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回到清朝当海盗

_57 自由与荣耀(当代)
少将凝神听着北边的动静,好半晌,他才确定乌苏里斯克的战斗已经结束了!从那个方向上,没有传来想象中应该有的密集的枪炮声。这个判断无疑是正确的!少将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掉转马头回去还是继续向乌苏里斯克前进?
涅维琴克斯基少将从第三军司令官那里,接受的是增援乌苏里斯克的命令。而此时回去,自己无法说清楚究竟是守备部队击退了中国军队还是乌苏里斯克已经落入中国军队之手。没有任何的迹象来给少将提供参考,这一路上骑兵旅没有碰到一个从乌苏里斯克方向上来的人。这个情况在夜里,并没有引起少将的怀疑,毕竟黑夜里是没有多少人愿意从乌苏里斯克去阿尔乔姆的。也正是这样,少将的心里偏向于乌苏里斯克还在俄军手中。如果俄军被击败的话,也应该有一两个人向司令部所在地方向溃逃下来啊!
看来是守备部队击退了中国人。
基于这个推断,少将可以想象到自己的骑兵加入到黑夜里对中国人追歼作战中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传令,到达乌苏里斯克后不要进城,向西追击中国人,全速前进!”涅维琴克斯基少将拔出军刀,高声下达了命令后就用马刺狠狠踢了一下战马,抢先冲了出去。
雷鸣般的马蹄声在黑夜里毫不遮掩的又响了起来,第三军骑兵旅快速而有序的向前涌动着。在这个显得有些闷热的夏夜里策马驰骋是一件令人身心愉悦的事情,特别是在那些目睹了中国军队阵地上密集火力的幸存者来说更是这样。
骑兵旅在少将的带领下从一片高大的白桦林边穿过,从山丘的西边拐了过去。静静向南流淌着的绥芬河出现在骑兵的眼前,清凉的河风让奔驰了多时而出汗的战马显得很舒服。自然,整个队伍的速度也加快了不少。
涅维琴克斯基少将再一次抬手示意跨下的战马也因为缰绳的约束而渐渐停了下来。
这里,距离乌苏里斯克仅仅只有几公里的路程了,照理说也应该出现守备部队的巡逻队了吧?特别是在刚刚发生过战斗的夜里,击退了敌军的守备部队更应该派出人手四下搜寻敌人的。
“马里连科夫少校,你带一个营到前面去看看。”少将对身边一个年轻军官说着。
“是,跟我来!”马里连科夫少校应声而出,身后是他地一个营的部队。
四百名骑兵带着风向北疾驰,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派出搜索部队是极其正常的军事指挥行为。在这一点上,涅维琴克斯基少校没有犯错!
几分钟后,前面传来一阵爆豆般的机枪声,接着就是杂乱的马蹄声由远及近。
“将军,将军阁下前面有中国人!”马里连科夫少校气急败坏地报告着。“中国人在河谷出口处设置了阵地。”
“少校,冷静一点!战场上最需要指挥官保持冷静!好了,慢慢说吧,前面究竟发生了什么?有多少中国人?他们的阵地牢固吗?”涅维琴克斯基少将在大声吼醒少校后,换了一副亲切的语气询问着。
“报告将军,前面有中国人。估计是刚刚到达的,阵地上的火力没有白天我们所见到的那样密集,各连,报数!”少校简单的报告后,向自己的部队下达了命令,他需要一个数字来说明问题。
骑兵群中响起了报数的声音,几分钟后结果出来了。刚才的交火使马里连科夫少校的队伍丢掉了7个人。
“那么说,中国人的防线并不强大?少校,你的营派出两个连去左右侧翼搜索。当然,你还是跟在我的身边。都有了,拔出你们的军刀,攥紧手里钢矛,我们要把这股中国人统统砍杀在河谷边!坎库齐团在前,其他人跟着我,冲啊!”少将心里不惊反喜,看来中国人是占领了乌苏里斯克。少校碰到的肯定是他们的搜索部队。这些部队的人数不会太多,阵地也不可能很坚固,正是骑兵旅报白天失败的进攻之仇的好机会。
这样的机会,少将是绝对不愿意错过的!
加速,加速,再加速!尽管是夜里,可是在朗月的光辉下,骑兵们的视野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只有速度,才能使自己被攻击的可能性减低到最小,只有速度,才能使骑兵手上的军刀具有更大的威力;也只有速度,才能让敌人产生难以泯灭的畏惧感!
北边的天幕边突然闪亮起来,加速中的骑兵们并没有去在意,承受炮击是无可避免的事情。但愿这次炮击的规模没有白天遇到的那样猛烈,象魔鬼制造的炼狱那样猛烈。
闷雷般的马蹄声充斥在所有人的耳朵里,把一种独特的划破空气的尖啸声完全掩盖住了!直到骑兵们感觉到一股强大的压力从天而降时,一切都难以挽回了。
月光笼罩下的河谷,瞬间就充斥着猛烈的爆炸声,弥漫着刺鼻的硝烟味。飞散着大大小小的弹片和无辜的空气被撕扯的声音,生命,一切生命在这突如其来的爆炸中瞬间消逝。
涅维琴克斯基少将被强大的气浪掀下马来,摔得七荤八素的他刚刚从地上爬起来,还没来得及站直,就被一匹飞驰而来的战马撞飞出去。少将无奈地听到自己胸膛骨骼的“喀嚓”闷响之后,就两眼一黑什么也不知道了。
中国国防军火箭炮团阵地上,马守禄和冯戡站在一旁默默的看着,吊车正在哨音的指挥下工作着,把发射完毕的炮管从汽车上卸了下来,吊换上新的炮管。两米多长的火箭弹靠人工装填的效率是可以想象的低下,但是在机械化的吊车帮助下,火箭炮团的官兵们仅仅花费了20分钟就完成了第二次发射的准备工作。
炮兵指挥官的口令声在夜空中飘荡着,火箭炮的炮管也随着战士们的操作上下调整着射角。
“忽忽”的声音突然响起,火箭炮炮管后喷射出长长的火舌,火箭弹借助反冲的力量呼啸着从炮管中射出,带着耀眼的喷焰和独特啸音飞向夜空。
一道道光芒在黑夜里显得格外的夺目,当这种光芒地出现是在一定的域内有规律的成批出现时,那样的景象就格外壮观了。
“副官,咳,参谋长!”冯戡把马守禄拉到了一边,要不火箭弹发出的呼啸声足以掩盖冯师长用最大嗓门吼出的任何声音。
“啥?”马守禄看得正有劲就被冯戡给扯了过来。
“快射完了,一分多钟的时间就打完,你想想老毛子的骑兵现在还有多少?”冯戡故意歪着嘴说着。他现在是想明白了,可有的话还是得跟马守禄说说才行,在国防军的将级军官里,除了李义安等人,也许就马守禄离龙剑铭最近了。
“神神叨叨的,干嘛?”马守禄回头看了一眼火箭炮团的阵地,果然那里已经被黑暗吞没了。
“那个,那个,有个事情就只有找副官你了。”冯戡吞吞吐吐地说着。
“什么事?你我两个还有什么不好说的,住住一个屋,吃吃一锅饭,啥事啊?哎,冯大哥啊!老冯师长,你脸红个啥呢!”马守禄终于看到了冯戡的不自然,难得啊。象冯戡这样的人也会脸红!还好,现在是晚上,七步之外就看不清楚堂堂的国防军第一师师长冯看少将脸红了。
“这个,这个,我说了你不准笑,也不准跟别人说。要不,老子,不,我跟你没完啊!”冯戟四下里看了看,附近除了自己和马守禄就没有别人了,几个警卫和参谋军官都在远远的地方晃悠着。
“你这是?”马守禄可从没见过冯戡有这么忸怩过,心里也犯了猜疑。
“听说,皇后陛下要到宁古塔慰问将士,她身边不是有容龄跟着吗?这个,这个。”冯戡实在不好说出来。自从上次司徒燕带着教育界的代表出山海关慰问第一师和第六师的时候,冯戡就留意上了她身边的容龄。这次听说皇后要到宁古塔来,容龄作为女官正好同行,哪里有不心乱如麻的。这战役没打响还不敢去胡思乱想,现在第二师已经攻取了锡比尔采沃,整编一师牢牢地控制了双城子(乌苏里斯克),第一师也完成了对两地之间的俄军40、41两个师的攻势合围,可以说大势已经形成了。剩下的就是看总参谋部和集团军司令部何时下达攻击命令而已。
马守禄回过味来,敢情是这冯戡也动了春心啊!
不好!这个忙可不好帮!谁啊?容龄!皇后女官,皇妃的妹子,这个冯戡究竟想怎么样?套套口风再说!
“什么这个那个的,看得起我马守禄就痛痛快快地说出来,要不,我可不帮你什么忙了。”马守禄做出一副义薄云天的样子说道。
“我想你帮个忙,我溜到宁古塔待几天就回来。这不正在打仗嘛,我怕,唉!战事基本已经成定局了,可上面没允许我不可以擅离职守。这个,副官,我指望着你给周司令和蔡副总说说了。”冯戡尽量避免说出事情的重点,所以言辞里显得躲躲闪闪的。
“咳!不就是去宁古塔几天时间吗?有什么大不了的,我看这边的合围一成,还不定什么时候才总攻呢!你去吧,我在这里盯着!”马守禄这才知道自己想偏了!原来以为冯戡看上了容龄又没有机会表白,想托自己从沈芸那里着手通通关节,哪里知道人家根本就不是这个意思,无非是让自己帮着向上面请几天假而已。作为集团军参谋长的自己,完全可以视情况放他几天大假。
两个年轻将领在一旁说着与战场毫不相关的事情,显示出大局已定成竹在胸在潇洒气度,而在绥芬河谷口测是一幅人间地狱的惨状。
两次火箭炮齐射加上整编一师一线部队暴露出的强大火力,使得俄国远东军第三军骑兵旅的5000多号人马几乎全部葬身在这里。突如其来的火箭炮急袭消灭了全速冲刺的骑兵旅大半的兵力,打乱了骑兵的攻击队型。而战马的高速冲刺,也使得骑兵们来不及反应就陷入了枪林弹雨之中。在整体全速前进的骑兵冲刺队列里,即使有人察觉出危险想掉头都不可能!前后左右的战马会象潮流一样把自己裹胁着望前冲,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只要进入了这个队列,就无法避免向前冲击的命运。当然,幸运的人不是没有,那些只是侥幸排在整个骑兵攻击队形最后边的极少数见机得早的人。
北京,总参谋部。
龙剑铭饶有兴致地看着参谋军官们在对着手上的文件资料把一个个箭头粘贴在巨幅地图上,不时还有人用红色铅笔在地图上标注着。
海参崴集群成功的完成了牵头的战略任务,绥芬河集群也用最快的速度占领了锡比尔采沃、双城子和海参崴之间的联系。两个集群合计20万人马把俄军滨海集团军分割成三块包围起来,彻底歼灭似乎只是时间问题而已了。
满洲里集群则在积极准备攻击作战,只要北方集团军和西北集团军一动手,满洲里集群就攻击前进,以收复满洲里配合北方集团军攻占赤塔!
时机,发动总攻或者与俄国人展开诿判的时机似乎已经到来。俄国人在无法救援他的40万远东军时,究竟会在谈判桌上做出什么样的让步呢?
毫无疑问的是,中国国防军必须收复失地!那是从贝加尔湖以东50公里界限到萨颜岭,再沿着阿勒泰山和帕米尔高原的新国界。
第40节 俄国政变
龙剑铭错误地估计了俄国人的毅力,期望中的谈判要求并没有通过英国或者法国外交使节传来。从各种渠道得来的消息显示,即使俄国人丢掉了海参崴,战争仍将继续。
俄国人把英法比各国的贷款完全花费到了战争上,面临国土之争时,俄国农民也呈现出极大的爱国情绪,俄国在战争威胁中显得空前的团结。这种情况跟拿破仑入侵莫斯科的时候很有些相似。
不过,时代不一样了。俄国人面临的对手不是法国人而是中国人。当年法国人是想彻底击败俄国,而中国人只是想收复两百年来被俄国蚕食鲸吞的领土。从这个出发点引出的战略问题就有很大的区别,法国人需要漫长的补给线,这条补给线甚至要通过仍然对其有敌意的普鲁士;而中国人则依靠漫长的中俄边境线,即使是进攻,也是处于内线补给的有利态势。相反的,现在反倒是俄国需要通过一条效率低下的西伯利亚铁路对远东军实施增援的补给。
不谈,那就打!
可是打也有讲究,如何付出尽量少的代价把俄国人赶到谈判桌上来?这个问题是继续战争必须考虑清楚的,否则战争的规模就不再是中俄的边境之争,而是两国罄尽全力的生死之战了!这个结果,龙剑铭并不想要,他需要尽快结束战争,全力投入到国家经济建设中去,他需要俄国保留一定的实力形成在欧洲对德国的威胁!
地图上,俄国远东军已经被分成了三大块。海参崴一块,被国防军海参崴集群严密地封锁着;双城子一块,6万俄军被国防军绥芬河集群包围在锡霍特山脉和乌苏里江之间的狭小地域;伯力到乌兰乌德是一大块,俄国人通过铁路不计伤亡和损失源源运送部队加入远东军的战斗序列,形成了新的一条以伯力为头的长蛇阵。伯力有俄国哈巴罗夫斯克集团军三个师驻守,海兰泡也有一个半师。而赤塔到乌兰乌德一线,则结集了大约20万俄军。尽管俄国人的铁路效率低下,可经过两个月没日没夜的输送,还是给库罗巴特金运来足够多的兵力和物资。
如果,海参崴和双城子一线的战事到目前为止已经成定局,那国防军应该如何解决伯力到乌兰乌德之敌呢?
面壁的龙剑铭陷入了深思之中。
聂文青和李义安来了,他们也是带着同样的问题来征求皇帝意见的。俄国人的耐力超过了他们最初地估计,之前制定的战略是以海参崴以及增援海参崴之敌被围困后,俄国人会谋求谈判这一想定而计划的。目前的事实,显然已经超过了计划的最大范畴,需要重新根据形势制定相应的战略。
“守甫,调集所有的陆军,航空兵力,必须陷远东铁路于瘫痪之中。否则,这场战争将会是没完没了的消耗战!命令骑兵部队,所有的骑兵部队出击西伯利亚铁路,牢牢控制住铁路线。不能再让俄国远东军增加一兵一卒了!乃鸿兄,你联系一下唐绍仪,敦促土耳其尽快在南高加索地区发起对俄军进攻。西北集团军,立即行动,提前夺取阿拉木图。海参崴这边也不能再拖了,尽快解决俄第三军所部,逼迫阿列克谢耶夫投降。这样,我们可以腾出20万部队加入到对外贝加尔斯克和伯力的攻击。打就打,我们要用最快的行动和最大的战果迫使俄国人不得不弯腰屈膝!”面对着墙上地图的龙剑铭没有等两人行礼问好就连珠炮似的说着。他当然知道身后的两人是谁,能够不经杨瓒绪通报就进来的,就只有聂文青和李义安了。其他几个人都在前方指挥作战,不可能这个时候赶回北京来。
“是!”李义安边并着脚后跟边应道,看来自己和聂副总司令来得正是时候。皇帝的想法也和两人之间计议的完全一致,总参谋长按了一下桌子上的电铃。
不到半分钟,一群参谋军官是出现在作战会议室。
其实,沙皇尼古拉二世的日子并不好过,否则,他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找维持来皇宫了。
“尊敬的陛下,议和吧!现在俄罗斯失去远东但可以保证中亚和黑海,要是土耳其人做好了战争准备发起进攻,那局面就真的不可收拾了。我知道,我深深的知道做出放弃的决定需要多么大的精神力,但是,我恳请您注意一个事实:几百年前的俄罗斯还是一个小小的公国,砚在却有了无比辽阔的疆域,土地。在适当的时候还可以夺回来,就好象现在突然强大起来的中国人所做的一样,不是吗?我的陛下,让步是一个政治家,一个帝王经常会碰到的事情。对中国人让步,我们只是失去一个贫瘠的远东和交通不便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却得到宝贵的时间整顿国内,重新积聚力量。我向您保证,远东会回来的!”维特公爵极力地劝说着自己的皇帝媾和。作为前任财政大臣和以前沙皇的心腹,他清楚俄国已经没有力量去应付强大起来的中国人了。现在俄国面临的问题不是去复仇,去扩张,而是安静下来好好整顿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好好理理和英国法国的关系,把目光重新聚焦到欧洲!
“我的公爵,您把我搞糊涂了。”沙皇尼古拉用手抚着额头说道:“既然要媾和,我们又何必做出一副和中国人决战到底的姿态呢?这个时候,可有10万军队在中国人的包围之中啊!如果,战场上我们和中国人处于僵持的状态,那您的建议我还可以理解。但是事实却是我们军队在敌人的包围之中!”
“陛下,请您,噢,不,还是我代表您跟英国人和法国人说吧。继续战争的姿态和实际的准备并不能因为要和诿而放松,您说是吗?现在需要的是军事和政治上的协同。昨天,大公殿下召我去他的官邸,也说到了这个事情。他的意见正是我刚才向您陈述的一样,用积极的军事准备赢得谈判桌上更大的主动权。”维特保持着谦恭的微笑说着,他希望今天和沙皇的见面会成为自己重新掌握俄国大权的开始。对此,尼古拉大公已经表示出积极的态度,那就表示军队会站到自己背后,而不会再受拉斯普迪那个站在皇后身影中的小人摆布。
“这,这个事情我需要考虑考虑。”沙皇尼古拉二世仍然在犹豫着。这个脾气暴躁却优柔寡断的人现在需要找到有主见的皇后和上帝的仆人帮自己拿主意。
“陛下,皇后陛下和拉斯普廷先生应邀去大公在郊外的别墅去参加酒会了。我想,这个事情您应该自己拿主意,或者是听听大公的意见。”维特脸上的笑意没有丝毫的消退,声音也一如刚才那样的谦恭。可是他所说的事情,却是一件足以震惊全世界的重大事情!
锐意改革军队的将领和主张经济扩张,向西方靠拢的政客们联合起来了!以尼古拉大公为首的将领们不愿意拉斯普廷打着沙皇的旗号在军队里指手画脚,代表俄国资本家的政客和新贵族不愿意把自己的钱浪费到可以预见必然失败的战争中去。也不愿意国内的矛盾在短暂的缓和后因为最终战败而激化。资本家希冀的是国内和平基础上的对外扩张。现在,皇后和拉斯普廷应该是在大公的别墅里品酒诿笑呢,不过,短时间内她们不可能回到沙皇身边影响可怜的尼古拉二世。
维特和尼古拉大公早就准备好了,在中国人开始战争准备的时候,这股阴谋势力就在积极地活动着。其目的,就是在俄国实行君主立宪,剥夺沙皇在俄罗斯的一部分权力。
维特现在急切的需要沙皇授予自己全权主持对中国的谈判,并把军队的事务完全交给尼古拉大公,达成自己所说的军事和政治的协调配合。一旦沙皇把这个权力一下放,维特就可以通过法俄电力公司的朋友与中国人联系上,而大公则可以掌握着军队,应付一切可能发生的不测事件,也为与中国人的谈判争取更多的主动。毕竟放变成功后,俄罗斯就是由维特公爵和尼古拉大公管理了。
沙皇凝视着维特,眼前这个60来岁的公爵。曾经是自己最亲信的人,也是俄罗斯在财政上最有办法的前任财政大臣。从尼古拉3333亚力山德罗维奇3333罗曼诺夫还是皇太子的时候,这个人就跟在身边了。要不是因为日俄战争的争吵,维特也许会在最显赫的财政大臣位置上终老。现在,这个一脸谦卑的微笑的老家伙,还能够获得自己的信任吗?媾和,会不会成为罗德江科(国家杜马议长)或者其他阴谋家发难的借口?
“亲爱的维特,我想至少应该听取一下杜马的声音,为了这个杜马,我的叔父差一点自杀。”沙皇决定征求更多人的意见,当然,他这个时候要召见大公或者是皇后都显得太过拖延时间了。问题在国家杜马身上,只要这些新贵族和小市民不闹事,和谈就和谈吧!
“陛下,议长先生就在宫外等着您的召见呢!”维特脸上的笑意收敛了。他知道沙皇已经下了决心,召见罗德江科不过是走一走过场而已。而这个议长,正是自己的政治同盟。要不是这个同盟的存在,俄国哪里会在中俄战争爆发后迅速稳定下来?
当戴着单边眼镜的议长先生匆匆走进沙皇的办公室时,一切都已经成为定局了。
1906年8月17日,俄国军队总司令尼古拉大公,国家杜马议长罗德江科和前财政大臣维特发动软政变。软禁了皇后,逮捕了拉斯普廷,架空了沙皇。
远东军司令库罗巴特金上将被解职,阿列克谢夫中将就任远东军总司令,博落西洛夫少将担任参谋长。同时,俄国人把媾和的消息通过发俄电力公司里的中国谍报人员传递到北京。
刚刚发布的命令被撤消或者暂缓执行,俄国人的消息来得很是时候。再过一天,在新疆的西北集团军就要全面跨越国境线,对俄国中亚地区实施全面进攻了!再过40个小时,两个师的骑兵就会突然出现在伊尔库茨克!再过12小时,国防竿陆军航空兵的战机就会以前所未有的匆架的规模出现在乌兰乌德上空!更为及时的是,再过两个小时,绥芬河集群将对俄国第三军发起总攻!
英国和法国保持着沉默,没有对俄国的政权更迭表示只言片语,没有什么值得去关照俄国的了。说现实一点,大公是亲法分子,而维特和罗德江科背后站着英国人!俄国和法国从1891年开始的同盟关系不会改变,而英国和俄国的关系也会更加的紧密。俄国少了一个没有政治头脑的沙皇,对英国和法国来说是一件好事。至少,他们不再担心俄国人会突然想起1887年和德国人签定的《再保险条约》(也叫德俄密约)了。
可以说,沙皇失去权力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唯一觉得不舒服的只是德国皇帝威廉二世而已,对中国来说,龙剑铭没有想到维持真得能掌握政权。也想不到应该于1917年结束的沙皇统治因为自己的出现而提前到了1906年。
值得庆幸的是,俄国人已经指派其远东军司令官阿列克谢夫中将与中方会商谈判的事宜;更让龙剑铭欣慰的是,和谈一旦成功,自己的战略计划在俄国人身上是完全得到了实现!收复失地和保持俄国实力这一矛盾体在俄国政变后突然就得到了调和。欧洲的局势没有变!甚至三国协约还有提前达成的迹象,那是否就意味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仍然会爆发呢?中国在获得和平后该怎么做才能不引人注目地促进战争的爆发?
最为紧要的应该是——裁军!
过于庞大的军队是会引发列强忌惮之心的!中国必须要做出一副爱好和平,致力于经济发展的姿态出来,才能让列强放开怀抱为自己所谓的利益去打生打死。裁军,也可以将不多的军费更好地用在新技术装备的研究和装备上。机械化军团的组建,也将随着裁军和整编而进行。
第41节 兵临城下
唐绍仪拉着方维志匆匆赶到紫禁城,他们的到来打断了龙剑铭与枪伤初愈的秦关的交流。
“陛下,军队应该采取行动,现在双方的正式谈判代表还没有出发,按照国际惯例,帝国要在谈判中得到比较满意的条件,在谈判前和谈判中未达成正式停火协议前,军队能够前进多远就前进多远,这样,在谈判的时候我们就能争取更多的主动权。”唐绍仪即将担任大中华帝国的首席谈判代表与俄国临时政府总理维特谈判,在得知国防军停止积极的军事行动后,立即就赶了过来,他不理解龙剑铭这个时候为什么撤消了国防军原定的作战命令,不攻海参崴是可以理解的,不向俄国第三军发起歼灭性的总攻也可以理解,甚至对伯力之俄军不采取攻势行动也能说得过去。可是在西北方向和贝加尔湖畔不采取军事进攻行动就让人难以理解了。
如果国防军的足迹还没有到达勒拿河——贝加尔湖以西50公里的伊尔库茨克——萨颜岭西北麓——唐努乌拉山——巴尔喀什湖以西,那今后的谈判中要确定战前标定的新国境线就非常困难了。
“陛下,国防军至少应该保证在拟收复的国土上的现实存在,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从谈判中达到目的。据说俄国人是一边吼着谈判一边继续增兵远东的,帝国国防军在这个问题上不能不做出积极的姿态啊。”方维志是赞成唐绍仪的,因此才和这个外交大臣夜进皇宫,龙剑铭明白两人的意思,不过他们显然没有考虑到国防军继续进攻的行动会在英法方面留下不好印象,也没有考虑到国防军的积极进攻很可能引发土耳其人加快战争准备,在俄国的南面插上一刀,这,在战争进行时是中国需要的,可现在,中国并不需要土耳其的军力,暂时停止军事行动也是给俄国人表示出一个态度:中国还是愿意和平解决争端的!只有这样,俄国人才能真正下和谈的决心。
其实,唐绍仪和方维志的意见并没有错,他们的想法跟龙剑铭的想法主要区别在:他们想在和谈开始前通过国防军的军事行动造成既成事实,以利于谈判的进行;而龙剑铭则根本没有寄希望于谈判能够顺畅地、痛快地达成满意的协议,他的想法是谈不拢就打,反正还有10万俄军在国防军的包围之中,反正西北集团军和北方集团军以及东北集团军满洲里集群随时可以出击。
“少川先生准备什么时候出发?我建议您可以晚些时候才走,先在京城看看英法各国外交使节对中俄谈判的态度,等维特到乌兰乌德以后您再坐飞机去,让俄国人担心一下也是应该的,刚才两位的建议其实在总参谋部也讨论过,军方的意见也是趁机猛进,不过,被我否决了,大家想想,如果把你换到维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你最担心的是什么?是不是中国国防军在远东和中亚的军事进攻?不是!是权柄还没有巩同,他的新政府的基础还很薄弱,继续战争,带给维特和俄国的很有可能是全面的战争动员,兵临城下一般有两种结果:一是人心大乱,弃城投降;上种是面对强敌团结起来众志成城。按照俄罗斯民族的个性来看,第二种的可能牲要大得多,那样一来,最终又会让谈判前的军事进攻变成决战,那是因为俄国人还不知道我们究竟要些什么?还不知道我们会不会因为战争打到欧洲,打到莫斯科去!还是先给维特吃了汤圆吧,这样,他让起步来心里也塌实,我们希望看到的是他的政权尽快稳固下来,希望看到他本人能够有一种亲华的倾向,所以我决定暂时停止地面军事行动,空中的轰炸会继续,会以小规模轰炸铁路线的形式继续。”
龙剑铭见两人没有说话,稍微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我们不仅仅要考虑目前收复国土的利益,当然,这个目标我们必须达成,来不得半点折扣,需要我们注意的是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对俄国而言,我们现在要收回土地,同时要与维特政府保持良好的关系,让俄国成为我国未来大宗工业品的消费国,让俄国和政治经济风向标随中国的摆动而摆动,要达到这样的目标,一个与帝国保持友好的,亲善的维特政府是必须的,我们甚至要扶持这个政府来达到我们以经济手段和政治协议来控制俄国的目的,在这个基础原则上,咱们还有必要在谈判即将开始的时候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进攻吗?”
方维志沉默了,带着些懊丧而庆幸陷入了沉默状态。他没有想到龙剑铭在对俄问题上已经想得如此深远了,与国防军将领们普遍存在的“打出一个大帝国”的想法有所不同的是,几乎所有的政府首脑都主张经济渗透和经济控制的策略,而龙剑铭提到的,正是在强大军事压力下进行政治和经济双重渗透的战略。如果这个战略能够达成,俄国实际上会成为中国在欧洲的代言人或者说是中国操纵下的欧洲木偶。因此,战后与俄国新政府取得良好的交流和政府间融洽的关系是基础,而谈判将不会仅仅限于国土问题的层面上了。方维志在为自己思想上的不成熟而懊丧,却又为龙剑铭已经想通透对俄问题而庆幸。
唐绍仪的脸色也显得有些不自然了。很明显的是,自己拉着方维志来找龙剑铭,首先出于就谈判而谈判这个层面上的思想,没有过多的去考虑中俄在结束战争后如何打开政治上、军事上的紧张空气,取得帝国战略发展需要的双边关系成果,这是一个所谓的帝国第一外交家不应该犯的错误。值得庆幸的是,陛下并没有责备的意思,只是委婉地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指了出来,可就算是这样也让外交大臣觉得两耳发热,脊背生汗了。
在龙剑铭的思想里,眼前的谈判不是简单的国土问题的谈判,而是中俄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是中国影响俄国政治的目标能否达成的关键,在这个基础上来考虑,这次谈判无疑是具有远见的!以打促和这种手段在古往今来的谈判中屡屡出现,可如何使用这种手段,在中俄谈判中何时开打,何时开谈,显然龙剑铭的心里已经有了腹案。这个时候不进攻,是向俄国新政府发出友好的信号,敞开怀抱让俄国人投进来。当然,牵扯到具体利益的时候发生一点军事纠纷是在所难免的,那么在最初的基调下,所有的军事行动都不会过多地影响到今后两国的继续交往。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两个国家的交往就跟两个人交往一样,两个政府的交往也跟两个男女谈恋爱差不多,第一印象非常的关键,有了这个第一印象,那么今后可能产生的问题冲突就比较容易解决了。
珍妮·伯莱顿挺着大肚子端着茶水的身影一出现,两人就知道自己该告辞了。
苏赫巴托尔的北方集团军野战机场上,在太阳刚刚出现在地平线上的时候就响起了航空发动机的巨大轰鸣声,8架轻型轰炸机和两架刚刚转场过来的中型轰炸机在跑道上缓缓地移动着,杨致和少校第一个驾驶战机飞上了蓝天,在天空中盘旋着等待着编队内和其他成员。十架轰炸机的目标是乌兰乌德以西20公里的远东铁路,炸断这段铁路,将使俄军向赤塔的运兵时间增加5天左右,而过几天到远东来的俄国临时政府总理也可以见识到铁路被炸断后带来的不便。当然,这些不是杨致和少校去想的事情,他现在正在欣赏那两架载重1.8吨的中型轰炸机起飞时候的身姿。有着四台螺旋桨活塞发动机的CH型轰炸机是这次轰炸行动的绝对主力,少校想象着重达250公斤的炸弹落在铁道线上时的情形,在猜测着炸弹爆炸时腾起的烟柱会不会把轻型轰炸机飞行员们的俯冲视野遮没。
并不是没有值得少校担心的事情。近来诚国人用匆忙改装的马克辛机枪形成了原始的对空火力,对低空飞行的飞机造成了一些困扰,最近几天经常有飞行员在说自己的飞机上出现子弹洞的话题,这就是俄国改装过后的马克辛机枪的成果。当然,扬致和少校有他的对策,轻型轰炸机带的是50公斤的小炸弹和大量的航空机枪子弹,他们的目标就是俄军在铁路线两侧的对空火力点,也正是这样,QH型战机就变成了专司对地攻击的攻击机,轰炸的重担就落到了中型轰炸机的肩膀上,对新伙伴,少校心里还没底。
机舱里充斥着发动机巨大的“嗡嗡”声,机群沿着色楞格河在地上标示出来的方向飞行着,当飞行员们在3000米的高空上能够看到浩瀚的贝加尔湖时,机群右转向西边,顺着起伏不平的一个东西走向的山脉和铁路线飞行。
色楞格河在乌兰乌德西北面被那些小山挡住了流入贝加尔湖的通路,也因此转向西面,而铁路,正是沿着河左岸稍微平坦一些的河谷修筑的。
“各机报告情况,重复,各机报告情况!”杨致和冲着头盔上无线电台的送话器吼着,这个飞行头盔还是在陆军头盔的基础上加了颈部支撑和送话器、耳机等电子部件制成的,就现在的使用情况来看还不错。
电台里依次传来二号到十号机的回应,一切正常!
“5组(中型轰炸机)爬高3500,1-4组各自寻找目标,攻击开始!”杨致和少校一边下达着命令一边压低了机舵,战机发出一个变了调的发动机轰鸣声向左下方俯冲。
两架为一组的轻型轰炸机也纷纷开始降低高度或者进入俯冲状态,铁路线两侧,肯定有俄军的对空火力点。
俄军改装后的马克辛机枪具备了-5-60度的高低射角,可以用每分钟300发的速度向空中高速运动着飞机射击,不过,匆忙的改装并没有让机枪具备更快速的左右射界转移功能,机枪手也没有受过什么射击提前量的教育,这个词到现在还没有出现在远东军最高指挥官的头脑中呢!
因此,俄军对空火力的作用相当地有限。机枪手们在看到飞机向自己扑来的时候盲目地抠动着扳机,让那一长窜的子弹落到了目标的后方。
暴露了的俄军机枪阵地很快就招来了中国战机的攻击。
杨致和少校拉起了机头,在刚才的俯冲过程中他已经确定了两个俄军机枪阵地的位置,战机在天空中做了一个漂亮的半滚机动后,重新获得了俯冲的高度,对地攻击,要得就是速度,QH型战机最大平飞速度只有200公里,而俯冲动作带来的加速度可以把战机带到300公里以上的高速,这是杨致和少校在攻击日本战列舰时获得的宝贵经验,速度越快,俄军机枪击中飞机的可能性就越小。
巴布什金河谷的天空中充斥着飞机发动机的怪叫声,接着就是小型炸弹的爆炸声和机枪的射击声,对飞行员来说要在接近目标的短短半分钟时间投炸弹和用机枪准确地射击,还要及时地拉起机头向左右机动着重新获得高度,以便进行下一轮的三十秒攻击,与此相对应的是:俄军机枪手能够得到的射击时间更短一些,他们往往只能把子弹倾泻到中国飞机的身后,主动权,始终在空中攻击者那方,飞机可以决定什么时候,从什么角度来进攻,而地面上的机枪只有疲于奔命地应付,再应付。
杨致和掀下了炸弹松脱按纽,几乎同时又抠动了操纵杆上的机枪扳机,飞机在微微抖动着向下俯冲,两排子弹在地上打出两溜黄色的烟尘,少校在拉起机头的瞬间看到几个俄军士兵被机枪子弹射穿后挣扎的身影。在他重新获得高度改入平飞时,他看到自己的战果已经在地面上呈现出来,那枚50公斤的炸弹击中了俄军机枪阵地。
第42节 空中的恐怖
飞机低空俯冲产生出凄厉的啸声,夹杂着不时的爆炸声和子弹飕飕乱飞的声音,构成了一种令人胆战心惊的交响曲。
一架轻型轰炸机能够携带10枚50公斤的炸弹,分别挂在两翼和机舱炸弹舱里。航空炸弹带有稳定尾翼,采用生铁弹体和碰炸引信,一枚炸弹就装有18公斤TNT炸药,威力足够覆盖70米半径范围内,这还是因为弹体本身的重量带来的加速度和飞机本身的速度使得炸弹深深钻进泥土里的原因,如果,炸弹带上减速装置后,50公斤级的炸弹将会产生更大的杀伤力。
尽管是这样,杨致和少校和他的轻型轰炸机编队仍然顺利地解决了地面防空火力点,在反复确认地面防空火力被彻底清除后,杨致和带着八架轻型轰炸机拉爬升到了2000米的高度.两架CH型战机调整了航向,在根据地面上爆炸点上的烟柱的动向估算了地面风速后,机舱内的投弹军官很简便地给飞行员做出了航向修正建议。
在2000米的高空要把重达250公斤的炸弹准确地砸在铁道线上,是需要考虑很多因素的。首先是飞机的航向,根据惯性定律,飞机的航向会赋予炸弹最基本的轨迹;其次是炸弹本身的空气动力学外型和附件,这些东西在设计和制造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在无风状态下能够保证炸弹按照飞机航向跌落;再一个重要因素是风,侧向风和顺风、逆风都要考虑。
没有更精密的仪器仪表提供数据供飞行员们参考,简单的陀螺仪和对地面烟柱的观察是投弹军官确定下手时机的依据。还好,他的目标是长长的铁轨,只要飞机保持住和铁轨的同向并根据风力略微偏离一些,那投出的炸弹也许能碰上好运气,准确地在铁轨上炸响。
CH型轰炸机每架携带了两枚250公斤炸弹,也就是说,给飞机上的飞行员的机会只有两次!
两架中型轰炸机前后略微错开保持着斜编组队形,沿着铁轨延伸的方向反复地来回盘旋着,这是CH轰炸机第一次实战投弹,其结果远远不是炸断铁路与否那么简单。如果这次攻击成功的话,陆军航空兵的兵器里将大量编制这种载荷远大于QH型的战机。
杨致和少校远远地跟着两架中型轰炸机,他必须保证这次攻击的安全性,一架CH机上有一个美国客人作为美国军事观察团的成员特地来到自己的部队,恼火的是,要求保证这个年轻的美国上尉安全的命令据说是皇帝陛下亲口下达的。
讨厌的家伙,那个叫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的美国乡巴佬为什么对轰炸机这么感兴趣?为什么总参谋部会允许这个家伙如此近距离地直面国防军的秘密?
反正,这样的问题少校是不清楚的,抱怨归抱怨,命令必须执行!
杨致和只是杨致和少校而不是龙剑铭,他当然不知道这个美国乡巴佬上尉有个将军父亲,曾经是美国陆军驻菲律宾部队的司令官,而运个讨厌的家伙自从于1903年西点毕业后就一直对中国人制造的武器非常感兴趣,因此,他被如愿地派到中国来,成为美国陆军观察团的成员之一。少校还不知道这个小小的美国上尉在1917年会成为美国霓虹42师的上校参谋长,会在一战后成为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为美国太平洋战区总司令,在战后还挑起了联合国军对朝鲜和中国的作战!
这样的人,似乎应该得到龙剑铭的重视,中国飞机要向美国甚至欧洲出口,赚取大量的美圆英镑,还需要有一个适当的人真正了解飞机的战争价值,在皇帝看来,这个有将军家庭背景的年轻上尉是最合适的宣传员。技术保密只能是暂时的,与其花费大量的精力去保守秘密不如公开,利用秘密的公开赚取进一步技术升级的资金,始终保持一定的领先性,这就是龙剑铭的技术发展观。
两架CH型飞机几乎紧挨着飞行,终于,少校看见两个黑忽忽的物事从机身上脱离出去,急速地坠落到地上,一枚炸弹偏离了目标好几米炸了开来,青黑色的烟柱夹杂着闪耀的火花迸发着。250公斤炸弹巨大的威力还是破坏了一大段铁路,而另一枚炸弹的落点就显得太偏了一些,只是造成了一大片杨树林的遭殃。
CH型飞机盘旋了一圈后,又气定神闲从头开始做刚才的投弹动作了,有了一次差不多的成功经验,这次的投弹准确度大大提高,一枚炸弹正中铁轨,威力巨大的炸弹直接毁坏了近50米左右的铁轨,而对路基的作用则要俄国人花费更长的时间来修补了;一枚偏离了一些,仅对路基造成了损坏。
底上的俄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铁路被炸断,没有了能够对空射击的机枪,俄军士兵们只能望机兴叹,望弹生怖,没有人想到用手上的步枪向飞机射击,那是因为这种射击是没有价值的,只能换来小一些的苍蝇更加凶猛的机枪火力,那些瘟神是无法抵御的恐怖制造机器!
在中国飞机离开巴布什金上空之后,俄国临时政府总理维特的专车驶进了巴布什金小站。铁路人员和军方遗憾地告诉这位大人物铁路遭受了攻击,需要两到三天的时间才能修复通车。无奈的总理大人只好在这个靠近贝加尔湖的美丽小站等待了。
一场处心积虑的宫廷政变结束了尼古拉二世的统治,俄罗斯帝国的权力如今掌握在三个人的手中:尼古拉大公成了摄政王,维特则是摄政王名下的临时政府总理,至于杜马的议长罗得江科,则积极地准备着制定宪法,企图使封建地主把持着的俄国彻底变成由新兴贵族和资产阶级控制的俄国。
维特和大公把这次政变称为明智的小小的权力转移,而喜欢浮夸的罗德江科则四处宣传这是一场成功的革命。总得来说,目前三个人配合得非常默契,大公需要军队里贵族军官的支持,所以这次政变不能用革命的词汇,他力图使政变在军官们眼里成为沙皇陛下在军政事务上的放权;维特需要列强的支持,有了列强的支持才有可能尽快结束战争,让俄国回到工业建设的经济复苏轨道上来,因此,他也不能把政变说成是革命,他要取得各国资本对俄国的信心,革命这个词汇太野蛮,太暴力;只有罗德江科这个所谓的俄罗斯民族的民意代表才在宣称革命成功,因为他要把俄国国内的各种政治势力的蠢蠢欲动压制下去,只有革命成功这个说法,才能使俄国的农夫和工人重新回到他们的位置上去,放弃对国家大事发言的权利。
俄国在远东的两次战争带给维特截然不同地命运,因为日俄战争,维特被沙皇解职,远离了俄国的权力中心;而中俄战争却让维特重新站到俄国最高权力的舞台上,可以尽情施展自己的抱负。饱学的临时政府总理知道,从远古的人类有了价值观念开始,战争就和经济利益结下了不解之缘,反过来说,没有经济利益和生存空间的概念,.16K.cn战争永远也不会存在!
那么,貌似强大实则千疮百孔的俄罗斯帝国在遭到两次战争的失败后,面临着的命运是什么?她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复兴之路呢?这个问题是同样作为斯拉夫民族主义者的维特公爵经常深思的。
很明显,在普鲁士将军克劳塞维茨提出总体战争这个科学的概念后,答案已经存在。战争,打得是整体国力,从人口资源、经济潜力、工业能力、科学技术等等方面来综合考虑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是最科学的。曾经,沙皇陛下就把日本人视作在四个岛屿上蹦达着的黄猴子,忽视了日本的战争潜力和在1895年到1904年间所做的周密的战争准备;今天,沙皇又忽视了中国人在工业技术上的潜力,招致了这次战争就在眼前的失败!
这个烂摊子,必须由自己和自己的政府来收拾。
作为前任财政大臣的维特在这方面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强大首先表现在军事实力上,而军事实力的表现有两种方式,一是单纯的数量,一是单纯的质量。从俄国目前的武装力量的现实状况来看,俄军是注重数量优势的军队,而中国人在轰炸铁路之后向世界展示了技术型军队的威力!当然,这也是俄国必将失掉这场战争的原因所在。
问题是,在中国军队取得了战争的绝对控制权后,自己应该如何来应对即将到来的谈判。可以想见的是,中国人必然是高傲的不可一世的!但是,就算是这样,维特也必须去面对,去应付!
俄国需要时间,需要资金,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东方伙伴。
时间,需要俄国在国际问题上的让步和成功的中俄谈判来获得;资金问题,则需要依赖英国、法国的资金援助来解决,中亚和黑海的问题,需要俄国与中土同盟达成一个彼此都能够接受的协议,最好,能把中国这个迅速崛起的帝国纳入俄国远东利益伙伴的范围中。
俄国,可以从中国得到什么?
那要看中俄关系究竟怎么样发展,也是看自已如何在这次高层公议上影响中国的代表——帝国外交大臣唐绍仪先生。本来,按照国际外交惯例,自己完全不必亲自到远东来会见中国的外交大臣,这是在规格上不对等的。可是,在关乎俄国根本利益的中俄谈判上,自己不能不亲自把握。
满怀心事的维特没有任何的心情去欣赏盛夏贝加尔湖迷人的湖光山色,也没有兴趣去看湖中经常出现的海豹。他只能通过车站上的小小电报房给远东军总司令阿列克谢夫发电报,让中将与中国人接触,希望中国人能够停止传说中恐怖的空中袭击,以便铁路人员能够尽快修复铁路,送自己去赤塔与军方将领见面。
对阿列克谢夫中将,维特是绝对信任的,这个中将是政变的核心成员之一,手里也掌握着目前俄国最强大的军队,有了这支力量的存在,临时政府就是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反之,临时政府的权威肯定会动摇,会受到那些旧贵族军官们的反对。
因此,必须对中国人做出让步,保留俄国的元气,保留远东军!
中国人提出的条件看起来是苛刻的,他们要求的新国境线割去了3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这些土地上的产出实在有限,西伯利亚人对耕作和放牧都不在行,他们擅长的是狩猎!这些土地本身就是俄国难以开发的,除了造价不菲的远东铁路和难以割舍的符拉迪沃斯托克以外。
对铁路和海港,维特寄希望与中国签定一个比较友好的全面条约来解决俄国的需要,双方在经济往来上的合作,会把地域和国家的界限冲淡一些的,俄国人付出一定代价后仍然有可能取得铁路和海港的使用权。
维特半躺在车厢里想着,他不愿意下车,肮脏的车站让他看着就觉得恶心,车站上根本就没有正式的旅馆可以供总理大人暂住。因此,他还不如就待在豪华的车厢里比较实在。
苏赫巴托尔,大中华帝国国防军陆军第二航空队野战机场。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上尉一下飞机就冲进了电报房。
今天,实在是令年轻的上尉毕生难忘的一天。他第一次乘坐飞机,第一次乘坐军用飞机!而这架属于友好的中国军队的飞机就在上尉的注视下准确地实施了对地攻击!这,让上尉看到了飞机在未来战争中的价值,他可以想象到这样一幕场景:由几十架,不,应该更多一些,是几百架上千架飞机用炸弹攻击地面的军队或者军事目标的场景。毫无疑问,美国需要这些飞机的技术,也需要对付这些飞机的技术,根据力学的对等原理,飞机的敌人首先是飞机本身!
上尉通过电报给军事观察团团长埃米克海军少将详细汇报了自己的见闻,也把自己的设想大胆地汇报了一下,当然,上尉没有忘记在自己的随身日记本里记下这一切。
第43节 困兽犹斗
西伯利亚铁路再次遭受中国飞机的攻击,将会中断交通好几天,这对兵员粮秣重装备都很缺乏的远东军来说是致命的。阿列克谢夫和博罗西洛夫无法确定中国飞机明天或者以后还会不会来攻击铁路线,也就是说,他们无法确定铁路恢复运行的时间。一支骑兵队伍派了出去,他们的任务是去迎接被阻挡在小站上的临时政府总理维特。
博罗西洛夫如今已经明白好朋友所说的阴谋是什么了,在少将看来这不是阴谋,而是一次决定俄罗斯光辉前途的政治战斗,有了这个政治上的胜利,军队的全面改革才有可能实行。不过,迫在眉睫的事情不是去想象如何改革俄罗斯的军队,而是在远东战场上争取哪怕一次小小的胜利也好。自从开战以来,除了满洲里战役可以勉强称为胜利外,俄军一直在战争中处于疲于奔命,四处漏风的绝对劣势。
能够供少将直接调用的兵力如今也有22万之众,他们全部属于远东军总司令部直辖的部队,新的43师总算也建成了,值得高兴的是那些刚刚从欧洲到远东的士兵们有着极高的爱国主义情绪,比原来就在远东的、信息闭塞、不了解莫斯科发生的变化的士兵们要可靠的多,少将自接受参谋长的职位以来,一直致力于建立一个高效精密的后勤体制,让散布在西伯利亚铁路沿线的物资能够尽快地、合理地分配到各个部队,以稍微改变一下俄军的面貌。
在博罗西洛夫少将和总司令的谈话中,经常担心地把手里的军队称为“库图佐夫时代的游击队”,因为这支军队是由营养不良、教育水平低下、训练不足的农夫穿着杂色的军服,拿着各种制式的武器所组成的。有时候,少将也很理解后勤军官们,他们能够把弹药物资送到远东来,在破烂的铁路上送来,已经很不容易了。可是,他们还要去应付一个最为困难的问题,那就是让每个士兵的枪找到合适的子弹。
阿列克谢夫中将背着手在司令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到现在他还没有拿定主意,对少将参谋长的新作战计划做出决定。少将准备组织一次大规模的进攻,在满洲里集结6个师向呼伦和贝尔湖以东攻击,意图试探出当面中国军队的实力。如果攻击得手就投入另外三个师的预备队用于扩大战果,争取向中国军队的纵深地域前进20-50公里;与此同时,还组织了一支侧击部队,用于攻击中国军队野战机场的所在地,根除对铁路线的威胁,这支部队包括一个骑兵师(胸甲骑兵师)和两个步兵师。
少将的作战计划做得很细致,特别是在后勤的连续作战保障上非常到位,这位少将显然深受苏沃洛夫的军事思想影响,把军队的作战形成策划成了一台结构复杂的机器的运做。
阿列克谢夫现在要考虑的是,在已经与中国军队取得了联系,在积极争取和平谈判的时候,用中国飞机攻击了铁路为理由发动新战役究竟能否在政治上取得主动?这次战役成功还好,如果一旦失败,那会给今后的谈判带来什么不利影响呢?
这个时候,前任参谋长才体会到库罗巴特金上将的苦恼。作为参谋长,也许只用考虑管理好军队,制定出计划去实施就行了,可是作为总司,就必须为整个部队负责,更大程度上是在政治上为整个部队乃至俄罗斯负责。对主动攻击中国军队的阵地,中将是不抱有太大希望的,当然他清楚少将的想法,这是在无可奈何的条件挽回一点俄国军队的颜面,为谈判桌上的维特争取一点主动权的进攻,这,从少将把攻击方向选定在曾经取得胜利的满洲里方向就可以看出来。
博罗西洛夫少将走进了办公室。
“没有好消息,我的总司令,马克西米安将军组织了几次突围行动都失败了,中国人的火力非常强大,目前,第三军已经处于弹尽粮绝的境地,中将委婉地表达出退出战斗的意思。”少将并没有直接去询问自己的计划是否被总司令通过,而是带来了刚刚收到的坏消息。
“上帝!该发生的终归发生了!”阿列克谢夫中将绝望地呻吟着,就算是他对第三军已经不抱有任何希望,可在听到这样的消息时还是免不了发生哀叹。他清楚,自己离第三军太远,而符拉迪沃斯托克又没有力量在固守防线的同时抽调得力部队去击破中国军防线,增援第三军,哈巴罗夫集团军则要经过四百公里的行军才能到达乌苏里斯克,就算是不顾中国人的飞机袭击,也要在锡比尔采沃冲破中国防线才能打通与第三军的联系,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这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如果第三军投降,那海军上将先生会怎么做?叶尔莫拉耶夫中将能够控制住这位公爵吗?我看很难,第三军一旦投降,我们将面对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投降,败局,必须也只有通过在满洲里的进攻来改变。”博罗西洛夫少将担心地看着好朋友说道。他希望总司令能够尽快同意自己的作战计划,尽快地组织起新的攻击行动,挽回败局,不、不是挽回败局,而是让俄军在谈判开始之前输得有颜面一点。
“你真的有把握?”中将歪着头问着自己的参谋长。
博罗西洛夫耸了一下肩膀苦笑着,却没有马上回答总司令的提问,其实他和总司令都清楚,这次进攻是没有把握的!要说到把握,是少将能够保证在进攻不利的情况下把部队完整地撤下来,仅此而已。
“满洲里当面是中国的第六师,上次战役我就怀疑他们是主动撤退,这你是知道的。这个时候我们发起进攻是否还能让他们主动撤退呢?难以想象他们在更换了指挥官以后还会这样做,因此,进攻是一场血战,不得不发动的血战。你看,满洲里方向的进攻势必引起中国人增援,当然,要我们的进攻力度够大才行,那中国人最有可能抽调兵力的方向是哪里?蒙古北部的军队,那个第四师,这样,我们的胸甲骑兵师就可以趁虚而入,捣毁中国人的野战机场了。我们迫切的需要一次胜利,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博罗西洛夫少将把战役的最终目的搬了出来,也许这个目标看起来还实在一些,至少比千里增援第三军来得稳妥。
“你的部队准备得怎么样了?”阿列克谢夫显然心动了,开始询问起军队的备战情况。
“部队可以通过夜间急行军,三天到达满洲里,这样可以避过中国飞机的侦察和袭击。这个期间,我需要哈巴罗夫斯克集团军作出南下增援的态势吸引中国人的注意力,还需要您继续保持与中国人的和平联系。进攻,发起得越突然越能奏效,目前,部队的补给问题已经初步解决了,形成了一定的作战能力,从欧洲开到的部队士气比远东部队高一些,是可以依靠的力量。”参谋长博罗西洛夫少将在做了些必要的说明后才正面回答总司令的提问。他清楚地感觉到,总司令已经倾向于同意自己的作战计划了。
“瓦西里,你看我们是否需要把这个计划通报给维特先生?”阿列克谢夫中将在沉默了一阵后突然提出了一个看似不相关的问题,接着又马上否决了自己的提问,“不,还是让总理先生保持一个清白的形象跟中国人谈判吧。”
少将的作战计划被批准了,*夜色*(禁书请删除)中,俄国远东军在积极地做着准备,而第三军的马克西米安中将也收到了“做最后一次全力向北突围的尝试”的电报。
锡比尔采沃城南面。
成群的俄军在没有炮火准备和跟随掩护的情况下向中国国防军第二师的阵地发动了连续的突击,已经断粮一天的俄军官兵们往往在冲过一小段距离后就停下来喘息一阵,等待中国的子弹和炮弹来临,他们无法接近中国军队的一线阵地,没有火炮,只有可怜的几挺机枪的俄军只能成片地倒在阵地前。
在一座加固了的小木屋(这是第三军的临时指挥部)里,马克西米安中将放下了望远镜转身对指挥部里的所有军官说道:“第三军已经为俄国做出最大努力和牺牲,就到这里吧。”
军官们纷纷走出指挥部,去各部队传达命令,整顿人马,向各自当面的中国军队投降,就在这些参谋军官离开指挥部不久,一声沉闷的枪声传来。
马克西米安中将在指挥部内饮弹自尽,这位与俄罗斯帝国皇室有着血缘关系的中将用自己的生命为第三军残部两万余人换取了应该保留的名誉。
如同阿列克谢夫中将和博罗西洛夫少将所预料的一样,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六万守军在失去康斯坦丁高地的依托后,在海军上将的带领下举起了白旗。与第三军的英勇有所不同的是,第一军的司令官还有远东总督本人成了中国国防军海参崴集群的俘虏。
中俄战争在俄罗斯的滨海省和海参崴结束了。这一地区变成了大中华帝国的海参崴特区和吉林省的一部分。而事实上,这一地区在1792年以前就是吉林省的一部分。第五师16旅的官兵们整齐地列队进入海参崴,大中华帝国的金龙十八星旗重新飘扬在行政高地的上空……
与此同时,俄国远东军正在紧张地准备在满洲里的新攻势。*夜色*(禁书请删除)下,一门门大炮放列在树林之中,炮兵们用军刀在尽量保证防空中侦察的前提下清理着遮挡着射界的树木。前所未有的大量的炮弹堆积在炮位后面,预示着俄军的进攻准备已经做到了极致的地步。
1906年8月24日。当早晨初升的太阳把草原上的水气蒸腾到地面上时,金红色的阳光把地面上的一切景物都映照出来,包括地平线上朦胧的水气和因此显得模糊的带着粉红色的视野。
俄军的大炮突然打破了草原上的平静,数百门大炮将成群的炮弹倾泻到中国国防军在湖东额尔古纳河与海拉尔河之间的三角阵地上。空气在瞬间被强大的冲击波所撕裂,各种破坏大气平衡的物件在大肆呼啸着摧毁一切可能摧毁的东西,包括日出时分的草原美景。
配属给东北集团军的航空兵立即起飞,开始搜寻在俄国阵线后的炮兵阵地。
俄国人显然在作战计划中考虑到了中国飞机侦察和给炮兵指示目标的因素,炮击在持续了半小时后停了下来。接着,就是黑压压的一大片步兵开始冲击。这些俄国步兵必须要淌过齐腰深的额尔古纳河才能攻击到中国国防军的阵地。
俄军的突然炮击给国防军六师部队造成了一定的杀伤,特别是在河滩一线阵地的官兵们伤亡很大。不过,在俄国人炮步攻击转换和步兵涉水这段时间里,后方的预备队很快就进入了阵地,作好了战斗准备。
黄华杰师长放了电话的听筒,那是周昆中将打来的询问电话。听到老师长的声音还是那么充满了信心,这让黄华杰稍微减轻了一些内心的负疚感。上次撤退的消息就是因为自己在匆忙的转移司令部的过程中没有很好地“关照”那些记者才捅出了天大的篓子。可周昆一直保持了平静的心态,并没有因此责怪黄师长的意思。不过,这并不能说黄华杰本人的心里就坦然了,相反的,周昆表现得越豁达,他的内心的负疚感就越强烈。
在这个关头接到了司令官的命令,让六师在确保防守作战的基础上相机反击,夺回满洲里。这,也许是黄华杰少将一次减轻心理负担的机会。
黄华杰拿起了另一部电话的听筒。“要14旅。”话很快就接通了,听筒里传来了旅长熟悉的声音。
“14旅的任务是,在炮兵的配合下从侧翼迂回,发起对满洲里的攻击。明天天黑之前,我要看到龙旗插在满洲里的大街小巷。袁旅长,从满洲里逃出来的老百姓在看着你们,老师长也在看着你们。别给我丢脸。”不等对方回答,黄华杰就“啪”的一声扣下了电话。
密集的机枪声合着在水里闷响着的迫击炮弹爆炸声响了起来。这样的声音,对进攻俄军而言,无疑是勾魂夺命的魔音……
第44节 全线攻击
俄国人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勇气,他们一波波地淌入额尔古纳河中,边放着枪边向东岸猛冲而来。一线的国防军六师官兵们也不得不为俄国人的视死如归而肃然起敬,尽管这些人或者是这支军队侵占了中国的土地,屠杀了成千上万的无辜百姓,但是就军人的基本品质——勇敢而言,这些一排排被机枪和迫击炮打倒的俄国军人几乎能够成为表率。
国防军14旅正面上有俄军四个师的兵力在轮番突击,连俄国远东军参谋长博罗西洛夫少将也到了满洲里的一线指挥所,协调各师的作战行动。
整整一个上午的时间,六万俄军在伤亡超过3000人后并没有在额尔古纳河东岸取得哪怕是一平方米的立足之地。中国军队的火力和顽强完全不是前些日子那样了,当然也不会毫无理由地撤退。
下午,满洲里战场上的枪炮声沉寂下来。俄军忙着调整部署,用新的生力军来替换激战了一上午而士气沮丧的部队,同时等待着夜间的炮击为步兵进攻打开通路。
博罗西洛夫少将计划中的突破在第一次攻击后并没有达成,这就意味着要在以后的攻击中达到突破中国河东防线的目的,俄军将要付出更多的代价。没有迹象显示中国军队部署在蒙古北部国境线上的第四师有增援满洲里方向的行动,这也在说明胸甲骑兵师极有可能遭遇惨厉的阻击战。
“将军,呼伦湖南边我军压力突然加强,很有可能中国军队会在左翼展开突破性攻击。是不是让胸甲骑兵师改向满洲里方向出击,以应对中国军队可能的突破?”一个中校参谋在少将的身后报告着。
“不,不!命令前线部队交替掩护撤退。全部撤下来。43师立即在外贝加尔斯克构筑新的防线,要快!”博罗西洛夫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低估了中国军队一个师的作战能力和中国将领的战术应对能力。满以为用6个师强攻中国第六师的防线会靠着人海战术一击得手,可结界却显示中国人在固守阵地不退一步的同时还有余力抽调部队去实施迂回侧击。这说明了什么?少将很清楚,自己的部队必须尽快撤出阵地,回到满洲里,不,是外贝加尔斯克!估计,中国在正面和侧翼的进攻一旦发起,满洲里这个并没有坚固防御工事的地方也会丢掉。所以,博罗西洛夫命令自己的43师提前到外贝加尔斯克加固防御。以防中国人随之而来的攻击。
来自侧翼的威胁让博罗西洛夫少将看到了自己指挥的六个师有把中国军队包围的可能,于是,在他的有效指挥下,当晚俄军在满洲里以东的部队交替掩护着撤出了阵地。使得国防军东北集团军迂回包抄,一举歼灭该敌的作战意图没有达成。
博罗西洛夫骑着马发着部队向北撤退着,此时的心情与在赤塔和米哈伊尔·阿列克谢夫中将分手时的心情简直有天渊之别。失败了,自己失败了,远东军的最后一线勉强把战局拉平的希望也随之破灭。少将清楚地知道,这场战役在失败后中国人肯定会发起全线的进攻。因为在从伯力到乌兰乌德地战线上,中国显然隐藏了大部分的力量,让远东军放心地向哈巴罗夫斯克、符拉迪沃斯托点派夫了总共达到11个师的部队。这些部队有四个师已经被歼灭,还有七个师要去防守从布拉戈维申斯克到哈巴罗夫斯克漫长江岸。这些部队,是不可能在中国人发动总攻前结集到赤塔的。也许,他们的任务就是在哈巴罗夫斯克坚守到和平谈判结束吧。
在少将的心里很清楚远东军失败的原因:在兵力和装备的劣势下为了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保卫符拉迪沃斯托克——而将有限的兵力分散到了漫长的战线上。而自己的军旅生涯,也将为这个错误的战略付出巨大的代价。失败,是每一个军人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而现在,博罗西洛夫少将却清楚地看到了俄军和自己的失败命运不可逆转了。现在,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尽量拖延彻底战败到来的时间,尽量在和谈前减少俄军的损失。
1906年8月25日。中国国防军第六师14、15旅部队经过并不激烈的交火后收复满洲里,战争终于完全在全国境线以外展开了。
因为俄军在满洲里方向实施突破以吸引中国北方集团军第四师增援满洲里一线地目的没有达到,在苏赫巴托尔的俄军一个胸甲骑兵师和两个步兵师也从积极的进攻准备转入防御。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