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民国警察陈逸枫

_25 罡风(当代)
陈逸枫这才在三人的肩上轻拍了一下,三人立时行动自如。陈逸枫挥了挥手,示意几人快走。四人才如逢大赦,抱头鼠窜而去。
第136章·(二十九)
这时,陈逸枫的东西也吃完了。抬腕一看手表,已经十点多钟了。正准备起身结帐离去,老板过来了。
陈逸枫刚才薄惩小流氓的一幕,老板看得清清楚楚。见陈逸枫准备结帐,老板连连摇手道:“好汉好汉别这样,今天若不是您,我还不知道如何收场。今天这顿早餐,算我请客,您千万要给我这个面子。”
陈逸枫道:“在下是警察,警察就是专门管这种人的,怎能因为这样而吃您的东西不给钱?这样我不是和他们一样吗?”边说边将钱掏出来强行塞到了老板的手上。
见陈逸枫执意如此,老板只好收下道:“您是警察?是刚调来耒阳的吧?以前好像没有见过。”
摇了摇头,陈逸枫道:“我是长沙的警察,因为朋友的事才来到耒阳。刚才那几个人是否经常来骚扰?”
店老板道:“就是,这里的警察不管,我们惹不起,只好满足他们。可惜,您是长沙的,您要是我们耒阳的警察多好。”
想到自己还要急于赶回郴州,不愿在这里耽误太多的时间,陈逸枫只好安慰了老板几句,和他道了声“再见!”,就离开了小吃店。
等陈逸枫再回到郴州时,已是晚上八点多钟了。
草草地和司机吃了一点东西,已经快九点钟了。陈逸枫刚回到他的临时办公室,准备静下来好好思索一下案子的进展和下一步的行动计划,杨若水风风火火地从外面闯了进来。
“陈科长,我觉得雷云十分可疑,要不要对他加大监控力度?”没顾得上打招呼,杨若水就急急忙忙地禀报道。
不急不慢地,陈逸枫道:“杨兄,你能不能讲详细一点?”
杨若水便将在“天外天”餐馆碰上耿于非和雷云,二人约好先比轻功再比剑法,约好在关帝庙看结果。可是,当自己赶到关帝庙时,却踪迹全无的过程详细地向陈逸枫讲了一遍。
听罢杨若水的禀报,陈逸枫觉得事关重大,必须亲自前往关帝庙一探虚实,才能下结论。
杨若水一看他欲前往关帝庙,赶紧阻止道:“我看此去倒是没有必要。因为,二人要么已离开了关帝庙,要么根本就没去。我认为赶快组织人力对雷云进行监控,可能实在一些。”
知道杨若水没有想通这里面的关节,陈逸枫边往外走边对他道:“杨兄您可能疏忽了一点,耿于非既然约他在关帝庙比结果,就决不是无缘无故的。即使雷云中间溜走,耿于非也不可能不在关帝庙。既然两人都不见踪影,其中必有蹊跷。我怎么能不去看一看?”
听了陈逸枫的话,杨若水觉得很有道理,自己当时为什么就没想到这一节呢?两人急急忙忙来到关帝庙,看到的还是一座静寂的庙宇和一轮清亮的残月。
来到围墙底下,陈逸枫一跃便上了围墙,隐约觉得庙里有打斗声。
陈逸枫毫不犹豫,纵下围墙就往庙里扑去。紧随在陈逸枫身后的,当然是杨若水。此时,他也听到了打斗声,自然奋不顾身地往里面冲。
循着打斗声,二人来到了关公殿。正遇上黑衣人的剑刺向杜子华的小腹,灰衣人的棍劈向杜子华的脑袋。
说时迟,那时快。陈逸枫一声大喝:“住手!”
眼看杜子华不死也要重伤在二人的剑棍之下,突闻一声大喝,二人岂肯住手?剑、棍仍然速度不减地向杜子华招呼过去。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陈逸枫的暗器出手了。黑衣人的剑和灰衣人的棍便都停留在离杜子华身体不到一寸的地方不动了。
面对如此变故,和尚仍是双手合什,口念“阿弥佗佛”。
只听他对陈逸枫等人道:“施主夜闯敝寺,不知所为何故?”
在未搞清楚来龙去脉之前,陈逸枫不便失礼,
听和尚如此说,他只好一抱拳道:“在下陈逸枫,我们几人都是警察局的。”用手对杜子华一指道:“这位便是警察局侦缉科长杜子华,不知几位因何对他大打出手,且用上了要命的招数?”
见来的这人就是前不久听人说过的——长沙警界鼎鼎大名的陈逸枫,和尚这才有点吃惊。但他立即以一副很自然的神态道:“不知陈科长驾到,有失远迎。刚才他们几位打斗,贫僧实在不知什么原因,还请陈科长见谅。”
第137章·(三十)
杜子华真恨不得上去扇和尚两耳光,但碍于陈逸枫在场,只好愤愤地道:“和尚胡说,我刚才明明已经告诉你我是警察,你见他们无故围攻我,为什么不予阻止?”
和尚道:“出家人不打诳语,贫僧出来时,你们就已打起来了,贫僧实在不知你们因何打斗。”
杜子华道:“好一个狡猾的和尚,你说不打诳语,为什么首先告诉我方丈已外出云游,庙里只你一人在家?而实际上庙里却有三个人,你如何解释?”
和尚道:“当时庙里实在只贫僧一人,这两人是后来进来的。”
陈逸枫道:“这两人是什么人,高僧可否见告?”
和尚道:“这其中一人是贫僧的外甥,另一人是他的朋友。”
哈哈一笑,杜子华道:“出家人四大皆空,和尚还有外甥,这倒是古今奇闻了。”
杨若水告诉陈逸枫道:“戴斗蓬、穿黑色衣服的是耿于非,穿灰色衣服的就是雷云。”
这时,陈逸枫才走近耿于非、雷云身边,在两人肩上轻轻一拍,耿、雷方能讲话。
陈逸枫道:“两位在明知他是警察的情况下,仍然如此围攻,且使的都是要命的招数,两位能给我一个解释吗?”
耿于非道:“他在外面偷听我们的谈话。”
陈逸枫道:“你们的谈话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吗?”
耿于非道:“这……”
陈逸枫道:“若无合适的理由解释,几位就只能跟我去警察局走一趟了。”
和尚道:“阿弥佗佛,施主要带走他们,不知他们所犯何事?”
陈逸枫道:“所犯何事?和尚是真不清楚还是故意装傻?他们在明知这位是警察的情况下,仍然往死里围攻他,这就是公开的袭警了。妨碍警察执行公务且公开袭警,这是犯法的。和尚在明知他是警察的情况下,当他在受到围攻且有生命危险时,却袖手旁观,听之任之,显然不是主谋也是同伙。因此,除了他们要去警察局外,和尚你也得要走一趟了。”
边说边在耿、雷二人的肩上再拍了一下,二人方能走动。
陈逸枫道:“你们若自信能跑得了,就不妨试试。否则,就乖乖地和我一起去警察局吧。”
耿、雷二人听了这话以后,产生了同一心思:自己的轻功决不是弱者,你陈逸枫功夫再厉害,也不可能同时将两人抓到。且我们不可能向同一个方向跑,我就不信,你陈逸枫的功夫这样神。当然,想归想,条件未成熟时,他们是不可能随意行动的。
就这样,陈逸枫三人押着和尚等三人往警察局走去。出得庙门以后,天上的残月已经不见了,四周比刚来时更加黑暗。耿于非心想:此时不跑,更待何时?便首先发难,撒腿就往左边跑。雷云见耿于非动了,立即予以响应,撒腿就往右边跑。和尚的轻功其实比二人更高,见二人都动了,便撒腿朝后面跑。三个人往三个不同的方向跑去,若是一般人,当然会束手无策。但今天他们碰到的是陈逸枫,情形当然就不一样了。三人尚未跑出五步,就都立在原地不能动了。
陈逸枫在每人的肩上轻轻一拍,三人方能行动。
微微一笑,陈逸枫道:“几位要不要再试一下?你们若能跑得了,今天的事,在下就不追究了,几位以为如何?”
这时,不但和尚等三人口服心服了,杜子华、杨若水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特别是杜子华,陈逸枫刚来的那天,就想看陈逸枫的表演。这当然一半是好奇,可另一半也是不信。在他眼里,陈逸枫也就这样一幅身材,怎么可能有出神入化的武功?外人的传说是不是走了样?若非段明举当时阻止,他还会逼着陈逸枫表演一下。他要看看,陈逸枫是否真的有传说那样神。现在,他算见识了,他心里也真正服气了。杜子华都如此,和尚等三人哪还敢再跑?
其实,陈逸枫这是在故意向他们显露武功。他在听了杨若水和杜子华的话以后,更加觉得这几人有重大嫌疑。对这些江湖人物,他是了解的。你若没有真功夫让他信服,他是很难吐真言的。没办法,他只好将师傅“不要随便显露功夫”的告诫置诸脑后,在众人面前显露了一次功夫。
第138章·(三十一)
回到警察局,立即对三人进行连夜突审。刚开始,三人都不肯说,在陈逸枫的威胁加劝导下,三人才吐了真情。
原来,这雷云半月前在淮南一个豪绅家里盗得一把战国时的宝剑。这是一把削铁如泥的剑,价值连城。雷云转手将此剑卖给了湖北荆州的孔立武。孔立武是耿于非的师兄,耿于非知道后羡慕不已,对雷云的偷功也佩服不已。
正在这时,耿于非的舅舅——郴州关帝庙的慧能和尚给耿于非来了一封信。言郴州发现一件特级国宝,就是明末时失踪的唐代夜明珠。并告诉他现在已派了一个营的兵力在日夜守护。他要耿于非约请一些江湖高手将此珠盗走,具体细节则来郴州后面商。
耿于非得信后,首先想到的一个人就是雷云。他觉得以雷云的神偷功夫,盗取这颗夜明珠应该不是难事。他来到郴州关帝庙后,即将自己的想法向舅舅慧能和尚说了。慧能也早闻雷云的偷名,便让耿于非去找雷云以武会友为名,约雷云来关帝庙会商。
这雷云平日在郴州是难得一见的,很多郴州人都只闻他的名而从没见过他的人。前几天,雷云听道上的朋友说,郴州发现一个特级国宝——夜明珠,便从湖北连夜赶回了郴州。也是想要设法盗取此珠。他是想将情况打探清楚后再下手的。他知道打探情况的最佳地方是茶楼、饭馆等人多的地方,便来到了“天外天”餐馆。却没想到,正好在这里碰上了也在寻找他的耿于非。
来到关帝庙以后,耿于非将来意对雷云说了。雷云首先还不同意,他是想一个人作。因为,他从没与人合作的习惯。耿于非告诉他,那里守护森严,没人配合将很难成功。而且,若能合作成功,可按六四分的比率,即雷云得六成自己和舅舅只得四成,雷云这才点头同意。
两人谈好以后,才进到庙里去和慧能和尚商量具体措施。
再说这个慧能和尚,虽然十几岁就出来修行了,但始终凡心不死。他首先在峨眉山出家,跟着峨眉山的和尚学了一身武功,却因经常干一些偷鸡摸狗的勾当,被峨眉山的方丈赶了出来。
郴州关帝庙加上方丈,原本有四个和尚。只因都已年老,正需一个年轻力壮的人来做事。慧能既来投靠,自然受到了欢迎。这慧能和尚武功不错,且做事勤快,立即得到了方丈的青睐。不久以后,其余三名和尚相继去世,只剩下他和方丈两人。他便旧病复发,经常做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方丈知道以后,先是对他进行劝说,他却口里答应,行动依旧。想到自己已经年老,加上没有帮手,方丈知道奈何不了他。知道如此下去,他久必惹祸。在再三劝说无效的情况下,方丈干脆采取避而远之的办法,去外云游去了。以便眼不见心不烦。
一个月前,慧能和尚外出化缘,在“天外天”餐馆用餐时,碰上一名军官宴请五个外地人。慧能就在这六个人的旁边一桌,尽管这六个人的谈话声音很小,但慧能却将他们的谈话内容听得一清二楚。
原来,这五个人正是吴佩孚派来郴州鉴定夜明珠的专家。那名军官虽不知他是什么职位,但看样子也是一名不小的官。慧能是有心人,装做一副超凡脱俗的样子,将他们的谈话内容却一一记在心里。回庙以后,即向耿于非写了一封信。前天,耿于非就赶到了郴州关帝庙。
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正当他们在关帝庙内商量如何去盗取那颗夜明珠时,警察局侦缉科长杜子华却闯了进来。三人以为自己的谈话内容被杜子华听去了,这样重大的机密怎能被别人知道?耿于非立即动了杀心。后来,雷云见他自称警察,也觉得此人不可留。和尚慧能因在门外就见过杜子华,当然知道他是警察。心里也认为,既然谈话内容被他听去了,当然也就不能放他生还。他是见两人对付他已绰绰有余,否则,他也会加入围攻行列。
第139章·(三十二)
陈逸枫问慧能:“若让你去军营指认那名宴请专家的长官,你还能认出他吗?”
摇了摇头,慧能道:“贫僧最大的弱点就是记人不住。年轻时就如此。现在年纪大了,就更差了。更何况,有一个多月时间了,再去指认,是不可能认准的。”
听完这几人的交代,陈逸枫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一名军官请五名鉴宝专家吃饭,使慧能和尚在无意中听到一个天大的秘密。慧能既然在无意中听到了,别人是不是也听到了?并且,还捷足先登了?如果真是这样,事情就很麻烦了。要想在茫茫人海中去寻找一个没留下任何痕迹的窃贼,这是何等的难度?请专家吃饭的这名军官是谁呢?李师长?还是另有其人?是有目的的还是无心的?如果有目的,是什么目的?是有意让别人听到还是故意将水搅浑?李师长可是最三保证此事没向别人泄露过的,如此重大机密怎么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去和专家议论?他若真想自己占有,又何必将此事上报督军和北京政府?如果不是李师长,又是谁能请动五名专家?省长那天介绍案情时,还说整个湖南,只有三个人知道此事。现在倒好,整个江湖都知道了。可以断言,即使前面的人不来偷,后面的人也会来。放眼江湖,又何只一个雷云?若此事不能迅速了结,江湖上还可能因争夺此宝而掀起一场空前的大杀戮。若真是这样,后果就更加严重了。陈逸枫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更沉重了,而侦缉此案的难度也更大了。
想到这里,陈逸枫觉得,还是先找李师长了解一下情况再说。
第二天一上班,陈逸枫即来到驻军师令部。仍由哨兵通知副官,再由副官龙建业将陈逸枫引到李向平的办公室。
因为事情有可能与李向平有关,陈逸枫不得不十分小心。
他字斟句酌地对李向平道:“兄弟此来,是想向师座核实一件事,还望师座如实说明为好。”
见陈逸枫说话没有以前那样爽快,李向平感到诧异。知道事情可能与自己或自己身边的人有关,也就加了一点小心道:“陈科长不必顾虑,事情不管牵涉到谁,您直说无妨。鄙人一定全力协作就是。”
陈逸枫道:“那就太谢谢师座了。我想问一下,当时五名鉴宝专家来这里以后,师座是否请他们吃过饭?”
李向平毫不迟疑地道:“请过啊,本座当然请他们吃过饭。”
陈逸枫道:“您请他们吃饭,都在什么地方?”
李向平道:“除最后一次在‘郴州’饭店以外,其他每次都在军营。”
陈逸枫道:“没在‘天外天’请过?”
李向平道:“没有,我请他们怎么会到那里去?那里鱼龙混杂的。这些专家都是担负着重大使命的人,我不可能在那里请他们。”
陈逸枫道:“除您以外,司令部还有哪位长官请他们吃过饭?”
李向平道:“没有了,此事关系重大,本座不可能让别人参与其中。怎么了?您是否对鄙人有怀疑?”
陈逸枫道:“不敢,在下岂敢怀疑师座?只是昨晚我们抓到几个可疑人物。其中一人说在一个月前,他在‘天外天’餐馆吃饭,无意中听到一名军官和五名鉴宝专家的谈话。他因此知道了这一秘密,他正准备和别人来行窃前,却被我们抓获了。在下才有这一问。”
李向平道:“会不会是他们已经得手了,故意如此说?”
摇了摇头,陈逸枫道:“在下当时也如此想过。但是,从情理上来推断,他们尚未得手。否则,他们决不会如此招摇。”接着,便将耿于非、雷云昨晚如何在“天外天”餐馆见面,如何在关帝庙内协商,自己如何将他们抓获的过程详细向李向平做了介绍。
李向平道:“如此说来,是我们司令部有人参与其事了。那会是谁呢?”
陈逸枫道:“师座不要着急,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在下会将此人查清楚的。”
正在这时,龙副官进来为陈逸枫添水,听陈逸枫如此说,便对李向平道:“师座,此事既然与司令部有关,卑职建议对司令部人员一个一个地调查,不愁查不清楚。”
摇了摇头,陈逸枫道:“事情没有如此简单。这样大面积清查,是容易扰乱军心的。”
点了点头,李向平道:“陈科长说得对,我们不要对此事乱发议论,陈科长自会有办法的。你出去吧。”
龙副官见状,赶快知趣地出去了。
见在李向平这里找不到有用的线索,陈逸枫只好告辞离开了司令部。
第140章·(三十三)
丰籍平这几天受命调查吴云紫被杀一案,已经两天两晚没回家了。
丰籍平是三个孩子的父亲。妻子是裁缝,且技术精良。一年到头,生意总是忙不过来。也因为此,家庭生活倒是过得还算富裕。
丰籍平是独子,父亲从四十岁起就长瘫在床,主要靠母亲照顾。作为一名警察,丰籍平不可能有多少时间在家尽孝。有时遇上办案子,就会几天几夜不回家。为此,难免引起老人和妻子的一些怨言。丰籍平只能耐心地给他们进行解释。尽管心里愧疚,但仍只能硬着心肠放弃家庭不顾。
吴云紫是在自家的后花园被杀的。一个以经营珠宝为业的商人,无缘无故被人杀于后花园内,这事是颇有蹊跷的。
经过调查,丰籍平发现,吴云紫死前似乎正在和别人谈一宗大买卖。但谈的是什么买卖,和谁谈买卖,却没人知道。
提供这一情况的人是他的管家吴飞。因吴云紫的儿子吴大猷去云南尚未回家,这一情况一时还难以得到证实。
丰籍平几乎将吴家所有的人都找来问过话,但仍没一个人知道。
正当丰籍平一筹莫展的时候,吴云紫的媳妇杨翠屏却告诉他。几天前,他看见公公和一名军人在一起。因当时五岁的儿子吵着要出去玩,便只看见了军人的背影。具体面目,却是没有看清楚。
这倒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信息。丰籍平立即将这一情况向杜子华和陈逸枫作了禀报。
又与军人有关系!
陈逸枫听完禀报后,虽然没动声色,但却对吴云紫被杀一案,有了新的认识。他知道调查军人非丰籍平所能,便指示他继续深入找吴家人问话,不能放过一个细节。还有,吴云紫的儿子吴大猷既已得到凶信,按理这几天应该会回家。届时,还应找他详细问话。或许,还会有新的收获。
刚送走丰籍平,便接到北京来的一封电报,陈逸枫看了以后却大吃一惊。
电报说:“经北京、天津两地警方调查,参与郴州夜明珠鉴定的五名鉴宝专家,均在十天前先后病死家中。”
这些鉴宝专家均有七十岁以上的年龄,病死家中本不足为奇的。但几乎在同一时间病死,就不能不使陈逸枫吃惊和怀疑了。
如果说,此前陈逸枫还认为有可能是吃饭双方无意中泄露了秘密的话,现在,他可不这样想了。如果不是有意杀人灭口,怎么会有五人(其中北京三人、天津两人)几乎同时死去的事?
原来,那天陈逸枫离开司令部后,便回来立即向骆其昌厅长做了禀报。他建议骆其昌迅速通过杨省长向北京政府发电报,请北京、天津两地警方协查此案。他认为只要知道是谁请五名专家在“天外天”餐馆吃了饭,下一步的缉查目标就会清楚。谁知对手做得天衣无缝,早就防备了他这一招。已于十天前杀人灭口了。
下一步怎么办呢?显然,驻军司令部有人参与了此案,这已是确定无疑的了。如何才能找出此人呢?陈逸枫又陷入了苦苦的思索之中。
第141章·(三十四)
再一次来到驻军司令部,陈逸枫这一次却没见到师长李向平,而只见到了副官龙建业。
龙建业边给陈逸枫泡茶,边十分客气地解释道:“师座军务繁忙,一下实在抽不开身,特委托在下接待陈科长。您有什么事,就对我说吧,我会如实转告的。”
不急不缓地,陈逸枫道:“多次打搅贵师座,在下实在于心难安。但这件事在下却又不能不来,还请龙副官见谅为好。”
龙建业道:“能对我说吗?”
陈逸枫道:“能,怎么不能呢?”
龙建业道:“那是什么事呢?”
陈逸枫道:“还是关于贵军司令部一名长官请五名专家吃饭的事。”
龙建业道:“是谁?找到了吗?”
陈逸枫道:“虽然目前还不能完全确定,但离确定的日期已经不远了。”
龙建业道:“哦?”
陈逸枫道:“这名长官请专家吃饭以后,专家回去后不久就中毒身亡了。”
龙建业道:“那不是找不到线索了吗?”
陈逸枫道:“也不尽然,其中有一名专家被北京医院救活了。虽然目前还不能说话,但生命已经脱离危险。医生说,再过几天,就可以说话了。”
龙建业道:“这样就太好了,只要把这个人找出来,这件案子,就有眉目了。”
陈逸枫道:“在下今天此来,就是要李师座发一道命令,从现在开始,司令部所有长官,都不能外出。待北京的电报来后,我们就可以采取行动了。”
龙建业道:“陈科长放心,在下一定迅速禀报。”
陈逸枫道:“那就太感谢龙副官了,在下还有事,就告辞吧。”说完即离开了司令部。
陈逸枫刚走,李向平就进来了。
见龙副官不在,李向平让勤务兵将龙副官叫来问道:“听人说陈科长刚才来了?”
龙建业道:“是的,刚刚离开。”
李向平道:“你为什么不向我禀报呢?”
龙建业道:“卑职见师座军务繁忙,而且,他已来过几次了。卑职认为不会有什么大事,就擅自做主,没有向师座禀报。”
李向平道:“他说什么事了吗?”
龙建业道:“没说什么事,他说是顺道来看望师座。”
李向平道:“顺道看望?他是大忙之人,居然有这份闲心?”
龙建业道:“他是这么说的。”
李向平道:“他没问我到哪里去了?”
龙建业道:“他问了,我告诉他您去视察军营去了。”
李向平道:“从他上次谈话的神态,似对我们司令部有所怀疑,包括本座在内。今天,他有这种流露吗?”
龙建业道:“有,特别是对师座,似乎怀疑很重。”
李向平道:“这个陈逸枫,我看也只是徒有虚名。没本事找到窃贼,居然怀疑到本座身上来了。真是岂有此理!”
龙建业道:“师座别生气,以卑职看来,这陈逸枫年纪轻轻,不可能有什么真才实学。不如向督军禀报,请求换一个人前来侦缉。也许,这样破案的速度还会快一些。”
摇了摇头,李向平道:“不行,他是督军和省长力荐的人,又得吴大帅的青睐。如果我们提出换人,会引人怀疑的。更何况,他既已对本座有所怀疑,难保他没向督军和省长禀报。此时我们提出换人,岂不是不打自招?”
龙建业道:“这倒也是,还是师座高明,卑职真是鼠目寸光了。”
哈哈一笑,李向平道:“你这人哪,别的什么都好,就是爱讲几句奉承话。偏偏本座又最不爱听这些,以后不要这样。”
龙建业道:“师座教训的是,卑职以后改就是了。”
李向平道:“不过,陈逸枫既然对我们司令部有怀疑,也许不无道理。因此,我们还是要特别小心,有道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呐。你是副官,要多注意一下我们内部的人。一旦发现可疑对象,要毫不留情地抓起来。陈逸枫虽然劝过我要重证据,但在这非常时期,我也顾不了许多了。”
龙建业道:“行,卑职一定按师座的指令去安排。”
李向平道:“还有,以后不论什么时候,如果陈逸枫来了,一定要及时向我禀报。”
龙建业道:“卑职知道了。”
离开驻军司令部后,陈逸枫本来准备回警察局,但一看手表,才上午十点多钟。觉得离吃中午饭还早,便又去了一趟曾经放置夜明珠的政府大楼,向仍在这里守卫的几名排长问了一些话。待离开政府大楼回到警察局时,正是吃中饭的时候。
吃过中饭,便是每天一次的碰头会。
会议是由段明举主持的,参加会议的仍是骆其昌、段明举、陈逸枫、杜子华和杨若水等人。轮到陈逸枫发言了,他先将丰籍平得到吴云紫与军人见面的信息,以及今天去司令部和龙建业副官谈话的情况向大家通报了一下。正想谈下一步的打算和安排时,肚子一阵剧痛。这是从来没有过的现象,他认为可能是昨晚在办公室只穿了一件单衣,受了凉的原因。正准备忍痛往下说时,眼睛却开始发花,头上的冷汗已如黄豆般滴落下来。
骆其昌、段明举几乎同时发现了陈逸枫这一反常现象。急问道:“陈科长,是否身体不舒服?”
艰难地点了一下头,陈逸枫道:“可能中毒了。”说完,眼睛一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骆其昌一看急了,对段明举手一挥:“快!送医院!”
第142章·(三十五)
几天来,郑小云总是神思恍惚,茶饭不思。爷爷和房东老太见了,都心痛不已,却又无可奈何。
郑小云是个感情专一的姑娘,这陈逸枫是她的初恋,但她已将自己的一生,准备全部交给陈逸枫了。
自从第二次和陈逸枫见面以后,他的音容笑貌,他的翩翩风度,无一不深深地印在了郑小云的脑海里。特别是自从听说长沙警界出了个神探陈逸枫后,就更加勾起了她对他的无尽思念和牵挂。
郑小云考虑再三,觉得还是应去长沙走一趟,一是看看那当了警察的陈逸枫是不是自己的心上人;二是万一此人不是自己要找的人,顺便看看长沙也是好的。
郑小云的这一想法,立即得到了房东老太的支持。
她拿出陈逸枫送给她的钱,对郑小云道:“这是节省下来的二十元,全在这里了。你先拿着,作去长沙的路费。”
忍住激动的泪水,郑小云道:“您真是我的好奶奶,我不会忘记您的。”
房东老太嗔道:“傻丫头,说这些干什么?这本就是陈逸枫给的,你拿去作看他的路费,是正当的。只是路上要多加小心,别让爷爷和我担心。”
点了点头,郑小云道:“我会注意的。我准备现在动身,爷爷回来后,烦您给他解释一下。用不了多久,我就会回来的。”说完,便简单收拾了一点随身衣物,告辞房东老太上路了。
郑小云没到过长沙,上次和爷爷逃难来衡阳,虽然路过长沙,那只是在很远很远的外围。因此,去长沙到底怎么走,她并不知道。好在她人聪明,嘴巴也甜,边走边问,大方向还是对的。
这一天,她也不知到了什么地方。眼看天将中午,感到肚子有点饿了。见前面有一小镇,便走进小镇,寻了一家很小的餐馆,买几块大饼充饥。
正在这时,进来几个年轻人。见郑小云单身一人,长得却如花似玉。便都用色眯眯的眼光打量着她。
其中一个脸上有一块疤的人道:“姑娘一个人吃饭,太寂寞了,我来陪你如何?”
见郑小云只顾自己吃东西不搭理她,便走上前一手夺过她的大饼,随手往地上一丢道:“如此漂亮的姑娘吃这种粗粮,太可怜了!走!跟大爷我吃香的喝辣的去。”说完,拎着郑小云的手就往外拖。
知道是流氓滋事,郑小云已吓得花容失色。边往后退边哀告道:“大哥行行好,小女子还有急事要赶路,您就别难为我了吧!”
流氓见郑小云不从,顺手就是一耳光,郑小云粉嫩的脸上,立即留下五个手指印。
流氓道:“既然大爷看上你了,不去也得去。”接着,又上来两个流氓,一人抓着郑小云一只手往外使劲拖。
就在这时,先进店来坐在靠墙角上的一名老道士发话了,只听他不急不慢地道:“如今真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了。朗朗乾坤之下,居然强抢过路民女,可卑啊,可耻!”
这几句话似乎声音不大,尽管郑小云嚎哭涟涟,却仍被这话声盖过去。几个流氓回头一看,店里除姑娘和老板外,外人就只这个道士。老板早吓得躲到里面去了,说话的当然就是这道士了。
脸上带疤的打量一眼道士,见他头发胡子皆白。虽然精神不错,但毕竟老不中用了。便用手指着道士道:“刚才发声的是你吗?”
道士道:“当然是贫道,你肯听吗?”
脸上带疤的怒道:“臭牛鼻子,关你什么事?你想多管闲事吗?”
道士道:“我不想管闲事,只要你放下这位姑娘,将扔掉的大饼赔给她,就没什么事了。”
带疤的一听,怪眼一翻,勃然大怒道:“臭牛鼻子,敢管大爷的事!”说着,便猛挥铁拳,向道士鼻子狠砸过去。以带疤的五大三粗的个头,这一拳若被砸中,还不将道士的鼻子砸个稀烂?
第143章·(三十六)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