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李清照诗词评注

_12 侯健(当代)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①。惜春春去,几
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
处②,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③。
【注释】
①“寂寞”二句:此系对韦庄调寄《应天长》二词中有关语句
的隐括和新变。韦词详见本词之〔讲解〕部分。
②人何处:所思念的人在哪里?此处的“人”,当与《凤凰台
上忆吹箫》的“武陵人”及《满庭芳》的“无人到”中的二“人”
字同意,皆喻指作者的丈夫赵明诚。
③“连天”二句:化用《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
生兮萋萋”之句意,以表达亟待良人归来之望。
【讲解】
此首与《念奴娇》(又名《百字令》、《壶中天慢》)立意差同。
写作地点在青州的可能性更大,甚至可以说,这首词的规定情景只

能在赵明诚离开青州以后。写作时间大致在清明过后的“花事了”
的季节。此词的立意,又与《凤凰台上忆吹箫》有所衔接。也就是
说,当初不论是对“武陵人”之“念”,抑或对“烟锁秦楼”的自
身孤寂之叹,都还是在拟想之中。但到写这首《点绛唇》时,“人”
已远走高飞,闺中更加孤独寂寞,对“人”的思念更加深切。其断
肠之“念”,恰与韦庄《应天长》之情思相仿佛。韦词曰:
绿槐阴里黄莺语,深院无人春昼午。画帘垂,金凤舞,寂
寞绣屏香一炷。 碧天云,无定处,空有梦魂来去。夜夜绿
窗风雨,断肠君信否?
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难相见,易相别,又
是玉楼花似雪。 暗相思,无处说,惆怅夜来烟月。想得此
时清切,泪沾红袖黦。
看来,李清照的这首《点绛唇》,不仅“柔肠”句是对韦词中
“一寸”句的隐括,整个作品的立意,韦、李二人的这三首词亦几
无二致。李词之于韦词的借取之妙还在于,她写这首《点绛唇》
时,恰恰是其夫妻分别“半岁”左右,很可能她也是长达“半岁”
没有收到丈夫的来信。这对于“曾经沧海”的赵、李之爱来说,无
疑是一个天大的变故,所以她为此所生愁丝竟有“千缕”之多!接
下去的“惜春”二句,除了其字面上的意义之外,深层语义当如是
说——词人本来像爱惜春天一样,爱惜她和丈夫之间的种种美好感
情。但是他这一走,就像风雨催落春花一样,使夫妻感情遭到了挫
折!
下片说,主人公久久地倚栏眺望,但却看不到良人的踪影,所
以心情很不好。结拍的诘问意谓:你这位“王孙”到底到哪里去
了、为何还不归来?其实丈夫到哪里去,词人是一清二楚的、他为
何不偕其前往,她心里也有数,只是都是一些难言之隐,不能对他
人诉说,就是在词里也不能直接倾吐,只好借《楚辞·招隐士》的

意境宛转表达。
需要略加说明的是“王孙”二字,其意暗含在“连天芳草,望
断归来路”二句之中,以之喻指赵明诚。只是这里是对《招隐士》
“王孙”句的反意隐括,因为此时的赵明诚已隐而复仕,早已成了
走“远”了的“武陵人”!
【辑评】
一、明茅映《词的》卷一:易安往矣,不可复得。每作词时,
为酬一杯酒。
二、明钱允治《续选草堂诗馀》卷上:草满长途,情人不归,
空搅寸肠耳。
三、明沈际飞《草堂诗馀续集》:简当。
四、明黄河清《草堂诗馀续集·序》:夫词体纤弱,壮夫不为。
独惜篇什寂寥,彼歌《金缕》、唱《柳枝》者,其声宛转易穷耳。
所刻《续集》中如李后主之“秋闺”,李易安之“闺思”,晏叔原之
“春景”,萧竹屋之“纪梦”、“怀旧”,周美成之“春情”……以此
数阕,授一小青蛾,拨银筝,倚绿窗,作曼声,则绕梁遏云,亦足
令多情人魂销也。
五、明陆云龙《词菁》卷一:泪尽个中。
六、清陈廷焯《云韶集》卷十:情词并胜,神韵悠然。
七、曹济平《读〈点绛唇〉》:……这里词人以点滴春雨来比喻
千缕愁思,不仅使画面和谐统一,而且把抽象的愁思化为具体的可
感形象,同样富有情景交融的艺术感染力量。下片承上由景及人,
进一步抒写离别的愁苦和盼归的心境。“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
女主人公从幽居的闺房里步出户外,依靠着高高的栏杆在痴望。然
而始终不见情人归来,因而不能放下重重的心事,也提不起情绪
来,只是增添无限的烦恼与惆怅。这里词人用细致的笔墨刻画女主
人公焦虑不安的愁绪,而着一“遍”字,更加生动地表现了她那种
急盼归来的微妙的心理状态。这首小词结构简当,条理清楚。上片

是由情及景,在抒情中写景;下片是在写景中抒情,全篇情景融为
一体。词人从闺房转到户外,由深闺相思写到凭栏远眺,紧扣住离
别相思。起写深闺寂寞之愁,结写切盼归来之情,前后照应,一气
贯注。而手法白描,不用典故,不假藻饰,充分体现了她词作明白
如话、语浅情深的艺术特色。(《李清照词鉴赏》,齐鲁书社1986年
4月出版)
八、侯健、吕智敏:开篇处词人将一腔愁情尽行倾出,将“一
寸”柔肠与“千缕”愁思相提并论,这种不成比例的并列使人产生
了一种强烈的压抑感,仿佛看到了驱不散、扯不断的沉重愁情压在
那深闺中孤独寂寞的弱女子心头,使她愁肠欲断,再也承受不住的
凄绝景象。“惜春”以下两句,虽不复直言其愁,却在“惜春春去”
的矛盾中展现女子的心理活动;浙沥的雨声催逼着落红,也催逼着
春天归去的脚步。惟一能给深闺女子一点慰藉的春花也凋落了,那
催花的雨滴只能在女子心中留下几响空洞的回音。人的青春不就是
这样悄悄地逝去的吗?惜春、惜花,也正是惜青春、惜年华的写
照,因此,在“惜春春去”的尖锐矛盾中,不是正在酝酿着更为沉
郁凄怆的哀愁吗?……这里词人在“倚”这个动词后面缀以“遍”
字,就把深闺女子百无聊赖的烦闷苦恼鲜明地点染了出来;下句中
又以“只是”与“倚遍”相呼应,托出了因愁苦而造成的“无情
绪”,这就有力地表现了愁情之深,之重,之无法排解。结尾处,
遥问“人何处”,这一方面点明了女子凭阑远望的目的,同时也暗
示了“柔肠一寸愁千缕”、“只是无情绪”的根本原因是思念远出的
良人。在这里,词人巧妙地安排了一个有问无答的布局,却转笔追
随着女子的视线去描绘那望不到尽头的萋萋芳草,正顺着良人归来
时所必经的道路蔓延开去,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天边。然而望到尽
头,惟见“连天芳草”,不见良人踪影,这凄凉的画面不就是对望
眼欲穿的女子的无情回答吗?寂寞、伤春,已使她寸肠生出千缕愁
思;望夫不归,女子的愁情又将会是何许深,何许重,何许浓呢?
这自然就意在言外了。全词由写寂寞之愁,到写伤春之愁,到写伤

别之愁,到写盼归之愁,全面地,层层深入地表现了女子心中愁情
沉淀积累的过程。到煞尾处,感情已积聚达到最高峰,全词也随之
达到了高潮……(《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辞书
出版社1988年4月出版)
九、平慧善《李清照诗文词选译》:这首词以抒情开题,以
“一寸”与“千缕”并举,极言愁绪浓密,再移情入景,作景语、
情语,以雨催花落衬托。下片由表及里,先描摹玉人慵懒形态,再
写她的内心愁苦。“人何处”句,情景交融,点明“愁千缕”的原
因,道出无限相思。化用欧阳修《踏莎行》“寸寸愁肠,盈盈粉泪,
楼高莫近危栏依”及晏殊《蝶恋花》“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词
句,并巧出新意,不逊名篇。(巴蜀书社,1988年10月出版)
十、《济南名士丛书·李清照全集评注》:运化前人诗句,为神
妙之境,熨帖无迹。“柔肠一寸愁千缕”一句,运化唐韦庄《应天
侧:“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句,其意境是相同的。
易安为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感情,根据自己的独特的生活感受,只
改三字。韦词“离”与“别来半岁”意义重复。易安改为“柔”
字,突出表现女主人的多情善感,感情脆弱,禁受不住离别造成的
打击,极为切当而传神。“缕”字较“结”字更为生动、形象,恰
当地表达愁思的千头万绪,心情的缭乱不堪。尽管易安于前句写出
女主人深闺索居的苦况,但何以如此,是蕴藉含蓄的,这较韦词的
一览无馀更有韵味……(济南出版社,1990年12月出版)
十一、彭靖:……这里所谓“催花”,当然不是催其放而是催
其落。春本不管人们如何珍惜它,还是得去!那么,人们是多么希
望它多留一下啊!而无情的雨又催花速落,亦即催春速去!杜甫
《曲江》句:“一片花飞减却春”。在诗人的感觉上,即使只是一片
花飞,也意味着春天减少了一分。那么,即使只有几个雨点也能使
春天减少几分。这就使人更难过了。“几点”,语似淡而意却深。欧
阳修句:“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那是以浓墨
泼深情;而易安此语,则是以淡笔含深致。欧阳语直,而李语婉。

惟其婉,故能含不尽之意,耐人寻思……(《李清照作品赏析集》,
巴蜀书社1992年9月出版)
十二、孙崇恩《李清照诗词选》:上阕开头两句点明题旨,写
独处深闺之苦;接着两句以景寓情,表现青春易逝的闲愁。下阕笔
势一纵,换头两句写倚栏远眺的情景,接着一问极富深情,结句
“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情景交融,表现盼望远行的丈夫归来未
果而失望的心情。全词曲折深婉,跌宕有致,情调凄切,风格婉
丽,细腻入微地表现了女词人伤春伤别的心理情态和孤寂凄苦之
情……(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12月出版)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①。乍暖
还寒时候②,最难将息③。三杯两盏淡酒,怎敌
他、晓来风急④。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
识⑤。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
摘⑥。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⑦。梧桐更兼细
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⑧,怎一个、愁字
了得⑨。
【注释】
①“寻寻觅觅”三句:此词起拍连用十四叠字,即使词家倾
倒,亦为历代论词者所称道,并公认为这在形式技巧上是奇笔,甚
至谓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其实,此十四叠字,既是李清照的独
创,亦有其对韩偓《丙寅二月二十二日抚州如归馆雨中有怀诸朝
客》诗中“凄凄恻侧又微颦”等句的一定取义和隐括。

②乍暖还寒:脱胎于张先《青门引》的“乍暖还轻寒”之句,
谓天气忽冷忽暖。
③将息:保养休息之意。
④晓来:今本多作“晚来”,误。
⑤“雁过也”三句:化用赵嘏《寒塘》诗“乡心正无限,一雁
度南楼”、吴均《赠杜容成》诗“一燕海上来,一燕高堂息。一朝
相逢遇,依然旧相识。”李词的这三句意谓,正伤心时,有雁群飞
过,原来这是替词人带过信的“旧时相识”。
⑥有谁堪摘:言无甚可摘。谁:何,什么。
⑦怎生:怎样,如何。
⑧这次第:这情形,这光景。
⑨怎一个愁字了得:意谓词人本来就“伤心”地“寻觅”和等
待“良人”归来,但从“晓来”到“黄昏”,“良人”未归,却又秋
雨连绵,点点滴滴打落在梧桐上。“人”不归来,天不作美,词人
又要“独自”等待。此情此景,不是一个“愁”字所能概括得了
的。
【讲解】
此首前人和他人大都以为是赵明诚去世以后所作,表现了国
破、家败、人亡的凄惨境况。这恐怕是一种误解。对此,笔者有以
下几点不同理解:
第一、词中有与“玉阑干慵倚”(《念奴娇》)和“望断归来路”
(《点绛唇·闺思》)等寓意差同的“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的明
显的“等人”语,而其等待和寻觅的不是别人,正是词人在《凤凰
台上忆吹箫》中“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的、走“远”了的
“武陵人”——赵明诚!故此词当写于作者正值中年的青、莱时期。
第二、李清照不仅提出词“别是一家”的理论主张,并在其
前、中期的创作中严格遵守,故此时所作词中一无乡国之意、惟有
儿女情事——丈夫的“武陵”之行和自己的“被疏无嗣”等等。这

既是人生中最高尚、最强烈的痛苦,又是个人的难言之隐,此类事
只要露出一点儿痕迹,也会被认为“不雅”。成书于李清照六十三
岁时的《乐府雅词》,之所以没有收录这首《声声慢》,绝不是因为
此词写于《乐府雅词》成书之后,当主要是因为涉及隐衷,而被视
为“不雅”所致。
第三、此词基调不胜悲苦,主要是由于所写内容系被马克思所
认为的痛苦中最痛苦的爱情痛苦,这当然有甚于嫠纬之忧和悼亡之
悲。诗词中有时被作为夫妻双双生命象征的“梧桐”意象,在此词
中只是处于“梧桐更兼细雨”的困境之中,而未沦为“飘落”之
时。这种困境不是指生命的陨灭,只是象征处境的难堪,而这又与
当时主人公的心境十分吻合。对于梧桐的“飘落”和“半死”在诗
词中含有悼亡之意,看来李清照是十分清楚的,所以在她有涉于梧
桐意象的四首词中,掌握得极有分寸。只有赵明诚病故,她所写的
悼亡词《忆秦娥》中,始用“梧桐落”这一真正含有悼亡之意的意
象。把“细雨”中的“梧桐”视为悼亡意象,当是导致误解此词的
主要缘由之一。
误解此词的另一主要缘由是受到不够可靠版本的影响所致。这
主要是指此词中的“晓来风急”,多被误作“晚来风急”。始作俑者
恐怕是在明代被推为著述第一的杨慎,他在尚未看到《漱玉集》的
情况下,不知从哪里抄录了这首《声声慢》,其《词品》卷二引述
此词时,第七句便作“怎敌他晚来风急”。在这类版本的影响下,
人们便以为此词是写作者“黄昏”时一段时间的感受。因“晓”字
与下片的“黄昏”相牴牾,即便是《词综》及其前后的约十几种版
本皆作“晓来风急”,亦未引起应有注意,以致今人的版本和论著,
除俞平伯、唐圭璋、吴小如、刘乃昌等很少数几家外,多作“晚来
风急”。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梁令娴《艺蘅馆词选》,此句不仅作
“晓来风急”,并附有其父梁启超这样一段眉批:“这首词写从早到
晚一天的实感。那种茕独凄惶的景况,非本人不能领略,所以一字
一泪,都是咬着牙根咽下。”这几句话,对词旨阐释得深入浅出尚

且不说,更要紧的是它走出了此词流传中的一大误区。“从早到
晚”,也就是词中的由“晓来”到“黄昏”云云。
只有版本可靠,才能正确地解读原作。对这首《声声慢》来
说,其第七句只有作“晓来风急”时,才有可能发现此句当系取义
于《诗·终风》篇的“终风且暴”句。《终风》篇的题旨有二说,一
是《诗序》谓:“《终风》,卫庄姜伤己也。遭州吁之暴,见侮慢而
不能正也。”二是《诗集传》云:“庄公之为人,狂荡暴疾,庄姜盖
不忍斥言之,故但以‘终风且暴’为比”。今天看此二说均有牵强
之处,且第二种说法李清照无缘看到。但对第一种说法,她当与多
数古人一样,恐怕是深信不疑的。况且她能够读到的尚有《左传·
隐公三年》的这类说法: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
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诗序》谓,庄公宠幸其妾,冷遇庄
姜,故庄姜无子,国人闵之,为作此诗。不要说李清照,在她之后
近千年的朱自清也相信此说,并认为“《硕人》篇要歌给庄公听”
(《诗言志辨》)。李清照将那些与自己身世有关的材料,在词中加以
隐括,从而歌给赵明诚听,这不是没有可能的。
再从训诂方面看,“终风且暴”,王引之《述异》曰:“终,犹
既也”、《毛传》曰:“暴,疾也”、《尔雅·释天》:“‘日出而风曰
暴。’孙炎曰:‘阴云不兴而大风暴起,然则为风之暴疾。’故云疾
也。”至此意思甚明,“日出而风曰暴”,“暴”又作“疾”解,那么
“暴”也就是“晓来风急”的意思。词人以此暗喻自己与庄姜相类
似的“无嗣”和何以“无嗣”,可谓用心良苦!
这里一再涉及的庄姜之事,亦称“庄姜之悲”。其来龙去脉大
致是这样的:庄姜其人约生活于公元前757年前后,即春秋前期。
她是齐庄公的女儿,嫁与卫庄公。周朝的齐国为姜姓,故称卫庄
姜。她是我国第一个独自抒写其隐衷的女诗人。庄姜美而无子,庄
公又娶陈国厉妫、戴妫姊妹。厉妫生子孝伯,早卒;戴妫生子名
完,庄姜以为己子,完被立为太子。卫庄公另有宠妾,生子州吁。
州吁好兵,其母恃宠骄僭。庄姜贤而被疏,终以无子。其所作《诗

·邶风·绿衣》,以黄、绿二色颠倒,喻其被庄公嬖妾僭越之怨。卫
庄公卒后,太子完继位,是为卫桓公。州吁骄纵,为桓公所废逃亡
国外。后纠集流亡卫人回国弑桓公,自立为卫君。桓公被杀后,其
母戴妫被遣归陈国,时值三四月间。庄姜为戴妫送行之际,正莺燕
纷飞之时,她托物寄兴,赋《燕燕》篇。《诗序》谓此篇系卫庄姜
送归妾戴妫所作。《诗·燕燕》与其首句“燕燕于飞”,是我国首屈
一指的送别名篇名句。在《诗·邶风》的十九首中,收载卫庄姜诗
四首,除上述《绿衣》、《燕燕》外,尚有《日月》、《终风》二首。
四首均系怨悒之辞,后者更是女子抒写其被疏无嗣之篇,其首句
“终风且暴”,可释为:破晓时分既风且疾。李清照将卫庄姜这一契
合于自己身世的“被疏无嗣”之事,隐括于其《声声慢》词作“晓
来风急”。所以此词之旨既非亡国之痛,亦非嫠纬之忧,而是以
“铺叙”之法,表达词人从“晓来”到“黄昏”,寻觅和等待良人,
而不见其踪影的难言之隐和“被疏无嗣”之苦。因而词中作“晓来
风急”,则顺理成章,如作“晚来风急”,则是以讹传讹,恐有悖于
词人初衷。
关于此词之所以作如是解,而不把“雁过也”以下三句,等同
于朱敦儒南渡以后的“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也不把“梧桐
更兼细雨”以下数句,与张炎的“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等等忧伤国事之作加以并列的原由,还在于考虑到它的立意,而词
的立意又往往与选用何种调式密切相关。《声声慢》,又作《凤求
凰》,其与贺铸“殷勤彩凤求凰”之意有关,而贺词又是用司马相
如琴挑卓文君事。看来,此词的曲折所尽之意,就是要把作者自己
眼下的苦衷,歌给当初梦寐以求想作“词女”“之夫”的赵明诚听!
【辑评】
一、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上:……炼句精巧则易,平淡入调
者难。且《秋词·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
戚。”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

叠字者,用《文选》诸赋格。后叠又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又使叠字,俱无斧凿痕。更有一奇字云:“守定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黑”字不许第二人押。妇人中有此文笔,殆间气
也。有《易安文集》。
二、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二:近时李易安词云:“寻寻
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起头连叠七字。以一妇人,乃
能创意出奇如此。
三、明杨慎《词品》卷二:宋人中填词,李易安亦称冠绝。使
在衣冠,当与秦七、黄九争雄,不独雄于闺阁也。其词名《漱玉
集》,寻之未得。《声声慢》一词,最为婉妙。其词云(略)……山
谷所谓以故为新,以俗为雅者,易安先得之矣。
四、明茅映《词的》卷四:连用十四叠字,后又四叠字,情景
婉绝,真是绝唱。后人效颦,便觉不妥。
五、明吴承恩:易安此词首起十四叠字,超然笔墨蹊径之外。
岂特闺帏,士林中不多见也。(抄本《花草新编》卷四,自王学初
《李清照集校注》卷一转引)
六、明陆云龙《词菁》卷二:连下叠字无迹,能手。“黑”字
妙绝。
七、明徐士俊《古今词统》卷十二:(眉批)才一斛,愁千斛,
虽六斛明珠何以易之!
八、清刘体仁《七颂堂词绎》:……惟易安居士“最难将息”、
“怎一个愁字了得”,深妙稳雅,不落蒜酪,亦不落绝句,真此道本
色当行第一人也。
九、清沈谦《填词杂说》:予少时和唐、宋词三百阕,独不敢
次“寻寻觅觅”一篇,恐为妇人所笑。
十、清彭孙遹《金粟词话》:李易安“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
愁人不起”、“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皆用浅俗之语,发清新
之思,词意并工,闺情绝调。
十一、清沈雄《古今词话·词品》卷下:……但“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又“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正词家所
谓以易为险,以故为新者,易安先得之矣。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