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刀锋上的文明

_5 梅毅 (当代)
  刘太后此人,出身虽然低贱,"而号令严明,恩威加天下",施政方面没有什么阙失.而且,她行事有理有节,每赐刘氏宗族宫内御食,皆易以寻常器皿,"勿使皇宫器
物入吾家也."真宗皇帝二妹入见,刘太后见之亲礼,赐珍珠头帕.与太后关系不错的润王妃李氏也要求得一珠帕,刘太后立刻拒绝:"二公主,先帝之妹.你不过赵家老
媳妇,怎能和皇姑相比."最可称道的,三司使程琳谄媚,上献《武后临朝图》,刘太后掷之于地,怒斥:"吾不作此负祖宗事!"
  ――从宋仁宗到宋英宗
  宋仁宗在刘太后死后,终于真正当上了皇帝,开始亲政.没过几年,西夏的元昊称帝,宋夏战争轰轰烈烈展开,最终双方都大伤元气,特别是宋朝,除向辽朝给"岁
币"外,又要每年向西夏"赐"岁币,凭添了经济负担.不仅边事吃紧,宋朝国内又爆发大小不一的"起义",沂州的王伦和商州的张海等人揭竿而起,很让北宋君臣伤脑
筋.内忧外患之下,范仲 淹上呈《答手诏条陈十事》,宋仁宗开始了"庆历新政"的改革,中心点在于整顿吏治.但折腾了不到一年,范仲淹、韩琦等人悉被罢出朝廷,
最后以"朋党之争"的定论结局.
  无论如何,宋仁宗统治时代,北宋名臣辈出,仁宗皇帝本人也"恭俭仁恕",非刻薄寡恩之君,所以其统治时代涌现出各种类型的忠直之臣,当然,作为搞政治的臣
子们,秉性脾气不尽相同,有各种各样的性格缺欠和道德"瑕疵",但大体上还是良臣多,奸臣少,范仲淹、韩琦、吕夷简、晏殊、薛奎、杜洐、包拯、文彦博、富弼
、狄青、欧阳修等等,或文或武,皆一时人杰.此外,文学、哲学以及科技方面,柳永、宋庠、梅尧臣、苏洵、蔡襄、周敦颐、二程兄弟、沈括、毕开等等,皆是生活
于宋仁宗时代,真可用"灿若群星"来形容这一时期的各类人才.
  历史的真实,总出现"好人无好报"的现象.宋仁宗如此一个仁君,在位四十二年,竟然一个儿子也没有.继承人问题是帝国最最重要的事务,在大臣韩琦、司马光
等人的坚持下,宋仁宋只能立其堂兄濮安懿王的儿子赵宗实为太子,改名赵曙.转年,公元1064年,宋仁宋病死,其堂侄赵曙即位,是为宋英宗.
  宋英宗身体很差,精神上也有遗传毛病,他在位最重要的政治事件是类似明朝"大礼仪之争",即英宗想把他死去的生父濮安懿王也升格为"皇帝",朝臣们为此大
打出嘴,争执不休.最后,宋英宗还是未敢追尊其生父为"皇帝",只是把老爸的坟园称为"陵".比起明朝嘉靖皇帝为此事杖死十来位大臣的王八蛋行为,宋英宗要仁义
得多.英宗皇帝仅在位四年即病死,其长子颍王赵顼继位,是位宋神宗.
  此时,宋朝的国力已大不如前,方方面面都呈江河日下之态.首先,宋朝对"士人"太好,"恩赏"太厚,整个官僚机构臃肿得不行.宋朝帝王仍比较"厚道",从来不怎
么想"消肿"机构,总是慷慨地赠予大臣金银珠宝,"班仅庶僚,非有殊迹,亦被横赐."到宋真宗咸平年间,已经有具体数字,天下"冗吏"多达十九万五千余人,而且,那
些带有"使相节度"荣衔的大官,光薪俸支出就大的惊人.以三班院为例(供奉官,左殿直,右殿直),宋初只有官吏僚员300人,宋真宗时已有四千多,宋仁宗时已经过
万.宋仁宗统治时代,开科取士,进士加诸科就近一万人.这一万人看似数字不大,但都是官员之选,而宋朝一般官员的薪俸都可让诸朝士人眼红.不仅如此,还有那些
皇族、外戚、功臣等等的后代,在"恩萌法"的庇佑下,一大群人生下来就有"级别",有"级别"就要有俸禄,这帮人有钱有闲有精神,更有时间"制造"人,呈几何级数上
升.不讲皇族,仅以大臣王旦为例,"王旦卒,录其子弟、侄、外孙、门客,从授官者数十人.诸子除服,又各进一官."宋仁宗自己生不出儿子,皇亲国戚们的生殖力却
一个胜似一个.即使皇帝驾崩,"遗赐大臣各值百余万","厚道"得太过份.宋代文臣武将,生活极其优裕,只要不犯"谋逆"罪,干出天大的坏事,最重的处罚就是远流偏
僻地方做小官,"过海"和"过岭"几乎就是最重的责罚."过海"指被罚至海南,"过岭"指被罚过梅岭到岭南.制度如此宽容,知识分子们又爱风花雪月,而风花雪月最费
钱.
  北宋历史上以正直著称的名臣,也都是"豪侈"的主儿.寇准在家,天天在庭院燃巨烛,耀如白昼,"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吕蒙正,是酷嗜"鸡舌汤"的大美食
家,每餐必喝此汤,当然不是冰冻鸡舌,吕家厨房一天要杀成百上千只鸡,才能供吕宰相一汤之用;宋祁大文士,天天"体验生活",夜夜拥歌妓饮美酒,无日不醉.其兄
宋庠捎话让他检点些,相劝道:"不要总这么骇人听闻地花钱吗,还记得从前我兄弟俩在州学内天天吃粗饭咽咸菜的事吗?"宋祁大笑回复:"请回禀兄长,当年寒灯苦
读,吃糠咽菜,不就是为了现在能活到这份儿上吗!"翰林学士蒲宗孟"性犹侈",其家每天吃饭最少要十只猪十只羊,消耗三百只巨烛用以照明.就连洗脸洗脚洗屁股
这样的小事,蒲夫子都有"小洗面、大洗面、小濯足、大濯足、小大澡浴之别.每用婢子数人,一浴至汤五斛.(其)他奉养率称是."连苏东坡都写信劝他要"慈俭".
这位蒲爷还有个故事很出名,一次,他接见一位一百多岁老道人,问对方养生之法.老道说,要清心寡欲,戒酒,戒色,戒贪,戒纵乐.蒲学生低头想了想,说:"如果这样,
即使活上一千岁,又有屁用!"――上述例子,举的还都是世人眼中的"好人",有德有功的大臣,可以想见,贪官污吏的好日子,肯定会更加耸人听闻.
  除支撑一个巨大的官僚机构外,北宋还要供养一支无比庞大的军队.宋太祖赵匡胤时,精练禁军,为宋朝军队精锐,人数只有二十万不到.宋太宗时,禁军已有三
十五万,宋真宗时,数目又达四十三万.到了宋仁宗时期,禁军数目竟达八十三万.所以,《水浒传》虽内容百分之九十为虚构,但豹子头林冲"八十万禁军教头",绝非
虚拟,宋仁宗时期确实已经有八十多万禁军.除此以外,加上厢兵等其他正规军和"后备役",仁宗皇帝时期宋朝就有近一百三十万的兵要靠国家养活,政府岁入的五
分之四都要做军费支出.西夏战事起,宋朝禁军虽多,但昔日的英雄们早已老死、病死,仁宗一朝的禁军都是花架式,特别是京城禁兵,鲜衣骏马,只知领取俸禄,连出
操等简单操练都极其罕有.更过份的是,这些人每月关领俸粮,自己都扛不动,要雇挑夫帮他们扛.这样的士兵,派到西北与虎狼一般的党项人对阵,后果不说就可明
白.花费巨亿,宋朝养就了这么多"造粪机器".
  所以,到了宋英宗时代,宋太祖、宋太宗时期数目"骇人耳目"的封桩库、左藏库等昔日金帛山积的国库,完全空空如也,连耗子都不见一只.以宋英宗治平二年
为例,这一年宋朝岁入虽达一亿一千六百一十三万之巨,官费、军费等支出却达一亿二千零三十四万,已经是入不敷出了.宋朝对盐、茶、矿产皆实行"官卖"的垄断
制度,商税极高(甚至达百分之五十以上),收入不可谓不厚.但开源而不节流,任凭是哪个人当家作主也禁不住这么糟蹋,最终使国力一步一步走向匮乏. 自宋真
宗开始,宋朝上层其实早已注意到日用渐亏的事实,不少大臣都上书言事,想出各种各样的主张和"方案"――真宗朝王禹 言"五事",仁宗朝宋祁提出"三冗三费"问
题,范仲淹"庆历新政",文彦博要求"省兵",甚至当时刚刚中进士不久年方二十出头的王安石也上过"万言书",司马光也上"三札",大都是讲开源节流,减冗兵,裁冗
吏,抑兼并,细理财,起起落落,最终也没有收到任何明显的实效.
  宋神宗继位没几天,向主管财政的三司使韩绛问起"国用",才知道国库中什么都没有,"百年之积,惟存空簿",只乘下档案文件一般的帐本了.血气方刚正年青的
神宗皇帝想富国强民打胜仗,一听没钱,立感泄气,所以,有病乱投医,谁能给政府弄来白花花的银子,谁肯定会得到重用.
  至此,王安石终于登上了中国历史的大舞台.
  ――吊起来卖的青年王安石
  "安石不出,奈苍生何!"这句话,本来是讲东晋宰相谢安的,谢安,字安石.当时这位谢公也是吊起来卖,就是不出来做官祸害老百姓,于是当时人士都叹惋.王安
石年青时,也是如此,可叹的是,"安石一出,苍生奈何!" 王安石,临川人(今江西抚州),"好读书,善属文",是个学问大家,这一点今人古人皆无异议."唐宋八大家"
之一的曾巩阅读他的文章后很佩服,拿给大文学家欧阳修看,"(欧阳)修为之延誉,擢进士上第,授淮南判官."可见,曾巩、欧阳修两位大家,对王安石皆有荐拔之
恩.依宋朝官制,王安石干满判官的一届,就可以上呈文表"求试馆职",但王安石一反常态,不削尖脑袋往中央钻,反而去鄞县当知县."起隄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
为地方干了不少好事,广为人所赞.朝中大臣文彦博很欣赏王安石这种安于基层的作风,就要把他破格调入中央,岂料小王仍然"不就".欧阳修大异,深觉此种人才不
可多得,推荐王安石当谏官,小王又以祖母年高为由推辞.好家伙,小伙安心基层,专心本职,又一心孝养,欧阳修感动坏了,在朝中不停赞扬这位"又红又专"的好干部
,并要给他安排俸水丰厚的"群牧判官",王安石照样推却,只求外补.无奈,朝廷委任他为常州知州.知州任上,王安石又得与大儒周敦颐(写《爱莲说》那位爷)相
知,声誉日隆.
  宋仁宗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王安石终于入京,为三司度支判官(财政部高级官员)."先是,馆阁之命屡下,安石辄辞不起,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恨不识其
面.朝廷每欲授之美官,唯患其不就也."所以,王安石入朝的消息传来,"闻者莫不喜悦,"都以为有大能人来力挽狂澜.
  吊起来卖了这么久,王安石上任伊始,也要弄他三把火,首上《万言书》,其大意即"因天下之力以失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时兮命兮,恰值宋仁
宗末年,暮气已重,"览而置之",没怎么拿王安石的建议当回事.
  历史、机遇,君臣际会,有时也只是因为某件不足为人道的小事所改变.宋仁宗之所以不"待见"王安石,是因一件小事对他产生成见:一天,宋仁宗见与诸大臣在
御花园边赏花边钓鱼边宴饮,宦者们把鱼食用金碟装盛,各置于矮几之上,王安石信手拈来,竟把一大碟鱼食吃个精光.宋仁宗看见眼里,当时也没说什么.转天见辅
臣,他讲出自己对王安石的看法:"王安石,乃一奸诈人也,假使他误食钓饵一粒,也就算了.此人竟能把鱼食吃尽,太不近人情,做作得过份."正基于对他为人的鄙视,
宋仁宗憎人而恶其文,对他的主张自然不看重(此事见于《邵氏见闻录》,非正史所记,但作者邵伯温是宋朝大儒邵雍之子,记载非常可信).
  王安石见"三把火"没烧着,悻悻之余又与当政大臣多不和,又恰巧赶上其母病死,便以母丧为名去职.
  英宗在位四年,"(王)安石被召未尝起."有了一次京城之行,王安石深知吊起来卖的重要性,时机不到,再不肯轻易露头.
  其实,宋仁宗认为王安石吃光鱼食是做秀,也未必.王安石不爱洗澡,不喜穿新衣,吃饭即使是一大桌子菜,他只吃离自己手边最近的那一碟.著书用心之时,更时
常心无旁鹜,有一次写东西,王安石边吃边写,手中东西吃完他也不觉,仍旧一口一口干啃,把自己指头嚼得血乎流烂也不自知.
  人与人关系很微妙,估计宋仁宗看见王安石就感觉不好.对于仁宗皇帝,王安石也心怀愤恨,在其日记中对这位先帝大加鄙薄,总以之比为汉武帝.
  宋神宗当颖王时,韩维在他手下任记室(秘书长或办公室主任),只要宋神宗夸他见解好,韩维必称:"这不是我本人的见解,是我朋友王安石的主张".年长时久
,宋神宗耳朵起了茧,对"王安石"这个名字熟得不能再熟,"由是想见其为人".
  继位之后,求才若渴的宋神宗马上下诏召王安石入京为官,"不至".
  宋神宗也有些惶惘,问大臣曾公亮:"王安石闻名先朝,屡召不至,有人却讲他这样做是大不敬.现在朕下诏召他,又推辞不至,是真有病吗,还是有所要托呢?"曾
公亮马上回言:"王安石确是辅相之才,必不欺罔!"其实,当时韩琦为宰相,曾公亮与之不和,想调入王安石这个"新锐",借机挤兑韩琦.
  于是,宋神宗下诏任王安石为翰林学士,"众谓(王)安石必辞,及诏至,即起视事."知道好机会终于寻到,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王安石不是真隐士,自然应召.
  韩琦三朝良臣,知道有人一直背后议论自己专权,力辞宰相出朝,以司徒兼侍中出判相州.宋神宗对力拥自己登位的韩琦既尊重又感激,临别泣问:"卿去谁可属
国者,王安石何如?"韩琦有知人之明,回答说:"王安石当翰林学士则有余,处辅弼(宰相重臣)之地则不可."宋神宗"不答".
  王安石虽答应入朝,也不是一朝猴急,嗷地一声恨不能坐火箭入京.他慢慢悠悠,七个月之后才赴职.此次他之所以心中有根,因为他儿子王雱居于汴京,总爱往
大臣韩维家窜门.韩维向王雱转达宋神宗求贤若渴之意,王雱又转父王安石,老王这才"有备而来".
  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夏,宋神宗终于见到了他慕名已久的王大才子.
  君臣一见面,宋神宗就向王安石请教"为治所先",即施行的大原则.王安石回禀:"择术为先".宋神宗点头.又问:"唐太宗怎么样?"王安石又答:"圣上您当以尧舜
那样的古代圣君为榜样,干吗要当唐太宗."几句话下来,宋神宗非常满意.然后,君臣二人又就"小人"、"君子"相互研讨了半天,气味相投,相谈甚惬. 当年岁末,诸
臣廷议,王安石发表自己见解:"国用不足的原因,是朝廷未得善于理财的人才!"
  与王安石私交不错的大臣司马光驳斥道:"天下安有此理!天地所生财货百物,不在民,则在官,如凭空增设法规夺利于民,其害甚于加赋重敛."
  于是,两人在廷上争执不已,"变法派"与"保守派"之争,已见端倪.
  转年开春(公元1069年),宋神宗以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副宰相).为了使自己的主张畅行无阻,老谋深算的王安石建议宋神宗新设一个"制置三司条例司",这
一新机构"掌经划邦计,议变旧法,以通天下之利."这样一来,施行新法的大权皆掌于已手,王安石又推荐一直力赞已议的泉州人吕惠卿为助手,"事无大小,必与(吕
)惠卿谋之.凡所建章奏,多(吕)惠卿笔也."同时,章惇、曾布等人也大受重用.这三个人,事后证明,没一个是善茬.
  任用王安石之前,宋神宗曾向侍读学士孙固征求意见.孙固说:"王安石很有文才,当翰林学士一定称职.但是,如果当宰相,应选气度弘量之人.王安石狷狭不容
人,非为佳选.陛下若择相,司马光、韩维皆可充其任."宋神宗不以为然.
  不久,召见王安石,神宗还做老好人,说:"别人都不理解爱卿你的为人,总讲你只知经术学问,不晓世务."
  王安石也不客气,勃然道:"胸中有经术才可以经纶世务!为臣我恨时俗浅薄,变风俗,立法度,正是当今之急!"
  ――王安石大行"新法"
  王安石推行"新法"的前夜,宋朝廷堂之上确实是暮气沉沉的景象,执政大臣分别是宰相曾公亮、富弼以及副相唐介和赵抃等人,即被当时人戏谓的"生、老、病
、死、苦"诸人."生",当然是指王安石.宋神宗新锐之君,自然看着这帮"老成持重"的官员不顺心,与王安石一拍即和. 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八月,宋廷下诏在
淮、浙、江、湖六路,实行均输法.均输法主要针对当时税收制度的弊病.想抑制富商大贾的收入,其主要内容为:增设发运使官,负责东南六路的赋入情况.大凡榷
买、税敛、上供物品,可根据实际情况,"徙贵就近,用近易远".发运使还可以根据汴京库存的实际情况,"从便变易蓄买",存储物品以备需要.如此,即可达到"稍收
轻重敛散之权"的作用,最终目的在于国家财政丰盈,民用不匮.
  对"均输法",大臣刘琦、苏辙等人马上表示明确的反对,认为此法太苛,"渔夺商人毫末之利",其实汉代桑弘羊早已做过此事,当然有敛财的功能,毕竟法术不正
,给老百姓以朝廷"唯利是嗜"的坏印象.不久,苏辙等为此辞官而去.
  当年十月,王安石又推出青苗法.青苗法,实际上唐代宗时代已经有此名制,"税青苗钱以给百官俸".宋代的陕西转运使李参因为"部多戌兵,苦食少,令民自度麦
粟之赢余,先贷以钱,俟麦粟熟输之官,号青苗钱.经数年,廪有余粮",但仁宗时已经置行不用,惟恐此法用久生弊.王安石青苗法,在夏秋未熟之时,借钱给农民,以酌
中粮价折合,收获庄稼后加息十分之二还粮或者还钱,每年夏秋两次,随两税交纳官家.实际上,越穷的民户,借额越少,而有田有地的人家借额反多,为此,又辅以"抑
配"等方法,下死规定,强迫借贷交息.
  此法一出,司马光大力反对,他指出其中的弊病:闾里刁蛮富民借钱给穷人收利息,还能蚕食穷困之人,何况以国家的名义依仗法令之名强要人借钱,此举太过份
.大文豪苏轼也上书,指责制置三司条例司本身的创建就是床上架屋,致使"民实惊疑"、"吏皆惶恐",青苗法完全是"亏官害民"之举.(苏大学士反对新法不遗余力,
常常作诗讥讽,也得罪不少人,"乌台诗案",老苏被人告发,御史弹劾,险些掉脑袋.多亏曹太后相救,神宗本人宽厚,苏轼才免挨一刀.宋朝御史台建筑是黑色,故称"
乌台",乌台诗案,即由此得名).反应最强烈的当属外出作官的老宰相韩琦,他一一罗列青苗法之弊,有理有据.
  别人的话可以不听,韩琦三朝重臣,宋神宗非常犹豫:"朕始谓青苗法可以利民,怎料到会糟到这个地步!"
  王安石嗅出当时政治气氛有不利于自己的味道,非常愤恨,在朝廷上怒言:"臣论此事已十数万言,陛下尚不能无疑,天下还有何事可为!"转天,王安石就称病不
出,以"撂挑子"来施以颜色.
  一心想富国强兵的宋神宗权衡再三,把王安石叫到宫内,推心置腹:"青苗法,朕确实为众论所惑,犹豫不决.寒食假中,静思此事,一无所害."有了宋神宗明确表
态,王安石信心大增,更加卖力推行"新法".
  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年底,王安石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式拜相,这也标志着他"变法"高潮的来临.此后,他接连推出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条约以
及保甲法,并对天下兵制进行了大手笔的改革.
  熙宁三年王安石任相初始,便在全国颁行"保甲法",规定乡村民户以十户为"一保",五十户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由其中"有财有才"之人充当保长、
大保长和都保正,负有巡夜、练武、捕盗的职责.同保内有人犯罪,知而不告者以连坐罪论处.保甲法的实施,使宋朝一下子多出近七百万的"民兵",此法对于民间治
安确实起到一定成效.
  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年底,宋朝频行免役法.原来衙前等各种差役,民户可不再亲自服役,改由向政府交钱,由政府再用钱雇人服役.原来本不负担差役的官
户、女户、寺观、未成丁等户,也要按规定交纳半数费用,称为"助役钱",此举,确实让国库的银子增数不少.
  转年,又推出市易法.宋廷在汴京设立市易务,以一百万贯作本钱,开始对商业贸易实行"宏观调控":根据市场行情,市易务评估价格,向商人买卖货物;市易务
向商人行贷,以其产业作抵押,年息二分;
  同年,"方田均税条约"也出台:规定每年秋天由县官丈量土地,详细记录土地的肥瘠质色,分成数等,按等级交纳税金.此举倒是查出大量隐漏未登籍的土地,增
收不少税钱.
  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宋廷又颁行保马法,目的是"省国费而养马于民".宋朝以及先前诸朝,皆是由国家专门的牧监养马,王安石等人认为这种公家养马太
浪费田地,于是想出保马法.保马法先在京东等五路施行,义勇保甲愿意养马的人,每户可给一匹饲养,家产多者可以给两匹.如果出现马匹死亡或生病,保主及保社
要赔偿.明朝洪武年以后,也曾实行过此法.大儒王夫之对于保马法之弊感受最深:
  愚民贪母马之小利于目前,幸牧地之免征于后世,贸贸然而任之.迨其子孙贫弱,种马死,牧地徒,闲岁纳马,马不能良,则折价以输,一马之值,至二十五金,金积
于阉寺,而国无一马,户有此役,则贫饿流亡、求免而不得,皆保马倡之也.夫马,非其地弗良,非其人弗能牧也.水旱则困于刍粟,寒暑则死于疾疫.唯官有牧苑,而群
聚以恣其游息;官有牧人,而因时以蠲其疾;官有牧资,而水旱不穷于饲;则一虚一盈,孳产自倍.自成周以迄于唐,皆此制也.汉、唐车骑之盛,用捍边陲,而不忧其
匮,柰何以诱愚民而使陷于死亡哉?行此法者,曾不念此为王安石之虐政,徒以殃民而无益于国马,相踵以行,祸延无已,故曰害最烈也.
  看似养马于民,其实最后皆流于虚诞.养马这种大规模、高专业的技术,其实只有国家才有能力承担.如同现在的军事科技开发,如果把导弹、特殊钢以及制导
坦克摊发到各个民营小厂去"研制",结果肯定是笑话.
  此外,王安石等人还对宋廷兵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首先,减兵并营,把全国的五百四十五营合为三百五十五营,裁减各地服杂役的厢兵,使全国总兵力从英
宗皇帝时的一百 二十多万减至八十万.如此,省却了大量军费开支;其次,置将练兵.下令京东武卫等六十二指挥辖下禁军,分隶诸路,派主兵官进行分部训练,并允
许各地将官自专军政,当地州县不准干预.这一点最"进步",因为宋太祖开国以来严禁兵将专权.当然,此举大使"友邦"辽国生疑,因为河北三十七将,"各专军政,州
郡不得关预,声言出征,深为可疑之行"(韩琦).
  王安石变法,宋神宗背后支持,"自是四方争言农田之利,古陂废堰,悉务兴复.又令民封状增价以买坊场,又增茶监之额,又设措置河北氽便司,广积粮谷于临流
州县,以备馈运.由是赋敛愈重,而天下骚然矣."一开始对王安石攻击最强烈的,当使御史中丞吕诲,他上疏抗言:"大奸似忠,大诈似信,(王)安石外示朴野,中藏巧
诈,骄蹇惘上,阴贼害物……究(王)安石之迹,固无远略,唯务改作,之异于人,徒文言而饰非,将惘上而欺下.……误天下苍生,必斯人也!"范仲淹之子范纯仁也表
示:"小人之言(王安石之计).听之若可采,行之必有累.盖知小忘大,贪近昧远."司马光对王安石的评价较为"公允":"人言(王)安石奸邪,则毁之太过,(他)但
不晓事,又执拗耳".由于司马光与王安石关系不错,便反复再三写信相劝,王安石我行我素,还弄出封《答司马谏议书》(中学课本有此文).
  宋神宗用王安石行"新法",代价不可谓不大,御史刘述、刘琦、程颢、刘挚、谏官范纯仁、李常、孙愈等诸多朝臣,相继因不纳忠言而去职.最后,欧阳修、富
弼、文彦博,包括荐用他的曾公亮,都被王安石挤兑出朝."于是,吕公著、韩维、(王)安石藉以立声誉者也;欧阳修、文彦博,荐已者也;富弼、韩琦,用为侍从
者也;司马光、范镇,交友之善者也――悉排斥不遗力."王安石人品,由此也可见一斑.
  有宋神宗撑腰,王安石行为举止也非常牛逼.一次,上元夜,王安石从神宗皇驾,乘马直入宣德门."卫士诃止之,策其马",人臣再牛,毕竟是人臣,乘马入皇宫,太
有违礼制.王安石大怒,上表要神宗皇帝"逮治"卫士.御史蔡确等人认为卫士之举是尽职尽责,不应获罪,但宋神宗"卒卫仗卫士,斥内侍",王安石依旧气势汹汹,认为
责罚太轻.
  新法既行,天下喧攘.特别不利于王安石的是,数年大旱,恰值新法施行的几年.当然,王安石是"唯物论者",认定"天变不足惧",三年自然灾害吗.但宋神宗与当
时士大夫没有他思想那么"进步",暗忖变法是否是触犯了"天怒",才以此示警于人.富弼的女婿冯京入为参知政事,竭力反对新法.地方官员也纷纷上疏反对,兴州司
法参军郑侠上呈《流民图》,以图解方式谏劝神宗皇帝收回新法.同时,王安石私人小圈子内部也开始内斗,其助手曾布、吕惠卿二人争权夺利,打得你死我活.曹太
后和高太后也流泪劝神宗收手,认定"王安石变法乱天下".
  面对蝗旱涝灾,宋神宗自己也下《罪已诏》.
  在此情势下,王安石自己求去,于是,1074年夏,神宗下诏让王安石"出知江宁府","安心休息".王安石恹恹离京,过江后与随官饮酒消愁,发现有人已事先在要摆
酒的赏心亭墙上写诗一首:"青苗免役两妨农,天下嗷嗷怨相公.唯有蝗虫倍感德,又随钧旆过江东."老王大怒,查了半天也没找到作者.
  已离朝四年的司马光听闻朝廷有废法之议,兴奋莫名,激动得涕泪横流,又上书指斥"新法"之弊:第一,青苗之法,人民负债,官无所得.第二,免役敛钱,养浮浪子
弟.第三,置市易司,与小民争利.第四,熙河开边,得小失大.第五,保甲扰民,不得休息.第六,水利大兴,劳民伤财.
  宋神宗毕竟反复,不久,他又召王安石入朝.
  但是,此次入京,形势对王安石已经大大不利.入京途中,夜泊瓜洲,老王做了那首脍灸人口的诗:"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
照我还."与其说是心怀喜悦,毋宁说洋溢着淡淡哀愁.黑色不祥的预感,已萦绕于王安石心头.想当初,"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那种刚刚大权在手的牛
逼惬意,一扫而尽.
  不仅王安石的变法班子内部形同水火,宋神宗对新法也逐渐产生怀疑,再无先前雷厉风行的态度.为此,王安石也哀叹:"天下事如同煮粥,烧一把火,又泼一大勺
冷水,怎又能把粥煮熟呢?"
  王安石心灰意冷之际,仍旧在那里死撑.但是,熙宁八年十一月,天上慧星出现.古人迷信,不象现在人知道科学,个个仰着脖子看"天文奇观".慧星出现,在古代
不是死皇帝就是大祸事出现,上层下层都骇怕.特别是两个老太太,曹太后与高太后,更是吓得不得了,天天哭劝神宗皇帝再不能用王安石.曹太后是神宗奶奶辈,高
太后是神宗亲妈,两个人的话,极有份量.王安石呢,仍旧认为天文之变有灾的说法是上下傅会,神宗皇帝心里可害怕,认定"天变不敢不惧",并下诏命群臣可直言朝
政阙失.所以,当年的大扫帚星,是王安石最终失意离朝的最关键因素.
  当然,王安石后来仍旧反复几次,表演"因病不能视事",但凡事用多了也不管用.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底,王安石自请罢相归田.神宗皇帝最后也顺坡下
,下诏让王安石出判江宁府.此次出京,于老王来讲也是永别,他再没机会回到汴京.
  王安石离朝,实际上也就标志着他"变法"的失败.公元1085年,宋神宗崩,其子赵煦继位,年仅十岁,是为宋哲宗,真正掌权的是其祖母高太后.高太后马上召回司
马光. 中国政治家自古以来都是矫枉过正,有"司马牛"之称的司马光其实在偏执方面比王安石好不到哪里去,他一执政,便尽废新法,连同免役法、青苗法这两项利
大于弊、初见成效的条例也一并废除,史称"元佑更化"(宋哲宗年号"元佑"),由此,也揭开宋朝党争的大幕.
  公元1086年五月,王安石病逝.年底,尽废新法的司马光也病逝.
  北宋灭亡后,逃到江南的宋高宗最恨王安石,认为他误导宋神宗,尽乱天下,并派人编《神宗实录》二百卷,对王安石"盖棺定论",认定此人是"万世罪人".特别
是王安石那几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是法,人言不足怕"三语,最为正统封建士大夫所诟病.
  当然,从南宋的陆九渊到清朝的龚自珍,也有不少人认为王安石"英特高迈,不屑于流俗,"对他予以很高的评价.(特别是诸朝王安石的江西老乡们,对王安石都
赞不绝口).到了二十世纪,"孙大炮"和他的国民政府对王安石敬崇有加,而后的新文化运动干将们更认为王安石是"社会主义先行者",其实,他们都是看中了"摧抑
兼并、均济贫乏"这一王安石"思想内核",反而对老王当时对宋朝社会、政治、经济造成的混乱而忽略不计.
  其实,每一种理论都是这样,当时有利,后世未必;当时多弊,后世有利.就看后人们如何对这一理论进行"乔装打扮"了,当然,这种打扮皆可假"去芜存精"之名
行之.每个时代的大哲大儒,如果想震唬世人,要不就自立门庭,要不就大肆为古人翻案,以博取眼球注意力,思及此,我们就可以更加冷静地站在当时当地去评价某
个历史人物.
  其实,明朝大哲学家李贽之语对王安石的评价最为中允:"(王)安石欲益反损,使(宋)神宗大有为之志,反成纷更不振之弊.此胡为者哉?是非生财之罪,(乃
)不知所以生财之罪也!"(《富国名臣总论》)
  ――宋神宗末年对西夏的两次大败
  "新法"受阻,王安石罢相,神宗失去精神寄托,转而去搞官制方面的"改革",即后世所谓"元丰改制",此举收效不是很大,无非是例常的裁冗减员而已,但对军兵
保甲制度的改革"深化"了许多,对不从者施以重法. 王安石变法之初,王韶向朝廷呈《平戎策》,表示"欲取西夏,当先复河(今甘肃临夏)湟(今青海乐都)"如此
,则可使西夏腹背受敌.同时,河湟地区吐蕃诸部不相统属,如果宋朝不攻,日后为西夏所得,更会成为大患.王安石当然赞成此计,于是,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宋
廷派王韶招抚吐蕃诸部,又打又拉,竟也能在熙河地区拓地一千多里,招抚吐蕃各部三十余万,这就是所谓的"熙河开边".当时,吐蕃大头领唃厮啰已经病死(公元10
65年死),其子董毡继位(后世称这一血系的吐蕃政权皆为唃厮啰政权).董毡继位后,仍旧保持与宋朝的友好关系,联宋抗夏,并曾在熙宁三年助宋攻夏,解了宋朝
的环庆之围.王韶到任后,接连把熙(今甘肃临洮)、河(今甘肃东乡)、洮(今甘肃临潭)等地占领,实际上是侵蚀了唃厮啰政权原来控制的地盘和部落.国际关
系一向以利益为先,董毡就倒向西夏一边,与西夏结姻,并在河州杀宋将景思.董毡的侄子木征也率其部落犯攻河州,不过,王韶出奇兵,大败吐蕃军,并生俘木征送入
汴京.毕竟宋与吐蕃昔日是老朋友,宋神宗招降木征,赐名赵思忠,并委任为官.熙宁十年,董毡又派人与宋朝恢复关系,但是,相较从前,双方都内心不大舒服.所以,
熙河开边,从长远角度看,失大于得,北宋削弱了吐蕃的唃厮啰政权,自已又不能在当地实行长期稳固的统治,实际上倒是帮了西夏(后来是金朝)的大忙.
  西夏方面,元昊死后,其幼子谅诈(夏毅宗)继位,实际统治权在其舅没藏讹庞手中.后来,没藏太后淫荡无度,为其面首李宗贵所杀.没藏讹庞为巩固权力,又把
女儿嫁给谅诈为皇后,既是国舅、国丈又是国相,"诛杀由已,臣民咸畏之".谅祚成人后,对老丈人很不满.往来之间,谅祚又和没藏讹庞的儿媳梁氏暗渡陈仓,这位国
相很恼怒儿婿(外甥)给自己亲儿子戴绿帽,杀心顿起.梁氏慌忙通知谅祚,这位少年皇帝抢先一步,杀掉没藏讹庞一家(连同他自己的没藏皇后),终于亲政,立梁
氏为皇后.谅祚执政后,一面大力推行汉化(改用李唐赐姓"李"),一面整顿军务,对宋朝和吐蕃进行军事侵扰,但两方面他都没得大便宜,还失去绥州(今陕西绥德
)之地.于是,小伙子又与吐蕃盟好,向宋朝"谢罪".公元1067年(北宋治平四年),谅祚病死,时年仅二十一,庙号毅宗.这小伙一岁即位,亲政也没几年,但对西夏国
内的文治建树甚多.
  谅祚死后,其子秉常继位,年方七岁,自然又是其生母梁太后掌权.梁太后的弟弟梁乙埋为国相,梁氏宗族气焰熏天.梁太后虽为汉人,但她却废汉仪,开历史倒车
,改回元昊时的蕃仪.为建树威权,梁太后又亲自发动对宋战争,攻打秦州、环州、庆州等地.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宋将种谔率宋军深入横山要冲啰兀,大败夏
兵,并筑起啰兀城(在无定河边).见宋人如此深入国境,梁太后与其弟梁乙埋倾尽全国之力,经过血战,夺回了啰兀城.虽然取胜,西夏国内经济凋敝,梁太后只得又
与宋廷议和.
  公元1076年,小皇帝秉常已十六岁,理应亲政,但其母梁太后仍不放权.秉常喜欢汉文化,一度下令取消蕃礼改汉仪,却因梁氏的反对而作罢.公元1081年,梁太后
又幽禁了想向宋朝归河南地的儿子秉常.皇帝被困,西夏内部一时纷扰,不少部落拥兵自固.正是在此情况下,宋神宗五路伐夏,准备收复灵武.
  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七月,宋神宗以秉常被幽囚为借口,兴师问罪,发五路大军伐夏,其中,熙河经制李宪任主师,他统领熙秦七军加上吐蕃的雇佣兵共三万
出熙河;王中正领兵六万出麟州(陕西神木);种谔率九万多军队出绥德;高太后的叔父高遵裕带近九万兵出环庆;刘昌祚率五万出泾原.但是,只要知道主师李
宪与另一方面大将王中正二人皆是太监,是人就能够知道此仗不可能打赢.而且,"熙河开边"的主要人物王韶闻知朝廷兴兵,力劝不要无事生非,神宗恼怒,该帮忙的
人不帮,把王韶降职,不久,这位功臣即病死.
  宋朝打西夏,总逃不出历史的怪圈,即开始时肯定是捷报频传,往后就会有一巨坑在那里等着.李宪公公也不孬,带大军攻克兰州;王中正公公龚取宥州;种谔
克米脂;高遵裕攻取清远军;刘昌祚在磨齐隘大败梁乙埋主力夏军.至此,宋军五路捷报飞奏入京,宋神宗大喜,要诸路兵马即刻向兴州、灵州发起总攻.
  刘昌祚一部宋军很能战,率先杀入西夏国境,一路斩将夺旗,首先杀至灵州城下,但是,高遵裕暗急刘昌祚得灵州首功,严命他不要攻城,待双方合军再一起进攻.
由此,黄金机会丧失,灵州夏军做足了防御准备,又掘黄河七级渠水猛灌宋军,切断宋军补给线.水淹、缺粮、冻饿交加,攻城又死伤惨重,十万宋军,狼狈撤退时只剩
一万出头.宋将种谔的九万多人马,也因夏人的坚壁清野战术减员严重,最后只剩三万多.王中正部宋军死亡两万多.只有李宪公公所部军很小心,全军而还.至此,宋
军五路攻夏以大败告终.
  此次大败,如果宋朝君臣静心思过,休养生息,还可以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但是,宋神宗急火攻心,第二年又发动了大规模攻夏战争,结果,永乐大败,宋朝再次损
兵折将,铩羽而归.
  这次对夏战争的败事之人总共有三人,徐僖、种谔以及沈括(《梦溪笔谈》作者.) 本来,种谔和沈括(当时任延州知州)都主张在横山地区经营,种谔建议
在银州筑城,然后依次规划夏州、盐州、会州、兰州.沈括建议在夏州以西八十里筑城,此议得到宋神宗同意,派给事中徐禧等人前往指挥.
  徐禧到西北,与沈括相谈甚欢,二人最终决定先筑永乐城.这两个文人无军谋,永乐距银州故城不远,三面绝崖而无水泉,地虽险却欠缺最致命的水源.种谔表示
反对,徐禧官大,不听.并把种谔调往延州.元丰五年(公元14082年)九月,徐禧发兵民二十多万人,用十四天就筑好了永乐城,宋神宗赐名"银川寨".然后,徐禧、沈
括等人还米脂,只留800多人守卫.
  西夏闻报,深知永乐城乃咽喉要地,即刻集结二十多万步骑前来争夺.
  徐禧闻讯,留沈括守米脂,自领万余大军前往永乐城,并于城前列阵.徐禧此人,"少有气度,博览周游",熙宁初年作《治策》二十四篇呈王安石,得以跻身朝廷.
其实,徐禧是个志大才疏之人.闻夏人倾国而来,他还不信,大言道:"如敌寇多来,正是我立功名取富贵的大好机会."飞蛾扑火一般,徐禧猪颠风一样直奔永乐城.
  夏军渡永定河,大将高永能建议乘其半渡发起进攻,徐禧竟有宋襄公之仁,回答道:"你知道什么,王师不鼓不成列."说着话,徐学士竟然"执刀自率士卒拒战",亲
临最前线.想当年元昊病死,宋朝边将就曾建议要趁其国内动荡兴兵征讨,宋臣程琳也是食古不化的书生,表示"幸人之丧,非所以怀柔远人",丧失了攻败西夏的绝好
机会.
  不久,后继的夏兵越来越多,无边无沿,"将士皆有惧色".宋将曲珍建议收兵入城以避兵锋,徐禧不听.很快,双方接战,宋军的先头部队"最为骁锐,皆一当百,锦
枪锦袄,光彩耀日",但是,遇见这么多似狼一样的夏军,心中又怯,接战不久就失败,"奔入城,蹂(宋军自己)后阵".混乱之下,"夏人乘之,(宋)师大溃,死及弃甲
南奔者几半."徐禧这才慌忙入城,被夏兵团团包围.
  众多宋兵,困守愁城,食水很快用尽,"掘井不及泉",此城险是很险,平地凸起,但要钻出水来比登天还难,"士卒渴死者大半".宋军确实英勇,仍旧"扶剑拒斗".曲
珍劝徐禧趁还有些实力突围,徐禧不听;高永能劝他尽出金帛招募敢死队血拼,又不听.
  结果,一夜大雨,多处城溃,永乐城失陷,徐禧、高永能皆死于乱兵,宋军只有四将逃免.
  "(徐)禧疏旷有胆略,好谈兵,每云西北可唾手取,恨将师怯耳……素以边事自任,狂谋轻敌,猝与强虏遇,至于覆没."此次大败,宋朝损失将校二百三十人,精
兵万余,最可怜的是十多万筑城后未及回去的役夫,也皆成夏兵刀下之鬼.
  永乐之围,种谔观望不及救,"帝(神宗)冀其后效,置不问,且虞(忧)贼至,就命知延州",不久,种谔疽发背而卒,时年五十七.他是名将种士衡之子,勇敢善谋
,永乐城之败,他早已有所预见.但是,此人也是急功近利之辈,为人"诈诞",去岁宋朝五路攻夏,正是他窜掇神宗皇帝,表示"夏国无人,秉常孺子,臣往持其臂以来!"
神宗因此"壮之,决意西讨".所以,两年两大败,种谔不得辞其疚."自熙宁首开绥州,后再举西征,皆其兆谋,卒致永乐之祸.议者论(种)谔不死,边事不已."
  坐镇守卫米脂的沈括,本应率军救永乐,但听闻夏军数万奔龚绥德,危及关中,他便"先往救之,不能援永乐."加之他先前附和徐禧筑永乐城,战后,他被贬为均州
团练副使.元佑年间起复,沈括只做过光禄少卿分司这样的虚官,政治生命全然完蛋.当然,他闲居润州八年,才有时间写出《梦溪笔谈》这部巨著.虽然现在中小学
课常常见他的画像,在史传上他并不是知名之人,仅列于《宋史》列传第九十一堆文臣中沈遘的附传.
  此外,沈括人品很差.王安石在位时,沈括为访察使,回京后必盛赞良法大为便民.王安石罢归,沈括为三司使,马上向宰相吴充呈上新法的种种弊端,宋神宗"始
恶(沈)括之为人".沈括与苏轼一直是老同事,苏轼外放杭州,沈括作为两浙访察使,临行,宋神宗嘱咐他"善遇苏轼".苏轼见老朋友,非常高兴,两人亲切话旧.沈括
请苏轼把到杭州后所作诗文给自己一份"拜读",苏轼马上答应.结果,沈括在苏轼诗文中一一用朱笔评点,密呈御史台与苏轼有过节的李定,表示苏轼诗文"多讪谤"
朝廷.所以,差点要苏轼一命的"乌台诗案",实由沈括而起.永乐之役后,沈括闲废润州,又同没事人一样,对苏轼"迎谒甚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位今古无两的大
科学家沈括,畏妻如虎,常常被其妻张氏打得一脸血肉模糊,"儿女号泣".张氏病死后,大家都为沈括庆幸,殊不料,沈括受虐惯了,母老虎一死,他天天精神恍惚,还要
跳水自杀,不久,老头也郁郁而亡.可以想见,撰写《梦溪笔谈》的沈括几乎是天天捂着血脸在艰难"创作".
  宋神宗闻败讯,"涕泣悲愤,为之不食."早朝时,他又"对辅臣痛哭,莫敢仰视."确实,自熙宁开边以来,只得夏国葭芦、米脂等六个堡寨,但灵州、永乐两次大败,
宋军兵民役夫以及边境归附熟羌竟有六十万人死于争战,至于花费更是个天文数字,算也算不过来,绝对吐血赔本大买卖.
  "帝(神宗)知边臣不足任,深悔用兵,无意西伐矣."其实,宋神宗是过份有"大略 ","每愤辽人倔强,慷慨有恢复幽燕之志",假使打败西夏,他肯定还会用兵河
北同辽朝开战.所以,王安石变法,实则是神宗皇帝想积累财帛与西夏打仗而导致.变法以后,国家实力稍有积累,但天下元气已伤,又接连两次大败,实际上是陷入更
加困弊的局面.不久,西夏又来讲和,宋朝只得按数"赐"岁币,大把大把的银帛仍旧每年交给西夏以"买"和平.忧愤之下,不到三年,宋神宗即撒手人寰,年仅三十八岁
.史臣对神宗很惋惜,评价还是不错:
  帝天性孝友,其入事两宫,必侍立终日,虽寒暑不变.尝与岐、嘉二王读书东宫,侍讲王陶讲谕经史,辄相率拜之,由是中外翕然称贤.其即位也,小心谦抑,敬畏辅
相,求直言,察民隐,恤孤独,养耆老,振匮乏.不治宫室,不事游幸,历精图治,将大有为.未几,王安石入相.安石为人,悻悻自信,知祖宗志吞幽蓟、灵武,而数败兵,帝
奋然将雪数世之耻,未有所当,遂以偏见曲学起而乘之.青苗、保甲、均输、市易、水利之法既立,而天下汹汹骚动,恸哭流涕者接踵而至.帝终不觉悟,方断然废逐
元老,摈斥谏士,行之不疑.卒致祖宗之良法美意,变坏几尽.自是邪佞日进,人心日离,祸乱日起.惜哉!
  最后,再总结一下王安石为人.在个人操守方面,老王勤俭无奢欲,天天日理万机,百分百是宋朝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好干部典型.但是,"以大狱以报睚眦之怨也,
辱老成而奖游士也,喜谄谀而委腹心也,置逻卒以察诽谤也,毁先圣之遗书而崇佛老也,怨及同产兄弟(王安国,与王安石政见完全相反),子死魄丧(其子王雱先死
)而舍家为寺以丐福于浮屠也"――所有这些,均成为当时后世为正直士大夫所不齿的大把柄.
  王安石变法的悲剧,其实也是时代的悲剧.宋仁宗在位达四十二年,"解散天下而休息之",与民休息是好事,坏就坏在"解散以休息之",天下人心的松驰,对西夏
、辽国以"岁币"买和平,大输锦帛以买苟安,全国上下沉浸于一种虚假的宁静氛围中,没有让人激愤励志的精神氛围,这才是最为可怕的事情.而且,宋朝上下就怕言
兵,成为忌讳.假如钓鱼岛哪天和宋朝一样也成为讳言之事,天下事已经可知.
  宋神宗继位,天天为国贫而忧心忡忡,"故以召(王)安石聚敛之谋,而敝天下",弄得天下骚然,富国的目的也没有真正达到.
  宋神宗、王安石君臣的富国强国之计,说白了只是"聚财"二字,以为有钱有粮就可以无敌于天下,完全忽视了精神层面上的作用.美国最有钱,越南、格林纳达
以至于现在的伊拉克,老美皆灰头灰脸.五十年代的中国很穷,朝鲜战争,也能凭气凌势用简单的武器把美国与西方联军打得心服口服.至于中国历史上的"经验",更
是不胜枚举:汉高祖刘邦小亭长出身,身无余粮,一变而帝万邦.秦朝有六国积储,敛九州赋财于关中,一宵瓦解;南宋朝的开国者刘裕,内忧外患,只以三吴一地财力
,破后秦,杀慕容超,吓得北魏也屏息蹑足;安禄山得势,拥长安,据险关,金银山积,唐肃宗地处僻远灵武,仍旧最终复国――由引观之,宋朝之患,"实不在贫也".宋
神宗之时,如果守先朝之小康,增强国民的忧患意识,不急于求成,不贪图小利,不打肿脸充胖子,积累二十年,西进北讨,大可以一举成功.
  西夏方面,夏惠宗秉常虽象征性地得以复位,梁乙埋又把自己女儿给这位倒霉皇帝当皇后.梁乙埋不久病死,其子梁乙俌又袭封国相.同年,梁太后也病死,但朝
权仍在梁氏宗族手里.转年,夏惠宗秉常郁郁而亡,其子乾顺被扶上帝座,又是一个三岁的娃娃,是为夏崇宗,又是一个新出炉的梁太后主政(梁乙埋之女).
  王安石晚年落寞,但诗词雅丽,清新脱俗.仔细读之,总有森然幽冷之气,现摘其小诗小词各一首,以展示其当时心境.
  其一(诗):
  荒凉烟雨助人悲,染湿衣襟不自知.除却春风沙际绿,一如送女过江时.
  其二(词):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小怜初上瑟琶,晓来思绕天涯,不管通堂朱户,春风自在杨家.
  余生也晚,智也愚,行也鲁,读书趣味也"形而下".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中学时代,我就是个"思想复杂"的不良青少年,时不时不留痕迹、以高手艺匠人手段偷偷
撬开我哲学教授老爸一只锁扃密实的大书箱,十二万分沉迷地一本又一本偷看全套的缮本《绣像金瓶梅》,自此,幼小的心灵中,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翻天覆地的
变化.灰之又灰之余,再看别人推荐的四大名著―――-《红楼梦》不过是一本铺陈华丽的爱情科普读物,《三国演义》不过是评书艺人羡慕帝王将相的瞎编集成,
《水浒传》也就是造反贼寇的漫画文字版,《 西游记》吗,更不过是一本宣扬因果报应的佛经故事摘编——它们在《金瓶梅》这本细腻入微刻画"吾国吾民"社会
、人生、心理、生活的巨著面是那么渺小和幼稚.
  万分钦服之余,在下渐渐衍生出一种对"淫词艳书"的嗜好,不仅能对李渔的《肉薄团》那样夸夸其谈的"注水猪肉"持有公正、深刻的批判态度,也可以因某些
类似"软玉温香抱满怀"的高妙描写而情不自抑.特别是看到诸如元好问大诗人"何日重解香罗带,细看春风玉一围"的神来之笔,常常浮想联翩,夜不能寐,拍案叫绝.
大学四年,研究生三年,虽然专业一直是英美语言文学什么的,但在下总是对我天朝数千年来的精绝风月作品独加青睐,套用当时女朋友的一句话,是"满脑子龌龊的
《风流锦阵》,一肚子下流的《玉台新咏》"——无论如何,青春时代荷尔蒙的小火苗子一直嗖嗖乱窜,几乎都化作"研读"风月的动力,虽无"行万里花路",却也读"
万卷黄书",按图索骥,按求人,钻图书馆找收藏家,良莠不分,文白不弃,几乎把唐、宋、元、明、清以来的"禁毁文学"读个遍,当时如果有这一科目的博士后招生,
本人肯定能弄个博导当当(青年才俊啊,呵呵).
  由于当时花特多时间专注于明、清以来的禁毁小说和如《玉台新咏》等主要的艳诗集,对于什么辽、金等等这些马上民族的"思想糟粕"就不大留意,以为那些
哥们姐们只知道黄金白银杯盏罗列,饮羊羔儿美酒,跳草原大转圈舞什么的.记得曾经匆匆浏览过一首《十香词》,写女人身上各个部位的十种香气,言语简约、素
净,暗蕴淫靡,仓促印象中是哪位晚明的无聊文人逛完青楼后的感怀,当时殊不为意.
  一日,忽然翻开辽朝文人王鼎撰写的《焚椒录》,才知《十香词》的作者乃辽朝鼎鼎大名的懿德皇后萧观音,不禁好奇之余大惊失色:竟然有契丹女人在一千多
年前能用如此流利、婉约而又深富文学寓意的汉语词汇写出这样的好诗,不能不让人击节叹赏!
  青丝七尺长,挽作内家装.不知眠枕上,倍觉绿云香.
  红绡一幅强,轻阑白玉光.试开胸探取,尤比颤酥香.
  芙蓉失新艳,莲花落故妆.两般总堪比,可似粉腮香.
  蝤蛴哪足并,长须学凤凰.昨夜欢臂上,应惹领边香.
  和羹好滋味,送语出宫商.定知郎口内,含有暧甘香.
  非关兼酒气,不是口脂芳.却疑花解语,风送过来香.
  既摘上林蕊,还亲御苑桑.归来便携手,纤纤春笋香.
  风靴抛含缝,罗袜卸轻霜.谁将暧白玉,雕出软钩香.
  解带色已战,触手心愈忙.那识罗裙内,消魂别有香.
  咳唾千花酿,肌肤百和装.无非瞰沉水,生得满身香.
  细细咀嚼,婉约风流,无雕砌,多逸思,虽为艳歌,不减雅致.如隔翠玉琉璃观冰玉美人,寒暑流易,遥睹朱颜,令人愁然神往.
  金漠银水逞英豪亦有契丹能赋诗
  ——漫述辽代汉诗的发展
  由于《说岳全传》、《岳家将》等评书的流行,市井坊间普通百姓对金朝并不陌生,什么金兀术、完颜阿骨打、粘罕、哈迷赤等等亦真亦虚的名字许多人能道
其详;言及辽朝,一般人想半天也就只能想起评书《杨家将》时有个萧太后,说出名字的还有一个耶律楚材(其实此位辽朝皇族后代已是由金入元的人).其实,不
仅仅是我们当代人对辽代历史知之不多,往溯至金朝末年,灭辽而起的金人对辽国历史已经常常有如堕五里云雾之惑.满肚子大学问和一脑子诗词歌赋的大才子元
好问,在当时已经大抒感叹:"呜呼,世无史氏久矣……泰和中,诏修《辽史》,书成,寻有南迁之变,简册散史,世复不见.今人语辽事,至不知起灭凡几主,下者不论也
."大概蒙古铁骑滚滚,南逃的金朝史官们已经把辽代史料丢失殆尽.蒙古兵将只知以烧杀抢奸为乐,绝大多数辽国史籍在瓦砾场中场皆成为烧烤羊肉的引火之物.即
有存留,也多是散佚不全的"历史残片".元好问时代大半知识分子连辽国有多少位君主都几乎搞不清楚,可以想像后世幸存的辽国实打实的历史资料确实很不齐全.
  辽朝是由耶律阿保机于916年创立,其称帝时号其国为大契丹(当时中原是朱温建立的梁朝(均王贞明二年).公元947年,契丹主耶律德光灭后晋,备法驾入汴
京,建国号大辽,改元大同.耶律阿保机时代,由于这些留着奇怪发型的哥们主要是以游牧方式称雄塞北,故号大契丹;占有燕元十六州之后,不少汉地纳于版图,耶
律德光也曾经穿着大袖飘飘的汉帝法服在殿堂上找过感觉,而后大辽这一国号自然就基本延袭下来.但对于漠北诸族,契丹上层仍延用"大契丹"这个威风凛凛的国
号.
  辽朝之所以自命其国为"大辽",据说是源起自辽水."传有神人乘白马,自马盂山浮土河而东,有天女驾青牛车由平地松林泛潢河而下.至木叶山,二水合流,相遇
为配偶,生八子.其后族属渐盛,分为八部."二流相交之水,也就是辽水.以"大辽"为国号,一是彰显其祖先不同凡响的神异之处,二来点出族属源流.(金国的取名也
大抵如此.其发迹处女真语为"阿禄祖",是金子的意思.其水出金沙,而名之为大金,"犹辽人以辽水名国也".) 契丹人属游牧民族,即使"发迹"后,文化水平确实也
不敢恭维.契丹人虽和中原汉人一直打交道,但其语言与大多以单言节词为主的古代汉语大相径庭.契丹语有大量的多音字节,很像现代的西欧诸国语.在其口语之
中,好多还要用现代日语中类似"训读"的方法来诵诗念文.
  辽朝流传下来的歌谣诗词,大多是以汉字形式保留下来.契丹族人最早是"刻木为契",跟"结绳记事"和"象形"差不多的原始方法.耶律阿保机立国后,才让族人
在汉族士人的帮助下创造契丹国文——契丹大字.契丹大字是在增益汉字笔划偏旁基础上创立,难懂如天书,不能普及.阿保机的弟弟迭剌又借用回鹘文,创制契丹
小字.契丹小字"数少而该贯",比较简约易学,确实还通行了不短的时间.即便如此,到了今天,国际国内懂得契丹大、小字的专家寥寥无几.现在,辽国古墓常常有出
人意料的考古发现,出土器物上也明白地刻有标志墓主人身份的字铭,但专家可识读的很少,整个句子能串通下来的几乎就没成功过.
  即便在当时,公元930年前后,契丹使臣带着两份以契丹文字书写的书信上呈给当时的五代君主后唐皇帝李嗣源,老哥们东瞧西看,翻来覆去,和满朝文武蕃汉大
臣研究半天也不知上面写了什么.所以,电视上看见那么多中外学者围着一块棺材板儿或一块石碑片,撅着屁股皱着眉,也暗中为他们叫苦,不怪他们,只怪契丹文字
太难懂了.至今,契丹大字一千多发音符号中,能识读只有不到两百个;契丹小字约五百个发音符号,可识读的也只有一百六十多.与之相比,西夏文化几乎被蒙古人
完全灭绝,但存世有不少西夏文与汉文双文的石碑和铭刻,甚至敦煌藏书中还有西夏文、汉文双解字典(现存俄国).至于契丹文,则根本找不到任何成文成制的依
据.据2004年8月统计数字,现在全世界研究契丹文字的专家只有十个人,可见其文字之难,流源之稀.
  宋朝建立后,和辽国又文又武地广泛交往.辽国当时的汉化也很迅速,市里乡间也有不少人开班授课,讲习汉语"托福".宋使访辽,回来对当时的所见所闻很感好
笑,并赋打油诗一首:"此老方扪虱,众雌争附火;想当训诲间,都都平丈我."可以想见,一契丹或契丹化的汉人老儒摇头晃脑,在火炉边上摘虱子边烤火,一旁也有几
个契丹女人挤在火边取暖,外围不少契丹子弟手捧《论语》跟着老师诵读,也摇头晃脑,也十分陶醉,只是把《论语》中的"郁郁乎文哉"误读成"都都平丈我".呵呵,
虽然错字连篇,可见汉化确实是辽人挡不住的趋势.宋朝大文豪洪迈在其巨著《夷坚志》中,记载契丹儿童是这样朗诵贾岛诗的:月明里和尚门子打,水底里树上老
鸦坐.――"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多像倭人对我中华的呀呀学语啊.
  其实,辽代皇族和上层贵族一直就很"汉化".辽国奠基者耶律阿保机自己就会说汉语,其长子东丹王耶律倍和辽太宗耶律德光兄弟两人在汉语方面更是能诗能
文.当然,这兄弟俩汉语水平还处于中级阶段.耶律倍因为太后偏心的原因不能继位为契丹主,逃往中原,并做诗一首以示心境:"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羞见故乡
人,从此投外国."言虽浅白,意何深远!(耶律倍是耶律阿保机长子,常从父征伐.征服渤海后,耶律阿保机改渤海国为东丹,封耶律倍为人皇王,名其城曰天福,命其
专统一方.耶律倍袭天子冠服,建元甘露,置百官,仿依汉制建立王国.耶律阿保机死后,耶律倍深知太后母亲意在皇弟耶律德光,赶忙让出皇位.耶律德光袭位后,很
不放心这位皇兄,把耶律倍迁于东平软禁,广置卫士侦伺其一举一动.为了韬光养晦,耶律倍在西宫起书楼,作《乐田园诗》以避祸.但耶律德光不断施压,中原的后
唐明宗李嗣源又数次派人带信给耶律倍让他去"作客",权衡再三,耶律倍写下那首著名的"小山压大山"汉诗后,"携高美人,载书浮海而去."后唐明宗以天子礼仪欢
迎耶律倍,又把后唐庄宗的皇后夏氏下嫁给他,先赐其姓曰东丹(因其曾为东丹王),后败赐为国姓李,又赐其名为"慕华",并拜其为怀化军节度使.后来,耶律倍移
镇滑州,遥领虔州节度使."倍虽在异国,常思其亲,问安之使不绝."后唐明宗李嗣源死后,其子后唐闵帝李从厚和李嗣源的义子李从珂发生内哄,结果李从珂杀掉李
从厚,继位为帝,是为后唐末帝.后唐末帝李从珂猜忌李嗣源的女婿石敬瑭,逼反了这位沙陀哥们.为了能得帝位,石敬瑭以割燕云十六州为条件,向耶律德光哀求兵
马来扶持自己.耶律倍此间也派密使要皇弟派兵讨伐"篡弑"其君的李从珂.耶律德光契丹军队加上石敬瑭军队一攻,后唐末帝李从珂"心胆堕地",在举族自焚之前,
不知搭错哪根筋,下诏召耶律倍一起做陪葬.从来只有听过请人喝酒吃饭观舞听歌,没见过请人一起火化活人升天的.耶律倍当然不从.虽然马上就玩完,但李从珂在
禁宫内还是皇帝,就派壮士一刀结果了耶律倍,其死年三十八.辽国后谥其为让国皇帝,庙号义宗.耶律倍确实是个"汉迷",藏汉书万卷,筑望海楼贮之,"通阴阳,知音
律,精医药、针灸之术".他又工辽汉文章,善画本国人物.宋代禁宫秘府里藏有他不少画作,宋徽宗就常常把他的画当成学习的样本.但这个人性情"刻急好杀",婢妾
微有小过,他都会亲自用刀割刮,或以烙铁烧灼,此种变态心理,估计也和他以太子之尊常受弟弟和母后欺压有关.)
  到了辽圣宗耶律隆绪,因开寿年间喜得传国玉玺,他已可用很规整的汉语作诗如下:"一时制美宝,千载助兴王.中原既失守,此宝归北方.子孙皆慎守,世来当永
昌."此人通汉诗,晓音律,又喜丹青,十岁时就能出口成章,有御制歌诗五百多首,只可惜流传下来的很少.
  辽兴宗耶律宗真汉语水平也不差,重熙二十四年,宋使来贺节,为了让辽朝的司空郎思 孝赋诗在宋使前炫耀,辽兴宗自己先赋诗挑之:"为避绮吟不肯吟,既吟何
必昧真心.吾师如此过形外,弟子争能识浅深."臣子怕在宋人前露拙,皇帝自己反而兴致盎然,即兴赋诗一首.
  辽朝皇帝之中,汉诗意境臻至上乘的当属辽道宗耶律洪基.辽朝汉臣李俨(曾被赐国姓,又称耶律俨)秋日作《黄菊赋》上呈道宗,道宗览之大喜,文思翩翩,挥
笔写下《题李俨黄菊赋》:
  昨日得卿黄菊赋,碎剪金英填作句.袖中犹觉有余香,冷落西风吹不去.
  此诗格高调远,意境高妙.正所谓帝王"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俨原诗早已散佚不闻,而辽道宗此诗至淡至真,挥洒自若,余韵悠长,香生幽间.不
仅当时宋人推为佳作,即使到了元代,文人张肯也对此脍炙人口的佳诗不能自己,敷衍成词,冠以《蝶恋花》,吟唱不已:
  昨日得卿《黄菊赋》,细剪金英,题作多情句.冷落西风吹不去,袖中犹有余香度.沧海尘生秋日暮,玉砌雕阑,木叶鸣疏雨.江总白头心更苦,素瑟犹写幽兰语.
  辽代诗歌作品,大多见于《全辽文》、《辽诗活》以及一些分散的宋、元笔记中,贯读下来,愈觉其佳文不少,且越往后越呈高水准.即使是以契丹文写的诗,也
是意旨深远,颇具玄言五味、佛义奥理.诸如由耶律楚材用汉语翻译的寺公大师《醉义歌》,旨趣高远,比起以禅诗出名的苏东坡、黄庭坚,也难分高下,现摘选如下
:
  蜃楼日出寻变灭,云峰风起难坚牢.芥纳须弥亦闲事,谁知大海吞鸿毛?梦里蝴蝶勿云假,庄周觉亦非真者.以指喻指指成虚,马喻马兮马非马.天地犹一马,万物
一指同.胡为一指分彼此?胡为一马奔西东?人之富贵我富贵,我之贫困非予穷.三界唯心更无物,世中物我成融通.君不见千年之松化仙客,节妇登山身变石?木魂石
质既我同,有情于我何瑕隙?自料吾身非我身,电光兴废重相隔.农丈人,千头万绪几时休?举觞酩酊忘形迹!……一番愁思初消铄,两盏迷魂成勿药.尔后连浇三五卮,
千愁万恨风蓬落.胸中渐得春气和,腮边不觉衰颜却.四时为驭驰太虚,二曜为轮辗空廓.须臾纵辔入无何,自然汝我融真乐.
  到了辽末,文人雅士所做诗词与中原宋人的水平完全可以并驾齐驱,不分伯仲:
  十载归来对故山,山光依旧白云闲.不须更读元通谒,始信人间是梦间.
  ——王枢《三河道中》
  ――辽兴宗到辽道宗
  辽圣宗崩后,其皇后齐天皇后萧菩萨哥的地位顿时岌岌可危.继位的辽兴宗耶律宗真年仅十六岁,他的生母不是齐天萧皇后,而是一名叫萧耨斤的宫女.
  齐天萧皇后十二岁就嫁给辽圣宗,"美而才",不仅模样漂亮,还有巧思,曾主持制作 九龙恪、白金浮图等物,"人望之以为神仙".萧皇后生过两个儿子,皆早夭.
宫女耨斤生辽兴宗后,齐天萧皇后马上抱过来当作亲生儿子抚育.
  辽圣宗还没咽气,辽兴宗的生母萧耨斤就咬牙切齿,当面辱骂萧皇后:"老娘们儿这回再没人宠你了吧!"于是,她派左右太监把萧皇后软禁起来.
  辽兴宗继位,萧耨斤"自立为皇太后,是为钦哀皇后",这种情况,在汉族皇朝几乎是不可能之事,因为汉礼重嫡统,皇太子继位,仍要尊其父嫡后为皇太后,排名怎
么也会在其生母之前.辽朝毕竟是草原民族,部落遗风严重,自然新皇帝亲妈权最大.
  萧耨斤主政后,马上让自已的家奴诬告齐天萧皇后的弟弟北府宰相萧钽不里与族人欲同齐天萧后谋反,杀掉数人,打击萧后的家族势力.然后,她又下令把齐天
萧后押往上京软禁.
  辽兴宗虽然是个少年,已经懂事,哀求生母:"皇后侍先帝(辽圣宗)四十年,抚育朕躬,当为太后.今太后当不成,反而得罪,是否太过份?"萧耨斤驳斥:"此人若
在,当为后患",话里话外充满杀气.辽兴宗无奈,求情道:"(齐天)皇后老而无子,虽在,无能为也."所以,齐天皇后得以暂时不死.
  不久,趁辽兴宗外出捺钵巡游,萧耨斤惟恐儿子念齐天萧后养育之恩日后再放掉她,就秘密派人去上京杀掉萧皇后.秘使到达宣旨,齐天萧后表示:"我实无辜,天
下共知.卿等我浴,而后就死,可乎?"使者同意.齐天萧后入内室沐浴,然后上吊自杀.
  萧耨斤当上皇太后以后,大用诸兄弟,卖官鬻爵,杀戮异已,把辽国政治败坏得一塌糊涂.四年之后,她总觉辽兴宗这个齐天萧后养大的儿子与自己不亲,就暗中
策划拥立自己的二儿子耶律重元为皇帝.
  这位兴宗二弟倒不敢造次,暗中把消息透露给大哥.愤恨之下,已经成人的辽兴宗争取了禁卫军的支持,包围并软禁了耨斤,然后把她押至辽圣宗墓所软禁.后来
,虽然辽兴宗又把亲妈接回京城,仍旧心怀戒备,母子嫌隙,至死不泯.
  辽兴宗四十岁即病死,老娘们萧耨斤丝毫无悲痛之色,反而责怪儿媳崇圣皇后:"你这么年轻,干吗如此悲伤!"阴险老妇,连亲生骨肉死掉也不动心,真乃残忍政
治动物.
  辽兴宗在位二十四年,曾借元昊攻宋之机,向宋朝索要关南十县,宋朝只得答应每年增十万岁币,总体上讲,辽宋关系仍旧还算不错.元昊因为辽兴宗要自己停止
伐宋,两家闹翻.辽兴宗第一次亲征西夏,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元昊死后,辽兴宗又亲征西夏,虽然生俘元昊皇后没(左口右移)氏及贵族三十多人,却也没沾多
大便宜,悻悻而归.除此之外,圣宗嗜好唱戏和打猎,并无特别出格的折腾,"亲策进士,大修条至",进一步汉化,大体上还算得上位"贤君".
  辽兴宗死后,其子耶律洪基继位,是为辽道宗.
  春来草色一万里绝色红颜正愁余——懿德皇后萧观音的汉语诗词创作
  萧观音(1040—1075),是辽钦哀皇后之弟枢密使萧惠之女,世为皇后家族.史载,其"姿容冠绝,工诗,善谈论.自制歌词,尤善琵琶."由于生下皇太子耶律浚,更
是宠逾众妃,为辽道宗的"红颜知已".
  辽朝皇帝、皇后家族,作为契丹民族金字塔的塔尖,只以耶律氏和萧氏作为标志,除个别功劳非常大的臣下赐姓以外,耶律氏肯定皇族,萧氏肯定是后族."耶律"
源自河流名."世里没里",即今天西辽河上游西剌木伦河.此河周边有世里氏、遥辇氏、大贺氏三个血缘最近的部族,在当时当地最为强盛,号"三耶律"."世里"和"
耶律",是同意不同译,最终汉译固定为"耶律".至于萧氏,在耶律阿保机之前似乎就有"同姓可结交,异姓可结婚,以为萧氏"的说法,但最普遍的说法是"太祖(阿保
机)慕汉高皇帝(刘邦),故耶律兼称刘氏,以乙皇、拔里(两家功臣家族)比萧相国(萧何),遂为萧氏."阿保机为霸一方,以其妻兄萧敌鲁任北府宰相,所以,一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