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另一种存在

_2 周国平 (当代)
的。昆德拉讽刺说,由于萨特的《恶心》成了新方向的样板,其后
果是“哲学与小说的新婚之夜在相互的烦恼中度过”。
三、存在不是什么
今日世界上,每时每刻都有人在编写和出版小说,其总量不
计其数。然而,其中的绝大部分只是在小说历史之外的小说生
产而已。它们生产出来只是为了被消费掉,在完成之日已注定
要被遗忘。
只有在小说的历史之内,一部作品才可以作为价值而存在。怎
样的作品才能进入小说的历史呢?首先是对存在做出了新的揭示;其
次,为了做出这一新的揭示,而在小说的形式上有新的探索。
一个小说家必须具备存在的眼光,看到比现实更多的东西。
然而,许多小说家都没有此种眼光,他们或者囿于局部的现实,
81另一种存在
或者习惯于对现实做某种本质主义的抽象,把它缩减为现实的
某一个层面和侧面。昆德拉借用海德格尔的概念,称这种情况
为“存在的被遗忘”。如此写出来的小说,不过是小说化的情欲、
忏悔、自传、报道、说教、布道、清算、告发、披露隐私罢了。小说
家诚然可以面对任何题材,甚至包括自己和他人的隐私这样的
题材,功夫的高下见之于对题材的处理,由此而显出他是一个露
淫癖或窥淫癖患者,还是一个存在的研究者。
一个小说家是一个存在的研究者,这意味着他与一切现实、
他处理的一切题材都保持着一种距离,这个距离是他作为研究
者所必需的。无论何种现实,在他那里都成为研究存在以及表
达他对存在之认识的素材。也就是说,他不立足于任何一种现
实,而是立足于小说,站在小说的立场上研究它们。
对于昆德拉的一种普遍误解是把他看做一个不同政见者、
一个政治性作家。请听昆德拉的回答:“您是共产主义者
吗?———不,我是小说家。”“您是不同政见者吗?———不,我是
小说家。”他明确地说,对于他,做小说家不只是实践一种文学形
式,而是“一种拒绝与任何政治、宗教、意识形态、道德、集体相认
同的立场”。他还说,他憎恨想在艺术品中寻找一种态度(政治
的、哲学的、宗教的等等)的人们,而小说能表明的仅仅是一种认
识的意图。我想起尼采的一个口气相反、实质相同的回答。他
在国外漫游时,有人问他:“德国有哲学家吗?德国有诗人吗?
德国有好书吗?”他说他感到脸红,但他以即使在失望时也具有
的勇气答道:“有的,俾斯麦!”他之所以感到脸红,是因为德国的
哲学家、诗人、作家丧失了独立的哲学、诗、写作的立场,都站到
政治的立场上去了。
如果说在政治和商业、宗教和世俗、传统和风尚、意识形态
91探究存在之谜
和流行思潮、社会秩序和大众传媒等等立场之外,小说、诗还构
成一种特殊的立场,那么,这无非是指个性的立场,美学的立场,
独立思考的立场,关注和研究存在的立场。在一切平庸的写作
背后,我们都可发现这种立场的阙如。
对于昆德拉来说,小说不只是一种文学体裁,更是一种看生
活的眼光、一种智慧。因此,从他对小说的看法中,我读出了他
对生活的理解。用小说的智慧看,生活———作为“存在”———究
竟是什么,或者说不是什么呢?
海德格尔本人也不能概括地说明什么是存在,昆德拉同样
不能。然而,从他对以往和当今小说的批评中,我们可以知道存
在———以及以研究存在为使命的小说———不是什么。
存在不是戏剧,小说不应把生活戏剧化。
存在不是抒情诗,小说不应把生活抒情化。
存在不是伦理,小说不是进行道德审判的场所。
存在不是政治,小说不是形象化的政治宣传或政治抗议。
存在不是世上最近发生的事,小说不是新闻报道。
存在不是某个人的经历,小说不是自传或传记。
四、在因果性之外
在一定的意义上,写小说就是编故事。在许多小说家心目中,
编故事有一个样板,那就是戏剧。他们把小说的空间设想成舞台,
在其中安排曲折的悬念,扣人心弦的情节,离奇的巧合,激动人心的
场面。他们让人物发表精彩的讲话。他们使劲儿吊读者的胃口。
这样编出的故事诚然使许多读者觉得过瘾,却与存在无关。
在小说中强化、营造、渲染生活的戏剧性因素,正是上个世
02另一种存在
纪小说家们的做法。在他们那里,场面成为小说构造的基本因
素,小说宛如一个场面丰富的剧本。昆德拉推崇福楼拜、乔伊
斯、卡夫卡、海明威,因为他们使小说走出了这种戏剧性。把生
活划分为日常性和戏剧性两个方面,强化其戏剧性而舍弃其日
常性,乃是现象和本质二分模式在小说领域内的一种运用。在
现实中,日常性与戏剧性是永远同在的,人们总是在平凡、寻常、
偶然的气氛中相遇,生活的这种散文性是人生在世的一种基本
境况。在此意义上,昆德拉宣称,对散文的发现是小说的“本体
论使命”,这一使命是别的艺术无能承担的。
夸大戏剧性,拒斥日常性,这差不多构成了最悠久的美学传
统。无论现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都是在这一传统中生长出来
的。从亚里士多德的“情节的整一”,到恩格斯的“典型环境中的
典型性格”,都是这一传统的理论表达。殊不知生活不是演戏,
所谓“人生大舞台,舞台小人生”乃是谎言,其代价是抹杀了日常
性的美学意义。
事实上,自十九世纪后期以来,戏剧本身也在走出戏剧性,
走向日常性。梅特林克曾经谈到易卜生戏剧中的“第二层次”的
对话,这些对话仿佛是多余的,而非必需的,实际上却具有更深
刻的真实性。在海明威的小说中,这种所谓“第二层次”的对话
取得了完全的支配地位。海明威的高明之处在于发现了日常生
活中对话的真实结构。我们平时常常与人交谈,但我们并不知
道我们是怎样交谈的。海明威却通过一种简单而又漂亮的形式
向我们显示:现实中的对话总是被日常性所包围、延迟、中断、转
移,因而不系统、不逻辑;在第三者听来,它不易懂,是未说出的
东西上面的一层薄薄的表面;它重复、笨拙,由此暴露了人物的
特定想法,并赋予对话以一种特殊的旋律。如果说雨果小说中
的对话以其夸张的戏剧性使我们更深地遗忘了现实中的对话之
12探究存在之谜
真相,那么,可以说海明威为我们找回了这个真相,使我们知道
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是怎样进行交谈的。
我们已经太习惯于用逻辑的方式理解生活,正是这种方式使我
们的真实生活从未进入我们的视野,成为被永远遗忘的存在。把生
活戏剧化也是逻辑方式的产物,是因果性范畴演出的假面舞会。
昆德拉讲述了一个绝妙的故事: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互相
暗恋,等待着向对方倾诉衷肠的机会。机会来了,有一天他俩去
树林里采蘑菇,但两人都心慌意乱,沉默不语。也许为了掩饰心
中的慌乱,也为了打破沉默的尴尬,他们开始谈论蘑菇,于是一
路上始终谈论着蘑菇,永远失去了表白爱情的机会。
真正具讽刺意义的事情还在后面。这个男人当然十分沮
丧,因为他毫无理由地失去了一次爱情。然而,一个人能够原谅
自己失去爱情,却决不能原谅自己毫无理由。于是,他对自己
说:我之所以没有表白爱情,是因为忘不了死去的妻子。
德谟克里特曾说:只要找到一个因果性的解释,也胜过成为
波斯人的王。我们虽然未必像他那样藐视王位,却都和他一样
热爱因果性的解释。为结果寻找原因,为行为寻找理由,几乎成
了我们的本能,以至于对事情演变的真实过程反而视而不见了。
然而,正是对于一般人视而不见的东西,好的小说家能够独具慧
眼,加以复原。譬如说,他会向我们讲述蘑菇捣乱的故事。相
反,我们可以想像,大多数小说家一定会按照那个男人的解释来
处理这个素材,向我们讲述一个关于怀念亡妻的忠贞的故事。
按照通常的看法,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位非理性作家,托尔
斯泰是一位理性的、甚至有说教气味的作家。在昆德拉看来,情
形正好相反。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中,思想构成了明确的动
22另一种存在
机,人物只是思想的化身,其行为是思想的逻辑结果。譬如说,基
里洛夫之所以自杀,是因为他确信人只有信仰上帝才能活下去,
而这一信仰已经破灭,于是他必须自杀。支配他自杀的思想可归
入非理性哲学的范畴,但这种思想是他的理性所把握的,其作用
方式也是极其理性、因果分明的。在生活中真正发生作用的非理
性并不是某种非理性的哲学观念,而是我们的理性思维无法把握
的种种内在冲动、瞬时感觉、偶然遭遇及其对我们的作用过程。
在小说家中,也许正是托尔斯泰最早描述了生活的这个方面。
一个人自杀了,周围的人们就会寻找他自杀的原因。例如,
悲观主义的思想,孤僻的性格,忧郁症,失恋,生活中的其他挫
折,等等。找到了原因,人们就安心了,对这个人的自杀已经有
了一个解释,他在自杀前的种种表现或者被纳入这个解释,或
者———如果不能纳入———就被遗忘了。人们对生活的理解很像
是在写案情报告。事实上,自杀者走向自杀的过程是复杂的,在
心理上尤其如此,其中有许多他自己也未必意识到的因素。你
不能说这些被忽略了的心理细节不是原因,因为任何一个细节
的改变也许会导致完全不同的结局。导致某一结果的原因几乎
是无限的,所以也就不存在任何确定的因果性。小说家当然不可
能穷尽一切细节,他的本领在于谋划一些看似不重要因而容易被
忽视、实则真正起了作用的细节,在可能的限度内复原生活的真
实过程。例如,托尔斯泰便如此复原了安娜走向自杀的过程。可
是,正像昆德拉所说的,人们读小说就和读他们自己的生活一样
地不专心和不善读,往往也忽略了这些细节。因此,读者中十有
八九仍然把安娜自杀的原因归结为她和渥伦斯基的爱情危机。
五、性与反浪漫主义
性与浪漫有不解之缘。性本身具有一种美化、理想化的力
32探究存在之谜
量,这至少是人们共通的青春期经验。仿佛作为感恩,人们又反
转过来把性美化和理想化。一切浪漫主义者都是性爱的讴歌
者,或者———诅咒者,倘若他们觉得自己被性的魔力伤害的话,
而诅咒仍是以承认此种魔力为前提的。
现代小说在本质上是反浪漫主义的,这种“深刻的反浪漫主
义”———如同昆德拉在谈到卡夫卡时所推测的———很可能来自
对性的眼光的变化。昆德拉赞扬卡夫卡(还有乔伊斯)使性从浪
漫激情的迷雾中走出,还原成了每个人平常和基本的生活现实。
作为对照,他嘲笑劳伦斯把性抒情化,用鄙夷的口气称他为“交
欢的福音传教士”。
19世纪初期的浪漫主义者并不直接讴歌性,在他们看来,
性必须表现为情感的形态才能成为价值。在劳伦斯那里,性本
身就是价值,是对抗病态的现代文明的唯一健康力量。对于卡
夫卡以及昆德拉本人来说,性和爱情都不再是价值。这里的确
发生着看性的眼光的重大变化,而如果杜绝了对性的抒情眼光,
影响必是深远的,那差不多是消解了一切浪漫主义的原动力。
抒情化是一种赋予意义的倾向。如果彻底排除掉抒情化,
性以及人的全部生命行为便只成了生物行为,暴露了其可怕的
无意义性。甚至劳伦斯也清楚地看到了这种无意义性,他的查
太莱夫人一边和狩猎人做爱,一边冷眼旁观,觉得这个男人的臀
部的冲撞多么可笑。上帝造了有理智的人,同时又迫使他做这
种可笑的姿势,未免太恶作剧。但守猎人的雄风终于征服了查
太莱夫人的冷静,把她脱胎成了一个妇人,使她发现了性行为本
身的美。性曾因爱情获得意义,现代人普遍不相信爱情,在此情
形下怎样肯定性,这的确是现代人所面临的一个难题。性制造
美感又破坏美感,使人亢奋又使人厌恶,尽管无意义却丝毫不减
其异常的威力,这是性与存在相关联的面貌。现代人在性的问
42另一种存在
题上的尴尬境遇乃是其存在的一个缩影,表明现代人在意义问
题上的两难,一方面看清了生命本无意义的真相,甚至看穿了一
切意义寻求的自欺性质,另一方面又不能真正安于意义的缺失。
对于上述难题,昆德拉的解决方法体现在这一命题中:任何
无意义在意外中被揭示是喜剧的源泉。这是性的审美观的转
折:性的抒情诗让位于性的喜剧,性被欣赏不再是因为美,而是
因为可笑,自嘲取代两情相悦成了做爱时美感的源泉。在其小
说作品中,昆德拉本人正是一个捕捉性的无意义性和喜剧性的
高手。不过,我确信,无论他还是卡夫卡,都没有彻底拒绝性的
抒情性。例如他激赏的《城堡》第三章,卡夫卡描写K和弗丽达
在酒馆地板上长时间地做爱,K觉得自己走进了一个比人类曾
经到过的任何国度更远的奇异的国度,这种描写与劳伦斯式的
抒情有什么本质不同呢?区别仅在于比例,在劳伦斯是基本色
调的东西,在卡夫卡只是整幅画面上的一小块亮彩。然而,这一
小块亮彩已经足以说明,寻求意义乃是人的不可磨灭的本性。
现代小说的特点之一是反对感情谎言。在感情问题上说
谎,用夸张的言辞渲染爱和恨、欢乐和痛苦等等,这是浪漫主义
的通病。现代小说并不否认感情的存在,但对感情持一种研究
的而非颂扬的态度。
昆德拉说得好:艺术的价值同其唤起的感情的强度无关,后
者可以无需艺术。兴奋本身不是价值,有的兴奋很平庸。感情
洋溢者的心灵往往是既不敏感、也不丰富的,它动辄激动,感情
如流水,来得容易也去得快,永远酿不出一杯醇酒。感情的浮夸
必然表现为修辞的浮夸,企图用华美的词句掩盖思想的平庸,用
激情的语言弥补感觉的贫乏。
不过,我不想过于谴责浪漫主义,只要它是真的。真诚的浪
52探究存在之谜
漫主义者———例如19世纪初期的浪漫主义者———患的是青春
期夸张病,他们不自觉地夸大感情,但并不故意伪造感情。在今
天,真浪漫主义已经近于绝迹了,流行的是伪浪漫主义,煽情是
它的美学,媚俗是它的道德,其特征是批量生产和推销虚假感
情,通过传媒操纵大众的感情消费,目的是获取纯粹商业上的
利益。
六、道德判断的悬置
人类有两种最根深蒂固的习惯,一是逻辑,二是道德。从逻
辑出发,我们习惯于在事物中寻找因果联系,而对在因果性之外
的广阔现实视而不见。从道德出发,我们习惯于对人和事做善
恶的判断,而对在善恶的彼岸的真实生活懵然无知。这两种习
惯都妨碍着我们研究存在,使我们把生活简单化,停留在生活的
表面。
对小说家的两大考验:摆脱逻辑推理的习惯,摆脱道德判断
的习惯。
逻辑解构和道德中立———这是现代小说与古典小说的分界
线,也是现代小说与现代哲学的会合点。
看事物可以有许多不同的角度,道德仅是其中的一种,并且
是相当狭隘的一种。存在本无善恶可言,善恶的判断出自一定
的道德立场,归根到底出自维护一定社会秩序的需要。可是,这
类判断已经如此天长日久,层层缠结,如同蛛网一样紧密附着在
存在的表面。一个小说家作为存在的研究者,当然不该被这蛛
网缠住,而应进入存在本身。写小说的前提是要有自由的眼光,
不但没有禁区,凡存在的一切皆是自己的领地,而且拒绝独断,
62另一种存在
善于发现世间万事的相对性质。古往今来,在设置禁区和助长
独断方面,道德起了最重要的作用。因此,惟有超脱于道德的眼
光,才能以自由的眼光研究存在。在此意义上,昆德拉说:小说
是“道德判断被悬置的领域”,把道德判断悬置,这正是小说的
道德。
从小说的智慧看,随时准备进行道德判断的那种热忱乃是
最可恨的愚蠢。安娜是一个堕落的坏女人,还是一个深情的好
女人?渥伦斯基是不是一个自私的家伙?托尔斯泰不问自己这
样的问题。聪明的读者也不问,问并且感到困惑的读者已经有
点蠢了,而最蠢的则是问了并且做出断然回答的读者。昆德拉
十分瞧不起卡夫卡的遗嘱执行人布洛德,批评他以及他开创的
卡夫卡学把卡夫卡描绘成一个圣徒,从而把卡夫卡逐出了美学
领域。某个卡夫卡学者写道:“卡夫卡曾为我们而生,而受苦。”
昆德拉讥讽地反驳:“卡夫卡没有为我们受苦,他为我们玩儿了
一通!”
世上最无幽默感的是道德家。小说家是道德家的对立面,
他发明了幽默。昆德拉的定义:“幽默:天神之光,世界揭示在它
的道德的模棱两可中,将人暴露在判断他人时深深的无能为力
中;幽默,为人间万事的相对性而陶醉,肯定世间无肯定而享
奇乐。”
我们平时斤斤计较于事情的对错,道理的多寡,感情的厚薄,
在一位天神的眼里,这种认真必定是很可笑的。小说家具有两方
面的才能。一方面,他在日常生活中也难免认真,并且比一般人
更善于观察和体会这种认真,细致入微地洞悉人心的小秘密。另
一方面,作为小说家,他又能够超越于这种认真,把人心的小秘密
置于天神的眼光下,居高临下地看出它们的可笑和可爱。
72探究存在之谜
上帝死了,人类的一切失去了绝对的根据,哲学曾经为此而
悲嚎。小说的智慧却告诉我们:你何不自己来做上帝,用上帝的
眼光看一看,相对性岂不比绝对性好玩得多?那么,从前那个独
断的上帝岂不是人类的赝品,是人类猜错了上帝的趣味?小说
教我们在失去绝对性之后爱好并且享受相对性。
七、生活永远大于政治
对于诸如“伤痕文学”、“改革文学”、“流亡文学”之类的概
念,我始终抱怀疑的态度。我不相信可以按照任何政治标准来
给文学分类,不管充当标准的是作品产生的政治时期、作者的政
治身份还是题材的政治内涵。我甚至怀疑这种按照政治标准归
类的东西是否属于文学,因为真正的文学必定是艺术,而艺术在
本质上是非政治的,是不可能从政治上加以界定的。
作家作为社会的一员,当然可以关心政治,参与政治活动。
但是,当他写作时,他就应当如海明威所说,像吉卜赛人一样,是
一个同任何政治势力没有关系的局外人。他诚然也可以描写政
治,但他是站在文学的立场上,而不是站在政治的立场上这样做
的。小说不对任何一种政治作政治辩护或政治批判,它的批判
永远是存在性质的。奥威尔的《一九八四》被昆德拉称做“一部
伪装成小说的政治思想”,因为它把生活缩减为政治,在昆德拉
看来,这种缩减本身正是专制精神。对于一个作家来说,不论站
在何种立场上把生活缩减为政治,都会导致取消文学的独立性,
把文学变成政治的工具。
把生活缩减为政治———这是一种极其普遍的思想方式,其
普遍的程度远超出人们自己的想像。我们曾经有过“突出政治”
的年代,那个年代似乎很遥远了,但许多人并未真正从那个年代
82另一种存在
里走出。在这些人的记忆中,那个年代的生活除了政治运动,剩
下的便是一片空白。苏联和东欧解体以后,那里的人们纷纷把
在原体制下度过的岁月称做“失去的四十年”。在我们这里,类
似的论调早已不胫而走。一个人倘若自己不对“突出政治”认
同,他就一定会发现,在任何政治体制下,生活总有政治无法取
代的内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死屋手记》表明,甚至苦役犯也
是在生活,而不仅仅是在受刑。凡是因为一种政治制度而叫喊
“失去”生活的人,他真正失去的是那种思考和体验生活的能力,
我们可以断定,即使政治制度改变,他也不能重获他注定要失去
的生活。我们有权要求一个作家在任何政治环境中始终拥有上
述那种看生活的能力,因为这正是他有资格作为一个作家存在
的理由。
彼得堡恢复原名时,一个左派女人兴高采烈地大叫:“不再
有列宁格勒了!”这叫声传到了昆德拉耳中,激起了他的深深厌
恶。我很能理解这种厌恶之情。我进大学时,正值中苏论战,北
京大学的莘莘学子们聚集在高音喇叭下倾听反修社论,为每一
句铿锵有力的战斗言辞鼓掌喝彩。当时我就想,如果中苏的角
色互换,高音喇叭里播放的是反教条主义社论,这些人同样也会
鼓掌喝彩。事实上,往往是同样的人们先则热烈祝福“林副主席
永远健康”,继而又为这个卖国贼的横死大声欢呼。全盘否定毛
泽东的人,多半是当年“誓死捍卫”的斗士。昨天还在鼓吹西化
的人,今天已经要用儒学一统天下了。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
极端,真正的原因不在受蒙蔽,也不在所谓形而上学的思想方
法,而在一种永远追随时代精神的激情。昆德拉一针见血地指
出,在其中支配着的是一种“审判的精神”,即根据一个看不见的
法庭的判决来改变观点。更深一步说,则在于个人的非个人性,
92探究存在之谜
始终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内心生活和存在体悟。
昆德拉对于马雅可夫斯基毫无好感,指出后者的革命抒情
是专制恐怖不可缺少的要素。但是,当审判的精神在今天全盘
抹杀这位革命诗人时,昆德拉却怀念起马雅可夫斯基的爱情诗
和他的奇特的比喻了。“道路在雾中”———这是昆德拉用来反对
审判精神的伟大命题。每个人都在雾中行走,看不清自己将走
向何方。在后人看来,前人走过的路似乎是清楚的,其实前人当
时也是在雾中行走。“马雅可夫斯基的盲目属于人的永恒境遇。
看不见马雅可夫斯基道路上的雾,就是忘记了什么是人,忘记了
我们自己是什么。”在我看来,昆德拉的这个命题是站在存在的
立场上分析政治现象的一个典范。然而,审判的精神源远流长,
持续不息。昆德拉举了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我们世纪最美的花
朵———二三十年代的现代艺术———先后遭到了三次审判:纳粹
谴责它是“颓废艺术”,共产主义政权批评它“脱离人民”,凯旋的
资本主义又讥它为“革命幻想”。把一个人的全部思想和行为缩
减为他的政治表现,把被告的生平缩减为犯罪录,我们对于这种
思路也是多么驾轻就熟。我们曾经如此判决了胡适、梁实秋、周
作人等人,而现在,由于鲁迅、郭沫若、茅盾在革命时代受过的重
视,也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要求把他们送上审判革命的被告席。
那些没有文学素养的所谓文学批评家同时也是一些政治上的一
孔之见者和偏执狂,他们永远也不会理解,一个曾经归附过纳粹
的人怎么还可以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而一个作家的文学创作
又如何可以与他所卷入的政治无关并且拥有更长久的生命。甚
至列宁也懂得一切伟大作家的创作必然突破其政治立场的限
制,可是这班自命反专制主义的法官还要审判列宁哩。
东欧解体后,昆德拉的作品在自己的祖国大受欢迎,他本人
03另一种存在
对此的感想是:“我看见自己骑在一头误解的毛驴上回到故乡。”
在此前十多年,住在柏林的贡布罗维茨拒绝回到自由化气氛热
烈的波兰,昆德拉对比表示理解,认为其真正的理由与政治无
关,而是关于存在的。无论在祖国,还是在侨居地,优秀的流亡
作家都容易被误解成政治人物,而他们的存在性质的苦恼却无
人置理,无法与人交流。
关于这种存在性质的苦恼,昆德拉有一段诗意的表达:“令
人震惊的陌生性并非表现在我们所追嬉的不相识的女人身上,
而是在一个过去曾经属于我们的女人身上。只有在长时间远走
后重返故乡,才能揭示世界与存在的根本的陌生性。”
非常深刻。和陌生女人调情,在陌生国度观光,我们所感受
到的只是一种新奇的刺激,这种感觉无关乎存在的本质。相反,
当我们面对一个朝夕相处的女人,一片熟门熟路的乡土,日常生
活中一些自以为熟稔的人与事,突然产生一种陌生感和疏远感
的时候,我们便瞥见了存在的令人震惊的本质了。此时此刻,我
们一向藉之生存的根据突然瓦解了,存在向我们展现了它的可
怕的虚无本相。不过,这种感觉的产生无须借助于远走和重返,
尽管距离的间隔往往会促成疏远化眼光的形成。
对于移民作家来说,最深层的痛苦不是乡愁,而是一旦回到
故乡时会产生的这种陌生感,并且这种陌生感一旦产生就不只
是针对故乡的,也是针对世界和存在的。我们可以想像,倘若贡
布罗维茨回到了波兰,当人们把他当做一位政治上的文化英雄
而热烈欢迎的时候,他会感到多么孤独。
八、文学的安静
波兰女诗人维斯瓦娃·希姆博尔斯卡获得1996年诺贝尔文
13探究存在之谜
学奖之后,该奖的前一位得主爱尔兰诗人希尼写信给她,同情地
叹道:“可怜的、可怜的维斯瓦娃。”而维斯瓦娃也真的觉得自己
可怜,因为她从此不得安宁了,必须应付大量来信、采访和演讲。
她甚至希望有个替身代她抛头露面,使她可以回到隐姓埋名的
正常生活中去。
维斯瓦娃的烦恼属于一切真正热爱文学的成名作家。作家
对于名声当然不是无动于衷的,他既然写作,就不能不关心自己
的作品是否被读者接受。但是,对于一个真正的作家来说,成为
新闻人物却是一种灾难。文学需要安静,新闻则追求热闹,两者
在本性上是互相对立的。福克纳称文学是“世界上最孤寂的职
业”,写作如同一个遇难者在大海上挣扎,永远是孤军奋战,谁也
无法帮助一个人写他要写的东西。这是一个真正有自己的东西
要写的人的心境,这时候他渴望避开一切人,全神贯注于他的写
作。他遇难的海域仅仅属于他自己,他必须自己救自己,任何外
界的喧哗只会导致他的沉没。当然,如果一个人并没有自己真
正要写的东西,他就会喜欢成为新闻人物。对于这样的人来说,
文学不是生命的事业,而只是一种表演和姿态。
我不相信一个好作家会是热中于交际和谈话的人。据我所
知,最好的作家都是一些交际和谈话的节俭者,他们为了写作而
吝于交际,为了文字而节省谈话。他们懂得孕育的神圣,在作品
写出之前,忌讳向人谈论酝酿中的作品。凡是可以写进作品的
东西,他们不愿把它们变成言谈而白白流失。维斯瓦娃说她一
生只做过三次演讲,每次都备受折磨。海明威在诺贝尔授奖仪
式上的书面发言仅一千字,其结尾是:“作为一个作家,我已经讲
得太多了。作家应当把自己要说的话写下来,而不是讲出来。”
福克纳拒绝与人讨论自己的作品,因为:“毫无必要。我写出来
的东西要自己中意才行,既然自己中意了,就无须再讨论,自己
23另一种存在
不中意,讨论也无济于事。”相反,那些喜欢滔滔不绝地谈论文
学、谈论自己的写作打算的人,多半是文学上的低能儿和失
败者。
好的作家是作品至上主义者,就像福楼拜所说,他们是一些
想要消失在自己作品后面的人。他们最不愿看到的情景就是自
己成为公众关注的人物,作品却遭到遗忘。因此,他们大多都反
感别人给自己写传。海明威讥讽热中于为名作家写传的人是
“联邦调查局的小角色”,他建议一心要写他的传记的菲力普·扬
去研究死去的作家,而让他“安安静静地生活和写作”。福克纳
告诉他的传记作者马尔科姆·考利:“作为一个不愿抛头露面的
人,我的雄心是要退出历史舞台,从历史上销声匿迹,死后除了
发表的作品外,不留下一点废物。”昆德拉认为,卡夫卡在临死前
之所以要求毁掉信件,是耻于死后成为客体。可惜的是,卡夫卡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