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处世智典

_3 方广 (当代)
  忽然有一天,有个朋友找到我,对我说:“你再也不能这样下去了,你必须笑,你必须笑对人生。无论碰到什么人,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你都要让自己笑。如果你不这样,你一辈子都不会快乐的!”这时,他拿出一面小镜子,说:“你每天必须对着镜子装出笑脸,特别是烦恼的时候。现在就笑给我看!”说着他把镜子放到我面前。
  镜子中的我皱着眉头,拉长着脸,什么表情都没有。我才发觉我的这张“脸谱”居然这么“可怕”,“冷”得好像连我自己都不认识了。
  “笑,快笑。”朋友在一旁催促着。
  我终于忍不住笑了,镜中的那张脸上出现了很久未见过的笑容。我第一次发现,自己的笑脸也是如此美丽。这时,心中的抑郁之气也渐渐消散了。
  后来,我就天天带着这个小镜子。每当烦闷时,每当恼怒时,每当郁郁寡欢时,我都强迫自己露出笑脸,几次勉强微笑之后,我的心情真的好多了。再后来,我的朋友也多了,许多人都说我的笑脸吸引了他们,我的笑脸拉短了我跟他们间的距离。我成了一个快乐的天使,我的生活充满了阳光,我真的应该感谢我的那位朋友。
  第39节:以心换心(10)
  人是喜爱微笑的动物。笑是上帝赋予人类的一项特权,真诚的微笑可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试想,当我们遇到一位陌生人正对着你笑时,你是否感觉到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推着你跟他接近;如果你看到的是一张“苦瓜脸”、“驴脸”,你还会有好心情吗?你是不是只能对这种人敬而远之。
  微笑,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误会。当你跟朋友吵了一架之后,忽然有一天见面时,看到他给你送过来一个真诚友善的微笑,你还会对他像刚吵完架似地嫉恶如仇吗?
  笑,可以缓和紧张的气氛,调节庄严的氛围。在严肃的报告会上,在长时间的比较枯燥的课堂上,主讲人适当地开个小玩笑可以打破紧张沉闷的气氛,重新调动听者的注意力。
  笑,可以融解客人的拘谨。当客人来访时,我们以笑脸相迎,会使客人感到自由、轻松愉快。
  有句谚语说得好:微笑是两个人之间最短的距离。人际交往中离不开笑,一个没有笑的世界简直就是一个人间地狱。
  笑,也是美的。就如盐之于食物,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笑也是无声的语言,但是却“无声胜有声”。
  所以我建议:每个人都随身带一面小镜子,每当生气、厌恶、消沉、无精打采时,强迫自己“制造”笑容,养成每天早晚制造笑脸的好习惯,因为:
  幸福来自笑脸,健康来自笑脸,修养来自笑脸,交际来自笑脸。
  □ 多和陌生人说话
  在美国纽约的时代广场上,有一位银发老妇整日踱来踱去。有人认为她是在活动筋骨,有人认为她是位无家可归的老人。直到有一天,报纸上登出了这位老人的事情,人们才知道,原来她是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搜寻面带焦虑、心事重重、需要帮助的无助者。
  见到独自乱跑的小朋友,她就上前问一句:“小东西,是不是找不到家了?需要我帮忙吗?”见到满眼忧郁的女孩,她就上前问一句:“孩子,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吗?说出来吧,或许我能帮助你。”见到心事重重、满脸沮丧的老年人,她也会主动上前打个招呼:“遇到为难的事了吧?用不用我给你出出主意?”她救助过因长期失业感到前途迷茫而企图自杀的青年男女,送还过离家出走的学生和迷途的智障老人,救助过被拐骗的异地少女,还曾成功地劝说走投无路的犯罪分子投案自首。
  在这位老人的影响下,纽约成立了一个自发性的银发老人救助组织,他们的口号是“多和陌生人说话”。现在,越来越多的退休老人加入了这个行列,像那位老妇人一样,走上街头用他们那双见多识广的眼睛,去搜寻来来往往的人群,一旦发现可能需要帮助者,他们就会主动上前,去和陌生人说话。故事解读:
  “多和陌生人说话”,让我们用一次主动的倾心交谈去挽回一些遗憾,创造一份美丽,改变一种结局。人与人之间多一些交流,这个世界就多了一份温暖——温暖了才有阳光。应用之道:
  生活大多数时候是平淡的,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能在平淡的生活中给人一个惊喜,别人会十分感激你,也正因为生活平淡,所以只要你用心,惊喜还是很容易找到的。
  惊喜能使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富有情趣。给朋友一个惊喜能使朋友深刻地感受到你的情义,给爱人一个惊喜会让她感受似已疏远的爱情,给孩子一个惊喜则能令他乖上几天,当然给别人一个惊喜也能让自己感到自豪和兴奋。
  当一个和你只见了一面的朋友,三个月以后站在你面前,你却微笑着清楚地喊出了他的名字,这份惊喜定能让他真切地感受到你对他的重视。这么一个良好的印象可能会影响你们以后的所有交往。当你不经意地说你儿子特别喜欢收集橡皮,儿童节那天,你朋友捧了一包多姿多彩的橡皮来到你家,不光你儿子会高兴得很,相信你也能感受到朋友的这份特殊的关心。其实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特殊关照,而给人惊喜是让人感受特殊的最好办法。
  不要武断地认为给人惊喜是多么的难,只要你不认为只有送人戒指、洋房才能给人惊喜,那么问题就好办得多。首先,我们可以在电视电影中学点招数。电影、电视都是一些思想丰富、喜欢浪漫、善于幻想的人编出来的,但其中的许多做法却能让生活中的我们感到惊喜。节日给女朋友送朵花,朋友生日了,给他点首歌。很多香港人、外国人的新鲜做法都可以学一学。只要你不认为生活本该如此平淡,只要你想让生活丰富多彩,电影、电视,以及别人的做法都会让你有无数灵感。
  第40节:以心换心(11)
  平时对朋友、家人多加留心,相信会有很多让他们惊喜的机会。不是他告诉你,而是你自觉地记住了他的生日,记住朋友家人的生日,记住朋友的结婚纪念日。如果能记住朋友和他夫人的初次约会日,那就更好了。平时备个本子,记下一些他人的资料,相信你能成为惊喜的创造者。朋友有边办公边听音乐的习惯,今天你的朋友随声听坏了,你悄悄地把一只新的随身听给了他,这自然会让他惊喜万分。你随口一句“孩子今天感冒了”,下班的时候,秘书塞给你一盒康泰克,这份惊喜也能增添你对自己聘用这位秘书的满意。
  当然改变一下自己的性格,改掉一些自己的缺点,改变一下自己原以为想当然的规矩也会给他人带来惊喜。恋人一直讨厌你抽烟,哪一天你真的不抽了,这份惊喜能让恋人感受到你对她的重视。古板的父亲一直不让女儿周末出去玩,认为这样危险,有一天父亲对女儿说:“宝贝,为什么不出去和同学一起过周末?”女儿会认为她爸爸是世上最开明的。
  只要你喜欢惊喜,它就会经常出现!
  □ 盛开的鲜花
  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妇人开车来到墓地,看她死去的儿子,为他献花。
  医院已经证实,她得了绝症,她想在临死之前亲自来看一看儿子。守墓人对妇人说:“您一连几年寄钱托我给您的儿子献花,我总觉得可惜。”
  妇人困惑地看着守墓人。
  守墓人继续说:“鲜花搁在那儿,几天就干了,没人闻,没人看,太可惜了!而孤儿院里的那些人,他们很爱看花,爱闻花,那都是活着的人。”
  妇人没有做声。几个月之后,妇人又来到墓地,焕发着光彩,她对守墓人说:“我把花都给那儿的人了,你说得对,他们很高兴,我的病也好转了。医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可是我自己明白,我觉得活着还有些用处。”故事解读:
  活着要对别人有些用处才能快活,鲜花摆在合适的地方,才能发出最吸引人的芳香,任何事物都应该出现在它应当出现的地方,才能最大地发挥它的作用。应用之道:
  许多人在为他人做好事、行方便的时候,总会顺便告诉对方自己对别人也很好,心里悄悄地企盼着对方对自己有所肯定。
  我们要求自己健全人格,希望自己成为某种有思想的人,所以我们加强自身修养,经常做些好事,对别人施以仁爱。这样做可以提高自我意识,认识到自己善良的品质,并肯定自我的价值。
  我们为他人做好事的行为本质上是很好的,但是要记住:我们只是为了通过自己善良的行动为他人创造美好生活,而不是为了让别人知道“我有恩于你”。实际上,你做好事的同时,你善良的本性已经使你感觉愉快——你仁爱的意义即在于此,所以千万别图回报。
  既然要付出,就单纯地付出,不要图回报,这就是为什么要提倡“悄悄地为他人做点好事”。别人的感激与表扬并不是你最需要的,你真正得到的有意义的回报是你无私奉献的热情——只要你有了这种热情,你的生活就更加美好、更加惬意起来。所以,下次你为别人做好事的时候,不要声张——你的心情坦然了,你就能体会到奉献的乐趣。这是一种跟你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处事方式,它不仅会带给你快乐,而且做起来也是轻而易举的。
  然而在日常的生活中,无论我们是有意或是无意的,我们总是想从别人那里得到点什么,尤其是当我们为别人做了点什么的时候。比方说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住在同一间寝室的人常说“既然我打扫了洗手间,那么她就应该将厨房清理一下”;或是邻居之间“我上周帮他们家照顾了一下午孩子,这次总该他们帮我了吧”。而每当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都认为我们所付出的已远远超过所得到的回报。
  实际上,一个真正有智慧、内心充满平和宁静的人,每当他为别人制造方便的时候,他往往只想到要去做,而做了之后他就更会感到灵魂中的快乐。正如同适当地作一些运动可以使人身心都得到放松一样,你所作的这些爱心行动也可以使你在情感上得到同等程度的愉悦,你感觉上的回报就是你意识到你做了这些“小小的”好事。
  如果你感到替别人做了什么而得不到任何回报,那么导致你心理不平衡的根本原因是隐藏在你内心的互惠主义,它干扰你内心的平静,它使你老是在想:我想要什么,我需要什么,我应当去索取什么。如果行善事而有所图,也许好事会变成坏事。有一位美国青年,曾从深井中救出一个小女孩,得到女孩父母的深深感激和众人的钦佩。不幸的是,从此以后,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希望人们知道他的这一善行。随着岁月流逝,人们渐渐淡忘了,他却念念不忘,越来越无法忍受人们如此对待他这样一个救人英雄,最后不得不选择了自杀。维吾尔族传说中最聪明的人阿凡提曾经说过:人家对你做的好事,你要永远记住;你对人家做的好事,你要立即忘记。这位美国青年若能领会到阿凡提的名言,这个悲剧或许就能避免。
  多在你的生活中试着真心真意地去帮助别人,别让你自己有意无意就想着“我将得到什么样的回报”,你最好渐渐地摒弃这种想法。当这一切完全发自你的意愿时,你一定可以体会到帮助他人而不在乎你所帮的人会给你什么样的报答、只是真心实意地去做你所能做到的,将是件很快乐的事情。如果你真的这么做了,你就会感到这一切对于你心灵的回报——一种和平、宁静、温暖的感觉。
  第41节:真我本色(1)
  第五章 真我本色
  □ 难回平常
  有一位女子,出身于一个平常的家庭,做一份平常的工作,嫁了一个平常的丈夫,有一个平常的家,总之,她十分平常。
  忽然有一天,报纸大张旗鼓地招聘一名特型演员,演王妃。她的一位好心朋友替她寄去一张应聘照片,没想到,这个平常女子从此开始了她的“王妃”生涯。
  太艰难了,她阅读了许多有关王妃的书,她细心揣摩王妃的每一缕心事,她一再重复王妃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
  不像,不像,这不像,那也不像!导演、摄影师无比挑剔,一次又一次让她重来……
  现在,平常女子已能驾轻就熟地扮演“王妃”了,进入角色已无需费多少时间。糟糕的是,现在她要想回复到那个平常的自己却非常困难,有时要整整折腾一个晚上。每天早晨醒来,她必须一再提醒自己“我是谁”,以防止毫无来由地对人颐指气使;在与善良的丈夫和活泼的女儿相处时,她必须一再告诫自己“我是谁”,以避免莫名其妙地对他们喜怒无常。
  平常女子深有感触地对人说:“一个享受过优厚待遇和至高尊崇的人,回复平常实在是太难了。”
  说这话时,她仍然像个“王妃”。故事解读:
  假作真时真亦假,许多人被“戏装”异化了,以至于曲终人散后,他还却不下妆来,也找不到自己。应用之道:
  人一生的奋斗过程其实就是战胜自我的过程,要想战胜自我,当然首先要尽量地了解自己。如果对自己的优点、缺点都不清楚,那就很难在工作中扬长避短,挑战自我。
  如何看待自己与自信心有关,自信心强的人能较好地看到自己的潜力,而自卑的人则会对自己有所贬低。如果自己觉得自己是个乐观向上的人,那么你就会表现得乐观向上;而如果自己认为自己是个内向而迟钝的人,那很可能就会表现得内向迟钝。这种现象也告诉我们,要充分地相信自己,因为人是可以改变的,而且人的潜力也是无穷的。
  但每个人对自己还是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要能比较客观地看待自己的能力、性格。如果过高地看待自己,很容易遭受挫折。当你发展顺利、平步青云、一路鲜花掌声时,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清醒,不能滋生骄傲情绪,不能目中无人,目空一切。要像刚起步时那样看待朋友,看待生活,要一如既往地勤奋忠实。很多人就是在取得一点成绩以后就认不清自己,于是把自己和原来的“我”分开,同时也把自己和朋友、亲人分开,使自己游离于社会之外,其实这时在很多人眼里,他已经是个另类人物。一旦一个人失去了一颗平常心,那他也就离失败不远了。很多成功的企业家之所以出事,就是因为没能很好地找准自己的坐标,没能把现在的自己和原来的自己联系起来。而且当一个人成功时,周围人的吹捧也是最容易乱分寸的,所以明白人永远是以自己心中的自我为基准,绝不在乎别人的吹捧。
  第42节:真我本色(2)
  人在逆境中也如顺境中一样会迷乱方向。挫折和困难会使人怀疑自己,许多坚强的人能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优势,也分析清楚失败的原因,权衡再三,认为自己可以获得成功。于是,再次坚定自己的信心,再次树起理想,就地爬起,重整旗鼓,再创辉煌。也有一些人怀疑自己,进而认定自己确实不行,于是知难而退。
  那么如何才能看清自己?首先对自己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自己性格是外向还是内向的?自己在人际交往方面有何特长,社交面如何?自己做事踏实吗?耐心和毅力如何?创新如何?甚至对自己的血型和血质都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然后根据这些资料给自己设计一个最佳的生活方式,选定一个比较能发挥自己优势的工作。一个内向沉稳的人如果去搞科研会比较合适,而叫他去跑业务可能要经历很多的挫折。
  当然在工作中,人的性格和能力会不断地改变,而且也会不断发现自己新的潜力,所以平时如能多加学习,多和朋友交流,多给自己一些锻炼的机会,就会更早、更容易地发现自己的潜能,从而使自己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 约翰的胡子
  约翰留胡子已有多年,忽然他准备把胡子剃掉,可是又有点犹豫:朋友、同事会怎么想,他们会不会取笑我?
  经过数天的深思熟虑,他终于下决心只留个小胡子。第二天上班时,他已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来应付最糟的状况。结果出乎意料,没有人对他的改变有任何评语,大家匆匆忙忙来到办公室,紧紧张张地做着各自的事情。事实上,一直到中午休息时没有一个人说过一个字。
  最后他忍不住先问别人:“你觉着我这样子如何?”
  对方一愣:“什么样子?”
  “你没注意到我今天有点不一样吗?”
  同事这才开始从头到脚打量他,最后终于有人嚷出:“噢!你留了八字胡。”
  著名表演艺术家英若诚也讲过一个类似的故事。他出生成长在一个大家庭中,每次吃饭都是几十口人坐在大餐厅中。有一次他突发奇想,决定跟大家开个玩笑。吃饭前,他把自己藏在饭厅里一个不被人注意的柜子中,想等到大家追寻不着时再跳出来。
  令小英若诚大为尴尬的是,大家丝毫没有注意到他的缺席。酒足饭饱,大家离去,他这才蔫蔫地走出来吃了些残汤剩菜。自那以后,他就告诫自己:永远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否则就会大失所望。故事解读:
  不要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每天对着镜子琢磨半小时决定用哪种口红、哪种领带,你的苦心也许根本就没有人注意。大家都在做自己的事,你也把注意力放在事上吧,不要总惦记着别人怎么样评价你。应用之道: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不喜欢自己,因为他们无法接受自己。
  不接受自己的人,常常心情郁闷,对生活中的一切都没兴趣;他认为自己思想怪诞,怀疑自己患有某种精神病;他还抱怨周围的亲友、同事、邻居不能理解他等等。实际上,他没有任何精神病,问题在于他不能接受自己,从而影响到他对别人的接受,并进而产生其他方面适应的困难。由于他不曾意识到这点,无病自扰之,表现出自暴自弃的倾向。
  可见,对所有人来说,正确评价自己、接受自己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建立正确的自我观念,适应环境,促使性格健康发展。接受自己,去除自卑感,是精神健康的重要保证。
  怎样才能增进自我接受感呢?
  首先,要克服完美主义,体验自己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因为这世界并不完美。家人、友人一样有缺点。十全十美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所以,应当“知足常乐”。要容忍体谅,不但要与他人相处容易,亦要做到对自己的行为不致苛求。不要做时钟的奴隶,尽可能地在时间限制内完成工作,记住“欲速则不达”。要明白讨好所有的人是不可能的,根本不必去尝试。“受欢迎”的本意是使他人赏识你的本人,而不是你的最好表现。尝试一下“言所欲言”,坦诚和直率能消除许多障碍与心理压力。要对自己有信心,你如任何人一样地有可取之处。勿过分自责,任何人都有彷徨的时刻;不必为“爱”与“恨”过分担心。勿自悲自怜,你的遭遇并不重要,你对遭遇的反应才是顶重要的。
  第43节:真我本色(3)
  其二,要做到真正了解自己。自知者明,自胜者勇。你可以通过比较法(与同龄、同样条件的别人相比较)、观察法(看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分析法(剖析自己,了解自己的工作成果)等来认识了解自己。
  其三,要树立符合自身情况的奋斗目标。这样会使你有机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力所能及的胜利能增加你的自信心。
  其四,要不断扩大自己的生活经验。每个人都要经历适应环境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你也许发挥了才干,也许暴露了缺陷。这没关系,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都将促进你对自己的了解。
  最重要的,是诚实坦率、平心静气地分析自己。要有勇气承认自己在能力或品质上的缺陷,肯定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
  □ 一把紫砂壶
  老街上有一个铁匠铺,铺里住着一位老铁匠。由于没人再需要他打制的铁器,现在他改卖铁锅、斧头和拴小狗用的链子。
  他的经营方式非常古老和传统,人坐在门内,货物摆在门外,不吆喝,不还价,晚上也不收摊。无论你什么时候从这儿经过,都会看到他躺在竹椅上,眼睛微闭,手里拿着一只小半导体收音机,身旁是一把紫砂壶。
  他每天的收入,正够他喝茶和吃饭的。他老了,已不再需要多余的东西,因此非常满足。
  一天,一个文物商人从老街上经过,偶然间看到老铁匠身旁的那把紫砂壶——古朴雅致,紫黑如墨,有清代制壶名家戴振公的风格。他走过去,顺手端起那把壶。
  壶嘴处有一记印章,果然是戴振公的。商人惊喜不已,因为戴振公在世时便有捏泥成金的美名。据说他的作品现在仅存三件,一件在美国纽约州立博物馆,一件在台湾故宫博物院,还有一件在泰国一位华侨手里。
  商人想以10万元的价格买下那把壶。当他说出这个数字时,老铁匠先是一惊,随后又拒绝了,因为这把壶是他爷爷留下来的,他们祖孙三代打铁时都喝这把壶里的水,他们的汗也都来自这把壶。
  壶虽没卖,但商人走后,老铁匠有生以来第一次失眠了。这把壶他用了将近60年,而且一直以为那是把普普通通的壶,现在竟有人要以10万元的价钱买下它,他一时转不过弯来。
  过去他躺在椅子上喝水,都是闭着眼睛把壶放在小桌上,现在却总要坐起来再看一眼,这让他感觉非常不舒服。特别不能容忍的是,当人们知道他有一把价值连城的茶壶后,蜂拥而来,有的问还有没有其他的宝贝,有的甚至开始向他借钱。平静的生活被彻底打乱了,他不知该怎样处置这把壶。
  当那位商人带着20万元现金,第二次登门的时候,老铁匠再也坐不住了。他召来左右邻居,当众把那把壶砸了个粉碎。
  现在,老铁匠还在卖铁锅、斧头和拴小狗用的铁链子,今年他已经102岁了。故事解读:
  对于真正享受生活的人来说,任何不需要的东西都是多余的,他们不会去背这个愚蠢的包袱。应用之道:
  某先生折腾在圈子里是出了名的,他总是能标新立异总是能一鸣惊人:前天还好好地干着机关,昨天就下海当了经理,经理的位子还没坐热哩,就听说又收了摊子关起门在写书,书不知写得如何,就碰见他为个什么小发明跑着专利。某先生便是这样风车似地翻转着……
  身陷旧机制与观念交替的断层里,不少人是慌不择路;而身处飞速旋转的生活舞台上,不少人又是晃不着地,全然不知自己轻重厚薄几许,不顾自己根基德性如何,径直跟着感觉跳来跳去,一种不自觉的人生迷失也就难免。
  于此,我们确实很有必要坐下来想一想。英格兰有句名谚,叫“流静水深,人静心深”,你只要真正静下来,静观静思得静悟,就会深察深知许多。纵然,于日新月异的社会中讨生活,我们每个人都应梳理视线,需要不时调整自己。
  而这种调整应该是冷静的理性的,应不失客观与科学,应是基于认识与洞察自我、修正与完善自我的良好目的,从而来衡定自己的份量,确定自己的人生坐标,否则,盲人骑瞎马的乱撞,只能陷入莫名的泥淖而丢失了自己。
  因而在纵横庞杂的社会与生活领域里,给自己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鲁迅说:“所谓生存,并不是苟活;所谓温饱,并不是奢侈;所谓发展,也不是放纵”。很显然,我们致力于生存与发展,应该掌握好一个适度的调子与尺子,更要确定好一个适合的位置。
  第44节:真我本色(4)
  给自己定位,其实并不难,你只要把红热的视线先收回来,客观实在地剖析称量一下自己,也许就坦然为安。
  你真能“嘈嘈如急雨”地那般壮阔,就去做大弦,而只“切切如私语”地那般清婉,便为小弦得了。做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做,怎么做。
  卢梭说:人生的价值是由自己决定的。所谓自我价值的决定,实质上就是对自我特长与能量的衡定和发挥,自己给自己切脉,给自己定位。
  我们或许只记得拿破仑的一句名言: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于“志存高远”中,我们是否意识到一种煽动性的误导呢?
  元帅有数而士兵无量,拿不到元帅杖咋办?别林斯基的主张也许更为理性更为平易:拿不到元帅杖,就拿枪,没有枪,就拿铁镐。社会如机器,马达是机件,螺丝帽也是不可或缺的东西,只要在相应的位置上把自己能做应做的做好,同样可以实现人生价值。
  居里夫人一生对人类贡献卓著,但她却有着一句平常得似乎很不起眼的格言:我已经做了我能做的事。
  这里面的道理,对我们,是否应有所启迪呢?
  □ 戴安娜逸事
  小时候的她讨厌吃面包皮,在她的抽屉里经常可以找出一大堆发霉的面包皮。
  在瑞士的新娘学校读书,第二个月她就溜之大吉,理由是想家了。
  她是有名的迷糊蛋,她曾经把结婚戒指放在公园的座椅上;有一次更是把女王借给她的珠宝弄丢,整个白金汉宫都快翻过来找了。最后,戒指在她自己的皮包中找到了。
  她收到一位贵族赠送的银具,她当着人家的面,左看看右看看,若有所思地说:“应该是真的吧!”
  可能是要参加的会议太多了,她往往在唱国歌的时候,呆坐在原座,看着别人站得直直的。即使是被警察贴了“违规停车”的罚单,她依然逍遥地开着车从你面前经过。
  “城堡里冷得要死,我和查尔斯除了互相以体温取暖之外,没有做其他不该做的事。”她在自己妊娠记录中写着。
  她真的很不喜欢骑马,有一次勉强上马,还一脸气鼓鼓地告诉她的丈夫:“将来我们孩子的脚像螃蟹,你可别怪我。”
  这个女人,就是戴安娜王妃。据说当年她看见别人列举出这些趣事时,还相当开心。故事解读:
  如果你能够不要求自己完美,你能够放下自己千金重的面子,那么,你会活得更像自己、更快乐,甚至能像戴安娜王妃一样受到全世界的爱戴。应用之道:
  “人生”是每个人必须走过的一条路,在路途之中,我们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活着还是生活。”
  活着还是生活?虽然没有哈姆雷特“生存还是死亡”那么沉重,也似乎有点咬文嚼字,可是两个词的含义的确不同。“活着”嘛,上班下班、有吃有睡、有人吆喝就玩一把,没有就闲呆着。这是比较被动、消极的活法,说是消耗生命也不过分;“生活”就不同了,生活注重精神的需求,采取主动的、积极的生存态度,与“活着”相比,“生活”要丰富得多、深刻得多。举个例子,这几天我特别郁闷,刚好没有一个朋友在身边,“凑合活着”的人会躺在被窝里看影碟,或者无所事事混过一天;“享受生活”的人不会赖床不起,他会马上跟自己说:这样下去心情可好不起来,一天算是完啦,赶快设法改变!
  心态这玩意儿,是靠自己调整的,依赖别人(朋友也好,恋人也罢)调整你的心态,只能暂时管用,人家走了你不就垮了?很多人失恋、失意仍能振作,最终靠的是自己;我们身边也有就此不得志的例子,最后不仅是精神垮了,身体健康也摧毁了。同是“人生”这条路,这样的走法岂不太不值得?
  “生活”显然是高于“活着”的活法。我们面临很多问题:社会高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人和人之间感情的淡化,对大自然的疏远,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宅短缺与高层化等等。“生活”让我们拥有物质享受的同时,情绪越来越紧张,心理压力越来越重……“活着还是生活”?每个人都面临这个问题。调整自己的心态,主动适应变化,避免陷入“背负重担”的困境。
  第45节:真我本色(5)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轻松快乐。好心情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奔波之余,给自己留点儿闲暇,寻找和发现生命中的美好,有句话说得很哲理:“爬山时别忘了欣赏周围的风景”,每人都有自己对“周围风景”的理解和赞美,不必求同,不讲形式。请记住,朋友,你是你自己的,只有你自己,才能让心态好起来。
  □ 离群的黑雁
  一只黑雁从小生长在雁群中,但是后来它觉得自己和其他伙伴越来越格格不入了。因为随着它的不断长大,黑雁的身躯变得比一般的伙伴都要庞大,而且最主要的是它一身黑色,这样看来,它简直就是这个群体中的异类了。
  虽然同伴们并没有因为它的与众不同而排挤它,但是黑雁却瞧不起自己的同伴。
  “它们一个个那么瘦小,真是可悲,而且颜色还那么难看,哪有我这种黑色高贵!哦!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里真是太不幸了,我本来应该和黑色的乌鸦生活在一起的……”
  黑雁觉得乌鸦的生活很有情调,就像一位高贵的黑衣妇人,可以整天什么都不干,闲的时候还可以唱唱歌。于是,黑雁一心一意想要搬去和乌鸦同住。可是,乌鸦发现黑雁长得和自己不一样,而且声音也不一样,因此不想让它和自己一起住。
  乌鸦带着厌恶的口气说:“难道你不知道吗?你和我根本就不是同一类,你再怎么高贵也只是一只大雁,我不会喜欢你的……”
  吃了闭门羹的黑雁无可奈何地只好回头去找它原来的伙伴。
  “你不是看不起我们吗?和我们在一起会给你丢脸的,你还是走吧,这里没有人欢迎你!”
  于是黑雁只好孤单地离开了雁群,在天空中发出凄凉的叫声。故事解读:
  众叛亲离是对爱慕虚荣和忘本之人的惩罚。清楚地认识你自己,莫忘“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否则你会到处遭到人排斥。应用之道:
  一次聊天时,有位朋友颇有感慨地说:“人啊,别拿自己不当人,也别拿自己太当人。”乍听起来,此话似乎不通,甚至自相矛盾。然而,大凡明显荒谬之言往往反有深意。
  有“拿自己不当人”的吗?有。君不见有的人在当权者面前像个童养媳,眼皮儿都不敢抬一下;有的人在有钱者面前像个刘姥姥,眼角上都堆出花儿来;有的人在有名气者面前就像个孱头,眼仁儿都呆滞了。这种人自轻自贱,妄自菲薄,自我否定,好像生来就不如人,时时不如人,处处不如人。
  有“拿自己太当人”的吗?有。君不见有的人刚当上个小小的什么官,就仿佛自己做了皇帝;有的人刚发了一点小财,就仿佛自己成了亿万富翁;有的人刚有了点小名气,就以为“老子天下第一”。这种人妄自尊大,目空一切,自我膨胀,好像生来就高人一等,无人可比。
  有趣的是,某些人有时候“拿自己不当人”,有时候又“拿自己太当人”。他们或者在发迹之前“拿自己不当人”,在发迹之后“拿自己太当人”;或者在飞黄腾达之时“拿自己太当人”,而在穷困潦倒之时又“拿自己不当人”。还有的在比自己更“火”的人面前“拿自己不当人”,而在不如自己“火”的人面前又“拿自己太当人”。
  “拿自己不当人”与“拿自己太当人”,情况不同,表现各异,但其“精神实质”却是相同的。他们都以他人的法码称量自己,都以权力、金钱、名气这些身外之物来衡定自己,都不能以自身的价值评价自己,是另一种“胸中装着全世界,惟独没有他自己”。这两类人,无论他有权无权,有钱无钱,有没有名气,都同样缺乏自知之明,都失去了自我,都有人格缺陷。
  其实,人生在世,各有各的位置,各有各的价值,我们每个人都不必拿自己不当人,也不应当拿别人不当人。
  在这方面,葛优是个明白人。他在谈到他自己的时候说:“演员嘛,观众喜欢你,你是明星,可你要干了点什么坏事观众照样臭你,你不演戏了观众照样会忘了你。我心里特明白,我呀,大概就能再火十年,五十岁一过,一定是一天不如一天火。我有危机感,预先想明白了,到那一天想想自己没糟踏自己,对得起掏钱看我戏的观众,就心安了。”他没拿自己不当人,也没拿自己太当人,更没拿观众不当人。他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我们所有人:正“火”着的人不必大张狂,未“火”的人也不必太灰颓。
  第46节:真我本色(6)
  大家都拿自己当人,也都拿别人当人,我们的世界将多么和谐。
  □ 两只罐子
  国王的御橱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另一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说。
  “不敢,铁罐兄弟。”谦虚的陶罐回答说。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东西!”铁罐说着,现出了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不能叫做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的任务就是盛东西,并不是来互相撞碰的。在完成我们的本职任务方面,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愤怒地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消灭了,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的好,吵什么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我们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不再理会。
  时间过去了,世界上发生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只罐子被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历史在它们的上面积满了渣滓和尘土,一个世纪连着一个世纪。
  许多年代以后的一天,人们来到这里,掘开厚厚的堆积,发现了那只陶罐。
  “哟,这里头有一只罐子!”一个人惊讶地说。
  “真的,一只陶罐!”其他的人说,都高兴地叫了起来。
  大家把陶罐捧起,把它身上的泥土刷掉,擦洗干净,和当年在御橱的时候完全一样,朴素,美观。
  “一只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千万别把它弄破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的身边,请你们把它挖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的了。”
  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一点铁罐的影子也没有。它,不知道什么年代,已经完全氧化,早就无踪无影了。故事解读:
  不要拿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也不要盲目自卑。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点,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但人贵在有自知之明。应用之道:
  你我都曾见过一种人:在大庭广众之间双目昂视,下巴颏翘得老高,面色凛然傲气冲天,仿佛周遭的一切都不屑一睬一顾。也有一种人,就怕人家不知道他才高八斗,无论走到哪儿,说不上三句话,便开始为自己宣传,即使做谦虚之态,亦是以退为进,并无诚意。
  一个人这样迷恋自己,对本身如此崇拜惊叹,很可能确有出人头地不凡之处,但他的不凡和智慧一定不是最高,因他居然悟不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学无止境,三人行必有我师之类的真理,犯了量小易盈、自满自大的毛病,是让与他相对的人很难承受的。
  还有一种人,眉眼之间洋溢着和平的神气,动不动笑容满面,说起话来风趣横生,不忧不怨,是属于知足常乐的一型。
  自满与知足从字面上看来,仿佛都是对自身情况感到满意的反应,事实上内心的出发点和由外在的表现给人的感受,却是大大的不同,其间境界的高低更是差之千里。而从根本上说,知足也罢,自满也罢,与外在客观条件并不一定有相互的关联,一个人自觉得生活到这个程度,于愿已足,并不代表他的生活真的一定就无懈可击,样样可打满分,主要是他能衡量自身的能力,正视客观的条件,不妄想不贪求,也不去与他人比高下,能够以宽容坦荡的心去对待生活,使自己的人生不受外界的影响和干扰,顺命随缘地和平渡过。
  那些态度骄横言词夸张的人,真的都是那么自信、骄傲,对自身的一切都心满意足,自认高人一等吗?如果你肯仔细分析,也许会吃惊地发现,事情恰恰相反。
  依心理学上的说法,那种处处要表现自己的不凡,就怕谁人不知他的出类拔萃和光荣历史,无法克制地要以骄傲的面孔示人的人,常常是心理上欠缺安全感、满足感,或自怜狂在作祟的人。因为缺少安全感、满足感,便相对地失去了自信,因此便急于要在别人的赞美或惊叹声中找回信心,证明确实如自己所希望和所幻想的那样不同凡响。骄傲、自满、目中无人,是由于反常心理在后面推动,不但予人极坏的印象,也是一种十分可悲的病态。
  第47节:真我本色(7)
  知足常乐的人也往往会给人错误的印象。譬如,今天的社会无处无时不在竞争,名、利、权,永嫌不足,争得到的趾高气扬,争不到或争得不够的怨懑颓丧,你却不争,不怨,亦不说酸溜溜的话去损别人,仍然乐呵呵地过日子,说不定有的人就会认为你是胸无大志,没出息或没能力,很可能由此就看轻了你。
  但这有关系吗?对你的人格和能力有损伤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知足并不代表不进取、不进步或拒绝竞争,而仅仅是表明了一个人对本身的存在,和对这个与他人共处的社会的态度。可以说是洞察人间百态,看透世事无常后的一种大彻大悟的坦荡胸怀。
  懂得知足的人才能常乐,总挂着与人一比高下,就怕不比别人强,或怕别人不知他强的人,总活在处心积虑之中,怎会有真正的快乐?归根结底还是那句话,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好,还有比你更好的,人生一共短短的几十年,重要的不是你曾博得多少掌声和艳羡的眼光,而是你得到了几许心安和做人的乐趣。自满自大的人不一定快乐,自得其乐的人一定快乐,所以我还是想做个知足常乐的人。
  □ 谁杀了陈佗
  有一个人想拜见县官求个差事。为了投其所好,他事先找到县官手下的人,打听县官的爱好。
  他向县官的随从问道:“不知县令大人平时都有什么爱好?”
  “县令无事的时候喜欢读书。我经常看到他手捧《公羊传》读得津津有味,爱不释手。”随从告诉他说。
  这个人把县令的爱好记在心里,胸有成竹地去见县官。县官问他:“你平时都读些什么书?”
  “别的书我都不爱看,一心专攻《公羊传》。”他连忙讨好地回答说。
  县官接着问他:“那么我问你,是谁杀了陈佗呢?”
  这个人其实根本就没读过《公羊传》,不知陈佗是书中人物。他琢磨了半天,以为县官问的是本县发生的一起人命案,于是吞吞吐吐地回答:“我平生确实不曾杀过人,对于陈佗被杀之事更是一无所知。”
  县官一听,知道这家伙并没读过《公羊传》,才回答得如此荒唐可笑。县官便故意戏弄他说:“既然陈佗不是你杀的,那么你说说,陈佗到底是谁杀的呢?”
  这人见县官还在往下追问,更加惶恐不安起来,吓得狼狈不堪地跑出去了,连鞋子也来不及穿。别人见他这副模样,问他怎么回事。
  “我刚才见到县官,他向我追问一桩杀人案,我再也不敢来了。等这桩案子搞清楚后,我再来吧。”他边跑边大声说。故事解读:
  一个人应该用诚实、谦虚的态度去对待知识,对待别人。不懂装懂自欺欺人的做法既会妨碍自己的求知进步,又会贻笑大方。应用之道:
  社会上一知半解的人一多,就容易流行起一股装腔作势之风。如果凡事都一无所知的人,心里便容易产生惟恐落于人后的压迫感,这也是生意人常见的心态。在绝不服输或“输人不输阵”的好胜心作祟下,随时都想找机会扳回面子。
  有位小杂志社社长不管是什么场合他总喜欢装腔作势,并且故意以降低自己的音调来表现庄重的样子。不但如此,他也总是一副无所不知的样子,这种姿态让人觉得他好像在做自我宣传。
  然而,不论他再怎么装腔作势,夹着再多的暗示性话语,他出版的杂志或周刊也永远上不了台面。
  他所出版的刊物总是被人批评为现学现卖、肤浅的杂学之流,这是因为他对任何事都喜欢插进一脚来评断。当他一要开口说话,旁边的人就说:“天啊!又要开始了。”然后便咬着牙、万分痛苦地忍着。这和说大话、吹牛并无不同。自己虽然没有高人一等的智慧,却装出一副什么都知道的样子,这样会被人看做是虚张声势的伪君子。
  在朋友关系中最令人敬而远之的就是这种一点也不可爱的男性。
  承认自己也有不知道的事并不丢人,为了要自抬身价而不懂装懂,一旦被对方看穿,反而会令对方产生不信任感而不愿与你交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不可能每件事都很精通。
  愈是爱表现的人,愈是无法精通每件事。交朋友应该是互相取长补短,别人比自己精通的地方就不耻下问,即使是自己很精通的事,也要以很谦虚的态度来展现实力,这样才能说服他人。
  第48节:真我本色(8)
  谦虚的态度是指对于是自己专精的事物,不妨表示一下自己的意见,只是说话技巧要高明。
  在一个高度复杂的信息时代,每个人所吸收的知识都不可能包罗万象。若不以虚心的态度与人交往,如何能够受到大家的欢迎?凡事都自以为是的人,必然得不到大家的尊敬。
  不论是不懂装懂或是真的无知,都有损于交际范围的扩展。这样的人在社会中永远都是不受欢迎的一类,不懂装懂和自作聪明的行为会毁掉一切刚刚兴起的事业,使人们失去对你的兴趣和信任。
  □ 乌龟的马甲
  有一只乌龟在沙滩上晒太阳时,几只螃蟹爬过来,它们看到乌龟背上的甲壳嘲笑道:“瞧瞧,那是一只什么怪物啊,身上背着厚厚的壳不说,壳上还有乱七八糟的花纹,真是难看死了。”
  乌龟听后,觉得很羞愧,因为它自己早就痛恨这身盔甲,可这是娘胎里带出来的,没法改变,它只能把头缩进壳里,来个眼不见、耳不听,落得个清静。
  谁知螃蟹们见乌龟不反抗,便得寸进尺,“哟,还有羞耻心哩,以为把头缩进去,你就能改变你一出生就穿破马甲的命运吗?”乌龟没有应答,螃蟹自讨没趣地走了。
  乌龟等螃蟹们走后,伸出头,迈动四肢,找到一处礁石,把它的背部靠在礁石上不停地磨,想磨掉那件给它带来耻辱的破马甲。
  终于,乌龟把背磨平了,马甲不见了,但弄得全身鲜血淋漓,疼痛不堪。
  这天,东海龙王召集文武百官升朝,宣布封乌龟家族为一等伯爵,并令它们全体上朝叩谢圣恩。
  在乌龟家族里,龙王一眼就瞧见了那只已没有马甲的乌龟,便大怒道:“你是何方妖怪,胆敢冒充乌龟家族成员来受封?”
  “大王,我是乌龟呀!”
  “放肆,你还想骗朕,马甲是你们龟类的标志,如今你连标志都没有了,已失去了本色,还有什么资格说是乌龟。”说完,龙王大手一挥,虾兵蟹将们就将这只丢掉本色的乌龟赶出了龙宫。故事解读:
  人生在世,应当保持自己的本色,失去了本色也就失去了自己存在的意义。应用之道:
  有位心理学家写了一本很畅销的社会心理学书,名叫《你的误区》。这本书认为每个人均有个性上的“误区”或自我挫败的感情和行为,比如像自我轻视,易怒,对过去悔恨,对他人过分依赖,不敢涉足新事物,被旧风俗习惯过分控制……因而使自己不能愉快地生活。
  那么,如何使自己走出“误区”呢?
  首先,要克服自卑感。自卑是一种不健康的想象,是一种认为自己不可能成功的心理状态。自卑感会挫败你的勇气,而夺走你的信心。事实上为自卑感所苦的人不在少数,如果放任自卑发展,就会不知不觉地使自己的人生被阴影所笼罩。有自卑感的人常常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因此在面临新工作或新人时,显得手足无措,深刻的恐惧把他吓呆了,他心中的创造力全被抑制了,留下的只有无所作为的思想,这就不可避免地要遭受失败。
  其二,对自己要通情达理。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对待错误一是要敢于承认,二是要善于吸取教训。不要因自己犯了错误就憎恶自己。
  其三,目标不要设得太高。设定你能够达到的目标,并为之努力,达到后的喜悦将使你更具信心。大目标要分解成小目标,大目标容易使你心生畏惧,把它分解则可以避免。
  其四,要学会帮助别人。帮助一些失魂落魄的人恢复自信,无形中会增加你的自信。要成为一流好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嗜好、手艺或技术。无论它多么普通,努力发展它,成为这方面的专家。之后就会有人向你请教,对你表示敬佩。这样就会使你感到自己不一般。
  其五,多照镜子。不要认为镜子是女人的专利,男人也要常对着镜子审视自己,是不是精神饱满?是不是显得愉快?这样就能够避免消极思想,尤其要对着镜子说“我能够”、“我要做”之类肯定的话。
  另外,要克服自卑感还要分析自己自卑的原因是什么,恐惧不安是来自学校、家庭还是朋友之间,了解到这一点,就可以主动地,有意识地训练自己跨出此一误区。自卑感是可以克服的,许多有成就的人,都是在克服了自卑后才取得成功的。
  第49节:真我本色(9)
  活着,就要生活,愉快地生活。有人说:衡量一个人是否有智慧,不应单从对复杂问题的解决,或知识上、写作上、工作上有无一定水平来看,而应看他是否能掌握自己,真正地远离那些导致自己不愉快的误区,摆脱那些束缚,每日、每时都能真正愉快地生活。
  让我们用勇气与自信跨出第一步,朝着成功的标杆迈进吧!
  □ 保留生命的本色
  在英国有一个非常有名的马戏团,马戏团的台柱子是两个对比鲜明的男女演员,男演员是一个奇丑无比的小丑,女演员是一名貌如天仙的驯兽员。一美一丑两名演员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观众,使马戏团的生意日益火爆。
  由于女演员长得太美了,身后总有大批追求者,那些追求者中有英俊不凡的,有家财万贯的(当然也有小丑,只不过他只敢把爱埋在心里)……但她却一个也看不上,谁也没有料到她竟然爱上了奇丑无比的小丑,并和小丑商量准备举行婚礼。如此美事从天而降,小丑幸福得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事实。离婚礼还有一个月的时候,小丑偷偷地找到了一名医术非凡的整容师,花大价钱为自己整容,小丑想给未婚妻一个惊喜。经过精心整容后的小丑与从前相比已是判若两人,看着镜子里英俊的面容,小丑欣慰地笑了。
  当小丑信心十足地来到未婚妻面前,把一切都告诉她时,未婚妻先是无比惊奇地看着他,然后十分痛苦地对小丑说:“我们分手吧!”小丑大惊失色地问:“这是为什么?”
  未婚妻告诉他:“你那些被别人认为奇丑的面貌特点,在我眼里是那样美,那样令我着迷,那是你与生俱来的别人不可能有的个人特点,那是你生命的本色,而你却把它丢了,如今你变得让我认不出来了,你让我感到非常陌生,你走吧!”
  小丑因为丢掉了自己生命的本色而丢掉了爱情。
  有一个农民在锄地时,锄到一枚锈迹斑斑的稀有古钱币。农民以为把古钱币上斑驳的锈迹去掉会更值钱,于是就将那枚古钱币打磨得平整光亮,结果,这枚本来价值昂贵的古币变成了一钱不值的铜板。农民哪里知道,古钱币的价值正是体现在它的本色“古”上。失去了本色,古钱币一文不值。故事解读:
  其实本色是最有生命力的色泽,没有了本色就没有了特征,没有了个体价值。人生路上请保留自己生命的本色,只有这样,人生才是有价值的。应用之道:
  人生仿若一场战役,最不足取的是未打先败的人。成功的是那些懂得全力以赴的人,失败在人生里是常态,他们明白如何持续努力,不自怨自艾,而不是只会设定目标,将它当成一生的事来玩。如何避免未打先败呢?
  1.不要依赖他人
  什么是依赖?就是想依靠他人获得成功,这种人往往会出现浓烈的不实在感,无力经营自己,当他人舍他而去时,只有溃散的命。实际上无论大人物或者小人物,都必须舍弃依赖的性格。因为这个世界,没有人可以成为你的靠山。依赖他人获得的成功,自己绝没有任何机会从中分享到成果与经验。而相反,喜欢依赖的人,容易罹患一种叫做“不稳症”的病,做什么事都不稳,很难向希望的渡口摆渡。
  2.把过高的期望剔除
  把不真实的期待,从真实的生活中“剔除”如何?人的烦恼有很多来自过度期望。工人别想一夕变成大富翁,这种期待会令你出现过多的挫折与沮丧。例如开工作室的人应该期望多接几个案子,而不是成天奢望宝藏从天上落下来。而作家的期望应该是,以一生的时间写一部传世的作品,而非天天想着成为畅销作家。40岁的人,还写些爱来爱去没有什么营养的作品,多少有些悲情的意味。这种作家的作品,是烦恼的替代品。不论是谁,不应也不必把自己当做“狗熊”看待,以为自己什么也不是,不可能做好一件事,不可能完成上级交付的使命,不可能……这种缺乏自信的举措,其实不需要,没有人有权相信,自己能绝对成功或者不成功。
  3.不要吃后悔药
  许多人事前不努力,事后老后悔。这种处世态度应该通过反思来努力克服。它的根本出路在于建立主动的机制。主动是一套好方法。主动地改变自己,用一种友善的态度待人,别人便能从你的改善中改善他们对你的态度。我有个朋友就是个这样的人。他常告诉我,他的生活哲学叫“我能做什么改变”,不论失意、挫折、失败或者失落,他都以这样的口吻反问自己。他说这样的“自问自答”往往可以找出意想不到的创意,改变困境。如果我能“尊重自己”……这句话意味着你愿意更为自己而活,不须看老板的脸色做尽亏待自己的事,再后悔不已——把自己陷害到空虚之中。
  第50节:真我本色(10)
  □ 妈妈的睡袍
  我认识一个杰出的女人,在纽约,她是她那行里顶尖拔萃的人物。
  但有一个夜晚,她的小女儿拦腰抱住她说:
  “妈妈,我最喜欢你穿这件衣服。”
  她当时身上穿的是一件简单的睡袍。
  当她穿上白色的工作服,她是一个极有效率的科学家,当她穿上晚礼服,她是宴会上受人尊敬的上宾。但此刻,她什么也不是,只是一个平凡的女人,安详地穿着一件旧睡袍,把自己圈在落地灯小小的光圈里,不去做智慧的驰骋,不去演讲给谁听,不去听别人演讲,没有头衔,没有掌声,没有崇拜,只把自己裹在柔软的睡袍里。
  “妈妈,我最喜欢你穿这件衣服。”
  因为,只要穿上那件衣服,她便不会出门了。她们可以共享一个夜晚。
  我听了那个故事觉得又辛酸又美丽,每次晚饭后,我换上那件旧睡袍的时候,我总想起那故事。
  不管明晨有多长远的路要走,不管明天别人尊我们为英雄为诗人,今夜且让我们夫妻儿女共守一盏灯,做个凡人。
  我们疲倦了,我们即将安息,让一家人一起换上睡袍。或看一本书,或读一份报,或摸摸索索地找东西吃,或坐在那里胡乱画一张画,在一个屋顶之下,整个晚上,我感到我们一直在无声地互说:
  “晚安,晚安。”
  或者有一天,当我太疲倦,我需要一次极长极长的长眠,那时,亲爱的,请给我最后一件睡袍,柔软的,敝旧的,直垂到脚踝的,我将恬然睡去,像我们同在一起的那些美好的时光一样。故事解读:
  不管明晨有多长远的路要走,不管明天别人尊我们为英雄为诗人,今夜且让我们夫妻儿女共守一盏灯,做个凡人。应用之道:
  成功是人人都渴望和追求的,但你是否知道,成功者的生活往往并不代表生活的本来面目。有许多人不了解这一点,他们往往喜欢模仿那些成功者的言行,以吸取别人的经验,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但是,把别人的言行和经验照葫芦画瓢,全部模仿过来,恐怕是无法行得通的,也有可能由此而坏了名声。
  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树立自信心和平常心,否则就无法塑造自身的形象或是建立属于自己的良好名声。
  美国纽约铁路快运代理公司的副总经理金赛·N·莫里特先生,曾提到一位在礼仪、温厚、诚实等各方面都比别人更有修养的人。莫里特先生曾对这个人说过这样的话:“20多年来,我接触过并且和他们谈过话的人成千上万!但是,每一次我都以自己的本来面目和他们谈话,我绝不模仿任何人。因此,我才能获得成功,而且当时我们说的话也最具有说服力。”
  不知你是否发现,你周围绝大多数成功的人,都是本着自己朴实的本性生活的,他们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所表演的完全是他们自己的举止,绝不特意去模仿他人或假扮成别人。他们始终埋首工作,虚怀若谷,非但不炫耀自己,也不摆出一副大人物的架子,反而像普通人一样诚实上进、虚心好学。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从不自以为是这个世界上的一个骄子。他们只需要一个最适合自己工作的场所,然后努力使自己成为令人尊敬的人。
  如果你长期以来就在工商界活动,一定接触过许多公司的领导层。在这些人中间,有些人自以为像万能的上帝一样,具有高度的支配力。但是,我们最终会发现,他们多半是不可靠的、不足信赖的、或是不负责任的人。现在有些年轻人,事业上稍有了一点小成就,就自以为不得了,指手画脚,这个也看不起,那个也看不惯,但结果他们也只不过是有那么一点小成就罢了,而无法达到宏伟的目标。纽约有名的销售及管理方面的顾问威特·福斯先生曾说过:“能够亲切地和别人说话,便可以从中获得不可思议的乐趣。”各位是否知道,凡是有所成就的人,他们所谨守的法则是什么吗?现将这些法则简述如下:
  (1)态度自然。绝不玩弄过分勉强的技巧。
  (2)言而有信。没有根据的话绝对不说。能够建立这方面的名声,就能取得大家的信赖。
  (3)说话简明扼要。只说自己想说的话,绝不添油加醋,故弄玄虚。
  第51节:真我本色(11)
  (4)处事公平。即使对方的意见和自己不一致,也应认真地倾听。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就证明你是一个宽大为怀的人。
  (5)运用机智。没有一件事不能以合乎礼仪的态度说出来。当然,更没有不以无礼的态度就不能说出来的事。因此,必须因时因地选择适当的语言。这样一来,尊敬你的人定会与日俱增。
  □ 一味讨好强者
  人要在世上立足,首先需要的是自强自立。即使想结交比自己更强的人物,也要有所选择。如果一味地讨好别人,盲目巴结、依附某些并不合适的强者,就会自取灭亡。
  从前,有一只老鼠生了一个漂亮的女儿,总想嫁给一个有权势的人物。
  它看到太阳很伟大,就巴结太阳说:“太阳啊!你多么伟岸、能干,万物没有你,根本就无法生存。我想请求您,就娶我漂亮的女儿作妻子吧!”
  太阳客气地回答:“我不行,因为乌云能遮住我。你就把女儿嫁给乌云吧!”
  于是,老鼠又去找乌云,说:“乌云啊!你的本领神通广大,我真的非常敬慕你!你就娶我的女儿作妻子吧!”
  乌云说:“不行,我的本事还比不上风呢!风一吹,我就被吹跑了。”
  老鼠一听,原来风比乌云更有本事,便找到了风。可是,风也紧锁双眉对它说:“谁稀罕你的女儿!再说了,我的本领不如墙大,你去找墙吧!”
  老鼠又决定去找墙,但墙却哭丧着脸说:“我不配做你的女婿。我最怕你们这些老鼠啦!你们一打洞,我就危险了。这一点别人不了解,难道你不清楚吗?”
  老鼠一想,墙怕老鼠,老鼠又怕谁呢?它忽然想起了祖宗的古训:老鼠天生是怕猫的。于是,它赶紧去找猫,点头哈腰地说:“猫大哥,我总算相中你了。你聪明、能干、有本事、有权威,你就做我的女婿吧!”
  猫一听,倒是爽快地答应了:“太好了!就把你的女儿嫁给我吧。最好今晚成亲!”
  老鼠一听,感到猫大哥真不愧是有魅力、有作为的男子汉,心想总算给女儿找到了一位如意郎君。它喜滋滋地跑回家去,大声对女儿说:“我终于给你找到好靠山了!猫大哥最有权势,你可以一辈子享福了!”
  当晚,老鼠就把女儿打扮起来,请来一群老鼠仪仗队,一路上吹吹打打,用花轿把女儿送到了新郎的家里。
  猫一看,老鼠新娘来了,不禁喜出望外。等花轿进了门,新娘还没来得及下轿,猫就急不可待地掀开帘子,扑了进去,一口将可爱的新娘吞到了肚里。故事解读:
  如果你不能表现真实的自我,为了让别人满意不得不装模作样,扮演违心的角色,那么第一个牺牲品就是你自己,你也不会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喜爱。应用之道:
  人们经常感叹马老实了任人骑,人老实了任人欺。老实人吃亏,社会太不公平了。其实,这不能全怪社会不公平,有必要反思一下为什么自己没有勇气表现起初的自我?如果你发现自己常常扮演违心的角色,那么你不要指望别人改变,而要自己拒绝扮演。因为别人不尊重你的人格,总是要求你百依百顺,这是你自己一味忍让才让别人这样对待你的。尽管这是你无意中教会别人这么做的。
  一个女子的丈夫专横而又冷酷无情,她对丈夫的辱骂和摆布忍气吞声,连孩子对她也不尊重。对此,她已经是走投无路了。其实,造成这样的局面,主要是由于她的逆来顺受和忍气吞声。是她,在无意中教会别人这样对待她。她必须从自己身上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她的新态度就是设法向丈夫和孩子证明:她不再是忍气吞声,任人摆布的了。她丈夫最拿手的伎俩就是向她发脾气,对她表示嫌弃。过去她不愿当众争吵,强求自己做一个善良、宽厚、完美的女人,因此对丈夫的挑衅总是毫无办法。现在,她要完成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理直气壮地和丈夫抗争,然后拂袖而去。当孩子对她表现出不尊重的时候,她坚决地要求孩子有礼貌。采取这种新态度后,家人对她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确实体会到是自己教会别人怎样对待自己的。
  表明新态度时,不仅要用言辞,而且要用行动。许多人以为斩钉截铁、干脆明确地说话和行动将会令人不快,或是蓄意冒犯。其实不然,这样做意味着大胆而自信地表明你的权利和人格,或是声明你有不容侵犯的立场。不要再说那些什么“我是无所谓的”、“我可没什么能耐”之类的话。当你碰到吹毛求疵、好挑剔、夸夸其谈、强词夺理、强人所难、专横跋扈的欺人者,你就该冷静地指明他们的言行不合情理,是不能接受的。请记住:是你教会人们怎样对待你的,若把这一条当作指导你的生活的原则,你就能解放自己了。
  第52节:真我本色(12)
  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你不能表现真实的自我,为了让别人满意不得不装模作样,扮演违心的角色,那么第一个牺牲品就是你自己,你也不会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喜爱。你首先觉得真实的自我不可爱,别人怎么会喜爱?显然,不表现真实的自我,包括避短藏拙,就是自我贬低和束缚,就是自欺欺人。人不完美很正常,很真实,何必总想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是一个完美的好人呢?
  □ 独一无二
  在一个辽阔的牧场里,住着好多好多的奶牛和公牛。它们每天沐浴着阳光,吃着肥嫩的草,伴着岁月度着一生。
  大多的牛儿显得很悠闲,尽情地吃草,奶牛可以多产奶,公牛的任务是来延续牛的后代,有了众多的牛就可以产更多更多的奶。如果有了出色的牛儿,还会出国呢!这不,前些日子就有两头出色的牛儿被西方的国家用车拉走了。牧场主人高兴得天天咧着嘴笑,对好的牛就特别的照顾。
  闹闹和花花是一对恩爱的牛夫妻。
  一向从不沉默的闹闹这些日子却很沉默,它有什么心事呢?
  闹闹的反常情绪没有瞒过它的妻子花花,吃过了草,它们躺在草地上晒着太阳,花花开口说话了。
  花花说:“老公,这几天你怎么了,为什么不说话?有心事吗?”
  闹闹摆了摆头,一脸的无奈,闷闷不乐地说:“哎,没看到人家都出国了,我这么平凡,没有一点长处,让你和孩子也跟着庸庸碌碌地打发日子。”
  花花一听乐了,“噢,原来就这么点小事呀。”
  花花凑近了闹闹,把头亲热地偎依在闹闹的怀里,用舌舔了舔老公的下巴,温柔地说:“知道吗,我们现在其实过得很快活,每天都能在一起,有吃的,有喝的,宝宝也健康地成长,还有什么不快乐呢?”
  闹闹用它的嘴亲了一下花花的额头,轻声地说:“哎,我还不是希望我们都能出国逛逛吗?这样的话你跟了我也算是幸福了。看看人家的老公,多么厉害,带着夫人到处去,多风光。”
  花花又笑了笑说:“老公,当初嫁给你,就因为你是你自己呀!你温柔,你善良,你懂得体贴我,更懂得爱护孩子,从不让我生气,天天都能逗我开心,你的好心你的长处都装在我的心里,我喜欢还来不及呢!没看到外国的牛儿有得疯牛病的吗?干嘛要羡慕人家呢?”
  闹闹睁大了眼睛,不相信地看着自己的妻子,“我有这么多的好处吗?”
  花花深情地望着闹闹的两只大眼睛,坚定地点了点头,并说:“老公,你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幸福是什么,又有谁能说得清?主要是自己的感觉。我爱你,因为你是你自己。”
  闹闹紧紧地拥抱着花花。故事解读: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各有各的长处,利用好自己的长处,何必去羡慕他人。独一无二,我为你骄傲。应用之道:
  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者,都具有与众不同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可以表现在一个人的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上,也可以表现在一个人的社会阅历和人际关系上。与众不同的特殊性是一个人走向成功和自由的基础;人必须植根于自己的特殊性,忽视自己的特殊性或者故意抹杀自己的特殊性,是永远也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和自由的。
  尽管宇宙间美好的东西比比皆是,可是,不在烙上自己特殊性印记的那片土地上付出艰辛的人,终将一无所获。
  有些人在生活和事业上循规蹈矩、谨小慎微,权威怎么说,他们也怎么说;众人怎么做,他们也怎么做。他们是随波逐流的一群,毫无主见,毫无个性,只知道跟着潮流跑,根本不管潮流的方向如何,也不在乎自己究竟能随大流跑出什么名堂。
  有些人自惭形秽,对自己独特的存在价值缺乏信心,对自己的特殊性感到害羞和不安。他们总想成为别的什么人,而不是他们自己。他们总是羡慕别人,模仿别人,总希望自己长得像别人,吃得像别人,住得像别人,甚至连言谈举止、说话腔调都要效仿别人。
  然而,要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一个可以享受成功和自由的强者,必须展现自己独特的存在,必须发掘自己的特殊性。在生存竞争激烈的现时代,不展示自己的独特性,不拿出点自己的绝活儿来,连生存都困难,更别谈发展和成功了。
  第53节:真我本色(13)
  卓别林在进入演艺圈的最初一段时间,煞费苦心地去模仿当时一个名闻遐迩的喜剧大师,结果自己始终默默无闻。后来,卓别林根据自己独有的特殊性创造出了自己的表演风格,这才使他成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电影明星之一。
  爱默生曾经说过:“羡慕就是无知,模仿就是自杀。”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生活中,不知道有多少天赋非凡的模仿者,由于遗忘或者故意掩饰自己的特殊性,最终都一事无成,沦为追随他人的牺牲品。
  当然,模仿别人并不是完全不可以的。有时候,模仿一些成功者的想法和做法是十分必要的。但是,除非根据自己的特殊性去模仿,在模仿的过程中融入一些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否则,成功和自由是不可想象的。
  生命的意义在于创新的刺激,人生最重要的欢乐在于创造的欢乐。首先必须和别人干得不一样,然后才能比别人干得好;首先必须为这个世界带来一些新的东西,然后才能实现自己的成功和自由。
  你就是你,不是别人;你不需要成为别人,你也不可能成为别人。无论你想在哪一个领域中获得成功和自由,你都必须保持自己的本色,培养自己的风格。
  毋庸置疑,保持和发扬自己的特殊性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在你的生活和工作中,总有一些人会对你与众不同的特殊性看不惯,他们可能会劝告你,也可能会指责你,甚至还会打击你。所以,在一些无关紧要的方面,你决不应该故意与众不同、标新立异;故意与别人不一样虽然会一时惹人注目,但却会为你真正的成功和自由埋下祸根。
  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在次要的地方,你不妨从众,不妨做出一些妥协和让步,以减少那些不必要的麻烦;而在决定成败、决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务必像雄狮和苍鹰那样独立,坚持自己的独特性,高扬自己的特殊性,决不为任何外在的压力所折服。
  □ 弱者也有一片天
  在黄昏的草原上,有一只野鹿掉队了,她不安地四处张望,寻找着自己的伙伴们。
  这时,黄土坡上的一只老虎发现了这只野鹿,它站起身,冲下土坡,借着草丛的掩护,潜行到野鹿后面。野鹿毫无察觉,老虎突然飞梭般地飞身而下,冲向那只野鹿,野鹿这时才知危险已经来临,本能地躲闪着老虎的攻击,与老虎进行着生死的较量。老虎第一回合扑了个空,转身再度扑来,野鹿拔腿狂奔,闪进一处灌木丛里。而在灌木丛里追逐,这可不是老虎的优势了,它在外面巡视了一会儿,低吼几声,蹒跚地回到了原来的土坡上。
  野鹿躲进灌木丛中幸运地免去了被食的危险,而可怜的是,那只老虎已经挨饿一天了……故事解读:
  在人性丛林里,只有相对的强者和弱者,没有绝对的强者和弱者。应用之道:
  以上描绘的是我们假想的一幅草原动物竞争图,虽属模拟,但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却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在所有动物当中,老虎当然首居强者之势,它的威猛和速度,令很多动物无法与之匹敌,更有些动物,一看到它就四肢无力,瘫软在地,等着成为老虎的口中之食!
  我们通过上述情形也可以发现,老虎也有抓不到野鹿的时候;与老虎相比,野鹿当然只能算是弱不可比,除了野鹿之外,动物里还有许多弱者,如兔子、老鼠、羊等等。可是,这些弱者并未完全灭绝,它们至今仍然存在于动物世界之中,老虎的数量和种类反而日趋减少,以至于成为人类的珍惜保护动物。可见在动物王国里,没有绝对的强者和弱者。
  这是自然界的一种生态平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大自然的动物世界,强弱共存,弱者也有自己的生存空间!
  是的,弱者也有一片天!与动物王国一样,在人类世界里,不也没有绝对的强者和弱者吗?也就是说,我们所说的强或弱,只能是比较而言,例如,在田径比赛中,跑在最前的便是强者,而跑在最后的当然也就是弱者了;在考场上,名列前茅的便是强者了。可是,田径场上的强者并不一定是考场上的强者,考场上的强者也不一定是商界中的强者!因此,所谓的优胜劣汰只是描述了某一局部的事实,它不可能成为一种永恒的真理,如果我们始终恪守,那些自认为弱者的人也就一辈子永无出头之日了,而那些所谓的强者就会变得以强欺弱,欺人霸世了!
  事实上,在人类世界里也存在着一种生态平衡,有些人之间也存在着一种相生相克的关系。换句话说,别人在某方面的强并不会威胁到你的弱,而他的强和你其他方面的强相比,可能就成其为弱了。因此,在人类生活圈中,一个人如果知道自己何者为强,何者为弱,别人何者为强,何者为弱,并懂得如何积极地以己之强去面对他人之弱,避免消极地以己之弱去面对他人之强,如果你更加聪明的话,你还可以运用第三者与他人的强弱关系,来强化自己的弱,或避免自己遭到别人的强的侵逼,这样你就是一个强者,而不是弱者了。
  人性丛林中的很多悲剧的发生,大多是因为不了解自己及他人的强弱所在,以及不知道如何趋避优劣所造成的。如果他们能更清楚地认清自己的强弱所在,并知道如何发挥自己的强处,避己之弱,很多不好的结局就完全可以避免。
  最后,让我们再次提醒一句——尤其是对那些自认为是弱者之人——弱者也有一片天!
  第54节:与狼共舞(1)
  第六章 与狼共舞
  □ 向狐狸学习
  有只乌鸦偷到一块肉,衔着站在大树上。路过此地的狐狸看见后,口水直流,很想把肉弄到手。他便站在树下,大肆夸奖乌鸦的身体魁梧、羽毛美丽,还说他应该成为鸟类之王,若能发出声音,那就更当之无愧了。乌鸦为了要显示他能发出声音,便张嘴放声大叫,那块肉就掉到了树下。狐狸跑上去,抢到了那块肉,并嘲笑说:“喂,乌鸦,你若有头脑,真的可以当鸟类之王。”
  这是原版《伊索寓言》的故事,用意是提醒人们要当心坏人的诡计。一些改编过的故事,着重于描写狐狸怎样骗乌鸦开口的过程,这过程中凸显了狐狸的聪明——狡猾。
  还有一个《狐狸和乌鸦》的续篇,是说又有一回狐狸见乌鸦衔着肉,又来吹捧他,诱他开口,乌鸦经过上一次的教训,无论狐狸说多么谄媚的话他都不开口,于是狐狸改变策略,大骂乌鸦,说他羽毛全是黑的,很难看,又说他是哑巴等等,乌鸦忍不住狐狸的攻击咒骂,想要开口还击,结果一开口肉就掉了下来,使得狐狸又一次成功地把他的肉骗了去。这也是叙说狐狸狡猾,提醒人们要当心坏人的故事。故事解读:
  向狐狸学习吧!因为在你的身边,狐狸太多了,你需要学点狐狸的本事,来跟身边的“厚黑家”们打交道。应用之道:
  人们读这则《狐狸和乌鸦》的时候,不但能学到要当心坏人这个道理,还能感受到狐狸的本事,大约因为狐狸是其中的胜利者的缘故。从道德意义上说来,狐狸是个反面角色,不应提倡推广。但时至今日,社会竞争复杂剧烈,多读点心机故事,向狐狸们学点本事倒也不是一件坏事,可以用来判别跟你打交道的人是不是狐狸。因为狐狸实在太多了。
  人在职场,不可避免地要与各种人物打交道,一旦与利益挂钩,人的内心会变得非常复杂。从外表看去,他一副正人君子模样,内里却可能诡计多端。为了寻求利益,什么手段都可以使出;为了获得利益,什么陷阱都摆得出来;别以为你对面那位斯文公子心灵会很纯净,你可要知道,各种版本的《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厚黑学》年销量很可观的。
  如果别人都在学习《三十六计》,而你在读《格林童话》的话,那么,你落后于这个世界了!在下一轮的较量中,你将会因为缺少学习而成为一个失败者。
  □ 人不可貌相
  好些年前,哈佛的校长为一次错误判断,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一对老夫妇,女的穿着一套褪色的条纹棉布衣服,而她的丈夫则穿着布制的便宜西装,也没有事先约好,就直接去拜访哈佛的校长。
  校长的秘书在片刻间就断定这两个乡下土老帽根本不可能与哈佛有业务来往。
  先生轻声地说:“我们要见校长。”
  秘书很礼貌地说:“他整天都很忙!”
  女士回答说:“没关系,我们可以等。”
  过了几个钟头,秘书一直不理他们,希望他们知难而退,自己走开。他们却一直等在那里。
  秘书终于决定通知校长:“也许他们跟你讲几句话就会走开。”
  第四部分
  第55节:与狼共舞(2)
  校长不耐烦地同意了。
  校长很有尊严而且心不甘情不愿地面对这对夫妇。
  女士告诉他:“我们有一个儿子曾经在哈佛读过一年,他很喜欢哈佛,他在哈佛的生活很快乐。但是去年,他出了意外而死亡。我丈夫和我想在校园里为他留一纪念物。”
  校长并没有被感动,反而觉得很可笑,粗声地说:“夫人,我们不能为每一位曾读过哈佛而后死亡的人建立雕像的。如果我们这样做,我们的校园看起来像墓园一样。”
  女士说:“不是,我们不是要竖立一座雕像,我们想要捐一栋大楼给哈佛。”
  校长仔细地看了一下条纹棉布衣服及粗布便宜西装,然后吐一口气说:“你们知不知道建一栋大楼要花多少钱?我们学校的建筑物都超过750万美元。”
  这时,这位女士沉默不讲话了。校长很高兴,总算可以把他们打发了。
  这位女士转向她丈夫说:“只要750万就可以建一座大楼?那我们为什么不建一座大学来纪念我们的儿子?”
  就这样,美国最著名的富人斯坦福夫妇离开了哈佛,到了加州,成立了斯坦福大学来纪念他们的儿子。故事解读:
  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我们待人处事决不能以貌取人。应用之道:
  关于看相和相面的法术,研究的人一直都不少,但是因为研究起来困难,所以一般人得到的结果还是十分含糊,抓不到什么要领。
  你要知道,人们有几种外貌确实是能够表示出他的脾气的,因此你只要粗略看他一下,便可凭借这结果看出对方的脾气个性来。
  人的良善与否,外貌上不外有以下所列的六种特色:
  (1)一个身体高大的人,比起一个身体矮小的人来,通常要刚强得多。也就是说,长得高大的人容易与人接近,并且容易做领袖人物。
  (2)凡是体躯比较大,四肢长得比较小的胖子,比起平常的人来,总要和悦可亲,并且十分诙谐。因此这样的人容易与他人交往。
  (3)体躯比较小,四肢比较大的瘦子,比起其他的人来却要庄严、镇定,因而与这样的人接近较困难。
  (4)人的外貌如何,一定与其所写的字迹相似,并且多数能够辨别出男性或女性。
  (5)一个人头部的长短宽窄与其智力和个性大有关系,通常可在一定范围之内观察得之。
  (6)浓眉大眼的人,脾气往往比较凶狠,因此心地不太善良。
  上面这六个条件,是指“一般”而言的,但除了这几种有限的特征以外,其他如手心的纹线和头额的突出,嘴唇的厚薄,耳朵的大小等等,与每个人的相貌对比起来虽有差别,但与每个人的个性或脾气并没有直接关系。
  譬如,一个人面色死白,浑身发抖,你当然能看出这是他惧怕的表示;他淌着眼泪愁眉不展,心中一定是悲伤无疑;他嘴巴裂开往上升,他的心兴奋地跳着,一定是愉快的表示;他牙齿咬紧,挺胸跺足,这是惯怒的表示。一切情绪当然时刻随心所欲,身体上依据其变化而变化的。科学承认一定的情绪具有一定的外相上的反应。
  这些身体上的变化,多半发生在心肺内、肠胃内、筋骨内、血液内,不过这种内部变化的影响,却时常会反映到面部以及体外的动作上来。为什么要这样呢?据西蒙斯先生的回答是这样的:
  “在某种情绪发动的时候,身体方面因为神经交感的作用便很迅速地增强了筋肉的跳动,所以才有心惊肉跳的现状,由于这导致内部胃液的分泌也变为缓慢;瞳孔放大之后,可使光较多地映到眼内;汗腺分泌增速,使身体的热度得到调剂,不再因活动过度而狂热了;至于胆的部分,有了糖质的液汁流入便会增强臂力;肾腺素上的分泌增速,一方面可以移去身体的废料,一方面可促进血液立刻凝结起来……”
  此外,与“识相”有关系的,便是一个人面部的痕迹。你要知道,一个有不同情绪表现的人,在他的面部也一定会留下痕迹。假如说他是个开心的人,必然多笑,因为笑的关系他的眼角旁边就有皱纹显露,同时在他的嘴角旁边也可以寻到一对半圆形的纹路,假使他是个时常忧郁的人,他那额角上和眉心之间,一定会有皱纹或是些裂痕,假使他是一个自卑的人,那么在其动作上,见了人就会逃避。你只要不时去观察这些现象,等你见的多了,也许你就可以替人看相了,而且看起来会是非常准确的。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