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学会对孩子说话

_2 黄莉 (当代)
  “要是没有你,妈妈真不知该怎么办。”
  这一类的评语可能威胁到孩子,引起他的焦虑。他可能会认为自己还达不到这么高的标准,而且不能长久保持这种光荣记录。因此,他为了免得老是担心,最终会报露出自己的“马脚”,他就会立刻坦白地采取恶劣行为,以减轻心理上的负担。
  这种情况使我联想到,有时候,直接赞美一个孩子的品性,就好像是直射的阳光,会让人感到不舒服,会刺伤眼睛。因此,要尽量避免直接告诉一个孩子,说他有多么了不起,像天使一般美丽、可爱、诚实,以免使他的眼睛受伤,从而产生心理上的阴影。
第6节:最该说的话
作者:黄 莉
  1、亲爱的宝贝,是我创造了你。
  我们在生物界见到过许多“母亲”呵护“孩子”成长的动人故事。人类世界更是如此。可以说,离开了对孩子的呵护,孩子也就丧失了成长的空间与可能。因此,呵护孩子便成了做母亲的本能或崇高的天职,许多伟大的母爱便由此而生。
  但是,与生物界不同的是,人类对孩子的呵护超越了单纯的生物本能,而具有了“合目的”的价值目标和理性指引。因此,人类对孩子的呵护,就不单纯是与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相关的事,同时也是与心理、精神、灵魂的健康成长紧相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后者才是人类呵护孩子成长的真正实质。
  做母亲的该如何呵护孩子的心理、精神的成长呢?经验表明,除了安全感之外,呵护好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将是尤为重要的。因为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孩子探索未知世界的第一步,也是成就孩子一生的品质和成就的根本动力。
  孩子们的好奇心表现得很早,基本上从三岁开始,做父母的就开始感到难以招架孩子那些千奇百怪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不是超越了父母的知识面,不能回答;就是超过了孩子的理解力,不知道如何回答。而还有一类问题,则让所有的父母都感到难以启齿,这一类问题就是有关孩子是从哪里来的,男孩和女孩的区别,以及与性相关的问题,等等。
  几乎所有的孩子对这些问题都感到好奇,而且觉得非常神秘。因此,当父母们的面对这样的问题时,一方面不能拒绝回答,以免伤害了孩子的求知欲,让孩子感觉更加困惑;另一方面,又不能回答得过于“真实”。这时,做父母的究竟该如何说才好呢?
  有些父母采取的策略是“撒谎”,或暂时应付过去。比如,他们会对孩子说,他是爸爸妈妈从医生的皮包、或医院、市场、商店里拣来的,或是送子娘娘送来的,种子里长出来的,等等。这一类说法要不让孩子感到你明显在说谎,要不就会引导孩子往错误的答案方向发展,从而伤害他的求知品质。
  正确的做法是启发孩子,让孩子若有所悟,自己回答自己。比如,一位中国妈妈就是这样做的:
  当我3岁的女儿向我提出“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时,着实让我为难了一阵子。最后我想了一想,给她讲了一个故事。故事说,在妈妈的肚子里,有座很温暖很舒适的宫殿,因为它是给爸爸妈妈的孩子住的,所以叫子宫。当爸爸把一颗种子播种到这个宫殿的时候,这颗种子就和妈妈宫殿里的种子结合在一起,成了一个胚胎。妈妈每天都把丰富的营养供到这个宫殿里,这个胚胎就一天天地长大,等到三个月的时候就长出了小小的手和脚,长出了一点点大的眼睛、鼻子、嘴巴,就成了一个小宝宝。这个小宝宝越长越大,有时候还在妈妈肚子里伸伸懒腰,有时候还翻跟斗。等他长到十个月的时候,宫殿快装不下了,就通知这个宝宝说,你可以离开妈妈的怀抱自己生长了。然后这个小宝宝就走出了宫殿,经过一个长长的黑黑的叫阴道的走廊,离开了妈妈温暖的怀抱。可他一出来,外面那么冷,光线那么刺眼,他就使劲地哭“太冷了!太冷了!太刺眼了!太刺眼了!”好了,一个宝宝就出生了。
  女儿听得半天才回过神说:“那你又说我是从你肚子上开刀拿出来的呢?”我说:“因为你再不出来妈妈的肚子就要给你撑破了,医生阿姨只好在妈妈的肚子上开一刀,把你抱出来!”
  “那开刀疼吗?”
  “当然疼,还要流很多血呢!”
  女儿听了若有所思地一边摸着我肚子上的刀疤,一边说:“要是我知道你开刀很疼,我就会自己出来,不让妈妈那么疼!”
  而另一位外国妈妈的回答同样机智有趣:
  “妈妈,”4岁的玛丽突然问,“我是从哪里来的?”对此,玛丽感到很费解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亲爱的宝贝,上我创造了你。”妈妈的回答迅速而又简短。玛丽似乎若有所悟,立刻安静了下来。
  这样的回答非常有效,值得做妈妈的效法和选择。
  2、你到月亮上去了以后,可别忘记回来啊!
  妈妈正在厨房里准备晚餐,她听到儿子在后院蹦蹦跳跳,弄出了很大的动静,便大声问道:“你在干什么?”
  孩子兴奋地回答:“我要跳到月亮上去呢。”
  你猜妈妈听了怎么说呢?她并没有给儿子泼冷水,她没有用“小孩子不要胡说”、“赶快进来洗干净手准备吃饭”之类的话来打击孩子的异想天开,而是说:“好呀,但是,可别忘记回来喔!”
  这个孩子后来成为第一位登上月球的人,他就是阿姆斯特朗。
  卡尔?威特牧师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一天,他的一位老朋友来家做客,他看见小卡尔正在用蓝颜色认真地画着一个大大的、圆圆的东西。
  朋友问小卡尔:“孩子,你画的是什么呀?”
  小卡尔回答说:“一只大苹果。”
  朋友又问,“可是,你为什么要用蓝色呢?”
  小卡尔回答:“我想应该用蓝色。”
  朋友对卡尔?威特说:“老朋友,你应该教教孩子。他想把苹果画成蓝色,你应该告诉他这是不对的。”
  老卡尔竟对这位朋友的忠告十分惊讶,反问这位朋友:“为什么一定要告诉他该用红色呢?我认为他画得很好,说不定他以后真的会栽培出蓝色的苹果呢。至于现在的苹果是什么颜色,他吃苹果的时候自然会明白的。”
  记得一位思想家曾经说过:“想象是人生的肉,若没有想象,人生只不过是一堆骸骨。”又记得一个电脑生产商曾为自己打广告说:“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人类的生活一半以上依赖于人的想象力,失去了想象力的人,很难体会到人生的至高幸福。
  如果一个人在幼年的时候,想象力没有得到发展,那么,他这一辈子非但不能成为诗人、小说家、画家,而且也很难进入法官、建筑师、科学家所从事的领域。尽管有人认为后者用不着想象,但事实上,想象对于任何人都是必要的。
  想象力对儿童来说,有时简直就是天生的。呵护儿童的想象力,并不是单纯为了其愉悦的精神生活,让其天天生活在梦幻世界之中。相反,想象力是一条风光旖旎的大道,能帮助孩子和成人走向他所看不见、摸不着的宏观世界、微观领域。
  成人为什么常常缺乏儿童所拥有的那种灿烂的想象力呢?原因在于他们头脑里已经有了种种条条框框,而且不敢越这些条条框框的雷池半步。比如,有些循规蹈矩的父母干任何事情都很现实,非常缺乏想象力。他们会认为那些夸张离奇的神话都是些骗人的把戏,毫无价值。然而,同样是眺望夜空的星星,那些脑海中装满神话的孩子,就比远离神话的孩子,体验到更丰富的感受,领会到更浩瀚的神奇。
  想象力既然如此重要,做父母的该如何去小心呵护孩子的想象力呢?这里所提供的建议是:
  首要的,就是父母不要用自己心目中的条条框框去封杀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不要忽视想象力对于滋养孩子的精神世界,帮助他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性。
  其次,多给孩子讲故事。研究表明,听故事几乎是所有孩子的天性,而语言又是培养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个有效载体,因此,多给孩子讲故事,借助于对故事中的情节和动作的讲解,就会促使孩子在大脑里形成一个奇异的世界,使孩子成为创造这一世界的主人。
  第三、多陪孩子玩游戏。孩子的认知力的发展是从动作感知开始的,鼓励孩子去触摸、感觉各种物体,学习各种动作,有利于孩子更快地建立自己与世界的“象征性联系”。
  事实上,成人虽然比孩子更有知识,但也比孩子迟钝。多和孩子交往吧,不知不觉你就会感染上某种程度的想象力。
  3、记住,你不是一个任人宰割的人。
  美国总统德怀特?艾森豪威尔的两件童年纪事,曾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和启迪。其中之一是这样的:尽管艾森豪威尔一家有五个兄弟,但是,由于艾森豪威尔家的家教向来都主张谦让,这使得这五兄弟常常受到镇上的一群野孩子的欺凌,而且情形越来越变本加厉。一天,五兄弟又被这群也孩子追着打,而且眼看就要打进了家门。这时,生气了的母亲对着五个孩子大声吼道:“跟我打回去!”于是,五个孩子发起猛烈的反击,把那群野孩子打得落花流水。
  从此,便再也没有发生过被那群野孩子欺负的事。
  而第二件事则更具有典范意义:
  一天,在放学后奔跑回家的路上,艾森豪威尔摔了一跤。只是擦破了一点皮,裤子上连个破洞都没有,应该没事。——可是到了夜里,那膝盖却开始疼起来。
  那年艾森豪威尔13岁,起先他对这疼痛毫不理会,对任何人也没有提起。第二天早上起来,他照样先喂好了牲口,然后上学。可是到了第三天,病情开始恶化,他的腿疼得不得了,已不能起床。他母亲一见便哭起来:“你怎么不早说呀!”
  等医生做完检查,便摇头说:“看来我们得锯掉这条腿了。”然而艾森豪威尔却坚决不同意:“不管怎么样,你锯不掉它”。他把哥哥埃德叫到床前,对他说:“如果我神志不清的话,埃德,不要让他们锯我的腿,你发誓,埃德,发誓!
  于是,埃德便站在门口,两手臂交叉着,寸步不离。而艾森豪威尔则在嘴里咬着一把叉子,以免痛得叫出声。
  整整两天两夜,埃德都守在那里,连吃饭也不离开,睡觉也是。即使艾森豪威尔已神志不清,胡言乱语,他也没有退让。医生一次次来,又一次次回,嘴里不住地叹气。最后,出于一种无助的气愤,老医生大叫一声说:“你们都在看着他死!”
  这时,艾森豪威尔的爷爷沉不住气了。他开始祈祷,希望信仰能够将病治愈。全家人随之也跟着祈祷,最后轮到埃德。
  第三天早上,当医生又一次路过时,他看到了一个变化:那条肿腿消退下去了!
  又一个夜晚,艾森豪威尔突然睁开了眼睛,他腿上的肿全消退了。
  三个星期后,艾森豪威尔坚定地下了床,尽管这时他又瘦又弱,走起路来摇摇晃晃。
  就这样,靠着他的勇气,靠着他的意志,艾森豪威尔创造了奇迹。
  将这两件事情放在一起思考,我们究竟能得到什么样的呵护孩子成长的原则呢?
  首先,在我们这个时代背景下,由于父母的过于保护,使很多孩子都缺乏受伤或悲痛的经历。这使得我们的孩子长大后,一方面对生活的变化不够敏感,另一方面就是在面对困难、挫折和伤害的时候,缺乏经验和勇气。
  然而生活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使做父母的现在能够为孩子承担一切,可是我们是否就能永远地保证孩子不受伤害,不遭遇痛苦和挫折呢?尤其是在一个竞争性的社会里,即使你处处与人为善,也难免遭受意想不到的伤害和攻击。因此,对于孩子的真正呵护,不是要保护他不受伤害、不遭遇挫折,而是提前训练他们,使他们产生出面对伤害和挫折的智慧和勇气。
  做父母的应当如何训练孩子面对伤害和挫折的智慧与勇气呢?艾森豪威尔在第一个故事中的经历告诉我们:当孩子受到伤害的时候,做父母的一定要告诉他,必须善于自卫。因为通过自卫赢得尊严乃是一个人应该尽早具备的能力和品格。
  小孩子受到伤害的典型情况,通常都是玩具被抢、或遭到野孩子的武力侵犯等。这时,武力自卫可以使孩子既保护了自己的身体,也保护了自己的心理。当武力制止了对方进一步伤害自己的时候,自卫者就会在心理上取得巨大的胜利,并体会到:“我有我的尊严,我不是一个任人宰割的人”。
  当然,孩子所遭遇的伤害远远不止这些。有时候,孩子所遭遇的意外的不幸,往往更是人力所无法预料和抗拒的。这时候,做父母的当如何与孩子一起面对这样的意外呢?在这一方面,艾森豪威尔的第二件纪事告诉我们:
  有些伤害是父母无法代替孩子承担的。当孩子遭遇了这样的意外伤害的时候,应该鼓励孩子,去努力的承担,并充满勇气与信心。因为,面对生活的变数,我们要经得起摆布。如果这时我们让孩子学会了逃避,那么,我们就是在给孩子提供最糟糕的呵护。
  同时,做父母的也要善于承担伤害和变故。因为,当孩子遭遇意外的伤害的时候,所考验的,往往不仅是孩子的勇气,同时更是在考验父母。这时,做父母的,必须和孩子一起去承担,并相信他,某种奇迹最终会产生的。
  4、我们给你的,是你父亲和我生命里所能给予的最好部分。
  正如孩子们会担心,父母死去了以后还爱不爱他们一样;对于呵护孩子来说,做父母的也可能常常想到,假如有一天我们真的离去了,我们对于孩子的呵护还能不能一如继往?
  我们离去之后还能否给予孩子以呵护呢?或许不同的父母有不同的看法。比如,有的父母会认为,对于孩子的教育来讲,我们所能企及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他们摆脱我们的呵护,独立地成长。而另一些父母则认为,我们对孩子的呵护不能超出我们的生命所允许的范围,因此,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量为孩子多留下一些物质方面的储备。
  应该说,这些意见都有一定的道理,难于定论。由是,我在这里也不打算对此问题做过多的讨论,而只推荐一个身患癌症、终年只有48岁的母亲留给三个儿子的临终书信,相信读后将不无启迪。
  这三封书信是这样的写的:
  给大儿子的信:
  最亲爱的切克:
  此信只为你一人所阅,所以我告诉你,我一直是最爱你的。也许因为你是我腹中第一个萌动的奇迹,对母亲来说,一个永恒、不朽的奇迹。
  你是我们风风雨雨困难年代里的一部分,这一特殊部分曾使我们变得贫穷、饱偿苦寒,经受失败。
  你曾经是最初的“模型”,你的弟弟们比你吹的肥皂泡要大,打噎时更神气,更早学会说话,跑得也更快,但所有这些中,你是第一个经历的。
  由于我们的笨拙,你洗澡时也许很难受,由于我们的无能,尿布也许裹得太紧。但你得到了更为珍贵的东西:我们的耐心、精力和青春。
  我们给你的,是你父亲和我生命里所能给予的最好的部分:我们在生活中搏击和我们的胜利。你是六大册婴儿照相簿的主角——一部儿童百科全书。
  你是我们的一切的开始,我爱你!
  妈妈
  给二儿子的信:
  最亲爱的史蒂夫:
  你一定不会相信,可我还得如实说:我一直是最爱你的。你在家里外面大闹天宫、干尽傻事,可你并不因此垮下,反而变得更加成熟、强壮。我最欣赏、喜爱的是你的热烈、激情和独立不羁。你可能穿过破衣服、玩过旧玩具,你也许从没有第一个去尝试新奇的东西,可你却总是干得比别人漂亮。
  我们在你身上找到了快乐和慰藉。你抱着狗打滚亲吻,冬天忘带帽子,都不会因此生病。星期六你常常在家,很少得到特殊的照顾。然而又是你,使我们摆脱生活中的烦愁苦闷,享尽天伦之乐。
  你是我们匆匆奔忙,雄心勃勃年代里的一部分。可当我们眼前一片迷惘时,是你的纯朴自然,使我们重新认识人的价值,返朴归真。你用你对生活的火热感情激励我们热爱生活。
  你不屈不挠,我爱你!
  妈妈
  给三儿子的信:
  最亲爱的汤姆:
  作为母亲,本不应该对谁有所偏爱,但我一直是最爱你的。正当爸爸、妈妈感到青春年华将从我们身上消失时,你降临人世。你使我们意识到自己身上还有生命的光和热。你使我们的头发变黑了,你加速了我们的步子,抬高了我们的肩膀,唤起了我们的想象,激发了我们的幽默。你使我们第二次领略了五彩缤纷的人生。
  你好象一下子长大成人了。也许是我们不愿去追忆流逝的时光吧。而你得到的只是破损了的棒球击球棒,电动玩具火车不复行驶,冰箱里没有牛肉,却满是酸乳酪和减肥食品。而且你还面临着一件我们没有想到的事:那就是我们终将死去。然而,从你的成长中,我们进一步悟到了生命的意义和爱的伟大。
  我喜欢你那35岁般的忍耐、50岁般的实际和90岁般的悲天悯人之心,但我更喜欢一个将上述品格溶于一身的14岁的你,虽不乏笨拙愚钝,却超然不俗。
  你是我们生活中的顶点,我爱你!
  妈妈
  葬礼上,邻家的两个女人在悄悄说:“看看那些没有母亲的小伙子,多叫人心酸啊!”
  “可不是,我听说医疗费用已经使他们倾家荡产,她没有给孩子们留下一点东西就去了。”
  然而,我却认为,她为孩子们留下了爱,留下了耐心、精力和青春。而这才是能够真正呵护孩子们一辈子的!
第7节:最不该说的话
作者:黄 莉
  1、别跑,会摔跤的。
  在呵护宝宝成长的过程中,一个典型的现象就是,出于溺爱或“责任心”,做父母的常常以“消极”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成长所遭遇的一切。
  比如,父母怕孩子出意外,便在孩子的探索范围内设置障碍:他们常常对孩子说:“别跑,会摔跤的”、“别乱动”、“我来拿吧,你会打坏这只杯子”、“我来帮你叠被子,你去玩或听儿歌”等等。你当然是好心,作为父母,你总是想保护自己的孩子。但是,我们还是想说,诸如此类的警告反而更容易让孩子遭遇挫折。因为,你这样说的时候其实是在向孩子传递这样一个信息:你肯定他一定会摔跤的;你肯定他会出事;你肯定他会打坏你的杯子。对于一个正在努力走向独立的孩子来说,这样的信息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所以,更好的说法也许是:“出去玩之前一定记得把鞋带系好”、“小心一点”、“把杯子拿稳”等等。这样你强调的是鞋带、是小心、是杯子,而不是孩子的笨拙。
  而且,当你的警告一次次地没有变成现实(小心,果汁会洒出来的!你会把杯子打碎的!),你的孩子也就慢慢地对你的建议表现出不以为然,因为他觉得你只是随便说说而已。
  只不过,出现了这样的问题还不算太要紧。若从更深一个层面来看,父母对孩子设置的这种障碍还会“蔑视”、“限制”并“剥夺”孩子自我实现的需求。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这才是真正可怕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需要是激励人的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动力。没有了需要,人的生命便会在无所欲求中自形枯萎。而需要分不同的层次,从生理的需要到安全的需要,从社交的需要到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居于最高层次。什么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呢?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集中全力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因此,有自我实现需要的人,总是在竭尽所能,使自己趋向完美。
  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即使是很小很小的孩子。因为虽然他对所谓自我实现的需要还无自觉,但是,通过积极的看、积极的听和积极的触摸,他也就已经开始努力实现自我的需求,以建立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成人们大都比较重视“自我实现”的需要,并能充分领会到自我实现的需要对于生命的意义。但为什么做父母的往往却对孩子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加以“蔑视”、限制呢?答案就在于:正如前文所说,当孩子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所考验的是父母的勇气而不是孩子的勇气。也就是说,做父母的往往无法接受孩子受到伤害的事实,他们的心理没有具备这样的承受能力。
  他们习惯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行为。在他们眼里,这个世界无处不是危险,这个世界到处都可能发生意外。因此,为了防止孩子遭遇危险和意外,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孩子时时置身于“安全”的范围之内或自己的庇护之下,远离一切想象的或可能的潜在威胁。殊不知,这样的做法在“保护”了孩子的同时,却限制了孩子实现自我发展的需求空间,从而也就等于扼杀了孩子的生命。
  2、你还小,让妈妈来帮你。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在一篇教育观察日记里记述了这样一件事情:
  一天,孩子们围成一圈,有说有笑。圈子中间放着一个水盆,盆里漂浮着一些玩具。
  学校里有个刚刚两岁半的男孩。他独自一人站在圈外,看得出,他充满了好奇心。我饶有兴趣地在远处观察着他。他开始慢慢走近其他孩子,想挤进去,但他没有力气,挤不进去。于是他仍站着看着周围。那张小脸上流露出来的思想非常有意思,当时我要是有个照相机把他拍下来就好了。
  突然他的目光落在了一张小椅子上,显然,他决定把椅子搬到这群孩子的后面,然后爬上这个椅子。他开始向椅子走去,脸上露出希望的神情。正在这时,老师走过去蛮横地(她可能会说是轻轻地)抓住他,把他举过其他孩子的头顶,让他看水盆,还说:“来,可怜的小家伙,你也看看吧!”
  小家伙虽然看到了那个水盆和漂浮物,可是他脸上原来那种使我觉得非常有趣的欢欣、探索和期望的表情,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剩下的只是一种“相信别人会替他做事”的孩子才有的那种呆滞表情。
  蒙台梭利的这则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呢?他告诉了我们,过分爱护孩子的结果,就会过分地只注意到细节,从而阻碍孩子发展他的生活技能。对孩子来说,这等于是提前遭遇了一种残酷的待遇。
  然而,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中,却不乏这样的例子:有些母亲从孩子呱呱落地的那一天起,便陷入无穷的担忧之中,担心孩子长得不好,甚至活不下去。在这样的母亲眼里,那些在大多数人看来是极其平常、普通的事情,也会被当成是生死攸关的大事。她随时处于极度紧张和敏感的状况之中,深怕一不小心,哪儿就出了问题。
  在一天之中,她只要有空就会检查孩子的呼吸,测量孩子的体温,担心孩子的睡眠。孩子睡着了的时候,她怕孩子着凉了;孩子哭的时候,她怕孩子哪儿又不舒服;孩子发烧了,她就认为孩子已到了死亡的边缘。
  这样的母亲过得非常辛苦。不论事情有多么小,她都要为孩子去做。凡是她能做的,孩子就不必动手,哪怕是孩子愿意做而且做得到,也不让他去做。这样的母亲为孩子穿得厚厚的,吃得多多的,如果办得到的话,她甚至愿意帮孩子消化吃下去的东西。
  简单地说,这样的母亲把孩子生活所必须的工作和机能都接了过来,其结果必然是相当糟糕的:孩子长大了,但是不成熟。他虽然活了下来,但是却生活在借来的自我当中,没有发展出自己的自我意识。他始终停留在依靠母亲的婴儿阶段,不知道自己的感情和愿望。他对自己缺乏自知之明,对周围的世界也缺乏洞察力。他不会从原因推出结果,只会满足于奇幻的解释。如果他有什么暗淡的愿望,想自发自为,那么,即使这点点暗淡的愿望,也会被在长期依靠母亲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依赖性而消耗殆尽的。
  3、因为光合作用和叶绿素的原因,小草的颜色总是绿色的。
  一位新上任的牧师到草原上的教区里去作他第一次的讲道,可是到时候只来了一位牛郎,别的人一个也没来。这个牧师拿不定注意到底是该照原定计划讲呢,还是不讲算了。他给牛郎说出了他的犹豫。
  牛郎说:“我只是个赶牛的,不能告诉你该怎么做。我只知道,我要是去喂牛的话,如果因为只有一只牛来,而不喂它,那我就成了大笨蛋了。”
  牧师听了,谢谢他,就照原定计划讲了一个钟头的道。他讲完了以后,问牛郎觉得他讲的如何。
  牛郎回答说:“我对讲道的是一窍不通。我只是个赶牛的,但是如果我去喂牛,而只有一只牛来的话,我要是把所有的饲料全给它吃下去,那我不是笨蛋也是糊涂虫。”
  3岁的吉姆是一个“问题篓子”,对什么都很好奇。一天,他问正在修剪草坪的爸爸,“爸爸,为什么小草的叶子是绿色的?”
  听到儿子的询问,受过大学教育的爸爸非常高兴,他认为这是儿子智商颇高的一个标志,于是开始滔滔不绝地给他讲述关于叶绿素以及光合作用的道理。整整10分钟过去了,爸爸耐心地、完整地讲解了“叶子为什么是绿的”的科学道理。听完爸爸的解释后,吉姆蹒跚地在草坪上走着,低头自语,“我只是想知道叶子为什么是绿色的,而不是什么叶绿素和阳光的事情。”
  很多做爸爸的可能现在还不知道,孩子本来认为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听完爸爸的回答后,他反而更加困惑了。因此,在呵护孩子的好奇心方面,我们也要克制住想把整框食物全倒给孩子的冲动,或急着要尽快多给他一些的诱导。我们应坦白地回答孩子所提出的各种希奇古怪的问题,所以我们的答复用不着非要“科学”不可。相反,我们的答复应该是简短的一两句话,尽量不要长篇大论。
  然而,由于孩子的思维是由特殊的“逻辑”组成的,如果从成人的眼光来看,他的问题很有可能显得不合逻辑、幼稚可笑。因此,为了有效地回答3—6岁左右的孩子们的此类问题,做父母的必须具备发挥幼儿想象力的特殊机制。父母必须知道儿童的心理是怎样发展的,并且摈弃成人世界的一切先入之见。在此,我建议有时间的父母,多读一些儿童心理发展方面的专业书籍。
  对于那些缺少相关知识的父母来说,下述例子不失为一个可资效法的选择:
  “9.11事件”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电视、报纸每天都有连篇累牍的报道。大人们在纷纷议论,而小孩子也天天观看飞机撞向“双子星座”的“壮观”情景。一时间,“本?拉登”成了四岁的儿子文文的口头语。
  一天,文文突然问爸爸说:“爸爸,为什么本?拉登要开着飞机去撞人家的大楼呢?难道他不知道他会死吗?”
  爸爸一时不知如何回答。他感到无法向儿子解释有关基地组织、种族冲突、国际政治、文化矛盾等问题。他灵机一动,反问了儿子一句:“儿子,你认为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他恨他们!”儿子很严肃而又坚定地回答说。
  爸爸说:“是的,他恨他们。你理解得很对。”
  4、你最好别和那群不三不四的人搅在一起!
  从理论上讲,大多数父母都宣称给予孩子交往的自由。但是,从呵护孩子成长的角度来看,大多数父母都会担心孩子交友不慎,从而走向歧途。且不说孩子在外所进行的父母不知情的交往,即使是孩子带回家里的“朋友”,往往也是我们所看不顺眼的。因此,在孩子的交友问题上,几乎没有父母是完全放任自流的。
  只不过,即使是你特别讨厌他所带回来的暴徒和吹牛大王,或一碰就哭鼻子的“娇气姑娘”,除非是他们的行为真正令你受不了,在我们开始采取什么行动干涉孩子的交往之前,最好先研究一下,孩子在交友方面,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吸引力和喜好。
  我们该用什么尺度来衡量孩子对朋友的选择呢?
  通常而言,朋友之间应该能彼此给予对方以助益和鼓励、并帮助对方规避错误的积极影响。这样看来,孩子应该与他个性不同,并且对他的个性有所补益的人结交。比如,内向的孩子需要跟外向的孩子结交,过分受保护的孩子需要与自主意识较强的孩子为友,胆小害怕的孩子需要有比他勇敢的孩子为伴,心理不成熟的孩子可以从成熟的玩伴的友谊中得到益处,太沉迷与幻想中的孩子,就需要多与较平凡而没有诗意的孩子相处。我们做父母的,只需对孩子跟朋友之间的正确关系加以鼓励,对不正确的关系加以警诫,切不可不问青红皂白,就限制孩子的交往,甚至取消他的交友自由。
  但是,不成熟的孩子若碰到了一块儿,就只能使双方彼此吸引对方的幼稚,凶暴的孩子碰到了一起则会助长双方的侵略性,非常内向的孩子碰到一起则尽量避免或拒绝参加社交活动,带有流氓气息的孩子碰到了一起就会助长各人的反社会性。对于这一类的结交,父母是要坚决杜绝的。
  总之,在对待孩子的交往方面,为了充分地保证孩子所选择的朋友对他有益,我们既不可越俎代庖,也不可放任自流。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充分的调查研究。但是调查并不意味着父母可以做“侦探”,随时监控孩子的活动。像有的家庭所发生的家庭冲突那样,如果父母做出了这样的行为,一旦孩子知道了,他将会感到自己犹如被“叛徒”或“告密者”出卖了一样愤怒和难受。
  相反,好父母应该像好老师一样,在孩子学习如何独立地凭自己的能力做选择的过程中,逐渐地提升孩子的责任心和判断力,同时逐渐地让孩子感到自己的可有可无。
  5、不准上网!不准看电视!
  谈到对孩子的呵护,如果不谈电视和网络对他的意义和影响,并加以评判,那就是不完整的。每个孩子都喜欢看电视,也喜欢上网打游戏。他们对于电视、网络的喜爱显然超过了读书、下棋、体育锻炼或听音乐。
  对于花钱买广告时间的商人来说,孩子是最理想的收视观众,因为他们很容易接受建议,对商品广告比较容易相信。他们不仅会用令人想像不到方式,来模仿极度愚蠢而没有深意的声音和动作,而且更喜欢用广告中的愚蠢口号让父母苦恼。他们对于节目的要求非常少——不需要什么创造性,也不问够不够艺术标准,只要有马,有枪手,或有靓哥靓女,就可以吸引住他们了。因此,从一个节目的开始到结束,一天又一天,孩子门所面对的全是凶暴、残杀、肥皂剧和怪声怪调的广告。
  至于网络,再也没有更让人熟悉的情景了。孩子们打开电脑,除了聊天、打电子游戏,众多有用的信息不是视若无睹,就是根本分辨不了。
  针对这种情况,父母对电视和网络的态度通常都有些矛盾复杂。他们既喜欢电视和网络占住了孩子,使他们没工夫捣乱,却又怕电视和网络损伤了孩子的眼睛和思想。他们常常会苦恼地问:究竟该怎样做,才能既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娱乐需求,同时又不损害孩子的身体健康,并保持某种心灵的纯洁度?
  非常有意思的是,专家们的意见也是莫衷一是,彼此矛盾的。比如,专家们虽然认为,就电视对视力的影响而言,是没有什么损害的,即使看的时间过久,也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就电视对品格的影响而论,他们的说法却非常游移不定:
  一种意见认为,电视对孩子是有害的。因为电视会引起孩子对暴力和凶杀的欲望,使他们对于人类的痛苦的忍受程度变得很迟钝;
  但另一种意见却认为,电视对孩子有益。因为戏剧化的暴力表演能帮助孩子,使他们发泄掉仇恨冲动;
  还有一种意见则认为,电视对孩子的影响很小。电视上的幻影不会影响孩子,孩子的品格是由父母和他的同伴造成的。
  电视的情况如此,网络的情形也颇类似。因此,在如何处理孩子看电视和上网这件事上,是没有什么一劳永逸的办法和普遍有效的准则的。唯一值得借鉴的经验,就是像有些家庭那样,只准孩子在周末上网和看电视,或只容许孩子在许可的时间内,看经过父母选择、同意的节目和网站上的信息。只有这样做,父母们才能准确地把握住,对于像电视和网络这样的一种药,孩子究竟应该在什么时间吃,而且分量要正确。节目不能让孩子自由选择,而应加以适度的管制,这样的做法是对的。我们不能让杀人犯和打手在自己的家里影响到我们的孩子,这是父母呵护孩子的天职。
  此外有一点是父母们必须注意的,就是电视和网络会“浪费”掉了孩子生活中许多更具有意义的事物——他们跟电视或网络呆在一起的时间越多,跟父母和其他一些事物比如书籍在一起的时间就越少。因此,做父母的如果真要做到对孩子的精心呵护,多给孩子一起相处,使孩子不至于与培养他们品格的正常氛围相疏离,是非常重要的。
第8节:最该说的话
作者:黄 莉
  1、好好的一杯牛奶被打翻了,真可惜。
  看着初通人世的孩子越来越淘气越来越神气,做父母的,怜爱之情便会油然而生。但是,
  当孩子的淘气在不知不觉间越过了某种界限、甚至犯了“错误”的时候,身为父母,你就难免要责备或批评孩子。
  责备和批评孩子是父母必须掌握的一门艺术。在孩子的天真无邪的世界里,一切都是那么天然,本无所谓对错;但是我们的成人世界却制定了许许多多的规则,这些规则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自觉或不自觉地去遵守。因此,为了让孩子长大后能够适应这个世界,做父母的一个基本责任,就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地把这些规则施加于孩子,让孩子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越了轨”,又在什么时候“犯了错误”。这样,就可以使孩子从自己所犯的小过失中,学会如何对一件事物作正确的评价、采取正确的态度。
  责备和批评孩子是父母的一个基本责任,但这并不意味着责备和批评可以滥用。谁都知道,有的批评使孩子心悦诚服,有的批评却招来孩子的敌意和愤怒。因此,批评或责备是有分寸的。
  批评的分寸应该如何把握呢?换句话说,什么时候的批评是建设性的?什么时候的批评是具有破坏性的呢?在这里,我所能够提供的答案就是:建设性的批评是完全抛开孩子个人品行上否定特点,而仅限于只指出必须要做的该如何去做。越过了这个临界点,批评便完全招致你根本不期待的结果。
  比如,五岁的小宁不小心把一杯牛奶打倒在饭桌上了。这时妈妈便忍不住责备说:“你这么大了,连杯子都不知道该怎么拿!我说过多少遍了你要小心!”
  而爸爸则附和:“没办法,他生来就是笨手笨脚的。你怎么说,他都改不了。”
  小宁只不过打倒了一杯五毛钱不到的牛奶,就招来了这样的一堆刻薄言语,这对孩子的自信心方面的伤害,是用再多的钱也难以弥补的。因此,在事情出了差错的时候,不是就一个人的品行来批评的恰当时间。这时,最好是就事论事,而不论及他个人的品格。相反,下面这个例子就具有建设性:
  六岁的小宇漫不经心,把妈妈刚给他倒好的牛奶打翻在了桌子上。这时,妈妈忍住怒火,镇静地对他说:“牛奶打翻了。我去给你再倒一杯来,快拿抹布。”妈妈起身去拿了一块抹布递给儿子,然后再给他倒了一杯牛奶。惊慌的小宇这才放下心,不相信地望着妈妈,呐呐地说:“啊,妈,谢谢你。”在妈妈的帮助下,他擦干净了桌子。妈妈没有再补充修正的意见,也没有作无益的训诫。但是,小宇在缄默中却对她充满了感激。
  轻微的过失或不幸,应该以下列方式向孩子表示:“啊,你又丢了你的手套。这真教人烦心,因为又得花钱去买。好好的一双手套丢了,真可惜,不过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手套丢了,就是丢了,不必为了丢掉的手套而触发你的脾气。衬衫撕破了,也用不着拿撕破了衬衫做题目,演出一场你自编自导,高兴怎么演就怎么演的剧目。然而不知道为什么,有的父母在看到一个打破了的鸡蛋的时候,所产生的反应就如同是断了一条腿;看到一扇打破了的玻璃窗,就如同是砸碎了自己的心。对这样的父母来讲,确实应该问问自己,你究竟是更爱你的物品呢?还是更爱你的孩子?
  2、你这样做,妈妈心里很不高兴。
  责备和批评孩子的分寸之所以很难掌握,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做父母的既要传递自己的情绪感受,但又要适度克制自己的愤怒。
  在责备孩子的时候,父母很难有不生气的。而生气到了一定的程度,也就成了愤怒。父母应不应该对孩子的过失行为表示“愤怒”呢?从儿童教育的角度来看,显然是应该的,甚至它还是儿童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课。因为假若有时候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一律表示忍耐而不发怒的话,它所给予孩子的印象不是慈爱,而是冷漠。因此,凡是关心子女的人,都不能逃避愤怒。
  但是,愤怒是一种代价颇高甚至危险的情感,要使它发得有价值,做父母的就不能只有付出而没有收获。也就是说,对父母而言,你可以对孩子发怒,但是你又不能随情绪的波动而随意加重你的愤怒。你不能让孩子们承受凶暴而残酷的愤怒洪流,但是你可以让孩子明白:“我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由于发泄愤怒的目的是松弛自己因忧虑和痛苦而引起的紧张感,让孩子产生内心的自省,同时又不至于产生副作用,给双方带来新的伤害和痛苦;因此,当父母对孩子发怒时,所要掌握的分寸就是,既要将自己的真实情感和意图传达到对方,但又不至于引起新的、无休止的侮蔑、仇恨和愤怒。做父母的当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下述三个步骤的训练既简单,又实用。
  第一步,就是在风平浪静的时候,做父母的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惊涛骇浪是随时可能到来的。这时,我们要接受的三个假定是:
  一、承认孩子们会使我们发怒是不可避免的;
  二、我们有权发怒。对孩子发怒并不是一种无能的表现,也不是什么耻辱;
  三、我们有权在安全的限度内表现自己的内心感受,但是这种表露决不会伤害到孩子的人格。
  当这些假定在我们的内心根深蒂固之后,一旦遇上必须对孩子发脾气的时候,我们便可以判明自己情感的强烈程度,并对孩子警告说:
  “我心里很不高兴了。”
  “我生气了……”
  如果我们的简短声明和“马脸”不能制止孩子的行为,那么,我们就可以以增加语气的强度来表达我们的愤怒:
  “我很生气了。”
  “我气得不得了!”
  “我冒火了!”
  大多数时候,这样的说明便可以压制住孩子了。但有时候这么做还不行,这时,我们便必须进行到第三步,清楚地说明我们愤怒的由来和感受,并采取适当的行动:
  “我一看到你把鞋子和袜子乱丢我就来气,忍不住就想冒火。我真想打开窗子,把你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扔到楼下去。”
  “看到你一放下筷子就看电视,把脏盘子脏碗留给我一个人收拾,我就很生气。我真想把电视机卖了,教你压根儿就看不成!”
  这种接近孩子的方式可以使父母的愤怒找到一条发泄的通道,又不至于引起伤害的后果。孩子们在其中也可以了解到,哪些愤怒是安全的,哪些愤怒则可能带来毁灭性的结果。
  总之,幼儿期教育的基本原则是要培养孩子对父母的信赖感。如果孩子真的做了不该做的事,而妈妈也因为这件事情不愉快的话,就应该把这不愉快的心情传达给孩子,这样才能让孩子知道自己做错了事情。而孩子也能因此感受到:“啊,原来妈妈不喜欢这样呀!”然后重复去体验那些感受,逐渐了解哪些行为是不能做的。
  3、你这么晚回家是不对的,你知道妈妈有多担心和焦急吗?
  责备和批评孩子既是做父母的必须掌握的一门艺术,那么,这一艺术的内容之一,就是要告诉孩子并让他明白:每一个孩子都需要父母的帮助,来辨别什么事情只是令人不快的或烦恼的,什么事情是悲剧或灾祸。因此,承受责备和批评也是孩子必须主修的一门功课。
  如何让孩子坦然地承认错误并承担责备和批评呢?关键的一点就是,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做父母的一定要把事情本身与做事情的人分开――这样,你的孩子就会知道自己做了一件不好的事,但这并不意味着自己是个不好的人。在批评孩子的同时告诉他“妈妈爱你”,这样做也能提醒你自己,批评孩子的目的是帮助他分清对错,而不是处罚他。如果能这样想,你也就更容易在孩子的错误面前保持冷静了。
  比如,有的小孩子很贪玩,有时候玩到很晚都不回家。这时,若妈妈一见到他便给他一顿指责甚至辱骂:“你也知道还要回家?”、“你就干脆别回家了!”效果肯定不会理想。相反,假若这时妈妈所传达的信息是,“你这么晚回家是不对的,你知道妈妈有多担心和焦急吗;妈妈太爱你了,怕你出了什么意外”,那么,接下来的情景就大不一样了。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