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光明王

_10 罗杰·泽拉兹尼 (美)
  他们朝对方冲过去,尼西提的盔甲释放出几倍于常人的力量为他战斗。
  阎摩催马向小丘飞驰而去,却被困在一股沙尘的漩涡中。他以斗篷遮住双眼,笑声在他周围回荡。
  “现在你的死亡之眼到哪儿去了,阎摩法王?”
  “罗刹!”他怒吼道。
  “是的,是我,陀罗迦。”
  然后,好几加仑水突然倾泻下来,浸透了他全身;他的马抬起前腿向后倒去。
  他起身拔出剑来,那股燃烧的旋风聚合成人的形象。
  “我已经洗去了你身上那让我不得靠近的东西,死神。现在你将在我手中坠入毁灭!”
  阎摩举剑向对方刺去。
  他的剑刺进了对手灰色的身体,从肩膀一直切向大腿,但陀罗迦没有流下一滴血,也看不出任何被剑穿过的痕迹。
  “哦,死神,你没法像对付人类那般用剑杀死我。不过看看我能对你做些什么!”
  陀罗迦向他扑过去,双臂牢牢扣住他的两肋,将他按倒在地上。火星如喷泉般涌了出来。
  远处,梵天用膝盖抵住尼西提的脊柱,不顾黑色盔甲的力量,把他的头往后拉。
  就在这时,因陀罗大人从蜥蛇上跃下,朝梵天举起了他的金刚杵。他听见了尼西提的脖子断裂的声音。
  “是你的斗篷在保护你!”陀罗迦一边同对手在地上角力,一边高声叫到。然后,他看进了死神的眼中……
  阎摩感到陀罗迦已经足够衰弱,于是将他一把推开。
  他一跃而起,顾不得拾起地上的剑便朝梵天飞奔过去。在那边的小丘上,梵天一次次地挡开了金刚杵。鲜血从他被切断的左臂喷涌而出、从头部与胸部的伤口渗出来。地下的尼西提则死死抓着梵天的脚踝。
  阎摩拔出匕首,高喊着冲了过去。
  因陀罗退到梵天的剑碰不到的地方,转身面对阎摩。
  “以匕首对抗金刚杵,红衣人?”他问。
  “不错。”阎摩道。他以右手佯攻,让匕首落到左手,发出真正的一击。
  匕首的尖部刺进了因陀罗的前臂。
  金刚杵脱手掉到地上,因陀罗一拳击中阎摩的下巴。阎摩应声而倒,但他用腿扫向对方的下盘,把他也带到了地上。
  这时,他的法力完全凝聚,他死死盯住对手的眼睛,因陀罗似乎在这注视下慢慢地枯萎了。就在因陀罗死去的一刹那,陀罗迦从阎摩背后扑了上来。阎摩试着摆脱对手,但他的肩头仿佛压着一座大山。
  躺在尼西提身旁的梵天扯下了自己那浸满驱魔剂的甲胄,用右手将它抛了过去。甲胄穿过二人之间的空地,落在阎摩身旁。
  陀罗迦退开了,阎摩转身盯住他。这时,掉在地上的金刚杵突然跃起,奔向阎摩胸口。
  阎摩用双手握住金刚杵,杵尖离他的心脏只有几寸远。它开始往前推进,鲜血从他的掌中滴落到地面上。
  梵天把死亡之眼转向鬼狱之王,这目光现在同时攫取着他自己体内的生命之力。
  杵尖碰到了阎摩。
  阎摩往旁边一闪,转过身子,金刚杵从他的胸骨一直削开了他的肩膀。
  他的双眼变成了两支长枪,陀罗迦失去人形,化作一股青烟。梵天的头落到胸前。
  看见悉达多骑着一匹白马驶向自己,陀罗迦尖叫起来,空气震动着,发出一阵臭氧的味道。
  “不,缚魔者!别使用你的力量!我的死亡属于阎摩……”
  “哦,愚蠢的魔物!”萨姆道,“事情本不必如此……”
  陀罗迦形消影散。
  阎摩跪在梵天身旁,在他左臂剩下的部分绑上一根止血带。
  “迦梨!”他喊道,“别死!跟我说话,迦梨!”
  梵天喘息着,他的眼睛睁开了一瞬,然后又阖上了。
  “太迟了,”尼西提喃喃道。他转过头去看着阎摩,“或者应该说,时间刚刚好。你是阿兹瑞尔,不是吗?死亡天使……”
  阎摩给了他一记耳光,他掌中的鲜血染红了尼西提的脸。
  “‘神明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尼西提道,“‘哀恸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受安慰。温良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承受土地。’”
  又是一记耳光。
  “‘饥渴慕义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得饱饫。怜悯人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受怜悯。心里洁净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看见天主……’”
  “还有,‘缔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称为天主的子女。’你自己呢,暗黑君主?你是谁的孩子,竟做下这一切?”
  尼西提微笑着念道,“‘为义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你是个疯子,”阎摩说,“我不会为了这个取走你的生命。等你准备好,自己放弃它吧,那一刻不远了。”
  说完,他抱起梵天朝城里走去。
  “‘几时人为了我而辱骂你们,’”尼西提道,“‘迫害你们,捏造一切坏话毁谤你们……’”
  “水?”萨姆打开水壶盖,帮尼西提抬起头。
  尼西提望着他,舔舔嘴唇,然后略微点了点头。萨姆把水滴进他嘴里。
  “你是谁?”
  “萨姆。”
  “你?你又复活了?”
  “这一次不算,”萨姆道,“我并非靠了自己的力量。”
  泪水模糊了暗黑君主的双眼。“但这意味着你会获胜,”他气喘吁吁地说道,“我不明白,他①为什么会允许这样的事……”
  “这不过是一个世界,伦弗鲁。谁知道在其他地方发生着怎样的事情?再说,你也知道,这其实并非我想赢得的战争。我为你感到遗憾,我为整件事感到遗憾。我赞同你对阎摩所说的一切,佛陀的追随者们一样赞同那个他们称之为佛陀的人。我已经不记得自己是否真的是他,又或者佛陀另有其人。但我现在已经不同于那个人了。我要做回一个人类,让人们保有自己心中的佛陀。无论来源如何,佛陀的信息本身是纯净的,相信我。它能生根发芽,原因只在于此。”
  伦弗鲁又吞下一口水。
  “‘凡好树都结出好果子。’”他说,“是一个比我的意志更高的意志决定了我要死在佛陀的怀中,决定了要给予这个世界这样的道路……给我你的祝福吧,哦,乔达摩。我要去了……”
  萨姆低下头。
  “太阳升起,太阳落下,匆匆赶回原处,重新再升。风吹向南,又转向北,旋转不息,循环周行。江河流入大海,大海总不满溢;江河仍向所往之处,川流不止。往昔所有的,将来会再有;昔日所行的,将来会再行。往者无人追忆,来者也不会为后辈所记念……”②然后他以自己白色的斗篷盖住暗黑君主,因为他已经去了。
  【① 指尼西提(伦弗鲁)所信奉的基督教的上帝。】
  【② 以上引文分别出自《圣经》中的《玛窦福音》和《训道篇》。】
  让·奥威格被一副担架抬进城中。萨姆命人去找俱毗罗和那罗达,要他们赶紧来业报大厅与自己会合,因为奥威格显然无法在目前的身体里坚持更长时间了。
  二人急忙赶到业报大厅,刚进门,俱毗罗就被拱道内的一具尸体绊了一跤。
  “谁……?”他问。
  “一位大师。”
  在通往几间传输室的走廊上躺着另外三个人,个个手持武器,外衣上都绣着黄色法轮。他们在机器旁发现了第五位大师,剑尖刚好穿过黄色法轮的中心,使他活像一个完美的靶子。他仍然张开着嘴,仿佛正要发出那声永远留在喉咙里的尖叫。
  “会是市民们干的吗?”那罗达问,“近年来,大师越来越不得人心,或许是他们趁战况正酣时……”
  “不。”俱毗罗揭开盖在操作台上那张被鲜血染红的白布,看了一眼盖在白布下的尸体。他把布放下,对那罗达说,“不,不是市民。”
  “不然会是谁呢?”
  俱毗罗回头瞥了一眼操作台。
  “那边那个是梵天。”
  “哦。”
  “必定是有人阻止阎摩使用这些机器进行传输。”
  “那阎摩现在何处?”
  “我不知道。但如果我们还想救活奥威格,动作最好快些。”
  “是的。行动!”
  一个身材挺拔的青年大步走进爱神宫殿,求见俱毗罗大人。他带着一支闪光的长矛,在等待时一刻不停地踱着步子。
  俱毗罗走进房间,瞟一眼长矛,又看了看那个青年,然后说了两个字。
  “是的,正是塔克。”长矛手回答道,“新矛、新塔克。已经没必要再做一只猴子,所以我变回了人形;出发的时间近了,所以我来道别——向你道别,还有拉特莉……”
  “你准备去哪儿,塔克?”
  “我希望能看看这个世界,俱毗罗,得赶在你的机械化让世间的魔法消失殆尽之前完成这个心愿。”
  “那一天还早着呢,塔克,让我说服你再同我们待上一阵子……”
  “不了,俱毗罗,谢谢。不过奥威格船长急着出发,我们会一起离开。”
  “你们会去哪些地方?”
  “东边、西边……谁知道?去任何向我们发出招唤的地方……告诉我,俱毗罗,雷霆战车现在属于谁?”
  “最初它当然属于湿婆,不过已经没有湿婆了。后来梵天曾使用过很长一段时间……”
  “不过也已经没有梵天了。天庭中缺少梵天,这还是头一次——正如守护者毗湿奴的统治一样闻所未闻。所以……”
  “是阎摩建造了雷霆战车,如果它属于任何人,这个人应该是阎摩……”
  “但他却用不上它。”塔克接过话头,“因此,我想奥威格和我可以借它来完成我们的旅行。”
  “你说他用不上它是什么意思?自那天的战斗到现在,已经整整三天没人见过他——”
  “你好,拉特莉,”塔克打断了他的话,原来是夜之女神走进了房间,“‘让我们免受母狼与公狼之害,让我们免受盗贼的侵扰,噢,夜之女神啊,请让我们容易度过去。’”
  他低下头,女神轻触他的头顶。
  然后他抬起眼睛望着她的脸,在那辉煌的一瞬,女神溢满了整个空间,无限宽广、无限深远,她的荣光驱逐黑暗……
  “我得走了。”他说,“谢谢,谢谢你——你的祝福。”
  他急匆匆地转过身,往门外走去。
  “等等!”俱毗罗喊道。“你刚才说阎摩,他在哪儿?”
  “去名叫‘三头火禽’的旅店找他吧。”塔克偏着头回答道,“我是说,如果你非得这么做不可的话。但等他来找你或许会更好些。”
  塔克离开了。
  萨姆朝爱神宫殿走去,刚巧看见塔克跑下楼梯,神色匆忙。
  他高声喊道:“祝你早安,塔克!”然而塔克没有回答,只是径直往前走,等到二人几乎迎面撞上才猛地停下脚步。他抬手挡住眼睛,仿佛是在遮蔽日光。
  “先生!早上好。”
  “你如此匆忙是要上哪儿?是不是刚刚试用过自己的新身体,现在正赶去午餐?”
  塔克轻声笑了:“不错,悉达多殿下,我同冒险有个约会。”
  “我听说了。昨晚我同奥威格谈过……愿你们的旅程一帆风顺。”
  “我一直想要告诉你,”塔克说,“告诉你我知道你会胜利,我知道你能找出问题的答案。”
  “这并非问题的答案,只不过是一个可能的回答而已。再说它也没什么了不起。这只是一场小小的战役,即使没有我,他们也同样会成功。”
  “我是说所有这一切,”塔克道,“你在指向这个结局的一切事件中都扮演了一个角色。你一直都在。”
  “我想是的……是的,的确如此……似乎存在着某种东西,它总把我引向将被闪电击中的那棵大树附近。”
  “是命运,先生。”
  “倒不如说是一种偶然的社会正义感,外加一些正确的错误决策。”
  “你今后有何打算,大人?”
  “我不知道,塔克,我还没有下定决心。”
  “加入我和奥威格如何?同我们一道周游世界、四处探险?”
  “不了,谢谢你的邀请,但我已经累了。或许我会应征你过去的工作,成为卷宗的管理者萨姆。”
  塔克脸上又一次露出笑容。
  “对此我深感怀疑。我们会再见面的,大人。
  暂时再见了。”
  “再见……啊……”
  “怎么?”
  “没什么。有一刹那,你做的某件事让我想起了我过去认识的一个人。这没有什么,祝你好运。”
  他拍拍对方的肩,向前走去。
  塔克继续匆匆前行。
  店主人告诉俱毗罗,的确有位客人符合他的描述,就在二楼里间,但他或许不愿被人打扰。
  俱毗罗爬上二楼。
  他敲敲门,没人回答。于是他试着把门推开。
  门从里边插上了。他开始“砰、砰、砰”地敲起来。
  房里终于传出了阎摩的声音。
  “是谁?”
  “俱毗罗。”
  “走开,俱毗罗。”
  “我拒绝。把门打开,否则我会一直守在这里。”
  “好吧,稍等。”
  过了一会儿,他听见门闩抬起的声音,门朝里打开了几寸。
  “你的呼吸里闻不到酒味,这么说是女人?”
  “不是。”阎摩从门缝里看着他,“你想干吗?”
  “找出问题所在,尽我所能地帮助你。”
  “你无能为力,俱毗罗。”
  “你怎么知道?我也是一位技匠——当然,与你并非同一种类型。”
  阎摩似乎在考虑。最后他打开门,让到一旁:“进来。”
  那女孩坐在地上,身前摆满了各种物件。她几乎还是个孩子,抱着只棕、白两色的小狗,睁大了眼睛,惊恐地望着俱毗罗,但俱毗罗只做了个手势便让女孩微笑起来。
  “俱毗罗。”阎摩说。
  “于——罗。”女孩道。
  “她是我女儿,名叫沐尔迦。”
  “我从不知道你有个女儿。”
  “她有智力障碍,脑损伤……”
  “天生的还是传输造成的?”
  “是传输造成的。”
  “嗯。”
  “她是我女儿,”阎摩重复道,“沐尔迦。”
  阎摩跪在她身旁,拿起一块木头。
  “木头。”他说。
  “木头。”女孩跟着说道。
  他举起一只勺子:“勺子。”
  “勺子。”
  他捡起一个皮球递到她眼前:“球。”
  “球。”她说。
  他又拾起木块递过去。
  “球。”她重复道。
  阎摩任由木块落到地上。
  “帮帮我,俱毗罗。”
  “我会的,我们一定会找出办法来。”
  俱毗罗在他身边坐下,举起双手。
  勺子活了过来,仿佛在宣告着自己的存在:球和木块也一样。女孩“咯咯”地笑了,连小狗也似乎在打量着眼前的东西。
  “四大法王从未被击败过。”俱毗罗说。女孩拾起木块,盯着它看了很久,然后说出了它的名字。
  众所周知,迦波一役后,伐楼那大人回到了天庭,几乎同时,天庭内部的晋升系统开始瓦解。业报大师被传输执行官取代,他们的职责也与神庙脱离了干系。自行车重现人间,七座佛教庙宇出现在大地上,尼西提的宫殿被改造成了美术馆和爱神之阁。阿兰邸的祭奠依旧每年举行,那里的舞者无人能及。在信徒们的悉心照料下,紫色的树林也仍然生机勃勃。
  俱毗罗和拉特莉一起留在迦波,塔克则与奥威格乘雷霆战车离开,不知去了哪里。毗湿奴掌管着天庭。
  人们向七圣哲祷告,对他们充满敬意,既为了自行车,也为了佛陀能及时化身为人、降临世间。
  他们称佛陀为弥勒,意思是光明王,部分是因为他能释放闪电,部分是因为他自我克制,没有将闪电降下人间。还有人继续叫他无量萨姆大神,说他是位神祗,但他仍旧宁愿去掉“无量”和“大神”而自称萨姆。他从未宣称自己是神,不过,他当然也从未否认过这点。情势如此,承认和否认都毫无益处。再说,他并未在自己的人民中停留很久,以至没能给神学研究提供足够的空间。关于他的离世,一直流传着好几种相互矛盾的说法。
  所有这些传说只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说,有一天黄昏时分,他正在河边骑马,一只红色的巨鸟朝他飞来,尾巴足有身体的三倍长。
  第二天日出前他便离开了迦波,从此再没有人见过他。
  有人认为巨鸟的出现不过是巧合,与他的离去毫无联系。他们说,他之所以离开,是为了寻求一袭藏红花色的僧袍,寻求那隐姓埋名的宁静,因为他已完成了回到世间的任务,胜利的喧嚣和随之而来的名誉都令他厌烦。也许是那只鸟让他想起这些光荣是多么的易逝。或者即使它没有起到这样的作用,他也早已下定了决心。
  其他人说他并未重新穿上僧袍,巨鸟是一位使者,属于那生命之后的力量,它来召唤他回到涅槃的平静中,从此进入永恒的休眠和极乐世界,去倾听星辰在无垠的大海边歌唱。他们说他越过了诸神之桥,他们说他不会再回到人间。
  还有人说他取了新的身份,依然行走于人类之中。在争斗不休的日子里守护、引导,在当权者剥削人民时阻止他们。
  还有人说,巨鸟确是位使者,但并非来自另一个世界;它要找的也不是他,而是手持金刚杵、对上了死神的目光的那一位——因陀罗大人。过去从未有人见过这样的红色巨鸟,但现在人们知道它们就生活在东部大陆——因陀罗与女巫作战的地方。
  假如巨鸟那燃烧的头颅里果真装着某种情报,那么,它带来的或许是来自东部大陆的呼声。不要忘了,在幻影大猫注视天庭之时,那位据称是他的妻子或母亲或妹妹或女儿或集所有这些于一身的女神帕瓦蒂就逃到了东部大陆,去与被她视为亲人的女巫们住在一起。讲这故事的人们毫不怀疑,若巨鸟带来的真是这样的消息,那么无论女神遇到了怎样的难题,他也必定是立刻动身去了东部大陆,去救她脱离险境。
  大约半年后,阎摩法王离开了迦波,谁也不清楚死神离去后的日子究竟怎样,不过大部分人都认为知道这一点就足够了。他把自己的女儿沐尔迦留给拉特莉和俱毗罗照顾,她后来出落成一个异常美丽的女人。他可能曾驶向东方,甚至也许横渡了大海,因为在另一个地方流传着红衣人在女巫的土地上对抗拘摩罗七王的故事。但我们对此并不肯定,正如我们无法确认光明王的真正结局。
  但看看你周围吧——死亡与光明永远无处不在。它们开始、终结、相伴、相克,它们进入无名的梦境,附着在那梦境之上,在轮回中将言语焚烧,也许正是为了创造一点点美。而这无名就是我们的世界。
  身披藏红花色僧袍的人们依旧冥想着光明之道;一个女孩每天都出现在神庙中——沐尔迦来见自己那位阴沉的神祗,在神龛前放上他所收到的惟一的祭献,鲜花。
科幻奇幻大师罗杰·泽拉兹尼
 
  罗杰·泽拉兹尼(1937~1995),美国著名科幻奇幻大师,与厄修拉·勒古恩等人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发起科幻改革,并率先倡导科幻小说写作要从心理学、社会学和语言学三方面考虑,由此打破了太空冒险科幻一统天下的局面,被誉为“新浪潮”的旗手。
  泽拉兹尼分别从西部后备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后,曾在社会安全局工作,并利用业余时间开始了文学创作。他很快就取得成功。1963年他的作品被编入“著名科幻小说殿堂”。1965年他以《他所形成的》和《他脸上的门,他口中的灯》荣获两项星云奖。1966年他以长篇《……叫我康拉德》荣获雨果奖,1968年以《光明王》再次获得雨果奖,1975年、1976年因中篇《家是刽子手》分别获得雨果奖和星云奖。
  其他长篇有《梦幻主人》(1966年)、《该死的胡同》(1969年)、《死人之岛》(1969年)和《沙漠的人口》(1967年)等。
  泽拉兹尼是极其罕见的在科幻、奇幻两大创作领域均达到巅峰状态的作家。在他的代表作品中,他创造性地将科幻、奇幻元素融为一体。科幻作品有奇幻的瑰丽恣肆,奇幻作品有科幻的严谨设定。因此,他被视为“他那个时代最伟大的科幻奇幻作家”,在三十几年创作生涯中,共摘取六次雨果奖、两次星云奖。
  罗杰·泽拉兹尼(Roger Zelazny)
  “……
  他知道故事即将结束
  等待片刻,深吸口气……
  然后他继续前行”
  摘自Trashman写给Roger Zelazny的挽诗A Tribute
  1995年7月14日,在与癌症斗争了数月之后,Roger Zelazny终于因肾衰竭而撒手人寰,一代幻想类型文学大师便这样离我们而去,留下的是五十五部长篇和一百五十余个短篇。
  从1962年开始笔耕,在他32年的创作生涯当中,Roger一共摘取了六次雨果奖,三次星云奖;六十年代科幻美国新浪潮运动,他站在了最前沿;他的Lord of Light,Creatures of Light and Darkness在科幻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他的奇幻经典Amber Chronicles数十年来畅销不衰……
  “他是那个时代最出色的科幻作家,他影响了整个领域”,乔治·马丁如此评价。
  Roger Zelazny,1937年出生在美国俄亥俄州, 25岁在哥伦比亚大学取得硕士学位,之后的若干年在克利夫兰和巴尔的摩的社会安全局工作。直到1969年,他终于选择成为全职作家,全身心的投入到幻想文学创作中去。
  1962年,Roger在Amazing杂志上发表短篇Passion Play,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他以Harrison Denmark的笔名屡屡在Amazing和Fantastic Stories上面发表中短篇。六十年代是他攒露头角的时期,他与Philip K. Dick, Samuel R. Delany, Thomas M. Disch, Ursula K. LeGuin,还有 Harlan Ellison等人一起成为美国新浪潮的先锋。在此之前的科幻几乎被太空动作冒险类型所垄断,这新生一代敏锐地意识到科幻要想长久生存下去,必然需要改革,需要试验,需要首先从文学角度出发。而Roger为新浪潮带来的是他独创的神话体风格。
  1966年,Roger的This Immortal和Dune共同分享了当年的雨果奖。同一年的星云奖,他更是以He Who Shapes(后扩充并改名为The Dream Master)和The Doors of His Face, the Lamps of His Mouth同时摘得中篇和中短篇。
  This Immortal设定在浩劫之后的地球,文明早已湮灭,异形尽情在这片废墟上纵乐。这部作品无疑是典型的Zelazny式风格:阴郁伤感,孤僻而又极端狡辩的主角,美貌的女人和怪异的异型;带着冷幽默和俏皮话的对话。 而The Dream Master的世界里,包括Render在内的一类精神病医生被称做Shaper,他们能够探知他人的心灵和梦境,另一个女子Shallot尽管梦想成为一个Shaper ,然而天生的目盲却扼杀她的希望。然而他们却需要共同来探索病人的精神世界——以及潜伏在深处的未知恐惧。
  1967年的Lord of Light则迈向另一个高度,人类驾驶太空船来到一个僻远的星球,并殖民了当地的土著——一种被称为Demon的智慧生命,而且采用了印度教这种宗教手段来维护统治。曾经击败Demon的一个神(人类统治者)逐渐认识到他们所做的和暴君毫无差异,于是率领起义来对抗其它神的统治,他们建立了佛教。这部作品完全的展示了罗格独有的神话体风格,尽管里面不乏高科技术语,飞船,雪茄随处可见,然而在Roger的笔下却丝毫不见半分寻常科幻所有的钢铁气息,整部作品如同民族神话史诗一样恢宏睿智。一举夺下次年的雨果奖。从这部作品起,科学奇幻类型开始确立。
  七十年代之后,他开始把主要精力放到Amber Chronicles这个长篇巨著上面。两个系列,长达十本的Amber系列无疑在奇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罗格在这个系列中塑造了一个被阴影所围绕的真实国度——Amber,而地球抑或阿瓦隆甚至其它世界都不过是阴影的一部分,各部分阴影时光流转,巫术法力迥然各异,然而只有Amber才是唯一的永恒之地。第一个系列从Nine Princes in Amber 开始直至The Courts of Chaos,以王子Corwin为视角人物。他从地球的一家医院醒来,发现自己的车祸是有人蓄意而为,为了查明真相,也为了从他的兄弟手里夺回Amber的王座,他不顾一切重返Amber。然而事情远非他所想的简单。整个系列剧情庞大复杂,层层迷雾之下,让读者随着科温时而以为发现真相而惊喜,时而又为自己的轻断而汗颜。安伯诸子的性格迥异,聪慧多疑的Corwin,美丽文静的Fiona, 年轻冲动的Random,钻研艺术而略显疯狂的Brandon……
  第二个系列则转换到Corwin的儿子Martin,从Trumps of Doom到Prince of Chaos,Roger的写法渐显狂野,什么东西都可能在他笔下出现,枪,剑,电脑,独角兽,艾丽丝仙境的角色……他不可思议把它们搅成一锅。
  从电视改编短剧到桌面游戏,安伯系列的畅销带起了举不胜数的周边产品,无论从文学还是市场各个角度来说,安伯编年史都不愧是一朵奇葩。
  纵览Roger的创作生涯,他始终否认类型文学和主流文学在创作题材上存在巨大差异。他的作品包容神话,民谣,诗歌,主题从生命的不朽,宗教,复仇,到存在主义的探索。而另一个他所关注的是角色的成长,尽管他的作品大都可列为英雄风格,然而这并不代表他的角色就是通知通晓的神人,所谓的英雄是逐渐性格塑造起来,Roger称之为 “ 个人经历导致的精神成长”。Lord of Light里面的Sam从印度教的维护者到意识到印度教的腐败乃至于建立佛教来对抗,安伯的科温从一心复仇到迷茫最后愿为安伯和他的兄弟而牺牲自己。这便是Roger诸多故事的”The Great Theme”。
  重要作品年历
  (红色部分为他的传世奇作——十卷本《安珀志》)
  This Immortal, 1966
  The Dream Master, (novella) 1966
  Lord of Light, 1967
  Four for Tomorrow, 1967
  ed.: Nebula Award Stories 3, 1968
  Isle of the Dead, 1969
  Creatures of Light and Darkness, 1969
  Damnation Alley, 1969 - film 1977, dir. by Jack Smight - four survivors from World War Three try to reach a colony of fellow-survivors in New York - not so good as Kevin Costner‘s film The Postman (1998)
  The Doors of His Face, the Lamps of His Mouth, and Other Stories, collection 1971
  Nine Princes in Amber, 1970
  Jack of Shadows, 1971
  The Guns of Avalon, 1972
  Today We Choose Faces, 1973
  To Die In Italbar, 1973
  Poems, 1974
  Sign of the Unicorn, 1975
  Doorways in the Sand, 1976
  Bridge of Ashes, 1976
  Deus Irae, 1976 (with Philip K. Dick)
  Hand of Oberon, 1976
  The Authorized Illustrated Book of Roger Zelasny, 1978
  The Courts of Chaos, 1978
  Roadmarks,1979
  The Bells of Shoredan, 1979
  Changeling, 1980
  The Last Defender of Camelot, 1980
  When Pussywillows Lost in the Catyard Bloomed, 1980
  Madwand, 1981
  A Rhapsody in Amber, 1981
  The Changing Land, 1981
  Coils, 1982 (with Fred Saberhagen)
  Eye of Cat, 1982
  Dilvish, the Damned, 1982
  To Spin Is Miracle Cat, 1982
  Dilvish, the Damned, 1982
  Unicorn Variations, 1983
  Trumps of Doom, 1985
  Blood of Amber, 1986
  A Dark Traveling, 1987
  Sign of Chaos, 1987
  Roger Zelazny’s Visual Guide to Castle Amber, 1988
  Knight of Shadows, 1989
  Frost and Fire, 1989
  The Black Throne, 1990 (with Fred Saberhagen)
  The Mask of Loki, 1990
  The Graveyard Heart, 1990
  Home is the Hangman, 1990
  Bring Me the Head of Prince Charming, 1991 (with Robert Sheckley)
  Prince of Chaos, 1991
  Flare, 1992 (with Thomas T. Thomas)
  Here There Be Dragons, 1992
  Gone to Earth, 1992
  Way Up High, 1992
  A Night in the Lonesome October, 1993
  If at Faust You Don‘t Succeed, 1993 (with Robert Sheckley)
  Wilderness, 1994 (with Gerald Hausman)
  A Farce to be Reckoned With, 1995 (with Robert Sheckley)
  Home is the Hangman, 1996
  Donnerjack, 1997 (with Jane M. Lindskold)
  Psychoshop, 1998 (with Alfred Bester)
  The Chronicles of Amber, 2000
科幻边界上的诸神复活
 
  刘慈欣
  先扯远些:有一种很有意思的科幻形式,我们称其为蒸汽朋克。在这类科幻作品展现的不是我们现代人想像的未来,而是过去(大多是十八未和十九世纪上半叶)的人想像中的现在。在蒸汽朋克影视中,我们可以看到蒸汽驱动的大机器,像巡洋舰般外形粗陋的飞行器,到处是错综的铜管道和古色古香的仪表。蒸汽朋克让我人想起了凡尔纳所描绘的天真的大机器时代,也提醒我们,过去人们对未来的想像与后来的真实是相差很远的。我们还注意到,这种差距不在于未来人类能从科学获得的力量,而在于这种力量的外观和形式。蒸汽朋克中的人类尽管使用粗陋的技术,但其拥有的能力与真实的现代不相上下,使我们惊讶的是那看上去完全两样的世界,像一个怀旧的梦。
  回到现在,我们想像中的远未来与真实的有多大差距呢?如果现代人被抛进十万年后的时代,他们的第一感觉是什么?科幻文学一直在进行着这样的描述,我们也从影视中看到了那些想像中的未来世界:铺天盖地的电脑屏幕,蝗群般的飞行器,耸入去端的高楼……但如果我们被抛进真实的远未来,可能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科幻小说和电影很可能都错了,像蒸汽朋克一样,错在感觉上。这些对远未来的描述最大的误区在于:看到了技术。而在真实的远未来,我们可能看不到丝毫的技术,我们所知道的技术消失了,消失得无影无踪,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只有神力和魔法。我们对十万年后世界的陌生感,不是人对人的世界的陌生,而是人对神的世界的陌生。
  我一直在寻找那种感觉,去年在五台山找到了。当我走近庙宇里那轻烟缭绕中由文殊菩萨和八大金钢构成的神的世界时,突然悟到,真实的远未来在我们眼中可能就是这个样子!与其它的宗教相比,印度教和佛教的世界最神秘,也最具超凡的力量感。仰望那些怪异而神圣的神的形象,我们有蚂蚁仰望人的感觉,而其中复杂得让人目眩的世界体系的设定,更是令我们迷惑和惶恐。以此为基调想像十万年后的世界,至少在感觉上不会有错。
  现在才知道,真的有一本描述远未来印度教众神世界的小说,这就是1968年出版并获当年雨果奖的《光明王》。
  翻开《光明王》,我们立刻进入了一个金碧辉煌的神的宫殿,我们迷惑而恐惧地看着众神在天地间漫游、撕杀和恋爱,神的天庭赫然悬浮于尘世之上,金翅大鸟投下巨大的阴影,雷霆战车裹着烈焰掠过,金光四射的苍穹下尸横遍野。甚至这本书的语言也充满了神性,读着那宏伟华丽、脱俗出世和充满哲思的字句,真的像是在听一个神吟诵着自己的史诗。(顺便说一下,《光明王》的翻译十分出色。)
  《光明王》讲述了一个印度教中的普罗米修斯的故事,一个模糊的时间,在一个位置模糊的世界里,众神高居于天庭之上,垄断着技术,对尘世中的人类采取愚民政策,通过技术庙宇和掌管轮回的业报大师来控制世界。主人公萨姆(释迦牟尼?)与天庭对抗,通过恢宏的战斗将技术的火种撒向人间。
  《光明王》的故事很清晰,但背景却十分模糊,众神的世界像是悬浮于迷雾中的浮雕。而这部壮丽的小说最令人感兴趣的,恰恰就是这模糊的背景。
  《光明王》完整地复制了印度教中的世界体系,创造之神梵天、毁灭之神湿婆、死神阎摩、火神阿耆尼、保护神毗湿奴以及鬼道中的罗刹等等一应俱全,金翅大鸟也在飞翔,业报轮回这样一些概念在这个世界中同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切都是那么古典而超脱。但正当我们悠然地徜徉于这似乎早已逝去的神的世界中时,突然看到了一些奇怪的东西:
  当他回到大厅时,手中拿着一个瓶子。瓶子一侧贴着一张纸,王子不必看上边的内容就已认出了瓶子的形状。
  “勃艮第!”他惊呼道。
  “正是,”哈卡拿说。“很久很久以前,从消失的尤拉斯带来的。”
  我们不知道尤拉斯是哪儿,却熟悉勃艮第,那个法国南部产葡萄酒的地方,这与《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中的世界有什么关系?
  下面则更让人吃惊了:
  “告诉我,得勒,你会演奏何种音乐?”
  “那些被婆罗门所厌弃的,”男孩答道。
  “你用哪种乐器?”
  “钢琴。”
  “这些呢?”说着,他指了指那些闲置在墙边小台子上的乐器。
  男孩朝它们扭过头去。“我想我能凑合着使长笛,如果有必要的话。”
  “你会华尔兹吗?”
  “是的。”
  “能为我演奏‘蓝色多瑙河’吗?”
  再到后面,还出现了一次大战中的歌曲甚至马克思主义这样的词汇,这些提示像零星的冷雨,将我们从远古之梦中惊醒,使我们意识到,这个金光四射的世界可能深藏着更加令人震惊的真相。从这些细节中我们得知,这个神的世界不是在远古,而是在远未来。书中的另外一些描写透露了这个世界的少许历史:这是一个有三个月球的星球,人类在多年前乘飞船到来,征服了这个世界的原住民——被称为罗刹的纯能态生命和其它一些本地的智慧生命,用磁场将罗刹囚禁于大山深处。再后来,人类在技术层次上分化开来,形成了神和凡人两个世界。当然,这些历史提示都是模糊的,一带而过。
  首先很耐人寻味的是,在《光明王》中,远古的印度教神界如此精确地在人类的远未来重现,意味着什么呢?我们还注意到另外一个事实:主人公为了打破诸神对技术的垄断,并没有直接将技术传授给人类,而是首先创立了佛教。在几大宗教中,与科学技术关系最密切的是基督教,不管它是做为科学的对立面,还是另一些学者认为是现代科学诞生的土壤之一,都是这样。而印度教和佛教,与现代科学好像没有什么关系。派生于印度教的佛教,其主要改进之处有二:一是提出了众生平等的概念,这与技术传递显然没什么关系;其二是提出“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和“本性是空”的道理,否定了“梵”和“神”的存在,但在本书的世界设定中,神确实是存在的,所以也无意义。那么,透过印度教诸神的复活和佛教的重新创立,作者深藏在小说最底层的逻辑和暗示是什么?沉浸于这未来神界的意境中,我们不由想起了一个词:轮回。《光明王》中有大量的被技术化的轮回描写,在业报大厅中,人的意识可托生于另一个身体,这个身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动物。那么,《光明王》做为一个整休,是否在暗示人类历史也是一个大的轮回?
  《光明王》的另一个特点,是神性与技术溶合在一起。除了那些与印度神话中无异的惊天动地的古典神性外,小说中还出现了大量的技术描写。神话的金翅大鸟与技术的雷霆战车一起翱翔在天空,凡界与天庭的联系显然是通过无线电通讯,梵天等神使用水晶显示屏,天庭中有读取脑电波的思想探针,凡界的庙宇中也充满了技术,信徒向神进贡的祈祷机器显然是一台电脑控制的玩艺儿,死神阎摩本身就是一名科学家……
  这就出现了另一个有趣的问题:《光明王》中神性与技术的关系是什么?最简单的答案是其中的技术与神性是分离的,技术不过是众神外在的工具与玩物。但《光明王》虽然充满奇幻色彩,西方却一直将它视为科幻小说,我们也可以试着从科幻角度理解这两者的关系。
  首先我们发现,与印度神话中的诸神相比,小说中诸神的神性显然弱了许多。在古印度神话中,梵天是创造之神。出自于梵卵,用意念力量把卵分为两半,一半为天一半为地,创造出地、水、风、火、空五大元素和世间万物,在史诗中也被称为“创造者”;毗湿奴是保护神,也称“遍入天”,“那罗延”,遍入即无所不在,《摩诃婆罗多》说他是宇宙主宰,每当世界末日,吞宇宙入腹,躺于巨蛇背上休息,醒来时再从莲花中重造世界;湿婆是毁灭之神,他的舞蹈能征服世界和反对他的苦行者。《光明王》中的诸神显然没有这类本事。请看如下细节:
  萨姆照做了。当他再次抬起头来,发现梵天高坐在红色大理石雕刻而成的宝座上,头上张着一顶与宝座匹配的华盖。
  “看起来可不怎么舒服,”他评论道。
  “海绵乳胶的垫子,”梵天微微一笑。“愿意的话,你可以吸烟。”
  这很有趣地暗示了神的局限和人性,在《光明王》中,神也参与轮回,将意识从一个身体转移到另一个身体;还有后来梵天等神被谋杀并轻易被取代,也显示了这个世界的诸神神性的弱化。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猜测,《光明王》中的神性,不过是发展到终极的已经质变的技术?而其中那些我们认得出来的技术,那些主人公要为人类盗取的天火,不过是神进化留下的阑尾?
  《光明王》使我们可以杜撰两个很不严谨的幻想文学概念:古典神性和技术神性。前者存在于传统的神话和宗教中,后者则是科幻中超度发展的终极技术。古典神性与由技术神性与有相似之处,我们都不可能知道两者的原理。对于前者,原理根本就不存在,后者的原理虽然存在,但技术已走得太远,其原理是我们凡人不可能参透的,就像鲁班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搞清大规模集成电路一样。与古典神性相比,技术神性更加广阔,更加变幻多彩,前者是后者的一个子集。古典神话中的一切神性都可能由技术神性实现,而技术神性所涉及到的时空尺度和能量级别远大于古典神性,传统神话的世界半径一般都小于月球轨道,技术神性却可能越过200亿光年,到达已知宇宙之外。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幻想文学世界的两个泾渭分明的国度:当技术发展到具有神性时,科幻也就变成了现代奇幻。阿瑟·克拉克关于技术与魔法的论述,更像是给科幻文学划定的界限。应该承认,现在的奇幻作品中描写的神性大部分还是古典的,但技术神性正在越来越多地出现。《光明王》中那存贮着萨姆意识的金色祥云就是一个例子,而这部小说本身,正是建筑在幻想文学两个国度交界处的一部宏伟的经典。
迷恋技术解释的宗教文化
 
  ——罗杰·泽拉兹尼的《光明王》及“新浪潮”运动中的宗教题材科幻
  星河
  一
  一般来说,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被称为科幻文学的“黄金时代”。在这一时期里,作者和读者对科幻文学认识的统一以及科幻小说固定模式的确立,都曾为科幻文学的繁荣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但在“黄金时代”的后期,这些曾经的优势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科幻文学的进一步发展,使得科幻作品批量生产,题材重复,缺乏新意,甚至于粗制滥造。这是科幻文学亟须变革的重要原因之一。
  与此同时,由于科幻文学长期得不到主流(Mainstream)文学界和评论界的重视,也深深地刺痛了科幻作家,他们强烈要求变革,以获得某种话语权。这是科幻文学亟须变革的重要原因之二。
  但是,这些都还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尤其是科技形势都发生了相当重大的变化,并由此引发了科幻文学亟须变革的第三个重要原因。
  这些重大变化俯拾皆是,遍及各个领域。比如铁幕与冷战,比如左翼政治力量的兴起,比如东方宗教的传播,比如生态环境的破坏,比如流行艺术的产生,比如迷幻药(如L·S·D等)的滥用,特别是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这些变化都给西方人民带来巨大的震动,使读者感到科幻故事与生活相距甚远——那些美妙的幻想故事要么根本就不存在,要么早已远远落后于现实生活。
  在这些变化当中,“东方宗教的传播”特别令人瞩目。盖因西方人民其时正在清理战后的精神遗产,突然发现他们原有的价值体系业已崩溃殆尽——整个西方怎么能够允许希特勒这样一个恶魔玩弄了世界如此之久,并给全球人民带来了如此惨痛的灾难?于是他们不得不把充满希望的目光投向东方……
  一群新潮的孩子们开始瞩目马克思主义,巴黎的青年学子筑街垒打巷战要在法国实行社会主义。而另外一群人则把目光投向了古老的东方传统文化,诸如中国的禅宗、印度的瑜伽等等,一时间东方宗教在西方大行其势,火热非常;有人试图从其中找出生活的意义,有人试图从里面理解世界的本原。但从根本意义上来说,这未必就是对东方文化的真正传播和推广,也许仅仅是在文化浩劫之余对文明的一场微小反动。
  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当时的东方阵营——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当时很多天真的人们不禁幻想,西方那吸毒滥交的颓废垮掉一代已是西方世界的最后一茬儿畸形后代了,一俟这一茬儿过去,我们即可前往收割,随后便全球山河一片红……
  社会政治的原因、科幻模式的原因以及作家自身的原因,导致了科幻文学“新浪潮”运动的必然产生。这场运动大约持续了十年之久,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始,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止。显而易见,所谓科幻文学的“新浪潮”运动与20世纪60年代整个西方文化的“新浪潮”运动是分不开的。
  变革发端于1965年迈克尔“莫考克出任英国《新世界》杂志主编,他摈弃原有传统,力求创新,鼓吹新的文学形式,使得原本已奄奄一息的杂志起死回生。致力于“新浪潮”创作的主要是两位英国作家:J·G·巴拉德和B·W·奥尔迪斯。三年之后,女编辑朱迪丝“梅丽尔将部分作品结集出版,题为《英国时尚科幻小说集》,始将这类作品命名为“新浪潮(New Wave)”科幻作品。
  紧接着,“新浪潮”运动很快被当时居留在英国的美国作家带回本土,也迅速感染了一批人,形成了与英伦三岛相呼应的美国中心,一场大变革就这样在大西洋两岸蓬勃展开了。
  在美国的“新浪潮”作家包括菲利普·法马尔、萨缪尔·德拉尼、托马斯·迪施克、约翰·斯拉德克等人。此外还有一位特别值得一提,他就是本文要介绍的美国科幻作家——罗杰·泽拉兹尼。
  二
  罗杰·泽拉兹尼(Roger Zelazny;1937—1995)是美国著名科幻作家,“新浪潮”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泽拉兹尼从西部后备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后,又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了戏剧专业的硕士学位。此后泽拉兹尼任职于社会安全局,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开始文学创作。他于1962年正式发表作品,1965年即以《成型的人》(He Who Shapes)和《他脸上的门,他口中的灯》(The Doors of His Face,the Lamps of His Mouth)荣获星云奖,次年又以长篇《……叫我康拉德》(……And Call Me Conrad;又名《这个永生者》,This Immortal)荣获雨果奖。自此,泽拉兹尼似乎成了科幻领域的获奖专业户之一——自20世纪60年代起,他获得了大大小小的雨果奖和星云奖近30项。
  泽拉兹尼的早期作品往往具有某种独特的创造性,这种开创性的风格甚至影响了一大批后世作家;但它们却缺少一定的思想深度。后来泽拉兹尼写作了一系列中长篇科幻,开始表现出科幻文学在情感方面所具有的巨大感染力。而在泽拉兹尼的风格定型之后,在他的大多数作品中神灵一直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而宗教与神话则成为其永恒的背景。
  泽拉兹尼比较有影响长篇科幻包括《梦幻主人》(The Dream Master,根据《成型的人》扩写,1966年)、《光与暗的生灵》(The Creatures of Light and Darkness,1969)、《遭诅咒的小巷》(Damnation Alley,1969——该书在1976年被改编成一部电影,却为识者评价为“糟糕透顶”)、《死亡之岛》(Isle of the Dead,1969)、《沙漠入口》(Doorways in the Sand,1975)以及《寂寞十月的一个夜晚》(A Night in the Lonesome October,1993)。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泽拉兹尼的“安伯编年史”(Chronicles of Amber)系列开始问世,它包括《安伯的九个王子》(Nine Princes in Amber,1970)、《阿瓦隆之枪》(The Guns of Avalon,1972)、《独角兽印记》(The Sign of the Unicorn,1975)、《欧伯伦之手》(The Hand of Oberon,1976)、《混沌庭院》(The Courts of Chaos,1978)、《末日法宝》(Trumps of Doom,1985)、《安伯之血》(Blood of Amber,1986)、《混沌印记》(Sign of Chaos,1987)、《影子骑士》(Knight of Shadows,1989)和《混沌王子》(Prince of Chaos,1991)。在这一系列里,只有“安伯”是真实的世界,其他所有的地方——包括地球——都只是它的映象;而“安伯”的主人公们,每每穿梭于虚空幻影之间,去选择他们所要前往的世界。
  除了上述作品之外,泽拉兹尼还有一部备受推崇的宗教题材科幻长篇,那就是出版于1967年并于1968年获得雨果奖的《光明王》(Lord of Light)。
  三
  “新浪潮”运动的主要特点是:刻意求新,抛弃传统科幻套路,向主流文学靠拢;作品以意象性、隐喻性和心理性为主,对人心理的重视超过了科技发展的重视;带有强烈的嘲弄或悲观主义倾向;发掘了科幻文学的新领域——这其中就包括了宗教题材。
  “新浪潮”运动在提高科幻文学地位、拓展和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却很快陷于没落,不过风行了十年。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它丧失了传统科幻的特色,远离了广大的科幻读者;而且基于某些文学形式上的探索,使得其作品文风晦涩,叙述零乱,甚至不知所云。因此假装喜欢“新浪潮”风格是一回事,但真正读懂又是另外一回事。
  说句老实话,对于《光明王》,一上来我就没看下去,甚至颇有些摸不着头脑。感觉像是一个离我很远的宗教故事,同时又像是一部架空历史小说;而且种种迹象表明,它更像是一篇奇幻小说——恕我直言。
  事实上我对于一些西方奇幻作品不感兴趣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其中没有提到科幻读者所熟悉的钢铁与塑料之类技术,而是因为我对于那些文化背景和设定不甚了解;而对于不了解的东西,我宁可不去看它的热闹。
  从大的角度来说,《光明王》也应该是一个用技术来诠释宗教的故事,而类似的故事科幻读者也应该有所了解。比如特德“蒋的《巴比伦塔》——作者描述了一个在现实中建造一座不断上升的高塔的故事;比如A·C·克拉克的《星》——作者用一种极为伤感的笔调描述了一个文明被大自然无情击毁的时间与人类神话传说的时间相巧合的故事。而在《光明王》当中,作者除了用渲染和铺张的手法展现出一种宏大和眩丽之外,也使用了一些技术性的叙述诠释了类似轮回之流的概念。
  面对《光明王》,我无力进行“解词”一般的工作。这首先是因为我对于这部作品也有很多直观的不解之处,另外一个原因则是它赖以存在的宗教文化基础过于深涩,距我甚远。
  印度本来就是一个不容易了解和把握的神秘国度,到处笼罩着浓郁的宗教气氛。基于其文化的多样性,印度人所信奉的宗教极多,而且同一宗教还有诸多教派。这一局面所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印度的历史也被笼罩在一层厚厚的迷雾当中。古代印度人不注意记述自己的历史,而是喜欢讲述神话故事,这样一来,后世历史学家就只有从神话中发掘和考证印度的古代历史。因而读懂这部《光明王》,也需要先跨越印度神话、印度宗教史以及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等诸多深奥繁杂的门槛。
  在印度,婆罗门教即印度教最为流行,而它的那位王子后来创建的佛教却墙里开花墙外香地覆盖了整个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因而各种概念的相互借用使得《光明王》一文中的叙述更为混乱。比如《光明王》在一开始所提到的阎摩(Yama),就应该是印度神话中的那位死神,据说他是第一个死去之人,首开死亡之路,从此万众追随。而从第二部分开始,故事似乎稍微明晰了一些,因为那位创建了佛教的佛祖释迦牟尼以悉达多王子的身份正式出场了。随即他们回到了现实世界,并开始干涉它的进程。再往后,众多的人物角色开始铺展林立开来,慢慢地各种神灵也都出全了,诸多其他的教义更是纷至沓来,不但容纳了印度教和佛教,还容纳了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甚至还附带涉及了很多其他毫不相干的信仰或理论(诸如马克思主义!)。不了解这些宗教文化的背景,就很难用世俗的语言重新言说这部作品。
  全文共分为七大部分,每一部分的开篇都列有简述并引经据典——这可是真正的引经据典!而在这些理性的阐述之外,作品的故事情节似乎只是次要的,辅助性的,叼陪末座式的,因而我不清楚是否有人真能看得明白。总之我在阅读了至少三遍之后,也只是大约理解了其中一些历史进程的片段,感觉似乎是在文化领域发生了某种革命,并为最终催生“光明王”做好了理论铺垫。
  由此可见,光有原文的注释显然是不够的,因为诸如“莎丽”之类的词汇很多读者都知道,但文中还有更多的东西很多读者不知道。
  四
  如前所述,问津“宗教题材”是“新浪潮”运动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颇具革命性的一步(另外一步“性题材”当之无愧)。而这一时期科幻文学对于宗教文化的描述,一种是相当激烈的反叛,一种则是稍许和缓的诠释。前者以迈克尔“莫考克的《瞧这个人》为代表(中译《走进灵光》,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9)。
  之所以喜欢《瞧这个人》(Behold the Man,1966)这个名字,不仅仅是因为它是直译,还因为这本是尼采最重要的一部著作的名字,莫考克如此选择自己的小说名自然有其深意。
  《瞧这个人》把讽刺的矛头直接指向宗教。主人公犹太人卡尔”格洛高尔是一位精神病理学家,患有神经衰弱,因此期望从圣经中寻找慰藉,以解决自己时时存在的困扰。为此他乘时间机器前往公元28年,以目睹耶稣之死,没想到却早到了一年。
  格洛高尔首先找到预言家约翰,但结果却他令他大吃一惊,因为约翰居然不知道耶稣其人!接着格洛高尔又找到了玛丽亚等人,而结果更令他吃惊:因为圣母玛丽亚与圣经的记载相距甚远,而耶稣看起来显然不像是一个能够承担拯救人类命运的人物。
  格洛高尔为此感到极度失望,但还是决定暂时住下。因其通晓医术,拥有问诊治病的能力,于是悬壶济世,开业行医,治好了很多人的疾病,成为远近闻名的大圣人。而作为一个熟读圣经的信徒,格洛高尔知道什么时候会出现什么样的事件,什么时候会发生什么样的灾难,什么时候应该做出什么样的决断。因而接下来,他开始率领着人民向耶路撒冷方向前进——事实上,这时格洛高尔已经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耶稣的使命。
  当然格洛高尔也知道,自己这些行为的结局是什么——被出卖,被逮捕,并最终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莫考克就是以这样激烈的方式,阐述了一个“反宗教”的故事。
  而泽拉兹尼的《光明王》,显然属于后者,即所谓“稍许和缓的诠释”。
  在这个由所有的神灵构成的遥远世界里,众多的出场角色看起来都与凡人无异。但是他们灵魂不朽,法力无边,集体演绎着一出出看似平凡实则惊心动魄的故事。作者试图在平淡的叙述中向读者传递这些一些信息:掌控着这一奇异世界规则和命运的神灵们究竟是怎样的一种“人”?他们究竟是用怎样的方式改造了一个世界并使那古老的东方宗教和神话在其中得以重现?
  从部分叙述的手法上来说,泽拉兹尼在《光明王》中成功地取得了一种类似讲经的效果。但在整体叙述上,则有一种信马游缰的流畅,有时候我们也习惯把这称为“玩弄感觉”——我不知道国内作者要是如此这般地写上一篇,会不会被读者质疑甚至谩骂。
  也许这部作品最大的意义只是在于——阐述了无名的重要,阐述了梦境的真实。
  其实宗教也是对世界的一种解释,只不过包括笔者在内的很多人并不接受这种解释而已。但也有很多人愿意接受这样的解释,这完全取决于你是从哪种角度出发来看待这个世界的。
  关于这一点有一个比较好玩的例子——
  有人在网上发文询问:有什么样的图书专门讲述因果律、能量守恒或者物质不灭之类的普适定律;有人回答他说:大学物理;但马上就有人发文声称:大学物理最讲不清楚的就是这些事情了。
  所以我宁愿选择另外一个人的回答:般若波若密多。
  我想,假如那个人用其他一些宗教教材来回答这个问题的话,起到的效果也应该是差不多的。
  五
  勿庸置疑,从作品上来看,罗杰“泽拉兹尼应该算是一位更偏奇幻的作家。
  近些年来,科幻文学和奇幻文学有一种明显的融合趋势。有人为此担心,有人为此不悦。事实上这些年来奇幻文学对科幻文学的冲击是一种世界性的潮流,一些“正统”的科幻迷对此甚至痛心疾首。
  但不管我们喜欢不喜欢,科幻文学与奇幻文学融合的起点都比这要更早,而不是自“哈利”波特”获得雨果奖才开始的。事实上很多科幻作家同时也兼写奇幻作品,并且名气极大。而科幻界一直推崇的星云奖,根本就是“美国科幻与幻想作家协会”颁发的奖项,并不排斥奇幻作品,因而发给奇幻作品也属天经地义。
  很难说这种融合是好事还是坏事。我个人认为,这是人类在童年化过程中的一种必然。
  文明的前进,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强度的加大,都给人一种试图逃避责任返归童年的渴望。而这一特征的表现之一,就是使得人们在阅读和观赏文艺作品时,更注重的是其娱乐功能而非审美功能。人们不喜欢在阅读和观赏的同时不愿过多地思考,因为对简单快感的享受比对深邃哲理的思考来得更为直接。
  当然,这并不是说奇幻阅读比科幻阅读的趣味更趋近于童年。奇幻作品也有其独特的背景设定,也有其独特的审美取向,但无论如何,它毕竟没有设置现代科技这一门槛。事实上正是由于这一道门槛,阻隔了不少人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对科幻作品望而生厌,敬而远之,在科幻作品面前畏缩不前,知难而返。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科学研究本身也不再处于那样一个浪漫的英雄年代,已经更为职业化和专门化,不再那么直观,不再那么神秘。人们对科学的理解和认识已经从一种神圣的向往,沦为实现其幸福生活的一种社会基础。
  但从一个更为博大的角度来说,这未必就是坏事,因为幻想文学至少还实现了愉悦读者的功能,尽管它远离先进的科技。这就好比文学本身:战争与灾难也许能成就更好的文学,而假如在和平和安全的环境中文学丧失了某种品质,我们也不能因此就去发动战争或制造灾难,以此来迁就文学的发展。
  事实上任何领域的发展,都不仅仅是理论者的功劳,都离不开具体的实践者。有什么样的成就和效果,就有什么样的潮流和标准。对于幻想文学而言,究竟是科幻文学还是奇幻文学更领风骚,同样也是这样一个道理。
  无论如何,只要幻想文学有所发展,就是为构造人类精神遗产做出的一种贡献。
西方文明的《光明王》
 
  ——科幻小说《1984》的变异体
  描述异乡、异界似乎是幻想文学的特征之一。在世界各国的文学创作中,许多玄奇故事的背景往往设置在外国。《西游记》里的冒险大多发生在海外与西域,《天方夜谈》中拥有神灯的阿拉丁则是中国人——虽然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认不出他是自己的同胞。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泽拉兹尼与吴承恩并无太大区别。他们的共同点在于,都经过某种途径了解到一定的印度神话故事,然后以其为背景之一,创作出了一部“非印度”的幻想文学作品。
  
  “光明王”一词出自佛教传说,指的是另一世界的一位佛。“往一世界名光明幢,彼有如来号光明王,现住说法教化众生。”[注释一]如果泽拉兹尼的《光明王》确实出自这个典故,那么显然具有某种宗教意义上的隐喻,并且与小说的内容非常相配。然而在小说的结尾部分,作者写到“他们称佛陀为弥勒,意思是光明王”。若是泽拉兹尼确实在作品中寄以某种神秘主义的含义,大抵此处可以看作一个硬伤。因为梵语中的弥勒,意为“大慈大悲之存在”,并非“光明王”,在梵语中弥勒也绝不包含光明的意思。在此,我怀疑“光明王”一词乃是“明王”之误译,“明王”是佛与菩萨的一种化身,即“教令轮身”,在降魔之时示现。
  泽拉兹尼在《光明王》里借用了印度教的神话体系,假如我们吹毛求疵的话可以找到很多问题,比如印度教神话中三步跨越世界的是毗湿奴,而非小说里的梵天,很难相信一个对“宗教”寓意深刻的作品中会出现这样的失误。事实上,我更乐于相信作品中出现的漫天神明只是作者讲述那个传奇世界的道具,而不具备其他的深邃含义。如果有谁刻意寻找作品中隐藏的宗教及其他神秘主义的东西,或许无异于当年一些青少年对动画片《EVA》的“深入挖掘”。
  未来世界的人类拥有现今我们难以相信的能力,然而其中一部分人垄断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将自己打扮为神明,奴役和压榨其余的人类。用主人公萨姆的话来说,就是“为自己建起一个固若金汤的天堂,同时把世界当作一个动物保护区、一个寻欢作乐的妓院。”对此非常不满的萨姆试图改变这种状态,最终他获得了成功。如果抛开那些繁琐神秘的外衣,抛开那些那些眩目的经文与名词,我们可以发现《光明王》讲述的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这种故事在科幻小说中并不少见。国外名家名作姑且不谈,中国著名科幻作家何夕的《六道众生》便与之颇为相似,虽然《六道众生》对印度神话的引借远远不及《光明王》,也没有产生《光明王》一般的神秘氛围。在这个简单的故事主干中可以贴上无数光彩照人或花里胡哨的背景与剧情,然而无论外观怎么改变,一旦我们概括其关键内容时,它们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
  
  西方的科幻作家们似乎并不愿意向读者许诺一个光明的未来,自科幻小说诞生之日起,其中就不乏灾难与压抑。《光明王》便是这样一部反乌托邦的科幻小说,与其他同类作品一样,高度发达的科技并没有带给人类祥和安逸的生活, 掌握高端技术的人反而凭此建立了一个等级森严的愚民的社会。如绝大多数反乌托邦小说一样,一位勇士(这名勇士往往是统治阶层的一员)决心推翻这种不公正的制度。于是,在他身边集合了一批志同道合者,经过努力他们终于瓦解了天庭的统治,另一宗教势力的首领也死于最后的战斗中。在《光明王》的结尾,那个世界的人类终于摆脱了神明的桎梏,获得自由发展的权利。以这种方式讲述《光明王》之剧情,我们会发现笼罩其上的神秘色彩荡然无存,只留下一个平常无奇的科幻小说框架。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