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刘德华传

_9 夏君(当代)
我觉得跟她拍拖,或者跟她结婚是非常幸福的事情,因为她真的很温柔,真的,所有的事情都慢慢的。
她以前是大近视,后来动了手术才好。
最记得她还没有动手术的时候,她游泳的那个样子,因为她那个游泳镜有度数的,一圈一圈,我觉得很可爱,而且没想到她游泳很厉害,很会,她游泳不是我们想象的电影上面穿得很性感的那种样子,她就是戴一个游泳帽,穿一件黑泳衣,跟运动服没什么两样,然后一直游,很可爱。
那时候像一个小孩。
我是最爱她的那个样子,我觉得真的很美。
因为她什么都没有,也不用化妆,也不需要什么东西去衬托她,没有,她很漂亮,更像老婆。”
这样的评价,足以看出刘德华对关之琳的好感了。
与关之琳的绯闻刚平息,忽地,香港又风传出刘德华与刘嘉玲如何如何,还说刘德华赠送刘嘉玲名表。
这一次,刘德华的态度不再拖泥带水:“如果我真有送表给刘嘉玲,3日之内将会不得善终、身首异处和染上艾滋病。”
这样发毒誓似乎有些小题大做,但,刘德华说:“我知道每个人都会把这件事拿来当笑话,但我是心安理得的。
我完全不是为了歌迷,是为自己,是为了你们这些广大传媒,请你们放过我吧!
请你们查清楚,不要以耳代目。
可是,这件事我解决不了,我说服不了大家。”
刘嘉玲的传闻在刘德华的毒誓面前不攻自破,但,刘德华并不能因此而得到安宁。
突然有一天,刘德华与香港填词家小美“拍拖”的消息在香港大街上不胫自走。
“与小美相恋?
”听到这个传言,刘德华感到十分愕然,真不知道自己还该不该做出解释。
刘德华与小美有过私下里的约会,肯定有。
但那就能说明两人在相恋吗?
“我们的约会纯是为工作上的事。”
当时,小美正在帮刘德华写歌。
刘德华对自己的歌唱事业一直是严格要求的,每推出一张唱片,他都十分认真、慎重,尽量做到完美。
因此,他常常与词、曲作者一起,共同研究歌曲的题材、旋律和作品中的每一个细节。
也由此与许多词、曲家建立了和谐的合作关系。
小美,就是刘德华颇为欣赏的一位填词人。
很显然,这是一种真诚的朋友关系。
刘德华说:“两人纯粹是好朋友,绝对没有恋情。”
不过,提起张曼玉的时候,刘“天王”就不那么斩钉截铁地发毒誓了。
人们以为,他们的友情是自《旺角卡门》开始,其实,他们的友谊开始得比这还早。
张曼玉夺得香港小姐选美中的亚军后,即因《青蛙王子》一片走红。
那时,跑龙套的刘德华见她如此走运,十分惊叹。
虽然当时评论界并不承认她的演技。
在刘德华遭遇“雪藏”时,张曼玉最先站在了他一边,差不多同时拒绝与TVB续约。
令刘德华对她大为欣赏。
《旺角卡门》面市后,王家卫让片中的几个年轻人与自己一样,都成了赢家:张学友获得了当年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男配角奖;刘德华获得香港电影最佳男主角提名,并由此片获得了他的第一个最佳男演员奖项——台湾电视金龙奖;而此片亦造就了张曼玉,成为她走向演技派女星的里程碑。
5.虚恋:雾里看花。(5)
张曼玉说,此前自己虽已拍片不少,圈内圈外也有了一点名气,但教会自己怎样演戏的是《旺角卡门》,是王家卫。
在那部电影中,张曼玉与刘德华的合作非常默契,直到现在,她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时还说:“我和刘德华合作的《旺角卡门》是最愉快的一段经历。”
“我最满意的就是当年和刘德华的合作,因为那个时候我们都开始很成熟了——而且那部电影现在想想很特别,整个班底也很成熟有创造力,我个人觉得是一个很好的享受。”
同样,刘德华的感受也很深。
他曾表露:“很希望有个剧本能再和张曼玉一起演,因为十多年前我们合演过《旺角卡门》,很感动,不知道现在是不是还可以那么感动……
在此之前大家都说她是花瓶,可当时我看她和梁朝伟演电视剧,就觉得她很有味道,只是没有释放出来。
到了《旺角卡门》就好了,那个农村女孩的角色不化妆,很清纯;现在她演《清洁》也是不化妆,再次返璞归真,表演很成熟。”[奇书网电子书下载乐园—Qisuu.Com]
不过,尽管他们都对对方的演技给予肯定,但在生活中,张曼玉却认为刘德华只是自己的一个好朋友,并不会成为情人或者恋人。
很可能,张曼玉的浪漫多情并不适合刘德华,正如刘德华自己所说:“我应该是无趣的情人吧,我不送花的,时间也都拿来做自己的事。”
这确实是刘德华的大实话。
仔细想来,这种性格造就了他的事业,使他无论在电影还是在唱歌方面都宏图远大;但是,从生活的角度来说,这又何尝不是他的一大弱点呢?
《旺角卡门》中有一个镜头,拍的是张曼玉的背影,灯光下,穿着白裙的张曼玉的背影一片绚烂,隐隐约约显现出裙裾下的秀腿。
那双秀腿走进了刘德华的眼中,走进了刘德华的心中。
他说:“我觉得女人的性感不在于不穿衣服,而是由内透出来的感觉。
张曼玉一双美腿就让我觉得相当性感,不能用笔墨形容。
那个镜头至今我还不能忘怀。”
假如,刘德华当时就把这种感觉说给张曼玉听,结果会是怎样?
如今时过境迁,即使张曼玉心有感触,恐怕也只能一笑了之了。
还有一个被媒体问到的女人是郑秀文。
刘德华与郑秀文合作的爱情喜剧《瘦身男女》在香港大红,票房破亿。
在一次接受采访时,刘德华对郑秀文大加赞赏。
他说,以前的郑秀文演起戏来比较青涩,现在越来越有明星的架势,坐着就会抢戏。
而香港有这样功力的女星,还只有张曼玉和叶德娴。
郑秀文照样抬举刘德华说,在她的印象中,刘德华就是一个“铁人”形象。
以前,自己与郑伊健和任贤齐拍戏,两位帅哥在她看来都是好动的大男生,刘德华则很有天王的架势,而且他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可以不睡觉,整天工作。
在那次的被采访中,他们还谈到了拍戏时的趣闻,就是情场生风波后,趴在厕所里洗马桶。
郑秀文说,私底下如果有不开心的事,自己会吃东西发泄。
而刘德华则说他会Shopping花钱!
最惨痛的经验是,有一次和父亲吵架,他一气之下开了一张100万的支票,一给完就后悔了。
当有记者问到他们两人在一起拍戏时同处一室,有没有被电到时,刘德华狡黠地一笑说:“我没有梁朝伟厉害!”
在场记者一阵大笑。
自然,这样的小插曲只能是工作中的笑谈,算不得什么绯闻。
前不久,在第二十五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礼上,刘德华在为最佳女主角颁奖时,被问到他最希望谁得奖,他毫不隐讳地说:不关奖也不关人,我请另外四位别生气,依我的希望就是郑秀文得奖。
虽然最后的奖项被内地演员周迅所得,但从刘德华的这番话中,不难看出他对郑秀文的演技的欣赏。
5.虚恋:雾里看花。(6)
二十多年的演艺生活,刘德华自然与很多女明星有过合作,其中不乏被公认为美人的女星。
对她们,刘德华曾有如下评语:叶倩文如春天,生气勃勃;林忆莲如夏天,热烈而有一种辣辣的感觉;秋天的沧桑、萧索正好形容梅艳芳,在她内心里有许多话要说,而未能说出来;至于冬天的冷艳,则可用来比拟叶玉卿。
刘德华开玩笑地说道,她穿得那么少,一定很冷了!
应该说,刘德华对这几位女星的评价,抓住了其性格特点,生动而又准确;但有时,对圈中女性,特别是对关系比较密切的好友,刘德华批评起来也不留情面。
比如前面所指的梅艳芳。
但是,对跟自己合作过的女性,无论她们是否为自己惹来了绯闻,或是有过一时的好感,刘德华都认为自己只是抱着一种欣赏的态度,至于缘分,擦肩而过罢了。
曾有报刊撰文称,在所有刘德华合作过的女人中,只有几个可以用“最”字来形容。
叶德娴是最有母爱的,陈玉莲是最令刘德华心动的,梅艳芳是最哥们儿的,关之琳是最漂亮的,张曼玉是最有风情的,钟楚红是最会做妻子的。
这其中,究竟谁曾让刘德华真正心动过?
或许,他对某一位曾有过动情的一闪念,或许没有,一切只是旁人的猜测——假的啦!
只是那位——只是那位令他“做两世人都只选她”的朱丽倩,会不会是他永远的爱呢?
第五章 亲情·友情·真情
1.母爱如溪(1)
“……这些年来,每当在工作中遇到什么不开心,又或者事业上有任何转折,我都会告诉自己:不要紧的,回到家,有妈妈在等我喝热腾腾的汤……
我发觉,只有在这些琐琐碎碎的家事当中,我才能有实在和安全的感觉,疲惫的心才能再次振作起来。”
任何人都有七情六欲,爱情,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人的一生中,可能会有多次爱情,但生你的母亲只有一个,并由此衍生出至爱亲情。
这是任何人都难以改变的。
刘德华说:“血浓于水,‘亲情’于我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可贵的东西,没有什么可以比拟家人在我心中的地位。”
在旁人眼里,刘德华似乎不懂感情。
他的心里装的全是电影和唱歌,好像这个世界上只有这两样是他的最爱,别的一切都不在他心里。
其实不然,刘德华是一个非常看重家庭的人。
家,父母,兄弟姐妹,在他心中占据着极大的位置。
一般来说,大凡一个家庭总是父亲挣钱养家,对孩子比较严厉,再加上外面必要的应酬,和家人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就不会很多。
而做母亲的则不一样,她日夜为这个家操劳,体贴丈夫,关心儿女,把自己全部的爱一点一滴、细致无微地献给家中的每一个人……
因此,在儿女的心里,母亲就是爱的化身。
刘德华就有一位伟大善良的母亲。
记得很多年前,一家人还在钻石山下创业的时候,生活过得忙碌、劳累而且清苦。
刘德华还记得,当时只有过年的时候,他们几姊妹才能穿上新衣服。
至于零食,平常的日子就很少有得吃了。
小孩子个个都嘴馋,也不太懂得要为家里节约,能吃到零食就像过年一样快乐,这是小孩子的天性。
刘德华打小就顽皮,是个机灵鬼。
那时,家里有一个放钱的碗,他经常在碗里拿几个铜板,在手中抛着玩。
抛着抛着,趁母亲没注意,就赶紧抛几个到自己嘴里,然后偷偷带出来,买点零食和弟弟妹妹一块吃……
当时,刘德华认为自己做得天衣无缝,母亲根本就看不出来。
直到后来长大了,从母亲多次无言的关爱眼神中,他才读懂了母亲当时的心——看见了也装得没看见,给孩子们一个方便。
随着年龄的慢慢长大,随着社会阅历的慢慢增多,对家庭,刘德华又有了更深一层的感受:“人总是越长大,才能越体会到亲人对自己的重要性。
从前年纪小,老是把妈妈的关心当啰嗦,也曾经把爸爸的严厉管教当作耳边风,然而当踏足社会后,才知道这些啰嗦和管教对一个人的成长是何等重要!
“无论外头有多大的风雨,‘家’是最妥当和安全的避风塘,而父母则是最可信可靠的人;这些年来,每当在工作中遇到什么不开心,又或者事业上有任何挫折,我都会告诉自己:‘不要紧的,回到家,有妈妈在等我喝热腾腾的汤,然后爸爸又会跑来跟我说今天下午听到我的广播剧,姐夫的朋友要我的签名照,妹妹今年中秋会回香港度假。
“我发觉,只有在这些琐琐碎碎的家事当中,我才能有实在和安全的感觉,疲惫的心才能再次振作起来。”
刘德华有三个姐姐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他们都结婚了,只有刘德华一个人和父母相依为命。
刘德华说:“妈妈是受我气最多的人,在外面受的气,也不能发出来,只好回家对她发脾气。”
这确实是刘德华内心的真实写照。
可以想象,刘德华是公众人物,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烦心事缠身,比如,不实的绯闻、小道消息……
你就是有100张嘴也解释不清。
多了,难免情绪不稳定。
可是,遇到这些烂事刘德华又能怎样呢?
对旁人发脾气吗?
1.母爱如溪(2)
等不到第二天,大报小报都会在头条说他拿明星架子。
他是万不敢这样做的。
因此,窝了一肚子火的他回到家,自然要找一个发泄的人。
他没妻子,没孩子,在父亲面前也没这个胆子,自然,母亲就成了他的出气筒了。
但发过脾气以后,面对母亲,刘德华自是十分愧疚,他是一个孝顺的儿子,他知道应该怎样对待最爱自己的母亲。
同样,母亲对刘德华的事业非常理解。
她明白,自己的儿子勤奋上进,拍片、录唱片、开演唱会,成天在外忙碌。
她为自己有这样一个争气的儿子感到自豪。
作为母亲,她多么希望儿子能够多抽一点时间陪陪自己啊!
但是她心里很清楚,从儿子成为明星的时候起,自己的这个愿望就变成了奢望。
现在,她对儿子的要求不高,“只要拍戏回来,陪她吃饭,她就很开心了。”
母亲喜欢看电视,对那些长篇的电视剧集,更是喜欢。
刘德华忙得很,哪有时间坐下来看长篇的连续剧?
于是,母亲便会主动为儿子把精彩的电视剧录制下来,并且“唠唠叨叨”地“数落”儿子一番。
而刘德华便从这些“唠叨”和“数落”中,体味到母亲要求自己多看别人演出,从中学习别人长处的良苦用心。
他喜欢母亲这样的“唠叨”。
记得有一个晚上,刘德华完成了一天的紧张工作,回到家里,正在客厅里看电视的妈妈一见儿子,便兴高采烈地说:你回来得正好,这部片子,你万万不能错过。
因为片中讲的就是你们的生活、你们的心态。
哦,那我真要好好看看。
刘德华心里想着。
在母亲焦急的声浪里,坐下来观看电视剧。
“当时的画面我真的一点印象也没有,但歌声和老妈的每一句话到今天还牢牢的记在心中。”
儿子是母亲永远的牵挂,母亲是儿子永远的依赖。
但儿子已经长大了,不愿让老母亲天天为自己担心。
因此,刘德华不愿把外面的压力带回家里,在父母面前,他总是尽量显得轻松、愉快。
可有时候,他又渴望有一个地方,能安放自己疲惫的心。
一天深夜,万籁俱静。
在录音棚里工作的“铁人”刘德华,突然感到身心疲倦,他觉得录音间里的空气是那样的混浊,令人烦躁不安。
“不妙!”
刘德华知道工作和精神的压力已到了极限,必须马上中止工作,“尽快找个地方,让身躯有一点休息,让心灵有一点慰藉”,于是他向同伴们告假,独自离去。
夜,静悄悄。
星星也躲进了云层里,刘德华驾车在公路上飞驰,他的心绪飘浮不定,不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
冥冥之中,车子又习惯性地停在了自家门外的空地上。
啊,到家了!
刘德华抬头看天,天空中看不到星光闪烁,黑漆漆的一片。
漆黑的夜空下,老妈的身影浮上脑际,他多想立即回到家里,把心中的一切烦恼,一切委屈,向妈妈倒个干净。
他知道这不难,只要自己摁响门铃——但是,且慢,刘德华的心随即又陷入矛盾中:怎么能让老母为自己担忧呢?
刘德华独自坐在车内,静静地,静静地。
他把车窗、车门全部打开,让积郁在胸中的焦虑狠狠地吐出来,许久,心情平静下来,脸上也没有疲惫的神色,才像往常一样回到家里。
回家后,刘德华坐在客厅中央,客厅很大,人在其中,在空间比例上就显得更小。
他没有惊动母亲,一个人静静地坐着。
可不知何时,母亲却站在了他的身旁。
尽管儿子的表情十分沉静,但做母亲的似乎长了顺风耳、透视眼,儿子的心思,全在母亲的掌握之中。
1.母爱如溪(3)
知子莫如母,了解刘德华性格的母亲,并不多说什么,她只把自己的关切与爱放在眼神中,往儿子的心中传递。
刘德华就是在这种关切和爱的眼神中,找到了鼓舞和鞭策的力量。
刘德华是幸运的,他有一个温暖的家,“我知道幸福不是必然的,不是每个人天生也有这份福份”。
对于生养自己的母亲,他永远心存感恩之情。
然而,令刘德华感到更幸运、超过常人的,是他比旁人多一个“母亲”。
刘德华的另一个母亲是演艺圈中的妈妈——叶德娴。
刘德华称叶德娴为DEANIE姐,从拍摄《猎鹰》一片开始,他们在一起工作了一段日子,朝夕相处,彼此投缘,建立起“妈妈和仔仔”的关系。
光阴荏苒,斗转星移,这份忘年之情却一直没有减退。
在繁忙的工作中,两人并没有经常见面的机会,甚至也不经常联络,但,彼此之间“那份亲情的感觉仍在”。
一直以来,叶德娴对刘德华的关心,就像母亲对待自己亲生的儿子。
每当刘德华有不如意的事情,叶德娴的电话就打过来了,给刘德华以极大的鼓励和安慰。
因此,刘德华心里有什么困惑与委屈,都愿意对叶德娴倾诉,两人之间无所不谈。
刘德华曾经回忆起两人之间的一次深谈:“曾在一个夜晚,我们说起彼此的家庭。
我说我庆幸有一个体贴入微的母亲,照顾我的起居饮食,好让我在外安心冲锋陷阵,也庆幸有她这个好妈妈,在许多年间,给我精神上的支持。
“我对她说:做你的儿女一定很幸福。”
“她莞尔,在她复杂的眼神里我看到一丝无奈。”
“原来,她一直因自己过去忙碌和颠倒的生活而对子女深感内疚。”
这使刘德华想起了自己的母亲。
突然对母亲就有一种歉疚。
母亲不辞辛劳,昼夜不分地照顾自己,而自己却难有时间和她聊天、吃饭,作为儿子,自己又何尝尽到了责任?
有一次,记者问刘德华,在演艺圈中,有哪些人他会视如至亲?
刘德华毫不犹豫地说出的三个名字里,第一个就是叶德娴。
另外两人,是周润发和潘宏彬。
刘德华说:“DEANIE姐从《猎鹰》一剧开始便爱惜我如子侄般;至于发哥,我一直似兄长般敬重他;彬仔则是我同期训练班出道以来的沙堡兄弟。”
在刘德华的心里,不管是自己的亲生母亲,还是演艺圈里的妈妈叶德娴,对自己的爱都是世间最纯洁的,没有一星一点的杂质。
两位母亲的爱,都像山中的溪流一样,永不干涸地涓涓流淌,一直流进了他的心里。
2.“我是这样长大的”(1)
“《倦》这首歌总让我有‘累’的感觉和‘泪’的冲动。
出道至今,不断要坚持自己的路,不断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在路和理想之间,我还要不断地面对观众、媒介和舆论给我的压力。
我要解释、我要澄清、我要道歉……”
刘德华在演艺圈的勤奋是出了名的,正因为如此,他的影视和演唱作品才能如数家珍。
自出道以来,无论严寒酷暑他都没有停歇,他的身影不是出现在片场上,就是出现在录音棚里。
一年到头,很难听到他说:今天我休息。
1994年,华仔在出了原创专辑《5·30分》之后,1995年,紧接着又推出一张百分百老歌翻唱的怀旧专辑,经过了重新编曲、配器后的老歌,听起来确实另有一番味道,尤其是主题歌《昨夜轮渡上》,更是十分精彩,让人不得不佩服他高超的演绎能力。
刘德华的随感集《我是这样长大的》,就是在这张粤语专辑的录音期间撰写的。
早在上中学的时候,刘德华在文学创作上的潜力就已经显现出来。
他经常在学校演话剧,并自己写剧本,获奖作品《蜕变》还被搬上银幕。
可以说,少年刘德华对文学创作的兴趣更在演戏、唱歌之上;进入演艺圈后,他对文学的爱好并没有减退,稍有闲暇,他都会将自己的喜悦与悲伤流注笔端。
与唱片同期推出个人的散文集,在华仔已不是第一次。
这样的方式,是否带有促进唱片销路的考虑?
作为一种宣传手段,想法自然不错。
但,将《我是这样长大的》作为一部独立的作品,以文学的眼光来看,内中的文学价值也是不低的,这决不是一本凑数的散文集。
《我是这样长大的》叙述平和、自然,文笔流畅、老练,在这本随笔中,亲情、友情、爱情,都在刘德华的笔下流露,流露出一个当红明星内心深处的真情实感。
这本书写了一个多月。
在繁忙的演艺活动的间隙,在夜深人静的灯下,在感慨良多、不吐不快的时候,刘德华用笔与人交谈。
其实,尽管工作忙得令华仔没有时间坐在书案前提笔写作,但他并没有借口忙,就停止自己写日记的习惯。
不过,他的日记不靠手写,而是用录音机。
在做事的时候,感到有话要说了他就说,说给录音磁带“听”。
多年下来,华仔已积攒了好几箱“磁带日记”,这是他为自己、同时也为读者提供的巨大的精神财富。
《我是这样长大的》共收入了十三篇文章,而文章的题目,是刘德华正在录制的十三首旧歌金曲的歌名。
在书前的简短自序中,刘德华写道:“(这些)金曲流行的年代,正好是我个人的成长年代,从念书、训练班、至演出《神雕侠侣》以至今天,这些歌曲实实在在地印证了我的青春岁月。”
“每次踏进录音室,我就想起许多许多: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一幕幕温馨的生活片断,零零碎碎,暖透心窝”。
文章是随感而发的,并没有什么连贯性,以专辑中的13首歌的歌名为线索,刘德华在将自己——一位演艺界明星的内心感悟,直率地袒露在读者面前,正如他自己所说“这是种难得的情感:真挚、单纯”。
他要通过这种率性的文字,“我手写我心”,让广大歌迷、影迷们与他一同分享这“成长中的亲情、友情和爱情”。
刘德华是一位非常自律的演员,曾有一次,他为梅艳芳的戏打了一个59分的评语,于是有记者追问,你能给自己打多少分?
60分。
仅仅及格。
刘德华觉得,自己所要扣掉的40分是,在性格方面要扣掉25分;另外扣除的15分是因为自己的外形——身高不够,而且鼻子上有一块受伤后留下的疤痕。
刘德华认为,小气和情绪化是自己性格上的最大缺点,不开心时他会发脾气、摔东西。
2.“我是这样长大的”(2)
据刘德华自己透露,他房中贵重的东西,从不敢放在显眼、好取的地方,至于古董、名瓷,更是早已锁进了柜子,怕的是情绪一来,这些珍品会遭殃;这些东西既已存放妥当,则家中最为倒霉的就要算电话、闹钟这些不便锁起来的物件。
刘德华家中的电话之类,一年中起码要大修3、4次,至于小修则很难统计——因为小修全由他自己动手。
自然,这要等他的气消了之后。
“我在家里脾气最大,越接近我的人越知道我脾气大,也越容易受到伤害,但他们会明白我的心。”
随着年岁的增长,在演艺圈中的跌爬滚打让刘德华渐渐成熟起来,现在,他早已改掉了情绪化的毛病;而经过1993年个人演唱会前的整容,鼻子上的疤痕也已不见。
如果现在要他给自己打分,他对自己的评分应该大大加分了吧?
刘德华写《我是这样长大的》,当然并不是在为自己评分,但散文集中却始终保持了他一贯的自省精神,字里行间,无不透现出他发自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和感受。
对爱情的感悟,是刘德华在这本散文集中颇为感人的部分。
经过了许多的感情经历以后,刘德华对自己的感情生活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反省。
刘德华认为,戏中的谈情说爱总是充满着浪漫,总是被编剧安排得合情合理,使人感觉完美。
其实,现实中的爱情是毫无道理可言的,没有清晰的逻辑可寻。
夜深人静之时,当刘德华坐在案前写这本书的时候,眼前肯定闪现出自己爱情生活里的一幕幕,那些难忘的、无可奈何的、不堪回首的;那些宝贵的、令人遗憾的、如梦如幻的……
所以,他才会写道:“回想起以往的爱情,我欠缺的都是‘时间’。
不能在对方给予我的有限时间内,表达出我对她全部的爱,在对方眼中,我一直都是付出较少的一方。”
关于这一点,他在书中发出了由衷的感慨:“工作和恋爱,我总没法在它们之间取得平衡,屡次在穿插片场的日子里我被问及关于将来的计划,我都哑口无言。
”在银幕上,刘德华演绎过无数爱情故事,“做过许多深情的汉子,恋过不同性格的女子:激情浪漫,暴雨狂风,生离死别,痴心缠绵,细水长流。”
世间的那么多的爱情故事,都被刘德华在电影里爱过了,但他自己在现实生活里的爱情呢?
电影中何曾有过?
“曾经深爱过,也因此曾经受过伤,曾经问自己为何爱得这么深仍会分手,为何曾经一发不可收拾的爱情突然休止了?
其实——早已知道问题是没有答案的。”
除了爱情,在这本散文集中,刘德华还写到亲情和友情。
深挚的亲情和友情,被华仔写得那么温馨,读来让人感动。
母亲的无私的关心,歌迷们热情的拥戴,演艺圈里真诚的关照和相互的理解,等等,都被收入书中,令人们在欣赏到刘德华电影和歌曲的同时,对他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也能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透过刘德华的笔端,人们了解到一位巨星的成长之路:送外卖的孩子,少年时打工的艰辛,片场见闻,训练班里同窗们的喜怒哀乐……
一首老歌,就是一段特定的日子,一个旋律,就是一段难忘的生活。
《我是这样长大的》以回忆性文章为主体,但也不乏议论性的文字。
在书中,刘德华流露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大兴趣和探索心理。
他表达了一个这样的愿望:就是通过自己的音乐,努力唤醒人们对悠久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追索和热爱。
“音乐的空间比任何空间广阔、自由,这是我个人的见解,因此在事业的中途加入了这个空间,从小听了许多许多国语歌曲、中国小调、民族音乐,所以在我的音乐里不难找到中乐的东西,在我声音里不难找到中国腔,在我唱片里不难找到中国味”。
2.“我是这样长大的”(3)
这个愿望,让人们读出了一个天王级明星的内心世界。
如果说别的星级演员上到了某一个阶层的话,那么,刘德华则达到了一个境界。
一个把自己放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境界。
当然,我们没有必要去一味地拔高刘德华,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人。
刘德华也一样,他也有极度沮丧的时候。
刘德华曾与叶德娴合唱了一首《倦》,虽然叶德娴很久没有录音了,但一进入录音棚立即进入最佳状态,只录了一晚就告成功,刘德华赞叹不已,连声夸赞她“棒极了”。
在《我是这样长大的》这本散文集里,最为真诚的文字,大概就是这篇以《倦》为篇名的文章了。
在文章中刘德华写道:“如果我说:‘我倦了’,大家一定以为我拍戏拍得累了,一时意气用事才说这样的话。
可是我真要说:我真的倦透了!
“这倦意不是肉体上的倦,而是精神上的倦。
有时日以继夜的轧戏的确会令我肉体上感到筋疲力尽,但此时精神上的坚持,往往可以令我支持下去,直到工作完成为止。”
刘德华回忆起在演艺圈里奋斗的十多个年头,回忆起自己的第一部电视剧、第一部电影、第一张唱片,回忆起那段难忘的遭到无线台“雪藏”的400天,一幕幕的往事,在刘德华的脑海里放起了小电影,想到出神时,不禁发出一声出自心底深处的叹息:“《倦》这首歌总让我有‘累’的感觉和‘泪’的冲动。
出道至今,不断要坚持自己的路,不断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在路和理想之间,我还要不断地面对观众、媒介和舆论给我的压力。
我要解释、我要澄清、我要道歉。
这些年来,身边不断有人告诉我:你要这样做,你要那样做!
你要这样说,你要那样说!
却原来做了、说了,竟惹来更多不必要的麻烦!”
确实,刘德华发出这样的牢骚不是没有来由的。
关于他的恋爱、婚姻的传闻,关于歌坛、影坛没完没了的争斗、比拼,关于歌迷、影迷间的争执、口角,这些与演艺事业无关的种种干扰,无时不在浪费着人们有限的精力。
这些无聊的事情,更让刘德华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奈。
“早已知道生在这圈,是是非非少不了,闲言闲语也总有人说。(奇书网-Www.Qisuu.Com)
嘴巴是人家的,我不能阻止,也无权制止。
我只想做好本分,演我的戏,唱我的歌,跟大家像朋友一般的聊天,有商有量,有问有答。
“清者自清,谣言止于智者,是的,这些我都明白了,可是别人不明白,别人不明白就要我解释,但在我向大家交代,为自己讨个公道之际,苛刻指责的话又来了:何必如此紧张,何需如此解释?
“我觉得自己像是身处夹缝当中,进退两难,然后我发觉原来自己早已厌倦了再去解释。”
有影坛“铁人”之称的刘德华,面对这些与演艺事业无关的精神折磨,竟也感到了深深的倦意。
这,难道不值得给他在精神上制造压力的人好好深思吗?
虽然,刘德华早在10年前就流露出倦意,所幸的是,最终他硬是靠坚强的毅力挺了过来。
他抛开一切干扰,为人们献上了那么多好听的歌和好看的电影。
刘德华的好电影,值得一看;刘德华的好歌,值得一听;刘德华的《我是这样长大的》散文集,值得一看!
3.“华仔天地”天地宽(1)
“我宁取‘华仔天地’对我的情义,我相信她们,愿意和她们分享分担彼此人生路上的喜与忧。
别人奇怪我为何乐意花一整天的时间给这班小朋友?
为何我有耐性跟这些小朋友玩?
理由很简单:因为她们真!
我无需在她们面前虚假,又无需掩饰什么。
她们百分之百对我的真,叫我感动!”
2004年初,第二十三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礼时,刘德华的歌迷一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他们人数众多、服装统一、热情最高,从明星走红地毯一直高叫到刘德华当上影帝。
仅凭“刘德华”这三个字,当选红地毯人气之王就毫不费力。
当天17时许,“华仔天地”的Fans们就已占据了文化中心红地毯两侧的有利位置,台阶右侧,几块彩色电子“华”字招牌异常醒目,让人感叹如今高科技的追星武器。
20时许,一身黑色礼服的刘德华出现在人们的眼帘中,整个场面沸腾起来,“华仔”、“华仔”的声浪此起彼伏,刘德华只好专门跑到隔离栏前和Fans打招呼,随后才徐徐走上台阶。
刘德华太受欢迎了,摄影记者们屡拍不厌,因颁奖礼即将开始,红地毯司仪不得不请求他“用慢动作慢慢进入剧场”。
当晚,刘德华的风头无人能及。
为什么刘德华的歌迷会如此疯狂地拥戴他?
这是因为,刘德华的歌迷会组织“华仔天地”办出了水平。
不少明星都有自己的“追星族”,刘德华也一样,所不同的是,他的“追星族”无论人数和声势,都是让人惊叹的。
“追星族”为八九十年代的一大文化现象。
这一现象的出现,越来越受到社会学家们的重视。
作为偶像,刘德华的偶像生命力可谓是最长的,从80年代初直到今天,整整二十多年,“追星族”一拨又一拨,到今日,刘德华自己都步入中年了,可还是风头不减,一直就这样被“追”着。
“追星族”的歌迷、影迷们,均是来自于社会各阶层的男女老少,其中最为疯狂的,是那些天真浪漫、喜欢做梦的少女。
在一个小品中,喜剧演员蔡明就把这类女孩子盲目崇拜的追星神态表演得惟妙惟肖,刻画得淋漓尽致。
今天,虽然对这种偶像崇拜现象持否定态度的人已经不多,人们更多的是将这种现象视为一种心灵体验,但是,在广大歌迷、影迷中,确实存在着盲目狂热的崇拜现象,也曾经发生过一些令人尴尬的事情。
1987年,天皇巨星谭咏麟的地位受到异军突起的张国荣的威胁,两人的歌迷便形成敌对之势,双方相遇时,不但经常互骂,而且撕、踩对方偶像的相片。
在1987年举行的香港十大劲歌金曲颁奖晚会上,谭咏麟的歌迷向张国荣发难,他们起哄、捣乱,致使张国荣无奈而尴尬地落了泪。
此事震动了当时的香港娱乐圈。
进入90年代,这种冲突又在刘德华与黎明的歌迷之间有过重演。
黎明的歌迷,素以投入著称,在1994年初的十大中文金曲颁奖晚会上,刘德华被人投以荧光棒,据反映是黎明的歌迷所为,舆论界一片哗然。
黎明表示,要在歌迷会上彻底追究此事,刘德华则大度地表态,不再追究。
后来,又有风传说“华仔天地”的会员,与黎明的歌迷展开骂战,刘德华不信,他坚持认为,其中必然事出有因。
刘德华为什么对自己的歌迷如此自信?
因为,他是一位有着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明星。
为了把“华仔天地”办成具有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的歌迷组织,他对“华仔天地”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对自己的歌迷已经有所了解。
刘德华的歌迷会是港台歌星中规模最大的,据说总人数已经达到几十万人,“华仔天地”的会员,早已超越了香港及台湾的范围,它遍及东南亚、日本、韩国乃至美、加,成为一个真正的国际性歌迷会。
3.“华仔天地”天地宽(2)
其中,年纪最大的已近八旬,而年龄最小的却还在吃奶,这样广大的歌迷层面,连刘德华自己都始料未及。
“因为,我们规定歌迷15岁以下,一定要爸妈陪,所以,很多歌迷都是父子或母女一起参加。”
在香港,像这样的父子会员或母女会员、甚至全家会员的现象,确实不在少数。
一般来说,对儿女参加歌迷会的举动,很多家长均不愿意,害怕自己的孩子卷入狂热崇拜的怪圈,因此玩物丧志,沉溺其中,最终耽误学业,浪费光阴。
但“华仔天地”似乎是个例外,家长们非但不阻止孩子参加,还陪同子女一同加入。
因为刘德华在创办歌迷会时就立下规矩,要把自己的歌迷会办成健康娱乐、交流心得、提高修养的俱乐部。
“华仔天地”办得算是规范的,它有常设机构,有办公室,有固定的工作人员。
通过这个常设的办事机构,“华仔天地”的成员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办事机构热心为歌迷服务,除定期组织活动外,还长年开设各种“才艺班”。
如:粤语班、英文班、烹饪班、国乐班等等,还有定期的文艺训练,以期在公开性的活动中,歌迷会成员能够以较高的素质为刘德华提供最佳后援。
刘德华说:“从我懂性开始,深深知道家长们不会喜欢子女加入歌迷会此等组织,认为子女花精神、花金钱、很荒唐等。
我就是要想办法搞好歌迷会,改变家长们的思想,要他们明白,子女加入‘华仔天地’是学好,不会学坏。”
“我的歌迷会和人家不一样,不是只有纯粹的吃喝玩乐,我会教大家分辨是非,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也会教大家念书、书法、常识问答,每年有四次的活动,我改变了一般人对歌迷会的感觉。”
其实,在刘德华的歌迷会刚刚成立时,并没有良好的纪律和公众形象。
这里面,融入了刘德华的一片苦心。
1988年6月18日,“华仔天地”正式成立,那天,在大专会堂举行了首次大聚会。
这个会堂拥有1000多个座位,因歌迷人数太多,仍有大批歌迷在会堂门口挤来挤去,刘德华的汽车到达时,不少歌迷甚至不顾危险,激动地向汽车扑过来。
当时,与刘德华同车到来的曾志伟无意中说了一句:你的歌迷这样乱哪!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刘德华感到非常难堪。
自那一天起,他便下定决心,一定要严肃纪律,管好自己的“华仔天地”。
歌迷会是一个松散的组织,要想管理好是很困难的。
为此,刘德华首先强调一种整体观念,他对歌迷说:“既然大家都已成为了“华仔天地”的一员,就一定要时刻记住,你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关系到整个“华仔天地”的公众形象,而“华仔天地”的形象,也就是我刘德华的形象,你们应该让我为你们而骄傲!”
在刘德华的引导下,“华仔天地”建立了一套健全的组织程序,每个歌迷都有正式的登记手续,会中有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全体歌迷会成员都必须按章办事,歌迷会一切收入公开,歌迷们自己管理自己,秩序井然。
在加强纪律、倡导良好精神风貌的同时,刘德华还有意识地通过举办各种有益的活动,来加强歌迷会的群体观念和社会意识。
其中,陪伴偶像出席电视台举办的一些活动,也是重要内容之一。
如在电视台拍摄的《劲歌金曲》、《欢乐今宵》等综艺节目中,刘德华带领自己的歌迷们共同配合,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素质出现在社会大众面前,为“华仔天地”树立了良好的公众形象。
刘德华对自己的歌迷、影迷的精神气质、人格修养都有很高的要求,在“华仔天地”中,提倡“四自”精神,即:自信、自知、自爱、自然。
刘德华以此要求,与广大歌迷、影迷们共勉。
3.“华仔天地”天地宽(3)
刘德华在演艺事业上不断进取,他也希望自己的歌迷、影迷们共同进步,“华仔天地”因此特设有“进步奖”,这个奖是给歌迷的,也是给刘德华自己的。
这个奖的设立,使“华仔天地”成员中的每一个人都具有求上进的意识,弘扬了一种正气。
与一些纯以娱乐为主、耽于对偶像的痴迷的歌迷会相比,“华仔天地”的层次自然高了许多。
不过,歌迷之间小小的磨擦也偶有发生。
2003年,刘德华与黎明在《无间道》一片中合作,两人都是“四大天王”中的演技才子,都曾获得过不同影展的影帝称号,私下里,两人都表示一定会倾心合作,并且,在该片中,两人均未提出增加片酬的要求。
但后来,香港个别媒体大肆炒作,说刘德华与黎明为争戏分大斗,引起双方歌迷、影迷的相互攻击。
对此,华仔和黎明都亲自给寰亚公司发去传真,表明各自立场。
黎明在传真中明言:“我会做好我本分,期望合作愉快。”
华仔更是立场鲜明地说:“不要在这一点上着笔,这会令双方影迷可能误会争执,原本没事的也会出现问题,这是没有意义的。”
两位天王——尤其是刘德华的鲜明态度,使风波很快平息。
前面说过,歌迷会的成员大多是天真浪漫,喜欢做梦的青春少女,她们中不少人把刘德华当作自己永志不忘的爱恋对象。
因此,总有一部分歌迷、影迷沉溺于对心中偶像的苦苦追随之中。
她们给刘德华写信,收集有关刘德华的一切信息;更有一些忠实的歌迷,想方设法探听刘德华的行踪,寻找机会与自己的偶像接触。
每次有刘德华出现的地方,即使是在深夜,也总可以见到几位少女在耐心等候,等着与自己心中的偶像见上一面。
有时,更有专注的歌迷、影迷通宵达旦地陪着偶像拍戏,其恒心、耐心,确实令人感动。
有一位刘德华的忠实追随者,多年以来,只要有可能,便不知疲倦地跟随在刘德华左右,后来,女孩有了男朋友,但陪伴刘德华拍戏、等候刘德华出现,(奇*书*网-整*理*提*供)仍在他们的恋爱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内容。
终于,他们要结婚了,但女孩明确地向自己的未婚夫表示,在两人结婚以后,自己仍然会是一个刘德华的追随者,还是要经常去看刘德华拍电影,希望对方能够理解她的感情,而且,最好,丈夫能够陪同前往。
面对歌迷如此的热情,刘德华只能冷静对待,他说:“她们对我是介乎朋友与歌迷之间,一方面,她们很拥护我,但却并非完全盲目的,遇有不对之处,她们同样会提出批评,我想,她们应该是把我视为一个长者吧!”
但是,得知另一些歌迷、影迷的过火行为,刘德华就有些坐不住了。
2006年3月下旬,内地许多媒体相继报道了兰州姑娘林鹃(化名),为见偶像刘德华而倾家荡产的消息。
1994年2月的一个晚上,16岁的林鹃做了一个奇怪的梦。
这以后,刘德华的影子几乎出现在她的每一个梦中,12年不变。
为此,林鹃的精神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
为了能和刘德华见一面,早在1997年9月,她父亲就借了10000元钱,让她随旅游团去香港,谁知因时间太紧未能如愿。
2004年10月,刘德华在北京开演唱会时,她父亲又东拼西凑地借了5000元钱,让林鹃去北京工人体育馆观看,虽然林鹃买到了11排的甲票,但还是没能靠近刘德华。
为了满足女儿的愿望,2005年9月,债台高筑的林鹃父母只得将一套不足40平米的住房卖掉,让林鹃第二次随旅游团去香港。
这一次,在的士司机和“华仔天地”歌迷会的帮助下,找到了刘德华的住地。
可是,刘德华并不在家,她只好留下自己给刘德华的信,失望地回来了。
但是,至今她都没有收到刘德华的回信,于是2006年1月,她又办了去香港的“港澳通行证”,准备4月份再去香港。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