无明’统统‘断尽’了,那就是‘寂光’净土,是上上品实报土,是圆满的常寂光土。‘功夫成片’,我们讲到最低级的功夫成片,诸位要知道‘伏而未断’,就是见思烦恼,这个见惑思惑并没有断掉,但是什么呢?有能力伏住,伏惑没有断惑,这个叫‘带业往生’,净土法门讲带业往生,这是说的这一个境界。
那么再讲到不退,这个不退转是很难得的;如果我们修行要‘不退’的话,诸位想想,成佛那里要三大阿僧只劫呢?麻烦是退得多、进得少,这才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如果不退转,那多好呢!当然退有退的因缘,换一句话说,他有退的环境;不退一定要具备不退的条件。在我们娑婆世界,这个退的缘太多太多了。自己身体疲乏了,兴趣失掉了,会退心。或者有亲朋好友,他们喜欢玩乐的时候,邀到你一道去玩了,你在盛情难却之下,也退了心。有种种退的因缘,自己无法把持,所以退的多,进的少。西方极乐世界,因缘太好了,换一句话说,它具有不退转的种种条件存在,只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些条件个个具足,这个实实在在讲,太难得了。
经里面讲三不退,大师在此地给我们解释四种不退,那么我们来看看那四种?第一个是‘念不退’。这四种不退,前面的意思境界都深,往后面渐渐说得浅显。念不退,这是最深的,‘念念流入如来果海’。换句话说,念念都向着成佛大道。这一点我们得想想,我们二六时中,一天到晚,我们这个念头是不是念念都是成佛的念头?很难很难啊!我们在一天二十四小时当中,有几个念头流入如来果海?你就想到这个事情之难!所以念会退,退到哪里去?退到六道,退到恶道。念人天,这就退到人天道;念贪嗔痴就退到三恶道去了。你不想不晓得,你要一想这个问题,真是严重,真是可怕!
第二,行不退,‘精进度生不堕二乘。’二乘人怎么样呢?二乘人不度众生,因为度众生很麻烦,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你诚心诚意发心去教导他,他未必肯接受。所以二乘人,声闻、缘觉跟阿罗汉、辟支佛,只度自己不顾别人。至少说,他不主动去教人,他是被动的,你去求他,他教你,你不去求他,他不教你。就跟世间老师一样,‘只闻来学,未闻往教。’他这个老师是有相当架子的,不像菩萨,菩萨怎么样?主动来教你,菩萨作‘不请之友’,你不请他,他自己就来了。所以这是行不退,精进度生不堕二乘。
第三讲‘位不退’。为什么他这个地位,譬如讲从圆教初住,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他这个位子不退,因为‘上善聚会,永离退缘’。西方世界都是最善的这个善人,大家聚会在一块,没有恶缘,没有坏人,所以你不会退转的。
第四讲‘毕竟不退’。经里面只讲这个三不退,这一条是蔼益大师给我们加的,非常有道理。‘佛号经名’,不仅是阿弥陀佛、阿弥陀经,当然直接是指这两个,一切佛的名号,一切经的经名,‘功德’都‘不可思议,一历耳根,永为道种,毕竟因斯得度。’这是说明,所以佛法这是金刚种子啊!我们今天对众生,帮大家的忙;前面这三种,我们帮不上,这一种帮上忙。我们印经、印佛像,叫你见闻到佛号,见闻到经名。我们用录影、录音,使你闻到了佛法,‘一历耳根,永为道种。’这一生不能得度,将来必定会因这一个因缘而得度,这个是佛法真正不可思议的功德。
那么再说到这一部经它的重要之处,‘华严奥藏’,这是大经奥秘的宝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矣。’那么你就想到这个弥陀经的重要性,它要不重要;在这一个地方可以看到,整个佛法可以说是归纳在这一部小本的弥陀经里面。
‘佛’为了度一切‘众生’,‘随机施化’,‘机’是众生的机感,施舍教化的方法,善巧方便。‘归元无二,方便多门。’八万四千法门,方便法门,指归的一条路。在方便多门里面,讲到最‘直捷’、最‘圆融’、最‘顿入’的,无过于‘念佛往生’。这是我们在大方广佛华严经里面所看到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是大方广佛的结论,提倡的念佛往生。善财童子表演的就是念佛往生,这个方法‘简’单、容‘易’、‘稳当’,八万四千法门算是第一;第一简单、第一容易、第一稳当,‘稳当’是可靠啊!决定不落空。要领是‘信愿持名’,这是本经的三大纲领。莲池大师讲:‘但见弥陀,何虑不悟?’这个‘悟’是明心见性,是证得理一心不乱,是入一真法界。‘法门尊重’,不管是那一宗那一派,对于阿弥陀经,对于持名念佛,无不尊重。‘独以此经’法门尊重,独以此经。因为无论那一宗那一派,早晚课诵里面,晚课都是以弥陀经,念弥陀经,念阿弥陀佛。就连达摩祖师传来的禅宗,都不例外。你要是不信,你去看看禅门日诵,那就是禅宗里面的课诵本。禅门日诵就是早晚功课里面,它是以两种东西为主要的功课,早课里面是以楞严神咒为主,晚课里面就是以弥陀经为主。那么诸位由此可知,连禅宗都这么重视,何况其余呢?这一点意思,我们一定要了解。
除了这个理论方法,概略的我们晓得了一点之外,在此地我们跟诸位举出几个往生的人,可以作为我们的榜样。‘文殊、普贤’,这是每一位学佛的同修都知道,华严三圣之二。文殊菩萨代表的是大智慧,普贤菩萨代表的是大修行,这两个人都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华严经里面,文殊菩萨有一首偈子说:‘愿我临终时,尽除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利。’那普贤不必说了,十大愿王导归极乐,,那还用得着讲吗?这是讲的补处菩萨、等觉菩萨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的智慧,我们的功夫,能比得上文殊、普贤吗?文殊、普贤尚且求生,我们自己想想是什么样的人,怎么敢不求生净土呢?这是往上看,上面的榜样。
往下看,如说我们自己业障深重,恐怕阿弥陀佛不要我们,念也枉然,你这个想法错了。唐朝时候,有一个‘张善和’,是一个杀牛的人,屠夫,杀了一生的牛,杀业太重啊!真正是罪业深重啊!到临命终的时候,许多牛头人来问他要命,这个是地狱相现前。他这一叫救命,不得了!牛头人统统来问我讨命来的了,这个不得了!他叫他太太赶快给我请法师来帮助我,给我解决问题。他太太请了法师来,法师就告诉他,这个时候,你这是地狱相现前,没有别的办法,赶快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他太太给他点了一把香,他拿着香,大声念阿弥陀佛,念了几声之后,他告诉法师、告诉他太太,牛头人不见了,阿弥陀佛现前来接引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走了。那么诸位想想,我们说,你一生造深重罪业,你造的罪业有张善和那么重吗?他一生杀牛,不知道杀多少牛?他能往生。我们想我们虽然造罪业,还不至于像张善和;张善和能往生,我们为什么不能够往生?
还有一个榜样,清朝末年,恒州‘王打铁’,那么我们讲愚痴或者家境困难。王打铁一家四口,靠打铁维持清苦的生活,一天不干活,一天就没饭吃,他才尝到人生之苦。有一天,有一个法师,化缘的法师,从他门口经过,他请法师到家里来坐坐。请教法师,我太苦了,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救救我?法师就教他学佛啊!唯有佛,佛法,才能真正破迷开悟,离苦得乐。但是他想想,我那有时间?第一要不耽误工作,第二要不花钱,因为什么呢?他没有钱。你要能够救我。法师就告诉他,你念佛号就行,不耽误你工作;你打铁,铁锤下去,阿弥陀佛,提起来,阿弥陀佛。从前拉风箱,风箱推进去阿弥陀佛,拉出来阿弥陀佛,你看既不耽误你工作,又不要花钱。他听了,这个办法好,于是乎天天就念佛。他太太就说了,这个打铁已经很苦了,再念佛不更苦吗?王打铁就说,不,从前我拉风箱拉得手酸,现在我念阿弥陀佛,手不酸了。以前打铁很辛苦,现在一面打一面念阿弥陀佛,也不觉得辛苦了。那么这样念了几年,果然他真成功了。有一天他跟太太说,他说我要回家了。她说这个地方不是你的家,那里是你的家?他笑笑,说这不是我的家。换了一身干净衣服,洗洗澡换了衣服,照样还打铁。打的时候,他不认识字,他念了一首偈子说:‘叮叮当当,久炼成钢,太平将近,我往西方。’他一锤下去,他是站着往生,他没有害病。恒州就是现在湖南衡阳,那个地方我在那里住过一段时期,衡阳衡山这一个地带,念佛的风气很盛,都是受王打铁的影响,他是清朝末年时候的人,站着往生的,没有害病。这个示现被大家看在眼里,这个是真的,一点不假。
凭这么一个人,愚痴的人,没有闻过佛法,不懂得佛法的道理,一个法师教给他这个方法,他就诚心诚意地去修。所以叮叮当当不是形容打铁,形容他念佛,功夫不间断,久炼成钢,他功夫成片了,他念佛功夫成熟了。那么是不是得一心呢?这个我们不敢讲,最低限度,他功夫成片,所以他才有这样的瑞相,预知时至,晓得自己什么时候走,而且站着走,没有病苦。这些人都是我们的榜样。
我们今天学佛,我们的环境比王打铁要殊胜,我们的业障没有张善和那么重,他们都能往生,何况我们?所以诸位同修不要错过了大好因缘,不要辜负了百千万劫难遭遇的机会啊!一切经可以不学,弥陀经不能不学,但是要想真正通达弥陀经的教义,那你得要探讨相当份量的大乘经论;你对于弥陀经的经义,才能够真正了解,才能够真正的相信,死心塌地依着这个方法来修行,一生当中决定成就。
张善和的成就品位不高,是我们能够想像得到的。王打铁的品位不可思议!我们不敢下断语。举出这四个人的例子,正是古德所说的,‘上智与下愚不移’,文殊、普贤,这是上智;张善和、王打铁。这是下愚。你看看,上智之人,他成就没有话说;下愚之人,他也成就,也没有问题。难办的就是像我们这样,上不上,下不下,所谓是半吊子;这个上不上,下不下,亏就吃大了。上智,难,当然不容易;下愚,愚不可及啊!也不容易。
那么经前面的大意就介绍到此地,向下我们就要讲到经文了,给诸位正式介绍经文。当然我们还是受时间的限制,但是经中精要的义理,重要的修行方法与境界,一定要给诸位介绍出来,总希望诸位在这一会当中,能够得到真实的功德利益。好!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佛说阿弥陀经  第五讲  
今天我们可以正式地讲到经文了,在讲经文之前,先要讲佛经的体例,作一个简单的介绍。这就是所谓的‘经开三分’,第一是‘序分’,第二是‘正宗分’,第三是‘流通分’。那么这个体例的分法,起源于东晋道安法师。东晋道安法师也是与鸠摩罗什大师同时代的人,那么他与罗什大师也有相当深的渊源,与净土宗初祖庐山慧远大师,都是很好的同修道友。那么当年他将一切经,作这么一个分法,有许多人不太赞同,认为佛所说的一切经文都是一个整体的,不可以将它任意的分裂。那么到后来,玄奘大师译出佛的经论,之后,佛的经论也有这三种分法,于是乎大家对于道安法师这样一个分判,尊称之为弥天高判,以后无论是注解,讲经都采取这个三分的分法。
那么至于应当从什么地方分起,这些历代讲着的大师们,个人的看法也并不完全相同。就以本经而论,莲池大师的疏钞、圆中钞,与蕅益大师的要解,他们这个三分,经文起止就不相同。我们这一次跟诸位介绍的,是依据蕅益大师的要解,虽然不能将科判一一地标示出来,但是在大段落一定会交代的。我们先看一看经开三分,那么‘亲光菩萨’,这是‘佛地经论’就是玄奘大师所翻译的。那么‘晋’朝‘道安’,‘弥天高判’。这个三分,序分相当于亲光菩萨的‘教起因缘分’。正宗分相当于‘圣教所说分’。流通分相当于‘依教奉行分’。那么这是一切经都不例外,都是这个三种分法。
那么再看看‘本经’,本经的三分,‘序’分,蕅益大师所说的,是‘提’一部‘经’的‘纲’领。‘正’宗分里面,这是主要的内容,本经分三个大段落。第一大段落是‘陈’说西方世界‘依’报‘正’报,种种‘庄严’,目的是‘启’发我们的‘信’心。第二个大段是‘劝’勉我们‘应’当发愿,‘求(往)生’净土,这个是第二大段,主要的是劝我们‘发愿’。第三个部分是指示‘执持名号以立行’,建立修行的法门。那么这个地方我们很明显地看出,信、愿、行,这是净土法门的三资粮,也就是求生净土三个必须具备的条件。那么‘流’通分,是‘流传万古,通达十方’,那么经文目的是在此地。‘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这么样的说,‘谁堪倡募流通,唯佛与佛。’这个里头说明了这一部经流通不简单,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得到的,唯有佛与佛。那么在此地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与十方无量恒沙诸佛,‘乃能究竟诸法实相’这是说明得有这样的功夫,有这样的境界,才有资格流通这一部大经。‘此经唯佛境界’,所以‘唯佛’与诸‘佛可与流通耳’。蕅益大师这几句话说得并不过分。
那么现在在此地,我们要特别说明的第一个‘依教修证流通’,那么这是讲‘净’土‘宗’的‘道场’。如果没有修证,这个法门就算是断绝了,这个法门存不存在这个世间,要看修证。并不是讲这一部经典在世间,还有这么许多人在读诵,还有这么许多人在念佛,那么这是形式上的流通。实际上的流通,要真正发心修行,要真正能够证得一心不乱,确实往生西方世界,这个是流通里面最重要的一个部门,那么就证明了这个法门确切是流通在我们世间,这个是净土宗的真正道场。像当年慧远大师在庐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莲社,提倡念佛法门,当时有一百多人随着远公念佛求生净土,个个成就,这是净土宗真正的道场,是我们要晓得、要效法的。
那么第二种呢?这是‘印送经疏流通’或者是印经,这个‘疏’就是有注解的,像我们法施会,印的有弥陀经,有弥陀经疏钞,有弥陀经讲义,有弥陀经要解,那么这个就印送经书流通,普遍是赠送给十方道友。希望这些经书能够启发他,能够诱导他,使他知道这个法门,理解这个法门,依教修行这个法门,那么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流通方法。
第三,就是‘弘讲’,弘扬宣讲,这非常的重要,因为纵然是有注解的经文,一般对佛法没有研究的人,看到这个注子,也未必能够看得懂,所以一定要讲解。佛当年在世的时候,每一天都在讲解;佛灭度之后,那一些弟子们也是每一天都像佛一样地在讲经说法。建立道场的目的就是弘扬佛法,讲经的一个场所,讲席之所在。那么现在随着科学进步,除了弘讲之外,像我们用的‘录影、录音流通’,便利一些远道的同修,没有机会能够到讲堂里面来听讲,所以这两种方法,在今日之下,的确是一些学佛同修的福音,可以利用这个工具传达到远方。那么在录影方面,我们是尽可能便利于大众同修。那么从这次起我们,将经文、注解都写在字幕当中,即使你没有经本,也都能够看清楚,也都能够听明白,这是更为方便了。所以只要你有这一套录影带,你就可以得到完完整整的弘讲的记录了。那么这个录影带在华藏佛教视听图书馆流通,如果诸位须要的话,我们这里可以代你拷贝。图书馆所流通的录影带和录音带,以及印送的经书都没有版权,欢迎翻印,欢迎拷贝流通,这是‘佛弟子本分之事’,佛弟子应当帮助佛弘法利生,应当帮助佛流通经书,现在更加上流通录影带和录音带。
那么讲到建立道场,在今日之下,应当是以流通佛法为最主要的一个目的,因为现在的社会已经进展到相当高度的工业社会,尤其是所谓的资讯时代来临了。在以往建立寺院,建立讲堂,那是农业社会的时代,唯有寺院讲堂才能够建立佛法,才能够弘传佛法。今日之下,我们进入到高等的科技的社会,每一个人都忙碌着他本身的工作,所以已经不可能有长期休闲的时间住在寺院丛林里面来修行了。因此今天的道场,应当建立在每一个人自己的家庭。那么佛法流通的所在,当然最理想的就是图书馆,也不必要大型的图书馆,有小型的图书馆就够了。譬如说以我们本省来讲,能够有一个二、三十坪的这么一个小的场所,有两个人负责照顾,建立一个小型的图书馆。这个里面的经书,可以供给大众,那么里面有录影带、录音带,可以出借给大家,照顾这一个地区。这一种设施的成本是相当的低廉,如果我们建一个寺院,总得要上几千万,甚至于要花几亿万。可是建立一个这样小型的流通处,也就是小型的图书馆,所费不多。拿目前来讲,有个几百万就足够了,包括全部的设备都够了。确实可以帮助一方的同修,这一个地方,这一个地区的同修。所以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要从这个地方去发展。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培养人才,也可以发展建立小型的佛学研究班,像研究所这样的性质,来培养弘法利生的人才。同时在那里录制一切经的讲演的录音带和录影带,这是现代社会弘扬佛法,无量无边的真实功德;我们正在做,向着这一个方向去努力,去发展。更希望诸位同修们,希望你们也努力,也向这个方向去发展;在你们自己居住的地区,或者利用你家庭有多余的房子,你自己本身就可以兼事诸佛弘法的事业,就可以修以前人没有机会修的真正的福报。我们图书馆会尽心尽力地来协助你,来帮助你。
那么这是讲到今日之下流通的方式,我们要跟着资讯科技来发展,流通佛法,利益众生。而不是把经文里面这个流通分念念,回回向就好了,那是无济于事的,我们要懂得佛陀教导我们真实的用意。
古人所说这个三分的作用,中边皆甜,所谓是如人食蜜,像蜂蜜一样,中间,旁边都甜,都是一样的。序分里面表法的意思很浓,所以我们一看序分,就晓得这一部经它是属于大乘,还是属于小乘;是属于藏教还是属于圆教,是什么样一种性质,一看就了然了。特别是佛经的序分,它有如一般开会的会议记录一样。譬如说我们看到有一个聚会,一个集会,看看那些出席的人,我们就会想到它这个会议的性质,它这个会议的重要性。
佛经里面,序分里面,所列的这些大众,全都是表法的,所以你一看看这些出席的这些人,就知道这个会议的性质。譬如说我们世间,政府召开一个什么会议了,如果出席的全是财经这些首长,财经界的要人,那么你一定就晓得这个会议必然是讨论经济财务上的事情。如果出席的都是教育界的人士,那你一定想这个会议一定是讨论在教育上的问题。所以你看它出席的是那些人,就晓得它这个会议的情形。这个佛经里也是如此,所列的这些人不是随便列的,那么这个我们一入序分,都能够看到。
诸位请看这个表上,我们先把这个序分,‘序分’分为两段,一段是‘通’序,也就是‘证信序’,另外一段是‘别’序,‘发起序’。我们先把这里经文,在这里我们先念一遍。‘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佛、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拘絺罗、离婆多、周利槃陀伽、难陀、阿难陀、罗鍭罗、憍梵波提、宾头卢颇罗堕、迦留陀夷、摩诃劫宾那、薄拘罗、阿逸楼驮,如是等大弟子。’这是一段。
那么现在我们就跟诸位介绍这一段的经文,这一段是通序。所谓通序是通一切经,诸位只要展开佛经,你就会看到这样的字样,就有这么一段的这个文字,只是列的这个人名不相同,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个地方’,它都会有这个字样。那么通序呢?也叫做证信序,也称为经后序,这个里面内容是包括了六桩事情,所以也叫做六种成就。第一个,讲我们起信,叫‘信’成就。第二个,‘闻’成就,因为经是佛说的,但是佛当年只说,并没有文字的记录,那么结集经典,这是阿难担任主席,所以阿难说是闻,我闻,他亲自听佛所说的,并非传言,传说不可靠,自己亲自听到的,这个可靠。第三,是讲讲经的‘时’间。第四,这是讲经的‘主’人,也就是说法主。第五是讲,在什么‘处’所讲,这是说的处所。第六是当时在会,是那些人,我们在一起同听,这个‘众’就是听众。那么有这个六种,当然我们就可以相信了。不是某一个人自己在那个地方捏造的,而确确实实是有事实的依据,所以有这个六种成就。那么这个,我们留在后面再说。
说到通序的来由,必须要追溯到释迦牟尼佛入灭的这个时候,当时阿难尊者还没有证得阿罗汉。那么换句话说,它的感情还相当之重,佛将要入灭了,它内心很痛苦,心也就乱了。那么有一个同学就提示他,他说你是佛传法之人;阿难尊者在佛的法会里面,大家晓得,他是多闻第一,他是佛的侍者,佛一生所讲的经,他是一次也没有漏掉,即使他没有听到的,佛也重覆再讲一遍给他听。那么换一句话说,四十九年所讲的,唯有阿难听的最完整,一句都没有漏掉,阿难的记忆力又非常之好,他全都能够记得住。所以同学提示他了,佛灭度之后,不住在世间了,以后有几桩大事,你赶快去请示佛啊!你不能在那里哭了!那么阿难就问,我应该问什么呢?我现在心都乱了,不晓得问什么了?那么同学就告诉他,他说你现在第一桩大事情你要问,佛在世我们是以佛为老师,佛领导我们,佛不在世了,我们要跟谁?谁是我们的老师?那么这是很大的事情。
那么还有,同学当中当然也是龙蛇混杂,良莠不齐;那些顽皮捣蛋的学生,佛在世的时候,佛会呵斥他,会管教他;佛不住在世了,我们都是同学的身份,我们去管他,他能听吗?那我们对这些调皮捣蛋,不守清规的这些同学,我们怎么办?这个事情的确是很大的事情。
那么再什么呢?佛一生辛辛苦苦为我们说了这么多法,说了这么多道理,这么多的法门,我们总不能说佛灭度之后,这些法门也就丧失掉了,所以必须我们要好好地把它记录下来,写成书本,流传给后世,这是我们应当做的工作。弟子对老师,报答老师的恩德,应当做这个流通弘法的工作。那么在结集经典的时候,这个结集这些经,前面要加什么字样?因为在印度习惯,他这个外道的经典,前面都加一个‘阿优’要加这个字样,那么这是印度传统的习惯。他说我们佛经不同于外道,我们应当要加些什么字样?那么这个问题,就是今天我们所讲的这个通序了,所以通序是佛的遗教。佛就告诉阿难,将来你们结集佛经,前面要加‘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什么地方,与那些人在一起’,要加这个字样。所以今天我们展开佛经,前面都有这种字样,这是所谓是六种成就,这样法会才能够建立。
那么至于别序,也叫做发起序,那就是这一部经发起的因缘,那么是不能够通用别部经典,一部经是一种特别的因缘。通序就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都是相同的,所以一切经前面要加上这样的字;那么这个也是一点佛学常识,我们应当要晓得的。
在通序里面,第一句,‘如是我闻’,这四个字含义非常之深,蕅益大师简单地开示我们。如│实相妙理,古今不变。这个叫‘如’。‘是’的意思,‘依实相理,念佛求生净土,决定无非。’这叫‘是’。那么这两个字,这是讲的‘信’与‘顺’,讲的这个‘信顺’,我们先来说这两个字。在疏钞里面,这是莲池大师,他老人家给我们说,阿难倡‘如是我闻’,这四个字,里面含有三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断疑故’。第二个意思是‘息诤故’。第三个意思是‘拣邪故’。阿难在结集经的时候,他一升座,所现的这个相好就像佛一样。那么这种情形,诸位如果要留意会看得到,就是以我们一般法师讲经说法这个例子来讲,法师平时你看道他这个样子,到他在讲台上讲经的时候,你再去看看,往往相貌不一样,比他的本来的相要庄严,要好得多。那么这个就是讲他相貌会变;他下台了,他又变回来了,升了台了,他相会变。这个诸位要留意的话会有这个感觉。
那么阿难一上台,把佛当年所讲的经重覆再讲一遍;在讲的时候,他这个相好突然变了,变了跟佛一样。于是乎有人讲,咦?这不是释迦牟尼佛,怎么又再来了?!又回来了!佛已经灭度,佛不会回来,那么是不是他方佛来了呢?那要不是他方佛,那是不是阿难成佛了呢?所以大家有这三种疑惑,于是乎阿难一说如是我闻,大家哦!这是阿难尊者,所以这种疑惑就断掉了,那么这是第一个意思。
那么阿难是同学,而且在同学当中,他证的果位不算太高,比他高的人多得很;年龄也不是最大,比他年岁大的人也很多。那么诸位想想,如果是阿难来讲经,这些大众能服气吗?不服气。不服气,他讲的时候就会有争论;阿难一说是如是我闻,听佛所说的,大家就没争头了,这不是阿难讲的,佛讲的啊!息争论。
第三个意思,这就是拣别外道,刚才说过,外道经典一开头用‘阿优’,这个‘阿优’两个字,就是有无。那么换句话说,外道经典里面所讲的理,不是讲有,则是讲无,是从这个地方建立的。佛法不如是,佛法是建立在实相的基础上,尤其是一切大乘经典,都是建立在实相的基础上。那么这个在前面,我们在要解、玄义里面已经跟诸位说明过,那么在这个地方,就不必多说了。
‘如是’这两个字所含的意思,非常的丰富,诸位如果有兴趣深究的话,而实在讲,是应当要深究的,可以去读大智度论。大智度论是摩诃般若波罗密经的注解,龙树菩萨所造的,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玄奘大师所翻的是瑜珈师地论,这是我们佛门里面的两部大论。大智度论一共是有一百卷,原来的梵本有一千卷,罗什大师知道中国人喜欢简单明了,最怕繁琐,所以将这个一千卷浓缩为一百卷,这是供养我们中国这一个地区的众生,可见得佛祖真正是大慈大悲。
那么讲信顺,我们必须要晓得,阿难结集经的时候,开头说这四个字│如是我闻,这四个字,这个意思是说如我亲闻,闻佛所说。那么我听佛怎么讲的,我也怎么讲,不增不减,表示信是。正是能够顺一切众生的心。所谓,‘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所以这是‘如是’信顺的意思。那么我们要晓得,‘圣人’这是指佛,‘说法’,所说的一切法,‘但显于如’,这个‘如’的意思,就是真如的本性。佛在法华经里面给我们讲十如是,这‘如是’讲了十种。天台大师将它扩展为百界千如。佛讲了个十如是,天台大师把它一演绎成为一千个如是,实际上讲是世出世间一切法,那一法不如是。‘唯如为是’,这才是‘如是’两个字的本义。那么换一句话说,这一部经所讲的就是讲个‘如是’啊!你要真正懂得‘如是’了,那这个经你就全都懂了;不但这一部经讲‘如是’;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说的经无不是讲‘如是’而已呀!那么这个后面我们讲到,这个是简单来说。
‘当理为如’,‘当’是什么?完全恰当,与这个真理完全相应,这个叫‘如’。如,如如之理,真理,真理决定无非,‘无非为是’。那么它佛学名词上,‘如为真空’,就是法性。性体叫‘如’,真如本性的理体,用这个字来代表。真如本性理体所起的作用,这妙有,这叫‘是’。‘如为真空,是为妙有。’真空跟妙有是一桩事情;心经里面说得好,‘色’,妙有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就是‘如是’两个字的意思。所以释迦牟尼佛,‘世尊四十九年所说,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说,如是而已。’所以诸位只要能够通达如是,世出世间一切法无不通达,所以这两个字不能够轻易的看过去。
‘圆瑛老法师’在弥陀经讲义里头曾经说过‘念佛法门,心不异佛’,这是特别就我们这个法门来讲,心不异佛,‘佛不异心,心佛虽有二名’,名词上一个叫心,一个叫佛。而实际上呢?‘心佛无非一体’,从心佛一体,所以叫‘如是’,这是就本门,我们这一个法门来解释‘如是’这两个字。还有一个解释,‘又万法俱寂,一心不乱为如’,这都是就我们念佛法门来讲的,可以说佛在一切经,一开头就把经典的宗旨标示出来。所以这个如在本经里面来讲,万法俱寂,一心不乱。‘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这是‘是’的意思,那么从这个意思上来看,你才真正明了心佛不二啊!无非一体不二,这是‘如是’,简单浅显的解释。那么这个实相,前面说过,我们就不必再多讲了,这个意思大家都能明了。
再说‘我闻’这两个字,‘我’,阿难尊者‘随俗称我’,那么诸位要晓得佛法不但是大乘佛法,就是连小乘佛法都不例外;学佛先要破我执,佛法是智慧之法,是觉悟之法。如果我们要破迷开悟,先要把觉悟的障碍,要把它破除掉。而觉悟的障碍,就是执着,就是我执与法执,这两种执着是一切障碍的根本。所以在小乘法修学,一定要破烦恼障,这个在前面也跟诸位讲过,就是见思烦恼。小乘的初果已经断了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才能够证到小乘须陀洹果,换一句话说,小乘入门。那么阿难尊者,在愣严会上来讲,他已经证得初果了,那么换一句话说,他绝对不再执着自己的根身是我,身见破了,所以他懂得。这是大乘里面讲的,‘实相无我无不我’,体上讲,绝对无我;在相上讲,随俗无不我。所以为了说话,这就是对众生,对别人说话方便起见,也要随俗称我,称一个我。
‘闻│亲聆圆音’,如来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所以如来这个音是圆满之音。下面这四个字很重要,‘如空印空’,这四个字很重要,这就说明了真正会听。会听的人是不执着,听了没有?听了。听了没有执着啊!假如你要是听法,要是有了执着了,死在句下,所以是念死书的,我们世俗人讲,‘书呆子’。听讲经要是死在句下,那叫佛呆子。因为佛说法,诸位晓得,是无说而说,说而无说。所以会听的人,听而无听,无听而听,如空印空,这才能真正破一切执着障碍,开发圆满究竟的智慧,‘说听’皆不可思议。这是我们佛法里面讲的‘师承’,意思是在此地。
那么在这个地方我又要特别提醒诸位同修们,佛法所教、所学、所修、所证的,如果从智慧上来讲,不外乎根本智与后得智。根本智是实智,真实的;后得智叫权智,方便智。根本智是无分别智,后得智又何尝例外呢?这一点是必须要明白的。因为在近代有许多人误会了,认为根本智很难,为什么呢?一定从戒定慧里面产生的。经里面常给我们讲‘博学多闻’,博学多闻为的是什么呢?无非是为了增长后得智。但是你没有证得根本智,决定没有后得智。那个根本像树木一样,像这个树,它有根,根在土底下,它有本,本就是一根主干。后得智什么呢?枝叶,枝叶花朵。那么如果你没有根,没有主干,你想想看,那来的枝叶花果呢?所以后得智是建立在根本智的基础上,才叫后得智。
因此佛说一切法,是后得智。但是他因为是依根本智而说的,所以叫说而无说,说是后得智,无说是根本智;无说而说,是从根本智起后得智。听法也是如此,这个叫善说善听,师资道合,这是佛门的教学。不但释迦牟尼佛如此,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无不如此,佛佛道同,没有例外的。这个是希望同修们要特别留意到,不能误会。如果我们现在不在根本智上下功夫,一开头就博学多闻,落到什么呢?结果不免落到邪知邪见,正如清凉大师讲,你不落在无明里头,就落在邪见里,那就太可惜了。
我们看古来的一些大德,无论在家出家,人家学佛三、五年,就有相当的成就;我们现在学,学几十年,学一辈子,都没有成就,原因在那里呢?因为我们这两种智慧都没有,我们也没有认真去修学这两种智慧,所以走错了方向,始终不得其门而入;如果方向正确,怎么不入门呢?怎么可能说不成就呢?这是我们应当要晓得的,那就是学佛必须要认真地在戒定慧上下功夫;等到你‘定’成就了,‘慧’现前了,这个时候,那就是像善财童子一样,‘百乘淹水’,参访知识,博学多闻,成就圆满的后得智,才有资格啊!这个里面,意味深长,道理甚深,境界尤其不可思议,希望大家能够细心的去体会。那么这是‘我闻’两个字的大意。
底下呢?这是时间,时成就,时间经里面都是讲的‘一时’,‘师资道合,说听周足。’这是讲的‘机感’。时,这个时间不是真的,那么这是诸位要晓得的,不是真的。在唯识,像百法明门里面所讲的,这是唯识入门的一部书,许多同修们都读过,时间这一法在百法里头,是属于二十四种不相应之一。什么叫不相应呢?他与新法不相应,换句话就是说,新法里面没有,心所法里面也没有,色法里面亦没有。可见得这个时间的观念,拿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它是属于抽象的,决定不是事实,所以‘时’,不是实法。因此佛讲经的这个时间,实在说那一年那一月那一日,甚至于上午下午几点钟,那阿难尊者难道就记不起来吗?如果说连这个事情,他都记不清楚的话,他所记录的这些经文,我们都不能相信他。
我在初学佛的时候看佛经,对于这一点,我就很不服气;阿难把经文意思记得这么清楚,地点也记得很清楚,与会大众也很清楚,那老师不必说了。唯独这个时间,只是笼统讲个一时,不服气,那一时什么意思?哦!从前有一个时候:::,这个给小孩讲故事可以,这个话不确定。佛经是如来金口所宣,诚实之语,怎么可以用这种字样?后来佛经念多了,才真正体会到,这个一时是绝对正确的;如果说记录在某年某月某日,这个意思就完全变了,为什么呢?那过去的,不是现在的;这个一时两个字是活的,不是死的,所谓是‘师资道合,说听周足。’‘周’是周圆,‘足’是满足,那么这两个字的意思也是圆满,为什么呢?初学有初学的满足;老修有老修的满足;人天乘的根性,他有人天乘的满足;声闻、缘觉,有声闻缘觉的满足;菩萨有菩萨的满足,真正是啊!所以一音而演说,众生随类各得解,不但各得解,还人人都满足了,这个真正是不可思议。所以师资道合,这些话都是活的,众生是什么样的根性,是什么样的程度,诸佛菩萨就示现什么样的身分来教他。
像普门品里面所讲的观世音菩萨三十二音声,应机说法,老师与学生才能够道合。佛为师,弟子为资,以资之机与老师之教,机教相契,叫做道合。就像我们世间人所谓是,说得非常投机;所以说话不投机半句多,就不愿意听了。说得非常投机,程度浅的,说的理与事都浅,他很乐意地听;程度深的,说的理与事都深,他听得也非常投机,意思就在此。你要问什么时候说的呢?就是机感相应,他这个学生根性成熟了,有资格也有必要,要听这一个法门;佛看到他能够接受,他能够相信,能够依照这个方法去修学,而得无量无边的真实利益,所以佛无问自说,这个叫做‘一时’。
真正当机的人,就是程度正适合的人,他成就了。还有不当机者,就是程度还没有成熟;没有成熟的人也得利益,所谓是‘一历耳根,永为道种。’他将来必定因为闻法的机缘,听到阿弥陀佛的这个名号,听到阿弥陀经,这样的机缘,这个机缘就是金刚种子啊!我们今天利用电视、录音带,这个录音带就是金刚种子;诸位如果说听了一遍,不管你信,或者是不信,总而言之,你这个阿赖耶识里面已经种了这个种子。那么在将来,这个种子必定成熟,开花结果,往生西方世界,亲见弥陀,这个就是今天所种的这个种子。这个种子永远不会坏,像法华经里面所讲的,一称南无佛,皆成佛道,皆已成佛道,意思完全相同。所以如果记载某年某月某时,那就过去了,这些意思全都没有了。所以那样记载是变成死的,不但是死的,也是虚妄的。
‘一时’这两个字活活泼泼,而且人人皆有份。像过去智者大师,念法华经入定了,亲见灵山一会,佛,他见到这个定中,见到这个灵鹫山,释迦牟尼佛还在那个地方讲法华经,所以他出了定以后,灵山一会到现在还没有散啊!可见得这是一时,机感相应的时候,他亲自参与释迦牟尼佛讲法华经的法会。
虚云老和尚年谱里面所记载的,他老人家入定的时候,到兜率天,听弥勒菩萨讲唯心是定。由此可知十方诸佛菩萨,所有的法会,会会都未散啊!这叫一时。那么在我们本经,只要你一心不乱;你到一心不乱,十方诸佛菩萨这些法会统统没散,你机感相应,都可以亲自参加,这个因缘多么殊胜,所以一时带给我们无限的期望,而且这是真实的,决定不是虚妄的。
说法的时间,说法的主人是佛,这个说法的主人是本师释迦牟尼佛。‘佛’这个意思有‘自觉、觉他、觉满’,满就是自觉圆满了,觉他也圆满了,是‘人天大师’。‘大师’是对佛的尊称,一般人是不应该称的。譬如古来的这些我们的祖师,都称法师;像鸠摩罗什,你看他称的是,都是称译经的法师,三藏法师,我们在经典里面是这样看到的,而没有看到大师。大师,唯有佛称大师,一般人称大师,那都是太过分了。但是有一个例外,就是净土宗的祖师称大师,那就特别显示出这一个法门是特别法门,所以这个法门的祖师称大师,那么这是一点的佛学常识,我们要晓得。
那么下面,就是‘在’。‘在’这个字,是‘应机示现,所以有在’,就是佛在什么地方,‘在’就是住的意思。为什么不用‘住’而说‘在’呢?从前皇帝,他所住处都叫‘在’,叫‘行在’。为什么呢?因为皇帝那个观念说,富游四海,贵为天子,他这个国就是他的家,所以他不能说住在那里,只能说在那个地方,是这个意思。我们说问别人,你住在某地方?你家在那里?我住在某县、某市、某街,这是你的住所。那么一个国王,你说他家在那里?他一国就是他的家,所以这一个国那么大,只好说他在那里?像我们这个家,如果他在家里,你总不能问成,你家在那里?只能说,他在某一个房间,他在客厅,他在房间,只能这个说法。因为皇帝是,这个国就是他的家,所以不能说他住在某个地方,只能说他在那里。所以皇帝住处叫‘行在’,他的行动在某个地方,用这个字样。
那么佛,诸位要晓得,整个娑婆世界是他的教化区,他这个教化区的范围比一个国家大得太多太多了,你怎么能说佛住在某个地方?不能。如果说他方世界说佛住在那里?他住在娑婆世界,娑婆世界太大了,我们在娑婆世界里面,这一个佛在那里?因此这有应机说法的意思在。
那么本经是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所讲的,这个就是把说经的处所,很清楚、很明白地说出来了。‘舍卫’是印度话,翻成中国的意思是‘闻物’的意思。我们看这个舍卫大城。舍卫国,‘梵语舍卫,此云’,此是我们中国话,中国话的意思是‘闻物’。所谓‘闻’,我们意思就是出名。这个地方是很有名气,‘物’是物产丰富。所以对比来看,人非常有智慧,有聪明,闻名于世,物资丰富。这个也可以拿今天的话来讲,文化水准很高,人很聪明,都有智慧,那么可见得这个地区是非常好的一个所在。那舍卫国,实际上舍卫是一个大城,是一个都市的名字,它是‘憍萨罗国’的首都。憍萨罗国当时的国王,就是‘波斯匿王’,波斯匿王‘乏都成’,波斯匿王的首都就是憍萨罗国的首都,叫做舍卫大城,舍卫城。那么我们有的时候就把这个城,来代表一个国家,也行。譬如我们今天这个事件,有些你看报章杂志里面讲的,它讲东京有什么事情在讲东京就代表了日本;讲华盛顿也就代表了美国;讲台北就代表了中华民国,是以首都来代表一个国家,也可以自古以来都有这个例子。这个地方是以舍卫,这个城市来代表憍萨罗国,这个都市是很出名的。
这个‘只树给孤独园’,这个里面有一段故事,我们在此地简单地给诸位介绍。这个‘只’是‘只陀太子’,只树给孤独园。这个只陀太子就是波斯匿王的儿子。只陀,中国的意思是战胜的意思。那么大概是波斯匿王打胜仗的时候,正好他生了一个儿子,所以取了个名字,就取为只陀。那么这就是舍卫的王太子,舍卫城的王太子。这个给孤独,这是翻成中国的意思,这个梵语称为‘须达多’,须达多就是‘给孤独’,须达多是波斯匿王的大臣。波斯匿王大臣,这两个人,我们总把他搞清楚。那么须达多这个号,是别人送给他的,就是这个人非常慈悲,他常常喜欢布施孤苦伶仃的老人,他常常照顾他,所以大家就送给这个美称,一个很好的号,叫他‘给孤独’,他常常能够救济这些孤独的人。那么在他的邻国,就是‘王舍城’,有一个国王叫‘瓶沙王’,那么这个地方还有一个人要注意到的,就是删檀那长者,那么我们现在跟诸位简单介绍这个故事。
那么这是有一个时期,须达多长者为他的儿子娶媳妇,去下聘。那么他这个媳妇,亲家是谁呢?就是王舍城的删檀那长者,这是他的亲家公。正好须达多到王舍城去拜访这个亲家下聘,聘媳妇的时候,这个时候,删檀那长者正在迎接释迦牟尼佛,而把他这位亲家冷落在旁边了。那么他就想了,你看两个人都是大臣,删檀那是王舍城的大臣,须达多是舍卫国的大臣,都不是一个普通人物。而且这时候,须达多到删檀那那里去做客,这是贵宾,同时又是亲家,这样重要的人在一般常理来讲,应当亲自要来接待,要来招待他。那么他把他放在旁边,去迎接释迦牟尼佛,而且看到他对释迦牟尼佛那样隆重,那么样的尊重,他感觉到很奇怪。就向他打听,那是什么人,你对待他那么样地尊重,甚至于超过了对于国王的尊重,他到底是个什么人?那么,于是删檀那长者就给他介绍,说明佛的这些功德,度化众生这些事迹。
那么这个须达多听了之后,非常地感动,于是乎就要求删檀那长者给他介绍,引见,他去礼拜释迦牟尼佛。那么这个拜了佛之后,当面就邀请,请佛到舍卫大城去弘法;就请佛,当然他现在在王舍城说法,就请佛您明年到我们国家去弘法利生。那么佛就告诉他说了,他说我明年还是瓶沙王请了我,我没有时间。那么给孤独长者说,那么就后年好不好?佛就答应了,好,后年我一定去,于是须达多长者非常地高兴。那么这一细看看呢,佛的这些弟子们,常随弟子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是一个相当大的团体,那么这些人都是跟到佛的,佛到那里,他们就跟到那里,不想舍去。所以要请佛一个人简单,这一请是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那么必须要有相当一个宽大的场所来招待这些人。于是乎回来之后,他就想那个地方能找到这么好的一个所在,看了好多处的地方都不太满意,到最后在城外看到只陀太子的别墅,是个花园,地方也很宽敞,里面的建筑非常的典雅,距离城又不太远,今天来讲交通也相当方便,又离开都市在郊区,非常理想的这个地方。于是乎想,这个地方可以容纳世尊的这一个团体,就是一千二百五十五人的时候,没有问题,可以容纳得下。但是这个地方是太子的地方;一般人的地方,他出面来买很容易;这个太子的花园,要跟他买不太容易。于是乎他又找只陀太子来商量,只陀太子就跟他开玩笑;长者,听说你很有钱,你家的黄金很多,你想要我的花园,行!你用黄金铺地,你把我这个园子铺满了,我就卖给你。须达多长者真的有钱,在舍卫国那是第一有钱的人家。他回去就真的打开他家的仓库,把黄金搬出来铺地。有人就跟只陀太子说,我在开玩笑的,真的啊!结果跑进去一看,果然在黄金铺地。只陀太子这一下子才被感动,啊!释迦牟尼佛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你能够这样为他牺牲。于是乎他就说明,释迦牟尼佛智慧、功德。那只陀太子说,这样的,哦!原来是这样的人;这个功德,这个好事,我们两个人做,不能让你一个人做。那个给孤独长者不答应,他说这个功德是我的,我不让给你。他说那不行啊!他说如果要是真的你不答应的话,好,你黄金可以铺我的地,我地卖给你,那我房子要拆掉,我这里有很多花草树木,你不能铺啊!那花草树木,我统统把它砍得干干净净,给一块荒地给你,那这个地方没有意思了。这个是无可奈何的了,所以长者就说好吧!那好,我们两个人做好了。这个花园算是给孤独长者的,里面所有这些树木、建筑物是只陀太子的,所以这个地方就是两个人的功德主;只陀太子的树木、庭院,给孤独长者的花园;所以这个地方,因为只陀是太子的身份,那么须达多毕竟是大臣,所以把太子的名字放在前面,他自己的名字列在后面,只树给孤独园。这是黄金铺地,来供养释迦牟尼佛,也就是供养三宝。这个典故就是从这儿来的。
那么由这个地方可以能够看得出,在当时,这一些国王大臣对于释迦牟尼佛的尊重,对于三宝的尊重。这样热心的来护持,帮助佛弘法利生,接引大众,那么这个是这么一段的故事。所以这几个人物,我们都把它写在这个地方,这是‘布金买园’,买只陀太子的园林,‘供佛及僧’。
那么这个下面,我们要讲到经文里头,就是听众。‘只园精舍’的‘大讲堂’,‘主讲’的呢,‘本师释迦牟尼佛’。听众人数相当多,这个地方所列的名字叫上首,‘上首’就是,等于说班长一样,领班的‘听众’。那么听众里面,经文里头分为三类,‘先声闻’,小乘的听众,‘次’是‘菩萨’,菩萨列在第二,那么最‘后’再列‘天人大众’。那么这种排列法,它里面有很深的意思。声闻排在第一位,因为这是出家人,全部都是出家的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五人,这是出家弟子,是佛的常随众。佛不在世的时候,出家弟子要担负起续佛慧命,弘法利生的任务。也就是讲传法这个工作,是由他们来负责的,所以把他们列在首先。
那么菩萨众呢?他这个相不定,为什么呢?有在家、有出家,不像声闻完全是出家相。菩萨的时候,在家的多,在家菩萨多。那么摆在当中,也表中道的意思;先后,他在当中,所以菩萨代表中道。菩萨不是佛的常随众,不常随佛;因为菩萨是大乘真正觉悟之人,他在佛在世的时候,就要帮助佛去教化一方,也等于是佛的分身说法。只有在每年夏安居,‘自治’法会的时候,这个时候,他要来见佛,参加一年一度的进修教育。就是每年的时候,有这三个月进修教育,其余九个月,他在外面代佛教化众生。他摆在第二个。
最后,这是有诸天,有国王大臣这些人,人众,这些大众,也是在法会当中。这一些人摆在最后,因为他们是,也是当机,同时也是护法。佛法如果没有这些人来护持,是无法流通的;所以佛法的护持流通,佛在世的时候,把这个工作、这个任务,交代各国的国王大臣。国王大臣来护持,佛法必定兴旺;佛法兴旺一定是国泰民安,天下太平,这是一定道理的。因为佛法是最完善的教学,我们中国古人懂得这个道理。所谓是建国君民,教学为先,那么佛法是最完善的教学,所以在从前,国家施政里面,都列入第一个施政的项目。像我们中国过去行政组织里面,第一个就是礼部,这个礼部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它是施政最重要的一个部门。
那么经文里说,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那么什么叫做比丘?‘比丘’是印度话,‘佛门出家受具足戒之称’,具足就是圆满。出家的男子,一共是二百五十条戒;二百五十条戒,每一条都受了,这个叫具足戒,称为比丘。女子出家要受三百条戒,称为比丘尼,‘尼’就是女子的意思,这是出家人的称呼。比丘是梵语,这个字含多义不翻,因为它里面含有三个意思。
那么第一个意思,‘乞士’,诸位要晓得,‘士’是念书人,在我们中国从前社会的士农工商,‘士’是读书人,是有学问,有道德之人,为社会所尊重之人。但是他是个乞丐,这个念书人是一个有学问有道德的乞丐。因为佛在世的时候,这个制度是托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是托钵制度。在中国人就是讨饭。那么佛这个制度里面含义很深,因为众生无始以来,就具有傲慢的习气,行乞食的制度,可以断除我们无始劫的贡高我慢的习气,所以它有这个意思在。上乞法滋养自己的法身慧命,上面要向佛来求法。那么下呢?则要向一切斋主乞食,乞食养自己这个身体,我们有这个身体在,当然须要饮食,那没有饮食怎么行呢?所以这个饮食要靠施主来供养,来滋养生命;求法,则是滋养我们的法身慧命,所以称之为乞士。正如同佛在世佛吉凶经里面所讲的,修道之人,三衣一钵,决定不能够储蓄财物,为什么呢?积财则丧道,修道的人什么都要舍弃,‘心’,一心一意在道上,所以说无所适藏,一心一意在修道,在弘化。
那么第二个意思,‘破恶’,这个‘恶’,是指的烦恼,一切不善之法,统统要断除,断恶修善啊!绝不堕在爱见上,决定不会堕落。
第三个意思是‘怖魔’,这个魔是指魔王,指天魔。天魔总希望他所统治的人口愈多,好像他这个威望也就愈大;这一出家了,要超越三界了,他就苦恼了,我这个人口减少,人口都往外流了,他心里就难过,就不高兴了。所以当你要是成道的时候,魔就来扰乱,就想来破坏你,叫你退转,那个用意也就在此地。你这个功夫不到家,魔不会来找你,你虽然有这个想法,有这个念头,你没本事,你出去不了,他不干涉你。所以到你真正有这个功夫有这个能力了,他就会来干涉你。因此,真正发心出家的比丘,登坛受戒的时候,这个时候有地行罗刹会把这个情形报告天行罗刹,天行罗刹辗转就会告诉魔王,魔王一听就很不高兴,这是真正发心。如果不是真正发心的,魔听到之后,一笑了之,不把你放在眼睛里头;所以你要是真正发心的时候,魔他真恐怖。所以有这么三个意思称为比丘。
那么称为大比丘,这讲大乘的比丘,不同于小乘,那就不一样了,就是回小向大的比丘。底下有‘僧’这个意思,僧是‘僧伽耶的略称’,僧伽耶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是‘和合众’。那么这个意思,佛在经典里面给我们讲得很清楚,僧的意思,它是有理有事,一共是七种和合。‘理’呢?大家是‘同证无为解脱’。无为是真理,像六祖大师所讲的,本来无一物,是无为;何处惹尘埃,是解脱。本经所讲的一心不乱,一心是无为,不乱是解脱。这个都是讲的我们出家,或者是在家,学佛,为佛弟子,我们干的什么事情?就是要证无为解脱,要证一心不乱,这个是学佛目标之所在啊!
我们大众在一起生活,这不是个人,是个团体。既然是个团体,在佛法这个僧,叫僧团,团体,四个人以上叫僧。那么团体当然要有团体生活的公约,这样才是一个真正和合的团体。众就是现在讲团体。那么必须要守住六条共同的生活规范。这个六条是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订的,所以这个也是,可以算是基本的戒律。
第一,‘见同解’,拿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见解、思想要相同。如果大家的见解不相同,怎么能够同住呢?怎么能够共同生活呢?所以说一定要见解相同,志趣是一样的。那么这个见同解,与理相应,我们大家都是这么一个见解,都是这一个目标,都是这个想法,都是向这个方向去走,这见解相同,也就是说我们这个思想统一的。
第二,‘戒同修’,戒是佛给我们制定的戒,是生活规范,我们必须要遵守的。小乘戒律是自律,是你私生活的规范。大乘戒律是菩萨戒,是团体大众共同的生活规范。所以戒律是这两大类,一个就是你个人的生活,一个是团体的生活,这是大小乘两种戒律;生活规范,我们要遵守。
第三,‘身同住’我们住在一个寺院,一个精舍。
‘口无诤’,互相在一块的时候没有争执。
‘意同悦’,心里面每一个人都法喜充满;正如同孔老夫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心里面有喜悦。
第六,‘利同均’,‘利’是利养,十方的供养,大家是均等,人人都有份;没有厚薄,不是说那个住持当家的,它要得的多一点,没有,这个是大家平均的,利同均。那么这个样子才称之为僧团,这个就叫‘六和敬’。
那么由此可知,这个‘僧’之一字,不是出家人的尊称,在家人也能称。因为什么呢?它的意思是遵守这七种,这七条和合的条件。你的家庭如果要是遵守佛所说的这七条去做,那么你一家,就是个僧团,就能够称之为僧;如果你是一个公司行号,你这个公司行号里面,从老板到伙计,也能够遵守这个六条,见解相同,都能够遵守五戒十善,身同住,口无诤,意同悦,利同均,那么你这个公司行号,这是僧团。如果运用在学校里面,学校僧团。如果运用在一个国家,这个国家就是僧团。所以僧不一定是出家人,这个诸位一定要记住。唯独比丘是出家人的尊称,前面跟大家讲过,称和尚,称法师,称僧,在家出家都可以称的,连阿阇黎,在家出家都可以称。唯独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这是决定出家人,在家人不能称。那么这个也是一点的佛学常识。
那么这个,大比丘僧,这个是僧团,人数有多少呢?有一千二百五十人,实际上还有五个人,因为它这里是算一个整数,那五个人就包括在里面了。那么这个是佛的常随地子这个一千二百五十五人,是一生都跟佛的,佛走到那里,他们就跟到那里。因此在一切经里面,佛讲这个听众,都是把他们列在前面,他们等于说是固定的听众,一个人也不会少,一次也不会缺席,这是佛的基本听众,所以把他们这个人数表出来。\@TAG=NORMAL至于这个里面列名字,前面讲过了,都是代表这一次讲经的目的、目标,以及它里头的意趣。并不是说这一部经那些人听了,那一部怎么没看到他的名字,不是的,这些人统统都在,而是为了表法才列名。因为这些上首弟子,各有各的特长,标那一个人,这个经里头有什么意思在。譬如舍利佛,智慧第一,这个经上有他,那这一部经代表智慧的意思。目犍连,神通第一,这个经上有他,那这个经里头有神通的这个意思在。所以诸位读金刚经,金刚经里头有须菩提,须菩提是解空第一,那你晓得金刚经所讲的道理,空的道理,是用解空第一来说的。所以一看到经上列的这个名字,就晓得这个经的性质,他是代表这个经的性质。那么本经列的声闻众有十六位,它所代表的意思,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今天就跟诸位介绍到此地,上首中,下次再给诸位详细的介绍。
佛说阿弥陀经  第六讲  
这个阿罗汉是果位,前面跟诸位讲过比丘,‘比丘’在‘因位’,在修因的时候,称之为比丘。那么到他证果的时候,则称为阿罗汉。那么‘大阿罗汉’,这是说的大乘,所以就是‘大乘无学位’,这个‘无学’意思就是说,他所要修学的都学圆满了,拿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毕业了。那么这一个地位在大乘菩萨是属于第十地的菩萨,我们通常称之为法云地的菩萨,那么这个是大阿罗汉。小乘阿罗汉,这在小乘法里面,他是无学,毕业了,那么这是讲见思烦恼也都断尽了。三界之内,那么他所要学的,全都学完了,都无学了,这小乘阿罗汉。这个大乘阿罗汉比小乘阿罗汉,地位是高得太多了;正如同是,一个是小学毕业,一个是大学毕业,那么这个地方讲大学毕业。
那么这个三个意思也正是比丘这三个意思的果位上,在比丘第一个意思是讲乞士,是乞食,是一个有学问有道德的,我们中国人讲乞丐。但是当他证了果了,那就是佛给我们所说的,他是人天福田,所以他理应,也就是应当接受大众的供养;大众供养他,这是增福,我们一般人讲的培福,这个意思是有相当的深度。
前面我们在介绍人题的时候,曾经给诸位说过,贤人乃是国家之宝;而大阿罗汉,不但是贤人,而且是圣人,当然是国家之宝。我们能够供养他,能够将他留住,为我们这一个地方教化众生,使我们这一个地方的大众,都能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是我们应当要供养他的,道理就是在此地,所以称之为应供。
那么第二个意思是‘杀贼’。在因地上是破恶,我们讲过了断恶修善,这个‘贼’是指的烦恼。有一些人看经不求甚解,于是乎发生误会了,看到这个阿罗汉有杀贼的,阿罗汉还开杀戒了,还杀生了,这错误了。这个‘贼’是烦恼,烦恼断尽了,就是杀贼的意思│烦恼贼。为什么把烦恼比做贼呢?因为每一个众生,在自性清净心中,无不具足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功德,就是说无量的德能。我们常常赞叹佛为万德万能,其实那一个人不是万德万能呢?那一个人不是无量的智慧?那么我们今天这个德能、智慧似乎都没有了,其实都是因为烦恼现前,将我们自己本有的智慧、德能障碍了。那么今天我们把这些障碍去掉,把这些烦恼断尽,我们的智慧、德能又现前了。那么这个意思好像是烦恼一来了,就好比像贼来了,把我们家的财富,财产都偷盗去了,取这个意思。所以这个杀贼不是杀生,是断自己的无明烦恼。
那么小乘的烦恼呢?就是指见思烦烦恼;大阿罗汉则不然,不但见思烦恼要断,除见思之外还有尘沙烦恼,有无明烦恼,得把无明烦恼断尽,才能称之为大阿罗汉。如果我们将这个尺度放宽来说,凡是回小向大,也就是圆教初住以上,都可以称之为大乘罗汉。那称罗汉呢?因为他在小乘已经毕业了,他现在已经在修学大乘法了,那么这是一个普通的称呼。如果严格的称呼,一定是在十地菩萨,就是法云地的菩萨。
第三个意思是‘无生’。无生这个就是魔王恐怖的果报,在这个比丘里头,有怖魔,那是在因地的时候,刚刚受戒,释樊偈摩的时候,魔王听到了生恐怖。那么现在已经证果了,证什么果呢?证无生法忍,确确实实亲证得一切法不生不灭,那么这个称之为无生。换一句话说,他不但是从此以后不会再到三界六道来受生,实际上小乘罗汉就已经做到这个地位了,这个地步了。大乘罗汉,那功夫更高了,不但分段生死尽了,连变易生死也将要尽了;由法云地再上去,就是等觉菩萨,等觉菩萨是等同诸佛,所以与这个究竟的果位非常接近了。
那么诸位将来在经上看大比丘、大阿罗汉,都是属于大乘;如果没有这个字样,称比丘、称阿罗汉,那必定是属于小乘,这是这一点差别在。那么除这个意思之外,藕益大师他所讲的,还有慧解脱、惧解脱、无疑解脱,这三种不同,那么此地这个大阿罗汉事属于无疑解脱。
那么底下,这是要跟诸位介绍这个十六位长老,那么这个‘长老’的德号,前面都已经念过了,首先解释长老这两个字的意思,是‘德腊俱尊之称’。‘德’,是讲他的道德,那总得有道德;‘腊’是讲他的年岁,是指年岁。可是佛门里面称长老,最注重的是‘德’。因为这十六位里面,可以说都是有很高的智慧、道德水准;在年龄上讲,则有年岁很小的,所以由此可知,他最注重是‘德’,当然了,那有年龄则更好,所以说‘德腊俱尊’,这是佛门里面称长老。那么这个名词,是一直冠下面十六位尊者,并不是只是长老舍利弗,其他就不是了。不是的。其余全部都是的。
那么向下这十六位尊者,如果要细说,那每一个人都有一段历史,都有一段故事,那是耽误时间太长,在此地我们就不必要了,只把他的专长,在这一部经表法的意思跟诸位说出来。
‘舍利弗’翻成中国的意思叫‘鹙子’,‘鹙’就是鹙鹭,鹭鸶,就是鸟。他的母亲长得非常美,尤其是眼睛明亮,所以人家叫她做鹙。那么这个‘弗’是‘子’的意思,就是这一个女人的儿子。这个鹙,叫‘鹙’这一个女人的儿子;印度话叫舍利,就是舍利女人,她的儿子。‘弗’就是儿子的意思,所以他的名字是从他母亲名字得来的。那么他在释迦牟尼佛的会下,是‘智慧第一’,这个智慧是讲的权智;实际上舍利弗跟目犍连,都是古佛再来的。
那么第二位尊者,‘摩诃目犍连’,摩诃是印度话,翻成‘大’;目犍连,‘采菽氏’,他在世尊会下,‘神通第一’。这个就是表明了我们这一部经,神通第一、智慧第一。
‘摩诃迦叶’,这一位尊者名气很大,翻成中国意思叫‘大饮光’。那个原因呢?就是这一位尊者多生多劫之前,他就是一个修行人。那么在过去式,这是佛讲他在过去式的因中,他是一个冶金师,就是冶炼金银,像我们现在做首饰的,银楼里面做首饰的师父,所以他这个冶金的技术相当高明。那么有一次就遇到了有一个女子,在佛门里面看到佛像年久失修,佛像都是装了金,那个金脱了,她就想把脱落的金,把它补好,那么她就发了这个愿。她有金,那么这个冶金师就说,那行,你只要有金,我帮助你做。那么这两个人发的这个心,发的这个善愿,这是替佛来装金,因此他生生世世都有光明,而且这个光明很大,那么他所在的处所,其他的光明都不能够显现,所以叫做饮光。这个人当然他的出身非常之好,是贵族,贵族出身;他修苦行,‘头陀第一’。头陀是什么意思呢?这是印度话,‘头陀’是印度话,意思就说‘断尽’了‘烦恼’,以苦行这个方式,将见思烦恼断尽,这一位‘尊者是传佛心印之人,禅宗初祖。’我们晓得传法传里面,释迦牟尼佛拈花微笑,将涅槃妙心传与摩诃迦叶,他是第一代的祖师。摩诃迦叶传给阿难,那么由阿难代代相传,传到达摩祖师,这是第二十八代。达摩祖师到中国来,那么成为中国的禅宗初祖。那么我们中国最著名的是慧能大师,慧能大师是在中国禅宗第六代的祖师,从达摩祖师算起,所以这个是传佛法的人。
那么下面一位,‘摩诃迦栴延’,这个中国的意思,‘大文饰’,‘文’是文采,‘饰’是装饰。这一位尊者,他是非常讲究仪容的,就是穿着得非常整齐,非常地大方、美观,我们佛法里面称之为庄严。他在佛门里面是‘论议第一’,他有辩才,辩才无碍,论议第一。
‘摩诃拘絺罗’,这个翻成中国是‘大膝’,这个人有个特征,膝盖比别人都要大,所以就叫他做大膝,印度话叫‘摩诃拘絺罗’。他是舍利弗的母舅,舍利弗的舅父。这个人也非常之了不起,世出世间的学问都通达,他是‘答问第一’。你有什么疑难的问题去请教他,他立刻就能够回答你,都能够替你解决。
‘离婆多’尊者,翻成中国意思,‘星宿’,‘无倒乱第一’。他无论在什么境界里,顺境也好,逆境也好,他绝不颠倒。换一句话说,他对于境界看得清清楚楚,正如同佛在金刚经里面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以他不会被境界所迷惑,那么这是很难得的人。
‘周利槃陀伽’,翻成中国的意思叫‘继道’,‘道’就是道路,因为他的哥哥是在大路旁边生的,他是在小路旁边生的,所以是取了这么一个意思;当然这个意思还有引申的意思,就是能够继承道统,有这个意思在。这一位尊者则是‘义持第一’,那么说到他在我们佛门里头也是非常有名。因为一般人学佛,有些人没有自信心,总以为自己没有善根,业障太重,没有法子来学这些高深的学问。而周利槃陀伽,他所显示就是在佛的弟子当中,他是很笨很笨的人,笨得难以想像;他的哥哥也出家了,看到他太笨了,就劝他,你算了吧!你回去吧!那么他哭哭啼啼不肯去,释迦牟尼佛把他叫到身边安慰他,好!没有关系,你好好的学。释迦牟尼佛就教他念调帚两个字,扫地的人,调帚。他念‘调’,‘帚’忘掉了;帚,上面‘调’又忘掉了。两个字,念上头忘下头,念下面忘了上面。诸位想想,那个笨到这样的人,也不可多得啊!所以他听经,当然没有办法来进步,于是乎就用这两个字,佛就教他这个办法,一天念到晚,就念调帚调帚。念到相当一个时期,他心开意解了;真的那把调帚,把他自己心里面无始劫来的烦恼、业障,扫得干干净净,他证了阿罗汉,所以他得总持法门。这个意思就说,你要说净土这个法门,念佛法门,你说你很聪明,我可以不要学这个法门;你聪明能够比得上舍利弗吗?连舍利弗哪么大的智慧,还要学念佛法门,何况其余呢!你说我太笨了,这个法门恐怕没有办法学;你笨还有笨得过周利槃陀伽的吗?如果你比周利槃陀伽还要聪明一点,那这个法门你有份。
这些上首摆到此地都代表有许多特殊的意思。你要讲神通,你的神通比不了目犍连。说明了什么?十六位尊者代表什么?各行各业,代表了各种不同层次的人物,真正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所以周利槃陀伽在此地代表的,义持,‘义’是一切义理,他全都能够得到。是一个最笨最笨的人,只要他有恒心、有毅力,精进不懈,最后他成就了。
那么底下一位,这是喜尊者│‘难陀’,难陀是释迦牟尼佛的同胞兄弟,‘仪容第一’,他长得很美。那么我们晓得佛有三十二相,他有三十相,比释迦牟尼佛,只欠两种相好,这是仪容第一。
‘阿难陀’就是我们平常称的阿难尊者,翻成中国意思叫‘庆喜’,他是‘佛之堂弟’,这个是阿难的父亲,跟释迦牟尼佛的父亲,是同胞兄弟,所以他们是属于堂兄弟。那么在堂兄弟当中,阿难年岁最小,所以佛这一个家族里头,他是属于小弟。他‘多闻第一’,那么这是在结集经藏的时候,他是负责将佛四十九年所讲的经重覆再诵出来。
‘罗侯罗’翻成中国意思叫‘覆障’,那么这个也是有一段特殊的因缘。过去有罪业,这一生的时候,他在母亲肚子里怀孕,怀了六年,所以这个是,是一种很大的障碍,这是释迦牟尼佛的儿子。那么他是‘密行第一’。那么这个年龄当然很小,佛的儿子,年岁很小,十六位尊者当中,他是最小的。那么看样子,他是喜欢玩耍,小孩嘛!很调皮,喜欢玩,可是他真正修行,别人看不出他修行,释迦牟尼佛晓得,他真用功,可是你丝毫看不出他用功的样子,所以这个‘行’,修行叫密行,别人看不出来。
‘憍梵波提’翻成中国叫‘牛呴’,这是一种业报。过去世中,那么他也是个出家人,年岁很小,看到这些老比丘念经,他讽刺他,这个念经不好看,像牛吃草一样。那么结果老比丘告诉说,我已经证了阿罗汉,他说你这样讽刺我,你将来会有得果报的。那么他虽然是认真地忏悔,可是还得了五百世牛的果报,堕在这个牛身,因此他这个习气还在,就是一天到晚,那个嘴巴总是动,就像那个牛吃草一样。那么他已经证了阿罗汉果,他自己造这个果报,如果说别人看到那个样子,一定也会骂他,唉呀!你这个样子像牛吃草一样,那不是又害死人了。所以释迦牟尼佛叫他接受天人供养,不准他在人间乞食,接受天人供养。因为天人有神通,知道他是圣人,会供养他。所以如果在人间的话,别人看到他一定会笑话他,那么又会造果报了,所以这是‘受天供养第一’。
‘宾头卢颇罗堕’这一位尊者与我们末法时期的众生有特殊的因缘。那就是佛不准他入灭,留在人间,作为福田第一。颇罗堕意思是‘不动’,‘福田第一’。那就是我们今天,譬如说一般道场里面打千僧斋,那么可能这个尊者就会化身到这个地方来应供。那么可是我们要晓得一个条件,凡是能够感得佛菩萨来应供的,这个一定是感应道交。如果我们自己没有真正的德行,是不能感应的。譬如说我们一般的老百姓,我们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情形,我们今天办一桌好酒菜,我们请总统来吃,他来不来呢?不会来的,不可能的。你真正是建了很大的功业,有特殊的情形,那么总统就会来,这是叫感应道交的。而不是我们一般的时候,我这发个心,我今天来这里打个千僧斋,我来求福报,这些佛菩萨、阿罗汉就来应供啊?真心办道,才会有感应道交,真与真感应,诚与诚感应。没有真诚,心不在道,满脑子里面就求名闻利养,那也有感应,谁来感应呢?魔来感应。像阿难问事佛吉凶经里面所说的,恶鬼屯门,魔鬼来感应,佛菩萨不来感应。像这个寺院里面,我们供的佛菩萨形象,我们心里面真有佛菩萨,你去拜他,那就是真佛菩萨在。如果说拿这个作招牌,欺骗别人,,所谓神棍之流的,那个地方虽然是佛像,真佛不在那个地方,而魔鬼附在佛像上。那么像这一些基本的常识,我们要懂。佛法也不外乎天理人情啊!理,是属于真谛,情是属于俗谛,真俗圆融,真俗不二,所以他才有感应道交。那么这是人天福田,第一位尊者。
‘迦留陀夷’翻成中国的意思,‘黑光’,那我们一想,这位尊者可能是黑人,皮肤很黑,但是虽然黑,非常光亮。他在世尊会下,是‘教化第一’,他很懂得教学法,教学的善巧,这是教化第一。
‘摩诃劫宾那’,叫‘房宿’,这星宿,是因为他的母亲,祈祷星宿生的他,所以以后他就叫做摩诃劫宾那。那么这一个人,他有特长,‘知星宿第一’,拿今天来讲,他是一个天文学家。
‘薄拘罗’尊者,翻成中国意思叫‘善容’,就是面孔非常地慈祥,是个慈悲的相。他是‘寿命第一’,在佛的弟子当中,他的寿命最大,一百六十岁,所以有这样的老人在这个会中。那么从这个十六位尊者,诸位要细细地去体会,他所代表的意义。
‘阿逸楼驮’,在楞严经里面,翻作‘阿那律陀’,这是一个人,所以翻译的时候,弥陀经里头是阿逸楼驮这个翻法,在其他里头有翻阿那律陀,他是一个人,不是两个人,这个诸位特别要注意到的,因为这一位尊者,我们在经论里头常常会提到他。那么他,这个意思叫‘无贫’,他也是‘佛之堂弟’。那么因为这是,也是过去生中,喜欢布施,救济贫苦,所以感得九十多劫不受贫穷的果报,那么就是财布施多。财布施是因,无贫这是果。那么他在佛的会下则是‘天眼第一’,那么这个也是有个特殊的因缘。他听经的时候,喜欢打瞌睡,有一天被佛骂了一顿,说是你这个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你怎么老是精神提不起来呢!一到这个讲堂里面来就打瞌睡,所以佛就比喻他像这个蚌壳、螺蛳一类的,说是你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这很可怜啊!那么他经过佛一番呵斥之后,他真的精进,勇猛精进,七天七夜不闭眼睛,结果把眼睛弄坏了,眼睛瞎了。那么佛很怜悯他,觉得他真正能够回头,能够改过自新,是很了不起的,于是乎就教他修一种定,这种定叫‘耀见光明金刚三昧’,那么他这个定修成了,修成他得了天眼,所以称之为‘半头天眼’,他整个这半个头,他都能见,不必用眼见了,所以他前后左右都能见,那么在这个阿罗汉里面,这是‘天眼第一’。一般小乘阿罗汉,天眼的能力只能够见一个小千世界,而阿逸楼驮能够见到三千大千世界,经里面常讲,观三千大千世界,如观掌中阿耨楼果。那么这个典故就是从这个地方出来的,所以他这个天眼是修得的,也是阿罗汉的见量最大的,可以能够达到三千大千世界。
那么这些人都是佛的‘常随众’│常随弟子,‘此等常随众’,‘本’来都是一些‘法身大士’,实在讲这个里面有成了佛再来的,有的都是大乘很高地位的菩萨,他们来示现,好像来唱戏,他们来唱这个角色。‘示作声闻’,声闻是小乘,其实他们不是小乘人,这就好像我们世间这个演艺人员一样,去表演。那么唱一台戏,我们晓得,主角只能有一个,释迦牟尼佛唱主角;那没有配角,这一台戏也是没有法子唱得好的,所以必须要有配角。这就是经上所讲的,‘一佛出世,千佛拥护。’道理在此地。这个一佛出世,他唱主角,千佛都要来帮他的忙,要来给他做配角,所以这个里头有很多古佛,有些大菩萨再来,‘为影响众。’他们都是行家,他们对于佛法没有一桩不通达,所以跟释迦牟尼佛一唱一答,就跟唱双簧一样的。其目的在那里呢?目的是供养大众。因为这些大众迷惑颠倒,问也问不出来,他们来代问,一听,大家开悟了,都得了佛法的利益了。
那么再看这些人都有专长,个个第一,没有第二的。换一句话说,在人间都是第一等人,他们都做佛弟子,都来学佛法,那何况我们呢!在本经里面表法,这样第一流的人,世间一等人,佛法里面也是一等人,他们都来修净土法门,可见得净土法门是真好啊!值得修学。如果净土法门不好,不值得修学,那么这些人他为什么要来学呢?‘今闻净土,摄受功德,得第一义悉檀之益。’那么这个四悉檀到后面会讲到。得第一义悉檀,这一种殊胜的功德利益。‘增道损生’,增道就是道业增长,这个道是讲的明心见性,一心不乱,一天一天地成就了。‘生’是什么呢?就是三界六道,轮回这个生死。这个生死一天一天远离了,了生死超越三界啊!这是证得菩提涅槃。‘自净佛土,复名当机众矣。’他不但是自己发心来修学净土法门,而且还代表的什么?他们才是这一个法门真正的当机者。这一句话用意很深,诸位想想,这一些人是这一个法门的当机,我们想想我们自己,是不是可以学这个法门?我们学这个法门,会不会有成就?那么这一想就可以明了了,自己的信心也就建立了。
再看底下一段经文,‘并诸菩萨摩诃萨,文殊师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萨,乾陀诃提菩萨,常精进菩萨,与如是等诸大菩萨。’这一段则是说的菩萨众。这个通序里面这是说到这个,与会当时佛讲经听经这些大众,先介绍小乘的声闻,其次介绍大乘的菩萨,那么这个意思在前面已经交代过了。这个地方菩萨上首列了四位,这个四位菩萨,先要简单地把这个‘菩萨’两个字含义略为介绍一下。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略称,翻成中国的意思,古译作‘大道心众生’,新译为‘觉有情’,就是觉悟的有情众生。那么这个古译与新译是从玄奘大师这个地方来分的,那就是玄奘大师以前,我们称为旧译,或者称为古译;玄奘大师所翻的这些经论,我们称之为新译。玄奘大师所译的是觉悟的有情众生,在玄奘大师以前都翻成大道心众生,那么这个译法都译得非常之好。那么什么叫‘大道心’?什么叫‘觉’?它的标准又是什么?这个在经论里面讲得很清楚,必须要发菩提心,才能称之为大道心众生,才能称之为觉有情。
在这个地方我们要把什么叫做菩提心,要跟诸位说明一下。那么这是大道心众生,觉有情,这是有智慧,有慈悲。‘智’慧,‘上求’佛法;慈‘悲’,‘下化’众生。最重要的,则是菩提心。菩提是印度话,翻成中国的意思,‘觉’的意思;菩提心就是觉心。菩提心里面包括了三个意思,第一个是‘直心’,第二个是‘深心’,第三个是‘大悲心’。这是一切经里头差不多都是这样说的。
佛在无量寿经里,讲这个三心,它的名词稍微变了一点。他讲的是‘至诚心、深心’与‘发愿回向心’,那么这个是菩提心。那么两者我们一比较,这个意思就更明显了。所谓‘直’,就是没有一丝毫的委屈,也就是我们讲的真心;真心真到什么程度,才算是真?那我们看‘至诚’这个意思,就能够体会到一些。可是‘诚’究竟是什么境界?过去曾国藩曾经说过,他解释学容说这个诚这个定义,‘一念不生叫做诚’。这种解释相当地正确,正如六祖大师所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个心就是至诚心,这个心就是直心。
菩提心里面虽然讲这个三条,是以这一条为体,另外两条,那是受用。深心是自受用;大悲心是他受用,是对待一切众生的心,深心是对待自己的心。‘深’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般的解释,好德好善,真正地喜欢道德,喜欢善行,所以这个是属于自己,自己受用的,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谓是精神生活。这个大悲心就是慈悲心,怜悯一切众生的心,同情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这是大悲心,所以这个是对待别人的心。
那么我们晓得,就是以人道来说吧!知道自爱的人,不少,知道帮助别人的人,也不少,他能不能叫菩萨呢?不能。为什么不能?因为他这种这个好德好善,与这个慈悲,不是建立在直心的基础上,那不是真正的觉心。必须是要有至诚心的基础,你这个深心,大悲心,是从至诚心里面发出来的,这个叫做菩提心。菩提心是真心,所以那个大慈大悲是真的,那一种自爱、好德好善,也是真的,决定不妄。所谓不妄就是它永远不变,他永远能够保持住;他没有分别,他没有执着,他没有偏爱。这是我们学佛,尤其是修学大乘佛法,一定要把它搞得清清楚楚。一定要发菩提心,才能够修菩萨道啊!
在净土法门里来说,净土法门属于大乘法,没有菩提心,怎么能够成就大乘法里面的往生呢!所以我们看看世间人,念佛的人多,真正得生净土的人少,原因在那里呢?心不相应,这个是特别要注意到的。前面虽然讲的小乘阿罗汉,但是诸位晓得,人家称为大阿罗汉,称为大比丘,那就不是真正的小乘,是装成小乘的样子,实际上都是菩萨,没有一个不是大乘。乃至后面所讲的人天,也都是发了菩提心的人。所以学佛要从那里学起呢?从‘至诚’学起啊!可是讲到‘至诚’,‘至’是什么?到了极处,所以说到这个地方,儒佛之道,相去不远。
我们在儒书里,平常我们念四书,在四书里面我们读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虽然儒家所讲的,没有佛法讲得这么清楚,讲得这么明白,可是意思都到了。诚意就是至心,就是至诚心。正心就是深心、大悲心。你们想想对不对呢?儒家把深心、大悲心,合成一个,叫正心;佛法把它分开两个,一个是自利之心,一个是利他之心,分作两个来说。那么如果你要想真正修这个菩提心,在我们儒家诚意、正心,就是佛门的菩提心,的确没有两样。在这个之前面,要格物致知啊!格物,‘物’是什么?‘物’是说的物欲,就是欲望,七情五欲啊!‘格’是什么呢?‘格’是格杀,就像前面的阿罗汉,杀贼的意思一样。由此可知,格物就是断烦恼,就是阿罗汉里面所讲的,‘杀贼’的意思,把这个烦恼贼给它杀尽,这就是格物的意思,格除一切物欲。致知,就是破所知障。你看看,格物破烦恼障,致知破所知障,二障破尽了,直心才现前,至诚心才现前。至诚心现前了,也就是根本智现前了,根本智就是直心,就是至诚心。
世俗间也常说,诚则灵啊!心,灵了!诚到了极处,心就灵了,所以这个心灵,就是讲的智慧现前。这一种智慧是你本性本来具有的智慧,不是从外面学得来的,所以是一切智,无始智,这个时候豁然获得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就是在什么?这个三心之用啊!菩提心的德用,没有一桩事情做得不圆满,没有一桩事情不究竟。所以真正美满幸福的人生,确实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础上。也就是建立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基础上,这个是学问的大根大本,也是大乘佛法的根本,具足这样的根本,这才称之为菩萨,真正发菩提心。
我在讲习当中,因为常常讲到这个问题,许多初学的同修,对于这个名相,就是名词、术语,往往感到困惑。所以我把这个名词改变改变,但是意思是一样的,那么这样说法,大家就更容易明白了。那么我把它称作‘平等心’,直心是平等心,诚到极处了,一念不生了,像六祖所说的‘本来无一物’。本来无一物,这是真平等,有了‘一物’就有比较,就不会平等了,所以直心、至诚心,那是平等心。深心,则是‘清净心’,无论在什么境界,心得到清净,不为一切境界所染污。在顺境,不为顺境所染;在逆境,不为逆境所染,总得清净。‘慈悲心’这是代它,这是大悲心。
所以我们学佛学什么?学平等、学清净、学慈悲,这就是修学大乘佛法,这个是大乘佛法的根基。在圆觉经里面讲,‘净圆觉心’,那个经上讲,圆觉性,实际上讲,心性是一个意思,清净圆满觉悟之心。一切境界决定不迷,不迷就是觉悟,迷则不觉了,不迷就是觉,所以这个三种心,这是清净圆满觉悟之心,是我们人人本来具足的,但是现在被烦恼所障碍住了,那么我们必须要好好地来修学,恢复我们自己原有的净圆觉心。那么这是‘菩萨’两个字的意思。
经文里面讲‘并’,这个‘并’就是前面声闻众,除了他们之外,还有,还有‘诸菩萨’,‘诸’是众多的意思,它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当‘众多’讲,另外一个意思,就是从菩萨一共有五十一个等级,从十信位的初信,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一共有五十一个位次。那么这个‘诸’也可以说这五十一个阶级的菩萨,统统都有,那么这也是一个讲法。另外一个叫‘梵持众多’也行。
菩萨摩诃萨,摩诃是‘大’,那个‘萨’就是菩萨,大菩萨,这样的术语在佛的经论当中,非常之多,我们会常常看见。那么说菩萨,后面又说摩诃萨,这就说菩萨与大菩萨,那么菩萨与摩诃萨怎么个分别法呢?一般的分别是以地上菩萨为摩诃萨。我们讲的三贤十圣,那么就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乃至于说自家行,这个都称菩萨;从初地到等觉,我们称为摩诃萨,这十一个位次称为摩诃萨,摩诃萨就是大菩萨,我们一般称为圣人。那么初地以下的,我们称为贤人,这个是佛法通常‘圣贤’的定义。
在本经里面列了四位上首,这个四位菩萨当然也是代表净土法门的,代表这个法门,是表法的。前面十六位尊者,是代表这一个法门的当机,就是说什么样的程度,什么样的身份,适合于修学净土法门。那十六个人代表,那代表的是各种不同的程度都可以学习,可见得这个法门的广大。那么这个四位菩萨是代表法门,换一句话说,代表这个法门的理论与方法,代表这个。所以它这个表法的意思不相同,前面是代表能修之人,这个地方是代表所修之法。
第一位就是文殊师利法王子,‘文殊师利’是人,这个名号是梵语译过来的。法王子,佛为法王,这个王取‘自在’的意思,一个国家,国王得自在,为什么呢?他发号施令,别人都要听从他,那么佛法里面就取这个比喻。如果在一切法你都通达,你都没有障碍,你在一切法里头得大自在了,那么这个也称为法中之王。佛为法王,那么像文殊这些菩萨,都是等觉菩萨;所以后补佛,也就好比是间那个王太子,他将来要继承王位的,所以称之为法王子,所以法王子多半都是对大菩萨的尊称。
那么在此地,这个四位菩萨,我一位一位地给大家来介绍。
先介绍文殊师利菩萨。在有些经论里,翻作‘曼殊师利’,这个是一个人,两种翻法,因为它音译的。那么既然是音译的,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这句话是印度话,文殊师利,它这个中国意思是什么呢?那么底下给我们说明,它有三个意思,那么这三个意思,在一般注解里都有。第一个,它有‘妙德’的意思,第二个也翻作‘妙首’,又翻作‘妙吉祥’,那么是这三个都是文殊师利所含的意思,那么恰恰好,在我们净土法门里面来讲,净土是讲信愿行。妙首,首是第一;学佛,信第一。华严、大论里,佛都告诉我们,‘信’为道源功德母。信是入道的根源,一切功德都是从它发生的,所以称之为功德母,‘母’是表示能生的意思,所以这个是一切万法之首,这称之为妙首。这个妙德呢?德是他有大智慧德能,这个法门没有大‘智’慧,没有法子相信。吉祥是表示‘行’的意思,只有这个行门最吉祥。所以在这个菩萨德号里头,把净土信愿行三资粮,这个意思统统包含了。所以古德注解里头讲,文殊是代表‘唯智方能信受’,就是这一部经要没有甚深的智慧,他没办法相信的,没有法子接受。它‘表实智明无生净土’,这个境界高,将来讲到经文里面,这个一心不乱里头,这是代表理一心不乱。而‘舍利弗’尊者,代表‘权智’,对实智来说,实智是根本智,权智是后得智。所以这个声闻众里面,舍利弗摆在第一,舍利弗智慧第一,是权智。文殊菩萨,菩萨众里面,智慧第一,代表的是实智。那么他是表明‘有生净土’,这是事一心不乱。无生净土是理一心不乱。‘钝根’的人,‘由权入实’,所以说带业往生,或者是从事一心往生,这个都是由权入实。而‘利根’的人,‘则权实双融’,权实不二。文殊菩萨在此地,是显示这一部经典,‘非浅智能信’,甚深的智慧,他才‘能’够信,才能够接受,菩萨代表这个意思。
第二位菩萨是‘阿逸多’菩萨,阿逸多就是弥勒菩萨,弥勒是他的姓,阿逸多是他的名字。这一位菩萨与我们的关系很密切,因为他是释迦牟尼佛的候补佛,也就是‘当来下生’弥勒佛,那么经典里面告诉我们,‘龙华三会,度生无量。’不过他还要等五十多亿年以后,才会到我们这个世界上来示现成佛。那么有一些外道,说他现在就掌天盘了,就到人间来度化众生了,这个是没有这回事情,这是我们要相信佛在经典里面所说的,我们依法不依人。那么他在本经里头所表法,诸位看底下这个表解。阿逸多是印度话,‘此云“无能胜”,名也’,是他的名字,翻成中国的意思是无能胜。菩萨的慈悲愿力太大太大了,没有人能够超过,所以叫做无能胜。那么‘弥勒’,大多数人晓得弥勒,不知道他叫阿逸多。弥勒,中国话称之为‘慈氏’,慈悲,这是他的‘姓’,阿逸多,他是名;应当合起来是弥勒阿逸多,那么这个才是完全。这一位菩萨,在过去式中曾经‘遇’到‘大慈如来’,他就发了个愿,‘愿同此号’,他说我将来成佛,也叫大慈如来,所以叫弥勒,印度话叫弥勒。‘即得慈心三昧’,他是跟着大慈菩萨发的心,修这个慈心三昧,三昧是定。这个意思就说,他这个心,定在大慈大悲上。那么在过去式当中,他曾经与‘世尊’│释迦牟尼佛,‘同’时候‘发心’,所以他跟释迦牟尼佛曾经有同学的关系,那么那个时候‘常习慈定’,就是修慈心三昧。‘众生见者,即得慈心。’
我们现在将这位菩萨塑的像,供在寺院的山门,就是四王殿的当中,为什么呢?希望众生一进佛门,头一个就见到他;见到他,发慈悲心,意思就是在此地。‘经云,发愿于刀兵劫中,拥护众生。’那么由此可知,他这个慈悲是真的,不是假的。刀兵劫是大劫难当中,他来救度一切众生。
那么这个菩萨,我要在此地跟诸位作一个简单的介绍。我们中国人现在所供养的弥勒菩萨的像,大家一看到就晓得,很胖、肚皮很大,笑咪咪的,满面的笑容。那么诸位听了上面所讲的,大致上意思你就晓得了。这一位菩萨常常在世间,但是我们不认识他;在我们中国示现的,就是他的应化身,在我们中国示现的,历史上有明文记载的,有两次。一次示现就是在家居士,就是副达师,在我们中国佛教史上,很富有盛名的,他是弥勒菩萨化身的。另外一位就是布袋和尚,现在我们所塑的像。
布袋和尚是南宋时候的人,与岳飞同时代。这一位尊者出现在我们中国浙江省奉化县,这是讲现在,浙江省的奉化县,也就是与我们的老总统,我们的蒋总统同乡。在前些年,有一位李界超代表,国大代表,李老先生,他也有八十多岁了,是一个很虔诚的佛教徒。他给我谈起一桩故事,他说在总统的家谱里面,曾经有记载,总统的祖先,就是宋朝时候,那时候他的祖先曾经将布袋和尚请在家里面供养,就是请他到家里来住了大概有两个月,这是他的家谱里头,有这么一段记载。那这个是当然很难得的这种机缘,能够供养到当来下生弥勒佛,所以他家后世有这么大的福报,当然也是有来历的。
那么布袋和尚在中国的历史上,史传里面,都没有记载他的姓名,也没有记载他的籍贯,但是只晓得在那个时候,出现在浙江奉化一带。因为他每天拿一个大布口袋,到外面去化缘,人家不管供养他什么东西,他都欢喜,他往布代理头一装,他就走了,所以人家就称他叫布袋和尚。无论见什么人都笑咪咪的,一团欢喜,从来没有看过他生气。他在临终的时候,他自己把自己的身份说出来,说明他是弥勒菩萨,说明他常常示现在人间,而人间不认识他。所以,以后大家晓得布袋和尚就是弥勒菩萨了,于是乎中国人塑布袋和尚的像,就是弥勒菩萨的像,就塑他的像。那么这个像塑在那里呢?就塑在山门。在中国传统寺院里头,一近寺院的门,第一个所看到的就是天王殿。天王殿正当中就是布袋和尚的像,所以你一进寺院,第一个你就见到他,正如同经典里面所讲的,众生见者,皆得慈心,纵然不能得,生了慈悲心。我们政府这些年来提倡的微笑运动,那么弥勒菩萨正好是提倡的微笑运动,进佛门来,大家就一团欢喜,就得笑咪咪的对人。肚子很大,表示什么呢?能包容,能够容纳得下,所以这一尊像,他代表的意思就是大慈大悲,代表这个意思。所以‘生平等心,成就喜悦之相。’入佛门来,第一个要学这个,唯有平等慈悲,才真正能够救护一切苦难的众生。
那么在印度所看到的弥勒菩萨的像,就跟观世音菩萨差不多了,是一个女生的相,不一样。所以我们所造的像,是宋朝布袋和尚的像。那么还有许多,大家都不知道历史,也不知道来历,有一些人把他称做欢喜佛,看他笑咪咪的,欢欢喜喜的,于是乎,塑了什么呢?一群小孩围绕着他。那么这一群小孩有数量的,有塑五个,有塑六个,它也有用意。塑五个小孩,代表的五欲│财、色、名、食、睡,一天到晚围绕着他,他笑咪咪的如如不动,表示这个意思,在五欲而不染五欲。如果塑六个小孩,那就代表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在六尘而不染六尘,表这个意思,,所以不是代表多子多孙。那多子多孙,要用在家人的身份还可以,那出家人那来的多子多孙?所以这是我们一定要晓得的。因为我曾经看到有一个画弥勒菩萨的像,有一群小孩围绕,上面题了几个字,‘多福多寿多男女’,就是儿女,这个题的字不恰当。那是在家的可以,出家人怎能?你说多福可以,多寿也还可以,多儿女这就不可以了,所以这个是不恰当。那么可能这个画像,题的这个字,流传了很多,因为大家对于弥勒菩萨的确都很熟悉,也很欢喜,都愿意供养他。
那么底下一位是‘乾陀诃提’菩萨,翻成中国意思,是‘不休息’。经里面介绍的说,这一位菩萨‘常修万行’,修这个六度万行,‘广度众生’。就像‘楞严’经里面,‘阿难’尊者所发的愿,这一首‘偈’子说:‘如一众生未成佛’,记住啊!一个啊!一个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你们诸位想想,这一个愿与地藏菩萨的愿,有什么两样?地藏菩萨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你看阿难尊者发的愿,要一个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跟地藏菩萨发的愿,没有两样啊!这个愿力实在是太大太大了。那么这一个乾陀诃提菩萨,他这个愿就是这样的,常修万行,自度度他,永不休息。‘常精进’菩萨,‘自利利他,无疲倦故。精进度生,常不退转。’这是我们从事相上所见到的;他怎么能够做得到呢?这是从理上讲,‘见法性常住,行无作正勤。’这个我们相信了。凡是明心见性之人,才能说得上真精进啊!为什么呢?见了性之后,晓得法性常住,因此他自己的修行,就是自行化他,才无有疲厌啊!像华严经谱贤菩萨十八愿王里面所讲的,愿愿修学都是无有疲厌,没有疲倦、没有厌倦。
‘与如是等诸大菩萨。’这个与如是等,‘与如是’这是总‘结上’面;‘等’,这是‘例余’,其余菩萨,无量无边,用不着一一地列出来了,菩萨众里面,只列了四位。这个四位表法的意思,看这个地方,‘表法’的意思,这个‘四菩萨’,代表‘净土三资粮’,‘资’是资助的意思,‘粮’是粮食。从前去旅行,不像现在这么方便,现在到处有饭店,有旅馆,你只要带了钞票就行了,就可以出门去旅游去了。在从前不行,从前出门的时候,不一定有旅馆,也不一定有饭店,所以你必须要带干粮,带钱财还要带干粮,才能够旅行。
那么这个四位菩萨,‘文殊’是代‘表信’,‘弥勒’是代表‘愿’,‘不休息与常精进’代表‘表行’。文殊菩萨,‘具根本智者能信’,代表这个意思,一定要具足根本智的人,对于这一个法门才能相信。像华严经里面所说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决定往生是也。’华严经到最后,入法界品里面,谱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个四十一位,是属于圆教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这个四十一位都是得根本智,明心见性的大菩萨。拿净土法门来说,都是得理一心不乱的法身大士,他们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没有这个智慧,那能信得过呢?弥勒菩萨表愿,前面说过了,他遇到大慈菩萨,他就发愿将来自己成佛,也跟佛一样,不但要跟佛一样,连佛的名字都一样。那么这个,我们把他借用过来,一切众生‘愿生西方,同佛无量光寿也。’由于弥乐菩萨类似的大愿。而不休息,常精进,这两位菩萨代表行门。行门,这一部经典里面给我们所讲的‘执持名号,念念相续,精进无疲’,达到‘一心不乱’,就是‘止于至善。’一定要精进不休息,才能够圆满的成就。所以,你看这个四位菩萨,很明显地是代表这一部经里面修学的方法。这个菩萨众,就介绍到此地。
下面要讲的是天人众,可见得这个法会,因缘非常之殊胜。天人众里面,请看经文,那么这一段是经文。‘及释提桓因’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能天主’,意思就是说,他能够做天上的主人,也就是做天王,为天国之主。一般经里面常常讲的,叫帝释天,就是他。我们中国俗称作‘玉皇大帝’,实际上,他是‘忉利天主’。这个人,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很熟悉的,中国的道教以他为天尊。有许多的宗教,都是以忉利天为归宿、为究竟。当然在佛法里面看,这是错误的。然而,天毕竟要比人间来得美满,无论在福报上、在寿命上、在享受上,都比我们要超出很多很多。‘忉利’翻成中国的意思,是‘三十三’。在这个地方,能天主,忉利天王,中国人称之为玉皇大帝,忉利翻成三十三,那么就是讲的三十三天。三十三天诸位要晓得,它只是一层,而不是三十三层。
佛经里面给我们说,这个娑婆世界的天,一共有二十八层天,天有二十八层;欲界有六层,色界有十八曾,无色界有四层,所以一共是二十八层天。那么这个忉利天,就是三十三天,在那一层呢?从我们底下往上算,它在第二层,所以这个天并不很高,释提桓因就是三十三天的天主,就是忉利天主,中国人称之为玉皇大帝。‘等’,‘下’面呢?‘等四王’天;‘上’面呢?那是‘等色界,无色界’,就是‘无量诸天’的意思。
四王天,这个地位在诸天里面,它是最低的,我们称之为四大天王。世俗人称这个四大天王,称为四大金刚;称四大金刚是错误的,实际上是四大天王,在佛门里头也是护法神。
刚才跟诸位讲了,这个弥勒菩萨,佛门一般都把它供奉在四王殿,就是四‘天王殿’,弥勒菩萨像在当中,那么两旁边塑的像就是四大天王,四大天王都是塑的将军的样子,就是塑的将军身,都是武装的。‘东’方这个叫‘持国天王’,南方叫‘增长天王’,西方叫‘广目天王’,北方叫‘多闻天王’。它都代表的含义,在佛法教学表法上来说,这个用意是相当之深。换一句话说,佛法的教学,在很古很古的时候,就进入到教学的艺术化,达到了艺术化,也就是走向了艺术境界。它用这个造像来表法,使我们见道佛菩萨的形象,就明白它教育的意义。像弥勒菩萨,我们一见到他的像,就晓得它代表的是慈悲,代表的是宽宏大量,至少会给人有这么一个感觉。我们度量要大,我们要能够包容,我们对于一切人,要平等,要大慈大悲,所以它至少它有这个意思在。
那么这个四大天王呢?东方持国天王,‘持’是保持,‘国’是国家。这个意思很明显,是教我们什么?‘负责’任,‘尽’忠‘职’守。在一个家庭里面,要担负起家庭责任,为家庭尽忠。在社会上,无论在那一个行业,你对于你自己的职位,一定要尽责尽忠,这一位天王代表这一个意思。
‘南’方天王在第二位,这‘增长’,增长什么呢?就是要求进步,精益求精。佛法里面讲的是精进。在我们儒家讲的是,茍‘日新’,‘又’日‘新’,日日新。求新、求进步,代表这个意思。无论是在我们德行上,事业上,文化水准上,要一天一天地提升,不能停在那里,当然更不能退后,代表这个意思。所以佛法永远在进步,永远在时代的最前端,它怎么会落伍呢?这是真正的学问,这个是第二位天王代表的意思。
第三位天王│‘西’方天王,叫‘广目’,‘广’是广大,‘目’是眼睛,意思就是多看。‘北’方天王,‘多闻’多听。你要想达到前面尽忠负责,又要不断地精进求新,那你就得要多看、多闻,你才能够达到。
所以一入佛门,看到这些佛菩萨形象,你看,一句话不要说,意思都表达出来了,这是你进佛门,上第一堂课。所以佛法,无量甚深的法门、意趣,可以说尽在不言中,你全都得到了。所以这个教学,你看看古老的教学,它已经做到这么高的艺术。很可惜!现在一些人把它当神去看待,烧香磕头在那里求愿,这大错特错。不晓得佛门这些诸佛菩萨这些形象,在今天来讲,就是教具啊!是教学的工具。但是我们一般把教学工具看得很轻,而佛菩萨这些形象,我们对于它有特别的尊重,它有这个意思在。第二个意思就是见贤思齐。见到佛,像这个弥勒菩萨一样,他见到过去大慈如来,他就想学他,见贤思齐。我们今天见到弥勒佛的像,我们就要学他,要跟他一样。我们见到四天王的像,那就要学他,我们学他一样的尽忠职守,一样地学他智慧增长,福德增长,事业天天日新又新,要学他们的‘博学多闻’,这才真正达到了佛法教学教育的意义,真正达到释迦牟尼佛教化众生的目的。
那么底下我们再继续看。这个‘大众’,这个里面就‘包括’了‘八部修罗,人非人等’,这是护法的大众,那么这一些,都是指的鬼神,有天神,有鬼神。佛说经,这一些天神、鬼神也都在,也都来听。不但包括这些人,而且包括‘六道众生’,为什么呢?因为这些‘皆所摄机’,都是这一个法门所接引的对象,是这一个法门所摄的根机。那么我们从这边看,上到菩萨,下到六道众生,真正是所谓三根普被,利钝全收。莲池大师在‘疏钞’里头,有这么几句话说,‘是法平等’,这个‘法’就是指净土法门,这个法门是平等的;等觉菩萨乃至于六道众生,人人可以修学,人人可以成就,岂不是平等法吗?‘无有高下’,‘上’达‘圣’人,大菩萨摩诃萨,‘下’到‘凡’夫,乃至于三恶道的凡夫,‘亦与之俱’,都同聚在这个法会里,同修学这一个法门,为什么呢?‘唯是一心,真实性中,无差别故’,一心是真心,就是真如本性啊!真如本性,这一心就是真实性中,这真如本性,里面决定没有差别,像六祖所说,本来无一物,唯有本来无一物,才是‘无差别故’,‘此间佛法住持,本来如是’。此间佛法住持特别是指佛说净土这一个法门,本来如是,可见得这一个法门之不可思议,这个法门的广大无边。
那么讲到这个地方,我们是将序分里面的通序介绍完了,也就是讲的正信序。那么虽然说的是通序,这个六种成就;而在众成就当中,十六位尊者、四大菩萨,以及人天大众,我们就可以将这一个法会,它的性质,它的殊胜,也就很清楚地看出来了。
下一页 尾页 共4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