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动物精神

乔治·阿克洛夫(美)
动物精神
类别:社科·经典 | 关键字:经济 经济理论
如果你看不懂当前的经济形势,如果你要跳槽却又担心失业,如果你想买房但总搞不清楚房价走势,如果你想投资股票但又怕股市暴涨暴跌,如果你想为未来储蓄但又想现在多消费,如果你在做这些决策时想明白其中的究竟,那就了解一下什么是“动物精神”吧。它会告诉你为什么经济会陷入萧条?为什么有人会失业?为什么房地产会有周期?为什么股票价格和公司投资如此多变?为什么通货膨胀和失业此消彼长?为什么我们给将来准备储蓄缺乏计划性?为危机当下,什么样的政策才能奏效?
作者:乔治·阿克洛夫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07月
第一部分
亚当?斯密的思想实验正确地考虑到人们理性地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人们当然是这样。但是,这一思想实验并未考虑到人们受非经济动机的支配,而且没有考虑到人们的非理性程度或者被误导的程度。概而言之,它忽略了动物精神。
人们一直在想什么?
动物精神
经济是如何真实运行的,动物精神有什么作用
第一章 信心及其乘数
第二章 公平
2第二部分
如果我们想要了解经济的运行机制和经济中的动物精神,还必须了解经济的阴暗面,即反社会行为的倾向,以及时不时发生或者难以被发现的崩溃和失败,这些崩溃和失败会使经济动荡不安。经济波动部分归因于公然腐败的显著程度和可接受程度在不同时期发生的变化,尤为重要的是,欺
第三章 腐败和欺诈
第四章 货币幻觉
第五章 故事
第六章 为什么经济会陷入萧条
第七章 为什么中央银行家们迄今为止有控制经济的权力
第八章为什么有人找不到工作
3第三部分
自然失业率理论看起来具有一般性,因此很有吸引力。它只有一个关键的假设,即人们没有货币幻觉。这个假设还似乎非常有道理,至少在我们不假思考的时候是如此。不过,我们并不需要看得很长远,就能找到货币幻觉的显著例子,从而轻而易举地推翻自然失业率理论的这个基本的、最
第九章 为什么从长期看通货膨胀和失业此消彼长
第十章 为什么为将来储蓄如此随意
第十一章 为什么金融价格和公司投资如此易变
第十二章 为什么房地产市场具有周期
第十三章 为什么少数族裔存在特殊的贫困
第十四章 总结
1第一部分
亚当?斯密的思想实验正确地考虑到人们理性地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人们当然是这样。但是,这一思想实验并未考虑到人们受非经济动机的支配,而且没有考虑到人们的非理性程度或者被误导的程度。概而言之,它忽略了动物精神。
人们一直在想什么?
要理解经济如何运行,懂得如何管理经济并促进经济繁荣,我们就必须关注人们的某些思维模式,这些思维模式能够真实反映人们的思想和情感,或者说人们的动物精神。如果我们不承认各起重大经济事件基本上都有人类心理方面的原因,就永无可能真正理解这些事件。  不幸的是,大多数经济学家和商业评论家似乎不谙此道,因而他们对经济事件的解释经常有很大的讹误。他们想当然地认为,个人的情感、感受和激情是不重要的,经济事件是由神秘的技术因素或反复无常的政府行为驱动的。实际上,正如我们在本书中所揭示的那样,这些事件的起因很普通,借助于我们的日常思维就能发现。本书的写作始于2003年春天,从那时起到现在的世界经济走势只能用动物精神来解释。世界经济好像过山车,先上升,而后在大约一年前,开始下降。但奇怪的是,与通常在游乐场坐过山车不同,直到经济开始下滑,乘客才发现他们经历了一段疯狂的旅程;而且,游乐场的管理者置若罔闻,并不听从限制过山车攀升高度的建议,也不提供安全设备以限制随后下降的速度或程度。  人们一直在想什么呢?为什么直到诸如银行倒闭、失业、抵押品止赎这类事情真的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才注意到呢?问题的答案很简单。有一个经济理论让公众、政府和大多数经济学家消除了疑虑。该理论说,我们是安全的,一切都好,不会有危险发生。但是,这个理论是有缺陷的,它抹杀了人的观念在经济运行中的重要性,也抹杀了动物精神的作用,甚至还抹杀了人们可能意识不到自己坐在过山车上的事实。  人们一直在想什么?  古典经济学讲授的是自由市场的好处。不仅在美国、英国这样的资本主义桥头堡,而且在整个世界,甚至是在传统上左倾的国家,如中国、印度和俄罗斯,这个信念都被认为是成立的。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自由市场本质上是完美的、稳定的,即便有政府干预,也只需要很少一点。与此相反,今天或未来发生大衰退的唯一风险就是来自政府的干预。  这种推理可追溯至亚当?斯密。经济本质上稳定的思想基础来自一个思想实验,它提出的问题是:完备的自由市场意味着什么?答案是:如果人们在这样的市场上理性地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他们就会用尽所有的互利机会,生产商品并进行交换。互利交易机会的穷尽就会导致充分就业,要求合理工资的工人(他所接受的工资低于他对生产的贡献)就会被雇用。为什么呢?因为只要有这样的工人失业,就能达成互利的交易。雇主按该工人要求的工资雇用他,就能占有额外的产出,获得更多利润。当然,还是有某些工人会失业。但是,他们找不到工作,只是因为他们暂时还在找工作,或者因为他们坚持索要不合理的高工资,甚至超出了他们的产出贡献。这样的失业是自愿的。  在某种意义上,关于经济稳定性的这种理论是相当成功的。例如,它能够解释为什么大部分求职者在多数时间里——即使是在严重衰退时——都有工作。它可能无法解释为什么1933年大萧条顶峰时,美国有25%的劳动力没有工作,但它的确能够解释,为什么即使在那时,仍有75%的求职者有工作可做,他们正从事着亚当?斯密所预言的互利的生产和交易。  因此,即使在最糟糕的情况下,这一理论也应该得高分,至少按照我们曾在餐馆里偶尔听到的某位男生的标准而言。这位男生抱怨,尽管他的答案70%正确,但拼写测验的成绩也只得了C。而且,在200年来形势最糟糕的时候,该理论表现甚佳。在这些糟糕时期的大多数时间里,比如现在,美国的失业率仍只有7%(尽管在上升),可以说,古典经济学的预言相当准确。  再来看看大萧条。很少有人会问为何在1933年就业率仍高达75%,相反,人们通常会问,为何25%的劳动力失业。依我们之见,宏观经济学关注的是对充分就业的偏离。不能实现这样的充分就业,其原因必然是偏离了亚当?斯密的经典模型。  像大多数同行那样,我们的确相信,亚当?斯密关于为何有这么多人就业的观点基本上是正确的。我们也愿意相信,在某些约束条件下,亚当?斯密关于资本主义的经济优势也基本正确。但是,我们认为,他的理论不能描述经济体系中为什么会存在如此多的波动,也不能解释经济为什么会坐上过山车。而且,从亚当?斯密那里得出的经验之谈,即无政府或小政府,也是没有根据的。
动物精神
亚当?斯密的思想实验正确地考虑到人们理性地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人们当然是这样。但是,这一思想实验并未考虑到人们受非经济动机的支配,而且没有考虑到人们的非理性程度或者被误导的程度。概而言之,它忽略了动物精神。与此相反,凯恩斯试图解释对充分就业的偏离,他强调了动物精神。他强调动物精神在商人的算计中所起的基本作用。他写道:“我们用于估计一条铁路、一座铜矿、一家纺织厂、一项专利药品的商誉、一艘大西洋邮轮或一座伦敦市内建筑未来十年的收益的知识基础,没有多大意义,甚或毫无意义。”如果人们是那么的不确定,又该如何进行决策呢?这些决策“只能被视为是动物精神使然”。它们来自于人们“想要采取行为的冲动”,它们不像理性的经济理论所预测的那样,是“收益值乘以其概率的加权平均值”。   动物精神这一术语在古语和中世纪拉丁文中被写成spiritus animalis,其中animal一词的意思是“心灵的”或“有活力的”。它指的是一种基本的精神力量和生命力。 但是,在现代经济学中,动物精神具有略微不同的含义。它现在是一个经济学术语,用来指经济的动荡不安和反复无常;它还意味着我们和模糊性或不确定性之间的特有联系。有时候,我们被它麻痹,有时候它又赋予我们能量,使我们振作,克服恐惧感和优柔寡断。正如家庭有时和谐、有时争吵,有时高兴、有时忧伤,有时成功、有时混乱一样,整个经济也是如此,时好时坏。社会组织会变,相互间的信任会变;同样,我们付诸努力、牺牲自我的意愿也绝非一成不变。经济危机,例如当前的金融和房地产危机,主要是由不断变化的思维模式引起的,这种见解与标准的经济思想背道而驰。但是,当前的危机见证了思维变化所起的作用。事实上,危机正是由我们不断变化的信心、诱惑、嫉妒、怨恨、幻觉,特别是不断变化的关于经济本质的报道引起的。这些难以理解的因素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不会花钱买庄稼地里的房子,而有些人却愿意买这样的房子;为什么道琼斯指数攀高到14 000多点后,又在一年多后暴跌至大约7 500点;为什么美国的失业率在过去两年中上升25%,而且这种上升仍没有止步的迹象。这些难以理解的因素还可以解释为什么全球最大的几家投资银行不是被救助就是遭遇倒闭的厄运,如贝尔斯登不得不接受美联储的紧急救助,其后不久雷曼兄弟则宣告破产;为什么很多银行缺乏资本金,为什么有些银行在接受紧急救助之后,仍摇摇欲坠,尚需再次救助。更重要的是,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经济是如何真实运行的,动物精神有什么作用
本书的第一篇将描述动物精神的五个不同方面,以及它们是如何影响经济决策的。这五个方面分别是:信心、公平、腐败和反社会行为、货币幻觉及故事。我们的理论基石是信心,以及信心与经济运行之间的反馈机制,正是这种机制放大了各种扰动。 工资和价格的决定大体上取决于对公平问题的关注。 我们承认腐败和反社会行为的倾向,以及它们在经济中所起的作用。 货币幻觉是我们的第二大理论基石。公众搞不清楚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更弄不明白它们的影响。 最后,我们对现实生活的感觉、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以及对自身行为的看法,是同我们自身的生活故事和他人的生活故事交织在一起的。这些故事汇集成国家和世界的故事,并在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本书第二篇将论述这五种动物精神如何影响经济决策,并说明它们在回答以下八大问题时,如何起着关键作用:第一,为什么经济会陷入萧条?第二,为什么中央银行家们迄今为止有控制经济的权力?第三, 为什么有人找不到工作?第四,为什么从长期看通货膨胀和失业此消彼长?第五,为什么为将来储蓄如此随意?第六,为什么金融价格和公司投资如此易变?第七,为什么房地产市场具有周期?第八,为什么处于弱势地位的少数族裔世世代代在贫困中挣扎?我们认为,如果运用动物精神理论,就很容易回答这些问题。相应的,如果我们认为人们只是理性地遵从经济动机,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认为经济按照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运行,那么,这些问题中的任何一个都找不到答案。这八大问题中的每一个都很重要。任何人只要对经济怀有天生的好奇心,就会关注这些问题。我们的动物精神理论为这些广泛的问题提供了合乎常理且令人满意的答案,与此同时也描述了经济是如何运行的。在回答这些问题,讲述经济如何真实运行的过程中,我们也做到了现有理论未能做到的事情。我们提出的理论全面而又合乎情理地解释了美国和世界经济如何陷入目前的衰退。也许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理论能够使我们知道为了摆脱当前的危机,我们应该做些什么(第七章的附录给出了我们的分析和建议)。
信心及其乘数
本书作者之一阿克洛夫想起几年前一次晚餐聊天时的情形。他曾在一场家族婚礼上碰到过一位来自挪威的隔得很远很远的远亲。据说,在房价暴涨期间,这位远亲花了100多万美元,在挪威中部的特隆赫姆市买了一栋房子。对于纽约、东京、伦敦、旧金山、柏林甚至奥斯陆来说,这似乎不是什么大钱,但是,对于在挪威峡湾岸边人迹罕至且享有世界最北城市美誉的特隆赫姆市,这的确是一笔很大的支出,而且,那还不是一栋大房子。这件事并没有引起阿克洛夫的注意,只是把它视为斯堪的纳维亚房价高企的又一个表现。我们确信,这个小故事值得认真思考,因为它可以让我们洞悉经济周期的两个主要特征——繁荣和衰退背后的思维模式,尤其是当前席卷全球的信心和信用双重危机背后的思维模式。当经济陷入衰退时,报纸和专家告诉我们,需要“恢复信心”。这是约翰?皮尔庞特?摩根在1902年股票市场崩溃之后的建议,当时他正和一帮银行家投资股票市场。1907年,他又重复了这句话1,试图恢复信心。富兰克林?罗斯福在分析大萧条时也使用了类似的词语。他在1933年首次当选总统的演讲中说:“我们唯一应该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他随后在同一演讲中补充道:“我们并未遭受蝗灾。”自有美利坚合众国以来,经济衰退就一直被认为是缺乏信心的结果。信心这个词指的是那些不能用理性决策来涵盖的行为,它在宏观经济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当人们有信心时,他们就会买进;当缺乏信心时,他们就会退缩,就会卖出。经济史中充斥着信心爆棚和信心消退的故事。谁在远足的时候没碰到过一长段废弃的铁道,它代表着过去某人的发财致富梦;谁没有听说过17世纪荷兰发生的郁金香大泡沫,值得一提的是,家道殷实的荷兰人素有思想保守的名声,以致被揶揄为世界上最谨慎的人;又有谁不知道,即便是艾萨克?牛顿这位现代物理学和微积分学之父,也在18世纪的南海泡沫中损失了一大笔?凯恩斯经济学理论的最基本元素就是乘数概念。几十年来,数百万在校大学生学习了凯恩斯乘数,该乘数是这样起作用的。任何初始的政府刺激,例如增加政府支出的某个项目,让人们手中赚到钱,然后再由他们花出去。初始的政府刺激是“第一轮”。政府所花的每一美元最终都会变成某些人的收入,有收入在手,他们就会将此收入再花出一部分。这个比例就是边际消费倾向(MPC)。因此,支出的初始增加会带来第二轮支出,这轮支出是由人们而不是由政府花费的。这些支出又会成为某些人的收入,其数额为MPC美元,这些人再次花费收入的一部分,即相当于MPC平方的美元,这就是第三轮。不过,这个过程不会终止。随后是一轮接一轮的支出,因此,政府最初支出1美元的效果是(1+MPC+MPC2+MPC3+MPC4…)美元,所有这些数值的总和并不是无穷大,它实际上等于1/(1-MPC),此数值被称为凯恩斯乘数。但是,这个总和可能要远大于第一轮的政府刺激。若MPC为05,凯恩斯乘数就是2;若MPC为08,凯恩斯乘数就是5。我们通常认为,乘数只与那些易于进行度量的变量有关。但是,乘数概念也同样适用于特殊变量,或者不那么容易度量的变量。因此,不仅有消费乘数、投资乘数和政府支出乘数(它们分别代表当消费、投资或政府支出发生1美元变动时,收入会发生怎样的变动),信心乘数也同样存在。信心乘数表示由于信心的1个单位变动(这种变化总有办法感知或度量)而导致的收入变动。像消费乘数那样,我们也可以认为信心乘数是若干轮支出的结果。与上文列举的各轮消费支出中的反馈机制相比,信心乘数中的反馈机制要有意思得多。信心的变化导致收入的变化和下一轮的信心变化,而每一轮变化都会进一步影响未来各轮的收入和信心。信心的存在会对乘数产生更深层的影响,其他乘数也高度依赖于信心水平。当前的经济(截至2008年11月)状况揭示了其中的原因。信心低落导致信贷市场冻结,贷款人不相信能收回贷款。在这种情形下,那些想花钱的人发现,他们难以得到所需的信用;那些提供商品的人发现,他们难以获得所需的流动资金。其结果是,通常的财政乘数,无论是来自政府支出的增加还是减税,都会较小,而且有可能更小。
公平
阿尔伯特?李斯是一位有见识的聪明人,事业有成。他生于1921年,大学就读于欧柏林(Oberlin)学院,后来又赴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此后由于成绩优异而留校任教。他在学校里逐级提升,从助教、副教授到正教授,最后做到系主任。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劳动经济学,尤其是工会问题,并写作出版了一部力作《工会经济学》。11996年,他离开芝加哥去了普林斯顿大学,不久之后就开始担任高级行政职务。福特总统任命他为工资与价格稳定委员会主席。其后,他重返普林斯顿大学,担任教务长,最后出任阿尔弗雷德?斯隆基金会主席。  在去世之前,李斯为一场研讨会(此前三年,李斯也被邀请参加一场类似的研讨会)撰写了一篇纪念老朋友雅各布?明塞尔(芝加哥学派另一位著名的劳动经济学家)的文章。他利用这个机会回顾了他作为经济学家的一生,他坦率地承认:在他后半生主要从事管理工作的经历中,他发现,自己早年进行的分析研究里存在致命的疏漏。作为一名管理者,他必须不断地决定什么是公平的,什么是不公平的;而作为一名经济学家,这一概念在他的分析中消失了踪影。  在许许多多的经济决策中,对公平的考虑是一个主要动机,它同我们对信心的感觉有关,同我们有效地开展协作的能力有关。当前的经济学对公平的看法语焉不详。尽管有大量文献讨论什么是公平的、什么是不公平,但是,在解释经济事件时,公平因素在传统上通常只是第二位的。  然而我们坚持认为,如果这样的动机在经济争论中仍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就有必要对此加以纠正。我们认为,对于非自愿失业、通货膨胀和总产出之间的关系这类基本的经济现象,如果把公平因素考虑在内,就可以容易地给出解释。反之,如果不考虑公平,那么这些现象仍将是不解之谜。我们将在本书第二篇(第八章和第九章)阐述这一具体问题。
2第二部分
如果我们想要了解经济的运行机制和经济中的动物精神,还必须了解经济的阴暗面,即反社会行为的倾向,以及时不时发生或者难以被发现的崩溃和失败,这些崩溃和失败会使经济动荡不安。经济波动部分归因于公然腐败的显著程度和可接受程度在不同时期发生的变化,尤为重要的是,欺
腐败和欺诈
如果我们想要了解经济的运行机制和经济中的动物精神,还必须了解经济的阴暗面,即反社会行为的倾向,以及时不时发生或者难以被发现的崩溃和失败,这些崩溃和失败会使经济动荡不安。经济波动部分归因于公然腐败的显著程度和可接受程度在不同时期发生的变化,尤为重要的是,欺诈(即技术上合法但心术不正的经济行为)的普遍程度也随时间而变化。  美国最近三次经济衰退分别是1990年7月至1991年3月的衰退、2001年3月至2001年11月的衰退以及自2007年12月开始的经济衰退。腐败丑闻还影响到了衰退的严重程度。因此,让我们逐个案例地分析腐败及腐败的小伙计——欺诈在这三次衰退中所起的作用。这些案例可以当做腐败在任何地方的衰退中都会发生作用的例子。腐败丑闻总是相当复杂的,但也是相当简单的。说简单,是因为它们总是违背一些基本的、有关合理合法挣钱的会计原则;说复杂,是因为参与人总是设法用复杂的手段来掩盖他们的违规之举。  为什么新型的腐败或欺诈行为总是不时出现?答案部分在于,对这种行为的可观察到的惩罚随时间而变化。随着时间的流逝,有关政府重大反腐行动的记忆逐渐消逝。在一个腐败活动猖獗的时代,许多人可能认为,逃脱惩罚是很容易的。其他所有人也都会持这样的看法,对他们而言,似乎没有人会受到惩罚。从某种意义上说,在这种情况下,不再严格坚持操守是完全理性的选择。在某些时候,降低操守可能还体现了社会潜移默化的作用,因为,关于某类犯罪的惩罚概率的信息通过一个熟人间的网络进行传播。这一传播过程也是信心乘数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腐败会滋生更多的腐败。  美国的20世纪20年代,即繁荣的20年代,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公然违反法律到地下酒吧喝酒和赌博,而官方又疏于惩戒,成了法治不彰的年代。27警察对违法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有傻瓜才会遵守法律的规定。蔑视法律的现象俯拾皆是,人们对有关惩罚概率的信息视而不见。文学作品,包括1925年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对经济掠夺者大加颂扬。实际上,20世纪20年代是一个金融掠夺横行的年代,它导致随后几年里公众对这些行为的极端反感;也正是因为这些掠夺行为,1929年之后及更晚一些时候,美国法律出现了里程碑式的变化,包括1933年的《证券法》、1934年的《证券交易法》、1939年的《信托契约法》以及1940年的《投资公司法》。  20年代之后的文化变化也体现在其他方面,例如休闲活动。在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20年代末期开始兴起的定约桥牌(contract bridge)风靡一时。1941年大萧条结束时,由美国扑克牌制造商协会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定约桥牌已经变成了最流行的扑克游戏,有大约44%的美国家庭在玩这种游戏。28定约桥牌是一种需要同伴的游戏,同伴间必须配合,自诞生伊始,它就成了一种备受推崇的社交游戏,用于交友,甚至找情人。它也被公认为一种学习处事技巧的手段(尽管玩牌偶尔也会导致友情破裂或离婚)。但是,定约桥牌很少用于赌博。  到了21世纪,定约桥牌已经式微。在人们眼里,它已经成为一种老掉牙的游戏,很少有年轻人喜欢它。不过,近些年来,扑克游戏,尤其是21世纪的新扑克游戏——得克萨斯梭哈,正在流行。这类游戏都是单打独斗型的,而且经常用来赌钱,虚张声势或“不动声色”等形式的骗术在这类游戏中特别重要。  当然,我们知道,在牌桌上发生的事情与经济中发生的事情可能没有联系。但是,如果数百万人在玩的扑克游戏都可以有欺骗行为的一席之地,我们还能天真地认为这种情况不会发生在商业领域吗?
货币幻觉
本书作者之一最近注意到波士顿通勤列车上的一块告示牌,上面写着:“禁止吸烟——《普通法》第272条第43A款——单处或并处不多于10日的监禁,罚金不多于50美元。”这两种惩罚看起来很不相称。  这块告示牌描述的是货币幻觉,这也是宏观经济学欠考虑的一个要素。当决策受到名义美元金额的影响时,货币幻觉就会发生。  工资合同和货币幻觉。只有极少的劳动合同包含生活成本调整(即指数化),经济学家对此感到吃惊。1976~2000年间的加拿大工会合同的相关数据最能说明这个问题。这些合同中只有19%是指数化的,而且,即使有这样的指数化,它也远非一一对应的:通常只有在通货膨胀率已经上升到超过某一设定的目标值时,生活成本调整才会启动,在到达该水平之前,通货膨胀对工资没有任何影响。在大约三分之一这样的指数化合同中,实际通货膨胀率低于临界值。可以肯定地说,那些提供或接受指数化合同的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用货币而不是用实际值来思考。这种不对称的生活成本调整清楚地表明,货币幻觉是存在的。  债务合同和货币幻觉。不仅大多数工资合同以名义值表示而未指数化,金融合同通常也采取这种形式。美国或其他国家的政府机构发行的债券(一张债券相当于一份债务合同)在到期前通常按某一固定利率支付利息。虽然通货膨胀在变化,但大多数现有债券的利率是不会变化的,许多抵押贷款执行的是固定利率。而且,即便是可调整利率的抵押贷款(利率随当前利率而调整),也根本不是通货膨胀中性的:即便是通货膨胀中性的抵押贷款,本金的美元价值会随着通货膨胀率而上升。因此,当通货膨胀发生时,按实际值计算,可调整利率的抵押贷款的持有人会及早偿还贷款。  会计核算和货币幻觉。据说,会计核算是企业用语。管理者使用损益账户来评判他们是表现“出色”并扩张业务,还是表现“糟糕”并收缩业务。会计核算是资本决策的基础,外部人对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的看法也是以该企业的各种会计核算为基础的。因此,会计核算是股票价格的基础,也是放款人决定向企业收取什么样的贷款利率以及是否放款的基础。会计核算也是企业大多数税务核算的基础,例如损益核算决定了利润所得税,它们在决定企业何时或是否宣布破产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既然会计核算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如果会计账户是以名义值而不是实际值计量的,就可以推断,以会计核算为基础的决策也建立在名义账户的基础上,因而也以货币幻觉为基础。如果这是事实,那么货币幻觉就一定存在。  经济学家弗朗科?莫迪格里亚尼和理查德?科恩提出了一个检验。他们的检验使用了公司会计核算中已知的通货膨胀偏差。他们分析了股票价格反映的究竟是经通货膨胀偏差调整后的利润,还是未经调整的利润。他们发现,股票价格并没有反映通货膨胀。不存在货币幻觉的假设似乎又一次被违背了。  这些例子只是货币幻觉的个别体现而已。我们将看到,考虑货币幻觉给了我们一个不同的宏观经济学,一个会得出完全不同的政策结论的宏观经济学。我们又一次看到,动物精神在经济运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故事
人类的心智是按照记叙式思维来构造的,它把一系列具有内在逻辑和动态变化的事件,看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人类行为的很多动机来自我们生活中的故事。这些故事是我们讲给自己听的,它们进而又产生了人类的动机结构。如果没有这些故事,生活很可能只是“一桩接一桩该死的事情”。对一个国家、一个企业或一个机构的信心也是如此。伟大的领导人总是首要的故事创造者。  政治家是故事的重要来源之一,尤其是在关于经济状况的故事方面。他们花费大量时间和公众交流,这样做其实就是讲故事。因为他们和公众的大多数互动都与经济有关,所以他们的故事也多半和经济有关。  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墨西哥经济信心的高涨和低落,斯蒂芬尼?费尼尔对此给出了分析。她发现在过去50年里,墨西哥的经济信心在何塞?洛佩斯?波蒂略任期内(1976~1982年)达到了顶点。他把墨西哥变成了托拜厄斯定义的“迫害”故事的主角:一个弱小的国家成功地战胜了强大、傲慢的对手。波蒂略在1965年发表了一部小说,题为《羽蛇神》(Quetzalcóatl)。羽蛇神是阿兹台克人的神,人们期待他像耶稣一样在伟大的转折时代复活。该小说在1975年波蒂略竞选总统之前再版,变成了关于墨西哥未来伟大成就的故事,而它本身也从古老的阿兹台克传说中获得了新生。总统专机也被命名为羽蛇神一号和羽蛇神二号。这个故事由于两个意外事件变得更具说服力:一是在墨西哥发现了新的油田,二是1979年发生的石油危机导致油价暴涨。  20世纪70年代初,墨西哥已经认识到了石油的重要性,当时最大的发现来自于坎佩切湾、恰帕斯和塔巴斯哥州,而那时正好是波蒂略就任总统之前。由于接二连三的油井被开采,探明的石油储量稳步上升。人们的预期疯涨,甚至有人宣称,墨西哥将成为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第二大产油国,而当时沙特的探明储量已经超过了2 000亿桶。此外,由于第二次石油危机,石油价格在1980年达到顶峰,比10年前的价格水平翻番还高。  墨西哥拥有做梦也想不到的财富的故事,牢牢抓住了人们的想象力。波蒂略从1976年开始,不断强调石油的重要性:“在当前时代,世界各国可以分为拥有石油的国家和没有石油的国家。”9 然后,他开始像一个富国的总统那样行事。就在全世界担心高油价有可能进一步攀升的时候,波蒂略向国际社会提出了墨西哥的全球能源计划。1980年,墨西哥和委内瑞拉签署了《圣何塞协议》,同意向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国家以优惠价格出售石油。这种做法相当于对外援助。1979年,罗马教皇约翰?保罗访问了墨西哥,这次访问被广泛理解成墨西哥已经成为重要富国的一个信号。  波蒂略助长了人们对墨西哥的信心,推动了经济繁荣。在他任总统的6年内,墨西哥的实际GDP增长了55%。不幸的是,在他任期结束时,墨西哥的经济增长开始停滞。1982年,当波蒂略卸任时,墨西哥的通货膨胀率高达100%,失业也增加了。腐败和公然的盗窃行为达到了前所未闻的水平。  在建设新墨西哥的努力中,波蒂略以尚未开采出来的石油为担保举借了大量外债,使墨西哥深陷债务泥潭。20世纪80年代中期,石油价格下跌,墨西哥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但波蒂略本人度过了故事尚未破灭时的美好时光。在他执政时期,墨西哥经济一派欣欣向荣,留给继任总统的却是经济崩溃后的凄惨景象。波蒂略用来鼓舞人心的种种假设最后都变成了幻象。特别是,墨西哥拥有的石油财富被过分夸大了。事实上,时至今日,墨西哥探明的石油储量依然只有129亿桶,仅占全世界总量的1%。即使到现在,虽然明知这个事实,很多人还是忍不住惊讶于墨西哥的石油储量会如此之少,因为从前的辉煌故事还顽固地残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一个国家或任何一个大型团体的信心,往往围绕着故事而波动。关于新时代的故事尤其重要,它们试图描述那些推动经济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性变化。有关互联网(1994年普通公众才刚刚接触)发明和应用的故事,就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00年的股市繁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股市繁荣又导致了整个经济的繁荣,希勒的《非理性繁荣》一书对此有详细的论述。12互联网实际上是一种重要的新技术,并随着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而日益引人注目。我们都在使用互联网,它在我们的电脑上,在我们的指尖上。年轻人以此致富的故事就像19世纪淘金热的现代翻版。而稳定的技术进步,包括材料科学、化学、机械工程、农业科学等领域的数以百万计的进步,虽然在数世纪以来的经济增长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却从未引起过公众的兴趣。这些故事并不流行,《人物》杂志对此几乎没有统计。但是有了互联网以后,整个经济就被互联网故事牵着走了。  各个时期各不相同的?时代故事相当复杂,这说明经济信心的差异不仅会影响消费和投资,还会影响整个经济。这些故事的变化会影响人们对个人的事业成功、企业的创业成功以及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的预期。  正如疾病通过传染来传播一样,信心也可以这样传播,丧失信心也可以这样传播。信心的流行或者乐观态度的流行,都可能只是因为某种思维模式的传染率的改变而神奇地发生变化。
为什么经济会陷入萧条
现在,我们开始接下来的章节,首先要考虑的是萧条,然后解释八个关键问题。萧条是衰退的极端形式,研究萧条使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揭示经济下滑的根源。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期间,也就是本书写作之时,经济下滑的原因尤其值得关注。本章将考察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两次萧条,一次是19世纪90年代的萧条,另一次是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对这两个案例的分析表明,美国历史上两次最严重的萧条,基本特征都在于人们对经济的信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追逐利润的意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转向了有害于社会;人们的货币幻觉以及人们的经济公平感发生了变化。经济萧条和这些难以量化的变量紧密联系在一起。现在,各国中央银行都在担心通货紧缩,它们不愿意让通货紧缩发生,但未必能够完全防止这样的情况出现。我们都见识过日本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21世纪初期的通货紧缩。40如果今天再次发生通货紧缩,我们会比20世纪30年代的人们更明智地削减名义工资吗?会不会,还真是难说。在情绪高涨的时候,人们很容易忽略那些一目了然的经济事实。过去发生的很多事情都根源于人类的本性,而这些本性历来都有强大的力量。人们还是那么在意公平,还是抵制不住腐败的诱惑,当别人的恶行被揭发出来后还是会感到憎恨,对通货膨胀也还是感到困惑,他们的思想还是受空洞的故事而非经济理性所支配。和前两次萧条一样的事件,仍有可能重演。
为什么中央银行家们迄今为止有控制经济的权力
让我们从考虑一家中央银行如何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影响经济的标准故事开始。中央银行(在美国是美联储)通过运用其储备控制权,来影响货币数量和宏观经济。标准故事强调所谓的公开市场操作。美联储持有一个庞大的政府债券组合(大约5 000亿美元)。2在公开市场操作中,美联储买入或卖出这个组合中的政府债券。如果它买入债券,它就要从储备账户中付出资金;反之则增加储备账户的资金。通过向公开市场注入或抽出资金,美联储扩大或收紧货币供应,进而影响利率,但并不专门针对经济的某个部分。利率是“时间的价格”,理论家们饶有兴趣地围绕这个看起来非常基本的变量来构造模型。美联储干预经济还有一种方法。它可以直接向问题银行发放抵押贷款来扩张信用;当然,它还可以收回这些贷款,以收缩信用。这第二种操作方法叫做再贴现或贴现窗口贷款。它同样能够影响储备规模和经济中的货币数量。一般情况下,再贴现并不重要。美联储通常会对此种借款收取少量罚息,所以银行很少使用贴现窗口。公开市场操作和再贴现的主要区别在于,后一种办法直接把资金注入真正需要资金的机构,前者则是把资金分散给了整个经济。除了公开市场操作之外,美联储还有一个办法来防止经济危机,这也是很久以前创立美联储的初衷。这里,我们要结合动物精神理论,提出有关中央银行权力的新观点,这个观点更多地与危机的系统性影响有关。公开市场操作是美联储控制经济的常规办法。其实,这种控制机制并非联储最初设想的影响经济的方式。1913年美联储成立时,是想要模仿欧洲的中央银行,当危机爆发引起人们对流动性的特殊需求时,直接由美联储发放贷款。当时,发放贷款才是美联储的主要工具。美联储要处理的是危机的系统性影响,即企业倒闭的传染效应。注意,通过美联储提供灵活货币的初衷,是为了应付信心及它的对立面恐慌。从成立之初,美联储就被视为能够在信心崩溃时采取决定性行动的机构,而且将来仍将是这样的机构。
第八章为什么有人找不到工作
我们在第六章研究的萧条表明,失业可以年复一年地持续下去。我们已经讨论过萧条的成因,不过现在我们讨论的重点是劳动力市场不能正常出清,这标志着失业。即使萧条时期人们会丧失信心,即使人们会普遍感受到不公平,会留意有关腐败的故事和怀疑未来的故事,但为什么工资率不能自动调整以出清劳动力市场呢?有一个答案能回答这些问题,即所谓的效率工资理论。效率工资理论关于失业的观点认为,大量失业是因为企业愿意支付的工资和使劳动力供需平衡的工资间存在很大差距。这样,当失业较多时,劳动力供给就远远超出了对其需求;失业较少时,找工作的人数和找到工作的人数就差别不大。所以,我们可以预期,当失业较为严重时,愿意退出工作岗位的人就相对少得多,有工作的人会觉得自己很幸运。事实上,统计数据也确实表明存在这样的关系,而且非常强烈。为什么企业要支付那么高的工资,以致出现失业。我们觉得,上文描述的雇主和雇员的关系(工人只关心报酬,工作则越少越好)过于简化了。我们确实认为,雇员关心他们的工资。同样确定的是,我们还知道有些时候雇员宁可偷懒也不愿劳动。不过,我们也认为绝大多数雇员和他们的老板之间都存在非常复杂的关系,很多时候是爱恨交加。他们希望老板可以多付一点工钱,也希望老板对他们的服务有更高的评价。同时,他们也有完成工作任务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会随着他们感受到的公平对待的程度而调整。在一个极端上,如果他们觉得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他们就不会有任何责任感,尽量干最少的能交差的活。更糟的情况是,如果感到愤恨,他们还可能破坏企业经营。在另一个极端上,如果他们觉得雇主对他们非常公平(他们的工资是这种待遇的根本标志),他们就会全心全意地实现雇主的目标。综合社会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工人都表示他们对组织是忠诚的,他们拥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对能在那儿工作感到自豪,也对工作非常满意。工资不仅仅是一种激励,它还是雇主和雇员之间进行交换的一个标志。工人会按照偷懒的成本来决定努力工作还是敷衍了事。不过,这种决策同样取决于工人是否觉得受到了公平的对待。因此,雇主也有理由支付公平的工资。公平的工资通常很高,以至于造成失业。外部就业机会越好,或者失业率越低,工人认为雇主应付给他们的公平工资就越高。当然,多数企业里都有很多工人,所以工人和雇主之间的沟通交流也很复杂。来自工人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工人有多种相互并行的沟通渠道。不过,工人之间这种复杂的沟通方式,也正如工人和雇主的沟通一样,会限制雇主决定工资水平的自由,也使他们不能光是坐在那里等着别人进门来申请工作。雇主在决定工资时,还必须充分考虑到新雇员的工资对于现有劳动力队伍的影响。过低的工资,或者论资排辈式的工资,都会降低雇员把企业目标视为其个人责任的意愿。与传统的经济学论点相比,以上关于劳动力市场的观点既简单也复杂。说它复杂,是因为雇员的动机比那些严格的经济模型更符合现实。说它简单,是因为我们认为工资至少部分地取决于工人的公平感,而且公平工资总是超过市场出清的工资水平,而市场出清的工资水平变化很少。对失业的这种解释似乎击中了问题的要害。它简单且符合现实,而且抓住了事实的本质。特别是,它清楚明了地解释了为什么在失业下降时辞职率会上升。
3第三部分
自然失业率理论看起来具有一般性,因此很有吸引力。它只有一个关键的假设,即人们没有货币幻觉。这个假设还似乎非常有道理,至少在我们不假思考的时候是如此。不过,我们并不需要看得很长远,就能找到货币幻觉的显著例子,从而轻而易举地推翻自然失业率理论的这个基本的、最
第九章 为什么从长期看通货膨胀和失业此消彼长
在第四章讨论货币幻觉时,我们讨论过米尔顿?弗里德曼怎样打破了当时宏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信条。比他更早的宏观经济学家们认为,一般情况下,只要人们愿意忍受更高的通货膨胀,中央银行通常能够创造更高的就业和产出。相反,弗里德曼坚持认为,只存在一个可持续的失业率水平,他称之为自然失业率,这个失业率既不会导致加速的通货膨胀也不会引起加速的通货紧缩。自然失业率理论已经成为今天经济学家们的常识,被绝大多数经济学家接受。自然失业率理论看起来具有一般性,因此很有吸引力。它只有一个关键的假设,即人们没有货币幻觉。这个假设还似乎非常有道理,至少在我们不假思考的时候是如此。不过,我们并不需要看得很长远,就能找到货币幻觉的显著例子,从而轻而易举地推翻自然失业率理论的这个基本的、最重要的、想当然地认为的一般性假设。人们觉得削减货币工资不公平,所以工资具有向下刚性。一些认真的研究证明,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日本、墨西哥、新西兰、瑞士、美国和英国都存在此种工资粘性。工会的工资合同中很少有降低工资的条款。美国的工会也很少接受降低工资(除了在1982年的衰退期外)。加拿大的一些数据极具戏剧性:在1992~1994年严重衰退期间,加拿大的通胀率降低到了1.2%,而失业率上升到了平均11%。然而,没有通胀调整条款的工会工资合同中有47%包含首年工资不变的约定,只有5.7%的合同接受工资削减。耶鲁大学的杜鲁门?比雷提供了一些关于货币工资粘性的定性证据。他对新英格兰州居民进行了一次深入的面谈调查,了解工资形成的程序。他问,为什么在1991~1992年的衰退期间,新英格兰州的货币工资没有降低。在当时失业率很高的情况下,任何以辞职对抗减薪的工人都会被轻易且迅速地替换掉。不过,比雷发现,雇主即使在衰退期也不愿意降低薪水。在雇主的观念中,工人们会觉得这时候减薪太不公平,那样做会削弱工人的工作责任感。还有,当经济复苏时,工人们可能还在生气,并很可能因此辞职。比雷发现,只有极少数企业会减薪,但也一定是在发生了难以承受和持续的损失之后。在这些罕见的例子里,工人们都把减薪当成公平的事情接受了。那是最后的办法,对于保住他们的工作确属必要。面对这些无可辩驳的证据,宏观经济学家们不太情愿地承认,货币工资粘性之类的东西可能确实存在。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还是认为,工资粘性只是非常次要的因素,根本不会严重地影响自然失业率的结论。本书作者之一(阿克洛夫)曾与威廉?狄更斯和乔治?佩里一起研究过工资粘性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我们用一些实地挑选的变量,模拟了通胀率从0上升到  2%时对失业的影响。在作为比较基准的一个模拟中,通货膨胀率从2%永久性地下降为0,会使失业率永久性地提高1.5%。我们从计量模拟和数百次其他模拟中得到了大致相似的结果,这些模拟使用的变量都是在合理范围内随机选择的。通过粗略计算就能说明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结果,而且还那么可靠。如果工人反对减薪,通胀低时他们的实际工资就会高一点(如果失业率保持不变)。在我们的基准模拟中,通胀率为0时的实际工资比通胀率为2%时的实际工资高075%。其他计算方法也能得出类似结论。9通胀对实际工资所产生的0.75%的影响会转化成15%的失业率。我们是怎么知道的呢?在菲利普斯曲线的估计中有一个经验法则:失业率上升2%会减少1%的通货膨胀率。所以,为了抵消企业成本的0.75%的上升,失业率必须上升1.5%。
第十章 为什么为将来储蓄如此随意
我们认为,储蓄只是标准经济学理论阐述的基本经济动机的部分后果。人们希望退休后有一笔积蓄,想给孩子们留下一点遗产,或者给他们的教堂甚至母校一点遗赠。不过,标准经济学理论并未解释储蓄的诸多细节。为了理解这些具体的细节,我们必须明白,储蓄取决于我们讲述的关于现在和未来生活的故事,也就是说取决于消费和储蓄决策是在什么情景下作出的。情景决定了人们如何回答以下问题:“我应该再储蓄1美元(或者1元,或者1个第纳尔),还是应该把它消费掉?”这些故事和情景都在不停变化,动物精神的各种元素也就进入了储蓄决策。人们在作出储蓄决策时,很容易受到各种暗示的影响,这些暗示告诉他们应该消费多少,储蓄多少。这些暗示来自他人的行为和看法。例如,他人的行为可能暗示,作为爱国的美国人或中国人,应该消费多少或者储蓄多少。这些暗示还来自我们对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环境中的人们应该持有的想法的认知,如果一个人年纪轻轻就在考虑遥远的将来,我们通常会觉得有点奇怪。这些暗示还可能是直接的,就好像一手拿着信用卡,它似乎在喊“来消费!来消费!”,另一手则拿着退休金计划的缴费单或配置条款,它们似乎在提示应该储蓄的数额和如何储蓄的方法。人们作出储蓄决策的盲目性和他们对各种暗示的敏感性,共同造成了储蓄的易变性。很多政策建议都是建立在标准储蓄理论,也就是基本经济学原理的基础上的,根本没有提到这些暗示,因而常常是错的。其他研究也证实了储蓄决策的易变性,以及储蓄对应积攒多少收入的各种暗示的敏感性。塞勒和施洛默?贝纳茨设计了一个储蓄计划来克服工人们的拖延倾向,他们称之为“为明天多储蓄”计划,并把该计划付诸实施。雇员被邀请加入该计划,他们可以事先选择一个工资或收入的比例,作为储蓄存起来。塞勒和贝纳茨仔细分析了该计划对一个中等规模的制造企业的影响。即便是这样小小的一个推动,也引起了储蓄的很大变化。工人们选择从当前收入中拿出相对较小的部分用来储蓄,但他们承诺要把未来工资和收入增长的较大部分用来储蓄。短期内,平均储蓄率就翻番了。安娜?玛丽亚?卢萨迪和奥莉维亚?米切尔进行了一项研究,发现人们的储蓄决策是多么缺少计划性。因为几乎没有计划,所以储蓄对于人们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的一些暗示非常敏感,也就毫不奇怪了。卢萨迪和米切尔在美国健康和退休调查中增加了一个关于退休计划的模块。该调查从50岁以上人口中随机抽样。引人注目的是,虽然这些调查对象都年纪不小,事实上其中多数人都已退休,但只有31%的人说他们或其配偶曾试图制订此类计划。7在这31%里,又只有58%的调查对象表示他们曾制订过该类计划。8我们发现,确实让人诧异的是,只有如此少的人,尤其是老人,肯不怕麻烦花费时间和精力,为如何支撑他们成年生活中相当大的部分制订一个计划。毕竟,退休生活通常要持续很长时间。按照现在的预期寿命,50岁的男子有48%的概率活到80岁,而50岁的女性有62%的概率再活30年。女性活到90岁也很常见(26%的概率),但活到100岁的概率只有2%。
第十一章 为什么金融价格和公司投资如此易变
从来没有人认为金融价格,如股票价格的剧烈波动符合理性判断。这些波动和金融市场本身一样古老。而且,这些价格是投资决策中最基本的因素,而投资决策又是经济的基础。公司投资比GDP总量的波动要大得多,它似乎是经济波动的重要成因。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这些事实,我们就会再次得到很多证据,表明动物精神是经济波动的核心原因。多少年来,经济学家们一直试图从经济基本面的角度,对股票市场整体波动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但没有一个人成功过。看起来,这些波动似乎并不能用利率变化、股息或收益或其他因素来解释。“经济基本面依然强劲。”每次股市巨幅下跌之后,试图恢复公众信心的政府官员都会重复这样的陈词滥调。他们能够有机会这样说,只是因为股市每次严重下跌,似乎都不能仅仅用那些逻辑上应该影响股市的因素来解释。现实中,经常是股市变化了,而经济基本面没有变化。很显然,投资者们在市场上涨时对迅速致富很感兴趣;而在市场疲软时,他们又想保住价值。这是面对市场变化的一种心理反应。如果人们倾向于在价格上涨时买入,在价格下跌时卖出,那么他们对过去价格变化的反应可能会反馈到同方向更大的价格变化上,这种现象称为从价格到价格的反馈。10恶性循环就此产生,并引起周期性的持续变化,且至少持续一段时间。最终,价格上升产生的泡沫一定会破裂,因为支撑这一上升趋势的只有人们对未来价格上涨的预期,而这样的预期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从价格到价格的反馈本身,也许还不够强烈到制造出我们曾经见识过的资产价格大泡沫。不过,我们将看到,除了上述反馈,价格之间还存在其他类型的反馈。特别是,处于泡沫中的资产价格和实体经济间的相互反馈。这种额外的反馈拉长了周期的长度,也放大了价格对价格的影响。如果资产价格的投机性波动只是由于好奇心,我们完全可以忽略它们。但是,它们并非互不相干。当它们反馈到实体经济时,影响的不仅仅是参与投机的人,还有那些从未参与过投机的人。一个普通的美国人,例如皮奥里亚市卡特彼勒履带车工厂的一个工头,虽然从来不曾直接持有股票,却由于企业破产而被解雇。持有股票还是进行其他投资,很大程度上是由个人所属的社会群体决定,而非按经济最优化的原则决定的从资产市场到实体经济的反馈至少有三种不同途径。当股票价格和住房价格上升时,人们进行储蓄的理由会减少。因为觉得变富了,所以人们会更多地消费。他们还会把股市的收益和住房升值视为当前储蓄的一部分。资产价格对消费的影响被称为消费的财富效应。资产价格还在投资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当股市价值下跌时,企业会减少用在厂房和设备更新上的投资。我们将在下一章讨论,当独栋家庭住宅的价值下跌时,建筑公司就会减少计划建造的新房屋数量。无论如何,资产价格变动都会反应到公众信心和经济中。因此,还存在从价格到收益再到价格的反馈。当股票价格处于上涨过程时,反馈结果会振奋信心。它鼓励人们更多地购买,于是公司利润上升,从而刺激股票价格继续上扬。这样的正反馈会发生,价格和收益相互强化,但只能维持一段时间。在股票价格下跌的过程中,反馈和经济都会沿着相反的方向运动。此种反馈机制还会被杠杆反馈和杠杆周期放大。抵押率是贷方借给投资者的资金除以作为抵押品的资产价格得到的百分比。在周期的上行阶段,抵押率也会上升。例如,在独栋家庭住宅市场的周期上行阶段,银行愿意借给买房人的资金数目占住宅价格的比例会上升。杠杆率的上升会反馈为资产价格的上涨,进而又刺激了杠杆率的进一步上升。当资产价格下跌时,同样的过程会沿市场下行方向发生。
第十二章 为什么房地产市场具有周期
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一样变化多端。农地价格、商业地产价格以及住宅和公寓的价格都经历过巨大的泡沫,而且人们似乎并未从前一个泡沫中吸取任何教训。1我们将在本章中指出,这些事件尤其是21世纪初发生的最近一次住房价格的巨大泡沫,仍然是由那些我们曾看到在经济中其他地方起作用的动物精神推动的。我们现在已经很熟悉的动物精神的要素:信心、腐败、货币幻觉以及故事,依然在房地产市场中发挥核心作用。很多人似乎都有一种强烈的直觉,无论什么地方的房价都只涨不跌。他们似乎真的确信这一点,因此对持有不同意见的经济学家的观点置若罔闻。如果要他们拿出论据来,他们通常会说,因为土地只有这么一点,房地产的价格一定会持续上涨。人口压力和经济增长不可避免地会强劲地推高房地产价格。这些论据显然是错误的,但没关系。人们并不总是认为房价只涨不跌,尤其是在房价连续数年或数十年没有上涨的时候。虽然土地面积固定、人口和经济都在增长的故事长期以来一直很有吸引力,但只有在房价迅速上涨时才引人注目。房价只涨不跌论的吸引力在于,它往往伴随着房地产繁荣的故事,被人们口口相传,为房价暴涨推波助澜。在房地产市场繁荣时期,房价只涨不跌论广为流传,并且被它背后的直觉进一步放大。不过,实验证明,人们甚至对最基本的物理现象也会有错误的直觉模式。心理学家迈克尔?麦克洛斯基与其同事在1980年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向一群本科生出示了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根细长弯曲的金属管。然后他们问学生,如果一个金属球从管子里被高速射出,这个球的运动轨迹是什么样的?在从未上过物理课的学生中,有49%的人认为小球会继续沿管子的曲率进行曲线运动。甚至在具有大学物理知识水平的学生中,仍然有19%的人画出了弯曲的小球运动轨迹。在预测房地产价格的走势时,人们似乎各有一些难以理解的遁词。房价永远都会强劲上涨、房地产是所有投资中最好的投资,这些观点都非常吸引人。但这些观点并不总是那么引人注目。除了繁荣期,人们很难找到房地产价格永远都会上涨的言论。我们用计算机对旧报纸进行了搜索,发现了一篇1887年的文章,当时美国的一些城市正经历着房地产繁荣,其中包括纽约。这篇文章用如下观点来证明广受质疑的房价上涨的合理性:“随着人口增长,对土地的需求也在增长。因为一个地区内的土地不可能扩大,所以只有两种办法来满足需求。一种办法是把楼建得越来越高,另一种办法是提高土地的价格……因为每个人都完全清楚,土地总是有价值的,所以这种投资将永远兴旺和流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952年,“婴儿潮”推高了房价,形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二大房价上涨时期,我们又看到了这样的观点:“有些人意识到,没有什么投资像房产一样稳定和安全。尽管在萧条年代里地价和房价双双下跌,但不断增加的人口会使房价保持长期向上的趋势。”这样的言论都是在房价上涨期间或房价上涨后不久出现的,这证明,类似的想法确实是在房价上涨时才会卷土重来;而在上涨时期之外,就罕有这样的论调。关于住房是诱人投资的印象,货币幻觉似乎能够解释部分原因。我们听说过很久以前购买房子的价格。人们往往会记住他们买房子的价格,哪怕那是在50年前购买的。不过,他们并没有拿它和那么长时间以前的其他价格进行比较。有人现在会听到这样的话:“当我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归来的时候,花12 000美元买了这处房子。”它让人觉得这所房子产生了巨大的回报,部分原因在于,它并没有把消费价格从那时起涨了10倍的因素考虑在内。住房的真实价值可能在此期间只涨了1倍,折算成每年的升值幅度,大约只有1.5%。我们在第十一章中讨论过的有关股票的反馈过程,包括从价格到价格的反馈以及从价格到GDP再到价格的反馈,在房地产市场也同样存在。随着房价上涨越来越快,房价会持续上涨的大众认知会被强化,投资机会空前之好的感觉也会进入大众认知。这种反馈与观念、事实的传播互相作用,进一步强化了房价持续上涨的信念。所以,造成房价上涨传染病的反馈过程和制度、文化、心理因素有关。只要留意一下低价房的升值比高价房快,我们就会发现次级贷款人对2000年以来的房价暴涨产生了影响的证据。在2006年以后,房价下跌时,低价房的贬值也更快。通过对住房市场的观察,我们又一次看到,动物精神是经济的重要推动力。住房投资(主要是建造新房子和公寓以及修缮现有的住房)从1997年第三季度占GDP的4.2%上升到了2005年第四季度的6.3%,然后又下降到了2008年第二季度的3.3%。因此,住房投资是最近美国经济繁荣和衰退的重要因素。我们也看到,住房投资变化的原因和?物精神理论的所有要素有关,这些要素包括信心、公平、腐败、货币幻觉以及故事。
第十三章 为什么少数族裔存在特殊的贫困
当我们让自由之声轰响,当我们让自由之声响彻每一个大村小庄,每一个州府城镇,我们就能加速这一天的到来。那时,上帝的所有子民:黑人和白人,犹太教徒和非犹太教徒,耶稣教徒和天主教徒,都能携手同唱那首古老的黑人灵歌:“终于自由了!终于自由了!感谢全能的上帝,我们终于自由了!” (马丁?路德?金,1963年8月28日)  在马丁?路德?金发表上述演说后24个月,美国白人终于承认,自詹姆斯敦殖民地建立以来,整个美国历史上黑人和白人之间的鸿沟是不合法的。1国会通过了一部投票权法案,美国南方各州的非洲裔美国人真正拥有了投票权。交通工具上的种族隔离和其他任何形式的隔离,都被禁止了;根据“一个人的种族、肤色、宗教、性别或出生国”而实施的就业歧视,被宣布为非法。平权行动(affirmative action)由此开始,它所产生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解决种族隔离这个美国的老大难问题,也终于有了一线曙光。  一个梦想家肯定期盼甚至能预测未来数月里发生的变化,但没有人能预测最终的结果。现在,离马丁?路德?金发表演说已经过去了46年,黑人和白人的差距不仅没有消除,反而变形成了其他东西。马丁?路德?金的梦想可以说实现了一部分,黑人中产阶级已经扩大,而且还在不断扩大。今天,一半以上美国黑人的收入超出了贫困线的两倍。按照某种标准,他们已经属于中产阶级。而在这一成功的背后,很多黑人仍处于贫困之中。美国黑人的贫困率在2006年高达236%,是白人的三倍。黑人的失业率也是白人的两倍。3  标准的经济学观点认为,美国黑人较穷,是因为他们技能差、金融资产少,而且受到歧视。不过,我们需要给关于少数族裔贫困问题的这些常见说法加上一点新东西。穷人生活中的故事、“我者”和“他者”的对立、追求自尊以及公平等因素的作用,在有关贫困的标准经济学分析中都是缺席的。在此,我们仍然要唤醒人们关注动物精神的作用。  我们是应该假设,黑人和美国历史上很多移民族裔一样,都没有得到任何专门的帮助来提高其收入和地位呢,还是应该认为美国黑人(以及美国原住民)较为特殊呢?在我们的论述中,他们确实较为独特,因为他们的历史有所不同,他们有着被侵害和遭遇不公平待遇的历史。当然,所有移民族裔都有遭受歧视的故事,但是对美国黑人和原住民来说,被侵害的问题有本质上的不同。事实上,西班牙裔也和美国黑人有极大区别。25岁至34岁的西班牙裔男性失业率和白人相当,如果不包括监狱中的罪犯,大约为10%,而黑人的失业率在25%左右。  在认识到历史、公平、故事等的作用后,我们就能发现美国黑人和原住民的贫困从根本上说不是个人选择的问题。他们落入陷阱不能自拔,不仅因为缺少资源,还因为与其他群体相比,他们还要面对“他者”和“我者”的隔离。黑人和原住民都有一个特殊问题,那就是他们生活在一个遭受剥削的独特故事中。因此,白人和黑人都认为存在两类人:“我者”和“他者”。这种观念也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种观念,就如同金融资产少和低技能一样,也要对美国黑人的持续贫困负一定责任。
第十四章 总结
动物精神几乎无处不在地发挥作用,也给现在的宏观经济模型提供了新的洞见。不过它的含义是什么呢?  要把握动物精神的全部含义,就有必要来看看未考虑动物精神的宏观经济学理论。我们认为,这种理论有严重缺陷,它不能解释为什么兴奋愉快之后总是跟随着悲观丧气。  然而,令人吃惊的是,这种经济学理论不仅在专业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那里大行其道,更在普通大众中流行。根据该理论的观点,资本主义给发达经济体的消费者们带来了几个世纪前无法想象的巨大财富。在今天的北美、欧洲和日本,即便是普通消费者的生活水平也比中世纪的国王还要高。他们吃得更好;住的房子虽然比国王小,但舒服、暖和得多;他们的电视和收音机,只要一按开关,就能给他们带来更好也更丰富的娱乐。这个清单还可以列很长。还有,当我们写作本书的时候,其他国家,如巴西、中国和印度,正迅速地在GDP的阶梯上攀升。  我们承认资本主义创造了奇迹,但这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都是一样的,都能带来财富和利益。我们可以回顾美国历史上关于资本主义形态的争论,就会注意到资本主义也有过很多次急剧逆转。19世初,人们就政府在美国经济中的作用发生过激烈争论。民主党反对政府干预,而辉格党认为政府应该支持健康的资本主义。对于联邦政府来说,这意味着建立全国性的公路系统。安德鲁?杰克逊和后来的马丁?范布伦反对该计划,而约翰?昆西?亚当斯和亨利?克莱却支持它。  从那以后,类似的争论又来来回回发生过好几次。最近一次的主要变化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玛格丽特?撒切尔当选英国首相和80年代罗纳德?里根当选美国总统的时候。此前30年,人们已经普遍接受了新政,政策制定者们的主流认识是政府在给资本主义社会提供基础设施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这些基础设施不仅包括有形的高速公路、教育系统以及支持科学研究等,还包括监管,尤其是对金融市场的监管。20世纪80年代结束时,我们已经拥有一个非常良好的能够经受住各种风暴的经济制度。例如,储贷协会大规模破产,但政府保护体系大大减轻了这次破产对宏观经济的伤害。尽管它消耗了纳税人的大笔金钱,但几乎没有引起失业。  不过后来,这是我们故事的另一部分,就如经常发生的那样,经济发生了变化,监管制度也被改变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普遍信仰资本主义应当是完全自由的。赛场或许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游戏规则没有跟着变化,这种情况在金融市场上体现得最为明显。我们在前文中讲过的有关住房市场的故事就是最佳例证。过去,对住房抵押贷款有一些基本的限制。商业银行和储蓄银行会谨慎地发放抵押贷款,因为它们自己最有可能是抵押贷款的持有人。不过,后来所有事情都变了:银行变成了抵押贷款的发起人,而不是持有人;但监管还未能反映出金融结构上的这种变化。   公众对监管的反感是这种不作为背后的原因。美国深深地沉溺于一种新的资本主义观。我们也相信游戏应该毫无约束的说法。我们忘记了20世纪30年代以巨大代价换来的难得教训:资本主义是所有可能的制度中最好的制度,但它必须在政府设定规则并充当裁判的竞技场上才能做到这一点。  不过,我们现在并非真的处在资本主义危机中。只是我们必须认识到,资本主义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生存。其实,我们的整个经济观,包括对动物精神的全部认识,都说明了政府为什么必须制定这些规则。古典理论所描述的充分就业的确有可能存在。但我们认为,总需求的巨大变化来自乐观和悲观情绪的起伏与波动。因为工资主要是由公平因素决定的,所以需求的变化就无法转变为价格的调整,而只能转变为就业的调整。当需求下降时,失业就会增加。减弱这些变化,正是政府的作用。  在这里,我们要再次强调我们的观点,即资本主义不仅出售人们认为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还出售人们想要的东西。尤其在金融市场上,资本主义导致了极端行为和银行破产,而银行破产又造成了更广泛的经济问题。所有这些过程都受到各种故事的推动。人们讲给自己听的关于他们自己的故事、关于其他人会怎样做的故事以及经济作为一个整体会如何运行的故事,所有这些故事都会影响人们的行为,而且它们并不稳定,会随时间而变化。  这样一个充满了动物精神的世界为政府干预提供了机会。政府的角色应该是设定条件,使我们的动物精神可以创造性地发挥更好的作用。换言之,政府必须制定游戏规则。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应该自由放任,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政府应该在制定规则方面发挥最少的作用。我们和这些经济学家不同,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对经济有不同的认识。如果我们认为?们完全理性,而且几乎都按经济动机来行动,我们也会相信政府不应该监管金融市场,甚至不应该在决定总需求水平上发挥作用。  但是,与之相反,动物精神的各个方面会推动经济朝着不同方向运行。如果政府不进行干预,经济就会发生巨大的就业摆动,金融市场也会不时地陷入混乱。
温总理说:信心比黄金还重要
阅读场所:
发表于 2009-08-10 11:05
无论是郁金香泡沫、南海泡沫、大萧条还是现在的这场危机都充分证明:信心和信用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在经济繁荣时期,人们不考虑风险,过度自信;在经济衰退时期,人们过度悲观,过度谨慎,不相信别人。企业不愿意雇人,扩大生产,银行不愿贷款,投资者不愿投资。??经济危机对人们心理带来的创伤会持续很长时间,很多年轻人也许会把这种影响带到他们年老之后,甚至会影响到下一代,因此迅速采取对策走出危机,以防让更多人受到经济危机带来的心理创伤至关重要。因此走出经济危机除了进行客观改革,还需要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修复人们的心理创伤,恢复他们的信心。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信心比黄金还重要。这也是《动物精神》的主旨之一。
结论值得怀疑,方法可供参考
阅读场所:
发表于 2009-08-04 13:00
这本书从表面上看立意很新!从另一种思维角度来看待经济问题。作者说了这么多,无非就是要表明一个事实,即自由市场的经济会像动物的喜怒哀乐一样无常变化,所以需要大力加以国家的干预,才能避免不理性的行为发生。其实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中,政府的确是有宏观调控和限制的,并非听任自由的经济模式,但是仍然没有能控制住现在的金融危机和经济下滑。再说过多的政府干预也同样会走向另一种极端——即经济的僵化停滞。因此这样的观点是否具有说服力是值得怀疑的!书中唯一值得参考的作者是从心理分析的角度,解读经济现象中大多数人的跟风行为,恐惧心态或者狂热举动,比较符合正态分布的大众思路!
发表于 2009-09-16 11:01
书不错,但是似乎很多背景译者不是很清楚,导致翻译稍显生涩,阻碍了这个数成为普及读物的计划。原著作者是个大牛,在熟悉相关背景的情况下,还是推荐大家看看的。
亚当·斯密遗漏了什么
/A FAILURE TO CONTROL THE ANIMAL SPIRITS
By M. Okun 2009-03-11
L ydia Lopokova, wife of the economist John Maynard Keynes, was a famous ballerina. She was also a Russian émigré. Thus Keynes knew from the experience of his in-laws the horrors of living in the worst of socialist economies. But he also knew first-hand the great difficulties that come from unregulated, unfettered capitalism. He lived through the British depression of the 1920s and 1930s. Thus Keynes was inspired to find a middle way for modern economies.
We are seeing, in this financial crisis, a rebirth of Keynesian economics. We are talking again of his 1936 book 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 which was written during the Great Depression. This era, like the present, saw many calls to end capitalism as we know it. The 1930s have been called the heyday of communism in western countries. Keynes's middle way would avoid the unemployment and the panics and manias of capitalism. But it would also avoid the economic and political controls of communism. The General Theory became the most important economics book of the 20th century because of its sensible balanced message.
In times of high unemployment, creditworthy governments should expand demand by deficit spending. Then, in times of low unemployment, governments should pay down the resultant debt. With that seemingly minor change in procedures, a capitalist system can be stable. There is no need for radical surgery on capitalism.
Adherents to Keynes's message were so eager to get this simple policy implemen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Atlantic, that they failed to notice – or perhaps they intentionally disregarded – that the General Theory also had a deeper, more fundamental message about how capitalism worked, if only briefly spelled out. It explained why capitalist economies, left to their own devices, without the balancing of governments, were essentially unstable. And it explained why, for capitalist economies to work well, the government should serve as a counterbalance.
The key to this insight was the role Keynes gave to people's psychological motivations. These are usually ignored by macroeconomists. Keynes called them animal spirits, and he thought they were especially important in determining people's willingness to take risks. Businessmen's calculations, he said, were precarious: “Our basis of knowledge for estimating the yield 10 years hence of a railway, a copper mine, a textile factory, the goodwill of a patent medicine, an Atlantic liner, a building in the City of London amounts to little and sometimes to nothing.” Despite this, people somehow make decisions and act. This “can only be taken as a result of animal spirits”. There is “a spontaneous urge to action”.
There are times when people are especially adventuresome – indeed, too much so. Their adventures are supported in these times by a blithe faith in the future, and trust in economic institutions. These are the upswing of the business cycle. But then the animal spirits also veer in the other direction, and then people are too wary.
George Akerlof and I, in our book Animal Spirits (Princeton 2009), expand on Keynes's concept and tie it in to modern literature on behavioural economics and psychology. Much more clarity about the psychological underpinnings of animal spirits is possible today.
For example, social psychologists, notably Roger Schank and Robert Abelson, have shown how much stories and storytelling, especially human-interest stories, motivate much of human behaviour. These stories can count for much more than abstract calculation. People's economic moods are largely based on the stories that people tell themselves and tell each other that are related to the economy.
We have seen these stories come and go in rapid succession in recent years. We first had the dotcom bubble and the envy-producing stories of young millionaires. It burst in 2000, but was soon replaced with another bubble, involving smart “flippers” of properties.
This mania was the product not only of a story about people but also a story about how the economy worked. It was part of a story that all investments in securitised mortgages were safe because those smart people were buying them. Those enviable people who are buying these assets must be checking on them, therefore we do not need to. We need only run alongside them.
What allowed this mania and these stories to persist as long as they did? To a remarkable extent we have got into the current economic and financial crisis because of a wrong economic theory – an economic theory that itself denied the role of the animal spirits in getting us into manias and panics.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classical” theory, which goes back to Adam Smith with his Wealth of Nations in 1776, the economy is essentially stable. If people rationally pursue their own economic interests in free markets they will exhaust all mutually beneficial opportunities to produce goods and exchange with one another. Such exhaustion of opportunities for mutually beneficial trade results in full employment. By this theory it could not be otherwise.
Of course, some workers will be unemployed. But they will be unable to find work only because they are in a temporary search for a job or because they insist on pay that is unreasonably high. Such unemployment is viewed as voluntary, and evokes no sympathy.
Classical theory also tells us that financial markets will also be stable. People will only make trades that they consider to benefit themselves. When entering financial markets – buying stocks or bonds or taking out a mortgage or even very complex securities – they will do due diligence in seeing that what they are buying is worth what they or paying, or what they are selling.
What this theory neglects is that there are times when people are too trusting. And it also fails to take into account that if it can do so profitably, capitalism will produce not only what people really want, but also what they think they want. It can produce the medicine people want to cure their ills. That is what people really want. But if it can do so profitably, it will also produce what people mistakenly want.
It will produce snake oil. Not only that: it may also produce the want for the snake oil itself. That is a downside to capitalism. Standard economic theory failed to take into account that buyers and sellers of assets might not be taking due diligence, and the marketplace was not selling them insurance against risk in the complex securities that they were buying, but was, instead, selling them the financial equivalent of snake oil.
There is a broader moral to all this – about the nature of capitalism. On the one hand, we want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wisdom of Adam Smith. For the most part, the products produced by capitalism are what we really want, produced at a price that we are willing and able to pay. On the other hand, when confidence is high, and since financial assets are hard to evaluate by those who are buying them, people will and do buy snake oil. And when that is discovered, as it invariably must be, the confidence disappears and the economy goes sour.
It is the role of the government at two levels to see that these events do not occur. First, it has a duty to regulate asset markets so that people are not falsely lured into buying snake-oil assets. Such standards for our financial assets make as much common sense as the standards for the food we eat, or the purchase medicine we get from the pharmacy. But we do not want to throw out the good parts of capitalism with the bad.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good parts of capitalism, when fluctuations occur it is the role of the government to see that those who can and want to produce what others want to buy can do so. It is the role of the government, through its counterbalancing fiscal and monetary policy, to maintain full employment.
The principles behind such an economy are not the principles behind a socialist economy. The government insofar as possible is only creating the macroeconomic conditions that will allow the economy to function well.
That is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ts role is to ensure a “wise laisser faire”. This is not the free-for-all capitalism that has been recommended by the current economic theory, and seems to have been accepted as gospel by economic planners, and also many economists, since the Thatcher and Reagan governments. But it also is a significant middle way between those who see the economic disasters and unemployment of unfettered capitalism, on the one hand, and those who believe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play no role at all.
The idea that unfettered, unregulated capitalism would invariably produce the good outcomes was a wrong economic theory regarding how capitalist societies behave and what causes their crises. That wrong economic theory fails to take account of how the animal spirits affect economic behaviour. It fails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roles of confidence, stories and snake oil in economic fluctuation.
The writer is the Arthur M. Okun professor of economics at Yale University and co-founder and chief economist of MacroMarkets. To join the debate go to m/capitalismblog
亚当·斯密遗漏了什么
经济学家希勒:以亚当?斯密为鼻祖的自由市场推崇者认为,人的经济行为是理性的。而凯恩斯洞察到,人在很多时候受“动物精神”驱使,因此政府仍有应当扮演的角色。
作者:MacroMarkets联合创办人兼首席经济学家罗伯特?希勒(Robert Shiller)为英国《金融时报》撰稿 2009-03-11
M. Okun: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的妻子莉迪娅?洛普科娃(Lydia Lopokova)是一位著名的芭蕾舞演员。同时,她也是一名俄裔流亡者。因此,凯恩斯从其姻亲的经历中,了解到生活在最糟糕的社会主义经济中的恐怖。不过,他也切身体会到了不受监管、放任自由的资本主义引发的巨大困难。他完整经历了英国上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的经济萧条。凯恩斯因此受到启发,希望为现代经济找到一条中间路线。
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
在当前金融危机中,我们看到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复活。我们重新开始谈论他在大萧条时期撰写、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一书。这个时期跟现在一样,出现了许多结束我们所知道的资本主义的呼声。上世纪30年代被称为共产主义思潮在西方国家的鼎盛时期。凯恩斯的中间路线会避免资本主义的失业、恐慌和狂热。但它也会避免共产主义的经济和政治控制。由于其明智的平衡思想,《通论》成了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
在高失业率时期,可信度良好的政府应该通过赤字开支扩大需求。而在低失业率时期,政府应该归还因此欠下的债务。通过这样一个表面上看来非常微小的程序变动,资本主义体系就可以保持稳定,而无需彻底的“外科手术”。
凯恩斯思想的追随者是如此渴望这一简单政策在欧美实施,以至于他们未能注意到——或者有可能他们故意忽视了——《通论》还有一个更深刻、更根本的思想,关于资本主义如何运行,即便这方面的篇幅简短。它解释了仅靠自生自灭而没有政府平衡的资本主义经济,为何在本质上是不稳定的。同时,它还解释了为何政府应该发挥平衡补偿作用,才能让资本主义经济好好地运行。
动物精神
这一洞见的关键,在于凯恩斯给人们的心理动机所赋予的角色。这些通常会被宏观经济学家忽视。凯恩斯把它们称作“动物精神”(animal spirits),认为这种精神在决定人们是否愿意冒险方面尤为重要。他表示,商人的算盘是靠不住的:“我们用于估计一条铁路、一座铜矿、一家纺织厂、一种专利药的商誉、一艘大西洋邮轮或伦敦金融城内一幢建筑10年后收益率的知识基础,没多大意义,有时毫无意义。”尽管如此,人们还是会设法做决定,并且付诸行动。这“只能被理解为是动物精神使然”。人们有“想采取行动的内在冲动”。
有些时期,人们格外喜爱冒险——的确,是太过于冒险。盲目相信未来和经济机构,助长了他们在这些时期的冒险行为。这就是商业周期的上行区间。但跟着,动物精神也会转向另一个方向,然后人们就会过于谨慎。
乔治?阿克劳夫(George Akerlof)和我在《动物精神》(Animal Spirits,普林斯顿2009年出版)一书中,拓展了凯恩斯的思想,并且将它与有关行为经济学和心理学的现代文献联系了起来。如今,我们有可能对动物精神的心理学支柱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
“故事”推动着人类行为
例如,社会学家——尤其是罗杰?尚克(Roger Schank)和罗伯特?埃布尔森(Robert Abelson)展示了,故事和讲故事(尤其是人情味的故事)在多大程度上推动了诸多的人类行为。这些故事比抽象的计算要重要得多。人们的经济情绪,很大程度上都是基于人们自己告诉自己和相互告诉的关于经济的故事。
近年来,我们接连看到这样的故事上演和消失。我们首先看见的是网络泡沫和令人羡慕的年轻百万富翁的故事。它于2000年破灭,但很快就被另一场泡沫接替,涉及聪明的“倒腾房地产的人”。
此次狂热不仅仅是关于人的故事的产物,而且还是关于经济如何运行的故事的产物。它是下述故事中的一部分:对证券化按揭的投资都是安全的,因为那些优秀的人正在购买这些资产。那些正在购买这些资产的令人羡慕的人,一定会检查这些资产,因此,我们就没有必要进行检查了。我们只需要跟随他们。
是什么让这种狂热和这些故事持续了这么久?我们之所以陷入当前的经济和金融危机,在相当大程度上是因为一个错误的经济理论:一个本身就否认了动物精神在将我们送入狂热和恐慌中所起作用的经济理论。
经典理论的问题
可追溯至亚当?斯密(Adam Smith)及其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Wealth of Nations)一书的标准“经典”理论表示,经济基本上是稳定的。如果人们在自由市场上理性地追逐自身的经济利益,他们就会用尽所有生产商品以及与其他人交换商品的互惠机会。这种用尽互惠贸易机会的情况,将会带来充分就业。根据该理论,不可能会有其它的情况出现。
当然,有些工人将会失业。但他们找不到工作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他们正处于找工作的暂时过程中,或者因为他们坚持获得过高的工资。这类失业被认为是自愿失业,不会博得人们的同情。
经典理论还告诉我们,金融市场也会是稳定的。人们只会做自认为有利的交易。当进入金融市场时——购买股票或债券,或申请按揭,甚至购买非常复杂的证券——他们会做尽职调查,看看自己要买的东西,是否值得自己将要支付的价格或者要卖的东西。
该理论忽视的内容是,人们有时候会过于信赖他人。此外,它也没有考虑到,如果资本主义可以如此有利可图地运行,那么它将不仅仅会生产人们实际想要的东西,而且还会生产他们认为自己想要的东西。它可以生产人们想用来治病的药品。这是人们实际想要的东西。但如果它可以如此有利可图地运行,它也会生产人们误以为自己想要的东西。
它将会生产万金油。不仅如此:它可能还会生产对万金油的需求。这是资本主义不好的一面。标准经济理论未能考虑到这样一点:资产的买卖方可能不会做尽职调查,而市场不会针对其所购买的复杂证券所含的风险,向他们出售保险,而只会向他们出售万金油金融产品。
资本主义的本质
所有这些都蕴含着一条更为普遍的道理,有关资本主义的本质。一方面,我们希望利用亚当?斯密的智慧。在大部分时候,资本主义所生产的产品都是我们实际所需的,并且生产价格也是我们愿意和能够支付的。另一方面,当信心过高时,由于购买金融资产的人难以对这些资产进行估值,人们将愿意并且确实会购买万金油。而当人们意识到真相时——这是必然的——信心将会消失,经济将会恶化。
政府有职责在两个层面上保证上述情形不会发生。首先,它有责任去监管资产市场,这样人们才不会被误导购买万金油资产。针对金融资产的这类标准,与针对我们的食品、我们从药店购买的药品的标准一样符合常理。但我们不希望把资本主义的精华与糟粕一同抛弃。为了利用资本主义好的一部分,当波动出现时,政府有责任保证,那些能够并且打算生产其他人想购买的产品的人能够这么做。政府有责任通过其平衡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维持充分就业。
这类经济背后的原理,并非社会主义经济背后的原理。政府只是在可能范围内创造有利于经济良好运行的宏观经济环境。
这就是政府的职责。它的职责就是确保“明智的放任自由”。这不是当前经济理论推荐的、自撒切尔(Thatcher)和里根(Reagan)政府以来许多经济规划者和经济学家似乎已当成真理的放任的资本主义。但它同时也是一条意义深远的中间路线:一面是认为无拘无束的资本主义将导致经济灾难和失业的阵营,另一面是认为政府根本不应该插手的阵营。
从资本主义社会的表现以及导致其发生危机的根源看,放任自由、不受监管的资本主义总能产生好结果的思想,是一种错误的经济理论。这一错误的经济理论没有考虑到动物精神是如何影响经济行为的。它没有考虑到信心、故事以及万金油对经济波动产生的影响。
本文作者是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阿瑟?奥肯(Arthur M. Okun)经济学教授,并且是MacroMarkets的联合创办人兼首席经济学家
欲加入辩论,请登陆m/capitalismblog
译者/董琴
亚当·斯密遗漏了什么
经济学家希勒:以亚当?斯密为鼻祖的自由市场推崇者认为,人的经济行为是理性的。而凯恩斯洞察到,人在很多时候受“动物精神”驱使,因此政府仍有应当扮演的角色。
作者:MacroMarkets联合创办人兼首席经济学家罗伯特?希勒(Robert Shiller)为英国《金融时报》撰稿 2009-03-11
A failure to control the animal spirits
希勒:再谈凯恩斯的“动物精神”By Robert ShillerPublished: March 8 2009商业训练营 > 金融英语速读 >
Lydia Lopokova, wife of the economist John Maynard Keynes, was a famous ballerina. She was also a Russian émigré. Thus Keynes knew from the experience of his in-laws the horrors of living in the worst of socialist economies. But he also knew first-hand the great difficulties that come from unregulated, unfettered capitalism. He lived through the British depression of the 1920s and 1930s. Thus Keynes was inspired to find a middle way for modern economies.We are seeing, in this financial crisis, a rebirth of Keynesian economics. We are talking again of his 1936 book 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 which was written during the Great Depression. This era, like the present, saw many calls to end capitalism as we know it. The 1930s have been called the heyday of communism in western countries. Keynes’s middle way would avoid the unemployment and the panics and manias of capitalism. But it would also avoid the economic and political controls of communism. The General Theory became the most important economics book of the 20th century because of its sensible balanced message.In times of high unemployment, creditworthy governments should expand demand by deficit spending. Then, in times of low unemployment, governments should pay down the resultant debt. With that seemingly minor change in procedures, a capitalist system can be stable. There is no need for radical surgery on capitalism.Adherents to Keynes’s message were so eager to get this simple policy implemen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Atlantic, that they failed to notice – or perhaps they intentionally disregarded – that the General Theory also had a deeper, more fundamental message about how capitalism worked, if only briefly spelled out. It explained why capitalist economies, left to their own devices, without the balancing of governments, were essentially unstable. And it explained why, for capitalist economies to work well, the government should serve as a counterbalance.The key to this insight was the role Keynes gave to people’s psychological motivations. These are usually ignored by macroeconomists. Keynes called them animal spirits, and he thought they were especially important in determining people’s willingness to take risks. Businessmen’s calculations, he said, were precarious: “Our basis of knowledge for estimating the yield 10 years hence of a railway, a copper mine, a textile factory, the goodwill of a patent medicine, an Atlantic liner, a building in the City of London amounts to little and sometimes to nothing.” Despite this, people somehow make decisions and act. This “can only be taken as a result of animal spirits”. There is “a spontaneous urge to action”.There are times when people are especially adventuresome – indeed, too much so. Their adventures are supported in these times by a blithe faith in the future, and trust in economic institutions. These are the upswing of the business cycle. But then the animal spirits also veer in the other direction, and then people are too wary.George Akerlof and I, in our book Animal Spirits (Princeton 2009), expand on Keynes’s concept and tie it in to modern literature on behavioural economics and psychology. Much more clarity about the psychological underpinnings of animal spirits is possible today.For example, social psychologists, notably Roger Schank and Robert Abelson, have shown how much stories and storytelling, especially human-interest stories, motivate much of human behaviour. These stories can count for much more than abstract calculation. People’s economic moods are largely based on the stories that people tell themselves and tell each other that are related to the economy.We have seen these stories come and go in rapid succession in recent years. We first had the dotcom bubble and the envy-producing stories of young millionaires. It burst in 2000, but was soon replaced with another bubble, involving smart “flippers” of properties.This mania was the product not only of a story about people but also a story about how the economy worked. It was part of a story that all investments in securitised mortgages were safe because those smart people were buying them. Those enviable people who are buying these assets must be checking on them, therefore we do not need to. We need only run alongside them.What allowed this mania and these stories to persist as long as they did? To a remarkable extent we have got into the current economic and financial crisis because of a wrong economic theory – an economic theory that itself denied the role of the animal spirits in getting us into manias and panics.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classical” theory, which goes back to Adam Smith with his Wealth of Nations in 1776, the economy is essentially stable. If people rationally pursue their own economic interests in free markets they will exhaust all mutually beneficial opportunities to produce goods and exchange with one another. Such exhaustion of opportunities for mutually beneficial trade results in full employment. By this theory it could not be otherwise.Of course, some workers will be unemployed. But they will be unable to find work only because they are in a temporary search for a job or because they insist on pay that is unreasonably high. Such unemployment is viewed as voluntary, and evokes no sympathy.Classical theory also tells us that financial markets will also be stable. People will only make trades that they consider to benefit themselves. When entering financial markets – buying stocks or bonds or taking out a mortgage or even very complex securities – they will do due diligence in seeing that what they are buying is worth what they or paying, or what they are selling.What this theory neglects is that there are times when people are too trusting. And it also fails to take into account that if it can do so profitably, capitalism will produce not only what people really want, but also what they think they want. It can produce the medicine people want to cure their ills. That is what people really want. But if it can do so profitably, it will also produce what people mistakenly want.It will produce snake oil. Not only that: it may also produce the want for the snake oil itself. That is a downside to capitalism. Standard economic theory failed to take into account that buyers and sellers of assets might not be taking due diligence, and the marketplace was not selling them insurance against risk in the complex securities that they were buying, but was, instead, selling them the financial equivalent of snake oil.There is a broader moral to all this – about the nature of capitalism. On the one hand, we want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wisdom of Adam Smith. For the most part, the products produced by capitalism are what we really want, produced at a price that we are willing and able to pay. On the other hand, when confidence is high, and since financial assets are hard to evaluate by those who are buying them, people will and do buy snake oil. And when that is discovered, as it invariably must be, the confidence disappears and the economy goes sour.It is the role of the government at two levels to see that these events do not occur. First, it has a duty to regulate asset markets so that people are not falsely lured into buying snake-oil assets. Such standards for our financial assets make as much common sense as the standards for the food we eat, or the purchase medicine we get from the pharmacy. But we do not want to throw out the good parts of capitalism with the bad.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good parts of capitalism, when fluctuations occur it is the role of the government to see that those who can and want to produce what others want to buy can do so. It is the role of the government, through its counterbalancing fiscal and monetary policy, to maintain full employment.The principles behind such an economy are not the principles behind a socialist economy. The government insofar as possible is only creating the macroeconomic conditions that will allow the economy to function well.That is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ts role is to ensure a “wise laisser faire”. This is not the free-for-all capitalism that has been recommended by the current economic theory, and seems to have been accepted as gospel by economic planners, and also many economists, since the Thatcher and Reagan governments. But it also is a significant middle way between those who see the economic disasters and unemployment of unfettered capitalism, on the one hand, and those who believe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play no role at all.The idea that unfettered, unregulated capitalism would invariably produce the good outcomes was a wrong economic theory regarding how capitalist societies behave and what causes their crises. That wrong economic theory fails to take account of how the animal spirits affect economic behaviour. It fails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roles of confidence, stories and snake oil in economic fluctuation.The writer is the Arthur M. Okun professor of economics at Yale University and co-founder and chief economist of MacroMarkets. To join the debate go to m/capitalismblogCopyright The Financial Times Limited 2009
非理性繁荣(第二版)(新金融系列)
作  者: (美)希勒 著,李心丹 等译
出 版 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
字  数: 334000
页  数: 302
编辑推荐
罗伯特?希勒先生揭示了金融市场非理箼的一面,在这方面,他比同时代的其他任何经济学家做得都多。——保罗?克鲁格曼,《纽约时报》希勒教授的这本书是一剂现实主义的良药……告诉投资者应当充分地进行分散化投资,储蓄更多,并且理箼地调低对于市场未来走势的预期。——伯顿·G·马尔基尔,《华尔街日报》《非理箼繁荣》是一本惊世骇俗同时也备受争议的书,是继杰里米·西格尔1994年《股票长期走势》一书以来,关于股票市场的最重要的著作。——威廉·沃尔曼,《商业周刊》本书不仅预言了市场的衰落,更为重要的是,它对于解读投机性泡沫的产生和持续进行了严谨而有益的尝试。——约翰·卡西迪,《纽约客》本书信息丰富且论述精辟,对当前“形势一片大好”的看法提出了冷静而理箼的纠正。——杰夫·马德里克,《纽约书评》在本书中,罗伯特·希勒先生对于当前的市场提出了通俗易懂的且切合实际的意见。——戴维·沃什,《波士顿环球报》希勒先生为人们了解那些深奥的金融市场学著作,尤其是美国股市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外交》耶鲁大学经济学家希勒认为,投资人存在着明显的从众心理,当前市场仍然没有摆脱价格严重扭曲的局面。——罗伯特·J·萨缪尔森,《华盛顿邮报》
内容简介
在《非理性繁荣》(第二版)中,罗伯特?希勒教授对2000年第一版的内容进行了适时的修正和更新,重新阐述了市场波动这一给他带来国际声誉的主题。希勒在第二版中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他以一种更加清晰和彻底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那些可能动摇经济运行和严重影响人们生活的市场泡沫的产生和破灭。在第一版中,希勒教授成功地预言了股市的下跌,而在本书中,他将研究扩展到了目前炙手可热的房地产市场,用了一章的篇幅来论述美国国内和国际房价的历史走势。在本书中,希勒通过大量的证据来说明,如果20世纪90年代末的股市,目前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中隐含着大量的泡沫,并且最终房价可能在未来的几年中开始下跌。他认为,2000年股市泡沫破灭之后,许多投资者将资金投向房地产市场,这使得美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房地产价格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因此,非理性繁荣非没有消失,只是在另一个市场中再次出现。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希勒教授描述了金融市场波动的心理根源,并且着力列举和论述了自由市场经济中,资本市场所固有的不稳定性。比如,艾伦?格林斯潘著名的“非理性繁荣”演说给人们带来的影响。他认为,最终摆脱这种困境的途径在于社会制度的改进,比如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加保险品种以保障人们的收入和住房,以及更加分散化的投资选择。就像该书的第一版一样,《非理性繁荣》的第二版一定会吸引更多的人阅读和讨论。
作者简介
罗伯特?希勒(Robert J. Shiller)耶鲁大学斯坦利?里索(Stanley B. Resor)经济学教授。他先后撰写了《金融新秩序:管理21世纪的风险》(The New Financial Order: Risk in the 21st Century)、《市场波动》(Market Volatility)、《宏观市场》(Macro Markets)等著名经济学著作。其中《宏观市场》一书获1996年度保罗?萨缪尔森奖。
目录
第1章 股市价格水平的历史回顾市盈率其他高市盈率的时期利率对非理性繁荣的忧虑第2章 房地产市场的历史回顾住房价格的长期走势 实际住房价格长期上升趋势的缺失实际住房价格没有强劲的迅速上升趋势的原因当时和现在的非理性繁荣研究途径第一篇 结构因素第3章 诱发因素:市场经济的疾速发展、互联网以及其他事件促进市场泡沫产生的12个因素市场经济的疾速发展与业主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变迁促进了商业的成功新的信息技术支持性货币政策与格林斯潘对策生育高峰及其对市场的显著影响媒体对财经新闻的大量报道分析师愈益乐观的预测固定缴费养老金计划的推广共同基金的增长通货膨胀回落及货币幻觉的影响交易额的增加:贴现经纪人、当天交易者及24小时交易赌博机会的增加小结第4章 放大机制:自然形成的蓬齐过程投资者信心的变化对投资者信心的反思关于预期的例证对投资者期望和情绪的反思公众对市场的关注 投资性泡沫的反馈环理论 投资者对反馈和泡沫的理解作为反馈模式和投机性泡沫的蓬齐骗局欺骗、操纵和善意的谎言自然形成的蓬齐过程所引起的投机性泡沫证券市场与房地产市场中的反馈与交叉反馈当今的非理性繁荣和反馈环第二篇 文化因素第5章 新闻媒体媒体在股市变化中发挥的铺垫作用媒体讨论的形成对市场前景的报道……第6章 新时代的经济思想第7章 新时代与全球泡沫第三篇 心理因素第8章 股市的心理定位第9章 从众行为和思想传染第四篇 理性繁荣的尝试第10章 有效市场、随机游走和泡沫第11章 投资者学习和忘却第五篇 采取行动第12章 自由市场中的投机风险参考文献索引
书摘插图
第9章 从众行为和思想传染一项关于人类地的基本观察是:那些定期进行沟通和交流的人,他们的想法往往会很相似;同样地,每个时代都有着自己的朝代精神,并且它的影响无处不在。在股票市场中,如果数以百万计的投资者都真的彼此独立,那么任何错误想法所造成的后果鶁地相互抵消,也就不会对价格产生什么影响,但是,如果大多数人的想法是非理性的,而且这些想法又都相似的话,那么它们就足以成为股市兴衰的原因了。因此,想要研究人们的心理因素和思维方式如何在市场中形成合力,进而影响价格的走势,就必须考察人们的思维方式的相似性从何而来。处于相同时期的人们会作出相似的判断,部分原因是由于他们是在对相同的信息(大家都能获知这一消息)作出反应。但是,我们将在这一章看到,人们的思维方式存在着相似性,这并不一定是由于他们对公共信息作出了理性的反应。而且,公共信息也总是得不到适当的运用或合理解手为。社会影响与信息备受推崇的寉心理学家所罗门?阿什(Solomon Asch)在1952年公布过一个实验。对于这个实验,他的解释(这个实验还被其他许多人解释过)是:它表明了社会压力对个人判断的影响十分强烈。当他的论文发表时,公众正对一些问题普遍感到迷惑不解,比如德国纳粹竟有能力让人服服帖帖地去执行对犹太人和“其他不受欢迎”的人种进行大规模种族灭绝的命令。各媒体广泛引用阿什的发现,把它作为人们不能作出完全独立判断的科学依据。直到今天,他的实验结果还被人引用。……
书很不错,如果你炒股,如果你买房,你就应该看。?2008-04-23 17:11
“1月份现象”“星期一现象”,这是书中总结出来的股市规律。?本书从多个角度,从经济学,从心理学的多个角度分析股市非理性发展的因素。很有见地。虽然书中的心理学现象用了很多比较普遍的心理学例子来讨论从众心理,集体盲动的现象。?我们要知道,如果你预测是明天的或者近期的股市走势,都是不可能任务!世界上如果有人说可以预测明天或者一个星期的股市走势一定准确,那么他就是骗子!所以股评价都是骗子,他们每天都是这样睁眼说瞎话!这些短期预测是经济学家、投资专业人士都无法做到的。?另外,从长期来看,专业投资人士和普通股民,对股市的预测或者盈利状况,是没有区别的。如果一个人在股市的收益率很高,那么是运气使然。?以上2条规律已经为众多经济学家所证明。?目前市场上还流行的所谓破解股市走势密码、破解港股玄机等等有关短期股市走势的著作,都是无益于你的投资。这些书就好像励志书籍,看的时候热血沸腾,看完之后一无是处。?但是我鄙视这个出版商,用的纸张那么差,我拿上手的时候,还以为是当当网卖的盗版书!!!?书纸都可以看清楚背后的字,很薄很透明(要是卫生巾能够做到如此成都就好了),极像盗版!
终结次贷危机(直击全球金融市场的非理性繁荣)
作  者: (美)希勒 著,何正云 译
出 版 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1 字  数: 108000
编辑推荐
《经济学人》、《每日电讯报》、《时代》、《新闻周刊》、《华盛顿邮报》、《商业周刊》、《福布斯》、《西雅图时报》等主流媒体竞相报道,《华盛顿邮报》作为“我们时代的推荐读物”推荐。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副执行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财经》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沈明高。联袂推荐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终结次贷危机
内容简介
次贷危机已经对数百万人的生活造成了破坏,现在,它又对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威胁。毫无疑问,这场危机的严重性和破坏性正在逐渐显现。这场危机是从哪里起源的?它给美国和世界带来了什么影响?怎样才能度过这场危机?所有人都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  蜚声国际的耶鲁大学经济学家罗伯特?席勒在他的新著中详细解释了过去一年来美国次级按揭风暴的来龙去脉,告诉读者数以万计美元的次按债券如何变成废纸。希勒认为,次贷危机源于非理性繁荣,正是这种羊群效应的心理导致了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股市泡沫和2000-2007年的房地产泡沫。书中以对美国金融制度历史背景的深入观察,描述了这些泡沫如何导致信贷的危险扩张,并最终演变成全球信贷危机的过程。  对美国来说,有解决这次危机的最佳方案吗?希勒结合自己的分析,提出了短期和长期的解决措施,从政府救市的短期方案到重建美国金融制度的深入探讨,相信这些富有建设性的方案对于解决次贷危机,甚至目前的金融危机都会有较强的参考意义。
作者简介
罗伯特·希勒,耶鲁大学经济系Stanley B.Resor教授和著名的Cowles基金会研究员,同时兼任耶鲁大学管理学院国际金融中心研究员。《非理性繁荣》、《新金融秩序》作者。他作为当代行为金融学的主要创始人,于1967年获得密歇根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1972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研究员、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计量经济学会会员、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学术顾问,剑桥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等多所学术机构的客座教授。
目录
导论第一章 历史上的房地产市场 以史为鉴 价格路径的多样性第二章 泡沫的困扰 观念的感染 泡沫的其他成因 惊慌失措与流动性不足 思维方式的变化 泡沫期间的公众思想 住房价格的可预测性第三章 地产神话 新住宅的建造 城市精神与乡土观念 建筑成本:神话与现实 大规模的城市计划 短期及长期的对策第四章 救市行动 为什么救市行动是必需的 新的住房房主贷款公司 正确制定短期解决方案第五章 金融民主的愿景 讲究技术 全新的信息基础设施 真正关注风险的新市场 新的零售型风险管理机构 风险管理V.S.风险回避 长期解决方案的组合效果结语
媒体评论
阅读这部激动人心的著作的过程,就像在看一位技艺高超的外科医生在工作。它对次贷危机的诊断已经切中要害——这是我迄今为止读到的书里讲得最好的——而且包含了人类的悲剧以及经济和金融的危机。从希勒的分析里顺理成章地提出了治疗方案,这些方案独到可行。清晰明了的写作风格使得阅读他的理论著作成为一件令人赏心悦目的快事。——彼得·L·贝恩斯坦,著名金融作家和历史学家、《与天为敌》作者  
次贷危机已经让成千上万的美国人破产,并已经威胁到全球经济的健康。在这部非常及时的、吸引人的著作里,罗伯特?希勒以一个金融市场领域非理性行为研究专家的身份,对次贷危机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格里高利·克拉克,美国经济史学家、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经济系主席、《告别救济》作者
在这本书里,希勒将严格的经济分析和对人类心理的深刻洞察力结合在一起,用以分析我们最近陷入的经济困局,这本书不仅分析了其发生的原因,同时也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法为将来抑制泡沫危机提供帮助。比起具有针对性的建议而言,更重要的是他穿越现有经济格局中表面乐观的参数的锐气。      ——彼得·奥萨格,美国国会预算局主管
《终结次贷危机》是一本严密、富有创新性、可行性,精彩绝伦的书,将对广泛的读者群产生影响。罗伯特·希勒是分析目前这场空前的抵押贷款和住房市场,并进而延伸到更广泛的信贷市场困局的最合适的人选。他再一次证明了自己在处理金融市场里复杂的理念和实证的能力。——戴安娜·科伊拉,英国竞争委员会委员经济顾问、《深情的科学》作者
罗伯特·希勒是一个梦想家。——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黑天鹅》作者
希勒在他的新书中发出警告,认为2008年的信用危机正在成为一个可怕的冒险。希勒在书中为避免未来的危机提供了诸多让人印象深刻的建议。——《商业周刊》
希勒的新书对这次次贷危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为政策制定者、华尔街和全球投资者提供了深入而细致的参考。——《福布斯》
当罗伯特·希勒观察次贷危机时,他看到的远远不止是雷曼公司和美林公司崩塌的表面现象,他认为这次危机的影响可以和《凡尔赛和约》、大萧条以及马歇尔计划相提并论。——《西雅图时报》
本书特色鲜明。毫无疑问,它是深入了解危机的最佳捷径。——《经济学人》
1《终结次贷危机》 作品相关
m/book_152
  对美国来说,有解决这次危机的最佳方案吗?政府救市能起到多大作用?美国的金融制度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营造更稳定的市场环境?本书会给你带来更多的启发。
《终结次贷危机》 内容简介
《终结次贷危机》 作者简介
耶鲁大学Cowles经济学研究基地,斯坦利·里索(Stanley B. Resor)经济学教授。1972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助理研究员、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学术顾问小组成员。
?罗伯特?希勒,耶鲁大学经济系StanleyB.Resor教授和著名的Cowles基金会研究员,同时兼任耶鲁大学管理学院国际金融中心研究员。畅销书《非理性繁荣》、《新金融秩序》作者。他作为当代行为金融学的主要创始人,于1967年获得密歇根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1972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研究员、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计量经济学会会员、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学术顾问,剑桥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等多所学术机构的客座教授。
《终结次贷危机》 媒体专家评论
?当罗伯特?希勒观察次贷危机时,他看到的远远不止是雷曼公司和美林公司的倒下,他认为这次危机的影响可以和凡尔赛条约、大萧条和马歇尔计划相提并论。 ????——《西雅图时报》
????希勒在他的新书中发出警告,认为2008年的信用危机正在成为一个可怕的冒险。希勒在书中为避免未来的危机提供了诸多让人印象深刻的建议。 ????——《商业周刊》
????希勒的新书对这次次贷危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为政策制定者、华尔街和全球投资者提供了深入而细致的参考。 ????——《福布斯》
????本书特色鲜明。毫无疑问,它是深入了解危机的最佳捷径。 ????——《经济学人》
????罗伯特?希勒是一个梦想家。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黑天鹅》作者
????次贷危机已经让成千上万的美国人破产,并已经威胁到全球经济的健康。在这部非常及时的吸引人的著作里,罗伯特?希勒以一个金融市场领域非理性行为研究专家的身份,对次贷危机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
????——格里高利?克拉克,美国经济史学家、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经济系主席、《告别救济》作者
????阅读这部激动人心的著作的过程就像在看一位技艺高超的外科医生在工作。对次贷危机的诊断已经切中要害——这是我迄今为止读到的书里讲得最好的——而且包含了人类的悲剧以及经济和金融的危机。从希勒的分析里顺理成章地提出了治疗方案,这些方案独到可行。清晰明了的写作风格使得阅读他的理论著作成为一件令人赏心悦目的快事。 ????——彼得?L?贝恩斯坦,著名金融作家和历史学家、《与天为敌》作者
????《终结次贷危机》是一本严密、富有创新性、可行性,精彩绝伦的书,将对广泛的读者群产生影响。罗伯特?希勒是分析目前这场空前的抵押贷款和住房市场,并进而延伸到更广泛的信贷市场困局的最合适的人选。他再一次证明了自己在处理金融市场里复杂的理念和实证的能力。 ???——戴安娜?科伊拉,英国竞争委员会委员经济顾问、《深情的科学》作者
????在这本书里,希勒将严格的经济分析和对人类心理的深刻洞察力结合在一起,用以分析我们最近陷入的经济困局,这本书不仅分析了其发生的原因,同时也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法为将来抑制泡沫危机提供帮助。比起具有针对性的建议而言,更重要的是他穿越现有经济格局中表面乐观的参数的锐气。 ——彼得?奥萨格,美国国会预算局主管
《终结次贷危机》 名家推荐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
????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副执行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
????《财经》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沈明高 ????联袂推荐
????面对这场震惊世界的金融海啸,如果我们抱着隔岸观火的心态看热闹,那下一场危机的主角很可能就是我们自己。罗伯特?希勒,这位研究泡沫经济和房地产经济的世界权威以系统的分析,提出解决和预防房地产泡沫发生,以及演变为超级危机的制度性的建议。本书告诫世人,在采用短期手段降低危机风险程度的同时,还应着眼于一些远期的变革。让我们屏住呼吸,仔细聆听。
????——李稻葵,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希勒教授独到地指出,泡沫实质上就是市场信心错位的结果。不论冠以什么样的名称,政府应该勇于救市,但救市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危机可能引发的市场参与者对经济制度的长期不信任,并重新把市场信心放到正确的位置。信心是终结次贷危机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这是一本非常值得学习的书。
????——沈明高,《财经》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
????次贷危机还在演化中,它的影响正在向国际扩散。本书对危机发生的根源及其趋势的分析入木三分,并高屋建瓴地提出了解决次贷危机的有力措施,是了解次贷危机不可不读的好书。
????——曹远征,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终结次贷危机》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历史上的房地产市场
????就算房地产市场泡沫不能算是次级贷款危机和我们现在面临的在更大范围内出现的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肯定也是一个主要的原因。那种认为不动产价格只会永远向上涨,而且年复一年节节攀升的看法,制造出了一种虚假繁荣的氛围。
????以史为鉴
????价格路径的多样性
????第二章 泡沫的困扰
????繁荣期间的建筑成本、人口及长期利率没有出现过任何根本性的变化。那么,促使住房价格上涨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不管原因是什么,我们现在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国家的领导人们对此都视而不见,尤其是对美国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
????观念的感染
????泡沫的其他成因
????惊慌失措与流动性不足
????思维方式的变化
????泡沫期间的公众思想
????住房价格的可预测性
????第三章 地产神话
????现在出现的这些泡沫极大地强化了公众对流传已久的一种神话的信心——这种神话认为,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经济的持续发展,再加上可供利用的土地资源的不断减少,地产价格的总体趋势必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强劲上涨。
????新住宅的建造
????城市精神与乡土观念
????建筑成本:神话与现实
????大规模的城市计划
????短期及长期的对策
????第四章 救市行动
????对次贷危机主要的短期矫正还是一些救市行动的组合。当然,这些措施也有可能会出现没有产生任何效果的情况。救市行动吸引了公众的注意,而这些行动可能是以牺牲大多数纳税人的利益来应对那些极端的情况。在防止某些多米诺牌倒下的同时,这些救市行动也有可能会伤害到大众的信心。
????为什么救市行动是必需的
????新的住房房主贷款公司
????正确制定短期解决方案
????第五章 金融民主的愿景
????次贷解决方案的关键是使金融走向民主化,把那些合理有效的金融原则的应用范围扩展到一个更广阔的社会层面上,并采用所有我们现在已经掌握的现代技术来达成这个目标。
????讲究技术
????全新的信息基础设施
????真正关注风险的新市场
????新的零售型风险管理机构
????风险管理V.S.风险回避
????长期解决方案的组合效果
????结语
《终结次贷危机》 导论
???“次贷危机”这个名称代表的是在我们经济领域和文化领域中出现的一个历史转折点,其核心内容是指始发于2006年美国住房市场投机泡沫的破灭,进而在现阶段以金融状况恶化以及全球信贷紧缩的形式引发许多国家的连锁反应所带来的一连串后果。次贷危机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可能会肆虐很多年,我们还将面临更多的间接破坏的威胁。信用市场的混乱状况已经达到了史无前例的程度,并将会对我们的经济体系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尤为重要的是,这场危机已经开始引发一些根本性的社会变化——那些影响我们的消费习惯、价值观及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变化。从此以后,我们所有人的生活及工作交往的方式都会与以往有所不同。
????如果让这些破坏性的变化随意蔓延,这些变化所造成的破坏将不仅只限于经济方面,还将危及我们社会的基础方面——那些人与人之间的互信、乐观以及共同的习惯和生活方式,而且这种破坏的后果将会在今后的数十年间持续不断地显现出来。对社会基础本身的评估非常困难,特别是那些很小、很分散的单元及细节很容易被忽略。但社会基础确确实实处于危险之中,在考虑应对次贷危机的解决方案时,我们应该把它摆放到那些我们所关注问题的中心位置。
????历史无数次证明了经济政策在维护社会基础方面所能发挥的重要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就曾经遭受了一份特殊的经济协定所带来的严重破坏,这份经济协定就是《凡尔赛和约》。在这份标志着战争结束的条约中,规定了对德国的惩罚性战争赔款,德国需要赔付的金额远远超出了它自身的偿付能力。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凡尔赛当即以从英国代表团辞职作为抗议,并于1919年出版了《和平的经济后果》一书,预言该条约将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那时凯恩斯的说法没能引起任何人的重视,该条约的效力也一直在持续,然而事实上德国却从未能支付规定的罚款。凯恩斯所预言的灾难还是降临了,只是换了另外一种方式,一种强烈的民族仇恨的方式,而且,仅仅一代人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就爆发了。
????一场具有可比性的灾难——虽然不属于完全相同的性质——今天正在酝酿之中,类似的忧虑正在敲打着我们的神经。又一次,很多人由于不能偿付贷款正被债主强行追讨;又一次,他们觉得出现的这些问题并不是他们的责任,这些问题是由一种他们无法控制的力量所引发的;又一次,他们眼看着曾经十分值得信赖的那些经济机构在他们周围一个接一个地轰然倒下;又一次,他们觉得被骗了——被灌输了那些过分乐观的思想,以致被诱使去冒过度的风险。
????目前社会和经济的躁动与无序带来的破坏是什么性质、有多大程度,现在还很难预测,但是若干年的经济增长减速已基本成为定局。我们因此得准备过若干年的苦日子,就像瑞典和墨西哥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出现按揭贷款泛滥后的情形。甚至可能出现另一个“迷失的十年”,像墨西哥高油价带来的消费热后在20世纪80年代所遭受的痛苦,或者像日本20世纪80年代房地产泡沫破裂后在20世纪90年代所经历的磨难。
????在本书中,我认为产生次贷危机的房地产泡沫之所以最终能增长到如此大的程度,是因为作为一个社会整体,我们并不完全了解投机泡沫,也不知道怎么去处理投机泡沫。甚至那些掌握着全面资讯的有识之士——他们当然从历史的教训中知道泡沫的存在,甚至还可以转述其中一些具体的案例——也并不完全清楚次贷危机酝酿过程中的真实情况。商界及政府的领导人既不知道怎么处理这种局面,也没有建立起相应的新的金融体制来对此进行必要的管理。
????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房地产泡沫(早先的股票市场泡沫也对此“贡献”颇多)造成的心理恐慌,这个观点我们以前已经进行了很充分的阐述。但是很显然,大多数人对这个观点并没有去认真理解,至少他们并不完全认同由这个观点所推导出来的那些结论。在分析危机原因的时候,人们通常把它完全归结于这样的几类原因:按揭贷款人的欺诈,证券投资人、对冲基金、评级机构的贪得无厌,甚至是联邦储备局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所犯下的错误。
????现在,是让我们去正确认识正在发生的这一切,并采取切实的步骤,重新构筑住房市场和金融市场经济体系的制度基础的时候了。这样做就意味着在采用短期手段降低危机风险程度的同时,还应着眼于一些长期的变革,以控制泡沫的增长,稳定住房市场以及更大范围的金融市场,为房主及商业活动提供更大的金融保障,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充分放手让那些新的观念去促进金融创新。
《终结次贷危机》 泡沫里的危机
???现在,整个世界都在谈论有关次级按揭贷款市场的问题,这个问题始现于2007年的美国,之后蔓延到了整个世界。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房价及房屋产权交易的热度不断上升,市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投资房地产似乎成了所有人保障财务安全,甚至是追逐财富的最有效途径。
????1997~2005年间,美国住房自有率的各项指标在所有地区、所有年龄组、所有种族组、所有收入组都出现了全面上升。根据美国统计局的资料,当期住房自有率从65.7%上升到68.9%(其中房主自住房的比例至少有11.5%的增长)。据统计,美国住房自有率增长最快的分布状况为:西部地区、35岁以下年龄组、收入低于平均线的人群、拉美及黑人族群。
????鼓励居者有其屋是一个意义深远而且令人肃然起敬的目标,它传达出来的是一种参与意识以及国家认同感,而且较高住房自有率对一个健康的社会也有着相当多的益处。在本章的后面部分,我将回顾美国在20世纪推广居者有其屋时所采用的机制及其演变过程。但美国出现的次贷危机说明了推广居者有其屋时如果走得太远,也会出现问题。居者有其屋当然有很多好处,但这种方式并非对所有人在所有情况下都是最理想的居住选择。我们现在已经开始接受这个现实了,因为自2005年起,美国的住房自有率已经开始出现下降。
????次贷危机的成因链条是怎样的呢?过分冒进的抵押贷款人、丧失原则的评估师以及信心满满的借款人,共同合力推动了住房市场的繁荣。按揭的始作俑者按预先做好的计划准备着将这些按揭转售给券商,因此,他们对偿债的风险审查并不是十分上心。通常情况下,他们对借款人还款能力的评估一般都只是走走过场,很少通过国税局核实借款人的收入状况,虽然之前他们都例行公事地要求对方签署了一份允许做这个核查的委托书。有时候,这些放款人还会怂恿那些信用记录历史很短、很天真的人进入到急速膨胀的次级按揭贷款市场里来借钱。这些按揭被以一种非常复杂而且颇为神秘的方式,通过打包、出售、转售等不同的手段转让给了世界各地的投资人,这套程序为这场危机搭建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国际化的平台。住房市场的泡沫,加上泡沫与按揭证券化过程中的激励机制间的相互作用,还有被放大了的道德风险,进一步刺激了按揭贷款人中的某些害群之马,使得他们更加胆大妄为。
????高房价使得建造房子变成了一项高利润的业务,2005年第四季度住房投资在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比例上升到了63%,是1950~1951年那波住房繁荣以来的最高水平。尽管美国国家领导人对前景的展望总是一片光明,但随着大量的新房涌入市场,美国的房价在2006年年中还是开始下跌了。由于价格下跌成加速的态势,住宅建筑市场的繁荣率先见顶了。
????与此同时,按揭利率也结束了刚开始那段时期的“优惠”,开始被调高了。借款人,特别是次级按揭贷款的借款人,开始出现断供的情况,原因可能是欠款的金额超出了房屋的市场价值,也有可能是用现在的收入无法再支付高企的月供。那些金融机构曾经热情地参与到在当时似乎是一个勇敢者新世界的居者有其屋推广计划以及神奇的金融创新中,而现在大多数都处于不同程度的危难之中。国际信贷市场开始出现资金呆滞的迹象。
????我们现在基本上可以确定,我们必须做好面对一场严重的经济紧缩的心理准备,这场紧缩将会给那些处于危机中心的次级按揭贷款借贷者,以及散布在这些借贷者身后的数百万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美国的银行及经纪公司损失惨重,花旗银行、美林证券及摩根士丹利的主要领导人都丢掉了工作。目前整个社会的局势依然十分严峻。
????危机还在向住房市场以外的领域蔓延。信用卡及汽车贷款业务的违约率也出现了可怕的攀升。地方债券保险人的信用评级出现了下降的苗头,这种情况带来的直接风险是,市场上已经出现的这些问题可能会波及到国家及地方政府的财政系统。商业票据市场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企业融资债券市场也同样受到了影响。
????次贷危机也不会止步于美国的边境。在整个世界范围内,繁荣的地产市场已经出现了见顶的迹象,最起码也是走平的迹象。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渗入到其他国家,下面的情况可以作为例证:德国的德意志工业银行和萨克森银行濒临破产,法国巴黎银行管理的几只基金已经清盘,英国北岩银行出现了挤兑。
????紧接着,这些在美国以外的地方出现的问题,又将其影响反馈回到美国,引发了美元的疲软、股市的动荡以及一系列新的金融问题,比如美国最负盛名的投资银行贝尔斯登所面临的困境。这个残酷的反馈循环系统——在美国产生的问题从美国流到其他国家,然后又流回到美国——当然不只是简单的重复。
《终结次贷危机》 不要因噎废食
???目前的经济危机常常被某些人作为要求“复辟”——退回到过去那种简单的金融交易方式上的理由,这种想法当然是完全错误的。事实上,目前的局势正好给了我们一个机会,让我们可以更加努力地去认真思考并切实改进我们的风险管理制度,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我们发展中的金融系统的基础架构。尽管发生了现在的这场危机,但毋庸置疑,我们现在拥有的这个非常现代的金融体系在最近的数十年间取得了很多历史性的成就,并且成为了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所涉及的范围包括支持大学重大项目的研究,以及建设学校和医院等。
????每一次危机都孕育着变革的种子。我们可以用积极的方法重新构建金融活动的制度框架,以稳定经济秩序,重新激发各个国家的财富梦想,大力支持那些金融创新过程中的佼佼者,让经过这场危机洗礼后的世界甚至比没有出现过危机的世界更加美好。现在,这样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本书尝试去揭示现在正横行世界的次贷危机的真实面目,并为认识这样一种制度性涅槃奠定基础。本书认为,常识性的短期修补和更深层次的长期改进都将把我们带进一个充满着不确定性的未来。本书不可能包罗其他人所提出的解决危机的全部建议——理由很简单,这类建议简直就是汗牛充栋。本书将设定一些更大的目标,使未来的最终解决方案极有可能围绕着这些目标产生出来。
????本书针对的读者群遍布全世界。次贷危机现在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国际问题,这里所提供的解决方案原则上也可以被其他国家所采用。
????正如我们已经知道的,机制变革意味着提供一个更强大的架构,在这个架构下,有足够的空间供我们的地产及金融市场运行。无论火车的动力有多好,技术装备水平有多高,它必须与供其运行的铁轨相适应。政策机制与保险机制是供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运行的两条铁轨。然而现有的风险管理机制已经老朽,极不稳定。我们现在是在古老的铁轨上跑高速列车。政府和商界的领导人必须仔细检查铁轨及枕木,并进行必要的更换。次贷危机解决方案的内容全部都是关于机制变革的:超越短期修补的愿景,以及改革上层建筑的勇气。
????上次房地产市场危机留下的教训
????尽管次贷危机是全球性的,但要了解危机的本源,还应该回到它始发的地方,回到它始发的年代,即20世纪的美国。在这次次贷问题发生之前,美国最近的一次大规模的住房市场危机发生在1925年到1933年间。在这期间,住房价格总共下跌了30%,失业率在大萧条的顶峰时期上升到了25%。危机毫不留情地暴露了那个时代金融体制的缺陷。当时,大多数人借了5年期或更短的短期按揭贷款,他们满心希望能在贷款到期前申请展期。但是,由于危机爆发,借款人慢慢地明白,他们不可能继续获得融资支持,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房子被债主收走。
????当时还没有相应的公共机制来保护借款人免受由于未能获得新的按揭而失去家园的痛苦。不过由于高层领导人的不懈努力,对制度框架进行了相应的变革,最终避免了大规模的民众无家可归现象的出现,恢复重建的目标也最终得以实现。
????这场历史性危机中的政策手法应该可以在制定针对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案时借鉴,用于解决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危机。由于大萧条期间房地产市场的问题恶化,私营及公共领域出现了很多影响深远的重大的创新。尽管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政在历史上备受关注,但这些意义重大的变革的出现其实并不能完全归功于某一个人所制定的政策。准确地说,它所反映的是政府及商界领导人共同齐心协力去认识危机,并在充分了解危机的基础上,对美国经济的体制基础进行必要的改革所做的共同努力。
????在全美房地产商协会(现在的全美地产经纪人协会的前身)的提议下,美国国会在20世纪30年代早期建立了新的住宅贷款银行体系,这个体系与1913年依法建立起来的联邦储备体系平行。联邦储备体系拥有12家区域性银行,新的联邦住宅贷款银行体系也拥有同等规模的机构;联邦储备体系拥有对其成员银行进行资产折让的权力,联邦住宅贷款银行体系也能向按揭发起人提供同样的帮助。这是在应对大规模危机时的一个颇为大胆的做法。联邦住宅贷款银行体系此后曾经做过一些调整,但直到今天它仍然和我们共同生活在一起,并通过向按揭贷款提供资助来帮助我们应对现在的这场危机。
????私营领域的变革也同样充满新意。1932年,地产评估业者们走到一起,成立了美国地产评估师协会,使它成为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专业组织,该组织现在叫评估协会,这个名称是在1991年与地产评估师组织合并后才正式启用的。而早在20世纪30年代早期,协会的正式成员就已经在公司名称后加上M.A.I.(Member,AppraisalInstitute的缩写)标志自己是评估协会成员单位。在危机的压力下,这个新生的专业评估行业开始采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雷明顿兰德公司和IBM公司生产的穿孔卡和运算系统,来对数据进行批量处理。这些20世纪30年代住房市场危机时产生于私营领域的创新成果一直沿用到今天,并通过为按揭贷款人提供更为可靠的房屋估值,帮助防范——至少是限制——危机的进一步恶化。
????当时,为应对很多房屋所有人所面临的丧失抵押物赎回权的冲击,立法层面也出现了里程碑式的变革。1933年,也就是赫伯特?胡佛政府任期快届满的时候,美国国会通过了新的《破产法》,该法第一次让大多数普通的工薪阶层可以通过破产保护来保障自己的权益。从这个意义上说,危机所引发的改革不仅稳定了房地产业,还进一步推进了当时金融体制的民主化进程,维护了公共利益,使所有人都可以受益于更有效率的金融技术。
????改革并未就此止步。1933年,罗斯福就任总统后,国会成立了住房房主贷款公司(theHomeOwnersLoanCorporation,简称HOLC),向地方的住房金融机构提供贷款,使高风险的住房按揭转变为担保性质,与此同时,对住房按揭提供政府补贴。住房房主贷款公司做的并非只是提供补贴那么简单,而是改变了按揭行业最基本的规则。住房房主贷款公司坚持由它资助的新按揭的贷款期限必须是15年,利率固定而且自选分期还款,这就意味着每月的还款额是基本固定的,由此也就避免了到期日巨额还款压力的情况。
????1934年,美国国会成立了联邦住宅管理局(theFederalHousingAdministration,简称FHA),目的是帮助那些当时还没有能力买房的人圆自己的住房梦。联邦住宅管理局在改进按揭机制方面走得甚至比住房房主贷款公司还要远:将贷款期限提高到20年,同时也像住房房主贷款公司一样,要求按揭的利率固定,自选分期还款。这套办法开始慢慢地演变成了现在很常见的固定利率按揭贷款模式,这种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模式使按揭渐渐成为了一种长达30年的契约,这种做法同样也得到了联邦住宅管理局的支持。
????还是在1934年,美国国会批准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theFederalDepositInsuranceCorporation),为银行体系提供保险服务,防范再次发生类似1933年出现的与房地产市场危机关联的可怕的银行倒闭现象。尽管在国家层面上提供保险在当时还是一个相当激进的新生事物,但它运行良好,从此以后,美国没有再出现过银行挤兑的现象。
????另一个出现在1934年的影响更深远的创新,是国会批准成立证券交易委员会(theSecuritiesandExchangeCommission,简称SEC),该委员会是一家从一开始就致力于保证金融市场良好运转的管理机构。证券交易委员会建设性地处理与金融机构的关系,按照对各方均公平、有利的原则开展工作。
????1938年,美国国会成立联邦全国按揭协会(FederalNationalMortgageAssociation),不久被戏称为房利美(FannieMae),现在这个戏称已经成为了正式的名称。房利美对按揭行业的支持又更进一步,最终培育出了蓬勃发展的按揭债券化市场。
????为应对20世纪30年代金融危机而推出的各项措施的合理性很清楚地反映在相应建立起来的机构的寿命上:除了住房房主贷款公司外,其他所有机构目前都还在运行。不仅如此,这些机构还成为了全世界类似机构的榜样。这些机构在全球的推广持续了很多年,有些是数十年,现在的情况是,每一个有着先进经济体制的国家都有一个类似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机构,虽然有些国家的类似机构到20世纪90年代才建立起来。另外,世界上的主要国家也都为银行和相关机构提供储蓄保险,以鼓励低收入者购买住房。
????泡沫破灭后的救急式处置
????现在的次贷危机已经相当严重,但政府做出的反应与20世纪30年代的情况比起来,目前还相当地令人失望,而且从所涉及的范围看,推出的措施总体来说也还远远不够。
????乔治?W?布什在2007年夏天宣布了联邦住宅管理局住房保全再融资保险计划(FHASecure)救市行动,旨在帮助那些浮动利率按揭贷款人免受高利率的困扰。但是,就算该救市计划预定的目标全部都得以实现,这个计划能帮助贷款人得到的也只是由房利美担保的按揭,只占全部按揭总数的大约2%。而且从实际的效果来看,差距就更大了。
????主流动性增强管道(TheMasterLiquidityEnhancementConduit,简称MLEC)救市计划由美国财政部部长小亨利?M?保尔森于2007年秋季提出,这个救市计划的总规模就算是按其最大的可能计,也不足大萧条时代改革的产物——现在仍在运转的联邦住宅贷款银行体系的1/10。而且随着计划停滞,MLEC也被完全取消了。
????美国证券化论坛于2007年底推出的可调利率按揭重置标准的实施,虽然会带来对按揭赔付额的调整,但能纳入盘子的金额还不到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所承保的存款额的1%。
????根据布什政府公布的2008年2月的谈判结果,救生索计划(ProjectLifeline)抵押失效到期日的宽限期只有30天,而且,这仅仅是一些主要的放款人对总统的呼吁所做出的表态。
????已颁布的其他措施还包括联邦储备局的降息,2007年12月21日公布的定期标售工具(TermAuctionFacility,简称TAF),2008年3月11日公布的定期证券借贷工具(TermSecuritiesLendingFacility,简称TSLF),2008年3月16日公布的一级交易商信用工具(PrimaryDealerCreditFacility,简称PDCF),此外还有2008年2月13日由布什总统签署生效的《经济刺激法案》。这些措施或许会有些效果,但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里的减税方案、定期标售工具、定期证券借贷工具和一级交易商信用工具贷款的总规模,合计也只占到美国年GDP总量的1%,尽管所涉及的规模还在增长中,但与现在已经出现的这些问题所处的数量级根本无法匹配。就算是救市所覆盖的范围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扩展,我们还是无法知道这些具体的措施能对解决根本性的信心危机——这是本次次贷危机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危机——能起到多大作用。
????上面的所有这些措施中没有任何一项可以算得上是真正的机制创新,没有一个能开创出更好的局面来支持我们的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它们所起的作用仅仅是快速修补性质的,并没有能从全方位解决问题的角度切入。
????美国国会应对这场危机的反应很慢。参议员查尔斯?舒默在2007年度联合经济委员会作证时(笔者当时也在现场)说道:“我担心我们现在还不清楚所面临的问题的严重性。我们的应对政策与今后将要面临的危险的数量级远不匹配。”这番话是舒默在笔者动笔前几个月时说的,此后,联邦政府和国会对危机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但现在还不清楚他们是否能有效地调动解决目前困境所需要的巨大资源。危机在进一步恶化,并开始消耗大量的政府资源,甚至让这些资源本身的持续都可能成为新问题。危机的影响在持续深化,而真正算得上是根本性应对措施的方案,我们到现在仍然一项都还没有见到。
《终结次贷危机》 面向未来的机构改革架构
????很多记者无数次地问我,对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长期衰退的可能性有什么看法;只有极少数人会问我对解决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那些根本性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或者探寻我们怎么设立新的经过变革后的机制,使我们的社会免遭危机带来的那些根本性问题的危害。事实上,这些问题才是我们真正需要自问的问题。想要最大程度地降低类似这次次贷危机所带来的金融风险对我们的危害,制订计划的时候必须基于下面两条原则。
????从短期看,政府及商界领导人首先必须尽快解决已经出现的这些泡沫以及泡沫破灭所带来的后果。船已经开始下沉,在我们采取其他措施前,首先必须施救。事实上,我们应该先救出那些情况特别糟糕的人,同时在某些极端的情况下安排一些具体的救市措施,以防止我们的经济体系崩溃。这些救市的安排应该及时、准确,不能出现任何不公正、不公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需要政府进行短期干预,对那些行走在断供边缘、摇摇欲坠的按揭借款人提供必要的支持,这方面或许可以借鉴20世纪30年代的住房房主贷款公司的做法。
????从长远看,我们上面已经提到过,我们需要建设更加强大的风险管理机制,抑制泡沫的增长——泡沫的不断增长是产生目前次贷危机等类似事件的根源——让我们社会的全体成员今后尽可能地不会再次受到此类事件的困扰,与此同时,还要保证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受到负面的影响。
????本书提出的次贷危机解决方案期望达到以下目标。
????第一,改进金融信息基础设施,以便让尽可能多的人受益于更加完善的金融活动、金融产品及金融服务。这意味着我们应该向更大范围的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财经资讯、更有效的财务建议,将他们更好地置于社会体制的保护之下,同时,还应该采用一套更为先进的经济度量单位体系。这些措施将构建起必要的基础,使所有的消费者及房主在做财务决策的时候能够基于最充分的资讯而不是仅凭经验,甚至是异想天开。完善的财经资讯及更好的决策手段,能够让消费者自己有能力监控泡沫的影响范围。
????第二,扩展金融市场的范围,将更广泛的经济风险纳入其中。这样的一个动议所涵盖的内容是马上大规模地扩大市场规模,这不仅只是为了解决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同时,也是为了解决其他关键性的经济风险。有了这些更加广泛的市场,加上一个更加可靠的信息基础架构,就可以为各种各样抑制泡沫增长的措施提供基础的金融保障。
????第三,开发零售金融工具——包括联动型按揭、住宅产权保险以及生计保险,为消费者提供更大的保障。今天的家庭拥有房产的典型方式是资本投资的形式。房屋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不动产的高度暴露于单一、固定的杠杆风险下的资产安排——但这可能是人们可以想象到的最危险的资产方式。标准的按揭没有为市场发生变化可能导致的还款困难提供保护,但其实按揭条款中能够而且也应该可以设计一些确保借款人从容应对他有可能面临的那些主要风险的条款,来对这些变化做出补救性的安排。其他的零售工具可以为那些已经付清按揭的房主提供保护,同时也可以保护那些没有购买住房的人免受经济衰退的困扰。
????如果我们能够坚定不移地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奋斗,我们所能做到的就不仅只是控制住那些引发危机——比如像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次贷危机的泡沫,我们还可以为应对今后可能出现的危机提供更强大的保护,鼓励那些更加规范的金融行为,促进家庭财富的增长,强化社会结构,并为经济的更加稳定以及更快增长创造条件。
????要把这里提到的所有这些措施以及其他重要的体制变革的方方面面都付诸实施,将会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这应该是社会各阶层领导者们一个共同的使命,而不仅只是总统或是首相内部班子里某几个人的工作。它需要政策制定者、商界精英、传媒及学界的共同努力。幸运的是,我们现在还有时间、有资源、有智力资本来完成它——关键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变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从次贷危机到金融民主
????尽管在谈论目前这场金融危机的各种公开场合中提及这个主题的还很少,但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次贷按揭反映了这样一种趋势(虽然还处于初始阶段)——金融创新所带来的好处将惠及越来越多的人。换句话说,就是开始走向金融民主化。那些重量级的评论家,从美联储前负责人艾伦?格林斯潘到已故的房地产经济学家爱德华?格兰里奇都认为,次级按揭贷款是一个有着积极意义的新生事物(尽管其间曾经发生过一些滥贷的个案),因为它有效地将拥有固定资产的特权扩展到了千千万万的低收入人群中。
????但是,虽然这些次级按揭贷款有着崇高的社会抱负,但它们的实施过程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灾难:它们需要有一部金融机器给他们提供支持和服务,但又缺乏必要的风险管理机制来?撑这部越来越复杂的金融机器的运转——这就是本书的主题。
????如果能按安全、高效、前瞻的原则设计风险管理机制,并作为今后市场活动的基础,次贷危机不单可以被化解掉,而且化解后还可以催生出一种为金融民主化服务的良好氛围。
????这种努力的第一个前提是,我们需要更深刻地理解房地产行业所固有的风险,而且可以掌握更快速分散这些风险的诀窍。然而,现在的这些次贷按揭——尽管包含有民主的诉求——在启动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很清楚地认识到房地产行业自身所具有的风险。
????第二个前提是,在进行现代金融技术创新的民主化扩展时,必须更加透彻地理解人类的心理反应规律,以确保风险的蔓延能同步孕育出正常的经济刺激,控制道德风险。次贷危机从本源上说是根本性的心理问题,因为所有这一切都是泡沫。危机的产生不是因为天气影响或者火山爆发,而是因为没有预见到那些其实已经非常明显的风险——那种建立在对收益的过度追逐上的“非理性繁荣”,人们买进了一个增长的泡沫。
????要彻底解决次贷危机揭示出来的这些经济问题,需要我们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在考虑有效的风险防范的同时,更加努力地去促进现代金融技术创新,同时,更加努力地以新政时代改革者的视野,挣脱束缚去想,放开手脚去干。在这个过程中,金融民主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散风险,为经济生活提供更加牢固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金融民主并不仅只是一个结果,同时也是为其他方面提供服务的手段,当然,这种服务也会产生与其付出相称的结果:通过金融手段促进了经济稳定及繁荣。
????金融民主的内涵已经在所谓的微观金融革命中做出了明确的定义。2006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了穆罕默德?尤努斯和他的孟加拉乡村银行,为他们正在发展中的创新活动注入了新的动力。微观金融革命由一系列新机制组成,它们放贷给那些最小的经济体,通常还是在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地区。
????尤努斯得到了来自中国、俄罗斯以及世界上其他很多国家领导人的赞赏。来自更广泛的世界新兴国家的领导人也对把金融服务带给更多的人表示出了相当浓厚的兴趣。墨西哥总统费利佩?卡尔德龙已经召集专家制定出政策,要在该国推广“金融文化”。美洲开发银行也已采取行动,要将其金融服务范围扩展到覆盖整个拉丁美洲的全部人口。
????本书提出的次贷危机解决方案中的部分内容与这些计划有着相同的脉络,但也有差别。差别最明显的一个方面是,本书所提及的措施针对的是最发达的国家。本书所讨论的是通过为全体民众建设新的金融基础体系,来应对这场次贷危机以及未来类似的危机,并且通过采用我们已经掌握的最先进的技术来为这个目的服务。
????本书的思路
????在本书后面的章节,我将通过对次贷危机的各种维度及心理本原的分析,对目前的这场次贷危机进行尽可能完整的描述。然后,我会详细地介绍各种短期及长期的解决方案。贯穿全文所强调的是采取行动的紧迫性。改革制度框架是一项急需马上着手的工作,如果我们想控制住次贷危机造成的损失,并从这场危机中有所收获的话,就必须刻不容缓地启动这项工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向一个新的、更完善的经济体系迈进。
2《终结次贷危机》 第一部分
  大多数对冲基金基本上都是高度杠杆化的,资产价值的进一步下滑会将那些现在看起来貌似强大的基金深深地按进水里,而这些基金的破产又会反过来对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施加更大的压力。
《终结次贷危机》 历史上的房地产市场
第一章
????就算房地产市场泡沫不能算是次贷危机和我们现在面临的在更大范围内出现的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肯定也是一个主要的原因。那种认为不动产价格只会永远向上涨,而且是年复一年节节攀升的看法,制造出了一种虚假繁荣的氛围,使放贷人和金融机构降低了贷款的准入门槛,弱化了针对可能出现的违约情况的风险管理。现在,我们担心的违约现象出现了,不仅规模巨大,而且还具有传染性。
????这个泡沫的破灭带动了全美乃至全球经济文明的另外一些方面出现了一连串的变化,这些变化正在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根据标准普尔/凯斯-席勒住宅价格指数——我有幸参与了该指数的设计——公布的数据,自2006年的顶峰算起,以扣除通胀因素的实际价格计算的美国住房价格已经下降了将近15%。在某些城市和地区,真实跌幅已经达到25%甚至更多。
????到危机结束前,某些城市和地区的真实住房价格与近期的历史最高点位相比较,甚至可能会出现高达40%~50%的跌幅。这么巨大的价格下跌幅度将使美国的经济体系面临严峻的考验。现在已经记录在案的这些幅度相对还较小的价格下跌,在为数众多的按揭贷款人中引发了比例还不算太大的按揭拖欠危机,不过,与将来可能会逐渐显现的严重后果相比,目前对发行、持有这些按揭以及为这些按揭提供保险的金融机构所产生的影响可能还微不足道。
????大多数对冲基金基本上都是高度杠杆化的,资产价值的进一步下滑会将那些现在看起来貌似强大的基金深深地按进水里,而这些基金的破产又会反过来对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施加更大的压力。我们现在看到的在美国出现的危机可能只是即将到来的更大问题的最初前兆。正当我们满怀希望地把次级抵押贷款问题当做一部单本剧看待,认为大结局马上就要到来的时候,事实上它很可能只是一部长篇悲剧的第一集。
????以史为鉴
????2004年,我着手写作《非理性繁荣》的第二版,准备对内容做必要的更新,并将这本主要讲20世纪90年代股票市场繁荣的书,加入21世纪初房地产繁荣的内容。当时,我打算在书里对住房市场的长期情况做一个分析,所采用的分析方法与我在该书第一版里用来分析股票市场的方法类似。
????让我大吃一惊的是,我问过的所有人都说,根本没有住房价格长期走势的任何数据——美国的没有,其他任何国家的都没有。这是一个非常发人深省的现象。如果说房地产繁荣是一件如此美妙的经济盛事,你能否想象得到,居然没有任何人关心类似的事情以前是否发生过,产生过什么样的后果。非常让人疑惑不解的一个事实是,似乎根本没有谁对30年来或之前发生过什么有一丁点儿的兴趣。这是人类行为方面的一个活生生的教训,也是人类本性反复无常的有力注解。很明显,没有任何人认真评估过房地产市场的真实价值,以及房地产市场过度投机可能产生的潜在杀伤力。我还发现,在20世纪前后的不同时间段里,经济学家确实曾经先后建立过一些住房的价格指数,但都是些相对比较短期的价格指数。一直到最近的这几十年间,都没有人能以实时的方式来提供这些数据。因此,早期的价格指数只能算是一些历史数据的孤立碎片。
????在这种情况下,我开发了自己的美国现有住房价格指数,时间跨度一直向前追溯到1890年。我所采用的方式是把各种已有的看起来质量最高的那些数据系列组合在一起。我只选择那些为提供标准的、没做过任何改变的房子的估值而设计的指数,以便价格指数能够真实反映投资者投资住房所能获得的收益,同时又不受随着时间推移出现新建房子越来越大、越来越好的正常趋势的影响。在着手这个工作的时候,我根本无法找到1934~1953年间的任何数据,因此,我只能请我的研究助手们根据旧报纸上刊登的售房广告所标出的价格,自己列表来弥补这段空白。这段时期现在仍然是我的指数中最薄弱的环节,但对我来说,为弥补这段空白,我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在《非理性繁荣》第二版(2005年版)的图1-1中,我给出了1890~2004年间真实(已按消费价格通胀率进行过修正)的住房价格指数,同时还有建筑成本、美国人口数量以及长期利率等数据。同样的表格我也放到了这本书里,也叫图1-1,但已经进行了必要的更新,2004年以后的曲线用灰色而不是黑色表示。当时,在《非理性繁荣》第二版中我曾经这样说过——这个阶段的房价看上去相当反常,就像是“刚刚发射的火箭”。美国总体的住房价格在1997年到2006年的高峰期间上涨了85%。住房的价格显然不可能随表中其他变量的变化而调整,因此看起来就像是火箭要掉回到地球上。
????正像住房价格曲线上灰色部分很清楚地表示出来的那样,最新的数据表明房价出现了惨烈的暴跌。火箭已经开始下坠,见顶后的崩盘根本没有办法用其他变量出现任何重大改变来解释。
????住房价格与建筑成本比值在2006年市场加速冲顶的时候出现急剧上扬,同时,住房价格与房租比值、住房价格与个人收入比值也同样急剧上扬。现在,这些数据下降了。住房价格与经济基本面的这种错位现象,很清楚地表明经济形势极不稳定;同时也说明,在价格进行大规模修正之前,问题不可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这基本符合一般经济学规律的特性——尽管短期内也许会背离,但在长期条件下,规律最终总是要表现出其神圣的不可违背的一面来。
????价格路径的多样性
????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美国房价暴涨似乎是史无前例的,但事实上并不是真的“史无前例”,你只要研究一下各个具体城市的情况就知道,某些城市住房市场历史上曾出现过非常壮观的繁荣景象。但在最近的这一波繁荣浪潮中,有幸经历这种繁荣的城市的数量在急剧增加。图1-2给出了主要都市区域的一些例子,同样也用标准普尔/凯斯-席勒住宅价格指数对价格数据进行了通货膨胀修正。数据揭示了不同城市价格走势的差异。不动产市场仍然是区位依赖型的市场。但是,尽管2006年见顶前不同城市间存在差异,但所有这些价格现在都无一例外地全部处于下跌之中,下跌的速度大致上与上涨的速度成反向等比。数据显示,与相对价格比较稳定的芝加哥和纽约等城市比较起来,拉斯韦加斯、迈阿密和旧金山等城市房价都具有在2006年以前涨速较快,同时后期的跌速也较快的特点。
????除了不同都市区域的差异外,房地产市场内部的不同房产类型也存在差异。我们注意到,按照住房的不同价格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独立市场:低价住房在同一个时间段内的表现与高价住房市场的差异很大。图1-3给出了旧金山都市区的例子,划分为三个不同的价格区间。
????经过最低价格区间,市场在最近的繁荣中表现出了最大的涨幅,并且一直持续到2006年,之后出现了最大的跌幅。同样的现象可以在其他很多城市中观察到。对于导致这种价格区间差异的原因,我们目前了解得还不是非常透彻,但是次级抵押贷款现象是一个可以用来对此进行解释的很好的理由。住房价格急剧上升的原因是自2001年起出现的次级抵押贷款规模的快速膨胀,这些快速增加的贷款被提供给了那些低收入购房者,并用于资助他们购买低价住房和其他相关的投资工具。2006年的繁荣期见顶后,低价住房价格的较快下跌与该市场出现还款拖欠和丧失抵押物赎回权的问题也是同步的。
????然而,就算不同价格区间市场的价格走势确实有差异,但我们仍然看到所有价格区间市场的价格总体走势基本上是一致的。在低价房、中价房和高价房市场都出现过繁荣,现在,繁荣正开始在这些市场中出现分化。
????我们可以将我们的跨城市价格走势研究推广到跨国走势的研究上。图1-4显示的是伦敦和波士顿的真实住房价格比较。尽管两座城市分别坐落于大西洋的两岸,但两座城市总体的相似性相当惊人。差异当然也是存在的,但在总体的模式上确实非常接近。两座城市都在20世纪80年代经历过繁荣,也都在20世纪90年代见证过衰退,同时还在21世纪早期体验过住房价格的快速攀升。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两座城市的住房价格现在又都出现了急剧的下降。
????通过对21世纪早期跨城市、跨价格区间、跨国家的普遍深入的研究后,我们发现,这个市场中有一种广泛而普遍存在的力量正在发挥着作用。我们现在还无法对具体到这些市场中的某一个市场的泡沫成因做出清楚的解释。我将在下一章说明,能在如此众多的地方引起这些非同一般的价格变化的一个根本性原因与市场的心理传染有关——由于滋生这种传染的故事本身所具有的全球化性质,使我们现在根本无法看到这种传染的影响可能会波及的范围有多大。
《终结次贷危机》 泡沫的困扰
第二章
????让我们再回顾一下图1-1,上面有自1890年以来的住房价格。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居然能使住房价格出现如此强烈的上涨?
????数据表明,繁荣期间的建筑成本、人口及长期利率没有出现过任何根本性的变化。那么,促使住房价格上涨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不管原因是什么,我们现在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美国的领导者们对此都视而不见,尤其是对美国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对资本主义体制的优越性过分自信,这种自信有时候几乎接近宗教狂热的程度。在这次住房市场繁荣期间,我们的大多数机构总是很轻率地否认那些有可能存在的问题。艾伦?格林斯潘在他2007年出版的《格林斯潘回忆录——动荡年代》一书中重述了他过去经常挂在嘴边的有关住房市场繁荣的一段话:“我想告诉大家,我们所面临的不是泡,只是沫——大量细小的沫子,这种沫子不可能膨胀到对我们整个经济体的健康产生威胁的那种程度。”
????事实上,布什总统就算是在住房市场问题正在发生的那段时间,也从来没有在他的公开讲话中提到过住房市场问题。他喜欢提的都是些成功的事例。2005年,在一次每周例行的对全国听众发表的广播讲话中,他自豪地夸耀道:“按揭的利率很低,而且在过去的一年中,美国的住房自有率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
????当时担任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的本?伯南克在2005年的时候说:“在过去的两年中,住房价格上涨了接近25%。尽管在某些领域投机活动有所抬头,但从全国范围这个层面来看,这些价格的增长主要是反映了美国强大的经济基本面,包括就业及收入的强劲增长、极低的按揭利率、稳定的住房构成比例,以及某些地区对住房供应过快增长的限制。”
????这些人当然也注意到了泡沫存在的可能性。事实上,格林斯潘很早就已经在思考这个问题。1996年12月3日,就在格林斯潘发表著名的“非理性繁荣”讲话前两天,我和我的同事约翰?Y?坎贝尔以及其他一些人一起被叫到联邦储备局董事会上去作证。他很认真地听完了我们的讲话。后来,他在自传里披露,他当时思想上也在对泡沫的说法进行着斗争。但他当时的结论与其他大多数人的想法一样——泡沫还没有大到必须对政策进行调整的程度。
????有些问题开始冒头了(在20世纪90年代的股票市场泡沫和紧随其后的房地产泡沫里),但当时这些领导者发现,要想对这些问题做深入的了解难度非常大,因为事情正处于发展的过程当中。因此,我们现在有必要挑战一下自己,尝试着去拨开当时的层层迷雾,看看真相到底是什么。
????观念的传染
????由于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是多种因素综合在一起后共同作用产生出的结果,我深信,正如我在《非理性繁荣》一书里提出的,能破解本次或者其他任何一次引发投机性繁荣最关键的单个因素,就是繁荣观念的社会传染,而繁荣观念通常都产生于对价格快速上涨的常规性观察之中。这种社会传染将不断提高的可信度注入到故事里——这些故事我称之为“新纪元”故事——表面上看起来,这些故事反复地证明了繁荣将持续发展下去的这种观念。观念社会传染的运作机制很难被真正发现,因为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到传染,而且它的深层次原因也很容易被忽视。
????有些观察家似乎从意识形态上反对思维方式的传染在群体思维中占据一定位置的说法。事实上,人们一般都认为世界是由卓越的伟人们领导的,这些伟大的人物总是拥有无与伦比的大智慧。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泡沫时代开始,与这种情况类似的知识分子所特有的傲慢就已经开始显现出对世界经济越来越大的影响。
????艾伦?格林斯潘在2008年3月《财经时报》的一篇社评中承认——此时距离经济泡沫的结束已经有一段时间——确实曾经出现“虚幻的快感”和“投机的高烧”。但是,他又写道:“根本的问题是我们的那些模型——包括风险模型和经济模型——虽然变得越来越复杂,但仍然太过简单,以至于无法抓住真正驱动全球经济的决定性变量的完整变化。一个能满足需要的模型,应该是从真实世界中的完整细节里提炼出来的模型。”
????至此,格林斯潘终于承认了泡沫存在这个明白无误的事实,但是他似乎根本不认同这样的观点,那就是影响人们思想的因素从本质上说,大部分仅仅只是单纯的社会因素。他认同的观点是,对具体行为进行分析的经济学数学模型是我们可以用来认识世界的唯一工具,同时,这些模型仅受制于我们所掌握的资料的数量和性质,以及我们本身所具备的处理复杂情况的能力。对于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的研究方法,他似乎并不太愿意接受。
????对泡沫所表现出来的冷漠反映了(至少是部分反映了)格林斯潘在意识形态方面与其过去的导师、哲学家艾茵?兰德一脉相承。兰德很理想化地描述了个人力量、独立精神、英勇行为和英雄似的“经济人”的超凡能力。但是,现在的社会越来越多地倾向于把个人的自尊建立在通过个人奋斗去获取经济成功的信念上,这样的观点在市场上的接受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对艾茵?兰德的观点的认同。
????很多经济学家和经济评论员似乎一直不愿意正视这样一个事实:观念传染一贯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正如在不同的地区间存在着观念差异的情况一样(不同的地理区划范围内对政治党派的支持度不一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观念在不同的时间段也会存在差异。当新的观念在大众思想中取得优势,并因此使旧观念的社会价值开始下降的时候,时代思潮也就会随之改变。投机市场就是一个观察时代思潮起伏的绝佳场所。
????了解这类社会传染与了解传染病具有很多相似之处。传染病往往会很突然地出现,它对时间的选择总是让专家们措手不及。但是,人们现在已经开发出了一套数学理论,这套数学理论可以帮助医疗管理部门更好地了解这些很神秘的事件发生的规律。
????每种疾病都有传染率(从一个人向另一个人传染的比率)和清除率(个体从疾病中恢复或死于疾病,因此不会再发生传染的比率)。如果传染率超过清除率达到某一个必要的数值,我们就认为疫情爆发了。传染率的变化受制于很多的因素,例如,流行感冒的传染率在冬季就比较高,因为较低的温度会使病毒在传染者打喷嚏后通过唾液在空气中传播。
????在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情况也是大同小异。由于乐观的看法在市场蔓延,有些因素迟早会持续推高传染率,使传染率超出清除率并达到足够的数值引起疫情爆发。一般情况下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支持某种观点的公众舆论被不断放大,紧接着,传染呈螺旋上升,并随即失去控制。表面上看起来,几乎每个人都会认为——如果他们切实注意到某些经济观点很明显地更占优势的话——那些曝光率越来越高的观点仅仅只是由于它们本身纯粹的学术价值。人们的这种想法主要是因为产生了观点的社会传染,至少在大学的心理学系以外的地方情况基本如此。
????在最近房地产市场投机繁荣的过程中,那些对市场持非常乐观看法的人很受追捧。在我和卡尔?凯斯2005年共同进行的一项调查中,我们发现当市场进入繁荣期时,旧金山地区的购房者中对接下来10年间的价格增长期望值的中间值是每年9%,价格增长期望值的平均值是每年14%。大约有1/3的受访者反馈的是相当高的期望值——有部分人的期望值甚至超过了每年50%。他们的这种期望到底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的呢?我们认为是由于他们看到了市场上价格的急剧上涨,还听到过别人渲染的类似价格大涨的故事。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一种转述性的传染,或者说是看到了一种期望形成的方式。
????在投机泡沫产生的过程中,对于市场上所出现的问题主要还是通过市场交易来进行调整,这些调整的过程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而进行具体的调整时所参照的是当时市场上人们能看得到的价格,和那些被新闻媒体放大了的价格。我们所说的“放大”在这种现实的背景下应该怎么去理解呢?媒体围绕价格走势编织了很多的故事,当走势总是向上的时候,媒体一窝蜂地用特别的关注和更多的细节去粉饰和推动关于“新纪元”的种种故事。这时候,反馈回路出现了:价格上涨增加了“新纪元”故事的可信度,加快了那些故事的传染速度,并因此推动了价格的进一步上涨。在每一次投机泡沫形成的过程中,价格——故事——价格的回路一而再、再而三地循环往复。
????反馈回路同时也会采用价格——经济活动——价格的形式。投机价格上涨促使经济充满了乐观的气氛,因此推动了更多的消费,带来了更快的经济增长,于是又产生了更多的乐观气氛,价格又被进一步推高。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没能够看清楚催生出巨大投机泡沫的经济繁荣的本质是完全可以原谅的,从本质上来看,导致这种繁荣出现的原因在于泡沫本身,而不是经济基本面。
????在某些情况下,对投机泡沫产生过程中的传染和反作用的解释可能表现出了相当程度的理性,因此“理性的泡沫”也许因此成为了这个故事的一部分。有相当数量的经济?论研究人员都对这种泡沫产生方式的可能性进行过探讨。
????理性泡沫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人们可能已经通过观察其他人的行为解读到了其他人所拥有的信息。他们不能对其他人所拥有的信息直接做出反应,因为他们无法看透其他人的思想。但他们可以将自己的决策建立在其他人行动的基础上(比如当他们推高投机价格的时候),而且他们这样的解读是完全理性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反映出来的是关于经济基本面的有效信息。
????问题是,我们总是会把自己置身于这样一种环境中——在这种环境里,人们总是会产生过度乐观(或者过度悲观)的心态,因为他们虽然是理性的,但对其他人所拥有的信息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借用经济学家苏希尔?比坎达尼、戴维?赫尔什雷菲和艾沃?威尔奇的说法,投机泡沫有可能由“信息串流”引发。有时候,处于同一团体的人会忽略他们自己独立搜集到的信息(这种方式下搜集到的信息可能会从另一方面鼓励他们不人云亦云或者盲从其他的大众信仰),因为他们朴素地认为通常其他人不会犯错误,在这种情况下,信息串流就出现了。当他们忽略了自己独立获得的信息,反而把行动建立在自己感知到的大众信息的基础上时,他们就压制了自己的信息,因而这些信息就不会被贡献到团体里,也就不可能对下一步的集体判断发挥任何作用。久而久之,团体信息的质量就下降了。
????心理学、流行病学及经济学理论都认为,如果环境对投机资产的反馈非常狂热,或者这个环境下价格的增长对价格进一步的增长有很大的推动作用,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将会产生出投机泡沫。这些理论已经说得很清楚,这些泡沫有着非常复杂的——有时是随机而且无法预测的成长机理。
《终结次贷危机》 泡沫的其他成因
????我刚才所说的对泡沫的解释不是人们通常所看到的说法。在说到房地产市场繁荣的因素时,被广泛引用的往往是其他的说法。我在这里想指出,在很大程度上,这些所谓的其他成因,本身有充分的理由被看成是由泡沫产生出来的结果,而不是引发泡沫的外生性因素。
????美国联邦储备局在2003年中期时,将它的主要利率——联邦基金利率降低到1%,并一直保持到2004年中期,总体来看,这段期间是房屋价格涨得最快的时期。另外,真实的联邦基金利率(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后)从2002年10月到2005年4月连续31个月是负值,这是房价增长最快的另一个时间段。自1950年以来,能与这次相比的低利率期间出现在1974年9月到1977年9月,总共37个月的时间。然而,我们不应该把这段时期宽松的货币政策看成是引发泡沫的外生性因素,因为制定货币政策——无论是美联储还是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的根本目的是用来应对20世纪90年代股票市场泡沫破灭后出现的经济问题,而房地产的繁荣是房地产本身为应对股票市场的泡沫,以其自身特有的形式所表现出来的反弹。
????如果艾伦?格林斯潘以及其他与货币政策有关的人士能早一点意识到我们将经历一场房地产泡沫的破灭的话,他们或许就不会实行这种宽松的货币政策。因此,对货币政策引发泡沫的机制缺乏了解,这至少是部分地对这种宽松货币政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美联储的注意力被过多地引向了防止衰退和通货紧缩上,因为他们真切地看到,在他们采取了这么多滋生泡沫的货币政策的情况下,住房价格仍有非常不确定的上涨的后劲——即使是按减慢下来的幅度计。
????我们无法用降息来解释在房地产市场上这9年来总体连续上涨的情况。在整个低利率期间,住房市场的繁荣期总共出现过三次,当美联储于1999年开始加息后,住房市场的繁荣开始加速。而且,2001~2003年间,长期利率——这种对采用固定利率的常规按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利率——对这些降息措施并没有以任何有实质意义的方式做出过回应。
????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被2000年以后大量发行的可调利率按揭放大了,而这些按揭的发行主要是针对次级抵押贷款借款人。对于美联储推出的降息措施,这些可调利率按揭贷款反应得远比固定利率按揭贷款更迅速。所以,降低利率的措施或许是在价格上涨最快的时候,也就是大约在2004年前后,产生了促进繁荣的效果,其作用之大可能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可调利率按揭非常普遍,因为那些深受泡沫思维影响的人以及期望尽可能深入地介入到房地产投资领域的人,都非常急切地需要得到这种贷款,而应付利息可能马上就会增加的这点小问题根本无法影响他们的热情。他们期盼的是快速增长的住房价格可以让他们获得更高的补偿,而且他们相信,越来越高的住房价格将让他们有可能以较低的利息融到资金。次级抵押贷款借款人希望得到可调利率按揭有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是他们在这方面的历练还欠相当的火候,再就是受到无论如何也要在住房市场上获得住房这种单纯的想法所吸引。
????按更灵活的标准发放贷款的这种需求得到了放款人的积极响应,因为他们本身(以及向他们投资购买这些按揭的投资人)也都非常相信泡沫不会破灭。这就是为什么房地产价格突飞猛进的时间段、无凭据贷款变得司空见惯的时间段,以及可调利率贷款产品和其他存在问题的新型按揭类型产品层出不穷的时间段,基本上都吻合的原因。
????另外,对债券化的按揭进行审查的评级机构仍然对事实上风险很高的按揭债券给予AAA评级,因为他们也相信泡沫不可能破灭的神话。就算对繁荣的前景心存疑虑,他们也不会基于住房价格确实会下降这种并不被广泛认同的理论上的说法,而把债券化的按揭产品的评级调低。如果真要调低评级,决策者需要具有非凡的勇气——事实上,难啃的骨头往往会被很随意地放到一边,因为人们总是对比较容易的事情先做出安排,只有等到迫在眉睫的时候,才发现最好的时机都已经丧失了。
????另一个经常作为住房市场泡沫产生的原因而被提及的因素,是管理控制贷款这匹脱缰野马的监管机构的缺位。自从1980年《存款机构放松管制和货币控制法案》有效地终止了美国的高利贷管制法规后,按揭发起人有可能通过设定一个足够高的利率来冲抵合理范围内的拖欠,进而通过次级抵押贷款来获取盈利,因此这个领域现在急需扩大法规监管的覆盖范围,但是一直到现在都没有能见到重新修订的法规。而在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期的这个时间段内,一个非银行按揭发起人的“影子银行体系”已经建立起来,并且发展得很快,但直到现在,都没有谁来为它制定类似银行监管法规那样的规章制度。
????监管机构在工作中没有紧迫感最终必将导致他们判断力的丧失,使他们根本无法相信居然会出现这么一场范围如此之广的住房市场危机。
????当我于2005年住房市场泡沫接近顶峰的时候在货币监理署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这两家美国最主要的银行监管机构演讲时,我发现那里的工作人员对怎样看待信贷市场的繁荣有着不同的意见。我呼吁他们立即采取行动,制止过度的按揭放款,因为它正在培育一个不可持续的泡沫。而我所得到的答复是,他们知道或许应该这样去做,而且有一些人确实觉得必须这样去做,但这需要时间以及内部的充分协商,以期大家能取得一致的共识。我觉得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认为,我提出的泡沫有可能破灭的观点只是一种很极端的情况,而对这种极端的情况是否真的出现,他们持保留态度。
????2006年10月,在参加一个由耶鲁投资俱乐部主办的专题研讨会时,我与房地美的首席经济学家弗朗克?诺沙夫特对话。房地美是一家主要的住房按揭债券化机构。当时,我曾经问他房地美是否进行过房价下跌对自己可能产生多大影响的压力测试,他回答说做了,他们甚至已经考虑到了全国房价下跌134%时可能发生的情况。我又问道:“下降幅度超过这个规模时又该怎么办呢?”他回答说,这样的跌幅从来都没有出现过,至少是大萧条以来从来就没有出现过。
????20世纪80年代在住房价格高涨后出现的住房市场崩溃期间,美国政府通过了《联邦政府住房企业财务安全与稳固法案》,并相应成立了联邦住房企业监管办公室,来监管那些由政府主办的企业(比如房地美和房利美)可能面临的经营风险。按照该法案规定,联邦住房企业监管办公室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防止出现金融流动性不足的可能性。联邦住房企业监管办公室今天依然与我们同在,对那些可能存在的系统性风险进行着监管。《联邦政府住房企业财务安全与稳固法案》要求联邦住房企业监管办公室模拟可能出现相反利率及信贷危机的情境,进行必要的压力测试,联邦住房企业监管办公室也按这个要求做了相应的工作。
下一页 尾页 共6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