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燃烧的海洋_1

_165 闪烁(当代)
“这就是喜田多一郎访问新德里的重要性。”黄峙博抽了两口烟,说道,“他给克鲁沙送去的最大礼物不是军火合同,而是更加密切的经贸往来。你回来前,两人在记者招待会上宣称,在今后十年之内,两国间的贸易额将扩大十倍,由现在的一千二百亿美元增加到一万二千亿美元以上。”
“这只是开始。”
“对,这只是开始。有了这个开始,印度将逐步取代我们,成为日本在亚洲地区最大的经贸伙伴。”
“这条路并不好走。”
黄峙博笑了笑,说道:“保守估计,没有三十年,印度很难实现工业化。但是凭借庞大的人口基数,印度有资本成为日本、乃至整个西方世界的下级市场与初级商品产地,从而在国际贸易体系中取代我们。”
“这就意味着,我们将成为印度的死敌。”
“仅从经济上看,矛盾还不突出。”黄峙博灭掉烟头,说道,“昨天晚上,我跟元首等人讨论了这件事,元首、文总理与黎副总理都认为,等到印度发展起来,我们已经不是初级商品生产国了,在经贸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不是印度,而是西方发达国家,我们与印度更具有互补性。”
牧浩洋皱起眉头,觉得这是一厢情愿。
“经济上的东西,我懂得不多,但是有一点很清楚,我们要么前进、要么消亡,没有第三种可能。”
“至少在短期内,印度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威胁。”
“近几年,问题不大,可是谁也不能保证几年之后,印度不会成为美国的傀儡。”
“我们该怎么办?”
“能和解,自然再好不过。如果不能和解,我们就得为战争做准备。”
牧浩洋暗自叹了口气,与印度开战,可不是件小事。
“我已经让戚凯威着手调整装备发展规划,听说你去找过母祁铁?”
“对,回来后就去找他谈了谈。”
“谈什么?”
“装备上的事情。”牧浩洋叹了口气,说道,“大连造船厂让我们尽快确定新式舰载战斗机的性能指标,我跟老周去沈飞、西飞与成飞转了一圈,觉得还是投资开发中型舰载战斗机最为合适。”
“空军有一个类似的项目吧?”
“对,第四代中型多用途战斗机。”
“需要我出面吗?”黄峙博非常用心。
“暂时没有必要,我跟母祁铁谈好了。”
“这么简单?”黄峙博有点惊讶,笑着说道,“母祁铁是一毛不拔的铁公鸡,他会让海军搭顺风车?”
“对大家都有好处,为什么不做呢?”
黄峙博笑着摇了摇头。
知道黄峙博不会放过这个问题,牧浩洋又说道:“按照我们的约定,海军投资开发战术运输机,空军则在多用途战斗机项目上给予方便。”
“看来,你做了一笔亏本买卖。”
“是吗?”
“如果我们与印度的关系趋于紧张,战术运输机项目就会提前,即便海军不搞,空军也会投资。”
牧浩洋笑了笑,没有答话。
在得知消息后,他就想明白了。
如果对印作战,而且必须打地面战争的话,战术运输机具有更大的军事价值,因为在喜马拉雅山附近,没有几座可以支持战略运输机的大型机场。加上道路交通不畅,大部分物资都需要空运,所以战术运输机是主要的投送力量。
保守估计,空军至少要采购四百架战术运输机。
相对而言,海航对反潜巡逻机的寻求最多只有一百架。
由海军投资研制战术运输机,空军占了大便宜,不然母祁铁也不会答应得那么爽快。
“既然你们已经说好了,我也不好插手。”黄峙博又点上了一根烟,说道,“调整了装备发展计划后,你再去成飞一趟,把战斗机的事情确定下来,让大连造船厂尽快开工。其他的问题,如果需要我出面,随时来找我。”
“我明天去绵阳。”
“绵阳?”
“解决‘黄帝’号的动力问题。”
黄峙博愣了一下,说道:“决定采用核动力方案?”
牧浩洋点了点头,说道:“我还没来得及提交评估报告,但是根据我与侯名耀总工的交流后得出的结论,如果希望‘黄帝’号再服役二十年,而且能够适应十年之后的战争,核动力是唯一选择。”
“这样的话,工期要延长多久?”
“关键不是工期,而是核反应堆能否及时研制成功。”
“确实如此,核反应堆搞不出来,一切都是白搭。”黄峙博点了点头,说道,“我帮你安排飞机,晚上就过去。我会跟九所打电话,让他们派人去机场接你。谈好了就回来,这边还有很多事。”
“行,我马上去机场。”
“不带行李?”
“只谈一些基本问题,具体事务还得交给技术军官负责,呆不了多久,说不定明天就赶回来了。”
黄峙博没再多说,拿起电话,吩咐秘书为牧浩洋准备一架要员专机。
在牧浩洋赶往机场的时候,黄峙博又给九所负责人打了电话。
作为国内唯一的、也是最专业的核能研究机构,绵阳九所搞核武器出身,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才涉足核动力领域。
虽然起步比较低,但是九所却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原因只有一个:在核动力领域,九所没有依赖外来技术,完全自主研发。
虽然在最初的二十几年里,九所没有取得多少研究成果,在技术上根本比不上西方发达国家的能源巨头,但是在完成了技术积累之后,九所厚积薄发,在二零一一年研制出了具有全球领先水平的第四代快堆。
正是如此,中国跻身核能强国之列。
因为九所拥有开发核反应堆的全套基础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所以与军方的关系非常密切。
下一代核潜艇与大型航母的动力系统,就由九所负责开发。
第十六章 准备
第十六章 准备
与其说是科研所,还不如说是一座军事基地。
研究所并不大,警戒却十分严密。三米高的院墙上至少有数十部监控摄像机,还有一个连的警卫部队。至于外面的便衣特工,那就更多了。这些只是看得见的警戒措施,还有很多看不见的警戒措施。
没什么好奇怪的,在这里工作的都是中国顶尖的核技术专家。
随便拉一个出去,都能让伊朗这类的国家获得最尖端的核技术,甚至设计出能够实用的核弹头。
所长是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不过他并非关键人物。
牧浩洋专程赶来,不是与所长吃宵夜,而是找专门负责军用核反应堆研制工作的蒲玉婷总工,一名科技界的女强人。
搞核能的,没人不认识蒲玉婷。
她是核能专家,她的丈夫也是核能专家,一个搞核动力、一个搞核武器,而她的两个子女中,长子在核潜艇上当轮机长,女儿则是核电站的高级工程师,一家人都从事与核能有关的工作。
真正让她出名的,还是由她亲自设计的第四代快堆。
在此之前,国内核电站的反应堆几乎被外国企业垄断,不但民族安危系于他人,还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比如在二零一零年,中央批准动工的四座核电站中,仅采购反应堆就花掉了两千多亿。如果这些反应堆在国内建造,价格至少能降低一半,今后的维护费用则能降低三分之二。
第四代快堆,解决了这个问题。
从二零一五年开始,国内建造的所有核电站都采用了九所的第四代快堆。虽然政府没有在政策做出明确限制,只规定参与竞标的企业,本土资本必须占到百分之五十一以上,以免关键技术受制于人,但是在竞争中,与九所合作的国内企业开出了合资企业根本开不出的价格。
在技术层面上,真正掌握了第四代快堆技术的国家也没有几个。
不可否认,蒲玉婷肯定赚了不少钱。按照外界估计,仅国内核电站的专利,她就能分到几千万。如果算上帮助巴基斯坦建造的两座核电站,她在这几年里获得的专利分红就在一亿以上。
同样不可否认,蒲玉婷并不爱钱。
根据二部提供的情报,蒲玉婷已经把她的大部分资产捐助给了慈善基金。在第二次朝鲜战争结束后,她向盛世平牵头成立的慈善基金捐赠了五千万。因为不爱钱,所以在别人削尖脑袋往里钻的时候,她却跳了出来,接受军方邀请,以总工程师的身份,为军方研制军用核反应堆。
显然,军用核反应堆与民用核反应堆有很大的区别。
民用核反应堆最重视能源利用率,而军用核反应堆最重视尺寸。
在做得足够小的情况下,要想让核反应堆达到军方提出的技术标准,比如堆芯寿命、输出功率、自然循环系数等等,需要做的绝对不是按比例缩小,而是从头做起,连设计思路都得调整。
可以说,这才是真正的尖端技术。
见到蒲玉婷,牧浩洋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大概是年纪上的差距吧,让牧浩洋觉得这个深居简出的女科学家是个妈妈级的人物。
“没想到,你连夜赶了过来。”
“蒲工,耽搁你休息了吗?”
“没有。请坐吧。”蒲玉婷笑了笑,神态很祥和,只是也有一些疲惫。“今晚正好轮到我加班,还有几项数据没有确定下来。黄总给我打了电话,说你过来确定研制进度。造船厂催得很急?”
“是啊,不然我也不会连夜赶来了。”牧浩洋准备掏烟,最后还是忍住了。“我跟侯名耀总工谈过,都认为核动力是最佳选择,关键就是能不能及时获得反应堆,不然航母的改造工作将拖延一年以上。”
“听说,你有两个硕士学位?”
“电子与通信。”
“不错嘛,像你这样的技术军官并不多。”
牧浩洋笑了笑,不知道蒲玉婷扯这些事干嘛。
“科研工作急不来,再急也要按部就班的进行,不然出了问题,谁也担不起责任。更何况我们搞的是核反应堆,真要出了事,受害的是成百上千的军人。”蒲玉婷把一杯清水递到牧浩洋手上。“最初的时候,HFK-1为国产航母研制,所以对进度的要求并不高。别的不能保证,如果军方要求加快进度,我们只能二十四小时轮流转,争取在一年半后交付第一批两座反应堆。”
“一年半之后?”
“如果给予适当的奖励,还能缩短两到三个月。”
“怎么奖励?”
蒲玉婷拿来一份文件,交给了牧浩洋。“这是我拟定的研制进度表,分成几个阶段,希望军方能够给予阶段性奖励。”
牧浩洋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过来。
“我不在乎这些,可是干实事的年轻人都要养家糊口,有的还没结婚呢,总不能让他们把青春奉献出来,却什么也得不到吧。”
“行,我亲自向黄总请示,应该没什么问题。”
“奖励力度越大,大家的积极性就越高。”
牧浩洋笑了笑,说道:“只要干出成绩来,奖励是应该的。黄总很通情达理,知道在基层做事的都不容易。”
“那就好。”
“蒲工,奖励是一方面,我们要对研制工作进行全程监督,确保每个阶段的研究都能及时完成。”
蒲玉婷点了点头,说道:“这个要求很合理。”
“事情确定下来后,我会派几名技术军官过来。”
“行,我给他们安排位置。”
“他们不参与研究工作,只负责监督。虽然九所与军方的关系非同一般,但是希望你能向大家说明情况。”
“这是当然的,大家都能理解。”
“行,没别的事,我就不打扰你了。”
“连夜赶回去?”
牧浩洋点了点头,顺手拿起了放在茶几上的军帽,起身说道:“明天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会议,我必须赶回去。”
“我就不挽留你了,今后有时间可以经常过来看看。”
牧浩洋没多罗嗦,告辞后直接去了机场。
此时,黄峙博已经赶到元首府,参加由傅秀波亲自召开的紧急会议。
议题只有一个:喜田多一郎访问新德里产生的影响。
会议开始后,李国强首先介绍了情况。
喜田多一郎不是一个人去了新德里,随行的也不只是政府官员,还有三百多名商人与企业家。
“经贸方面的情报,我们还在努力搜集,初步估计,日本将在未来五年之内,在印度投资一千亿美元。”李国强一反常态,在做报告的时候,用了大量还没有确定的信息。“根据已经掌握的情报,喜田多一郎将在离开新德里之前,与克鲁沙签署一份逐年增长的日元贷款协议。”
“规模有多大?”傅秀波问了一句。
“至少有一万亿日元,而且今后每年都将增加百分之十以上。”
“有没有规定贷款的用途?”文廷贵的神色也很严峻。
“初步判断,主要用来普及义务教育。”
“教育?”文廷贵锁紧了眉头。
李国强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喜田多一郎的意图很明显,”傅秀波灭掉烟头,说道,“中日关系已经决裂,日本需要印度的市场、更需要印度的廉价劳动力。最大的问题,就是印度的教育严重滞后,无法提供足够多的产业工人。可以说,这是一笔长远投资,最快也要五年后才能生效,十年后才能产生显著效果。”
“准确的说,日本将帮助印度加快工业化进程。”黎平寇补充了一句。
“这不仅仅是经贸合作,甚至超越了以往意义上的战略联盟。”陆风烈忍不住了,“只要印度发展起来,我们将变得无足轻重,而一个工业化的印度,必然成为我们的竞争对手,与我们争夺全球市场。日本此举,就是要在我们与印度之间制造不可调和的矛盾,把印度变成我们的对手。”
“印度现在就是我们的对手。”黄峙博笑了笑,随即摇了摇头。
“问题不能这么看,如果十年后,我们还是现在的样子,什么崛起、什么复兴都是无稽之谈。”傅秀波故意看了易援朝一眼,又说道,“印度在发展,我们也在发展,我们的直接竞争对手不是印度,而是像日本这样的工业发达国家。如果只是经济上的问题,没有什么需要担心。”
“那么,日本的目的是什么?”黎平寇问了一句。
“利用印度进军印度洋,同时通过帮助印度实现工业化,使印度的野心膨胀起来,成为我们战略生命线上的最大威胁。”傅秀波叹了口气,说道,“日本要进军印度洋,我们也要进军印度洋。随着经济发展,我们对中东的石油、非洲的矿产、欧洲的市场、南美洲的资源需求都将急剧增加。在我们的战略航线中,百分之八十得经过印度洋,也就得从印度的家门口通过。如果日本与印度联合,当我们再次与日本发生冲突,很有可能遭到战略封锁,在战场之外输掉战争。”
“印度还没有这个实力。”
“但是存在这种可能,别忘了,我们不但与印度存在领土争端,还在印巴关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平衡作用。”傅秀波看了黄峙博一眼,说道,“一颗火星就能引爆火药桶,我们绝不能希望敌人能够仁慈一些。”
“那就得做好准备。”陆风烈趁机说了一句。
论调定了下来,其他事情就好说了。
第十七章 从基础做起
第十七章 从基础做起
八月二十四日,傅秀波应巴基斯坦总统沙米尔邀请,飞赴伊斯兰堡,对巴基斯坦进行国事访问。
元首专机起飞不久,牧浩洋就回到了北京。
让他略感意外的是,腾耀辉专门赶来接他。
“元首正在飞往伊斯兰堡。”
牧浩洋一愣,说道:“基本政策已经定下来了?”
腾耀辉点了点头,说道:“我没有参加高层会议,不过黄总昨晚做了安排,今天上午召开军事会议。”
“现在开战不大可能吧?”
“不是为了现在,而是为了今后,所以我们得从基础抓起,为五年、也许是十年后的战争做准备。”
牧浩洋点了点头,表示明白腾耀辉的意思。
“过来之前,我跟黄总谈过,希望能够增加海军预算。”腾耀辉笑着摇了摇头,“你也知道黄总在这件事上的态度,我一个人去说,肯定没有多少用。如果由别人、比如他信任的人提出来,也许更加有用。”
“腾将军……”
“我没有要求你做什么,只是希望你深入考虑一下,特别是下一场战争的性质。”
“这……”
“不管我们是否承认,哪怕是十年之后,我们也无法彻底击败印度,也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战争在所难免,也是一场目的与规模都很有限的战争。不是我自大,在局部冲突上,海军才是决定性力量。”
牧浩洋没有吭声,哪怕他持同样的观点。
“如果我们现在不努力,恐怕十年之后,赢得胜利的就不是我们。”
“腾将军……”
“你好好考虑,做到一名海军上校应该尽的职责。”
牧浩洋暗自叹了口气,比起黄峙博,腾耀辉更难应付。
来到总参谋部,黄峙博已经去了会议室,其他参会人员,包括联合办公室的几名主要负责人,以及各军兵种的几名高级将领都已到场。
牧浩洋的位置在陆雯旁边,显然是黄峙博特别安排的。
“人到齐了,我们开始吧。”黄峙博亲自主持会议,没有让秘书进入会议室。“外交部已经公布了消息,元首将对巴基斯坦进行国事访问。走之前,元首已经定下了主要方针,我们必须为下一场战争做好准备。”
没人感到惊讶,喜田多一郎的新德里之行,已经为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祸根。
“首先,我们得明确下一场战争的性质。”黄峙博敲了敲桌子,说道,“根据元首与其他高层领导的判断,如果战争在十年内爆发,规模不会很大,最多是局部冲突,我们没有理由扩大战争规模。”
黄峙博把这句话说出来的时候,腾耀辉的眉头跳了几下,两位空军将领的神色也有点激动,只有戚凯威的神色黯淡了下去。
“如果仅仅是一场局部冲突或者局部战争,我们就得对装备发展规划做出调整。”黄峙博特意看了腾耀辉一眼,说道,“具体的问题,会在随后下达的规划书中做出说明。现在我只想强调一个问题,即不管谁轻谁重,我们的目的都一样,打赢下一场战争。所以我希望各位能够从大局出发、从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从军队的整体利益出发来考虑问题,以及解决问题。”
听到这,牧浩洋暗自松了口气。
黄峙博已经做出让步,自然不需要他来当和解人。
虽然装备发展规划涉及到十年之后的事情,但是当时最重要的,就是二零二零年国防预算的分配方式。
按照国务院给出的标准,二零二零年的国防预算将同比增长百分之十七。
这只是账面数字,扣除二零一九年百分之四点八的通货膨胀之后,实际增长率只有百分之十二点二。
即便如此,国防预算的增长率仍然在政府开支中排名第三,仅次于科研与公共开支。
具体方面,二零二零年的国防预算总额为一万二千六百五十亿元,约合一千七百六十亿美元。
虽然仅次于美国,但是相对比例并不高。
同为二零二零年,美国的国防预算达到了九千八百七十亿美元,而美国的经济规模总量为中国的二点七倍。如果以国防预算占经济总量的比例为准,中国为美国的二分之一,意味着更多的资源用在了国家建设上。
当然,这并不是真正的国防预算。
通过参与科研、国有军工企业盈利、参股国有企业盈利分红等方式,还能获得大约三千四百亿元。
如此一来,实际国防预算为一万六千亿元左右。
这笔钱中,大约三分之一,也就是五千三百亿是二百二十万军人、以及一百多万预备役军人的津贴。
平均分摊下来,军人的年津贴在十二万左右。
在二零二零年,这个收入不算高。为了留住更多的职业军人、或者说为了增强军队的吸引力,必须提高津贴待遇。按照黄峙博的要求,如果预算有盈余,将在二零二零年七月推出新的津贴标准。
剩下的一万零七百亿元中,至少得拿出三千七百亿用来维护现有武器装备,以及军队的日常训练。
也就是说,剩下的只有七千亿元了。
这笔钱,仍然不可能全部拿来采购武器装备,因为从国务院分摊了大约一千二百亿元的科研开支、七百亿元的日常行政开支、一千六百亿元的基础建设开支、以及五百亿元的公共项目开支。
结果,真正能拿来采购新式武器装备的,只有三千亿元。
这笔钱能做什么事呢?
一架J-20就要大约四亿元,J-11C的单价是二点八亿,052C级驱逐舰的建造成本高达七点六亿,054C级护卫舰也达到了四点七亿,而第一艘国产航母仅仅启动建造工程就需要投入十四亿。
说得更形象一点,三千亿只够买七百五十架J-20、一千余架J-11C。
如果用来建造航母战斗群,最多能够组建两支,且不包括日常维护费用。
可以说,钱根本不够花。
即便如此,还要把这三千亿分成好几份,让陆海空二炮各占一份。
这下,问题出来了。
如果要在十年内打造出一支能够远征印度洋的舰队,二零二零年至少得投资一千二百亿元。
这还是最保守的估计。
按照腾耀辉提交的海军预算报告,除了采购第一艘国产航母初始投入的十四亿元,还得在“黄帝”号的改造工程中投入八亿,即将动工建造的061型远洋防空巡洋舰、055型多用途驱逐舰、058型远洋护卫舰总共需要投入五十亿元,J-15的改进费用为一百二十亿元、新型舰载战斗机需要七十亿、启动反潜巡逻机项目需要四十八亿,此外还要为建造095型攻击核潜艇与096型战略核潜艇投入近两百亿。这些还没有包括采购新式弹药、研制电磁弹射器与新式电子设备。
可以说,一千二百亿都不见得够花。
黄峙博做出了让步,但是没有完全采纳腾耀辉提交的预算计划。
最终,黄峙博只给了海军百分之三十五的份额,即一千零五十亿元的装备采购费用。因为空军的开支同样巨大,二炮也是重要的远程打击力量,所以黄峙博只能压缩陆军开支,满足海军的胃口。
根据新确定的军费分配比例,陆军只占了百分之十七。
必须承认,黄峙博做得非常道义。
为了压缩陆军开支,他必须顶住来自陆军内部的压力,甚至得忍受陆军将领在私下与公开场合中的指责与非议。
即便如此,仍然有一百五十亿的缺口。
黄峙博尽了力,剩下的就该腾耀辉做出表率了。
当然,真正的压力不在腾耀辉身上,而是在牧浩洋身上,因为他负责海军装备建造与采购的审核工作。
过了他这关,还要提交给陆雯,做技术可行性审核,最后才交给腾耀辉。
相当于百分之一十二点五的经费缺口,牧浩洋不得不在装备项目上做文章,即暂时放弃一些意义不大的项目。
对海军来说,这等于忍痛割爱。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