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奥巴马传

_4 (当代)
奥巴马并不想赢得太狼狈,他认为眼下如果拼尽全力继续努力,完全有可能赢得轻松一点。他说:“我们需要全身心投入,必须试着结束这场战争。就算希拉里再挺一个月,如果我们现在就冲锋陷阵,将会赢得提名,而不是重新陷入苦战。我会没日没夜地去拉选票。你们叫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眼下我们摇摇晃晃,需要重新站住脚。”
就这样,印第安纳州成了奥巴马巡回演讲和拉票的重点州。但是赖特又要蠢蠢欲动。他准备在两天后接受媒体采访,还安排了一个演讲,并且在演讲之后设置了问答环节。
当普洛夫把这个坏消息告诉大家时,他没忘记提醒道:“就算我们走运,他没有让他自己跟我们一起同归于尽,未来13天里也会有一半的报道是围绕他打转的。这个时间有点糟得不能再糟了。就算他像个傻小子一样胡言乱语,那么布道言论还是会在电视和网络上天天轮番轰炸。他的这些活动会被大肆报道,就像报道辩论会一样。这会是接下来最大事情,会加大我们工科印第安纳州的难度。”
普洛夫的话是对的。距离初选还有八天的时候,赖特在美国国家新闻俱乐部发表了一篇充满分裂和仇恨的演讲。他认为:美国政府 在非裔社区传播艾滋病毒。他把美国的军事行动比作恐怖主义。
奥巴马很沮丧,他后悔没早一点听从普洛夫的建议谨慎起来。现在,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奥巴马和赖特彻底划清界限。在接下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奥巴马时候赖特的分裂性言论违反了“我所关心的一切以及我的做人原则”。他称赖特的的言论是“分裂性和破坏性的”,是“错误的”和“极其无理的”。他和团队都希望,这件事可以就此从人们的视野里淡出,恢复平静,让他专心攻克印第安纳州。没想到,帮了他这个忙的,竟然是他的对手希拉里和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
当时,汽油价格在飞涨,大部分州一加仑汽油卖到了4美元。于是在华盛顿方面,暂停联邦汽油税以减轻消费者负担的想法越来越受到追捧,这其中就有希拉里和麦凯恩两个人。
但是奥巴马向来不是盲目跟风之人,他懂得独立思考。他分析出,第一,消费者的负担基本没有减轻,大概一天也就省个30美分而已。华盛顿方面会宣称这是一次重大修正,自吹自擂,声称解决了一个隐藏的问题。奥巴马认为这恰好揭示了华盛顿目前所存在的问题:目光短浅的政治策略盖过了严肃的选择,一种能让我们走上能源自主之路的选择——一种能让美国走上能源自主之路的选择。第二,汽油税是联邦和州高速公路项目资金来源,暂停汽油税会导致很多建设项目因缺乏资金而停工,牺牲成千上万的工作岗位,延误紧要工作。
所以奥巴马不同意这个提议。他认为这是在“瞎搞、瞎领导。”他试图提出一条新的宏大理念:“玩弄权术以及华盛顿的政治路线正在拖垮这个国家。”但希拉里也不甘示弱,他抨击奥巴马是在藐视美国劳苦大众,她觉得奥巴马是个精英分子,u币会理解高昂的汽油税给民众带来的痛苦。
几天以后,支持取消汽油税的呼声奇迹般的开始下滑,而支持奥巴马的建议的人开始多起来了。并且一些因赖特问题而远离我们的选民开始回归。
奥巴马的形势逐渐有所好转,北卡罗来纳州的民调显示他大获全胜,赢得了14个百分点。但另一方面,印第安纳州的状况则扣人心弦一点。希拉里未能在印第安纳州和北卡罗来纳州扭转战局。那么也就意味着,奥巴马几乎可以锁定民主党候选人的提名了。
奥巴马摆脱了他对赖特的失望情绪,继续竞选。赖特也结束了和奥巴马的伙伴关系,转而向麦凯恩阵营倒戈。另一方面,尽管谜底已经水落石出,但是希拉里还在负隅顽抗。她的总部里直到这时还挂着“奥巴马没有戏”这样的竞选标语。希拉里阵营里的人们也不要参与、不要激化、不说也不做任何暗示希拉里没有权利完成竞选的话。她的员工说:“我们只要咬紧嘴唇,什么也不说。”宣传部的一位员工回应道:“好吧,但我的嘴唇已经破了。”
就在这种截然相反的状态之下,奥巴马和希拉里共同迎来了6月3日,党内初选的最后一天。电视台和新闻组织都忙着自己在那儿计算,每家都想率先爆出我们锁定提名的消息。ABC新闻台是第一个:“历史性这个词现在可能已经被大家用滥了。不到150年前,黑人和妇女还受到奴役。奴隶制还是当地法律。现在,民主党将提名一位黑人竞选美国总统。在任何意义上,就任何时代而言,这都是历史性的。”
紧接着,所有的电视台都开始宣布奥巴马获胜。比赛就这样结束了。
此时此刻,希拉里也在纽约发表了退选演讲。让人不敢相信的是,她在上台之前,她的选战团队主管特里·麦考利夫在介绍她出场时称其为“下一任美国总统。”希拉里的态度依然不肯松懈,“尽管奥巴马已经赢了,但她会继续战斗。”
麦凯恩也没有闲着,当晚他也发表了一篇强势演讲,试图诋毁奥巴马。他的非善意举动让奥巴马不得不警惕:也许他是比希拉里还要难对付的人。所以奥巴马必须从初选胜利的喜悦中尽早退出来,总结和反思在这漫长的初选中的所有经验和教训。
奥巴马之所以能取胜,理念和选举战略是必不可少的两项。和希拉里那些繁多的口号不同的是,奥巴马从始至终只有一个坚定的口号。在选举战略上也是如此。奥巴马比较信奉:“我宁愿要一个有些缺陷的战略也不要七个不同的战略。”在任何组织中,必须选定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并且矢志不渝。奥巴马有好的选举战略并且在苦难时期也坚决贯彻执行。他有一群才华横溢并忠心耿耿、团结一致的员工,以及成千上万热情高涨的支持者。所有的因素综合到一起,让奥巴马得以完胜强大的希拉里。奥巴马推动了一场成功的草根运动,奥巴马从这场运动中汲取了强大力量。这股力量究竟是否能帮助他赢得接下来的大选,则要拭目以待了。
(本章完)
第51章 约翰·麦凯恩
  电影《萨巴达万岁》是一部很少被人记得的极富浪漫色彩的传记片。那是在1952年由马龙·白兰度主演的,讲述的是一位墨西哥农民领袖领导农民起义的故事。这电影深受麦凯恩的喜爱。他喜爱其中这部电影所表达的主题:贫苦大众用游击战对抗腐败势力。麦凯恩的父亲和祖父都是海军将领,他的母亲出生于富有的家庭,奇怪的是,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麦凯恩却对特权阶级充满了戒心,并且十分反感被称为“后裔”。他在美国海军学校接受完高等教育以后,接着担任海军飞行员,之后参加了越战,并在越战执行战斗任务时,被俘并拘禁了长达五年半的时间。
1981年麦凯恩与辛蒂·亨丝莉结婚,并且迁徙至亚利桑那州,在那里替岳父经营百威啤酒代理分销公司,在那里,他也开始得到当地商业团体的政治支持。当亚利桑那州任职最久的共和党众议员约翰·雅各·罗德宣布退休时,麦凯恩宣布将角逐以共和党籍参选1982年的众议员选举,最后成功当选。在1986年,顺应共和党参议员背贝利·高华德的退休,麦凯恩也成功在接下来的选举中接替他的参议员职位。
1997年,时代杂志将麦凯恩列为“美国最具影响力的25人”。麦凯恩在1999年所写的回忆录《将门虎子》成为了最畅销书,这也促涨了他的总统选举声势。麦凯恩跳过了在爱荷华州的共和党初选,专注于赢得新罕布夏州的初选。在访问至一个城镇时他发表了10分钟的演讲,接着宣布他将会留在那里回答每一个人的问题。他在新罕布夏州逗留了200多个地点,几乎走遍新罕布夏州的每一个镇,试图以这种“零售政治”的宣传方式战胜布什的家族名声。最后他以49-30的票数赢得新罕布夏州初选,瞬间成为时下知名人物。
分析家预言若是麦凯恩在南卡罗来纳州获胜,他将会拥有无可抵挡的获胜气势。然而,麦凯恩输掉了南卡罗来纳州的初选,使得布什重振选举气势。分析将麦凯恩在南卡罗来纳州落败归咎于布什动员了该州的福音派选民,同时麦凯恩的选战策略有失误,将布什的诚实与时任总统克林顿做比较的竞选广告给选民的感觉过于负面。双方均指责对方有攻轩行为。据传布什阵营还发起了一次虚假的电话民意调查以抹黑麦凯恩,锁定南方的保守派共和党选民为目标,在电话中质问选民是否支持麦凯恩,如果他与黑人妇女有混血私生女。麦凯恩实际上的确从孟加拉领养了一个女儿。这种抹黑论调在布什的选战助手卡尔·洛夫所著的书里也出现过。
在南卡罗来纳州被击败后,麦凯恩再也没有恢复最初的气势,虽然他后来仍赢得了密西根州和亚利桑那州的初选。不过,麦凯恩在维吉尼亚州的一次演讲中犯下了致命的错误;在演讲中麦凯恩批评了右派的福音教派名人,这个错误最终使他失去了赢得密西根州初选所能带来的气势。麦凯恩接着在维吉尼亚州的初选中落败,并在隔周密集的初选日里连续输掉13个州里的9个州。麦凯恩的失败被认为是因为他的错误发言所导致,尤其是他之前曾错误指控布什有反天主教倾向。同时也是因为他错误的批评了右派宗教人士。麦凯恩还被批评曾经称呼那些俘虏他的越南人为“gooks”(对亚裔人士的贬称),最初麦凯恩坚持使用这一词是正确的[20],在遭遇沉重批评后,麦凯恩才终于愿意对此道歉。由于道歉的迟缓,这起事件也激起了亚裔美国人的愤怒。麦凯恩之后仍赢得了几个州的初选(麻萨诸塞州、罗德岛州、康乃迪克州和佛蒙特州),但最后仍无法与布什相较量。
麦凯恩天生就不是一位演说家,他的表情总是显得“不受控制”,有时他想露出友好的笑容,呈现出来的却是一张僵硬的脸。情绪高涨的时候,他会笑得无所顾忌,情绪暴躁的时候,他又不懂得在公众面前掩饰。他的一位顾问就深位麦凯恩的这种“让人头疼”的表达能力感到苦恼。他的竞选团队也试图想一些办法让他的情绪保持平静,但成效甚微,竞选经费紧张时期,麦凯恩买打折机票乘坐捷蓝航空公司的飞机时,看到他座位前的屏幕上播放着政治谈话的录像时,他的神经也会马上紧绷,像小学生一样正襟危坐。
和奥巴马那种冷静、有条不紊的演讲演讲风格比起来,麦凯恩的演讲风格很不走寻常路。这时常让他的助手们感到很无奈。如果麦凯恩愿意,其实他可以表现得很有诚意,但麦凯恩根本不愿意接受别人为他写的演讲稿,他总是搞点篡改演讲稿之类的恶作剧。
有一次,在2000年南卡罗来纳州初选之前,麦凯恩发表了一篇主题为“支持联邦的国旗飘扬在州政府上空”的演讲。那一次,他完全没有按照演讲稿上的内容来演讲,而是揣起演讲稿,即兴发挥。比这种“不照稿念”更严重的是他偶尔的恶作剧。有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他就把一位穿着亮眼、很上镜的女士请到了镜头前,当那位女士因为太过害羞,受不了扑面而来的闪光灯,而要悄悄溜走时,麦凯恩假装一脸孤独的问到:“你要离开我吗?”
麦凯恩在他的母校美国海军学院也曾做过一次演讲,那次演讲场面浩大,他的团队特地为他“精心挑选”了一些观众。那天阳光很强烈,演讲提示机上的内容因为反光而看不清楚,麦凯恩就只好照着他备份的那份手写演讲稿艰难的进行。演讲没多久,一阵大风吹来,刮走了手写稿的第二页,而麦凯恩完全没有察觉,他还在那里磕磕绊绊的念下去。令人惊奇的是,竟然没有多少人发现他的演讲稿的“跳跃之处”。这种严重失误事件是绝对不会发生在奥巴马身上的。因此,就演讲技能而言,麦凯恩严重落后于奥巴马和希拉里。
但他也是有一定优势在的。麦凯恩获得共和党人提名的时间较早,因此他有大量时间做准备,和民主党候选人抗衡。但是,麦凯恩的表现向来平平,准备工作也做得马马虎虎,所以等到奥巴马成为民主党候选人时,麦凯恩的实力并没有因为时间的充裕而变得多么强大。
彼时,媒体已经几乎把奥巴马奉若神明。奥普拉甚至曾经在节目中宣称奥巴马就是美国的“救世主”。但麦凯恩这一方面,却备受媒体的冷落。麦凯恩去访问伊拉克,因为表现得并不十分尽人意,甚至还遭到了媒体的嘲笑;而奥巴马去访问欧洲,却有百名记者随行,大加评论。不管其评论是正面还是负面,至少奥巴马总是能出现在公众视野里,而麦凯恩,则更像一个被人忽视的、脾气暴躁的怪老头。
当年轻的奥巴马遇见年老的麦凯恩,会有怎样的战事产生呢?
(本章完)
第52章 副总统是谁
  在大选之前,奥巴马还要面临一个最重要的决策,那就是敲定副总统的人选。在此之前,行动敏捷的奥巴马团队已经组建了一个审查小组,只能锁定提名,这边的相关承租就可以立即铺开。审查小组由吉姆·约翰逊、卡罗琳·肯尼迪和埃里克·霍尔德三人组成。他们的主要职责是领导一批志愿者律师,对可能的副总统人选进行彻底调查,而不是像大家所误解的那样,插手被提名人的筛选工作。
副总统候选人向来是选战过程中被大肆渲染的一件事,人们自然都不想挑选出一个损害选情的人,而是希望这位候选人能够锦上添花。“我更关心的是我所选择的人作为副总统的实际表现会如何,而不是他是否能给我选战助理。”奥巴马很清楚的表达出了重点。
希拉里一开始就在名单之上,但希拉里说,除非确定选她,否则她不能接受正是的全面审查流程。而奥巴马也在认真的考虑希拉里,她身经百战,影响力巨大,虽然身份角色不一样了,但奥巴马认为她还是能帮上很大忙的。
6月中旬,总统候选人名单上的人数锁定到了10人左右。奥巴马的大选宣传活动还有没有进行多少,已经落后于麦凯恩,另一方面,副总统的候选人又是不可以掉以轻心的大事。并且,一旦副总统候选人被提名选定,就需要立刻上阵厮杀。既有可能,这个副总统既时帮手也是麻烦。奥巴马依然满脑子都是希拉里:“我还是认为希拉里有很多我希望在副总统身上看到的东西,聪明、自律、坚定。”但是奥巴马也坚持认为,希拉里身上具有太多复杂因素,比如克林顿,比如她从事法律工作时期的记录,等等。奥巴马虽然看重她的工作能力,但选择副总统是个政治决策,执行起来恐怕没那么简单。
8月初,副总统候选人名单缩减到三个人:“特拉华州参议员乔·拜登、印第安纳州参议员埃文·贝赫,弗吉尼亚州州长蒂姆·凯恩。奥巴马终于决定放弃希拉里,是因为他考虑到选择她会带来太多复杂因素,超过了可能的好处。
锁定的三名候选人各有优势。拜登有大量外交政策经验,且人格魅力巨大。拜登出身与宾夕法尼亚州的中产阶级家庭,这个身份能让他吸引大量蓝领阶层。年轻时在一场车祸中失去了妻子和襁褓中的女儿,后来走出巨大的悲痛,于第二个妻子结合,并生儿育女。他内心的坚强曾赢得两党议员的很高评价,但这不是说他身上毫无缺点。拜登容易失态,讲空话,还有过剽窃记录,这些不利因素都将被翻出来发作文章。不过除此之外,拜登总体表现不错。奥巴马团队对拜登的表现很满意。
蒂姆·凯恩和奥巴马的私人交情很好,两人有很多共同背景和爱好。凯恩的家庭来自堪萨斯,奥巴马的母亲也是。凯恩信奉天主教,他经常和奥巴马图案论他们对于极端实用主义的共同信仰。这一点可以让奥巴马再度重申变革的理念。这是奥巴马个人比较亲近的一个人,而凯恩也愿意和奥巴马团队分享他的战略和策略想法。一旦他当选副总统,那么他将是和奥巴马团队沟通最顺畅的一个人。
埃文·贝赫原来是希拉里的支持者,但他生情谨慎温和,并未和奥巴马之间有过任何不快。但也恰因为如此,贝赫本身是个有些乏味的人,所以他是个安全之选。据之前为埃文工作过同事称,贝赫行事保守不会犯大错,所以奥巴马可以相信他不会偏离他的政策路线。
奥巴马要求阿克塞尔和普洛夫尽快抓紧时间和这三位候选人面谈,最终敲定人选。于是,阿克塞尔和普洛夫先会见了拜登。拜登一见到他们,先来了一段近20分钟的独白,首先他岁奥巴马在艾奥瓦的强劲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他:“一开始不看好他,但现在我很看好他。”拜登说自己其实不想当副总统,“做了36年一把手,现在去当二把手还真难。”但是他还是认为自己是最合适的人选。“但我会是一个好战士,无论在国内国际,我都能真正派上用场。”
除了他身上的那股对奥巴马极有力的蓝领味道,拜登身上还有个最重要的优势是他对麦凯恩很了解。这将会派上大用场。
和贝赫的会面时,他正在度假,妻子和孩子出去玩了。贝赫有点紧张,和阿克赛尔和普洛夫之间的对话有点刻意,说明他之前做了充足准备。这和拜登的侃侃而谈形成鲜明对比。这也说明了:拜登有可能频频越界,而贝赫则不会越雷池半步。贝赫更多的谈起他的家庭,他那才华横溢、在多家公司任职的妻子,以及他的教育孩子的理念等等。这时的贝赫和传闻中的他很不符,面前的贝赫显然更温暖。
最后一站是和凯恩碰面。他的开场白是三个人中最有水准的:“很荣幸被选中,但我不得不猜目前我大概是垫底吧。我会尽力说明在下何以是合适人选,且对于眼下选战和将来拿下江山后皆如此。即使落选,我也不会有丝毫失望怨恨。我从一开始便投身麾下,只愿奥巴马将来当选总统。”
这话让阿克赛尔和普洛夫听着很受用。但不意味着他就会因此被选中。毕竟凯恩的外交经验实在太单薄。
总之,一天下来,拜登依然是首选。但选他既有希望,也有危机。贝赫倒是可以接受,既会减轻奥巴马的压力,也不会带来什么意外。凯恩虽然有奥巴马看重的品质,但经验欠缺。“真是两难之选。”阿克赛尔说,“结果不名。不管怎样,我很高兴最后是由奥巴马而不是我们来决定。他将来作为总统,也要独自面对这种艰难决策。不过我们应该告诉他我们稍稍倾向于拜登吗?”
“我想还是让他自己决定要不要偏向拜登一点吧”普洛夫说。“但我们都别绕弯子,把对各人的看法都说出来。我可不想将来在2010年某个危机期间接到他打来的电话,问我,‘普洛夫,你给我说清楚,当初你说服我现则拜登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当晚,奥巴马听完了阿克赛尔和普洛夫的汇报之后,奥巴马没有当时表态。他说他要回去试着想象一下就任总统后的不同情境,然后再决定最终希望谁在身边帮助他。
8月17日晚,奥巴马打电话给阿克赛尔和普洛夫,宣布:“我决定了,就是拜登了。”
拜登得知这个消息后,也有一点受宠若惊。他表示一定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团队成员们的情绪都很高涨。米歇尔也很高兴奥巴马终于有了一个副手,可以分担一部分责任。奥巴马和拜登的组合可以称得上“绝配”。正如米希尔所说:“我想他会是一个勇士,一个乐观的勇士。很高兴我们有了增援的力量。”
另一方面,希拉里虽然没有成为民主党内的候选人。但此时此刻,她漂亮的呈现出了同仇敌忾的大将风范,转而高调支持奥巴马。在民主党代表大会上,希拉里从容不迫的拿过纽约州代表席的麦克风说:“此时此地,让我们用同一个声音高喊,巴拉克·奥巴马是我们的候选人,他将是我们的总统!”
代表大会现场一篇沸腾,大家高声表示同意。这一幕也打动了奥巴马,她的支持演讲是奥巴马梦寐以求的,她毫不犹豫的表示了对奥巴马的支持,并且强烈抨击了麦凯恩。她不计前嫌,付出所有的让人们深受感动。
有了拜登这个有力助手,曾经的敌手也变成了队友,奥巴马的前景可谓大好。现在,他只需要调整好最佳状态去应对麦凯恩了。
但身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麦凯恩,将会挑选一个什么人来担任他的副总统一职呢?所有人都在静静等待着。
(本章完)
第53章 莎拉·佩林
  莎拉·佩林没有成为麦凯恩的新搭档之前,奥巴马团队并未对麦凯恩的能力水平都未做过太高评估。或者刻意说,奥巴马连希拉里那样强劲的对手都打败了,而麦凯恩并未给过他太强的压力。但是那个清晨,奥巴马接到了像紧急通知那么火急火燎的电话,他被告知,麦凯恩的竞选团队选择了莎拉·佩林作为共和党的副总统候选人。形势一下子变得不同起来。
莎拉·佩林的身份就像一个谜。奥巴马的电脑里有其他可能人选的所有资料,唯独没有她的。因为佩林如此冷门,没人想到她会当选。所以奥巴马在最初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只能从GOOGLE上搜索她的资料。
佩林是一个猎手、体育爱好者和运动员,丈夫是雪地摩托车赛冠军,两人育有一个孩子。她曾经担任过市长,接着是州长。从她的生平来看,看不出有什么是她会赢得副总统候选人一职的必要因素,因此奥巴马猜不出麦凯恩为什么会选择她这个大冷门。他也没心思去猜了,现在他只想尽快召开会议,摆平佩林这个挑战。
曾经为佩林工作过的安妮塔·邓恩向奥巴马汇报说:“她辩论和演讲的视频虽然没什么实际的东西,但是她是一个很有才华的表演者。她的故事简直就是好莱坞电影。她一定会轰动一时。”
但是阿克赛尔却不这么看,他认为她在全国没什么曝光度,没经过考验,“就像把一个婴儿扔进海里要他游泳一样。”
于是奥巴马团队发表了一份声明:“今天,麦凯恩推选一个只管理过9000人小城的前十章,一个没有任何外交政策经验的人为副总统候选人,州长佩林跟约翰·麦凯恩是一样的。麦凯恩发誓要追随石油利益集团的议程、延续小布什失败的经济政策,而佩林也是如此。这不是我们需要的变革,这是抱残守缺。
奥巴马对这份声明并不满意,他觉得只要发表声明欢迎佩林加入战局就可以了,至于她是否有足够的经验,是否能搅乱战局,这不是他们现在就该发表意见的。掂量佩林的这个举动,还是要挪到私下里比较好。有报告透漏给奥巴马,认为麦凯恩是在最后时刻才选择了佩林,他仅仅跟她在电话中聊了聊,几天之后就敲定了她。这个行为实在太像政治把戏了。
对此,奥巴马再次展现了他高瞻远瞩的能力:“我认为我们只要坐稳钓鱼台,玩自己的就好了,远离热闹喧嚣,清净几天也不坏。我们应该置之不理,这就是约翰·麦凯恩和我之间的一场战争。至于谈到佩林时,我想我应该强调选择程序之间的差异,因为它昭示了将来我们在白宫决策方式上的不同。”
媒体紧紧抓住佩林不放,有关她的报道几天内就满天飞。佩林的女儿怀孕的报道成了轰动新闻,评论员抨击佩林言行虚伪,口口声声把家庭价值挂在嘴边,女儿却十几岁就怀孕。
奥巴马对此却为佩林感到愤愤不平:“家庭是个禁区,孩子更是个禁区,不应该把他们牵扯到政治中来。”他觉得这跟佩林作为州长的表现毫无关系,他甚至还帮佩林呼吁大家不要碰这类话题。“家务事和十几岁的孩子不应该成为政治话题。”
在随后的共和党代表大会上,奥巴马认为佩林表现得出色,举手投足之间都洋溢着激情。但佩林毕竟是横空出世,像奥巴马这样政治圈内的政治人物倒是可以对她有客观评价,但是媒体和大众还是对她知之甚少,因此负面新闻还是较多。
比如她贬低“社区组织人员”,吹嘘麦凯恩的经历和性格,生硬的讨好希拉里选民等等。她的这些不被民众看好的缺点,恰好为奥巴马带来了益处。佩林在共和党代表大会上演讲后的三小时,奥巴马这边已经进账数百万美元。她的演讲也许鼓舞了麦凯恩的支持者,但那也神奇的鼓舞了奥巴马的支持者。奥巴马的支持者们对佩林的演讲愤怒之极,因为她竟然在演讲中几次诋毁奥巴马,风度尽失。“麦凯恩的这个选择令人生厌,我们不能再坐视不管。”这是大部分支持者的共同想法。
但这并未能阻止佩林最终成了一个奇观。在佩林没成为候选人之前,麦凯恩通常每场活动吸引不到1000人,现在,有了佩林在他身边,他能轻松吸引到15000~20000人。也许因为越是有争议,越容易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佩林的演讲几乎都被有线电视台转播了。但是拜登却没这个待遇。实际上,拜登比佩林要辛苦努力许多,他一直在稳扎稳打的做实地工作,因此奥巴马觉得拜登就算不被媒体关注也不是很重要。
奥巴马本人也避免和佩林直接交锋。考虑到麦凯恩选择佩林的初衷可能就是让她来“惹是生非”的。只有那么一次,奥巴马疏忽了。在一次采访中。记者试图把他跟佩林在政治经验上进行对比,而奥巴马没留神,中计了。随后,相关报道就大量涌现。那以后,奥巴马开始谨慎小心的避开佩林。
和奥巴马比起来,麦凯恩显然没有全身心投入。在弗罗里达、弗吉尼亚、北卡罗来纳和印第安纳州,他的行动都不怎么积极。有些地方甚至没有员工、办公室、广告、现场走访。
让奥巴马尤其想不明白的是,在麦凯恩的竞选总部就在弗吉尼亚,但他在那里却悄无声息。麦凯恩的组织仿佛总是朝三暮四,试图取悦旁观者,奥巴马和他的团队都认为,这样的组织必然是死路一条。而他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回归到原计划上来,踏踏实实的落实他们的战略计划。
离大选只有不足两个月的时间了。时间虽然短暂,但是身临其中的每个人,却都未从那种难言的压力中解脱出来。阿克赛尔和普洛夫甚至找了个空档大吵一架。大选在即,没有人轻松得起来。
(本章完)
第54章 契机
  在选战期间,经济本不是国会和民众关注的焦点,伊拉克战争和医保问题才是。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恶化,这便成了大选的主导议题。美国正处在惊涛骇浪之中。9月15日,雷曼兄弟公司的倒闭给美国民众带来恐慌,人们对市场和经济形势的信心正在一点点流失。而且就连金融巨头和专家学者也开始恐慌起来,但是在此之前,从未有人预测到了这场危机,现在更没有人能够指出一条出路。
奥巴马在雷曼兄弟公司倒闭的当天,就直接对此事发表了意见。他明确指出,是监管和执行的却为导致了这场危机。所以他认为,是时候换个总统和政府了。这个声明发表得很高明,一方面对当前政府做了客观批评,另一方面也宣传了自己。
奥巴马发表意见不久,麦凯恩也发表了“一鸣惊人”的意见:虽然他指出雷曼兄弟公司倒闭表明事态严重,却说出了一句和大部分美国人的感受大相径庭的一句话:经济的基本面很强健。”
这话一经出口,便引起了轩然大波。奥巴马选战总部的办公室里,有很多员工难以置信的大喊:“不,他怎么能这么说!”一位平日里行事淡定的高层这一次也兴奋得忘乎所以:“麦凯恩那个笨蛋,居然说经济基本面很强健。”另一位高层也附和到:“我简直为他感到难过,简直了,这将会是他政治生涯中最悲惨的时刻之一。”
麦凯恩原本就不是一个经济方面的专家,后来他反思说需要一个具有经济经验的竞选伙伴来弥补自己的欠缺。总之麦凯恩的言行印证了“他在处理经济危机方面,是个迟钝而不称职的候选人”这句话。麦凯恩说错的那句话并非失言,民众已经开始相信麦凯恩头脑迟钝,不解经济的候选人,并且他们不会信任用这样的人来领导他们的国家。
和麦凯恩一样不给力的是他的新搭档佩林。佩林在麦凯恩发表那著名的“愚蠢言论”之后,接受了当选后的首次访谈。作为副总统候选人,难免要被问到外交政策。佩林的一段名言同样让人眼镜大跌。当被追问道关于俄罗斯的外交经验时,佩林说:“他们是我们的邻居,事实上,你从阿拉斯加这儿的陆地,嗯,从阿拉斯加的某个岛上望去,可以看到俄罗斯。”
和麦凯恩一样,佩林发表出这段言论以后,选民们开始从根本上质疑她的水平和能力。大部分选民都是这种态度:“其实她倒可以当总统。麦凯恩得过癌症,毕竟也七十多岁了。她就是好像没什么深度,没什么理解力,没什么经验,执掌不了大局。哎,我倒是很愿意跟她一块喝个啤酒。但是可以一块喝啤酒的人很多啊,也没人因此就应该当总统。”
一位著名的保守评论人士在一篇专栏里也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耳闻目睹麦凯恩的竞选伙伴越来越多的表现,有一点越来越明显,佩林是个麻烦。不管她是不是个聪明人,她对经济和外交政策了解不够,如果将来形势决定佩林上位,美国人将不能坦然接受她担任副总统或总统职位。”
麦凯恩和佩林的糟糕表现变相为奥巴马带来了平稳顺利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之下,双方共同迎来了总统辩论、副总统辩论,以及最后两场总统辩论。四场交锋,这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选举的走向。
第一场总统辩论在米密西西比州的牛津市举行,奥巴马说:“如果我能够把握这四个半小时,我们就赢定了。因此我们得做好准备工作,留出足够时间。”不管麦凯恩的表现如何,奥巴马此刻的想法只是做好分内之事,而且要比之前更认真。
金融危机改变了奥巴马的操作路线,他现在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和专家学者们就经济危机对话一次。经济主管贾森·弗曼、奥斯坦·古尔斯,还有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以及一些国会领导人,都是奥巴马与之交流的对象。几番交流之后,奥巴马提出了一个救援方案,旨在拯救银行和经济的问题,但是需要获得国会批准,而且其间要花费7000多亿美元的巨资,选民们对此是否能够完全理解,仍有待商榷。所以奥巴马觉得当局需要更广泛地向公众呼吁,寻求支持,以助通过救援方案。奥巴马并不介意这是由有助于他的选举,美国命悬一线,奥巴马提早责任感上身,决心解决此事。于是他联系上了麦凯恩,询问一下对方的态度,看他是否愿意与奥巴马携手,提供支援。
麦凯恩表示愿意支持奥巴马的这一决定,但他也提出了应该暂时休战,回到华盛顿,在金融危机和救援方案上提供帮助。总之麦凯恩认为眼下政治应该后退。奥巴马对此有些气愤,麦凯恩可能造就想到休战这步棋了,所以才会那么快召开记者招待会宣布这个决定。但是,奥巴马觉得,麦凯恩这么做,即便拖延了他们俩巅峰对决的时间,对他也没有什么益处。
而且,现在就连他自己也犹疑不绝,现在究竟是该休战,还是不休战,抑或是不辩论,或是马上辩论。选中佩林这个副总统,已经让麦凯恩的行为看上去怪异无常了。现在他又亲手把自己逼迫到这样的绝境里,接下来的走向该如何,恐怕连麦凯恩自己都没办法预测。
但是两位总统候选人还是要碰面的。9月25日,两人一起抵达了白宫,在这里举行第一场总辩论赛。这次总辩论赛,旨在展示两位候选人的领导风范,证明他们的实力。但是麦凯恩表现得郁郁寡欢,而且他的演讲中也多次出现硬伤,整体给人的感觉是夸夸其谈。而与他的表现截然相反的是奥巴马,他在会议上担当了领导角色,表现良好。但两人仍旧没有就是否休战达成协议。奥巴马团队跟媒体放话,说奥巴马无论如何都会参加接下来的辩论会,如果麦凯恩不出席,那么他们将另外举办一场活动取而代之。
直到辩论会正式开始,麦凯恩才状态不佳的出现。这一场辩论会,麦凯恩的出现纯属被动。而奥巴马则是准备充分,有备而来。他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赢得了辩论。而紧接着,就是拜登和佩林的辩论。奥巴马心情大好,笑呵呵的对手下们说:“别有什么疏漏我,我负责我自己,你们要保证让拜登进入最佳状态。”
正当奥巴马团队里的工作人员紧锣密鼓的准备为拜登做准备时,他们团队里的工作人员收到了一个让人震惊的消息:麦凯恩阵营将暂停接下来在密歇根州的选战活动。
这让所有人目瞪口呆:这不是间接等于举白旗吗?但是这是真的,麦凯恩再也没有回密歇根州。他的退出成了该州连续数天的新闻报道重点,他的支持率也因此受到重创。据麦凯恩24岁的女儿透漏,他父亲连日里已经越发的憔悴。她不得不跟他父亲阵营里的工作人员们大发脾气,要他们放过她父亲。
而另奥巴马这一边,却是一片蒸蒸日上朝气蓬勃。看来这一次,胜利是真的要来了。
(本章完)
第55章 又遇波折
  “地下气象”组织是20世纪60年代的一个激进组织,在反对越战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暴力。艾尔斯就是这其中的一员,后来,他娶了该组织中的另一名成员伯纳丁·多恩。“地下气象”在美国国内的恐怖主义行动中夺去了数人性命,包括一名纽约市警察。虽然多恩和艾尔斯没有直接参与谋杀事件,但他们是该组织的头目,而且多恩因为严重殴击罪和保释中逃跑而入狱了一段时间。
在芝加哥时,奥巴马和米歇尔曾与他们夫妇二人就过往来。所以此刻,正当奥巴马准备意气风发的继续前行时,艾尔斯和多恩被请上了大选舞台,为这喧嚣的竞选之旅平添一份杂乱。
但实际上,扯出艾尔斯难免有小题大做捕风捉影的嫌疑。奥巴马和艾尔斯最初相识的时候,艾尔斯已经不是激进分子了。他是芝加哥大学教育学教授,深谙学校改革的议题。奥巴马第一次竞选州参议员时,艾尔斯和多恩就曾主持了一次邻里咖啡会,奥巴马也曾与艾尔斯共事于同一个教育改革非盈利组织的董事会。但两人的关系也仅限于此,没有更进一步,也不似和赖特那么熟稔。艾尔斯自己也说:“我个奥巴马的关系可能就跟其他成千上万的芝加哥人没什么区别,或者说跟千百万普罗大众没什么区别。”
但媒体不肯放过这个细节。《纽约时报》刊发了一篇有关奥巴马和艾尔斯关系的报道,把这个话题推到了选战前沿。一时间,艾尔斯和奥巴马的关系成了焦点,且远远盖过了麦凯恩阵营的疲软。而麦凯恩也得到了喘息的机会,可以趁机努力捏造奥巴马与艾尔斯的关系,并以二人关系为由质疑奥巴马的判断力。只要略加煽动,就能让选民起疑心:奥巴马和艾尔斯到底有多亲密?他将来会在奥巴马政府任职吗?奥巴马是什么时候开始知道艾尔斯过往经历的?
像莱特风波一样,“又是一件要努力摆平的破事儿。”普洛夫这样向阿克赛尔抱怨道。但抱怨归抱怨,经历了一次莱特风波,奥巴马团队的高层们显然已经有了应对类似事件的经验。他们都认为麦凯恩这波攻击发动得又点晚,恐怕伤不了奥巴马的元气。
尽管佩林已经在公开场合爆出了“奥巴马正和恐怖分子打得火热。”这样的争议观点,但奥巴马有理由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民众仍会通过自己的理解来看清整件事实。但是这一次,奥巴马团队并不想一味忍让。忍让并不能换来更多的风度,这一点在和希拉里的对峙中已经得到认证。所以这一次,奥巴马的态度是:争锋相对。
严格说来,麦凯恩的过往也并不是万无一失。他曾经在20世纪80年代卷入查尔斯·基廷储蓄与贷款丑闻。麦凯恩是因为代表一名重要选战捐款人对监管部门施压而接受调查的五名参议员质疑。“基廷五人组”臭名远扬,麦凯恩也因此受到同僚们的严厉谴责。
奥巴马觉得,必要时候他会用这件事来先发制人。但是他的那种和平的本性又在此时冒出来影响他做决定,于是,奥巴马团队里的人想出了一个办法,比生硬的攻击要更奏效的主意,就是把基廷事件拍成短片,里面包含大量档案镜头和一段关于遭受基廷五人组施压的关键监管人员的访谈。奥巴马很喜欢这个主意,并批准手下在必要时刻播出这部片子。
最终,这支短片终于完成了它的政治使命。基廷事件与艾尔斯的报道难分仲伯,而且短片的方式也有效的展示了奥巴马的经济实力。而麦凯恩团队想必也已经领教了冤枉奥巴马是件多么费力不讨好的事。
在第二次总辩论会之前,奥巴马做了充分准备来应对艾尔斯的问题。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几乎没人在乎什么艾尔斯,大家问的问题主要都围绕影响选民和家庭的议题。这正是奥巴马想要的。而麦凯恩也没有机会在这样的场景之下把艾尔斯扯进来。
由此可见,这种小风小浪已经完全阻挡不住奥巴马胜利的脚步了。
(本章完)
第56章 你好,第44届美国总统 (1)
  竞选这一路走来,可谓考验重重,而奥巴马不仅成功过关,并且还在这一路的过关斩将里历练了自身。第三场总辩论赛后,奥巴马整个人都神清气爽了起来。他的好心情不是没来由的,各州现在都在传达好消息,而离选举还有20天了。这20天里,如果不出意外,总统的宝座必将是奥巴马的无疑。
但是这期间,也有一件不幸事找上了奥巴马。他的外婆健康状况每况愈下。离选举还有17天的时候,他得到消息,说他的外婆快不行了。大选在即,正是关键时刻,然而亲人要撒手人寰,也是他不忍忽视的问题。之前的竞选里,他已经因为劳碌失去了陪伴母亲的机会,以至于在母亲生命最后的时光里,他没能在场。现在,他不想再一次错失良机。所以,他在繁重的竞选日程中抽出一天时间回夏威夷看望了外婆,回来以后,他说:“我很高兴能够回去一趟。她对我如此重要。不知道她能不能撑到选举日,真希望她能。他的身体这么虚弱,还在密切关注着一切,不过我们都安心了。”
外婆去世那天,奥巴马很平静。只不过在后来谈起外婆的生平,奥巴马有一些激动。他就要在美国政坛上书写辉煌结局,而外婆却不能亲眼所见,这是让每个晚辈都不能释怀的遗憾。因此此刻,他似乎比以往更加有动力。
在总统竞选前的最后一场集会上,奥巴马在演讲台上高声喊道:“准备好了吗?冲吧!”9万人齐声呐喊以作回应。
两年的悠长时光,让奥巴马最终长成了这一年竞选舞台上最好的候选人之一,他经受住了考验,声誉日隆。眼下,他只要拿下竞选进程中的最后一州,俄亥俄州,就能正式当选美国总统了。
选举当天,和以往的硝烟与战火比起来,是相对宁静的一天。除了一些临时出现的小问题,奥巴马没有受到大的困扰。晚上8点十分,所有电台都宣布了最终结果:俄亥俄州被奥巴马拿下!无须赘述,奥巴马赢了。
2008年11月4日东部晚上11点,巴拉克·奥巴马成功当选美国第44任总统。
在伊利诺伊州的芝加哥市,奥巴马在格兰特公园,面对着数十万听众,发表了名为《是的,我们能做得到》的竞选胜利演讲:“美利坚,我们一路走来,走了很久,也看了许多。然而,我们依然任重而道远。所以今夜,让我们问问自己:如果我们的孩子们能够看到下一个世纪,如果我的女儿们也有幸能像安那样长寿的话,她们将会看到什么样的改变?那时我们又会取得什么样的进步?现在,我们响应号召的机会来临了;我们开创历史的时刻到来了。这是属于我们的时代!让我们的人民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为我们的孩子敞开机遇大门;让我们恢复社会的繁荣,推动和平的使命;让美国梦重放光彩,让我们重新印证我们的基本信念,那就是——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一息尚存,希望不灭!倘若我们遭遇了嘲讽与质疑,听到了否定的声音,就让我们以这一永恒的信条加以回应,因为它凝聚了我们整个民族精神。那就是——是的,我们做得到!”
为了表示没有抛弃对于民众的信任,奥巴马又说道:
“胜利本身并非我们寻求的变革,只是给了我们实现变革的机会。如果还回到老路上去,那么变革不会发生。没有你们,变革不会发生。所以,让我们唤起新的爱国主义精神,唤起服务精神和责任感,拿出决心,积极投入,加倍努力工作,不仅关爱自己,还要互帮互助。”
即使前路凶险,但是奥巴马一直深信,有了民众这支强大的队伍,他始终会是胜券在握的。“现在对我来说,也是梦想成真了。而且,我想我已经准备好了,简直等不及开始工作,把整个国家变得更美好了。”
后来的很多事实证明,奥巴马做得还不赖。2008年的决定是美国的转折点。因为这个决定,一个黑人总统从晨曦中走来,带领美国进入一个旭日东升的早晨!
附录一 奥巴马大事记:
1895年
奥巴马的祖父侯赛因·昂扬格·奥巴马出生于肯尼亚。
1936年
奥巴马的父亲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一世(下称老巴拉克·奥巴马)在肯尼亚出生。
1942年
奥巴马的母亲斯坦利·安·邓纳姆(以下称安)出生。
1959年
奥巴马的外祖父斯坦利·邓纳姆和外祖母麦德琳·邓纳姆以及斯坦利·安·邓纳姆一家三口举家搬迁,来到了夏威夷州。这一年,安·邓纳姆18岁,进入到夏威夷大学读书。
同年,23岁的老巴拉克·奥巴马也离开了肯尼亚,来到夏威夷大学留学。两人相识相爱,不久后结婚。
1961年
8月4日,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出生于夏威夷。
1963年
老巴拉克·奥巴马前往哈佛大学读书。安和奥巴马留在了夏威夷。
1964年
米歇尔·罗宾森·出生于芝加哥
1967年
安与夏威夷大学的印尼留学生罗洛·苏托洛结婚。
某年
奥巴马随母亲离开了夏威夷,来到了印尼首都雅加达。同年,奥巴马同父异母的妹妹玛雅出生。
1971年
10岁的奥巴马回到夏威夷和外祖父母一起生活。安和玛雅留在印尼。同年,奥巴马进入到私立学校畔纳荷中学求学。
某年,老巴拉克·奥巴马来到夏威夷探望奥巴马。
1979年
奥巴马的祖父侯赛因·昂扬格·奥巴马在肯尼亚去世。
同年,奥巴马从畔纳荷学校毕业,并选择前往洛杉矶的西方学院求学。
1980年
奥巴马正值大学二年级,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一次竞赛,这是他生平第一次在大型集会上当着众多人的面发表演讲。
1981年
这一年奥巴马20岁,他参加了西方学院的交流生项目,来到了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读书。
1982年
奥巴马的父亲老巴拉克·奥巴马在车祸中丧生。
1983年
奥巴马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在纽约一家咨询公司做助理研究员。
1985年
奥巴马离开纽约,来到芝加哥,投身于社区工作。
1988年
奥巴马27岁这一年,被哈佛大学法学院录取。同年,他第一次回到祖籍肯尼亚,做了一次“寻根”之旅。
1990年
在法学院学习的第二年,奥巴马成为院刊《哈佛法律评论》的主编。他是该刊创办104年以来的首位黑人主编。
1991年
奥巴马以优异的成绩从哈佛法学院毕业,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同年,他进入一家专门受理民权诉讼的律师事务所工作。在此期间,他结识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米歇尔。
某年
奥巴马的外祖父斯坦利·邓纳姆去世。
1992年
奥巴马和米歇尔结婚。婚后他们搬到芝加哥南部郊区的海德公园居住。奥巴马开始负责伊利诺伊州的选民注册工作。
1993年
奥巴马进入一家民权律师事务所工作。同年,他被《克雷恩》杂志评选为芝加哥杰出年轻领导人之一;同年,他开始在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担任宪法讲师。
1995年
奥巴马出版了第一本回忆录,名为《我父亲的梦想》。同年,他的母亲安因卵巢癌去世。
1996年
奥巴马当选为民主党伊利诺伊州的州参议员。
1997年
奥巴马从芝加哥南部来到伊利诺伊州的斯普林菲尔德,开始为选民们服务。
1998年
奥巴马与米歇尔的第一个女儿玛丽亚·安出生。同年,奥巴马连任伊利诺伊州参议员。
1999年
奥巴马竞选国会议员,对手是经验丰富的共和党鲍比·拉什。最终竞选失利,只能继续在伊利诺伊州参议院工作。
2001年
奥巴马和米歇尔的第二个女儿萨沙出生。9月11日,恐怖分子袭击了美国五角大楼。
2002年
奥巴马再次连任伊利诺伊州参议员。10月,参议员通过表决,同意布什总统向伊拉克宣战。10月2日,奥巴马在芝加哥的一次大型反战集会中做了关于反对入侵伊拉克的演讲。该演讲当时反响不大,但为奥巴马2008年竞选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3年
奥巴马正式参选联邦参议员。
2004年
3月16日,奥巴马最终赢得了美国联邦国会参议员的初选。
7月27日,奥巴马在波士顿召开的民主党全国大会上发表了主题演讲,该演讲被视为奥巴马政治生涯的一个关键时刻,他也因此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11月2日
奥巴马最终当选联邦参议员,成为历史上第5位入选联邦参议院的非裔美国人。
2005年
1月4日,奥巴马在参议院宣誓就职美国第109届国会参议员。此后不久,他策划进行了一次为期15天的非洲之旅。
8月,奥巴马与其他几名议员访问了俄罗斯。
2006年
奥巴马的第二本传记《无畏的希望》出版。
2月10日,奥巴马在伊利诺伊州的斯普林菲尔德正式宣布自己将要参加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
2008年
1月3日,奥巴马在大选初选中击败党内对手希拉里。
2月5日,在“超级星二”中,奥巴马与希拉里打成平手。
5月6日,奥巴马在北卡罗来纳州赢得关键胜利。
6月3日,奥巴马击败希拉里,成为事实上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
8月23日,奥巴马选择拜登作为副总统候选人。
8月26日,奥巴马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正式作为总统候选人接受党内提名。
11月5日,击败共和党对手麦凯恩,正式当选美国第四十四届总统。
2009年
1月20日,奥巴马在华盛顿加就职典礼,发表就职演说,并参加了游行,任期4年。
10月9日,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诺贝尔奖评审会称,美国总统奥巴马因“为增强国际外交及各国人民间的合作做出非同寻常的努力”而被授予2009年度诺贝尔和平奖。
2011年
11月,奥巴马登上福布斯2011权力人物榜,排名第一。
附录二 奥巴马演讲稿:
愚蠢的战争——反对伊拉克战争演讲
2002年10月2日。
下午好。
首先,我要说:虽然这是一个反战集会,而我又站在这里发言,但是我并非不分青红皂白地反对一切战争。美国内战的血腥在历史上是数一数二的,但唯有经过这样炮火的炼狱、无数的牺牲,我们才能开始真正的团结,奴隶制的罪恶才能从我们的土地上清除。我并不反对所有的站争。
在珍珠港被炸的次日,我的祖父就入了伍,在巴顿将军的麾下作战。在欧洲战场上,他目睹了许多已死的和垂死的人,他听闻了波兰奥斯维辛和特雷布林卡集中营的惨状。他在为一个更广阔的自由作战,这种自由作为民主弹药库的一部分,最终战胜了邪恶,他的战斗并非徒劳。我并不反对所有的战争。
911之后,在见证了血腥和毁灭,烟尘和眼泪之后,我支持政府追剿和根除那些以不能容忍的名义屠杀无辜的人。我自己也愿意拿起枪避免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我并不反对所有的战争。我还知道,今天聚集在这里的人群中,并不缺乏爱国者,也不缺少爱国精神。
我反对愚蠢的战争,我反对头脑发热的战争。我反对政府里象理查德·珀尔、保尔·沃尔福威茨和那些坐在沙发里指手画脚的周末武士把他们自己的意识形态议程强加给我们而不计生命代价和可能造成的苦难。
我反对向卡尔·洛夫那样的政治掮客用战事转移我们对没有医保的人数上升的事实、贫困率升高、工资下降的事实的关注,转移我们对跨国公司的丑闻和刚刚经历大萧条以来最差的一个月的股票市场的跌宕的关注。这些才是我反对的。愚蠢的战争,鲁莽的战争,一场不是基于理智而是出于冲动的战争,一场不是基于原则而是出于政治需要的战争。需要说明的是——我对萨达姆·侯赛因没有任何幻想。他是个残忍的人,冷酷的人,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他屠戮自己的国民。他一再地拒不执行联合国决议,阻碍联合国武器视察小组,研制生化武器,还觊觎发展核武器。他是个坏家伙。不管是全世界还是伊拉克人民,没有萨达姆,日子都会更好过。
(本章完)
第57章 你好,第44届美国总统 (2)
  但是,我还知道,萨达姆目前对美国、对海湾邻国并没有构成立即、直接的威胁。伊拉克的经济摇摇欲坠,伊拉克的军队一落千丈,国际社会可以容忍萨达姆,直到他像其他那些无足轻重的独裁者一样,影响逐渐减退,最终坠入历史的尘埃。我知道,哪怕伊拉克战争取得胜利,美国还是需要驻军伊拉克,天知道会持续多长时间,花费多少代价,取得什么结果。我知道,没有清楚的理由,没有有力的国际支持,入侵伊拉克只会扑灭中东的光明,助长阿拉伯世界中最邪恶而不是最善良的冲动,反而帮助了基地组织征募新丁。我并不是反对所有的战争,我所反对的是愚蠢的战争。
所以,为了我们的孩子能有一个更正义、更安全的世界,让我们今天对总统说清楚。
你想打仗么,布什总统?那么,让我们这样结束对本·拉登和基地组织的战争:通过高效协同的情报部门,封锁恐怖主义的资金网络,建立健全的国土安全体系,而不仅仅是用颜色分级的警报。
你想打仗么,布什总统?那么,那让我们先打一场仗,保证联合国视察员可以履行职责,督促我们严格遵守不扩散条约,保证象俄罗斯这样之前的敌人和眼下的盟友保护和最终消除它们的核武器库和核原料,禁止印度和巴基斯坦这样的国家不使用他们已经拥有的这种恐怖的武器,并确保我国的军火商人不再为这地球上数不清的战争添油加料。
你想打仗么,布什总统?那么,让我们先为中东民情而战:确保我们在中东的那些所谓盟友——沙特和埃及——能不再压迫他们的人民,不再压制反对意见,不再纵容腐败和不平等,不再祸害他们的经济,否则他们的青年就是在没有教育、没有前途、没有希望的环境下长大,成为恐怖组织的生力军。
你真的想打仗么,布什总统?那么,让我们先为能源而战:制定明智的能源策略,不是去迎合埃克森美孚这些石油巨头的利益,而是要摆脱我们对中东石油的依赖。
这才是我们需要的战争,这才是我们愿意奔赴的战场,让我们对无知和狭隘开战,对腐败和贪婪开战,对贫穷和绝望开战。
军事战争的后果残酷无情,牺牲难以估量。在我们有生之年,我们也许会有为了捍卫和平而参战的机会,要以战争的代价来捍卫我们的自由。然而,我们却不应该、我们也不会盲目地走上这条地狱之路。我们也不允许那些愿意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愿意用鲜血来印证忠诚的人们,做出这样巨大、却又徒劳无益的牺牲。
无畏的希望——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基调演讲
2004年7月27日。
伟大的伊利诺伊州既是全国的交通枢纽,也是林肯的故乡,作为州代表,今天我将在大会致词,并为自己能有幸获此殊荣而倍感骄傲和自豪。今晚对我而言颇不寻常,我们得承认,我能站在这里本身就已意义非凡。我父亲是一个外国留学生,他原本生于肯尼亚的一个小村庄,并在那里长大成人。他小的时候还放过羊,上的学校简陋不堪,屋顶上仅有块铁皮来遮风挡雨。而他的父亲,也就是我的祖父,不过是个普通的厨子,还做过家佣。
但祖父对父亲抱以厚望。凭借不懈的努力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父亲荣获赴美留学的机会,而且还拿到奖学金。美国这片神奇的土地,对于很多踏上这片国土的人而言,意味着自由和机遇。还在留学期间,父亲与母亲不期而遇。母亲来自完全不同的另一个世界,她生于堪萨斯的一个小镇。大萧条时期,外祖父为谋生计,曾在石油钻井打工,还曾在农场务农。日军偷袭珍珠港后的第二天,他就自愿应征入伍,在巴顿将军麾下,转战南北,横扫欧洲。在后方的家中,外祖母含辛茹苦,抚养子女,并在轰炸机装配线上找了份活计。战后,依据士兵福利法案, 他们通过联邦住宅管理局购置了一套房子,并举家西迁,谋求更大发展。
他们对自己的女儿也寄予厚望,两家人虽然身在不同的非洲和美洲大陆,却有着共同的梦想。我的父母不仅不可思议地彼此相爱,而且还对这个国家有了不移的信念。他们赐予我一个非洲名字,巴拉克,意为“上天福佑”,因为他们相信,在如此包容的国度中,这样的名字不应成为成功的羁绊。尽管他们生活并不宽裕,还是想方设法让我接受当地最好的教育,因为在这样一个富足的国度中,无论贫富贵贱,都同样有机会发展个人的潜力。现在他们都已不在人世,不过,我知道,他们的在天之灵,此时此刻正在骄傲地关注着我。
今天,我站在这里,对自己身上这种特殊的血统而心怀感激,而且我知道父母的梦想将在我的宝贝女儿身上继续延续;我站在这里,深知自己的经历只是千百万美国故事中的沧海一粟,更深知自己无法忘却那些更早踏上这片土地的先人,因为若不是在美国,我的故事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发生。今夜,我们聚集一堂,再次证明这个国度的伟大之处,而这一切并不在于鳞次栉比的摩天大厦,也不在于傲视群雄的军备实力,更不在于稳健雄厚的经济实力。我们的自豪与荣耀来自一个非常简单的前提,两百多年前,它在一个著名的宣言中得以高度的概括:“我们认为以下真理不言而喻,人生来平等,造物主赐与他们以下不可剥夺的权利:生命、自由和对幸福的追求。”
这才是真正的美国智慧,坚信自己的国民有着朴素无华的梦想,坚信点滴的奇迹终会出现在身边。入夜,当我们为孩子掖好小被的同时,相信他们不会为衣食所累,不会为安全担忧。我们可以畅所欲言,无需担心不速之客会不请自来。我们有灵感,有想法,可以去实现,去创业,无须行贿或雇佣某些人物的子女作为筹码和条件。我们可以参政议政,不必担心打击报复,我们的选票至关重要,至少多数情况下,都是如此。
在今年的选举中,特别重申了我们主张的价值和肩负的责任,以此来应对当下的艰难现实:并希望了解怎样才能更好秉承前辈的遗产,实现对子孙的承诺。诸位美国国民,无论你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抑或是无党派人士,今晚我想对大家说的是:我们需要作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在伊利诺伊州盖尔斯堡(Galesburg),由于Maytag洗衣机厂要迁至墨西哥,很多工人将失去工作,而现在唯一的选择就是和自己的子女一起竞争每小时7美元的低薪工作。我曾遇到一位强忍泪水的父亲,他也因此丢掉了工作,没有了经济来源,不知怎样才能为儿子支付得起每月4500美元的高昂医药费用,本可救命的医疗保险对他而言却遥不可及,我们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在东圣路易斯市,有这样一个年轻女孩,她品学兼优,成绩出色,却因为没有钱,无法完成学业,与大学无缘,而像她这样的孩子还有千千万万,我们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
请正面理解我的意思。我在城市与乡镇,在餐厅和办公楼停车场,接触过很多民众,他们并不期待由政府出面,帮他们排忧解难。而是清楚地意识到,需要通过努力工作,去面对和解决所有的问题,而这也确实是他们真实的想法和愿望。走进芝加哥周边的城镇,大家会告诉你,希望自己辛苦缴纳的税款能够物尽其用,而不是让社会保障机构或五角大楼任意支配。走进市中心的街区,大家会告诉你,让孩子好好读书不能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父母也要尽职尽责,培养下一代,不让孩子整天沉溺于电视,对于黑人而言,更要和白人一样,让子女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而不是相反。人们并不是依赖政府来解决所有问题,但他们真诚地认为,只要政府把工作的重点有所调整,就可以使得每个孩子都能奋发图强,积极向上,让机遇大门向每个人敞开。他们深知,我们有能力做得更好,他们同样希望如此。
在本次选举中,我们做出了这样的选择。民主党已选出一国之中品行最为高尚的人作为我们的领袖,带领大家实现这样的选择。他就是约翰·凯利,他深刻地领悟了社区、信念和献身精神这些崇高的理想,因为这些铸就了他生命的全部。他曾在越南英勇作战,回国后出任过检察官和副州长,在美国参议院度过了20个春秋,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国家社稷大业之中。多少次,他面对艰难抉择,知难而上,不畏艰险,他的阅历和品行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约翰·凯利坚信,在美国,付出就会有回报,因此,对于那些在本土创造就业机会的公司,他会在税收上给与优惠,而将工作机会输送到海外的公司则不会享受到如此待遇。他坚信,美国应该实现标准的医疗保险,对普通百姓和华盛顿的政治家都一视同仁。他坚信能源自主的重要性,因此我们不会再因石油公司对利润的追求,或对国外油田的破坏而遭致威胁。他坚信美国应该成为世人艳羡的国度,因为国民的自由受到宪法的保护。他永远都不会让大家的基本自由受到影响,更不会以信仰为借口,来制造分裂。他还坚信当今世界的确存在危险因素,战争在所难免,但战争永远不会成为解决争端的首选。
前不久,在伊利诺伊州东莫林市的外战老兵俱乐部里,我偶遇一个年轻人,他叫沙莫斯,身高足有2米,相貌英俊,目光清澈,笑容可掬。他说自己加入了海军陆战队, 一周后就将进驻伊拉克。当我听他讲述入伍的原因时,他讲到了对我们国家和领导人的绝对信赖,对军队的无上忠诚以及自身强烈的责任感,这让我感受到他身上具备的优良品质正是我们对子女的所有期待。然而,当我扪心自问:我们为他所做的一切,是否能与他的付出相当呢? 我想到这次战争中已有900多名军人战死沙场,他们也有自己的家人和邻友,也许已是为人父母,还有年迈的双亲,却再也无法回到这些关爱他们的人身边。
我想到自己遇到的那些家庭,他们或是要应对亲人阵亡,收入锐减所来的经济窘境,或是要面对肢体残缺的家人复原归来,甚至精神崩溃,却因其预备役军人的身份而无法享受长期的健康补贴,生活变得举步维艰。当这些可爱的年轻人舍身踏上征程,我们责无旁贷地要确认做出出兵决定的所有数据和理由确凿无误;我们责无旁贷地要替他们照顾好家人,而当他们荣归故里时,要关照他们的生活;当决定要介入战争、保卫和平和赢得世界的尊重之时,我们责无旁贷地要派驻足够数量的军队,以确保战士能凯旋而归。请允许我阐明下述观点:在世界上,确实有人与我们为敌,我们必须找到他们,并予以坚决打击,获取胜利。约翰·凯利深知这一点,正如身为上尉的他在越南战场上出生入死,保护自己的下属一样,若他身为总统,也同样会义无反顾地运用军队的力量确保国家的安全。他对美国充满信心,而且深知仅有部分公民实现生活的富足还远远不够,而这要仰仗与我们闻名于世的个人主义相伴的另一种元素,正是因为它们,美国史册才熠熠生辉。
这就是我们作为一个民族荣辱与共的信仰。假如,芝加哥南部的一个孩子无法读书识字,即便他与我非亲非故,我也会心怀忐忑。如果有位老人因无法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不得不在治病和租房之间痛苦抉择,即便她与我素未谋面,我也会如坐针毡。假如,一个阿拉伯裔的美国家庭未经律师辩护,或诉讼程序就遭受不公正待遇,同样会让我寝食难安。正是这个基本信仰让这个国家发展到今天:我们都是一家人,我们都是兄弟姐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个人的梦想,才能成为一个美利坚大家庭。独木不成林,单弦不成音。
(本章完)
第58章 你好,第44届美国总统 (3)
  当我们在这里聚会的时候,也有人正准备分裂我们,那些操纵舆论的人和制作负面宣传的人,他们投身没有原则和不择手段的政治。今晚,我需要对这些人讲得是,美国人没有所谓自由和保守之分,世间只存在一个美利坚合众国。更没有所谓美国白人黑人之分,拉丁裔和亚裔之分,有的只是美利坚合众国一国的国民。有博学家愿意将我们的国家分成红蓝两色,红色代表共和党,蓝色代表民主党。但我想说得是即便在民主党中,我们也都信奉万能的主,我们不喜欢联邦的机构在共和党中间对我们的藏书指指点点,我们在民主党中也有人执教少年棒球联盟,在共和党中也有同性恋朋友,有爱国人士支持伊拉克战争,也有爱国人士反对就伊出兵。我们都是一国之民,都效忠于伟大的星条旗,所有的人都热爱我们的祖国——美利坚合众国。
说到底,这才是本次选举的意义所在:我们所参与的政治应该是愤世嫉俗还是充满希望?约翰·凯利号召我们要对未来满怀希望。这并不是说要盲目乐观。以为只要不谈论失业问题,这个问题就会自行消失;认为只要无视医疗危机的存在,它也会烟消云散。我所谈的是更为根本的问题。是因为存在希望,奴隶们围坐在火堆边,才会吟唱自由之歌;是因为存在希望才使得人们愿意远涉重洋,移民他乡;是因为希望,年轻的海军上尉才会在湄公河三角州勇敢的巡逻放哨,是因为希望,出身工人家庭的孩子才会敢于挑战自己的命运;是因为希望,我这个名字怪怪的瘦小子才相信美国这片热土上也有自己的容身之地。这就是无畏的希望。
最后,感谢上苍赐予我们最好的礼物,也就是这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石,因为我们相信最好的东西尚未出现,更好的日子就在明天,我相信我们可以为中产阶级减负,让工人家庭走上希望之路,我相信我们可以为无业者创造就业机会,为无家可归者带来可以遮风挡雨的屋顶,让美国城市中年轻人从暴力和绝望的阴影中走出来。我相信今天的我们就站在历史的十字街头,我们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迎接面临的挑战。
今晚,如果你我感同身受,有同样的力量、同样的急迫感、同样的冲动和同样的希望;如果我们都能行动起来,那么我相信,从佛罗里达到俄勒冈,从华盛顿到缅因州,全国人民将会在11月积极行动起来,使得约翰·凯利、约翰·爱德华兹分别宣誓就任总统、副总统之职,而国家也将就此走出低谷、重振旗鼓。暗夜即将过去,黎明即将到来。谢谢大家,愿上帝保佑你们。
变革的政治——宣布竞选总统演讲
2007年2月10日。
首先允许我对冒着严寒、远道而来的观众表示感谢。
我们此行都为了一个目的。我感谢大家的热情,但在我心里知道你们并不仅仅为我而来,你们此行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你们相信这个国家的未来。在战争来临的时候,你们相信和平将至;在失望的时候,你们相信希望尚存;现实政治将你们拒之门外,让你们安于现状,长期分隔你我,你们相信我们可以成为一个团结的民族,实现无限的可能,创造一个更加完美的联邦。
这就是我们此行的目的。让我告诉你们我是如何到这里来的。正如你们大多数人所知道的那样,我并不是土生土长的伊利诺伊州公民。我是在20多年前搬到这里来居住的。那是我还是一个年青人,大学毕业才一年。我在芝加哥一个人都不认识,既无经济来源,也举目无亲。但有几个教堂为我提供了一份社区组织者的工作,每年可以收入13000美元。我甚至先前都没有去看过一眼那些教堂就接受了那份工作,因为我心里一直有着这样一个简单而又伟大的理念——可以通过这份小工作来为创造一个更好的美国作点贡献。
我的工作让我有机会去拜访了几个芝加哥最贫穷的社区。大量工厂的关闭给这些社区造成了严重的创伤,我加入到牧师与普通教职人员的队伍中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我发现人们遇到的并不只是地区性的问题——关闭一家钢铁制造厂的决定来自遥远的行政主管;学校里书本和电脑的缺乏可以归咎于千里之外政治家们倾斜的工作重心;当一个孩子诉诸暴力时,他的心灵空洞政府永远无法弥补。
正是在这些社区里我受到了有生以来最好的教育,并且我理解了基督教信仰的真谛。经过三年的工作,我去(哈佛)法学院学习,因为我希望了解法律如何为这些需要的人们提供服务。我成为了一位民权律师,并且教授宪法课程,之后不久,我意识到我们尊奉的自由和平等的权利有赖于广大有觉醒意识的选民的积极参与。我怀揣着这些想法来到了州首府,成为了一名州参议员。
正是在这里,在春田,我看到整个美国的合流——农民和教师、商人和工人,所有人都有着各自的故事,所有人都希望获得一个席位,所有人都强烈要求自己被
我在这里建立起了长久的友谊——我看到许多朋友也在今天的观众中。
正是在这里,我们学会了以一种不让人感到厌恶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反对意见——我们可以彼此妥协,只要你心里清楚有些原则是永远不能妥协的;只要我们彼此愿意互相倾听,我们就能以真善美来代替假丑恶的人性设想。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去改革整个残破的死刑体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为那些有需要的儿童提供健康保险。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把税收体系改革得更公平和公正,有益于工薪阶层家庭;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通过了那些愤世嫉俗者所认为永远不能通过的伦理改革法案。
正是在这里,在春田,当东西南北的朋友汇集于此,让我想起了美国人民的正派与宽容——我就是从这里开始相信我们可以创造一个更加有希望的美国。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破旧的州议会大厦的荫影下,在这林肯当年呼吁“分裂的大厦不能久存”的地方,共同的希望和梦想仍然存在的地方,我在你们面前宣布我将参选美国总统。
我知道这一声明有一点冒昧——甚至有那么一点大胆。我知道我并没有花很多时间学习华盛顿的做派。但是我在那儿的时间已经足够让我认识到华盛顿的做派需要改变了。
我们国父的天才之处在于他们设计了一种可以被改变的政治制度安排。我们需要用心而为,因为我们曾经改变过这个国家。面对暴政,一群爱国主义者的努力最终使大英帝国臣服。面对分裂,我们团结了整个民族,解放了黑奴。面对大萧条,我们让工人重回工作岗位,并使数以万计的人们脱离贫困。我们欢迎远方的移民,我们将铁路延伸到西部,我们将一位宇航员送上月球,我们还听到了马丁·路德·金的呼吁——让公平和正义如水之滔滔。
每一次,新一代的美国人都会勇敢地承担并完成那些需要完成的工作。今天我们又一次受到了感召——到了该我们这一代做出回应的时候了。
那是我们永不动摇的信仰——尽管只有微小的可能,热爱这个国家的人们可以改变它。
这就是阿尔伯罕·林肯的信念。他有自己的怀疑,有失败,也有挫折。但是通过他的决心和言语,他推动了美利坚这个民族的前进,并协助我们解放了一个种族。正是因为成千上万的人们加入到他的事业中,所以我们不再分裂,不论南方还是北方,不论奴隶还是自由人。正是因为各个种族、各行各业的男女老少,在林肯故去后继承他的事业,不断为自由而奋斗,我们今天才得以作为一个民族——作为美国人民共同面对新千年的挑战。
我们都知道今天所面临的挑战是什么——一场没有尽头的战争,对石油的依赖威胁到我们国家的未来,学校里那么多儿童并不在好好学习,广大家庭努力挣扎着赚取工资来为各种支票买单。我们听说并了解这些挑战。我们谈论它们已经很久了。
我们无法应对这些挑战并不是因为我们缺乏合理的政策和可行的方案。阻碍我们的是无效的领导,小规模的政治架构——我们被那些繁杂的琐事吸引了注意力,我们长期以来对艰难抉择的回避,我们希望容易地得到政治加分,而不考虑好好工作、达成共识来共同解决大问题。
在过去的六年中我们不断被告知逐年增加的债务负担不是问题,美国人所担心的医疗卫生费用的激增和工资的停滞的情况并不存在,气候变化只是愚弄人的把戏,还有强硬的言辞和一场构想拙劣的战争可以用来代替外交、战略和远见。当所有其他都失败的时候,当卡特里娜飓风来临时,或者伊拉克战场士兵阵亡人数上升时,我们被告知我们的危机源于其他人的错误。我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真正的失败,却被告知应该指责另外一个党、或者同性恋者,或者移民。
而当人们在幻灭和绝望中转移目光的同时,我们知道那片真空是由什么填补的。那些愤世嫉俗者、说客还有那些特殊利益集团把我们的政府转变成了一场只有他们才玩得起的游戏。他们能大笔一挥,开出支票解决问题,而你却要为他们买单;他们有特权可以获得各种资源,而你却需要写申请信,他们认为政府归他们所有,而我们今天就是把政府从他们手中夺回来的。这种政治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到了我们翻开历史新的一页的时候了。
我们已经取得了不少进步。我非常自豪地协助领导了在国会的辩论,从而导致了自水门事件以来最具影响力的伦理改革。
然而华盛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这并不简单。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确定轻重缓急。我们需要做出艰难的抉择。尽管政府在走向我们需要的变革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单凭更多的金钱和计划并不能保证能让我们获得预想的结果。我们每一个人,在我们的生活中,都需要学会承担以下责任一一在儿童心中灌输成功的观念,去适应更具竞争力的经济,让我们的社区变得更加美好,还有学会去承担某种程度的牺牲。所以让我们就此开始。让我们共同着手去做这项艰巨的工作。让我们来实现整个国家的转变。
让我们称为这样一代人:重塑我们的经济使之能在数字化时代保持高度的竞争力。让我们为学校订立更高的标准,并给他们提供必要的资源帮助它们发展。让我们招聘新的师资力量,为他们提供较高的薪水和更多的支持以增强他们的责任心。让我们调整高校学费,投资于科学研究,让我们在美国各个城市和乡村的中心修建更多的信息高速公路(宽带)。
当我们的经济开始改变的同时,让我们成为这样一代人:确保我们国家的工人们分享到经济繁荣的果实;保护公司所承诺的、雇员辛勤工作所得的酬劳。让我们努力让勤劳的美国人可以为他们退休后的生活有所积蓄。同时也请允许我们的工会和他们的组织者再次激励起这个国家中产阶级的发展。
让我们成为根除美国贫穷现象的一代人。每一个希望获得工作的人都可以通过职业训练而获取一份工作,获得足够的工资来支付各种花费,可以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照顾从而在他们上班时可以让孩子呆在安全的地方。让我们做好这些事。
让我们成为最终努力解决医疗危机的一代人。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来节省开支:更多的关注疾病预防、为慢性病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同时利用先进技术来减少行政开支。此时此刻,我们这代人要说出这样的话:我们将会在下任总统第一届任期结束时让美国每一个人都享有医疗福利。
让我们成为最终让美国摆脱石油依赖的一代人。我们可以利用国产的其他可替代能源如乙醇来作为燃料,同时也鼓励生产更多节省燃料的汽车。我们可以建立起一个控制温室气体数量的系统。我们可以将全球气候变暖这场危机转化成一个创新的机遇,增加就业机会,刺激商业,给全世界树立一个榜样。让我们成为这样一代人,让未来的人们以我们今天所做的而自豪。
(本章完)
第59章 你好,第44届美国总统 (4)
  最重要的是,让我们成为这样一代人,永远牢记在那个9月11日所发生的一切,以我们所有的力量来对抗恐怖分子。政治已经无法在这个问题上将我们分化——我们可以共同行动来保卫国家的安全。我与共和党参议员迪克·鲁格合作通过了一项法案,确保销毁世界上某些最致命的、没有防护的武器。我们可以通过共同努力依靠一支更强大的军队来追踪恐怖分子,紧缩他们的金融网,我们还可以改善我们情报机关的效率。但我们还需要明白我们最终的胜利还在于重建我们的联盟,将那些信念和价值输出到国外,为世界上成千上万的人们带去希望和机遇。
但如果我们不结束伊拉克战争,所有这一切都不可能实现。许多人都知道我从一开始就反对这场战争。我认为这是一个悲剧性的错误。今天我们为那些痛失亲人的家庭、无数心碎的人们和那些消逝的年轻生命而感到悲伤。美国,是时候把我们的军队撤回来了。是时候承认牺牲美国人的生命是永远无法解决其他国家国内战争中的政治分歧的。这就是为什么我计划将我们的军队在2008年3月之前全部撤回来。让伊拉克人知道我们不可能永远在那里,这是我们最后的也是最美好的希望来给逊尼派和什叶派施加压力让他们坐到谈判桌前磋商寻求和平解决途径。
最后,还有一件事,好好处理这场战争的问题,我们现在开始做还不算晚——军队将士的归来——我们的老兵——他们付出了最多的牺牲。让我们为他们提供所需的照顾,重建他们钟爱的部队,以此来褒奖他们的英勇气概。让我们成为这样一代人,现在就开始着手做这件事。
我知道有很多人不相信我们可以完成那么多事。我理解他们所持的怀疑态度。毕竟每四年,两个政党的总统候选人都会做出类似的承诺,我想今年也不会例外。所有参加总统竞选的人都会去全国各地拜访,提出详细的计划,发布宏伟的演说。我们都会鼓吹那些自己所具备的特质,证明自己足以胜任领导这个国家。但是多少次,当选举结束时,五彩纸屑被清理一空后,所有的承诺都开始在我们的记忆中淡除,而游说者和特殊利益集团则开始活动,人们一如既往地转身,失望,开始继续为自己个人打拼。
这就是为什么这场竞选不仅仅是关于我。它是关于我们的——它必须是属于我们的,我们需要共同努力。这场竞选必须称为你们实现所有的希望和梦想的一个平台、一种途径。这需要你们贡献时间、经历和建议——当我们做的令人满意时,推动我们更进一步努力;当我们做的不好的时候,也让我们知晓。我们通过这场竞选需要重新寻回公民的意义,恢复我们对共同的目标的认同,同时也意识到没有什么艰难险阻可以抵挡数以万计人们寻求变革的呼声。
是的,我们能做到——奥巴马总统竞选胜利演讲
2008年11月4日。
如果还有人对美国是否凡事都有可能存疑,还有人怀疑美国奠基者的梦想在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否依然鲜活,还有人质疑我们的民主制度的力量,那么今晚,这些问题都有了答案。
这是设在学校和教堂的投票站前排起的前所未见的长队给出的答案;是等了三四个小时的选民所给出的答案,其中许多人都是有生以来第一次投票,因为他们认定这一次肯定会不一样,认为自己的声音会是这次大选有别于以往之所在。
这是所有美国人民共同给出的答案——无论老少贫富,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无论是黑人、白人、拉美裔、亚裔、原住民,是同性恋者还是异性恋者、残疾人还是健全人——我们从来不是“红州”和“蓝州”的对立阵营,我们是美利坚合众国这个整体,永远都是。
长久以来,很多人一再受到告诫,要对我们所能取得的成绩极尽讽刺、担忧和怀疑之能事,但这个答案让这些人伸出手来把握历史,再次让它朝向美好明天的希望延伸。
已经过去了这么长时间,但今晚,由于我们在今天、在这场大选中、在这个具有决定性的时刻所做的,美国已经迎来了变革。
我刚刚接到了麦凯恩参议员极具风度的致电。他在这场大选中经过了长时间的努力奋斗,而他为自己所深爱的这个国家奋斗的时间更长、过程更艰辛。他为美国做出了我们大多数人难以想像的牺牲,我们的生活也因这位勇敢无私的领袖所做出的贡献而变得更美好。我向他和佩林州长所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我也期待着与他们一起在未来的岁月中为复兴这个国家的希望而共同努力。
我要感谢我在这次旅程中的伙伴——已当选美国副总统的拜登。他全心参与竞选活动,为普通民众代言,他们是他在斯克兰顿从小到大的伙伴,也是在他回特拉华的火车上遇到的男男女女。
如果没有一个人的坚决支持,我今晚就不会站在这里,她是我过去16年来最好的朋友、是我们一家人的中坚和我一生的挚爱,更是我们国家的下一位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萨莎和玛丽亚,我太爱你们两个了,你们已经得到了一条新的小狗,它将与我们一起入驻白宫。虽然我的外祖母已经不在了,但我知道她与我的亲人肯定都在看着我,因为他们,我才能拥有今天的成就。今晚,我想念他们,我知道自己欠他们的无可计量。
我的竞选经理戴维·普洛夫、首席策略师戴维·阿克塞尔罗德以及政治史上最好的竞选团队——是你们成就了今天,我永远感激你们为实现今天的成就所做出的牺牲。
但最重要的是,我永远不会忘记这场胜利真正的归属——它属于你们。
我从来不是最有希望的候选人。一开始,我们没有太多资金,也没有得到太多人的支持。我们的竞选活动并非诞生于华盛顿的高门华第之内,而是始于得梅因、康科德、查尔斯顿这些地方的普通民众家中。
我们的竞选活动能有今天的规模,是因为辛勤工作的人们从自己的微薄积蓄中拿出钱来,捐出一笔又一笔5美元、10美元、20美元。而竞选活动的声势越来越大则是源自那些年轻人,他们拒绝接受认为他们这代人冷漠的荒诞说法;他们离开家、离开亲人,从事报酬微薄、极其辛苦的工作;同时也源自那些已经不算年轻的人们,他们冒着严寒酷暑,敲开陌生人的家门进行竞选宣传;更源自数百万的美国民众,他们自动自发地组织起来,证明了在两百多年以后,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并未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你们的胜利。
我知道你们的所做所为并不只是为了赢得大选,我也知道你们做这一切并不是为了我。你们这样做是因为你们明白摆在面前的任务有多艰巨。因为即便我们今晚欢呼庆祝,我们也知道明天将面临我们一生之中最为艰巨的挑战——两场战争、一个面临危险的星球,还有百年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今晚站在此地,我们知道伊拉克的沙漠里和阿富汗的群山中还有勇敢的美国士兵醒来,甘冒生命危险保护着我们。会有在孩子熟睡后仍难以入眠的父母,担心如何偿还按揭月供、付医药费或是存够钱送孩子上大学。我们亟待开发新能源、创造新的工作机会;我们需要修建新学校,还要应对众多威胁、修复与许多国家的关系。
前方的道路会十分漫长艰辛。我们可能无法在一年甚至一届任期之内实现上述目标,但我从未像今晚这样满怀希望,相信我们会实现。我向你们承诺——我们作为一个整体将会达成目标。
我们会遭遇挫折和不成功的开端。对于我作为总统所做的每项决定和政策,会有许多人持有异议,我们也知道政府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我会向你们坦陈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我会聆听你们的意见,尤其是在我们意见相左之时。最重要的是,我会请求你们参与重建这个国家,以美国221年来从未改变的唯一方式——一砖一瓦、胼手胝足。
1个月前那个寒冬所开始的一切不应该在今天这个秋夜结束。今天的选举胜利并不是我们所寻求的改变——这只是我们进行改变的机会。而且如果我们仍然按照旧有方式行事,我们所寻求的改变不可能出现。没有你们,也不可能有这种改变。
因此,让我们发扬新的爱国精神,树立新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让我们每个人下定决心全情投入、更加努力地工作,并彼此关爱。让我们铭记这场金融危机带来的教训:我们不可能在金融以外的领域备受煎熬的同时拥有繁荣兴旺的华尔街——在这个国家,我们患难与共。
让我们抵制重走老路的诱惑,避免重新回到令美国政治长期深受毒害的党派纷争和由此引发的遗憾和不成熟表现。让我们牢记,正是伊利诺伊州的一名男子首次将共和党的大旗扛到了白宫。共和党是建立在自强自立、个人自由以及全民团结的价值观上,这也是我们所有人都珍视的价值。虽然民主党今天晚上赢得了巨大的胜利,但我们是以谦卑的态度和弥合阻碍我们进步的分歧的决心赢得这场胜利的。林肯在向远比我们眼下分歧更大的国家发表讲话时说,我们不是敌人,而是朋友……虽然激情可能褪去,但是这不会割断我们感情上的联系。对于那些现在并不支持我的美国人,我想说,或许我没有赢得你们的选票,但是我听到了你们的声音,我需要你们的帮助,而且我也将是你们的总统。
那些彻夜关注美国大选的海外人士,从国会到皇宫,以及在这个世界被遗忘的角落里挤在收音机旁的人们,我们的经历虽然各有不同,但是我们的命运是相通的,新的美国领袖诞生了。那些想要颠覆这个世界的人们,我们必将击败你们。那些追求和平和安全的人们,我们支持你们。那些所有怀疑美国能否继续照亮世界发展前景的人们,今天晚上我们再次证明,我们国家真正的力量并非来自我们武器的威力或财富的规模,而是来自我们理想的持久力量:民主、自由、机会和不屈的希望。
这才是美国真正的精华——美国能够改变。我们的联邦会日臻完善。我们取得的成就为我们将来能够取得的以及必须取得的成就增添了希望。
这次大选创造了多项“第一”,也诞生了很多将世代流传的故事。但是今天晚上令我难忘的却是在亚特兰大投票的一名妇女:安·尼克松·库波尔(Ann Nixon Cooper)。她和其他数百万排队等待投票的选民没有什么差别,除了一点:她已是106岁的高龄。
她出生的那个时代奴隶制度刚刚结束;那时路上没有汽车,天上也没有飞机;当时像她这样的人由于两个原因不能投票——一是她是女性,另一个原因是她的肤色。
今天晚上,我想到了她在美国过去一百年间所经历的种种:心痛和希望;挣扎和进步;那些我们被告知我们办不到的世代,以及那些坚信美国信条——是的,我们能做到——的人们。
曾几何时,妇女没有发言权,她们的希望化作泡影,但是安·尼克松·库波尔活了下来,看到妇女们站了起来,看到她们大声发表自己的见解,看到她们去参加大选投票。是的,我们能做到。
当30年代的沙尘暴和大萧条引发人们的绝望之情时,她看到一个国家用罗斯福新政、新就业机会以及对新目标的共同追求战胜恐慌。是的,我们能做到。
当炸弹袭击了我们的海港、独裁专制威胁到全世界,她见证了美国一代人的伟大崛起,见证了一个民主国家被拯救。是的,我们能做到。
她看到蒙哥马利通了公共汽车、伯明翰接上了水管、塞尔马建了桥,一位来自亚特兰大的传教士告诉人们:我们能成功。是的,我们能做到。
人类登上月球、柏林墙倒下,世界因我们的科学和想像被连接在一起。今年,就在这次选举中,她用手指触碰屏幕投下自己的选票,因为在美国生活了106年之后,经历了最好的时光和最黑暗的时刻之后,她知道美国如何能够发生变革。是的,我们能做到。
美国,我们已经走过漫漫长路。我们已经历了很多。但是我们仍有很多事情要做。因此今夜,让我们自问——如果我们的孩子能够活到下个世纪;如果我们的女儿有幸活得和安一样长,他们将会看到怎样的改变?我们将会取得怎样的进步?
现在是我们回答这个问题的机会。这是我们的时刻。这是我们的时代——让我们的人民重新就业,为我们的后代敞开机会的大门;恢复繁荣发展,推进和平事业;让“美国梦”重新焕发光芒,再次证明这样一个基本的真理:我们是一家人;一息尚存,我们就有希望;当我们遇到嘲讽和怀疑,当有人说我们办不到的时候,我们要以这个永恒的信条来回应他们:是的,我们能做到。感谢你们。上帝保佑你们。愿上帝保佑美利坚合众国。
(本章完)
首页 上一页 共4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