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另一种存在

_4 周国平 (当代)
命”,就是跳出一己命运之狭小范围,不再孜孜于为自己的不幸
遭遇讨个说法,而是把人间整幅变幻的命运之图当做自己的认
知对象,以猜测上帝所设的命运之谜为乐事。做一个猜谜者,这
是史铁生以及一切智者历尽苦难而终于找到的自救之途。作为
猜谜者,个人不再仅仅是苦难的承受者,他同时也成了一个快乐
的游戏者,而上帝也由我们命运的神秘主宰变成了我们在这场
游戏中的对手和伙伴。
曾有一位评论家对史铁生的作品做了一番弗洛伊德式的精
神分析,断言由瘫痪引起的性自卑是他的全部创作的真正秘密
之所在。对于这一番分析,史铁生相当豁达地写了一段话:“只
05另一种存在
是这些搞心理分析的人太可怕了!我担心这样发展下去人还有
什么谜可猜呢?而无谜可猜的世界才真正是一个可怕的世界
呢!好在上帝比我们智商高,他将永远提供给我们新谜语,我们
一起来做这游戏,世界就恰当了。开开玩笑,否则我说什么呢?
老窝已给人家掏了去。”读这段话时,我不由得对史铁生充满敬
意,知道他已经上升到了足够的高度,作为一个以上帝为对手和
伙伴的大猜谜者,他无须再去计较那些涉及他本人的小谜底的
对错。
史铁生之走向猜谜,残疾是最初的激因。但是,他没有停留
于此。人生困境之形成,身体的残疾既非充分条件,亦非必要条
件。凭他的敏于感受和精于思索,即使没有残疾,他也必能发现
人生固有的困境,从而成为一个猜谜者。正如他所说,诗人面对
的是上帝布下的迷阵,之所以要猜斯芬克司之谜是为了在天定
的困境中得救。这使人想起尼采的话:“倘若人不也是诗人,猜
谜者,偶然的拯救者,我如何能忍受做人!”猜谜何以就能得救,
就能忍受做人了呢?因为它使一个人获得了一种看世界的新的
眼光和角度,以一种自由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困境,把困境变成
了游戏的场所。通过猜谜游戏,猜谜者与自己的命运、也与一切
命运拉开了一个距离,借此与命运达成了和解。那时候,他不再
是一个为自己的不幸而哀叹的伤感角色,也不再是一个站在人
生的困境中抗议和嚎叫的悲剧英雄,他已从生命的悲剧走进了
宇宙的喜剧之中。这就好比大病之后的复元,在经历了绝望的
挣扎之后,他大难不死,竟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精神上的健康。
在史铁生的作品中,我们便能鲜明地感觉到这种精神上的健康,
而绝少上述那位评论家所渲染的阴郁心理。那位评论家是从史
铁生的身体的残疾推导出他必然会有阴郁心理的,我愿把这看
做心理学和逻辑皆不具备哲学资格的一个具体证据。
15探究存在之谜
命运的一个最不可思议的特点就是,一方面,它好像是纯粹
的偶然性;另一方面,这纯粹的偶然性却成了个人不可违抗的必
然性。一个极偶然极微小的差异或变化,很可能会导致天壤之
别的不同命运。命运意味着一个人在尘世的全部祸福,对于个
人至关重要,却被上帝极其漫不经心、不负责任地决定了。由个
人的眼光看,这不能不说是荒谬的。为了驱除荒谬感,我们很容
易走入一种思路,便是竭力给自己分配到的这一份命运寻找一
个原因、一种解释。例如,倘若遭到了不幸,我们便把这不幸解
释成上帝对我们的惩罚(“因果报应”之类)或考验(“天降大任”
之类)。在这种宿命论的亦即道德化的解释中,上帝被看做一位
公正的法官或英明的首领,他的分配永远是公平合理的或深谋
远虑的。通过这样的解释,我们否认了命运的偶然性,从而使它
变得似乎合理而易于接受了。这一思路基本上是停留在为一己
的命运讨个说法上,并且自以为讨到了,于是感到安心。
命运之解释还可以有另一种思路,便是承认命运的偶然性,
而不妨揣摩一下上帝在分配人的命运时何以如此漫不经心的缘
由。史铁生的《小说三篇》之三《脚本构思》堪称此种揣摩的一个
杰作。人生境遇的荒谬原来是根源于上帝自身境遇的荒谬,关
于这荒谬的境遇,史铁生提供了一种极其巧妙的说法:上帝是无
所不能的,独独不能做梦,因为惟有在愿望不能达到时才有梦可
做,而不能做梦却又说明上帝不是无所不能。为了摆脱这个困
境,上帝便令万物入梦,借此而自己也参与了一个如梦的游戏。
上帝因全能而无梦,因无梦而苦闷,因苦闷而被逼成了一个艺术
家,偶然性便是他的自娱的游戏,是他玩牌之前的洗牌,是他的
即兴的演奏,是他为自己编导的永恒的戏剧。这基本上是对世
界的一种审美的解释,通过这样的解释,我们在宇宙大戏剧的总
体背景上接受了一切偶然性,而不必孜孜于为每一个具体的偶
25另一种存在
然性寻找一个牵强的解释了。当一个人用这样的审美眼光去看
命运变幻之谜时,他自己也必然成了一个艺术家。这时他不会
再特别在乎自己分配到了一份什么命运,而是对上帝分配命运
的过程格外好奇。他并不去深究上帝给某一角色分配某种命运
有何道德的用意,因为他知道上帝不是道德家,上帝如此分配纯
属心血来潮。于是令他感兴趣的便是去捕捉上帝在分配命运时
的种种动作,尤其是导致此种分配的那些极随意也极关键的动
作,并且分析倘若这些动作发生了改变,命运的分配会出现怎样
不同的情形,如此等等。他想要把上帝发出的这副牌以及被上
帝洗掉的那些牌一一复原,把上帝的游戏当做自己的研究对象,
在这研究中获得了一种超越于个人命运的游戏者心态。
当我们试图追溯任一事件的原因时,我们都将发现,因果关
系是不可穷尽的,由一个结果可以追溯到许多原因,而这些原因
又是更多的原因的结果,如此以至于无穷。因此,因果关系的描
述必然只能是一种简化,在这简化之中,大量的细节被忽略和遗
忘了。一般人安于这样的简化,小说家却不然,小说的使命恰恰
是要抗拒对生活的简化,尽可能复原那些被忽略和遗忘的细节。
在被遗忘的细节中,也许会有那样一种细节,其偶然的程度远远
超过别的细节,仿佛与那个最后的结果全然无关,实际上却正是
它悄悄地改变了整个因果关系,对于结果的造成起了至关重要
的作用。在以前的作品中,史铁生对于这类细节表现出了浓厚
的兴趣,醉心于种种巧妙的设计。例如,在《宿命》中,主人公遭
遇了一场令其致残的车祸,车祸的原因竟然被追溯到一只狗放
了个响屁。通过这样的设计,作者让我们看到了结果之重大与
原因之微小之间的不相称,从而在一种戏谑的心情中缓解了沉
重的命运之感。
35探究存在之谜
在《务虚笔记》中,史铁生对命运之偶然性的研究有了更加
自觉的性质。命运之对于个人,不只是一些事件或一种遭遇,而
且也是他在人间戏剧中被分配的角色,他的人生的基本面貌。
因此,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命运即人。基于这样的认识,史
铁生便格外注意去发现和探究生活中的那样一些偶然性,它们
看似微不足道,却在不知不觉中开启了不同的人生之路,造就了
不同的人间角色。在这部小说中,作者把这样的偶然性名之为
人物的“生日”。不同的“生日”意味着人物从不同的角度进入世
界,角度的微小差异往往导致人生方向的截然不同。这就好像
两扇紧挨着的门,你推开哪一扇也许纯属偶然,至少不是出于你
自觉的选择,但从两扇门会走进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中去。
小说以一个回忆开头:与两个孩子相遇在一座古园里。所
有的人都曾经是这样的一个男孩或一个女孩,人世间形形色色
的人物和迥然相异的命运都是从这个相似的起点分化出来的。
那么,分化的初始点在哪里?这是作者的兴趣之所在。他的方
法大致是,以自己的若干童年印象为基础,来求解那些可能构成
为初始点的微小差异。
例如,小巷深处有一座美丽幽静的房子,家住灰暗老屋的九
岁男孩(童年的“我”)对这座房子无比憧憬,在幻想或者记忆中
曾经到这房里去找一个同龄的女孩,这是作者至深的童年印象,
也是书中反复出现的一个意象。如果这个男孩在离去时因为弯
身去捡从衣袋掉落的一件玩具,在同样的经历中稍稍慢了一步,
听见了女孩母亲的话(“她怎么把外面的野孩子带了进来”),他
的梦想因此而被碰到了另一个方向上,那么,他日后就是画家
Z,一个迷恋幻象世界而对现实世界怀着警惕之心的人。如果他
没有听见,或者听见了而并不在乎,始终想念着房子里的那个女
孩,那么,他日后就是诗人L,一个不断追寻爱的梦想的人。房
45另一种存在
子里的那个女孩是谁呢?也许是女教师O,一个在那样美丽的
房子里长大的女人必定也始终沉溺在美丽的梦境里,终于因不
能接受梦境的破灭而自杀了。也许是女导演N,“我”认识的女
导演已近中年,“我”想像她是九岁女孩时的情形,一定便是住在
那样美丽的房子里,但她从母亲那里继承了坚毅而豁达的品格,
因而能够冷静地面对身世的沉浮,终于成为一个事业有成的女
人。然而,在诗人L盲目而狂热的初恋中,她又成了模糊的少女
形象T,这个形象最后在一个为了能出国而嫁人的姑娘身上清
晰起来,使诗人备感失落。又例如,WR,一个流放者,一个立志
从政的人,他的“生日”在哪一天呢?作者从自己的童年印象中
选取了两个细节,一是上小学时为了免遭欺负而讨好一个“可怕
的孩子”,一是“文革”中窥见奶奶被斗而惊悉奶奶的地主出身,
两者都涉及内心的屈辱经验。“我”的写作生涯便始于这种屈辱
经验,而倘若有此经历的这个孩子倔强而率真,对那“可怕的孩
子”不是讨好而是回击,对出身的耻辱不甘忍受而要洗雪,那么,
他就不复是“我”,而成为决心向不公正宣战的WR了。
作者对微小差异的设计实际上涉及两种情形:一是客观的
遭遇有一点微小的不同,导致了截然不同的结果;二是对同样的
遭遇有不同的反应,也导致了截然不同的结果。客观的遭遇与
一个人生活的环境有关,对遭遇的主观反应大致取决于性格。
如果说环境和性格是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的两个主要因素,那么,
在作者看来,个人对这两个因素都是不能支配的。
从生活的环境看,每个人生来就已被编织在世界之网的一
个既定的网结上,他之被如此编织并无因果脉络可寻,乃是“上
帝即兴的编织”。即使人的灵魂是自由的,这自由的灵魂也必定
会发现,它所寄居的肉身被投胎在怎样的时代、民族、阶层和家
55探究存在之谜
庭里,于它是彻头彻尾的偶然性,它对此是完全无能为力的。而
在后天的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相遇也都是偶然的,这种种
偶然的相遇却组成了一个人的最具体的生活环境,构筑了他的
现实生活道路。
我们对自己的性格并不比对环境拥有更大的决定权。“很
可能这颗星球上的一切梦想,都是由于生命本身的密码”,一个
人无法破译自己生命的密码,而这密码却预先规定了他对各种
事情的反应方式。也许可以把性格解释为遗传与环境,尤其是
早年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而遗传又可以追溯到过去世代的环
境之作用,因此,宏观地看,性格也可归结为环境。
由命运的偶然性自然而然会产生一个问题:既然人不能支
配自己的命运,那么,人是否要对这自己不能支配的命运承担道
德责任呢?作者借叛徒这样一个极端的例子对此进行了探讨。
葵花林里的那个女人凭着爱的激情,把敌人的追捕引向自己,使
她的恋人得以脱险。她在敌人的枪声中毫无畏惧,倘若这时敌
人的子弹射中了她,她就是一个英雄。但这个机会错过了,而由
于她还没有来得及锤炼得足够坚强,终于忍受不住随后到来的
酷刑而成了一个叛徒。这样一个女人既可以在爱的激情中成为
英雄,也可以在酷刑下成为叛徒,但命运的偶然安排偏偏放弃了
前者而选择了后者。那么,让她为命运的这种安排承担道德责
任而遭到永世的惩罚,究竟是否公正?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了史铁生研究命运问题的两个主要结果:
一、与命运和解,从广阔的命运之网中看自己的命运;二、对他人宽
容,限制道德判断,因为同样的命运可能落在任何人头上。
三、残缺与爱情
《务虚笔记》问世后,史铁生曾经表示,他不反对有人把它说
65另一种存在
成一部爱情小说。他解释道,他在小说中谈到的“生命的密码”,
那隐秘地决定着人物的性格并且驱使他们走上了不同的命运之
路的东西,是残缺也是爱情。那么,残缺与爱情,就是史铁生对
命运之谜的一个比较具体的破译了。
残缺即残疾,史铁生是把它们用做同义词的。有形的残疾
仅是残缺的一种,在一定的意义上,人人皆患着无形的残疾,只
是许多人对此已经适应和麻木了而已。生命本身是不圆满的,
包含着根本的缺陷,在这一点上无人能够幸免。史铁生把残缺
分成两类:一是个体化的残缺,指孤独;另一是社会化的残缺,指
来自他者的审视的目光,由之而感受到了差别、隔离、恐惧和伤
害。我们一出生,残缺便已经在我们的生命中隐藏着,只是必须
通过某种契机才能暴露出来,被我们意识到。在一个人的生活
历程中,那个因某种契机而意识到了人生在世的孤独,意识到了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和隔离的时刻是重要的,其深远的影响很可
能将贯穿终生。在《务虚笔记》中,作者在探寻每个人物的命运
之路的源头时,实际上都是追溯到了他们生命中的这个时刻。
人物的“生日”各异,却都是某种创伤经验,此种安排显然出于作
者的自觉。无论在文学中,还是在生活中,真正的个性皆诞生于
残缺意识的觉醒,凭借这一觉醒,个体开始从世界中分化出来,
把自己与其他个体相区别,逐渐形成为独立的自我。
有残缺便要寻求弥补,“恰是对残缺的意识,对弥补它的近
乎宗教般痴迷的祈祷”,才使爱情呈现。因此,在残缺与爱情两
者中,残缺是根源,它造就了爱的欲望。不同的人意识到残缺的
契机、程度、方式皆不同,导致对爱情的理解和寻爱的实践也不
同,由此形成了不同的命途。
所谓寻求弥补,并非通常所说的在性格上互补。这里谈论
的是另一个层次上的问题,残缺不是指缺少某一种性格或能力,
75探究存在之谜
于是需要从对方身上取长补短。残缺就是孤独,寻求弥补就是
要摆脱孤独。当一个孤独寻找另一个孤独时,便有了爱的欲望。
可是,两个孤独到了一起就能够摆脱孤独了吗?有两种不同的
孤独。一种是形而上的孤独,即人发现自己的生存在宇宙间没
有根据,如海德格尔所说的“嵌入虚无”。这种孤独当然不是任
何人间之爱能够解除的。另一种是社会性的孤独,它驱使人寻
求人间之爱。然而,正如史铁生指出的,寻求爱就不得不接受他
人目光的判定,而他人的目光还判定了你的残缺。因此,“海盟
山誓仅具现在性,这与其说是它的悲哀,不如说是它的起源”。
他人的不可把握,自己可能受到的伤害,使得社会性的孤独也不
能真正消除。由此可见,残缺是绝对的,爱情是相对的。孤独之
不可消除,残缺之不可最终弥补,使爱成了永无止境的寻求。在
这条无尽的道路上奔走的人,最终就会看破小爱的限度,而寻求
大爱,或者———超越一切爱,而达于无爱。
对于爱情的根源,可以有两种相反的解说:一是因为残缺而
寻求弥补,另一是因为丰盈而渴望奉献。这两种解说其实并不
互相排斥。越是丰盈的灵魂,往往越能敏锐地意识到残缺,有越
强烈的孤独感。在内在丰盈的衬照下,方见出人生的缺憾。反
之,不谙孤独也许正意味着内在的贫乏。一个不谙孤独的人很
可能自以为完满无缺,但这与内在的丰盈完全是两回事。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排列组合:
1完满者爱残缺者。表现为征服和支配,或怜悯和施舍,
皆不平等。
2残缺者爱完满者。表现为崇拜或依赖,亦不平等。
3完满者爱完满者。双方或互相欣赏,或彼此较量,是小
平等。
85另一种存在
4残缺者爱残缺者。分两种情形:①相濡以沫,同病相怜,
是小平等;②知一切生命的残缺,怀着对神的谦卑,以大悲悯之
心而爱,是大平等。此项包含了爱的最低形态和最高形态。
在《务虚笔记》中,女教师O与她不爱的前夫离婚,与她崇
拜的画家Z结合。此后,一个问题始终折磨着她:爱的选择基于
差异,爱又要求平等,如何统一?她因这个问题而自杀了。O的
痛苦在于,她不满足于4①,而去寻求2,又不满足于2,而终于发
现了4②。可是,性爱作为世俗之爱确是基于差异的,所能容纳
的只是小平等或者不平等,容纳不了大平等。要想实现大平等,
只有放弃性爱,走向宗教。O不肯放弃性爱,所以只好去死。
在小说中,作者借诗人L这个人物对于性爱问题进行了饶
有趣味的讨论。诗人是性爱的忠实信徒,如同一切真正的信徒
一样,他的信仰使他陷入了莫大的困惑。他感到困惑的问题主
要有二。其一,既然爱情是美好的,多向的爱为什么不应该?作
者的结论是,不是不应该,而是不可能。那么,其二,在只爱一个
人的前提下,多向的性吸引是否允许?作者的结论是,不是允许
与否的问题,而是必然的,但不应该将之实现为多向的性行为。
让我们依次来讨论这两个问题。
诗人曾经与多个女人相爱。他的信条是爱与诚实,然而,在
这多向的爱中,诚实根本行不通,他不得不生活在谎言中。每个
女人都向他要求“最爱”,都要他证明自己与别的女人的区别,否
则就要离开他。其实他自己向每个女人要求的也是这个“最爱”
和区别,设想一下她们也是一视同仁地爱多个男人而未把他区
别出来,他就感到自己并未真正被爱,为此而受不了。性爱的现
实逻辑是,每一方都向对方要求“最爱”,即一种与对方给予别人
的感情有别的特殊感情,这种相互的要求必然把一切“不最爱”
95探究存在之谜
都逼成“不爱”,而把“最爱”限定为“只爱”。
至此为止,多向的爱之不可能似乎仅是指现实中的不可能,
而非本性上的不可能。也就是说,不可能只是因为各方都不能
接受对方的爱是多向的,于是不得不互相让步。如果撇开这个
接受的问题,一人是否可能爱上多人呢?爱情的专一究竟有无
本性上的根据?史铁生认为有,他的解释是:孤独创造了爱情,
多向的爱情则使孤独的背景消失,从而使爱情的原因消失。我
说一说对他的这一解释的理解———
人因为孤独而寻求爱情。寻求爱情,就是为自己的孤独寻
找一个守护者。他要寻找的是一个忠实的守护者,那人必须是
一心一意的,否则就不能担当守护他的孤独的使命。为什么呢?
因为每一个孤独都是独特的,而在一种多向的照料中,它必丧失
此独特性,沦为一种一般化的东西了。形象地说,就好比一个人
原想为自己的孤独寻找一个母亲,结果却发现是把它送进了托
儿所里,它成了托儿所阿姨所照料的众多孩子中的一个普通孩
子。孤独和爱情的寻求原本凝聚了一个人的沉重的命运之感,
来自对方的多向的爱情则是对此命运之感的蔑视,把本质上的
人生悲剧化做了轻浮的社会喜剧。与此同理,一个人倘若真正
是要为自己的孤独寻找守护者,他所要寻找的必是一个而非多
个守护者。他诚然可能喜欢甚至迷恋不止一个异性,但是,在此
场合,他的孤独并不真正出场,毋宁说是隐藏了起来,躲在深处
旁观着它的主人逢场作戏。惟有当他相信自己找到了一个人,
他能够信任地把自己的孤独交付那人守护之时,他才是认真地
在爱。所以,在我看来,所谓爱情的专一不是一个外部强加的道
德律令,只应从形而上的层面来理解其含义。按照史铁生的一
个诗意的说法,即爱情的根本愿望是“在陌生的人山人海中寻找
一种自由的盟约”。
06另一种存在
诗人L后来吸取了教训,不再试图实行多向的爱情,而成了
一个真诚的爱者,最爱甚至只爱一个女人。然而,作为“好色之
徒”,他仍对别的可爱女人充满着性幻想,作为“诚实的化身”,他
又向他的恋人坦白了这一切。于是,他受到了恋人的“拷问”,结
果是他理屈,恋人则理直气壮地离开了他。
“拷问”之一———
我们是在美术馆里极其偶然地相遇的。我迷路了,推开了
右边的而不是左边的门,这才有我们的相遇。如果没有遇到我,
你一定会遇到另一个女人的。结论:我对于你是一个偶然,女人
对你来说才是必然。推论:你对我有的只是情欲,不是爱情。进
一步的推论:你说只爱我是一个谎言。
这一“拷问”的前半部分无可辩驳,诗人和这位恋人的相遇
的确完全是偶然的。可是,在这世界上,谁和谁的相遇不是偶然
的呢?分歧在于对偶然的评价。在茫茫人海里,两个个体相遇
的几率只是千千万万分之一,而这两个个体终于极其偶然地相
遇了。我们是应该因此而珍惜这个相遇呢,还是因此而轻视它
们?假如偶然是应该蔑视的,则首先要遭到蔑视的是生命本身,
因为在宇宙永恒的生成变化中,每一个生命诞生的几率几乎等于
零。然而,倘若一个偶然诞生的生命竟能成就不朽的功业,岂不
更证明了这个生命的伟大?同样,世上并无命定的情缘,凡缘皆
属偶然,好的情缘的魔力岂不恰恰在于,最偶然的相遇却唤起了
最深刻的命运之感?诗人的恋人显然不懂得珍惜偶然的价值。
“拷问”的后半部分涉及到了爱情的复合结构。在精神的、
形而上的层面上,爱情是为自己的孤独寻找一个守护者。在世
俗的、形而下的层面上,爱情又是由性欲发动的对异性的爱慕。
现实中的爱情是这两种冲动的混合,表现为在异性世界里寻找
16探究存在之谜
那个守护者。在异性世界里寻找是必然的,找到谁则是偶然的。
所以,恋人所谓“我对于你是一个偶然,女人对你来说才是必然”
确是事实。但是,她的推论却错了。因为当诗人不只是把她作
为一个异性来爱慕,而且认定她就是那个守护者之时,这就已经
是爱情而不仅仅是情欲了。爱情与情欲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包含
了这一至关重要的认定。当然,诗人的恋人可以说:既然这一认
定是偶然的,因而是完全可能改变的,我怎么能够对此寄予信任
呢?我们不能说她的不信任没有道理,于是便有了“拷问”之二
和诗人的莫大困惑。
“拷问”之二———
你对别的女人的性幻想没有实现,只是因为你不敢。(申
辩:不是不敢,是不想,不想那样做,也不想那样想。)如果能实
现,我和她们的区别还有什么呢?(“可我并不想实现,这才是区
别。我只要你一个,这就是证明。”)幻想之为幻想,不是“不想”
实现,而只是“不能”或“尚未”实现。
诗人糊涂了。他无力地问:“对你来说,我与别的男人的区
别是什么?”回答是铿锵有力的:“看见他们就想起你,看见你就
忘记了他们。”她大义凛然地离开了他。作者问:这就是“看见你
就忘记了他们”吗?
作者在这里显然是同情诗人而批评恋人的。借用他在散文
《爱情问题》中一个更清晰的表达,他对此问题的分析大致是:1)
性是多指向的,与爱的专一未必不可共存;2)她把自己仅仅放在
了性的位置上,在这个位置上她与别的女人才是可比的;3)他没
有因众多的性吸引而离开她,她却因性嫉妒而离开了他,正证明
了他立足于爱而她立足于性。
可是,诗人用什么来证明自己对恋人的感情是爱情,而不只
26另一种存在
是多向情欲中之一向,与其他诸向的区别仅在它是实现了的一
向而已?作者认为,这样的证明已经存在,有多向的性幻想而不
去实现,不想去实现,这本身就是爱的证明。使爱情受到质疑的
不是多向的性吸引,而是多向的性行为。作者并非站在道德的
立场上反对多向的性行为,他的理由完全是审美性质的。他说,
性行为中的呼唤和应答,渴求和允许,拆除防御和互相敞开,极
乐中忘记你我仿佛没有了差别的境界,凡此种种,使性行为的形
式与爱同构,成为爱的最恰当的语言。正是在性行为中,人用肉
体淋漓尽致地表达了摆脱孤独的愿望。在此意义上,“是人对残
缺的意识,把性炼造成了爱的语言,把性爱演成心魂相互团聚的
仪式。”性是“上帝为爱情准备的仪式”。因此,爱者决不可滥用
这种仪式,滥用会使爱失去了最恰当的语言。
在我看来,史铁生为贞洁提出了最有说服力的理由。性是
爱侣之间示爱的最热烈也最恰当的语言,对于他们来说,贞洁之
所以必要,是为了保护这语言,不让它被污染从而丧失了示爱的
功能。所以,如果一个人真的在爱,他就应该自愿地保持贞洁。
反过来说,自愿的贞洁也就能够证明他在爱。然而,深入追究下
去,问题要复杂得多。诗人的恋人有一句话在逻辑上是不容反
驳的,难怪把诗人说糊涂了:幻想之为幻想,不是“不想”实现,而
只是“不能”或“尚未”实现。如果说爱情保证了一个人不把多向
的性幻想付诸实现,那么,又有什么能保证爱情呢?如果爱情本
身是不可靠的,那么,我们怎么能相信它所保证的东西是可靠的
呢?一旦爱情发生变化,那些现在“不想”实现的性幻想岂不就
有了实现的理由?事实上,确实没有任何东西能够保证爱情。
问题在于,使爱情区别于单纯情欲的那个精神内涵,即为自己的
孤独寻找一个守护者的愿望,其实是不可能在某一个异性身上
获得最终的实现的,否则就不成其为形而上的了。作为不可能
36探究存在之谜
最终实现的愿望,不管当事人是否觉察和肯否承认,它始终保持
着开放性,而这正好与多向的性兴趣在形式上相吻合。因此,恋
爱中的人完全不能保证,他一定不会从不断吸引他的众多异性
中发现另一个人,与现在这个恋人相比,那人才是他梦寐以求的
守护者。也因此,他完全无法证明,他对现在这个恋人的感情是
真正的爱情而不是化装为爱情的情欲。
也许爱情的困难在于,它要把性质截然不同的两种东西结
合在一起,反而使它们混淆不清了。假如一个人看清了那种形
而上的孤独是不可能靠性爱解除的,于是干脆放弃这徒劳的努
力,把孤独收归己有,对异性只以情欲相求,会如何呢?把性与
爱拉扯在一起,使性也变得沉重了。诚如史铁生所说,性作为爱
的语言,它不是赤裸地表白爱的真诚、坦荡,就是赤裸地宣布对
爱的蔑视和抹杀。那么,把性和爱分开,不再让它宣告爱或不
爱,使它成为一种中性的东西,是否轻松得多?失恋以后,诗人
确实这样做了,他与一个个女人上床,只要性,不说爱,互相都不
再问“区别”,都没有历史,试图回到乐园,如荒原上那些自由的
动物。但是,结果却是更加失落,在无爱的性乱中,被排除在外
的灵魂愈发成了无家可归的孤魂。人有灵魂,灵魂必寻求爱,这
注定了人不可能回到纯粹的动物状态。那么,承受性与爱的悖
论便是人的无可避免的命运了。
四、自我与世界
自我与世界的关系是一个最重要的哲学问题。一切哲学的
努力,都是在寻求自我与世界的某种统一。这种努力大致朝着
两个方向。其一是追问认识的根据,目的是要在作为主体的自
我与作为客体的世界之间寻找一条合法的通道。其二是追问人
46另一种存在
生的根据,目的是要在作为短暂生命体的自我与作为永恒存在
的世界之间寻找一种内在的联系。我说史铁生具有天生的哲学
素质,证据之一是他对这个最重要的哲学问题的执著的关注,在
他作品的背景中贯穿着有关的思考。套用正、反、合的模式,我
把他的思路归纳为:认识论上的唯我论(正题),价值论上的无我
论(反题),最后试图统一为本体论上的泛我论(合题)。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