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燃烧的海洋_1

_109 闪烁(当代)
如果韩军能够充分有效的利用开城的防御工事,肯定能给志愿军制造**烦。
黄峙博不是傻蛋,而且志愿军早就从人民军那里获得了开城的防御部署图,非常清楚开城的防御阵地有多么坚固。
虽然在制订作战计划的时候,戚凯威认为可以通过精确火力打击,摧毁开城的绝大部分地表防御工事,但是志愿军手里没有有效的钻地弹药,很难摧毁深埋的地下工事,也就无法用火力打击彻底瓦解开城的防御体系。
深思熟虑之后,黄峙博决定仿效联军,以包围的方式围歼开城的韩军。
只是,这套战术涉及到一个黄峙博无权做出的重大决策,即开城的地下坑道直接通到三八线附近,志愿军要想围死开城,就得越过三八线,至少得进入军事隔离区,从而涉嫌进攻韩国本土。
要不要打到韩国去,不是军事决策,而是政治决策。
入朝之前,黄峙博得到的授权是指挥朝鲜境内的作战行动。因为中国早已承认韩国,而且与韩国建交,所以不能像六十多年前那样,把韩国当成朝鲜的一部分,志愿军也就不能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越过三八线。
让戚凯威等参谋负责作战部署后,黄峙博动身返回北京。
虽然有权决定志愿军是否越过三八线的是傅秀波,但是黄峙博还是去找了陆风烈。总参谋长帮着说话,有更大的机会说服元首。
问题是,在这个问题上,陆风烈也非常保守。
“你收到消息了吗?”
“什么消息?”
“二部的消息。”陆风烈拿起放在桌上的香烟,看了黄峙博一眼,说道,“我找李国强谈过,情报准确无误,博茨曼已经到达韩国,正在与杜立德交接工作,大概这两天就将正式走马上任。”
黄峙博点了点头,也顺手拿起一根香烟。
点上烟抽了两口,陆风烈又说道:“此外,二部刚收到确切消息,被派往韩国的是第一装甲师与第二装甲师。”
黄峙博的眉头跳了几下,但是借着点烟,没有急着开口。
“两个师的先头部队已经到达韩国,主要是作战人员,装备要到月底才能运到,大概下个月月初就能形成战斗力。”
“所以我们得利用这个机会攻占开城。”
“你是这么想的?”
黄峙博叹了口气,说道:“陆总,你也知道现在的局面,虽然我们取得了大胜,但是美国立即增兵,表示美国还没有打算在谈判桌上做出让步。我不是政治家,可是我知道,在美军还没有彻底战败的情况下,美国不会在如此不利的情况下与我们签署停战条约。即便恢复停战谈判,也只是走走过场,为下一次战役争取准备时间。”
陆风烈笑了笑,没有开口。
虽然他也不是政治家,但是非常明白黄峙博的意思。不管美国是否有通过停战谈判结束冲突的诚意,在美军增派两个师之后,双方立即达成停战协议的希望都很渺茫,第三次战役在所难免。
“我的想法是,尽量在美军增援部队到达之前收复三八线以北地区。”黄峙博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达到这个目的后,我们不但能在战场上掌握主动权,还能在谈判桌上掌握主动权。”
“怎么掌握?”
“光复朝鲜国土之后,我们是进可攻、退可守。如果美国有诚心谈判,我们就在三八线上进行谈判。美国早就提出,打到哪就在哪里谈。有必要,我们可以发动一次进攻。没必要的话,就在三八线与联军签署停战协议。这个结果,对双方来说都可以接受,至少我们不用更加积极的争取更大的胜利。”
“问题是,美国不见得能够接受这样的结果。”
“那么,我们更加让美国当局认识到,打回朝鲜已经不可能了,如果不在三八线上与我们签署停战协议,战火将烧到韩国境内,美国将错失体面结束战争的最后机会,甚至有可能丢掉东北亚最重要的盟国。”
陆风烈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表示明白黄峙博的意思。
说得简单一点,从政治上讲,攻打开城就是做给美国当局看,让美国当局在继续扩大战争规模之前回心转意。
陆风烈没再罗嗦,带着黄峙博去找傅秀波。
此时,傅秀波刚刚送走朝鲜最高领导人朴俊哲。
朴俊哲专程赶来,主要为了三件事:一是当面向傅秀波表达感激之情,因为志愿军刚刚光复了朝鲜首都,虽然还有半壁江山在敌人手里,但是在他看来,胜利已经不远了;二是向傅秀波提出援朝事宜,不是派遣更多的志愿军入朝作战,那是黄峙博的事,而是希望中国能够尽快帮助朝鲜进行战后重建,提供所需的物资、设备,派遣重建人员;三是征求傅秀波的意见,即志愿军能不能继续进攻,以帮助朝鲜实现民族统一为最终目的,而不仅仅是驱逐侵朝联军。
显然,关键在最后一件事情上。
感谢的事,朴俊哲应该去感谢志愿军、以及那些为志愿军生产武器装备、提供弹药物资的工人与农民,而不是感谢傅秀波。国家元首再厉害,也不可能打赢几十万敌人,而且流血奋战的是前线将士,而不是国家元首。
援朝重建的事,傅秀波早就在考虑了,而且让黎平寇负责。虽然战争还没结束,但是在朴俊哲的请求下,傅秀波还是答应向朝鲜提供一批生活必须物资,并且派遣工程技术人员帮助朝鲜恢复最基本的生产能力。
不管怎么说,两千多万朝鲜人要生活、也要劳动,不能让他们闲着。
问题是,要不要攻入韩国,可不是帮助朝鲜实现民族统一那么简单的事,而是关系到了中国的基本对外政策。
如果在二十多年前,也就是中国正式承认韩国、与韩国建交之前,这还不是问题。
从外交、以及国际法的角度出发,中国既然与韩国建交、正式承认韩国,等于在法律层面上承认了韩国的独立地位,而不再把韩国当成朝鲜的一部分。如此一来,如果志愿军越过三八线,等同入侵韩国。
入侵韩国,绝对不是小事。
虽然在此之前,傅秀波留了一手,援朝的是志愿军,而不是中国军队,从法理层面上保留了中国的独立性,但是谁都知道,志愿军就是中国军队,而且是中国的主力部队,如果志愿军攻入韩国,中国的国际形象肯定会受到影响。
在这个问题上,傅秀波非常犹豫。
如果不是朴俊哲提出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恐怕傅秀波当即就回绝了。
这个现实问题,就是平壤已在战争中被彻底摧毁,而且导致平壤毁于战火的不是入侵的联军,而是志愿军。
虽然朴俊哲没有责备志愿军的意思,但是在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按照朝鲜当局的评估,至少未来十年之内,平壤很难承担起首都的职责,因此朝鲜当局必须考虑设立行政首都。
不管朴俊哲是怎么想的,他把这件事当成了促使志愿军打过三八线的筹码。
按照他的说法,志愿军至少得攻占汉城,这样朝鲜就能以汉城为首都,从而获得更多国家承认。
显然,这个说法有点不大讲理。
问题是,朴俊哲的话,让傅秀波有了别的想法。
六十多年前,志愿军也打到了汉城,只是在第四次战役失败之后,被迫后撤,把汉城拱手让给了联合国军。
如果能够攻占汉城,至少在军事上能够获得更大的优势。
那么,要不要再进一步,让志愿军打过三八线,占领汉城呢?
第二百一十九章 做彻底
第二百一十九章 做彻底
傅秀波还没想清楚,陆风烈与黄峙博就找上门来了。
听陆风烈与黄峙博说完,傅秀波沉默了很久。
两名将军没有打扰元首,他们都很清楚,是否让志愿军打过三八线,绝对是一件非常难以做出决策的重大事情。
“黄司令,如果我们不打开城,会有什么结果?”
“不打开城?”
傅秀波笑着点了点头,让黄峙博想清楚了再做回答。
黄峙博确实考虑了起来,想清楚后才说道:“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不打开城,我们只能在东线上取得更大的进展,有足够的把握收复朝鲜东部地区的失地,把联军赶到三八线以南。如此一来,开城将成为战线上的突出部。如果联军在增兵到达之后采取守势,就会把开城当成重要的战略据点,迫使我们在开城附近部署重兵,无法在其他地方发动进攻,最终以僵持的方式进入停战谈判。”
“照你的意思,这对我们不利?”
“很明显,这绝对不是我们想要得到的结果,而且也是我们不能接受的结果。在仍然占了便宜的情况下,美国肯定不会在谈判桌上做出重大让步,至少会要求朝鲜割让开城,除非我们接受这样的现实,不然我们就得在开城再打一次。”
傅秀波笑了笑,态度非常明确。
虽然在志愿军要不要打过三八线的问题上,傅秀波有点犹豫,但是在志愿军入朝作战的根本目的上,傅秀波却非常坚定。
可以说,只要联军还在三八线以北,战争就不会结束。
“拖到后面打,还不如现在打。”黄峙博知道傅秀波的态度非常坚决。“从战术上讲,只要我们攻打开城,就难免越过三八线,也难免要进入韩国境内。战斗打起来,前线部队不可能完全遵照指示行动。最重要的是,美国的援军即将到达,等到联军做好了准备,我们再去打开城,肯定会付出更加惨重的代价。”
傅秀波的眉头跳了几下,让黄峙博把话说清楚点。
“开城是人民军最重要的军事要塞,在过去六十年里,人民军在这里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与资本。根据我们获得的资料,开城的防御体系非常完善,不但可以为人民军所用,也能为联军所用。”黄峙博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实战证明,志愿军的攻坚能力还是不强,在攻打石潭里的战斗中,第三十九集团军对付一个美军步兵旅,却没有打下来,而是美军在弹尽粮绝之后主动投降。现在开城只有大概六万韩军,而且以预备役部队为主,没有多少主力部队。如果等到美军进驻开城,哪怕只有一个步兵旅,进攻难度也将大大增强,部队的作战伤亡肯定会大幅度提高。”
“多大幅度?”
黄峙博稍微迟疑了一下,说道:“我动员了四个集团军与一个装甲师,现在打的话最多伤亡两千到三千名官兵,阵亡比例不会超过三分之一。如果等到下个月再打,恐怕这个数字会提高好几倍。”
傅秀波长出口气,朝陆风烈看了过去。
“这还是保守估计,如果陷入苦战,志愿军肯定得在其他方向上扩大战斗规模,伤亡与损失会更大。”
陆风烈说得很客观,没有故意强调现在攻打开城的重要性。
“看来,我们没有选择了。”
说完这句话,傅秀波又沉默了下来。
见到傅秀波还是有点犹豫不决,黄峙博迟疑了一下,说道:“也许,在谈判桌上我们能让美国做出让步,毕竟占领开城,也会增加联军的压力。即便在战后,开城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就算韩国不在乎,美国也会为战后的局势着想。问题是,联军不一定要通过占领开城的方式迫使我们签署停战协议。”
“什么意思?”傅秀波立即朝黄峙博看了过去。
“联军信任司令官是博茨曼。”
傅秀波皱起眉头,有点不大明白。
“博茨曼原先是美军的中央战区司令官,刚刚到达韩国。”陆风烈叹了口气,说道,“在美军中,他是坚信美国必然会与某个大国发生冲突的少数将领之一,也是坚持美国应该重点发展常规作战能力的将军之一。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个非常精通进攻战术,也非常擅长打进攻战的指挥官。”
“老陆,你的意思是,联军会反守为攻?”
“有这种可能,不过联军到底会怎么打,得看战场形势。”说完,陆风烈朝黄峙博点了点头。
“如果开城在联军手里,联军就能用少数兵力牵制我军的主力部队,然后集中优势兵力在其他方向,比如朝鲜东部地区发动一次大规模进攻,迫使我们整体撤退。”黄峙博一句话说完,故意停顿了一阵,等傅秀波反应过来,才接着说道,“以我个人判断,美国当局任命博茨曼为联军总司令,而且同时增派两个装甲师,肯定不是为了守住战线,而是想在更加有利的局面下与我们签署停战协议。”
“两个师,能有多大的作用?”
“那得看怎么打,以及由谁来指挥。”
傅秀波笑了笑,让黄峙博说下去。
“虽然志愿军连战连捷,两次战役都打得不错,而且取得了让人难以相信的战果,相继歼灭六个美军师,仅俘虏的美军官兵就有七万多人。但是我们不能以此忽视现实问题,志愿军能在第一次战役中取胜,主要是联军轻敌冒进,打了联军一个措手不及。第二次战役,志愿军能打赢,关键是及时增补了三个集团军,而且二十四军及时入朝作战。此外,我们的大规模电磁战也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瘫痪了联军的通信指挥系统,还有效遏制了联军的空中力量。没有这些因素,志愿军肯定打了不胜仗。”
傅秀波点了点头,表示明白黄峙博的意思。
“最重要的是,一好遮百丑,胜利掩盖了志愿军存在的问题,而且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什么问题?”
“到目前为止,志愿军的后勤保障依然非常困难。”黄峙博叹了口气,说道,“虽然我也不大愿意承认,但是以目前的后勤保障手段,志愿军最多推进到首尔附近,再向南的话,后勤补给线过于漫长,无法支撑前线部队作战。更重要的是,前线部队所需的物资到目前都没有送上去。以现在的运送速度,大概要到十一月中旬,才能组织起第三次战役,而联军很有可能在十一月上旬就能获得进攻能力。再往后,随着严冬到来,不管是我们,还是联军都很难发动有规模的进攻。”
“黄将军,你的意思是……”
“如果不能把握住这次机会,我们将不得不在战线上渡过严冬,最快也要到明年开春之后才有机会攻占开城。”
傅秀波长出口气,没再提出问题。
显然,拖上几个月,不见得是好事。只要战局僵持下来,就会由运动战变成消耗战。虽然美军更加打不起消耗战,但是志愿军也好不到哪里去。更重要的是,在国际社会的强大压力下,中美双方很有可能在冬季过去之前相互妥协,签署让双方都无法接受的停战协议,而志愿军也就不得不在没有完成全部目标的情况下从朝鲜撤军。
这个结果,能够接受吗?
考虑了好一阵,傅秀波才说道:“如果现在攻打开城,有多大的把握打下汉城?”
“汉城?”黄峙博愣了一下,似乎有点不大适应。
韩国在几年前就把汉城更名为首尔,主要就是与中国划清界线,不让人把韩国的首都与中国联系起来。
傅秀波在这个时候改变称呼,肯定有原因。
“你们过来前,我刚刚送做朴俊哲,他提出要我们帮助收复汉城。”
“这……”黄峙博迟疑了。
“元首,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陆风烈赶紧说道,“我们没向韩国宣战,没有理由入侵韩国。”
“入朝作战的是志愿军。”
“可是……”
傅秀波压了压手,对黄峙博说道:“怎么样,有把握拿下汉城吗?”
“老实说,没有。”
傅秀波一愣,随即笑了起来,黄峙博还真够老实的。
“再给我一个月,打下汉城不是问题,可是第二次战役刚刚结束,不但后勤补给没有跟上,前线作战部队也没有得到及时补充。现在发动进攻,压力会非常大。打韩军,问题还不大,可是打美军……”
“你不是说了,美军要到下个月才能投入战斗吗?”
“这……”
“不管怎么说,你还有大概十来天的时间,在这期间发动一场战役,应该没问题吧?”
黄峙博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元首,能够动员四个集团军已经是极限了,总不能让前线官兵饿着肚子打仗吧。再说了,从组织到动员、再到部署,至少需要一周,算上后勤补给需要大概十天。等我们做好准备,美军已经上场了。”
“那么,你就得顶着困难上了。”
黄峙博愣了一下,知道傅秀波已经做出决定。
“我可以批准志愿军进入韩国作战,但是有一个前提条件,即不做不说,要做了就得做彻底一点。怎么打,由你决定,但是只要打起来,就得打下汉城。我不要求志愿军攻占整个韩国,但是必须打下、并且守住汉城。”傅秀波一口气说完,看了黄峙博一眼,说道,“怎么样,有信心吗?”
“元首都说了,没有也得有。”
“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
“有”
傅秀波笑着点了点头,黄峙博则暗自叹了口气。
第二百二十章 迎难而上
第二百二十章 迎难而上
离开北京,回到志愿军司令部,黄峙博才感受到了压力。
当着傅秀波的面答应下来,绝对不是一句戏言。可是对于现在的志愿军来说,攻打汉城等于痴人说梦。
问题摆在面前,黄峙博根本绕不过去。
最大的问题,还是后勤保障。
相对而言,兵员还是小事。
虽然七个集团军的作战伤亡都不小,特别是第二十四集团军、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五十四集团军,减员率分别达到百分之六十八、百分之五十三与百分之四十七。但是通过某些应急手段,能够为这些部队补充一些兵力,比如从第十五空降军抽调部分官兵,让伤愈的轻伤员归队等等。
按照戚凯威统计的数据,在不从国内调遣兵员的情况下,能在五天之内为前线作战部队补充七千八百名官兵,其中八成为伤愈的轻伤员,而且以第一次战役中的轻伤员为主。此外还能从后勤部队抽调大约一万二千名官兵,只是得在朝鲜做更大范围的动员,来增强后勤保障能力。
万幸的是,动员朝鲜军民的问题还不大。
志愿军光复平壤后,朝鲜军民信心大振,不但人民军更加积极,连自发协助志愿军作战的民众也更加踊跃了。
别的不说,二十六日,第2步兵旅投降的消息传开后,朝鲜各地就有将近一百万民众到征兵站与志愿军驻地报到,要求参军报效国家,这其中还有不少女性。一些上了年纪的朝鲜民众没办法参军,也通过其他方式帮助志愿军。在第一次战役结束之后,新义州的市民就向志愿军捐赠了两万套棉服。虽然志愿军并不需要朝鲜人民的棉服,毕竟现在的中国并不缺乏这些基础性战略物资,而且志愿军的标准冬季作战服是用化纤制造的,不但更保暖,还更加轻便,但是朝鲜民众的行动,足以让志愿军官兵相信,他们不是在为陌生的邻居作战,而是在为朋友作战。
按照戚凯威的估计,如果进行大范围动员的话,至少能调动两百万劳动力。
这个规模,绝对不小。
更重要的是,在动员的朝鲜劳动力中,有不少青壮年,即便是女性,也能在后勤保障工作中发挥作用。志愿军要做的,只是尽快让这些朝鲜民众学会如何驾驶车辆,以及如何搬运易损的作战物资。
这些都是小事,或者说是技能活,不存在难度。
真正的问题,就在后勤保障上,准确的说是缺乏作战物资。
第二次战役结束的时候,前线部队几乎用光了弹药。为了运送更多的弹药,还不得不减少粮食等生活物资的运输量。以当时的情况,如果联军没有在二十三日投降,而是拖到二十五日之后,志愿军很有可能无功而返。
几天下来,志愿军的主要工作就是把物资送到前线部队手里。
黄峙博在二十六日夜间回到志愿军司令部的时候,补给工作正在进行,前线部队获得了最急需的生活物资,以及为即将到来的严冬准备的冬季作战被服,可是运送到位的作战物资却非常有限。
按照戚凯威拿到的统计报告,当时黄峙博动员的四个集团军只获得了不足三天的作战物资,特别是装甲部队急需的燃料,储备量非常有限。
事实上,这也正是按照攻打开城准备的。
按照黄峙博的预先安排,志愿军越过三八线后,不会立即向首尔挺进,而会在三八线附近设立防线,以包围的方式,迫使开城守军缴械投降。如此一来,三天的作战物资也足够用了。
打起来后,后勤保障不会断,前线部队能够获得补给。
以志愿军的战斗力,在三天内击溃开城外围的韩军,应该不是大问题。
现在的问题是,志愿军不但要打下开城,还要在美军完成集结之前攻占首尔,而三天的作战物资,别说攻占首尔,能不能打到首尔都是个问题。
此外,新的任务,也会对进攻战术造成影响。
开城是朝鲜南部地区最重要的战略据点,也是三八线以北,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如果不向南挺进,志愿军不用考虑立即攻占开城,反正包围开城就是为了攻占开城。可是要向南进军的话,就得考虑尽快攻占开城,打通交通大动脉,让作战部队获得更加可靠的保障,也让进攻更加持久。
如此一来,在攻打首尔之前,就得打下开城。
包围显然行不通,只能强攻。
部队的战斗力不是问题,关键是强攻开城必然消耗大量作战物资,即便能打下来,也不见得能够向首尔进军。
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说什么都等于零。
“不是我没有信心,这是现实困难。”戚凯威叹了口气,说道,“志愿军再能打,也不能饿着肚皮作战。三天的进攻结束之后,就算打下了开城,也需要一周左右,才能做好攻打首尔的准备。从时间上计算,这个时候美军的两个装甲师已经完成集结了,而我们的作战部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补充。如果在大首尔地区与美军的装甲部队作战,不但部队的伤亡与损失会非常巨大,还无法保证打赢。”
“所以,我们得赶在美军到达前发起进攻。”
“可是……”
黄峙博压了压手,说道:“我也仔细考虑过这个问题,反过来看,如果等到我们准备好了之后再发起进攻,哪怕在此之前,美军没有主动打过来,在大首尔地区作战,我们的胜算打吗?”
“这……”
“不好回答?”
戚凯威笑了笑,他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
“现在,我来告诉你吧。”黄峙博也笑了笑,说道,“在朝鲜境内作战,我们占尽了有利条件,天时、地利、人和都在我们这边。打到韩国境内,首先就没有人和。韩军在朝鲜战场上表现不力,并不意味着在保卫家园的战斗中会同样颓废。地利方面,大首尔地区是韩国人口最集中、城市群最密集的地方,而我们的城市战能力,你心里应该非常有数。天时上,随着联军战线大幅度收缩,兵力密度大增,防御强度肯定会大幅度提高,而联军背水一战,肯定不会像之前那样大举退却。可以说,真要跟联军正面干上一场,我们的胜算也不大,甚至可以说没有半点胜算。”
“既然如此,为什么要打首尔?”
“大校,这是政治决定,而不是军事决定。还有,你得知道,战争只是政治斗争的高度延续。虽然我们不是政治家,但是在战场上,我们得为政治服务。”黄峙博笑了笑,“这是元首亲自做出的决定,而且我答应了下来。难度再大,我们也要迎难而上。打好了,战争很有可能在严冬到来之前结束。”
“打不好呢?”
“也会结束。”
戚凯威愣了一下,似乎没有明白黄峙博的意思。
“区别只是,在哪里、以哪种方式结束。”黄峙博叹了口气,说道,“我的想法是,首先确保打下开城。不管怎么样,我们的底线是在三八线上与联军签署停战协议。只要还有一名联军在朝鲜,战争就不会结束。达到这个目的后,我们再向首尔进军。能打下来,自然再好不过了。打不下来,我来承担责任,不用你们背黑锅。你们要做的,只是做到最好,不要带着遗憾回国。”
戚凯威长出口气,说道:“我们也只能尽力而为了。”
“说到底,关键还是怎么打。”黄峙博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对我们来说,目前的情况非常有利。美军增援部队还没形成战斗力,韩军的士气处于谷底。抓住这个机会,胜算应该不小。”
“再怎么说,开城也是朝鲜最大的军事要塞。”
“那就得看怎么打了。”黄峙博笑了笑,说道,“有把握的话,可以围而不歼,采用围魏救赵的战术,围住开城后就打首尔,让韩军自乱阵脚。如果运气好,韩军会收缩战线,把部署在开城的部队撤回去,我们就可以在开城与首尔之间打一场运动战,即便不能歼灭全部韩军,也能打下开城。”
戚凯威思索了一阵,随即点了点头。
“如果是我,就不会在这个时候围歼突围的韩军,而会顺势攻打首尔。”
“为什么?”
“韩军新败,肯定没有斗志,兵力再多也没用。利用好这个机会,我们就能在大首尔地区打一场运动战,甚至有能力包抄到韩军的大后方。只要打出气势,就能让韩国当局对保卫首都彻底绝望。”
“然后迫使韩国当局撤离?”
黄峙博点了点头,说道:“这是最好的结果,如果韩军坚持了下来,我们就得在首尔与韩军打一场城市战,所以你得早做准备。”
“怎么准备?”
“首尔不是平壤,有两千多万人,而且不可能在几天之内全部撤离,所以真要打到城市里的话,必须注意战斗对平民造成的影响。”
“这个没办法控制。”
“那也得想办法,至少不能让外界认为,我们把战火强加给平民。”
戚凯威苦笑了起来,在战争中最受伤害的就是平民,如果一切为平民着想,那就不要打了。
“具体怎么打,我也会考虑,你先去安排吧。”
“行,争取明天给你一份完整的作战计划。”
黄峙博点了点头,没再多说什么。
第二百二十一章 不能为而为之
第二百二十一章 不能为而为之
麻烦缠身的不仅是黄峙博,还有刚刚走马上任的联军总司令博茨曼。
虽然杜立德很厚道,在卸任之前处理了很多遗留问题,但是对博茨曼来说,联军司令部仍然是个烂摊子。
按照博茨曼的标准,不但联军司令部混乱不堪,联军的作战部队也不堪入目。
来到联军司令部,博茨曼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大清洗”,当天就撤换了半数参谋,把带来的手下安排到了关键位置上。
皮特算是比较幸运的,因为他没在第一批撤换人员之中。
可是他知道,博茨曼绝对不是一个易于相处的人,而且两人的过结,让他觉得留在联军司令部的日子不多了。
让他没想到的是,二十六日晚上,博茨曼竟然请他去吃晚饭。
鸿门宴?
皮特没有多想,反正迟早得发生这样的事情,如果注定要离开韩国,早点走总比晚点走好得多。
“上校,我看了之前的所有战报。”博茨曼是个典型的职业军人,因此在为人处事上非常直接,绝不拐弯抹角。“虽然联军打得不好,而且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是你的能力,特别是你对战局的判断非常值得肯定。说得直接一点,你已经尽到了职责,打得不好与你没有直接关系。”
皮特勉强笑了笑,在他听来,这只是前奏。
“但是,还有很多地方,你需要加强。别的不说,在刚刚结束的战役中,你做出的防御部署就存在严重漏洞,而且严重缺乏主动性。设想一下,如果能让第四步兵师进攻,而不是呆在防线上,恐怕现在高兴的就不是志愿军了。”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