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诸葛亮传

_2 李元悌 (当代)
  公瑾让我十天办完,工匠、材料等都不应手,明摆着是想要杀我。——而我命系于天,岂是公瑾所能加害的吗?”鲁肃拜服了。
  船到岸时,周瑜已派五百军士在江边等候搬箭。
  孔明教人到船上来取,共得十多万枝,都搬到中军帐交纳。鲁肃来见周瑜, 述说了孔明草船借箭之事。
  周瑜大惊, 慨然叹道:“孔明神机妙算, 我不如他啊!”
  不一会儿,孔明入帐来见周瑜。周瑜说道:“我主孙权差人来催促我进军,我昨日观察曹操水寨,极是严整有序,非等闲之辈可以攻下。我思得一计,不知可否。”
  孔明道:“都督先不要说,各自写要手掌中,看我们想的是不是一样。”
  周瑜大喜。写罢,两个靠近一看,周瑜手中是个“火”字,孔明掌中也是一个“火”字。  
第十章 借东风  
  周瑜心气不顺,病卧在床。鲁肃请孔明来医。孔明在纸上密书十六字:“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周瑜见了大惊,暗想:孔明真神人也!乃转忧为喜道:“事在危急,望先生赐教。”
  孔明道:“亮虽不才,曾遇到奇异之人传授与我奇门遁甲天书,可以呼风唤雨。都督若要东南风时,可在南屏山上建一座平台,叫作七星坛:高九尺,作三层,用120人,手举旗幡围绕。我在台上作法,借三天三夜东南大风,助都督用兵,怎么样?”
  周瑜道:“别说三天三夜,只一夜就大事可成了。
  势迫在眉睫,请万万不要迟误。”
  孔明道:“十一月二十日甲子祭风,至二十二日丙寅风停,如何?”
  周瑜大喜,一下坐起身来,立即使500名精壮军士,到南屏山去筑坛,拨120人执旗守坛,听候使令。
  孔明于十一月二十日甲子吉辰,沐浴斋戒,身披道衣,赤足披发来到坛前,吩咐守坛将士:“不许擅离方位。不许交头接耳。不许随口乱讲话。不许大惊小怪。违令者,斩!”众人领命。孔明缓步登坛,看好方位,在炉中烧香,在盂盆内灌水,仰天暗祝。孔明一天上坛下坛三次,却不见有大风。
  周瑜等人都在中军帐内等待东南风。黄盖等已准备火船二十只,曹营中有周瑜派出的内应甘宁等缠住其水军督将在寨中每日饮酒,不放一个人到岸上去哨探,四周全是东吴兵马,围得水泄不通,将士们个个摩拳擦掌,只等帐上号令。
  这天晚上,天色晴朗,微风不动。周瑜对鲁肃道:“孔明之言实在荒谬。隆冬季节,哪来的东南风?”
  鲁肃说:“我想孔明并不是谬言。”
  将近三更时分,忽听风声响起,旌旗飘动。周瑜出帐看时,只见旗角竟真的飘向了西北,——霎时间东南风大作。周瑜惊骇地说道:“此人有夺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测之术!若留着他,必是东吴之祸根,及早杀掉,免得生他日之忧。”赶忙叫来丁奉、徐盛二将,秘令道:“各带100人,徐盛从江内去,丁奉从旱路去,都到南屏山七星坛前,不用多问,抓住诸葛亮便立即斩首,拿人头来见我请功。”二将领命而去。
  丁奉马军先到,只见坛上执旗将士当风而立,却不见孔明,问答说:“刚才下坛去了。”
  这时徐盛船也到。兵卒报告说:“昨晚有一艘快船停在前面滩口。方才看见孔明披发下船,那船往上游去了。”丁奉、徐盛连忙分水旱两路追赶。徐盛叫挂起满帆,乘风急追。终于看见前面的船已离得不远,徐盛在船头大声高喊:“军师不要走,都督有请!”
  孔明站在船尾大声道:“回去告诉你家都督,好好用兵,我暂且回夏口了,他日再容相见。”
  徐盛道:“暂且停一下,有要紧话说。”
  孔明道:“我已料到都督不能容我,必定要来加害,事先叫子龙来接应。——将军不必追赶了。”
  徐盛见前面的船没挂帆,便只顾往前赶去。待离得近了,赵子龙站在船上弯弓搭箭,“嗖” 的一声射断徐盛船上篷帆的绳索,篷帆“嗖”地堕落入水,船一下便横了过来。
  赵云叫自己船上撑起满帆,乘风而去,快流如飞,追之不及。
  岸上,丁奉唤徐盛靠岸,说道:“诸葛亮神机妙算,人不如也。”  
第十一章 智算华容道  
  刘备与刘琦在夏口专候孔明归来。很快船到,孔明和赵云登岸。
  刘备上前对孔明道:“早已准备好,只等军师调用。”
  于是立即升帐,孔明遣将调兵,首先唤赵云,道:“子龙可带三千兵马,过江直奔乌林小路,寻树木芦苇茂密的地方埋伏下来。今夜四更以后,曹操必然从那条路奔走。等他军马过,就从半中间放起火来,即使杀不了他全完,也能消灭一半。”
  赵云道:“乌林有两条路,一条通南郡,一条通荆州。不知曹操会向哪条路来?”
  孔明说:“南郡路险,曹操必不敢走,一定往荆州来,然后大军投许昌而去。”
  赵云于是领令走了。孔明又唤张飞:“翼德可带三千兵过江,截断彝陵这条路。曹操必往北彝陵去。
  来日雨过,待他埋锅造饭,你只要看到烟起,就在山边放起火来。虽然捉不到曹操, 想你这回功劳也不小。”张飞走了。
  孔明又吩咐糜笠、糜芳、刘封三人各驾船只,绕江截杀败军,夺取器械。三人去了。孔明起身对公子刘崎道:“武昌离这边只有一望之地,最为重要。公子便请赶回去,带所部之兵埋伏在岸口。曹操一败,必有逃来的,就地抓住,但不可轻易离开城郭。”
  刘崎便辞别刘备、孔明自去了。
  孔明最后对刘备道:“主公可在樊口屯兵,凭借高处观望,坐看今夜周瑜成大功也。”
  此时关羽站在一边候令,孔明却全然不予理睬。
  关羽忍不住高声道:“军师为何不用我?”
  孔明答道:“云长别见怪。过去曹操待你很厚,你一定想要报答于他。今日曹操兵败,必走华容道,要是让你去守华容隘口,只怕你会放他过去。因此不敢委派。”
  云长道:“军师好多心。当初曹操待我不薄,我已白马解围报答过他了。今日撞见,定不放他过去,愿立下军令状担保。但是,如果曹操不走华容道,那可又怎么说?”
  孔明道:“我也立下军令状,他若不走,我甘受军法处治。”
  关羽大喜。孔明吩咐他说:“你可在华容小路高山上堆积柴草,放起一把烟火。曹操看见烟起,便会认为这是虚张声势, 必向这条路来, 将军可不要留情。”关云长领令而去。
  刘备这时说道:“我这兄弟义气深重,只怕他还是会放曹操一马的。”
  孔明于是说:“我夜观星象,曹贼这回死不了,何不留这份人情,让云长做了去,也是好事。”
  刘备道:“先生神算,世所罕及啊!”
  不说江中鏖兵,周瑜火烧赤壁,单说曹军大败而逃,一路被剿杀,果然投乌林以西而来。曹操看见这一带树木丛杂,山川险峻,忽然在马上仰面大笑起来。
  诸将便问道:“丞相为什么大笑?”
  曹操说:“我不笑别人,单笑周瑜无谋,诸葛亮少智。要是换了我用兵,一定会在这里埋伏下一支人马,看看会怎么样?”
  话音未落,忽然两边鼓声震天,火光冲起,惊得曹操几乎掉下马来。一军从侧面突然杀出,大叫道:“赵子龙奉军师将令,在此等候多时了!”
  曹操忙令抵挡,自己突出烟火而逃。子龙也不追赶,只顾抢夺旗帜。
  天色微明,黑云罩地,东南风仍不息。忽然大雨倾盆,将士的衣甲都淋得透湿。曹军冒雨而行。曹操问前方是什么地方,军士回答,一边是南彝陵,过葫芦口便是南郡江陵;另一边是北彝陵山路。曹操下令走南彝陵。
  走到葫芦口,曹军兵马都已饥饿困乏,于是埋锅造饭。曹操坐在林下,忽然又仰面大笑起来。众将问道:“丞相刚才一笑笑出个赵子龙,现在又为何发笑?”
  曹操道:“我笑诸葛亮、周瑜毕竟短智少谋。若换了我用兵,定在此伏下一队人马,那样的话,我即便得以逃脱性命,怕也得重伤了。”
  正说间,忽听前军后军一齐呐喊起来。曹操大惊,丢甲上马,众军也大都来不及收马,早已望见四周全被烟火包围,山口处横起一路人马,为首者正是燕人张翼德。众人一见张飞,无不心惊胆寒。曹操令许褚、张辽、徐晃上前抵挡,自己拨马就走。张飞从后赶来,曹兵拼命奔逃,才渐渐甩掉追军。回头看去,又伤了许多的人。
  正行间, 前面又出现两条路,军士报曹操道:“大路稍微平坦些,却远了五十里;小路通华容道,能近五十多里,只是路窄难行。”曹操令人上山观望。
  不久,探马回来报告说:“发现小路山边有几处烟起,大路上并没有动静。”曹操道:“兵书曰:虚则实之,实则虚之。吾偏不中他计。”便下令走华容道。
  这时正值隆冬季节,人马饥寒困乏,焦头烂额者相扶而行,其苦难以言说。行不到几里,曹操又在马上扬鞭大笑起来。众人一惊,问道:“丞相又为何大笑?”
  曹操笑说:“人们都说周瑜、诸葛亮足智多谋,依我看,也不过是无能之辈。要是他们在这里埋伏下一旅半师,我等岂不束手就擒了吗?”
  话未说完,一声炮响,两旁跳出来五百个校刀手,为首者正是大将关云长,提青龙刀,跨赤兔马,截住去路。曹军见了,亡魂丧胆,面面相觑。曹操一看,不由叹了口气道:“既然到了这一步,只有拼命决一死战了。”
  这时有人提醒曹操:“丞相过去有恩于他,今日不如求他放过这一关。”
  曹操不禁点了点头,便对关羽提起了旧话,使关羽想起他当初的许多恩德。关羽动了心,又见曹军个个惶惶然,都哭拜于地,便长叹一声,都放了过去,然后自带人马,空手而归。
  后因刘备及众将求情,军师孔明免了关羽一死。  
第十二章 三气周瑜  
  赤壁大战,周瑜收军点将,各各记功,大犒三军,却听说刘备、孔明都已移到江油屯住,不禁一惊,暗道:“如此,他必有取南郡之意。我们费了这么多力气,眼下南郡反手可得,他们却怀有不仁之心。要真让他们得去,除非我死了。”于是亲自来到江油。
  周瑜见过刘备,之后问道:“豫州移兵到此,是不是有意要取南郡呢?” 这一切早在孔明预料之中,刘备依孔明之计答道:“要是都督不取,我便一定要取。”
  周瑜笑道:“我们东吴早就想吞并汉江之地,如今南郡可以说已在手中了,怎么会不取呢?”
  刘备道:“胜负还说不定呢。守南郡的曹仁勇不可当,只怕都督难办啊。”
  周瑜道:“要是我拿不下来,到时任你们去取。”
  刘备道:“子敬、孔明也在这里,他们可作证人,都督可不要反诲!”
  鲁肃心里踌躇不定,可周瑜已经答道:“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周瑜回寨,当即点兵去与曹仁决战,不料却中了曹仁请君入瓮之计,周瑜左胁还中了一箭,忙退兵回营寨。几日后,曹兵出城到寨前来骂阵,周瑜先是装作疗治金疮不出兵,以诱敌深入,最后反败为胜。曹军往回败逃,周瑜一路追杀,到五更天时,离南郡已不远。曹仁不敢回南郡,都投向襄阳而去。
  周瑜收军来到南郡城下,却见旌旗招展,城上一将冲他大叫道:“都督不要怪罪!我乃常山赵子龙,奉军师之命,已取下南郡了。”
  周瑜大怒,下令攻城。城上箭如雨发,周瑜只好退兵,商议先去取襄阳,回头再来取南郡。忽然战马来报:“夏侯在襄阳,诸葛亮派人诈称夏仁求救,引夏侯出兵,却让关云长取了襄阳。”周瑜闻之大叫一声,金疮迸裂。正是:几郡城池无我分,一场辛苦为谁忙!
  为除掉刘备、诸葛亮,周瑜又生一计。自从甘夫人去世后,刘备昼夜烦恼。正在这时,东吴提出与他们联姻,要将吴主孙权的妹妹嫁给刘备。孔明看出是计,决定将计就计,让赵云护同,把刘备送过江去结亲。由于孙夫人和吴国太不知孙权与周瑜的策谋,加上孔明神算,结果弄假成真,刘备与孙夫人喜结良缘。
  一计未成,周瑜又生一计,想用华堂美色将刘备留在东吴,缠住不放,渐日与孔明、关、张等疏远,则荆州可图。
  眼看到了年关,赵云忽然想起离开荆州时,军师给了他三个锦囊,在南徐开了一个,要他到年终开第二个,危急无路之时开第三个。于是忙拆开来看,原来如此神策。赵云当日便来见刘备,装作失惊的样子对刘备说道:“今早孔明派人来报,说曹操要报赤壁之恨,率精兵五十万,杀奔荆州而来,情况十分危急,请主公这就回去。”
  刘备于是入见孙夫人,声泪俱下,请夫人放他回荆州。孙夫人表示愿陪他回去,又怕孙权和国太那里不放,孙夫人说可以推称到江边祭祖,然后不告而去。
  第二天,孙权听说刘备走了,急忙派人追赶。刘备一行一路颠簸,前有拦截,后有追赶。赵云这时拆开来第三个锦囊给刘备,刘备看了,忙到孙夫人车前哭告周瑜、孙权的阴谋,求夫人解难。
  孙夫人听罢怒然说道:“我兄既然不把我当作亲骨肉,我有什么面子再要去见他!”于是亲自出马,与赵云挡住前后四将追赶。
  后面蒋钦、周泰追来,对前面四将道:“奉吴侯之命,先杀他妹,后斩刘备。”于是一同追赶,又派二将回去飞报周瑜,叫人水路去赶。
  刘备等到了岸边,追兵在后尘土冲天,危急之时忽见岸边抛着篷船二十只,子龙忙引刘备、孙夫人及五百军士上船。只见船舱中走出一人,羽扇纶巾,笑道:“主公且喜,孔明在此等候多时了。”船中扮作诸葛亮传·83·
  客人的原来都是荆州水军。刘备大喜。不多时,后面四将追赶而来,孔明对岸上道:“你等回去转告周郎,不要再使美人计了。”岸上乱箭射过来,船却早已开远了,四将只好呆看。
  刘备与孔明正行之间,忽然江声大震,周瑜亲自带水军追来,快似流星。孔明教停船上岸,车马登程。
  周瑜等也追上岸来,都是步行水军,只有为首官军骑马。追到黄州界首,已望见刘备车马不远。正赶之间,只听一声鼓响,山谷内一队刀手拥出,为首一大将正是关羽关云长。两军杀出,吴军大败。周瑜等溃逃,急急下得船时,却听岸上军士齐声大喊道:“周郎妙计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周瑜大怒道:“可再登岸决一死战!”众人忙劝住。他暗自思量道:“我计没有成功,有什么脸面回去见吴侯!”大叫一声,金疮迸裂,倒在船上,众将急救,却早已不省人事。
  正是:
  两番弄巧反成拙,此时含嗔却带羞。
  赤壁大战中,周瑜见孔明袭了南郡和荆襄,气怒之极。鲁肃说要去同刘备讲理,讲不成再动兵不迟,于是来到荆州。
  孔明对鲁肃道:“荆襄九郡并不是东吴的地盘,而是刘表的基业。我主刘备乃是刘表之弟。刘景升虽亡,他的儿子还在,刘备以叔叔的名义辅佐公子,有何不可?只要公子在一日,我们就要守一日。”
  鲁肃认为若是公子在,倒是可以理解,但见公子刘琦大病在床,便说:“如果公子不在了,又当怎样呢?”
  孔明道:“那时再作其他商议。”
  鲁肃便回去了。
  不久,公子刘琦病亡了。过了半月,鲁肃前来吊丧,商论荆州交割之事。
  孔明变了脸色道:“我主乃是皇室之后、刘表之弟,弟承兄业,有什么说不过去的?你主孙权只是钱塘小官的儿子,对朝廷一向没有什么功德,如今依仗势力已占据六郡八十一州,仍贪心不足,想要吞并汉朝的疆土。对于刘氏天下,我主姓刘倒没有份,你主孙权反要强争?赤壁之战,我主付出很多辛劳,众将个个拼了命,岂独是你江东出的力吗?要不是我借来东风,周郎怎能展半筹之功?江南一被破,别说二乔要被捉进铜雀台中,就是全家老小也难保存。子敬你是个聪明人, 用不着我多说, 却为什么不好好想想呢?”
  鲁肃被说得闭口无言,只怕回去无法向周瑜交差,两家又动起干戈来。孔明道:“要是怕先生面子上不好看,可以立个文书,说我们暂借荆州,等取到西川,再将荆州还给东吴。”
  鲁肃无奈,只好依了孔明。
  周瑜一直想着要报仇,见荆州之事一拖再延,刘备说要取西川,只是不动兵,便上书孙权派鲁肃再去催。
  这次孔明对鲁肃说道:“西川益州刘璋是我主之弟,都是汉朝骨肉,要是去夺他的城池,怕会遭天下耻笑。若要不取,还了荆州,又无处安身, 真是两难。”刘备这时不由得捶胸顿足,放声大哭起来,请鲁肃能再容几时。
  鲁肃是个宽厚的长者,见此情景,只得应允,回去禀告周瑜。
  周瑜听了一跺脚, 说道:“ 子敬又中诸葛亮之计!”便叫鲁肃去告诉刘备,由东吴出兵去取西川,作为孙权之妹的嫁资给他,叫刘备交还荆州。
  鲁肃道:“西川那么远,取它怕是不容易啊。”
  周瑜道:“子敬真是老糊涂了。你以为我真的会取了西川给他?我只是以此为借口,实际上是要取荆州,且叫刘备没有提防。我们东吴兵收西川,路过荆州时,向刘备索要钱粮,刘备一定会出城劳军,那时我们就乘势杀了他,夺取荆州,雪我心头之恨。”
  鲁肃一听大喜,便又往荆州来,告之刘备。
  刘备拱手称谢道:“这都是子敬好言出的力啊。
  雄师到来,我一定出城劳军。”孔明也道:“吴侯真是好心!”鲁肃暗喜,宴后告辞。
  孔明对刘备道:“这叫‘假途灭虢’之计。虚名收川,实取荆州。‘攻其不备,出其不意’。这次周瑜到来,他即便不死,也将九分无气。”
  却说周瑜率战舰密密地排在江上,向荆州而来。
  到了城下却不见动静。周瑜命军士叫门。这时忽然一声梆子响,城上军兵一齐竖起刀枪,赵云出来对周瑜道:“都督之计已被我军师识破。我家主公与刘璋皆为汉室宗亲,不能背义而夺西川。”
  周瑜一听,拨马便回,早被孔明四路人马围杀,喊声远近震动百余里,都要捉住周瑜。周瑜大叫一声,箭疮又裂,坠下马来。左右急忙救上船去。军士传话说:“刘备、孔明在前面山顶上饮酒取乐。”周瑜大怒,咬牙切齿道:“你以为我周瑜取不了西川,我发誓一定取下。”便下令催军队前进。
  行到巴丘,孔明已派二将领军截住水路,并让人给周瑜递来一封书信,周瑜拆开看道:“亮与公瑾自从柴桑一别,至今恋恋不忘。听说足下要取西川,亮认为不可。益州民强地险,完全能够自守。公瑾如今劳军远征,转运上万里路,要想收到全部功效,就是吴起、孙武也难以做到。曹操在赤壁一战失利,岂能不立志要随时报仇呢?现在足下率兵远征, 倘若曹操趁虚而入, 江南不就化成粉末了吗?亮不忍袖首旁观,特此告知于你,幸望三思。”
  周瑜看罢,长叹一声,叫人取来纸笔,上书吴侯。
  把众将聚到左右,说道:“我并不是不想尽忠报国,无奈天命已绝。你们好好扶佐吴侯,共成大业。”说完,昏了过去。
  周瑜再次醒过来时,仰天长叹一声:“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死。享年36岁。
  孔明在荆州,知周瑜已死,便对刘备说:“我得往江东走一趟,以吊丧为由,为主公寻访贤士。”
  刘备道:“只怕东吴的将士会加害于先生。”
  孔明道:“周瑜在时我都不怕,如今还有什么好怕?”于是带上赵云等五百军士便走了。
  孔明来到柴桑,鲁肃以礼迎接他。周瑜部将都要杀孔明,因看到赵云带剑相随,不敢下手。孔明教设祭物于灵前,亲自祭酒,跪在地上,读祭文道:呜呼公瑾,不幸夭亡!修短固天,人岂不伤!我心实痛,酹酒一觞。君有其灵,享我尝!吊君幼学,以交伯符;仗义疏财,让舍以居。吊君弱冠,万里鹏抟;定建霸业,割据江南。员君壮力,远镇巴丘;景升怀虑,讨逆无忧。吊君丰度,佳配小乔;汉臣之婿,不愧当朝。吊君气慨,谏阻纳质;始不垂翅,终能奋翼。吊君鄱阳,蒋干来说;挥洒自如,雅量高志。吊君弘才,文武筹略;火攻破敌,挽强为弱。想君当年,雄姿英发;哭君早逝,俯地流血。忠义之心,英灵之气,命终三纪,名垂百世。哀君情切,愁肠百结,惟我肝胆,悲无断绝。昊天昏地,三军怆然;主为哀泣,友为泪涟。亮也不才,丐计求谋;助吴拒曹,辅汉安刘。犄角之援,首尾相俦,若存若亡,何虑何忧?呜呼公瑾,生死永别!朴守其贞,冥冥灭灭。魂如有灵,以鉴我心。从此天下,更无知音!呜呼痛哉!伏惟尚飨。孔明祭完,伏地大哭,泪如泉涌,哀恸不已。众将都相互说道:“人人都说公瑾与孔明和不来,今天看孔明的祭奠之情,恐怕是人们都说错了。”鲁肃见孔明如此悲切,也十分感伤,暗暗想到:“孔明本来是个多情的人,而公瑾气量就过窄了,自己害了自己呀。”鲁肃设宴款待孔明。宴罢,孔明便告辞要回去了。
  孔明刚要下船,却见江边有个人,穿着道袍,头戴竹冠,一把抓住孔明大笑道:“你气死周瑜,却又来吊孝,明明是欺负东吴没有人了嘛。”
  孔明一看,也不由大笑起来,原来竟是凤雏,庞统庞士元。两人携手一起登船,相互倾心交谈。孔明给庞统留下一封信,叮嘱道:“我想孙仲谋必不能重用你。稍有不如意,可来荆州和我一起共同扶佐刘备。
  这个人宽仁厚德,一定不会辜负兄平生之所学。”庞统答应了,和孔明告别,孔明回了荆州。  
第十三章 巧布八阵图  
  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益州牧刘璋派法正到荆州,请刘备去打汉中张鲁。刘备率几万人入蜀,进驻葭萌,留诸葛亮、关羽镇守荆州。
  建安十八年,诸葛亮留关羽守荆州,带领张飞、赵云等占领巴东等郡县。第二年,刘璋投降,刘备进入成都,又占领益州(今四川)。刘备外出打仗,诸葛亮镇守成都,兵多粮足。
  建安二十二年三月,孙权降曹。刘备进兵汉中,于建安二十四年拿下汉中,当年十月,关羽被孙权大将吕蒙袭杀,失掉荆州。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正月,曹操死于洛阳,年66岁,曹丕即位,废汉献帝,改年号为黄初元年。历史进入三国时期。
  公元221年四月,刘备即帝位,立子刘禅为太子,诸葛亮为丞相,定该年为章武元年。六月,张飞被部下杀害。第二年六月,先主刘备因不听孔明之言,致使东吴大都督陆逊大破蜀军于彝陵等地,刘备退至白帝城(今四川奉节东),赵云引兵据守。
  却说陆逊大获全胜,领得胜之兵又往西追。前面离夔关不远,陆逊在马上望见临江的山边有一阵杀气冲天而起,料定有埋伏,下令倒退十多里,又差人去哨探,回报并没有军队屯扎在那里。陆逊不信,登高一望,杀气又起,便令人再去打探。回报说前面确实并无一人一马。陆逊看到太阳快要落山,杀气更胜了,心中犹豫,让心腹之人再去探看。回报说:江边只有乱石八九十堆,并无人马。陆逊大惑不解,命令找当地土著人来问。不久,找来几个人。陆逊问:“是什么人把那些乱石堆在这里的?为什么乱石堆中会有杀气冲起?”
  土人说:“这个地方叫作鱼腹浦。诸葛亮入川的时候派兵在这里,用石头排成阵。从那以后,这里便常有气如云从中生起。”
  陆逊听罢,便带十几个人来看石阵,立马在山坡之上, 只见四面八方,全都有门有户。陆逊笑道:“这不过是迷惑人的魔术罢了, 有什么用呢?”于是便带着几个人纵马下山,一直进到石阵里来观看。
  陆逊手下的部将道:“ 天快黑了, 请都督早些回去吧。”
  陆逊刚要出阵,忽然狂风大作,一霎间,飞沙走石,遮天盖地,只见怪石嵯峨,横沙立土,江声浪涌。
  陆逊大惊道:“ 中了诸葛亮之计!” 急忙想要返回时,却无路可走。
  正惊疑之间,忽见一位长者出现在马前,笑着说道:“将军想要出这个阵吗?”
  陆逊道:“请长者带我们出去。”
  老人拄着拐杖慢慢往前走去,径直走出了石阵,并没有遇上阻碍, 送到山坡上, 陆逊问:“长者是谁?”
  老人答道:“老夫乃是诸葛孔明的岳父黄承彦。
  当初小婿入川的时候,在这里布下了石阵,叫作‘八阵图’。反复八个门,按遁甲休、生、伤、杜、景、死、惊、开,每日每时,变化无端,抵得上十万精兵。
  他临走时嘱咐我说:“今后要是有东吴大将迷困于阵中,不要带他出来。’ 老夫刚才在山上看见将军从死门而入,想你一定不识此阵,必会被困其中。老夫平生好善,不忍看将军陷在这里,因此特地从生门引你出来。”
  陆逊问:“公曾学过这个阵法吗?”
  黄承彦道:“变化无穷,无法学也。”
  陆逊慌忙下马拜谢,然后回去了。后人杜工部有诗道: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东吴。  
第十四章 七擒孟获  
  章武三年夏四月二十四日,先主刘备因病在白帝城驾崩,寿63岁。刘备临终将太子刘禅托孤于诸葛亮,即位为后主,年号建兴。后主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诸葛亮派邓芝出使东吴,与之恢复友好。
  建兴三年,益州探马飞报说:“蛮王孟获大起蛮兵二万,侵犯蜀国边境进行掠夺。”
  孔明入朝上奏后主:“臣观南蛮不服,实在是国家之大患。臣要亲自率领大军前去征讨。”
  公元225年五月,诸葛孔明率军渡泸水南征讨寇,七月至南中。
  孔明了解到孟获不仅作战英勇,在当地少数民族中也很得人心,就是在汉族中也有一定威望,他决定攻心为上,收伏孟获。
  孟获虽然英勇,但不善用兵。第一次交战,孟获见蜀军败退,便不顾一切地追赶,结果闯入孔明布下的埋伏圈,被魏延活捉。
  孟获认定自己要被处死,不料孔明竟亲自给他松绑,好言劝他归顺。孟获不服这次失败,倔强地加以拒绝。孔明并不勉强,好酒好菜招待他,之后放他回去。众将都感到不理解,问孔明道:“孟获是南蛮首领, 抓住他就等于平定了南方, 却为何要将他放了呢?”孔明笑笑,道:“我擒孟获,就好比从口袋里取东西一样容易,但是,只有让他心服口服,南方才算是真正被平定了。”众将听了都不以为如此,因为像孟获这样的野蛮人是不会心服口服的。
  孟获回去后重新调集人马与蜀军对抗,并重罚了作战不利的头领。却没想到自己在喝醉后,被手下两个头领绑了来献给孔明。
  这一次孟获更加不服,说是被自己内部的人暗算,而不是被蜀军所获。孔明不仅不计较,反而还让孟获参观蜀军兵营的情况,然后又把他给放了。
  孟获在蜀军兵营里看得很清楚,蜀军兵力并不雄厚,于是当晚便去偷袭,结果又中了孔明的算计,第三次被活捉。但孔明还是将他给放了回去。
  孟获纠集了十万大军,决心与蜀军决一死战,但孔明却坚守营地,拒不出兵,气得孟获暴跳如雷。几天后,蜀军竟在一夜之间撤离,只留下空空的营地。
  孟获大喜,认为必定是蜀军国内有急情才匆匆撤退,于是挥师急追,没想到落入蜀军的包围,孟获再次被擒。他仍不服,孔明又将他放掉。
  这回孟获再也不蛮战了,跑到一个叫秃龙洞的险要之地躲起来负隅顽抗。蜀军这次历尽艰辛,但在当地土人的引导下,还是战胜了恶劣的自然条件,奇袭秃龙洞,第五次抓住了孟获。
  之后,蜀军又分别战胜了孟获请来的各部族首领,大破怪兽兵,第六次擒住孟获。
  第七次火烧藤甲兵,抓住孟获之后,孔明派人去对孟获说:“诸葛丞相羞于与你见面了,叫再放你回去,再招人马来决一胜负。”
  孟获流着眼泪说:“七擒七纵,自古以来没听说过。我虽然是边野之人,也懂得礼仪,难道真这般不知羞耻吗?” 于是率兄弟妻子及各部族首领,一起跪拜在孔明面前,甘心情愿,永远归服,绝不再反。
  孔明对南蛮番王孟获七擒七纵,使之心服口服,提出不留一兵,不留一人。十一月孔明班师回国,孟获率大小洞主、酋长及各部落人等,罗拜相送。南方就此平定,孔明引军凯旋而归。  
第十五章 上表伐中原  
  曹操死后,魏主曹丕在位七年,到蜀汉建兴四年,曹丕因寒疾不痊而薨,时年40岁,其孺子曹睿即位。
  同年,骠骑大将军司马懿上表大魏皇帝,要求镇守西凉等地,曹睿准奏,封司马懿为提督。
  孔明听到报告不由大惊,司马懿深有谋略,必为蜀国大患。参军马谡对孔明道:“司马懿虽然是魏国的大臣,但曹睿一向对他怀有戒心。我们不如派人秘密潜往洛阳等地,散布流言,说司马懿想要造反,借曹睿杀了他。”
  孔明用了马谡之计。果然不久,曹睿中了马谡的反间计,只因疑心是吴蜀奸细所为,所以未杀司马懿,罚其削职回乡。
  孔明闻听司马懿中计遭贬,大喜。第二天后主早朝,大会官僚。孔明上《出师表》欲北伐中原。表中道:
  臣诸葛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以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褐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云。后主看过表说道:“相父南征,远涉艰难;刚刚回都,坐未安席,如今又要北征,恐怕会劳损神思。”
  孔明说:“臣受先帝托孤之重担,夙夜不曾有所懈怠。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可以没有内顾之忧了。不趁此时讨贼,恢复中原,又更等何时!”
  这时班部中太史谯周走出来奏道:“臣夜里观天象,北方旺气正盛,未必能够取胜。”之后对孔明言道:“丞相十分了解天文, 为何强要去北伐呢?”
  孔明说:“天道变化无常,怎能过于拘谨固执?
  如今我将军马驻扎在汉中,观北魏的动静再做行动。”
  于是,孔明留下内外文武一百多人,一同治理蜀中之事,自己点将出师。后主带领百官,一直送出成都北门外十多里路。孔明辞别后主,旌旗蔽野,戈戟如林,率军往汉中逶迤进发。
  这一年,孔明得子,取名诸葛瞻。  
第十六章 空城计  
  建兴六年春,诸葛亮率大军一出祁山(在今甘肃和县西北),以马谡为先锋督军。
  孔明自出师以来,累获全胜,心中甚喜。一日正在祁山西城(今陕西安康北)会众议事,忽报魏主曹睿面诏司马懿,恢复官职,即将起兵平西。孔明大惊道:“我所忧患者,就是司马懿这个人。”
  由于马谡拒谏,致使战略重地街亭失守。孔明顿足长叹道:“ 大事去矣! 这都是我用人不当的过错啊!”于是密传号令,教大军暗暗收拾行装,以备起程退回汉中。又派心腹之人,分路去报告天水、南安、安定三郡的官军和百姓,全都撤入汉中地区。
  孔明分拨已定,忽然十几次飞马来报说:“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这边蜂拥而来!”孔明这时身边没有别的大将,只是一班文官,所带的五千军士已派出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下二千五百人在城中。
  众官员听到这个消息,全都大惊失色。孔明登城眺望,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往西城杀来。孔明传令,教“将旗帜全部藏起来,诸军各守城铺,若有自行出入或高声讲话的,立即斩首!大开四面城门,每道门用20个军士,扮作百姓的样子,洒扫街道。魏兵来到的时候,不许擅自行动,我自有计策。”孔明仍身披鹤氅,头戴纶巾,领两个小童携一张古琴,来到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弦。
  司马懿的大军前队来到城下,见到这般情景,全都不敢进城,急忙报告司马懿。司马懿不信,叫三军停住,亲自飞马过去,远远地观看,果然见孔明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边站着一个童子,手捧宝剑;右边站着一个童子,手执凤尾。城门内外,有二十来个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一见心中大惑不解,便来到中军,叫后军变前军,前军变后军,向北山退去。
  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道:“说不定诸葛亮城中没有军,故意作出这种姿态?父亲为何就退兵了呢?”
  司马懿道:“诸葛亮平生谨慎,没有冒过险。今日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军若攻进城,一定会中他的计。所以应当速速退兵。你这小辈懂个什么?”
  孔明见魏军走远了,大笑起来。众官无不惊骇,问孔明道:“司马懿可是魏国名将,今日统率十五万精兵来到这里, 一看见丞相掉头便走, 这是为什么呢?”
  孔明道:“他料我平生谨慎,从不冒险行事,而今日这般大模大样,一定是城中藏有伏兵,所以就后退了。其实并不是我冒险,而是我迫不得已。他一定带军往北山小路去了,我已令兴、包二将在那里等候。”
  众人听罢都惊异地叹服道:“丞相玄机,神鬼莫测。要是依我们这些人的意见,早就弃城而逃了。”
  孔明说:“我们这里只有二千五百军士,要是弃城而走, 必不能走远,还不被司马懿给抓住?”说完拍手大笑,道:“我要是司马懿,就不退兵。”然后下令叫西城百姓随军一同迁往汉中,“ 司马懿还会来的。”他说。
  于是孔明便离开了西城,往汉中而去。
  后人有诗云:
  瑶琴三尺胜雄师,诸葛西城退敌时。
  十五万人回马处,土人指点到今疑。  
第十七章 讨魏再上表  
  孔明一向喜爱马谡,但这次无奈,挥泪斩之,后写下《论斩马谡》、《街亭自贬疏》等文。
  却说东吴派使臣到蜀中来致书,请求出兵共讨魏国,并述说东吴不久前大破曹军之事,一来,显示自己的威风,二者,表示与蜀国和好。后主大喜,令人持这份使书到汉中,报知孔明。
  孔明如今兵强马壮,粮草丰足,所用之物,一切完备,正准备再次出师,收到后主书信,立即设宴大会诸侯。宴席间,忽然刮起一阵大风,竟将庭院前的一棵松树吹折了,众人都大吃一惊。忽报赵云将军昨夜病重而死。孔明大声道:“子龙身故,国家损一栋梁,我失去了一只臂膀啊!”众将无不挥泪泣颜。孔明命子龙二子到成都去面见后主报丧。
  后主听说赵云死,放声大哭,道:“想当年,先父携民渡江,遭敌兵追截,朕尚年幼,要不是子龙将军单骑拼死相救,朕早就死在乱军之中了!”立即下诏,敕厚葬于成都锦屏山之东,建立庙堂,可四时享受祭祠。子龙二子谢辞而去。
  后主身边的大臣这时上奏说:“诸葛丞相将军马分拨已定,即日就将出师伐魏了。丞相派杨仪带《出师表》来到成都,呈交御览。”
  后主接表拆开阅道: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敦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故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刘鲧、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权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前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力、白寿、刘□、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
  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早图之,欲以一川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料。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后主看过表后非常高兴,便敕令孔明出师。孔明领命,起三十万精兵,令魏延率前部先锋,再度北伐。冬,诸葛亮率军出散关(今陕西宝鸡县南), 包围陈仓(宝鸡县东),攻二十多日未能破,粮尽而返。
  第二年春天,诸葛亮派陈式率军攻打武都(今甘肃城县西)、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拔二郡。蜀人祝贺孔明,孔明写《谢贺者》。
  建兴七年四月,孙权称帝,改年号为黄龙元年,诸葛亮派卫尉陈震前去祝贺。六月,吴蜀订盟。
  建兴八年七月,魏军三路攻蜀,诸葛亮御之于城固。因大雨无法行军,魏军自退。诸葛亮派魏延入羌中,大破曹魏军。  
第十八章 造木牛流马  
  建兴九年二月,诸葛亮率大军攻魏,围祁山,大败司马懿于西城。六月,粮尽退兵。
  为了解决军粮以便继续北伐,诸葛亮劝农讲武,令军在当地屯田,供应驻军粮草。
  一日,长史杨仪报告说:“如今粮米都存在剑阁,人力牛马搬运不方便,怎么办呢?”
  孔明笑道:“我已运筹谋划很久了。把以前所积存下来的木料,加上在西川收买下的大木,拿去教人制造木牛流马,非常方便。这些‘牛马’全都不用饮水,可昼夜运输,非常轻便。”
  众人听了很是惊奇,道:“从古到今,从来没有听说什么木牛流马的事。不知丞相有什么妙法,能造出这般神奇之物?”
  孔明说:“我已经下令让人依照图样制作,还未完工。我现在先把木牛流马的原理,尺寸方圆、长短窄阔写下来,你们大家来看一下。”
  众人大喜。孔明便在一张纸上写下,拿给众将观看。其中制造木牛的方法是:方腹曲胫,一腹四足;头入领中,舌着于腹。载多而行少:独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三十里。曲者为牛头,双者为牛足,横者为牛领,转者为牛脚,覆者为牛背,方者为牛腹,垂者为牛舌,曲者为牛胁,刻者为牛齿,立者为牛角,细者为牛鞅,摄者为牛轴。牛御双辕,人行六尺,牛行四步,人不大劳,牛不饮食。制造流马的方法是:胁长三尺五寸,广三寸,厚二寸五分,左右同。前轴孔分墨去头四寸。前脚孔分墨去头四寸五分,长一寸五分,广一寸。前杠孔去前脚孔分墨二寸七分,孔长二寸,广一寸。后轴孔去前杠孔分墨一尺五寸,大小与前同。
  后杠孔去后脚孔分墨二寸二分,后杠孔分墨四寸五分。
  前杠长一尺八寸,广二寸,厚一寸五分,后杠与等。
  板方囊二枚,厚八分,长二尺七寸,高一尺六寸五分,广一尺六寸;每枚受米二斛三斗。从上杠孔去胁下七寸,前后同。上杠孔去下杠孔分墨一尺三寸,孔长一寸五分,广七分,八孔同。前后四脚,广二寸,厚一寸五分。形制如象。杆长四寸,径面四寸三分。孔径中三脚杠,长二尺一寸,广一寸五分,厚一寸四分。
  众将看了一遍, 都拜伏了,说道:“ 丞相真是神人啊!”
  过了几天,木牛流马造好了,竟像活的一样,上山下岭,都十分方便。众军见了,真是无不欢喜。
  孔明命令右将军高翔带一千兵,驾着木牛流马,从剑阁直达祁山大寨,往来搬运粮草,供给蜀军之用。
  却说司马懿正在愁闷,忽然哨马来报告说:“蜀军用木牛流马转运粮草,人不大劳,牛马不食。”
  司马懿大惊道:“我之所以坚守而不出战,正是因为蜀军粮草接济不上,而等待他们自入绝境。如今他们使用这种办法,肯定是要长久作战之计,不打算退兵了。这可怎么办?” 于是急忙叫来张虎等二将吩咐道:“ 你们到斜谷小路边埋伏, 等蜀军赶木牛流马过来, 你们就从他后面杀出, 抢他三五匹便回来。”二将领令而去。
  夜间,魏军突然袭击蜀军的运粮队。蜀军措手不及,丢下几匹木牛流马。张虎等甚是欢喜,驱回本营寨。司马懿一看,果然和真的一样,高兴地说:“他会用这种东西, 难道我就不会用吗?”于是下令,找来一百多个能工巧匠,当着他的面把木牛流马拆开,吩咐他们依照尺寸,去造出一模一样的木牛流马来。
  不到半个月,魏军竟造出了二千多只,和孔明所造的木牛流马果然相同,也能够奔走。于是,司马懿便命令镇远将军岑威带领一千军士,驱驾木牛流马,往陇西去搬运粮草,来回不断,魏营军士,无不欢喜。
  却说高翔回来见孔明,说魏军把木牛流马各抢去了五六只。孔明笑道:“我正是要他抢去。我只是费了几匹木牛流马,不久却要得到他军中的许多资助呢。”
  众将问道:“丞相怎么知道?”
  孔明说:“司马懿见了木牛流马,一定会让人照样去做,那时我又有别的计策对付他。”
  几天后,有人来报说:“魏兵也会造木牛流马,用来往陇西运粮草。”孔明大喜,说道:“不出我所料。”便叫来王平吩咐说:“你带一千士兵,扮成魏人,夜里偷偷越过北原,只对人说是巡粮军,混入敌人的运粮军中,把他们都杀散,把木牛流马赶回,直奔过北原来,这里一定会有魏兵赶到,你们便将牛马的舌头转过来,牛马就不能行动了,你们只管丢下牛马就走。魏兵赶到,牵拽不动,也扛抬不走。我们再有兵到,把木牛流马的舌头转过来,长驱大行,魏兵必然会疑心我们都是神怪,而不敢再追。”
  王平受计而去。孔明接着又吩咐张嶷道:“你带上五百军,都扮成六丁六甲的神兵,鬼头兽身,用五彩涂面,要作出各种怪异之状:一手举绣旗,一手拿宝剑, 身上挂着葫芦,里面藏着烟火之物, 埋伏在山边, 等木牛流马来到时, 就放起烟火一起拥出,赶牛马而行。魏人看见,一定认为是神鬼,不敢再追赶。”张嶷受计带兵走了。
  孔明又唤魏延、姜维吩咐道:“你二人一同带上一万士兵,到北原寨口去接应木牛流马。”二人遵令而去。
  且说魏将岑威带军驱木牛流马载运粮草,正行之间,忽报前面有巡粮兵。岑威令人前去哨探,果然是魏兵,于是便放心地前进,两军合成一路。突然间喊声大震,蜀兵就在本队里杀起来,大呼:“蜀中大将王平在此!”魏兵措手不及,被蜀兵杀死一大半。岑威领败兵抵抗,被王平一刀斩了,其他人都溃散而逃。
  王平引军驱木牛流马而回。
  魏军败兵飞奔报告北原营寨。大将郭淮听说军粮被劫,急忙带兵来救。王平叫蜀兵扭转木牛流马舌头,全部丢弃在道上,边战边退。郭淮叫魏兵且不去追,只把木牛流马赶回去,却哪里驱得动?郭淮心中疑惑,正在无可奈何之际,忽然鼓角震天,喊声四面而起,有两路兵杀来,正是魏延和姜维。王平又带兵杀回,三路夹攻,郭淮大败而走。王平令军士将牛马舌头又扭转过来,驱赶而行。郭淮远远望见,刚想回兵再追,却见山后烟云突出,一队神兵拥出,个个手执旗剑,行态怪异,拥护木牛流马,如风而去。郭淮见状大惊道:“这必是神助啊!”魏兵无不惊畏,不敢再追。  
第十九章 火烧上方谷  
  孔明率兵欲在祁山久驻,便命蜀军与当地魏民一起种粮,军一分,民两分,并不侵犯,魏民都安居乐业。
  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对他父亲说:“蜀军劫去我们许多粮米,现在又命令蜀军和我们魏民一起在渭水边上屯田,打算长驻,这样下去实在是国家的大患。
  父亲为什么不跟孔明约个时间大战一场,以决出雌雄呢?”
  司马懿道:“我奉旨坚守,不能轻举妄动。”
  正议论间,忽报蜀将魏延前来骂阵,司马懿只是不出战。魏延骂了半天,最后只得回寨。
  孔明见司马懿不肯出兵,便密令马岱造木栅,在营中挖深沟,放了许多干柴和引火之物;周围山上,用柴草虚搭了许多窝铺,里外都埋下地雷。置备停当,孔明又对马岱密嘱道:“要将葫芦谷后路切断,在谷中暗伏兵,若司马懿赶到,让他进谷,然后就把地雷和干柴一起放起火来。”马岱领令而去。
  孔明又令一班军士白天举着七星旗在谷中,夜晚设七星灯在山上,作为暗号。接着唤魏延道:“你带上五百军士到魏寨讨战,务必要让司马懿出战,但你不必取胜,只可诈败,司马懿一定会来追赶,你便往七星旗处而走,若是夜间,就往亮七星灯的地方去,要引司马懿进葫芦谷,到时我自有擒他之计。”魏延受计,带兵而去。
  孔明又叫高翔吩咐说:“你将木牛流马分二三十或四五十为一群,装上米粮,在山路上往来行走,如果被魏军抢了去,那就是你的功劳。”高翔领计而去。
  孔明将驻扎在祁山的队伍都一一分派出去了,只留下屯田兵,对他们吩咐道:“如果其他兵来战,你们只许假装打败,但要是司马懿亲自来了,你们才可以合力去攻打渭南,截断他的归路。”
  孔明分拨已定,自己带上一军来到靠近上方谷的地方安下营寨。
  且说夏侯惠、夏侯和二人进寨报告司马懿说:“眼下,蜀军四散结营,各处屯田,以作久驻之计。要不趁早除掉他们,纵令他们安居时间长了,根深蒂固,就更难以动摇了。”
  司马懿道:“这一定又是孔明之计。”
  夏侯二人道:“都督要是这般疑虑,敌寇何时才能被消灭?我兄弟二人要奋力去决一死战,以报效国家。”
  司马懿说:“既然这样,你二人可分头出战。”
  于是命令夏侯惠、夏侯和各带五千兵去剿寇,自己则坐观回音。
  夏侯惠、夏侯和带兵两路,正行之间,撞见蜀军赶木牛流马而来,二人便一起杀将过去,蜀军大败奔走,木牛流马全被魏兵抢获。第二天,魏军又抓到蜀兵人马一百多个,全部押往大寨,司马懿向蜀兵审问孔明虚实,然后便都放了回去。
  孔明令高翔假装运粮,驱驾木牛流马,往来于上方谷内。夏侯惠、夏侯和等不时地去截杀,半月之间,魏军连胜几仗,司马懿心中欢喜。一日,又抓到几十个蜀兵,司马懿问孔明在哪里,蜀兵答道:“丞相不在祁山大寨,在上方谷西边安营,令每日运粮屯往谷中。”
  司马懿便叫来众将下令道:“你们明日可合力齐攻祁山大寨,我亲自引兵去接应。”众将领令,各准备出兵。
  司马师道:“父亲为何反要攻敌人后方呢?”
  司马懿道:“祁山乃是蜀人的根据地,若见我军攻打它,肯定都回来救它,这时我便去取上方谷,烧掉他的粮草,让他首尾不应,必然大败。”
  司马师拜服。司马懿便发兵起行,令张虎等在后面救应。
  孔明在山上,望见魏军或三五千一行,或一二千一行,队伍纷纷,前顾后盼,料他肯定是来取祁山大寨,便密传众将:“若是司马懿亲自来了,你们就去攻魏寨,夺了渭南。”
  魏兵都奔祁山大寨而来,蜀军从四下里一起呐喊奔出,虚作救应之势。司马懿见蜀军都去救祁山寨,便带两个儿子和中军护卫人马,杀奔上方谷来。
  魏延在谷口,只盼司马懿来,忽见一队魏兵杀到,魏延纵马上前一看,正是司马懿。魏延大喝道:“司马懿休走!”舞刀相迎,司马懿挺枪来战,不上三个回合,魏延拨马便走,司马懿随后跟来。魏延望七星旗处而走。司马懿见只有魏延一将,军马也少,便放心地追击,司马昭、司马师相随左右,一齐攻杀。
  魏延带五百军都退进了上方谷。司马懿追到谷口,先令人进去哨探。回报说谷中并没有伏兵,山上全是草房。司马懿道:“这里肯定是屯积粮草的地方。”
  于是大驱兵马,全部进入谷中。
  司马懿这时忽见草房上尽是干柴,前面魏延已经不见了,心中不由犯疑,对两个儿子道:“倘若有兵截断谷口,那可怎么办?” 话音未落,只听喊声大震,从山上一齐抛下火把来,烧断了谷口,魏兵无路可逃。山上火箭射下,地雷一起突出,草房里干柴都着了,一时间火势冲天。司马懿惊得手足无措,跳下马抱住两个儿子大哭道:“我父子三人都要死在这里了!”正哭着,忽然狂风大作,黑气漫天,一声霹雳,大雨倾盆。于是满谷的大火,全被浇灭,地雷不震,火器无功。司马懿大喜道:“不趁此时杀出,更待何时!”立即引兵奋力杀出,张虎等也带兵前来接应,与司马懿合在一处,同归渭南大寨,不想寨栅已被蜀军夺去,郭维等正在浮桥上与蜀军接战,司马懿带兵杀到,蜀军退去。司马懿烧断浮桥,占据北岸。
  在祁山攻打蜀寨的魏兵听说司马懿大败,丢了渭南营寨,军心大乱,急退时,四面蜀军冲杀而来,魏军十伤八九,死者无数,残余的都奔过渭水逃生。
  孔明在山上看见魏延引司马懿入谷,一霎间火光大起,心中甚喜,以为司马懿这次必死,没想到大雨从天而降,火不能着,使司马父子死里逃生。孔明叹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  
第二十章 五丈原陨星  
  孔明旧病复发,心中昏乱。这天夜里,他扶病出帐,仰头观看天文,不禁十分惊慌,回到帐中对姜维道:“我的生命已危在旦夕了!”
  姜维道:“丞相为何说这种话?”
  孔明道:“我看见三台星中,客星格外明亮,主星却十分幽暗。天象是这样,我的命运就可知了!”
  姜维说:“天象虽然如此,丞相却为何不用祈禳的办法挽救它呢?”
  孔明说:“我一向通晓祈禳的方法,但并不知道天意如何。你可带四十九个甲士,每人各执皂旗,身穿皂衣,环绕在大帐外边,我自己在帐内祈禳北斗星。
  如果七天之内主灯不灭,那我的寿命就能够增加十二年;但如果主灯灭了,我便是一定要死了。闲杂人等,不要放进来。一切需用的东西,只叫两个小童进出搬运。”姜维领命,自去准备。
  时值八月中秋,这天夜晚,银河灿灿,玉露零零,旌旗不动,刁斗无声。姜维在大帐外面带领四十九人守护。孔明自己在帐中摆设香花等祭物,地上分布着七盏大灯,周围环绕着四十九盏小灯,最中央是一盏本命灯。
  孔明拜祝道:“亮生于乱世,本来宁愿终老于山野林泉,承蒙昭列皇帝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不敢不竭尽犬马之劳,誓讨国贼,不希望我的将星现在就坠落,阳寿终结。谨写下这一幅尺素,上告苍穹,伏拜以期望天意慈悲,俯垂以鉴听我肺腹衷言,延长我的谋算,使得我能上报君恩,下救百姓,克复旧物,将汉朝江山永远延续下去。不敢妄想以祈祷,实是出于情真意切。”拜祝完了,孔明就在帐中俯伏着,等待天明。
  第二天,孔明依旧扶病处理军事,却不断地吐血。
  白天计议军机,夜晚则步罡踏星。
  却说司马懿在营中坚守,一天晚上忽然观察天象,不由大喜,对夏侯霸说道:“我看到将星错位了,孔明肯定生了病,用不了多久就要死了。你带上一千军兵到五丈原去打探一下虚实,如果蜀人攘乱,不出来应战,那孔明就一定是患了重病,我们就将趁势攻打他们。”夏侯霸带兵去了。
  孔明在大帐中祈星已经六天,见到主灯明亮,心中非常高兴。
  姜维进帐来,看到孔明正披发执剑,踏罡步斗,压镇将星。这时忽然听得营寨外面有呐喊之声,姜维刚要叫人出去寻问,魏延突然飞步进来报告说:“魏兵来了!”他脚步急快,其实是故意要将主灯扑灭。
  孔明一见,丢下剑叹声道:“死生有命,不可得而禳也!”
  魏延惶恐万状,急忙伏在地上请罪。姜维忿怒之下,拔剑便要杀魏延。孔明阻止他道:“这是我命中该绝,不是文长的过错。”
  姜维收了剑。孔明吐了几口血,卧倒在床上,对魏延说道:“司马懿料我有病,所以派人来探听虚实。
  你可立即出去迎敌。”
  魏延领命,出帐上马,带兵将夏侯霸赶出大寨二十多里路才回来。孔明叫魏延回本营寨去把守。
  姜维进帐, 一直走到孔明床前问安。孔明道:“我本想竭忠尽力,恢复中原,重兴汉室,无奈天意如此, 我旦夕之间就要死了。我平生的所学,已著书二十四篇,共计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个字,内容有,关于八务、七戒、六恐、五俱之法,我察看了所有将领,没有人可以传授,惟独你一人。请千万不要轻慢忽视了它。”
  姜维哭拜着接受了。
  孔明又说:“我有‘连弩’之法,没有用过。它的方法是矢长八寸,一弓可以发出十支箭,都已画成图本。你可以根据图法去制造使用。”
  姜维也拜受了。
  孔明又说:“蜀中各条道路,全都不必多忧,只是阴平地区,千万需要当心。这个地方险峻,时间久了肯定会出事。”
  孔明接着又叫马岱进帐来,附在他耳边,低声传了一个密令,最后嘱咐道:“我死以后,你可按计行事。”马岱领计出去了。
  过了一会儿,杨仪进来,孔明把他叫到床前,给了他一个锦囊,秘密地嘱咐道:“我死后,魏延一定会反;待他反时,你与他对阵,再打开这个锦囊,那时,自有杀魏延的人。”
  孔明一一调度了,便昏了过去,一直到晚上才苏醒过来,连夜表奏后主。
  后主闻奏大惊,急忙命尚书李福当晚就起程到军中去向孔明问安,并询问后事。李福日夜兼程来到五丈原,入帐见孔明,传后主之命。
  问安过后,孔明流着眼泪说道:“我不幸在大业未成的半途死去,虚废了国家大事,得罪于天下。我死以后,你们要尽忠尽力,辅佐后主。国家以前的制度不要改变, 我所用过的人, 也不可轻易废掉。我的用兵之法,都已传授给了姜维,他自会继承我的遗志,为国出力。我命将要终结,得立即给天子上奏遗表了。”
  李福听完了孔明的话,便辞别,匆匆地赶了回去。
  孔明强支病体起来,让左右的人扶他坐上小车,出寨到各营寻视, 感到秋风吹面,彻骨生寒, 长叹道: “再也不能临阵讨贼了!悠悠苍天,到这里显得多么极远啊。”叹息了很久,回到帐中,病势更加沉重,便叫来杨仪吩咐道:“马岱、王平、廖化、张翼、张嶷等,都是宁死尽忠之士,久经沙场,多负勤劳,完全可以委用。我死之后,凡事都要像过去那样依法而行,要慢慢退兵,不可过急。你深通谋略,不必我多嘱咐。姜维智勇兼备,可以决断我之后的事。”杨仪哭泣着受命。
  孔明叫取来文房四宝,坐在病榻上手书遗表,以告后主。
  表的意思大概是:伏闻生死有常,难逃定数;死之将至,愿尽愚忠。臣亮赋性愚拙,遭时艰难,分符拥节,专掌钧衡,兴师北伐,未获成功。何期病入膏肓,命垂旦夕,不久终事陛下,饮恨无穷!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皇,而仁恩于宇下。提拔幽隐,以进贤良;屏斥奸邪,以厚风俗。臣家有桑八百株,田五十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随身所需,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产。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余财,以负陛下也。
  孔明写完,又嘱咐杨仪道:“我死之后,不要发丧。可做一个大龛箱,将我的尸体坐着放在龛中,在我口中放七粒米,脚下放一盏明灯。军中像平常那样安静,切不要举哀,则我的将星就不会坠落。我军可令后寨先行,然后一个营一个营地慢慢撤退。若是司马懿来追,你可以布成阵势,回旗返鼓与他对垒。等他来到时,就把我先前所雕的那座木像安在车上,推到两军阵前,令大小将士分列左右,一定会把司马懿给惊走。”杨仪一一领诺。
  这晚,孔明让人将他扶出帐来,仰观北斗,他远远地指着一颗星说道:“那便是我的将星。”众人看去,只见其色昏暗,摇摇欲坠。孔明用剑指星,口中念咒。咒语念完,急忙回到帐中,不省人事。
  众将正在慌乱之间,忽然尚书李福又来了,看到孔明昏绝,已不能讲话,便大哭起来道:“我误了国家大事!”过了一会儿,孔明又醒了过来,睁开眼睛寻视众人,见李福站在床前,便说道:“我已知先生复来之意。”
  李福说道:“我奉天子之命,请问丞相百年后,可任大事的人。上次因过于匆忙,忘了谘询,所以复来。”
  孔明道:“我死之后,可任大事的人,蒋公琰比较适宜。”
  李福道:“公琰之后,谁可继承?”
  孔明道:“费文伟可继承。”
  李福又问:“文伟之后,谁可继承?”
  孔明不答。众将到近前来看,已经咽了气。
  时建兴十二年八月二十三日,汉丞相诸葛亮病逝于军中,终年54岁。
  英才过管乐,妙策胜孙吴。
  凛凛出师表,堂堂八阵图。
  拨乱扶危主,殷勤受托孤。
  如公存盛德,应叹古今无。
  这天夜里,天愁地惨,月色无光,孔明奄然归天。
  姜维、杨仪遵孔明之命,不敢举哀,依孔明遗嘱成殓,安置在龛中,令心腹将士三百人守护,然后传密令,各处营寨悄然无声,一一撤出。
  却说司马懿以为孔明已死,探查到五丈原蜀营中已空无一人,便忙亲自引兵来追。到山脚下,见蜀军不远,更加奋力追之。这时忽然山后一声炮响,喊声大震,只见蜀军全部回旗返鼓,树影中飘出中军大旗,上面写着一行大字“汉丞相诸葛亮”。司马懿不由大惊失色,定睛看时,只见中军几十员上将,拥出一辆四轮车来,车上端坐着孔明,羽扇纶巾,鹤氅皂绦。
  司马懿大惊道:“孔明还活着!我轻入重地,落进他的计中了!” 急忙勒马往回跑。背后姜维大叫道:“贼将休走,你中了我们丞相的计!”魏兵魂飞魄散,弃甲丢盔,抛戈撇戟,各逃性命,自相践踏,死者无数。
  司马懿奔走了有五十多里,背后两员将赶上,扯住马环叫道:“都督勿惊!”司马懿用手摸摸脑袋问:“我还有头吗?”二将道:“都督休怕,蜀兵已经离远了。” 司马懿喘息半晌,神色方定, 睁开眼睛一看,原来是夏侯霸和夏侯惠,这才舒了口气,与二将寻小路赶回本营寨去。
  过了两天,乡民奔走相告说:“蜀兵退入谷中之时,哀声震地,军中扬起白旗;孔明果然死了,只留姜维带一千兵断后。前日车上的孔明其实是木人。”
  司马懿听说后叹道:“我能料孔明生,却不能料孔明死也!”因此蜀中人有谚语道:“死诸葛惊走活仲达。”
  司马懿确信孔明已死,才又带兵追赶蜀军,走到赤岸坡,见蜀军已去远了,才引大军回去。一路上看到孔明安营扎寨之处,前后左右,整齐有法,司马懿叹道:“真是天下奇才啊。”
  却说姜维、杨仪排成阵势,缓缓退入栈阁道口,然后军队更衣发丧,扬旗举哀。蜀军都哭得跌跌撞撞,甚至有人哭死过去。
  李福赶回成都,顿首泣奏丞相已亡,诉丞相遗言。
  后主闻之大哭不止,哀道:“天丧我也!”哭倒在龙床之上,侍官将他扶入后宫。吴太后听说了,也放声大哭不已,文官武将无不恸哀,百姓人人涕泣。
  却说孔明死后, 魏延果然造反, 杨仪令先锋何平引兵到南谷讨之。何平出马大骂:“反贼魏延在哪儿?丞相新亡,骨肉未寒,你就敢造反!又扬鞭指着魏延部下道:“你等军士,都是西川之人,川中多有父母妻子,兄弟亲朋。丞相在时,不曾薄待你们,现在不可帮助反贼,宜各回家乡,听候赏赐。”众军一听,大喊一声,散去了大半,只有马岱所领的三百人不动。魏延大怒,挥刀纵马,直取何平。何平带军飞奔而去。
  魏延、马岱带兵往南郑杀来,姜维挺枪立马于门旗之下,高声大骂:“反贼魏延,丞相当初曾识你脑后有反骨, 料你日后必反,每每想要杀你, 却怜你英勇,所以姑且留用,不曾亏待于你,如今却果然造反。”
  这时,杨仪在门旗影下拆开孔明留给他的锦囊,见上写如此如此。杨仪大喜,轻骑到阵前,手指魏延道:“你若是敢在马上连叫三声‘谁敢杀我’, 就算你是真正的大丈夫,我就把汉中城池献给你。”
  魏延大笑道:“这有何难!孔明在时,我尚怕三分;如今他已经死了, 看天下谁能与我为敌? 别说连叫三声,就是连叫三万声,又能怎么样?” 于是当即便在马上大叫道:“谁敢杀我?”一声未叫完,脑后一人厉声应道:“我敢杀你!”手起刀落,斩魏延于马下。众人都惊骇不已,斩魏延者,乃是马岱。
  原来,孔明临终之际授马岱以密计,只等魏延喊叫时,便出其不意斩他。
  之后,杨仪等人便扶孔明灵柩回到成都,后主带文武官僚,全部挂孝,出城二十里迎接。后主放声大哭,上至公卿大夫,下至山林百姓,男女老幼,无不痛哭,哀声震地。后主命扶柩入城,停在丞相府中。
  孔明之子诸葛瞻守孝居丧。
  杨仪入朝,呈上孔明遗表。后主阅后大哭,降旨卜地安葬。费文伟奏道:“丞相临终时,命就葬于定军山,不用墙垣砖石,也不用一份祭物。”
  后主从之,择当年十月吉日,亲自送灵柩到定军山安葬,降旨封孔明谥号忠武侯。又令在沔阳建庙,四时享祭。
首页 上一页 共2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