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麦克阿瑟亲历记

_9 张勇(当代)
“这是广岛”,蒂贝茨用飞机上的内部通信系统告诉其他 12 个同伴,伊 诺拉·盖伊号这时候在 26000 英尺上空,正在往上爬升,减速到每小时不到
200 英里。蒂贝茨这才第一次告诉他的空勤人员,他们将仍下一枚具有惊人 破坏力量的、完全是新式的炸弹。在此之前,即使是机组人员也在严格保密 之列。
8 时零 5 分,伊诺拉·盖伊号飞到 30800 英尺高,后面跟着观察机,离 广岛不到 50 英里。投弹手托马斯·弗雷比少校到有机玻璃机头座位就座,他
把十字标线对准了城市里的 T 字形相生桥。
下面,在这拥挤的城市里, 30 多万人中的三分之一又开始了新的一天 工作。他们在为祖国困难的战争出力,他们不知道战局的发展,也不知道等
待他们的命运将是什么,他们本身只是战争机器的一个零件。
美国在两天以前就撤下传单,警告人们在即将到来的进攻前撤出城市。 进行气象侦察的“超级堡垒”使空袭警报在黎明时响了起来,但是 3 刻钟以
前就“解除警报”了。有些人抬起头,看到远远的高空中出现 3 架飞机,没 有引起注意。人们对飞机、轰炸已经习以为常了。
“戴上眼镜”,蒂贝茨在 8 时 14 分下令。于是机上的 12 个人除 3 人外 都戴上了沉重的偏搌片护目镜。通过微微闪光的震雾,费雷比辨认出相生桥,
把轰炸瞄准器的十字标线锁定住。
扔原子弹前的最后 15 秒钟是自动计时的。8 时 15 分 17 秒,炸弹舱的门 打开了,“小男孩”立即落下。它稍稍晃动了一下,就加速向地面落去,它
所发出的超声速呼啸,传不到地面上人的耳朵里。
在距地面 1800 英尺上空,气压装置精确地触发了“小男孩”的导爆机构。 千分之一秒的一刹间,一道闪光爆发成了强光和有毁灭性能量的火球。
“我的上帝!”蒂贝茨从耳机里听到同伴们大吃一惊的惊叫。这时候, 蒂贝茨以强力俯冲,把轰炸机从扔弹区向右转去。蒂贝茨写道:
“伊诺拉·盖伊号从爆炸气浪中上升后,一朵蘑菇状烟云逐渐形成,我 们看着它开放。在蘑菇状烟云下面的情景,使我想起一壶沸滚的沥青,我再
也想不出更恰当的比喻来形容它。下面是一片黑色沸滚的东西,上面带着一 层蒸汽烟雾。”
跟在后面的两架 B—29 中的一位观察者记录道:
“突然一道刺眼的带白色的粉红色光团出现在天空,伴随着一种奇异的 震动,几乎立刻出现一股个人窒息的热浪和风,把一切卷走了。”
一位日本记者的报道记载了那朵丑恶的烟雾下面的浩劫惨状:
“火球发出比太阳表面还要热几千度的高温,它融化了花岗石,把人和 物体的影子印在地面上和残留的墙上,也没有几座建筑物在核反应的强光和
雷鸣般的冲击波下幸存下来,火光和波浪瞬息之间就夷平了广岛的中心。
几秒钟之内,数以千计的街上的和市中心的花园都被干热的浪潮烧焦 了。许多人立刻被烧死,还有许多人在地上翻滚,被烧得痛苦地叫喊着,一
切东西——墙、房屋、工厂以及其他建筑物,只要遇到爆炸气浪,都被毁灭, 残片被旋风卷到空中。
在不留下任何生机的绝对死亡地区以外,房屋在砖 瓦屋梁飞舞中坍塌。离爆心约 3 英里的地方,轻型房屋都被夷平,仿佛
都是纸板所造的。在房子里的那些人不是死亡,或者由于某种奇迹得以幸免, 但也被火焰包围。少数挣扎着到达平安之地的,后来也由于伽马射线照射过
多,一般都在约 20 天以后死亡。”
原子弹爆炸之后半小时,一种神奇的蒙蒙小雨,从万里无云的晴朗天空 开始落在残存者的头上。那些没有死或者因可怕的烧伤在极度痛苦中的人,
开始害怕这些黑色的雨点里含有更加致命的毒物。
在那漫无止境的几分钟的浩劫中, 10 平方英里的广岛被消灭了, 13 万以上的人民暴死在蘑菇云下。其中,包括关押在广岛城堡的数百名美国战 俘。
蒂贝茨上校在被炸毁的城市高空转了三圈,这时候伊诺拉·盖伊号的无 线电报务员向提尼安发回电报:“清清楚楚,一切成功。投弹后飞机中情况
正常,正朝基地返航。”
8 月 7 日,杜鲁门总统发表了震惊世界的广播声明,它宣布:
“16 小时前,一架美国飞机在日本重要基地广岛投下了一颗炸弹。它不 是一颗普通的炸弹。它的威力超过了 2 万吨 TNT。有了这颗炸弹,我们增添
了新的、前所未有的摧毁力量。这是一颗原子弹。现在,我们准备迅速地完 全抹去日本每座城市中的每个地面生产企业单位。我们将摧毁其码头、工厂
和运输系统。我们将彻底摧毁日本的战争能力。请记住,日本政府只有接受
7 月 26 日的波茨坦宣言。否则,遭到彻底灭亡的只能是日本人民。” 然而,日本政府仍然执迷不悟。连续召开的御前会议,在战与降的问题
上陷入了无休止的争论中。宝贵的时间被耽误了。日本帝国在挣扎、等待、 幻想。
8 月 8 日,苏联政府正式对日宣战,苏联红军对日本关东军发动了势如 破竹的攻势。
8 月 9 日凌晨,载着第二枚原子弹——“大块头”的 B—29 又从提尼安 起飞了。这枚核弹本来是为小仓准备的,但是,小仓城当日黎明时分气象条
件不好,厚厚的云层覆盖在城市上空。于是“空中堡垒”飞向第二个目标—
—长崎。长崎的上空也有云层。到上午 1 时,B—29 仍在空中盘旋,这时机 上的油料已所剩不多。恰好投弹手在云层中看到一个窟窿,于是,勉强把“大
块头”抛了下去,小仓幸免了,长崎作了“替罪羊”。
“大块头”本来比“小男孩”的当量还大,但是,由于长崎周围都是山, 限制了它的威力发挥。即使这样,当时也有 2 万多人葬身于蘑菇云下,整个
城市的中心被夷为平地。 两声“霹雳”终于震醒了疯狂的日本帝国。
8 月 9 日晚,皇家图书馆下面的皇宫防空洞里,闷热得令人窒息,但气 氛更使人压抑。裕仁天皇为连日来毫无结果的御前会议做最后圣断。他的声
音尖细、毫无表情。
“事实已经证明,战争不能再继续了,旷日持久的流血和暴行已超出了 帝国和人民的忍受限度。尽管波茨坦宣言的条件是不能容忍的,但是时间已
到,我们不得不容忍不可容忍的事情。”
8 月 10 日,日本驻瑞士公使奉政府指示,向瑞士政府递交一份外交照会, 希望通过瑞士政府转告美国政府,它将接受波茨坦最后通牒的条件。但是,
照会中仍提出希望能够维持日本民族的国家组织。
为了敦促日本政府无条件接受波茨但宣言,8 月 12 日杜鲁门总统命令战 略空军停止攻击,而麦克阿瑟指挥的远东空军和在日本海域的盟军舰队坚定
地继续对日本本土进行猛烈轰炸。
8 月 13 日,仅以活动于日本海域的第 3 舰队就起飞了 1000 余架次的舰 载机,对东京进行了决定性的轰炸。远东空军出动的震耳欲聋的轰炸机群更
是把对日本的轰炸推向了高潮。
严峻的现实告诉日本,任何条件、幻想都是不切实际的,无条件投降只 能是无条件!
8 月 15 日上午 11 时,几百万日本人民聚集在收音机周围。他们的表情 是复杂的,有的庄严、有的激动、有的欣慰、有的麻木。收音机里,天皇的
声音尖细、呆板而又无情感。
“朕已命政府通知美国、英国和苏联政府,帝国接受联合宣言的条款。 现在已经到了这种时候,战争形势的继续发展未必对我们有利。敌人已经开
始使用一种新的、残酷的炸弹,这种炸弹的力量确实是无法估计的。继续战 斗下去,不仅将导致日本民族的最终崩溃和灭亡,也将导致人类文明的灭 绝。”
日本帝国终于低下它那“高贵”的头。 像一座巨大的建筑物,支柱突然倾倒,整个楼房随之骤然坍塌,那些丧
心病狂的人们已完全失去理智,他们像疯狗一样四处乱窜,有人杀人、纵火,
有人跳海、剖腹。甚至有人图谋政变,刺杀政府首脑、挟持天皇。但是更多 的人们在思考、在忧虑。一群一群的人来到皇宫前,他们泪流满面,仁立徘
徊,他们在痛苦中逐渐清醒。
在战争的另一边,也发生着相反的疯狂。 同一天,杜鲁门总统宣布,太平洋战争已经结束,军队停止一切敌对行
动,放假两天进行庆祝。
从华盛顿到夏威夷,从停泊在日本海上的第 3 舰队到马尼拉麦克阿瑟的 司令部,人们沉浸在狂欢中。“整个东半球为战争的结束表现出了无法形容
的激动和兴奋”。
在第 3 舰队,那天早晨刚过 6 时,哈尔西上将接到简洁的信号“空袭暂 停”,他大吼一声欢呼,“密苏里号”战舰长鸣汽笛一分钟庆祝胜利。战列
舰的主桅上亮出“干得好”的旗子,接着各舰都挂出了同样的旗子。欢呼的 水手们立刻挤满了舰的上层,钢盔被高高地抛向空中。
在马尼拉,士兵们冲上街头,汇入了市民们的游行队伍。他们高呼着口
号,不时有人被人群高高地抛向空中。游行的队伍不约而同,从四面八方聚 集到马拉卡南宫前的广场上。
也就在同一天下午,麦克阿瑟接到杜鲁门总统的电报:“根据美国、中 华民国、联合王国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之间的协定,你被指派为同
盟国的最高联合司令。你的任务是要求并接受日本天皇、日本政府以及日本 帝国统帅部的正式官方代表们签署的投降文件。”
这是自从战争爆发以来,麦克阿瑟一直在期望、争取谋求的职位。现在, 终于得到了。无数的贺词、贺电和勋章堆在了他的面前,他感到由衷的自豪。
但是,他知道摆在他面前的任务也是艰巨的,还有大量的、危险的工作需要 他去完成。军人的勇气促使他坚定地迎向了这一新的、不同于战场上的挑战。
战争结束了。作为盟军最高司令,摆在麦克阿瑟面前急待解决的问题有 三个:一是安排数百万日本军事人员投降;二是使美军在日本本土登陆;三
是建立一个军事占领政府,以便实施波茨但宣言的各项条款。 在其后的两个星期中,麦克阿瑟和他手下的人员在马尼拉的司令部里忙
得不可开交。他总结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协议签订后他在菜茵地区领导占 领军的经验,以及他父亲当菲律宾军事总督时的经验。他为军事占领定下了
基本的方针。凭着多年来在战场上和外交中对日本民族的了解,他认为不应 该恐吓和刺激日本人,应该对日本天皇表示适当的尊敬,军事占领应该是低
调的、坚定而又冷静的。
第一步,麦克阿瑟致电东京,令其派出一个由军方高级人员组成的代表 团到马尼拉来,接受有关受降仪式的训令。由皇军副总参谋长川边中将率领 的一个 16
人的代表团离开东京,他们分乘两架涂成白色、带有绿十字标记的 飞机,于 8 月 19 日抵达马尼拉。
麦克阿瑟远远地看着他们到来,但没有去迎接,而由他的参谋长萨瑟兰 以冷冰冰的礼仪迎接了他们,萨瑟兰拒绝同他们握手,直接把他们带到会谈
地点,接着进行了一整夜的会谈。日本人按照指示交出了标明有关战俘营及 日本军事设施和海军设施方位的文件和地图。
晚上讨论的主要议题是投降书的内容和美军乘飞机进行首次登陆的计 划。一切都是按照麦克阿瑟的要求进行的。日本人很快同意了由美国事先起
草好的投降书;天皇向日本人民发表接受波茨但宣言条件的演讲;以及日本 皇军司令部安排其分散广远的部队进行实际投降的总命令。空运美军的计划 规定,于 8
月 23 日在横滨以西 20 英里的厚本机场着陆,在此之前,日本人 必须撤走在这个地区的所有部队,卸掉所有飞机的螺旋桨,并在横滨的新大
饭店安排官兵们的住宿。这一切日本人都接受了,唯有一件事有争议,他们 反对把厚木机场作为美军,尤其是麦克阿瑟总司令到达之用。
厚木机场原是“神风敢死队”飞行员的一个训练基地,神风队员们就住 在这附近。他们中的许多人拒不投降,聚众哗变,拥进皇宫。他们反对天皇
宣布日本投降的广播,他们杀死了帝国警卫队司令官,放火焚烧了铃木见太 郎首相的官邪。
日本代表团认为选择这个地方作为美军飞机降落的机场太危险了。麦克 阿瑟手下的参谋人员起初也反对这样做,但是,在麦克阿瑟的坚持下,他们
只好都同意了。但是,在登陆日期上,日本人请求推迟 3 天,以便能有更充 分的准备时间。最后,确定为 8 月 26 日前完成一切准备工作。一切协议达成
后,日本代表团返回了东京。
麦克阿瑟挑选艾奇伯格的第 8 集团军作为美军在日本登陆的先头部队。 艾奇伯格把这一任务交给了驻扎在冲绳的第 11 空降师和第 27 步兵师。战略
空军借给他们 300 架巨大的四引擎 C—54 型运输机,以将部队从冲绳运往日 本。
麦克阿瑟将同第一批占领军一同出发的消息使艾奇伯格大吃一惊。他竭 力劝说麦克阿瑟取消这一冒险行动,但没有成功。最后,艾奇伯格请求麦克
阿瑟推迟两天行动,以确保控制形势。但是麦克阿瑟坚定地回答说:“我比 你晚 2 小时动身!”
大自然妨碍了这一计划的执行。一场强台风横扫日本本岛,迫使登陆从
8 月 26 日推迟到 28 日。这中间发生了一个小插曲,使得首次着陆日本的美 国军人不是第 11 空降师的人了。
8 月 27 日,一艘美军航空母舰上的一个年青鲁莽的海军飞行员无视命 令,只身一人驾机在厚木机场降落,成为踏上日本国土的第一个美国军人。
他强迫惊慌失措的日本人书写并挂起一幅标语牌:“欢迎来自第 3 舰队的美 军”。
8 月 30 日,天气开始晴朗起来。上午 6 时 30 分,艾奇伯格乘坐自己的 飞机离开冲绳。一路上,他的心里忐忑不安,他知道麦克阿瑟就在他的飞机
后面不远,他的责任就是确保这一喜气洋洋的时刻不会变成一场悲剧。
5 个小时后,艾奇伯格到达了厚木机场。这时,第 11 空降师的先遣部队 已经先期到达,他们分散在机场的各个部位。严密注视着周围的动静。当艾
奇伯格走下飞机时,他注意到机场上十分平静,除了每隔几分钟就有一架美 军运输机轰鸣着冲下跑道外,周围没有任何活动的物体,他轻轻地舒了口气。
麦克阿瑟和他的总司令部的随员们乘坐“巴丹号”C—54 型飞机是从马 尼拉出发的。一路上,麦克阿瑟镇定自若,如同过去飞往一个战区,去指挥
一次大的战役行动一样,他手中拿着他的玉米棒芯烟斗,在机舱的过道里踱
来踱去,不时向他的作战秘书惠特尼口授一些指示:
“首先摧毁军事力量然后建立一个代设制政府机构赋予妇女选 举权释放政治犯解放农民建立自由劳工运动鼓励自由经
济废除警察镇压制度建立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制度分散政治 权力。”
在飞行的最后 30 分钟里,麦克阿瑟小憩了片刻。在梦中,他仿佛看到了 第一次到达马尼拉的情景。当富士山出现在视线里时,惠特尼唤醒了他,麦
克阿瑟从机窗向下望去,浑圆的山峰就在机翼下,除了山峰上少量积雪发出 耀眼的白光外,山下一片葱绿,天空碧蓝得像用水冲过一样。他轻轻地发出
了一句感叹:“富士——真美啊!”
飞机开始倾斜,向厚木机场落去。这时,飞机上的人屏住了呼吸,严密 注视着下面的一切。惠特尼记下了当时的感受:
“我们以比树梢高不了多少的高度盘旋在机场上空,当我眺望机场和关 东平原的连绵的土地时,我可以看到无数防空炮位。我不禁想起日本人在战 争中的所作所为。
战争是没有正式宣战就开始的;各地日本士兵几乎都拒绝投降直到战 死,连通常的战时法规都不遵守;他们经常布设种种可怕的陷呼。
我想在这里很有可能发生一次最后的高潮行动。高射炮在这个射程内不 可能打不中目标。难道‘死亡’这个战争的贪得无厌的怪物在成千个战场上
放过麦克阿瑟只是为了到最后才杀伤他吗?我屏住呼吸,我相信全世界都在 屏住呼吸,注视着这里的一切。可是,一如既往,他是对的。他对东方人了
如指掌,他太熟悉日本人的性格了。他相信日本人不会这样盲目地与死赌博。 他熟悉并信任这种所谓“武士道”的传统骑士气概的民族精神。”
下午 2 时 19 分,闪闪发光的“巴丹号”在厚木机场的跑道上徐徐滑下。 美军军乐队奏起了音乐,机场上一派肃穆,麦克阿瑟出现在机场门口,他戴
了一顶军便帽,一副太阳镜,玉米芯烟斗含在嘴里。他在机舱门口停了一二 秒钟,举目张望,天空碧蓝,点缀着朵朵白云,阳光洒在机场上,混凝土跑
道和停机坪由于热而闪烁着微光。机场上停着数架美国运输机,先期到达的 先遣部队守卫在机场上。
艾奇伯格跑步向前,向麦克阿瑟敬了礼。麦克阿瑟不慌不忙地步下舷梯, 像一名演员走向舞台中心一样,周围记者们手中的镁光灯频频闪动。他走到
艾奇伯格跟前,握着他的手,用平静的口气低声说道:“噢!鲍勃,墨尔本 到东京真远,看来这条路终于走到头了。”
一队事先准备好的车队早已等候在机场上了。这些汽车全部破烂不堪, 有的缺一只车灯,有的没有车窗玻璃。这已经是日本人能力驶入横滨之行凑
起来的最好交通工具了。麦克阿瑟登上了一辆出厂年份不明的林肯牌汽车。 其他军官也都在那些破旧的汽车行列里找到了各自的座位。20 名全副武装的
高大英俊的美国士兵爬上了一辆卡车,他们负责麦克阿瑟的保卫工作。
沿途,美国将军感到很纳闷,在路上排成长行的士兵都把背对着车队, 这些士兵足有 2 个师团,3 万人,后来,他们才得知,这是一种尊敬的礼仪,
平常只是为天皇使用的。在今天这种场合下,使用这一礼仪,除了表示尊敬 和隆重以外,也许还用另外的目的——防止有人图谋行刺。
横滨似乎已经变成了一座鬼城。这个曾经有百万人口的繁荣城市,现在 到处是瓦砾废墟,居住在这里的日本国民现在是饥肠辘辘,一个个面容憔悴,
麻木不仁。街道上,商店的门关得紧紧的,百叶窗都拉了下来,人行道上也 没有几个行人。
车队沿着空旷的大街来到新大饭店,这是东京湾在战火中幸存下来的几 幢宏伟的建筑之一。麦克阿瑟正式进入东京之前,首先要在这里住一段时间。
旅馆的经理和工作人员几乎都匍伏在前厅里迎接麦克阿瑟一行。
经过七八个小时的空中飞行和这两个小时的汽车颠簸,麦克阿瑟和随员 们早已又累又饿,他们立即赶往餐厅。服务人员早已为他们准备好了火腿、
牛排,还有牛奶、面包。麦克阿瑟坐下后就抓住一块牛排放进嘴里,惠恃尼 禁不住想夺下他手中的食盘,想尝一下看日本人是否放了毒,但他终于没有
这么做。接着,他自己也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就这样,麦克阿瑟以令人难以置信的方式进入了日本。1946 年 9 月 27 日,美国驻英国大使奥尔德智在一封私函里写道:
“英国首相丘吉尔先生访问美国时,在离开纽约前夕的晚餐中,我很荣 幸地坐在首相旁边。晚餐过程中,丘吉尔问我说:“哪一位将军在这次战争
中真正表现出了杰出的风采?”还未等我回答,他接着说道:“只有麦克阿 瑟将军阁下,在数百万日本军队尚未解除武装之时,只派少数的先遣人员,
轻车简从地到了日本,真正表现出了杰出的军人风采。我想,美国人民和全 世界人民都是这样认为的。”
日本学者数尾川在他的杰作《美国进入日本》一书中写道:“这显示了
他本人的冷静和勇气,更重要的是显示了他对日本民族信任的良好意愿。它 是彻底解除日本人恐惧心理最成功的一场心理战。从那时起,可能存在过的
对美国人进行疯子式攻击的任何危险,都随着日本人的一片赞羡和感激而消 失了。”
在其后的两天中,麦克阿瑟一直在新大饭店中避门不出。在此期间,美 国步兵和陆战队乘飞机和舰船大批开进日本。所有人最关心的是盟军战俘的
命运,希望尽快解放他们。在日本本岛大约有 35000 名战俘,美军在日本一 登陆,这些战俘就从日本兵营中零零星星地出来了。两周内,大多数战俘被
集中起来,办完手续后,就用船或飞机送回了国内。
战俘中,职务最高和最有名的是两名将军,一名是放弃科里吉多而投降 的美国将军乔纳森·斯金尼·温赖特,另一名是在新加坡投降的英国将军阿
瑟·F·琅西瓦尔将军。他们原先被监禁在中国东北的沈阳,后经重庆空运到 马尼拉。麦克阿瑟亲自下令要他们参加“密苏里”战舰上的受降仪式。因此,
8 月 31 日,他们乘飞机来到了日本。 两位在巴丹和科里吉多困难的日子里朝夕相处的老兵的重逢,是十分感
人的。 那天,麦克阿瑟刚坐下来就餐,副官报告说,他们已经到达。麦克阿瑟
立刻站起来向门厅奔去,在他到达门厅之前,门被打开了,温赖特就站在那 里。他面容惟翠,老态龙钟、眼睛深陷,脸颊上布满了小坑,头发雪白,皮
肤看起来像旧皮鞋面。他的满是榴折的军服挂在那瘦得几乎没有肉的身上, 仿佛是旧衣店里的衣裳架子,他柱着一根手杖,步履艰难地向前挪动了两步,
抬起右手,准备向面前的老上司敬礼。
没等温赖特的手抬起来,麦克阿瑟抢上一步,一把抓住了他的手,半拥 半抱地搂住他的肩膀。激动的泪水已挂满温赖特的面颊,他勉强笑了笑,张
开嘴,试图说些什么。但是,他的声音哽咽了,一句话也没说出来。
三年来,温赖特一直为放弃科里吉多而自责,他感到无颜面对这位老上 司。麦克阿瑟邀请他和珀西瓦尔将军共进晚餐。在餐桌上,温赖特流露出他
对军队和科里吉多的老部下的深深依恋,他认为自己再也不会被委以现役指 挥权了。
麦克阿瑟感到大为震惊,“吉姆啊!”他含笑对温赖特说,“只要你愿 意,你原来的军还是你的。”这时,温赖特脸上终于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正式受降仪式定于 1945 年 9 月 2 日在第 3 舰队的旗舰“密苏里号”上举 行。在此之前,所有参加投降仪式的大人物开始集结在东京湾。
8 月 28 日,哈尔西庞大的第 3 舰队共 383 艘舰只开进了东京湾,这些巨 大的战列舰、航空母舰、巡洋舰、驱逐舰和登陆舰,在东京湾的海面上排列
成一排排,它们灰色的侧影仿佛构成了一座雄伟的海上城市,这是向惨败的 日本帝国显示美国的威力。
第二天,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上将乘一架水上飞机,从关岛飞来,在
“南达科他号”战列舰上升起了他的旗帜。接着,英国海军以“约克公爵号” 为代表赶到东京湾,舰上飘扬着英国远东舰队司令布鲁斯·弗雷泽海军上将
的旗帜。中国、苏联、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代表也先后赶到。
然而,对于日本一方来说,物色代表的事却颇费了一番周折。没有人自 愿来承担这份不光彩的工作。
新首相东久选亲王是天皇的叔父,因此被认为是不适当的。其次的人选
是近卫亲王,他是副首相,是政府中掌握实权的人物,但他回避了这一痛苦 的考验。最后,任务落在了外相重光葵身上。他曾在东条内阁后期以及随后
的小矶内阁时期两度出任外相,是对这场战争早就持有冷静态度的少数几个 官员之一。战争后期,他也为尽早结束这场战争做过很大的努力。当他接到
作为首席代表签署投降书的敕书时,尽管也认为这是一项非常痛苦的工作, 但还是欣然接受了。
大本营陆军参谋长梅津美治郎将军被指定为副代表,他接受这一任命就 十分勉强了。直到最后他还反对结束战争行动,加上他又生来是一位下命令
而不提请求的军人。据说,他被推荐担任这一职务时,气得脸上发白,直接 了当地回答说,如果强迫他这样做,他就立即剖腹自杀以示抗议。最终还是
由天皇亲自出面进行劝喻,他才答应尽职。
为了预防不测,两位代表的委派直到最后时刻才通知新闻界。九名随员 的姓名根本没有发表,因为执事官员反对这样做。当然,这些姓名早就报送
盟军当局,并得到了他们的批准。
9 月 2 日是星期天,天空阴沉沉的。日本代表团一大早就从东京出发, 前往他们认为那是日本民族屈辱的地方。代表团成员之一,加濑俊一记叙了
当时他们的心情:
“对于 9 月初来说,天气意外地凉爽。天空阴沉,乌云低压。早上 5 时 左右,我们离开东京。我们一行 9 人,除代表政府的外务相重光葵和代表大
本营的陆军参谋长梅津美治郎将军两位代表外,其中有 3 人分别来自外务 省、陆军部和海军部。以两位代表为前导,我们一行的车辆在被炮火炸烂的
崎岖不平的公路上全速驶向横滨。
沿着公路,我们所能看到只是一片连绵不绝的废墟和断垣残壁,而这里 曾一度是拥有大量兵工厂的繁华市镇,死亡和荒芜的可怕情景足以便我们不
寒而栗。然而,这些废墟残迹也许就是我们即将参加的这场令人心碎的悲剧 合适的前奏吧,难道人们不正是要为一个覆亡的帝国去寻找坟墓的悲痛欲绝
的人吗?这些东西还严酷地提醒我们:一个民族从迫在眉捷的毁灭的边缘上 得救了。
由原子弹造成的浩劫的情景难道还不足引以为戒吗?战争的废墟和投降 的耻辱放在我内心的机杼上组成了一幅痛苦与悲伤的异样织品。一路上行人
稀少,也许还没有人认出我们,我们的行程极端保密,以防公众注意,唯恐 过激分子企图用暴力对我们进行阻拦。”
一个小时后,这一行人来到了横滨。就在这一天,第 8 集团军的先头部 队在这里登陆了。日本代表团的车队缓慢地前往港区,所经过的大街都由持
着明晃晃刺刀的美军士兵严密警戒着。在县知事公署,他们稍作休息。在那 里,所有汽车引擎盖上的旗子全被取了下来,军官被要求解下随身佩带的军
刀。“外交官无旗,军人无刀”。就这样,他们默默地继续赶往码头。
港口停泊着四艘驱逐舰,它们的桅杆上分别悬挂着标明从 A 到 D 字母的 白色牌子。日本代表团被指定登上标明 B 字的那一艘。这是一艘在太平洋战
争中立过多次战功的“兰斯多恩号”战舰。
当战舰驶出港口时,日本代表团的成员们看到远处海面上一列又一列的 灰色战舰,有重型的、也有轻型的,以庄严的阵式停泊在那里,这就是声势
浩大的盟国海军的壮丽行列。而今它们在这个被征服的海面上抑制着自己的 迅猛雷霆,像安详的海岛飘浮着。这里弥漫着一种节目的愉快气氛。
再往前就可以看见“密苏里号”战舰雄伟的身躯了,它锚泊在离海岸大 约 18 英里的地方。这艘 45000 吨级的战舰高于这一壮观舰群的其他舰只昂然
屹立着,星条旗在桅杆顶端迎风飘扬。这不是一面普通的国旗,它是美国命 运的映照。 1941 年 12 月 7 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时,它曾在美国国会大厦
上空飘扬过。现在这一面有着特殊经历的旗帜又在胜利的喜悦中升起来,用 来纪念这一伟大的日子,它表示一段历史的结束。
美国军人很会安排这些历史的象征。 1853 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曾率 领一队美国军舰到达东京湾,就在那时,日本帝国封闭的门户被西方撬开了。
现在正好是一个世纪差八年,他们又把当年佩里旗舰上悬挂的那面星条旗从 海军学院的博物馆里空运到这里。现在这面旗帜正醒目地悬挂在后面甲板上
铺着台面呢的桌子上方的舱壁上,正式投降书将在这张桌子上签署。
在日本代表团到达之前,驱逐舰已把盟国的将军们一一运渡到“密苏里 号”上。同行的还有世界各国的新闻代表,其中也包括日本的新闻代表。现
在他们正穿着式样不同、颜色各异的制服,按照军衔的高低分成前后三排站 在甲板上,他们的面前是那张铺着台面呢的桌子,桌面上摆着白色的投降书
和一个自来水笔架。这些将军们的制服上佩戴着各种勋章和绶带,于是红色、 金色、褐色和橄榄色等耀眼的五颜六色,映得走廊甲板生气勃勃。
给这种场合增添节日似的欢乐气氛是那些记者们,他们有的手中拿着长 长的麦克风,有的端着照像机,寻找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利地点。在甲板的远
处舰桥上、桅杆上、炮塔上,在每件东西和每块可利用的地方上,挤满了水 手们,他们都想目睹一下这一历史时刻。
8 时 56 分,这一历史性仪式的帷幕拉开了。 日本代表团换乘的摩托艇靠近了“密苏里号”,他们顺着陡峭的舷梯爬
向甲板,打头的是重光葵外相,他吃力地拄着拐杖,好像每爬上一层台阶都 要呻吟一下。大约 15 年前在上海,他的一条腿被炸弹炸断了,他拖着一条假
肢,因此行动起来更加困难。在一片军人制服的大海中,他戴着丝绒礼帽, 穿着大礼眼,正是被战败的日本老百姓的可怜的象征。日本代表团的 11 人登
上甲板后,默默地站成三排,与对面盟军代表神采飞扬的将军们隔着那张桌 子对视着,这一刻对于他们来说是最难熬的。加懒俊一写道:
“当我们出场时,我觉得我们正在受披枷戴锁之刑。千万只眼睛像千万 支火箭疾风暴雨似地射向我们,我感到它们的锋芒射入我的身躯,造成肉体
上的剧痛。我从来还没有体会到瞪着的眼睛的目光能这样厉害地伤人。
我们就像一群后悔了的孩子那样等待着令人敬畏的教师,在众目睽睽之 下立等了几分钟。我企图极其镇静地保持战败者的尊严,但那是不容易的,
每过一分钟犹如过了几个世纪。
我抬头看见附近墙上画着一些小小的太阳旗,这是我们的国旗,在数目 上显然同这艘战舰人员所击落和击沉的飞机和潜艇相符。当我试图数这些标
志时,眼泪从喉头升起,迅速地积聚到双眼,把它们充满了。这时我简直不 忍看了。那些没有载入史册的英雄们,他们是一些愉快而勇敢地向死亡挑战
的年轻的孩子们。他们正像樱花,我们民族的象征,突然盛开得五彩缤纷, 但同样快地凋谢了。今天,他们的灵魂向下望见我们的投降场面,看到的是 什么呢?”
这时,扩音器里传来了一位牧师进行祈祷的声音,接着军乐队奏起美国 国歌《星条旗》,投降仪式正式开始。麦克阿瑟从舰舱中从容地走了出来,
站在一排麦克风前面,开始了他的演讲:
“参战大国的代表们: 我们今天聚集于此,缔结一项庄重的协定,俾使和平得以恢复。不同理
想和观念的争端已在世界战场上决定,所以不用我们来讨论与辩论。我们在 这里代表着世界上大多数人民,而不是怀着猜疑、恶意和憎恨的精神,来此
聚会。在这个庄严的时刻,我们将告别充满血腥屠杀的旧世界,迎来一个十 分美好的新世界。我们在这个新世界中,将致力于维护人类的尊严,实现人
类追求自由、容忍和正义的最美好的愿望,这是我真诚的希望,这也是全人 类的共同希望。”
麦克阿瑟的演说仅用了几分钟,他接着要求日本人首先签署文件。 外交大臣重光葵第一个走过来,这时出现了一个尴尬、甚至紧张的时刻。
他慌慌张张地摘下帽子、手套,放下手杖,似乎不知该在哪里签名。 麦克阿瑟用低沉的声音发了话:“萨瑟兰,告诉他在哪里签名。”瑟萨
兰走到前面,指出他应该签名的地方。终于重光葵用颤抖的手吃力地写下了 自己的名字。这时,时间是 9 时零 4 分,战争从此时正式结束了。
接下来签名的是梅津,依次麦克阿瑟将军代表盟国于 9 时零 8 分签了字。 他一共用了六支钢笔,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写。后来,他把这些笔分送给了
别人,给了温赖特一支,给了珀瓦西尔一支,给了西点军校一支,留一支给
“密苏里号”,还有一支送给了杜鲁门。当然,他也给自己留下一支,这是 琼的红色自来水笔。
尼米兹代表美国政府签的名。接下来依次签名的是英国、中国、苏联、 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荷兰、新西兰的代表。
所有代表都签完字后,麦克阿瑟缓慢地宣布说:“让我们祈求今后全球 恢复和平,愿上帝永远保佑和平,仪式到此结束!”
这时天空转晴,阳光透过云层照耀着大地。天边原有的连续不断的嗡嗡 声,这时变成震耳欲聋的隆隆声,一群飞机列队出现在眼前,掠过战舰上空, 有 400
架B—29 轰炸机和 1500架战斗机以最后敬礼的姿势参加了这次空中的 壮丽行列。
飞机的轰鸣声消失后,麦克阿瑟走向另一个麦克风,向全世界发表了一 番意味深长的广播讲话:
“今天,枪声平静了,一场大悲剧结束了,一次伟大的胜利赢得了,天 空不再下降死亡之雨了,海洋专为贸易交往使用了。人们在阳光底下可以挺 胸行走了
神圣的使命已告结束。我在向你们,向全世界人民报告此事时,我是在 代表成千上万沉默的人们在说话,他们在丛林中、海滩上。太平洋的深处永
远沉默无言地躺下了;我代表千百万返回家园接受未来挑战的无名勇士说 话,他们为把未来从灾难的边缘拯救出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当巴丹和科里吉多被乌云笼罩的时候,全世界都生活在恐怖之中,民主 世界处于全线守势,现代文明在危难中战栗。当我回顾从那里起程的漫长而
曲折的道路时,我要感谢仁慈的上帝,是他给了我们赢得胜利的信心、勇气 和力量。我们尝到过失败的痛苦,我们也享受了胜利的喜悦。从二者中,我
们懂得了决不允许再出现倒退。我们必须前进,在和平中保持我们在战争中 赢来的东西。
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取得了胜利,但是胜利的过
程也引起了人们对我们今后的安全和文明生存的巨大关切。随着科学发明的 不断涌现,战争力量的毁灭性已经到了要求我们改变传统战争概念的程度。
人类有史以来就一直在追求和平军事同盟、力 量均势、国联,所有这一切都接连失败了,只剩下了借助残酷的战争这
唯一的一条道路。我们握有最后一次机会,如果我们现在不建立一种更伟大 更公正的制度,世界大战还将会来临。
这实质上是一个神学问题,涉及到精神复活和人类个性之完善。这一切 都是与过去两千年中,我们在科学、美术、文学及所有物质文化领域中几乎
无与伦比的发展同时进行的。如果我们要想拯救躯体,就一定要拯救精神。
” 麦克网瑟滔滔不绝的讲了半个多小时。最后,日本人终于拿到了一份投
降书的副本。就在他们被允许可以离开时,发生了一件事,使得这一隆重的 仪式略微有些失色。他们发现文件上出现了错误,加拿大代表以及随后的代
表们的签字都签错了地方。萨瑟兰将军只得赶紧纠正这一错误,这些代表们 重新签了字。这一小插曲也多少使得这一庄严的仪式带上了一些戏剧性。
现在,日本的代表们已经不是敌人了,与来的时候气氛大不一样,他们 在离开后甲板时,受到了美国海军的礼遇。麦克阿瑟为了表明日本代表们的
新身份,命令日本代表所乘的驱逐舰,以咖啡和香烟招待他们。
同盟国的将军们也走进了“密苏里号”宽敞的餐厅里。这里,哈尔西早 已为他们准备好了咖啡、炸面饼圈。遗憾的是,美国海军是禁酒的,不可能 敬香槟酒了。
此时,正该是举杯庆贺的时候。
第十四章 军事占领
△星条旗在东京升起
△麦克阿瑟:我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我也面临着一生中最困难的境地
△从“迂回攻击”开始
△把天皇划出战犯名单
△麦克阿瑟:给我面包,或者给我子弹
△麦克阿瑟:日本士兵也是军国主义的受害者
△东条英机:希望再吃一顿日本饭,再喝一杯日本酒
△把山下奉文和本间雅睛送上绞架 投降仪式后,麦克阿瑟并没有立刻动身前往东京,他和他的总司令部在
横滨的新大饭店又住了一个星期。像过去每次成功地实施一次大的战役行动 后一样,他需要一段时间休整,以便平静一下自己激昂的情绪,并从思想上
为下一战役作好准备。对于盟军总司令而言,尽管这一切还仅仅是一个起步, 但是这一步是非常成功的。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有了这一成
功的开端,他对今后的一切更加充满了信心。因此,这一段时间他一直处在 兴奋的回味中。后来,在回忆录中他写道:
“在试图回忆我准备接受远东强大的军阀投降的情绪和感受之际,我希 望我的笔是由一位如此熟谙文辞的人所挥动的,以使得那些文辞一经我的呼
唤就以满足理性、历史和解释根源的措词来表达我的感情。
那一天,天空是被薄雾和浮云遮蔽着的,是否有过在浮动的天空的衬托 下以孤零零的树木点缀着的东京岸边?是否有过从什么荒野山谷内的上游倾
泻而下疾奔入海的流水声音?是否有过蜜蜂在上面嗡嗡响着的田野?这一切 我都记不得了,但我确实记得我在我国的辉煌胜利中所感到的全面的自豪。
这胜利前景看来的好像是通过乐观的青春之门所看到的那样在闪烁着。”
作为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兵,他在内心上与士兵是相通的。在这辉煌胜利 的顶峰,他不能不想起那些跟随他冲锋陷阵,尤其是那些长眠于地下的将士
们。每当他闭上眼睛躺到床上时,脑海中就浮现出过去的一幕幕:在巴丹的 散兵坑、科里吉多的炮洞;那些在陆地上、海上、空中,在沼泽地里、丛林
中、炎热的沙滩上、冰冻的海水里,在弹痕累累的道路上、没膝的泥泞中、 湿淋淋的壕沟里倒下的将士们一个个又浮现在他的脑海,使他不能不黯然神
伤,有时不禁老泪纵横。
当然,这几天里麦克阿瑟考虑得最多的还是盟军司令官今后的职责。新 大饭店六层那铺着猩红色地毯的走廊不断传来他沉闷的踱步声。他嘴上仍叼
着那根玉米芯烟斗,不停地踱着。点上,点了又熄。火柴划了一根又一很。 有时直到凌晨一二点钟,那沉重的踱步声还在楼道中回响着。
他在回想着、在思索着。 对于军事占领,麦克阿瑟并不陌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他曾作为
彩虹师团司令在莱茵河西岸驻防。他亲眼看到以前那种军事占领形式所造成 的根本性的弱点:文官权力为军事权力取代,人民失掉自尊和自信,不断占
上风的是集中的专制独裁权力而不是一种地方化的和代议制的体制,在外国 刺刀统治下的国民精神状态和道德风尚的不断下降,占领军本身由于权力弊
病渗入他们队伍之中,并产生了一种种族优越感而不可避免地堕落下去。
他清醒地意识到,任何占领状态持续过久,或因为开始时的不小心,一
方就会变成奴隶,另一方则会变成主人,结果将是不幸的。 还是在西点军校时,麦克阿瑟就认真研究过亚历山大、恺撒和拿破仑等
人的传记。尽管这些名将无疑都是伟大的,但作为占领军的领袖,他们又都 无疑犯过重大的错误。从这些伟人身上,麦克阿瑟得出结论:几乎所有的军
事占领都孕育着未来的一场新的战争。
他还回忆起早年他父新曾给他说起过的教训,这些教训是老麦克阿瑟在 任菲律宾军事长官时积累的。现在对于这位儿子来说,这些教训是最珍贵的 了。
这期间,麦克阿瑟看到一份材料,使他对自己的所做所为感到十分欣慰, 同时,对未来怎样行使占领军司令的职责在心理上也更有底了。
这份材料是日本战时最后一位内阁首相铃木见太郎写的。他这样写道:
“作出投降决定时,我的心情是平静而安详的。我周围的人感到十分担心。 有人坚持认为要进行谈判以便取得盟国关于维护我国体制的明确保证。但这
样一个主张实质上是说不通的,我不愿费时去提它。我认为,我们是战败者, 只要我们承认我们战败,唯一要做的果断的事就是凡事听命于战胜者,自古
以来军事上的传统就是如此。关于要做什么,我有一个绝对的信念,那就是 信赖敌方指挥官。
‘武士道’并不是日本的专利品,它是全世界的准则。把已经投降的对 手当作你这一方的入伍者而加以保护,这是武士道。我并不了解麦克阿瑟将
军的品格,但我作为一个军人坚信这种军人的精神。因此,尽管在那些日子 里存在着种种因害怕和不了解而产生的令人担忧的谣言,但我毫无忧虑。在
这方面天皇陛下的感觉和我一样。众所周知,天皇陛下从无怀疑他人之意。 他甚至还嘱咐我要信赖敌人,凡事让他们去安排。”
日本民族在战争中的表现是残忍的,但它也有其诚实的一面,麦克阿瑟 认识到这诚实的一面正是自己行使职责的基础。他在心里对自己说道:世界
形势的潮流可能有涨有落,古老的帝国可能死亡,新的国家可能诞生;同盟 可能发生、发展、衰落和消亡。但经济的增长和繁荣,社会的公正与和平,
是人类的共同目标。在把古老的日本帝国导向这正义之途中,自己要发挥出 史无前例的作用。
经过一段时间平静和思索之后,麦克阿瑟决定动身前往东京,去行使自 己的职责。9 月 8 日,他的车队出发了。从横滨到东京 22 英里的路使他再次
目睹了战争所造成的悲惨景象。
城镇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废墟,几乎没有一幢完整的建筑。街道上到处是 碎砖、烧得黑糊糊无法分辨的东西以及巨大的弹坑。硝烟虽然已经散去,但
空气中仍然弥漫着一种焦糊的气味。田野里一片荒芜,在这收获的季节里并 无多少庄稼可收获。一块块整齐的田地里长满了蓬乱的蒿草,一路上不仅很
少见到行人,就是连生灵也很少见。偶尔见到几个匆匆赶路的人,一律穿着 破旧的军服,满脸憔悴的样子,一看便知道是从军中刚遣返的老兵。
座落在东京繁华地段的美国大使馆,是建于胡佛总统时代的一处巨大而 豪华的建筑。它占地有二个足球场那么大,前后三幢建筑,中间还有一个不
小的花园。现在,除了使馆的办公大楼一角被炸塌外,其他建筑都完好地保 存了下来,这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
麦克阿瑟的车队直接驶进使馆的大院。第 11 主降师的一支仪仗队已在院 内排成了检阅队形。麦克阿瑟在军乐的伴奏下钻出他的汽车,健步登上遭到
轰炸的办公大楼的台阶。 站在台阶上,麦克阿瑟转身对艾奇伯格说的第一句话是:“把我们的国
旗展开,让它在东京的阳光下光荣地飘扬吧!”
这面国旗仍然是 1941 年 12 月 7 日在国会大厦上空飘扬的那面,天前, 它飘扬在“密苏里号”战舰上。现在它又飘扬在了东京的上空。
随着国旗的升起,《星条旗》国歌激荡在大使馆的院子里,传向了东京 市区
艾奇伯格回忆说:“在那一大群军人中,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麦克 阿瑟紧紧地盯着星条旗,眼眶里闪现出晶莹的光。”
是的,通往东京的漫长路程终于走到了尽头。
大使馆最后面那幢建筑被选作麦克阿瑟的私人官邸。战争期间,日本人 没有占领美国大使馆。自从美国外交官从日本撤出后,这里就一直空着。因
此,使馆里到处都是乱糟糟的,灰尘积有寸把厚,家俱早已破烂不堪,许多 房间地板上的积水没及脚踝骨。
麦克阿瑟在这乱糟糟的家俱中涉水而行,到处察看了一下。艾奇伯格的 士兵正在加紧收拾房间。忽然,他在一个房间的墙壁上发现一幅完好的乔
治·华盛顿的画像,这使他十分激动。他后来写道:“它使我激动得难以言 表,它竟能在那里静静地等候着美国武装力量的到来,这似乎是非常合适
的。”后来,他把它重新装帧了一下,挂在办公室的墙上。
收拾使馆还需要几天的时间,麦克阿瑟在东京找了一处临时住宅住着。 渐渐地,战前使馆的佣人和花匠们都陆续地回来了,他们小心翼翼地从后门
进出,采办各种生活用具。花匠们则很快从外面移来各种花草,不久使馆里 就出现了新的生机。到 9 月中旬,使馆已收拾得可以往人了。于是,麦克阿
瑟派人去马尼拉接自己的家眷。
琼带着小阿瑟和阿珠还有一位家庭教师于 9 月 19 日乘飞机到达厚木机 场。那天麦克阿瑟亲自去机场迎接,他没有带任何武器,同去的只有一个司 机。
看见沿途有日本士兵在执勤,琼不禁担心地问丈夫“安全吗?”麦克阿 瑟回答道:“绝对安全”。
就这样,麦克阿瑟又在东京安下了新家。由于使馆的办公大楼被炸毁了, 麦克阿瑟只得在使馆附近东京商业区选了一幢大厦作为他的司令部,这本是
一家日本保险公司的办公楼。后来,人们都把这幢大厦称为“一号大楼”。 这座楼的对面就是天皇皇宫的护城河,皇宫已在轰炸中烧成一片废墟。
麦克阿瑟的办公室设在这座楼的六层。考虑到他所处的地位,他的私人 办公室是简朴的。这是一间胡桃木镶壁,带空调的小房间,以前这是间储藏
室,只在一面没有门的墙上有一扇窗户。屋中的摆设有一套“皱皱巴巴、垫 得又软又厚的皮面沙发”,以及一张普通的桌子,上面盖着绿呢台布,有一
个正面是玻璃门的书橱,内装军事条例等一类书籍,还有一张烟桌,上面放 有 50 个烟斗和一个烟丝碗,屋中没有电话。墙上除了挂有那张华盛顿的画像
外,旁边还有一张林肯的画像,画像下面是一张字幅:
“假如要我去解释——不要说去回答——所有对我的攻击,这个铺子还 不如关了去干别的生意。我尽全力去干我知道怎样干和我能干的事情。我打
算这样一直干到底。如果结局对我是美满的,别人攻击我的话就一文不值。 如果结局对我是悲惨的,即使十个天使担保我是正确的也无济于事。”
一切都是这样简单,这与他过去在马尼拉的办公室相比,真是有天大的 差别。
就是在这里,麦克阿瑟开始了他作为占领军司令官的烦琐的、创造性的 工作,直到 5 年后他被解职,离开东京。
在美国乃至世界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位将军像麦克阿瑟在战后的日本 那样被赋予如此重大的责任。德国被分成四个占领区,而日本仍是一个完整
的国家。作为盟军最高司令官,年已 65 岁的麦克阿瑟是一个拥有 7500 万人 民的国家的绝对统治者,他是独裁者,是殖民地总督,是日本幕府时期的将
军,是沙皇——他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然而,他面临的又是一场最严峻的挑战,这种挑战是过去他所经历的任 何一场战役都无法比拟的。
从历史上说,也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及其人民遭受过比日本在战争结束时 受到的更彻底的破坏,从 1931 年的“九·一八”事变起,连续 14 年的侵略
战争,尤其是战争后期遭受的毁灭性轰炸,使得日本的工业和经济基础彻底 崩溃。一半的城市变成废墟,三分之一的工业被毁灭,在海外 600 万士兵和
百姓开始回国以前,国内的 7000 万居民已经处于饥饿的边缘了。
日本本上缺乏铁、煤、金属、棉花、石油等几乎所有的工业和生活必需 品。过去日本经济的发展和军力的支撑主要靠商业和贸易以及战争中的掠
夺。澳大利亚的羊毛,美国的棉花,马来西亚和印度东部的橡胶、锡和石油, 中国大陆的煤和廉价的苦力
现在,这一切都断绝了,经济的支柱毁坏了。 然而,日本遭到的还不仅是军事的溃败,不仅是军队的覆灭,不仅是工
业和经济基础的崩溃。 许多世纪以来,日本人一直崇尚战争和武士,他们自诩为太平洋地区天
生的武士。过去,日本武力的不断胜利,也使他们确信自己是不可战胜的。 因而,日本文化的整个拱的拱门顶石变成了对武士道力量和智慧的几乎是神
话般的信仰。这种思想不仅渗透和支配了政府的各个部门,而且也渗透和支 配了物质、精神和宗教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不仅交错编织于政府办事的过程
中,而且也交错纺织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不仅是日本生存的精髓,而 且是它的经纬了。
现在这一切都在一夜之间消失了,他们的整个精神世界崩溃了,他们所 信仰的和赖以生存并为之而战斗的一切解体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战后日本民族在精神上遭到的这种打击比任何有形的 物质上的毁灭更为彻底,它在道德上,精神上几乎留下了一片完全的真空之 境。
当麦克阿瑟在东京的美国大使馆里升起那面星条旗时,他面临的就是这 么一种境地,他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一切。他在回忆录中写道:
“我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我也面临着我一生中最困难的境地。权力是 一回事,而如何支配权力又是一回事。我的军事专业学识不再是一个重大因
素了,我不得不做一个经济学家、政治学家、工程师、工厂总经理、教师, 甚至是神学家。我不得不重建那个几乎被战争彻底破坏了的国家。不论我的
伦理主张如何,不论我的基本性格如何,也不论我对我内心关于人类的概念 如何,我都不得不把光荣、正义、同情等概念引进这个政治、经济和精神的
真空之中。日本已经成为世界上一所把一国人民从极权主义军事统治下解放
出来和从内部使政府自由化的大实验室了。”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面对这样一个战争废墟,麦克阿瑟并没有把他
的军事占领的目标仅仅停留在“摧毁日本再次发动战争的能力和惩治战犯” 这两个原先盟国规定的目标上。他还为自己增加了一个更加野心勃勃的目标
——重造日本! 这确实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且看麦克阿瑟将如何完成自己的使命吧! 作为一名久历战阵的老将军,他深知越是坚固的堡垒,正面攻击越难以
奏效,迂回、攻心往往是最佳的途径,于是他决定他的军事占领也得从“迂 回攻击”开始。
这条迂回路线就是:争取日本政府和民众对军事占领的支持,使他们甘 心情愿地接受惩处的改造。
占领军与当地居民自古以来就存在着一种根深蒂固的矛盾,这种矛盾是 基于利益上、心理上的。更何况战争中日本公众一直受到那种欺骗性宣传的
影响,他们被告知日本帝国正在进行的这场战争,“是正义战胜邪恶、光明 战胜野蛮的圣战”,一切战场上的对手都被宣传为残暴、凶恶的敌人。
因而,当 1945 年 8 月,盟军在日本登陆时,普通日本公众对他们还怀着 深深的敌意,至于麦克阿瑟总司令,在大多数日本人的心里,则是一个有虐
待狂的指挥官和贪婪的军人的形象,他们怀着一种无奈的恐惧心理等待着这 位“恶魔”的惩处和改造。
麦克阿瑟对此早有认识,从一开始他就想消除这种错误的想法。 当他在“密苏里号”战舰上发表演说时,就小心地试图安抚日本民众,
以便使他们放心:盟军对日本占领不会强暴日本民族。 几天之后,当他在盟军最高司令部迁人“一号大楼”办公时,曾公开发
表声明:
“盟军总的职责并非如何抑制日本,而是使它重新站起来,我们有好几 项任务。摧毁作为军国主义国家的日本,惩罚它在战争中犯下的罪行,这些
都是盟军的任务之一。但是,这些不是根本任务,盟军的根本任务是要建立 一个新的日本,以便使包括日本在内的整个世界在一个更加安全的环境内共
同发展。这个新的日本会给予日本公民更多的自由、正义和安全。”
占领开始后、麦克阿瑟经常提醒他的部队:日本民众是根据你们的行动 来评价占领军的,占领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每一个军人的举止和自
制。他要求他手下的每一名军官和士兵都要在道德上和观念上做日本人的模 范,以便在占领的土地上树立一个良好的“公民榜样”。
为了规范占领军的行为,他指示他的司令部制订了一系列严格的占领纪 律。这些纪律的内容包括十分广泛,权力和责任清楚。甚至一些在国内不受
约束的行为在这里也在禁止之列。例如,军人不得进入社会上的酒吧、舞厅; 占领军与当地居民发生矛盾时,首先要向当地居民道歉,然后再调查处理, 等等。
总的说来,美国军人在整个占领期间,在日本民众心目中的形象是良好 的。他们以严明的纪律、规范的行为逐渐博得了日本人的钦佩和赞美。当然,
个别违反占领纪律的行为也时有发生。对于这些个别事件,麦克阿瑟指示他 的军法处要坚决查处,对于任何人都不能姑息迁就。
为了从心理上消除日本民众对占领当局的恐惧心理,麦克阿瑟一直谨慎 地避免用命令的方式来干预日本的文化传统和民众个人的生活方式。对于东
方民族的许多禁忌,他也力图小心翼翼地回避着。 作出保留天皇及天皇制度的决定是麦克阿瑟争取日本民心的一项重大举
措。 军事占领之初,麦克呵瑟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就是对日本天皇的
处理以及对天皇制度的态度问题。 当时,英国人,特别是苏联人,以及不少美国人都强烈要求处死裕仁天
皇,废除天皇制度。在盟国最初开列的战犯名单上,天皇也是列在首位的。 对于这个问题,麦克阿瑟在进驻日本之前,就进行了长时间的思考。他
知道,作为一个精神统治者,天皇有他身不由己的一面。但是,整个战争又 是以天皇的名义发动的,天皇对战争的进行有着重要的、任何人也无法替代
的责任。从这个意义上审判他,乃至把他送上绞刑架,都不为过。然而,麦
克阿瑟考虑这一问题时,思考得更加深远。 凭着多年来麦克阿瑟对亚洲及对日本政治和社会的研究,他深刻理解日
本君主制度的性质,他知道日本天皇对日本人民意味着什么。他在回忆录中 写道:
“在大多数西方人的心目中,日本的文明是一种 20 世纪的文明。但是, 实际上它却更近似乎于一个封建社会,是被西方国家在大约四个世纪以前就
已废除了的那种类型的封建社会。日本人生活的有些方式甚至比这个还要落 后,神权政体在西方世界经过三千多年的进步已彻底声名狼籍,而它依然存 在于日本。
天皇被认为是神,普通日本国民甚至不敢抬头仰望他的统治者。这位天 皇是专制的,他的话是不可更改的。
支持天皇政权的是一小批控制了武装部队、政府机关和经济命脉的家 族。没有公民权这种东西,甚至没有人权。
普通日本人的财产和产品只要被统治集团看中,就可以全部或部分地取 走。 1937—1940 年之间,有 6 万人因“危险思想”而被秘密警察投入监狱。
一个正在了解日本社会的美国人确实会把它归入与古代斯巴达而不是与任何 现代国家相同的那一类国家。”
正是基于这些基本的认识,麦克阿瑟认为必须保护天皇政体以及天皇本 人,使他不受任何伤害,尤其是精神上的伤害,只有这样才能争取到日本民
众的心,才能保证对日本的改造以和平的方式实施。
为此,进占日本后他首先下令对天皇的待遇不能有任何降低之处,凡是 一位君主所应得的礼遇都要给他。
他在向华盛顿和盟国起草的报告中力陈保留天皇制度和保护天皇本人的 种种好处,坚决抵制把天皇作为战犯审判。他甚至威胁说,对天皇的任何伤
害,其后果都可能是灾难性的。如果要把天皇作为战犯审判或绞死,那么整 个日本就必须建立军事管制政府,而且很可能要爆发游击战争。到那时,至 少要再增加
100 万占领军。
然而,此事的最终决定权在同盟国,作为盟军最高司令官,他施加了坚 决的影响,也许这是决定性的影响。
刚到东京不久,麦克阿瑟的一些参谋人员认为,为了显示一下盟军最高 司令的权威,应该把 44 岁的夭皇召到司令部来。但是,麦克阿瑟坚决“拒绝
了这一建议”。他对他的部下们说:“这样做会伤害日本人的感情,而使天 皇在他们心中成为一个殉道者了。不能这样做,我将等待,到时天皇会自愿
来拜访我的;在这种情况下,东方的忍耐而不是西方的仓促更能达到我们的 目标。”
果然不久皇宫里打来电话,天皇求见盟军总司令。
9 月 27 日,正式投降后第四个星期,天皇乘坐他的戴姆勒牌轿车,来到 了大使馆。天皇身穿燕尾眼和带条纹的裤子,头戴大礼帽,显得十分虔诚。
陪同天皇一同前来的是御前大臣,他面对天皇在轿车的前排坐在一张折叠式 椅子上。
麦克阿瑟在门口热情地迎接了这位君主,并陪同他穿过长长的客厅,走 到客厅另一端的火炉旁就座。看到这位天皇,麦克阿瑟不禁回忆起日俄战争
结束时他曾受到他父亲接见时的情景,那时,老天皇一副君临一切的神态, 目不斜视,安详得近乎有些麻木。而眼前的这位天皇,心神不宁,一副不知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