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心理学与读心术

_3 晨曦(当代)
2.在言谈中,注视对方,表示让对方注意自己所谈的内容;
3.初次见面时,先移开视线者,表示希望处于优势地位者;
4.被对方注视时,便立刻移开视线者,大都有自卑感或缺陷;
5.看异性一眼后,随即故意移开视线者,表示有着强烈的兴趣;
6.斜眼看对方者,表示对对方非常有兴趣,但又不想让对方识破;
7.翻眼看人者,表示对对方存有尊敬与信赖;
8.俯视对方者,想显示对对方的一种威严;
9.视线不集中在对方,很快移开视线者,大都为性格内向者。
为什么说眼睛是五官之王 目光对结果会产生什么影响
只有当两个人彼此目光相对时,才算是真正形成了互相沟通和交流的基础。所以,在面对面的交谈中,你送出的目光会对交谈结果产生重大影响。
为什么说眼睛是五官之王 送出一个什么类型的目光
如果你是一位经理,要训斥犯错的下属,或者你是一位要训斥孩子的母亲,那么,你该采用哪种目光呢?如果你用普通社交场合的目光看着挨训的人,你的训斥就无法触到他们的痛处,不管你用多大的嗓门或者多么具有威胁感的话语。因为,社交场合的目光会削弱训斥的威力,暧昧的目光则会让挨训的人感到窘迫或是尴尬。这个时候就应该采取威严的目光,这将会让犯错的人感受到你的怒火,并且铭记教训。
因此,在面对面的交流中,学会在不同情况下运用不同目光,将会对社交产生极大影响。目光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社交场合的目光、暧昧的目光和表达权力的威严目光。
1.社交场合的目光
在普通的社交活动中,注视者的目光主要集中在由对方的两只眼睛和嘴巴组成的三角区域内,大约有90%的时间里目光都停留在这个三角区域。我们通常是在毫无威胁感的环境下把目光投向这个区域,而且,我们注视的目光也会让对方觉得安心,认为我们没有侵略性。
2.暧昧的目光
当两个人从较远的距离逐渐走近时,他们会很快地扫视对方的脸和其他较低的身体部位,以便判断对方的性别,然后第二眼便是衡量自己对对方的兴趣有多大。这种带有暗示的目光所投向的部位一般是从对方的两眼之间往下延伸,一直到下巴以下的身体部位。在近距离相遇时,目光投向的区域可能是一个三角形,由两只眼睛和胸部组成;而在远距离相遇时,目光则可能向下延伸到腹部甚至更低的部位。
男人和女人通常都是通过这种暧昧的注视目光向对方表达自己的兴趣,而对方如果也对眼前的人很有好感,就会回报以相同的注视。尽管很多人都强烈否认,但通过录像机的真实记录,我们发现大部分人都是在别人身体上迅速扫视两眼后,才把目光停留在对方的脸上,哪怕就是修女,也有着这样的本能反应。
不过,在面对面交谈的时候,把目光投向地下,对于男人和女人有着不同的含义。对男人来说,这样的动作表示他想再好好看看这个女人。对女人来说,这可能有双重含义:一是想再仔细看看这个男人;二是以低垂的目光向男人传递出温顺的信号。
3.威严的目光
想象一下,如果对方的额头正中长了第三只眼睛,把你的目光投向假想的第三只眼睛与其他两只眼睛所组成的三角区域内。这种注视肯定会让他人感觉到你的威严。
这种威严的注视不仅会使气氛变得十分严肃,而且能让那些讨厌的人立刻闭上嘴巴。只要你不把目光移到对方眼部以下的区域,压迫感就会始终伴随他们。在友好或是浪漫的场合,千万不要采取这种威严的目光。但是如果你想要吓唬谁,或者有什么人总是絮絮叨叨惹人烦,那么就使出这个招数,一定非常奏效。
在特定的社会交场合,如果你的眼睛看起来显得温和柔弱或者怯懦无力,我们建议你练习这种威严的凝视,来让自己更具备威严的感觉。当你可能受到别人的攻击时,试着不要眨眼,并且死死盯住对方的眼睛。盯着攻击者的时候,要把眼皮压低,视线尽量集中在对方的眼睛上。这种目光也是肉食动物在袭击猎物前使用的眼神。如果你面前站着好几个人,你还可以在不眨眼的情况下将目光在他们身上一一扫视。这样,看到你这种目光的人一定都会产生恐惧的情绪。
另外,在用目光扫视其他人时,应该先移动眼球,然后再让头部跟随自己的目光缓缓转动,但是你的肩部必须始终保持静止。在电影《终结者》中,面对那些妄想控制人类的智能机器人,阿诺德·施瓦辛格就是用这种威严的凝视,把恐惧的情绪注入他们的心中。不过,无论如何,更明智的做法是不要招惹那些难以打发的人,只跟和善友好的人打交道,这样你就不必使出威严的凝视这一撒手锏了。
为什么说眼睛是五官之王 为什么要学会用眼睛社交
在我们和别人交谈时,有的人会带给我们舒服愉快的感觉,有的人则会令我们局促不安,甚至还有一些人会让我们觉得不可信赖。这些感觉的产生都是从眼睛开始的,而且往往取决于对方注视我们的时间有多长或者面对我们注视的目光,对方有着怎样的反应,等等。
眼神交流在人际交往中相当重要。一般来说,当我们和别人说话时,40%~60%的时间里,我们会和对方目光相接;而在聆听别人说话时,这个比例会上升至80%。但是,这个普遍规律并不通行于全世界,在日本和某些亚洲、南美国家,长时间的注视会被认为是挑衅或者失礼的行为。日本人在和别人交谈时,常常将脸转向一旁或是看着对方的咽喉部位。如果是对日本文化不了解的欧美人,碰到这样的情况一定会相当局促不安。
在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如果想和其他人建立起和善友好的关系,就应该在谈话时多向对方报以注视的目光,这个时间比例至少应该达到60%~70%。这样的做法一定会让交谈对象对你产生好感。反之,如果在和别人谈话时紧张怯懦,注视对方的时间还不到三分之一,那么对方对你产生不信任感,也就没什么可奇怪的了。这同时也说明,为什么我们在商务谈判时不能戴墨镜,因为这会让对方认为我们要么是借着镜片的掩护盯着他们,要么是躲在镜片后逃避他们的目光。
用目光投送你的真诚和温暖
目光交流是社交礼仪的要素之一,它对大脑感知欣慰、恐惧和愤怒具有重要作用。在出生的72小时内,婴儿的目光就会一直追随自己的母亲。当母亲靠近他的瞬间,婴儿的眼睛就会睁得大大的,同时,母亲也会睁大眼睛看着自己的宝宝。
就是说,目光对大脑感知欣慰、恐惧和愤怒情绪具有重要作用,而处理潜在威胁的大脑区域如何工作,取决于对方是否在看着你。
比如,在病人身患重病的时候,他们特别需要家人和医护人员的悉心关照,这个时候,护理人员就需要增强“目光护理”的意识,通过目光护理与患者进行心理、情绪等方面的交流,让患者从内心感知医护人员与家人的关爱与帮助,病毒的侵袭隔断不了那真诚、诚挚的目光。
为什么说眼睛是五官之王 用目光投送你的关注(1)
当有人向你投来了注视的目光,就表示对方对你有兴趣、想亲近你或关心你。每个人都渴望被关注,如果对方不看你一眼,就是我们常说的“完全不把你放在眼里”,就可认为他对你缺乏兴趣或不想关注你,是看不起你的做法。还有可能是这人心里有鬼,对你怀有歉意所以不敢看你,又或是对方很在意你,对于见你感到有点羞怯。究竟是哪种情况,要根据实际具体分析。
如果有人想贬低你,他会不礼貌地长时间地盯视你,虽然他也向你投来了注视,但那是一种让你受不了的目光。这种盯视,在敌对的双方间,常常可以看到。
如果走在大街上有完全陌生的人凝视着你,你会感到反感,甚至感到焦虑,会下意识怀疑自己的穿着打扮是否不得体。互不相识的人,偶然视线相遇,一般会迅速转移视线,自然地避开对方的视线,因为被别人注视得太久,会觉得心理被看透了,有一种受到了侵犯的感觉。因此,在公交车站或电影院门口,和后面的人背向排列,除了是作前进的准备,还有避免和陌生人视线相遇的目的。如果互不相识的人交换视线,眼神中透露出想说话的欲望,则代表这两个人想要沟通。
用目光争取主动
目光的移开有主动和被动之分。主动移开目光的人是一种强势的表现;被动移开目光的人,可以视为是在逃避他人的目光。
初次见面的人,谁先移开目光谁就握有主动权。在交谈时,如果自认为站在高于对方的地位,那个人就会试着先移开目光。这样做会让对方处在被动的局面,对方就会很介意,无端地猜想先移开目光的那个人的想法“他是不是讨厌我”或者“他对我有什么不满”,这样一味介意对方的目光,完全被引入对方的领域。由此可见,初次见面时,快速移开目光的人,比较具有攻击性。
但是如果两个初次见面的人,已经寒暄了很久,有一方还没有移开目光,或者两个有敌对倾向的人一直瞪着对方,谁都不愿先移开目光。这两种情况都是想要握有主动权的表现,以致不得不增加眼神互相注视的时间。基于约定俗成,多数人在刚开始说话以前,或前四句话以前,会移开目光转而看别的地方;而当话说完时,大家又会把目光挪回来注视着对方。
对于双方目光的注视交接,人们还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要是有人盯着我们看而被我们正巧发觉了,那个人就有义务首先移开视线。要是我们盯牢他的眼睛,他还是不把视线移开,我们就会感觉很不舒服,或者感到难堪和恼怒,认为这个人别有用心。
被动地移开视线,不是指被人强迫移开视线,而是指逃避视线。不愿意接受别人的视线,不愿和人进行目光接触,是犯错的人、内向的人、有愧疚的人常做的动作。简单地说,就是一种鸵鸟的心理,像鸵鸟一样把头埋进沙子里,以为自己看不见对方,对方必定也看不见自己。事实上,躲避别人视线的人,肯定极不愿意看到对方,同时,他心里也根本不想让对方看见自己。
为什么说眼睛是五官之王 用目光投送你的关注(2)
不可长时间死盯对方
虽然大家都认为注视说话人的眼睛是诚实的,但也不可能自始至终注视,这会给说话者带来极大的不安感。因此,要看出一个人的意图,必须观察他讲话讲到何处时,进行视线交流。当人们开始说话时,一定先把眼光从对方那儿移开,这是一种避免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在谈话之初和谈话结束时,抬起视线注视对方的比例较高。在谈话开始时,视线交流的目的是通知对方要开始讲话了,能引起对方的注意;讲话结束时抬起视线,就是想知道对方到底了解了多少,并判断出对方的心理动态。
切记不可死死盯住人不放,哪怕这人是正在和你交谈的那位,长时间地凝视是不适合用于社交的。盯视只可以在非人的场合使用,比如艺术品、雕塑、风景、动物、舞台表演等。随心所欲地凝视这些东西,想看多久就看多久,要看多仔细就看多仔细,都不碍事。可如果对象是人的话,就要表现出应有的礼节和尊敬。
通常,与人交谈时,视线接触对方脸部的时间应占全部谈话时间的四分之一。超过者可认为对谈话者本人比谈话内容更感兴趣;低于则表示对谈话内容和谈话者本人都不怎么感兴趣;但从头至尾都几乎不看对方,那就是企图掩饰什么的表现,有可能是用不看对方的方式来抑制深藏于内心的欲望。
学会通过目光捕捉对方心理
交谈就像打乒乓球,有发球的一方,即说话的人,也有接球的一方,即听话的一方。我们要学一些用目光捕捉对方心理的知识。
对听话的人来说,目不转睛地注视对方谈话的人较为诚实,但暴露出这个人沟通的技巧不足,要适宜地移动目光才能使对方感觉更舒适。说话的人话还没有讲完,听者就不再回头看讲话者,而看别的地方,这表示听者不完全赞同说话的人,和他的想法有点出入,也暗示听者内心有隐匿的成分。在交谈中,听者听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时,也会全神贯注地凝望着对方。说话的人望着听者,而听者看别的地方,听者发出的信号是,不想让别人知道他心中的感想。
对正在说话的人,从他的视线动态也可以看出他的心理状态,以及是否心口不一致。一个人说话时,把眼光看向别的地方,说明他还没有表达完他的意见,不想让别人打岔。要是他中止了谈话,目光凝视着对方,这就是他已经把话说完了的信号。如果他中止谈话后,并不把目光望着交谈的对方,这就是说他的话还没讲完,不过是暂时停顿一下,想听一下对方的反应或考虑一下以后的话该怎么说。要是说话的人一味看着别的地方,可能是在表示对自己所说的话并没有十分的把握。
读懂表情及表情背后的“文章” 表情很多时候就是一张“面具”
人的脸部有43块肌肉,基于人们对“甜”和“苦”的生理反应,形成了“愉快”和“不愉快”两种最基本的表情。心情“愉快”自然面部的肌肉松弛,而心生“悲哀”,自然会伤心落泪,甚至表情比言语更能明显地表达心理的动态。
比如,动物遇到敌人,会龇牙咧嘴,让敌人不敢靠近;当阳光耀眼的时候,则会皱起眉头来挡住点阳光,以便看清对方的一举一动。所以人类发怒时,也会咬牙切齿,横眉瞪眼。人类与动物表情不同的是,动物不会隐藏心思,而人类则不可能把任何情绪都表现在脸上。表情对于人来说,是心情的写照,更是一种沟通交流方式。它常常与说话内容配合,因而使用频率比手势高得多。所以当一个人在说谎时,他的表情也往往跟着在说谎。
表情是我们内心的晴雨表,也是当今社交活动中少数能够超越文化和地域的交际手段之一。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肤色、不一样的语言,却可以用笑脸传递共同的心愿。然而,表情也具迷惑性,稍不小心,我们就会被表情蒙蔽,作出错误的判断。正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看到一只龇牙咧嘴的狗,我们可以确定它是愤怒的、有恶意的;但若是见到一个笑容满面的人,我们却不敢肯定他是不是“笑里藏刀”。这一切都是因为:
1.表情可以人为控制
面部表情的动作大多遗传自我们的祖先,但后天学来的也占不小的比例,比如新生儿就能模仿父母的表情。因此表情是可以人为地加以控制的,既可以夸张也可以抑制,还可以掩盖和伪装。演员就是通过想象和模仿,真实地体验所扮角色的感情的。
2.文明礼仪需要一张“面具”
今天,表情不再只是一个内心符号,其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生意的洽谈中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对方由于始终面露笑容,给人似乎极为满意的回应,本以为成交必然毫无问题,后来却发现对方以各种理由加以婉拒。由此可知,当时的面露笑容只是一种伪装,这时表情变成了一种交际手段,使人看不清对方的“庐山真面目”。
3.人有自我保护的本能
人类有自我保护的本能,没有人愿意把内心活动完全暴露出来,每个人或多或少地需要自己的“隐私”。某些人在某些场合很担心自己的心理动态被察觉,于是极力隐藏内心活动,表情和内心形成鲜明对比,别人无法从表情看透其内心的真实感情。
虽然人们极力戴上“面具”来掩饰自己的内心,但面部的细微表情还是会出卖他们,所以只要我们能够学会如何观察人的表情,也就可以读懂潜藏在人心中的秘密。
读懂表情及表情背后的“文章” “无表情”不等于“无感情”
生活中有个别人不管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都不露声色,这副没有表情的面孔几乎没有动作。无表情的面孔最令人窒息,它将一切感情隐藏起来,叫人不可捉摸,它往往比露骨的愤怒或厌恶更能深刻地传达出拒绝的信息。其实,对于社交高手而言,这种情况不难破解。
无表情≠无感情
无表情的人很多时候都是在极力压抑情感。因此,从面无表情的脸上可以看到同说谎者的表情类似的内心痕迹。随着面无表情者心情的变化,脸部的肌肉不变化,必然会呈现不自然的表情,例如会眨眼、皱鼻子、脸部抽动等。这些都表现出了内心的不满或自卑感。
同样的无表情,有时还展现出极端的不关心和忽视。比如,当一个女孩对一个男孩产生爱慕之心时,由于羞于对自己爱慕的对象表现得过于露骨,也不想让第三者知道,这就使她进入了左右为难的状态。所以,当你喜欢的对象对自己露出这样毫不关心的表情,而非厌恶或戏谑,就说明他(她)心中在乎你,此时就可以继续向他(她)传递自己的心意。
注意脸部的重要线条
我们应该知道,脸上的某一块区域对辨认某些情绪特别重要。对于悲伤与恐惧而言,眉毛及额头就特别重要;而厌恶与喜悦的情绪则以嘴巴的表情最有意义。只要抓住对方脸部几个重要的线条,特别是眼部和嘴周围的肌肉动作,我们就能理解这人的真实情感。那么,人的脸部究竟有哪些重要线条值得注意呢?
嘴角的线条首当其冲,应注意嘴角是上扬还是下垂,嘴是张开还是紧闭。眉眼处的线条也很重要,应注意眉毛是上扬还是下垂,眼角是上扬还是下垮,眼睛是睁大的还是微眯着的。还要注意额头,眉毛上扬到额间有横纹,眉头紧蹙则眉间有直纹。忽略了这些细节,就无法看到他人稍纵即逝的微妙情感。
抓住无意识情态
我们的表情时常在隐瞒或伪装自己,因此,要探知一个人的真实情感是很困难的。不过,当一个人表面上装得若无其事,以克制自己的情感时,其心理线索仍然是有迹可循的。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要控制发怒或忍耐不愉快的事,精神会绷得很紧,表情也会随之僵化,甚至出现面部痉挛。这种心理状态和一个吹胀的气球类似,也就是当用手捏住一个地方,别的地方就会鼓起来了。所以当我们在情绪高昂时,精神的紧张度有所增加,这时如果内在的情绪没有外露,肌肉就会变得紧绷,必定会通过某些细节表现出来。如过分地皱眉、不停地眨眼、不正常的面部抽动、鼻尖出现皱纹等,这都是被压抑的情感在无意识地表露。总之,通过这些不均衡的表情,我们可以初步判断这个人正在隐瞒自己真实的情感。
抓住瞬间的“微表情”
谎言在人的生活中非常普遍,因为谎言能掩饰人的真实想法,从而博得别人的好感。所以普通人10分钟说3次谎就不足为奇了。
掠过脸上的细微表情往往暴露出说话人真实的感情。看破谎言的关键在于对脸部和手部动作的观察,特别要注意眼和嘴周围肌肉的动作。比如说,当人觉得自己撒谎成功的时候,嘴角会微微上翘。这种被称为“微表情”的表情只持续不到005秒。只要善于发现,就能经常注意到这种“微表情”,比如说谎时面目表情不对称、频繁眨眼等。
当一个人试图唤起自己的记忆回答问题,他会把目光暂时移开;如果撒谎时,他早有准备,不用唤起记忆,目光则不会移动。过去,我们觉得一直注视我们说话不移开眼光的人是真诚的,说谎的人不敢看着对方。实际恰恰相反,越是心里“有鬼”越倾向于看着对方说话。
还有人“睁着眼说瞎话”,明明清楚对方提出的问题,却说“我怎么知道”,此时多半他(她)的一边眉毛正往上扬。
读懂表情及表情背后的“文章” 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好脸色”
这里的脸色,也是我们所说的表情的一种。
每人都有一张脸,人与人的脸由于五官的排列或所占的位置比例不一样,再加上脸上的五官可以任由人的心、脑所牵制,所以起变化出来的脸色也就不一样。
有的脸色你是可以不看的,比如售货员的脸色,如今的商品琳琅满目,商店比比皆是,你没给好脸色我可以不买你的东西而离得远远的。可是,有的脸色你却不得不看。比如你的上司的脸,你几乎每天都在他的公司干活,你是非看不可的。再就是关起门来的一家人,你每天吃喝拉撒在一起,抬头不见低头见,这其中只要有一张脸摆起了面孔,那其他人员的心情就不会好到哪儿去。难怪有些孩子把父母的脸看做晴雨表,是欢喜还是悲哀,是高兴还是懊恼全由他们的脸色儿决定。而一家人之中,无论哪一位成员发“神经”,为一丁点儿小事摆起一副面孔,那这家的餐桌上即使有山珍海味也会什么味都吃不出来。
“好语一句三冬暖,恶言一句三伏寒”,每个人都在寻找最好的说话技巧,却不知和颜悦色的脸部表情最温暖人心。《论语》记载了一段关于孝的对话。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什么意思呢?子夏问:“怎样做才是孝道?”孔子说:“最难的是在子女的脸色上。如果遇有事,就由年轻人去操劳,而对于老年人,就只关心他们有没有吃饱吃好,难道说这就是孝了吗?”孔子的话不愧为经典,仔细想想,孝道的最难之处不就是每天都能对自己的父母和颜悦色吗?
我们要给人以好脸色,自然也要学会看人家的脸色。父母看孩子脸色,孩子看父母脸色,上学看老师的脸色,就医看医生的脸色,工作看上司脸色,人生在世,就必须看别人的脸色。相应的脸色是一个人喜、怒、哀、乐的写照,脸也是一个人的“面子”所在,考虑到了别人的面子,就会顾及他人的感受,适时给人台阶下。
“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这不是圆滑世故,而是一种敢于正视现实的表态,是一种冷静睿智的表现,提醒一个人不要冲动、冒失。
走家串门,你是否受欢迎,对方给你的脸色就是对你的答复:喜欢还是讨厌,欢迎还是拒绝。不看脸色,肯定吃亏。出门办事,特别是普通老百姓,如果没个熟人照应,“门难进,脸难看”是必定的。
曾有一位为自己工作调动而看尽各种脸色的朋友说,如果下刀山下火海能办成事而可以免去看那一张张冷漠无情的脸,他宁愿去尝试一下。
由此看来,人的脸色可不能随心所欲的变,即使自己难以控制,也要考虑一下别人的感受。因为,你的脸除了蒙在被子里外,其他时间基本上是与别人相对的,是让别人看得到的。也就是说,你的脸色往往会影响到别人的心情,有时甚至会传染给别人,会剥夺别人的欢悦和快乐,同时也会给自己带来不悦,只有弊而无一利。
生活赋予了我们很多的快乐和幸福,即使经常有某些不尽如人意的事让你心烦,你也应该尽量不把难看的脸色展示给别人。多一些豁达和宽容,多一些开心悦怀的笑,自己高兴别人也快乐,于己于人都有利。
秀色可餐,脸色可读,但愿能在你的脸上读出甜蜜和快乐。
读懂表情及表情背后的“文章” 看脸色既可知健康,也可知…
中医看病要望、闻、问、切。看脸色是第一步。这是由于人的全身气血的盛衰,常常从脸部显示出来。身体健康的人,脸色红润,表示血气充盈;而身体不适的人脸色苍白,表示血气虚衰。对一般的中国人来讲,健康人的脸色通常是微黄,红润而有光泽;不健康的人常常表现出多种异常的脸色,如苍白、潮红、青紫、发黄、黑色等。
观脸色知健康,也可知心情。观察一个人脸色的变化,比观察一些细微的表情变化更容易,相对而言,脸色变化在面部停留时间更长,更不容易隐藏。
脸红是最常见的脸部颜色,害羞、愤怒和高兴等心理,使大脑皮质刺激肾上腺,肾上腺素导致更多局部血液流过脸颊,脸就不由自主地红了。这是泛泛而论的脸红。不同情绪的脸红,还要结合不同的情况具体看待。如果脸红是因为与不熟悉或与比较重要的人交往,出现心跳加快,脸部发红,说明这人很紧张、激动或内向,我们就要给他安慰和鼓励。人在感到尴尬时也会脸红。法国影星苏菲·玛索在2005年的戛纳电影节上,不小心走光了,她的脸上也出现了尴尬的红颜。此时的脸红是伴随突如其来的羞涩感产生的自然反应。而紧张时的脸红,常常伴随鼻尖和额头细细的汗珠;害羞的脸红则是双颊似桃花拂面的微红;愤怒的脸红,通常满脸通红,颜色很深,就是所谓的“脸红脖子粗”。
此外,稍有不悦时,脸大多是灰色的;对人不满或者快要暴发愤怒时,脸就成了青色;惊吓过度,脸大多是白色的;如果正在隐瞒不可告人的事情,脸也会变白;在极度气愤的时候,脸部就会红一阵、青一阵,有时转为苍白,这是肾上腺素一阵阵地大量分泌,使血管收缩,交替充血贫血或使血管较长时间地处于贫血状态的缘故。
所以,通过看脸色来洞察对方内心的动机是有章可循的,而且历史上这方面的人才也是非常之多。春秋时期的淳于髡就是这样一个“高手”。
当时,梁惠王雄心勃勃,广招天下高人名士。有人多次向梁惠王推荐淳于髡,因此,梁惠王连连召见他,每一次都屏退左右与他倾心密谈。但前两次淳于髡都沉默不语,弄得梁惠王很难堪。事后梁惠王责问推荐人:“你说淳于髡有管仲、晏婴的才能,哪里是这样。要不就是我在他眼里是一个不足与言的人。”
推荐人以此言问淳于髡,他笑笑回答道:“确实如此,我也很想与梁惠王倾心交谈。但第一次,梁惠王脸上有驱驰之色,想着驱驰奔跑一类的娱乐之事,所以我就没说话。第二次,我见他脸上有享乐之色,是想着声色一类的娱乐之事,所以我也就没有说话。”
那人将此话告诉梁惠王,梁惠王一回忆,果然如淳于髡所言;他非常叹服淳于髡的识人之能。
就是说,当人们与他人交往时,无论是否面对面,都会下意识地表达各自的情绪,与此同时也注视着对方做出的各种表情。正是这种过程,使人们的社会交往变得复杂而又细腻深刻。
狄德罗在他的《绘画论》一书中说过:“一个人心灵的每一个活动都表现在他的脸上,刻画得很清晰、很明显。”
如下这些“脸语”是比较容易读懂的:蹙眉皱额表示关怀、专注、不满、愤怒或受到挫折等情绪;双眉上扬、双目睁大,可能是表现惊奇、惊讶的神情;皱鼻,一般表示不高兴、遇到麻烦、不满等。
愉快的表情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有被观察的机会,它的特点是:嘴角拉向后方;面颊往上抬;眉毛平舒,眼睛变小。
不愉快的表情,它的特点是:嘴角下垂;面颊往下拉,变得细长;眉毛深锁,皱成“倒八”字。
另外,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发自内心的感情通常由右脑控制,却具体反映在左脸上;而左脑则专司理智性感情,然后反映在右脸上。因此左脸的表情多为真的,右脸的表情有可能是假的。若想知道对方的真实感情,必须强迫自己去观察对方的左脸。
当然,仅从一方面就来评判一个人的性格显然是不对的,要养成正确的判断力,还要避免“假性沟通”。假性沟通是指人们在互相交流时,只考虑到他人的语言用词与身体表情的表面含意,而忽略其深层的真正意义。如一对总是各忙各的夫妻,难得聚到一起,妻子表情诚恳地对丈夫说我们好久没有一起好好吃顿饭了,事实上,她希望同丈夫好好聊聊。如果丈夫仅仅就妻子言辞的表面意义,而只陪她吃一顿饭,必然会造成误会。
在高明的观察者看来,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一张反映自己心理情绪的“海报”,而这也是表现其内心风云的“气象报告”,就看我们能不能在社交中对这些“报告”进行又快又准的解读。
读懂表情及表情背后的“文章” 读懂眉毛的“七十二”般变化…
观察一个人的心境,不一定要通过和他交谈才能了解,对方眉毛的细微变化,就能传递出许多信号。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琳·克拉森认为,当眉毛向下靠近眼睛时,表示他对周围的人更热情,更愿意与人接近;而眉毛上挑,则表示这个人需要尊重,需要更多时间适应现在的场合。“如果你遇到的人将眉毛向上挑,此时不要靠他太近,可以先与他握手,让对方主动靠近你,以免让他感觉不舒服”。
据统计,眉毛有大约20种动态,观察对方眉毛的一举一动在第一次见面时就把对方的性格猜个八九不离十。很多精明人就是善于捕捉以下细节:
1.皱眉
皱眉是一个人把眉头皱起,其中的原因很多:比如当一个人对对方所提出的问题迷惑不解或者是否定的时候,会情不自禁地皱起眉头;如果是受到侵略、心感恐惧时,人也会皱眉,在这种情况下,人不仅会低眉,还会将眼睛下面的面颊往上挤,以提供最大的防护,这时眼睛仍睁着并注意外界动静,便形成了皱眉的动作。眼睛周围的肉上下压挤的形式,是面临外界攻击时最典型的本能反应,当然如果是突然遭遇强光,也会出现这种皱眉的动作。
2.扬眉
这个表情分为双眉上扬和单眉上扬。当人的某种冤仇得到伸张时,常会扬眉吐气。一个眉毛高挑的人,正是想逃离庸俗世事的人,通常有自视高深的傲慢表现。双眉上扬,是人在极度欣喜或者极度惊讶的情况才有的眉毛动作,在这种情况下,对方的心情起伏一定比较大。如果你想告诉对方什么事情的话,最好等他的心情平复了以后再去。单眉上扬,是表示不理解、有疑问的一种动态,说明他正在思考问题。
3.耸眉
该表情是指眉毛先扬起,停留片刻后下降的一种动作,通常还伴随着嘴角迅速往下一撇,而脸上其他部位却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这表示的是一种不愉快的惊奇或者是无可奈何。另外,对方在强调自己观点的时候,也往往会出现这种动作,目的是要让你赞同他的观点。
4.闪眉
这个表情是指眉毛闪动,眉毛先上扬,然后在瞬间下降,表示一种友善。当两位情人相见的一刹那,往往会出现这种动作,而且常会伴随着仰头微笑或者拥抱。眉毛闪动如果出现在对话里,则是为了加强语气。每当要强调一个字时,眉毛就会扬起并瞬间落下,这是在表示:“你最好记住我所说的每一个字。”
读懂表情及表情背后的“文章” 读懂眉毛的“七十二”般变化…
5.眉毛抬高
该表情分为眉毛完全抬高和眉毛半抬高。眉毛完全抬高是表示完全不可置信的一种动作,当刚接触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的一刹那,我们就会有这种眉毛表情;眉毛半抬高表示“大吃一惊”,和完全抬高有相似之处,只是程度不太一样。
6.眉毛降低
此表情分为眉毛半降低和眉毛完全放下。眉毛半降低是很不理解的姿态,对对方所做出的举动存在着一定的疑惑。眉毛完全放下是表示非常生气,已达到了“怒不可遏”的程度,如果谁在这个时候还去惹他,那就等于是老虎嘴上拔毛——找死。
7.倒竖眉
眉毛倒竖、眉角不拉,说明对方极端愤怒或异常气恼,说不定是有人背叛了他,或者是被人耍了。反正就是老虎发威了。
8.眉毛上下活动迅速
说明心情愉悦、内心舒畅或对你表示亲切,在对你的观点表示赞同的时候也会以这种动态来表示。
9.锁眉
锁眉指的是紧锁眉头,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内心极度忧虑或犹豫不决,这个时候非常需要别人的劝慰。
10.舒眉
正好和锁眉相反,此时的心情比较愉悦、坦然,正是适合外出旅游的好机会。
眉毛虽然也只是人面部一个很小的部分,有人的眉毛甚至不是十分的明显,但作用却很大,它的一动一静,都会无形中透露了你的心境,如果要不想让别人看透你的心思,你就得让自己的心态再老成一点,最好能处变不惊,但尽管这样,也不能完全阻止对方发现你的心境。当然,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小部位的举动,帮助我们完成一些社交任务。
读懂表情及表情背后的“文章” 笑其实是一件严肃的事情
对心理学家而言,笑也是一件严肃的事,因为笑能透露人的某种心理。
心理学家们发现:笑是人类与他人交流的最古老的方式之一。但是很久以来,人们只把笑当成是幽默感的体现,人类笑是为了和别人团结一致或者嘲笑他人,要么就是用笑和别人调情。说到底,我们中的每一个人早在学会说话之前就学会“笑”了,但是真正了解“笑”,掌握“笑”的内涵的人却不多。
女人比男人更擅长笑
当男人发出低沉的笑声时,频率达到43赫兹,而女人尖锐的笑声能高达2083赫兹,甚至能让玻璃破碎。此外,女人的笑声更加动听,而男人大多数时候只能喘息一样地笑。但是当男人们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更能笑。当女人和男人在一起时,她们笑得更多。
当女人和陌生男人交谈时,如果她只发出“哈哈哈”的笑声,那就说明她没什么兴趣。如果女人笑出声的次数越多,那么她对这个男人的兴趣越浓厚。当她的盈盈笑语和那个男人的话语同步产生的时候,她的兴趣就最浓厚。
女人比男人更会利用笑
女人为什么比男人更懂得笑的艺术?这是因为女人要比男人更需要主导“找伴”的过程。相比而言,男人不像女人那样挑挑拣拣,所以他们的交流技巧,包括笑的技巧,始终停留在比较粗糙的阶段。
笑不仅仅是个人感觉舒适或者高兴的表现,笑还能让人在面对其他人时唤起某些情绪。女人好像能通过她们笑的方式向男人提出要求,愿意和他们下次再见面。女人这样还能不用说出自己的意图,微妙地表示接受一个男人或者干脆拒绝。
因此,女人的笑不仅是用来征服异性,它还能帮助女人摆脱男人潜在的侵犯计划。比如,单调的“哈哈哈”笑声既能达到了防御性的目的,同时又不让男人丢脸。
不同的笑和地位有关
关系不错的男人在一起时,他们用哼哼的笑声和咳嗽的声音互相逗乐,这样能让他们之间的交谈一直保持积极的方向。或许男人们之间形成这种“笑的联盟”,可以阻止互相间竞争和侵犯性的感觉产生。
在我们生活的各方面,笑都会对其他人产生影响。嘲笑的笑声把“受害者”搞得像傻瓜,把自己弄成侵犯者。一个团体内的人如果嘲笑一个人的话,等于把他排除在这个团体之外。尽管职员的上司经常是无趣的人,他们还是用一种低声下气的笑表示附和——这都是为了在上司那里得到一个好印象。而上司们则用一种不同的笑让下属感觉自己的主宰力量。如果他们不采用一种简单的“呵呵”笑的话,却要边说话边放肆地笑,那么就要失去下属对他们的尊敬了。
读懂表情及表情背后的“文章” 你以后还敢随便笑吗(1)
1.经常悄悄笑的人
这种人的性格比较内向、害羞,头脑缜密而冷静,他们总是能作为一个旁观者来看事情,而且很善于隐藏自己,轻易不会将内心真实的想法透露给别人。这种人大多能委以重任,有领导的风范。
2.开怀大笑的人
这种人的性格一般比较豪爽,心胸开阔,眼光不势利,不嫌贫爱富,不欺软怕硬,比较正直。在别人犯了错以后,他们也会给予最大限度的宽容和谅解。当别人取得成就以后,他们很少产生妒忌心理,只会送出自己真心的祝愿。他们比较有幽默感,总是能在不经意间给周围的人带来快乐,同时他们还极富有爱心和同情心,经常会力所能及地给别人适当的帮助。
3.放声狂笑的人
这种人表面上比较木讷,但笑起来却一发而可收拾,或者经常放声狂笑,笑得甚至是前仰后合。这样的人性格比较直率和真诚,重义气,重感情,开始与这种接触可能会给人冷淡的印象,但一旦与其真正地交往,他们一般是十分看重友情的,并且在一定的时候,能够为朋友作出牺牲。所以,这种人的人缘也比较好,能够营造出良好的人际关系。
4.笑起来发出“哧”的声音的人
这样的人对自己非常严格。他们的创造性也很强,想象力比较丰富,常常会有一些惊人的举动。而且他们很有幽默感,这是聪明和智慧的一种自然流露。一旦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必能全力以赴,不畏艰辛,奋战到底。
5.小心翼翼地偷着笑的人
在这种人的性格里,内向、传统、保守的成分占了很多,而与此同时,他们在为人处世时又会显得有些腼腆,但是他们却能与朋友患难与共的。缺点是他们对他人的要求往往很高,如果达不到要求,就会常常发脾气,影响自己的心情。所以,在与这样的人接触时,要多加小心;做这样的人的下属更要加倍小心。
6.附和别人笑的人
这种人一般是看到别人笑,自己就会随之笑起来。他们的性格大多是乐观而又开朗的,生活比较积极向上。缺点是容易情绪化,心理波动较大。
7.笑不出声的人
这种人一般只是微笑,很少发出声音,他们的性格大多是内向而感性,性情比较低沉和抑郁,极易被外界所感染,比较情绪化,但是外表温柔、亲切,能够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他们有一些浪漫主义倾向,并且能在合适的时候,不惜代价地制造浪漫的机会。
8.用手遮笑的人
这种人性格大多比较内向,而且很温柔,多有城府,很少向外人透露自己的信息,包括自己的亲人。他们大多疑心比较重,对任何事物都持怀疑态度,很少相信人。通常他们心理压力非常大,常常胡思乱想。在工作中他们常常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扰乱心智。
读懂表情及表情背后的“文章” 你以后还敢随便笑吗(2)
9.笑声让人听起来很不舒服的人
这种人的性情大多是比较冷淡和漠然,比较现实和实际,自己也不会轻易地付出什么。他们善于观察,思维比较缜密,能观察到他人心里在想些什么,然后投其所好,待机行事。
10.笑中带泪的人
笑一般是不会出现眼泪的,但是一些人由于笑得比较剧烈,就会笑出眼泪。如果一个人经常出现这种情况,那就说明此人具有爱心和同情心,而且怀有一定的进取心和取胜欲望。他们在生活上也非常乐观,喜欢把自己的空间装扮得多姿多彩的。他们会在力所能及之内帮助别人,并不求回报。
11.笑起来声音柔和而又平淡的人
这样的人性格多较稳重,遇事比较冷静。他们比较明事理,凡事能够站在他人的立场上为他人考虑,人际关系处理得比较好,善于化解矛盾和纠纷。
12.笑声尖锐刺耳的人
这种人一般精力比较充沛,大多具有一定的冒险精神,为人比较忠诚和可靠。他们的感情比较细腻和丰富,生活态度积极乐观。
13.笑从鼻子发出的人
这种人其实是想忍住不笑,结果让笑声从鼻子哼了出来。这种人性格比较腼腆,为人谦虚,待人周到体贴,很受人尊重。他们也很善于交际,朋友很多。做事有原则,遇事沉着、冷静,一般不会鲁莽行事。
14.笑不可止的人
这种人性格比较开朗、活泼,有什么说什么,从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十分直爽,做事大大咧咧,不拘小节,充满正义感,乐善好施。所以,这种人朋友比较多,亲朋好友都非常喜欢他们。
15.经常“嘿嘿嘿”冷笑的人
如果一个人经常发出这样的冷笑,那么就说明这人非常阴险、狡猾,当与别人商谈时,如果对方发出这种笑声,则可以断定这次商谈多半不能成功,双方缺乏交流的基础。
16.经常发出不同笑声的人
这样的人,经常在不同的场合、发出不同的笑声,他们大多是比较现实的,而且思维敏捷、适应能力比较强。
读懂表情及表情背后的“文章” 鼻子如何表达“情绪”
一般来说,鼻子所传递的信息远远不如眼睛和嘴丰富,但也能提供给我们若干的身体语言信息:除了皱鼻子之外,还有歪鼻子,这表示不信任;鼻子抖动是紧张的表现;鼻孔张合代表发怒或者恐惧;哼鼻子则含有排斥的意味;嗅鼻子是对任何气味都有的反应。
思考难题或者极度疲劳的时候,人们会用手捏鼻梁;特别无聊或者遇到挫折的时候,则常用手指挖鼻孔。这些触摸自己鼻子的动作,都可视为自我安慰的信号。
如果有人问我们一个难以答复的问题,但我们为了掩饰内心的混乱,勉强找出一个答案应付时,手会很自然地挪到鼻子上,摸它、捏它、揉它,甚至还特别用力地压挤它,好像内心的冲突会给精巧的鼻子造成压力,而产生一种几乎不为知觉的瘙痒感,以至于我们的手不得不赶快来救援,千方百计地抚慰它,想要使它平静下来。这种情形常见在不会撒谎的人的面部表情上。
考虑难题时会捏一捏鼻梁,这个动作可能也是基于相同的理由,鼻梁下的鼻窦部位由于紧张会产生轻微的痛感,用手指捏一捏鼻梁可以减轻疼痛,或至少是对疼痛的一种反应。
鼻子这一部位的表情,也的确能提供一定的心理表现的线索,我们可以通过任何微小的变化来掌握更多不为人知的身体语言信息。
首先,从鼻子的短时间的表现
1鼻头冒出汗珠
这就表明对方心里焦躁或紧张。如果对方是重要的交易对手,必然是急于达成协议,意思也就是无论如何一定要完成这个交易,因为心情焦急紧张,鼻头才有发汗的现象。
2鼻子稍微胀大
沟通过程中,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表明对方非常得意或者想要表达不满,或情感有所抑制。作家们常用“张开的鼻孔”来表示好色、情欲或愤怒情绪。在医学上,人的鼻子胀大,在兴奋或紧张的情况下,由呼吸和心跳加速引起的。
3其他情况
皱鼻子表示厌恶;歪鼻子表示不信任;抖动鼻子是紧张;鼻孔箕张代表发怒或恐惧;哼鼻子是排斥。鼻子有明显的伸缩动作时,是有异味和香味刺激,甚至整个鼻体都会微微地颤动,接下来就是打喷嚏。这些动作其实都是在反射心理信息。
其次,从鼻子的颜色来分
1.鼻子泛白
这表示对方的心里有所恐惧或顾忌。如果对方不是交易的对手或与自己无利害关系,那这种情况就是踌躇、犹豫的心情所致。另外,在自尊心受损、心中困惑、有点罪恶感、尴尬不安时,也会出现鼻子泛白的情形。
2.鼻头红
这种情况多与健康状况有关,比如长期饮酒,食用辛辣食物过量、情绪过于激动紧张、内分泌障碍等。除了这些,鼻头发红也有可能暗示心血管疾病或者是肝功能异常,如果鼻子呈现蓝色或棕色,要当心胰腺和脾脏的毛病,如果鼻头发黑又枯燥,则有可能是纵欲过度了。
由此可见,鼻子虽然是人体五官中最缺乏运动的部位,但也是有着自己的语言的。当你观察一个人时,不妨从鼻子的语言入手去看透对方。
读懂表情及表情背后的“文章” 绝不能忽略的嘴部动作
进食需要嘴巴咀嚼,交流需要嘴巴说话,正是这些日常动作,让嘴巴和嘴巴周围的肌肉变得异常发达,也让嘴部动作成了看穿对方内心的突破口。观察脸部表情,绝不能忽略嘴巴的表现。一张一合、向前向后、向上向下、抿紧放松这些基本的嘴部动作,组成了丰富多彩的心理暗示。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