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刀锋上的文明

_9 梅毅 (当代)
疾,老将宗泽急火攻心,八月间,他忽发重疾.
  众将问疾,宗泽强打精神,奋然道:"我以二帝蒙尘,愤愤至此.汝等如能歼敌,则我死亦无恨!"众将闻言,皆感慨流涕,齐声回答:"敢不尽力!"
  临死,老英雄叹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咽下最后一口气前,宗泽三声大叫:过河!过河!过河!
  史臣有言:"夫谋国用兵之道,有及时乘锐而可以立功者,有养威持重而后能有为者,二者之设施不同,其为忠一而已.方金人逼二帝北行,宗社失主,宗泽一呼,而
河北义旅数十万众若响之赴声,实由(宗)泽之忠忱义气有以风动之,抑斯民目睹君父之陷于涂淖,孰无愤激之心哉.使当其时(宗)泽得勇往直前,无或龃龉牵制
之,则反二帝,复旧都,特一指顾间耳.黄潜善、汪伯彦嫉能而惎功,使(宗)泽不得信其志,发愤而薨,岂不悲哉!"
  宗泽卒年七十.汴京兵民闻讯,号恸满路.宗泽死后,其子宗颖素得将士心,汴京兵民纷纷上书请宗颖代其父任.高宗君臣当然不答应,派杜充前来任东京留守.这
位杜充"酷而无谋",到任后,尽反宗泽措置,"于是豪杰不为用,群聚城下者复去为盗,而中原不守矣."
  "八字军"首领王彦得知宗泽病逝,立刻以手下众军付予东京留守司,只率数名亲兵趋 行在(扬州,皇帝临时驻地称"行在"),进见黄潜善、汪伯彦,力陈已见,
要高宗皇帝顺行众望,北还击贼.汪、黄二人就恨外来将师言兵言恢复,大怒,马上向高宗汇报,于是降旨免对(即皇上不亲见召见),以王彦为御营平寇统领.王彦
得知新职的顶头上司御营使是曾经降金的范琼,深以为耻,便称疾致仕,离朝而去.
  宗泽死后,建炎二年九月,金人攻陷冀州,守将李政死节;十月,金将讹里朶在五马山大破宋朝宗室信王赵榛.这位信王是赵构的弟弟,北迁途中乘间逃出,被两
河一带汉人拥戴,故而金军集大军一举攻灭之,赵榛亡走,不知所终,估计为乱兵所杀;(史家一般认为这个信王不是真的,但也无明据).年底,金军攻克延安府,宋
朝通判魏彦明死节;完颜娄室破潼关,"秦陇皆震";金军又陷濮州、相州、德州等地.宋臣杨粹中、赵不试、赵叔皎等死节;而后,宋朝的东平府、河中府皆告陷
落.
  金军元帅粘罕(完颜宗翰,又名粘没喝)攻陷袭庆府,有金兵欲掘孔子墓.粘罕粗人,问汉人通事(翻译)高庆裔:"孔子是什么人?"高通事回答:"是古代大圣人
."粘罕虽是大老粗,闻言也大怒:"好大的胆子,古代大圣人的墓也敢发掘!"立即下令斩杀发墓的金兵.
  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金将完颜娄室破晋宁军,宋臣徐徽言死节.八月,接替宗泽的东京留守杜充弃东京汴梁而逃.临行,大将岳飞苦谏:"中原地尺寸不可弃
,今一举足,此地非我有.他日取之,非数十万众不可!"杜充卑鄙小人,惜命要紧,根本不听,匆匆逃回扬州.
  转年三月,金人攻入汴京,代理留守上官悟出奔,在外为盗所杀.至此,宋朝四京皆陷于金人之手.中原两河之地完全成为异壤.
  ――苗傅、刘正彦
  中原涂炭,身在扬州的高宗赵构并未"介怀".建炎二年十一月,他下诏让官员先奉元佑皇太后以及后宫、皇子等人到杭州,为自己起行做准备.同时,他又正式任
用黄潜善、汪伯彦两个奸贼为尚书左右仆射兼门下中书侍郎,并高兴地对二人说:"潜善作左相,伯彦作右相,朕何患国事不济!"奸君奸臣,气味相投似胶漆. 金军的
速度奇快.转年三月,完颜宗翰(粘罕)大军已直指扬州,转眼就攻至天长军(今安徽的天长).当时,高宗皇帝正搂着几个美女在床上天地一家春.扈卫将忽然闯宫
,报告说金军近在咫尺,吓得高宗肾惊脑骇,落下了阳萎的残疾(精神性外加器质性),赵构从此小鸡鸡再也无用武之地,丧失任何生育功能.苍惶之间,赵构仅带数
骑,逃过长江.日后有好事者渲染,神祠中泥马显灵渡赵构,即"泥马渡康王"的故事,此种无稽之谈,宋朝的官私双方均皆津津乐道,渲染高宗的"正统性".其实,高宗
过江,是狼狈不堪、鸡鸡松软的逃跑剧.
  金人铁蹄迅猛,扬州一片混乱,宋朝军民死伤无数.高宗赵构由于自己中间一条腿失去功能,深恨起一直在身边劝慰自己周遭"太平"的黄、汪二人,把二人罢相,
转任朱胜非为右相,王渊为签书枢密院事(三军副总司令)并兼御营都统制(御林军司令).
  王渊,字几道,熙州人,善骑射,有智谋,早年击夏国、破方腊,均有战功.靖康之变后,是最早投附赵构的军官之一.后来,他为制置使,率宋军为赵构幸东南打前
哨战,剿平了江南不少股乘乱而起的盗贼.但是,金军攻扬州,王渊主管海上江船,误了宋军渡江大事,"自是(王)渊失诸将心".高宗赵构原本想逃至江北的镇江暂
避金人,群臣亦以为然,惟独王渊力争,认为杭州有"重江之险",是日后南宋定京(行在)杭州的定策者之一.扬州败后,王渊理应被责处,因为他与康履等高宗宠信
的宦官关系好,反而被升官,诸将怨愤.为了平息众怒,高宗收回对他"签书枢密院事"的任命,仍让他担任禁卫军都统制之职.
  高宗驻跸杭州,以杭州为行宫,基本上决定在此呆下去.为了做样子,他下诏"罪已",大赦天下,"放还士大夫被窜斥者,惟李纲不赦",目的在于"罪(李)纲而谢
金(人)也".都什么时候了,被金人追着屁股撵杀,还念念不放讨好金人,高宗君臣确实混蛋.
  很快,杭州发生戏剧性一幕,于高宗赵构而言,险过剃头――此幕重头戏,以禁卫军军官苗傅、刘正彦为主角,史称"苗刘之变".
  苗傅,上党人.其伯父苗授在元丰年间曾为殿前都指挥使,应该说是武将世家.靖康乱起,苗傅与张俊、杨沂中等人首归康王赵构.刘正彦也是门之子,其父刘法
死于宋夏战争(当时,刘法被童贯大公公逼迫出战).所以,刘正彦是正牌"烈士后代".王渊曾在刘法手下当过差,为了报答当年老上司对自己的恩德,他推荐刘正彦
入朝.刘正彦能干,在讨伐巨贼丁进战斗中立大功,后随苗傅一起统掌御林军.高宗从镇江跑到杭州,当时诸大将如刘光世、张俊、杨沂中、韩世忠等人皆被外派把
守险要地点,扈卫皇驾的只有苗傅等人.
  王渊从扬州败退之际,不派人用大船运兵,反而运载十多艘大船的私人财物,浩浩荡荡驶进杭州靠泊.百姓愤怒,皆指着大船道:"船上的东西,都是王渊平时掠积
的富人财物!"同时,高宗身边宠信太监康履、蓝珪等人专恣用事,肆作威福,兵荒马乱仍大讲排场在岸边赏观钱塘潮,"供帐遮道,众怒沸腾."
  苗傅本人自负宿将,有扈卫保护之功.眼看王渊青云直上,他自然心中不忿;刘正彦虽受过王渊提拔,也抱怨自己功高不赏,手下亲军又为王渊所夺,心中也恨.
于是,二人密议,引王世修、张逵、王钧甫,马柔吉等人准备趁机起事.王世修、王钧甫等人皆是燕地人,出身"赤心军"地方武装.起事前,这几个人派人到诸营传话,"
如果杀掉王渊和内侍宦者,人人可富,朝廷法不择众,大家肯定没事."本来军士就恨宦官,皆咬牙切齿表示响应.
  转天,苗傅、刘正彦在城北桥下率兵埋伏.王渊退朝,骑马经过,桥下伏兵忽起,王渊武将出身,事起苍猝,一身武艺也使不出,被众兵踹于马下,指责他要与宦官
们一起谋反.愕愕之间,王渊于人群中看见自己荐拔的刘正彦,抓住救命稻草一样,忙喊"老刘你替我说话".刘正彦大步上前,抽刀就把王渊脑袋砍下,以"实际行动"
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一不做,二不休,苗、刘二人指挥八千禁卫兵,四处捕杀宦者,"凡无须者尽杀之",不少杭州本地人荷尔蒙分泌不旺没长胡子,也被糊里糊涂当宦
者杀掉.当天,宦者被杀百余,太监康履趁乱逃入内宫.
  得手后,乱兵们把王渊首级悬于大矛枪之上,引兵直朝高宗所在的"皇宫"而来.守门的中军统制吴湛本来就是苗傅手下,他一边开大门放入乱兵,一边派人向内
殿的皇上报告:"苗傅不负国,只为天下除害."
  杭州知州康允之闻变,慌忙入宫,请高宗往宫城内的城楼躲避,"百官皆从".排列停当,殿前禁军军官仍旧依礼大呼"皇上驾到".苗傅"见黄屋(皇上伞盖),犹山
呼而拜".
  高宗凭栏,问:"爱卿你们因何而来?"
  苗傅厉声回答:"陛下信任宦官,军士有功不赏,谁和宦者关系好谁就得美官(指王渊).黄潜善、汪伯彦二贼误国,仍未远窜.王渊在扬州遇敌不战,因与康履是
好友,竟得枢密高职.为臣我立功甚多,只获任远郡团练使的微官.王渊已斩,望皇上下旨杀康履、蓝珪、曾择三个宦者以谢三军!"细品此言,前半段均是正大光明大
道理,接下来抱怨自己官小 ,已经可以见出苗傅大兵出身没有政治远见.
  高宗赵构寻思一会儿,想先稳住苗、刘二人,便表示要把三个太监流放海岛,正式任命苗傅为御营都统制,刘正彦副都统制,希望他们二人马上率将士回营.
  苗、刘二人不答.他们身后的数千官兵皆群情激愤,怒视城楼之上.
  高宗心虚,便问群臣计将安出.大臣时希孟表示应该把孟履交出由军士处理.高宗还犹豫:"朕左右怎能缺了使唤人呢?"主管军械的官员叶宗谔心中有气,旁边插
言:"陛下就可惜康履这么一个东西吗?"未等高宗回话,他挥手让卫士从清漏阁屋檐下面搜出瑟瑟发抖的康公公,绑个严实,推下楼交给苗傅等人.众人看清确是平日
甚嚣尘上的康太监,把他弄跪了摆正,大刀一挥,把他腰斩.康公公断成两截,上半身仍旧在地上叩头做乞哀状.
  杀了康履,苗傅仍旧愤愤不平,在楼下肆言:"陛下您不该当皇帝,渊圣(钦宗)归来,当何以处之!"
  闻言,高宗赵构心惊肉跳,马上派右相朱胜非下楼劝谕.苗傅表示,要请隆祐太后(孟氏)垂帘听政并与金人议和归还二帝.高宗马上答应.苗、刘二人得寸进尺
,又表示现在应该立皇太子,意思是让高宗退位当"太上皇",以此先架空他.无奈,众臣只得暂先把隆佑太后请出.
  当时,天气寒冷,城楼风如刀割,高宗赵构只有一竹椅可坐.太后肩舆到来,高宗赵构只得站起身,立于椅旁,不可不谓狼狈.
  苗、刘二人见太后肩舆,连忙下拜,"今日百姓无辜,肝脑涂地,望太后主张."孟太后知情达理妇人,晓谕二人道:"道君皇帝任用蔡京、王黼,更改祖宗法度,加上
童贯挑起边衅,最终招致金人之祸.当今皇上英明诚孝,没有失德之处,只是为汪、黄二人所误,现已经窜逐二人,难道苗统制您不知道吗?"
  苗傅跪称:"臣等定议,必欲立皇太子".
  孟太后也恼,说道:"今强敌在外,让我一个妇人家在帘后抱个三岁小儿坐江山,何以号令天下!"
  刘正彦等"号泣固请",他很会渲染悲壮气愤,对身后黑压压兵士高呼:"太后不答应我们所请,我罪当受斩!"说着话,还故作"解衣状".太后"谕止之".苗傅见火候
差不多,进一步威胁道:"事久不决,恐三军生变!"然后,他又对身边的宰相朱胜非说:"您怎么一言不发."朱宰相俛首不能对.倒是大臣颜岐有胆识,怕真拖下去军乱
起来兵士会趁乱大肆杀人,忙从高宗处快步行至太后肩舆前:"皇帝令为臣奏知太后,已决意从苗傅等人所请,乞太后宣谕."
  "(孟太)后犹不许,(苗)傅等语不逊."僵持至此,生变的苗、刘二人开始失去耐心.孟太后命人抬肩舆还宫.
  高宗赵构知道发昏当不了死,忙表示自己要禅位.右相朱胜非惶恐,表示自己要再下楼诘问"二凶".高宗对他说:"当为后图,事不成,死未晚."有了高宗这句话,
朱胜非心神略稳,回奏说:"刚才在楼下,我听见贼首之一的王钧甫对我说:‘二将忠有余,学(识)不足’,此人可以日后相约."高宗苦笑,将来之事,他心中没底.
  当天,高宗赵构被软禁于显忠寺.苗、刘二人以孟太后名义降赦,号高宗为"睿圣仁孝皇帝",只留十五个内侍供差遣,把当时只有三岁的皇子赵旉推上帝位,"太
后垂帘决事",实际上杭州城内万事由苗、刘二人作主.
  皇太后"赦"下,加苗傅为武当军节度使,刘正彦为武成军节度使.未几,在苗傅坚持下,朝廷又不得不改元"明受",所以"苗刘之变"又称"明受兵变".
  苗、刘二人名不正,言不顺,以军人威迫皇帝退位,即使是乱世,也是天下人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至于在外的文臣、武将,如张浚、韩世忠等人,更是闻讯起兵,
百方筹措,准备拥高宗复辟(复辟乃皇帝重新得位的专用名词,此词在文革其间被用坏).很快,诸路宋军四集,苗、刘二人心慌,知道自己手中的几块大"招牌"都没
有什么用.
  其实,苗、刘二人谋短识浅,无一人想真心纂位或"挟帝令诸候"的意图,完全是一时的意气用事.现在,毕竟干出逼帝退位的"大逆不道"之事,开弓没有回头箭.
在外界压力下,高宗复辟,"立嗣君为皇太子",徙苗傅为淮西制置使,刘正彦副之.至此,苗、刘"政变"实际上已经失败.
  韩世忠、刘光世、张俊大军猛攻,苗、刘二人手下军队自然不是对手.临逃前,二贼天真,竟还冲入朝堂,索得高宗"赐予"的誓书铁券,然后才引精兵二千夜开涌
金门逃走.此二人果真有点脑子,就应该挟高宗、皇太子以及孟太后一起逃,那样一来,宋军投鼠忌器,后果如何,很难预料.现在,二人舍下高宗等"抵箭牌"而跑,完
完全全成了"贼",誓书铁券顶个屁用.任何"铁券"、"誓书"都有一个前提:"除大逆之外……皆赦",二人犯得正是"大逆".
  苗、刘二人脚快,一路跑向富阳、桐庐、寿昌等地.韩世忠自告奋勇,率军追击二贼.(老韩之所以这么"积极",也因为被杀的王渊是他从前的老首长,待之甚厚
).没多久,叛军窝里反,当初起事的骨干分子王钧甫和马柔吉父子均为自己人所杀,首级被送往官军处领赏.不久,刘正彦、苗傅二人相继被生擒,并"磔于建康市".
前前后后,苗、刘二人折腾两个月不到,真正象一场"闹剧". 对宋朝皇室来讲,最不幸的当属高宗惟一的儿子赵旉病死,赵构至此绝了后,宋太宗一系的帝室血脉至
此了绝.三岁小娃娃,生下来就随其父东躲西逃,最后被苗、刘派人拥上帝位,根本什么都不懂,今天一拔军人,明天一拔太监,后天一拔官女,照顾来照顾去,最终"照
顾"到病重欲死.孩子刚刚得空小睡,有宫女不小心把宫内一个大铜炉碰撞倒地,咣当一声,三岁儿竟然惊悸而死.怒极之下,虽然赵构下令处死当值宫女、太监、保
姆,仍旧挽回不了自己继承人的性命.
  ――韩世忠
  苗、刘之变的内忧平定,金人侵逼的外患方炽.本来,高宗赵构刚刚把杭州升为临安府,准备在此温柔乡中长驻不走,可金朝的金兀术(完颜宗弼)统帅四路大
军已经波澜壮阔地杀来.面对金兵入侵,高宗首先想到的不是抵抗,而是乞求"援师".于是,他派人给金军左副元师完颜宗翰(粘罕)捎去书信,卑辞下意,哀求金人
放自己一条活路: "八月日,廑书于国相元帅阁下,某昨遣洪皓掳恳切之诚,惧道途梗塞,或不时布闻,又令崔素纵进书御者.
  "既遣使者于庭,君臣相聚,泣而言曰:古之有国家而迫于危亡者,不过守与奔而已,今大国之征小邦,譬孟贲之搏焦伐耳,以中原全大之时,犹不能抗同,况方军兵
找败,盗贼交侵,财贿日朘,土疆日蹙,若偏师一来,则束手听命而已,守奚为哉!自汴城而迁南京,自南京而迁扬州,自扬州而迁江宁,建炎三年之间无虑三徙,今越在
荆蛮之域矣.所行益穷,所投日狭,天网恢恢,而无所容厝,此所以朝夕諰諰然惟冀阁下之见哀而赦已也.
  "恭维元帅阁下,以宗英之重,行吊伐之师,谋略如神,威权不世.其用兵之妙,与皇帝争驱.遂北平契丹,南取中国,极天所覆,混为一区.此岂载籍所有哉?
  "昔秦并天下,可谓强矣,而不废卫角之事;汉高祖成帝业,可谓大矣,而不灭尉佗之国;周武帝兼南北朝,可谓广矣,而许留萧詧以为附庸.故曰:竭由而畋者也,
非善畋者也;竭泽而渔者,非善渔者也.仗望元帅阁下,恢宏远之图,念孤危之国,回师偃甲,赐以余年.
  "呜呼!中天而立,至威也;相对而动,至明也;存人之血祀,至信也;全人之肝胆,至仕也.兼是四者,在阁下之德为何如,在某之感为何如,不宁惟是而已.大军
一回,则数百万之生灵,永保家室;数万里之山河,永成井邑,亦大国之利也.孰与夫皇皇称兵,而自残其一统之内哉.
  "社稷存亡,在阁下一言,某之受赐,有若登天之难,而阁下之垂恩,不啻转圜之易,伏惟留神而特加矜察焉."
  卑恭屈膝,虽然文笔老到、精洁,内容却丢人现眼到家.明末永历帝被吴三桂追杀,他所写书信,"灵感"也源自高赵构这封乞哀书,只不过文字更生动,泪水更丰
厚,言辞更哀乞.求哀当然不顶事,金军依然马不停蹄.
  无奈之余,高宗召集诸臣商量"驻跸"(其实是逃亡)之地.张俊要高宗幸鄂州,岳飞要求幸长沙.韩世忠虽大老粗武将,说话很有远见:"国家已失河北、山东、
若又弃江、淮,更有何地?"大臣吕颐浩说话更至恳:"金人之诺,以陛下所至为边面.今当且战且避,奉陛下于万全之地.臣愿留常(州)、润(州)死守."
  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十一月,高宗赵构在杭州屁股也没坐热,急急逃往越州(浙江绍兴).接着,他闻警即逃,一路大跑,逃至明州(今浙江宁波),定海(
今浙江镇海)、昌国(今浙江定海),最后竟逃至台州与温州之间的海上,龟缩于船中躲了起来.
  金兀术大军攻克明州后,大集船只,准备从海路追击高宗赵构,抱有必擒赵构之心.赵构耸人总走狗屎运,海上起风暴,金军北兵在水上战斗力减弱得厉害,上吐
下泄之余,接着被宋军水师打得大败.疾疫加上战线漫长,金军无论是军力还是补给都遇到困难.金兀术不得不下令回军.与历史上的诸蛮族军队一样,金人撤军途中
,一路烧杀抢奸,无恶不作,明州、临安、平江等地被金军抢空不说,城楼居房皆烧成白地.
  金人自磁州一路南侵而来,宋臣投降的不少,死节的也很多.宋朝庐州、和州以及无为军的三个守臣李会、李俦、李知几全是脓包,非降即走.建康之战,从前被
高宗派往汴京代替宗泽的杜充见势不妙,在金人许诺立他为帝的引诱下,立刻出城拜于金兀术马首.但是,危难时刻,大宋的溧水守臣潘振、建康通判杨邦义等人虽
官职卑微,皆抱"宁作赵氏鬼,不作他邦臣"的信念,慷慨死节.
  越州守将李邺降金,金将琶八留守,宋朝卫士唐琦袖中藏石伺于道旁,待二人骑马共出时跃出奋击,不中被执.金将琶八觉得奇怪,问:"你们首领都降了,你一个
普通卫士,意欲何为?"唐琦回答:"恨不能击碎你这金狗之头,我死,也是赵氏之鬼!"琵八蛮俗金人,闻言也叹:"倘若人人如此,宋朝又怎能落到今天的地步!"他又扭
头对李邺说:"你为城师,尚不及此人忠义!"唐琦一旁对李邺愤言:"我每月俸银仅一石米,尚不肯负主求荣,你享国厚恩,竟然投降金人,真不是人呵!"李邺羞惭.琶八
命人杀掉诟骂不已的唐琦,叹息而去.
  建炎四年四月,金兀术从平江撤军后,准备由镇江渡江北上.此前,韩世忠以前军驻青龙镇,中军驻江湾,后军驻海口,拟待金兀术还军时邀截住金军.但金军改由
秀州趋平江,韩世忠前计不得行,就移师镇江以待,先派出八千军士屯于焦山寺.
  韩世忠,字良臣,延安人."风骨伟岸,目瞬如电.早年鸷勇绝人."这位身形俊美的美男子,年青时是个市井无赖,家贫无产业不说,还嗜酒豪纵,当时人称"沷韩五".
坊间有个算卦的人叫席三,曾当众掐指说,韩五,你日后当作三公.韩世忠闻言大怒,认为席三当众侮辱取笑自己,趁着酒气当街把席三痛欧了一顿.日后,韩世忠显贵
,席三逃到江南说起旧事,韩五爷立即拿出三万缗相赠.搞笑的是,美男子韩世忠年青时代由于又穷又喜酒又不讲卫生,疥癞满面,生了一身大脓疱,臭气薰天,其妻子
皆"恶之".盛夏之日,韩世忠浑身剌痒难熬,在溪涧浸泡解痒,忽然一条大毒蟒忽然出现,緾绕其身,想把韩五生吞.窘急之下,韩五爷双手紧扼毒蟒硕喉,与大蟒在水
中翻滚.蟒緾动极大,韩五爷巨痛,幸亏力大过人,始终未被緾晕.搏斗半天,蟒吃不了人,人脱不了蟒,韩爷也气,双手紧扼蟒头,下半身能动,便"搂"着巨蟒回家,急唤
妻儿上前用刀刺杀毒蟒.妻儿骇怕,都没见过如此巨"蛇",没人敢靠近.韩五爷骂骂咧咧,一步一步挪入厨房,从案板取了把快刀,然后自己与巨蟒一起滚在案板上,趁
势猛剁蟒头.蟒皮又厚又滑,一时间还剁不透.韩五急怒攻心,挥刀猛砍旁边铁锅、石灶,把菜刀砍缺后,以之为锯,在毒蟒脖上来回割锯,终于断掉蟒头.纵使力大如
神,韩五爷也几近虚脱,愈想愈气,他把毒蟒剁成数段,放入锅中滚煮,然后一次吃个精光,食肉吃皮,难消被緾之恨."明日所病疥癞即脱去,肤体莹白如玉."蛇毒正好
治皮肤病,顿消韩爷一身疮腐.
  成年后,韩世忠"以敢勇应募乡州,隶赤籍,挽强驰射,勇冠三军."崇宁年间,韩世忠在与西夏战争中大立功勋,并斩夏国驸马一名.他常常登城先上,真正是一刀
一枪地搏取功名.而后,他随童贯去江南平方腊,在王渊手下立功不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方腊大败后,躲入睦州清溪山洞幽深林莽间,正是韩世忠孤胆英雄,潜入山
谷,格杀数十人,生擒方腊而出.不巧,当时宋将辛兴宗领兵守候于山洞口,"掠其俘为已功,故赏不及(韩)世忠",后来还是别人上告朝廷此事,他因功得授承节郎.
靖康年间,韩世忠在河北力破金兵,曾被钦宗皇帝于皇廷接见,以功迁左武大夫.康王赵构继位后,授韩世忠兴州观察使,后从宗泽抵御金兵入寇.高宗赵构幸东南,韩
世忠率部扈从,并在江南平定无数大小寇乱.苗刘之变,韩世忠更是一马当先,不顾自己妻子皆在苗傅手中,发兵讨贼.高宗赵构见韩世忠,握手恸哭道:"中军吴湛佐
逆为最,尚在宫中,爱卿能为我除害吗?"于是,韩世忠只身闯入禁卫营,假装与吴湛寒喧,握手之际,猛力掰断吴湛手指,擒戮于市.乱平后,高宗手书"忠勇"二字,揭旗
以赐,并授韩世忠检校少保、武胜昭庆军节度使.
  至此,韩世忠准备在镇江截击金兀术大军.观察地形后,他认定金军肯定会有指挥官登金山庙的高地四望地形,便派一百兵潜伏庙中,一百人埋伏在水岸边,以鼓
声为号,金将至时岸兵先入,庙兵突出合击.果然,金人五骑得得而来,可惜的是,庙中埋伏的宋兵沉不住气,先鼓而出,未能与岸边宋兵形成合围之势,仅得金人二裨
将,三人逃去.其中一人,"绛袍玉带,既坠而复驰者",审问俘虏,方知掉下马又爬上马的正是金兀术本人.
  不久,双方互下战书,约期交战."接战江中,凡数十合,(韩)世忠力战,妻梁氏亲执桴鼓,金兵终不得渡."梁氏在演义中称梁红玉,但史书中未载其名.据笔记中
讲,韩世忠凡四妻,梁氏为其第二个夫人,乃"京口娼女",是歌伎出身,韩世忠未发迹前就慧眼识英雄,资以金帛,约为夫妇.苗刘之乱,梁红玉见苗傅,严斥道:"韩公要
来,您干下这等事,他拿你怎么办?"苗傅心惧,下跪求梁红玉在韩世忠和太后面前说好话.于是,梁氏入见隆佑太后,密陈讨贼事宜,乘间驰出得见韩世忠,可谓女中丈
夫.
  宋金水上大战,金人大败,金兀术女婿龙虎大王也被生擒.惶惧之下,金兀术要求把一路所掠的宝物金银全部交还,以求借道,韩世忠不许;又上请把金军高级将
领所乘的数匹罕世名马上献,又不许.于是,金军无奈,只得自镇江泝流西上,"兀术循南岸,世忠循北岸,且战且行."一路之上,韩世忠派出数艘艨艟大舰,出奇不意,
一路杀掉不少金兵金将.快到黄天荡时,金兀术更加窘急,因为河道淤塞,想跑也跑不出去.绝望之时,有当地人献策,"老鹳河故道虽然淤塞,可以派人凿通,直达秦淮
."金兀术听计,命手下近十万金兵以及当地抓来的汉人拼命挖掘,一夕渠成,"凡五十里,直趋建康."半路,金兵在牛头山遭遇岳飞的埋伏,大败一场.不久,龙湾一战,
岳飞以一千三百步骑邀击金军,"大破之,(金)兀术奔窜."
  为了接应金兀术,金帅达懒(完颜昌)从潍州派大将孛堇太一引兵来援,于是金兀术又引还,准备北渡.至此,金兀术与韩世忠在黄天荡相持."(孛堇)太一军
江北,兀术军江南",韩世忠分海船为两道出其背,"每缒一绠,则曵一舟沉之",金军一船一船人马地损失.气泪之下,金兀术派人哀求与韩世忠通话,"祈请甚哀".韩世
忠说话很直接,"但还我两宫(徽钦二宗),复我疆土,则可以相全."金兀术语塞,默然而退.过了几天,眼见一、两万人马又被宋军弄入河里喂了王八,他又哀求与韩
世忠于岸上相见.
  双方坐于马上会语.见装孙子哀求不管用,金兀术渐怒,开始喝骂;韩爷也怒,拿起弓箭就要把金兀术射死在当地,吓得这位金朝大帅纵马逃走.
  金兀术郁闷,呆坐岸边,望着江面上往来如飞的宋军海船,叹息道:"南军使船正如我军骑兵作战,恃其所长,攻吾所短,奈何?"左右默然,无论是金人、"汉人",以
及新降附的前辽前宋将领,均一筹莫展.金军心眼活,穷愁之下,不忘四处招贴告示,重金募计,以破韩世忠的水军.最最关键时刻,有个姓王的福建人自告奋勇,揭榜
献计――他教导金军在船底装上土,然后上面铺平板,又在船板上钻出窟窿以置放摇橹,然后待江上无风时静静驶出,而宋军的大海船在无风时根本借不上帆劲,动
也不能动.由此,金军船动,宋军船不动,可以乘机用火箭把静止的宋军海船当靶子,发射火箭,点燃帆蓬后,宋军的海船肯定会变成一团大火堆.这位福建籍王姓汉奸
特别卖力,边讲边用模型演示.金兀术大喜,一夜就暗中派人凿渠三十里.临战,金兀术女真人又搞萨满跳大神那类把戏,"刑白马,剔妇人心,自割其额祭天."估计因
此又残杀了数位美貌的汉族姑娘,挖心切片以搞邪教仪式.
  转天,果然风止,宋军巨大的海船均不能移动."(金)兀术令善射者乘轻舟,以火箭射之,烟炎蔽天,(宋)师遂大溃,焚溺死者不可胜数,(韩)世忠仅以身免,
奔还镇江.(金)兀术遂济江."
  此次黄天荡大战,宋金双方相持四十八天,韩世忠以八千宋军拒金人十万余,虽然最终败绩,"然金人自是不敢复渡江矣."所以,可以讲宋军虽败犹荣.败后,韩世
忠夫人梁氏"抗疏言(韩)世忠失机纵敌,乞加罪责,举朝为之动色",这位娘子真是巾帼英人,明智英伟,过于一般男子.当然,高宗赵构一点没怪罪韩世忠,"帝(赵
构)凡六赐(世忠)札,褒奖甚宠." 日后,韩世忠提兵四出,扫平了湖南、江西、福建等地多股贼盗,并在绍兴三年大败伪齐刘豫的入侵.绍兴十年,韩世忠又在淮
阳大战中给予金兵沉重打击,威震一方.绍兴十一年,秦桧当政后,开始与高宗赵构一起议谋解除武将兵权,韩世忠急流勇退,自求解去枢密使之职,杜门谢客,自号"
清凉居士","绝口不言兵,时跨驴携酒,从一二奚童,纵游西湖以自乐,平时将佐罕得见其面."避免了岳飞那种功高不赏最终被害的结局.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
),韩世忠善终于家,被追封为通义郡王,孝宗时又追封为蕲王,谥忠武.
  韩世忠地痞沷皮出身,生长兵间,却自宋朝大变之后勃然英发,做出万世流芳的英雄举动."初不知书,晚岁忽若有悟,能作字及小诗词,皆有见趣,信乎非常之才
也"(宋稗类抄)这位平日轻薄儒士给士人起外号"子曰"的韩爷,晚年竟能自己操笔填词,成为武人佳话,现录其二首,以供赏观:
  终日青山潇洒,春来山暖花浓.少年衰老与花同.世间名利客,富贵与贫穷.荣华不是长生药,清闲是不死门风.劝君识取主人翁,丹方只一味,尽在不言中.《临江
仙》
  人有几何般,富贵荣华总是闲.自古英雄是梦,为官,宝玉妻儿宿业緾.年事已衰残,鬓发苍苍骨髓干.不道山林多好处,贪欢,只恐痴迷误了贤.《南乡子》
  ――张浚、曲端、吴玠
  苗刘之变中,贼将逼迫高宗赵构下诏改元,当时在平江的张浚知道内变,毅然招诸将讨贼,可称是平乱的主要谋划者.高宗赵构感激张浚,复辟后自然对他另眼相
待,问以天下大计.张浚表示:"中兴大宋,当自关、陕开始,臣恐金人首先入陕,继之窥蜀,其地一失,东南再难保全."于是,高宗赵构以张浚为川陕宣抚处置使,在秦
州(今甘肃天水)置幕府 ,遣韩世忠镇淮东,吕颐浩镇武昌,"为趋陕之计",不久,又派大将张俊(此张俊为武将,不要与张浚搞混)、刘光世"与秦州相首尾",相互
呼应.同年十一月,张浚在光元治兵,以图中原.
  张浚,字德远,汉州锦竹人,为唐朝名相张九龄之弟张九臬之后,进士出身.靖康年间,张浚官为太常簿一类的礼部小官.高宗赵构即位消息传来,张浚即从汴京逃
出,被急缺人才的高宗擢为中侍御史.所以,此张浚与彼张俊不同,是彻头彻尾的文臣.
  虽为文臣,张浚行事丝毫不手软.临行前,身为御营平寇将军的范琼拥兵自豫章赶至杭州,"悖傲无礼,且乞贷逆党(苗)傅、(刘)正彦等死罪",别人没敢说话
,张浚上表,抗疏范琼"大逆不道".这位范琼,先前干了不少坏事,"靖康城破,金人逼胁君、后、太子、宗室北行,多(范)琼之谋.又乘势剽掠,左右张邦昌,为之从
卫",确属有奶就是娘的凶暴跋扈之将.高宗君臣一直没腾出手来收拾他,以其手中有兵又多"平贼"的战功.至此,老范又为苗刘二人"打抱不平",张浚疏上,高宗赵构
终于下决心,把范琼收捕,大棒击死.
  当然,张浚也爱大言,陛辞之日,他对高宗赵构讲:"为臣我前驱清道,专等陛下即刻回驾中原",并相约与高宗在汴京上元节时举行酒会,君臣共庆.退朝后,岳飞
武将直人,对张浚说:"相公,您把恢复大计算得如此之速,不是在说梦话吧!"张俊闻言十分不快,"憾之终身."
  张浚上任之初,颇会用人.他首先以赵开为随军转运使,"专总四川财赋".这位赵开简直成为川陕宋军的财神爷,"悉智虑于食货,算无遣策,虽支赏不可计,而资
财常有余",把财政搞得有声有色.接着,张浚又以曲端为威武大将军、宣抚处置司都统制.本来,曲端与宋将王庶不和,乘宋军八公原之败,拘禁并欲杀掉王庶(依理
王庶是曲端上级),惹起朝廷猜疑,张浚以全家百口力保曲端不反,"(曲端)与敌屡角(战),欲仗其声威,军士悦服."张浚又荐吴玠吴璘为将,此二人后晋一直浴
血奋战,力保蜀地不失.
  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开春,金朝大将完彦娄室(追擒辽朝天祚帝那位爷)攻陷陕州,长驱直入潼关,"曲端遣吴玠拒之于彭原(今甘肃庆阳),而自拥兵邠
州为援."金军前锋撤离喝大大咧咧引兵而入,被吴玠宋军迎头痛击,很少失手的金军猛将撤离喝"惧而泣",为金军暗中讥称为"啼哭郎君".首战虽告捷,吴玠宋军人
数太少,不久双方再次交战,宋军败绩,退屯泾原,金军乘胜焚毁邠州城.吴玠埋怨上司曲端不派兵救援,曲端指斥吴玠违犯节度,"由是二人有隙".吴玠因败降职,张
浚惜才,不久就又升吴玠为秦凤副总管.张浚拔用吴玠,其实也是表达他对曲端的不满.金人入寇之时,张浚主张五指成拳集中主力攻打金军,身在渭州的曲端却认为
应按兵据险各守坚城,时出偏师袭扰金军,待对方困乏时一举攻灭.张浚不悦曲端与已谋不合,故而对他疏远.
  不久,金兀术在江淮一带大举侵逼游荡,张浚想出军牵扯,又是曲端发言:"平原广战,敌人便于驰马冲荡,而我军未尝熟于水战,金人新造之势,难与争锋.宜于训
兵秣马,保疆而已,后十年乃可."此种老成持重之议,对于急欲立功的张浚 简直主是冷水沷头.曲端说话很直:"张宣抚,您大军如果不败,曲端我必伏剑自杀以谢!"
张浚因激成怒,"我若不胜,当把脑袋输与将军!"于是,恼怒之下,二人还各立"军令状".静思过后,张浚恼怒曲端当众不附合自己.于是,张浚以彭原之败归于曲端,解
其兵柄,贬为海州团练副使.刚刚经历黄天荡之险的金兀术听说张浚想分道出陕来逼,主动出兵六合,趋陕西而来,与完颜娄室一起夹攻陕西.
  建炎四年十月,听说金兀术金军将至,张浚连忙调兵遣将,檄召秦凤路孙偓、熙河路刘锡、泾原路刘锜、环庆路赵哲以及吴玠所部军士,共四十万人、七万匹战
马,以刘锡为统师,准备与金军决战.闻此,昔日的"八字军"大将王彦谏劝:"陕西兵将,上下之情未通,一战不利,则五路兵马俱败,不若屯据险固坚城,万一有失,亦可
顾此保彼".王彦识略,其实与曲端相当.吴玠也认为应该据守要害.张浚不听,表示说在陕西与金军相争,目的就是为了减轻东南的压迫,以牵制金兵,力保高宗赵构
的安全.可叹的是,张浚四十万大军本来可以就近率先攻灭从东南疲惫而来的金兀术军,却舍近求远,一个劲儿下正式战书,约战远在绥德的完颜娄室所部金军.
  刘锡身为主师,与诸将谋议.吴玠认为宋军在富平的地势不利,应乘高据险.其余将领皆轻敌,认为宋军与金军相望的中间地带是沼泽,金人骑兵不能驰突,宋军
人数多占优势,不用再择高地.
  其实,如果宋军分道而前,忽然袭击完颜娄室之军,战胜的可能性也很大.但是,张浚书生,表示:"夫战者必投战书,约日会战",于是派人乘马驰奔金营送战书,金
人不报.张浚恼怒,张榜四地:"有能生擒完颜娄室者,即使是平头百姓也立授节度使,赏银绢各万."完颜娄室闻言一笑,也派人张榜:"有能活捉张浚者,赏驴一头,布
一疋".对垒之后,登高了望宋军营帐,完颜娄室笑语:"千疮万孔,极易破耳!"张浚又下战书约战,金人佯装答应,"至期辄不出",张浚等诸人以为金军人少心怯. 完颜
娄室百战统师,审时度势后,突然引兵骤击,命人扔集土囊于沼泽之中,刹时间铺成一条路,很快就冲逼宋军诸营.刘锜勇猛,率军士薄击,"杀获颇多",一时胶着,"胜
负未分".关键时刻,金人铁骑直荡入赵哲一军,宋军其余各部不及支援,赵哲所率宋军败绩,"(宋军)将校望见尘起,遂惊遁,诸将皆溃".四十万宋朝大军,乌和之势
毕现,被各个击破.
  金军乘胜而进,关陕失陷.本在邠州督战的张浚闻败急忙退保秦州,召宋将赵哲斩之,又逮捕主师刘锡,把他流放合州.然后,张浚自己"上书待罪".此时的张浚,
狼狈非常,身边只有千余名亲兵随从,"人情大沮",幸亏参军事(高级参谋)刘子羽单骑至秦州,招抚诸路败逃宋将,"悉以其众来会,凡十余万人,军势复振."
  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四月,金军又迫福津、同谷等地,直逼兴州.无奈之余,张浚退保阆州.七月,张浚以吴玠为陕西诸路都统制,"时关陇六路尽陷于金,止
余阶、成、岷、凤、洮五郡,及凤翔之和尚原、陇州之方山原而已."所以,吴玠这个陕西各路"总司令",大抵是个空名而已,因为关陕绝大部分皆陷于金军之手.
  九月,张浚又杀掉前武威大将军曲端.本来,四十万大军败绩,张浚记起曲端先前所言,很感后悔,便召曲端于阆州,准备重新启用他.吴玠深恨这位旧上司,劝张
浚说:"曲端再起,肯定对您不利!"并在手心上写"曲端谋反"四字以示张浚.从前被曲端困禁差点被杀的王庶更恨这位旧下级,上告说,曲端曾题诗于柱:"不向关中兴
帝业,却来江上泛鱼舟",显然是讽刺当今圣上(高宗).王庶又说:"富平之战,您与曲端有胜负之约,今日有何面目复用此人!"经诸人一劝,张浚文臣,气量狭隘,又
恐曲端日后立功升官后重提先前自己的败绩,杀心顿起.与诸将商议后,便派人立逮曲端入狱,并任命一名叫康随的武将主审此案.
  这位康随原是曲端下属,曾因获罪被曲端抽过一顿鞭子,"恨(曲)端入骨".曲端在狱中,听说康随被委任为主审官,马上叹言:"我肯定得死!"又"呼天者数声",
大呼"铁象可惜!"铁象是曲端的坐骑马名,能日驰四百里.
  康随入到牢室,根本不审什么"案件",直接派狱卒用铁笼把曲端装起来,锁住手足,又以绵纸封糊曲端的口鼻,然后,下令在四周堆起炭火,烤灼这位大将.烤煎之
下,曲端四肢遍体流油烧溶,渴极求饮,康随就命狱卒把准备好的烧酒灌入曲端口中,曲将军"九窍流血而死",时年四十一."陕西士大夫莫不惜之,军民亦皆怅怅,有
叛去者".
  这位曲爷虽然性格刚愎,恃才凌物,但"警敏知书,善属文,长于兵略",曾多次击败金兵,是敌人望风丧胆的人物,至此,冤死于自己人的"窝里斗"中.
  先前,金军在富平与宋军交战时候,张浚宋军"诈张(曲)端旗以惧战".金帅完颜娄室已知曲端不在军中,抚掌大笑:"现在还以曲端大名吓我!"挥师奋击,把宋
军打的一塌糊涂.如果曲端为将,当时胜负还真不好说.
  江南高宗朝廷知悉关陕败讯,又疑张浚无辜擅杀赵哲、曲端两员方面大将,便把他召回杭州.张浚的老对头辛炳时任御史中丞,便与人联名上疏,弹劾张浚"丧师
失地,跋扈不臣",贬往福州安置.张浚此人,忠义文臣,但将略不远,心胸偏狭,关陕之失,曲端之死,皆由他而起.当然,张浚的政治生命至此远远还不到结束之时,日
后他又入朝为相,好事坏事都干了不少,此是后话.
  富平大胜后,金军把关陇六路之地尽数侵夺,乘胜而进,进逼和尚原(今宝鸡西南).宋将吴玠率军守卫这个由关陕入汉中的重要据点,在西线连续开打了和尚
原、饶凤关、仙人关三次大战,最终使川蜀之地不失,保全了南宋偏安东南,尚能维持半壁河山.
  吴玠,字晋卿,"少沉毅有志节,知兵善骑射,读书能通大义".作为军将子弟,吴玠青年时代就在泾原军为小校,在对夏战争中冲杀陷阵,屡立战功.后来,讨方腊,
平河北盗,皆有吴玠的身影,"军功权泾原第十将."靖康之后,吴玠在关陇一带屡与金军交锋.
  张浚富平之战大败后,吴玠受命,退保和尚原,"积粟缮兵,列栅为死守计."有人劝说吴玠应退保汉中以扼蜀口,吴玠慨言:"我保此地,金贼决不敢越我而进,驻守
此地正为保蜀!"当是时也,吴玠、吴璘兄弟仅有散率数千人,"朝问隔绝,人无固志",有人密谏劫擒吴氏兄弟投降金军.吴玠知道消息后,召诸将歃血为盟,以忠义激
感众人,"将士皆感泣".附近的凤翔民众不顾金人淫虐之威,"相与夜输刍粟助之",吴玠偿以银帛,严守纪律,"民益喜,输之益多."金人大怒,在渭河仗兵邀杀输粮的
百姓,并颁令保甲连坐,"(人)民冒禁如帮,数年然后止."沦陷区人民,感念吴玠忠义,给予宋军巨大支持.
  绍兴元年十一月(公元1131年),金将没立出凤翔,金将乌鲁折出散关,相约于和尚原合军,并力入蜀.乌鲁折一军先至,在北山立阵,向吴玠索战.吴玠命诸将严
阵以待,一队一队连番出击,"更战迭休",大败乌鲁折所部金军.金将没立苦攻箭筈关不下,又被得胜的吴玠派宋军进击,不支败走.最终,两部金军合军和尚原的企图
落空.
  金人自兴起海角,连战连捷,很少品尝失败的味道,"及与(吴)玠战则败,愤甚,谋 义取(吴)玠".于是,金兀术(当时金大将完颜娄室已病死)大约诸军,合
兵十余万,在渭河造浮桥,"自宝鸡结连珠营,垒石为城,夹涧与官军(宋军)相拒,进薄和尚原,"铁下心要消灭吴玠兄弟所率的宋军.
  吴玠早有准备,命诸将选精锐士卒持劲弓强弩,分番迭射,号"驻队矢","连发不绝,繁如雨注".金兵不支,稍稍后却,忽然旁边又冲出吴玠早先布置好的奇兵纵出
狂击,金军心神皆乱.很快,宋兵又袭取金兵粮道,金军的给养被切断.吴玠算定金军无粮必然造反撤退,又在神坌设伏,邀击败走的金军,金军大乱.好不容易熬到天
黑,吴玠又纵兵夜击,四处杀至,金兀术身中两箭,为免被宋兵认出围攻,他以刀割掉须髯,狼狈狂逃,仅以身免.和尚原一战,吴玠宋军大胜.
  金兀术败后,自河东窜归燕山.金国以撒离喝为陕西经略使,屯军凤翔,与吴玠相持.
  绍兴二年春(公元1132年),金军又发动战役准备侵蜀.当时,吴玠在河池(今甘肃徽县),金人遣宋朝降将李彦琪进驻秦州,出兵仙人关牵制吴玠;又遣游骑
不时出熙河,牵制宋将关师古.撤离喝本人自率主力金军,自商于出发直捣上津,取金州(陕西安康)后,直趋洋州、汉州而来.兴元留守宋将刘子羽立刻命田晟守饶
凤关(今陕西石泉西),遣人驰召吴玠入援.
  吴玠自河池,日夜疾驰三百里,终于抵达饶凤关.到后,他派人以自己的名义给金军送去几大筐柑桔,示以书柬:"大军远来,聊以止渴!今日决战,各忠所事!"金将
撤离喝大惊,以杖击地:"吴玠怎能这么快就到!"急怒交集,他指挥金军猛攻饶凤关.
  金军百战之余,身被重铠,登上仰攻."一人先登则二人拥后,先者既死,后者代攻."吴玠亲自指挥,宋军弓弩齐发的同时,又推巨石滚下山坡,把无数金兵压成肉
酱."如是者六昼夜,死者山积而敌不退."眼见金军如此不惮死地继续冲撞,吴玠招募敢死队,允诺每人发银千两,准备夹攻金军.不料,宋军有小校犯军法,因惧生变,
溜下山坡投奔金军,把宋军部署全部透露给金人,并充当向导,率金军从小路攀援而上,突出于饶凤关之背,乘高而下,猛扑下来.本来宋军人数少,乘高凭险,屡挫金
军.忽然之间,金军自天而降,"(宋军)诸军不支,遂溃."饶凤关失守.吴玠边打边撤,退保西县.金军乘势攻入兴元,宋将刘子羽退保三泉,在潭毒山筑垒准备抗御金
军.不久,吴玠引兵来会,两部宋军稍得喘息.
  不久,金军见占不到什么大便宜,撤军北归.吴玠闻知,立刻派兵于武休关邀击回军的金兵,并掩击金军后军,"(金军)堕涧死者以千计,尽弃辎重去."所以,饶
凤关一役,"(金人)虽入三郡,而失不偿得."人马辎重损失惨重,最后结果仍是败绩.东南的宋朝朝廷进吴玠为检校少保,充利州路、阶成凤州制置使.
  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三月,金兀术又统大部金军来攻,揭开了仙人关大战的序幕.先前,吴璘坚守和尚原,后勤补给十分困难.审时度势,吴玠认为和尚原距
蜀地太远,便下令吴璘弃守,撤至仙人关(今甘肃徽县东南),以阻止金兵由凤翔入蜀.吴璘所部在仙人关右侧杀金坪筑一个堡垒,移和尚原原班人马拒守.
  金兀术此次前来,仍统十余万大兵,金将撤离喝和伪齐刘豫的心腹将刘夔助战,吴璘率轻兵"自铁山齿崖开道,循岭东下."吴玠以一万宋军当其冲,在杀金坪置垒
,与金军进行殊死战.吴璘率轻兵由七方关倍道兼程,火速前行,与金兵苦战七昼夜,始得与兄长吴玠会合.行前,吴璘致书兄长,叮嘱说杀金坪之地平阔,应增 第二
道防线,"示必死战,然后可以必胜."吴玠一一施行,战前拔刀捅地,对诸将说:"死则死此,退者必斩!"
  金军首先猛攻吴玠大营,被宋军击退.金人又以云梯攻宋军壁垒,宋将杨政派军士以撞竿击碎云梯,从壁上伸出长矛,把坠下的金兵一一捅穿在当地.金军见一路
猛攻不克,便分为二军,金兀术在东,金将韩常在西,列为二阵.吴璘勇锐,"率锐卒介其间,左萦右绕,随机而发."格斗数个时辰,吴璘一军疲惫至极,稍稍后撤,正好进
入事先修筑的第二道防隘.金兀术派出生力军,"人被重铠,铁钩相连,鱼贯而上",不仅在平地使"铁拐马",金兀术攻城也使"铁拐"人.此计在此不仅好使,宋军早已安
排好的"驻队矢"万箭齐发,"矢如雨下,死者层积",甭说,金军不畏死,仍旧践尸而上,冲杀不止,但均被更加顽强的宋军杀退.
  金将撤离喝忧愁至极,骑马四处转悠半天,心中一计忽生,决定转天集重兵攻宋军营垒的西北楼,准备撕开一个缺口,一涌而进.转天,酒足饭饱,金军敢死队齐集
,猛攻西北楼,宋将姚仲负责这一段防务,"登楼酣战,楼倾,以帛为绳,挽之复正."倘若吊楼倒塌,很可能宋军防线就会崩溃.未几,金人又纵火,准备烧毁西北楼,宋军
抛置装满水的洒缶,把火扑灭,双方猛烈交战.
  入夜,吴玠派遣宋将田晟率兵手持长刀巨斧,突出营垒,左右狂击,不少金兵被连人带甲截成两半."明炬四山,震鼓动地",金军的意志力开始动摇.转天天刚亮,
宋兵大出.宋军军将王喜、王武率生力敢死队,各执紫旗、白旗,分二队冲入金营,逢人就斩,到处乱击,"金阵乱".混战之中,金军大将韩常左眼中箭,被射落于马下.
金兵死救,才拾得韩常半条命.至此,金军败象凸露,困兽犹斗.傍晚,心惊胆战的金军开始大规模逃遁,四处散跑.吴玠忙遣宋将在横山寨和河池等地进攻、设伏,又
杀掉败逃的金军一大批.不久,宋 军收复凤、秦、陇三州之地.
  此次金军大至,"自元师以下,皆携孥来",以为必定攻克蜀地,准备长驻温柔乡.仙人关大败,金军终于死心,"度(吴)玠终不可犯,则还据凤翔,授甲士田,为久
留计",再不敢轻举妄动攻打蜀地.
  捷报上传,宋廷授吴玠奉宁保定节度使、拜检校少师,吴璘升任定国军承宣使,"杨政以下迁秩有差".吴玠"与敌对垒且十年,常苦远饷劳民,屡汰冗员,节浮费,
益治屯田,岁收至十万斛",此外,他"御下严而有恩,虚心询受,故士乐为之死."
  如此大将,吴玠"晚节颇多嗜饮,使人渔色于成都,喜饵药石,故得咯血疾以死",竟因滥吃春药致命,于绍兴九年暴死,时年仅四十七.
  吴玠死,其弟吴璘接任川軦防务,驻守近三十年,于乾道三年病逝(公元1167年),时年六十五.临终草遗表上皇帝:"愿陛下毋弃四川,毋轻出兵",可谓是对宋朝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刘豫
  金军两次攻汴,均是来去匆匆.即使是靖康二年把北宋皇族连锅端,当时也未有久驻之意,仓促推立一个张邦昌,连监视"居住"的金人"政委"都未留下一个(本
来想留金将"监军",张邦昌表示,万一金大爷水土不服什么的感染疫病"过去"了,担当不起),即满载而归,回老家享受胜利果实.确实,灭辽破宋,过程之快,成果之
大,金人自己都没有心 理准备,似乎当时还未想过要直接统治中原大地.
  高宗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对于南宋而言,既是个多事之秋,又是喜忧参半的一年.三月,金兀术南侵不成,默然回师;八月,刘豫被金人扶为傀儡,成为"大
齐"皇帝;十月,宋军富平大败,丢失关陕要地、;年底,秦桧被金人放回(他自己说是跑回来的),"和议"之声有了动静.
  推立刘豫之举,显示出金国上下已经定下心神,先推出一个"代理人",仔细考虑日后如何经营中原,并寻找机会最终消灭赵构的残宋势力.另一方面,也表明金朝
从一举灭宋的狂热中冷静下来,知道了擒取高宗赵构非一朝一夕之事.
  刘豫,字彦游,景州阜城人(今河北崇县).世代务农,至刘豫这一代,才出了一位光宗耀祖的进士.由此,也可窥见宋朝社会的开明,刘豫可能连一般的庶族地主
都不是,数代皆是地里刨食的农民,正是因为穷小伙子有出息,想出人头第,撅着屁股苦读,竟也一朝中榜,能进入京城为官.贫寒出身,又有极强烈的虚荣心,"少时无
行,尝盗同舍生白盂、纱衣",刘豫青少年时代对同学伸出三只手的事情,中举后竟然风传到徽宗皇帝耳朵里.政和年间,刘豫被提拔为殿中侍御史,有人举出这件陈
年旧事攻击他,还好,"诏勿问",徽宗皇帝"不欲发其宿丑",确实对刘豫很不错.刘豫入朝后,开始还真很卖力,累次上表反复弹奏"礼制局事",惹得徽宗皇帝心烦,怒
道:"刘豫河北种田汉,安识礼制?"未几,黜其为两浙察访使.宣和六年,刘豫判国子监(中央大学校长),除河北提刑.赶上金人南侵,已经在官场浸淫久之的老刘深
悉保命之道,弃官逃往仪征避难.高宗赵构继位后,有诏任其为济南知府,老刘得悉山东盗贼蜂起,不愿前去,上表"请易东南一郡",惹起黄潜善等人反感,心想妈了逼
凭空给你一个官你还挑肥捡瘦,严诏令他之官.刘豫愤愤上任.
  刘豫到任不久,金兵大军攻济南,开始老刘还遣其子刘麟出战,金人不得手撤退.很快,金人派人与刘豫暗中交通,许以高官厚利."(刘)豫惩前忿(不给他换地
方做官),遂畜反谋."他忽然杀掉手下抗金的骁勇将军关胜,准备率济南百姓投降金军.老百姓虽然学历见识不如刘豫高,民族气节却比这个农村穷孩子出身的知府
高出很多,愤怒不从.惊恐之下,刘豫老小子缒城向金军纳款投降,真正的斯文败类,民族败类.金军大将挞懒(完颜昌)很高兴,任命刘豫为东平府知府,以其子刘麟
知济南府.
  金太宗遣粘罕(完颜宗翰)率大军南征追击高宗赵构,临行晓谕道:"宋平之后,当援立藩辅如张邦昌者".金兀术北还后,当时多朝大臣廷议,有人认为应立刘豫
,有人认为应立折可求(另一个宋朝降将).刘豫闻讯,忙向金朝大将挞懒奉上无数车金宝玉玩,请他帮忙立自己为帝.挞懒收了东西,自然允诺,但向他的上司粘罕"
推荐"刘豫.当时,粘罕没有立即答应,他对刘豫不熟悉,表示要"考察"再说.汉人通事(翻译)高庆裔收过刘豫不少好东西,趁机窜动粘罕:"我们大金举兵,目的只在
夺取两河之地,所以当初攻克汴京便推立张邦昌为帝.现今,治理河南州郡确实不易,不如推出个宋人直接来以宋治宋,元师您应早拿主意,免得恩归他人."言外之意
,如果金兀术等人建议立折可求或别的什么人,新立的"伪帝"很可能就会感激荐立者.这番话管用,粘罕马上走个形式,遗使入张邦昌所管地界,"咨军民所宜立者"(
看上去挺"民主").使臣话音未落,众人未及对,刘豫、粘罕早已安排好的"演员"――当地人张浃就突然高声乍呼:"刘豫宜立!""议遂定".于是,一道一道报至金国"
中央",很快批复刘豫为"大齐"皇帝,"世修子礼,奉金正朔,置丞相以下官".不折不扣一个"儿皇帝",老刘与金太宗年纪差不多,不过,既然为人所立,就只能当"儿子"
了.
  刘豫"即位",先以大名府为都城,以其子刘麟为"提领诸路兵马"(三军总司令),改元"阜昌".南宋朝廷反应还算及时到位,对于刘豫伪朝官员有在东南的家属,
不仅未逮捕杀头,反而"厚加抚恤".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底,金人对刘豫挺放心,"以陕西地畀刘豫,于是中原尽属于刘(豫)".转年夏,刘豫正式迁都于汴京,迁
其祖考牌位于原来的北宋太庙,"是日,暴风卷旂,屋瓦皆振,士民大惧,"如此气候小不正常,已经让汴京之人产生面前的这位"龙"是"假龙"的感觉.
  刘豫在集市"微服"私访,看见兵士有人在买卖一套制造奇巧的玉碗,知道这东西不是民间物品,忙让手下把士兵抓起来审讯.果然,这套玉碗是兵士盗挖北宋皇
陵而得.这可提醒了刘豫,他并未对士兵治罪,反而置设"淘沙宫",命其儿子率人带家伙,遍掘北宋诸陵,"上代陵寝,民间塜墓,无得免者",农民出身的孩子,果然善于
从地里刨东西.此外,由于内养军兵,外供金国,伪齐"赋敛繁苛,民不聊生."
  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初,宋将李横率先向伪齐进攻,收复颖昌府(今河南许昌以东),连战连捷,直逼汴京.金朝忙遣金兀术来援,刘豫派盗贼出身的李成率
二万兵逆战,最终李横败绩.由于李横本人不是宋朝"正牌军",宋朝大将韩世忠、刘光世等人皆按兵不救,李横一路败走,不仅颖昌复陷,他原来的地盘襄阳也被伪齐
攻占.此时的伪齐,一时拥据上流.如果乘势而进,攻蜀克吴,似乎一朝可行.幸亏岳飞出兵,指挥宋军直趋襄汉,收复了李横的失地,从伪齐手中夺回六郡.正因此,三
十出头的岳飞被朝廷授为清远军节度使, 成为一方大将.虽如此,高宗赵构怕激怒金人,下诏严禁宋军"侵齐".
  宋不侵齐,齐却侵宋.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夏,刘豫伪齐军击败宋朝的熙河路总管关师古,不仅生擒这位关爷,又把洮州、岷州收为已有.同年十月,刘豫又
遣其子刘麟为先锋,率金军大举南侵.金齐联军渡淮后,遭到韩世忠的猛烈打击,大仪镇(今江苏扬州附近)一役,金军大败.建炎年间以来,这是宋军首场主动迎敌
取得的痛歼战.不久,淮西的金军又败于岳飞所部宋军,金军处境不妙.赶巧的是,恰逢金太宗病危消息传来,金军统帅金兀术和挞懒心慌意乱,赶忙率军回撤.伪齐军
队失去"亲爹"的帮手,自然跟着也后撤.
  韩世忠取胜之前,赵构朝廷因骇怕金人,一直把刘豫的伪齐当作平等邦交国对等,称对方为"大齐".至此,南宋朝廷才下诏"暴刘豫罪逆以励六师".
  为了证明"大齐"存在的价值,刘豫顾不上从"亲爹"金人处取得支援,四处募兵,集三十万军队,在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十一月,三路并进,大举南侵.兵发后,
他又遣使向金国乞援.新继位的金熙宗完颜亶召大臣议事,金将蒲庐虎表示:"先帝(金太宗)立刘豫,原本之意,是让他保疆开境,使我大金安民息兵,取得休养的机
会.现在,刘豫进不能取,退不能守,兵连祸结,没有止期.如果从其所请发兵相助,战胜则刘豫收其利,战败则我大金国受其弊.先前我军相助刘豫,已经败于江淮,为
何再要冒险呢?"由此,金熙宗便决定不从刘豫所请,仅仅派出金兀术"提兵黎阳以观衅",坐观宋齐相斗.
  高宗赵构闻伪齐三十万大军来侵,又要逃跑,最终被大臣赵鼎劝住.可喜的是,南宋诸将用命,特别是宋将杨沂忠在藕塘之战(今安徽定远)大败刘豫的侄子刘
猊所率一军,伪齐诸军破胆,纷纷拔寨而去,刘豫拼老本的最大规模南侵至此完全失败.
  "金人闻刘豫败,来诘其状,始有废(刘)豫之意".刘豫之废,其实也是金朝内部政治斗争的结果.刘豫当初得立,正因粘罕(完颜宗翰)、高庆裔鼎立相助,"故
奉二人特厚",金银珠宝美女孝敬无停歇,使得金兀术及其他金将又眼红又生气.金熙宗是金太祖的嫡孙.金初皇位是兄终弟及,金太祖死,其弟金太宗完颜晟即位.本
来,下一个当皇帝的应该是金太宗弟弟完颜杲(斜也),但此人短命,死在太宗之前.金太宗虽有儿子,但完颜宗翰(粘罕)、完颜宗幹以及完颜希尹等宗室老干部
强烈建议立完颜亶为储君(谙般勃极烈).所以,金熙宗继位后,有拥立之恩的粘罕(完颜宗翰)最牛逼,凡事大都由他说了算.金熙宗并非庸主,借改制之机,把粘
罕调回京城任太保这样的高级文衔,从而卸掉他实际的军事指挥权,又任完颜宗幹为太傅,完颜宗磐(金太宗长子)为太师,让这三人互相牵制.公元1137年(即刘
豫三路南侵失败的转年),金熙宗在宗磐一派支持下先拿粘罕手下得力助手高庆裔开刀,以贪赃罪杀掉了老高.粘罕很喜爱这个汉人哥们,哀求愿以自己官职赎老高
死罪,"朝廷"不许.很快,粘罕自己也被逮捕,被政敌在狱中杀掉(《金史》中没有明载粘罕死因,"乞致仕,诏不许.天会十四年薨,年五十八.追封周宋国正",可见并
非明诛).破辽灭北宋的最得力鹰犬,粘罕最终竟然死于自己人之手,在黑臭潮湿的囚室里痛苦了结生命,也真是常人不能料及.粘罕一死,刘豫自然岌岌可危.
  此外,岳飞使反间计,遣间谍持蜡书送刘豫,"约同诛(金)兀术".密信为金兀术截得,大惊,"驰白金主(金熙宗),于是废(刘)豫之意益决".金兀术的"大惊"
也是假惊,他肯定不会愚蠢到因岳飞一封信就要废掉"同盟国"皇帝的地步.正是先前眼红刘豫大批大批金宝美女猛送粘罕,他早就有废刘豫之心.
  于是,金国诈称起军南侵追击高宗赵构,遣金兀术和挞懒前往汴京,乘间擒拿刘豫.到达汴京后,金兀术不敢轻举妄动,先以议事为名,召刘麟出城.刘麟不疑有诈
,上国元师招呼,哪敢怠慢,他立马带二百人趋往.刚刚进营门,这位伪齐的太子即被金兵逮住.于是,金军大军起行,直奔汴京.守门的伪齐军不敢阻拦,乖乖让金军入
城.刘老头正在讲武殿射箭消遣,金兀术率两骑驰入,惊愕之间,已被金兀术执住."强乘以嬴马,露刃夹之,囚于金明池."
  转天,金兀术集伪齐百官,以铁骑数千包围皇宫,宣布废掉刘豫,在汴京置行台尚书省,暂由伪齐官员张孝纯暂任行台左丞相,(张孝纯在靖康年曾为宋朝死守太
原,后城破被俘,降金,又入伪齐为官,未能成为宋朝"孝纯"之臣),以金将胡沙虎为汴京留守,伪齐诸军"悉令归农".
  过了八年皇帝瘾,刘豫这个"皇帝"被金人废为"蜀王",迁至临潢府软禁(今内蒙巴林旗).老刘苟延残喘,又活了九年才死.金人此次入汴,从伪齐府库中搜刮得
金一百二十余万两,银一千六百余万两,米九十余万斛,绢二百七十万匹,钱近一亿缗.
  刘豫被拘于上林苑,还向看守他的金将挞懒(完颜昌)哀乞:"我父子无负大金,乞元师哀怜!"挞懒好气又好笑,指着老刘脑门数落他:"刘蜀王,刘蜀王,你还不
知罪过!赵 氏少主出京时(指宋钦宗),汴京百姓燃顶炼首,持香拜送,嚎泣声远达数十里.今日废了你,京城内无一人为你忧愁.如此为人,还不知自己罪过吗?"挞
懒当初在援立刘豫时起过重要作用,老刘也曾孝敬过挞懒无数财宝金银.但是,天会九年(公元1131年),挞懒在泰州缩头湖被宋军大败,北归途中路过东平,已经是
"大齐皇帝"的刘豫就没有出城与之见面,遣使对挞懒说:"现在我已经称帝为尊,即使见面,再难行拜见之礼".刘豫之所以如此牛逼,因为他当时已经牢牢抱住了粘罕
(完颜宗翰)的粗腿,不必再向挞懒装孙子.见老刘如此势利,挞懒恨恨而去.至此,挞懒终于找到报复的机会,自然幸灾乐祸,落井下石.
  至此,金宋对峙,已成定局.纵观高宗赵构南逃,最危险的当属金兀术追高宗逃于四明海中那一次,"当是时也,江南糜烂,宋无一城之可恃,韩(世忠)、岳(飞
)浮寄于散地,而莫能自坚."幸亏金兀术急于渡河北归,南宋才免于覆亡之祸.而后,天下鼎沸,宋朝之所以能迁延国祚,也在于赵氏未失天下士大夫之心,又能全武
人之德,正如王夫之所言:"(对文臣士大夫)诛夷不加也,鞭笞愈不敢施也.祖宗之家法定,奸邪虽逞,而天子不为之移,则奸邪亦知所禁而弗能播其凶德.(宋朝)
其于武臣也,猜防之而不使展其勇略,是以弱也;然而有功而未尝故挫抑之,有过而未尝深求之,危困而未尝割弃之,败衅而未尝按诛之.待之也既使有余,而驭之也
亦有其制.不使之(武将)擅部曲而听其去来,不使之幸寇存(养寇自恣)以胁吾权宠.不纵之于先而操之于后,则怨不深;不操之已穷而纵之使傲,则情不悖.故武
人犹思媚于君,而(武将的)部曲不从逆以靡.天下之大势,(虽然)十已去其八九,而士心协,民志定,军情犹固;宋之所以立国百余年如一日,而滨危不改其恒也."
  此外,绍兴年间宋朝诸将之所以成功,正在于利用了大江、黄河南北招降的昔日"群盗".这些人走刘豫、败金军、定苗刘之乱,皆立下汗马功劳.正由于出身"盗
贼","耐寒暑,缨锋镝,习之而不惊;甲仗具,部队分,仍亡而无待",如果是以江南宋朝昔日的"厢军"迎战,肯定是肥羊投饿虎,宋朝早已完蛋.归结最后,其实也是韩
岳等将领统驳有方,一败再败三败之,打得群盗俯首贴耳,甘为其用."人皆吾人也,用皆吾用也",如无这些忠勇这士,高宗赵构运气再好也只能去五国城与父兄"团聚
".
  —西夏乾顺
  西夏王秉常当年在梁太后家族挤压下忧愤而卒,其子乾顺袭位时年仅三岁,夏国大权,主要掌握在梁太后与其弟梁乞逋手中.此外,西夏皇族两位要人嵬名阿吴
和仁多保忠也是夏国两大重要的政治力量.梁迄逋由于梁家一门二后(梁太皇太后以及乾顺生母梁太后),自然是权势重大,在国中恣意横行,诸族豪酋凡有小事得罪
他,均逃不出被杀灭族的下场. 梁氏兄妹汉人血统,精神上都是不折不扣的蛮族嗜血恶魔,他们多次发动侵宋战争,与宋朝时战时和,收下不少地方不说,又从宋朝勒
索了数量巨大的银帛.权力是醉人的毒药,血缘亲情也会因权力变得疏隔甚至断绝.时间一久,梁太后与其弟梁乞逋因争权而关系恶化,在嵬名阿吴与仁多保忠等西
夏皇族支持下,梁太后派人突然逮捕了自己的亲兄弟,并把他一家斩净杀绝,鸡犬不剩.而后,梁太后又带着少年乾顺时不时出战宋朝,连年攻城掠地.公元1098年(宋
元符元年),平夏城之战,梁太后母子四十万大军猛攻宋将郭成,大战十余天,最终不克败走,梁太后"惭哭面而遁."
  转年,乾顺16岁,依礼应加冠亲政,梁太后恋权,不准儿子亲任国事.当时辽国是夏国的宗主国,辽帝辽道宗特别厌恶梁太后,遣使进入夏国,用毒酒毒死了跋扈十
多年的梁太后.
  亲妈一死,夏崇宗乾顺心中很高兴,总算摆脱了母后的阴影,可以自己亲统国内政事.乾顺已经汉化得非常厉害,一改元昊的"尚武",乾顺主张"尚文",并逐渐把
夏国变成了一个实际的封建化国家,不断削弱地方豪酋和私人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军事方面,夏国变攻为守,在依附辽朝的同时,与宋朝也恢复"友好睦邻"关系,在
国内大行汉化,息兵求治,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恢复(但夏人的尚武精神逐渐退化).
  宋徽宗继位后,在蔡京、童贯等人窜掇下,打破与夏国多年的"和平"状态,于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主动发动进攻,夺取战略要地石堡寨.由此,宋夏交恶,二国
在边境地区大打出手.双方打了十多年,宋朝虽然把横山地区据为已有,却也损兵折将,消耗无数人力、物力、财力.乾顺最后也因国力不支,主动向宋朝请和.宣和
元年(公元1119年),宋夏罢兵.
  横山地区在宋朝控制下,意即秦州(甘肃王水)成为了宋朝的"内地",泾原路、熙河路完全打通,宋朝可以以宋夏之间广阔的河流为天然防线,驻防压力大大减轻
,两方对峙的形势,陡然由昔日的西夏占优一变为宋朝占优.福兮祸兮,当时谁都不是明眼人.
  当然,突然崛起的女真人已经是如日中天,打破了原本宋、辽、夏三国并存的政治局面,并成为武力最盛的第四方力量.由于辽国是夏国的宗主国,乾顺开始时
无论在道义上还是实质上都站在辽国一边,并准备迎纳被金兵打得惶惶如丧家之犬的辽国天祚帝.不久,金国元师完颜宗望遣使送书,表示辽朝气数已尽,夏国如能"
认清形势",向金称臣并擒送天祚帝,金国就会把辽朝西北一带的土地割送夏国,即"直寨以北,阴山以南"的土地.
  "国际"关系,一向以利益为主.乾顺思来想去,与大臣们商议多时,最终同意了金朝的提议,遣使与金国盟誓,拜金国为宗主国.金人狡狯,公元1124年,他们夺取
武州(今山西五寨)后,没把它交于夏国,反而交于宋朝.于是,宋夏之间战事又起,乾顺派兵攻取武州、朔州等地.转年,金人发动了侵宋战争.夏国趁宋人之危,袭取
了天德诸州,把昔日大公公李宪在西北宋夏边境占据的堡寨尽数夺回.强中自有强中手,金兀术(完颜宗弼)很有军事头脑,他知道夏国新占的土地是控制东西路交
通的战略关键,便趁夏军不备,从夏国手中夺走了天德、云内诸州.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乾顺越想越气,发大兵临金朝国境,并遣使质问金朝不守信诺.由于当时金国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灭亡宋朝,不想多出一个"敌人",便把陕西
北部的大片境土全部割让给夏国,用以抵补天德、云内等地,并约定与夏国以黄河为界.(金人让步另外一个最重要原因,是因为当时的蒙古部落对它边境地区发动
猛然进攻,元朝汉人著《辽史》、《金史》,把蒙古侵扰金国的部分几乎全部删除).这块天掉的"大馅饼",让乾顺喜出望外.其后,他连连发兵,攻占了宋朝的定边军
(今陕西吴旗)及属下堡寨、德靖寨(今陕西榆县附近)、西宁州(今青海西宁)、以及府州.不久,乾顺又遣使上供大笔金银珠宝给金国,高兴之余,金朝皇帝又把乐州
(青海乐都)、积石州(青海贵德)、廓州(青海化隆)等"河外诸州"都"赏"给乾顺,至此,夏国面积达至其建国史上的巅峰.公元1139年(宋绍兴九年),乾顺病殂,时年
五十七,这位夏国王,当了五十四年国主,左右逢源,以守为攻,乱世撞大运,竟成为西夏历史上最"成功"的君王.乾顺死后,其子仁孝即位,时年十六,是为夏仁宗.
  天风吹尘寒四极,鬼母一笑驱千魔.壮士呜咽拔剑起,战场夜哭闻新鬼.风雨腥寒雪未昏,射狼噬逐狐狸死.君不见锦帐红烛照美人,帝城歌舞春色新.列筵长侍君
王笑,燕姬越女争娇颦.又不见野殍纵横余断骨,将军未老征夫殁.琼楼只乞梦温柔,哪知苍生涕泪竭.于戏!独来徬徨叩九阍,四海八荒断新魂.何年一泻龙门水,涤荡
中原万千里.
  这首《黄河篇》,雄豪英发,有太白不羁飘洒诗风,绝无婉约低徊儿女之意.究其作者 ,乃袁世凯"二太子"袁克文所作,实为上佳之诗文.全诗意境,引来状绘南
宋绍兴六年及其后来发生的诸事,最为贴切不过――忠臣良将,谋不见用,身死家败;独夫国贼,一心偏安,安享福荣.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