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第九版

_4 迈吉(美)
65卖出和卖空9/23/9910318.5928.61711789373373
66买进(再投资)11/8/019587.52-7.11833069777777
67卖出和卖空6/25/029126.8-4.8L1744982229229
68买进(再投资)8/21/028957.23-1.917774035757
69卖出和卖空9/24/027683.13-14.2L15245813434
70买进(再投资)11/5/028678.1313.017220214242
71卖出和卖空1/24/038131.01-6.3L16134548080
72买进(再投资)5/2/038582.685.6L15238299898
73MarktoMarket12/30/0510717.524.91902859849849
74Totals394932511514378
不用说,表5A-2的数据要丰富得多,它不只是在市场看多的这一侧进行投资的流水账。我自己的准则是,如果只在市场同一侧投资,那是不明智的,根据这个准则,我计算了交易道氏理论的买进和卖出所积累起来的盈利。经过市场所有的上下运动,对一个转向系统来说,多头的清仓是卖空的信号。看多这一侧的记录是,到2006年,积累盈利345781.94美元。如果说这已经让人印象深刻的话,那么,如果交易道氏理论时,对看多和看空两侧都进行交易的话,所得到的盈利就是1902859美元,这该更加使人印象深刻了吧?
仔细聆听的读者在这里会听到深层的信息。对绝大多数投资者来说,长期投资才是重要的。在互联网和电脑的“只讲究眼前”的文化以及快速发财的气氛里,你不得不琢磨,除了非常富有和非常聪明的人之外,是否还存在这样的投资者,也许,还有读过本书先前版本的年长读者。不过,不要失望,或许会有新的皈依者。
在图5A-1和图5A-2中我实践了我所宣扬的方法。在道氏图像上我放上了道氏理论的历史的买进和卖出的信号。我常常地督促我的学生和客户,把某个他们处理得不好(或者很好)的问题的图像带来,在图像上标出他们就这个问题所做的交易。光是考察一下这类图像,就是富于启迪的经验。完成这个练习之后,投资者可以看到他事实上是否在根据健全的方法在运作。在本书和本编辑看来,健全的方法就是中线和长线的趋势追随的方法。
进一步说,这些道氏理论方法的图像可以同显示基准点(BasingPoints)用法的图28-1和图28-2进行比较,这样,除了本书通用的图像分析方法之外,在追随市场方面,读者还有许多使用看多和看空两种方法的案例。
罗伯特W.科尔比(m)是市场技术分析家协会(g)的一名成员,在一篇由该协会发表的文章里(可以在他的网站上找到),他探讨了许多可以复制道氏理论之表现的客观的规则系统。在其中,有一种通过自然渠道得到突破的规则系统我觉得值得进一步研究。在这里,我将不加评论地引用这些规则,从而提醒读者,在没有彻底地进行调查研究之前,交易者永远不应当将他的资金投入任何(重复一下,任何)交易体系中去。科尔比的规则系统是:
1.当工业指数升到9个交易日的新高,交通指数升到39个交易日新高时,持多头头寸(买进)。
2.当工业指数跌到22个交易日的新低,交通指数跌到166个交易日的新低时,将看多的头寸平仓(卖出)。
3.当工业指数跌到22个交易日的新低,交通指数跌到166个交易日的新低时,持卖空头寸(融券卖空)。
4.当工业指数升到36个交易日的新高,交通指数升到32个交易日新高时,将卖空的头寸平仓(回补)。
第6章 重要的反转模式
在我们从一个实际交易者的角度来讨论道氏理论的某些缺陷的时候,我们提到过这样的事实,就是它没有告诉我们具体应当交易哪些股票。第9版编者按:显然这不再是个问题,投资者现在可以买进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像股票似的交易它。如果你是一个保守而富有的投资者,对安全比对最大限度盈利更感兴趣,那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可以是构建一组包含完整、充分分散和表现优秀的蓝筹好股票,当道氏理论发出牛市趋势的信号时,要你的经纪人按指令买进整个一组股票。在你的选择之中,有的表现会比其他的好,有的可能会不尽如人意,但是,由于分散广泛,你就保证可以得到一个合理的平均结果。如果我们能够发现某种方法,在任何既定的时刻选择买进最有利的股票,同时,一旦不再有可以促使价格上涨的信息供这些股票吸收,就及时将它们抛出,转向其他股票,那么自然能得到更好的结果。
如果我们能够不断地在上涨的趋势中安全地先于道氏理论家买进,同时,在市场回落到道氏理论会发出熊市信号之前就将它们抛出,那么也有可能增加我们的收益。
我们也提到过这样的事实,在交易中等趋势方面,道氏理论几乎不能为我们提供什么帮助。不用说,如果我们能够在每一次上涨的运动中获得盈利,同时又能在每一次回调中保住盈利,那么可以赚到的钱会多许多。或者,如果我们在市场的“看多”和“看空”两方面都进行交易的话,我们就可以用两种而不是一种方式盈利。
最后,虽然所有的股票都倾向于随着为平均指数所典型化的“市场”而运动,事实上,各种股票的价格有各种各样的运动轨迹。说到底,一个平均指数只不过是用一个数字将其他数字之间的差异性表现出来的一种工具。根据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1946年5月29日是一轮基本牛市结束的日子,可是,UnitedAirLines的最高价格出现在1945年12月,通用汽车(GeneralMotors)的顶峰在1946年1月,固特异(Goodyear)在4月,杜邦(DuPont)在6月,Schenley在8月。有什么方法可以利用这种分歧而盈利的吗?
在上面4个问题里,个股的图像技术分析无疑回答了第1个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也就是股票的选择问题。它常常(但不总是)让我们先于道氏理论而起跑;在很大程度上,它也解决了中等趋势的问题。不过,在适当的时候,我们将讨论我们在这两个问题的方针和风险上所持的保留态度。最后,几乎在所有的情况中,细致的技术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及时抛出那些远在平均指数遭受可观回落之前就已经“见顶”的股票,往往还可以将资金转入到那些还没有完成上涨进程的股票中去。
正如平均指数不断地吸收整个市场中影响到证券价格的所有已知的和预见的因素,一只单股的市场行为也反映了影响到它个体未来的所有因素。在这些因素之中,通过它的图像反映出来的是以不同程度影响到所有股票的总的市场情况以及作用于这个具体股票的具体情况,包括“内线人”的操作。
让我们从一开始就假定你不是神秘的、交易者称为“内线人”的那种核心圈子中的一员。那些真正可以被称为内线人的,他们对有可能决定某个公司命运的每个事实、数字和发展都有透彻的了解,这样的集团有的时候确实存在,并且有可能操纵这个公司的股票价格。第9版编者按:而且最后进了大牢。不过,可以相当肯定地说,“内线人”的数目远没有外行的交易者所想象的那么多,而且他们对股市运动的影响恐怕还没有公众归罪于他们的1/10那么大。更可以肯定的是,内线人也未必就正确;事实上,首先是他们自己就会承认这一点。他们的计划常常为他们所未能预见的发展,或者是某种藐视所有专家对价值的评价的暗中力量所破坏。不过,他们所有的成功都只能通过在交易所场内的买卖活动而得以实现。第9版编者按:不再完全如此。内线人在郁金香泡沫中把股票卖给他们的公司,长达一年都没有向公众披露。不过,这只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如果无法改变主宰价格的供求关系之间微妙的平衡,他们既不能在买进也不能在卖出中获利。无论他们做什么,早晚都会反映到图像上,这时,你作为一个“圈外人”就可以发现他们所做的事。至少你可以发现,除了所有其他起作用的市场因素之外,供求关系的等式是如何为内线人的运作所影响。因此,你不一定非要是一个内线人才能得到他们能够得到的好处。
6.1重要的反转模式
股票价格呈趋势而运动。有的呈直线,有的呈曲线;有的是短期的,有的持续很长;有的是非规则的或者界限不明,有的则产生于一系列高度统一的运动和回调之中,其规范或“正常”程度让人吃惊。这些趋势早晚会改变方向;它们也许会反转(譬如从上涨到下跌),也许会被某种上下徘徊的运动所打断,过了一段时间之后,重新再按先前的方向运动。
在大部分情况里,当一个价格趋势进入了反转的过程中,无论是从上升到下跌或者是从下跌到上升,在图像上都会形成一个具有特征的区域,或者说一种“模式”,这种区域或者模式变成可辨认的反转形态。这些图像画面有的出现和完成得非常快,有的则需要若干星期才能达到你可以肯定地说趋势的反转确实出现这样的阶段。一般说来,反转的区域越大(其间价格的起伏越大,它形成的时间就越长,在它构建时期内就有越多的股份转手),它的意义就越重要。因此,大致说来,一个大范围的反转形态意味着随后会有大幅度的运动,而较小的模式则同较小的运动相联。不用说,技术图像分析家的首要和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会辨认重要的反转形态,对于它们的交易机会所具有的意义做出判断。
“单日反转”是这样一种可识别的反转模式,它的出现和完成都在同一个交易日内。这样的模式有的时候意义很大,因为它意味着某个向上或向下运动的(至少是临时的)中止,不过,在一般情况下,它并不意味着立刻会出现朝相反方向的运动。这是一个有用的模式,在后面我们还将对它进行讨论。不过,任何一种价格形态,想要孕育出范围广泛的新趋势,就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形成。你不可能让一辆每小时行驶70英里的重型汽车一下子停下来,在同一瞬间调转头,以每小时70英里的速度再朝反方向开回去。
6.2趋势反转所需要的时间
不过,在说明为什么产生一个重要的趋势反转需要时间(以及交易量和价格行为)上,我们不需要仰赖于赛车的比喻。如果我们花一点时间考查一下,它的逻辑其实很清楚。这样做最容易的办法是具体描写一下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毫无疑问,许多时候它确实发生了)。假定有那么一小批消息灵通、资金雄厚的人(第9版编者按:譬如说,一小批共同基金),他们认为某个公司目前售价为40的股票是便宜的,这个公司的状况发展得非常令人满意,用不了多久,它就会引起许多投资者的注意,它的股票会以高得多的价格而为人所求,也许是60或者65。这批人意识到,如果他们在市场运作上技巧娴熟,并且没有出乎意料的事件干扰,搅乱他们的计算,他们可以从这种情况中“取走”20个点。因此,他们开始买进所有的卖单,尽可能不引起别人的注意,一直到积累起他们的“底线”,可能是数万股,他们所持的股份实际上代表了这个股票市面上所有的流动的供给量。然后,他们就等着。这时,专业交易者开始起了疑心,有传言说“有要紧的事儿快要发生了”,或者是有些机敏的便宜股票猎手发现了这个公司光明的前程,或者是图像分析家发现了有人在囤积这只股票。买家现在发现很难找到这只股票;股票登录系统里有一些卖单,但是他们必须抬高买价才能把它们弄到手。于是,一轮上涨开始了。
越来越多的交易者为上升的价格所吸引,上涨的势头越来越旺。我们的这批人早就知道的那些利多的报告(更高的收益,增加了的股息,等等),更是帮助了这个涨势。最后,价格接近了他们计划要提取盈利的水平。不过,这个将他们的持有股“分仓”的运作需要比积累股票有更大的耐心和更富技巧的处理方法。假定他们现在有2万股要抛售,他们不能一下子把这些股票都抛到市场上,否则的话就会立刻,也许是永久地,破坏他们自己的目的。他们必须一点儿一点儿地将股票放到市场上,避免引起别人的注意,摸着石头过河,绝不让卖单出现超量从而湮灭了需求。如果他们的股票的活动达到了类似每天转手2000股这样的水平,他们也许就能够在不拉低股票价格的情况下,每天将他们持有的股票出手500股。(他们早晚要同其他尾随他们的人竞争,这些尾随者也是在股票价格较低的时候买进,准备一看到上升势头转为疲软时就抛出股票,提取盈利。)因此,当上升的趋势看上去达到了最大的势头,或者是接近于他们的目标价格,但是还远没有达到它们可能有的极限,他们就开始出售。随着买家接进股票,他们将手里的股票尽快地脱手。
作为常规,用不了多久,在他们将积累的股票全都出手以前,需求会出现停顿。也许是潜在的买家感觉到了供给的增加。于是会出现一个回调。我们的这批人迅速地停止了抛售,撤下卖单,或许,如果股价跌得太远的话,甚至买回少量股份以支持价格。随着市场上一时没有了供给,下跌停止了,上升又开始了。这一次,我们的这批人让涨势持续下去,一直到把价格带到了新高;这就使其他持有者感到安心,同时带进了新的买家。一旦壶里的水又重新开始快乐地沸腾,分仓又重新开始,如果操作得当,在2或3个星期内,在第2波的需求衰退之前,这个分仓过程就可以完成结束了。
我们的这批人现在将他们的股票脱手了,盈利可观:20000股股票转到了其他人手里。如果他们对市场估计得正确,而且将他们积累的股票按形势所允许的最高价格出手,需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得到满足。价格或许首先会滑回到接近前一次支撑面的地方,然后,由于那些等待这样一个小回调的交易者的小量的买进活动而出现微弱的反弹,这时,那些先前没能抓住机会在前一个顶端交易量时提取盈利,现在急着要出场的交易者,就在这个反弹中抛出他们的头寸,价格于是就跌破支撑面,构成一个中等的或者主要的趋势。
现在,你可以看到,为什么在一组具体的环境中,一个顶部区域,一个分仓的图像模式,需要时间和交易量才得以完成。不过,不管我们面对的是个别内线人团体的高度化组织的运作,或者是一个投资集团,或者像在更多的情况中那样,是所有对这个股票有各种不同兴趣的投资者的无组织的活动,这都没有关系,结果几乎是一样的。分仓只是华尔街用来表达供给超出需求这个过程的一种方法,它需要时间,而且需要大量股份所有权的转手。这些分仓模式往往以界定明确的图像形式出现,明确得令人惊讶。从现在起,我们将把这些模式称作“顶部”,这样可以简单一些。大部分同样的模式形态也以“底部”的形式出现,当然,在这样的形式里,它们代表的是积累而不是分仓。
6.3头肩模式
如果你仔细跟随上面的例子,而且能够成功地将这个例子中的分仓是如何出现在图像上加以视觉化的话,你就可以看到一个头肩顶部形态。这是主要反转模式中的一个较为常见和最可靠的模式。你也许已经听人讲起过它,因为许多交易者熟悉这个名字,不过,真正了解它,能够将它同其他有些相似但同真正的趋势反转无关的价格运动区分开来的人,并不很多。
图6-1显示了典型的,或者说理想的头肩顶部模式。你很容易看出为什么它有这样一个名字。它包括:
A.一个强势的上扬,导致幅度较大价格上涨,其中的交易量非常大,接着出现了一个小回落,其中的交易量比上升期间和居于顶部时的交易量明显要小。这就是“左肩”。
B.另一次高交易量的上涨,它的顶点比左肩顶部的水平要高,接着又是一个交易量较低的回调,它把价格带到了同先前回落的底部相近的地方,可能低一点,也可能高一点,但是,无论如何,都低于左肩的顶部。这就是“头部”。
C.第3次上扬,可是这一次的交易量明显地低于当左肩或头部形成时的交易量,这个上扬达不到头部所达到的高度,接着就出现了下跌。这就是“右肩”。
D.最后,在这个第3次回落中,价格的下跌穿过了一条基线(“颈线”),这条基线将左肩同头部之间以及头部同右肩之间的回落底部分别连接在一起。这一点位标志了低于这条颈线的大约为该股票市价3%的一个关盘价。这就是“确认”或者说“突破”。
请注意,对一个有效的头肩顶部形态来说,在A、B、C和D中所提到的每一件事都很重要。无论缺了哪一项,这个模式的预测价值都值得怀疑。因为没有哪两个头肩模式是一模一样的,所以在给它们取名字的时候,我们就为各种变通留下了余地,只包括了那些如果我们想要依靠这个模式来预示趋势的重要反转必须要有的特性。让我们来对它们进行一些仔细的考察。
6.4交易量很重要
首先,交易量的问题。我们始终把交易量看做是整个画面的一个关键部分。不但价格范围图像有它的模式,交易活动图像也有它的模式。两者趋于一致,每一个都顺应具体情况的具体要求。不过,要注意,交易量是相对的。当我们谈到高交易量时,我们指的是交易的数量比率比这个具体的股票在所考察的这段时间里通常的交易数量比率明显要高。究竟交易了多少股并不重要,如果你将RadioCorporation的6500股同BohnAluminumandBrass的500股进行比较,这种做法一般说明不了任何问题。如果按照正确的技术分析的标准来衡量,前者可能非常低,而后者则可能非常高,因为正确的技术分析标准在两者的情况都应当是同一个股票中最近的平均活动量相比。在一个头肩顶部模式的情况里,我们说过,在左肩的形成过程里出现高交易量,因此,这就意味着,在上升到和停留在左肩顶部时的活动量应当比同一股票中在前一上扬波动中的活动量要高。然后是建立在减弱的交易活动上的小型回落,接着又是建立在高交易量上的新一轮的上涨。到此为止,这个活动同我们在一个持续上扬的趋势中应当见到的正常波动没有什么区别。正如你可以看到的,就这些方面而言,任何两个典型的在一轮上扬中先后相继的波潮都有可能分别变成一个头肩反转模式的左肩和头部。
如果交易量的记录显示出最新顶部的交易活动不如前一个顶部的交易活动来得活跃,那么我们就有了一个真正的头肩模式的第1个征兆。如果这种交易量的差距很明显,而且,如果从价格回落的方式可以清楚地看出第2个也就是较高的上扬已经结束,那么这个图像就应当标上“红色”的信号,我们就应当紧密地观察进一步的发展。不过,不一定总是会出现这样的初步警告。大致来说,在所有确认了的头肩形态中,大约有1/3显示出左肩的交易量大于头部,1/3显示出相等的交易量,还有1/3显示出头部的交易量大于左肩。
另一个常常是最先出现的警告,出现在第2个回落(也就是从头部回落)过程中,在价格跌到左肩的顶部之下的时候。正如我们在后面就支撑面和阻力面所做的专门研究中可以看到的那样,这样的行为在价格结构中是疲软的表现。到此为止,这是一个小型趋势;它有可能只是临时的;它肯定不是结论性的。无论如何,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在你的图像上贴一个双重的红色标签。
6.5突破颈线
当第3次上扬也就是右肩开始,而交易量没有随之增长的时候,我们就有了真正的警示。如果价格回弹而市场仍然疲于反应的话(这时,你可以试着在你的图像上画出“颈线”),如果价格接近左肩顶部的水平,并且开始转向的时候,交易量仍然相对较小的话,你的头肩顶部模式至少已经完成75%了。虽然将这些模式的研究具体运用到交易技巧中去是本书后半部的议题,我们在这里可以指出,许多股票交易者在一旦确信(低交易量的)右肩已经完全形成的时候,就不再等待我们在D点标出的对颈线突破的确认,他们会因此抛出股票,或者转向其他的股票。
不过,如果颈线的向下穿透还没有达到一个起决定作用的数量,那么这个头肩模式就没有完成,我们还不能肯定地说确实出现了一个重要趋势反转的信号。在颈线被突破之前,有一定百分比(或许是20%)的头肩模式的发展被“保存”下来;也就是说,价格跌不到更深,而是在一定时间内在右肩的总的范围内无精打采地挣扎,最后坚挺起来,重新开始上涨。
最后,我们必须指出,有这样的很少的情况,在其中,当头肩顶部模式因为出现了决定性的颈线穿透而得到确认之后,价格仍然跌不到很深的地方。这一类的“假性运动”是技术分析家所要应付的最困难的现象。幸运的是,在头肩模式里,这样的现象极为罕见。一旦头肩模式被确认,几乎可以肯定下跌的趋势会持续下去,这种可能性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你可以相信图像所提供的证据,而无视与它相矛盾的市场新闻或者市场心理。
关于未能完成或者产生假性确认的头肩形态,有一件事可能也值得一提:这样的现象在一轮基本趋势的早期阶段几乎不会发生。一个“失效的”头肩模式是一种警告,它告诉我们,虽然在眼下的情况还有它的生命力,一个真正的转折已经为时不远了。如果在图像上再一次开始出现某种具有反转性质的东西,它很可能就是最后的一次了。
6.6头肩顶部模式的变形
头肩模式的发展倾向于以高度对称的形式出现,考虑到影响每日交易的变化莫测的信息和各种相互矛盾的行为,这有些令人惊讶。颈线倾向于呈水平状,在价格确认方面,右肩同左肩往往相像(当然,在交易量方面不是如此);整个图像有一种使人满意的均衡。不过,对意义重大的头肩模式的发展来说,对称性并不是关键。颈线有可能向上倾斜(从左到右),也可以向下倾斜。确认一条向上倾斜的颈线的唯一标准是,从头部到右肩回落的底部必须在左肩顶部的水平之下一个可以觉察得到的距离之外。有人说,一条向下倾斜的颈线标志着一个异常疲软的情景。由于它是如此明显,有的时候人们过分强调了这一点。应当注意到,在向下的模式形成,价格突破颈线的时候,这种过度的疲弱,有一部分已经被释放出来了。我们在后面将讨论的衡量定则就可以用到这个情况里。
由于在肩部形成中出现的对称倾向,有的交易者只要看到颈线形成,就在他们的图像上画一道同颈线平行的线,从左肩的顶部穿过头部伸到右侧。他们把它看做是右肩上扬的顶部大约会达到的高度,并且将它看做是抛售的水平。不过,像这种理想图像的如此完美和对称的形态是不多的,这一章提供的若干实际例子会充分证明这一点。事实上,每个肩部都有可能比另一个肩部达到更高的水平,或者需要更多的时间。它们之中的每一个或者两个都有可能接近头部的高度(不过不是头部的高度,否则的话就不成其为头肩模式),两者也都有可能比头部要低许多。如果出现在右肩的活动反常地不活跃,这个肩部通常会较低,但是时间上会延伸得较长。一般说来,在价格模式、时间和交易量这3个因素之间似乎有一种平衡关系,这种关系无法用语言或者数字表达出来,但是,如果你有经验,你就可以感觉到它的发展。不过,除了我们在A、B、C和D中所陈述的之外,没有其他的“法规”可言;在这个范围之内,你可以看到无数种小规模的变形。
6.7确认后的价格行为:衡量定则
向下穿透颈线是最后一步,它有可能会伴随着交易活动的增长,但通常在一开始不会。如果价格向下滑动而交易量在几天内保持很小,那么就常常会有“回拔”出现,将价格重新拉回到颈线水平(很少会穿过它)。正常地说,这是“最后一口气”;从这时起,作为常规,价格都会迅速下跌,以陡然增长的交易量而跳空。在最初的穿透之后是否会出现一个回拔上扬,似乎常常取决于总的市场条件。如果整个市场趋势同我们的具体股票在同时转向下行,而这个股票刚刚完成了它的头肩模式,那么,或许就不会有回拔;相反,价格会加速下跌,在它们跌到顶部较远的地方后,交易活动会随之增加。另外,如果一般市场仍然坚挺,那么就有可能会出现回拔。同时,如果颈线在右肩尚未基本完成之前就被突破,出现回拔的可能性也就更大一些,不过,这里没有规则可循。不管是什么情况,回拔上扬在实践中主要只同那些想要卖空股票,或者是已经将股票卖空,这时想到要下止损指令的交易者有关系。
现在,我们面临着这个基本的反转形态的最有意思的特征之一:它指出的在一个头肩模式完成之后可能会出现的运动幅度(以点数标志)。测量一下这个图像中从头部的顶端垂直向下到颈线的点数。然后,找到右肩完成之后价格最后穿透颈线的那一点,向下量出相同的距离。由此而标出的价位,就是这个下跌的起码的潜在标的。
在这里,我们需要赶紧说明头肩模式衡量定则的一个重要前提。回到我们最初就头肩模式提到的那一组具体细则。在A条里我们要求有“一个强势的上扬,导致幅度价格上涨”。如果在反转区域形成之前的那个上行运动幅度较小,那么在它之后的那个下行运动的幅度事实上也会同样地小。简单地说,一个反转模式要有东西可以反转。因此,我们实际上有两个起码标的,一个是在头肩模式形成之前的那个上涨的幅度,另一个是从我们的衡量定则中推导出来的;哪一个更小就用哪一个。在这一章所举的若干例子里都提到了衡量的规则。现在你可以看到,为什么比起向上倾斜的颈线来,向下倾斜所标志的是一个更为“疲弱”的情景以及究竟疲弱到什么程度。你还可以看到这样的事实:从头部的顶端到穿透颈线的下跌幅度,超出了预期起码跌幅的一半以上。
最高标的的辨识则是两回事,对它来说,没有简单的规则可循。它所涉及的因素包括前一次上扬的幅度、头肩形态的规模、交易量和持续时间。总的市场的基本趋势(非常重要)以及价格在达到站住脚的支撑领域之前可能下跌的距离,等等。我们在后面将讨论其中的一些议题。
6.8头肩模式同道氏理论的关系
毫无疑问,有的读者已经想到,头肩模式在某种意义上只是道氏理论的原理运用到某个具体股票上。事情确实如此。价格从头部到颈线的下跌,右肩的上扬以及随后出现的突破颈线的下滑,它们所建立的一系列越来越低的顶部和底部,同道氏理论中那些标志着向下趋势的顶部和底部是相似的。除了它本身的重要性,出现的频率和可靠性之外,头肩模式同道氏理论的这种逻辑关系,是我们之所以在反转形态的研究中把它放在首位的另一个原因。不过,同道氏理论相比,它的信号更为明确,它的预先警示更容易察觉,在颈线向上倾斜的情况里,它的信号出现得更快。而且,它在构成股的运动中不需要有起码的时间限制,也不需要有另一个股票或者平均指数的确认。
有些头肩底部模式(编者按:对底部形态而言,这个术语的描述性不够强。我把它叫做“基尔罗伊底部”,参见图7-4。)就它们的预示作用而言,同头肩顶部模式一样重要。我们在下一章里将讨论底部形态。
第7章 重要的反转模式
7.1头肩(或者说,基尔罗伊)底部模式
当市场趋势出现一个重要的由下向上的反转时,也有可能发展出一种头肩类型的形态。在这种情况里,它自然被称作为头肩底部(同顶部相对)模式,它的价格模式就是反过来的,也就是说,它是头朝下的。(本版的编者始终对“头肩底部”这种说法的不明确性感到不满。因此,他为它另外取了名字,叫做“基尔罗伊底部”,见图7-4。)交易量的模式同顶部模式基本相似(没有倒转过来),不过,在形态的后半部有一些重大的变化。我们在后面将仔细讨论这些不同。我们可以用同在头肩顶部的细则上说过的差不多的语言来为它设定细则。下面就是这些细则,凡是与顶部模式不同的原则,就用斜体字来表示。
A.一轮下跌,导致幅度较大的价格下挫,其中的交易量明显增大,接着出现了一个小型反弹,其中的交易量比最后下跌期间和居于底部时的交易量明显要小。这就是“左肩”。编者按:或者说,左手。
B.另一轮将价格带到低于左肩底部之下的下跌,(同先前的反弹相比)交易活动有所增加,但是通常没有在左肩下跌中的交易量大。接着又是一个交易量可能有所增加的反弹,它把价格带到高于左肩底部的地方,在任何情况下,价位都超出左肩中的反弹所达到的价位。这就是“头部”。
C.第3轮下跌,可是这一次的交易量明显低于当左肩或头部形成时的交易量,这个下跌达不到头部所达到的低位,接着就出现了上扬。这就是“右肩”。编者按:或者说,右手。
D.最后,一轮上涨,其中交易量明显增加,它将价格推过了颈线(第9版编者按:或者说,篱笆线),在距离颈线大约为这个股票的市场价格3%的价位关盘,随着这个穿透,交易量有爆发性的增长。这就是“确认”或者说“突破”。
你可以看出,顶部模式同底部模式之间的主要差别在它们的交易量上。头肩底部形态中的活动通常在头部处开始显示出向上趋势的特征,而且你总是可以在从头部开始的反弹中察觉得到这样的活动。在这方面,从右肩发起的反弹就更明显。只有在伴随着大量的交易活动的时候,穿透颈线突破才能被肯定地认为是一个确认的信号。
这里涉及到技术分析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原理,我们应当做一点进一步的讨论。华尔街上有一句老话,它说出了这个原理:“股票要有人买才能抬价,可是光凭自重也会下跌。”因此,我们认为任何(以决定性距离)穿透头肩顶部模式颈线的价格突破都是可以信赖的,而且可以看做是决定性的,哪怕它的交易量并不大,但是在头肩底部模式里,没有明显的高交易量伴随的突破是不可信赖的。底部模式中的低交易量的突破可能只不过是早产现象,随后还需要围绕底部水平的更多的“工作”,才会出现一个真正的上扬,也可能完全就是“假性”运动。一般说来,等等看是有好处的。交易量变化中的这个区别也同样适用于我们在后面要讨论的其他一些反转模式。
头肩顶部和底部模式之间的其他区别不涉及到任何新的原则。你可以说,底部模式一般说来更长一些,也更平坦一些,也就是说,比起顶部来,如果用点数来衡量模式的深度的话,它们需要更长的时间。如果出现在基本趋势的反转中的话,就尤其如此。比起顶部模式来,底部模式的总交易量往往要小一些,而且转折的角度也更“圆”一些。在构建头肩顶部模式中,在左肩发生的交易比整个向上趋势中在它之前的任何上扬中的交易都更活跃。在向下的趋势里,在下跌的早期阶段里有可能会出现恐慌抛售,这就使得交易量在图像上比之后在最后的底部形态中出现的交易量要高出一个台阶。不过,这些区别都不影响到基本的头肩模式的细则。
就所有方面而言,头肩底部模式中的衡量定则的作用和运用方面同顶部模式都是相同的。倾向于对称是常规,颈线坡度的变化以及双肩的相对规模等都同顶部模式相同。在底部模式中,在最初突破之后出现的向颈线回调的频率和幅度,同在顶部模式中在最初突破之后向出现的回拔反弹也基本相同。
7.2多重形头肩模式
我们到目前为止所考察的头肩形态,尽管有一些小变形,相对来说都还是简单、清晰可见、由三个界定分明的部分所组成的。我们现在来看一看一组相关的模式,它们在技术分析上有相同的重要性,但是有更多的组成部分,界定也远没有这么分明。这些是多重形的头肩顶部和底部模式,也叫复杂形态。我们不需要用太多的篇幅来为它们下定义,或者是列出它们的细则,因为我们可以将它们描写为这样的头肩反转,在其中,肩部或者头部,或者是两者一起出现两次,或者是扩散成若干清晰可辨的波浪。
任何一种组合几乎都有可能。在这一章的实际图像例证里只能介绍其中的少数几个。这一类形态在基本底部和顶部出现得相当频繁,不过,在底部往往比顶部要多。在中等反转中它们出现的频率没有那么高。
一种常见的形式包括两个规模大致相同的左肩,一个单个的头部,然后是两个右肩,规模也大致相等,而且同左面的两个肩部保持平衡。另一种形式包括两个头部和两边各两个或者更多的肩部。还有一种,这种形式通常在任何主要转折中你都可以发现若干很好的例证,它在每边各有两个肩部,一个头部自身是由一个小型但相当清楚的头肩模式构成的。
7.3对称的倾向
我们提到过简单头肩形态中的对称倾向。在多重形的或者说复杂类型的模式中,对称的驱策更加强烈,事实上,强烈到可以根据它来决定交易的方针。如果在左侧有两个肩部,那么几乎总是可以在右侧找到规模和持续时间相近的两个肩部(当然,在见到它的右肩之前,你无法知道是否有一个多重形的模式正在形成的过程中)。在绝大多数的情况里,除了交易量之外,这个模式的右半部是左半部的近似镜像。
多重形头肩形态的颈线并非总是很容易就画得出来,因为在肩部之间以及肩部同头部之间的反弹和矫正并不都停止于同一条线的水平上。在这一类的模式中,很少看得见向上倾斜和向下倾斜的变形,颈线几乎总是非常接近于水平的状态。有的时候,只要稍许审视一下就可以估计出这根关键的线条实际在什么地方。更常出现的情况是有两条颈线,一条内线和一条外线,只有在外线被穿透的时候,才会有重要的价格运动(当然,这也只不过是前面所说的对称倾向的另一种表述方法而已)。
有意思的是,人们往往过高地而不是过低地估量了多重形头肩模式的“力度”。你也许会认为,由于在它的构造中所包括的时间和交易量,它所标志的运动(朝先前趋势的反方向),其幅度应当超出简单的头肩模式,然而,至少就它的直接结果而言,复杂模式始终一贯地显示出较小的力度。这两类形态的起码衡量定则是相同的,它们的运用方法也一样。这些模式之间的区别在于当起码标的达到之后而出现的价格活动。不考虑任何早期回拔,简单的头肩顶部模式中第1个下行运动常常很快就实现了该模式的起码衡量标的,而且会大幅度地超出。然而,从一个多重的顶部开始,第1个下行的运动常常较为舒缓,而且极少超过起码的标的(当你在应付中等的而不是基本的顶部时,记住这个概率对你很有用)。当然,如果复杂模式确实出现在一轮基本趋势发生转折的时候,价格最终会走得更远,不过,即使是在这样的时候,通常也会有一个从“起码标准”水平上的有力的反弹(或者,在底部模式的情况里,一个有力的矫正)。
7.4一种松缓的模式
伴随多重形头肩模式出现的交易量,基本上同我们在前面就简单的头肩反转模式所申明和解释的那些“法规”相符。在多重形态发展的早期阶段中,交易量的图形会有许多非规则的活动,其中很少有可以辨认的模式,但是在后面的阶段里,它同头肩趋势之间的相应关系就变得相当清楚。
多重形头肩模式中有一样东西特别得到技术图像追随者的青睐。由于它们的对称倾向,看着它们演化成完成的形态,可以使人入迷。不过,一旦完成了,它们在同新趋势“同步亦趋”方面之迟疑,会使你失去耐心。因为如此,有的时候很容易过早地得出结论说,它们“抛锚了”,也就是说,产生了假信号。实际上,除了我们已经讨论过的运动幅度之外,它们像简单头肩模式一样可靠。在两者之中假性运动都很少见。在复杂形态确实有错误的那些极端情况里,同简单的头肩模式一样,它们仍然是警告最终反转就要出现的信号。
7.5圆顶和圆底
我们刚才考察的多重形态是由普通头肩模式的扩展或延伸而造成的。再进一步,复杂形态就会融入我们要讨论的下一种反转形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圆形转折。
在刚开始讨论图像的反转模式理论时,我们看到了为什么需要一定的时间和交易量才有可能使得价格中已有的趋势从上行转向下行或者从下行转向上行。在反转头肩类型中,这个趋势汹涌而来,努力挣扎,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直到最后放弃努力,退潮而去。在这个挣扎的阶段,供求力量之间平衡的上下波动,常常起伏剧烈,直到最后一方征服另一方。多重形的形态有着同样的过程,只是没有那么激烈,需要经过一段时间,从一方力量到另一方的渐进变化才会变得清晰可见。
圆形转折是这样的技术分析现象的一种简单得多也远为合乎逻辑的表现方式。它用简单的和一目了然的方式勾画出在趋势方向中的一个逐步的和渐进的,而且相当对称的变化,这个变化是由买进势力同卖出势力之间平衡状态的逐步转变而促成的。
比方说,如果在过去的某段时间内买方的势力强于卖方,我们知道,其结果会是我们的股票价格中的总的向上趋势,正如在我们对它的交易历史所作的图像式记录中所显示的那样。只要这只股票的买方比卖方心态更急、人数更多、态度更进取、有更大势力,先前的向上趋势就会继续下去。不过,现在让我们假定卖方的势力变得稍许强大起来,买方的势力则或者稍微薄弱了一些,或者保持先前的力量没有变化。这种技术平衡的稍许变化就会显示在先前上涨运动的速度减缓上。随着卖出势力相对力度的增加,最后它的力量会同买进势力对等,其结果就是市场既不向上,也不朝下,在一段时间内停留在相当平滞的状态中(除了小型的和无关紧要的价格起伏之外)。
假定这个新的发展持续下去,抛售的压力在增长,一直到最后强过了买进的势力。现在天平朝另一个方向倾斜了。现在卖出的人比买进的人要多,其结果就是股票的市场报价逐渐下跌。如果这种力量平衡的变化相对稳定,且其持续朝它合乎逻辑的结论发展,那么即使没有图像的帮助,我们也可以看出,关于这只股票的价格运动的画面,会是一个长期上涨的趋势缓慢地掉转头来,在原地停留一段时间,然后开始退缩,由先前的上涨运动反转到一个新的、加速下行的趋势。
圆形的底部常常被称作碗状模式或者茶碟形模式。圆形的顶部有时被叫做倒扣碗状模式。尽管它们的构建有自己的逻辑,它们的出现频率都不如头肩形态频繁。圆形的底部最常见于低价的股票中,表现在通常要几个月才能完成的、延伸开的、平底的形式里。在1942~1943年的那些不到10美元1股的股票里,有不少这样的现象。(这里,应当注意到,在拉长的向上运动之中,长达2或3个月的“茶碟形”模式也常常一个接一个地出现在低价的股票中。我们在后面讨论巩固期时将讨论它们的特征和含义。)
在价格中等或较低的股票中很少看得见圆形的顶部,不过,在那些高价的普通股股票中则有时可以看到,这些高价的普通股在富有的投资者中享有AA级的声誉,但一般的公众对它们不感兴趣。它们也常常出现在那些高品级的优先股股票的图像中,这相当顺理成章,因为对它们的需求主要反映了两个因素:寻求保守型投资的资金的供给量,还有利率,这两者都倾向于变化缓慢。在这些股票里,你看不到那些对投机者有吸引力的价格高幅度上下摆动,根据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解释为什么在价格较低的、投机性强的普通股股票中几乎从来不会出现圆形的顶部;这些股票的牛市是因为激动的公众的买进行为而从顶部翻转而下的,这样的买进势力很少或者根本不考虑长期的投资。
7.6圆形转向是如何影响交易量的
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没有提到过圆形转向图像中有关的交易量的那一半,它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在圆形底部的情况中,交易量的模式通常像价格模式一样界定分明和有说服力。在需求逐步征服供给的这个过程,在第1步上产生了一个圆形的底部,看上去像是抛售压力的减弱。一直很高的交易量这时逐渐降低。需求仍然有限,但是对它的压力减小了;因此,虽然价格仍然在下跌,速度则减缓了,趋势的曲线就越来越趋于水平化。在底部,随着两种力量在技术分析上来说处于平衡状态,交易的数量相对就较少。然后,需求开始增长,价格曲线转而上行,交易变得更加活跃。交易量随着趋势而加快增加,常常是在几天内通过一个在图表上几乎是“垂直”的价格运动而达到某种顶峰。
在这样的形态里,如果将图像底部交易量轨迹的尖端连在一起,就会呈现出一个拱形,这个拱形同上方的由价格的“碗状”所形成的拱形往往大致平行。这些模式,当它们出现在一个长期的下跌之后,有着显著的重要性,因为它们几乎总是意味着基本趋势的变化以及一轮长期上涨的来临。不过,这样的上涨很少会有那种在几个星期内完成整个主要运动的“扶摇直上”的效果。相反,在这个模式自身完成之后出现的向上趋势,往往是缓慢的,而且会不断地被打断,使得着急的交易者失去耐心,但是,最终产生可观的盈利。
让我们重复一下,一个可信的碗状模式,它的交易量应当在该模式的底部跌到极低的水平。不过,在价格通过了僵持不下的中间地带,开始了交易量只有少量增长的首次渐进的上升时,有可能会出现某种早熟性质的突破。事先没有警告,一股买进势力会将买价在一两天内直推而上。这种偶然事件并不罕见,但是价格几乎毫无例外很快就会跌回到原来的轨道中,渐进的、圆状的运动又会重新开始。这种早熟的价格上蹿对交易者并没有特别的威胁,不过,如果他受到诱惑,想要跳进这种突现的力量中,他就应当意识到,他也许应当更有耐心。后面的图7-20显示了一个经典的这种早熟突破的例子。
请参照附录16A,那里讨论了一些有趣的2005年的圆形底部模式。
7.7蛰伏形底部模式
有一种主要底部模式,我们称之为蛰伏形底部,它从逻辑上说同碗状模式有关,事实上,它是我们上面提到过的那种“延长的平底形式”的一种极端的表现。典型地说,它出现在那些“市值小”的股票中,也就是说,那些总的持仓股数,或者,更具体地说,可以流通的股份非常小的股票里。在这些股票里,在一个活跃上升的市场里,每天正常的转手量只不过是两三千股而已。最后,在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会一连几天没有交易,或者偶尔有上百手的交易,其价格变动不及1美元,整个图像看上去“星星点点”的。
最后,会出现一阵突然而且通常难于解释的大量的交易活动。会有上千股股份成交,价格急剧上涨。正如我们就典型的圆形底部所提到过的,这种“从蛰伏中的复苏”可能是一个早熟的运动。紧接着会出现几个星期的无所作为,或者进入某种上行阶梯的第1级台阶,在这个阶梯中,每一台阶之间的间隔变得越来越短,直到最后出现一个坚实的向上趋势。无论是哪种情况,这都是一个信号,它告诉我们说,我们所面临的是一个重要的积累模式。
导致这些蛰伏形底部的原因不难推测。由于持仓的股份较少,“在市场上”偶然才会有上百手的股票可以买卖,投资者(也许是同这个公司有关系的内线人)如果想要买进这只股票,他们就只有想办法把股价给抬上去。因此,他们只是像人们所说的,“拿着篮子接着”,迅速捡起树上掉下的所有果实,可是从来不伸手去摘,直到最后树上再没有东西剩下。到这个时候,他们可以将买价提高1个点左右;如果这样似乎可以把大量的股票带到市场上来出售,他们就再重操等着接的策略。
7.8顶部的交易量模式
圆形顶部的交易量模式很少像底部那样界定分明。在整个价格圆转的过程中,交易量确实往往相当高,而且呈现出非规则的情况。如果仔细考察一下,你通常可以发现,在到达顶峰之后,在小幅度的价格变动中,会有某些从牛市活动转向熊市活动的变化信号,但是,在大部分情况里,在向下的趋势开始加速到垂直方向之前,交易量的信号都不太明显。
在圆形转向方面,我们没有可以运用的衡量定则(除了我们在头肩模式中提到过的起码标的,也就是说,不应当期望它们会出现比先前反方向上的价格摆动幅度更大的运动)。不过,它们几乎从不撒谎。从它们之前的趋势的规模上和以圆形而掉头所花的时间里,可以大致估量出它们的重要程度。因此,常常出现在周线图和月线图上的圆形转向,对主要趋势的变化有着重要意义。
这就把我们领向了对周线图和月线图模式的一般考虑。到现在为止,我们只是详细讨论了日线图的现象,不过,在周线图和月线图中,我们所谈到过的所有形态都同样会出现,也具有同样的意义,只是运动的幅度更大,而且每日的运动都浓缩到这个更大幅度的运动中去。因此,交易量的记录不那么容易解释(高峰的活动有可能出现在一个星期的某一天里,而在其他几天内都很平滞,这样,在这个星期的总的数量里,就显示不出这个高峰的活动),不过,它们不是那么关键,以至于几乎可以将它们忽略不计。在月线图上,头肩顶部模式出现得尤其频繁,因此应当给与恰当的重视。事实上,任何通过完整的周线图或月线图而建立起来的界定清楚的模式,都成比例地具有它的重要意义(始终记住:“一个反转模式一定是有什么东西可以反转”)。
第8章 重要的反转模式:三角模式
我们接下来要讨论一类完全不同的技术分析模式:三角模式。这组模式在20世纪40年代的图像中没有得到它们在20和30年代的图像中那么好的表现。它们在40年代的罕见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因为这是一个引人入胜、有出色盈利潜力的领域。(编者按:要说明可以把20年代的这些图像同21世纪的图像放在一起,请将图37-43同图37-44进行比较。)不过,在我们详细考察这些模式以前,有必要先来简单地回顾一下赋予技术分析意义和价值的基本理论。这个理论可以用下面简短的陈述来重新加以总结。
1.一个证券的市场价值完全是由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的。
2.在任何一个既定的时刻,供给和需求是由成千上百种因素所决定的,在这个等式里,理性的或非理性的对未来的信息、看法、情绪、猜测(明智的或不荒诞的),同盲目的必然性结合在一起。没有一个常人能够完整地掌握和衡量它们,但是市场自动地在这样做。
3.如果不考虑非重要的(小型的)起伏波动,价格是按趋势而运动的,一旦成为趋势,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它会朝着同一方向持续运动。
4.趋势的转变代表了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的重要转折。无论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这种趋势的变化早晚会在市场自身的行为中觉察得到。
到现在,在最后这一条里用黑体字表达的意思也许会使你感到有些不安。我们已经讨论过了关于道氏理论常常反应“滞后”的抱怨。我们在前两章所研究的反转模式一直要到趋势已经变化之后才会给出明确的信号。同道氏理论相比,它们通常要“早一些”,但从来都不在绝对的顶端或底部价格上。如果你刚好在一个头肩顶部模式刚完成了它的图像时出售一只股票,那么你从价格下跌中得到的最大盈利不会超出最高点到最低点之间的一半,因为根据我们的衡量定则,在顶部反转形态最后被确认之前,股票的下跌已经完成一半了。
你必须知道,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当然,有的人设法在距离“头部”顶点1/8的地方卖掉他的股票(而且还有可怜的家伙将它们买进去)。这个卖家纯粹是幸运而已!他的成功一点不假地可以同高尔夫球赛中“一杆进洞”相比。即使是个笨到家的人有时也会享受到这种刺激,但是打球的人越是有经验,只要他把球打到草地上离球洞不远的地方,他的满足感就越强。投资的人越有经验,他对从他的市场投资中是否抓住了最后的那1点(或者10点),就越不感兴趣。
没有人在他抛出的时候可以肯定他是卖在最高点上。没有人能够设计出任何规则或者方法(将来也不会有),以保证买在离底部不到1点,或者卖在离顶部不到1点的价位。当然,如果你准备买下所有市面上的股份,如果有必要,哪怕是买进整个持仓量,那么你就肯定可以买到这个股票的绝对最低价格。从理论上说,如果你想要这样做的话,当U.S.Steel的价格为70的时候,你需要370亿美元才能“摸底”(第9版编者按:这还是在20世纪50年代)。
读者到这里也许会认为我们“抗议的太多了”,在后面,当我们谈到三角模式的习性时,会看到更多的我们这么说的理由,因为这些形态并不总是能够标志出趋势的反转。相反,除了某种不常见的变形之外,它们发出的信号更多地是关于通常所说的巩固期,一个运动在短期内中止了向上或向下的趋势,为后续的另一轮同一方向上的强势运动设定一个平台(Schabacker把这样的图像行动叫做“持续模式”)。我们在这一章题为“反转模式”的研究中包括进三角模式,是因为有的时候它们确实出现在主要趋势发生变化的时段里,而这些时段毫无疑问是投资者应当注意的最关键的时段。
8.1对称三角模式
三角模式最常见的形式是由一系列的价格上下起伏而构成的,其中,每一次起伏的幅度都比前一次要小,每一次小型顶部都达不到前一次反弹的高度,每一次小型回落都跌不到前一个底部的深度。其结果是图像上的一种趋于收缩的“道氏直线”,也就是一个价格上下晃动的区域或者交易范围,它的顶部由一条向下倾斜的边界线多少正确地勾画了出来,而它的底部也以相似的方法由一条向上的线条给界定出来。这一类三角模式叫做对称三角模式。如果我们想要用几何学的语言说得更为精确的话,我们可以把它称作锐角三角模式,因为它的顶边和底边不一定要一样长,换句话说,不一定要同水平轴有同样的夹角。不过,这些形态以对称形式出现的倾向非常强;因此,既有的名称就够用了。这种模式有的时候也被称作“弹簧式”。
收缩或者说弹簧式的盘旋过程构成了对称三角模式的价格运动,在这个过程中,交易活动表现出一种减退的趋势,或许不成规则,但随着时间的进程还是相当明显。价格形态的顶线和底线的汇合出现在图像的右侧(以时间而言,也就是将来),在三角模式的尖角点。随着价格朝尖角点的移动,波动起伏变得越来越小,交易量降低到一个不正常的日转手量。这时,如果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那么这个运动首先就会使人想起“弹簧”来。突然、事先没有任何警告,就像是一个给拧得越来越紧的弹簧突然给松开了似的,随着觉察得到的交易量的增长,价格脱离了它们的三角模式,以强势的运动跳开,这个运动的幅度往往同在该形态形成之前的上升或下跌运动的幅度相近。
直到这个运动最后发生,包含这个三角模式的图像几乎没有提供任何线索来指出价格会朝哪个方向脱离这个模式。有的时候通过观察同一时期其他股票的图像中所发生的事情,你可以大致知道可能会发生什么(这是我们在后面要讨论的一个重要议题),但是,常常发生的是,除了等到市场做出朝哪个方向运动的决定,你没有其他的办法可以知道,而且当市场构建起一个三角模式的时候,“做出决定”看起来正是市场在做的事情;在得出最后的决定之前,有关这个模式的所有方面似乎都是迟疑不定、踌躇不前和支吾拖延的表现。
8.2对称三角模式中要注意的事
一个紧凑明确的三角模式是一幅吸引人的图像,但是它也有容易让人上当的地方。刚开始学习技术图像分析的人很自然会不断地寻找三角模式,而且当完全不同的东西在发展时,他们常常会以为他们发现了三角模式。记住,要有两点才能成一线。只有当两个小趋势顶部明确建立起来之后,才有可能画出一个价格区域的顶部的边线,这就是说,价格必须首先向上运动到顶部,然后向下运动,离开顶部,两次运动必须分得足够远,从而在图像上留下两个清晰可辨的尖峰。同样,底部的边线也只有在两个小趋势底部明确地建立起来之后才能画得出来。因此,在你能够得出结论,说是有一个对称三角模式正在形成之前,你必须首先能够看到4个小趋势的反转。如果它是从一轮价格上涨之后开始的,那么必须首先有一个顶部,然后是一个底部,再有比第1个顶部稍低的第2个顶部,接着是价位比第1个底部要高的第2个底部(而且,在你可以肯定它是一个底部之前,价格必须向上运动,离开第2个底部)。到这个时候,也只有到这个时候,你才有可能画出上下边线,进而假设你有了一个三角模式。
另外要记住的一点(这一点同“弹簧”的比喻完全不符),价格在边线的范围内的运动越是接近这个三角形的顶点,这个模式所具有的力量就越小。它不是积累起能量,而是在一定的阶段之后就开始失去它的效力。最佳(上行或者下行)运动似乎出现在当价格从三角形的底线(左端)到顶端之间水平距离的一半同3/4当中的某一点上有决定性的突破之后。如果已经过了3/4,价格继续每天在越来越窄的波动范围内“上下晃动”,它们很可能一直按这种平滞晃动、略有涟波的状态到达并且穿过顶点,使得图像分析家束手无策。在这种情况里,最好是放弃这个模式,寻找其他更有帮助的图像。
第3个需要注意的地方是,在一个三角模式最终完成之前(也就是说,在价格决定性的方式取得突破,它的运动方向不再成为模式的一部分之前),有的时候有必要重新绘制它的1条或者2条边线。譬如,如果头2个上扬顶部建立了一条向下倾斜的上部边线,而第3个上扬从底部边线向上推进,一直到以一定的幅度穿过最初的顶线,然后,在没有出现明显的交易量急剧增加的情况下,在超过前一个(第2个)模式顶部之前,这个运动停止了,那么就需要重新绘制边线。当价格接着跌回到模式之中的时候,就必须抛弃最初的顶部边线,画一条穿过第1和第3个上扬顶部的高位的新边线。
8.3价格运动是如何突破对称三角模式的
价格运动可以向上或者向下突破对称三角模式。正如我们在上面说过的,在这个运动实际开始之前,也就是说,直到价格决定性地突破它们的三角模式的“可疑区域”之前,很少会有线索指出将会出现的价格运动的方向。从非常一般的意义上说,我们就头肩模式形态所说的那些情况,在这里也适用。例如,关盘价超出模式边线之外的幅度是相同的,都是大约3%。价格上行的突破在这里也必须有交易量的显著增长印证;如果缺乏交易量,那就不要相信价格运动的成就。同样,与头肩模式的情况一样,下行的突破不需要交易活动的增加作佐证。从现有记录来看,在大部分情况里确实看得见交易量的增加,不过,在绝大多数的向下方向的突破中,直到价格跌到三角模式中最后一次小型底部的水平之下,交易量都没有值得注意的变化,要是到了这个水平,价格可能比实际突破边线的价位(日期)已经低了好几个点。
一个奇怪的事实是,如果对称三角模式在下行方向从一开始就有很明显的高交易量的突破,那么这不一定就意味着一个值得跟随的真正的下行运动,它有很大可能是一个虚假信号。特别是当这个突破出现在价格已经进入这个三角模式的顶尖区域的时候,这个时候,交易量常常会(我们甚至可以说,通常会)打破原有的模式,发展成2或3天的“涨前抛售”,这个抛售很快就会反转方向,紧跟着会出现一个真正的上行方向的运动。
上面说的这些话无疑会使读者感到无所适从。这是一个非常清楚的技术分析模式,可是你又不能始终相信它。遗憾的是,对称三角模式受假性运动的影响比头肩模式或者任何我们已经讨论过或者将要讨论的其他形态都要大得多。不幸的是,在实际冒风险进行投资之前,这些假性运动有的是无法辨认出来的(虽然有些好的交易技巧可以将亏损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此外,同样不幸的是,即使是一个典型的涨前抛售,就像我们在上一段所描写的那样,也会是虚晃一枪,它有可能直接导致一个真正的下跌运动。没有哪一种技术图形形态是百分之百可靠的,而且在所有这些不可靠的案例中,我们目前讨论的是最糟的一个。
不过,大部分对称三角模式(在没有实际统计数据的情况下,我们的经验告诉我们,大约是2/3)都表现正常,不会产生直到造成损害之后才能发现的假性信号。高交易量的上行方向的突破有可能是早熟的,因为价格会回到这个模式中,在那里“工作”一阵,然后才会出现真正的上行趋势,不过,它们很少是假性的。在这一章以及后面我们还会提到假性信号,还会讨论一些问题,我们相信,这些讨论在帮助交易者积累经验和抵御假性信号方面会有帮助。
8.4三角模式的典型发展过程
本章引用的若干对称三角模式的实际图像,我们相信,可以帮助读者认识它们在各种演化形态中的不同表现。不过,如果我们对某一个典型的模式的每一个发展步骤进行详细描写,那么也许可以帮助我们理清一些更为关键的要点。让我们假定你正在观察你图像中的一只股票,这只股票从大约20上升到了30、32和35,其中只有正常和短暂的停滞以及不足轻重的回落,它仍然在向上运动。(但愿你是在20的时候买进的!)在价格稍低的时候,它的转手量是每天300~600股,而现在,当价格达到30以上,它吸引了不少的交易者,每天的交易量增长到大约1000股。随着价格接近40,交易活动上蹿到将每天近2000股,市场在39~40之间“冲撞”,价格接着下跌。随着价格的下跌,你(特别是当你持有这只股票的时候)开始担心,不过,你知道它不太可能以直线跌回20,股票不会按这种方式运动。(第9版编者按:现在,在21世纪,有的时候它们也会。)如果这只股票真的反转了它的趋势,它应当在它的顶部水平停留更长的时间,做更多的努力,产生某种分仓模式。
这个下跌持续了10天,转手量也有明显的下降。在价格跌回到33的时候,交易量每天大约是700股。在33的价格上,交易量在某一天会达到800或900股,但反弹也只是如此而已,过了一两天之后,价格重新开始上涨,交易量变化则很小。在8、9天内,报价又回到了40附近,交易活动也增加了,譬如说,在价格是39那天的交易量是1200股。不过,在股票的价格到达40以前,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回落,价格滑回到37。(如果你把这个发展画在图纸上的话,也许你会发现更容易将这幅成长图像视觉化。)现在,事情变得相当明显:在39的价位形成了第2个顶部。你现在可以在你的图像上画一条尝试性的模式线(我们在后面可以看到,它还有其他的名字),它穿过两个极点范围(但不是关盘价),这根模式线是从左到右向下倾斜的。到此为止,你只有一个底部点,因此无法画出底部的边线。不过,第2次的下跌带来了比第1次下跌更低的交易量。交易量降到了400股,下跌的活动在34的价位上停住了;价格的轨迹“圆转”过来,再次向上;交易非常平滞,不过,随着价位到了36,又开始活跃起来。
这个活动界定了第2个小底部,现在,你可以画一条底部“切线”,一条向上倾斜的线条,它穿过这两次回落中出现的极低价格,第1次在33,第2次在34。你的两条模式线会汇合起来,在你的图像的大约4个星期的前方(也就是右方)接近361/2水平的地方碰头。你于是有了一个对称三角模式,但是你不知道价格最终是会从这个模式中跌落出去,还是摆脱目前的疑虑,在一个值得跟随的新的上涨中推动向上。你只有非常密切地关注进一步的发展,准备好在适当的时候按照信号采取行动。
在第2个反弹中交易活动也变得活跃起来,交易量达到了每天700股,价格被推到了38,在某一天的一部分时间内达到了381/2。这就从先前所画的模式线里钻出来大约1/4点(因为每一次摆动的点数幅度都小于前一次,经历时间因而也短于前一次)。不过,这次小型穿透的交易量比在前面顶部(39)的交易量要小,买进的势力再一次减退下去。随着标志价格的活动范围的线条跌回到37和36,你现在最好是画一条新的上部的切线,让它穿过第一个在40的顶部和最后一个在381/2的顶部。这个小量的“提升”意味着供需之间的平衡现在略为偏向于需求的一边,但这不一定可靠。不要指望这里有点对点的精确度,必须给三角模式一定的游刃空间。
在第3次回落中,交易量减少到最低点。如果价格继续按现在的走向发展,那么就会在大约35的水平碰到向上倾斜的底部边线。现在,值得注意的是,它们是否会一路跌到这个水平,因为,如果它们不这样的话,如果它们的落势停止在比底线高出半点左右的地方的话,那么,由于这个运动,前面的对上端边线的突破就有了一定的意义。可是,这样的情况没有发生;价格一路下滑到35,现在,交易量每天大约只有200股,比最初从20开始上涨的早期阶段的交易量还要低。这是一个关键点。价格的轨迹很快展平,然后向上,虽然转得相当无力,可是不断往上攀登,越过了361/2,交易量也增加了,它在371/2够到了三角模式的(新的)上端边线,在第2天,以1500股的交易量在391/8的关盘价上穿过了它。这是一个突破,疑虑被化解了,(除非这是假性运动,不过这时已不太可能)趋势再次上行。要注意,要产生这个信号,价格并不一定非要超过前面在40的高位,这是关于对称三角模式的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8.5反转还是巩固
我们开始于将对称三角模式看做反转模式,结果,我们的例子变成了一个巩固模式,也就是说,它标志的只是持续向上的趋势中的某种休整阶段。这些形态的3/4是这种情况,还有1/4则有危险(如果你持有股票的话)。它们之间的区别在哪里呢?
前面所描写的例子是在39处出现决定性突破的,在这以前的任何时候,它都有可能是一个反转模式而不是巩固模式。如果它是一个典型的反转模式,最先的变化或许会出现在当最后的反弹从第3个底部(在35处)开始后不久的时候,这个反弹会在大约361/2处终止,价格会再一次开始下滑。然后,随着交易变得略为活跃,底部边线会被穿透。当报价跌到34的时候,日交易量可能会达到600或700股。任何进一步的下跌都会构成一个下行的信号,并且导致交易量的增长,加快下跌的速度,因为在34之下会有止损指令(下面会讨论)“被触发”。
在结束这个典型的例子之前,我们也许应当提一下在突破之后有时会出现的回落或者回抛。同头肩形态的情况一样,从对称三角模式开始的一个突破运动有可能在价格被带到离模式很远之前就停住了,接着出现一个小型回调,通常只持续2或3天,这个回调将报价带回到最近的模式边线。因此,在我们的第1个例子里,当突破出现的时候,它将我们股票的价格向上带出了顶部的边界,到了391/8,第2天有可能被推到40,在接下来的2、3天内,价格有可能回跌到371/2或者38,交易量减小。到这个时候,向上的运动一般会以更大的活力重新开始。向下方向的突破有时也会跟着出现很相似的回抛,这个回抛将价格带回到这个模式的底部边线,在此之后,下跌运动重新出现,交易量也随之增加。不过,这种突破后出现的回调在三角模式中出现的频率没有在头肩模式中出现的那么频繁。
在我们研究下一个形态之前,需要谈一谈另一个问题,这就是对称三角模式背后的根据。如果我们追溯到产生它的典型的事件序列,那么也许可以帮助我们记住它的特征。当然,任何这样的努力只能产生一些非常简单化的结论,它们并不适用于三角模式的所有各种表现形态,但是,这是一种有趣的心理思辨,而且它有助于理解图像形态的一般理论。让我们再一次回到我们的典型的例子。我们是从这样一只股票开始的,它相当稳定地从20涨到了40,然后回落。在价位40上所发生的事情是相当明显的,在这个价格上许多投资者有了实质性的、将近100%的账面盈利。(一个像40、50、75或者100这样的5进位或者10进位的数字往往容易成为心理上的一个盈利目标,因而也会带来增进的抛售活动。)他们中间有的人准备兑现走路,而且这样做了,这样,在短时期内技术分析的平衡就从需求摆动到供给;当然,当价格随之下降时,他们卖得就没有那么如意。其他可能的投资者被吸引到这只股票上,但是没有来得及在30的价位之下“搭上船”。由于不愿意“追”它追到40,所以回落使他们高兴,而且当价格跌回到33的时候,他们之中有足够的人现在愿意买进,从而使得供求平衡又摆动回到这个等式的需求的一边。
不过,关注接着出现的反弹的人,是那些在前一次上涨到40左右时没能抓住盈利,并且决定下一次再有机会就不再那么贪心的股票持有者。这一次,当股票价格超过譬如说37的时候他们就开始出售,到39的时候,他们抛出的股票已经充沛到足以将这个上涨阻止在这个水平上。我们可以想象得到,这个过程在幕后反复不断地重复自己,新的钱不断涌入市场,而越来越急着要将盈利兑现的股票持有者满足了供给的一方。最后,后者的供市被完全吸收掉,或者是抽了回去,于是,专业交易者以及对市场看好的投资者突然发现交易所不再有股票供市,于是,冲进去买进剩下的股份。
如果一个上涨(或者下跌)紧接着一个对称三角模式的完成而出现,它通常提供一个值得交易的幅度(我们在后面会讨论衡量的标准),如果一个交易者能够在模式被突破之前就知道价格将朝哪个方向运动,他显然就有了优势。正如我们已经说过的,更可能发生的情况是这个新运动的方向同三角形态生成之前的那个运动的方向是一致的。如果这是在一个主要牛市或者熊市的早期阶段,随着主要趋势的成熟,出现反转运动的机会增加,那么这种可能性最大。不过,其他股票的图像常常也可以提供有价值的佐证。因此,如果你在“PDQ”中发现一个对称三角形态正在形成,与此同时,你的其他大部分图像都显示出茶碟形模式、头肩底部模式、上行三角模式,或者其他典型象征牛市的模式,那么你就有相当的把握可以假设,你的对称三角模式将在上行方向被突破。有的时候,这类上行的指向会强劲到使你有理由根据它而建立一个头寸。
8.6直角三角模式
我们在前面提到了上行三角模式。上行和下行分别是我们下一类模式中的牛市同熊市的表现,这个新类型是直角三角模式。在许多方面,事实上,它们的表现在大多数方面同它们的对称的堂兄弟没有什么不同,但是有一个非常让人感到满意的区别:它们事先宣布它们的意向。它们的名字就是由此而来的,因为人们的推测始终是价格将从上行的形式中脱颖而出,从下行的形式中脱落而降。
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对称三角模式是由一系列连续的、范围越来越小的价格上下起伏而构成的,这些价格起伏的顶部为一条下倾的顶部边线所界定,底部由一条上斜的底部边线所界定。直角三角模式的区别在于这样的事实:它们的一条边线基本上是水平的,而另一条边线朝这条水平边线倾斜。如果顶部的边线是水平的,而底部边线向上倾斜,同它在图像的右部的某个地方(顶尖)汇合,这个三角模式就是上行类的。如果底部边线是水平的,顶部边线向下倾斜,这个三角模式就是下行的
这些形态完全符合逻辑,而且相当容易解释。譬如说,上行三角模式用最简单和最正常的形式画出了当某一股票的增长的需求在某一固定价格上遇到了大量出售的股份时所发生的情况。如果这个需求持续下去,在这个价格上分仓的供给最后会完全被期望更高价格的新的持有者所吸收,价格于是会快速上涨。一个典型的上行模式在开始时的发展方式同前面所描写的“理性的”对称三角模式非常相像,股票从20上涨到40,然后,市场上突然出现了充沛的供给,满足了所有买家的订单,从而造成了回落。有些股票持有者觉察到需求的暂时魇足,于是会在价格下跌的过程中抛掉一些他们所持有的股份,随着价格跌回到譬如说34,市场上可以买到的股票很快就会穷尽,于是,重新开始的需求就会刺激起一轮新的上涨。这轮上涨在价格40的地方又遇到了供给所造成的阻力,所有的买家在这个水平上又一次得到了他们想要的股票。不过,第二次的回落只将价格带到36,另一轮向上的运动又开始了。不过,在40的价位上将股票分仓的集团投资者或内线人之中仍然留有一定的股票可以出售,于是,又花了更多的时间,出现了又一次的回落以及对40的价格线的又一次冲击,然后,供给才最终告罄,趋势才一路直上。
8.7有计划的分仓
这一类的市场行为证明的是持有相当大数量股份的股票持有者所发起的一场按一个预定的价格将股票脱手的一场运动。我们提到的作为对称模式特征的疑虑因素,在这里几乎没有。只要需求在,从事分仓的集团就知道他们最终能够在40的价位将他们的整个头寸脱手,没有必要用更低的价格卖出。同样明显的是,只要需求不断地在逐步升高的水平上出现,一旦供给在40的价位上被完全吸收掉,市场就会快速而轻松地上涨。只要价格向上突破40,那些在这个价格上接过供给的人就会感到他们的判断是有道理的,而且在轮到他们获得一笔可观的盈利之前,不会愿意将它们卖掉。
当然,事情的要点就在前面的两句话里。需求必须不断地在逐步升高的水平上出现,否则的话,我们的形态就不会成为一个上行三角模式,而且所有的供给都必须最后被吸收掉,这样才会有向上的突破。如果在供给线(顶部的水平线)被穿透之前的任何时候需求开始退缩,接下来的回调就有可能将价格推出“模式之外”,这样,图像分析家就不得不修正他的图像。你也许会认为这种破坏早先图像许诺的发展经常会出现,但是经验证明,它们出现的次数少得令人惊讶。我们说“令人惊讶”,是因为在许多上行三角模式的发展中,那些由于他们的抛售而创造了模式顶部边线或者说供给线的人,很显然,一定是相信这个水平是股票能够达到的最高水平。这些人手里的股票多到可以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影响这个市场,你无法藐视他们的判断。不过,一旦事情变得明朗,底部边线或者说需求线是在向上倾斜,那么几乎可以肯定,新的买家有90%左右最终可以从中获利。
有的时候,一个上行三角形态之中的第3或第4个回落会向下突破原先建立的向上倾斜的需求线(底部边线),但是会在原先回落的同一水平上停止。从这里开始,这个模式往往会发展成为一个矩形模式,而且应当把它作为矩形形态来分析。我们在下一章里将讨论这个形态。(我们将在本书的第二部分讨论就上行和下行三角模式进行交易的技巧,包括如何对在特殊情况下出现的崩溃进行保护。)
8.8下行三角模式
下行三角模式有一条水平的底部边线,或者说需求线,和一条向下倾斜的顶部边线,或者说供给线。显然,创造出它们的市场条件同创造出上行模式的市场条件是相反的。它们的指向都很强烈,它们的失败都很罕见。下行形态的发展取决于一个集团或者一个集合体(通常是一个投资信托公司)(第9版编者按:或者是共同基金或是兼并集团)要按一个低于市价的预定价格买进大量的某个公司的股票。他们的指令已经下了,而且允许等在那里,一直等到价格到了这个水平才执行。如果他们的买进所造成的连续上扬被股票在越来越低的价位出售的新供给所打压(从而在图像上产生了典型的下行画面),买进的指令最后会全都被执行,价格就会穿透模式,继续下跌。许多交易者把这条关键的边线看做是一个在一段或长或短时间内的支撑面,光是突破这条关键线,常常就会动摇那些先前没有想要抛售的股票持有者的信心,他们现在也把股票投到市场上,从而加快了下跌的速度。
8.9与对称类型相同的交易量特征
直角三角图形的交易量的部分没有什么需要多说的,它的图形一般同对称三角模式发展中所出现的交易量图形基本相同。随着价格朝顶尖方向移动,交易量趋于降低。在上行的形态中,通常随着模式中每一次上涨,交易量都会增加,每一次下跌,转手量都会减小;在下行的形态中,情况刚好相反,只是有的时候不那么明显。不过,这些小型价格起伏,在达到突破点之前,并不影响整个交易量减少的趋势。
在突破时的交易量也是如此,我们就对称三角模式所说的,都可以用到直角三角的类型上。向上的突破(当然,是从上行的模式中)伴随有明显的交易量的增长;如果不是这样,那就值得怀疑了。(从下行模式的)向下的突破也许不会带来明显的交易量的增长,但是转手量一般在突破模式之后的第2或第3天有所增加。在突破之后向模式边线的返归回调相当常见,它们的出现似乎主要取决于整个市场情况。因此,如果某只股票的价格从下行三角模式的向下突破发生在市场的其他股票价格坚挺的时候,那么在价格跌得很深之前,很有可能会插入一个返归的反弹。
直角三角模式中较好的、可以信赖的突破通常出现在模式完成的过程中同对称三角模式相同的阶段。突破出现得越早,它就越不可能是假性运动(不过,应当注意到,直角三角形态中假性运动比对称模式中要少得多)。在那些不常见的、价格“挤出”三角的顶尖而没有产生明确的突破的情况里,模式似乎失去了它的大部分能量。
8.10三角模式所衡量的走向幅度
(在第6章里)我们阐述过一个适用于头肩形态的价格运动的起码衡量准则,我们为三角模式也设定了某种相似的准则,它适用于对称三角模式和直角三角模式。推导三角模式公式的方法不容易用语言来解释,不过,只要对本章中的实际例子进行研究,看看它的具体应用,读者应当很快就能搞熟它。假定我们所对付的是一个向上的运动(朝上方的突破),从模式开始时的第1个上扬的顶部(也就是说,从这个模式的左上角)画一条同底部边线平行的直线。这条直线于是向上倾斜,在右方脱离这个模式。你可以期望价格会一直上升,直到达到这条线为止。同时,作为常规,在突破模式之后,价格会按它们进入模式以前的趋势角度或速度上升。由于这个原理,我们就有可能大致知道它们达到这条衡量线的时间和水准。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下行运动(当然,是从左下角朝下量)。
虽然使用上面的公式对运动的幅度能够提供一个三角模式所能提供的合理的估量,不过,它既不像头肩公式那么确定也不像头肩公式那样可靠。不要忘记这样一个重要的限定:如果突破出现在价格挤进了顶尖区域之后,那么三角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就会失去部分的潜在能力。
8.11周线图和月线图上的三角模式
在前面的研究中我们看到了头肩形态是如何出现在长期(周线或月线)图像上,以及它们的重要性如何随着规模的增加而变化。三角模式也可以得到扩展。在周线图上,它们的指向通常很清楚也相当可靠,不过,最好是不要考虑那些在月度价格范围的图像上的初级的三角模式,特别是那些要花好几年才完成的大型的、松散的辐辏,因为它们没有可用的价值。
8.12其他三角形态
还有其他的、可以被汇拢的边线收拢在内的价格巩固和凝聚的模式,这些模式也可以归入三角模式的范畴,不过它们同本章所说的真正的三角模式在若干方面有显著的不同,因此我们最好在其他地方来讨论它们。像是旗形模式、三角旗模式和楔形模式。此外,还有另外一组在分岔的边线之间发展起来的图像模式,这种模式有时被称作倒置三角模式。不过,因为它们的起因、特征和指向是如此不同,我们选择将它们重新命名为扩展形态,并且在后面再讨论它们。
读者在这里也许会因为我们不断地使用“通常”、“一般”这样的限定副词而感到失望,可是,如果你想要将实际发生的事情用真正的画面表现出来,这就是不可避免的。没有两幅图像是完全一样的;没有两个市场趋势是按完全一样的方式发展起来的。历史在股票市场中重复自身,但从来都不完全相同。不过,如果一个投资者熟悉历史模式,熟悉正常市场条件,拒绝跟从“这次会不一样”这样的信念,那么比起那些刻意寻找例外而不是常规的其他投资者来,他就会远远地高出一筹。
正如人们常说的,初学者有他的幸运之处,他会在他的图像上一个一个地找出三角模式、头肩模式,或者其他重要的模式,观察它们的发展,看着它们根据常规而实现盈利的运动。到这个时候,例外就会出现(或者是他过分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些小型模式的发展上而忽视了更大范围的图像),然后,他会突然觉悟过来,发现他自己被卷进了一场可恶的游戏。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地强调那些不合拍的运动。这些用来作为限定的词语是有必要的,因为市场行为的技术分析不是一门精密的科学,永远不会是。
第9章 重要的反转模式:续篇
9.1矩形,双顶和三重顶
我们在前一章讨论的三角价格形态是反转式或者巩固式的。在直角三角模式的情况里,只要模式一成形,我们就知道趋势的发展方向会是(或者说,应当是)什么。在对称三角模式的情况里,在价格最后突破模式之前,我们无法知道这些模式所指的方向,虽然,正如我们看到的,先前趋势持续下去的可能性比反转的可能性要大。在这个方面以及许多其他方面,我们的下一个技术分析形态,矩形形态,都同对称三角模式相似。事实上,它们之间的相似性是如此之多,以至于我们可以免去冗长繁琐的讨论。
一个矩形模式是由一系列上下摆动的价格起伏构成的,有时候它被称作一个“交易区域”,它的顶部和底部可以用水平边线来界定。只要看一下这里的任何一个例子,就可以知道它的名字是哪里来的。只有在极少数的情况里你才找得到一个顶部边线同底部边线完全平行的图像模式,不过,即使它是略为向下倾斜,或者略为向上倾斜,只要偏离水平面的幅度不大,就可以把这样的图像看做是矩形模式。有的时候你还会发现,有的模式的边线虽然几乎是水平的,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倾向于汇拢到一起。这些模式可以被看做是矩形模式,也可以被看做是对称三角模式,其实这并不重要,因为无论是哪种情况,“诊断结果”都是相同的。
如果你迅速回顾一下头肩模式,回顾一下它的复杂形态和圆状形态,你就可以看到,如果不把图像中的交易量的部分考虑在内的话,这些图像也有可能融入或者生长成为矩形图像。不过,事实上,在归类的时候,你通常不会迟疑不决,因为产生矩形模式的交易环境和买卖类型不同,而且这种不同通常相当明显。
我们说对称三角模式的特征是“迟疑的图像”,我们更有理由将矩形模式称作矛盾的图像。当然,任何浓缩到一定程度的价格形态就供求关系而言都代表了矛盾。例如,头肩顶部模式所描写的是在“强势的”卖方同“弱势的”买方之间的矛盾,其结果在冲突结束之前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出来。不过,矩形模式所代表的是两股大致势均力敌的势力之间的抗争:在想要按某个价格将所持股票脱手的股票持有者同想要按更低的价格囤积股票的其他人之间的抗争。他们互相之间将球打过来打过去(也就是朝上和朝下),直到最后,有一个队精疲力尽了(或者是改变主意了),而另一个队继续将球打出场去,这通常发生得相当突然。在两条边线中的一条被决定性地突破之前,没有人(哪怕是参赛者)知道谁会赢。
我们说到在一个矩形交易区域内有两股势力在运作,是因为在今天的情况下,这通常是幕后发生的事情。应当提醒读者的是,这不是指任何意义上的“市场操纵”。一个投资信托基金(或者,在某些情况里,一个持有大量股票的人),会有很好的和足够的理由在顶部价格(矩形模式的“供给线”)上抛售股票,而根本没有想要误导公众的意图。另一个投资信托基金或者一组对这个公司感兴趣的内线人也许有同样好的,从他们的角度来说是聪明的理由在底部价格(“需求线”)买进这个股票。大多数矩形图像模式在一开始就有这样的市场势力在活动,不过,如果顶部同底部边线之间的“距离”宽到一定程度(譬如说,该股票市值的8%~10%),这种情景就会很快地吸引短线投机者和专业交易者跟随而来。因此,一个持有大量U.S.Steel股票的集团也许会决定在76的价位抛售,而另一个集团则想要按69的价位大量买进,它的股票(代号“X”)的价格自然会在这两个水平之间上下起伏一段时间。交易者见到这种情况,就会想要“搭顺风车”,在69买进,在76卖出(也许在76上卖空,在69上回补)。虽然这样的“寄生”交易的股份数量很少达到足以影响最终结果的程度,但它们的运作往往会强化和延长这个矩形模式。事实上,这类在矩形之中的交易活动有的时候可以相当有利可图,特别是如果明智地使用止损指令进行保护的话。
9.2集资团体的运作
过去,在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禁止这种做法以前,某个单个的“集资团体”或者投资集团的组织完善的运作常常会创造出矩形模式来。这样的集资团体有可能积累起某个公司的大量股票,企图在某个好消息最终出现在公众面前时,将价格抬高,从中盈利,对这样的好消息他们有内线信息。为了囤积想要的“底线”,他们首先需要让其他交易者和不知情的投资者放弃他们手里的股票。他们有可能首先突然卖空几百股,以压制现有的需求,造成回落。然后,当价格回落到预定的囤积价格水平,他们就开始买进,小心地将他们的订单分布开来,以免吸引公众的注意。他们的买进活动早早晚晚会导致一个反弹,不过,他们会在交易界内“散布”谣言,让人相信有这样或那样的内线人在抛售,或者是预期的合并被取消了,或者这一次不会有股息颁发,或者,如果有必要的话,他们会大肆宣扬地抛出一些他们最近买进的股份,给谣言增加色彩。这个过程可能会重复几次,在此期间,这个“集资团体”逐渐在账簿上囤积了越来越多的股份,直到最后完成了他们想要的底线,或者,再也无法生成更多的流通供给。常见的情况是,在20世纪20年代的时候,即使在这样的运作完成以前,市场上所发生的情况对图像分析家来说,已经相当明显,足以引起他们的警惕,当然,一旦价格向上突破了他们的矩形模式,事情就完全清楚了。
不过,这样的伎俩现在不再合法。“抬价抛售”被严格禁止了。对所有交易所交易活动恒常的监管以及证券交易委员会对可疑的新闻和股票活动的及时调查,有效地阻止了先前年代的露骨的“集资团体”的市场操纵。这可能是矩形模式在20世纪50年代的图像中远没有它们在20年代那么常见的主要原因。
如果将它同与它最为相关的图像模式作一个比较,我们也许可以最快和最容易地阐明矩形形态的各种细节。下面就是它同对称三角形态之间的比较:
交易量—遵循与三角模式相同的规则,随着矩形的拉长而逐步减少。除非是因为新闻而造成的临时波动,否则的话,任何相反的发展都是怀疑的对象。
突破—三角模式的规则在这里也适用。回顾一下交易的要求、穿透的幅度,等等。
假性运动—在矩形模式中比在三角模式中要少得多。一个界定清楚的矩形模式事实上几乎同一个头肩模式一样可靠,虽然在它的指向上没有头肩模式那样有力。
早熟突破—在矩形模式中也许比三角模式中要稍许多一些。
(注意:假性运动和早熟突破,就我们使用这些术语的意义而言,相对于真正的突破,它们之间没有什么区别。在假性运动和早熟突破之后,价格都回归到模式之内,但是在一个假性运动中,市场趋势最终朝相反的方向运动出了模式,而在早熟的运动中,市场趋势最后重新突破,向相同的方向继续下去。)
回拔—在最初的穿透(突破)之后,价格回到模式的边线,这在矩形模式中发生的比在对称三角模式中更频繁。我们的估量是,在大约40%的情况里,在3天到3个星期之间,会出现一个回拔或者回抛(前者用在出现在下行突破之后的一个反弹上的常用术语,后者说的是在向上突破之后出现的回调)。
方向性倾向—矩形模式更多是一个巩固形态而不是反转形态,比率同对称三角模式大致相同。作为反转模式,矩形模式更多地出现在底部(主要底部或者中等底部)而不是顶部。在基本底部上出现长型的、薄型的或钝型的矩形是常见的,有的时候会发展成第7章所描写的平底碟状模式或者蛰伏状模式。
对走向幅度的衡量—矩形的宽度对矩形模式来说是一个保险的衡量公式。价格超过模式的点数应当至少超过模式顶部同底部之间点数的差别。当然,它们可以走得远得多。一般说来,短暂的、摆幅宽的形式,如果在图像上看上去几乎是正方形,而且在其中交易量相当活跃,那么比起更长和更窄的图形来,能动性就更大。在后者的情况里,突破模式的运动在持续下去之前几乎总是犹犹豫豫或是在“起码”的点数上有所回调。
9.3矩形模式同道氏直线之间的关系
不用说,你应当已经觉察到了这个我们在矩形模式的名义下进行讨论的个股的图像形态同道氏理论家称作“道氏直线”的平均指数的形态之间的相似性。显然,它们的基本原理和预测能力非常相同。不过,只有在交易个股中才会有真正的、顶部(供给)和底部(需求)边线界定分明的矩形模式。平均指数的道氏直线很少有严格界定的,它是一连串的小型高位相当准确地形成于某一水平切面上,同时,一连串的底部也形成于一个类似准确的水平线上。如果你在平均指数“形成直线”的时候分别考察一下这个平均指数构成股的各个图像,你几乎肯定可以发现它们之中有的显示出非规则的向上趋势,其他的显示出不规则的向下趋势,还有别的也许在形成三角模式,有的则可能在构成矩形模式,或者其他形态,但是所有这些各不相同的图形的代数总和造成了这条平均指数的“直线”。
不用说,无论涉及到的股票的情况如何,只要某个指数达到一定的数值,就会有活跃的交易者想要卖出(或者买进)这些股票。譬如说,一个投资顾问有时建议他的客户,“当道琼斯工业指数达到500(编者按:或者是5000或15000)时,卖掉所有投机的头寸”。不过,没有多少人光凭一般的指数水平就进行投资交易,所以这种情况的影响不大。
9.4从直角三角模式而来的矩形模式
在前一章里,我们提到过一种“失败的”直角三角模式,它的发展使得有必要将这个三角模式重新归类为矩形模式。现在,在我们仔细考察了矩形模式之后,对这个现象我们不需要再说什么,只是要指出,最终的突破方向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更偏向于最初的三角模式所指的方向。不过,这种略微的偏重并不能担保在矩形模式的重新组建中不会产生朝相反方向的突破。
9.5双重和三重的顶部和底部
对华尔街上的一些老手来说,我们将双顶这个旧有的好名称贬黜为我们反转形态队伍中的小卒子,简直是有些亵渎神灵。在所有的图像模式中,在那些对技术分析“行话”一知半解,对技术分析事实缺乏系统知识的人中间,这也许是被引用得最多的名称。真正的双顶和双底都非常少见,三重的形式就更少了。真正双重和三重的模式只有在价格已经脱离它们相当远之后才能确认。我们说真正的模式,指的是同那些被错误地认为是双重或三重模式,但实际上可以归入其他某一种反转形态的模式相区别的模式,它们无法光凭图像数据而预测出来,也无法在一出现时就辨认出来。
不过,我们走得有些过远了。我们应当首先对我们所谈的现象下一个定义。一个双顶的形成是在当一个股票上涨到某个水平,通常是伴随着高交易量,达到和接近顶部的数值,然后以减小的交易量,回落下去,接着又上涨到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的价格,交易量有所增加,但不像在达到第1个高峰时那么多,最后又第2次下落,形成一个主要的或重要的中等下跌。当然,一个双底就是将整个画面反过来。三重的类型有3个顶部(或者底部),而不是2个。
如果你翻阅一本有数百页月线图的册子,那么发现2、3个主要双顶,或许还有1、2个双底的例子,应当不难。你可以发现这样的情况,股票连续产生两个牛市顶峰,之间相隔几年,峰顶在几乎相同的高度。从远处看回去,这样的现象显得很突出,就像谚语中说的金鸡独立,这就是为什么外行的图像家对它们那么敬畏的原因。他在一时间忽略了这样的事实:其他上千种股票也有可能做同样的事情,但是没有,有的甚至在一段时期内看上去好像要成为双顶,但是一直升了上去,价格变得更高。
对交易者或投资者来说双顶模式的概念有什么实际用处吗?是的,它们有,只是如果我们先来看一下什么不是双顶模式,也许更容易来说明这一点。让我们先回过头来看一看前面研究过的上行三角模式和矩形模式。当这些模式开始形成的时候,它们的第1步几乎总是构成两个在相同水平上的、中间有回落的顶部,在第1个顶部上的交易量比在第2个顶部上要少。在事件的正常进程中,在这里会发展出第3个顶部,最后价格会有突破,向上运动到更高的水平。因此,我们看到,在将双顶反转模式同那些作为上行趋势的巩固区域的一部分可是不涉及到反转的双顶模式之间加以区别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有某些规则和标准。
9.6区别的特征
适用于所有不同价值和不同市场习性的股票的绝对和无限制的规则是不存在的,不过,在我们研究这些不同种类的图像形态时,我们很快发现了一个相对的区别。这个区别是:如果两个顶部出现在相同的水平上,但是在时间上相对比较接近,两者之间只有一个小回落,那么更大的可能是它们是一个巩固区域的一部分;或者,如果紧接着会出现趋势反转的话,那么在这些顶部的范围内,首先就有更多的模式发展,也就是说,有更多的“工作”要完成。此外,如果在最初的高峰出现之后,有一个长长的、平滞的、深度的,或多或少圆状的回落,接着,当价格回弹到原来的高位时明显缺乏活力,那么我们至少有理由认为这会是一个双顶模式。
可是,多深算是深?多长算是长?这些问题问得很好,不幸的是,对它们没有简单的、明确的答案,不过,我们可以试着找出尽可能接近的回答。因此,如果两个顶部之间相隔长过一个月,那么它们不太可能属于同一个巩固或凝聚形态。此外,如果在第1个同第2个高位之间的回落将价格从它们的顶部价格削去了20%,那么双顶模式这种解释的可能就更大一些。不过,这两个标准都是任意的,而且有例外。在有的情况中,两个顶峰之间相隔只有2或3个星期,在别的情况里,它们之间的“低谷”只下探15%。不过,大部分真正的双顶模式是用2或3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发展起来的。一般说来,时间的因素比回落的深度更关键。两个高位之间的时间相隔越长,就越不需要其间有大幅度的下跌。
在我们所特定的条件下,也就是说,两个差不多水平的高位,在图像上相差不到1个月,在第2次上涨时的交易没有第1次那么活跃,以及在它们之间的一个相当平滞、不规则和呈圆形类型的回落,那么我们就有理由认为这里发展出的实际是一个双顶反转模式。如果像我们常常看到的那样,在第2个顶部的地方发展出一个小型头肩模式或者下行三角模式,我们就应当小心,甚至需要立刻设置关盘止损指令来保护长期的投资,或者是将它们转到其他图像更有希望的投资中去。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