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澹然“嗤”的一笑,眸子斜睨了张原一眼,心道:“原来这少年是在岛阁上与小兰、小徽他们下棋啊,他也姓张?”说道:“不要闹了。”对几个仆妇道:“去阁子收拾了,咱们也要回去了。”
输得很不甘心的商景兰道:“姑姑,这位张公子能蒙着眼睛下棋,说蒙着眼睛就谁都下不过他了。”
张原笑道:“景兰小姐,我说过这话吗?”
商景兰却冲他嘻地一笑,说道:“也差不多是这个意思,我姑姑在这里了,你敢和我姑姑大战三百回合吗?”
商澹然俏脸飞霞,啐道:“小兰,你就爱乱说话——梁妈,赶紧收拾器物,我们回去。”
张原看着这女郎的侧影,苗条秀颀,很平常的窄袖褙子穿在她身上竟是分外清新窈窕,小腰秀项,曲线跌宕流畅,仿佛一支洞箫曲,圆润、婉转、轻柔、幽美——
商澹然回过头来,见这少年盯着自己看,稍感不悦,随即察觉这少年神情严肃,似在思索很要紧的事,这让商澹然突然想起前几日听到的一个传闻,开口道:“这位小哥也是山阴张氏子弟吗?”
张原心道:“称呼我小哥,那是把我当小孩子了,你有多大,也就大我一岁吧。”拱手道:“是东张的张原张介子,今日是陪我西张的三兄来游园的。”
商澹然猜出张原说的三兄是谁了,面色微红,问道:“那与姚生员打赌的可是你?”
张原与姚复的赌约已经传得沸沸扬扬,有说少年张原狂妄的,没入过社学、没学过制艺却要三个月时间写出清通规范的八股文,简直是异想天开;也有说姚秀才作恶多端,天降神童要收拾他……反正说什么的都有,商澹然虽在闺中也有耳闻——
张原微笑道:“一时气盛,让商小姐见笑了。”
商澹然看着张原,这少年游园游湖,还和小兰下棋,一副优哉悠哉的样子,看来是自知赢不了,干脆抛开不管了,山阴张氏子弟都是这德行吗?
商澹然心下不喜,点点头,说道:“张公子请便吧。”
商景兰大失所望道:“姑姑,不下棋了吗?”
商景徽道:“姑姑不要帮姐姐下,姑姑可以自己和张公子哥哥下一局。”
正这时,猛听得霹雳一声,众人都受惊不小,急看天上,天不知何时已黑了半边,随着这一声雷,天外黑风驱赶着浓云往小岛这边来了,云到哪里,雨就到哪里。
————————————————
周推荐榜《雅骚》快垫底了,书友们支持一下啊。
第五十八章 暴雨下的温馨
更新时间2012-2-14 16:54:15 字数:2510
觞涛园的这个湖虽不算大,但这时风起云涌,湖水也起落澎湃起来,泊在岛岸的三艘船随着湖水涨落起伏,一下一下撞着岸边坚石,似乎想冲到岸上来躲避风浪。
商景兰、商景徽小姐妹两个指着铺天而来的乌云嚷道:“云压下来了,云压下来了,啊啊啊。”
乌云漫过湖东岸那一大片玉簪花的上空,可以听到绵绵簌簌的声响细密而又浩大,那是雨点落在花叶上汇聚起来的声音。
商澹然的一个丫头叫道:“赶紧上船避雨吧。”
张原道:“不行,这船随浪颠簸,小孩子上船不稳当。”
那老年仆妇梁妈道:“到阁子去躲雨,等雨过后再回去。”
张原和武陵退在一边,让几个仆妇带着商景兰、商景徽姐妹先上去,那商景徽还冲张原招手道:“张公子哥哥,快上阁子呀,雨来了。”
武陵找来的的这条小船无篷,张原当然要上阁子,笑道:“快跑,雨追过来了。”
小美女商景徽“格格”笑着,拉着周船妈的手,一脚一个石阶,攀登得很快。
商澹然与两个丫鬟走在后面,走了十余级,商澹然回头看了看,见张原主仆还站在那不动,便道:“两位也到阁子里先避雨吧,这时候切莫急着划船回去。”
简单的一句关心的话,并不是有什么情意,这女郎只是担心少年人莽撞或者新奇,会不顾风雨划船离岛,那样或许会有危险,她没有因为对张原印象不佳而冷漠,暂把男女有别的羞怯放在一边,提醒一句。
张原的心“怦”的大跳了一下,哦,怦然心动的感觉就是这样的啊,方才第一眼看到这女郎,那种商景徽突然长大十岁的感觉也让他心动了一下,那是因为商澹然的美丽,而这次,是善良。
张原道:“多谢提醒,商小姐先上去,我们等下一口气跑上来。”看着商澹然轻提裳裾,腰肢轻摆,脚步轻快地拾级而上——
这商澹然应是未缠足的!
少爷不动弹,小奚奴武陵也傻愣愣站在那里不动,看着湖水一涌一涌地拍岸,那雨已经落到湖这边来了,湖水一片皱点,突然觉得额头一凉,几大滴雨珠洒在脑门上——
武陵终于耐不住了,大叫起来:“少爷,雨落下来了!”
张原叫声:“快跑!”主仆二人飞快地往岛阁奔上,十余丈距离,也就片刻工夫,泼水一般的雨就追在后面,在二人跑进阁子的一瞬追上了,狠狠洒了二人一头一脸才掠阁而过,整座湖心小岛都被笼罩在了雨幕中。
跑进阁子,张原又笑又喘,心跳得很快,用衣袖拭了拭脸上的雨滴,再看阁中情形,就见六个仆妇形成一道肉屏障,再过去是两丫鬟,阁子南侧才是商澹然、商景兰、商景徽姑姪三人。
雨“沙沙沙”地下着,湖面水气迷蒙,云层压得低,天昏地暗,看不清半里外的湖岸,这里就好似茫茫大海中的一个孤岛一般。
商澹然背对着张原,背影恬静窈窕,她面朝阁外,一手牵着小景徽,对商景兰道:“小兰,你可记得有写雨的诗,背诵一首给姑姑听?”
小景徽踊跃道:“姑姑姑姑,我记得我记得,小徽先背——”便脆声背诵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商景兰被妹妹抢了先,有些不快活,说道:“你只会背这么两首诗,恰巧就有首是写雨的,小徽,你的运气可真好。”
商澹然微笑道:“小兰别急,还有好几首写雨的诗,姑姑教过你的,你仔细想一想。”
不料商景徽又嚷嚷道:“姑姑姑姑,我又记得两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后面是什么小徽不记得了,姐姐也没念清楚,好象是下了雨后就开了好多大红花。”
九岁的商景兰快哭了,又被妹妹抢了一句写雨的诗去,这让她还去哪找,带着哭腔道:“有本事你就把整首诗都背下来,我就服你。”
六岁的小景徽道:“我是听姐姐背诗时才记得这句的呀,姐姐背全首给姑姑听吧。”
商景兰赌气道:“你背过一句的,我不背了,我另想。”这倔强小姑娘咬着嘴唇思索,越急越想不出来。
商澹然提醒说:“王摩诘有一首,小兰会背的——”
“哈。”这一提醒,商景兰立即记起来了,大声朗诵道:“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商澹然夸奖道:“对了,这是这一首,小兰背得一字不差。”
商景徽道:“原来是这一首啊,那我也知道,姑姑弹琴时不也唱着这诗吗。”
商澹然捏了捏小姪女柔软的小手,笑道:“是了,曲子叫《阳关曲》,便是以音律表达诗意的。”
阁子另一侧的张原嘴角含笑,静静听着这商氏姑姪三人的温馨问答,不禁想起姐姐张若曦,在他幼时,姐姐也是这么教他识字背诗的,他现在虽是两世灵魂交融,但对姐姐的情感依然深烙脑海——
“张公子哥哥——”
小景徽不知何时走到张原跟前来,仰着小脸问:“张公子哥哥你会不会背诵下雨的诗?”
张原想捏一下小姑娘粉嫩的脸蛋,伸出手又觉得不妥,这可不是他的侄女或者外甥女,不好乱动,可惜他既没有侄女也没有外甥女,姐姐张若曦的两个孩儿都是男孩——
张原半蹲着身子,微笑道:“好,景徽小姐都记得这么多写雨的诗,那我也背一首,苏轼苏东坡知不知道?”
“知道。”商景徽脆声道:“我小姑姑最爱苏东坡的诗文。”
“嗯,我念是这首诗叫《有美堂暴雨》,就是苏东坡写的。”
“暴雨?好哦好哦,我和姐姐念的几首好象都是小雨,暴雨的诗没读过,张公子哥哥快念。”
这小姑娘真是太可爱了,张原曲指在她粉嫩的左脸颊上轻轻一弹,吹弹得破,还好没破,念道: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十分潋滟金尊凸,千杖敲铿羯鼓催;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商澹然有些惊讶,因为她考问两个侄女时,自己心里想到的就是这首《有美堂暴雨》,这诗就是写西湖吴山暴雨的,与今日情形很相似,不料这个少年就背诵出来了,又听张原在给小徽细细讲诗里的意思,说得也很通透,心道:“前年张肃之先生的第四子张七磐来拜访大兄时,纵酒长谈,意气风发,张七磐说他们山阴张氏子弟不需自幼苦读,放任自流就可以,等到想读书时自然就会读用功,并且后发先至,比那自幼苦读的还领悟得通透,山阴张氏出才子,真是这样吗?”
商景徽过来了,笑容可掬道:“姑姑,小徽又学会一首诗了,写暴雨的,好诗,张公子哥哥教的。”
商澹然点头道:“的确是好诗。”
商景徽道:“姑姑我都会背这首诗了——”小姑娘急于表现,便背诵起来,中间忘了一句,就踮起脚尖伸长脖颈问阁子那端的张原。
张原笑道:“千杖敲铿羯鼓催,打鼓呢。”
“是是,这句好难记哦。”商景徽又往下背。
商澹然夸道:“小徽记性真好。”
——————————————————
书友们,情人节快乐!让《雅骚》做你们天天想见的情人吧,男女皆宜,呃——
第五十九章 贴身肉搏
更新时间2012-2-14 23:42:33 字数:2512
小姑娘商景兰很不快活,觉得今天真是倒霉,背诗接连被小妹景徽抢了先,先前与张原下棋也输得好惨,妹妹年幼不好责怪,要怪就怪那个张公子,说道:“姑姑,你和那位张公子下一局棋吧,姑姑打败他,他先前可神气了。”
商澹然含笑摇头:“不下。”心道:“和一个初次见面的少年男子对坐下棋,这象什么话。”
商景兰抓着姑姑商澹然的手摇晃着,扭着身子央求道:“姑姑下一局嘛,姑姑下一局嘛,对了,张公子会下蒙目棋的,咱们把他眼睛蒙起来,这样他就看不到姑姑了,就合乎礼仪了对不对?”
那边的张原没忍住,笑出声来。
商澹然脸有些红,微嗔道:“不要歪缠,要不姑姑与你下一局,授四子?”
商景兰很倔,不达目的不罢休,噘着嘴道:“我下不过姑姑,我和姑姑下棋就象我和小徽小棋一样,没意思的——”
“不会呀。”小景徽插嘴道:“和姐姐下棋很有意思呀,就是姐姐不要杀得太凶嘛,总要让小徽吃到几颗子才好。”
商景兰大声叹气,觉得和这个妹妹说话真是牛头不对马嘴:“小徽,姐姐和姑姑说话你小孩子不要插嘴好不好。”对商澹然道:“我下不过姑姑,好象也下不过那位张公子,所以姑姑和张公子下棋才有意思——”看看风雨如晦,阁子里比较昏暗,又加了一句:“姑姑和张公子挑灯夜战好了。”
商澹然赶紧咳嗽起来,侄女商景兰近来在看《三国演义》,喜欢的是燕人张飞,所以动不动就大战三百回合,这在外人面前也这么童言无忌,真让商澹然难为情,叱道:“再不听话以后决不带你出来玩。”
商景兰被姑姑这么一呵斥,小嘴一扁,要哭的样子。
一边的商景徽惊道:“啊,姐姐要哭了,小徽都不哭,姐姐也不要哭。”
这么一说,无异火上浇油,商景兰小嘴扁啊扁,眼泪夺眶而出。
商澹然赶紧俯身给侄女拭泪,安慰道:“好了,姑姑还会带你们出来玩的,快别哭了。”
执著的商景兰抽抽噎噎道:“那姑姑和——张公子——下不下棋?”
商澹然哭笑不得,真是拿这个侄女没办法,可这事当然是不能答应的,一时好生为难——
张原把这边的动静听得一清二楚,小姑娘商景兰这般卖力地撮合,铭感五内啊,怎能让她受委屈呢,便扬声道:“商小姐,在下的确能蒙目对弈,只须把棋子落点告诉我,不必纹枰对坐也可对局,这雨一时半会也止不住,就让景兰、景徽两位小姐看个热闹也好。”
商景兰眼泪顿时一收,眼睛眨巴眨巴地看着姑姑商澹然。
小景徽鼓掌道:“好啊,好啊。”
商澹然知道下蒙目棋需要过人的心算和记忆能力,只是耳闻,却从没见识过,不免有些好奇,看看两个眼巴巴的小侄女,便低低地“嗯”了一声。
商景兰立即大声道:“张公子,我姑姑答应了,这回定要杀得你片甲不留。”
“声音轻点。”商澹然坐到棋枰边,摆好座子,好似自言自语道:“白棋先行,去位人官。”玉指纤纤拈一枚白子放在右上星位小飞挂的位置。
张原应声道:“去位人方。”这是对商澹然小飞挂的那颗白子进行一间低夹,果断要贴身肉搏。
商澹然从棋盒里拈一枚黑子放在张原说的那个位置上,然后又拈一枚白子落下,口里道:“去位官行。”
张原应答如响:“去位官人。”这是小飞守角。
不需一刻时,盘上布下了三十余颗子,都集中在棋盘的左上角,张原的一块黑棋占据了角地,另一块黑棋将商澹然的两块白棋分割开,一块带着两块,三块未活的孤棋向中腹奔突厮杀、抵死纠缠。
商澹然越下越惊奇,已经下了五十多手棋了,棋盘右上角密密麻麻,三块棋争先求活,局势咬得很紧,她现在每步棋都要想了又想才落子,可张原几乎不假思索,只要她一说出白棋落子的位置,张原就会应声说出应手位置,好象张原面前有块更大的棋盘、看得比她还清楚似的。
商澹然面临难局,她的两块棋要求活,而黑棋只需照顾一块,商澹然拈子踌躇,抬眼望去,六个仆妇依旧拦在中间,看不到阁子那边的张原,便示意仆妇让开些,这才看到张原主仆二人立在阁子入口处,张原背对着这边,雨不停地飘进来,青衫下摆半湿,张原面对着的是石壁青苔、空阔湖水和泼天大雨,当然没有棋盘——
商澹然心道:“真能凭心算下棋啊,而且还棋力高强,我似乎敌他不过,棋力强劲也就罢了,这等记忆力着实罕见。”凝定心神,鼓勇再战,但两块白棋被一块黑棋纠缠住,搞成了两者不能兼顾、必死其一的败局。
商澹然蹙眉苦思,她的两个小侄女坐在棋桌对面,都是双手托腮,眼睛瞄瞄棋局,又看看姑姑——
小景徽对姐姐耳语道:“姑姑好象下不过张公子哥哥,姑姑发愁了。”
商景兰“哼”了一声,仔细看棋,她的棋力比景徽高出甚多,看得出姑姑有块白棋很危险,原地做不出两只眼,突围又前无去路,这让商景兰惊诧了,姑姑在她眼里几乎是无所不能的,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怎么能在围棋上输给这个张公子,而且张公子不看棋盘的哦。
商澹然想了很久也找不到对策,正要认输,抬眼见两个小侄女都盯着她,便忽然生出一个狡黠的念头,唇边带笑,说道:“平位望闰。”说出这手棋时,却不落子,静等张原答复。
这回张原没能立即回答应手的位置了,而是“咦”了一声,右手捏紧又松开、松开又捏紧,还开始来回踱步,显然遇到难题了。
小景徽见姑姑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浓,几乎要洋溢出来一般,便道:“还是姑姑厉害,姑姑使了绝招,张公子哥哥是不是要输了?”
商景兰瞪大了眼睛,她不明白姑姑这手“平位望闰”是下在哪里的,怎么如此绝妙,能顷刻间反败为胜!
商澹然看着阁子边那个青衫少年踱步苦思的样子,她用拳头顶着嘴唇,苦苦忍笑,终于忍不住,将手里那枚白子往棋盒一丢,说了声:“是我输了。”转身扶着阁子围栏,对着阁子外的湖水笑个不停,细软腰肢娇颤,这笑竟是止不住。
景兰、景徽小姐妹面面相觑,不明白姑姑为什么认输了却笑得这般开怀?
那六个仆妇也是莫名其妙,澹然大小姐很少这般失态啊,这怎么回事?
张原转过身,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商小姐捉弄在下,让我想得好苦。”
商澹然本已慢慢止住笑,听张原这么一说,忍不住又笑起来,半俯着身子,不敢回头,但笑声却是掩不住。
张原笑吟吟看着这笑得花枝乱颤的女郎,这女郎亦庄亦谐实在让他欣喜,其实当商澹然说出“平位望闰”那手棋时,他就知道这女郎是在捉弄他,因为“平位望闰”这位置已经有棋,不可能叠上去啊,可若是即刻就说破,那就没意思了,所以装着摸不着头脑苦思的样子——
这不是装傻,这叫情趣。
————————————————————
书友们情人节乐否?小道苦哉,码字到现在,求一张票票鼓励一下吧。
第六十章 澹然心乱
更新时间2012-2-15 16:45:45 字数:2403
小姑娘商景兰看看忍俊不禁的姑姑商澹然,又看看张原,她还是弄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问:“姑姑,‘平位望闰’这手棋到底是下在哪里啊,张公子既无应手,姑姑怎么就认输了?”
商澹然笑声是低下去了,却还是不回头,笑得俏脸绯红的样子不好意思转过来。
姑姑不回答,商景兰便问张原:“张公子,‘平位望闰’这手棋是下在哪里?”
张原便施施然踱过来,拈一枚白子叠在棋盘中央的一枚黑子上,微笑道:“就是这里。”
“啊。”小姑娘商景兰恍然大悟,“格格”笑道:“原来姑姑是在捉弄张公子啊,哈哈,好玩,太好玩了——姑姑,这可不可以说是虽败犹荣?”
商澹然正待绷住脸转过身来,被侄女这么一句“虽败犹荣”又说得笑起来,未想更凶猛的还在后面,小景徽来了一句:“张公子哥哥,你虽胜犹耻哦,你被我姑姑捉弄了。”
不行了不行了,商澹然上身压在阁子栏杆上,小腰软软,湖绿色的窄袖褙子紧贴在身上,腰臀轮廓尽现,也可看出双腿笔直修长,商澹然这时也顾不得姿势不雅,笑得几乎要软倒在地,两个仆妇赶紧上前搀她,这都被张原看在眼里,喜欢这女郎的未被礼教压抑的天性。
景兰、景徽两姐妹见姑姑输了棋还这么快活,她们自然也凑热闹笑个不停,岛阁里充满了欢快的笑声,笑声是会感染的,那几个仆妇也觉得莫名的快活,一个个笑逐颜开。
小奚奴武陵自然更是快活,少爷终于露了一手,少爷先前不肯露,却原来是要在这小姐妹的姑姑面前露啊,少爷聪明。
商澹然终于止住了笑,慢慢转过身来,见张原已经突破仆妇的屏障走到这边来了,自是不好再叫张原退出去,她就立在栏杆边,问:“张公子棋力高强,棋路也颇怪异,不知张公子曾向哪位名手学过棋?”
张原此局虽然屠龙大胜,却也见识到了商澹然的棋力,商澹然的棋比张岱还要稍强一些,与张原相比大约是差两子的水平,本来也不至于这样大败,只是张原布局新奇,让商澹然颇不适应——
张原站在棋桌边,答道:“在下的棋是野狐禅,没有师从过什么围棋名手——在下看商小姐的棋却是堂堂正正,想必是得过名师指点的。”
商澹然道:“无锡名手过百龄先生,五年前曾来会稽拜访家兄,在敝舍盘桓了数月,我曾得他指点了一些棋艺,年幼棋浅,让张公子见笑了。”
张原点头道:“过百龄,这个人我知道,大国手。”张原当然知道过百龄,在黄龙士横空出世之前,晚明过百龄的棋艺震古烁今,首辅大臣叶向高、东林巨子钱谦益都赞赏过百龄的棋艺,过百龄留下的《官子谱》,让三百年后的吴清源都极为推崇。
“大国手?”商澹然有些讶然:“过百龄先生只能算是名手吧,真正的大国手应是京城的林符卿,四方名手都敌不过他。”
张原含笑问:“不知那过百龄年岁几何,尚未进京吧?”
商澹然道:“过先生年才弱冠,据说今年初进京去了。”
张原道:“这就是了,过百龄一进京,林符卿的棋坛霸主地位就不保了。”
“张公子认得过百龄先生?”商澹然见张原说得如此肯定,不免要这样问。
张原道:“未曾识荆,只是见过过百龄对局的棋谱,所以我敢认定此后四十年棋坛是过百龄的天下。”
“哦。”商澹然觉得这少年说话很有意思,含笑问:“张公子现今的棋艺似不在五年前的过百龄之下,张公子难道不想有朝一日与过先生一较高下?”
“对,大战三百回合。”一边的商景兰终于插进话来了,而且是这句她很喜欢的最有气势的话。
张原笑道:“在下并不想挟棋游走公卿之门,就不与过先生争了,让他独霸去。”
商澹然抿唇轻笑,想问没问,她的小侄女替她问了,小景徽道:“张公子哥哥不下棋却又想做什么呢?”
张原道:“当然是读书、科举、为官,嗯,棋也是要下的。”
商澹然秀眉微微一扬,她没想到张原会这么回答,不禁问:“做官又为的什么?”
张原答道:“大抵是想多做一些事吧,我也没完全想好,走着瞧。”
商澹然微笑起来,问:“那张公子与姚生员的赌约,张公子能赢?”
张原点头道:“能赢。”
商澹然问:“要作的八股文是什么题?”
张原笑道:“现在当然不知道是什么题,姚生员是有名的讼师,怎会留这么个大漏洞,到时要由姚复来出题,刘启东先生和县儒学孙教谕审题,这也是预防姚复胡乱出题,八股题也得中规中矩才行,太刁难我也不行,而阅卷仲裁的是山阴县学的五十四名生员。”
商澹然道:“得到五十四人当中的三十六人认可才算你赢对吗?”
张原点头道:“是。”
商澹然问:“张公子学制艺几年了?”
张原道:“才读完《八大家文钞》和《文章正宗》,今日是陪我三兄游园散心,回去后就要闭门揣摩八股了。”
商澹然不知该说什么了,说这少年狂妄吗,偏这少年说话不疾不徐,神态谦和,看不出半点骄气;说这少年愚昧无知吧,言谈之间稳重且有识见,不象是那种不知天高地厚的蠢人,更何况方才商澹然围棋还输给了张原,这就给了她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张原真的能赢下八股的赌约。
飃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这场大雨下了小半个时辰,渐渐的小了,老仆妇梁妈在念叨:“雨快些停,雨快些停,我家景徽小姐饿了,景兰小姐也饿了,是不是?”
小景徽道:“是,肚子好饿。”
景兰忽发奇想道:“若这雨紧下紧下不得停,湖里狂风巨浪,船不能行,那我们会不会饿死在这里?”
说得众人都笑起来,看那天,却是顽云拨开,青天显现,雨渐渐停了,几个仆妇已在收拾器物准备离开。
不知为什么,商澹然感到怅怅不乐,前一刻还是恬静安乐的,这一刻却如此惆怅,这种情绪毫无来由,缭绕心头,却挥之不去,随口问:“张公子与那姚生员赌约是何时?”
张原道:“是十月二十九,到时商小姐要来观礼吗?”
商澹然脸一红,摇头道:“我怎么能来。”稍一停顿,又道:“就先预祝张公子赢那姚生员的头巾来。”说着自己也笑了。
张原看着她笑,看得商澹然扭过头去,心里却只有羞没有恼,这少年面容虽然还有点稚气,但言谈语气成熟稳重,尤其是那眼神,这怎么看人的,要看到人心里去似的——
垂下眼睫不去看张原的眼睛,看到的是张原那淋湿了的青衫下摆和荡口鞋,一步一个浅浅的水印。
商澹然有些心乱。
——————————————————
一月十五号发书的,转眼就一个月了,也更新到六十章了,日子过真快,感慨一下,重点是求票。
第六十一章 重色轻友张介子
更新时间2012-2-15 23:02:17 字数:2375
雨后空气清新,岛上花木滴翠,只是石阶有些湿滑,周船妈背起商景徽先下去,其余仆妇搬棋桌等器物下船,张原、武陵主仆依旧走在最后,下到岛岸一看,那条无篷小船舱底积了半尺深的水,要把这些积水清理掉可得小半个时辰,而且还要有木瓢才行,当然,若是力气够大,把小船拖上岸,来个底朝天也行,可张原和武陵显然没这个力气——
小景徽最是仗义,笑眯眯道:“张公子哥哥,你们这船不能坐了,坐我们的船吧,我们的船有篷,不怕落雨。”
两艘乌篷船的四个船妇都看着大小姐商澹然,等她发话。
湖上风大,商澹然戴的金钗珠头巾被吹拂得有些乱,刚把这缕鬓发掠到耳后,那缕发丝又滑出来,她没意识到她这掠发的姿势有多么优雅和妩媚,还有,她那丝绸质地的窄袖褙子也被风往身子一侧吹去,勾塑出临风飘举的曼妙身姿——
商澹然说道:“嗯,张公子两位就坐这边这条船,黄妈、蔡姑,你们两个送张公子到东岸。”
两位船妇答应一声,解缆登船,张原向商澹然道谢,与武陵上了左边这条乌篷船,未想小景徽却跟了过来,在岸上伸着小手:“张公子哥哥,拉一下我,小徽也要坐这条船。”
岸石崎岖,雨水湿滑,张原生怕商景徽脚下一滑跌到湖里去,赶紧伸手拉住她,小姑娘有张原的手借劲,胆壮了,一步跨上船头,快活地笑着,朝着还在岸上的商澹然、商景兰招手道:“姑姑、姐姐,快上船来呀,船要走喽。”
商澹然赶紧近前道:“小徽,快上岸来,咱们坐那条船。”朝边上那条乌篷船一指。
商景徽道:“不嘛,小徽喜欢坐这条船,姑姑快上来。”
张原知道商澹然不肯上船的,这同船渡还是等以后吧,来日方长,对商澹然道:“要不商小姐就坐这条船,我到那条船上去,免得景徽小姐上上下下的。”
商景徽却拉着张原的手自作主张道:“张公子哥哥也坐这条船,大家一起都坐这条船,好热闹。”
商澹然无奈,对老仆妇梁妈和另一个年青仆妇道:“你二人到那船去照顾小徽,千万留心别让她在船上乱走。”
两个仆妇答应着,上了张原这条船,梁妈牵着商景徽进到篷舱,坐好,商景徽问道:“姑姑和姐姐不上来吗?”
老仆妇梁妈道:“姑姑和姐姐坐那条船。”
商景徽不依了,扭着身子要闹。
张原忙道:“景徽小姐,我说一个故事给你听,好不好?”
商景徽一听说故事,立即不闹了,睁着一双可爱妙目,问:“是什么故事呀?”
张原示意船妇撑船离岸,便将马三立著名的段子《逗你玩》稍微改了一下,小偷的名字不叫“逗你玩”而改叫“骗你的”,小景徽起先没听懂,张原又说了一遍,这回听明白了,原来是贼哄骗小孩子的啊,小景徽笑得不行,让梁妈推开篷窗,向跟在后面的那艘乌篷船锐声叫道:“姑姑——姑姑——”
商澹然从那艘乌篷的篷窗探出头来,就听小景徽叫道:“姑姑,张公子哥哥说了个笑话故事给我听,有趣极了,姑姑,小徽讲给你听好不好?”
商澹然道:“好,等下讲给姑姑听,你先做好,不要乱动。”
商景徽等不及,她觉得这个故事太有趣了,要尽快与姑姑和姐姐分享,就那样攀着篷窗,身子被梁妈抱得紧紧的,小脑袋歪着,冲着后面那艘乌篷船大声说着:“姑姑——有个贼,想偷一户人家菜圃里的瓜果,那菜园里有个小孩看守着,小孩的爹爹在小屋里面修理农具,吩咐小孩说——”
突然船身一震,商景徽吃一惊,扭头看时,却已是靠岸了。
张原过来轻轻握了握小姑娘柔若无骨的小手,微笑道:“景徽小姐,我上岸去了,再会啊。”
“张公子哥哥要去哪里?”商景徽睁大眼睛问。
张原道:“回家啊,回我的家,在山阴。”
这六岁的小女孩“哦”的一声,瞬时沉默下来,看着张原主仆二人先后跳上岸,张原向她挥手道别她也一声不吭。
老仆妇梁妈察觉小姑娘神情有异,柔声问:“景徽小姐怎么了,怎么突然闷闷的了?”
问了好几声,商景徽才答道:“张公子哥哥走了。”
梁妈抚着她的小脑袋笑道:“景徽小姐呀,这张公子不是你自家哥哥,他当然要走,要回他自己家去,咱们也很快就要回咱们的家了,你娘亲在等着你呢。”
商景徽点点头,可还是觉得心里不快活。
……
岸上的张原看着载着商景徽的乌篷船掉头向西,后面那艘船不待靠岸即转向,没能再见商澹然一面,不免遗憾,便遥遥一揖,料想商澹然应能看到——
忽听身后有人叫道:“介子,你怎么在这里!”
张原回头一看,三兄张萼带着两个仆人大步过来了。
张萼推了张原一把,笑道:“我还以为你掉到湖里喂鱼鳖了,方才那么大的雨你躲在哪里?”
张原一指湖心岛,说道:“我到那边小岛上去了。”
两艘乌篷船才驶出十丈外,张萼问:“那是谁家的船,贺家的?”
张原道:“应该不是贺家的,是商家的,是商氏小姐送我过的湖。”
“啊,商氏女郎。”张萼嚷了起来:“我都没见着,你倒见着了,可恼哇!哎,介子,那商氏女郎品貌如何?”
张原瞥眼看到能柱手里捧着个长方木盒,忙道:“是望远镜吗,取来我看。”
张萼道:“这望远镜不行,远处近处都模模糊糊,介子你试试看。”
张原执着望远镜,轻轻旋转后面两截铜管,调整焦距,对着商澹然那艘乌篷船,方形的篷窗一闪而过,赶紧又拉回来,正看到坐在篷窗边的商澹然手托香腮、眉锋微蹙、秀目含愁,那目光与望远镜对了一下,露出诧异之色——
“如何了,介子,望远镜有用吗?”张萼伸着脖子问。
张原道:“很好,很清晰。”十丈外的商澹然近似眼前一般,比方才在岛阁上看得还清楚,细密整齐的双眉象画上去的一般,那双眼睛晶亮醉人,和她侄女景徽一样灵慧可爱,更有一种少女的秀美和轻愁——
“让我看看,让我看看,是不是能看到商氏女郎。”张萼一边嚷着一边要来拿望远镜。
“等一下,等一下。”张原伸手格住,望见那乌篷船转向西北方向驶去,已经不能从篷窗看到商澹然了,这才把望远镜给张萼:“好了,你看吧。”
张萼凑近一看,“哈”的笑了一声:“介子,你真行,果然好清晰,待我来看,我要看看那商氏女郎在哪艘船上——”
寻寻觅觅看了好半晌,只看到两个攘袖划船的船妇,商氏女郎的影子都没有,那两艘船一前一后绕过湖心岛,不见了。
——————————————
重色轻友张介子啊,这绰号是跟定你了,大家拿票砸他吧。
第六十二章 泥妆杜丽娘
更新时间2012-2-16 17:08:45 字数:2443
张萼移开望远镜,揉了揉眼睛,虽然没看到船里的商氏女郎,但发现这望远镜果然有用,视远如近,实在是一大乐事,连声道:“妙哉,妙哉,看来这一百八十银子花得还是值啊,介子,你说呢?”
张原附和道:“当然值了,大明朝独一无二的望远镜嘛。”
张萼揉了几下眼睛,又凑着望远镜对觞涛园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口里道:“妙极,以后我携此望远镜登高望远,可窥探他人闺闼秘事,哈哈,妙不可言。”
张原无语,虽说后世那些买望远镜的家伙也大多存了这么个偷窥的心思,但如此夸张地说出来倒是少有,发乎情可以,但终归要止乎礼嘛,现在是什么时候,万历四十年啊。
张萼看了一阵,又向张原请教了旋转铜管对焦,笑道:“原来如此,远近不同就要旋转这两截铜管调试,明白了。”命能柱将望远镜收好。
一个头戴玄罗帽、身穿半新不旧天青夹纱褶子的中年管家小跑着过来道:“啊呀,张公子让小人好找,飞涛馆的酒席早已备好,我家老爷等着呢,几位快请吧。”
张萼掸掸袍袖,沉着脸问:“商氏女郎也在贵处留饭吗?”
这中年管家道:“商家大小姐已经乘船回去了。”
张萼冷笑道:“既约我在觞涛园相见,为何面也不露就走了?”
贺氏管家陪笑道:“张公子有所不知,那商家大小姐已经见过公子了——”
“咦,见过我了,在哪里?”张萼忙问。
贺氏管家道:“张公子在松涛阁饮酒时,商家大姐姐便已悄悄见过张公子。”
张萼皱着眉头想了想,恍然道:“是有那么几个婢女从阁边走过,我还叫她们上阁同坐喝杯酒呢,不过小姐什么的没看到。”
贺氏管家笑道:“那商家大小姐正是杂在婢女当中呢,这不就见过张公子了。”
张萼叫道:“她怎么能这样,她是暗处我在明处,她看到了我我却没看到她,这不是暗算人吗!”
贺氏管家不知张萼指的是什么,不敢答话,只是道:“张公子,已经是午时了,各位想些必也都饿了,先请去飞涛馆赴宴吧,我家老爷等着呢。”
“不去。”张萼愤愤道:“我心中不快,食不下咽,就不打扰了。”
“这个这个——”那贺氏管家搓着手,不知如何是好,只有连连作揖。
张萼越想越生气,说道:“我哪知道商氏女郎会杂在婢女中窥探我,若是早知道的话,我当然会正襟危坐,装模作样取本书吟哦什么的,就不会跳着脚骂仆人,还又调笑婢女——”
能柱身体强健,脑子却不大灵光,为了证实自家公子所言不虚,插嘴道:“没错,我家公子那时正在阁子里骂仆人,骂得就是我能柱。”
张原笑了起来,武陵躲在他身后笑。
张萼也是气极反笑,在能柱屁股上踢了一脚,骂道:“无怪乎今日事事不顺,原来带出来的都是些蠢人。”
贺氏管家忍着笑,力邀张萼去听涛馆赴宴,张萼摇头道:“不去了,请转告贤主人,张燕客回山阴去了。”转身便往园门方向走。
贺氏管家陪着笑脸跟在后面,一再请求,张萼道:“我说了不去就是不去,也没有怪罪你家主人的意思,我也知道这次相亲是不成了,商氏女郎看穿我了,我无颜见你家主人,怪只怪商氏女郎狡猾,我悔不听母言,不慎中计。”却原来张萼出门时,其母王氏千叮万嘱,要他今日莫要耍性子,要温文尔雅,又说那商氏女郎乃是会稽绝色,有西施之容、咏絮之才,让儿子万勿错过——
贺氏管家知道凭他是留不住这位脾气火爆的张公子了,请张萼稍等,他急去报知他家老爷,等贺老爷从听涛馆赶来,张萼、张原、张卓如早已乘轿去得远了,贺老爷摇着头道:“老夫听说来相亲的是张葆生的儿子张燕客,就知此事难谐,张燕客暴虐荒唐,太仆寺少卿商明兼宠爱小妹犹胜女儿,怎会将妹子嫁给这种人,罢了罢了,由他去吧,明日送帖子去对张萼的祖父肃之先生解释一下今日之事。”
……
大雨之后城外道路泥泞,六个轿夫抬着三藤轿小心翼翼地走着,近城郊就是硬石路,就好走多了,王可餐偏就在硬石路上滑了一跤,弄得半身泥污,这极似女子声伎泫然欲涕,张萼瞧得哈哈大笑,心情舒畅了一些,命轿夫暂停,叫道:“可餐,来两句牡丹亭吧,你这污泥妆的杜丽娘极有韵味,快唱!”
王可餐被逼不过,只好唱了一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唱得上气不接下气,两手还都是泥浆。
张萼拍着轿杆叫着“妙极妙极”,命王可餐再唱,身段也要比着,不能光唱不动弹。
王可餐一身狼狈,眼泪都快下来了,望着张原求助。
张原道:“三兄,别捉弄王可餐了,这样唱有什么意思,大煞风景。”
张萼道:“我最爱煞风景——”想起方才商氏女郎用船送张原渡湖,不免有些醋意,问道:“介子,你在那湖心岛与商氏女郎都做了些什么?”
张原横了张萼一眼:“三兄这是什么话!”
张萼笑嘻嘻改口道:“我是问你见着商氏女郎没有,果真绝色否?”
张原道:“模模糊糊看到了个影子,大雨时天暗,渡湖时商氏女郎是在另一条船上。”阁中对弈之事当然不说,人言可畏嘛。
张萼点点头,他先前是看到有两条船,说道:“介子,你与那商氏女郎似乎比我有缘一些,改日你让人提亲去,不过那商氏女郎可比你大着一岁,绍兴人忌讳女子比男子大一岁,你忌不忌讳?”
张原笑道:“我不忌讳。”
张萼大笑:“如此说你是有意了,哈哈,介子喧宾夺主,我和卓如弟今日倒是陪你相亲去了。”
张原道:“我有言在先,未补生员之前不提亲事。”
张萼笑道:“行行行,让商氏女郎等着你,后年你补生员,你十七、她十八,欢欢喜喜入洞房。”
张原闭了嘴,不与张萼多说,不然张萼会越说越猥|亵。
张原在府学宫前下了藤轿,与武陵回到宅中已经是未时初刻,主仆二人都是饥肠辘辘,吃饭时觉得今日饭菜分外可口,正大快朵颐之时,忽听后园有骡马嘶鸣,张原奇道:“似乎是白骡雪精在叫。”
一边的小丫头兔亭道:“是白骡子在叫,真真姐姐抓回来的白骡子。”
张原“哈”的一声笑,那跑掉的白骡雪精却被穆真真抓回来了,问:“真真呢?”
兔亭道:“真真姐姐在这里用了午饭就回去了,刚走不久。”
张原吃饱了饭,去后园看白骡,这白骡个高体健,应是公驴与母马生的,俗称马骡,这马骡从头至蹄都是白的,被拴在一根木桩上,在墙边不安分地磨蹭着背腹。
张原吩咐道:“小武,牵这白骡牵到西张那边去。”转念又道:“先在这里养几天,这时牵回去说不定被三兄抽个半死,还是等宗子大兄回来再送回去吧。”
————————————————————
专心读八股,果断求票票。
第六十三章 姚记书铺
更新时间2012-2-16 23:19:06 字数:2476
张原在后园看白骡时,母亲吕氏走过来问他今日陪张萼相亲之事,张原对母亲没有隐瞒,一五一十都说了,母亲的心总是很敏感,新奇地打量着儿子,见儿子眼里神采不同往日,便笑呵呵问:“我儿喜欢那商氏女郎?”
在母亲面前,张原永远是孩子,被母亲这么问起,难免有些赧然,眼睛望着足尖,轻轻应了一声:“是。”
张母吕氏既欢喜又忧虑,儿子开窍了,懂得好色慕少艾了,这表明儿子真的长大成人了,做母亲的哪个不欣喜,可是东张不是西张,与世代冠缨的会稽商氏门第颇为悬殊,商澹然是太仆寺少卿商周祚的幼妹,甚有美名,那商周祚进士出身,在福建做了几年县令,清廉有政声,迁南京任职,近年又做了京官,会稽商氏与山阴西张是世交,商周祚的祖父与张萼的曾祖父张元汴是同榜进士,寿享遐龄,但商周祚的父亲却是中年病逝,其母悲伤过度也在两年后魂归道山,商澹然自五岁起便由兄嫂抚养,商周祚怜惜幼妹早孤,格外疼爱——
张母吕氏试探着问:“我儿既喜欢商氏女郎,为娘就托媒妁去会稽商家探探音讯可好?”虽然希望不大,但试试又何妨,做母亲的总认为自己的儿子优秀俊拔,会有意外之喜的。
张原道:“儿子现在只是一介儒童,等有了生员功名再说吧。”
张母吕氏道:“我儿就算都顺利,那也要后年才补生员,那时你已十七岁了,商氏女郎今年芳龄几何?”
张原道:“好象是十六岁。”
“长我儿一岁。”张母吕氏眉头微皱,随即又舒展开,说道:“长一岁也不见得八字就一定不合,为娘想说的是,后年我儿十七岁,那商小姐可就十八岁了,若是之前就被他人定亲娶了去,我儿岂不是要后悔莫及。”
经母亲这么一提醒,张原才意识到在晚明十八岁的大家闺秀还未订亲的那是很少有的,倘若真如母亲所说,等他中了秀才乘白马、插金花游泮时,商澹然已嫁作了他人妇,那真要后悔死,今日觞涛园一见,相互的好感应该是有的,但据此就认为商澹然已对他一见倾心、就会苦苦等他,那显然太意淫——
“那依母亲之见,儿子又该当如何?”张原向母亲求教。
张母吕氏怜爱地揉了揉儿子额头,却问:“我儿与姚秀才打赌,真能赢吗?”
张原道:“母亲放心,儿子一定能赢。”
“那好。”张母吕氏道:“待你赢了那姚秀才,在本地有了一些才名,那时为娘托人去会稽商家说媒也有底气一些,我儿以为如何?”
张原曾对母亲还有侯县令都说过,要等补了生员后再议亲,但那是因为没遇到好女子,现在遇到了,难道还死抱着曾经说过的话不放,这岂不是迂腐,议亲又不是立即就结婚,立即结婚那是得考虑考虑十五岁的小身板吃不吃得消,订亲当然要先下手为强,成亲可以缓几年,这是终身大事,当下道:“儿子但凭母亲作主。”
说话间,大石头来报,范先生、吴先生来了——
于是,张原的日课又开始了,《文章正宗》还有最后两卷,听完后就要开始制订制艺八股了。
申时末,《文章正宗》最后两卷读完,张原道:“两位先生辛苦了,且先喝口茶,等下还要请范先生或者吴先生领我去书铺买一些时文选集,明日开始读时文。”
范珍、吴庭都知道张原与姚秀才的赌约,他们是最清楚张原学问进展的,张原用了不到二十天时间就听完了百余卷的《八大家文钞》和《文章正宗》,当年他二人读完两套书那可是费了大半年时间,当然,他们没有张原这么勤奋,张原现在每日听书在四个时辰以上,而且张原听过一遍之后,书中内容的十之八九就能记忆,这岂是他们读大半年所能及的——
但是,制艺八股毕竟不能等同于背诵诗书,这需要高超的悟性,仅以破题为例,同一个题目就可以有十几种破题方法,全在于作者的灵活运用,今日已是八月十六,张原还没读过一篇八股,距离十月二十九只有七十多天了,到时要临场作出清通规范的八股文,这实在是超出范珍、吴庭二人想象之外的事,但少年张原的沉静好学和非凡的颖悟,又让二人不敢有任何轻视取笑之意,只有拭目以待了——
范珍道:“我陪介子少爷去买书吧,老吴你先回去。”
吴庭道:“左右无事,我也陪介子少爷逛逛书铺,看有没有什么新出的话本小说,也买几卷来,夜里解解闷。”
离张原家不远的府学宫周边就有好几家书铺,张原带了小奚奴武陵,与范珍、吴庭二人一道出门往府学宫而去。
府学宫就是绍兴府的学宫,比山阴县学高一个等级,县学设教谕、府学设教授,其他的诸如大成殿、明伦堂都差不多,张原以后考试很方便,县试、府试、道试都在家门口。
府学宫外的十字街,店铺鳞次栉比,以卖文具的居多,单单一样纸,就有江西铅山的竹柬纸、江西广信的绵纸、陈清款的宣纸、五色笺、薛涛蜀笺、镜面高丽纸、松江谭笺,各方名纸,应有尽有;墨是徽州墨、笔是湖州笔,还有卖文具匣、砚匣、笔格、笔床、笔屏、砚山、镇纸、裁刀、书灯,诸如此类,琳琅满目——
正走着,武陵叫道:“少爷,这里有一家大书铺。”
张原与范、吴三人抬眼去看,这书铺有匾,大书“姚记书铺”四字,范珍笑了起来,对张原低声道:“冤家路窄,这是姚复的书铺,我们另寻一家吧。”
张原道:“就是这家,谁会把主顾往外推,正好让姚秀才知道我刻苦读八股,让他惊惧不已。”
范珍与吴庭对视一眼,摇了摇头,范珍心道:“姚复这些日子四处拜访本县生员,忙得不可开交,他若得知你今日才来买时文选集研读,哪还会惊惧不已,只怕是要开怀痛饮一番,都省得到处送礼交际了。”
“姚记书铺”的大门一侧还悬着一块板子,板子上贴着一张红纸,上面写着几行魏碑大字:
“新到姑苏墨憨斋主人《全像古今小说》第五、第六卷。”
“新到庚戌科殿试探花钱谦益制艺精选三十篇。”
“新到……”
“新到……”
张原笑了起来,这书店广告几百年都差不多啊。
四人在门前稍一流连,便有那书铺伙计出来热情招呼:“三位才子要买书吗,请进请进,本书铺各类书籍齐全、纸张上等、雕版精良,三位才子请随意挑选。”
张原踱进“姚记书铺”一看,这书铺果真不小,分成三大格,分别是“经史、子集、杂说”,书架数十架,整齐摆放着一叠叠书籍,油墨香浓郁。
吴庭去“杂说格”翻看那新到的姑苏墨憨斋主人著的《全像古今小说》,范珍陪着张原挑选时文选集,那书铺伙计跟在张原身边卖力地推荐这套书、推荐那套书,象老鸦一般聒耳。
范珍道:“不用你推荐,我们自会看、自会选,再罗嗦我们就走了。”
那书铺伙计这才闭了嘴,讪讪地候在一边。
————————————————
第六十四章 骄兵之策
更新时间2012-2-17 17:06:59 字数:2360
制艺时文集子与经史巨着摆放在一起,落落大满,占了姚记书铺“经史格”的一大半,从最近三科的杭州乡试到京师会试的中式时文几乎全部搜罗编辑刊行,乡试解元和殿试的状元、榜眼、探花还分别有专集,至于说童生试的优秀八股文也有,基本都是绍兴本地的生员之作,张宗子与祁虎子这两大山阴县神童竟然也有一本时文合集,就叫《神童制艺》,一卷十八篇。
张原拿起《神童制艺》略一翻看,笑道:“这本是必买了。”先放在一边,再行挑选,问范珍道:“范先生,这怎么都是绍兴府生员的时文,乡试时文也只有杭州的,别处的有没有?”
范珍道:“府县不同,文风也不同,绍兴学子当然只学习揣摩本地名家的时文,这样中式的机会大,不过江南十二府的文风时尚也都差不多。”
张原心道:“应该是揣摩考官的文风喜好更重要吧。”问:“嘉靖年间的时文风气与现今应该有区别吧?”
范珍道:“当然有区别,区别很大,现今的时文已隐然与古文合流,八股题割裂经文、截头缩脚,恰让作文者有了随意发挥的余地,更能展现学识和才情,这其中尤以会稽王季重先生的制艺最为突出。”
张原点点头,嘉靖以来,官文正统的程朱理学对士人的控制力大为削弱,佛、道、诸子百家、王阳明心学,乃至西学东渐,各种思潮一时并起,八股文代圣贤立言的经学性质自然受到极大的冲击,那种板着脸孔说教的八股文已经不流行了。
张原拿起一册印制精良的书册,正是店门广告的《庚戌科殿试探花钱谦益制艺精选三十篇》,钱谦益的大名可以说是如雷贯耳了,晚明三大诗家之首,又是东林党魁,最出名的是娶了秦淮名妓柳如是,还有后来“头皮痒甚”的削发降清以及暗中资助反清义军,总之钱谦益是一个才华横溢而又矛盾纠结的人物,当然这些都还是后话,现在是万历四十年,岁在壬子,钱谦益高中庚戌科探花,也就是前年的事,钱谦益还不到三十岁吧,风流蕴藉探花郎啊,此人学识丰赡,制艺时文应该要学习一下,买了。
范珍又推荐了八股文着名选家陈际泰编选的《皇明时文定》,陈际泰是临川才子,十五岁为诸生,今已年过四十,依然未能捷于乡试,但八股文章却有盛名,这真是让人很不平的事。
《会稽王季重闱墨三十六题》这自然是必买的,但刘宗周的八股文集子却没看到,问书铺伙计,伙计说刘启东的专集没有,但可以从历科会试制艺中去找,刘启东是万历二十九年辛丑科的——
正找书时,书铺进来一个方巾襕衫的青年秀才,张原一见,忙拱手道:“黄兄也来买书。”
这青年秀才就是从九江来黄霆黄默雷,今日是双日,启东先生不授课,他就过来看看有没有新到的乡试时文,黄霆为了向刘宗周求学,放弃了今年的乡试,离家千里、负笈求学,并非视功名如粪土要追随刘宗周做学问,而是为了在三年后的江西南昌乡试中更有把握一些——
黄霆见是张原,还礼道:“原来是张兄,张兄买了些什么书?”看了看张原选的这些时文集子,笑道:“前几日启东先生还提起你,说那个张介子的制艺不知学得如何了?——怎么,张兄现在才开始学?”
张原点头道:“是啊,多谢启东先生关心。”
黄霆笑了笑,没再多说,因为当时启东先生是说经一蹶者长一智,今日之失,未必不为后日之得也,这分明是认为张原输定了,要蹶,要狠狠跌一跤。
黄霆向书铺伙计询问今年乡试的时文到了没有?
伙计道:“乡试三场,一日一场,从初九到十一,其后阅卷、唱名、写榜总要到下旬,今日才十六,连黄榜都没张布,至于墨卷传出、刊行,最快也要九月中旬。”
黄霆见无书可买,便要回去,张原请黄霆到他宅中小坐,黄霆婉谢,先回大善寺去了。
选好了要买的书,张原让书铺伙计搬书去计价,一共二十八卷,其中陈际泰编辑的《皇明时文定》二十卷、《会稽王季重闱墨三十六题》二卷、《庚戌科殿试探花钱谦益制艺精选三十篇》一卷、《神童制艺》一卷、《本县童生试佳文精选》二卷,吴庭买的《全像古今小说》两卷也一并计价,共计银子八钱四分,而且已经是优惠价——
这书真是贵得吓人啊,一卷书不过薄薄几十页,二十八卷书叠起来也没半尺厚,不过转念一想,这可是明版书啊,而且纸张油墨也都不差,张原便命武陵付钱。
书铺伙计正用银秤称量银子时,一乘闽轿在店前停下,姚复下轿进到书铺,他是在得到书铺管事的急报才特意赶过来的,扯着面皮干笑两声:“原来是张大公子啊,张大公子如此好学,真让姚某肃然起敬。”
张原左右一看,惊诧道:“咦,姚记书铺,这是你的店?那这些书我不要了。”
姚复显得相当的和气生财,道:“张大公子不要意气用事嘛,买书归买书,赌约归赌约,井水不犯河水。”问伙计多少银子,道:“四分零头免了,就算八钱银子吧——张公子还要不要多买一些制艺时文,读书破万卷,下笔才能如有神嘛。”
张原道:“读完这二十六卷,也差不多就到十月底了,告辞,届时县儒学再见。”
姚复站在书铺门前看着张原四人走远,冷笑连连,心头笃定,他原还担心张原会有什么诡计,诸如由张汝霖出面游说本县那些生员之类的,这个不可不防,所以他指使得力家仆关注张原和西张的动静,但张原只是闭门家中坐,也不知是不是在读书,今日倒是去会稽游园了,西张也一如往日,浑没把张原与他的赌约当作一回事——
所以姚复认定这赌约他是必胜了,但又觉得懊恼,心道:“当日怎么就和这么个黄口小儿赌上了,还立契存照,这小子现在才开始读八股,简直是戏耍我嘛,这些日子将请客送礼已花去了几十两银子,上次得的张大春讼银二十两全贴进去了还不够,前日去蕺山见那个文秀才还被那腐儒痛骂了一顿,真是气死我了,待这次赌局后,我要让那腐儒尝尝我的手段,我要让他家破人亡。”
今日见过了张原,姚复已不打算再拜访其他生员,五十四诸生只要有十九人不认可张原的制艺八股那就是他姚复赢,而这十九人姚复已都打点疏通好,赢是肯定赢,只可惜那些花出去的银子——
“张原小子,莫以为输了只是终生不参加科举,我姚复岂会这么容易放过你!”
姚复冷哼一声,坐上闽轿回去了。
——————————————————
勤学八股,求票支持。
第六十五章 看骡吃草
更新时间2012-2-17 23:18:14 字数:2591
自八月十七日始,张原潜心揣摩八股时艺,在听那些名家时文之前,他先请范珍给他讲了八股文的大致格式,范珍是老童生,八股文虽然写得不怎么样,但格式和作法还是懂的,一篇体式完备、中规中矩的八股文由破题、承题、原题、起讲、入题、出题、提二比、中二比、过接、后二比、后二小比、大结这些部分组成,讲究结构严谨,章法细密,范珍又将每一部分的构成和作法细细的说了,一边的詹士元略作补充——
张原默思片刻,点头道:“好,就请范先生为我读《本县童生试佳文精选》吧。”
范珍清咳两声,一抖直裰道袍,架起二郎腿,喝了一口茶,翻开书卷,开始朗读起来,读了十篇童生试小题八股,由詹士元接着读,上午两个时辰读完了上下两卷《本县童生试佳文精选》,范珍笑道:“那么午后便可以读《神童制艺》了,以介子少爷这样的神速,不须十日就可就昨日买来的时文集子尽数读完。”
张原摇头道:“不能这样囫囵吞枣,这八股文体我不熟悉,听得费劲,每日上午读两卷就够了,午后我自己细细回想,慢慢揣摩,这个不能求快。”
范珍二人自然乐得休息半天,范珍道:“那我二人明日辰时初再来,介子少爷午后若有什么吩咐可随时让小武来唤。”便与詹士元一道告辞走了。
用午饭时,张原还在想着满脑子的破题、承题,一边吃饭一边怔怔出神,张母吕氏笑道:“看这孩子,读书读迷糊了,只顾扒饭,菜都忘了夹了。”夹了两筷子肉菜到张原碗里……
过了八月中秋,这天气明显的就转凉了,午后又下起了小雨,张原独自在西楼书房踱步吟哦,上午听过的那两卷《本县童生试佳文精选》又在心里流水一般过了一遍,可以说是烂熟于心了,但试着以同样的题目自己拟作一篇,却觉得无从下手,题都破不进去,思路被限制得难受,左一想出格了,右一想又出格了,好比在一个狭小的房间里奔跑,房间里处处都是障碍物,而且天还是黑的,看不清障碍物,能不走几步就摔一跤吗?
张原也不知在书房里踱了多少步,先前还在书房外侍候的小丫头兔亭被少爷来回不停地走晃得眼晕,这时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张原走累了、想累了,坐在椅子上叫“兔亭倒茶”,没人答应,又叫了两声还是没人答应,摇头道:“兔亭这丫头没以前好使唤了,学会偷懒了。”揉了揉腿,准备自己去倒茶。
“少爷要什么?”
堕民少女穆真真戴着个竹笠出现在书房门口,依旧是蓝黑色的裙裳,挽着裈沿,露出两截白白的小腿,脚上是草鞋,脚拇趾露在外面,沾着泥污,唯一与以前不同的是不再以草绳扎腰,用上了一条青布带,绕腰三匝,扎得紧紧的——
穆真真摘下竹笠,斜搁在廊檐下滴水,又麻利地将背篓卸下,背篓里还有半篓谢橘,因为午后天落雨了,大善寺广场没什么人,这些橘子就卖不出去了,穆真真本来不想来张家,怕张母吕氏把她这半篓橘子全买下,那就太过意不去了,心里是这么想,可是却管不住自己的脚,不由自主的就往府学宫这边来了,到了张家,应门的大石头早就熟识了,叫了一声:“真真姐。”就埋头看瓦盆里两只蛐蛐相斗,穆真真就直入内院,正听到张原在说兔亭偷懒,便忙问少爷要什么?
张原起身道:“真真来了,这下雨天的,进来先擦把脸。”
书房里有水盆和丝麻面巾,张原将那面巾递给穆真真,穆真真受惊躲闪,这是少爷用的面巾,她怎好接过来擦脸,道:“不用了不用了,小婢洗把脸就行。”走到水盆边,掬水洗脸,又洗了洗手,正待象往常那样用袖子擦脸,忽然醒悟少爷正看着她,手刚抬起就又放下,两手别在身后,在后腰蹭了蹭湿漉漉的手背,但脸上的水珠没擦,滴湿了衣领,两道秀气的柳叶眉被水打湿,好似羊毫沾水的长锋——
张原将丝麻面巾往她面前一伸,道:“快擦干脸,我有事吩咐你。”
穆真真一听少爷有事吩咐,这才接过面巾,飞快地抹干脸,问:“少爷什么事?”
张原笑道:“我背书背得口干舌燥,想喝茶,兔亭跑得没影了——”
穆真真道:“小婢这就去吩咐厨下给少爷烧热茶来。”
张原道:“那要等到什么时候,你拿两个橘子给我吃。”
穆真真便去挑了两个又圆又大的橘子来,先用面巾拭干,再剥去橘皮,将两个完整的橘瓤托在掌心呈给张原,张原取了一个,掰一瓣送进嘴里,赞道:“好甜!这一个,真真你吃。”
穆真真托着那嫩红水盈的橘瓤,摇着头正要说她不吃,就听少爷提高声音道:“叫你吃你就吃,别我说什么你就摇头。”
少爷好象发脾气了,穆真真吃了一惊,赶紧将那橘瓤塞进嘴里,抬眼看少爷时,少爷却是一脸的笑,说道:“吃吧,我一个人吃没意思,再拿几个来,我们一起吃。”
这橘瓤不小,穆真真嘴又不大,塞得鼓鼓的,脸也有些红,赶紧回身,咀嚼咽下,又拿了几个橘子进来,张原道:“我自己剥。”取一个橘子剥着,见穆真真不动手,便含笑道:“真真,要我剥给你吃吗?”
穆真真赶紧剥了自己吃,脸却越来越红,浑身不自在,却又不想走。
张原吃了几个橘子,和穆真真说了会话,绷了一天的脑筋总算轻松些了,学八股可比听古文费神得多,当然,收获不小,他在努力确定八股文那狭小房间里障碍物的位置,等一一确定后,他就可以在房间自由奔跑,遇到障碍则一跃而过,今天先不多想了,且练一会大字——
穆真真拿着笔洗去后园盛水,回来说:“少爷,兔亭在看白骡吃草,专心得很,少爷不要责怪她。”
张原道:“我都忘了那白骡了,等下我去看看。”耐心练完一遍麻姑碑,穆真真帮他洗笔,他先往后园来了。
后园西墙根下铺着一些干草,有飘檐,淋不到雨,白骡雪精卧在墙根下,很闲适地咀嚼着干草,小丫头兔亭蹲在白骡跟前,呆呆地看白骡上下两排牙齿交错磨动吃草,嘴巴也跟着一动,似乎她也在咀嚼着草料——
张原笑了起来,叫一声:“兔亭——”
小丫头“啊”的一声,如梦初醒似的,站起身迷迷瞪瞪禀报道:“少爷,骡子在吃草。”
张原道:“我看兔亭你也在吃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