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那些中国人

_3 萨苏 (当代)
这是1922年的事情,蔡元培先生已经五十四岁了,干吗要跟学生拼老命呢?
竟然是为了收讲义费。
上学收书本费,或者教材费,这天经地义的事情,蔡先生至于如此愤怒吗?
把老实人逼到这份儿上,说起来是北大的学生太过分了。原来,五四运动之后,挟爱国胜利之余威,北大的学生组织力量十分强大,因此学生的许多事情学校不能干涉。这本来是学生自治的一大成就,使北大思想越发活跃。然而,物极必反,既然无人管束,学生们中毛猴子倾向的家伙也逐渐翘起了尾巴。于是,人们形容当时的北大——“你爱上课,可以,你不爱上课,也可以,你爱上你爱上的课而不上你不爱上的课,更是天经地义的可以!总之,一切随意”。
蔡先生自由办校,不在乎,反正先生都是好的,你来听几节课,就会有收获。
然而到了后来,学生们越发放肆起来,宿舍是自行分配,甚至可以住家里亲眷,学校也不能过问。
这就有点儿说不过去了。
再后来,学生代替学校决定聘任或者解聘教员。
如果某位教员主张考试严格,学生马上罢课教训之。
这学校恐怕搁谁都有点儿要办不下去了。
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讲义费风波。
所谓讲义费风波,是指1922年10月北大学生拒绝缴纳讲义费引发的风波。按说,学校这费用收得毫无问题。印讲义的钱不是白来的,收学生的也只是工本费,而且你有本事可以不要嘛——比如汪曾祺那样的老师说不考试也可以的。但是大多数学生认为,应该是既不交钱,还要给讲义。
这就不像话了,蔡先生自然不同意。
而学生就此闹起事来,对代总务长沈士远进行围攻,学校里到处贴满谩骂沈士远的条子,更有人高呼:“打倒沈士远!”沈士远吓跑了,学生们接着去校长室,蔡元培苦口婆心讲了一天,总算让学生们暂时回去了。第二天来校长室一看外面,好嘛,来了好几百号人,领头的是山东好汉冯省三,大喊——“我们打进(校长室)去,把他们围起来,把这事解决了!”“到会计科把讲义券烧了!”
那些中国人 文人篇 文人篇 锋锐如锥·纪念柏杨先生(1)
群情激奋,喊声如雷,危机一触即发。
别以为北大学生是文的,其实北大学生动起手来比谁都不弱,当年建有北大学生军,总教官白雄远,孙中山到北京的时候,就是北大学生军担任警卫。人称“戎装整齐,军旗招展,帽徽上镶‘北大’二字,阵营煞是威风”。中山先生曾对汪精卫说:“想不到蔡元培人在海外,却留下了一支威武之师啊!”
问题是现在学生可不是在打军阀或者打帝国主义,而是打校长来了啊!这个威力也很可怕。
蔡先生终于被激怒了——为了从北洋军阀政府那里争取办学经费,北大的教授们已经奔波得筋疲力尽了。
于是,蔡先生干脆走出了校长室,对学生们喊出了“决斗”。
学生们对蔡校长还是又敬又怕的,看到挽起袖子冲出来的蔡先生大吃一惊,纷纷作鸟兽散。
蔡元培对这场风潮深感恼火和痛心,他当天就写下辞呈离开北大,总务长蒋梦麟,代总务长沈士远,图书馆主任李大钊,出版部主任李辛白,数学系主任冯祖荀(萨爹的师祖,有骨气)分别刊登启事,宣布“随同蔡校长辞职,即日离校”;北大全体职员也发布《暂时停止职务宣言》,《北京大学日刊》也于当日宣告“自明日起停止出版”。大家都与蔡校长共进退。
你们罢课?我们还罢工呢!
最终,通过胡适做工作,学生们认错了,派了代表去请蔡先生。蔡先生消了气,终于回校继续任事。
只有冯省三被开除。他想回来当旁听生,找胡适,胡适说我劝你好汉做到底……
须知北大属于“国子监”的,看看大明对国子监的学生是怎么要求的?
“敢有抗拒不服,撒泼皮,违反学规的,若祭酒(教授)来奏着,恁呵都不饶!全家发向烟瘴地面去……今后学规严紧,若有无籍之徒,敢有似前贴没头帖子(用马甲发帖),诽谤师长的,许诸人出首,或绑缚将来,赏大银两个……将那犯人凌迟了,枭令在监前,全家抄没,人口发往烟瘴地面。钦此!”
钦此?!
没错,这就是明太祖亲自下的谕旨,这种半文半白,杀气腾腾的玩意儿也只有朱重八写得出来了。
冯兄,您知足吧。
冯省三是鲁迅很喜欢的学生,为这件事鲁迅先生曾写了《即小见大》来给冯辩护,意思冯是去看热闹被连累的。不幸的是冯后来自承确是当时这样叫的。
忽而读到另外一则小文,说的是蔡先生去世时的情景。
“无一间屋,无一寸土,医院一千余元,蔡夫人至今尚无法给付,只在那里打算典衣物以处丧事。”
蔡先生死时没有钱大体是真的,他一生的房子都是租的,以至于学生和同仁们在他70岁寿辰的时候发起为蔡先生建屋祝寿的举动。房子选在青岛,那地方蔡先生一定会很喜欢。可惜的是不久抗战便爆发,房子自然没有建成,蔡先生最终还是没有住上自己的房子。
为官数十年,办校数十年,一个教授的月薪也有几百大洋钱,修宿舍,修礼堂,每年怎么过手不得千儿八百万的,随便手指缝里漏一点,还不够你死七八回?你怎么就那么傻呢我的蔡先生?
那些中国人 文人篇 文人篇 锋锐如锥·纪念柏杨先生(2)
柏杨(1920~2008)柏杨这个人啊,要说起来半生的工作可真是没脸见人的。
柏杨早年,做的是政工工作。这个工作本来就很容易遭人诋毁,而不幸的是柏杨偏偏还是给国民党干政工。从大学毕业开始,柏杨一直是给国民党政训系统干活儿,办报纸,搞宣传,忙得不亦乐乎——一直忙到从大陆跑到台湾,还在忙###救国团,不过可供他忙活的地盘,却是越来越小。
国民党里头,政工这个系统,可说是最窝囊的了。国民党败给共产党,很多人说“非战之罪”,既然不是打仗的罪过,责任是谁的呢?自然是政治,而政工政训系统自然首当其冲。柏杨他们这个系统的领袖邓文仪,对着孙殿英大谈三民主义,差点儿把盗墓出身的孙老殿噎死。这帮人的水平,大体如此。
从大陆“政”到台湾,到1960年终于脱离这个干了半辈子、不过一直在亏本的买卖,柏杨的人生价值只能说是负数。学而优则仕,先生学得一般,仕更没有走通。
照片上1960年的柏杨,白皙而文气,这个四十岁的河南汉子,真的不惑了吗?从他一生习惯眯缝着的眼睛里,我们看不出来。
然而有句话叫做“人生从四十岁开始”,它仿佛就是给柏杨定做的。
四十岁以后的柏杨,竟是越活越有滋味,越活越明白的样子。
《中国人史纲》、《柏杨版白话资治通鉴》,都出自四十岁以后的柏杨。这两本书,写的真是足够精彩,足可以给柏杨在历史文化领域奠定一个位置,也说明他的确是有才华的人。大学毕业的柏杨留下一张头顶学士帽的照片,目光中满是犀利。这个中原小才子的成就都在晚年,或许和人生最初走错了路分不开。
然而,柏杨最灿烂的,却是另一本书,这个我们都知道的。
那本《丑陋的中国人》。
当我开始读这本书时,正是十六七岁,血气方刚的时候,却被这位柏杨先生骂得汗流浃背。
很郁闷,又无从反驳。因为先生所写的,处处件件都戳心戳肺,张目看别人,低头看自己,无一不是先生笔下。你想辩驳,偏偏觉得柏杨先生说的总比你有道理,就是辩赢了他,心中也还是输。
也巧,那个时代正是我们打开国门的时代,忽然发现那些红眉毛绿眼睛的生番竟然比我们一直引以为荣的祖国超出那样大一截,不但工资比我们高十倍二十倍不新鲜,而且走路膝盖会弯,过马路不闯红灯,好似比我们还文明。震惊之下,柏杨先生的话,我们多少听进去了些。
《丑陋的中国人》属于杂文,柏杨先生自己说杂文比鲁迅写得好,虽然他亦谦逊地说自己是站在人家肩膀上。
其实柏杨先生的历史文章,一样带着这种杂文的尖锐。
从这里,也可以大致明白柏杨先生为何半生不得志。这人哪里是搞文宣的材料,这人是骂死人不偿命的主儿啊。当然,他早年的工作也不限于歌功颂德,也可以去骂共产党,不过共产党讲究的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不怕骂。
欣赏柏杨先生的才气,然而有些不喜欢他的锋锐,毕竟伤人比较厉害。
然而我大学的同学、教育系的天才高晓东先生如是评价——柏杨可以骂人,他有这个资格。
当时不知道柏杨先生的来历,觉得这个评价有些突兀。
等知道先生坐了九年的牢,还是国民党的牢,只有叹息一声——柏杨先生确实有资格骂人的。
国民党的牢,当时可不是好坐的。李敖被刑讯过,用刑的用几根圆珠笔夹在他的手指间,逐渐压紧。还要告诉他——李先生,如果你疼请不要恨我,是这圆珠笔让你疼,你应该恨圆珠笔。李敖反驳道——不,我还是恨自己的手指吧,是我的手指让我疼。
那些中国人 文人篇 文人篇 琼瑶的泰坦尼克(1)
柏杨几次自杀未遂。
“因为邻居对我不友好,所以我不得不利己主义。”基督山伯爵如是回答维尔福法官先生。
李敖原来是国民党军官,柏杨原来是国民党的政工干部,都是为国民党卖过命的。
“因为世界待我刻薄,所以我也待世界刻薄。”柏杨说这话的时候也可以昂着头的。
而柏杨除了刻薄,更多的是深刻。
尖锐的文风,杀伤力大,感染力强,也能够让自己的表达更加大声,因此对从事文字写作的人极有吸引力。经常有朋友抓到历史的某个破绽而为自己的敏锐激动不已,以为自己也可以当柏杨了。不过,攻击性的文字好写,能达到柏杨水平的,却难见到。批评者,有时候比被批评的还要无知。稚嫩的敏锐,不过是“芳心窃喜”的颤动,离结婚生孩子还早着呢。
写这样的文字,需要鹰一样锐利的眼睛,穿透事实,去剥离出令人信服的东西来。仅仅看到问题,未必能让人信服,不过是小聪明,就像1966年柏杨画漫画讽刺大小蒋被捕,依大学毕业照片上的柏杨——其实他根本没有毕业,学士帽是向同学借的。他的目光充满锋锐。晚年的柏杨,眼睛总是眯着的,文字却永远辣得如同湖南菜然属于这类小聪明。这种小聪明像方鸿渐,其本质不过如赵辛楣所说的——“你这人倒不坏,可是全无用处”。抓起来,顶多惨叫两声不民主,却是未必有人在意的。那张画,也早被人忘记。而二十年后的《丑陋的中国人》虽然也尖锐,论点却变得极有说服力,欲驳不能,只有叹息。作为被骂的对象,排队到书店去买柏杨先生的书,全都是因为他的深刻。
九年的监牢,换来了柏杨彻骨的桀骜不驯,更有了可以刺穿历史的深邃。
李敖也有同样的时刻吧,当他看到一江山游回来的袍泽在滩头被自己人用乱枪打进忠烈祠。
一个是善才,一个是龙女。
锋锐是七伤拳,欲伤人,先伤己。柏杨是经过大苦难的人,他的锋锐如百练宝刀,而没有这番经历去模仿,不免像人家堂屋里挂着的批发龙泉剑,只得其型而已。
是资格促成了深刻,还是深刻依托资格而存在?这两者总是相辅相成的,每次我想把它们分开,都有棒打鸳鸯的感受。
柏杨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坐了九年牢,没有把他坐成一个华盛顿或摩西,也没有把他坐成崔八娃或范长江,依然是一根锥子一样的一个人,除了文字一无所有,只是越发的成熟。
大陆引进柏杨,我想最初的原因是因为他是坐国民党的牢,看他的书,或许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反动统治”的腐朽。却不料中国人的脑筋基本是相通的,柏杨先生在海峡那边让人汗流浃背,拿过来,同样让这边的人汗流浃背。
奇怪的是,柏杨先生虽然擅长的是攻击和摧毁,提到他的名字,我却总有一种建设性的感觉。而他却甚至从来没有给出一个摧毁后怎样建设的意见。从尖锐而言,柏杨在台湾的文化界是刻薄的,但并不是最刻薄的。汪笨湖也刻薄,周玉蔻更甚,然而,柏杨的刻薄,却和他们不同,我想是可以传下去的。也许我们的下一代,还是要看《丑陋的中国人》。
常想柏杨先生到底给了我们什么建设性的东西呢?
或许就在“没有答案”这四个字上。
看了柏杨的书,才发现,所谓五千年的悠久文明,是祖宗的荣耀,却要我们汗颜。所谓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也未必是什么值得自豪的事情——十来亿人对掐起来,用这地大物博的产物互相打来打去,确是世界历史上的奇观。
怎么办?
没有答案。柏杨是聪明的,但聪明的他坐了九年牢以后说,没有答案。
看了《丑陋的中国人》,汗流浃背之后,我们总希望有一个灵丹妙药,假如谁能给出答案,那这件事就很中国了。柏杨不,他真的很不中国,没有作摩西的欲望。
没有答案,可是我们不能停步,世界不允许我们停步。
于是我们只好说,对着天空呐喊是没有用的,中国没有捷径可走,我们一步一步来吧。
那么,就只有踏踏实实地走吧。
毛虫丑陋,要化作蝴蝶。
抬头看,顶上已经没有了光环。中国人不是天之骄子。
当我们都不再认为自己头上有光环,只有用力去做,来换每一点进步的时候,中国的信心,就开始了废墟上的重建。
这可能不是柏杨先生写作时所想到的,而是藏在他的心底。
柏杨先生曾给张香华女士写过这样的诗,说道:“险已夷,惊已安,我们俩注定会守望到,北极星悬升,在命运苍茫的晓色里。”
这是出狱以后的作品。这样充满期待的诗句,是柏杨先生的为人。他不是充满仇恨和绝望的人,他的笔虽然犀利,他的心中,存的却是一份希望。
十几年前,从不敢想象中国会发展到今天的样子。
柏杨先生走了,希望却留下。
写字楼不灭的灯火,脚手架上忙碌的民工,田野里互相挽起的臂膀,告诉孩子,把你的书给小朋友分享。
一切的一切,都微不足道。
也许。
也许可以让我们的下一代,在重新读柏杨先生的时候,不必再像我们那样汗流浃背。
那些中国人 文人篇 文人篇 琼瑶的泰坦尼克(2)
为琼瑶的小说流泪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我大学的女同学们常常捏着汗湿的手帕,看《失火的天堂》或者《心有千千结》而双目迷离。
作为燕赵之地的子孙,我心中所更加亲近的是,西北高天下的苍莽黄沙,边塞草原上的铁马冰河。因此,于琼瑶书中的恩恩怨怨,多少觉得是“小女子心态”,和我不大相关。
想当然地认为,能写出这样作品的琼瑶,无疑是个感情世界坎坷无比又丰富无比的小资。当她在铺了天鹅绒的大床上为了爱情辗转反侧的时候,萨正在和兄弟们在风雪漫天的机场跑道上为波音737换轮子。我们的世界,没有交集。
直到看了她的《我的故事》。
这本书,我是在大学毕业几年后读的。早晨开始看,直到黄昏,因为我读完之后,又反复读了一遍。那一天,琼瑶的世界在我的心中天翻地覆。
《我的故事》,是琼瑶的自传,我想,如果没有读过这本书,不可以算做真正了解琼瑶是怎样一个人的。
这本书中,记录了一段我们早已忘记的历史,也颠覆了我对琼瑶的看法。
琼瑶的确出生于教授之家,书香门第。然而,她记录下的童年,却和小资没有多少关系,她用了大量的篇幅记录的,是逃难。
1944年,六岁的琼瑶,随着全家——祖父、父亲和母亲、哥哥、弟弟……开始了逃难的历程。
那一年,日军发动了豫湘桂战役。琼瑶家的祖屋所在地衡阳,是两军决战之地。中国军队第十军在这座城市死守了四十七天,终因援军不济,力竭城破。
逃难之前,琼瑶把自己最珍爱的一面小锦旗交给了妈妈,藏在所寄宿农家的阁楼上,因为大家都说农家一无所有,日本人是不会抢劫这个地方的。
日军果然没有抢劫,他们烧掉了整个村子。这只是琼瑶记忆中苦难的开始。
几十年后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依然可以读到家国沦亡之际一个普通人家的惨痛。
逃亡中,琼瑶第一次目睹了死亡。“山沟外面,忽然传来一声清脆的枪响,接着,有一个人影从我们掩护着的松柏外面闪过去。我们全吓怔了,忘了哭,也忘了叫,瞬时间,山沟中寂然无声,我从松树的隙缝里望出去,正好看到那奔跑着的人——一个平凡的农人,腿上滴着血,一跛一跛地飞跑着逃走,然后,就是一阵日本人的呼喝声,又一排枪声,那农人倒了下去。我呆住了,第一次了解死亡是怎样突然就能来临的,第一次看到鲜血从一个活生生的人体里流出来。”
接着,他们又被日军围住搜查,一切财产都被抢去,连琼瑶的母亲都险些被日军掳去。“一向文质彬彬的父亲,立即爆发了,他陡然间冲过来,抱住母亲,对那日本兵大吼大叫:‘放手!你这禽兽!放手!’一切发生得好快,我看到那日本兵举起木棒,对父亲拦腰一棒,父亲站立不稳,那山沟又是一个往下倾斜的斜坡,父亲摔了下去,顺着斜坡,就一直往下滚。祖父忍无可忍,也冲上前去,日本兵再一棒,把祖父也打落坡下,然后,他继续拉着母亲,往山沟外面拖去。母亲用手抓紧了山沟两壁的青草,哭着往地上赖。我眼看父亲和祖父挨打,母亲又将被掳走,恐惧、愤怒和无助的感觉一下子对我压了下来,我用双手扯住母亲的衣服,放声大哭。同时,麒麟和小弟都扑了过来,分别抱住母亲的腿,也放声大哭,我们三个孩子,这一哭哭得惊天动地,我们边哭边喊着:‘妈妈不要走!妈妈不要走!’”
那些中国人 文人篇 文人篇 地狱里也有天堂·读徐晓的《半生为人》
只是因为琼瑶的弟弟恰好和带队日本军官的孩子同岁,使他产生了恻隐之心,一家人才逃过此难。
写下这样文字的,是我们所认为自己熟悉的琼瑶吗?
在这本书中,琼瑶这样的记录,比比皆是,处处都是那双六岁的眼睛亲眼所见——为了避免大家被发现,表叔伸手去扼死自己的亲生儿子;悄然将与琼瑶每天抱着睡在一起的小妹丢弃在旅途中;父母赴水自尽又被琼瑶的哭声唤回;生死辗转中祖父却固执地在口袋中留着自己抗日救国的诗歌;宁可被枪毙也不让汉奸侮辱……
弱国子民的血泪,尽在于此。
琼瑶在书中写到——“我的国家民族观念,就是在这枪口下建立起来的。所以我常说,别人童年的教育来自学校,我童年的教育,却来自战争”。
2004年台湾地区大选,琼瑶阿姨为反###在网站上发表公开信:
“亲爱的朋友啊!从何时开始,长江、黄河、青海、长城、喜马拉雅山……都不再是我们的骄傲了?唐宋元明都不再是我们的历史了?我真的陷进无法自拔的痛楚里。”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心中有一点淡淡的疑问——有着这样经历的琼瑶,成年后的作品中为何却只有温柔婉约,而没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刚强之气呢?
直到看到《泰坦尼克》中的一段,我忽然若有所悟。
《泰坦尼克》的结尾,罗丝是怎样对杰克喃喃自语的呢?
她没有说我是多么地怀念你,在心底爱你这些话。她说,我结了几次婚,爱过几个人,生了几个孩子,走了世界多少个地方……她的一生怎样的快乐和有价值。
杰克的死,是为了罗丝的生。
而他让罗丝活下去,假如她从此只是忧伤地怀念自己,我想并不是杰克所要的最好报答。那最好的报答就是罗丝自己所说的——她是那样珍爱杰克换来的生命,所以让自己的一生都快快乐乐,轰轰烈烈,一直到九十岁。
她的生命是属于两个人的,她快乐了,他才快乐。
左权,这个刚毅的红色将军,在留下的信中对自己的女儿用了如下的所有称呼——“小鬼、小家伙、小宝贝、小天使、小东西……”
将军用了这样的称呼,我想他是从心中希望把一切苦难在自己的手中终结,只给女儿拥有美好的东西,包括美丽、温柔和幸福吧。
我们的先人在艰难时刻能够勇敢地面对苦难,却不是为了把我们变成冰冷的钢铁,而是为了让我们按照和平与善良的本性生活。
什么是我们心中的家国呢?那些不朽的诗词歌赋,江南烟雨,漠北秋风,弄堂中孩子们跳猴皮筋时的欢笑,在课堂上为某个莫名的惆怅而走神的瞬间。
对于琼瑶来说,悱恻温婉是她的本性。历尽劫难,痴心终而不改。这种南方小女子的情怀,在《我的故事》的苦难衬托下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离离原上草,用最柔弱的一面让人感到生命的顽强与灿烂。
一如阿基米德最后的时刻,他说:“让我画完这个圆。”
读过这本书之后,对琼瑶的感觉真的不再一样了。
当一家人经过一次次抢劫、杀戮、搜查之后,琼瑶在第八章“夜半穿越火线”的结尾一段写道:“中午时分,我们见到了第一队国军,看到了第一面国旗。”
那时,忽然发现自己身上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在读琼瑶的书时,我居然落泪了。
从此,也不可以笑话那些读琼瑶落泪的女生了吧。
后记:琼瑶一家遇到的中国军队,是桂军第27团辎重连,他们的连长曾彪成了一家人的保护神。他们跟着他的军队走,吃他的军粮,喝他水壶里的水。琼瑶的家人,在他的帮助下,平安到达广西,随后转往重庆。琼瑶写道:“一天清晨,我们全上了火车,倚着车窗,含泪望着站在月台上的曾连长。车子终于蠕动了,曾连长仍然站在那儿,一身军装,威武挺拔。他不住地对我们挥手,我们也不住地对他挥手,车子越开越快,越开越远,曾连长的影子就越来越小,终于再也看不见了。别矣,曾连长!这是我们最后一次见到曾连长。”
战后,琼瑶一家人曾反复寻找曾连长,虽然没有找到他,但总期待着和他的再次相逢。琼瑶在另一段文字中曾经对曾连长此后的行踪做过一点提示,她说:“曾连长奉命死守桂林。”
桂林战役是抗战后期的一场血战。1944年11月,日军进攻桂林,和所有国民党军当时进行的很多战役一样,这次战役充满了牺牲、血腥、阴谋、内讧和叛卖,然而,战斗的激烈程度在很多日军文献中依然清晰可辨。11日,桂林陷落,此战中国军队三名将军殉难,分别是第三十一军参谋长吕旃蒙、第一三一师师长阚维雍和桂林城防副司令官陈济桓。第二十七团辎重连的下落无从查找,只是从战史知道,当时桂林守军将大量辎重囤积于七星岩岩洞中,以期与日军长期作战。因为汉奸告密,日军猛攻七星岩。由于守军顽强英勇,日军无法攻入,遂对洞内施放毒气,守军全体殉难。
曾彪连长的忠骨,或许就在七星岩的某个洞穴之中吧。
一如琼瑶的父亲第一次见到曾连长时,无意中说出的一句话。他说——“不甘异族迫害,要付出多少代价!”
那些中国人 文人篇 文人篇 王小波,或许不知道自己要写什么
从北京回来,带回一本书至今不能读完——徐晓女士的《半生为人》。《半生为人》这本书是从“文革”开始写起的,其中《今天》杂志的许多同仁都是一时风云人物,然而我并不认为徐晓写这本书的本意着落在政治或风云
每次只能读一两页,不能读更多,否则我无法呼吸。
看了几天《半生为人》,我对自己的思路整理良久,结论只有三个字——
洗灵魂。
这本书属于20世纪70年代的人,它又不该只属于那个年代。
我和我在北京的朋友联系,一定要让他找一本来送给我的一个一面朋友,她的丈夫刚刚猝然离世,这书里有力量。
更多的是有感动。
那种用平静让人战栗的感动。
我不惊奇于这本书,因为它只是还原一种古朴的真实。
徐晓的这部作品,记录了那一代被称做“文学青年”的人们,怎样伴随理想起舞,写的是周郿英和徐晓的爱情和他们的朋友们的故事。
郿英和徐晓的朋友们,都是一些在生活中把自己洗到素面布衣的普通人,尽管他们有的并不缺少名气,而徐晓写他们的时候,笔法也近乎白描。
徐晓写到丁玲请史铁生去见面,第一次史铁生出于对名人的敬距离也出于对名人的敬畏拒绝了;第二次丁玲又请,铁生答应了,可是还没去呢,丁玲已经去了另一个世界。
徐晓记下了史铁生谈起这件事的话,他说年龄是一堵墙,可是墙上应该可以有门和窗户。
萨想铁生有一点悔意,因为他善良。
这样富有灵气的话在这本书里我没法枚举,徐晓的灵气,徐晓的凌厉。你都能体会到。
还记得有一张徐晓的照片,好像是在北海的划船上,笑眯眯的不看镜头,穿着裙子还拿着一瓶汽水。田晓丹说这是一个“七七级”的女大学生——在革命理想和美好生活之间流连忘返,幻想着鱼与熊掌可以兼得。
网上也可以看到《半生为人》,然而我觉得看网书的缺点是看不到这些好照片了,那会减色很多。
其实书中的照片都很粗糙,唯其粗糙,始有沧桑。
唯一不粗糙的可能就是陈迈平(万之)在丹麦的那一张,英俊而戴着眼镜的陈迈平坐在码头上,白衬衫,蓝裤子,背景是白色的老船。
他在随照片写给徐晓的信中说:“这不是《今天》时候的陈迈平了,这是1990年的老迈平。”
只这一句话,其中的滋味已让我心中一酸,那天恰好和我的老友晓筠联系上,她说我的声音一点儿也没有变,鬼使神差,我说,这已不是当年的萨苏了,这是二十年后的老萨苏。
迈平的敏感,迈平的伤感,只这一句,足矣。
郿英和徐晓的朋友,大多吃过很多生活的苦头,却从没失去过对于生活的信心。
当然,更主要的还是郿英和徐晓自己。
《半生为人》的广告招贴画上,徐晓很
沧桑郿英最后还是走了。徐晓和郿英之间不是一个付出和牺牲的故事,而是一对夫妻的故事,夫妻是一种相互的关系,这里面没有一本账可以说清楚。它让每个读过的人都会为之手足无措。那是一个从最初就注定悲剧结尾的姻缘。然而,两个相爱的人,却可以把地狱过成天堂。我相信,这部分故事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见我们的心灵。
田晓丹说得更好,这个家庭里,你不会感觉到郿英不在,他只是不说话,不占地方罢了,你还可以从娃娃(郿英的儿子)日渐长大的眼神里,找到郿英。
郿英坚强,徐晓说:“恐怕不只我一人从他身上懂得了一个人的自尊是怎样确立的,尊严又是如何获得的。”
还有一句话,她说:“无论他怎样消瘦得像个难民,他伤口怎样流得稀里哗啦,他呕吐得怎样不亦乐乎,我从没感觉到尴尬或难堪。我为我的丈夫有这样出色的表现而骄傲,我为我是这样的男人的女人而骄傲。”
夫妻是这样做的。
实际上,徐晓大多数的照片快乐天真,是真正聪明人的照片,只有一张不像的偏偏给拿去做了广告。
这是一本记述快乐的书,一本平平静静的书,徐晓的好处是她的聪明伶俐,她的悟性极好,我们说糟糕的书便是:好人是好人,坏人是坏人,脸谱化。其实给好人加上些毛病写出来,说这样更“接近生活”也是五十步笑百步,徐晓笔下的人不好不坏,她不评的,可是她喜欢的人,你也会亲近,好像你多年的朋友,他们的毛病也那么让你接受,这毛病一点儿不突兀,大概因为他们本来就是这样的人。
这本书与其说震撼,更多地说是领悟。感谢徐晓,看完,你会更爱你的亲人和朋友,你会对生活多一份宽厚。
那些中国人 文人篇 文人篇 重新一识沈佩贞
有位朋友说他是没书看了才去看王小波,因为很多人说王小波的书好,他不愿意凑热闹。
我和这位兄弟的臭脾气简直一模一样,王小波,也是在觉得没书可读的时候才终于去翻开的。王小波说,我没别的意思,就是想试着做个新
二踢脚,结果……
而后,就深深地沉浸其间。
一个作者如果知道他要写什么,比如写美,写爱,写英雄,我总觉得这是一个及格的层次。
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我们说叫做文章。
我要是说王小波下笔的时候不知道自己在写什么,肯定要挨骂——这是夸王二呢还是骂王二呢?
其实这是我自己真实的看法。
王小波的朋友们这样形容王小波——一个讲故事的大拿,在烟雾缭绕中慢吞吞地讲来,让人时而口水直流,时而毛骨悚然,又欲罢不能。
那就是真正的王小波吧。
如果一个人爱自由只是爱在笔头上,那断然做不了王小波。王小波的爱自由,是渗透到骨髓中,而后又渗透到自己的笔端的。有什么能够束缚他的笔锋呢?如果说王小波的作品是酒,那是因为他心中都是酒,涌到笔端的就是酒,不是王小波特意地要当酿酒师傅。如果说王小波的作品是茶,那么对不起,只能说他心中都是茶,不是王小波改行当了采茶女。
一个作者如果不知道他在写什么,而被他的笔,被他的感动、灵感和心灵的颤动带着走,我说,这样写出来的,才是大师之作。
王小波就是一个站在大师门口讲故事的人,那个门儿,他爱进不进。
那些被我们视为经典的作品,比如《悲惨世界》,它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是革命吗?
那么为什么我看到雨果的笔下连警长沙威也得到了一份尊重——那可是一个典型的反革命分子呢。
《红楼梦》的中心思想又是什么?
从小学起我们就知道写文章要有“中心思想”,要先知道自己想写的是什么。可惜,大师们好像都没有这种自觉。
大师们经典作品的中心思想,是后人总结出来的吧。而大师之所以为大师,正因为他们不拘泥于所谓“我要写什么”,一如我们的心灵,有善,有恶,有美,有丑,有七彩的颜色,五味的甘苦。走入大师的层次,谁更出色,就是独孤九剑对独孤九剑,表现出来的是实力,而不是招式了。这是我个人的看法,也是我一直认为《基督山伯爵》的价值绝不低于《悲惨世界》的原因。
我认为王小波的魅力,就在于他已经让自己的笔走进了自由世界,禅怎样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你的心动。王小波,笔随心动。
读王小波的作品,我时时可以感到他的这种随心所欲。王小波的才华,使他的随心所欲变得魅力无穷。不过,他的作品有些我读得上瘾,有些却没有什么感觉。
我极喜欢看他的《我的阴阳两界》和《革命时期的爱情》,今天拿来还可以让我一个中午手不释卷再读一遍。他讲的已经不是故事,而是一种滋味。粗话、性、阴谋、一些可以毁了一部作品的种种因素,在他的书中却仿佛中药里的巴豆狼毒,偏偏是方子里不能少的良药。
可是对于那三个很有名的时代,还有2015,却没有这种感觉。也许是水平的限制,使我没能读出几部作品的好来。总觉得,无论是三个时代,还是《红拂夜奔》都些许逊于《我的阴阳两界》和《革命时期的爱情》。也许,这几部作品的思想,更接近王小波自己高速旋转的思维。所以当他的思路不太照顾读者的时候,读者就有点儿跟不上了。
怎么说呢?让我想起了一位艺术界的朋友说的话——摇滚歌星到了一定水平,都会变成吸毒者。没办法,这门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如此。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