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心理学史

_3 (当代)
四、人格理论
(一)人格结构
早期,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意识和无意识两大部分。而无意识又可以分为前意识和潜意识,所以弗洛伊德实际上将人格看作是一个由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所组成的三分结构。其中,潜意识中充满躁动的本能,人格中起主要作用。
在晚期,弗洛伊德在早期潜意识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人格学说。他认为,人格是由伊底、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的动态能量系统。
伊底是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的结构部分。它由遗传的本能、欲望构成,肉体是它的能量源泉。弗洛伊德把伊底比作是“一大锅沸腾汹涌的兴奋”。伊底中的本能欲望是恒久不变的。伊底完全是非理性的,不知道善恶和价值。伊底遵循快乐原则,其唯一的动机就是力求发泄本能冲动,它不管什么场合,不断要求满足,尽可能将紧张降低到最低水平。
伊底纯粹是前意识的,其中的本能冲动不可能达到意识。弗洛伊德认为,伊底中的本能冲动是整个人格系统的能量来源,它是整个人格系统的基础。
自我并非是与生俱来的,人生之初只有伊底而无自我。在个体成长的过程中,伊底与环境不断地进行相互作用,伊底接近外界的那部分逐渐成为自我。所以说自我是后天从伊底中分化出来的,自我没有自己的能量,必须从伊底中汲取能量,它本质上是依附于伊底的。自我遵循现实原则,它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伊底的本能满足服务,但是自我是理性的、审慎的,它能够考虑外部现实和超我的要求,审时度势,选择适当的对象和途径来满足伊底中的本能。弗洛伊德比喻:伊底像匹马,自我犹如骑手,通常骑手控制着马行进的方向。
随着个体的生长,单靠自我的力量已不能控制伊底中的本能冲动,于是在幼儿期,从自我中分化出超我。儿童由于弱小,必须依赖父母生活,于是通过自居作用来模拟父母的行为。由于自居作用,个体逐渐内化父母所持有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从而形成超我。超我包括自我理想和良心。自我理想是通过父母的奖励形成的,当儿童的观念和行为符合父母所持的道德观念时,父母就予以奖励,父母据以奖励的标准就会内化到儿童的心目中,成为个体的自我理想,良心是通过惩罚形成的,当儿童的观念与行为违背父母所持的道德观念时,父母就予以惩罚,父母据以责罚的标准就会内化到儿童心目中,成为良心。超我遵循至善原则。它督促自我控制、引导本能冲动,使之合乎社会道德规范。
在人格系统中,自我负有重要使命,它既要满足本能要求,又要使本能的满足不会招致外界的危险和超我的惩罚。如果自我力量强大,能使人格的三个系统保持和谐、平衡,那么个体的身心就能得到正常发展,否则就会导致焦虑的发生。
(二)人格的发展
弗洛伊德认为,个体从出生到成年,要经历几个前后相续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在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一个特定的身体部位成为力比多兴奋和满足的中心,与最大的快感相联系,此特定的身体部位就是性感区。根据性感区的变化,将个体心理性欲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即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他认为,在某一个阶段满足过多或者过少,就会形成固着,个体在成年以后就会形成具有这个阶段的特征的人格特质。
1、口唇期(0-1岁)
婴儿期的活动大部分以口唇为主,诸如吸吮、咬,吞咽等,口唇区域成为快感的中心。婴儿的口唇活动如果没有受到限制,成年后性格倾向于乐观、慷慨、开放和活跃等积极的人格特征,婴儿的口唇活动如果受到限制,成年后性格倾向于依赖、悲观、被动、猜疑和退缩等消极的性格特征。
2、肛门期(1-3岁)
幼儿由于对排泄解除压力而感到快感,肛门一带成为快感中心。在这一时期,儿童必须学会控制生理排泄过程,使它们的功能符合社会的要求,也就是说,儿童必须接受在厕所中大小便的训练。大小便排泄对成人的人格有很大的影响。肛门排泄活动如果严加限制,成年后性格倾向于肮脏、浪费、凶暴和无秩序,肛门排泄活动如果严加限制,成年后性格倾向于清洁、忍耐、吝啬和强迫性。
3、性器期(3-5岁)
这一时期力比多集中在生殖期上,性器官成为儿童获得快感的中心。此时儿童以异性父母为“性恋”的对象。男孩要占有他父亲的位置,有与自己父亲争夺母亲爱情的表现。女孩要占有她母亲的位置,有与自己母亲争夺父亲爱情的表现。男孩恋爱母亲,嫉妒父亲,女孩恋爱父亲,嫉妒母亲。弗洛伊德认为,这是一种本能的异性爱的倾向,一般由母亲偏爱儿子和父亲偏爱女儿所促成的。这种幼年的性欲由于受到压抑在男孩心理上就成了恋母情结(伊底普斯情结),在女孩心理上就成了恋父情结(爱勒克屈拉情结)。如果这两种情结获得正当的解决,儿童认同父母的价值观念,导致超我的逐渐形成和发展,就会形成与年龄、性别相适应的许多人格特征。
以上三个心理性欲阶段可称之为前生殖阶段,它们使人格发展的最重要阶段。弗洛伊德认为成年人格实际上是在人生的前五年就已经形成了。
4、潜伏期(5-12岁)
这一时期力比多处于休眠状态。儿童将上一阶段以父母为对象的性冲动转移到环境中的其他事物上去,如学习、体育、歌舞、艺术、游戏等。这个时期儿童离开家庭和父母进入学校学习,他的兴趣在同伴不在双亲,但总躲避着异性,男女儿童界限清楚,团体活动也常常男女分开进行,在游戏中以同性者为伴,甚至男女同学不相往来,这种现象持续到青春期才有改变。
5、生殖期(12-20岁)
这是人格发展的最后阶段,发生在随之而来的青春期,男女儿童在身体上和性上趋于成熟,性的能量和成人一样涌现出来,异性恋的行为明显。个体在这个时期的最重要任务是力图从父母那里摆脱出来,必须与父母分开,以建立自己的生活。个体生殖期的性格发展是在前面几个阶段的发展基础上的发展。个体会不自觉地以父或母为模型,选择新的性对象。
弗洛伊德认为,很少有人能够在人格发展方面达到真正的生殖期人格这个水平。在他看来,造成这种情况由各种因素,但是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由于力比多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两种危机:固着和倒退。固着是由于力比多不能满足或过分满足而停滞在早期的发展阶段上。倒退是由于力比多受到挫折而退到先前的发展阶段。如果在发展过程中,力比多固着或倒退到某个阶段,就形成于该阶段密切相关的性格。由于固着和倒退作用的影响,真正具有生殖期人格的人是很少的。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中关于潜意识的研究,不仅扩大了人格心理学研究的范围,而且为个体行为的深层认识提供了条件。弗洛伊德重视早期经验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重视行为的历史原因,强调行为发展的重要性,这对现代发展心理学有深远的影响。然而,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也存在严重缺陷。如他过分强调前意识和性本能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把人格发展的动力归之于性本能(力比多),认为性本能是否得到满足直接影响人格的发展。它忽视社会环境对人格发展的作用,由此受到许多学者的批评。
五、梦论
梦的学说在精神分析中占有特殊地位。弗洛伊德在对患者分析治疗时,患者常常提到她们的梦。同时,它通过对自己梦的自我分析也发现,梦与无意识有密切的联系,通过对梦的分析,能够打开一条通向潜意识的道路。他断言,梦实际上含有重大意义,对梦的科学解释是可能的,并在《精神分析引论》和《梦的解析》中全面阐述了他关于梦的学说。
什么是梦?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一种被压抑的欲望的象征性满足。”他还认为,在梦中满足的欲望主要是性的欲望,无论是与性欲有直接联系的梦,还是与性欲有象征性联系,甚至看起来没有联系的梦,在弗洛伊德看来统统都包含着性的意义。
白天欲望被压抑或隐藏在潜意识中去,到了夜间压抑的力量有些松弛,白天的欲望乘机闯入意识就成为梦。但是,梦依然受到意识余力的监督,于是潜意识的冲动就经过伪装而表现出来,所以梦是潜意识的本能欲望得到伪装的、象征性的满足。
要想对梦进行解释,就必须了解所谓的梦的工作,即隐梦是如何化为显梦的。梦的工作由四个基本过程:凝缩、移置、戏剧化、润饰。
凝缩 即几种隐意用一种象征或符号出现。他自己曾梦到一种植物,据他分析,这植物一词,可替代园丁、教授和他美丽的夫人,名叫Flora的患者和他妻子所爱的花。
移置 即在梦的工作中,把隐梦的内容加以转移,用不重要的部分替换其主要的部分。例如,一个姑娘梦见她的女校长被她的一个好朋友杀了,这意味着一种双重的移置。这个姑娘的潜意识欲望是与她的母亲相联系的。在梦中,母亲换成了女校长,她本人换成了她的好朋友,由于意识对这个姑娘潜意识中的爱父嫌母情结具有了检查和控制的作用,所以发生了这种移置。
戏剧化 将隐梦中的抽象欲望化为具体的事项。如以柱状突起之物象征阳具,花朵、帽子之类象征阴道,上下楼梯象征性交等。
润饰 就是在梦醒之后,将梦中混乱、无条理的材料予以条理化,合成一个连贯的整体。在润饰时,梦的材料往往被排列成和隐梦大相径庭的次序,所以更能掩饰真相。
了解了梦的工作,就能够根据显梦层层剥笋,揭开伪装,发现梦中所蕴含的潜意识的本能欲望。因此,弗洛伊德极为重视梦的解析,把梦作为通向潜意识的重要途径。弗洛伊德把梦看作研究人的心理动力的重要途径,这是极为启发性的。但他过于强调性本能在梦境中形成的作用,认为所有的梦都与性本能的变相满足有关,这太偏颇了。
六、焦虑论与自我防御机制
认为人的焦虑最早来自婴儿在出生时与母体的分离。焦虑分三种:现实性焦虑(真实客观的危险造成的)、神经性焦虑(惧怕自己的本能冲动会导致惩罚式的情绪体验)、道德性焦虑(违反了超我的价值观时,引起的内疚感的情绪体验)
自我防御机制:压抑、投射、移置(受了气回家打孩子)、否认、反向作用,认同、退行、升华。
第三节 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评价
一、弗洛伊德理论的贡献
1、开创了无意识心理的研究
弗洛伊德不仅研究心理现象的表面价值,而且力图探求在心理现象背后所隐匿的精神作用,对人的内心认识更加深刻。弗洛伊德系统地揭露了人心深处、受意识表层封锁和压抑的无意识王国的内幕。
2、开拓了心理学学科的建设
精神分析开拓了性心理学、动力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性一直是个禁区,弗洛伊德不畏世俗、勇敢冲破性学研究的禁区、对性作了系统的研究。正是如此,他才声名狼藉,被人斥为泛性论者,但是毕竟把性现象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开辟了新领域。
人本身是个能量系统、动力系统,他决定着的潜意识、前意识、意识的心理结构和伊底、自我、超我的人格模式,就是说,本能欲望是人的心理或人格发展变化的动力和动因。由此建立了动力心理学。
弗洛伊德以前人们往往只重视精神病人的外在因素而忽视内在因素,弗洛伊德中使病人的内心冲突和动机,把变态心理学转变为内在精神动力的探索。为变态心理学的发展开拓了新道路。
3、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
发端于治疗实践的精神分析到了后来逐渐扩展到历史、文学、艺术、美学、社会学、教育学、人类学和哲学等领域,成为一种解释个人、文化及社会历史现象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开辟了一条重视心理治疗的新途径
精神分析突出了心理治疗的价值,创立了一套治疗神经症的方法和理论。弗洛伊德提出了心理创伤是引起神经疾病的主要原因,主张用精神分析方法来挖掘病人被压抑到潜意识内的心理矛盾以治疗病人,开辟了一条重视心理治疗的新途径。
二、弗洛伊德理论的局限
1、对马克思主义的不正确态度
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上,弗洛伊德从根本上是反对和责难的,他反对马克思把社会形式的发展看作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的观点,还责备马克思主义对人的社会行为的解释中,只重视经济因素的作用,忽视了心理因素的作用,因而他要用心理因素去补充马克思主义,使之成为真正的社会科学。事实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歪曲。
2、在方法论上的局限
在方法论上坚持还原论、等同论,坚持用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解释心理活动规律,主张先天的本能是人的一切心理和行为的内驱力。弗洛伊德用物理学定律和生物学范畴说明人的内在动力和心理活动的规律,实质上完全抹煞了人的意识的社会历史制约性和主观能动性,从根本上否定了意识在人的心理活动中的主导作用,把人的高级心理活动简单地归结为低级的物理、生理的活动。这显然是一种典型的庸俗唯物论和形而上学还原论。
弗洛伊德在方法论上的另一个局限是把特殊的变态心理学与一般的常态心理学等同。弗洛伊德把在变态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推而广之,企图用变态心理的规律去说明常态心理的发展,把变态心理普遍化,把整个人类的心理看成是畸形的,实质上是一种用特殊代替或否定一般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3、学说的生物学化倾向
整个学说具有生物学化倾向,提倡泛性论。把一种动物的原始本能,一种脱离社会条件的抽象人性,看成是决定人类精神生活和实践活动的巨大的内驱力,极端夸大人的生物性,贬低了的社会性。
4、整个理论主观色彩浓厚
弗洛伊德的许多概念和理论,都是纯粹出于主观的臆想和逻辑演绎,她甚至简单地运用神话传说来证实和提出自己的观点,即没有事实为根据,也无从加以客观的验证,人称心理玄学。
第十二章 其他早期的精神分析家
第一节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荣格的生平与著作
(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医师,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他的分析心理学因集体无意识和心理类型的理论而声名远扬。 1912年,他写了《里比多的变形与象征》,用神话分析的方法来解释
梦和幻想,提出了对里比多的不同于性欲的理解;1921年出版了《心理类型学》,标志着分析心理学的创立。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思想
(一)字词联想实验与情结理论
荣格于1904年在伯格尔斯立对精神病人做过字词联想实验,并提出了著名的情结理论。为此在1909年他获得了同弗洛伊德一起到美国克拉克大学演讲的殊荣。
字词联想实验并不是荣格创始的,他是由高尔顿于1879年首创的。以后冯特又把它引入到实验心理学。荣格用一张写有100个刺激词的字表都对被试进行测验,主试每次念一个词,要求被试用头脑中出现的第一个联想词对念出的词做出反应。在实验中荣格发现,有时被试做出反应要花相当长的时间,而被试对造成反应时延长的原因却解释不清楚,荣格猜想这可能是由于抑制反应的潜意识情绪引起的,于是他把那些反应时间较长的刺激词、回忆错误的反应词和重复的刺激词都称为“情结指示词”。通过进一步分析,荣格认为,在潜意识中一定存在着和人的情感、记忆、思维等相关联的各种情结,任何触及到这些情结的词都会引起反应时延长。至此他发现,通过情结可以找到心理疾病的原因。
至此,荣格提出了著名的情结理论。首先,情结是一些相互联系的潜意识内容的群集,是整体人格结构中一个独立存在的较小的人格结构。它是自主的,带有强烈的情绪和情感色彩,具有自己的内驱力。其次,情结虽然是潜意识的,但它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并足以影响意识活动。因此,情结是“梦和症状的缔造者”,是通往潜意识的捷径。再次,情结属于个体无意识的范畴,它可以把个体无意识及其被压抑的内容与集体无意识及其原型联结起来,最后,人人都有情结,只是在内容、数量、强度和来源等方面各不相同。荣格认为情结的主要来源是:童年期的心理创伤,如经常受到父母或他人严厉批评会使人产生“批评情结”,与本性不和谐的道德冲突,如一个人的性驱力和他认为手淫与发生婚前性关系是邪恶的观念之间的冲突,会导致性压抑或产生敌意、焦虑的情绪。
(二)人格结构理论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也是一种整体人格结构理论。他把人格的总体称为心灵,认为心灵既是一个复杂多变的有机整体,又是一个层次分明、相互作用的人格结构。它由三个层次组成:意识、个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
意识,是人的心灵中唯一能够被个体直接感知到的部分。荣格认为人的意识发展过程就是人的“个性化”过程,它在人的心理发展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其目的旨在最大限度地认识自己或意识到“自我”。自我是意识的核心,它由各种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情感组成,意识的作用类似于看门人的角色,他对进入心灵的各种材料进行筛选和淘汰,使个体的人格结构保持同一性、连续性。同时它也在不断地充实、完善和塑造着新的自我。
个体无意识,荣格认为对人格及其发展影响最大的还是无意识,它包括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个体无意识是无意识的表层,它包含了一切被遗忘了的记忆、知觉以及被压抑的经验,由于它是发生在个体身上的、和个体的经验相联系的心理内容,因此被称为个体无意识。
个体无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以“情结”的形式表现出来,情结决定着个体人格的许多方面,当我们说某人有某种情结时,如自卑情结、性的情结、钱的情结等,指的是他的心灵被某种“心理问题”强烈地占据了,使他无法思考任何其他事情,而他本人却没有意识到。荣格认为心理治疗的目的就是帮助病人解开情结,把人从情结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但荣格后来发现,情结并非只起消极作用,实际上它常常是灵感和创造力的源泉。特别是强烈的情结会驱使人去创造精妙绝伦的作品。荣格早期认为,情结起源于个体的童年经验,后来他发现情结最深层的根源是集体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是荣格最伟大的发现,也是最深奥费解和引起最大争论的一个理论问题。综合荣格各个不同的界定,它是指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世代积累的人类祖先的经验,是人类必须对某些事件做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它在每一个世纪只增加极少的变异,是个体始终意识不到的心理内容。
集体无意识的主要内容是原型,它是一种本原的模型,其他各种存在都根据这种原型而成形。它深深地埋在心灵之中,因此当它们不能在意识中表现出来时,就会在梦、幻想、幻觉和神经症中以原型和象征的形式表现出来。荣格把毕生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研究原型,他曾确定和描述过几十种不同的原型,但主要的原型是人格面具、阿尼玛和阿尼姆斯、阴影和自性。它们在人格结构中各起着不同的作用。
人格面具(persona)指人在公共场合中表现出来的人格方面,其目的在于表现出一种对自己有利的良好形象以便得到社会的认可。
阿尼玛(anima)和阿尼姆斯(animus),又称为男女两性意向。阿尼玛指男性心灵中的女性成分或意象;阿尼姆斯指女性心灵中的男性成分或意象。这是在漫长的岁月中男女相互交往所得的经验而产生的。
阴影(shadow)是人的心灵中遗传下来的最黑暗隐密、最深层的邪恶倾向。它寻求向外部投射,但它的本性确是生命力、自发性和创造性的源泉。
自性(self)它是集体无意识的核心。其作用是协调人格的各组成部分,使之达到整合、统一,即自我实现。荣格认为这是人性所要达到的最高目标。
(三)力比多
弗洛伊德把力比多视为推动心理活动的唯一的性能量,而荣格的力比多则是一种普遍的生命力,“一种心理过程的强度,它的心理值。”后来,荣格用心理能量取代了力比多。
三、简评
分析心理学扩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强调人格的整体性。
荣格对人格类型的研究开创了个体差异研究的新领域。
字词联想实验和情结理论对西方心理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研究方法的灵活性。
学说缺乏严密的逻辑体系和科学依据。
第二节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一、阿德勒的生平和著作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医生,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德勒出生在奥地利维也纳近郊的一个富裕的粮食商家庭中。由于患有佝偻病,使他身材矮小,驼背。五岁时他患上了肺病,几乎丧命。小时候的身体疾病是他的许多心理学观点的来源之一,也是促使他长大后立志当医生的根本动力。
1888年阿德勒考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1895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902年以前,他的主要兴趣是研究一般医学领域中的精神病原理学。在拜读了弗洛伊德《梦的解释》一书后,他撰文弗洛伊德的观点辩护。为此弗洛伊德1902年邀请他和另外三个人一起开创了每周三举行的精神分析研讨会(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的前身),开始了他和精神分析运动的联系。1910年他成为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的主席和《精神分析杂志》的主编。但阿德勒不赞成弗洛伊的性本能理论。他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和弗洛伊德的观点产生了分歧,加上其他原因的影响,终于导致他在1911年和弗洛伊德分道扬镳。
此后,阿德勒和他的信徒们成立了一个“自由精神分析研究协会”,1912年,他把其理论体系称为“个体心理学”,并逐渐形成了一个颇有影响的个体心理学派。1912年他创办了该学派的机关刊物《个体心理学杂志》,他开始把自己的理论应用于儿童的抚养和教育。他和他的学生们在维也纳三十多所中学开办的儿童指导诊所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使他声名鹊起。1926年他访问美国,受到教育界人士的热烈欢迎,1927年他受聘哥伦比亚大学教授,1932年任长岛医学院教授,1934年定居美国。1937年5月28日,由于在欧洲讲学过度劳累,导致心脏病突发而病逝于苏格兰的阿伯丁市,终年67岁。他的主要著作有《精神症的性格》(1912)、《器官缺陷及其心理补偿的研究》(1917)、《个体心理学的实践和理论》(1919)、《生活的科学》(1927)、《理解人的本性》(1929)、《生活对你应有的意义》(1932)、《儿童的教育》(1938)等。
二、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思想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并非指完全个人的或个别差异的心理学。他所谓的个体是一个与社会、与他人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一个有自己独特的目的、寻求人生意义、追求未来思想的和谐整体。
(一)心理学动力学理论
阿德勒反对弗洛伊德把性本能视为人类行为的根本动力。相反,他的理论是以社会文化为取向的。他把社会的价值观念、人的社会性视为行为的动力,并用“自卑感及其补偿”、“侵犯驱力和男性反抗”、“追求优越”等概念来表述人类行为的动力特征。
1907年阿德勒发表《器官的自卑感及其生理补偿》一文,指出有生理缺陷的人往往有一种生理上的自卑感,他必须通过发展有缺陷的器官或全力发展其他功能而使这种缺陷得到补偿。从1910年开始他对自卑感的看法发生了改变。他认为每一个人一生下来就带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儿童的生存必须依赖成人。和成人相比,儿童感到了自己的孱弱,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
为了克服自卑感,儿童用先天的“侵犯驱力”来寻求补偿,使自己的人格在文化与顺应中得到发展。后来阿德勒将“侵犯驱力”改为“男性反抗”。他认为如果儿童顺应或很少反抗,这种自卑感就带有女性品质或使他称为生活的弱者,反之,儿童若奋起反抗,这种自卑感便带有男性的品质。“任何形式的不受禁令约束的攻击,敏捷,能力,全力以及勇敢,自由,侵犯和残暴的特制都是男性所具有的品质。”
显然,自卑办事推动每个人获取成就的主要推动力。一个人正是感到自卑,才会千方百计地区寻求补偿,否则他就会得心理疾病,甚至失去生活的勇气。阿德勒相信心理治疗和儿童教育的目的是给人提出目标定向,这种目标就是追求优越。因此,羡慕别人,胜过或超过别人,征服别人等都是这种追求优越的人格体现。人生的主导动机就是追求优越。后来阿德勒把追求个人优越改为追求一种优越而完美的社会。
不过,追求优越的结果却有两重性。它既可以激励人追求更大的成就,使人的心理得到积极的成长,也会由于追求个人优越而忽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从而产生“自尊情结”,使人变得缺乏社会兴趣,妄自尊大。
(二)生活风格理论
在阿德勒看来,每个人追求优越的目标是不同的。个体所处的环境条件也千差万别,从而导致每个人试图获得优越的方法也迥然然不同。阿德勒把个人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称为“生活风格”。这是一种标识个体存在的独特方式,是作为一个统一整体的自我在社会生活中寻求表现的独特方式。
首先,我们来看看生活风格的形成过程。阿德勒认为,儿童在四五岁时就形成了他的生活风格。它是以“原型”的方式无意识地表现出来的。儿童自己还意识不到。原型的内容包括人生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策略等。至于儿童形成的是什么样的生活风格,则要取决与他的生活条件和家庭即社会环境。如果儿童体验到某种自卑感,那么他对这种自卑感的补偿就是他的生活风格。如果他把某人作为自己的榜样,或把某种现象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那么他的生活风格就会在这种追求中得到发展。因此,尽管人们生存的具体环境各异,便形成了每个人各自不同的生活风格,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人。
其次,理解个体的生活风格,就是理解独特的自我。阿德勒认为,个体心理学的任务就是分析人的生活风格,理解独特的个体,以便更好的把握个体的未来,为儿童教育提供理论依据。他概括了理解生活风格的三种途径。
出生顺序 早期记忆 潜意识梦境
总之,在阿德勒看来,认识和理解了某个人的生活风格,就意味着了个体的本质,实现了理解人性的目的。
阿德勒去世之后,新阿德勒学派的最主要代表人物有阿德勒的女儿和儿子以及安斯巴切等人,在世界各国广泛传播和发展阿德勒的学术思想,创办阿德勒学派的杂志和儿童指导中心,从事个体心理学的培训,开展个体心理治疗,推进个体教育等。
个体心理学简评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是当代许多心理学思想的来源
确立了心理学的社会科学方向]
墨菲所说:“阿德勒的心理学在心理学历史中是第一个沿着我们今天应该称之为社会科学的方向发展的心理学体系。”
恢复了“意识”在心理学中的主要地位
个体心理学的局限性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社会因素的作用,但他造成社会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原因仅仅归咎于错误的生活风格和社会兴趣,没有看到社会的异化对人性的扭曲,没有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探讨人性的发展,因此他的学说并没有找到致病的真正社会原因。
在研究方法上,他虽然注重整体研究和特殊规律研究,但他把主观理解和客观分析相对立,忽视了部分的作用和遗传的影响,片面夸大了自卑感的补偿作用,从而使他的理论带上了个人的偏见。
第十三章 新精神分析
第一节新精神分析产生
一、新精神分析产生的历史背景
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席卷资本主义各国,随之又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神经病的发病率大大提高。患者的病因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各种复杂的因素,其中以经济因素尤为突出,已非泛性论所能解释。
20世纪30年代以来,各学科都逐渐重视社会文化因素,在精神病治疗方面,也注意到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深信与患者的交互影响的重要性。在此情况下,精神分析由里比多说演进为了文化说。
二、新精神分析的特点
新精神分析的特点是强调精神病病因学的社会因素,重视文化因素对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1、新精神分析学家否定里比多或性的重要性而代之以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因素。
2、新精神分析学家重视发生法,研究发展心理学。
3、新精神分析学家倾向于性善论,而不同于弗洛伊德所认为的潜意识里装着的是不可告人的欲望。
卡伦·霍妮(Karen Horney,1885—1952)是20世纪最杰出的女精神分析学者,“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1906年入柏林大学,在校期间开始对精神分析产生兴趣。大学毕业之后用三年时间来研习精神医学,其间追随德国著名精神学家赫曼·奥本海姆学习。1918—1932年间,在柏林精神分析研究所任教,并且开办了一个私人诊所,开始了临床实践。1932年受弗兰兹·亚历山大之邀,离开柏林赴美国工作。1941年,以霍妮为首组建了美国精神分析促进协会,并成为新设的美国精神分析学院的院长。此后,霍妮成为精神医学界的显赫人物。1952年病逝。霍妮著述甚丰,主要有《时代的心理症性格》、《精神分析新法》、《我们的内在冲突》、《自我分析》、《心理症与人的发展》(中译本为《自我的挣扎》)。尤其《心理症与人的发展》一书是霍妮毕生学说的精华,融入了她多年著述。
霍妮的人性观
人格研究的核心是人性的问题。相对于经典的精神分析理论来说,霍妮的人格理论展示了一幅独特的人性图景。弗洛伊德认为人是一个能量系统,受本能所策动,旨在追求快乐,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无意识中被决定了的。人的本性是恶的。而对于霍妮来说,人性是无善无恶的。人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真我,是自我发展的趋向。霍妮说,:“如果我们相信人类的遗传性,乃是一种驱策自己去实现本身潜能的进化动力时,那道德问题亦将另有差异。此种信仰,并将意味着人类本质乃是善良的,此种认定必以先前对善恶的认知为先决条件,于是意味着人类天生自然的在为实现自我奋斗,并且从奋斗中建立起自己的价值框架”她认为,人生来就有“自我实现”的追求,这种追求就是无法遏制的发展内部潜力的需求,这些力量为人类所共有,是人类成长的根源所在。人格的健全与否,正在于这些力量能否得到健全的发展。
霍妮的人格结构理论
(一)人格结构
霍妮在早年接受过正统的精神分析训练,她对弗洛伊德及其学说,也始终怀着崇敬之情,并认为自己的学说是在弗洛伊德的理论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因此,霍妮同弗洛伊德一样,也在其理论中建立了一个人格结构,即“真我、实我、理想我”。“真我”(real self)是每一个人的基本内在中心。它是“我们自身活生生的,独特的个人的中心,是可以而且能够生长的唯一部分”。也就是说,真我就是个人生长与发展的主要内在力量。所谓实我(actual self),也就是现实的我,是指个体在某一特定时间内表现或拥有的一切,是个人经验综合所构成的我。所谓理想我(idealized self),是一种病态的自我,是心理症者为逃避内心的冲突,寻求感情的统一,而把自己幻想成为一个虚幻的心理偶像。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是一种深度心理学的解释,本我、自我、超我是处于垂直位置的,而霍妮是在水平线上解释人格结构,她取消了本我和超我,保留下自我。真我、实我、理想我都是自我的内容。霍妮把人格问题放在一个影响它的环境中,即在一种可观察的的范围内进行去考察,从而为人格的解释找到了更容易理解的基础,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人格结构的神秘色彩。
(二)人格的发展
在霍妮看来,人格的发展动力是冲突。在没有冲突的真空中,人是无法成长的,成长蕴涵了生理的发育与心理发展。成长是一种过程,是演进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类生来就需要为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而奋斗,为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而挣扎,因此,无论就哪一方面而言,人类不啻是一个生命的斗士,且必须在环境与理想的冲突下建立自我的价值,寻求自己人格的统一。人类需要不停地与自我、与别人战斗,在此种长久的斗争情势下,他们无非是在于解决一连串的冲突——理想自我与真我间的冲突及单一自我与周遭人们间的冲突。发展真我就是战斗的真谛,真我是活跃的,是具有无比潜力的,它需要培养、开发,它需要不断的磨练才能茁壮。虽然冲突是发展自我所必须面临的,所必须经过的道路,但是不良的人性发展所产生的种种内在冲突,却会成为“战斗人生”的绊脚石,人性发展的意义在于抒发潜能,以求内心的安宁与人际关系的和谐。然而,不利的环境却可能带来不幸的结果。使人陷入无限的冲突而无法自拔,为平息内心的激荡,才导致造成许多不正常的发展过程。总之,成长乃是在于解决冲突,并平衡冲突,随着个人解决方法不同,因而产生不同的心理倾向,导致了不同的人格发展过程。
霍妮的心理症理论
霍妮同其它后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一样,不同与弗洛伊德理论的鲜明之处在于强调了文化环境因素对人格发展的决定性影响。就霍妮而言,“文化”主要是指家庭的文化。家庭是人格发展与完善的园地,也是心理症产生及发展的场所。而且在这个家庭文化里,她主要看重的是家庭中的人际关系,即亲子关系。这就是她所谓的人类关系的主要内容。因此可以说,社会文化的矛盾造成的人际关系困难是心理症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儿童必须得到成人的帮助才能满足需要,得以成长。如果父母不能给予儿童以真正的爱,就会造成儿童的不安全感,而且,父母这样的行为方式不断表现出来的话,就会使儿童产生敌意,霍妮称这种敌意为基本敌意。这样,儿童就陷入一种既依赖父母又敌视父母的不幸处境之中,为了生存,他必须压抑对父母的敌意。产生无助之感、害怕,敌意导致内疚之感等等,使得他不得不压抑这种敌意。
基本敌意及其压抑使人陷入焦虑。霍妮称之为基本焦虑(basic anxiety)。这是一种 “是因为处身于自己所认为敌对的世界中,而产生的一种被孤立或无助的感觉”。也就是说是一种在内心不知不觉地积累并到处蔓延渗透的孤独和无能之感,一种自觉渺小、无足轻重、无依无靠、被抛弃、受威胁的体验。当一个儿童的基本焦虑产生之后,基本焦虑在内心的不断增长,使儿童感到这个世界充满敌意,危机四伏,因而必然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或叫变态的行为方式,这就是心理症。从这里可以看出,霍妮同弗洛伊德一样,也是一个决定论者,任何心理症都是一种派生的产物,不同的只是心理症在霍妮的眼里是环境带来的恶果。
霍妮的心理症理论也决定了她治疗工作的最终目的。因为心理症是由外在的客观环境引起的,并且这些因素是可变的,心理症也就是可以改变和避免的了。而不像弗洛伊德那样认为,心理症是由本我、超我之间的争斗所致,本能与文明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人注定要受苦和毁灭,精神分析只不过是帮助患者较好地疏导、宣泄或升华本能。霍妮认为,人生来具有实现自己潜能的建设性力量,我们要通过技术性的引导,使心理症患者意识到自己的人格特征,协助他寻找自我,将精力贯注于实现自我上,将其天赋中的建设性力量引向自我实现的轨道。可以假设,如果我们尽可能建立起一个和谐的社会,确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心理症便会尽可能地被避免,从这一点上,我们看到了霍妮的乐观主义态度。
四、简评
首先,霍妮作为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开创者,从弗洛伊德王国中走出来,建立了社会文化精神分析的基本框架。一方面她对弗洛伊德的基本理论的方法论基础、原则和假定有所继承,另一方面将本能与文化的矛盾冲突转移到文化本身的矛盾冲突,强调人际关系失调及与此相关的自我内在冲突的重要性,使精神分析治疗更广泛更有效地满足现代人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霍妮的理论探索的目的并不是取消精神分析,而是给他提供文化与社会的方向,从而使她的理论不得不分担精神分析固有的局限性和弊病。
其次,霍妮强调文化环境影响的同时,就肯定了人的可变性。她不再像弗洛伊德那样,认为人生下来就陷入了黑暗的本能世界,而是认为环境既然能够使人误入歧途,那么改善环境就可以使我们走入光明。因此霍妮在这一点上更具有乐观主义精神。但是纵观霍妮的理论,她一方面指出了文化的矛盾造成了心理症,另一方面更多地关系人如何去适应所处的文化,从而缺乏一种文化批判的态度,在这一点上又稍逊弗洛伊德一筹。
再次,霍妮的理论本身也缺乏明晰性。正如舒尔茨所说:“霍妮的人格理论在清晰性上,内部的一致性和形势发展的水平上,都比弗洛伊德的理论稍逊一筹。”霍妮始终不以确定的关系来描述社会环境对人格的决定作用。到底什么样的环境导致病人什么的病态人格?霍妮认为病态人格和正常人格都有冲突的存在,所不同的是强度问题,但是如果此种冲突来自环境,那么环境恶劣到什么程度,才足以造成心理症?霍妮的分析重点是早期亲子关系的失调所导致的对儿童安全感的威胁,这就把丰富复杂的的社会生活给简单化了。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她理论的严谨性和缜密性。
由于霍妮只是想通过对古典精神分析的批判,更好地建设精神分析学说,从而表现出革命的不彻底性,但是毋庸置疑,霍妮的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对人格的新的视角,为我们理解人性奠定了一块新的基石。
沙利文及其心理学理论
沙利文(1892-1949),第一个文化派精神分析理论家,主要著作有《现代精神病概念》。他非常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影响,其精神分析理论又叫人间关系理论。
(一)人格学说
沙利文认为人格是那些经常发生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模型,它们能表明人的生活特性。即人格是一个中间变量,从一个人与其他的人和物有关的行为中推论而得,一个人的人格只有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才能存在。他主张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包括了心理关系。
沙利文把一个人从婴儿到成年分为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前青年期、成人早期和成人后期这六个阶段,认为每一阶段的年龄大约与某一成熟程度相当。成熟很重要,因为它能使个人觉察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各个方面并能给予应付。在人格发展的各个阶段中,生理成熟与社会认可之间产生矛盾冲突可以引起焦虑、倒退和自我中心的人格。
他的人格发展已证实有三个过程:动能、人格化和认知过程。动能代表一种相对持久的模型,这些模型是有机体在体验自己生存时出现的,可用以了解人对人的行为的有意义方面。人格化是个人保持着的关于别人和自己的意象。认知过程指儿童应付不同种类符号化的真实能力,以及儿童对环境作出反应的这些能力之间的关系。主要分为未分化模式、不完善反应模式和综合模式。
(二)神经病理论
沙利文认为,一个人在他的发展过程中,如果他的正常的、满意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遭到破坏,就可能导致神经病。神经病的产生也就是一个人对他所面临的生活情境的一种反应方式。有神经病的人同大多数正常的人没有实质上的区别,只是他是以他自己从童年期的固定下来的原始的反应方式去应付新情境。
沙利文指出,导致神经病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患者的自我系统的局限和歪曲。歪曲的观点、态度和信念会使人受到焦虑的干扰,严重的焦虑可以导致精神分裂。要消除患者的焦虑,就要改变他们的自我系统。
卡丁纳的精神分析文化人类学
卡丁纳出生于纽约。1921-1922年他曾在维也纳接受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训练,对弗洛伊德产生强烈的崇敬之情。回到纽约便开业从事精神分析治疗活动,热情地传播精神分析学说,训练精神分析专业人员。1933年他在纽约精神分析学会组织弗洛伊德社会学著作研讨班,学员大多数是人类学者,其中林顿、杜波伊斯等人后来成为著名人类学家,他还邀请萨丕尔、本尼迪克特等著名人类学家发表演讲。1937年,林顿和卡丁纳都受聘于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系,从此开始了他们的合作研究。他们继续举办研讨会,一般都是先由几位人类学家介绍本人曾从事过现场研究的那一种文化,在有卡丁纳进行分析阐释,然后大家对这些阐释进行讨论。卡丁纳将这些研讨成果加以总结,写成《个人及其社会》(1939),并与林顿、杜波伊斯等合著《社会的心理疆界》(1945)一书。由于卡丁纳等人的工作,30-50年代的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系在社会心理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而卡丁纳本人也成为一个开创性人物。除了上述两部著作,卡丁纳还与人合作写出了《压抑的记号》(1951)、《他们研究了人》(1961)两部著作。
卡丁纳致力于文化与人格的相互作用的研究,是为了用文化人类学的是失去修正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弗洛伊德在1913年出版的《图腾与禁忌》一书中,认为图腾崇拜是伊底普斯情结的象征或升华,他从图腾的普遍性进而断定伊底普斯情结的普遍性。但是马林诺夫斯基通过对处在母权制社会的美拉尼西亚人进行现场研究,得出了这一文化中不存在伊底普斯情结的结论。他认为“情结”是由文化决定的,伊底普斯情结只是父权社会的特殊产品。自20年代中叶,哥伦比亚大学的人类学家波亚士及其两位著名的女弟子本尼迪克特和马格丽特·迷德等人通过大量的现场研究,把马林诺夫斯基对弗洛伊德的修正大大推进了一步。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1934)和米德的《萨摩亚人的成年》(1928)等著作,深入探讨了原始人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是如何塑造其人格的,如果说波亚士师徒着重探讨了文化对人格形成的决定性作用,那么卡丁纳等人就将研究推进到文化与人格相互作用的问题上。
一、文化与人格的相互作用理论
文化、制度与人格
卡丁纳将文化描述为有组织的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习惯化了的规范,个人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技术,人们对待出生、成长、发展、衰老、死亡的习惯化的态度等等。当这些规范、技术、态度具有了持续性和传播性时,就是文化。为了使文化这一概念具体化和操作化,卡丁纳主张使用制度这一术语。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成员所共有的思想或行为的固有模式,他得到人们的普遍接受,对他的违背或偏离就会导致个人或团体内部的失调。简单地说,制度就是人们彼此相互作用以及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固有模式。
在卡丁纳的研究中,基本人格结构是一个核心概念,它是生活于某一特定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共同具有的有效的适应工具。它是同一文化中的人所具有的共同的人格特征,它不同于性格,性格是指同一文化中的个人之间的人格差异。
卡丁纳认为“不同的制度造就了不同的人格结构”。但不是一个社会中的所有制度都能决定基本人格结构,为此他将制度区分为初级制度和次级制度。初级制度是塑造一个社会的基本人格结构的基础,包括家庭组织、群体结构、基本规范,哺乳和断奶方式,对孩子的关怀和忽视,大便训练、性的禁忌,谋生技能等。这些制度古老而稳定,很少受气候或经济变化的影响。初级制度是个人在童年时期就面临的基本规范,被社会成员视为自然之物加以接受,“像呼吸一样不言自明”,但初级制度对儿童来说可能十分严厉,个人必须以某种方式加以适应,对初级制度的适应形成基本人格结构。已经形成的基本人格结构反过来会对文化施加影响,它通过投射系统塑造改社会的次级制度,即次级制度是基本人格结构的投射物,包括民间传说,宗教信仰、仪式、禁忌系统,思维方式等等。以及一些相关的技术。因此,基本人格结构是初级制度和次级制度之间的一个中介的而又是能动的环节。
初级制度如何塑造基本人格结构
基本人格结构如何创造次级制度
二、简评
卡丁纳的文化与人格相互作用的人类学强调文化因素特别是社会的初级制度对人格形成的决定作用,对弗洛伊德的本能论进行了突破性的修正。尽管与其同时代的霍妮、沙利文、弗罗姆这些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的代表人物也强调社会文化因素,但这些研究主要是在西方文化的背景上进行的,这些理论主要是在个体的心理病理学基础上的。卡丁纳与这些研究的区别在于,他的研究基于对主要文化的比较分析,而且着重于文化与群体的人格结构之间的关系。总之,他的特点在于人类学取向。
卡丁纳的文化与人格相互作用理论强调人格在文化创造和变迁中的能动作用,纠正了文化决定论的片面性。他将精神分析技术引入文化人类学,为这一学科提供了一种研究文化与人格相互作用的具体过程的理论解释的方法论。
但是卡丁纳认为初级制度决定人格,而人格不能影响他的变迁。实际上,二者之间的关系难分先后。卡丁纳自己没有进行田野研究,只是利用其他人学者搜集的材料,这样形成的理论难免简单化。
第十四章皮亚杰学派
皮亚杰的生平和著作
日内瓦学派创始人,瑞士儿童心理学、发生认识论的开创者,被誉为心理学史上除了弗洛伊德以外的一位“巨人”,其提出的发生认识论不仅是日内瓦学派的理论基础,也是欧洲机能主义的重大发展。它开辟了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途径,对当代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和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影响。  皮亚杰生于瑞士的纳沙泰尔,自幼聪慧过人,10岁发表有关鸟类生活论文,有科学神童之称。1915年和1918年相继获得纳沙泰尔大学学士学位和博士(生物学)学位。后在苏黎世、巴黎从事过精神病诊治及儿童测验工作。1921年经克拉帕雷德推荐任日内瓦大学卢梭学院实验室主任,1941年升任教育学院院长,并先后执教于纳沙泰尔、日内瓦、洛桑和巴黎等大学。曾先后当选为瑞士心理学会、法语国家心理科学联合会和第14届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还长期担任设在日内瓦的国际教育局长(1929~1967)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之职。他还是瑞士<<心理学杂志>>主编及日内瓦的<<心理学文库>>、巴黎的<<儿童>>与<<辩证法>>、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语言学探究>>等学术刊物的编委。1955年在日内瓦创立“国际发生认识论中心”,并任主任,直至去世。皮亚杰曾被哈佛、巴黎、布鲁塞尔、剑桥、耶鲁、坦普尔等20多所著名大学授予名誉学位,并获得埃拉斯穆斯、巴尔赞、桑代克等多种科学奖。皮亚杰一生发表500多篇论文和50多部专著。主要著作有:<<儿童的语言和行为>>(1963,1923)、<<儿童的判断与推理>>(1928)、<<儿童的道德判断>>(1965,1932)、<<智慧心理学>>(1962,1950)、<<发生认识论原理>>(1970)等。
皮亚杰理论的思想来源
康德、柏格森——研究认识的普遍形式
法国的结构主义——建构主义和结构主义相结合(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三大范式之一——新结构主义)
生物学——渐成论
布尔代数、符号逻辑和现代控制论——“群”“格”。
精神分析学 —— 早年曾追随荣格学习精神分析学说,内化自恋来自精神分析。
鲍德温的影响——许多概念像同化,顺应、图式、自我中心等来自他的著作。
格式塔——整体性
1、机能主义思想对皮亚杰的影响是很深的,虽然他们研究的课题不一样,但总的倾向是一致的,都有生物学倾向,研究个人如何适应环境。
2、哲学思想方面,皮亚杰主要受康德主义的影响,他的"图式"概念渊源于康德的"先验图式"。但他不是先验论者,也不是遗传论或成熟论者,而是构成论者。
3、结构主义思潮对皮亚杰的影响也很深。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结构主义数学学派等都对皮亚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4、操作主义对皮亚杰也有一定的影响,他由于感到操作主义的缺陷而企图给以补充。
5、从自然科学的背景来看,他早年受生物学的影响很深,同化和顺应的概念就来自于生物学。
6、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日内瓦学派关于儿童心理学和思维心理的研究起着促进作用,特别是控制论,它为皮亚杰阐述他理论提供了一种工具。
7、皮亚杰与心理学的其它学派都有一定的联系:他反对联想主义和行为主义的简单的刺激-反应公式,提出了两者之间双向的关系;格式塔学派整体的思想以及精神分析理对他也有影响。
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学
(一)儿童心理发展的实质与原因
实质——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在相互作用中儿童心理不断产生量变和质变。儿童心理起源于主体的动作。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一种动态的平衡过程,两种主要的形式就是同化和顺应,而着对立统一存在),使儿童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智慧或智力是适应环境的手段。(泛化的适应论)
(二)儿童心理发展的机制
发展的结构:图式(动作的结构或组织,概括性,可迁移)、
同化(以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为基础去吸收新经验的过程,图式产生量变)、
顺应(改变原有图式建立新图式,接纳新事物,图式产生质变)、
平衡(同化和顺应两种活动的平衡,是认知发展的动力因素)
发展的因素:成熟(机体的成长尤其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
物理环境(个体对物体作出动作中的练习和习得经验包括物理经验和逻辑——数理经验,前者指个体作用于物体,抽象出物体的特性,后者指个体作用于物体,旨在理解动作间相互协调的结果)
社会环境(包括社会生活文化教育和语言等)
平衡(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
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从出生到两岁左右)。这一阶段是思维的萌芽期,是以后发展的基础。皮亚杰认为这一阶段的心理发展决定着未来心理演进的整个过程。
2、前运算阶段(两岁左右到六七岁左右)。这一阶段又称前逻辑阶段,这时儿童开始以符号作为中介来描述外部世界,表现在儿童的延缓模仿、想象或游戏之中。
3、具体运算阶段(从六七岁左右到十一二岁左右)。在这个阶段,儿童已有了一般的逻辑结构。
4、形式运算阶段(十一二岁左右到十四五岁左右)。此时儿童的智慧发展趋于成熟,思维能力已超出事物的具体内容或感知的事物,思维具有更大灵活性。
(三)临床法
(四)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认识的心理发生论
认识的生物发生论
认识的建构结构论
发生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是:由于科学 知识处于不断 演化之中,因而我们不能静止地看待认识论问题;人类知识的形成,既不是外物的简单复本(经验论),也不是主体内部预成结构的独立显现(预成论),而是包括着主体和外部世界在连续不断地相互作用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系列结构。客观知识从属于这些结构,认知结构的发展标志着儿童智力水平的提高和逻辑范畴与科学概念的深化。
J.皮亚杰提出的关于认识论的理论。它试图以认识的历史、社会根源以及认识所依据的概念和“运算”的心理起源为根据来解释认识,特别是解释科学认识。因此它具有两个基本特点:①用发生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人类的认识,强调认识的个体心理起源和历史发展。②发生认识论不是或不只是传统的认识论,而是要对各门科学中的认识论问题进行研究。因而它是跨学科的理论。
皮亚杰对认知发展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①人的认识起源于活动,而活动又内化成为可逆的运算活动(内心活动)。②在活动和具体运算之间有一个表象思维和直观思维的过渡阶段。③语言和思维的发展是平行的。思维结构越精细就越需要更多的语言参加,高级形式的运算结构是用语言来表达的。④思维并非起源于语言,但智力越发展,语言的重要性也越大。⑤儿童最初概念是前概念和前关系,以后发展到能稳定地区别个体和类。⑥运算的特征是归类和关系具有传递性和可逆性。⑦成人思维中的逻辑结构和数学结构起源于儿童行动的一般协调,起源于儿童的归类、系列化和对应的行动。
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思维发展的 4个主要因素是:成熟、自然经验、社会经验和平衡作用。他特别强调平衡的作用,认为不但人的认识,就是人的道德情感都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由主体通过自我调节不断地建构而成的。
对皮亚杰理论的评价
贡献
把认识论与心理学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了科学认识论的发展
促进了儿童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
皮亚杰的理论在学习心理学的发展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皮亚杰创造的临床法是对儿童心理学研究的一大贡献
局限性
在着生物学化倾向
存在唯科学主义和逻辑中心主义的倾向
其理论中存在着一些论证不足、流于思辨和过于武断的问题。
认知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1)心理学本身发展的影响;反对旧行为主义心理学对内部过程的放弃;
(2)语言学研究的新发展,在自然语言的使用中不可能精确控制环境和学习史,情境极为复杂;
(3)新兴学科的影响,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以及计算机科学的影响。
第十五章 人本主义心理学
心理学发展史上的“三大势力”——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尽管人本主义心理学直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才产生,但是它的历史渊源却存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人本主义心理学最主要的奠基人是罗杰斯(Carl Rogers,1902--1987)、马斯洛(Abraham Maslow,1908---1970)和罗洛·梅(Rollo R,May,1909—1994?)、弗洛姆(1900—1980)等。
基本观点
一、研究对象
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出发点应该是意识的体验,即把个体的内在体验或经验作为心理学的首要研究对象。
精神分析学派是建立在一个对精神病患者的临床实践与研究基础上,其学说是强调人的内在的、来自动物本源的、人类基本的、遗传的、本能的冲动,尤其是性冲动。行为主义重视外在的、环境的影响,对人如同对动物一样,把人看作为一架其行为可以预测和控制的机器,而完全忽略其主观意识。说到底一个结论:“人是动物,也仅仅是动物而已。”人本主义对此提出了强烈批评。
马斯洛指出:“如果一个人只潜心研究精神错乱者、神经症患者、心理变态者、罪犯、越轨折合精神脆弱的人,那么他对人类的信心势必越来越小……因此对畸形的、发育不全的、不成熟的和不健康的人进行研究,就只能产生畸形的心理学和哲学。”人本主义者提出了心理学摇把认真正当做人来研究,要研究正常的人、健康的人、趋向完善的人。而罗杰斯相信,个人的信念、价值和意向控制着行为。应该研究人的信念、价值和意向。
二、研究方法
A、人本主义心理学在研究中坚持整体论的观点,反对心理学研究中的元素论。也就是说,是主张现象学的方法。
B、对方法的客观性作符合实际的理解。
C、同时接受一切可用的方法,包括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的方法。
D、主张以问题为中心,反对以方法为中心。
(1、折衷融合的方法论原则
2、整体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3、具体方法上的兼收并蓄
4、以问题为中心的原则 )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有追求完整的倾向,指的是个人努力实现自己尚未实现的潜能,超越现实的自我,以便变得更加完整。因此在人格心理学研究中反对两极划分法,如主管对客观、意识对无意识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在研究人的科学不需要自然科学研究忠的那种“客观”和“超脱”。因为在关于人的研究中,研究者和被研究者都是人,而人与人之间是受一定关系所影响的。以所谓的客观和超脱的态度研究人,必然不可能深入被研究者的内心深入,无法了解它的内心体验。只有建立了密切的关系,才能了解被研究者的真实感受。
尽管人本主义心理学就反对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贬低人的错误倾向,但是他们并不像取代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在心理学中的地位。只是想补充这两个心理学流派的不足。因此,他们采取开放的态度,即不排斥行为主义的实验研究法,也不排斥精神分析的临床法。只要有助于了解人的意识体验,任何“客观”或“主观”的研究方法都可以拿来使用。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反对以方法为中心而主张以问题为中心。实验心理学创立以后,心理学研究者们意志感到用客观化和数量化的实验研究方法难以研究人的意识经验。面对这一困难,一部分人从改进方法入手,以适应意识经验研究的需要,而另外一部分人试图改变研究对象,改主观意识的研究为客观行为的研究。第二种观点由于行为主义的发展而在心理学领域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是,这种观点由于忽视了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过渡强调了科学研究中的客观性,因而不可避免地遇到了更加难以解决的问题,无法解释人的意识的奥秘。因此,他们主张有什么样的问题,就拿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决,以问题为中心。
三、人性观
A、人本主义者基本上是性善论者(罗洛·梅有点例外,“不管凶恶对自我陶醉会造成多大伤害,我们也必须承认,在我们世界上,在我们内心里,都存在着一种凶恶观。”)。
B、人是自主的,可以对自己的未来进行选择。
罗杰斯说:“我发现,人就像一头狮子,他有自己的性格。我的经验是,他乃人类的一员,基本上是可以信任。”他认为人基本上是朝向自我实现、成熟和社会化的方向前进的,因而主张发展人类的善性,并尊重个人对自己行为的选择。人有时之所以表现出非理性、非社会化茄自毁毁人,完全是由于这时人是处在神经质的状态,丝毫没有将完全的个人功能发挥出来。当人能自由发挥功能,自由去经验、去实现它的基本人性时,人就是一个善良的、社会的动物,是可信的、具有建设性的。
1962年,格拉斯坦教授邀请了行为心理学的大师斯金纳和罗杰斯作一次为期两天的辩论会,主题是“教育与人之行为的控制”,经过两天的论辩,双方各持己见,病危得到共同的结论,也未见到胜负的分晓。由于斯金纳收回了他的看法,辩论全文也没有公开发表。十年之后,斯金纳出版了《超乎自由与尊严之外》,有人邀请罗杰斯发表评论,罗氏却婉言谢绝了,这也许是他无言的抗议。
人本主义心理学相信人是自主的,即人有自由意志,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未来。这一观点同行为主义的环境决定论和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决定论是大相径庭。
四、主要研究成果
来访者中心疗法 罗杰斯在20世纪40年代发展了“来访者中心疗法”(client-centered psychology)的心理疗法。患者中心疗法要求治疗师站在患者的立场上,帮助患者彻悟与克服自身的问题,一边她或者他能够过上自己最渴望过的生活。他认为指导性的治疗假定治疗者应为来访者选择治疗目标,指导来访者努力去达到这一目标。这种治疗实际上假定治疗者地位优越,而来访者是无法承担为他自己选择治疗目标的责任的。非指导的治疗认为来访者有权为他自己的生活做出选择,尽管他选择的目标可能与治疗者的看法很不相同。非指导的治疗还认为,如果来访者对自身的问题有所领悟的话,他们更可能会做出自己明智的选择。
罗杰斯指出:治疗的成功主要并非以来治疗者技巧的高明,而依赖于治疗者是否具有某种态度。他提出治疗者应以真诚、无条件积极关注和共情的态度对待来访者。1、共情式的理解和交流。治疗者对来访者的共情的态度与理解可以从两个方面表示出来。一个方面是治疗者的非言语性行为,例如治疗者的身体姿势、面部表情、语气语调、与来访者的目光接触。为此,治疗者应善于用身体语汇表达对来访者的关注和共情。共情式的理解也应当表现在治疗者与来访者的言语交流中。对来访者的理解可分为表层的理解和深层的理解。
来访者:那次考试之后我感觉非常坏,我没想到我考得那么差。
治疗者:你对这次考试感到很失望。
治疗者:你对你这次考试的情况感到惊讶和失望,特别是因为你曾希望自己做得更好一些。
第二种反应有助于来访者理解自己的情感的更深层次的含义。
2、真诚地交流 指治疗者无论是在生活中或是在治疗关系中都是真诚的,不必隐藏在自己专业角色的背后。治疗者要言行一致,表里一致。
3、积极关注式地交流 来访者中心的治疗家认为,要帮助来访者就必须尊重来访者个人,相信来访者具有成长的潜力,相信他们具有自我指导的能力,支持他们去发展自己的潜力,支持他们发展其独特的自我。
需要层次理论(略)
自我实现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研究是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他树立起了一个充满活力、乐观、向上、仰之弥高的人的形象。他认为,自我实现的人是人类最好的范例。自我实现“就是对天赋、能力、潜力等等的充分开拓和利用。这样的人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对他人力所能及的是总是尽力去完成”。马斯洛的研究对象都是从他的相识、朋友、在世的与去世的名人以及大学生中选出来的。他对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的概括共15条:⒈能认清现实并保持与现实的良好关系;⒉能理解并接受自然、他人和自己;⒊自发,弹出,坦率;⒋热心事业,醉心工作,以问题为中心;⒌有独处的需要,能独立思考;⒍自主而不依赖环境;⒎能欣赏生活,有持续的新鲜感;⒏有较长的高峰体验和高原体验;⒐同情人,帮助人,关心社会;⒑能发展与他人的深刻关系;⒒民主的作风,能听取意见;虚心学习,平等待人;⒓能区分手段和目的,目的比手段更重要;⒔哲理的幽默;⒕富有创造精神;⒖非尊奉的态度,能坚持自己的正确观点。
高峰体验 (顶峰体验)是马斯洛在研究自我实现的人时首创的概念。高峰体验是一种最佳的心理状态。它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快乐、最激动的时刻。此时,一个人可以感到无限的欣喜、敬畏,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完美,甚至心醉神怡。不仅如此,高峰体验还是一个人一生中最能发挥作用,感到坚强、自信,能完全支配自己的时刻。总之,高峰体验不是一个人最快乐、最兴奋的时刻,而且是最成熟、最具有独特性、最感到充实的时刻。也就是最健康的时刻。这种体验甚至可以同古代东方的禅的境界圆融为一,即可意识瞬间凝成永恒,实感性超越时空。
评价
首先,第一次把人的本性与价值提到心理学对象的首位;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心理学应考虑人的心理特点,研究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如人的爱和恨、生活的意义和个人潜能的自我实现等等,从而在心理学领域内恢复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在行为主义者眼里,人就不是人,而是一组反射的集合,人没有能力控制自己,环境可以决定人的一切,更有甚者,以动物行为的研究代替人的心理的研究,以动物行为的规律解释人的行为变化。这种倾向导致了在心理学领域众人的价值和尊严的丧失。在精神分析那里,弗洛伊德以性本能解释人的社会行为,把人类所有的成员看成是不同程度的心理变态者。
其次,突出人的动机系统与高级需要的重要作用;在更高层次上恢复了意识经验研究的心理学传统。从冯特的生理心理学到铁钦纳的构造主义心理学,直到机能主义心理学,意识经验都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但行为主义产生以后,意识经验因其主观性而在心理学领域丧失了合法地位。人本主义心理学则重新确立了意识经验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合法性。它不重视意识的内容分析,而是把意识经验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特征和功能。可以说,人本主义融合了早期的实验心理学,狄尔泰的人文科学心理学和格式塔心理学的整体论,在更高层次上恢复了对意识经验的研究,这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第三、提出客观实验范式与主观经验范式综合的新构想;方法论具有积极的意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反对以方法为中心而主张以问题为中心。实验心理学创立以后,心理学研究者们意志感到用客观化和数量化的实验研究方法难以研究人的意识经验。面对这一困难,一部分人从改进方法入手,以适应意识经验研究的需要,而另外一部分人试图改变研究对象,改主观意识的研究为客观行为的研究。第二种观点由于行为主义的发展而在心理学领域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是,这种观点由于忽视了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过渡强调了科学研究中的客观性,因而不可避免地遇到了更加难以解决的问题,无法解释人的意识的奥秘。
第四、促进组织管理与教育改革以及心理治疗的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消极方面
首先、人本主义虽然没有否定人性中的社会因素,但是过多地强调了人性中的自然因素,把人性看成是有生物因素决定的,研究人的本能、自然属性等,从而忽视了社会因素。1941年12月7日,马斯洛讲,这一天几乎扭转了他整个的学术生涯。这一天,日本偷袭了珍珠港,马斯洛从布鲁林学院回家的途中,遇到了美国人抗议日本不宣而战的游行队伍,他流下了热泪。然而,他此时此刻想到的是什么呢,是“如果人类能够彼此了解,则必然有更光明的远景”,他要证明“人类能够超越战争,偏见、仇恨等,则臻于更完善、更高超的境界。”这里我们看到了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局限性。很显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和平,绝不是靠“超越战争”的人性研究得来的。和平靠的是全世界范围的反法西斯德浴血奋战,是战争赢得了和平。
其次,在对个人价值、个人潜能自我实现的强调中,人本主义把个人价值的实现放在于社会价值实现的对立面上,不恰当词夸大了个人与社会的对立。事实上,个人的自我实现与社会发展史相辅相成的,个人的自我实现必须依靠各种社会条件的支持,个人的价值必须通过社会才能显现出来,而社会的发展也要依靠个人的努力。
首页 上一页 共3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