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从普通女孩到银行家

_2 土一族 (当代)
  最后,女儿认为,这里的小学和国内小学的最大一个不同点是,下学时,老师没有给他们留任何家庭作业。她为此感到高兴,感到轻松。
  接受完我的问话,女儿马上就和玛格丽特女士玩儿扑克牌去了。我没有阻拦女儿,因为她能够在上学的第一天就发现中国和加拿大小学之间的不同点,把它总结出来,这说明她在用心观察着,努力使自己适应着新的环境。我暗自为她高兴,但是没有表露出来。目的是想看一看,她还能够从新环境里感悟出什么东西来。
如何看待贫富差异
  在垂法格小学上了几天课之后,我发现女儿开学时的兴奋和快乐渐渐减退了。仔细查问才知道,她班上除了那个来自俄罗斯的女孩儿以外,其他所有学生都是来自亚洲国家的新移民。她和俄罗斯的女孩儿关系不错,课间经常一起玩儿。但是由于语言不通,交流上有困难,也不能深交。那些亚裔孩子总在一起玩儿,而且很抱团儿。主动接近他们之后女儿发现很难和他们相处。因为这些孩子们在一起时经常攀比谁穿的、用的是什么名牌,谁家的房子大,谁家的汽车高级,甚至谁家的佣人长得漂亮。下学时,有些家长开着奔驰500型豪华轿车来接孩子。离家近的同学,有不少是家里的佣人来接。而女儿是自己坐公车回家,没有人接她。
  这种情况是我们当初让女儿上这所学校时没有考虑到的。女儿说出来之后,我感到问题很严重,于是把女儿叫到身边认真地和她讲,比阔气不是一件好事。虽然我们从大陆出来的留学生没有巨额的财富,但是我们几乎垄断了欧美大学颁发给外国研究生的全部奖学金。在UBC大学,颁发给研究生的全额奖学金中,90%以上都是由大陆学生获得的。由于国家管理体制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等原因,中国知识分子没有获得像西方国家和港台地区同行那么高的收入。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没有本事,更不应该因此受到歧视。
  我在和女儿谈话时强调,比家庭财富是无知和浅薄的表现。他们现在是学生,要比就应该比谁学得好,谁能力强。比家长是不对的,因为没有任何人可以选择自己出生于什么样的家庭。其实,那些从各国来到加拿大的投资移民,他们的财富也是靠自己和前辈的奋斗取得的。如果后代不努力,要想永远富下去,也是不可能的。中国有句俗话说“富不过三代”,就是指孩子不争气导致家庭没落的情况。因此,我们不要和那些孩子比阔气,我们应该和他们比谁学习好、本领大,长大后靠自己的能力富起来。这些大道理讲起来容易,但是让孩子真正做起来并不简单。
  有一天,女儿下学回来后对我说:“妈妈,我爸在香港给我买的那支笔帽上带着一只小熊的多色彩笔被一个同学抢走了。她硬说那支笔是她的。她还说,我不可能有这么好看的笔。我和她争辩,强调那支笔是我爸出差时从香港买回来送给我的。那孩子没话说了,于是就把笔给折断后扔到地上,对我说,她不稀罕,如果我稀罕,自己捡起来好了。我虽然很心疼那支笔,但是因为她把笔折断扔到地上后,还用脚踩了几下,太脏了,我就没有去捡。”
  “那你把这件事告诉老师了吗?”我问她。
  “没有,因为事情发生在课间,老师不在场。我的英文又讲不清楚,所以没有和老师讲。”女儿叹气地说着。她告诉我,那时她很想在国内的小学。
  女儿是在中国人民大学校园里长大的。当时我在人民大学教书,她在人大附小上学。我们住在人大教师宿舍楼的一套三居室里。女儿在附小的同学大多数都是人大子弟,有良好的家教。附小的同学里,虽然也有淘气的,但是没有一个像这位同学那样行为恶劣,那样欺负人的。
  这件事情发生后,我和我先生决定给女儿转学。因为我们知道,学校环境的好坏对孩子的成长有多么的重要。我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改变女儿班上同学的恶习,但是我们懂得三十六计走为上策的道理。我们决定让女儿躲开他们。
  转到哪里去呢?我想到的唯一出路就是去我所就读的UBC大学的附属小学。这所小学很像人大附小,学生中大多数是大学老师和博士生们的孩子。但是,该校的录取条件是学生必须家住学校附近。同时学校只保证住在校内的学生的录取。如果有剩余名额才会录取家住学校附近的学生。因此,我要走的第一步棋,就是从玛格丽特女士家搬出来,把家搬到UBC大学为有家庭的学生准备的宿舍。
  这一步棋走得还算顺利。不到两个月,我就租到了学校的一套城市房。虽然,女儿既舍不得离开玛格丽特女士这位打牌的搭档,又舍不得天天在家里就可以欣赏到的英吉利海湾迷人的景色,但是,为了上一所像人大附小那么好的学校,她还是欣然同意和我们一起搬到了UBC大学的宿舍。
  下一步棋是带女儿去找校长。我知道,要是通过教育局转校这种正规程序,女儿一定要等到从垂法格小学的ESL班毕业,然后再等到UBC附小有名额时才能够转过来。西方人不是讲究创新,鼓励走捷径吗?我和女儿商量,越过教育局,直接去找校长。问女儿是否敢去。她是个胆大的孩子,毫不犹豫地就跟着我往UBC大学的附小走去。
闯 过 语 言 关
  那是一个阳光艳丽的下午。UBC大学附小的利特尔校长正在办公室里工作。我敲门后,带着女儿走了进去。我开门见山地对她说,自己在UBC大学读博士,刚刚搬进学校宿舍,因此想把女儿从垂法格小学转过来。当她得知女儿来加拿大才几个月,在垂法格小学上ESL班还不到一个月时,她担心女儿的英语跟不上。于是对我说,她要考考女儿的英语。她把女儿叫过去,试着和女儿交谈。开始时,女儿还能够用英语回答她的提问。后来她讲得快了,问得复杂了,女儿就跟不上了。因此,校长对我说,她现在还不能同意让女儿转过来,因为UBC大学附小没有ESL班,她还需要在垂法格小学多上一段时间的英语课。
  我对此决定还不甘心,跟校长争辩说,中国孩子可以创造奇迹。如果让女儿与正常班学生一起上课,我相信她会用很短的时间渡过语言关。我也会抽出时间帮助女儿。校长听了我的这番话,大笑起来。她说:“这个孩子可以创造奇迹,我相信。但是,这要有一个过程。如果我在奇迹出现之前收了她,开始时她跟不上老师讲的课程,任课老师会对校方有意见。我看还是让她在垂法格小学把这个学期读完。放假时,你再带她来。那时,如果她通过了我的考试,下个学期她就可以转过来了。”
  学没有转成,我和女儿都很失望。但是,我并没有把失望的神态流露出来。我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女儿产生很大的影响。我希望给女儿树立的是一个乐观、自信的榜样。因此,我笑着对她说:“你表现得很勇敢。虽然不能回答校长的所有问题,妈妈知道你已经很努力了。只要你继续努力,下学期一定能够转过来。”
  我告诉女儿,我会帮助她尽快渡过语言关。为了使女儿的学习进度能适应转学的要求,我决定让女儿一下学就回家,由我给女儿在家里开小灶,突击补习英语,重点是补习口语和写作。
  我在中学和大学里学的全是俄语,英语是我自学的。当初我的英语张不开口,是用背《英语900句》和《新概念英语》这两本书的方法解决的。因此,我让女儿也用这种方法攻克语言关。
  我把这两本书的录音带用录音机分句断开,再重新录制,以便女儿能够听一句,跟着读一句。我要求女儿,每句话至少听10遍,读10遍,然后背下来,默写下来,我回家后检查。我告诉她,我不怕录音机坏掉,她可以反复倒录音带,直到听清楚了,能跟上为止。对于一个10岁的孩子来讲,这样学习确实很枯燥。但是,我知道她会去做,因为她有吃这种苦的动力。
  由于确实不喜欢垂法格小学那个ESL班上的同学,女儿没有反对我的安排,她下学后就跟着录音机认真地学,努力地记,不停地背。等我回到家后,再让我考她。她下决心要尽早攻克英语关。
  但是,女儿毕竟还是个孩子,她也动摇过。坚持学了一段时间之后,她问我,是不是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能够使她掌握英文。为了证明我的方法是对的,我带她去一些朋友家玩儿。我的朋友们中有好多是新移民,他们也需要过英语关。我让女儿自己去问他们本人和他们的孩子是如何快速闯过语言关的。结果,大家不约而同地告诉她,学英语没有捷径,背单词、背书就是唯一的捷径。因为只有背下来,英语才会在你的大脑里生根,你想用英语开口讲话时,才能拿出来使用。这下可好了,女儿不相信我的方法不行了,因为大家都是这样讲的,大家都鼓励她用我的方法坚持学下去,争取早点转回UBC大学的附小。
  朋友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环境是影响孩子行为的重要因素。应该说,我周围的朋友和他们的孩子对女儿的成长影响很大。在UBC大学宿舍,我们居住在一个由十几个连体城市房组成的四方形的院子里。房前有花草树木,房后有各家固定的停车位。院子里有小篮球场和滑梯、秋千等少年儿童玩耍设施。院子的对面有公共活动厅,里面有健身房、电视厅、电影放映室、乒乓球室、录像带租借室、广告栏、儿童绘画和写作作品展示栏、宴会厅、厨房和卫生间等设施。
  孩子们可以在公共活动厅里面自由地玩耍。如果有孩子过生日,家长可以免费使用宴会厅和厨房,邀请很多家庭参加。公共活动厅24小时有UBC大学的工作人员值班。他们定期为孩子们组织各种讲座和课外活动。比如,放映室每周为孩子们免费放一两场儿童片。放电影时,学校还免费为孩子们提供饮料和爆玉米花。女儿在这里看了许多好莱坞和迪斯尼的经典少儿影片。由于那时她刚刚出国不久,看这些英语影片不仅提高了她的英语听力,而且还开阔了她的视野,使她更快地了解了西方文化。
  我们居住的院子侧面,还有一个提供给住户租用的菜园子。一年交20加元的费用,就可以租到一块菜地。菜园子有灌溉用的水龙头和放锄头的农具房。许多家庭都在租到的菜地里教孩子们种他们喜欢吃的西红柿和黄瓜等蔬菜。
  这种宿舍是UBC大学专门为已婚有孩子的研究生准备的。而所有家庭的孩子们几乎都在学校的幼儿园、附小或附中上学。
  我鼓励女儿下学后去公共活动厅,参加UBC大学为孩子们提供的各种课外活动,或者和邻居的孩子们一起玩儿。我知道女儿是一个外向、好动、贪玩儿的孩子,总让她一个人关在屋里自学英文,我也舍不得。女儿也喜欢去公共活动厅或和院子里的孩子们一起玩儿。但是,一想到只有她一个人要到垂法格小学去上ESL班,她就玩儿不下去了。为了能够在下学期转到UBC大学附小来,她自觉地就不玩儿了或少玩儿了。每天我从学校一回到家,她马上就主动地让我听她背课文。晚上,让我帮她默写。我们两个人还按书中的要求进行情景对话。
  大家看,学习有个目标,有个动力,对激发孩子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刻苦精神有多么的重要!
小孩子也会拼命
  下学期开学前,我带女儿第二次去见UBC大学附小的利特尔校长。那是一个阴雨濛濛的下午。当我们敲开利特尔校长办公室大门的时候,她一眼就认出来,女儿是那个想从垂法格小学ESL班转过来的孩子。于是,她对我说:“对不起,这次你不能进来。我要单独和你女儿面谈,看看她是否能够通过我的考试。”
  我留在门外。看到女儿虽然有些紧张,但还是大方地走了进去,我很高兴。我从小就教育女儿,做什么事情都要痛快,大大方方。因为我最讨厌女孩儿扭扭捏捏。看来这种教育还是生效了。
  在门口等了大约一个小时,利特尔校长把门打开,请我进去。她笑着对我说:“你女儿可以从垂法格小学的ESL班转到我们小学来上六年级的正常班了。因为她可以不用你作翻译,和我聊这么长的时间。我相信她能够跟上其他老师讲的课程。”
  利特尔校长还说:“我们小学有不少从中国大陆来的孩子。他们的家长都像你一样,很重视孩子的教育。这些孩子的数学学得都特别好。希望你女儿也能够把中国小学生的优点带到我们附小来。”
  接着,利特尔校长又问我们,为什么女儿没有英文名字。她说,女儿的中文名字不太容易拼读,来附小上学应该起个英文名字,这样,老师和同学称呼起来会比较方便。我认为校长讲的有道理,就趁机邀请校长帮忙给女儿起一个英文名字。
  利特尔校长高兴地接受了我的邀请。她说:“起名字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有人是按照发音是否容易、听起来是否好听来起名字;有人是考虑名字的含义,根据词义来起名字。让我们走个捷径吧!请你告诉我,你女儿的中文名字是什么意思。我来根据她中文名字的词义,给她起英文名字。你看这样好吗?”
  我认为,这种做法可行。于是就告诉她,女儿的中文名字叫王子,即国王之子的意思,直接译成英文恐怕不太好。
  “不,不,不。当然不能让你女儿叫国王之子。这不是女孩儿的名字。”利特尔校长不假思索地说。
  大家沉默了片刻。利特尔校长在房间里走了几圈之后,抚摸着女儿的肩膀,对我们说,有了。我想她应该叫莎莉。这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皇时期一位英国公主的名字。这位公主不但聪明漂亮,而且像王子一样勇敢,骑马和剑术都很好,经常被人称为假男孩儿。用这个名字就表示,她既可以有一个女孩儿的名字,同时又和她的中文名字有一定的关联,因为她的中文名字是王子,而她的英文名字是个有假男孩儿之称的英国公主的名字。你们看如何?
  我认为这个名字起得很好。又问女儿是否喜欢,她也很兴奋校长能够给她起一个这么有意义的名字。于是,我们告诉校长,就用这个名字给她在附小注册。校长很高兴我们喜欢她起的名字。她希望女儿能够在开学前把转学手续办好,准时来校上课。
  那天,虽然是阴雨濛濛,但是我和女儿的心中却像升起了红日一样的温暖。回家的路上,我问女儿,校长考的东西难不难。她说,因为能听懂,什么都不难。和在课堂上上课一样,她就怕听不懂。
  回家后,她写了一篇日记,详细描述了考试的经过,还特别回顾了几个月来攻克英语关的体会。她是这样写的:
  “为了能够转到UBC附小,我学英语真是拼了。看到别的小孩儿在外边玩儿,我没有眼馋。人家来敲门,约我一起去打球,我也没动心,还是抱着书本背单词。长这么大,我还从来没有这样用过功。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没有白白地拼命学英语!今天,我终于考进了UBC附小。我再也不用一个人乘车去那个遥远的学校,和那些我不喜欢的同学一起上课了。”
  为了奖励女儿转学成功,那天的晚餐我做了许多她爱吃的东西。周末,还去体育用品商店给她买了一双旱冰鞋。我的教育方法是不能一下子给孩子买太多的东西。更不能看到别的孩子有什么,就马上给自己的孩子买什么。我要让孩子知道,任何东西都是需要靠她努力才能获得的。这种教育方法,在女儿身上是奏效的。她从来不会和同学攀比拥有什么东西,也从来不会主动和我要什么东西。也正因为如此,她对垂法格小学ESL班上的同学,相互攀比家庭财产很鄙视。
  后来的事实证明,我们让孩子转学是做了一个明智的决定。因为ESL班上有好多孩子不认真学习英语,三四年过去后还出不了ESL班。有的学生从小学升到中学后,还继续在ESL班和国际学生一起上课。这样他们就失去了和本国学生在一起学习的机会。而本国学生往往思想比较活跃,作文写得也别具一格,和他们一起上课自然可以更多地学到西方文化,有助于更快地融入当地社区,学到比与国际学生一起上课更多的东西。
  再说那个抢走了女儿彩笔的女孩儿。我先生在大约两年之后的一次晚宴上遇见了那个孩子的父亲。他问女儿现在在哪里读书。当他得知女儿早已转到UBC大学附小的正规班之后,不相信地说:“这怎么可能,我的孩子和所有我认识的朋友的孩子都还在读ESL。你女儿的英语怎么可能在两年前就过关了呢?真是不可思议,不可思议!”
  是的,如果做家长的不去教育自己的孩子,不去帮助自己的孩子尽快渡过语言关,孩子把注意力放在和别人攀比家庭财产上,以欺负同学为乐趣,这样的孩子怎么可能有出色的学习成绩和理想的学习进度呢?
  在我看来,孩子小的时候就像一张白纸。家长在这张纸上画什么图案,孩子长大后,这个图案就会在孩子身上反射出什么光环。对于家长来说,你在孩子身上付出多少心血,你将来就会有多大的收获。
  许多从国内来的新移民,口口声声说,来加拿大是为了孩子。但是,他们来到温哥华后,就在华人集中的居住区买房子,让孩子和当地的华人子弟一起上学。我不知道,这样做他们的孩子怎样能够了解北美文化,怎样能够融入当地人的主流社会,以后又如何在竞争激烈的西方国家立足?
  我在以后的章节中,会逐渐地讲出女儿是如何从洋人老师和洋人同学那里学习西方文化,并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比较,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
什么是小学生最重要的
  脱离了只上ESL英文课程的限制,来到了UBC大学附小,女儿就像是一只放飞的雏燕,尽情地享受着加拿大正规公立小学宽松的成长环境。说它宽松是因为与国内相比,这里小学生的课程负荷要比国内孩子们的学习负担轻得多。
  转到UBC大学附小之后,女儿直接上六年级。这里的小学是从一年级上到七年级,而中学是从八年级上到十二年级。中小学加起来,虽然也是上12年,但是小学比国内的多上一年,中学则少上一年。孩子们一般都是五六岁开始上一年级,这与国内差不多。女儿是5岁在国内开始上小学的,所以转到加拿大后,和这里同学的年龄没有什么差别。
  按照国家规定,目前国内小学六年级的主要课程包括语文、数学、政治、英语、中国历史、地方历史、地理、美术、音乐和体育,共10门。七年级,也就是初一的主要课程包括语文、数学、政治、英语、中国历史、生物、地理、美术、音乐、信息科技、工作技能和体育,共12门。学生是早上8点上学,下午四五点钟放学。课后还经常开各种会议。学生每天至少上六节课。每节课程都会换不同的老师教。
  但是,根据温哥华教育局的规定,小学六年级只上语文、数学、社会学习、科学、艺术、体育和特种项目7门主要课程。七年级,相当于国内的初一,只上语文、数学、社会学习、科学、电脑、法语、艺术、体育和特种项目9门课。学生是早上9点上学,下午3点放学。放学后不会再开任何会议。学生每天只上四节课。而且,除了体育课和法语课之外,其他所有课程都是同一个老师教。
  加拿大的公立小学免费为学生提供教科书和上课使用的各种文具。这一点开始我很不习惯,总想给女儿买书本。最不能使我这个当老师出身的家长习惯的是女儿在UBC大学附小上正规班之后,学校不让她把教科书带回家,也不留家庭作业。开始我还不相信女儿说的话。晚上去邻居家打听,所有的家长都说这是事实。凡是从国内出来,到UBC大学读研究生的家长,都不理解学校的这种做法。
  没办法,我只好去问我的博士生导师。他是加拿大人,有两个孩子。我想他应该能够给我一个满意的解释。我开口就问:“我们中国的小学生每天至少要上七八个小时的课,所学的课程内容也比这里孩子们学的难得多。老师不但给学生留很多的家庭作业,而且还鼓励家长让孩子多做课外难题。为什么这里的小学,上课时间比我们国家的少,老师还不给学生留家庭作业呢?”
  听了我的问话,导师笑着问我:“你不认为你们国家的孩子生活得太累了吗?你认为他们真的能从肩负那些繁重的学业负担中增长才干吗?我知道,你们中国的基础教育水平在全世界都是名列前茅的。尤其是中小学生的数学水平远远高于西方国家。但是,你想过没有,社会需要的不是只会读书和能做难题的人。”
  导师接着解释说:“我们认为,对于小学生来讲,最重要的是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发育。学校的任务是激发孩子们学习的潜能,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审美观点,使他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以及个人对社会所要承担的责任,既充满自信,又尊重别人,同时还能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老师不给小学生留作业,可以使他们有时间去玩儿,去干自己想干的事情,去读自己想读的书。在玩耍中找到自己,认识自己,激励自己,处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熟悉和适应成长的环境。让孩子们在玩耍中轻松地成长,这样不是很好吗?”
  导师的话,说得我无言以对。从这时起,我开始思考自己在人生主题论中,把学习作为小学时代的主题是否正确,还尝试着在培养和教育女儿的过程中,把小学时代的主题从学习转移到玩儿上,让女儿在玩耍中主动地学习,快乐地成长。后来女儿的快速进步,证明这种转移是必要的、正确的。
勤奋也要靠灌输
  和导师交谈以后,我开始不再责怪学校不给学生留家庭作业,也不再限制女儿出去和院子里的孩子玩儿。可是,有一点我没有妥协,就是坚持让学校同意女儿把教科书带回家。我给老师写了一个条子,强调女儿刚刚从ESL班转到UBC大学附小,带回教科书对她补习英语有帮助。
  老师同意女儿把教科书带回家之后,我要求女儿从学英语的角度,每天对各门课程进行复习和预习。我反复强调,我并不认为她的英语真的过关了。和本国孩子比起来,她的英语在读、说、听、写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由于这是事实,我这样讲女儿不得不同意。
  我的原则是,不能让女儿和移民到加拿大的中国孩子相比,一定要让她和当地的人相比。我经常对她说,我们是移民到人家这里来的。这片土地不是我们祖先开拓的。这个国家是人家的。你喜欢这里,要在这里生存,就要比人家优秀,否则,为什么人家把机会给你一个外乡人,不给本地的加拿大人呢?
  和所有的孩子一样,女儿也不愿意听我讲这些大道理。但是,我和她讲:“你可以不听,但是你要能够跟上老师讲的课程,取得好的成绩,否则,UBC大学附小把你退回到垂法格小学的ESL班我就不管了。”管孩子,有时也要连教育带吓唬。可能是由于怕再被转回去吧,她还是照我说的坚持把教科书背回家,每天做复习、预习。因此,她不但跟上了正规班的课程,而且所有课程的成绩都保持在优良水平上。
  国内的中学和小学,一年上两个学期的课。这里的中小学与国内不同,一年上三个学期的课。9—12月是第一个学期。学期结束后放寒假16天,其中包括圣诞节假期。新年过后接着上课,1—3月为第二个学期。学期结束后放春假10天,其中包括复活节假期。3—6月是第三个学期。7、8月放两个月的暑假。9月再开学后,学生们升入高一个年级。
  在UBC大学附小上完第一个学期的课程之后,老师在给女儿的评语中说,面对从ESL班过渡到正规班所遇到的各种挑战,女儿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她应该为自己所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和自豪。老师相信,随着英语水平的继续提高,明年她会发现各门课程学起来会容易得多。老师很高兴能够有机会教像她这样勤奋的学生。希望她有一个很愉快的假期,并预祝她下个学期取得更大的进步。
  当女儿高高兴兴地把学习成绩单和老师的评语拿给我看的时候,我并没有显出多么兴奋。我生活在一个有6个兄弟姐妹的家庭。我的姐姐和哥哥都是从小就考双百、拿满分的榜样。记得在“文化大革命”以前,我二姐考中学时,语文和作文考试的成绩都是100分。平时如果有成绩是99分,她都会坐在院子里哭,问自己为什么没有考满分。我哥哥也是一样,每次的考试成绩都是北京名校的前三名。因此,我们兄弟姐妹对后代的要求也都十分严格。沿袭这种传统,我指着女儿的成绩单问,这门课为什么不是满分,那门课为什么不是满分,搞得女儿很不开心。
  女儿不是一个轻易就顺从的孩子,她向我反抗说,她已经很努力,已经尽力了。如果我对这份成绩单不满意,她也没办法。
  其实,现在想来,我也挺难为女儿的。她的数学、科学、艺术、体育和法语课程的成绩都是优。只有英语、社会学习和特种项目这几门用英语较多的课程考的是良。我怎么能够指望一个刚到加拿大还不到一年的孩子的文科课程,尤其是英语比本国学生还出色呢?
  但是,当时我并没有妥协。她不是说没办法把学习成绩再提高了吗?我有办法。我让她继续背诵《新概念英语》和《基础英语》两本书中的课文。我还不惜代价地花时间陪她学习,听她背课文,帮她默写生词。
  当她的学习成绩有了进一步提高之后,我仍没有放松对她的要求。我让她利用假期去补习,到温哥华教育局开办的暑期班上课。上暑期课程是要交学费的,但是我不在乎。与国内大多数家长一样,我不在乎在孩子受教育方面花钱投资。就这样,我给女儿打了月票,让她乘公共汽车去暑期班上下一年的英语和数学课程。
  这种方法是有效的。虽然女儿玩儿的时间比别的孩子少了一点,但是开学后,她的学习成绩就开始有满分了。我要让她知道的是,考满分是可能的。事实也向她证明,只要她付出比别人多的努力,她就可以取得比别人优异的成绩。
  在教育女儿的过程中,我一直强调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先生的一句话——“天才十分之一是灵感,十分之九是血汗。”我不断地向她灌输,人在智力上的差异并不大,是否能够学得好,关键在于个人的努力。我还举例分析,她班上有的同学虽然很聪明,但不用功,因此每次考试都输给看上去智商很一般的同学。
  我这样讲,是为了让女儿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不要满足现状,不能太贪玩儿了。任何人都有惰性,包括我们大人,更何况小孩子呢?因此在孩子们小的时候,趁着他们还没有产生逆反心理,不断向他们灌输勤奋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
用写日记的方法补英语
  平时,我经常和朋友们讨论孩子的教育问题。大家一致认为,在国外,我们最应该抓的功课就是孩子的英语。因为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孩子将来能否成功的关键。我们都有体会,与洋人在一起读书和工作,我们的智商不比他们差,我们的能力也不比他们低。但是,我们国内出来的研究生,之所以很少有人能够争到比洋人好的职位,主要原因是我们的英语水平不足以把我们的优势恰当有效地表达出来。在国外吃英语亏的中国人很多。对于这一点,我和朋友们有很深的感触。
  因此我们认为,如果不想让孩子再像我们这一代出国的研究生一样,吃英语的亏,做书呆子,我们就要培养孩子自如地使用英语的能力,达到自如地用英语出口成章、能说会道、幽默诙谐的程度。我知道,不少华人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英语水平,不惜花重金给孩子请洋人做家教,让洋人教孩子英语。这种做法对于提高孩子的口语大概有帮助,但是能否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还要看洋人家教本身的能力和孩子的努力程度。
  由于我本人是教师出身,我决定自己给女儿开英语小灶。我让她用写日记的办法提高英语的表达能力。我要求女儿把每天发生的主要事件和心得体会用英语写下来。不会拼的单词查字典,不会写的句子就换一种方式表达,再不会的就问我。每天我都让女儿大声地给我朗读她写的日记,帮她改正不当的用词和错误的句子。
  开始她也贪玩儿,不愿意写。因此每篇日记都写得很短。但是,只要她写了我就不批评她。因为我知道,只要她能坚持下去,时间长了,就会有效果。不出我所料,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有时我因为忙,忘记查看她的日记,她会主动找我,让我给她批改,而且她的日记也越写越长。她告诉我,由于每天写日记积累了许多素材,老师让他们在课堂上做作文时,她就不会像以前那么踌躇,觉得没什么好写的了,因为日记里的许多内容扩充一下就是一篇不错的作文。
  这里要说明的是,我让女儿写的这种日记纯粹是为了练习英语。所以,它是一种公开的日记,请读者不要误会。真正的日记,一般来讲,应该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是孩子的内心独白,不经孩子许可,家长是不应该去查看的。在国外,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文具店里卖一种装潢漂亮、挂着小锁的日记本,就是因为买主写完后可以将日记锁起来,以防被人偷看,尤其是被家里人偷看。
  我知道,不少家长有偷看孩子日记的习惯。这样做很不好。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孩子也不例外。家长不能把孩子当做自己的个人财产,不尊重他们的隐私权。再说,偷看孩子的日记,一旦被孩子发现,家长与孩子之间往往会产生很大的矛盾或激烈的争执,伤害双方的感情。
  因此一开始我就告诉女儿,我让她写的是可以公开的日记,目的是为了提高她的英语表达能力。这种用写公开日记练习英语的方法,女儿一直坚持到上中学。中学以后,我感觉她的英语基本上可以运用自如,就放手不再查看她的日记了。她是否在写那种属于自己内心独白式的日记,我也就不得而知了。但我猜想,她会写,因为每次上文具店,她都会买一两本封面设计独特、纸张质地优秀的日记本。
  后来,我发现随着女儿英语水平的提高,她的中文读写能力却逐渐下滑,这使我很着急。当初为了让她能够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化,我让她在国内读到小学五年级才出国和我团聚。如果因为她到了加拿大,失去了使用中文的社会环境,就忘记了中文,那对她是一个不可估量的损失。想到此,我动员她开始写中文日记——写那种可以公开的中文日记,以便我帮她修改。同时我建议她把不会写的字词挑出来,再单独抄写,争取能够默写下来。
  没有孩子是天生勤奋的。为了防止女儿懒惰,我让她在中文练习册和日记本的封面上郑重地写上:“为了不忘祖宗,我要坚持练习中文。”我还从国内带来了许多中文书,鼓励她读中文小说。
  尽管如此,由于大多数时间都是在用英文,坦白地讲,现在女儿的中文水平远远比不上她的英文水平。对于这一点,我虽然感到十分遗憾,但是,只要她的中文能够在读、说、听、写、译上过得去,我也就不再强求她了。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女儿要想在洋人圈子里立足,英语首先要过得硬。我希望将来女儿是靠自己在专业上的实力在西方世界发展,而不是只靠能讲中英文两种语言的优势得以生存。
贪玩儿不见得是坏事
  大家都说,加拿大是小学生的乐园。这话一点不假。
  我注意观察过,这里的孩子玩儿的东西和国内也不大一样,他们普遍喜欢高科技和体育运动,而且从小学就开始了。有不少孩子是电脑迷,他们会钻到图书馆里查各种资料,自己动手组装电脑,用电脑设计各种自己喜欢的图形、图案、人物和动物的模型。有的孩子是网迷,一放学就上网,在网上找各种自己喜欢的东西,还自行设计个人网站,结交网友。
  有的孩子喜欢滑旱冰,玩滑板,他们会在滑行时练习各种高难动作。有的孩子喜欢游泳、跳水、滑舢舨、放风筝,他们会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练习,或参加校队。有的孩子则是足球迷、棒球迷、网球迷、冰球迷、篮球迷、排球迷,一般情况下,他们都会参加学校或社区组织的各种球队。他们中有的孩子只是业余爱好,有的孩子则是从小就立志要从事体育事业,做职业球员。如果他们在球队里表现出色,也会被教练推荐到更高一级的球队,最后达到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比赛的水平。如果他们中学毕业后想接受高等教育,各个名校都会争先给知名球员奖学金,希望他们到自己学校就读。
  当然达到知名的程度谈何容易。我有一位洋人同事的女儿是校篮球队的成员,她才上小学就每天5点钟起来练球,放学后也坚持练习,周末还经常参加集训或与外校的比赛。她妈妈说,她每天都是自己上闹钟,5点钟就起床,而且从来就没有叫过苦,即使训练时受了伤,也不喊疼,因为她想将来做个像迈克尔·乔丹那样出名的职业球星。可以看得出来,我的这位同事很为她的这个有志向的女儿感到自豪。
  孩子们除了喜欢科技和体育以外,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们还特别喜欢养宠物。而且他们养的宠物种类也比国内多出不知道多少种,很多宠物的名字我都叫不出名来。更不能使我们这些从国内出来的家长理解的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室里就摆放着几种学校为学生豢养的小宠物。比如小老鼠、小野猪、小兔子、小乌龟和各种昆虫等等。这些活生生的小宠物会和孩子们一起上课,课间和孩子们一起玩儿,由孩子们去喂养。周末和其他假期时,孩子们会轮流把它们带回家去照顾,开学时再带回学校。我有一个邻居的女儿把班上养的小野猪带回家过周末。我们去她家时,看到那个小女孩儿正在给那只小野猪打扫卫生,换作为被褥用的刨花,女儿也马上跑过去帮忙,她们干得很认真。但是,我和小女孩儿的父母都对学校带头养宠物的做法感到不理解,常常埋怨学校不重视孩子们的学业。
  可是,这种养宠物的风很快就刮进了我家。一天,女儿下学后向我提出要买1只蒙古鼠——MongolianGerbil。她告诉我,她的一个洋人同学有3只蒙古鼠,1只黄色的和1只灰色的是夫妻,还有1只灰白双色的是它们的儿子。这些小东西既可爱,又聪明,会和人握手,还能站在人的头上或肩膀上不掉下来。我知道她说的那个洋人同学叫艾达,她妈妈也在UBC大学读博士,她家就住在我们对面的院子里。艾达和女儿很要好,下学后经常和女儿一起玩儿。
  当时我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认为玩物就是丧志,没有同意女儿去买蒙古鼠。女儿很不高兴。我不顾女儿的感觉,大讲特讲什么叫玩物丧志。还强调,她应该如何把注意力放在学习上,如果想玩儿蒙古鼠,偶尔去艾达家逗一逗她的鼠就可以了。
  我的大道理女儿一点也不能接受。女儿有她的道理。她强调,她想买蒙古鼠不只是为了玩儿。他们老师讲,养宠物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爱心和责任心。她还解释说,从小到大都是我和家里人在照顾她,她从来就没有照顾过任何人,因此也不知道如何承担责任。如果买了蒙古鼠,她就能够获得独立照顾这只老鼠的机会。她会喂它吃的,给它喝的,还会为它处理排泄的屎尿,打扫卫生,换作为被褥用的刨花等等。她心甘情愿负起豢养这只老鼠的一切责任。
  现在想来,女儿讲的这些话不是没有道理。但是当初,我就是放不下做妈妈的架子,就是听不进去女儿的话。我固执地坚持可能是过了时的玩物丧志论,最终还是没有同意给女儿买蒙古鼠。
  但是,女儿不是一个轻易就改变自己主张、轻易就放弃自己意愿的孩子。过了不久,她向我要了两块钱,从隔壁同学的手里买回来一个专门为养蒙古鼠设计的透明的、带网盖的、小型的、旧的塑料笼子。她告诉我,艾达家的蒙古鼠怀孕了,艾达答应她小鼠出世后会送给她一只。她说,去宠物店买养蒙古鼠用的容器,一般要花50块钱到150块钱。买一只蒙古鼠也要花十几块钱。她只用两块钱就能养一只宠物鼠,希望我不要阻拦。
  她说话时的音调是自信的,似乎没有给我提供什么商量的余地。但是我还是强调,不让她去买小鼠,不是因为怕花钱,当初为她买旱冰鞋花了三四百块钱,我也没心疼过,因为滑旱冰能够锻炼身体。养小鼠不但浪费时间,还有可能传染上鼠疫危及她的健康。
  她听到我这样说,当时就急了。她说,宠物鼠打过免疫针,身上没有鼠疫病毒。艾达家的蒙古鼠都是从宠物店买来的。宠物店的动物都经过免疫检验。如果它们卖的宠物出过病毒等问题,宠物店早就关门了。
  现在想来,也不知道当时我为什么那么固执,无论女儿怎么说,我就是不同意她养小鼠。
  好在女儿与我一样的固执,她没有放弃努力。过了几天,她在艾达的陪同下,把艾达家的蒙古鼠带回了家,目的是想让我看一看那些小东西有多么可爱,并以此来打动我的心。
  艾达家的3只小鼠住在一个像二层小洋楼一样的漂亮家里。说它漂亮是因为整个小洋楼是用红、蓝、黄三种颜色的硬塑料建成的透明的开放式建筑。从一层到二层有楼梯,二层上面还有一个像城堡形状的顶楼。一楼有小鼠们的餐厅,食物盆和饮水装置都摆放在里面。餐厅的对面是小鼠们的运动场所,里面有滑梯和旋梯。二楼是小鼠们的卧室。
  再看那3只小老鼠也着实惹人喜爱。每只都是胖乎乎的。那一对夫妻鼠表现得亲密无间,时而互相追逐,时而相拥在一起,而它们同时都很爱自己的儿子——那只灰白双色的小老鼠。不论有多少人在看它们,它们照样用舌头舔自己的儿子,舔完后还把它抱拢在怀里,和它一起睡觉。艾达告诉我,等那只小鼠再长大一些,就会被隔离,因为两只公鼠,即使是父亲和儿子也不能共居一室。否则,它们两个会为争夺那只母鼠打得头破血流。这时,女儿在旁边接着说,这大概就是动物和人的一个很大的区别吧。
  为了向我展示这些小鼠的智商,女儿还让艾达把它们从笼子里拿出来,分别放到头顶上和肩膀上。开始时,小鼠们还在艾达的头上和肩上走动。当艾达说出“Stay”(站住)时,那些小鼠同时就一动也不动了。艾达告诉我,无论把它们放到多高的地方,它们都不会摔下来。
  艾达走了以后,女儿继续劝说我同意她养小鼠。这次我不得不承认艾达养的那些蒙古鼠很可爱,它们没有鼠疫病毒,但是一想到我们国人所强调的“玩物丧志”哲学,我就又回到了原点——还是不同意女儿养宠物鼠。
  后来女儿告诉我,当时她为此事很恨我。而我呢,也对女儿感到很失望。我大声地问女儿:“你为了养小鼠,这么锲而不舍;为什么不能为学习,也这么执著呢?”
  “学习!学习!学习!除了学习,您还能同意我做什么呢?”女儿反抗说。
  “除了学习,我还同意你去游泳、跳水、滑冰、滑雪、滑舢舨、放风筝、打排球等等,等等,我什么没同意?对你有益的事情我都同意!但是这种玩物丧志的事情,我就是不能同意!”
  就这样,为了养蒙古鼠的事情,我和女儿争执不下,双方都闹得很不开心。最后还是她父亲出面调停,同意她养艾达送给她的新出生的小鼠,条件是养老鼠不能影响学习。
  在我们家,教育孩子,我总是扮演那个得罪人的角色,而我先生虽然也同意我的观点,但是由于过分疼爱这个唯一的女儿,他总是向女儿妥协。妥协后,还振振有辞地对我说,在家里,你扮演白脸,我就得扮演红脸,有张有弛,才能让孩子接受得了。
  是的,同意让女儿养蒙古鼠了,这种满足她心意的教育,女儿当然接受得了。艾达家的小鼠还没有出生,女儿就让我们利用周末带她去宠物店,给小鼠买鼠食和喝水用的吊瓶。同时还买了一大口袋给小鼠作为被褥用的刨花。女儿在挑选这些东西时的认真劲儿,还真让我嫉妒。我心想,要是她能把这种认真劲儿花在学习上,不知道能够多拿多少个满分。我越想越生气。但是看到女儿在宠物店里流露出来的那种兴奋的神态,我的话到了嘴边又收了回去。我毕竟是她妈妈,哪有妈妈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快乐呢?
  接着,女儿更快乐的一天来到了。她终于等到可以去艾达家接回她盼望已久的小鼠。蒙古鼠是哺乳动物,新出生的小鼠要在六周后断奶。断奶后才能独立生活。女儿在小鼠哺乳期内已经去艾达家看望它多次了。虽然艾达家离我家不远,女儿怕小鼠着凉,还是让我帮她开车去接。到了艾达家,艾达轻轻地把一只小灰鼠放进了女儿带去的笼子里,还不停地嘱咐什么时候给小鼠喂食,什么时候给小鼠喂水,如何给小鼠换被褥等等。她们还提前给这只小鼠起了名字。因为是公的,起名叫凯尔文。车开动前,艾达还大声喊:“凯尔文再见!”真有些恋恋不舍的样子。
  小鼠到我家之后,女儿对她照顾得无微不至,还去图书馆借来专门介绍蒙古鼠的书籍,研究它们的习性和活动特征。女儿告诉我,老鼠的种类很多,有些老鼠,如罕穆斯特鼠看上去比蒙古鼠好看,但是它们没有蒙古鼠聪明。而且罕穆斯特鼠还比蒙古鼠吃得多,喝得多,因此排泄得也多,所以比较臭。考虑到这些因素,她才决定养蒙古鼠。其实,我也想观察一下,女儿是如何对这只小鼠承担责任的。
  每天下学回家,她都会大声喊:“凯尔文,我回来了!”然后走到小鼠前看一看。放下书包后,她会首先给小鼠喂食、喂水,再帮它清理卫生。每隔两三天,她还给小鼠换一次当做被褥用的刨花,然后再把垃圾倒掉。自从小鼠来到我们家,她没有让我为小鼠干过一点活儿。所有的活儿都是她自己在心甘情愿地干。有一次我把窗子开大了,她提醒我,以后不能把窗户开太大,因为凯尔文还小,抵抗力弱,她怕它着凉。还有一次,我拿花生仁给小鼠吃,她阻拦我说,花生仁脂肪含量太高,凯尔文吃多了会得心脏病,因此请我不要帮她喂,她要按照书中讲解的知识,科学地喂养凯尔文,给它提供各种营养均衡的饮食。
  她给凯尔文画了好多像,训练凯尔文做各种动作。她还经常向艾达咨询养小鼠的注意事项和训练小鼠的经验。过了不多久,凯尔文也会像它的父母一样和人握手,而且听得懂女儿向它发出的各种命令。它还经常站在女儿的肩膀上四处张望,但是从来没有掉下来过。
  我不能不承认,凯尔文这只小鼠给女儿的童年带来了新的欢乐。女儿也在豢养凯尔文的日日月月里,逐渐培养了责任心。因此,我也开始重新思考,我固执坚持的玩物丧志理念是否还靠得住。
  但是,真正使我认为孩子贪玩儿不是一件坏事,养宠物不见得丧志的,还不是这只叫凯尔文的小鼠。那是另外一只叫“大大”的、黄色的、长得特别憨厚的雄性蒙古鼠(“大大”后来成了我们家的一分子)。
玩物并不丧志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那只叫凯尔文的小鼠活了不长时间就死了。我不说,读者也想象得出,当时女儿的心情会有多么难过。她多么希望我当时能够去宠物店,给她买回一只同样的蒙古鼠,来安抚她受伤的心。
  但是,当我知道小鼠死了时,第一个反应就是马上去买消毒剂,给整个房间消毒杀菌。而且,我还一边消毒一边对女儿说:“这下可好了,凯尔文死了,鼠也养过了,你总算该死心了,可以静下心来,集中精力学习了。”
  女儿对我的幸灾乐祸很不满意。但她没有和我争辩,默默回到自己的房间给艾达打电话,探讨凯尔文的死因。
  这件事过去后,女儿经常去艾达家里玩儿。可能是不想和我争辩吧,她并没有向我提出去买一只小鼠回来。
  时隔不久,我到国外出差,一走就是三个星期。回到家后,女儿主动对我说:“请您不要埋怨我爸,是我趁着您不在家的时候,动员他带我去宠物店买了一只蒙古鼠。”说着,她带我去看那只鼠,还告诉我,因为在宠物店所有的鼠中这只鼠长得个头最大,所以她给它起名叫“大大”。
  说实在的,第一眼看到大大,我只感到它就是一只黄色的胖老鼠,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为了讨我欢心,女儿把“大大”从笼子里拿出来,对它说:“这是妈妈,以后要听妈妈的话,不许惹妈妈生气。”
  其实,我就是生气又能怎么样呢?他们父女俩已经先斩后奏了。
  我把“大大”从女儿手里接过来,想仔细看看。当时“大大”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它长方形的、很像猪的嘴巴,因此我管它叫“猪猪鼠”。这只猪猪鼠与那只叫凯尔文的小鼠不同,它看上去不像凯尔文那样活泼,也不像凯尔文那样聪明。但是,却能给人一种特别憨厚的感觉。当你把它从笼子里拿出来放在手上的时候,它不会反抗,也不会咬你,还显得很害羞,一动也不动,任你摆布。
  女儿看我能够捧着“大大”玩儿,特别高兴。她进一步解释说,她之所以在众多的蒙古鼠中选择“大大”,还因为她喜欢“大大”红色的眼睛和略微有些下陷的双眼皮,以及它白色的肚皮和四只小白爪子。经女儿这么一说,我也感觉“大大”全身上下的颜色搭配得很和谐。虽然它身子是黄色的,但眼睛是鲜红色的。虽然它卧着的时候是黄色的,但是当它站起来时,你可以看到它的肚皮和四只小爪子是白色的,整个身体像是穿了一件黄色的长大衣,看上去确实挺可爱。
  在得到我的默许之后,女儿比照顾凯尔文还细心地照顾“大大”。她看了许多介绍蒙古鼠的书籍,同时也更频繁地向艾达请教喂养蒙古鼠的学问。她告诉我,据书上讲,一般情况下,蒙古鼠的寿命是3年。但艾达说,如果科学喂养,可以延长小鼠的寿命,因为她的鼠已经活了4年多了,还很健康。女儿对我说,“大大”现在才一个月。她争取让“大大”活到比艾达的鼠更长的时间。
  在女儿的精心抚育下,“大大”还真的奇迹般的活了将近6年。而且在这6年当中,它不仅带给女儿无穷的快乐,而且居然也能在我和我先生的心里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就让我这个一直都认为玩物丧志的人来给读者讲一讲“大大”的不凡之处吧!
  出于卫生和健康两方面考虑,我不同意让女儿把“大大”放在她自己的睡房,只让女儿把“大大”放置在客厅和书房连接处的走廊里。因此,所有到我们家来的客人都会注意到它。开始我还有些不好意思让我的同事知道它的存在,怕人笑话我让这么大的孩子养这么小的老鼠,玩物丧志。每次同事一按门铃,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让女儿把“大大”连同它的笼子一起抱进她自己的房间,等同事走后再拿出来。
  有一次,女儿不在家,同事来时,我因为在赶写一篇文章,忘了把“大大”挪走了。我的同事是个洋人。她一走进房间,首先看到的就是“大大”,并且兴奋地问我:“你怎么没有提过,你们家有一只这么好看的蒙古鼠?”我说:“别提了,我反对女儿养这种东西,因为我们中国人认为玩物丧志。为此,我和女儿之间不知道发生过多少次争辩。”
  没想到,我的同事却说:“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我们西方人并不认为养宠物和有没有志向有什么必然联系。相反,我们认为,养宠物是有爱心的表现。你注意到了吗?在竞选的时候,那些政党的首领、总统或总理的候选人,经常会使用他们与自己宠物亲昵的合影,以此表现他们的爱心来拉选票、收买人心。”
  那时因为我进入洋人圈子时间还不长,并不了解宠物在众多西方人心目中的地位。只是觉得,她可能是看出我当时的窘迫相儿,出于客气才讲这些话。后来与洋人同事和朋友接触多了,我对国人认为养宠物是玩物丧志的观点的正确性才开始产生怀疑。
  有一次,我参加加拿大人力资源部组织的为期两个月的培训。培训开始时,大家分别介绍自己的情况。我们中国人绝对想象不到,在那么正式的场合,学员们在介绍自己的同时还会很自豪地向大家介绍他们的宠物,以及自己宠物的特长,而听者还会就他们的宠物发问,把培训气氛从一开始就搞得很活泼。每天午餐和课间休息时间,大家聚在一起聊天儿,宠物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话题。有些人谈得兴奋时,还会把夹在钱包里的宠物照片拿出来,让大家看。不少照片都是他们的家人和宠物的合影。后来我才知道,洋人照全家福的时候,他们的宠物是不能缺席的。因为,从他们对宠物的态度来看,宠物已经成为他们家庭的一分子了。
  从培训班回到单位后,我开始注意身边同事对宠物的态度。我发现,一位平时不怎么和我讲话的单身洋人同事,她的办公室里摆了许多猫的照片。中午休息时,我走进她的房间,想仔细看看那些照片。还没等我开口,她就主动介绍说,那些都是她的凯啼的照片。凯啼是她花了500多块钱买来的小猫。那张照片是凯啼刚断奶,抱回家时照的;这几张照片是凯啼一岁、两岁、三岁生日时的留影;上边那张是凯啼和它女朋友的合影;下边那张是凯啼参加宠物节活动时的纪念照等等。她还强调,她当时选中凯啼是因为很喜欢它身上颜色的搭配和它表现出来的旺盛的活力。
  我没想到这位性格内向、不爱讲话的同事,在谈起她的宠物的时候,居然像换了一个人一样。看来凯啼用自己旺盛的活力感染了这位单身的中年女性。这次聊天儿之后,我们的关系变得亲近多了。工作休息时经常一起去喝咖啡,当然少不了继续聊她的凯啼。圣诞节的时候,她送了我一张用她的凯啼的照片自制的、精美的卡片。我回送了她一个小猫图案的胸针。渐渐的我们成了好朋友。
  后来,她还主动提出帮我给女儿批改作文。她在加拿大著名的皇后大学拿到了教育学和英国文学两个硕士学位。她的英文即使在洋人当中也是非常出色的。在我们学校她的文笔是出了名的好,女儿的作文能够得到她的批改,是个很难得的机会。我认为这些都要感谢她的猫,因为如果我不喜欢她的猫,她一定不会对我这么好。
  这种经历使我亲身感受到了宠物的魅力。不,应该说是威力!
  由于猫和老鼠是死对头,我并没有告诉她,女儿的宠物是蒙古鼠。在让她批改的作文中,我还特意让女儿把描写“大大”的部分拿了出去。
  看到同事养猫并没有导致玩物丧志,我也就不再担心女儿养鼠会影响学习了。同时,我也开始检讨自己,认为自己当初那么强硬地阻拦女儿养宠物可能是错误的。而宠物鼠“大大”在我们家的地位也随着我的态度的改变而逐渐提高。
  “大大”确实可爱。每天我们不在家的时候,它会自己在笼子里睡觉。我们回来后,只要有人从它的笼子边走过,它都会睁开眼睛看一看。如果它发现是女儿,就会站起来迎接。女儿每天都会给它喂食、喂水。“大大”吃的食物是女儿从宠物商店买回来的营养丰富的鼠食品。
  “大大”最爱吃的是葵花子,而且还是嗑瓜子能手。我和女儿都特别爱看“大大”嗑瓜子时的样子。每次喂食我们都会把葵花子挑选出来,一个一个地单独喂它。当你把葵花子递给它时,它会站起来,双手接过去。它的两只手虽然很小,但是形状和人手没有什么区别,灵活程度也不亚于人手。嗑瓜子时,它的牙齿好像比人类的锋利,因为它嗑瓜子的速度比人类快得多。
  我们试验过,它嗑3个瓜子的时间等于我们嗑1个瓜子的时间。而且,我们还经常把瓜子嗑碎或让嗑好的瓜子仁从口中脱落,掉在地上。这类情况却从来没有在“大大”嗑瓜子时发生过。“大大”输给我们的地方,大概只是我们吃瓜子有节制,吃够了就不会再吃了,而“大大”似乎永远也没有吃够的时候,不懂什么叫节制。好在它有一个懂得科学喂养它的主人,不会让它吃过量。
  虽然“大大”吃瓜子没够,但你并不能以此就认为它是一个智商不高的老鼠。当你把它从笼子里拿出来玩儿的时候,它懂得用假装咬你的方式警告你,什么动作是它不喜欢的。比如把它攥得太紧,它会轻轻地咬你的手指头一下,让你放松一些。我们试验过,许多其他的鼠,包括“大大”以后的老婆和孩子们都不像“大大”这么仁义。它们都真咬,能把人咬得很疼。
从卖小鼠中悟出买卖学问
  说到“大大”的老婆和孩子们,还有一段故事。随着“大大”和女儿的感情一天天加深,女儿很同情“大大”一个人孤零零地住在她用两块钱买来的旧笼子里。怎么才能让“大大”更幸福一些呢?女儿和我商量,想给“大大”娶一个老婆。当时我也觉得“大大”挺可怜的,就没有反对。
  周末的时候,我们全家出动。我先生开车,去了宠物店。我们挑了一只三个人都一致认为是最漂亮的小母鼠。女儿给它起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艾琳娜。艾琳娜的毛是浅灰色的,那灰色很嫩,嫩得有些像浅蓝色。它的脖子上有一圈毛是白色的,并且胸脯和四个爪子和“大大”一样,也是白色的,确实很好看。我们希望“大大”对它能够一见钟情。
  女儿听艾达讲,如果一只陌生的鼠到“大大”的笼子里,不管是公的,还是母的,“大大”都会和它打架,因为“大大”已经认定了这个地方是它的家,它不会允许别人侵入。所以,如果放入的是同性公鼠,它们会打得头破血流,直到你死我活为止,不过倘若放进去的是异性母鼠,它们也会打一会儿,但很快就会好起来,成为夫妻。
  艾达说得一点都没错。当我们把艾琳娜放进“大大”的笼子的时候,“大大”和艾琳娜还真的对打了几下。但是,“大大”很快就意识到艾琳娜并不是来抢它的地盘的,而且很可能是来谈情说爱的。它转而去吻艾琳娜,开始艾琳娜还不让它吻,但是一会儿就抵御不了“大大”强烈的攻势,让“大大”从头吻到脚。当天晚上它们就不害羞地抱在一起睡觉了。
  就这样,“大大”和艾琳娜的感情发展很快,没过一个月艾琳娜就怀孕了。看得出来,“大大”很爱艾琳娜,每次我们从它们笼子边走过时,都看到“大大”在给艾琳娜舔毛,浑身上下舔,舔得艾琳娜舒服得连眼睛都不睁,只知道享受“大大”的温情。
  几周之后,7只小鼠出生了。刚出生的小鼠没有毛,全身都是红红的、透明的。它们可能还什么都不懂,但出于本能,一出生就知道到艾琳娜的怀里去吃奶,而且几只小鼠抢着吃。小鼠的哺乳期为6周。几天之后,它们就把艾琳娜吃得瘦瘦的,身子缩了一圈。可能是第一次做妈妈,没有思想准备,艾琳娜开始表现出烦躁的情绪,“大大”吻它时会被它推开。小鼠们去它怀里吃奶时,还经常被她用脚踢走。与艾琳娜的表现相反,“大大”对这7只小鼠爱得不得了。它一个一个地去舔每一只小鼠,还把它们全部搂在怀里睡觉。不知道的人都会以为“大大”是这些小鼠的妈妈。
  小鼠们长得很快。6周过后,它们的毛全长出来了,各个胖乎乎的,女儿爱不释手。但是,女儿知道老鼠繁殖能力很强,繁殖速度也很快,而且,它们不懂辈分,只要是异性,在一起就会繁殖后代。这就是说,“大大”和它的女儿也会发生关系。考虑到此种情况,女儿马上请来了艾达,让她帮忙分辨这些小鼠们的性别。结果,7只小鼠中只有一只是公鼠,而且是长得最不好看的那一只。因为它的颜色是纯灰色的,所以女儿给它起名叫小灰。
  艾达建议,把公鼠小灰留下,把剩下的母鼠卖掉或送给宠物店。否则,我们家的老鼠数量会成十倍、百倍地增长。女儿也知道那些母鼠再好看,也是不能留的。因此,她用电脑自行设计了出卖蒙古鼠的广告,把它贴在学校和公共活动厅的广告栏中。不出几天,就有人来电话,想买小鼠。
  第一次卖小鼠,女儿没有经验。她把6只母鼠全部拿到公共活动厅,让买主挑选,而且价格只要了相当于市场价格的二分之一。她告诉我,买主是一位父亲带着一个上小学低年级的女儿。像她当初一样,那个女孩儿看到小鼠就走不动了。那个父亲也像她爸一样,不会拒绝女儿的要求。其实,她就是按市价出售,这些鼠也是可以卖出去的。结果,这对父女把女儿最喜欢的、两只长得与艾琳娜一模一样的、嫩灰色的小母鼠买走了。
  有了这次的经验,女儿决定再卖时价钱要提高一些,价位订在比宠物店便宜五分之一。而且买卖成交时,买主要几只小鼠,就带几只过去,还要把最好看的鼠留在家里,放到最后再卖。因为鼠龄越长越不值钱,如果鼠长得好看,买主可能就不会在乎鼠龄大了几周,而愿意为漂亮的鼠出高价位。
  女儿的买卖哲学很奏效,不出两周,6只小母鼠就全部卖出去了。女儿把卖鼠的钱一分不少地交给了我。她说,我们可以用这些钱给“大大”它们买鼠食。
  正在女儿紧锣密鼓地卖6只小母鼠的时候,“大大”却在为失去了6个心爱的孩子而难过。看得出来,它很怕小灰再被人带走,因此总是把小灰抱得紧紧的。同时,“大大”也对艾琳娜展开了第二轮的追求攻势。它在抱着小灰的同时,还在不断地吻艾琳娜,舔艾琳娜。但是,艾琳娜尝够了做妈妈的苦,它不愿意再做妈妈了。每次“大大”追求它的时候,它都会竭力把“大大”推开。可能是因为身体虚弱,反抗力度还不够大吧,它又第二度怀孕了。
  这次艾琳娜又生了7只小鼠,而且全是母的。奇怪的是7只小母鼠全部是灰色的和灰白相间色的。没有一只小鼠长得是“大大”的黄颜色。因此,我和女儿怀疑它们很可能是艾琳娜和小灰的孩子。但是,“大大”一点也没有怀疑,它还是像爱第一批孩子那样,一个一个地舔每只小鼠,用胸脯焐着它们,搂着它们睡觉。
  再看艾琳娜,它还是不愿意给小鼠喂奶,总是把它们从怀里踢开。而小灰也像没有这些小生命一样,照样在笼子里面横行霸道,有时还踩在小鼠们的身上,一次竟然把两只小鼠的尾巴都踩弯了。看到艾琳娜和小灰的这种表现,我和女儿更加感到“大大”的可爱和仁义。
  6周之后,女儿又要开始卖小母鼠了。像上次一样,她在学校和我们住的院子里贴了广告。但是,一周过去后,没有一个人来电话要买小鼠。她去公共活动厅查看,发现别人也在卖和她同样的小鼠,而且从广告的照片上看,人家卖的鼠颜色种类繁多,长得也比她的小鼠好看。面对竞争,她首先想到的是减价,用便宜的价格吸引买主。但这种方法没有奏效。
  眼看小鼠一天天长大,女儿问艾达有什么办法。艾达的鼠繁殖得也很快,她也正在卖自己的小鼠。她告诉女儿,可以多去几家宠物店,看它们是否愿意买。如果卖不出去,只能送给宠物店。这还要看宠物店是否有地方摆放。如果宠物店没地方摆放,他们是不会接收的。艾达遇到过这种情况,最后,她只好把小鼠送到动物保护协会。该协会在各个城市都开办了不少动物领养所,这些领养所不会拒绝接收小鼠。他们的工作人员大都是喜欢动物的义工,会把小鼠照顾得很好。
  听了艾达的介绍,女儿不发愁小母鼠们的去处了。但是,她还是想先试着卖一卖。但是,这次还真是不顺,一直卖不出去。眼看着小鼠们已经长成了大鼠,而“大大”和小灰同时都在追求艾琳娜。女儿怕它再次怀孕,决定把它和所有的母鼠全部送到动物保护协会开办的动物领养所去。
  可以想象,把艾琳娜送走,对“大大”肯定是一个很大的打击。看得出来,“大大”很喜欢艾琳娜。不管有多少孩子出生,“大大”都没有忽略了去吻艾琳娜、舔艾琳娜、抱着它或贴着它睡觉。但是,我和女儿都不喜欢艾琳娜,认为它虽然长得好看,可是太高傲、太冷酷,缺乏奉献精神,对“大大”和小鼠们没有表现出应有的爱心。其实,我们也不喜欢小灰,感觉它和艾琳娜一样自私。而且,它们两个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咬人,而且能把人咬得很疼。
  最后做出留下小灰的决定,是因为大家都很喜欢“大大”,而“大大”又那么喜欢孩子,如果把它的老婆和孩子全部送走,“大大”一定心疼死了。所以尽管不喜欢小灰,但是因为只有它是公鼠,还是把它给“大大”留下,让“大大”有一个孩子可以去疼爱。
懂得关爱与照顾别人
  把艾琳娜和所有的小母鼠送到动物保护协会开办的动物领养所的那一天,我先生开车,全家人都去了。还把“大大”和小灰也带去了。动物领养所里有许多人在排队。他们有的是和我们一样,来寄送动物给领养所的;有的则是排队办理从动物保护协会领养他们喜爱的动物的手续的。
  开始我们还以为,把鼠免费送给动物领养所就可以了。没想到,在我们排队的时候,领养所的工作人员就拿给我们一堆表格来填。在表格中,我们要承认自己是这些蒙古鼠的主人;要写清楚它们各自的鼠龄、颜色和其他特征。我们要承认自愿将这些蒙古鼠寄送到动物保护协会;如果它们在寄养期间生病或死亡,我们保证不会向动物保护协会追究责任;如果它们在寄养期间被其他人收养,我们不能从收养者手中要回它们。
  排到我们的时候,领养所的工作人员前来验收我们要送给他们寄养的小鼠。女儿恋恋不舍地把要给出去的小鼠从笼子里一个一个地拿出来,拿的时候,还没有忘记让它们依依不舍地和“大大”与小灰告别。
  从动物领养所回来之后,“大大”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到小灰身上。每次从它们笼子边走过,都能看到“大大”不是在舔小灰,就是在搂着小灰,有时还让小灰骑在自己的身上。女儿对它们也更加关心了,有时还带它们去同学家串门。
  每次我们全家外出旅游或回国探亲,女儿都会精心为“大大”和小灰找寄养家庭。最理想的、最放心可以托付的人,当然是艾达。但有时赶上艾达也在相同的时间外出,女儿就不得不把它们托给其他同学。有时有好几个同学都愿意帮忙。女儿还要认真地进行分析,看看谁是最负责任的一个。光负责任还不行,女儿还要考虑到同学的家庭环境,比如住房不能太小,家里不能有小孩子。女儿怕小孩子不懂事,会虐待“大大”和小灰,或不知深浅地握着它们,把它们掐死。
  每次送“大大”和小灰到同学家寄养的时候,女儿都会为它们准备充足的食物和做被褥用的刨花,还会给同学亲自演示如何喂食、喂水、换被褥,并嘱咐同学不要给它们吃炒熟了的咸瓜子等等。
  每次看到女儿这么细心地安排和照顾小鼠,我都感觉让她养鼠是对的。因为养鼠不仅培养了她的责任心,而且还提高了她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后来我还发现,女儿用“大大”做素材,创作了不少诗画。她在诗歌中想象“大大”如何梦见它的女儿们,如何在梦中再次与艾琳娜相会,十分感人。她还给诗歌配上图画,“大大”憨厚的形态跃然纸上,这些作品成了女儿童年的纪念品。
  就这样,“大大”伴随着女儿度过了她人生中无比快乐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大大”去世时,女儿已经上高中二年级了。她把“大大”放进了一个玻璃瓶,封上口,在瓶中写上“大大”的名字和长寿记录,希望它能够在天国和艾琳娜相会。当时我在国外出差,女儿在她爸爸的帮助下,把“大大”埋葬在她上学时每天都要经过的森林小径旁的一棵大松树下。平时只要我和她一起穿过这条小路,女儿就会说:“妈妈,‘大大’就葬在这里。我好像感觉‘大大’还活着。”
  是的,“大大”不仅活在了女儿的心里,而且也在我和我先生的脑海中留下了永久的记忆。“大大”死后不久,我和我先生在香港购物时,看到一家书店的橱窗里摆着一个做得很像“大大”的蒙古鼠。当时我们俩人异口同声地喊出:“大大!”还走进书店要求店员把“大大”卖给我们。人家告诉我们,那只鼠是他们书店的陈列品,他们只卖书,不卖鼠。让我们到玩具店去买。我们一连逛了好几家玩具店,都没有找到“大大”。最后还是回到那家书店,费了好多口舌,用出高价的方式把“大大”买到了手。
  从香港回到温哥华后,我们的第一件事就是像献宝一样,把这只永远也不会死的“大大”送给女儿。女儿一看标签,就知道是日本的名牌产品,但一看发票,吓了一大跳,高喊起来:“怎么这么贵呀?”可是我们却说:“你不用管贵不贵,只需告诉我们它像不像‘大大’?”女儿说:“像。”我们说:“像,就值得。”
  看!我们现在对宠物的态度,与当初认为玩物丧志相比,是不是一个180度的大转弯?
  通过照顾“大大”,女儿确实变得懂事了许多,我们为此感到欣慰。女儿不仅知道关心“大大”,而且也开始懂得心疼父母。她经常提醒我们要注意身体。如果看到我或她爸爸在沙发上睡着了,她会轻轻地为我们盖上毛毯。下雨时,她会在我们出门时,把雨伞塞到我们手里。冬天我们出去散步,她会提醒我们戴上帽子。我们不得不承认,是“大大”使女儿懂得如何关爱别人、体贴别人、照顾别人。为此,我们感谢“大大”,希望“大大”永远活在女儿快乐的童年回忆中。
小动物带来创作灵性
  除了“大大”,女儿还有一个特别关爱的小动物,它的名字叫“小胖儿”。小胖儿是一只经常到我们家的院子里偷吃蓝莓的野生小松鼠。它是纯黑色的,和其他松鼠相比,它要胖很多,所以女儿管它叫“小胖儿”。
  我们院子里松鼠很多。小胖儿之所以引起女儿的注意,是因为它的本事比较大,还特别好斗。谁都知道蓝莓很好吃,又很有营养。可是每年还没等蓝莓完全长大,还在中等大小的时候,小胖儿就会来吃。我家的蓝莓树长得不高。为了防止小胖儿偷吃,我们在蓝莓集中的树枝上套上了塑料罩。但是,不管我们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小胖儿都有本事把蓝莓偷走。
  同时,小胖儿还很霸道。我们经常看到它和别的松鼠抢吃的东西,而且能够在每次的食物争夺战中获胜。有一天,女儿对我说:“妈妈,我有好几天没有看到小胖儿了。不知道它出什么事儿了。”“一个小松鼠能出什么事儿呢!再说,小胖儿又那么能干,不会有事的。”我的话音还没落,就看小胖儿朝我家客厅前的草坪走来。
  “小胖儿来了!妈妈,小胖儿来了!”女儿喊着跑了出去。小胖儿已经认识我们家的人,因此看到女儿也不躲闪。仔细观察,女儿发现小胖儿眼角上方多了一道深深的伤痕,似乎也消瘦了一些。女儿很心疼,马上跑回房间,拿出一些花生喂小胖儿吃。一边喂,还一边说:“这些花生是奖励我的蒙古鼠‘大大’时用的,是‘大大’最爱吃的东西。今天你受伤了,让你补补身子吧!”
  可能是因为吃花生吃美了吧,第二天,小胖儿把它的“女朋友”也带到我家来了。它的女朋友是一只长得特别好看的嫩灰色松鼠,身子比小胖儿瘦,尾巴却比小胖儿的大和蓬松。这只小母松鼠很活泼,在草坪和树枝上跳来跳去。它的大尾巴像一团轻云,弹跳时一摆一摆的,看上去既飘逸,又潇洒。
  在我们院子里很难见到灰色的松鼠,长得这么耀眼的小母松鼠就更罕见了。因此,女儿大声地喊起来,让我和她爸以及邻居都来看。大家都拿来花生、瓜子、大米、面包和其他食物给这只小母松鼠和小胖儿吃。看得出来,小胖儿没有和这只小母松鼠抢着吃。因此我们更加确认它在追求这只小母松鼠了。
  从此以后,这两只松鼠就经常一起到我们的院子里来玩儿。有一天,我家客厅面对草坪的玻璃门敞开着的时候,小胖儿居然在女儿的引导下,大摇大摆地走进了我家的客厅。这是野生动物第一次到我家做客,女儿很激动,让我从楼上跑下来看。因为我跑得急,惊动了小胖儿,它跳上窗台,把两个瓷花瓶碰倒,摔碎了。女儿马上进行打扫,还不让我走过去,恐怕扎到我的脚。看到她那么认真地清理,我本来还想埋怨她几句,可话到嘴边又收了回去。
  小胖儿虽然是野生松鼠,但是它得到了女儿许多的关爱和照顾。同时它也经常出现在女儿的作文、绘画和诗歌里,给女儿提供了许多可以细腻描写勾画的素材。我和她的老师都很欣赏这些作品。
  后来,我们买了房,搬出了UBC大学宿舍。我们的新房子虽然比学校宿舍舒适,可是因为不能看到小胖儿了,女儿感觉很舍不得。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她都会在下学之后带一些吃的东西,去旧房子找小胖儿。
  和“大大”一样,小胖儿不但成了女儿童年时代的好友,而且也改变了我对动物和孩子关系的认知。
  我要感谢女儿的固执。如果不是她不顾我的阻拦,坚持把凯尔文、大大、艾琳娜这些小鼠带回家,同时还那么关爱小胖儿,我至今也不会切身体会到,宠物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动物也可以和人类建立友谊,它们使我们与自然界的关系变得更加亲近了。
  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除了人类,还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孩子们之所以喜欢它们是因为它们有灵性。这种灵性,正是我们做父母的所不能给予孩子们的。看看女儿给大大、艾琳娜、小灰和小胖儿等小动物们画的画儿,写的诗歌,编的故事,任何人都很难否认,是它们给予了女儿灵性。这也许正是UBC大学附小让孩子们去照料教室里的宠物的原因吧?
  因此,我呼吁:我们国内的家长们,早些摒弃陈旧的“玩物丧志”观念,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给孩子们创造一些养宠物的机会,以便使他们有可能从小动物那里获得创作的灵性。
用生日庆典加深友情
  前面讲到,养宠物使孩子们与大自然的关系变得更加亲近了。而这一节要谈到的是,小学生们的各种生日庆典,使得孩子们之间的友情变得更加深厚了。
  在像加拿大这样的西方发达国家,由于中产阶级占社会的大多数,贫富差别不像发展中国家那样明显,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比较高,一般的家庭大都会为孩子们安排各种生日庆典。
  我们中国人很少知道的一种庆典模式,是去同学家过夜——Sleepover。女儿参加过很多这种模式的生日庆典。
  过生日的同学通常会邀请5—10名和自己关系比较好的同学,参加这种一连两天的生日聚会。被邀请的同学每个人都会自带枕头和睡袋——Sleepingbag,当然送给同学的生日礼物也是不可缺少的。生日聚会通常是在下午两三点钟开始。过生日的同学和他的父母会站在家门口,把前来参加生日聚会的孩子们一个一个地迎进客厅。孩子们整个下午的活动,通常是一边聊天儿,一边吃土豆片等零食;或者一边喝饮料,一边看他们喜欢的录像带。然后吃晚餐。
  晚餐结束前,吃甜食时,家长会把生日蛋糕和水果拿出来,大家一起唱《祝你生日快乐》之歌。过生日的同学在祝福的歌声中,吹灭生日蛋糕上插着的、象征着其年龄的一根根蜡烛。一般情况下,孩子几岁,蛋糕上就会插上几支蜡烛。吹蜡烛时,家长会用相机为孩子摄下这历史的一刻。接着,过生日的同学亲自为大家切蛋糕,并把切下来的蛋糕放在小盘子里,配上勺子、叉子和餐巾纸,一一递到每位同学手上。孩子们一般用勺子吃蛋糕,用叉子吃果盘里切好的水果。
  接下去的节目就是展示生日礼物。过生日的同学坐在中间,前来参加生日聚会的孩子们一一送上他们的生日礼物和生日卡片。在国外,人们通常都会把礼物用专门的彩纸包装起来,放到特制的礼品袋里。过生日的同学要从礼品袋里拿出礼品,当众打开每件生日礼物。送礼物的孩子要当众朗读自己在生日卡片上为同学写的生日祝词。每打开一件生日礼物,大家都会“哇”的叫出声,并争先观看。过生日的同学一边说“谢谢”,一边上前拥抱送礼物的同学。同时大家还会鼓掌欢迎送礼物的孩子朗读生日祝词。整个过程笑声不断。孩子们笑得欢天喜地,好像整个房间都随着他们的笑声颤动。这种颤动,也足以在孩子们未来的记忆长河中留下童年的印记。
  和国内不一样的是,过生日的同学在接受生日礼物的同时,还要回送礼物给每位前来祝贺生日的同学。这种回送给每个孩子的礼物,通常只是一些相同的小礼品。比如给每人一块包装精美的巧克力、一个封面漂亮的小日记本、一个小卡通标志、一个小玩具汽车或玩具飞机等等。这些小礼物通常也会被包装起来,放到五颜六色的特制礼品袋里,让参加生日聚会的孩子们带回家。
  展示生日礼物的活动结束后,孩子们会做一些游戏,或接着看录像带,一直玩儿到晚上睡觉。由于孩子们每人都带了枕头和睡袋,他们会睡在一个大房间或大厅里。通常情况下,孩子们会睡在电视娱乐厅里。说是睡觉,但是他们会聊天儿、讲故事,热闹到深夜,直到精疲力竭为止。第二天早上,他们都不会从过度兴奋产生的疲倦中恢复过来。大家在主人家吃过早饭之后,才会谢过主人,各回各家。
  去同学家过夜这种生日庆典,一般都会安排在周末。集体过夜形式的生日庆典,可以加深他们彼此之间的相互了解,进一步发展和巩固友谊,为长大后成为至交打下基础。
  女儿上小学时参加过许多次这种生日聚会。她每次都很激动,头好几天就告诉我,她下周末将去谁家过夜,她想买什么样的生日礼物和卡片送给同学,让我安排时间开车带她去。每次我把她从同学家接回来时,她在路上就会告诉我,她们都玩儿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这使我得以在本书中可以把不同生日庆典的形式告诉读者。
  请同学到家里过夜这种形式的生日庆典,适合家里拥有豪宅或大房子的孩子。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形式。对于小学生家长来讲,在麦当劳预订好房间、食品和蛋糕,安排所有被邀请的同学直接到麦当劳餐厅参加生日庆典,也是一种常用的形式。在温哥华,有些麦当劳餐厅还专门设有为孩子们过生日而建的舞台,供客户租用,以便让孩子们在用餐之后,在舞台上表演节目。客户也可以付费,要求餐厅在舞台上放映动画片,给台下的孩子们看。
  有好几次,我带女儿去麦当劳餐厅用餐,都赶上餐厅有生日庆典。我们看见餐厅里到处都是五颜六色的气球,舞台上挂着“祝你生日快乐”的横幅。餐厅的一角搭起了一排能够坐20多个孩子的长长的餐桌。过生日的小孩儿坐在桌子上方正中的座位上。女孩儿通常穿一件像白雪公主一样的白纱长裙,头上戴一个漂亮的花冠。男孩儿通常西服革履,带领带。前来祝贺生日的孩子们坐在桌子两旁的位子上。当就餐完毕前,服务员把一个大大的蛋糕摆到桌面上的时候,孩子们全体起立,高唱《祝你生日快乐》之歌。接下去的程序和在家里过生日差不多,也是吹蜡烛、切蛋糕、照相、吃甜点、展示生日礼物、朗读生日卡片、分发回送礼品以及讲故事、演节目、看录像带等等。
  由于餐厅不限制人数,这种生日庆典的好处在于孩子可以邀请很多的同学参加,扩大孩子的交友范围,提高孩子的交际能力。女儿也参加过这类的生日庆典。
  还有些生日庆典是先请同学到家里来,用餐之后,唱完《祝你生日快乐》之歌、吹完蜡烛、切完蛋糕、照完相、吃完甜点、展示完生日礼物、朗读完生日卡片、分发完回送礼品以后,大家一起去体育馆玩儿保龄球,或去电影院看电影,或去电玩店玩儿电子游戏。夏天时,大家还经常一起去游乐场、科学宫或水族馆。由于这种活动是生日聚会的一部分,通常是过生日同学的家长事先安排好足够的车辆,开车把孩子们送到场地并负责为孩子们买好门票。
  到底是去什么地方玩儿,怎么玩儿,玩儿多长时间,通常是由孩子们自己决定的。而决定方式通常又是孩子们以少数服从多数的方式商量或表决通过。因此,这种生日庆典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民主意识,提高孩子的决策能力。
  上边提到的几种生日庆典形式,适合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孩子长大一些后,有些家长选择去海边野餐的形式为孩子举行生日聚会。家长会在海岸公园搭起生日庆典的横幅,以及制作野餐的烧烤炉。孩子们会在指定的海岸集合。虽然聚餐的主食是各种烘烤食物,但是吃生日蛋糕、唱《祝你生日快乐》之歌和展示生日礼物等内容也是必不可少的。
  聚餐和朗读完生日卡片上的祝词之后,孩子们会去海边打沙滩排球,或者在海岸的浅滩上玩儿水球,或者在海岸公园的草坪上分组玩儿投掷飞盘的游戏等。
  玩儿累了之后,大家通常会坐下来,围成一圈讲故事。孩子们有时也会讲到他们各自的喜好和理想。有一次,女儿参加完这样的生日聚会回到家后对我说,她在大家聊天儿时知道,她的同学中谁想做兽医,谁想做律师,谁想成为急救医生。同时,她还深有感触地说,看来她也应该想一想自己长大以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了。由此可见,这样的生日聚会对于成长中的少年儿童相互了解、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起了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
  有些家长为了用一种特殊的形式表达他们对孩子的挚爱,还会背着孩子,邀请孩子的好友和同学来家里参加生日庆典,并且嘱咐参加者千万不要告诉他们的孩子。这种形式叫做送给孩子一个惊喜的生日聚会。
  不少家长采用这种模式给自己的孩子过生日。他们会亲自下厨,为参加“惊喜生日聚会”的孩子们做许多好吃的东西。有一次女儿参加这样的生日聚会回来,带回家好多制作精美、造型是各种小动物的巧克力夹心饼干。她说,这些饼干香甜可口,是同学的妈妈制作的,商店里买不到。她还说,那位同学事先还真的不知道,她的父母为她安排了这么大的一个生日聚会,请了那么多的同学。
  女儿认为,这位同学的妈妈对所有请来的孩子照顾得都很周到,准备的所有东西她都很爱吃。而那位同学的爸爸很幽默,给他们讲了不少有趣的故事。看得出来,她的那位同学很受父母的宠爱。
  但是,当孩子们再长大一些以后,他们就不再喜欢让家长来策划和参加他们的生日聚会了。我记得女儿从上小学高年级开始,就自己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如何过生日,如何安排生日聚会的所有事宜。到上中学以后,她的生日有时还是由好友来策划和主持的,充分体现了大家对她的关爱。他们的生日聚会大多在西餐厅举行,关系友好的男女同学都会被邀请参加。餐费一般是自行支付,而买生日蛋糕的费用则是由过生日的同学来付。
  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他们互送的生日礼物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低年级的时候,女儿收到的生日礼物多是些小猫小狗的毛绒玩具或电子游戏。上中学以后,同学们合伙给她买了价格昂贵、当时很时髦的播放流行歌曲的袖珍CD机。高中快要毕业时,同学们集体送给她的生日礼物,居然是带她去美容院更换发型、化妆和扎耳朵眼儿,目的是让她戴上大家送给她的漂亮耳环。我记得很清楚,那是女儿有生以来第一次化妆。她怕我说她,几次想把化的妆洗掉,都被同学拦住了。回到家后,女儿和我解释说,这是同学们送给她的独特的生日礼物。所有费用都是同学们为她支付的。我并没有说她,因为我知道少年时代的宝贵,我想女儿有权享受友情。我为女儿有那么多可爱的同学作朋友感到欣慰。
  在享受同学们为她安排的每个生日庆典的同时,女儿也经常和其他同学一起为自己的好友策划和主持生日聚会。有时她还会秘密地为好友和大家喜欢的老师安排那种“送给你一个惊喜的生日聚会”。每年年初,女儿一拿到年历,就会细心地把好友们的生日标在年历上。她知道,如果忘了同学的生日就会影响大家之间的友情。
  上高中时,女儿和班上的十来个同学交往十分密切,他们中有一半是女生,一半是男生,大家一起学习,一起幻想未来,一起策划和从事各种课外活动。和女儿很要好的一位男同学,还用电脑自行设计了一本以大家生日庆典照片和生日日期为内容的年历,请印刷厂印制出来,送给每个同学。那本挂历看上去很专业,与市场上卖的摄影挂历没有什么差别。女儿把它挂在书桌旁的墙上,每翻到新的一页,挂历就会醒目地显示出某星期的某一天是哪位同学的生日。
  我从挂历上发现,女儿每个月都会有一两个同学过生日。有时甚至有两三个,或者更多的同学在同一个月之内过生日。而生日聚会的形式和内容是不能相同的。策划、主持、参加各种各样的生日庆典,大大地丰富了女儿的课外生活,锻炼了她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她和同学的友谊。
  虽然这十几个孩子毕业后到了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国家,上了不同的大学,选择了不同的专业,但是他们成了女儿最真挚的好友。大家用电子邮件和电话保持联系。虽然他们不能聚在一起过生日了,但是大家还会相互遥祝生日快乐。暑假时只要有机会,大家就会在温哥华聚会。不断成长的他们,在一起永远有谈不完的话题。谁说现在和将来不是过去的延续呢?
去陌生人家敲门练出胆量
  在加拿大几乎每个月都会有一个由法定的公共假期形成的长周末。比如圣诞节假期、购物节假期、复活节假期、国庆节假期、老兵节假期、市民节假期、劳动节假期、感恩节假期和维多利亚女王诞辰节假期等等。大多数长周末是放假3天,但是复活节假期是4天,圣诞节假期就更长。加拿大人已经习惯利用长周末安排家庭或亲朋的聚会以及外出旅行。女儿上中小学的时候,我们三口之家也经常利用长周末驾车出游。我们带女儿几乎游遍了与温哥华邻近的美国和加拿大的所有观光景点。
  除了法定的公共假期以外,加拿大还有一些不放假的节日,如情人节、母亲节、父亲节和万圣节等等。女儿上小学时,每当这些节日到来,学校都会安排学生们在课堂上制作节日礼物。
  老师告诉学生,庆祝情人节的意义不只局限于恋爱中的情人。大家可以把所爱的人,如爸爸妈妈、兄弟姐妹和亲朋好友都作为情人。在情人节那天,选择你最爱的人,送礼物给他们,以表达你对他们的感激之情。每年情人节,女儿都会把在学校里制作的礼物送给我。
  我还记得她到加拿大以后,第一个情人节送给我的礼物是一张自制的贺卡,封面上写着“祝妈妈情人节快乐”。主页中间画了一颗特别大的红心。穿过红心中央的是一串“妈妈我爱你”的英语文字。托起这颗红心的是主页右下角的一只小米老鼠。女儿是属鼠的,那只小鼠自然代表她自己了。女儿很爱画画,也很有创作热情。每年情人节,她画给我的卡片都很有灵气。我当然爱不释手。
  母亲节和父亲节也是一样,提前好几天老师就会让学生们在课堂上为自己的父母准备礼物。女儿来到加拿大以后,我收到的第一个母亲节礼物,是女儿在老师的带领下制作的一个泥花盆。她把花盆的外部用特制的乳胶贴上了白底带有蓝色花朵图案的彩纸,外面再涂上一层防腐油漆,花盆摸上去很光滑,看上去很像陶瓷材料制成的。我把一棵万年青小树种到了里面。现在小树已经长到一尺多高了,花盆的图案依然没有因为我给小树浇水施肥而褪色。
  在上面提到的所有节日中,每年的10月31日万圣节大概是唯一真正属于孩子们的节日。万圣节也叫“鬼节”,起源于公元前5世纪,传说天主教教徒们在10月31日可以看见万圣。欢度万圣节的习俗在19世纪40年代由爱尔兰移民带到北美。
  在加拿大,每年万圣节到来前夕,各个商店都会摆出大包大包的各种糖果。商店的外面还会堆满像小山丘一样高的橘红色大南瓜。人们把糖果买回家准备送给孩子们,把比狮子头还大的南瓜买回家,从底下把南瓜掏空后,刻成鬼脸,再在里面装上各种颜色的彩灯,准备在万圣节的当晚点起来。
  儿童商场也会在节前摆出各种魔鬼图案的化装衣服、帽子和脸谱。年龄大一些的孩子们还会自行设计魔鬼套装。同学之间还经常使用化装专用油墨,往对方的脸上和手上画自行设计的魔鬼造型。学校和社区通常组织万圣节化装舞会。参加化装舞会的人都必须自戴面具。在晚会上,大家还会比谁的服装最新颖。那些看上去最恐怖的服装,通常被认为是最有创意的。
  万圣节的当晚各家各户都会点起摆放在门前、院子里或房顶上的南瓜灯。大街小巷到处都是穿着各种化装服饰的孩子们,背着一个大口袋挨家挨户去表演用魔术换糖果的节目。
  在西方国家,任何人不经允许,都不能随便进入他人的院落和住宅。只有在万圣节这一天,几乎所有的家庭都会敞开大门,欢迎陌生人,特别是孩子们的来访。按照传统,只要孩子们看到住户点着灯,就可以上前敲门。当主人开门后,孩子们只要说一声“魔术换糖果”,给主人表演一个小魔术,或做出一个滑稽动作,就会获得主人给的各种糖果。
  女儿并不是一个特别爱吃糖果的孩子。但是万圣节同样使她激动,因为她喜欢设计万圣节的服装。她小时候还没有《哈利·波特》的书和电影。可是她设计的尖顶帽子,居然与《哈利·波特》电影里出现的魔法帽子差不多。她还把一块白布的一端剪了两个窟窿当眼睛,又草草地裁剪出两个袖子,我也没看出她是怎样把它缝合起来的。然而,当女儿把这块白布从头到脚围在身上的时候,在微弱的灯光下走动起来,还真有些飘逸的魔鬼从天而降的效果。
  女儿到加拿大过第一个万圣节,是在前面提到的、喜爱蒙古鼠的好朋友艾达的带领下度过的。开始女儿还有一些犹豫,不知道我是否会同意她去。因为她知道,我给她立下的规矩是天黑后不许独自出门。当时艾达到我家找她时已经是路灯高照。不过考虑到万圣节满街都会是孩子,安全不会有问题;又想让女儿通过敲陌生人家的门表演“用魔术换糖果”的节目来练习胆量,我没等女儿开口,就主动给她找了一个大袋子,让她和艾达一起出去了。
  艾达很聪明,她选择的要糖路线是UBC大学里豪宅集中的街区。她对女儿讲,这个社区虽然房子与房子的间隔比较大,要多走一些路,但是安全系数高,而且可以要到高质量的糖果。每到一户,主人都会抓一大把糖果给她,而且里面还有好多是好吃的巧克力。因此她今年要带女儿去那些地方。
  果然,她们从我家出去还不到半个小时,就满载而归了。每个人带去的大口袋都被各种糖果装得满满的。我打开女儿的口袋一看,里面果真有不少高级巧克力,还有苹果和铁桶饮料。有一位老年人还送了女儿一本童话故事书。
  女儿告诉我,艾达要的糖果先存在我家。接着女儿让我给她和艾达找出两个更大的口袋,又继续走街串巷去了。回来时,穿着化装服、戴着魔法帽、又是满载而归的女儿已满头大汗。她兴奋地告诉我,艾达选的路线就是高明。那些住在豪宅里的主人,不少人没有让她们表演节目,就拿出一大盘糖果让她们挑选。有些人还把她们让到客厅里,给她们水果、冰棒、礼品券和电影票。
  女儿还感叹地说,她第一次走进像电影里看到过的那种豪宅。宽敞的客厅里有纯金制成的美人雕塑喷泉。红木雕刻的屋顶上悬挂着晶莹但不刺眼的水晶灯。房间里的家具就像电影里看到的宫廷摆设一样。每个豪宅不仅外部造型不同,花园结构不同,而且里面的陈设也风格各异。女儿注意到,除洋人外,有不少房子的主人是华人。还有一些人看上去既不像当地的洋人,也不像华人,他们讲的英语还有异族口音。艾达猜想,那些人很可能是石油大亨。
  但是,不管怎么说,住在豪宅里的人是让人羡慕的。他们的慷慨使孩子们的万圣节过得更快乐。女儿把从他们那里要来的糖果分给了邻居和同学很多,剩下的糖果她吃了好几个月。后来,她对我说,她知道同学中有谁住在她和艾达要糖果的那些豪宅里,他们的父母是做什么生意的。他们中不仅有洋人,还有华人、日本人、韩国人、印度人等等。看来,不管是哪个国家的人都可以致富。从女儿的这些话中,我感觉到小小年纪的她还在思考着“为什么有些人那么富”这个一直困扰着她的问题,试图从现实生活中找到答案。
  由此可见,我们不能小看万圣节这个传统节日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最起码它在给孩子们创造练习胆量的机会的同时,也使孩子们更加了解生活在不同街区的、不同阶层的人们的不同生活水平。
玩儿出花样使她变得无所畏惧
  前边提到过,在加拿大上小学的孩子玩儿的时间很多,因为他们3点钟下学后很少有家庭作业。按照加拿大的法律,孩子们在13岁以前是不能单独待在家里的,所以双职工家长通常都会付费把上小学低年级的孩子送到少年俱乐部去。少年俱乐部有专车去学校接孩子。家长下班后再从俱乐部把孩子接回家。
  少年俱乐部有专职工作人员照顾孩子,但是他们不是老师,不会教孩子们任何书本知识。他们的工作只是看着孩子们玩儿各种玩具和做各种游戏。少年俱乐部一般还配有滑梯、秋千和攀登架等设施供孩子们玩耍。
  女儿13岁以前,我还在读博士,基本上可以灵活掌握时间,所以没有让她去少年俱乐部。另外一个原因是,我认为少年俱乐部让孩子们玩儿的东西太简单,对开发他们的智力没有多大帮助。
  那么女儿下学后除了做我给她布置的英语作业,照顾她养的小鼠,还干些什么,玩儿些什么呢?
  事实上,她玩儿的东西可多了。首先她从小就热爱大自然。她经常与邻居的孩子们一起到我们院子的树林子里去捉昆虫、采野花和树叶,拿回家来制作各种标本。她还从树林的灌木丛中摘野果,回家喂她的小鼠。当然,她也没忘和其他孩子在树林中玩捉迷藏游戏,在林中小道进行骑自行车比赛,在院子里打篮球,在草坪上练习投掷棒球。
  她还特别爱和同学结伴去游乐场和科学宫,多少次都没够。每次只要有一位家长陪同,我都会给她车钱、门票钱和零花钱,同意她去。周末和节假日时,我和她爸也经常带她去这种地方。我们认为游乐场里的许多设施,玩儿起来很刺激,能够锻炼孩子的胆量;科学宫中许多玩具,既好玩儿又能够使孩子在玩儿中懂得不少数理化原理。虽然那时女儿还很小,但是她已经能够通过游乐场和科学宫的设施了解杠杆原理、光的反射、小孔成像、三维激光和回声原理等等。
  再有,女儿喜爱多种体育运动。在国内时,我们就经常带她去滑冰、游泳。来到温哥华之后,她从同学中找到了一个小伴儿,那女孩儿虽然性格腼腆,但是很爱运动,溜冰、游泳、跳水样样行。她家就住在我们隔壁的院子里。由于大学的滑冰馆和游泳馆离我们家不远,我同意女儿和她的小伴儿一起去那里锻炼。
  UBC大学的游泳馆是按照国际游泳和跳水比赛的规格建造的,设备齐全,有3米和10米跳台。不久,女儿和她的小伴在没有任何人指导的情况下就试着跳水,从3米跳台跳到10米跳台。虽然只敢跳冰棍姿势,但是我认为她们已经很了不起了。读者可能会问,游泳和跳水都有一定的危险性,为什么我会放心让孩子们自己去呢?其实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大学游泳馆里有安全急救员。他们坐在游泳池边高高的阶梯椅子上,眼睛不断地盯着游泳池中的人。如果有任何情况,他们随时都能够处理。这些安全急救员的水性都是经过严格考核的,有从业执照。他们的工资也不低。女儿还一度萌生过长大以后要考此执照,做业余安全急救员的念头。
  大家都知道,温哥华有一年四季都不会融化的雪山,是世界著名的滑雪圣地。女儿从小就爱好运动,自然不能在此项运动中缺席。每年冬季学校都会组织孩子们去维世纳著名的天然滑雪场练习滑雪。不会滑雪的孩子可以报名上学习班。女儿在国内没有滑过雪,我自然主张她上学习班,因此给她带足了学费。
  谁知回来后,她把钱如数退给了我。还说,滑雪可容易了,摔几个跟头就学会了,没什么难的。我问她摔了几个跟头,她说摔了两个,而且都不疼。世界上有这么容易的事情吗?我不信,继续追问女儿第一次滑雪的细节。
  原来她本想交钱上学习班。在去维世纳滑雪场的路上,艾达告诉她根本没必要上学习班。因为教练会在平地教他们许多滑雪的基本动作,等轮到让他们自己练时,天就快黑了,滑不了多一会儿,还没学会就该回家了。而且,初学者只能在雪山低处的平坡上滑,很不刺激,一点也不过瘾。再有,众多初学者挤在一起滑,互相碰撞,摔跟头时,雪橇很容易伤到边上的人,去年滑雪时,学校里就有人这样受伤过。
  女儿认为艾达讲得有道理,因此在去滑雪场的路上就改变了主意,决定不上学习班了,和艾达一起到高坡上去滑。高坡上只有很少量的人在滑。艾达告诉她,滑雪没什么难的,只要按照在电视里看到的滑雪运动员的姿势,从上往下滑就可以,最重要的是,要记住摔跟头时,尽量要用屁股先着地,千万不要头朝下摔。说完这些话,艾达就像飞一样地滑了下去。
  女儿见艾达滑走了,自己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双手握紧雪橇,双腿一弓,两臂同时用力将雪橇向后一摆,跟着滑了下去。回家后她向我形容,由于山坡很陡,滑起来之后,速度控制不住,整个人有堕入深渊的感觉。当时她很害怕,心想可能再也见不到妈妈了。后来她碰到一棵小树,身体失去平衡,摔倒了。由于她牢牢记着艾达的话,摔跟头时千万不要头朝下摔,所以她就使劲用屁股先着地,躺在了雪地上。女儿讲,这个跟头摔得一点都不疼。我想可能是因为过于害怕不感觉疼了吧。
  摔过一次之后,她就不怕了。她爬起来继续往下滑。其实,她当时也没有别的选择。因为她和艾达是被吊车拉到雪山顶的。她如果不往下滑,就必须爬回雪山顶。走回头路不是她的性格。她又滑了下去。奇怪,这次滑行,她发现自己好像是在银色的天空飞翔,全然没有了那种堕入深渊的感觉。同时,她还看到艾达在下面朝自己招手。可能是因为看到艾达分了心,她撞到了从身边滑过去的一个男孩,再一次摔倒了。这次她还是坐着摔下去的,因此没有受伤。
  艾达滑过来,对她说:“没想到你第一次滑雪,就滑得这么好,才摔了两个跟头。我简直不能相信你以前从来没滑过。下一步,你应该学的是如何在滑雪的途中停下来。”她给女儿做了几次停下来的示范动作,女儿跟着做了几遍,接着她们俩就向下滑去。
  当她们滑到山脚下时,看到参加学习班的同学还在跟着教练在原地练习基本动作。女儿从内心深处感谢艾达,同时也为自己做了不上学习班的正确决策而自豪。那天,她们从山顶到山脚滑了三回。女儿基本上会滑了,也会停了。后来,她还经常跟艾达一起去离我家比较近的赛坡斯滑雪场滑雪。
  除了滑雪滑冰以外,女儿还喜欢玩滑板。她从北京来温哥华时,滑板打不到行李箱里,她是抱着滑板上的飞机。到温哥华以后,学习负担比国内轻,她玩滑板的时间就更多了。她会在滑行时做各种动作,而且还总在练习新的动作。
  后来,她发现学校有不少同学滑着旱冰上学,也想尝试一下。于是,我们为她买了旱冰鞋。由于会滑水冰,她没有学,旱冰就滑得很好。但是,她没有满足能够滑着跑。她认为自己滑旱冰的姿势没有同学潇洒,动作也比较单一,于是下学后,就经常约同学一起到广场练习滑行的新姿势。
  UBC大学宿舍的院子里到处都可以找到秋千和篮球架,排球、网球和乒乓球的设施也不少,这为孩子们玩秋千和做各种球类运动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女儿很喜欢荡秋千,她可以把秋千荡得很高,也不害怕。她父亲下班后,我们一家三口也经常在晚上或周末,利用大学的设施打篮球、排球、网球、乒乓球和羽毛球。
  尽管女儿课余时间玩儿的种类已经够多的了,喜欢的运动项目也不少,但是,她还不满足,幻想着有一天能够去潜水,到奇妙的海底世界去访问。
  后来,她的这个愿望在印度尼西亚的巴里岛实现了。那是几年前的一个寒假,她和在伦敦留学的表姐约好,去雅加达的大姨家过圣诞节。那时我和她爸都不在她的身边。我们放手让她自己买了机票,一个人从温哥华飞到香港,从香港转机到新加坡,再从新加坡转机到雅加达。在大姨家住了几天之后,大姨带她和她的表姐到巴里岛过圣诞节。
  巴里岛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有许多地方提供潜水服务。她大姨夫当过海军,也喜欢潜水,听说她想学潜水就花钱雇了当地的潜水教练,教她到大海里去潜水。
  第一次潜水,女儿就一下子潜了好几十米。紧紧跟在她身后的教练还以为她以前学过潜水呢。潜到发现小鱼、小虾、水母和各种海洋生物的地方,她便开始和小鱼玩耍,惹得一条蓝色的小鱼追着咬她。
  那次潜水,对于女儿真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她在电话里感慨地对我说:“妈妈,您想象不到巴里岛的海水有多么蓝,海底世界有多么美丽,而潜水又是多么悠闲。当你和身边的小鱼、小虾并排游泳的时候,你会感觉到自己也是它们中的一员,你想不忘记你自己都不可能。”
  是的,巴里岛之行,使她忘记了身为学生的自己,使她从升学考试的疲乏中彻底恢复过来。运动和旅游就有这种神奇的功效:你虽然身体很累,但是精神会得到完全的放松,过后学习起来,效率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因此,我和我先生都不反对女儿尝试各种新鲜的体育运动。我们还鼓励她去郊游、去旅游,去参加各种运动项目。我们认为旅游能够开阔她的视野,运动能够增强她的体质,锻炼她动作的灵巧性,提高她身体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和反应能力,磨炼她的意志和耐力,以及培养她内心深处无所畏惧的勇敢精神。我们是否达到了这一目标,读者从女儿的表现中可以做出评判。
读书读报的习惯从被迫开始
  尽管我不反对女儿在课余时间玩各种游戏,从事各种体育运动项目,以及做她那个年龄想做的各种事情,但是看到她下学后,没有家庭作业,我总觉得不对劲儿。女儿已经上小学高年级了,要是在国内,她早该为考重点中学玩命学习了。可是现在下学后,做完我留的那点儿作业,她除了玩儿还是玩儿。
  我认为一个孩子应该平衡成长。国内主张让学生在德、智、体三方面全面发展的理论没有错。尽管孩子们在玩儿中可以学到许多东西,体质也会有所提高,但是课余时间学校不留作业,靠孩子自愿地选择书本知识去学,大多数小学生没有这种自觉性。
  我酝酿了好久,当女儿升入六年级第二学期的时候,我再也不想继续忍受这种不对劲儿的感觉,最终还是决定背着女儿,去找她的老师谈一谈。我开门见山地对她的老师说,我希望做一个能够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教育的家长。我下功夫比较了中国和加拿大两国的小学教育,发现中国的小学生学习的压力太大,而这里的小学生玩耍的时间太多,两者各有利弊。我在分析了中加两国小学教育的优缺点之后,希望UBC大学附小能够取两者之长,补两者之短。
  我很庆幸,我遇到了一位善于倾听、虚心求教、勇于创新的老师。这位中年女教师详细询问了中国小学生受教育的概况,并向我征求如何改进对女儿班上同学进行教育的建议。我毫不犹豫地提出,她应该给学生留家庭作业。我说,家庭作业没有必要像中国小学那样留很多,但是要实用。比如,让学生每天读报纸,关心国内外大事和社区新闻,或者让他们读一些文学和科幻名著,写读书笔记等等。
  没想到,这位老师还真是雷厉风行。我找完她的第二天,她就给女儿班上的同学留了作业。不过,她在我的建议基础上有了创新。她让孩子们回家后读书或者读报纸杂志。读什么书、什么报或什么杂志都可以。第二天上学时,她在讲正课前,会利用15分钟的时间,选5位同学,让他们用3分钟的时间,分别给她和全班同学讲解他们所读的书、报和杂志的主要内容和自己的评论。大家来给他们打分,看谁读的东西最多、最有意义、最有趣,讲得又最简洁、最生动、最有吸引力。选哪5位同学,由大家抽签来决定。这位老师还宣布,这一作业以后每天都要做,要一直坚持到期末,因此,每天都会有5位同学获得练习演讲的机会。
  我认为这位老师对我的建议的改动很高明。她没有指定让所有的学生读相同的书、报、杂志,把选择课后阅读内容的自主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可以凭自己的兴趣,找自己爱读的东西来读。由于谁都有可能抽到签,每个人都会在读的时候做笔记,写评论,准备第二天的演讲。因为讲得好的学生可以获得大家的好评,讲得不好的学生很难在班上树立自己的威信,所以大多数学生都会认真准备。
  事实上,这个作业对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概括总结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演讲能力和评论能力都有明显的效果。最起码,对女儿来说是如此。
  自从老师留了这一作业以后,女儿下学后经常不马上回家,因为她要去学校的图书馆找自己想读的书、报和杂志。有时,她也会约同学一起,用我的借书证去UBC大学的图书馆,或乘车去社区图书馆,找她想看的书刊。把书借回来之后,她会一边读,一边做笔记;有时还根据书的内容画一些东西;或把书中的插图复印下来。她告诉我,如果抽到签,这些东西都能用上。我问她为什么?她说,有些同学一边讲,一边向大家出示与自己演讲内容有关的图片,效果比只是站在前头空着手讲好多了。有些同学讲新闻时,还画了新闻漫画出示给大家,使大家印象深刻。
  有几次,她抽到签,我问她讲得怎么样?她都说还可以,老师给了她很多的鼓励。她告诉我,有时有的同学讲得不清楚,又卡壳,同学们都认为那个人讲得不好,可是老师还是表扬那个同学,而且让大家给他加油打气。
  我问她喜欢这个作业吗?她毫不犹豫地说:不喜欢。因为她知道别的班上的同学没有这个作业,玩儿的时间比她们班上的同学多。由此看来,喜欢玩儿是孩子的天性。老师要是不以留作业的形式让他们读书、报、杂志,很难想象有多少孩子在课后会主动自觉地去这样做。
  但是女儿也坦诚地告诉我,她也不认为这个作业是多么大的负担。每天想多玩儿一会儿时,她就会选择读报,从报纸上找一两条有趣的新闻,准备第二天的抽签。想少玩儿一会儿时,就找本自己特别想看的好书来读,把读到的难忘的地方记下来,准备讲给同学们听。她说,虽然每天15分钟的时间不长,但是从同学们的演讲中,知道了许多有趣的新闻和好看的书刊。
  同学们什么都看,什么都拿来讲。几个月下来,同学们讲的新闻和书刊包括了天文、地理、科技、医药、文学、艺术、体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教等方方面面。后来时间长了,大家建议不要抽签了,谁有新闻或读书心得,谁就站起来讲。结果是,大家争先恐后,上课前的15分钟有时还不够用。她从这个作业中学到了很多的知识。
  然而,当时女儿并不知道,让她们做这个作业是我找老师的结果。直到很多年以后,大概是在她准备考大学的时候吧,在一次考完英语时她对我说:“没想到,以前上UBC大学附小时学的东西,现在还真有用。这次考试的阅读量特别大,要不是当时老师让我们每天读书、报或杂志,练出了阅读速度,我今天的考试准得遭殃,班上有许多平时学习不错的同学,这回都没做完考题。而老师却说,如果想上大学,就要通过大学组织的LPI语文水平考试,而要通过这种考试,英语的读写速度比我们这次考试要求的快得多。因此以后老师还要不断地给我们出比这次阅读量还大的考卷。”
  听到孩子这么说,我很得意。顺便问她:“你知道当初让你们读书、报和杂志,是谁的主意吗?”
  “谁的主意?当然是我们老师的主意。”女儿回答。
  我说:“错了,是我的主意。”接着,我把当初如何去找她们老师,如何提给她们留作业的建议,全都告诉了女儿。
  女儿听后,幽默地说:“幸亏您现在才告诉我。如果您当时告诉我,我要是不小心让同学知道了这个馊主意是我妈出的,同学们不骂死我才怪呢?”
  她接着又说:“不过,那个时候,大家每天15分钟所讲的东西,确实扩大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知识,后来,在许多场合我都用上了。因此,我想如果同学们现在知道这个主意是您出的,他们应该不会骂我,反而会庆幸他们中间当时有一位像您这么有远见的家长。”
  女儿的话对我是最大的安慰。我一直主张家长对子女不能放任自流。尤其对于小孩子,要进行教育和引导。我认为,小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周围的人和事对他们的影响都会完完全全地反射到这张白纸上。因此,我不仅要求自己这个母亲在女儿这张白纸上画出美丽的图画,我也一直在监督她的老师,促使老师们也能在这张图画上添色加彩。
帮孩子战胜懒惰
  其实,加拿大的小学并没有“班主任”这个称谓。由于女儿在UBC大学附小上七年级的时候,除了体育和法语之外,全部课程都是一位爱牛的中年女教师教的,所以,我和女儿把她称为爱牛的班主任。
  这位老师爱牛爱到了痴迷的程度。她的办公室里摆放了各种各样的牛。从制作材料上讲,有木头牛、塑料牛、尼龙牛、棉布牛、毛线牛、陶瓷牛、黄土牛、竹子牛和稻草牛等。从牛的形态上看,有站着的牛、卧着的牛、行走的牛、耕地的牛、吃草的牛、挤奶的牛、小孩子骑着的牛和西班牙斗牛士拼搏的牛等。她在教室里也摆上,她认为学生们会喜爱体型比较大的、形态各异、颜色不同的牛。她告诉同学们,她之所以喜欢牛,是因为想歌颂牛那种脚踏实地、任劳任怨、勇猛精进的工作精神。
  这位爱牛的班主任名叫海泽。做家长的都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的教师都是负责任的。误人子弟的教师不但在国内,就是在加拿大的公立学校里,也是大有人在的。女儿很幸运,她在上六年级的时候赶上了前面提到的那位能够采纳我的建议,改进教学,让学生读书、报、杂志的教师;上七年级的时候,又能遇上这位特别有责任心的爱牛的班主任。
  在温哥华,教育局虽然会规定教学大纲,但是不统一规定教材。老师在决定教学内容、教科书以及教学方式上有很大的自主性。
  有不少朋友告诉过我,女儿上学,选择上层社会集中的高档住宅区附近的学校是上策。一般地说,这些地区的学校学生素质高,家长重视孩子的教育,监督和参与意识强,使得学校也不得不抓紧教学工作。这样一来,教师的责任心也就随之加强,教学质量当然会不断提高。
  这些说法是否有片面性,在这里我不想展开评论。但是,我知道,懒惰是人的天敌。不要说学生有懒惰的毛病,其实,教师也是一样。无论在名声好还是名声差的学校,教师的勤奋程度都是不一样的。一旦小学生遇上有懒惰毛病的教师,他们蒙受的损失将是巨大的。这一点,在女儿成了海泽——那位爱牛的班主任的学生以前,我连想也没想过。
  上海泽的课还不到一个星期,女儿就告诉我,和海泽的课比较起来,以前其他老师的课程,好像都是带着她们玩儿。教科书上的内容容易得不得了。书上的练习题和作业都是学生在课堂上做,老师在课堂上批改。每次考试也特别简单,一点压力也没有,但是海泽就不同了。她接班的第一天就告诉女儿和她的同学们,七年级是小学的最后一年。在这一年里,她的任务是使学生们掌握升入中学所必需的各种知识和学习技巧,为将来的成功打下基础。
  她是这样讲的,也是这样教的。女儿自从上了她的课,回家后就没闲着过。不是做数学题,就是写东西,而且像日记、书评、传记、竞选纲领之类的东西也写。光写还不够,女儿还经常去图书馆查各种资料,去社区机构做社会调查,搜集数据和历史文件,和同学一起做各种研究项目。
  一贯认为加拿大的课程比国内的课程容易的女儿,上海泽的课也感到不轻松了。她对我说,要在海泽的课上得到好分数,不下功夫是不可能的。上海泽的课虽然累一些,但是很有意思,她能感觉到自己每天都在进步。
  一个学期过去之后,学校按惯例召开家长会。我早就想拜会这位爱牛的班主任,因而准时赶到了会场。家长会是在女儿上课的教室里召开的。教室里最显眼的东西,当然是海泽喜欢的各种各样的牛。除了牛以外,海泽也没有忘了向家长展示学生们做的各种项目。家长会上,海泽没有做长篇大论的讲话,在简单介绍了本学期的教学情况和下学期的教学大纲之后,她要求和每一位家长进行单独谈话,讨论他们孩子的学习与成长等问题。家长们都赞成这种做法,这也正中我的下怀。大家互相谦让,有序地等待着和海泽的交谈。
  轮到我了,海泽首先让我看了女儿的成绩单,并且解释了她写的评语。她强调说:“莎莉是一个上进心很强的孩子。来加拿大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她就能够脱离ESL英语学习,跟上正规班的课程,我们做老师和家长的要给她以鼓励。有些课程她得了‘良’,就来问我,怎样才能得‘优’?我想,大概是你给了孩子非得‘优’不可的压力。如果是别的孩子,我赞成家长这么做。但是莎莉是需要减压的,所以你不能再给她施加压力了。掌握一种新的语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随着她英语水平的提高,她的分数自然就能达到优秀。我了解这个孩子,相信这个孩子。”
  我不知道,世间有多少老师能够像海泽那样自信地说,他们了解自己的学生,甚至比学生的家长了解得还深、还透、还准。然而,海泽做到了。家长会后,回家的路上,我和几位家长聊天儿。大家都有同感,都认为海泽其实比我们家长更了解这些孩子。大家都庆幸自己的孩子遇上了这位爱牛的班主任。
  后来女儿在升入中学后发现,海泽教她的东西几乎一点没剩,全都用上了。她从内心感谢海泽给她打下了扎实的学习基础。她要回母校去看望海泽。虽然女儿毕业以后,海泽调到别的城市教书,但是女儿还是约了几个同学做了一头纸牛,来回乘4个多小时的公共汽车给海泽送去了。
  每当回忆起小学时代的学习生活,女儿最怀念的人就是海泽。我问她海泽和其他老师最大的区别在哪里?女儿感叹地说:“海泽喜欢牛。她经常强调,我们应该像老牛那样勤奋学习。其实,我和许多同学都认为,她本人就像一头实干的耕牛。因为她比别的老师走得晚,来得早。在她的课上,我们谁也别想偷懒。她留的作业多,但是很有意思。就是不喜欢读书的同学学习积极性也能被这些作业调动起来。”
  听到女儿这样说,我暗自思量,海泽给孩子们留的作业多,她修改作业所花的时间不就更多吗?海泽当然知道这一点。她这样做,大概就是要和孩子们一起战胜懒惰——这一人的天敌吧?
小学课程面面观
  上节提到海泽教的知识,女儿在升入中学后,几乎一点没剩,全都用上了。那么,海泽都教了女儿些什么东西呢?下面我就给读者一一说来。七年级的四门主课——语文、数学、科学和社会学习课程都是海泽教的。
  在语文课中,海泽首先抓的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从女儿的作业中悟出,海泽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
  第一,海泽让女儿她们每周读一两本她指定的文学名著,递交一两份书评。我认为这一招数很高明。因为要想让学生写出好文章,首先就要让他们懂得什么样的作品属于好文章。海泽给学生选的都是些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短篇小说。这些作品既有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又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形式,学生可以从中感悟到文学巨匠们出众的思想力和语言表达功力。女儿在阅读时,就经常感叹文学名著的妙笔生花之处。她也颇有兴趣地把自己的阅读心得写进书评,还急切地等待老师的评语。我思量,这种教学方法,至少可以使学生在写作上达到一种“眼高手低”的效果,然后再从“眼高手低”逐步过渡到“眼高手法也高”的阶段。
  第二,海泽让女儿她们每周写一两个由她指定题目的小故事。光读名著,不动手写是不能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的。因此女儿每星期都要按照海泽的要求编故事、写故事。由于读了不少名著,我发现女儿已经开始不满足平铺直叙的小学生写法。她尝试着用倒叙等写法开头,在中间还刻意制造一些悬念,结尾也尽量写得让读者有回味的余地。她还在情景描写上下功夫,尽量把故事发生的地点和时间形容得有些特色。虽然,用我这个大学老师的标准衡量,女儿的写法还很幼稚,但是她在文字表达方面的进步是十分明显的。
  第三,海泽给女儿她们讲解英语诗歌,并教会她们如何写诗歌。海泽不但教诗歌的韵律,让学生朗读和背诵经典诗作;同时还让他们练习写一些简单的小诗、短诗,并且给自己写的诗歌配上画儿。这一点就与国内不同。在小学和初一阶段的教学中,国内的语文教师也会给孩子们讲像唐诗宋词这样的经典作品,让学生背诵默写许多著名的诗篇,但是很少让孩子们尝试自己写诗。这就很可能使孩子们认为写诗是高不可攀的事情。
  国外就不同了,老师从短诗教起,在课堂上专门安排时间让孩子们练习写诗。虽然有的孩子写的东西,似像非像诗歌,但是经老师改过后,就成了简单幼稚的初级诗作。这样的尝试,第一个效果就是使孩子不怕写诗,第二个效果就是使孩子在写诗的过程中记牢并熟练掌握诗歌的各种韵律,第三个效果是使孩子们养成用诗歌来表达自己情感的习惯。
  经过海泽的引导和以后中学语文课程的学习,女儿很快就习惯用诗歌来表达她对周围事物和情景的感触。逢年过节或亲朋好友过生日,她常常会写诗祝贺。她写的赞美海上观日出的英文诗歌还曾经在学校年鉴上发表。长大工作后,她到外地出差,有时寄给我的信也是一首小诗。那诗中既有对新城市的描述,又有对远在异地的亲人的思念。她认为用诗歌表达情感对她来说是一种享受。如果你问她是什么时候、怎么学会写诗的,她一定会说,是在UBC大学附小上学时和一个爱牛的老师学会的。
  第四,海泽让女儿她们练习口头表达能力。她使用的方法是,选一个话剧剧本的片段,让学生们分别扮演剧中的角色,在课堂上进行演出。同时,她还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总结文学名著中使用的幽默语言。她告诉学生,讲话幽默可以显示出活力和魅力,因此他们应该从经典作品中学习文学大师们的幽默手法。在语文教学中,从小就培养孩子的幽默感,这一招数确实很高明。这种教育,使女儿能够在不同的场合,即兴讲出许多颇具幽默感的语言,常常给身边的人带来一阵阵欢声笑语。
  与之相比,我国语文课中的幽默教育是个空白。老师不但不会在课堂上把世界文学名著中的幽默精华教给学生,而且还会经常把拥有幽默天赋、爱开玩笑的学生当成不那么正经的人。我就是因为从小受到这种教育,现在经常为自己欠缺幽默感而内疚。在西方,具有幽默感是一个很大的优点,是有学问、有天赋的表现。我很庆幸,女儿能够从小学开始,就在海泽的教导下,学习文学巨匠们的幽默表现手法。
  在数学课上,海泽根据教育局的要求,在学生们六年级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讲了数值、心算、四舍五入、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小数、周长、圆周和相关的应用题。
  这些教学内容比国内学生学的浅多了。但是,数学教科书中每一节的背后,都有一两道启发学生思考的应用题。这些题目很像女儿在国内奥林匹克数学班上做的那些题目。由于这些题目比较难做,海泽怕伤害做不出来的学生的自尊心,于是不要求学生一定要独立完成,而是把题目拿到班上来讨论,让大家一块儿做。
  女儿在国内上过奥林匹克数学班,做过不少难题。所以,她上海泽的数学课,从来没有遇到过任何困难。当时,她刚来加拿大不久,我把她的学习重点放在英语上,所以数学也就没再给她加码。
  除了英语和数学,海泽还教女儿她们科学课程。这门课程与国内的教学方式差别最大。她把学生们分成若干个小组,让他们做研究项目。小学生们要自己去图书馆或上互联网查找资料,利用自己学过的数学、绘画、科技、电脑和网络知识,按照老师的要求建造各种研究模型。
  海泽让女儿她们做的第一个研究项目是,研究地球上发生的自然灾害。研究诸如地震、海啸、洪水、森林大火等灾难的起因、后果、社会影响、防范措施和灾难处理等问题。每组学生可以自选一种灾难来研究,用收集来的资料和数据和大家讨论得出的研究结论,设计并建造图文并茂的、活生生的研究模型。然后组员们分工轮流上台演讲,汇报他们的研究成果,解释他们设计的模型。听演讲的学生和老师共同给该小组的成员打集体分。
  海泽让女儿她们做的另外一个研究项目是,她发给学生们一张地图,上面绘有山、河、湖泊、平原、森林、海洋和海岸。她让学生们通过研究,设计出如何清理这一地区,如何全面开发这一地区的模型,还要求学生们设计出的模型必须包括农业区、工业区、商业区、娱乐区和住宅区五个基本方面的内容,并制作出一张新的地图,把这五个方面的建筑模型全部标在地图上。评分标准是看学生们如何有效地使用土地;如何使该地区在经济、文化、教育、环保等方面能够健康平衡地发展;他们画成的地图的质量;他们针对自己创造的模型进行演讲的说服力,以及他们是否能够回答听众对他们的设计提出的种种带有挑战性的问题。如果哪组同学的研究内容超出了老师规定的五个方面,他们还将获得加分。
  我很赞赏海泽让孩子们以这种做研究项目的方式上科学课程。首先,它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团队精神。再有,它可以培养孩子们学习的主动性以及自己安排学习时间的能力。同时,还可以让孩子们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现和挖掘社会提供给他们的各种学习资源,为他们提高自学能力,成为会终身学习的人打下基础。当然,孩子们在建造模型的过程中,还能够提高收集资料和数据的能力、调查和研究的能力、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写作和绘画的能力、演讲和答辩的能力以及发明和创新的能力。
  我观察过,这种项目每做一个,通常都要用好几个星期的时间才能够完成。女儿每次做这种项目都很努力。由于她不想让自己的小组输给其他小组,一下学,她就和同学一起到图书馆或电脑室查找资料。她会借不少书和杂志回家阅览,从上面抄录制作研究模型所需要的数据和原理,并和同学一起讨论分析,大家分工写研究报告的每个部分,最后总是由她执笔画出研究模型。我问她,为什么不让别人画。她说,一来是因为别人怕麻烦,不愿意画;二来是考虑到自己来画比较放心,如果别人有好的建议,可以往她的模型草图上添加。而她在制作和完善模型的过程中,也会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期末考试时不用死记硬背就可以把题目答对。
  女儿制作的研究模型通常是很有创意的、生动的立体模型。我经常看到她把学校不要的废杂志抱回家。从杂志上剪下山河湖海、高楼矮舍、绿草鲜花、小桥列车和各种人物等等,把它们恰到好处地贴在模型的相关部位上。这样,她制作的研究模型有文字注释,有绘画说明,还有立体的实物造型,一下子就活了起来。在制作上面谈到的区域开发模型时,女儿和她的组员们不仅按老师的要求,在地图上对农业区、工业区、商业区、娱乐区和住宅区五个基本方面进行了规划,而且还自行加进了政府机构、公安机构和大学、中学、小学等内容,同时在各个区域之间画出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由于地图是立体的,使人看上去对他们的设计宗旨一目了然。
  做这种作业的时候,女儿和她的同学们才十一二岁。我想老师的教学目的并非让他们设计出完美的研究模型,而是使他们能够领会在书本上和课堂教学中学到的理论知识,把这些知识灵活地运用到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实践中去,以此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激发孩子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海泽教女儿她们的另外一门主要课程是社会学习课程。这门课程的教学模式与科学课程类似,也是在课堂讲授的同时让学生们分组做研究项目。这门课第一部分的内容是介绍早期人类,讲述原始人的生活方式和所处的自然环境。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她要求学生们通过读教科书、听讲和做笔记来掌握关于原始社会和早期人类的基本知识。她在课堂上还重点讲授做笔记的程序和方法,检查学生的笔记。她强调,笔记可以反映出学生是否读懂了教科书、听懂了她在课堂上讲的内容。然后,她让学生们以自愿的方式,每两个人结成一组,利用所学到的知识制作原始人使用的各种工具和用品,并且向全班同学演示如何使用这些工具和用品。她还强调,不能用现代化的电动设备制作原始人使用的工具和用品。要假设你被困在了一个孤岛上,为了生存,你要靠自己的双手制造生活必需品。
  做这个作业,孩子们积极性很高。海泽把他们制作的东西陈列在教室里。大家在课间可以学习其他同学的作品,互相取长补短。最后,海泽根据他们做笔记的能力,制作工具和生活用品的能力,演示、演讲和答疑的能力,以及对全部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来给学生评分。
  第二部分的教学内容,是讲述中世纪英国的基本政治结构和不同社会阶层人们的生活状况。同时,她要求学生根据讲课内容,去图书馆查找资料,依照当时英国的政治现实和地理位置,绘制中世纪英国的政治区域地图、自然环境地图以及人口分布地图。这个作业是学生单独完成的。但是,每个人都要向全班同学讲解自己制作的地图,由大家来挑错,由老师来打分。有的同学在别人指出错误以后,重新绘制了新地图,纠正错误。老师则表扬这些同学,给他们比较好的分数,鼓励其他同学也能这样做。我理解老师的目的,其实不在于给孩子们打多少分,而在于让他们掌握实际知识和技能。
  在第三部分的教学内容中,海泽给学生们讲的是加拿大四种土著居民,即阿兹泰克斯、茵凯斯、艾马早尼恩和原印第安人的生活状况。她把班上的同学分成四组。每组研究一种土著文化,查找有关资料,写研究报告,然后到班上展示并演讲本组的研究成果。老师会检查每个人的读书笔记,在课堂上进行有关土著文化基本知识的测试,再结合每个人在小组演讲和答疑时的表现,综合起来给学生打分。
  最后一部分的教学内容是学习加拿大联邦政府、省政府和市政府的结构和职能,以及政党的作用和联邦大选与省市级立法机构的选举法规与实践问题。在讲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海泽让学生以抓阄儿的形式组成加拿大主要的几个政党,即自由党、保守党、新民主党和魁北克人民党。她要求学生分别研究自己所在的政党的主要政治观点,然后进行模拟竞选时各党之间展开的辩论会,以此使学生们了解国家的政治体制和竞选程序。
  社会学习课程既像国内的历史地理课,又像国内的政治思想课。但是,与国内不同的是加拿大学校采用的是课堂教学和学生亲自动手做研究项目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与国内那种老师讲、学生背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相比,它的优越性在于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灵活地掌握并记住所学的知识。
  除了上面谈到的四门主要课程之外,女儿在七年级的时候,还上了电脑课、法语课、体育课、艺术课和特种项目五门课程。这些课程中,只有法语课和体育课是别的老师教的,其他门课程都是由海泽来教。
  在电脑课上,海泽主要教学生如何使用电脑做研究项目,包括上网查找资料、用电脑写研究报告、画简单的图形等等。这门课的课时不多,一周才上一至二节,但是教的东西却很实用。
  至于艺术课,海泽把学生们分成若干个小组,让每组学生自选一种产品,为该产品制作出一个电视广告。她强调这个广告不但要图文并茂,而且还要有声有色。最好是能够给广告配一首歌曲。如果没有配歌,至少也要配有音乐舞蹈。她要求学生们在课堂上表演自己设计的广告,以此来给每组学生打集体分。这门课也有让学生单独完成的内容,那就是让学生们为自己在语文课上写的小诗配图、配画或配音乐。一个学期下来,女儿把她在课堂上写的诗和配的画订起来,像是制作了一本诗集。到现在,她还保留了其中的一两本,舍不得扔掉。
  最后,在特种项目课程上,海泽教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让学生阅读儿童文学经典作品,写读书笔记和书评;二是让学生研究创作这些经典作品的作家生平,为他们写简单的传记。在写第一位作家传记的时候,海泽把写生平传记要包括的主要几个方面搭成框架,让学生们往里面填内容,以使他们掌握写生平的要领。在为其他作家写传记时,她不再给学生提供框架,并鼓励学生在涵盖了生平必须包括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我认为,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海泽选择得很好。它不仅使女儿和她的同学们享受到阅读经典儿童文学作品的乐趣,而且通过研究和撰写作家的生平,使他们初步懂得人生的艰辛、磨难、机遇、努力与成功等道理。
  女儿在写作家生平时就曾经感叹地对我说:“妈妈,想不到有些作家生活得那么苦,却写出让人读起来那么甜的童话,真是不能理解。”我马上解释说:“那是因为即使在人生中最困难的时候,他们也没有放弃写作事业,而是通过自己的笔把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奉献给了读者。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成为创造出传世之作的经典作家。”
  接着,我又抓住这个时机对她进行思想教育,告诉她,人生中不管遇到多大的艰难险阻,都要向这些伟大的作家那样无所畏惧,勇往直前。我想,我们做家长的,虽然不能指望这些说教在孩子身上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坚持下去,对孩子的成长起码会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我很感激海泽给我提供了又一次能够对女儿进行说教的机会。
母亲的感慨之二:中外小学教育比较
  我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把女儿上小学时的书本资料、照片和她做的一些作业等东西全都找了出来,目的是想从中总结出中加小学教育在女儿身上体现出来的不同之处,以便给读者提供一些感性资料。好在我当初给女儿建了几个小型档案夹,把她每个学期的成绩单、获奖证书、校方发的重要通知、学校每年的校历、简报,以及其他我认为有保留价值的东西分别放到不同的夹子里面。现在这些档案夹为我提供了写上述章节的素材,成了我向读者介绍加拿大小学教育特征的第一手资料。
  我在重新整理女儿的第一个档案夹时,发现了温哥华教育局关于本国居民和外国公民的孩子在温哥华市公立学校注册的规定。这可以构成中加两国初等教育的第一个不同点。在我国大多数小学都是公立的。私立小学近年来才被允许成立,数量很少,其教学质量也有待历史的考验。公立小学都是就近录取。通常会有重点和非重点之别。重点小学教学质量远远高于非重点小学,如果某个小学是重点学校,不住在区内的孩子要想转过来,家长就要想尽各种办法。
  在加拿大,公立和私立小学是同时存在的。有权势和财力的父母大都愿意把孩子送到私立小学就读。这是因为私立学校教学质量一般都明显高于公立学校。其主要原因是公立学校的教师工会势力强大,即使教师教得不好校方也不能解雇该教师,除非教师犯了罪,否则当了公立学校的教师,就等于进了职业保险箱,教师是否努力,主要取决于教师本人的觉悟。而私立学校则不然,它是靠学生学费运作的。教师如果教不好,传出去,就会影响学校的生源。没有学生,收不到学费学校就要关张。因此私立学校是靠保证良好的教学质量在竞争中得以生存的。
  在温哥华虽然公立学校分文不收,私立小学收费很高,但是由于私立小学口碑很好,学校的生源非常好,孩子要想进去,不但要提前几年排队,还要通过较难的数学和英语考试以及智力测验。
  我问过女儿,私立学校的学生确实是那么优秀吗?女儿告诉我,是的。他们班上有一个因为搬家从私立小学转过来的学生。那人的字写得很漂亮,作文写得出奇好,而且演讲能力也特别强,每门课程学得都很轻松,成绩总是全班最好的。做小组项目时,大家都愿意和这位同学分到一组。看来,加拿大私立小学的声望真是名不虚传。
  加拿大公立和私立小学的另一个不同点是,公立小学是男女合校,私立小学则多是男女分校。为了保证自己的孩子能够进入享有盛名的私立小学,许多母亲刚一怀孕,就同时在著名的私立男校和女校同时为孩子报上名、登上记、排上队。孩子出生后,如果是女孩儿,再取消在男校的登记;反之,如果是男孩儿,他们会取消在女校的登记。有些新移民想通过为学校捐款的方式,把子女送进出名的私立学校。但是他们的孩子若是通不过学校的数学、英语以及智力测试,学校往往也会拒绝接收。在私立学校看来,保全其良好的名声比一切都重要。
  同私立学校相比,温哥华的公立学校录取和转校手续就简单多了。根据教育局规定,本国居民的孩子申请入学,只需要向所在社区的小学提供孩子的出生证明,重要的免疫、健康和接种记录和在本社区的家庭住址。如果是转学,还需提供以前学校的成绩单。国际学生申请入学,除了通过英语和数学考试之外,需要提供的资料与本国学生基本相同,只是把出生证明换成了家长的合法入境文件,如移民证、学生签证、访问签证、工作签证、难民许可或其他类型的被准许从别国进入加拿大的证明资料。
  温哥华的公立学校都是就近录取。这项政策对于转校生和插班生也生效。因此学生如果不住在小学所在的校区,想进该社区的公立学校,一般来讲是不可以的。有些华裔移民通过提供假地址的方法,把住在环境好的社区内的亲戚或朋友的地址提供给学校,使孩子混了进去,并把这种不正当的做法在朋友中传播。时间长了,不少学校知道了他们的这种做法,结果给华裔移民带来了很坏的影响。
  在加拿大,公立小学通常不要求小学生穿校服,私立小学则强制所有的小学生穿校服,而且女孩儿的校服还都是短裙,不管天气多冷,都要穿着上学。我国的小学也有校服,许多学校除非有特别活动,否则校方一般不会强制小学生每天都要穿校服上学。我认为这一点比国外的私立学校好。
  从整体上看,加拿大的小学教育,不论是公立还是私立,与我国比较起来,都是更加注重激发孩子们的学习潜能,培养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和审美观点,引导他们认识自己与社会和自然界的关系。而我国的小学教育,虽然在理论上强调从德、智、体三方面培养孩子,但在实践上,偏重于书本教育和学术考试的现象比比皆是。这不仅会造成孩子们学习负担过重,还可能影响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长期发展下去,还会影响我们民族的竞争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培养孩子,一定要从小学开始。希望本章所讲的加拿大小学教育的一些实例,会给国内的教师、家长和孩子们提供一些可借鉴的东西。
义务卖书——上中学的第一课
  我一直认为,中学时代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说它重要,是因为学生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大都在这一时期开始形成。读小学时,孩子们以玩儿为主,很少有谁真正严肃地去思考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到了中学阶段,学习各种知识成了他们生活的主题。随着对自然、对人类、对世界、对历史、对科学、对社会、对周围事物的了解和认识,逐渐从感性往理性过渡,他们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由于中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会在校园里度过,因此,上一所好的中学,遇上几个好的老师,交上一些好的同学做朋友有时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在本章中,我就想给读者讲一讲UBC大学附中的老师和同学们是如何对女儿的成长产生巨大影响的。应该说,女儿从跨入中学校门的第一天起就开始走向独立和自信,学着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而在毕业时,她已经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从事一种什么样的事业。在对世界资本市场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在课堂上模拟操作了两万美元在北美金融市场上的投资以后,女儿决定中学毕业考大学时选择金融投资专业。她的老师在庄严的毕业典礼仪式上,当着所有家长和来宾的面把女儿称为将来的“股市霸主”。
  应该说,女儿也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19岁的时候,她就成了掌控数百万美元投资的基金经理。20岁的时候,就成功进入在加拿大资产跃居第二大的道明银行,成为该银行资产管理公司董事副总裁的暑期投资助手。21岁时,就任道明银行证券公司的暑期投资分析师。22岁大学毕业时,她已经成为道明银行高薪聘任的初级投资银行家。
  女儿在事业上所成就的一切,都有赖于在UBC大学附中打下的坚实基础。UBC大学附中把自己叫做“鹰的家园”。学校的校徽是一只跃跃欲试的山鹰。学校的网页也叫“山鹰在线”。下面就让读者和我一起探讨在这个“鹰的家园”里,学校是如何把一个个十多岁的中学生孕育成为一只只能够搏击风浪、展翅翱翔的山鹰吧!
  UBC大学附中,这个“鹰的家园”并不好进入。还没有开学,学校就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到校参加新生入学说明会。说明会结束之前,校长指着放在讲台旁的一大堆书,顺手拿起来一本对大家说:“我们学校有一个传统,每个新生入学前都要去卖《娱乐大全》。这本书的卖价是55加元一本。里面包括各种商品的打折券,价值总和高达一万加元。书中有这么多的优惠券应该不难卖出去。学校要求,开学之前每个学生至少要卖出去一本《娱乐大全》。卖出去的越多越好。卖书的条件是你们不能靠把书卖给自己的家长来完成任务。你们要走出去,走出家门,走出校门,走向街头,走向人群,走向社区去卖这本书。开学的第一天,每个新生都要把卖书得到的钱交给老师,学校会把大家卖书所得的利润全部捐给我们的社区中心,这笔钱会花在社区教育文化设施的建设上。”
  校长接着说:“你们入学以后,会在学校读5年的书。这就是说,你们在这个社区要生活5年的时间。作为一名中学生,你们享受免费的公立教育,有责任和义务为社区的发展完善做一些贡献。因此,学校想通过这项卖书活动让你们尝试靠自己的努力赚钱,回报社会。我们知道,这项活动对于性格腼腆、内向、不爱讲话的学生会是一个挑战。学校希望大家把它当做一次锻炼的机会。我们也相信大家都会成功,因为在过去的每一年里,我们所进的书都统统会被新生们卖出去。今年,你们也一定能行,一定能把这一大堆书全都卖出去!”
  是的,在校长的鼓动之下,女儿当时就感到自己一定能行。她看到前面的同学,每个人都领了好多本,自己也不示弱,上台后她一口气也领了10本。我坐在她身边,心里直犯嘀咕,小声对她说:“你怎么领这么多本呀?这本书不便宜呀,55块钱一本,要是卖不出去,我就要给学校550块钱呀。你没听老师说,开学那天,你们只能交钱,不能退书吗?老师又没有限数,还不如现在就退回去几本呢。”
  “不,我才不退呢!您看,别的同学不是也领了好多本吗!放心吧,别人能够卖出去,我也能卖出去。”女儿信心十足地对我说。
  把书拿回家后,我每天下班回来都问她,出去卖书了吗?卖出去了多少本?她的回答都是还没去卖呢。眼看就要开学了,我有些沉不住气了,经常催促她马上行动。她不慌不忙地解释,她在做研究,一方面是研究书中的内容总结卖点;一方面上网查出版《娱乐大全》公司的资料,掌握该公司产品的特性;同时,她也在社区网上了解学校募捐款项的使用概况。看来,她好像是在用小学老师海泽交给她的方法做研究项目。
  直到开学前的一个星期六,她才开始行动。清晨起床后,女儿对我和她爸爸说,早餐之后她要去斯福维超市的门口卖《娱乐大全》。由于书很厚很重,女儿仅装了5本,我就要求陪她去帮她拿,结果被拒绝了。
  出乎我的意料,出去没多长时间女儿就回来了。她说,带走的5本书全都卖出去了,现在回来拿剩下的5本。当天午饭前,女儿就把10本《娱乐大全》全部卖了出去。我好奇地问女儿是什么样的人这么有钱,这么热衷于使用《娱乐大全》。女儿告诉我,她之所以卖得这么顺利,就是因为她知道是什么样的人那么有钱,那么热衷于使用《娱乐大全》。
  她说,她把《娱乐大全》从头到尾翻阅过几遍,发现里面提供的打折产品包罗万象。她从打折比率分析,越昂贵的商品或服务打折的百分比越高,买《娱乐大全》越值得。比如,订高档餐厅、旅馆和度假村的打折比率高达50%。而买日常食品杂货的打折比率只在5%左右。根据这种情况,她判断对买《娱乐大全》感兴趣的应该是有能力进行高档次消费的有钱人。但是光有钱没有时间去消费,或者不愿意去消费的人,也不是她要推销的对象。因此,女儿锁定的买书人主要是有钱的退休人士和爱玩儿的、浪漫的年轻夫妇。
  她的营销策略是站在斯福维超市门口,专门找穿着考究、面色红润、腿脚灵活、看上去就很善良的老年人。由于我们住的是高档社区,这样的老年人很多,所以女儿的营销策略十分奏效。她找到的几个老年妇女都很顺利地买了她的书。使女儿感到意外的是,她们中许多人居然都知道这个小女孩儿卖书是为了社区建设筹款募捐。当女儿问她们是如何知道的,她们告诉女儿这本书在商店里是买不到的,只有非营利组织,例如学校和社区服务中心才能够批发和销售《娱乐大全》,而售书所得又必须回报给社区。所以她们不但买了女儿的书,还感谢女儿利用周末为社区建设做贡献。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娱乐大全》这本书以及它和社区建设的关系。女儿在试着把书卖给一些年轻夫妇时,他们中有人也买了书,但是却不知道这本书是在书店里买不到的,还自言自语地说,以前在柴普特书店怎么没有看到过这本书。听到他们这样说,女儿就主动给他们解释卖书是为了社区建设筹款,同时也感谢买主对社区的贡献。
  女儿接着向我解释,由于发现买、卖书都是为了贡献社区这个新的卖点,后来她再向买书对象推销《娱乐大全》时,首先解释她卖书是为了社区建设筹款,谁买这本书谁也是在为社区建设出力。经过女儿这样的解释,大家知道原来这个小女孩儿卖书不是为了个人牟利,而是为了建设社区,因此也就不好意思拒绝买书了。所以女儿用了不到一个上午的时间,就把10本《娱乐大全》全都卖了出去。
  这是女儿正式进入UBC大学附中以前,学校留给她的第一个家庭作业。由于她事先做了准备,找到了书的卖点,制定了有效的营销策略,选择了正确的推销对象和地点,又敢于向陌生人叫卖,任务完成得很顺利。
  大家知道,朝着陌生人叫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于好面子的女生更是一种挑战。但是作为自称是“鹰的家园”的UBC大学附中,希望进入这个家园的学生都能够成为勇敢的山鹰,所以才让新生来完成这个不容易完成的任务。我很赞成学校的这种做法。
  然而我知道,有些新移民家长由于孩子不好意思到外面张口卖书,就用自己的钱把书买下来,然后再把书一本一本地转卖或送给自己的朋友。这样,他们的孩子在表面上虽然完成了学校交给的任务,但却丧失了锻炼的机会。孩子都开学好几天了,有的朋友还在向我推销《娱乐大全》。当我告诉他们,我女儿也在UBC大学附中,靠自己而不是靠家长,用了不到一个上午的时间就卖出了10本《娱乐大全》的时候,他们的回答是:“怎么可能呢?”
  是的,如果家长不配合学校的安排,反而帮助孩子欺骗老师,还是把在本国娇惯独生子女那一套方法带到加拿大来用,即使是在“鹰的家园”,他们的孩子也是不可能成长为健康的山鹰的。孩子们的进步要靠学生本人、家长和学校三方面共同努力。
选课和注册全靠自己
  除了卖《娱乐大全》以外,在进入UBC大学附中这个“鹰的家园”以前,女儿要做的另外一件事情就是选择自己想上的课程,并且在互联网上自行完成注册程序。同时,她还必须记熟开学以后自己要上的全部课程的名称和所在教室的代号与位置。
  这里的中学与国内的中学不同。在国内的大多数中学里,学生们所上的课程是由学校决定的。班级也是由学校在学生开学以前就分好了的。每个班有各自固定的教室和班主任。学生除了上实验课、体育课和音乐课之外,其他课程基本上都会在自己的教室上,遇到什么问题也可以找自己的班主任帮助解决。
  在加拿大情况就不同了。学校不给学生们分班,不设班主任,学生注册哪门课程,赶上哪个老师、哪些同学取决于他们注册时间的早晚。学校把每个年级的学生应该上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以及注册的起始和截止日期全都公布在校历和网页上,学生自己负责完成注册程序。学校一般只负责保证必修课有足够的位子让学生注册。选修课采取先注册者优先的原则。这就是说,谁先注册,谁能注册上该课程的机会就越大;注册晚了,就可能上不了这门课程了。
  选修课的种类比较多,有烹饪课、木工课、缝纫课、陶瓷课、戏剧课、三维美术课等,而每种课程还会再分,如烹饪课分成糕点制作课程和炒菜课程等。由于选修课受资源和设备的限制,所以每个班人数控制很严,位子也很有限。如果学生自己不抓紧,没有及时注册,就很可能注册不到自己想上的选修课程。学生完成注册程序以后,必须在开学前向学校查证,确认自己所注册到的课程、上课的时间和教室的位置。学校不安排开学典礼之类的任何活动。新生一开学就直接上课,而一周之内,每天的课程和上课时间也是不一样的。
  国内的中学采用的通常是45分钟一节课,每节课中间有10分钟的休息时间,上下午之间有两个小时的午餐和午休时间。而在加拿大中学生每节课上一两个小时不等,中间只有从一个教室走到另一个教室的时间,没有课间休息,午餐的时间也只有50多分钟。下面是女儿上中学第一学期使用的作息时间表。
  周一、周二、周四的作息时间是:
  8:50-10:10第一节课
  10:15-11:30第二节课
  11:30-12:25午餐
  12:25-13:45第三节课
  13:50-15:10第四节课
  周三的作息时间是:
  8:50-10:00第一节课
  10:10-10:30学生顾问办公时间(由于没有班主任,学生如有问题,可以在这段时间排队找学生顾问寻求帮助)
  10:35-11:45第二节课
  11:45-12:45午餐
  12:45-13:55第三节课
  14:00-15:10第四节课
  周五的作息时间是:
  8:00-9:00第一节课
  9:05-10:05第二节课
  10:10-11:10第三节课
  11:10-11:45午餐
  11:45-12:45第四节课
  12:50-13:50全校或全年级集中上大课(由老师讲有关身心健康、交通安全、家庭生活以及防范少年犯罪等问题)
  由于每个学生所选的课程不同,学校没有统一的课程表。即使学生们选的是同一门课程,也会由于注册时间的差别,被安排在不同老师的班里在不同的时间和教室上课。因此学生必须根据自己所选的课程为自己排出课程表。
  UBC大学附中的这种做法显然与国内的中学不同。除此之外,它还有一个与加拿大其他中学也不一样的特点。那就是在这个“鹰的家园”里,学校在上课、下课和课间时都不会打铃。
  在新生入学说明会上,UBC大学附中的副校长在解释这个做法时自豪地说:“上课和下课不打铃是我们学校的一个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学校区别于其他中学的一个特点。学校这样做是为了培养学生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时间观念,为上大学打下基础,同时也不会因为频繁的铃声给校区周围的环境带来噪音污染。大家知道,大学上课都是不打铃的。由于我们也不打铃,将来你们上大学就会比来自其他学校的同学更有守时的习惯。”
  我很高兴UBC大学附中能够有这样的一个好传统。因为我当学生时最讨厌的就是老师拖堂,该下课时大家心都飞了,老师还讲个没完没了。从该校这样的课时安排来看,老师不得不比学生还要守时,因为任何人拖堂都会影响学生上下一节课程。
13岁——独立生活的开始
  女儿进入UBC大学附中时只有13岁,是个不折不扣的、爱玩儿的孩子。可是,依照加拿大的法律,她已经可以合法的独立生活了。
  加拿大法律规定,孩子在13岁以前,没有大人的看护是不能单独待在家里或外出的。因此,在女儿13岁以前,如果我把她一个人留在家里外出办事或者让女儿独自出去玩儿,那我就是犯了法。如果邻居发现了就可以到法庭上控告我,让我受到法律的制裁。
  现在不同了,女儿年满13岁了。她和我都可以不受这条法律的限制了。我知道,有些洋人同事的孩子,刚到13岁就去考帮别人看小孩的执照,靠帮邻居看比自己小的孩子赚零花钱。我虽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这么早就去赚钱,但是,我希望13岁以后的女儿在把时间花在学习上的同时,也能够像许多洋人的孩子一样,逐渐走向独立和自信,有安排自己生活的能力。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