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蒋介石传

_2 杨树标 (当代)
介绍人同盟会”④,并且引蒋介石见了孙中山。
陈其美同孙中山的关系是很深的,陈投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后,一直追 随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期间,蒋介石又一直追随陈其美活动。陈其美是 1908
年“春,返国,在浙沪京津各地致力革命运动”。⑤1911 年四川保路风潮兴 起后,这一年夏,蒋介石由日本高田野炮兵第十三师团第十九联队“托故假
归”,在上海参与陈其美“密商举义计划”⑥。在日本产经新闻古屋奎二写的
《蒋总统秘录》上说及蒋介石回到上海,“往见陈其美,虽然假期不多,但 在这个时候还是参加了营救被关在牢狱里的同志张恭,和计划暗杀出卖了张
恭的刘光汉、何震夫妇”。后因假期将结束,就返回日本。辛亥革命爆发后, 陈其美电催蒋介石回国。蒋介石就向师团长长冈外史请假归国。长冈外史表
示:“因受陆军省委托管理,不能许可擅自归国”而予以拒绝。①于是蒋介石 就转而与联队长飞松吾洽商,获四十八小时的短假,同时准假的还有张群等
人,蒋介石就同张群秘密地离日,这时日本有个规定,当兵的在准假期内未 归队,就作为逃兵处置,由宪兵查缉。张群对此曾回忆他同蒋介石由高田乘
火车到了东京,向同盟会的东京支部领取旅费,蒋介石换上了日本的和服, 他换上了日本的学生服。在《出卖的上海滩》一书上说及蒋介石离日有一段
文字:“他也许在回想一九一一年那些艰难的日子,那时他离开了日本的士 官学校(乔装出走,所以宪兵没有发现他),参加了中国革命——就在上海。”
9 月 9 日,蒋介石到达上海。
蒋介石抵沪后,陈其美派他赴浙江进行活动。在 1912 年陆镇书斋印的顾 乃斌写的《浙江革命纪》中说:“陈其美回沪后,又派黄郛、蒋介石、陈泉
卿到杭,开会于顾乃斌家。军警界各同志均到会。议决临时司令官为重保暄, 参谋官葛敬恩、黄凤之、徐聘耕、王尊四人。并举褚辅成担任建设机关部,
举朱瑞为一标司令官,陈国杰为副官,俞炜为参谋官,顾乃斌为二标司令官, 傅孟、冯炽中为副官,吴恩豫为参谋官。举定司令官后,并约定起事期间为
9 月 13 日至 17 日之间。”又说:“黄郛、陈泉卿回沪后,由沪机关部陈其
② 陈果夫、陈立夫是陈其业的儿子。
③ 何仲箫《陈英士先生年谱》第 10 页。
④ 《陈英士先生年谱》第 13 页。
⑤ 《陈英士先生年谱》第 14 页。
⑥ 《陈英士先生年谱》第 19 页。
① 长冈外史在东京朝日新闻上发表回忆说:“那时正是明治 15 年的 10 月,高田地方已经下过大雪,蒋氏
等听说故国的风云紧急,赶忙要回去,我便为他们送别。”
美筹洋四千元,交庄之盘汇杭,以备军需及建机关之用。”另外,在黄元秀 写的《辛亥浙江光复回忆录》中也说及:“九月上旬,上海又派黄天声、蒋
志清、蒋著卿、陈泉卿等来杭,开会于顾乃斌家,军警各界同志决议:。 陈、蒋、黄等得此决议后,即返沪筹划汇款、运械、接济等事。”
接着,9 月中旬,在两湖起义已经成功,沪杭举事已经周妥的形势下, 蒋介石又被陈其美派往浙江参与领导起义。在《浙江革命纪》中说:“王金
发、蒋介石、王文清、张伯岐、董梦蛟、孙贯生、蒋著卿,同率敢死队一百 余人,于九月十二日到杭,由庄之盘招待,分寓奉化试馆、仁和火腿栈李汉
臣家。嗣由方鸿声介绍设临时机关部于五奎同李絅裳家。”《辛亥浙江光复 会回忆录》中也说及:“九月十三日,上海又派蒋志清、陈泉卿、王季高、
庄之盘、董梦蛟、孙贯生、张伯岐等,带领便装同志的数十名,携带印信、 旗帜、手枪、炸弹等件到杭,由黄凤之接往奉化试馆及同志李谷香家寄住。”
9 月 13 日夜,上海起义成功,于是浙江方面决定 14 日动手。14 日夜十 时,由朱瑞下令举事。这时,蒋介石具体负责炸弹队,配合步兵攻打省巡抚
暑。《浙江革命纪》中说:“蒋介石任炸弹队临时指挥官,第一队张伯岐带 领,第二队董梦蛟带领,第三队孙贯生带领,为预备队,偕步队二标三营攻 毁抚署。”15
日,杭州起义成功,并建立了浙江军政府,由汤寿潜为都督。 这样,浙江的辛亥革命宣告成功。在《光复杭州战斗员之姓名》中记载:“炸
弹队蒋介石、王金发、张伯岐、孙贯生、董梦蛟。”
关于蒋介石自日本回国参与辛亥革命的活动,在《陈士英先生年谱》中 有一段综合性的文字:“闻武昌起义,即毅然离日,于九月九日抵沪,衔先
生①命主持浙事。遄赴杭垣,运动新军,得童保瑄、黄元秀、朱瑞等之赞助。 部署规定,回沪报告。先生先已与褚辅成、王廉等筹画布置,待时举义,既
见蒋公,认时机已至,遂命其率敢死队百余赴杭。上海光复之后,第二日夜, 与新军八十二标八十一标联合举义,先后攻克巡抚暑,军械局,将军署,及
旗营。浙省既下,公推汤寿潜为都督。”
辛亥革命以后,蒋介石由浙返沪继续追随陈其美活动。沪军都督府成立 后,陈其美任都督,派蒋介石任沪军第五团团长。
1912 年 1 月 1 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 国建立。这时,浙江都督汤寿潜被调任临时政府交通总长,于是就出现了浙
江都督的补缺问题。当时江苏一个省有几个都督,如上海都督陈其美,苏州 都督程德全,镇江都督林述庆,吴淞都督李燮和。陈其美想当浙江都督,但
当时光复会的革命党人和浙江多数革命党人“咸椎陶成章继位”,尤其是章 太炎,首先通电推荐。因此,就引起革命党人内部的派系的激烈斗争,导致
了陈其美指使蒋介石和王竹卿暗杀了陶成章。在魏兰写的《陶焕卿先生行述》 中说:“当其时,上海谣传已有陈其美欲刺先生之说,先生不以为真。王文
庆在南京致书先生,谓得确实消息,先生在沪大不利,先生始避于客利旅馆。 因应接甚繁,不能不出,乃又移之国民联合会。同人以人来太杂,乃又移之
江西路光复会机关所。次日,又移之汇中旅馆,适同盟会员在该处宴孙文, 先生在饭厅遇王金发、褚辅成。先生病未愈,次日因移入法租界金神父路广
慈医院。当其时,汤寿潜调交通总长,浙人将奉先生督浙,先生力辞未就。 十一月二十四日,沪军标统蒋介石,晤张伟文、曹锡爵,言与先生本无意见,
① 这里所指的先生为陈其美。
欲来与其言明,庶免误会。伟文约以下午四时来光复会机关所一谈。及晤, 介石与先生言论融洽异常。谈毕,介石询先生住址,先生随书一条实告之。
是夜,八时许,蔡先谌与张不华谈,不华辞去,先谌欲偕往,不华不可。十 时许,有人持书至广慈医院与先生,询以信之所由来,则言杭州快信,由蒋
介石转交。信内系临时协会具名。次日下午,张伟文至,先生示以信,伟文 疑之。盖浙江仅有临时议会,并无临时协会之名故也。二十五日夜间二时许,
有私客二人,撬门而入,守门者觉,询以何为?则云来看陶先生。旋登楼, 入先生卧室,呼曰:‘陶先生!’出手枪击之,子弹从左额入,斜穿胸部,
而先生遂不明不白而死矣。”在蒋介石的老师毛思诚编写的《民国十五年以 前之蒋介石先生》中也承认说:“熟权公私利害,决先除陶,以定革命全局,
事后自承其罪。盖其心出于至诚,绝非对人有所好恶于其间,此为辛亥革命 成败最大关健;亦即公革命重要历史之一也。”在《蒋总统秘录》以及据此
由台湾中央日报编的《蒋总统年表》中也供认不讳蒋介石杀了陶成章。在秘 录中说:“在首途前往日本不久之前的一九一二年元月十四日,参与了和同
志们策商在上海法租界制裁光复军司令陶成章的计划。”在年谱中也说:“陶 成章谋刺陈其美,破坏革命,公怒杀之。”
杀陶后,蒋介石又去日本,在日办了《军声》杂志。蒋写了《发刊词》, 提出了“本社同人编辑《军声》,将欲揭破各国之阴谋,而晓音暗,警告国
人以未雨绚缪之计者”。同时发表了《蒙藏问题之根本解决》、《战后军政 之经营》、《巴尔干战局影响中国与列国之外交》、《军政统一问题》等文
章。这一年年底,蒋由日本返回中国。1913 年 7 月,反袁斗争的上海战事爆 发后,蒋介石在孙中山“劝说”下留沪,跟随陈其美“躬赴火线,往来指挥”。
反袁失败后,陈其美赴日,“出国前,将上海方面工作交由蒋公负责”。不 久,蒋介石也赴日。在 1913 年 9 月 23 日日本外务次官兼外务省政务局长松
井庆四郎向警视总监安乐兼道等人的《有关亡命来日之中国人调查报告》中 说,“陆军少将蒋介石(陈其美之部下)自上海来日,于九月一日到达长崎。”
①其间,蒋介石在黄兴主办的设在东京的军事教育机关“浩然庐”学习过,又 受陈其美的指派赴东北活动。在《陈英士年谱》中说:“有巴英二统领者,
请先生赴东北发动革命。先生派蒋公与丁景梁,先往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处 视察,据报不确,遂不亲往。”蒋介石也说及此事:“陈公尝谓辛亥、癸丑
二役,皆不能贯彻革命党主旨,实行三民主义者,以东北各省之革命运动, 根基薄弱,不能直捣北京,以扫专制恶魔之巢穴也。自今以往,如仍偏重南
方,而于北方不稍加之意,是犹覆其辙而不能自悟也。且袁军密布于东南, 防范压制,不遣余力,如不度势量力,固执进行,是无以异于邹与楚敌也—
—其不成也必矣!故谋第三次革命,当于东北数省培植革命根基,以为大规 模之运动。即与戴君季陶等首渡大连,筹备发动。逗留半载,袁逆
缇骑四出,终不得志。既困于病,又受外交之掣肘,饮泪回东。”又说:
“当时接东省同志之报,有巴英二统领者,请其速往主持;公①以在东事繁, 不克西归,乃命中正与丁景梁至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处,先往视察。”②同时,
① 转引自《蒋总统秘录》第 825 页。
① 公,指陈其美。
② 蒋介石:《陈英士先生癸丑后之革命计划及事略》(1916 年 5 月)。
蒋介石又参加了孙中山新建的中华革命党③,给孙中山呈上了《上总理陈述欧 战趋势并倒袁计划书》,提出:“此次欧战时期延长一日,即袁贼之外交势
力薄弱一日,范围扩大一部,即吾党之外交关系胜利一步也。若吾党不于此 袁贼亲西排东之外交失败期内,乘势急进,则时不再来,后悔莫及矣。”蒋
在上海进行反袁活动,袁世凯曾下令通缉。这次反袁斗争又失败,蒋介石再 去东京。蒋介石后来提及此事:“公④暂居东京,以望沪事之成;及沪事失败,
陈乔荫、王军山、章得高、陈新民等殉难,知事难急进,乃命中正东渡,再 定大计。”⑤
1915 年 2 月,陈其美从日本返沪进行反袁活动,将蒋介石留在东京处理 善后。在《陈英士年谱》中说:“二月,由日本返沪主持讨袁军事,留蒋公
在东京处理未了之事。公送至横滨轮次,慰之曰:‘此去万一不幸,而为袁 氏所害,余当为兄之第二化身,以成未竟之志!’”这一年 10 月,孙中山任
命陈其美为淞沪司令长官,在上海组织反袁军事活动,陈又将蒋从日本召回 上海参与反袁活动。当时,蒋介石在淞沪司令长官总机关任机务,不仅“作
战计划,由蒋公手订”,而且“先生①偕蒋公并亲临南市工程总局督战”。蒋 介石参加运动肇和舰、袭取应瑞舰、攻夺陆地各官署的军事活动。
蒋介石在辛亥革命期间追随陈其美活动,直至 1916 年 5 月陈在沪被袁世 凯派人所害。
蒋介石同陈其美的关系是十分深的。在陈遇难后,蒋介石在祭文中说:
“义弟蒋介石,致祭于英士义兄之灵曰:呜呼!自今以后,世将无知我之深, 爱我之笃,如公者乎!丙午以来,至今十载,其间所共者为何事,非安危同
仗之国事乎?所约者何如辞,非生死相共之誓辞乎?而乃一死一生,卒至国 事未成,誓辞未践,死者成仁成义,固无愧于一生,而生者守信践约,岂忍
惜于一死。”而且还表示:“以履去春握别扶桑‘第二化身’之谶语,以守 我之信,践我之约而已。”陈其美遇难后的第六天,蒋介石就写了一份《陈
英士先生癸丑后之革命计划及事略》,将反袁斗争作了一个小结,将这段历 史分为四个时期,即“第一期之革命及实行——自第二次革命失败以后至欧
战发生时止”,“第二期之革命计划及其实行——自欧战发端至袁世凯帝制 发生时止”,“第三期之革命计划及其实行——自袁世凯帝制发生时至肇和
失败止”,“第四期之革命计划及其实行——自肇和失败至被害时止”。最 后说:“自古无不遭庸众忌畏之志士,亦无安荣善死之英豪,于是公乃赍恨 以终矣。”
陈其美死后,蒋介石就设法全力投靠孙中山,以获取孙的信任。当时孙 中山在搞“联甲倒乙”的继续革命。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继续高举民主
革命的旗帜,主张武装斗争,但找不到正确的道路,也不知道到哪里去寻找 革命力量,“所以在以后十多年的军事斗争中,孙中山采取了联合甲派军事
力量打倒乙派军事力量的军事政策,而孙中山的革命事业的成败也就不得不
③ 中华革命党酝酿于 1913 年 8 月,成立大会开于 1914 年 7 月 8 日,蒋介石于 1913 年 10 月 29 日在上海宣
誓参加,入党誓约为 102 号,主盟人签字的是张人杰。
④ 公,指陈其美。
⑤ 蒋介石:《陈英士先生癸丑后之革命计划及事略》(1916 年 5 月)。
① 先生,指陈其美。
取决于某派军队对他的拥护或反对了”①。就是在孙中山搞“联甲倒乙”而一 再碰壁的过程中,蒋介石取得了孙中山的信任与提拔。
袁世凯死后,北京段祺瑞政府非法解散国会,孙中山南下广州搞护法斗 争,在广州建立中华民国军政府,并当选为中华民国海陆军大元帅。1917 年
9 月 20 日,蒋介石写了一份《对北军作战计划》,认为:“北方政府所辖之 军队,约在三十万以上,然实际上可为其动员者,即以冯、段二派势力合计,
则其数亦不过六万。我军乃在十师以上,其总员几倍于敌军各师之兵数, 或者不足,虽折减至二成,则亦多于敌军三分之一也。至于实力之比较,惟
战用器材不及敌军外,其余如给养力、人马之战斗力,不甚上下也。而敌军 南来,其地势不宜,气候不惯,则南军较胜一筹也。”鉴于这种分析,蒋介
石又提出:“吾军以长江沿岸为主作战地,先克武昌,决定南京,击破敌军 长江一带之势力,再图直捣北京,以为作战之方针”,并认为作战计划分为
二期:第一期“中央军由两粤进击长沙,肃清湖南全境,待左翼军解决四川、 东下湖北时,与之合攻武昌。左翼军解决四川后,当派一支队扼守川北,牵
制秦、晋之敌军,使第二期作战北伐时,即可道出秦、晋,与本军互相策应, 而其主力乘势东下与中央军合攻武昌。右翼军与海军共同协作,合攻闽、浙,
连下淞沪,待中央军与左翼军克复武昌,然后与之合师南京,肃清长江上下 游之敌军。海军与右翼军占领淞沪时,即以吴淞为根据地,纣锁长江门户,
扫除长江下游之敌舰,声援上游陆军之作战,待各军会师南京时,与之合力 攻城,同时搜捕长江舰队,俾第二期作战时海上全权归于我有,不使其复为
东北海岸之患也。”第二期“作战运动开始,乃在明年之三月问也。各军进 发之道,以中央军由津浦路北进;左翼军由京汉路北进;右翼军由海道前进,
在辽西登陆。三军分道并进,而左翼军之一支队则由川北而出秦、晋,以袭 敌军之左,为本军之声援。各军会师燕京,为总攻击最后之准备也。”同年
10 月 1 日,蒋介石又写了一份《滇粤两军对于闽浙单独作战之计划》,认为:
“我军主作战地,当定于东南沿海一带之地区,而于湘省暂取守势。先以海 军为主力,向东南沿海一带之闽、浙两省,扫除北军之势力,击攘淞沪之敌
军。以吴淞为海军根据地,封锁长江之门户。东南之势力不难完全造成矣, 若西南战局能有转机,则与之互相策应,出入于长江沿岸一带,肃清长江上
下游之敌军,则第二期作战北伐之基本定矣。”1918 年春,蒋介石南下广东, 参与孙中山的军事活动。先后在援闽粤军①总司令部任作战科主任、第二支队
司令、第二军前敌总指挥官。在 3 月 10 日,他给孙中山呈上一份《今后南北 两军行动之判断》,7 月 9 日又呈上一份《粤军第二期作战计划》。在粤军
中,由于蒋介石同陈炯明有矛盾,几度辞去军职。孙中山对蒋介石的信任, 尤其在军事上对蒋的信任,已逐渐超过朱执信。1920 年 9 日 21 日朱执信不
幸遇难,孙中山于 10 月 29 日给蒋介石去过一信,说:“执信忽然殂折,使 我如失左右手。计吾党中知兵事而能肝胆照人者,今已不可多得,惟兄②之勇
敢诚笃,与执信比,而知兵则尤过之。兄性刚而嫉俗过甚,故常龃龉难合,
① 何干之:《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第 47 页。
① 孙中山南下护法,同盘据在两广的桂系军阀陆荣廷有严重的冲突,大权都操在陆荣廷之手。由于段祺瑞
派兵侵入潮州汕头地区,陆才将广东的警备军交给孙,孙就命陈炯明率部,名义上组织所谓援闽粤军开赴 福建,实际上是被迫出走。
② 指蒋介石。
然为党负重大之责任,则勉强牺牲所见而降格以求,所以为党,非为个人也。” 这一年 12 月间,孙中山在广州恢复军政府,并决定西征。在此前后,数次电
催蒋介石赴粤。11 月 15 日,孙中山及张人杰、戴传贤、胡汉民合电蒋介石。
16 日孙中山又单独给蒋介石去电。1921 年 1 月 10 日,蒋介石在奉化拟就了
一份军事意见书邮呈孙中山,对于时局之意见,对于军事准备之意见、对于 北方出师准备之意见、对于处置四川之意见、军费之预算、对于军制之意见、
关于外交之意见、对于兵工厂之筹备和对于粤汉铁路之建筑等九个方面都提 供了意见。12 日,孙中山给蒋去电说:“援桂尅日出师,请兄速来臂助,兄
本允赴粤追随,勿再延迟为幸,盼复!”3 月 5 日,蒋介石自奉化邮给孙中 山的信中说:“先生之于竞存,只可望其宗旨相同,不越范围;若望其见危
授命,尊党攘敌,则非其人,请先生善诱之而已!”29 日,孙中山去电蒋介 石说:“西征关系重要,一切须在军事筹划,兄来更速进行,幸即趣装!”4 月 8
日和 21 日,孙又去电蒋介石催其南下。7 月 20 日、11 月 9 日和 12 月
23 日孙又去电蒋介石说:“速来相助”,“节哀①速来,臂助一切”,“一 切仍俟兄来商榷”。1922 年 5 月 6
日,孙中山在韶关誓师北伐,但广州形势 危急,陈炯明正策划叛变。6 月 2 日,孙中山电催蒋介石赴粤扶持危局说:
“粤局危急,军事无人负责,无论如何,请兄即来助我,千钧一发,有船即 来,至盼!”
1922 年 6 月 16 日,陈炯明在广州叛变。18 日,孙中山电告在宁波的蒋 介石说:“事紧急盼速来!”②蒋接到孙中山的电报后,于 25
日离沪奔粤,
29 日抵粤,在永丰舰上同孙中山会面,孙将海上指挥全权交给了蒋介石。据 说当时孙中山对外国记者说:
“蒋君一人来此,不啻增加二万援军。”蒋介石帮助孙中山渡过了这一 难关,并著书《孙大总统广州蒙难记》。《蒙难记》记录了从 6 月 15 日至 8 月
15 日的六十二天以孙中山为中心的各方面的活动情况。10 月 4 日,蒋介 石又为《蒙难记》写了一个跋,说:“此记为余极沉痛之作,付印尤为余所
不获已也。广州叛乱,谋害总统①之事实,其历历可数者,不下六七次。 至余所闻而尚未发现者,又不知凡几。叛逆之智,不为不足。今既事过境迁,
如其苟为天地父母之所主者,应有天良,于此当悔昔日之非,翻然自新,以 恢复其堕落人格之暇,奈何必欲置其十余年父事师事之长上于死地,而后甘
心乎?呜呼陈逆!即使汝能谋害总统一人,其能谋害三百万之党友乎!即能 掩盖中华民国四万万国民之耳目,其能抹杀汝遗臭万年之历史乎?”10
日。孙中山为《蒙难记》写了一篇序,说:“陈逆之变,介石赴难来粤,入 舰日侍予侧;而筹策多中,乐与予及海军将士共死生。”18 日,孙中山任命
蒋介石为总司令部参谋长。此后,孙中山在给蒋介石的亲笔信中又说:“兄 能代我在军中多持一日,则我之信用可加多一日。”②
蒋介石取得孙中山的信任决非一朝一夕,而是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是多
① 1921 年 6 月 14 日蒋介石的母亲去世,蒋在溪口居丧。
② 陈炯明叛变后的第三天即 18 日,蒋介石在宁波先接到汪兆铭、林业明由上海发表的电报,”惊悉粤变,
犹幸国父无恙”。同日,孙中山电趣赴急,电文说:“宁波江北岸引仙桥十号蒋纬国先生(当时为守秘起 见,用纬国名字)事紧急盼速来孙文巧。”
① 总统,指孙中山。
② 1922 年 10 月 24 日,蒋介石由闽奔沪,在马尾轮船上遇廖仲恺,廖将孙中山的信给蒋。
方面的因素所致,主要的是蒋介石本身的才能尤其是军事方面的才能获取了 孙中山的信赖,其中一个关键的事件是陈炯明叛变,企图置孙中山于死地,
此时蒋介石能毅然决然地南下广州潜入永丰舰,帮助孙中山渡过难关,这不 能不使孙中山更加信赖蒋介石,而且日渐将重任托付于蒋。
二、孙中山重用蒋介石
孙中山把自己同蒋介石的关系说成是“如身之臂,如骖之靳”。评价蒋 介石是“昂昂千里之资,虽夷险不测,成败无定,而守经达变,如江河之自
适,山岳之不移”。①
1923 年 2 月,孙中山任命蒋介石为大本营参谋长。8 月,孙中山派他赴 苏联考察。早在 1919 年孙中山和苏联已有函电来往,苏联曾派使者来过,讨
论东方革命问题。当时孙中山就想派廖仲恺、朱执信等去苏联学习。后来因 廖仲恺工作忙而无法脱身,朱执信在 1919 年因军阀陆荣廷操纵粤桂政权,孙
中山叫他回粤进行闽陆活动,不幸在 1920 年 9 月遇难,所以去苏联未成。1921
年底孙中山同马林在广西会晤时,“孙还宣布他愿意派一个最能干的人作为 使者去莫斯科”②。到了 1923 年国共合作形成的过程中,孙中山就派蒋介石
率“孙逸仙博士代表团”成员张太霄、沈定一、王登云等人赴苏联考察。他 们于 8 月 16 日启程,12 月 29
日回国,前后在苏联活动了三个多月。在毛思 诚编的《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中写道:蒋介石“禀承总理意旨约
会苏俄代表马林及张继、汪兆铭、林业明等等组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赴俄报 聘,并考察政治及党务。八月十六日率同沈定一、张太雷、王登云由上海趁
‘神丸’启程赴俄。九月二日,到达俄京莫斯科。九月十一日,往访教练总 监彼得禄夫斯克,知俄国军队组织之内容。
每团部由党部派一政治委员常住,参与主要任务,命令经其署名,方能 生效。党员之为将领及士兵者,皆组有团体,在其团部活动为主干,凡遇有
困难勤务必由其党首负责躬先之。九月十七日视察步兵第一四四团,称其优 点在全团上下亲爱、团长专任军事指挥、政治及知识上业务,与精神讲话,
则由党代表任之,权责甚明。晚,与马林商议提案。九月十九日上午,马林 与胡定康过谈。下午,参观步兵第二学校。九月二十日,参观军用化学学校,
研究毒气之施用及防御法,并往应中国共产党青年团欢迎会。九月二十二日, 往高级射击学校参观。自十五世纪以来各式枪械约数百种,皆储藏于此。最
新式之福德来夫骑兵用机关手枪,每次可发三十五响,且轻便异常。俄国武 器之研究及进步,可与欧美各国相竞,非若我国之窳败也。为之感唏不置。
九月二十七日,参观海军大学及海军学校、海军机器学校。十一月十六日往 见苏维埃议长加利宁。十一月二十八日,审阅第三国际对国民党决议文,怫
然曰:吁,观其论调,不知友党如此,应愧自居世界革命之中心,前日晤其 领袖徐维诺夫,殊无振奋气象,外强中干,其成功盖可知已。下午诣第三国
① 1921 年 6 月 14 日蒋母去世,23 日孙中山派陈果夫代表诣奠。孙中山的祭文说:“文与郎君介石游十余
年,共历险艰,出入死生,如身之臂,如骖之靳,朝夕未尝离失。其于介石也,慈爱异常母,督责如
严师,裁其跅弛,以全其昂昂千里之资,虽夷险不测,成败无定,而守经达变,如江河之自适,山岳之不 移。”
② 《马林在中国的有关资料》第 36 页。
际勉为辞行,谈次罄所欲言者,六时送邵元冲登车游学德国,晚与陈世贤述 此次来俄经过情形,戒其毋为外人支配。十一月二十九日趣装辞别越飞夫人,
下午二时后程归国。十二月十五日上午七时船入吴淞口,九时抵沪。”在苏 联期间,蒋介石考察了苏联的社会状况,尤其是军事组织内容。当时列宁正
患病,蒋介石就去拜会了托洛斯基以及齐采林(外交人民委员)、胡定斯基
(共产国际远东局书记)。他在十月二十六日《致俄外长齐采林书》中说:
“星期天的晤谈,虽然没有讨论到什么具体的问题,我们很感激你抽象的给 我们的教益。昨日孙先生来电说:‘谁是我们的良友,谁是我们的敌人,我
们胸中,都有十二分明隙。’孙先生来电又称谢‘友邦政府及政党派代表鲍 罗廷到粤援助之热心与诚意’,又嘱‘吾等与诸同志从长计议’等语。”
蒋介石对托洛斯基的印象是这样的:“我在莫斯科期间,与托洛斯基相谈最 多,而且我认为托洛斯基的言行亦最为爽直。我在离开莫斯科以前,最后与
托氏告别的一次谈话时,他与我讨论亚洲各国革命问题,提到了日本、越南、 印度及土耳其。他又特别提起在德国与波兰革命失败的经过情形,加以分析;
最后再谈到援助我们中国国民革命的问题。托洛斯基托我回国要口头报告我 们国义的一点,就是:他们苏俄自一九二○年对波兰战争结束以后,列宁对
于世界革命政策,有了新的指示,就是其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反资本帝国主义 的革命战争,应在道义与物质上予以尽量援助,但不复使用正式军队直接参
战,以避免其在各国革命期间,再对苏俄引起民族有关的问题。所以他又郑 重的说:‘苏俄对中国国民革命的援助,除了不能用军队直接援助之外,其
他武器与经济等需要,都当尽力所能,积极援助。’他并且代表列宁对我国 父致敬。他这一段话,使我特别注意。”①
蒋介石回国后,把这三个多月旅行、考察和会谈所得的资料和印象,写 成《游俄报告书》,寄奉孙中山。1924 年 1 月 16 日,蒋介石到广州时,又
向孙中山作了口头说明。这一年 3 月 14 日,蒋介石又从奉化寄一函给廖仲恺。 信中有一段文字写道:“尚有一言,欲直告于兄者,即对俄党问题是也。对
此问题,应有事实与主义之别,吾人不能因其主义之可信,而乃置事实于不 顾。以弟观察,俄党殊无诚意可言,即弟对兄言俄人之言只有三分可信者,
亦以兄过信俄人,而不能尽扫兄之兴趣也。至其对孙先生个人致崇仰之意者, 非俄国共产党,而乃国际共产党员也。至我国党员在俄国者,对于孙先生惟
有诋毁与怀疑而已。俄党对中国之唯一方针,乃在造成中国共产党为其正统, 决不信吾党可与之始终合作,以互策成功者也。至其对中国之政策,在满、
蒙、回、藏诸部,皆为其苏维埃之一,而对中国本部,未始无染指之意。凡 事不能自立,而专求于人,而能有成者,决无此理!彼之所谓国际主义与世
界革命者,皆不外凯撒之帝国主义,不过改易名称,使人迷惑于其间而已。 所谓俄与英、法、美、日者,以弟视之,其利于本国而损害他国之心,则五
十步与百步之分耳。至兄言中国代表总是倒霉,以张某作比者,乃离事实太 远,未免拟于不伦。其故在于中国人只崇拜外人,而抹杀本国人之人格,如
中国共产党员之在俄者,但骂他人为美奴、英奴与日奴,而不知其本身已完 全成为一俄奴矣。吾兄如仍以弟言为不足信,而毫不省察,则将来恐亦不免
堕落耳。”又写道:“党中特派一人赴俄,费时半年,费金万余,不可为不 郑重其事,而于弟之见闻报告,毫无省察之价值,此弟当自愧信用全失,人
① 蒋介石:《苏俄在中国》(1956 年 12 月)。
格扫地,亦应引咎自辞也。弟在俄行动,自觉可为人诽谤之处,亦无失却党 体之点,因入共产党问题,而弟以须请命孙先生一语,即以弟为个人忠臣相
讥刺,弟自知个性如此,殊不能免他人之笑。然而忠臣报君,不失其报国爱 民之心,至于汉奸、汉奴,则卖国害民而已也。吾愿负忠臣卑鄙之名,而不
愿带洋奴光荣之衔,窃愿与兄共勉之!”蒋介石后来在《苏俄在中国》一书 中说:“十三年三月十四日由奉化致廖仲恺先生函,也把我的意见,坦率说
明,并将这一函件,同时抄送各常务委员,以补充我游俄报告的意见。”而 且在此书中更供认不讳地说:“在我未往苏俄之前,乃是十分相信俄共对我
们国民革命的援助,是出于平等待我的至诚,而绝无私心恶意的。但是我一 到苏俄考察的结果,使我的理想和信心完全消失。我断定了本党联俄容共的
政策,虽可对抗西方殖民主义于一时,决不能达到国家独立自由的目的:更 感觉苏俄所谓‘世界革命’的策略与目的,比西方殖民地主义,对于东方民
族独立运动,更是危险。”
1924 年 5 月 2 日,孙中山特任蒋介石为陆军军官学校校长(即黄埔军校 校长)。关于办黄埔军校这件事,酝酿工作很早就开始。1921 年底,马林在
桂林与孙中山进行了两次长时间的会谈。马林建议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创办 军官学校。中国共产党也对孙中山的“联甲倒乙”进行过善意的批评,建议
孙中山仿效苏联,建立革命军队。这样,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议和 督促下,同时也由于革命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孙中山在 1924 年初改组国民
党的同时,即积极着手筹备建立陆军军官学校,并决定利用黄埔岛上原有的 广东陆军军官学校和海军学校的校舍作为军校校舍。因为军校设在黄埔,所
以以后一般通称为“黄埔军校”。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就决议开 办军官学校和创立党军。1924 年 1 月 24 日,孙中山派蒋介石为陆军军官学
校筹备委员会委员长,委员有七人,即王柏龄、邓演达、沈应时、林振雄、 俞飞鹏、张家瑞、宋荣昌等。2 月 8 日,蒋介石召开校务筹备会议,10 日分
配各省区招收学生名额。21 日突然向孙中山提出辞职。蒋介石为什么要辞职 呢?叶剑英在回忆文章中说:“中山先生决定办黄埔后,便叫蒋介石负责筹
备工作。我那时候是第二师的参谋长。廖仲恺先生邀我参加黄埔军校的筹备 工作,于是我就暂时离开了第二师参加了筹备处工作。当黄埔军校的校舍已
快修好,上海正进行招生考试,广州也进行招生的时候,有一天,蒋的英文 秘书王登云突然召集筹备人员说:蒋先生已决定黄埔军校不办了,筹备处马
上解散。当场还宣布了每个人发多少遣散费。那时,筹备处的人大多是蒋邀 请来的。听了后便想散伙。可是我与邓演达坚决反对。另一部分人也表示了
怀疑。因此决定问廖仲恺先生的意见。可是那天适逢廖先生去象山县开农民 协会去了,我们便等他回来。三四天后,廖先生回来了,他对我们说:‘应
该了解,办黄埔军校是党要办的,而且一定要办成。我们中间有不少人是蒋 先生邀请来的,你们应该以君子爱人以德的态度帮助蒋先生。如果党要办,
蒋先生不要办,或因此办不成,蒋先生要开罪于党,将来他如想回来再参加 革命,怕也很困难了。所以筹备工作要照常进行。’那一次是蒋因为个人闹
意见,悄悄去了上海,后来中山先生表示要另请他人,他才回到黄埔来。当 时真正懂得中山先生建军思想的是廖仲恺先生,而不是蒋介石。”①
当时,孙中山、廖仲恺对蒋介石的辞职行为正是采取了“以君子爱人以 德的态度帮助蒋先生”。2 月 26 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奉孙中山批,
复函蒋介石说:“迳复者,顷准执事函开:前蒙总理委办陆军军官学校,自
维愚陋,不克胜任,请另选贤能接替,所有该校筹备处,已交廖仲恺同志代 为交卸,以免贻误党事。等由。经面呈总理,奉批:该委员长,务须任劳任
怨,勉为其难,从艰苦中去奋斗,百折不回,以贯彻革命党牺牲之主张,所 请辞职,碍难照准。等因。奉此,相应函复,即希查照为荷。”29 日,孙中
山又打电报给蒋介石说:“沪执行部转介石兄:军官学校,以兄担任,故遂 开办。现在筹备既着手进行,经费亦有着落。军官及学生远方来者逾数百人,
多为慕兄主持校务,不应使热诚倾向者失望而去。且兄在职,辞呈未准,何 得拂然而行。希即返,勿延误!”3 月 2 日,蒋复上孙中山书,一方面向孙
中山解释自己辞职离粤的原因是:“受人妒忌排挤,积成嫌隙,由来者渐, 非一朝一夕之故也。然此祗可自认枉屈,不敢诉诸人者,乃以先生终不舍弃,
因触前事而道及之,然仅可为先生一人道,而犹不愿尽情沥诉也。”另一方 面向孙中山表示马上要回粤:“今先生既严令回粤,中正虽不才,岂敢重违
意旨,背负恩德,决于日内起程,趋前领教。”3 月 10 日、24 日和 26 日, 廖仲恺先后三次打电报给蒋介石,催促他南归。28 日、30 日和 4
月 2 日,蒋 先后致电廖仲恺表示:“弟必来粤”,并对军校的课程、经费、预算、选择 教职员、取录学生等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意见。4 月 14
日,蒋介石与许崇智一 道,由上海到广东,21 日晋谒了孙中山。26 日,对军校下级干部作了《牺牲 为革命党唯一要旨》的训词。27 日和 28
日,又作《怎样才是真正的革命党 员》的训词。5 月 2 日,孙中山特任蒋介石为陆军军官学校校长,兼粤军总
司令部参谋长。同一天,蒋对军校卫兵分队长作了训词。5 日,第一期新生 进校,编为第一、第二及第三队。7 日,备取生进校,编为第四队。8 日,蒋
介石对第一期学生作了《军校的使命与革命的人生》的训词,蒋说:“本党 要办这个学校,亦就是要训练我们在此风雨飘摇,千辛万昔之中,来挽救这
些衰败剥削调残飘摇横流的劫运,拯国民于水火之中,登人类于袵席之上。 我们本党办这个学校的目的在此,本校同志的责任亦在此。”9 日,孙中山
特派廖仲恺为陆军军官学校党代表。10 日,蒋介石与廖仲恺联署呈请孙中山 与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任命王柏龄为军校教授部主任,戴季陶为军校政
治部主任,何应钦为军校总教官。13 日,军校兼设政治科,孙中山特任邵元 冲为政治教官。6 月 16 日,陆军军官学校举行开学典礼。孙中山在开学典礼
上作了题为《革命军的基础在高深的学问》的演说。他说:“我们今天要开 这个学校,是什么希望呢?就是要从今天起,把革命的事业重新来创造,要
用这个学校内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学生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 有了这种好骨干,成了革命军,我们的革命事业便可以成功。如果没有好革
命军,中国的革命永远还是要失败。所以,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 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①军校前后办了七期, 中间从
1926 年 1 月 12 日起,由“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改称为“国民 革命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自第五期起,除炮科、工科和政治科的学员先
期随军北伐,毕业于武汉外,其他各科学生则被调往南京举行毕业仪式,宣 誓反共。至此,革命的黄埔军校日益成为蒋介石用以反共反人民的骨干学校。
据《东方杂志》时事日志载:黄埔军校于 1930 年 9 月 17 日“奉总司令令停 办,由第八路军司令部派员接收”②。从黄埔军校于 1924 年 10
月建立教导团
① 《孙中山选集》第 917 页。
② 《东方杂志》第 27 卷第 20 号。
开始①,蒋介石遂渐培植了自己的军事力量。 由于孙中山的重用,使蒋介石的发迹很快,尤其在军事上替蒋介石日后
掌握大权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蒋也每每标榜自己是孙中山所完全信赖是 给予重托的,处处以孙中山的忠实信徒招摇过市。这最集中地反映在 1925 年 3 月
30 日蒋介石所作的《祭总理文》之中,他说:“弟子落中正,致祭于 总理孙先生之灵前曰:呜呼!山陵其崩乎!三千弟子,全军壮士,其将何所 托而皈依乎?
二十年相从,朝夕惟依,一旦弃置,何乐生为?”接着又回顾了一系列 自己跟随孙中山搞革命的事迹,以及孙中山怎么信托于他一个人(“英士即
死,吾师期我以英士。执信继死,吾师并付以执信之重责,而责我一人”), 又说:“抚今思昔,瞻前顾后,举凡可歌可泣,可悲可伤,心摧肠断,终身
隐痛,其谁与诉?其谁与知?尔今尔后,岂复有人生之乐趣乎?”在所谓痛 定思痛之后,蒋介石又说:“今惟教养学子,训练党军,继续生命,澄清中
原,实行主义,保存正气。神其有灵?其率英士与执信,以助党军革命 之成。”
① 1924 年 10 月 3 日.教导团第一营首先成立。任命沈应时为营长,12 日任命何应钦兼教导团团长,陈继承 为第二营营长,1926 年 1
月 20 日改委刘峙接充,调任王俊为第三营营长,旋将教导团改编为教导第一团, 于 18 日任命王登云为团党代表,2 月改任缪斌接充,另于 12 月 3
日成立教导第二团,任命王柏龄兼团长, 顾祝同兼第一营营长,林鼎祺兼第二营营长,8 日任命胡公冕为教导第一团第一营营长,毛延祯为第二营
党代表,蔡光举为第三营党代表,17 日任命罗为雄为教导第二团团附,杨天樗为教导团独立营营长,27 日
任命张静愚为教导团第二团党代表,金佛庄为第三营营长,2 月 3 日.改任胡公冕为教导第二团第一营党代
表,任命委方为第二营党代表,郑洞国为第三营党代表。
第四节 蒋介石的政治手腕
一、好话为先生说尽
1930 年 4 月 7 日《大公报》上有这么一段话:“论者谓:好话为先生说 尽,而坏事为先生做尽。”此话在蒋介石上台这一阶段来说,是前半句。
在当时,蒋介石说了一些什么话呢?将他在广东的讲话加以归纳,可分 为三大类:
一是“赞同”共产主义,“仿效”苏联,“拥护”共产党。先看看他对 共产主义和苏联说了一些什么?
1925 年 4 月 9 日,蒋介石在第一次东征攻下潮梅后,回到黄埔军校对入 伍生的第三次训话中,大力赞同共产主义,主张要学习苏联。他说:“我们
的三民主义,是整个的,在社会学名词中,就是‘国家社会主义’。”他还 说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都是为无产阶级奋斗以求生存的”,说民主主义的
最后一步就是共产主义。同时,他在这次训话中,说明中国革命之所以未能 成功,是因为国民党员“不遵守党的纪律,不服从党的命令,不知道我们党
员既然入了党,在党里头这个生命,就是整个儿的”。接着,他就赞扬苏联 共产党,说俄国共产党为什么成功呢?因为“俄国共产党重在纪律,又是组
织严密,他的党员服从党的命令,遵守党的纪律,丝毫不能自由的。他们为 甚么甘愿牺牲个人的自由呢?因为他们明白主义,都有决心牺牲各个人的自
由,来救全人类的自由,所以他们成功就那么快。”进而,他说:“我们要 党成功,主义实现,一定要仿效俄国共产党的办法,才能使大家知道做党员
的贡任、本分。”他又称赞俄国共产党员的自我牺牲精神,说他们把苦留给 自己,把乐让给人民,因而取得了人民的“感佩”,所以一万五千人能够治
平他一万万五千万人。
“这样看起来,无怪乎俄国共产党成功那样快,我们不能成功,真是我 们的大耻辱,倒霉!我们要实行三民主义,非仿效他们不可。”
也就在这次东征攻下潮梅后回到广州时,广州的商界代表开了一个联欢 会。在这个会上,蒋介石对夫于联合苏联、仿效苏联的问题,又发表了演说。
他说:有人说国民政府有许多俄国人在里面办事,这是共产的表示,这是谣 言。“俄国人来帮助我们,是为求中国之自由平等。因为要中国能够做到自
由平等,才可以打倒帝国主义,俄国才不至于再受帝国主义的牵制和压迫, 全世界的弱小民族才可以解放起来。”接着他又说:我们现在的党军完全是
学习俄国的军队那样编制的,这是因为“我到俄国研究赤卫军那样能守纪律, 不骚扰人民,完全是为人民做工夫的,和人民大众很相亲相爱的一一人民同
他们好,那么团结,这样的军有甚么打不胜的仗呀!所以我回国之后,就决 定了,如果使军队真个能为人民求自由安乐去打仗,真个能为党实行三民主
义去打仗,非用俄国赤卫军这种编制不可,故此实行照仿这样方法训练我们 的党军。”在广州时,蒋介石还对新兵作了一番训话,其腔调同他 4 月 9 日
对黄埔军校入伍生的第三次训话一模一样,再次提出要仿效苏联共产党。他 说:“我们要党成功,主义实现,一定要仿效俄国共产党的办法。”
再看看他对中国共产党说了一些什么话?
1925 年 9 月 9 日上午七时,蒋介石在黄埔军杖第二期毕业生大会上训话 说:“除了共产党之外,其他团体肯定我们本党真正合作革命事业的,就很
少了。”
同年 9 月 13 日,黄埔军校特别党部举行第三届执行委员会选举大会。在 会上,蒋介石针对当时国共合作的情况说:“现在我们学校里,常常有共产
党和国民党之争,我以为这种现象,适足以使我们总理在地下痛苦。国 民党员也不可反对共产党,反对共产党就易背反了总理定下来的方针和主
张。这样就是信奉三民主义,能做总理的信徒,反不如不信三民主义的好。 共产党真正革命的同志们,实在不比我们国民党少,加入了国民党,实在能
替国民党求进步求发展,促进本党的革命精神。所以总理能下这么大决心, 不为众论所动摇。并且总理说:‘如果国民党的党员,反对共产党,我便要
自己去加入共产党。”还说:“我们要晓得,‘反共产’这句口号,是帝国 主义者用来中伤我们的。如果我们也跟着唱‘反共产’的口号,这不是中了
帝国主义的毒什么?总理容纳共产党加入本党,是要团结革命分子,如 果我们反对这个主张,就是要拆散革命团体,岂不是革命党罪人?我一
个人的意思,我们国民党,现在只有左派与右派之分,不能有共产党与非共 产党之分,更不可有国民党与共产党之分,如果国民党员有这种见解,那是
无异于削弱自己革命的元气。”
二是“爱护”老百姓,“关怀”士兵。 先看看他就如何对待老百姓说了一些什么?
1925 年 2 月 9 日上午十时,蒋介石在常乎车站东,对出师东征的黄埔军 校全体官长学生士兵训话说:“我们未出发以前,在黄埔大操场,曾对大家
讲过,打仗第一要紧的是‘爱护人民’,我们革命军,是救国救民的,打仗 就是去打害国害民的敌人。”又说:“这次我们出去打仗,一定可以灭叛逆,
打胜仗,杀陈炯明,肃清东江。因为我们处处爱护百姓,百姓也处处帮助我 们。‘军队只要百姓帮忙,必打胜仗’,这句话是天经地义,不能更改的。”
还说:“我们宁可挨饿,不要到民间去抢东西吃,没有挑夫,宁可自己挑, 不要拉夫;没有地方睡,宁可露宿,不要到民间去占房子住。这才是真
正能实行三民主义、爱护人民的军队。以后希望各位更要努力,保持现在的 名誉,如有一个人骚扰人民,违犯军纪,无论官兵,都要枪毙。上自校长,
下至士兵,都是如此。”而且还一再表示:“如果本校长偷生怕死,口是心 非,不肯向前努力,这样全体官兵都可以杀我的。”
这一年 2 月 16 日,蒋介石在淡水对教导团第二团官兵说:“你们以后就 要做个真正爱国爱民的革命军,不要象外面土匪式的军队一样,来抢劫财物,
骚乱人民。”
这一年 9 月,蒋介石同汪精卫一起搞的《重征东江训诫》中写道:打胜 仗的秘诀是“1.不要钱,2.不要命,3.爱国家,4.爱百姓”,“保护百姓(不
拉夫,不抢物,不捐饷,不占屋)就是实行三民主义。反之,扰害百姓,就 是违反主义反革命的强盗军队。”
再看看他又是怎样表示要“关怀”士兵?
1925 年 3 月 7 日下午四时,蒋介石在揭阳,在黄埔军校全体官兵面前, 对在场的官兵说:“你们的穷苦困难,本校长无一时不放在心中,我自家从
白芒花以来,这十天当中,每天发烧发热,没有痊愈,我这一病,一半实在 是因孤军深入重地,你们几千生命,都寄托在我一个人身上,稍有疏忽,以
致全军覆没,所以我一定要负责,使你们安全,使你们不生病,不疲劳,不 冻饿,不然你们有人得了病,好比我自己得了病一样,所以一方面替你们处
处着想,使你们不致有些危险,免得无益的牺牲。一方面要盼望大家自己保 重身体,每个礼拜终要吃一次金鸡腊霜丸;夜间放哨的弟兄,第二天早晨终
要吃碗姜汤,发泄寒气,免得感受风寒。”同年 5 月 18 日下午五时,蒋介石 从汕头到了梅县。一到梅县,他就在梅县东校场对黄埔军校全体官兵进行了
一次训话。他说:“本校长从今天从汕头来到梅县,这一个多月,不与大家 相见了。可是我虽然同大家隔了千里多路,远在他方,而心里还是天天记在
各位同志身上,并且时时为大家想着前途的事业。”
三是“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群众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二大后,
由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发起,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大会通过 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的口号。大会
后,工人运动日趋高涨,席卷全国。当时蒋介石也看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是众矢之的,于是他俨然以一个反帝反封建的“勇士”出现,大喊“打例帝
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的口号。
1924 年中秋节时,蒋介石在黄埔军校雨操场对师生说:“现在我们生在 这个乱世,是一个最不幸的事。我们的国家,已经衰弱不堪,我们的党,也
是积弱不振,所以我们今后要特别努力奋斗,来打倒军阀,打例帝国主义, 以雪我们国家以前被人压迫的耻辱。”
同年 9 月 23 日,蒋介石对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训词说:“中国现在的情 形,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简括的说,就是由于三个势力造成的:一个是帝国
主义,如英国、美国、日本,一个是军阀,一个是土匪。这三个势力不是没 有连带关系的。比方说没有军阀,就没有人去勾结外国人,那末外国人的势
力侵不进到中国来,帝国主义便无所施其技了。没有土匪在中国作乱,帝国 主义者亦就无所藉口,他亦不能说我们中国没有自治能力,他就不能派兵到
中国来监督我们的行政和交通事业如铁路等。所以帝国主义完全要靠中国有 军阀和土匪才能生存的。但是同时中国的军阀和土匪,也要靠着帝国主义才
能生存,因为他们要帝国主义借款给他,卖枪给他,他们才能够作恶,才能 够升官发财。你要晓得,帝国主义者不单卖枪给军阀,而土匪所用的枪,亦
统统是外国人卖给他们的。所以帝国主义和中国的军阀土匪,都是有连带关 系的,可以说此三者都是狼狈为奸的。”他又说:“中国的乱源到底在那里,
无非是由于帝国主义在里面作祟。所以今日我们的革命目标就是先打倒帝国 主义。如果不能打倒帝国主义,纵然去打倒军阀,是无济于事的,因为打倒
了一个军阀,第二个军阀又可起来的。我们要把军阀之所自生的帝国主 义根本消灭,中国就会有平静之一日。这就是所谓推本穷源的道理,亦就是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