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寻找成为富人的理由:穷人到底缺什么

_3 贺璞(当代)
  男经理拿起瓶子、放下瓶子、扳倒瓶子、竖起瓶子、滚动瓶子,五个动作瞬间完成。教授点点头,继续说:“请你再做五个,但不要与刚才做过的重复。”
  男经理又很轻易地完成了。
  “请再做五个。”等教授第五次发出同样的指令时,男经理已满头大汗,狼狈不堪。教授第六次说出“再做五个”时,他终于忍不住大吼一声:“不!我宁愿摔了这瓶子也不想再让它折磨我的神经了!”他把瓶子重重地放在台上,愤愤地走回到自己的座位。
  所有人都笑了,教授笑着问大家:“你们看到了,‘变’有多难!连续不断地‘变’几乎使这位先生发疯。可你们比我还清楚,商战中‘变’有多么重要。那时你们就是发疯也要选择‘变’,因为不变比发疯还要糟,那意味着死亡。”
  现在,精英们对这场别开生面的管理课品出点味儿来了,他们微笑地互相交换着目光,不住地点头。
  停了片刻,教授又开口了:“现在,还有最后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他从包里拿出一只开口很大的瓶子放到台上,指着那只装气球的瓶子说:“谁能把它放到这只新瓶子里去?”
  这只新瓶子并不比原来那个瓶子大,直接装进去是根本不可能的。但这样简单的问题难不住头脑机敏的企业经理们,一个高个子经理走过去,拿起瓶子用力向地上掷去,瓶子碎了,他拾起一块块残片装入新瓶子。
  教授点头表示称许,对这样的办法,精英们无人感到意外。这时教授说:“这个问题很简单,只需改变瓶子的状态就能完成。我想你们都想到了这个答案。但实际上,我要告诉你们的是:一项改变最大的极限是什么?”教授举起手中的瓶子,“就是这样,完全改变旧有状态,彻底打碎它!”
  教授看着他的“学生们”,补充道:“彻底的改变需要很大的决心。如果有一点点留恋,就不能真的打碎。你们知道,打碎了它就是毁了它,再没有什么力量能把它恢复得和原来一模一样。因此,当你下决心要打碎什么时,你应当再一次问自己,我是不是真的不会后悔?”
  讲台下面鸦雀无声,精英们琢磨着教授话中的深意。而教授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对大家致谢后就走出了门。
  教授以别出心裁的表演,生动地提醒我们:在冒险过程中,如果你遇到难题,要懂得变通;因为不变就没有出路,不变比变更让人发疯;当你决心要变的时候,就没有退路了,因此你不能为了变而后悔。
  真正的冒险不是头脑发热后的产物,而是有着超前预见的、谨慎的人进行的大胆尝试。也只有稳健,才可能抓住机遇,并最终取得成功。
  所谓胆识即超前意识。超前意识可以说是那些成功富人们的共同特征。由于具有超前意识,人们才用有敢想敢干的精力和魄力,才能够赶在时代的前面。
  “做别人不敢做的事”,体现了一种敢为人先的精神。敢为人先,既需要有胆,更需要有识。识为胆的基础,胆为识的体现。具有真知灼见才能看得透,看得深,看得远,抓住要害,认准趋向;具有胆量勇气,才能当机立断,做出决策,采取行动,排除万难,直至取胜。敢为人先,也是每一个渴望财富的人应该具备的一种素质。
  第38节:有胆有识去冒险(5)
  说服自己去冒险
  如果你是一个能够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的人,你就可以说服自己,去冒险吧!什么风险都不去冒,你的财富之船就会一直在港口停泊,船体就会被侵蚀生锈,渐渐地,不再是具有远航能力的船了。冒惊涛骇浪之险,才能获得更大的财富。
  当你看到那么多因冒险而成功的例子,你开始怦然心动了,你开始酝酿着去冒一次险,通过冒险改变你的命运,通过冒险摆脱平凡,通过冒险走向成功,虽然你不知拿什么作为资本去冒险,但你确确实实感到你有必要去冒险了。
  如果一次冒险很容易从你的头脑中过滤掉,那么下一次如果真需要冒险,你会更加犹豫,你更缺少魄力。
  那么,究竟怎样改造自己的思想,了解自己并决定是否选择冒险呢?
  (1)明确告诉自己,即使你不冒险,也不可能存在绝对的安全。绝对的安全根本不切合实际,风险无处不在。一个没有纷扰、失败、问题和风险的世界是不存在的。
  (2)冒险不是彻头彻尾的赌博,虽然冒险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真正意义的成功,不是赌博,而是靠实力、知识、机遇、决断和冒险。单靠冒险得来的成功不会长久,机会有时要求你赌一把就赌一把,但不要使自己的头脑发热得像个赌徒。时刻保持冷静的大脑,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是一种平衡而能自制、在冒险中能够成功的人。
  在冒险之前,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冒险,必须认真权衡得失——时间、金钱、精力以及其他牺牲或让步。
  在敢于冒险的同时,还要善于精心运筹,可以避免危险结果的产生。因此,你需要注意:
  (1)发挥分析判断能力。只有具有高超的分析判断能力,才能够把众多非常复杂的关联因素综合起来做出正确的判断。
  (2)预备必要的应变方案。偶然性、随机性的影响因素是难以预料和避免的。你如果只有一个方案,那就要冒很大的风险。预备好必要的应变方案,才能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不测事变。
  (3)充分利用主客观条件。把一些未知的不确定的因素转化为可以把握的确定因素,善于将不利的条件转化为有利的条件,你就能在困境中化险为夷。
  (4)给自己上了保险。你的冒险方案需要加上有效的“保险设施”,既要使冒险留有可调节的余地,又要妥善处理失误带来的可能后果,这样可以将冒险的损失降为最低。
  只找出路,不留退路
  破釜沉舟的军队,才能决战制胜。同样,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务须抱着绝无退路的决心,勇往直前,遇到任何障碍、困难都不能后退。如果立志不坚,时时准备知难而退,那就绝不会有成功的一天。
  成功的人有着千帆竞发敢先行的勇气,他们不在乎前方是惊涛骇浪,还是风平浪静,只要是他们认准的,就会一往无前。
  如果抱着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决心,不留退路,竭尽全力,向前进取,就会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把那犹豫、胆怯等妖魔全部赶走。在坚定的决心下,成功之敌必无藏身之处。
  众多成功的百万富翁由于根本不在乎前进道路上的各种或明或暗的障碍,或者说,因为他们用经验弥补了缺陷,所以终于能够获得这个地位。大多数白手起家的百万富翁在其一生中总要面对一个或几个重大的障碍。如果不搬掉这些具有潜在破坏性的绊脚石,他们就不可能成为经济上的成功者。正是斗争、艰难的旅行,给了他们成功的基础。
  很多人在开始做事的时候,往往便给自己留着一条后路,作为遭遇困难时的退路。这样怎么能成为一个富人呢?
  恐惧的启示
  蹦极运动,很多人并不陌生。在几十甚至几百米的高处,你身缚弹性极强、韧性极好的蹦绳,目光凝视一番高山、绝壁或者河流,在围观者提心吊胆的目光下,然后纵身一跃,淋漓尽致地去感受一下最具挑战性、最有刺激、最惊心动魄的极限体验……
  倘若在你即将纵身一跃之时,有人告诉你生产蹦绳的厂家还没领到生产许可证,你身上的搭钩也没有经过超重测试,那你还会不顾一切地往下跳吗?
  第39节:有胆有识去冒险(6)
  有一处地势险恶的峡谷,涧底奔腾着湍急的水流,几根光秃秃、颤悠悠的铁索横亘在悬崖峭壁之间当桥,它是通过此地的唯一路径,经常有行者失足葬身涧底。
  这天,有一行四人来到桥头,一个盲人、一个聋人和两个耳聪目明的健全人,路已至此大家只好攀附铁索过去,别无选择。四个人开始一个接一个抓住铁索过桥了。
  盲人心想:“我眼睛看不见,不知山高桥险,可以心平气和地攀附。”聋人对自己说:“我的耳朵听不见脚下的咆哮怒吼,恐惧相对会减轻许多。”其中一个健全人自我激励道:“我过我的桥,险峰与我何干?急流又怎奈何于我?只管注意落脚稳固就行了。”
  结果他们三个人都相继过去了,只剩下另一个耳聪目明之人,却被眼前的险恶吓得魂飞魄散,跌跌撞撞摔下铁索桥,丧了命。
  是恐惧,让一个耳聪目明的人走向死亡。恐惧来自外界,经过我们的感官,影响我们的心理,进而使我们的行为难以自控。如果你能切断自己对外界的反应,对外界的各种影响变化因素,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恐惧就不会从心底油然而生。要知道,环境不会控制你的命运,只有你,只有你自己应对生存和生活的态度和表现,才能够决定你的成功和失败。
  很多时候创业谋财就像攀附铁索桥,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力量的薄弱、智商低下,而是恐惧,是恐惧把人推进了失败的深渊。
  淘金的路上处处有磨难,关键在于你的心理是否承受得起。其实,并非所有的不幸都是灾难。在许多情况下,逆境往往预示着转折的来临。当你处于低谷、逆境甚至不幸时,它所昭示的并非都是痛苦,或许告诉你原来的那种做法不适合你,或许提醒你原来的目的和要求与你的客观现实不相符。
  锯掉你的“椅背”
  克罗克是美国颇负盛名的麦克唐纳公司的老总。有一段时间,公司出现严重亏损。克罗克发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公司各职能部门经理总是习惯于靠在舒适的椅背上指手画脚,把许多宝贵时间耗费在抽烟和闲聊上。
  于是,他派人将所有经理的椅背都锯掉,“逼”着他们离开舒适的椅子。一开始,经理们不解、不满,觉得克罗克不近人情。不久,他们悟出了老总的良苦用心,于是纷纷深入基层实地调查、处理问题。他们的行动影响和带动了全体员工,公司不到三个月就扭亏为盈。
  椅背锯掉了,惰性的温床便不复存在,人的活力与创造力重新被激发,公司效益随即扶摇直上。上帝是公平的,每个人都拥有一份弥足珍贵的馈赠,比如健康、美貌、学识、才智、人缘、机遇等,它们在你迈向成功辉煌的过程中既发挥着助推器的作用,又不可避免地显露出“椅背”的诱惑。
  人难免有惰性和依赖心理,但自身又往往很难察觉意识到,只有当境遇大变,“把你逼到那份儿上”,你才知道应该锯掉“椅背”。当你发现懒惰、舒适、享受等诱惑稍占上风,就应该果断地“删除”,否则,你可能轻易失去一张或几张通向财富的“金牌”。
  影片《狮子王》原本只是一部童话体裁的动画片,却受到包括无数成人在内的众多观众的赞誉。辛巴的奋斗史震撼了每一个不甘被优势销蚀激情与斗志的灵魂。影片中,狮王辛巴很小时因父王死于叔父篡权的阴谋而失去了父爱和王位这两个“椅背”。它正是在这样的无所依赖下,获得了超常的生存、斗争的能力,最终除掉了仇敌。
  世上没有绝对的优势,没有一劳永逸的“椅背”。唯有时时保持清醒认识,不忘自我加压,主动而果决地锯掉种种“椅背”,我们的财富才能从“递减”到“递增”,从“递增”到“陡增”。
  只要方向正确,竭尽全力,就能成功
  在内蒙草原上发生过这样一个奇迹:
  一年冬天,草原上着了大火,火借风势越刮越猛。牧民们一个个拼死向前奔跑,仓皇逃命。可是,即使人跑得再快,也没有风和火的速度快,在他们精疲力竭之后,最终都被大火无情地吞没了。但是,有几个人只受了点轻伤,幸存了下来。
  第40节:有胆有识去冒险(7)
  原来,火来的时候,他们没有顺着火苗往前跑。相反,他们义无反顾地迎着火的势头,向大火冲去,穿过了凶猛的火舌,他们到达了安全地带。
  在暴风雪和大火来临时,有些人立刻想到逃跑,结果把自己送上了绝路;相反,有的人勇敢地迎上去,直面险恶,结果踏上一条生路。看来,命运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所不同的,只是人们对自己的认识和对环境的理解不同罢了。因此,当你不得不去冒险,拼命寻找出路之前,一定要正确地判断你的出路,如果方向错了,即使你使出吃奶的劲儿,也逃不出厄运。
  方向对了等于成功了一半,另一半还在你身上。那么,另一半是什么呢?我们先看一个哲理小品:
  一个久不被重用的年轻人,慕名拜访了清莲寺的高僧普济,请高僧指点迷津。
  普济问年轻人道:“你在工作上对自己如何定位?”
  “我老爸告诉我,做人不能太露锋芒。我认为很有道理。”年轻人回答说。
  普济领着年轻人坐上寺里的快艇,然后发动小油门慢慢前行。与他们同时启动的一艘快艇加大马力,似流星划过天空。一艘晚于他们启动的大游艇也很快甩掉了他们。就连双人小木舟也走在了他们的前面。舟主对普济说:“和尚,你的快艇连个小木舟都不如,报废了吧。”
  回到清莲寺,普济走下快艇笑问年轻人:“你说我的快艇究竟如何?”
  “因为他们不知道你没加足马力才说你的快艇没能量。”年轻人说。
  “是啊,其实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你再有才华,但你不显露,别人不知晓,怎么能看重你呢?即使你的能量有人知晓,但见你畏畏缩缩,人家又怎会认可、重用你呢?你又怎能快速到达理想的彼岸呢?”
  年轻人听了,顿时醒悟。
  一个人无论他的天资有多么高,他仍需竭尽全力地发挥那些天资;一个人能力再强,也只有在他的能力被发挥出来创造了价值时才能得到众人的认可。不要再畏首畏尾,游移不前,如果你不表现出你的实力,那么等待你的永远不会是成功。
  走出危险困境,迈向成功的另一半就是开足你的马力,把你的能量充分利用起来。
  成功的秘诀在于,凡事都自我要求达到极致的表现而已。当我们埋怨自己时运不济时,是否想过自己有没有努力地发挥了自己的才能?
  失败没有借口
  创富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会遭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难,但是,对于坚定的行动者来说,每一次的挫折和困难,反而隐藏着另一次成功的契机。正确对待挫折,在打击中激发出更大的勇气、信心和创富智力,光明的“钱途”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虽然也有雄心壮志,也想创造辉煌的财富,但由于缺乏勇往直前的战略和矢志不渝的意志,每每在失败挫折面前低下头来、泄起气来,而又往往为自己寻求各种借口自我安慰、自我解脱,泰然自若地逃之夭夭。
  世界上最容易办到的事,就是找个借口。狐狸吃不着葡萄,它就找出一个美丽的借口:葡萄是酸的。人类都讥笑狐狸的可怜,却又不自觉地为自己找借口。
  “要是我有机会读大学,我早就成了风云人物。”这是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借口。
  “我要是身体好,早就下海经商,说不定成了百万富翁。”这是身体欠佳的借口。
  “如果我年轻20年,我会创办自己的公司,也许早就扬名天下。”这是找年龄的借口。
  “要是我运气好一点,哪里还会是一般员工,总经理的位置是我的。”这是找运气的借口。
  ……
  找个合适的借口不费力气,于是,我们可以心安理得,可以安于现状。然而,借口就是借口,并不代表现实果真如此。这样的例子很多,相信绝对不是个别例外。
  香港亿万富翁李嘉诚的最高学历只是初中,而且还有一年没读完;富兰克林·罗斯福患小儿麻痹症,下肢瘫痪,但他却连任四届美国总统;“蚊帐大王”杨百万,66岁才开始摆小摊做生意;日本一代经营之神松下一开始也是个小员工……但是,他们从来没有为自己找类似的借口,不管是失败还是成功。
  第41节:有胆有识去冒险(8)
  借口,是寻求解脱的一种托词,是自我慰藉的一副麻药。因为有了借口,人才不那么专心致志地努力;因为有了借口,人才滋生出懈怠和懒散的情绪;因为有了借口,我们才在失败面前心安理得、不知自究;因为有了借口,我们才与成功失之交臂、擦肩而过。
  其实,挫折永远都有,失败也在所难免,问题是怎样对待。不找借口就是理智的选择!没有借口,就没有了退缩畏却的后路,就没有了逃避的通道,就没有了自我安慰的依托。在“没有任何借口”的情况下,唯有破釜沉舟、拼死一战,才能绝处逢生,到达财富的彼岸。
  英国的索冉告诉我们:“失败不该成为颓丧、失志的原因,应该成为新鲜的刺激。”唯一避免犯错的方法就是什么事都不做。有些错误确实会造成严重的影响,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是百年身”。然而,“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失败,没有挫折,就无法成就伟大的事。
  失败没有借口,就是接受失败,而不是回避失败;失败没有借口,就是认识失败,而不是无视失败;失败没有借口,就是从失败中学习,而不是沉迷于失败的懊悔中;失败没有借口,就是从失败走向成功,而不是失败,失败,再失败……这就是“失败没有借口”的“四大定律”。
  失败存在定律
  如何做正确的决定?
  凭借经验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如何获得经验呢?
  思考错误的决定。
  所以,思考错误的决定才能做正确的决定。
  这个简单的逻辑推演告诉我们,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失败是成功存在的前提。
  有成功便有失败,然而,人们接受成功,却恐惧失败,千方百计拒失败于门外。许多人不明白,走向成功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迎接失败,拥抱失败。
  多数人所受的教育都是:失败是可怕的敌人,要不惜一切代价地避免失败。小时候,别人就不断地对我们说:“你要这么做,不能那么做,否则你会失败。”也许正是从那时起,我们急切地渴望成功——事事成功,对失败却怀着一种深深的恐惧,认为“失败就是耻辱”。
  每个人都会经历第一次失败,古今中外的历史上都有记载。下面只是其中一个片断:
  有一天,俄罗斯的著名作家克雷洛夫正在大街上行走,一个农民拦住他,向他兜售苹果:“先生,请你买些果子。这筐果子有点酸,因为我是第一次学种果树。”年轻的农民很笨拙地说着。
  克雷洛夫对这个憨厚、诚实的农民产生了好感,于是买了几个果子,然后对他说:“小伙子,别灰心。只要努力,以后种的果子就会慢慢地甜起来了,因为我种的第一个果子也是酸的。”
  果农听了之后很高兴,认为自己碰到了一个“同行”,因而高兴地问:“你也种过果树?”
  克雷洛夫笑着解释说:“我的第一个果子是我写的一个剧本,名叫《用咖啡渣占卜的女人》,可是这个剧本直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剧院愿意上演。”
  其实,每个人的第一个果实往往都是酸的,这种现象普遍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失败有很多原因,有客观环境的因素,也有主观的人为因素。
  有一位足球守门员,在一场冠军争霸赛上,因为判断错误漏失了一个球,使他的球队吃了败仗。这个守门员在屋子里待了三天,才有勇气面对现实。他上街去剪头发,理发师谈起那场球赛,说:“我研究那场球三天了,如果我是你就不会犯下那个错误。”守门员说:“如果我有三天来决定,也不会犯错。”
  的确,在这个竞争激烈、千变万化的社会上,我们通常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考虑。除了时间的不允许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因素阻碍着我们的成功。因此,可以百分之百地说,失败是一定存在的,任何人都无法避免。既然如此,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害怕失败呢?
  失败认识定律
  据科学家预见,在富有智慧的生存方式中,心理素质的优劣将逾益占据重要的地位。风险社会的逼近,意味着对人们瞬时适应力的要求将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所谓适应,也就是克服困难、跨越挫折的过程。
  第42节:有胆有识去冒险(9)
  失败如同你在前行的路上摔了一跤,失败并不意味着你从此不能站起来,只是告诉你可能得改变行路的方向。失败不是时间和生命的浪费,而恰是人生最高贵的财富,在失败的手心里,往往托起的是成功的花蕾。失败不是无知和蠢笨的同义词,失败恰恰表明你勇于在茫茫的未知世界里寻找成功,而且不惧怕还有一段漫长的距离要走。
  在一次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有一位运动员参加了两项赛跑比赛。他在短跑比赛中一直很努力,有好几次都快要追上第三名了,可惜的是慢了一些,落得第四名的结果。在1万米长跑中,当他的身影再一次出现在赛场时,许多观众不由得为他鼓起掌来,他只是向大家笑笑,用手划出一道优雅的弧线。
  与短跑只是拼速度不同,长跑比赛拼的是毅力、信心和体力,取胜是每个人都向往的,可是结局往往是残酷的。赛场上还在坚持的只有七八个人了,前面三个相差不太远,而他却是落后了整整两圈,已经毫无希望进入前三名。
  跑到最后一圈时,只剩下四个人,因为许多人觉得没有机会获得名次,于是放弃了比赛,只有落后两圈的他还在努力地向前追赶着。前三名很快地冲过了终点,赛场上只剩下没有悬念、没有荣誉之争的赛跑,然而他仍然是那样地努力和认真,他疲倦但却坚持下去的身影感动了每一位观众,许多人都为他的坚持不懈欢呼鼓掌。
  比赛结束后,当记者问他:“是什么让你一直不放弃把比赛坚持到底?”他只说了一句:“我想看看我的成绩离第一名差多少?即使输了也要输得明白。”
  在今天的世界上,能够输了也要输得明白的人有多少呢?当我们得知想要的东西没有希望获得时,是否还会继续去努力、去尝试,看看自己离想要的东西还差多少呢?输也要输得明白,就是要找到自身的缺陷,清晰地了解自己。只有抱着这样想法的人,才能在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积累下一次成功的筹码。
  我们的财富遭遇,就像乱石堆中的璞玉。有的人创业失败了,便心灰意冷误认为自己不是经商的料,从此裹足不前。有的人因为暂时的坎坷和不顺,便抱怨命运不济、一筹莫展……其实,这些都是暂时的假象,你千万别被眼前汹汹而来的灾难吓倒。
  的确,人都有失意或不顺遂的时候,如果能把挫折当作最好的礼物——在遭遇挫折,被他人百般刁难、歧视、嘲讽时,“打醒自己”,让自己被“当头棒喝”而惊醒过来,这岂不是一生中最珍贵的礼物?要相信,生命中的每一个挫折、每个伤痛、每个打击,都有它的意义。
  拼搏过不一定能成功,不拼搏却一定不能成功。当你总是在问自己:“我可能失败吗?”这时的你还缺乏成功的基因;当你满怀信心地对自己说:“我一定能成功!”这时你离财富已不太遥远。
  然而,大多数人每经历一次失败,都要把它背在自己身上。他们没有发现,自己的腰是越来越弯了,自己的步伐越来越沉重了。
  一个青年背着一个大包裹,千里迢迢跑来找无际大师。
  他说:“大师,长途跋涉使我疲倦到了极点——我的鞋子破了,双脚被荆棘割破;手也受伤了,流血不止;嗓子因为呼喊而喑哑……为什么我还找不到心中的阳光?”
  大师问:“你的大包裹里装的什么?”
  青年说:“它对我可重要了。里面是我每一次跌倒时的痛苦,每一次受伤后的哭泣,每一次失败的烦恼……为了它,我才走到您这儿来。”
  于是,无际大师带青年来到河边,他们坐船过了河。上岸后,大师说:“你扛着船赶路吧!”
  “什么,扛着船赶路?”青年很惊讶,“它那么沉,我扛得动吗?”
  “是啊,孩子,你扛不动它。”大师微微一笑,“过河时,船是有用的。但过了河,我们就要放下船赶路。否则,它会变成我们的包袱。痛苦、眼泪、烦恼,这些都是失败的记忆。如果须臾不忘,就成了人生的包袱。放下它吧!”
  第43节:有胆有识去冒险(10)
  青年放下包袱告别无际大师,继续赶路。他发觉自己的步子轻松而愉悦,比以前快多了。
  放下过去失败的包袱,不要让失败的包袱把自己压坏,潇洒地说一句: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过去的失败,以前的经历可以成为我们以后的借鉴,但我们不可因此背上包袱,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丢掉那些失败、哭泣、烦恼,轻轻松松上路,你会越走越快,路也越走越宽,充满阳光的道路更灿烂精彩!
  失败学习定律
  微软公司的比尔·盖茨喜欢雇用犯过错误的人。“失败表明他们肯冒险,”他说,“人们对待错误的方式是他们应变的指示器。”
  温斯顿·丘吉尔说:“成功,是一种从一个失败走到另一个失败,却能够始终不丧失信心的能力。”成功是一位贫乏的教师,它能教给你的东西很少。相反,在失败老师那里,我们学到的东西最多。因此,不要害怕失败,没有失败,你不可能成功。那些不成功的人是永远没有失败过的人。
  成功的秘诀,就是在行动中尝试——改变——学习——再尝试……直至成功。有的人成功了,只因为他比我们尝试的机遇更多,遭受的失败更多,仅此而已。聪明的人会从失败中学到教训。失败者则一再失败,却不能从其中获得任何经验。
  许多富人透过自己和别人的经历领悟到:人应该是成功而非失败的。如果能确信这一点,我们必然会充满信心,并且了解跌跤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而是迈向成功的另一个机会。如果能学会“失败了没有关系,重要的是从中学到什么”,我们就会变得更加聪明。
  大多数人由于不知道为什么犯错误和从错误中悟出道理,所以只是一味地逃避错误。他们却不知道,这种行为本身已铸成大错。还有一些人犯了错误却没能从中吸取教训。这些都是为什么有如此多的人总是循环往复地犯着自己以前曾经犯过的错误的原因。他们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就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在学校,你可能会因为没犯错误而被认为是好学生。而在赚钱中,你的智慧恰恰是因为你犯过错误,并且能从中汲取教训。如果一个人真正从所犯的错误中吸取了教训,那么他的行为就会发生变化,他所获得的就不仅是经验,而且是智慧了。
  现在,很多人知道比萨饼好吃,但比萨饼的故事可能鲜为人知。
  在50年前,有一个美国人叫卡纳利。卡纳利的家里经营着一家杂货店,生意一直不好。年轻的卡纳利告诉他的父母,既然经营这么多年都没有成功,就应该换一个思路,想想别的办法。
  他家的附近有几所大学,学生经常出来吃快餐。卡纳利心想,附近还没有人开一间比萨饼屋,卖比萨饼肯定能行。他就在自家的杂货店对面开了一间比萨饼屋。装修得精巧而温馨的比萨饼屋,十分符合大学生高雅而又讲情调的特点。不到一年时间,卡纳利的比萨饼就成为那一带的名吃,每天食客爆满。之后,他又开了两家分店,生意都很好。
  卡纳利的胃口大了起来,他马不停蹄地在俄克拉荷马又开了两家分店。但是不久,一个坏消息传来,他的两家分店都严重亏损。开始,一家店准备500份,结果总是有一半的比萨饼卖不出去。后来他又按200份准备,结果还是剩下很多。最后,他干脆只准备50份,这是一个连房租都不够的数字,结果一天只有几个人光顾。同样是卖比萨饼,这个城市同他家所在的城市一样也有大学,为什么失败呢?不久以后,他的结论出来了,这个城市的学生与那个城市的学生在饮食和趣味上存在巨大差异,他在装潢和配方上都犯了错误。他迅速改正,生意很快兴隆起来。
  在纽约,他同样也是先吃了苦头。他认为他的市场调查搞得很细致很成功,但当他的比萨饼在纽约推出以后,却一直打不开市场。后来,他发现,比萨饼卖不动的原因是它的硬度不适合纽约人的口味。他立即研究新配方,改变硬度,最后,他的比萨饼成为纽约人早餐的必备食品。
  第44节:有胆有识去冒险(11)
  卡纳利从在自家的杂货店对面开第一家比萨饼店起,19年以后,他的比萨饼店遍布美国,共计达到3100家,总值3亿多美元。
  卡纳利说:“我每到一个城市开一家新店,十分之九是失败的,但最后都成功了。原因是我在失败以后,从来就没有退缩的念头,而是积极思考失败的原因,努力想出新的办法。因为你根本不能确定你什么时候才能成功,所以你必须先学会失败。”
  创造财富理应如此。要想获得成功,必须首先学会失败。只要我们持续不断地去敲门,成功之门最后总是会被打开的。
  成败转化定律
  生活经验教育我们:只要我们持续地用力敲门,它最后总会开的。
  英国作家萧伯纳曾经说过这样充满哲理的话:“多走一步,就可以缩短一步接近成功的距离。胜利就在前方,你的任务就是坚持,就是再多走一步!”
  对于富人来说,成功只是在多次失败后和对失败进行反省后才能取得。事实上,成功只代表你的工作的1%,而99%意味着失败。有1%的希望,就应该坚持!
  如何将失败转化为成功呢?读完下面的故事,你也许会找到答案。
  在新墨西哥州的高原地区,有一位种植苹果的果农。这年夏天,一场冰雹把已长得七八成熟的苹果打得遍体鳞伤、坑坑洼洼,令丰收在望的果农大惊失色,心痛不已。他不甘心就这样失去一年的收成,冥思苦想着怎么才能把这些伤痕累累的苹果名正言顺地推销出去。
  大约又过了一个月的时间,虽然这些苹果的“伤口”渐渐愈合,却变得面目全非,一个个像雕琢过的“工艺品”。果农随手摘下一个一尝,意外地发现这些被冰雹打击过的苹果反而变得清脆异常、酸甜可口。他的心情一下子变得豁然开朗,胸有成竹。
  苹果有了新的说法和卖法,他在发给每一个客户的订单上写道:“今年的苹果终于有了高原地区的特有标志——冰雹打击过的明显痕迹。这些苹果不光从外表上而且从口味上更加体现了高原苹果的独特风味,实属难得的佳品。数量有限,欲购从速……”
  人们纷纷前来欣赏和品尝这种具有“高原特征”的苹果,苹果很快销售一空。
  苹果被冰雹打得遍体鳞伤,坑坑洼洼,这对果农而言,无疑是一场意外的灾难。然而,精明的他却独具慧眼,在苹果的“伤痕”上大做文章,宣扬自己的苹果是地道正宗的“高原苹果”,实现了由劣势向优势的转化,使自己的“高原苹果”成为畅销品。
  这一故事告诉我们,难与易、劣势与优势、失败与成功等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能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但这种转化是现实的、有条件的,而不是虚幻的、任意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胜不骄,败不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善于将劣势转化为优势,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
  一只盛水的瓦盆,一不小心被摔在地上,摔出了一条长长的裂缝。如果你用它来养花,那花长得一定特别艳丽。这是为什么呢?瓦罐有了裂缝,如果花盆里的雨水一旦多了,水就会顺着裂缝自动地渗透出来,使花盆不至于积水,花也就有了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花长得姣美也就不稀奇了。
  一次失误、一次失足就好比不小心摔破了罐子,你可千万别“破罐子破摔”,只要用心珍惜,扬长避短,“破罐子”照样可以盛开美丽的花。
  成败转化的关键是你的能力,林肯曾经说过,“我年纪愈大,愈能深切体会到世界上只有一种财富,一种可信赖的东西,那就是你自己的能力。”
  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离成功常常只是一步之遥。只是,在离成功这一步之遥处败下的人最多。所谓成功就是失败后的坚持。人的体力与心力成正比,当你决心很大抱负很高的时候,好像永远不觉得累。坚持下去不要气馁,成功就要来临。用失败可以很好地解释幸运:命运让我跌倒100次,我却在101次中站起来。
  许多富人起初并不比穷人幸运多少,关键是他们的眼光比我们远大,他们深信眼前的不利是暂时的,所以他们耐住了性子,不急不躁、不卑不亢,不断调整前行的方向,锲而不舍终于跃身财富榜。
  第三部分
  第45节:选择决定未来(1)
  第五章 选择决定未来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穷人中不乏年轻聪明、壮志凌云的人,也不是所有人都想庸庸碌碌地贫困一生,渴望财富的野心并不缺少。然而,他们却常常在抱怨自己没有机会:
  “那个著名的苹果为什么没有掉在我的头上?那只藏着“老子味”的巨贝怎么就产在巴拉旺而不是在我常去游泳的海湾?”
  事实果真如此吗?财富之神无可奈何地叹道:
  “我也想成全你,照样给你掉下一个苹果,结果你把它吃了。我决定换一个方法,在你闲逛时将硕大无比的卡里南钻石偷偷放在你的脚边,将你绊倒,可你爬起后,怒气冲天地将它一脚踢下阴沟。”
  你说,穷人的穷难道仅仅是因为没有机会吗?
  有人总在埋怨没有赚钱的门道,没有致富的机会,其实,他们首先应该想想,自己是否有强烈的赚钱意识?脑海里是否时时刻刻在想着赚钱?不天天想着赚钱,想着致富,就会对许多赚钱的门路视而不见,就会对许多致富的机遇把握不住。赚钱的灵感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靠强烈的赚钱欲望酿制的。
  法国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曾说:“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
  法国细菌学家尼科尔说:“机遇垂青那些懂得怎样追她的人。”
  机遇只同积累了优势的人交友,只与做好了准备的人握手。只有进行优势积累,才能得到机遇的青睐。时机只垂青于那些具有求索眼光的人,如果你是一个“有眼无珠”的人,即使时机就在你面前,你也不会抓住。
  我们每个人都想做一个成功的人,一个有钱的人,只不过在眼前利益的引诱下,失去了耐心。成功是要讲究储备的,仓库里的东西越充足,你的成功概率就越大。财富之路是那样的遥远与艰辛,路边倒毙的每一具尸体都曾是在起点上充满信心、跃跃欲试的挑战者,对这路的尽头有无限的憧憬。
  洞察财富的先机
  中国有句古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说,在做任何事时,事先具有准备和预见是成败的关键。而要具有正确的预见,就必须具备超前的思维。只有想在他人前面,才能做在他人前面。
  在充满竞争的当代社会里,只有超前,才能把握时机;只有超前,才能获得发展;只有超前,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如果说能预知三天之后发展变化的是聪明人,那么能预知三年之后发展变化的人就是伟大的人。很多成功的亿万富翁,就是伟大的人。
  美国有一家规模不大的缝纫机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生意萧条,工厂老板杰克看到战时百业俱凋,只有军火是个热门,而自己却与它无缘。于是,他把目光转向未来市场,他告诉儿子,缝纫机厂需要转产改行。
  儿子问他:“改成什么?”
  杰克说:“改成生产残废人用的小轮椅。”
  儿子当时大惑不解,不过还是遵照父亲的意思去办。经过一番设备改造后,一批批小轮椅面世了。这时战争刚刚结束,许多在战争中受伤致残的士兵和平民,纷纷购买小轮椅。杰克工厂的订货者盈门,该产品不仅畅销美国,还远销国外。
  儿子看到工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财源滚滚,在满心欢喜之余,不禁又向父亲请教:“小轮椅不能继续大量生产,因为需求市场快要饱和了。未来的几十年里,市场又会有什么新需要呢?”
  老杰克早已成竹在胸,反问儿子:“战争结束了,人们的想法是什么呢?”
  “人们对战争已经厌恶透了,希望战后能过上安定美好的生活。”
  “那么,美好的生活靠什么呢?要靠健康的身体。将来人们会把身体健康作为重要的追求目标。所以,我们要为生产健身器做好准备。”他进一步指点儿子。
  于是,生产小轮椅的机械流水线,又被改造为生产健身器。最初几年,销售情况并不太好。这时老杰克已经去世,但是他的儿子坚信父亲的超前思维,仍然继续生产健身器。结果就在战后十多年左右,健身器开始走俏,不久便成为热门货。当时杰克健身器在美国只此一家,独领风骚。老杰克之子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产品的品种和产量,扩大企业规模,终于使杰克家庭进入到亿万富翁的行列。
  第46节:选择决定未来(2)
  老杰克每次都准确地预见了未来的市场变化,为了抓住一闪而过的机会,他早早地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财富之神果然也一次没有让他失望。
  一个真正想成功的人,只求抓住机遇还是不够的,还应当学会创造机遇。能够主动创造机遇的人,是这个世界的强者。能够主动发现机遇,抓住机遇,创造机遇的人,往往都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预测能力。
  先明之见,是很多富人的共同特征,甘布士也不例外。
  甘布士在令人担忧的经济萧条时期,似乎胸有成竹。他把自己全部的积蓄用来收购一个个倒闭的工厂和抛售的低价货物,并租了一个很大的货仓用来贮货。
  人们见到他这股邪劲,都嘲笑他是个大笨蛋,就连他的妻子也劝他,如果此举血本无归,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对于妻子的忧心忡忡,甘布士笑着安慰她:“3个月以后,我们就可以靠这些廉价货物和厂子发大财了。”
  甘布士的话似乎根本无法兑现,因为经济形势已经越来越糟。当贱价抛售也找不到买主时,很多存货厂便把所有存货用车运走烧掉。他妻子见状不由得焦急万分,抱怨起甘布士来。对于妻子的抱怨,他一言不发。
  终于美国政府采取了紧急行动,稳定了物价。由于大量的抛弃烧毁,货物开始短缺,物价直线上升。在甘布士决定抛售货物时,妻子劝他再等一等,他却平静地说:“是抛售的时候了,再拖延一段时间,就会后悔莫及。”
  果然,甘布士的存货刚刚售完,物价便跌了下来。妻子对他的远见钦佩不已。后来,甘布士用这笔赚来的钱,开设了5家百货商店。最终,经过自己不懈的艰辛努力,他成了全美举足轻重的商业巨子。
  从上面两个财富的经典佳话,我们可以看出,要想及时准确地把握机会,你必须具备两个必要的条件:其一,你应该具有长远的目光,即超前思维,不要鼠目寸光;其二,你必须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信心是必不可少的。
  假如你都具备这两个要素,看准时机并把握它,紧接着付诸行动,那么终有一天它将变成现实的财富,你将成为百万富翁。
  谋财之道更像一场马拉松赛跑而不是百米冲刺,前100米领先者不一定就能成为全程的冠军,甚至都不可能跑完全程。在这遥远的征途上,你的准备和积累将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如果你自觉先天不足而又已然踏上征程,那就更要格外注意随时给自己补充营养。牢牢记住,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准备好到达终点之前的一切。
  不要放弃万分之一的机会
  “不放弃任何一个哪怕只有万分之一可能的机会。”这是著名企业家甘布士的经验之谈。
  有不少聪明人对此是不屑一顾的,其理由是:第一,希望微小的机会,实现的可能性不大;第二,如果去追求只有万分之一的机会,倒不如买一张奖券碰碰运气;第三,根据以上两点,只有傻瓜才会相信万分之一的机会。
  可是,就是这样的“傻瓜”受到机遇的青睐,所有万分之一的可能都贴上了他的“标签”。
  有一次,甘布士要搭火车去外地,但事先没有买好车票。正值圣诞前夕,到外地去度假的人很多,因此火车票很难买到。
  打电话到车站,得知全部车票已经卖完。不过,售票员还告知可以到车站碰碰运气,看是否有人临时退票,当然,这种机会或许只有万分之一。
  甘布士欣然提了行李赶到车站,可是等了好久,一直没人退票,他仍然耐心等待。就在火车还有5分钟就要开时,一个女人因为家里有急事匆忙来退票。于是甘布士如愿以偿,搭上了火车。
  到了目的地,甘布士给妻子打了一个长途电话:“我抓住了那只有万分之一的机会了,因为我相信一个不怕吃亏的笨蛋,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甘布士正是靠着不放弃万分之一机会的执著,终于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从一家织造厂的小技师,成为拥有5家百货商店的老板,然后又成为企业界举足轻重的人物。
  第47节:选择决定未来(3)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处处都有可能被错过的良机。如果我们像甘布士那样,不怕吃亏,善于把握机会,哪怕是万分之一的机会也不放弃,并且努力去奋斗,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财富目标。
  不可忽略的小事
  如果你现在不是一个创业者,或许会觉得上面的故事离你很遥远。那么,下面的两个故事可能更加贴近你的现实。其实,不论今天的你处在什么位置,今天的你扮演什么角色,都需要一个时刻准备的大脑,寻找或创造属于自己的机遇。
  第一个故事:
  有一天早晨,在贝泰钢铁工厂的停车场上,当钢铁大亨史威伯从他的私人汽车上下来时,一名年轻的速记员就立刻迎上前去。他之所以立刻赶上前来,只是希望如果史威伯先生有任何信件或电报要写的话,他能够立即提供服务。没有任何人吩咐这位小伙子一定要在场,但他这样做对自己的前途并没有任何坏处。从那一天起,这位小伙子就开始踏上成功之路了。
  史威伯先生之所以独独看中这个年轻人,是因为他做了贝泰公司其余十几名速记员可以去做但一直没做的事。今天,这位敢做的速记员已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一家药品公司的总裁。
  第二个故事:
  阿穆耳肥料工厂的厂长马克道厄尔之所以从一个速记者爬升上来,是因为他能做非他分内所应做的工作。最初,他是在一个懒惰的上司底下做事,上司总是把事推到手下职员的身上。马克道厄尔看起来像是一个可以任意驱使的人,加上上司的懒惰,他拥有了许多做事的机会。有一次,上司叫他编一本阿穆耳先生去往欧洲时用的密码电报书。
  马克道厄尔不像一般人编电码一样,随意简单地编几张纸,而是编成一本小小的书,用打字机很清楚地打出来,然后好好地用胶装订。做好之后,上司便交给阿穆耳先生。
  “这大概不是你做的。”阿穆耳先生问。
  “不……是……”
  “你叫做这事的人到我这里来。”
  马克道厄尔到办公室来了,阿穆耳问:“小伙子,你怎么把我的电报做成这样子的呢?”
  “我想这样你用起来方便些。”
  没过多久,马克道厄尔便代替了自己上司的职位。
  许多人的眼睛只能看见大事,而看不见小事。能看见小事的人,将来自然看到大事;一个只能看见大事的人,会忽略很多小事,他是不会成功的。
  因此,我们不应该每天渴求一个大的机会摆在你的面前,这样的概率太小;概率较大的反而是为我们所忽略的无数小机会。机会不论大小,都是为有备而来的人们准备着,如果你不用心积极地把握,到头来还是一无所有。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人,时刻提醒自己:今天,我准备与别人竞争;今天,我准备与自己竞争;今天,我准备多做一些工作;今天,我准备打破昨天的纪录。
  等待机会,还是制造机会?
  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变化,无数的机遇就蕴含在其中。你随时都能遇到许多类似的赚钱机会,就看你能不能去认识它、把握它了。
  许多人在他们攀登顶峰的路途上往往错过很重要的一步,因为他们没有把握住难得的机会——虽然机会就在他眼前。你应该掌握机会。俗语说得好,机会是不会第二次敲门的。
  卡耐基有这样一段关于机会的话:
  “不要以为机会像是一个到家来的客人,她在你门前敲着门,等待你开门把它迎接进来,恰恰相反,机会是不可捉摸的,无影无形,无声无息,她有时潜伏在你的工作中,有时徘徊在无人的角落里,你如果不用苦干的精神,努力去寻求、创造,也许永远得不到她。”
  机遇带有很大的隐蔽性与时效性。人人都能预见到的不称其为“机遇”,错过时间也不是“机遇”了。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就是这个道理。
  一个成功的百万富翁说:“看到机会并不会自动地转化为钞票——其中还必须有其他因素。简单地说,你必须能够看到它,然后你必须相信你能抓住它。”
  第48节:选择决定未来(4)
  大的机遇不可能天天遇上,但小的机遇却常常出现在我们的身边。这些机遇既没有太大的风险,又能为展示你的才能提供机会,千万不要错过这些看似小的机遇。因为一个人尽管很有才能、各方面都很棒,也还需要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是金子总要发光”,这话固然不错,但是,如果你不去主动寻找“发光”的机遇,可能就要错过出人头地的时机,或许一生都将被埋没。上帝恩赐我们的机遇都是平等的,谁抓住了机遇,谁就有希望获得成功。
  机遇不是很多,也不是很少。它总是同向或逆向与我们擦肩而过,偶尔会在一瞬间闪烁一下。我们每一个人一生下来,就已经拥有了最大的机遇。你自己就是你最好的机遇。只要点亮自己的灯,不管外面是不是有可以借助的灯光,我们都可以把自己照亮。
  如果你认为自己现在还很穷,甚至努力了也不能脱颖而出,那么,你还是自查一下,看一看自己是否总是屡屡错过机遇。
  机会需要耐心坚持
  机会是一种稍纵即逝的东西,而且机会的产生也并非易事,因此不可能每个人什么时候都有机会可抓。机会还没有来临时,最好的办法就是:等待、等待、再等待。在等待中为机会的到来做好准备。耐心等待机会,你就能在意想不到中获得成功。
  传说,有两个人偶然与酒仙邂逅,一起获得了神仙传授的酿酒之法:米要端阳那天饱满起来的,水要冰雪初融时的高山流泉,把二者调和了,注入深幽无人处千年紫砂土铸成的陶瓮,再用初夏第一张看见朝阳的新荷覆紧,密闭七七四十九天,直到鸡叫三遍后方可启封。
  就像每一个传说里的英雄一样,他们历尽千辛万苦,找齐了所有的材料,把梦想一起调和密封,然后潜心等待那个时刻。这是多么漫长的等待啊!
  第四十九天到了,两人整夜都不能寐,等着鸡鸣的声音。远远地,传来了第一声鸡鸣,过了很久,依稀响起了第二声。然而,该死的第三遍鸡鸣迟迟没有来。其中一个再也忍不住了,他打开了他的陶瓮,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就惊呆了:天哪!像醋一样酸。大错已经铸成不可挽回,他失望地把它洒在了地上。
  而另外一个,虽然也是按捺不住想要伸手,却还是咬着牙,坚持到了第三遍响亮的鸡鸣。舀出来一抿,大叫一声:多么甘甜清醇的酒啊!
  只差那么一刻,“醋水”没有变成佳酿。许多富人,他们与穷人的区别,往往不是机遇或是更聪明的头脑,只在于前者多坚持了一刻——有时是一年,有时是一天,有时,仅仅只是几分钟。
  主动创造你的机会
  机会是现成的吗?就像河塘里的鱼只等着你去捕捞?不,很多时候,你是看不到机会的,这里需要的是你的主动性,你要自己动手,创造机会,哪怕这种可能性只有万分之一。等待好机遇才做事的人,永远不会成功。
  一位经济学专家站在讲台上,给自己的学生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
  “我刚到美国读书的时候,在大学里经常有讲座,每次都是请华尔街或跨国公司的高级人员讲演。每次开讲前,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我周围的同学总是拿一张硬纸,中间对折一下,让它可以立着,然后用颜色很鲜艳的笔大大地写上自己的名字,再放在桌前。于是,讲演者需要听者回答问题时,他就可以直接看名字叫人。
  我当时不解,便问旁边的同学。他笑着告诉我,讲演的人都是一流的人物,当你的回答令他满意或吃惊时,很有可能就暗示着他会给你提供很多机会。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事实也如此,我的确看到我周围的几个同学,因为出色的见解,最终得以到一流的公司供职。”
  确实,在人才辈出、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机会一般不会自动找到你,只有敢于表达自己,展示自己,主动为自己创造机会,幸运之神才有可能寻找到你。
  举世著名的国际巨星席维斯·史泰龙,在尚未成名前是一个贫困潦倒的穷小子,当时他身上只有100美元,惟一的财产是一部老旧的金龟车,那是他睡觉的地方。
  第49节:选择决定未来(5)
  史泰龙心目中有个梦想,想要成为电影明星。好莱坞总共有500多家电影公司,史泰龙逐一拜访,却没有一家公司愿意录用他。面对500多次冷酷的拒绝,他毫不灰心,回过头来又从第一家开始,挨家挨户自我推荐。第二次拜访,500多家电影公司当中,总共有多少家拒绝他呢?答案是500多家,仍然没有人肯录用他。
  史泰龙坚持自己的信念,将一千次以上的拒绝当作是绝佳的经验,鼓舞自己又从第一家电影公司开始,这次他不仅只争取自己的演出机会,同时还带了自己苦心撰写的剧本。可是第三次的拜访,好莱坞所有的公司还是拒绝了他。
  史泰龙先后总共经历了1855次严酷的拒绝,以及无数的冷嘲热讽。天道酬勤,总算有一家公司愿意采用他的剧本,并聘请他担任自己剧本中的主角。就这样,一次机会奠定了他国际巨星的地位。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总希望有一个突然的机遇把自己从地狱送到天堂,眨眼之间变成富人。但事实上,只有一小部分机遇是靠侥幸得到的,更多的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和实力去争取,主动去创造出来。机遇是珍贵而稀缺的,又是极易消逝的。你对它怠慢、冷落、漫不经心,它也不会向你伸出热情的手臂。主动出击的人,容易俘获机遇;守株待兔的人,常与机遇无缘,这是普遍的法则。你若比一般人更主动、更热情的话,机遇就会向你靠拢。
  一家软件公司派两个女孩去参加一个电子产品展销会,临行前两人用心准备了名片。展销会上,两人极力推销产品的同时,不停地发名片、收名片。结果,两人发出的不少,收到的却不多,因为卖方太多而买方很挑剔,不愿主动发名片。
  两人的不同在于,其中一个女孩获得了许多买方的姓名和电话。原来,她在给人发名片的同时,将自制的空白名片递上:“请您留下联系方式,好吗?”看到她诚恳的微笑,很少有人拒绝她的请求。
  展销会结束后,一个女孩等待她发出的名片能够带来喜讯,可是她失望了;而另一个女孩按空白名片上的地址、电话主动出击,有了很多客户。
  机遇最初是空白的。如果能力能够让我们跑得足够快,那我们可以快速地去竞争面前的机会,可一旦能力有限,无论如何努力都落在其他人的后面,倒不如耐心发掘身边的土地,种植自己的果树,只要汗水够了、时间够了,赢来的可能就是经年的回报。
  两难困境:选择与放弃之间
  我们今天正处在一个充满挑战,也充满了机遇的时代,就看我们能不能抓住机遇,从而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机遇是一个美丽而性情古怪的天使,她倏尔降临在你身边,如果你稍有不慎,她又将翩然而去,不管你怎样扼腕叹息,她却从此杳无音讯,不再复返了。
  “通往失败的路上,处处是错失了的机会。坐待幸运从前门进来的人,往往忽略了从后门进入的机会。”这是一句在当今美国流传得十分广泛的谚语。
  如果你询问那些在财富路上跋涉的人们,为什么他们至今没有在他们所从事的行业中获得更大的成就时,其中90%的人会告诉你,他们没有成功的原因是未能获得好机会。可事实果真如此吗?如果你对他们进一步观察,你就会发现,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在不知不觉中放弃了来到他们面前的好机会。
  由贫穷走向富裕需要的是把握机会,而机会是平等地铺在人们面前的一条通道。只有懂得珍惜它的人才知道它的价值,只有持之以恒地追求它的人才能受到它的青睐。
  在生活中,有人常常抱怨命运的不公,抱怨没有机遇,但是,每当机遇来临之时,他却又会变得畏首畏尾裹足不前,甚至会在机遇面前成了一个懦夫。
  世间最可怜的,是那些做事举棋不定、犹豫不决、不知所措的人;是那些自己没有主意,不能抉择的人。这种主意不定、意志不坚的人,难于得到别人的信任,也就无法使自己的事业获得成功。具有过度安稳心理的人常常会失掉一次次获得财富的机会,所以人生就应当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过度谨慎就会失去它。
  第50节:选择决定未来(6)
  优柔寡断的人,不敢决定每一件事,他们拿不准决定的结果是好还是坏,是凶还是吉。有些人的本领不差,人格也好,但就是因为寡断,往往错过了很多好机会,一生也未能成功。善于决断的人,即使会犯些小错误,也不会给自己的事业带来致命的打击,因为他们对事业的推动,总比那些胆小狐疑的人敏捷得多。站在河边呆立不动的人,永远不可能渡过河去。心中一旦有了得失的羁绊,有了失败的担忧,便事事瞻前顾后,无所适从。结果,反倒把许多好机会都丧失了,错过了。
  人的命运好比溪流上随波逐流的落叶。有的在岸边优哉优哉,慢慢地飘荡着,但很快就被卷入一个一个的漩涡里;有的飘到静水处,完全静止不动;有的在一个地方打转转;有的乘着急流往下游奔驰。然而人与树叶不同,随波逐流的落叶,只有无可奈何地听天由命,它的前途完全由风向与流水来决定。人却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你可以老呆在静水处一动不动,也可以乘着急流,去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
  诚然,急流处似乎风光无限,但是你是否能够游到那里去,兴许你自己就没有一定的把握了。面对此情此景,你是就此回到原地还是勇往直前呢?
  财富是一种选择
  沿着富人的成功足迹,我们发现世界超级富翁们获取财富的秘密:成为百万富翁不是一种机会,而是一种选择。二十多年前,比尔盖茨选择了软件,从而牢牢抓住了未来软件行业的龙头。
  今天,我们周边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抱怨声,其中有一条你是不是听起来很耳熟:我一直都没有遇到什么好机会,所以至今还是贫穷。其实,你三年前的选择决定了今天的结果,而今天的选择将决定你3年后的成就。假如你希望自己成为富人中的一分子,请现在就做出选择吧!你的财富多少,来自于你正确的选择!
  美国钢铁巨头卡耐基,原来只是铁路部门的一个小职员。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宣告结束,卡耐基敏锐地意识到经济复苏在即,而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带动钢铁需求量与日俱增。于是,他义无反顾地辞去了有优厚报酬的工作,创立了联合制铁公司。卡耐基抓住了经济复苏的机遇,在美国钢铁业立住了脚跟。
  1873年,美国经济大萧条的境况不期而至。银行倒闭,证券交易所关门,铁矿及煤矿相继歇业,许多钢铁公司的炉火也熄灭了。卡耐基断言:“只有在经济萧条的年代,才能以便宜的价格买到钢铁厂的建材,工资也相应便宜。这又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绝不可以失之交臂。”在最困难的情况下,卡耐基却反常人之道,又新建了一座钢铁制造厂。卡耐基又抓住了一次机会,终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1881年,卡耐基兄弟的钢铁产量居全美的1/7。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它代表了卡耐基的钢铁产量在美国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并逐步向钢铁垄断型企业迈进。
  卡耐基的成功,是善于抓住机遇。他经常对人说:“机会对一个人很重要,它是一扇让你通向成功的门,尽管成功需要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但我们找到一扇通往成功的大门也同样十分重要。”
  机遇之神不会经常莅临,当机遇之神悄悄光顾你家门庭的时候,你是否立即开了门呢?为了避免坐失良机,耽误你的财富计划,在积蓄力量勇于拼搏的同时,我们还要善于抓住机遇,并把它变成成功的跳板。
  急功近利,还是深谋远虑?
  哲学家告诉我们,世间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它的不二法门。不论什么时候,一切急功近利的思想与行为都是一种短视,都是非常有害的。财富也有它的不二法门,那就是:一定要目光长远,而不要只盯着眼前的一点点利益,要学会朝着目标不停顿地努力,这是谋财的唯一选择,也是最好的选择。实现你人生的最大价值,让野心、理想和梦想变成伸手可及的现实,这才是人生最大的利益。
  世上只有两种人,用一个简单的实验就可以把他们区分:面对同样的一袋土豆,一种人会首先留下一部分用于播种,而另一种人则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它吃掉。这就是深谋远虑和急功近利的差异。
  第51节:选择决定未来(7)
  不同的富人,有着不同的奋斗历程,但在这奋斗的历程中,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路途上洒遍了汗水,经历了漫长等待的煎熬。有很多穷人,觉得这样太辛苦,也太慢,渴望拥有更快捷的方法,走一条笔直不阻的捷径。其结果往往走上一条路:急功近利。
  今天,很多穷人都是好高骛远,看不起小报酬,总希望能找到制胜的突破,一鸣惊人,一口吃成个大胖子。但以历史的眼光来看,绝大多数的富人,他们的巨大财富都是由小钱经过长期的时间逐步累积起来的。一个想致富的“野心家”,必须首先从心理上摒弃那种“一夜致富”的幼稚想法和观念。
  请看下面的一个小故事:
  耶稣带着他的门徒彼得远行,途中发现一块破烂的马蹄铁。耶稣就让彼得把它拣起来,不料彼得假装没听见。耶稣没说什么,自己弯腰拾起马蹄铁放于袖中。途中,他用马蹄铁从铁匠那儿换来3文钱,并用这3文钱买了18颗樱桃。出了城,二人继续前进,经过的全是茫茫的荒野。耶稣猜得彼得渴得够呛,就让藏于袖中的樱桃悄悄地掉出一颗,彼得一见,赶紧拣起来吃。耶稣边走边丢,彼得也就狼狈地弯了18次腰。耶稣见状笑着对他说:“要是你那会儿弯一次腰,就不会在后来没完没了地弯腰。小事不干,将在更小的事上操劳。”
  在彼得的眼里,只有眼前的小小利益,马蹄铁只是马蹄铁,所以他懒得弯腰去捡。一次弯腰的确有点累,但一次次地弯腰岂不是更累?因此,我们还是记住耶稣的教导,不要贪图眼前的小利益而放弃长远的利益。
  同样的悲剧也在穷人的身上时常发生。下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一个穷人向一个富人请教成功之道,富人却拿出了三块大小不等的西瓜放在青年面前。
  “如果每块西瓜代表一定大小的利益,你选择哪块?”富人问穷人。
  “当然是最大的那块!”穷人毫不犹豫地回答。
  “那好,请吧!”富人一笑,把最大的那块西瓜递给穷人,自己却吃起了最小的那块。很快地,富人就吃完了,而穷人还差几口就吃完了。
  不等穷人吃完,富人已经拿起了桌上的最后一块西瓜,并且得意地在穷人面前晃了晃,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穷人马上就明白了富人的意思:富人吃的瓜虽无自己的瓜大,却比自己吃得多。如果每块代表一定的利益,那么富人占的利益自然比自己多。
  吃完西瓜,富人抹抹嘴对穷人说:“要想成功,就要学会放弃,只有放弃眼前利益,才能获得长远的大利,这就是我的成功之道。”
  穷人之所以不能获得大利,就是因为穷人往往选择眼前的利益而放弃长远利益,被眼前的利益所囚困,迷惑了双眼,削磨了斗志,沉溺在既得利益的温柔乡里,不思进取,丧失了谋财的锐气与闯劲,徘徊在同一层次,既没有创新,也不敢突破。
  坚持到底,还是半途而废?
  创富者若缺了“坚持”二字,随时都会有打退堂鼓的可能。因为在创富的过程中,要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绝不会少,若一遇则退,则很有可能在跳换几个行业后,便偃旗息鼓,改换门庭了,一股创富热情亦随之东流了。
  有一位商人,他最早是子承父业做珠宝生意的,可是他缺乏对珠宝行业的明察秋毫,没几年,就把父亲交给他的珠宝店赔光了。
  商场失意的他认为自己不是缺乏经商的才干,而是珠宝行业投资大,技术性太强,风险太大。而服装行业周期短,而且不需要太大的专业学问,他决定改行做服装生意,并相信肯定能成功。于是,他变卖了仅有的一些家产,开了一家服装店。
  过了三年,他的服装店已经再也没有资金进新款衣服,已有的衣服也因价格高于相邻商家而无人问津,他又一次失败了。他意识到服装市场更新太快了,自己总是跟随流行的尾巴。当他以为一种新款刚开始流行自己马上组织资金进货时,同行们的这种款式已经开始淘汰了。
  他变卖了服装店,用剩余的不多的资金,开了一家饭店。他想,这种简单的生意总不会再赔了。雇几个人做菜,客人吃饭拿钱,又不用多么大的流动资金。可是,他又错了。他眼睁睁地看着相邻的饭店里宾客盈门,而自己却门可罗雀。最后,连雇来的几个人也跑到别的饭店去了,只剩下他孤零零的一个人。
  第52节:选择决定未来(8)
  后来,他又尝试做了化妆品生意、钟表生意、印染生意,都无一例外地失败了。
  当他60多岁,灰白双鬓使他相信,他没有丝毫经商的才能,一生的宝贵年华被失败消磨殆尽。他盘算了自己的家底,所有的钱仅够买一块离城很远的墓地。
  彻底绝望的他心想,既然自己没有能力创造财富了,就买块墓地给自己留着,等到哪一天一命归西,也算有个归宿。
  这是一块极其荒僻的土地,有钱的人,甚至一些穷人也不买这样的墓地。
  可是奇迹发生了,就在他办完这块墓地产权手续的第15天,这座城市公布了一项建设环城高速路的规划,他的墓地恰恰处在环城路内侧,紧靠一个十字路口。道路两旁的土地一夜之间身价倍增,他的这块墓地更是涨了好多倍。他做梦也没想到他靠这块墓地发财了。
  他突然顿悟,自己为何不做房地产生意呢?说做就做。他卖了这块墓地,又购买了一些他认为有升值潜力的土地。仅仅过了5年,他成了全城最大的房地产大亨。
  这位商人的亲身经历给人的启示是深刻的。无数次的选择,无数次的放弃,却只有一个小小的机遇,才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有很多时候,机遇就在财富的前方等待着,关键的是要耐心地等待和发现。
  这样的事我们遇到过很多,一个人为一个目标苦苦守候了许多年,他后来实在坚持不住了,就不再等候了,结果,他刚走,机遇就出现了。有很多人努力了半辈子依然贫穷,就自动放弃了。其实,这个时候,财富距他只有一步之遥了。
  只要还留有一口气在,就永远不要放弃你的努力,机会就在你的手中,上帝往往就在最后一秒,让你胜利了。据说,在日本近千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阿呆和阿土是同一村庄的两个老实巴交的渔民,却都梦想着成为大富翁。有一天,阿呆做了一个梦,梦里有人告诉他对岸的岛上有座寺,寺里种有49棵朱槿,其中开红花的一株下便埋有一坛黄金。阿呆便满心欢喜地驾船去了对岸的小岛。岛上果然有座寺,并种有49棵朱槿。此时已是秋天,阿呆便住了下来,等候春天的花开。肃杀的隆冬一过,朱槿花一一盛放了,但都是清一色的淡黄。阿呆没有找到开红花的那一株,庙里的僧人也告诉他从未见过哪棵朱槿开红花。于是,阿呆只能垂头丧气地驾船回到了村庄。
  后来,阿土知道了这件事,他就用几文钱向阿呆买下了这个梦。阿土也去了那座岛,并找到了那座寺。又是秋天,阿土也住下来等候花开。第二年春天,朱槿花凌空怒放,寺里一片灿烂。奇迹就在此时发生了:果然有一株朱槿盛开出美丽绝伦的红花。阿土激动地在树下挖出了一坛黄金。后来,阿土成了村庄里最富有的人。
  今天的我们为阿呆感到遗憾:他与富翁的梦想只隔一个冬天。他忘了把梦带入第二个灿烂花开的春天,而那足可令他一世激动的红花就在第二个春天盛开了!阿土无疑是个聪明者:他相信梦想,并且等待另一个春天!
  每个人的人生都充满着梦想,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野心。然而,我们总是习惯于守候第一个春天,面对第一次的无果,我们往往轻率地将第二个春天弃之于门外。疏不知,梦想之花垂青的总是那些有耐心、执著追求的人。
  一个好机会,一个坏机会
  每一个选择,既是一个好机会,也是一个坏机会。正是这种喜忧参半的状态,让很多人犹豫不决。我们先来看两个典型的“石头与黄金”的故事:
  石子变黄金——
  有位印度商人深夜走在山路上,突然一个神秘的声音响起:“请捡起路边的几颗石子,明天你将因此而获得欢乐和懊悔。”商人将信将疑地捡起几颗石子继续赶路。
  第二天早晨,口袋里的石子全变成了颗颗黄金。顿时,商人高兴万分,庆幸自己捡到了金块,同时他又懊悔:如果当时再多拿几块就好了。
  黄金变石头——
  一位智者带着一个旅行者,来到一座金库门前说:“进去之后,你可以随便拿取。但你必须在路上永远带着它们。”于是,旅行者取了3块黄金。虽然他很遗憾,但由于行囊太多太重,他只能拿取3块。
  第53节:选择决定未来(9)
  可第二天早晨,一梦醒来,他发现黄金全部变成了石头。尽管这些石头对他来说毫无用处,但他不得不背负石块前行。在旅途的千辛万苦中,他也暗自庆幸:还好,幸亏我只拿了3块。
  故事也许只是故事,现实情况是:到手的石头变不成黄金,到手的黄金变不成石头。你财富际遇的懊悔与庆幸,都是你自己在有形或无形中亲手种下的,你日常的所作所为,就是你将来手中的石头或黄金。选择还是放弃,不管结果如何,都需要你自己一人来承担。
  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际遇,都会有两个机会:一个是好机会,一个是坏机会。好机会中,隐藏着坏机会,而坏机会中,又隐藏着好机会,关键是我们以什么样的眼光、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待它。对于那些乐观旷达、心态积极的人而言,永远没有坏机会;对那些悲观沮丧、心态消极的人而言,世界上没有什么好机会。
  美国加州有位大学刚毕业的年轻人,在2003年冬季征兵中被依法选中,即将到最艰苦也最危险的海军陆战队服役。
  年轻人自从获悉自己被海军陆战队选中的消息后,便显得忧心忡忡。在加州大学任教的祖父见到孙子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便开导他说:“孩子啊,这没什么好担心的,到了海军陆战队,你将有两个机会,一个是留在内勤部门,一个是分到外勤部门。如果你分到了内勤部门,就完全用不着去担惊受怕了。”
  “那要是我被分配到了外勤部门呢?”年轻人问爷爷。
  “那同样会有两个机会,一个是留在美国本土,另一个是分配到国外的军事基地。
  如果你被分配到美国本土,那又有什么好担心的?”
  “那么,要是被分到国外的基地呢?”
  “那也有两个机会,一个是被分配到和平而友善的国家,另一个是分配到海湾地区,如果把你分配到和平友善的国家,那也是值得庆幸的事啊!”
  “爷爷,那要是我不幸被分到海湾地区呢?”
  “你同样会有两种机会,一个是留在总部,另一个被派到前线作战。如果你被分配到总部,那又有什么需要担心的呢?”
  “那我若不幸被派往前线作战呢?”
  “那同样还有两个机会,一个是安全归来,一个是不幸负伤。如果你能够安全归来,那担心岂不是多余的?”
  “那要是不幸负伤了呢?”
  “也有两个机会,一个是只负了点轻伤,没有任何生命危险。另一个是身受重伤,危及生命安全。如果只是负了点轻伤,那又何必过分担心呢?”
  “那要是不幸身负重伤呢?”
  “你同样拥有两个机会,一个是依然能够保全性命,另一个是完全救治无效。如果尚能保全性命,还担心什么呢?”
  “那要完全救治无效怎么办?”年轻人最后问。
  “那你人都死了,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祖父听后哈哈大笑。
  这位精明的老人是位智者,他巧妙地告诉我们,任何一种选择的结果都不必害怕,不论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面对那些未知的抉择,我们看重得失害怕失败,常常会因为无法预料而感到恐惧,会不自觉地、先入为主地用消极颓废、悲观沮丧的心态去猜想那未知的一切。
  克服选择的两大障碍
  追求完美,是许多人面临选择的一大心理障碍。正如本书前面所说过的,绝对的完美是不存在的。每一种选择的结果,都有超越其他的优点,也有不可避免的缺点。关键之关键,你要按照你的需要和标准来进行,不要抵不住各种诱惑。举个例子来说:
  有三个人一起来到一块麦田边上,他们打赌:看谁能拣到麦田中最大、最饱满的麦穗。他们约定的规则是:每个人只能走一遍,只能作唯一的一次选择,不能有回头的机会。
  第一个下田不久就选中了一穗,他花费的时间是最短的;第二个走了一半左右时也选择了一穗;第三个在快到麦田的尽头时才挑到了自己最中意的一穗,而他花费的时间也是最长的。
  其实,挖掘财富的道路就如同这块麦田,每个人的选择就像在麦田里拣麦穗一样。从一开始就面临着选择,每一次选择都只有一次机会,没有任何回头反悔的余地。每个人都自认为找到了最大的财富,其实没有人知道那个是最大的,即使它真的存在。
  第54节:选择决定未来(10)
  过分保护自己,是选择的另一大心理障碍。这种保护考虑到所有因素,能够达到近乎100%的安全系数。但是,有时候,适当的冒险是值得的。冒险比不冒险来说,你可能收获更多的财富。
  在漫步边际的沙漠中,有个人迷失了方向,饥渴难忍,濒临死亡。可他仍然拖着沉重的脚步,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终于找到了一间废弃的小屋。这间屋子看来久无人住,经历风吹日晒已经摇摇欲坠。在屋前,他终于发现了一个吸水器,于是便用力抽水,可滴水全无。
  就在他绝望透顶之时,忽然发现旁边有一个水壶,壶口被木塞塞住,长长的木塞上面刻着:“你要先把这壶水灌到吸水器中,然后才能打水。不过,在你走之前一定要把水壶装满并塞好。”他小心翼翼地打开水壶塞,里面果然有一壶水。
  这个人面临着艰难的抉择:该不该把这壶水倒进吸水器里?如果倒进去之后吸水器不出水,岂不白白浪费了这救命之水?要是把这壶水喝下去就会保住自己的生命。
  犹豫再三,他下决心照木塞上说的做,果然吸水器中涌出了泉水。他痛痛快快地喝了个够!临走前,他把水壶装满水,塞上壶塞,在木塞上加了一句话:
  “请相信我,纸条上的话是真的,你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
  因为不冒险,你也不会失去什么,所以,很多选择都倾向于保守,维持现状。
  要想正确地选择机会,除了上述的两大障碍,你还必须克服以下障碍:
  (1)选择常规,代替创造。一般人总想回避创造性工作,不厌其烦地接受简易的任务,目的是为了避免紧急情况下的压力,或者造成情绪紊乱。
  (2)犹豫不决,故步自封。遇到难题,总是束手无策,不知道要往哪儿迈,在选择放弃之间左右摇摆。
  (3)个人的素质障碍。思维迟钝,反应太慢,表现在智力有限、思想僵化,主动性、积极性太弱。
  第55节:让目标指引“淘金”行动(1)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