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贺龙传

_12 《贺龙传》编写组 (当代)
便分道而行了。林枫前往兴县,领导全区党政工作,协调南北两线行动,并 组织干部去东北;贺龙迳直奔赴晋中,指挥南线部队攻占太原。晋绥军区司
令员吕正操已先期去北线指挥作战。
贺龙骑马向汾阳、文水地区急驰。晋中部队根据他的命令,己从 8 月 15 日开始向拒降的日军发起反攻,逐渐向太原逼近。这些天来,形势发展怎样?
阎锡山如何动作?成为贺龙一路上急切想了解的问题。虽然沿途都是他曾经 浴血战斗过的土地,很想到这些地方走走。然而,军情急迫,他必须尽快赶
到汾阳前线。因此,除了在沿途住下来休息的地方,设法了解情况,解决问 题外,其他地方无暇顾及,只得遗憾地策马而过了。
8 月 20 日,中共中央决定,晋绥军区从陕甘宁晋绥联防军中分出,辖吕 梁、雁山、绥蒙 3 个军区,并以主力 4 个旅组成晋绥野战军,直属军委。当
天,贺龙到达汾阳西北的向阳镇,随即召开干部会议,分析形势,讨论对策。 当时的情况是:在南线,8 月 10 日,日本政府发出乞降照会,阎锡山便
马上以其早在晋西南的孝义、隰县一带集结的 9 个师向太原出动。8 月 15 日,
先头到达太原城郊。阎军一路上占领
{ewc MVIMAGE,MVIMAGE, !12300540_0358_1.bmp}了汾阳、文水、平遥等
县城。所到之处,一律不解除日军武装,反而命令他们向前去受降的八路军
“作有效的防卫”。在北线。
从 8 月 12 日开始,晋绥军区部队遵照贺龙命令,分两路从平绥路以北和 偏关地区出动,以夺取归绥为目标向平绥铁路西段拒降的日伪军发起反攻,
陆续收复了陶林、武川、毕克齐、旗下营、陶卜旗、清水河、凉城、左云、 右玉、和林格尔等地。18 日,北路绥蒙军区部队攻入归绥,守城伪军节节败
退。此时,国民党第十二战区司令长官傅作义指挥第三十五军、暂三军、第 六十七军、骑四师等 6 万余人,出河套,分两路”东进受降”。8 月 11 日占
领包头, 18 日从南面进攻归绥。绥蒙部队腹背受敌,不得己于当晚撤出归 绥。在这种形势下,原来夺取太原、控制归绥的计划一时已无法实现。贺龙
说:”太原、归绥我们目前都进不去了,要想出个新的办法来。反正不能让 蒋介石这么顺利地把‘桃子’摘去!”
8 月 22 日,中共中央军委指示:蒋介石利用其合法地位,接受敌军投降。 敌伪正将大城市和交通要道交给蒋介石,在此形势下,我军应迅速改变方
针,”以相当兵力威胁大城市及交通要道,使敌伪向大城市、交通要道集中, 而以必要兵力着重夺取小城市及广大乡村”。贺龙认为这个指示完全符合晋
绥地区的实际情况,太及时了。于是,迅速调整部署。他决定:在北线,除 巩固已解放的陶林、武川、清水河等城以外,要继续夺取绥东、绥南各县城,
配合晋察冀部队夺取集宁、丰镇,阻止傅作义部继续东进;在南线,坚决打 击阎锡山的进犯,夺取汾阳、文水、交城、孝义、离石、中阳及广大乡村,
巩固和扩大解放区;对于太原、大同、归绥等城市则以部分兵力威胁之。8 月 26 日,毛泽东批准了这个部署,并告贺龙,他即将赴重庆同蒋介石谈判。
对于蒋介石电邀毛泽东赴渝,贺龙一直认为这是一种阴谋诡计。在延安 时,他就担心毛泽东赴渝的安全。中共中央对此极为慎重。中央政治局曾多 次进行讨论。8 月
23 日,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上指出:蒋介石想消灭共产 党的方针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他所以暂时取和平姿态,是由于消灭我们
的条件还不具备。苏美需要和平,人民需要和平,我们需要和平,国民党摊 子还未摆好,兵力分散,内部矛盾,还不能下决心打内战。会议决定,由周
恩来先去重庆,毛泽东暂缓前往。周恩来说:“中央决定我去,是一个侦察 战,最重要的是看蒋介石开的什么盘子。”8 月 25 日,中央政治局成员同由
重庆归来的王若飞一起,再次研究了毛泽东赴渝问题。经过反复权衡,政治 局同意毛泽东亲赴重庆。毛泽东说:“这样,可以取得全部的主动权。”
在晋绥前线的贺龙是不了解这一过程的。所以,当毛泽东告诉他要去重 庆谈判时,他仍然十分担心。8 月 29 日,专电朱德、刘少奇、任弼时说:“毛
泽东主席赴渝安全有无保证,我们不明了情况,望告之。”8 月 30 日,刘、 朱、任回电说:毛泽东赴渝谈判完全必要。从国际国内情况看,安全保证也
是有的。又说,目前,在前线最能配合与帮助谈判的事情,就是在自卫原则 下打几个胜仗。晋绥方面对阎锡山和傅作义的进攻,望能组织一、二次胜利
的战斗,以配合毛主席的谈判。
看了这封电报,贺龙说:“好哇,我们相信中央的判断,现在,我们能 做的,就是争取打几个好仗,用实际行动配合毛主席去重庆。”
当时,独三旅进攻仍由日伪军占领的汾阳城,因为计划和侦察不周,未 能得手。贺龙当机立断,命令刚由陕甘宁边区赶来的独一旅和晋绥八分区部 队攻击文水城。
文水,在太原西南约 80 公里处,是太汾公路上的重要县城,由伪军把守。 贺龙亲自部署作战,命令部队从三面攻城,留下一面“围而不攻”,以便待
适当时机,赶鱼入网,聚而歼之。
30 日下午,发起战斗。正当部队向文水城接近时,突然阴云密布,大雨 滂沱,部队运动困难。八分区领导人心里焦急,他们向贺龙请示:雨太大,
道路泥泞,部队行动困难,可否待大雨过后攻城?
“乱弹琴!”贺龙听了骂了一句,然后斩钉截铁地下令:“风雨无阻!” 贺龙说:“把我这话传达给他们,风大雨狂,敌人一般疏于戒备,正是我们
击敌不备的大好时机。要克服困难嘛!”
“风雨无阻”这铿锵有力的 4 个字传达到部队,成了一道强有力的动员 令。战士们柿风沐雨,在泥泞中顽强挺进。八分区二支队隐蔽地越过壕沟,
剪断铁丝网,通过布雷区,把云梯靠上城墙,登上了城东北角,并迅速突破 前沿向纵深发展;独一旅冒着暴风雨,人拉肩扛把几门炮架到了离城几百米
的地方,准确地轰击敌人,支援突击部队。经过一天的激战,敌人一部分被 歼灭,大部分投降,一股残敌猬集西城顽固抵抗。贺龙命令攻城部队从北向
东再向南攻击,迫敌西窜。31 日傍晚,残敌果然由西门突围而出,钻进了贺 龙布置的口袋,全部被歼。城防司令以下 500 余人被俘。
收复文水的第二天,贺龙进城看望攻城部队,听取指挥员们的汇报。当 他听说部队登城以后,及时改造工事击退敌人反扑时,高兴他说:“打仗就
是要机动灵活。打开突破口以后,就要防止敌人反扑,要立即构筑能攻能守 的工事,有了它,就可以以一当十。不创造条件,不讲战术的,不是好的指 挥员。”
他还听取了跟随部队进城的文水县人民政府县长李魁年、汾(阳)文(水) 武工队副政委李凤年的汇报。在他们谈到文水中学有不少帅生渴望革命时,
贺龙说:“好啊,这些宝贝疙瘩你们去把他们动员出来,办一所我们自己的 学校嘛!”“这批知识分子,地方和部队都需要。将来建设新中国,更需要
文化人才。把他们动员出来,办一所培养我们自己干部的学校,这可是件重 要的事情!”停了一会,他又说:“文水在交通线上,阎锡山决不会罢休的,
他一定会以优势兵力来反扑。在这种情况下,城中可以放弃,人才必须力争。” 贺龙当场决定,这所学校名叫“陕甘宁晋绥联防军随营学校”,由他兼任校
长,留下他的秘书彭德担任副校长,主管筹建事宜。贺龙对彭德说:“这是 一个很重要的工作。这些学生,虽然革命热情很高,但他们受敌伪教育时间
很长,对我们还不了解。我们的干部,要以身作则,用共产党员特有的思想 作风去亲近、感化和教育他们,坚定他们的革命意志。”后来,贺龙又从各
部队抽调了一些知识分子干部到学校工作。到 1946 年,在师生们的强烈要求 下,这所学校更名为“贺龙中学”,为地方刷部队输送了许多干部。
文水战斗后,贺龙继续指挥南北两线部队向拒降的日伪军展开攻击,先 后又收复了平鲁、神池、静乐、离石等城,歼灭日伪军 5000 余人,并且成功
地粉碎了傅作义集团对绥南的进攻,配合了重庆谈判,晋绥解放区也得到了 巩固和发展。
绥远战役
贺龙来到山西前线的半个月内,蒋介石一面同中国共产党进行和平谈 判,一面调动兵力,沿平绥、同蒲、津浦、平汉等铁路向各解放区进犯,勾
结日伪军夺占城市和交通要道。到 9 月初,在华北,阎锡山出动了 7 个军, 以主力进占同蒲路沿线;傅作义出动了 4 个军和 1 个骑兵师,在夺取包头、
归绥、集宁等城后沿平绥路东进,先头部队直指张家口;在华东、中原,蒋 介石调动大批部队,抢占平汉、津浦路沿线城市,企图迅速控制战略要地及
交通线,分割解放区,打开通路以抢占东北。为了打肢蒋介石这一企图,中 共中央军委决定在同蒲、平绥、平汉、津浦铁路沿线,继续肃清日伪残余据
点,开辟战场,尔后集中主力,组织几个战役,打击进犯的国民党军,以迟 滞敌人前进,巩固华北、华东解放区,掩护全军调整部署,特别是在东北的
战略展开,加强中国共产党在和谈中的地位,争取实现和平。
8 月 30 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出关于争取绥察热全境的指示,指出:傅作 义、马占山夺取归绥,继续东进,阎锡山占太原后向北伸张,在此情况下,
我力争太原己不可能,应集中兵力,巩固对张家口的占领。为此,军委要求 晋绥野战军除留一部分兵力牵制阎锡山外,主力从太原附近转移到绥远境内
打击傅作义。贺龙接到电报后,马上复电:由他亲自率领晋中地区的 5 个主 力团,立即先行北上,争取用 16 天时间,赶到右玉集结。吕梁军区司令员兼
政委张宗逊、副政委罗贵波留在晋中,执行牵制阎锡山的任务。中共中央军 委于 9 月 5 日批准了这一部署。
电报发出后,贺龙即刻北上,前往晋绥军区所在地兴县。在这里,与林 枫一道,处理了几件事:
一是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为加速东北地区战略展开,抽调一批干部和适 当数量的部队开赴东北。尽管晋绥军区地广人少,但仍然抽调了可以组建 10
个团的连以上干部和 1 个建制团,由林枫、吕正操率领前往东北。
二是研究确定了绥蒙、雁门、吕梁 3 地区的党委书记和军区领导干部的 人选。
三是督促军区后勤部成立兴县总兵站和沿途各兵站,帮助输送大批干部 从延安到华北、华东及东北地区。在晋绥,过境人员最多时 1 天可达五六百
人。贺龙对后勤部副部长范子瑜说:“我们一定要把输送干部的工作搞好, 这是全党的大事。我们这个地方即便搞得倾家荡产也要把这件事办好。你就
在兴县坐镇指挥。”
9 月 19 日,中共中央发出了由代理主席刘少奇起草的《关于向北发展向 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和部署的指示》,指出:“目前,全党全军的主要任务是
继续打击敌伪,完全控制热察两省,发展东北并争取控制东北,以便依靠东 北和热察两省加强全国各解放区及国民党地区人民的斗争,争取和平民主及
国共谈判的有利地位。”指示要求晋察冀和晋绥两区部队坚决打击国民党自 绥远和可能自北平向张家口的进攻,保障察哈尔全境、绥远大部、山西北部
及河北一部的占领,使之成为以张家口为中心的基本战略根据地。
贺龙拥护中共中央的决策。他调动晋绥野战军的 4 个主力旅和绥蒙军区 骑兵旅参加绥远战役。聂荣臻命令晋察冀军区 3 个纵队 9 个旅参战。这个战
役共运用 14 个旅、5.3 万人。鉴于晋察冀军区参战部队较多,贺龙于 10 月 1
日致电中共中央军委,建议绥远战役由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统一指挥。
中共中央采纳了贺龙的建议。 聂、贺商定的绥远战役的部署是:晋察冀军区部队从东向西进攻,首先
歼灭隆盛庄、张辛镇的敌人,尔后,各个击破丰镇、集宁间的敌人;晋绥军 区部队由南向北进攻,消灭凉城、新堂、天成村之敌后,向集宁方向发展进
攻;然后,两区部队继续协力歼敌于绥远东部地区。
{ewc MVIMAGE,MVIMAGE, !12300540_0364_1.bmp}两个军区部队协同进行
大兵团作战,在晋绥部队还是第一次,如何搞好战役的协同动作,是贺龙一 直思考的问题。在左云城北广场召开的动员大会上,他说:“过去,我们同
日本鬼子基本上打的是游击战,现在要大兵团作战,打运动战,两大区部队 要协同作战,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问题,大家一定要注意。”他着重指出:
“我们的部队老战士多,很勇敢,但不要有骄傲情绪。我们这次到绥东去打 仗,要尊重地方党,爱护地方部队。这一点要讲清楚。我军的战斗力是由多
种因素组成的。热爱人民,拥护政府,非常重要,没有这一条不能打胜仗。” 他特别强调:“对晋察冀部队要主动团结。没有友邻部队的配合、支持,怎
么能打好仗呢?我们一定要尊重友邻部队,爱护友邻部队,团结友邻部队, 这是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
10 月 17 日,贺龙率领晋绥野战军主力北越长城,进军绥东,行进在高 山峻岭、羊肠小道上。贺龙时年 49 岁,身患高血压、胆结石和慢性肠胃炎等
疾病,虽然近来没有大的发作,但是,由于鞍马劳顿,病痛一直折磨着他。 这一点,医生们最清楚,常常为他的身体情况担心。可是,贺龙对此却毫不
介意,一路上,饿了,和大家一道啃干馒头;渴了,喝一杯清泉水。有说有 笑,妙语连珠,令医生和警卫人员惊叹不已。
10 月 18 日,绥远战役揭幕。晋察冀部队攻克张皋、隆盛庄;晋绥部队 占领凉城、陶林,歼敌第三十五军及暂编骑一旅各一部。
傅作义见此情景,急忙收缩兵力,命令部队迅速向归绥集中。21 日,第 六十七军军部及所属新编第二十六师由丰镇撤到卓资山,第三十二师撤至福
生庄、三道营,伪蒙骑五师由新堂撤往六苏木。
贺龙密切住视着敌人的动向。看出了傅作义想把他那已经分开的五指, 匆忙握成拳头的企图。他想,如果不抓住时机,恰当处置,敌人将很快集中
归绥。这样一来,不仅不能予以各个歼灭,而且会给战役发展造成困难。贺 龙当机立断,决定改变东向集宁、丰镇的计划,命令在平绥铁路以南的晋绥
部队挥戈向北,直插卓资山,将敌人拦腰斩断,造成有利形势;同时命令已 到商都的独二旅和骑兵旅迅速南下,对卓资山形成包围。
卓资山在归绥以东 75 公里处,北靠大青山的灰腾梁,地势较高,平绥铁 路穿镇而过,东向集宁,西通归绥、包头,一条公路北至陶林,南达凉城,
是绥东的一个交通枢纽,归绥的屏障。傅作义电令第六十七军军长何文鼎在 此坚守 1 月,以便他调整部署。24 日,贺龙到达卓资山附近,当即奔赴第一
线。警卫人员担心贺龙的安全,上前劝阻说:“老总,危险啊!你不要到前 面去了。” 贺龙一听,生气了,手握烟斗指着警卫员们说:“你们是怎么
搞的嘛?打仗,能没有危险?不能因为有点危险就失掉战机!让我走!”警 卫人员无可奈何。当贺龙来到三五八旅指挥所时,旅长黄新廷、政委余秋里
大吃一惊,他们说:“老总,你怎么到这里来了?这里危险啊!”贺龙也不 答话,拉着他们要到前面去观察敌情。旅长、政委赶忙拦阻:“老总,敌人
的炮打得很厉害,不要再往前啦。”贺龙瞪了他们一眼说:“打仗还怕炮弹?
走嘛!” 在他了解到卓资山守敌有逃跑迹象时,马上指示说,要不失时机地发动
攻击。不要因为我们部队刚刚赶到,不熟悉情况而丧失时机。你们要一面加 速查清敌情,一面部署战斗。情况变化了,随时可以调整,不能按部就班。
他决定,黄昏时分,发起攻击。随即命令:三五八旅担任主攻;独一旅(两 个团)在卓资山东面阻击由集宁来援之敌;独三旅进占卓资山以西、以北地
区,断敌逃路,并准备阻击归绥来援之敌。这时,部队从抓到的“舌头”那 里查清了盘踞卓资山的敌人是何文鼎的部队。贺龙听到报告,精神一振,指
着卓资山方向说:“何文鼎?好嘛,他是我们的老对头了(按:何文鼎的部 队在抗战期间长驻陕甘宁边区北方的桃力民,参加对边区的包围),这次一
定要敲掉他。”他告诉三五八旅旅长说,你们一定要集中兵力攻击龙山湾北 侧高地和西山顶。那是两个制高点,又是何文鼎的侧后,拿下它,对于打垮
何文鼎的防御作用很大。”他反复叮嘱:这一仗,要打得快,打得猛,打得 好!速战速决,力争全歼。他说:“速战,我们才能够各个击破增援的敌人,
全歼,就会使盘踞归绥的敌人士气沮丧,为战役发展创造条件。你们告诉部 队,要英勇顽强,猛打猛冲,活捉何文鼎!”
24 日晚 8 时,攻击开始。主攻部队勇敢机智,迅速占领了制高点,而后, 穿插分割,逐一歼敌。他们充分发挥了夜战、近战的特长,战斗发展异常迅 速。
战斗打了一夜,贺龙在指挥所里一夜未眠。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他对 警卫班的战士们说:“你们呆在我身边干什么?赶快去参加战斗。我现在用
不着你们,一个人也不用!战场上多一个人,胜利就会来得快一分,快去!” 贺龙身边的警卫人员都是从基层挑选来的共产党员,谁不想上战场去与敌人
撕杀?首长一开口,一个个都奔向了枪声最激烈的地方。当然,他们并没有 忘记留下几个人保卫首长的安全。
25 日上午,战斗胜利结束,全歼新编二十六师 4000 余人,俘虏了中将 师长张士智,可惜,在押解途中逃跑了。何文鼎呢?战斗刚一打响就偷偷溜
走了。然而,最令贺龙遗憾的是由集宁西撤的傅作义集团主力第一○一师前 来增援,虽然遭到了独一旅的顽强抗击,但是由于上面指挥不统一,独二旅
未能按时赶到,让第一○一师逃到归绥去了。贺龙后来说:“如果独二旅赶 上来了,我们就打上一○一师了。一○一师没有被歼灭,逃走了,傅作义守
归绥就增加了信心。”
在贺龙用兵卓资山的时候,中共中央军委发出指示说:“如傅固守归绥, 则先将包头、五原、固阳占领,逼傅部绝食突围,然后歼灭之。如我能迅进,
可能速占归绥。”卓资山战斗胜利后,傅作义已将其主力撤到归绥。聂荣臻 与贺龙约定在卓资山以东的隆盛庄会面商定下步行动。10 月 26 日,即卓资
山战斗后的第二天,聂荣臻到达隆盛庄,然后,聂、贺一道进入卓资山。在 这里,聂荣臻与贺龙、李井泉就下一步行动作了研究。27 日,他们又收到了
中共中央军委指示,指示进一步强调:“此次作战,必须达成歼灭傅顽主力 之目的,应将我主力运动到傅顽阵地背后去,由西向东打,方可聚歼。”聂、
贺根据当时敌我情况商定:先肃清外围,合围归绥,再行攻城,并派一部分 兵力西出包头。显然,这个决定的重点在于夺取归绥,西进仅是一种配合行
动,没有充分体现中共中央军委迅速西进、由西向东打的意图。贺龙后来说:
“本来,在卓资山战胜敌人后,就应该按军委指示早日西进,攻击傅军退路,
消灭敌军主力。在卓资山时,我没有把军委指示提出来与聂司令员讨论,这 要负一定责任。”①
聂、贺决定的围攻归绥的部署是:晋察冀野战军的冀察纵队、冀晋纵队 沿大青山麓向西进击,肃清平绥路以北之敌,从北面包围归绥;冀中纵队从
东面包围归绥;晋绥野战军主力肃清平绥铁路以南至大黑河以北之敌,从南 面和西面包围归绥;晋绥野战军的独一旅、骑兵旅与冀察纵队骑兵二团组成
挺进军,由王尚荣指挥,沿铁路西进,截断归绥与包头间的联系,相机夺取 包头。
这时,傅作义已将其主力第三十五军、暂编第三军、新编骑四师等共 2.4 万人集中归绥,原伪蒙部队扼守归绥外围据点。敌军依城防守,以逸待劳,
并不时出击,给攻城部队以消耗、干扰。经过在外围的几次激战之后,双方 形成对峙状态,历时半月无进展。西进的挺进军从 11 月 1 日至 5 日,连克兵
州亥、察素齐、沙尔沁,歼敌 5 个骑兵团,直抵包头城下。在包头,傅作义 集中第六十七军等部共 1.2 万人防守。挺进军兵力不足,也与敌军形成了相
峙局面。
贺龙在归绥城西接到王尚荣的报告,甚为焦虑,经与聂荣臻商量之后, 令三五八旅两个团(缺一个营)由旅长率领增援包头。11 月 11 日,三五八
旅赶到了包头。
包头为绥远第二大城,城墙坚固,又有日军构筑的钢筋水泥工事,是一 座坚城。逼近包头的晋绥部队企图以全部 3 个多团的步兵尽快拿下它,在未
充分掌握敌情的条件下,即于 11 月 12 日发起攻击。攻入城内的 4 个营英勇 战斗,奋力拼杀,与敌人展开激烈巷战。但困兵力不足,在敌人猛烈反扑下,
伤亡很大,弹药耗尽,被迫撤出城外。
当天,贺龙就接到了攻击包头失利的报告。他与聂荣臻几经研究,决定 由贺龙、李井泉率晋绥野战军全部和晋察冀部队 1 个旅西进,夺取包头;晋
察冀部队在聂荣臻指挥下,继续围攻归绥。对此,中共中央军委认为,夺取 包头是好的,但须集中力量。聂应着晋察冀主力与贺、李一同西进,留部分
兵力控制归绥。聂荣臻对这一主张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如晋察冀部队主 力西进,围城部队即转为劣势,敌人必然乘机反击,战局有恶化的危险;主
力全部西进,将分成归绥、包头、河套 3 个战场,兵力分散,难以相互策应; 没有巩固的后方补给线,粮食、弹药无法补给。因而,他主张按原部署打几
仗,看情况发展,请中央军委慎重考虑。
中共中央军委在 11 月 22 日的指示中虽然仍主张聂部西进,集中力量攻 取包头,但同时指出:“中央对于前方情况不了解,望你们根据情况实行之。”
23 日又指示说:“如果你们估计短期内没有把握攻下包头、归绥,是否即将 部队撤到机动位置,相机再订今后计划。”
贺龙是想倾全力攻下包头,实现中共中央战略意图的。他在包头东郊沙 尔沁对部队说:“我们先打下包头,再打五原、临河,抄傅作义的老窝,回
过头来再打归绥、大同。”12 月 2 日,第二次攻打包头。晋绥野战军在零下 十几度的塞外严寒中,英勇作战,表现非凡,但由于缺乏攻坚装备,衣着单
薄,天寒地冻,土工作业、排除障碍和部队生活保障都遇到了很大困难,加 之敌人已有充分准备,因而,激战终日,未能奏效。
① 贺龙:1947 年 5 月在晋绥军区建军会议上的讲话。
这时,贺龙因长期劳累,胆囊炎复发,又患了重感冒,无法亲临第一线 指挥,只能躺在床上关注着战斗情况。当他得知攻坚受挫后,反复思索,感
到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攻城,将会消耗自己更多的有生力量,也没有取胜的把 握。这种仗不应再打,因此,他毅然决定停止攻城,撤离包头。
一个指挥员审时度势,权衡得失,敢于及时作出摆脱困境的决策,并不 是件很容易的事。曾任过傅作义部第一○一师师长、第三十五军军长的董其
武将军在全国解放以后,同贺龙谈及绥远战役时说:“贺老总,你那时的指 挥确实高明,很快决定撤退,不攻包头了,那是非常正确的。如果再攻,也
不好攻下来。因为我们的部队工事里生着火炉,枪炮口都标定了方位,是以 逸待劳,又有优势装备,弹药充足。包头城一面是山坡高地,一面是平坝子。
我们部队据守在高处,给周围城墙泼了很多水,一冻成冰,又滑又硬,不好 接近,你们是很难攻下来的。当时,你下令撤退,非常英明。”贺龙听了, 笑而不答。
晋察冀军区部队也于 14 日从归绥附近撤围,绥远战役结束。 这次战役历时 50 余天,虽未实现预定目的,但歼灭了 1.2 万敌人,收复
了绥东、绥南广大地区,打破了国民党当局控制平绥铁路的企图。
停战令后
经过 3 个月的军事较量,蒋介石处处失利,不得不同意重开 国共谈判。经过国共两党代表几度商谈,在 1946 年 1 月 5 日达成了关于
“停止国内军事冲突”的协议,于 1 月 10 日正式向全国宣布; 同时,双方下达了“停战令”,规定从 1 月 13 日 24 时起停止一切战斗
行动。为了保证停战令的执行,由国民政府代表张群、中共代表周恩来和美 国总统特使马歇尔组成军事三人小组;在北平,建立了由三方代表组成的军
事调处执行部,以监督停战,调处冲突。
但是,蒋介石在签订停战协议的同时,又下达了“抢占战略要点”的命 令。傅作义奉命向绥东、绥南解放区进犯。1 月 12 日抢占陶林、和林两城。
13 日进攻卓资山,遭到了晋绥野战军的沉重打击。暂三军军长袁庆荣被撤 职。1 月 14 日凌晨,傅部骑四师和伪蒙军一部共 3000 余人,在停战令生效
后,侵占了集宁;阎锡山部也会同原伪蒙军王英部,于 14 日侵入丰镇。
接到国民党军违反停战令的报告,贺龙立即召开会议研究对策。会议提 出了两种方案:一是谈判。因为停战令已经生效,可向军调部报告,通过谈
判,迫使国民党军撤退;二是打。用武力夺回来。贺龙主张打。他说:理在 我们一边,我们也有力量,敌人孤军深入,仗是好打的,为什么不打呢?谈
判解决不了问题,执行部里美蒋的人多。讨论结果,同意了贺龙的意见。贺 龙调 3 个步兵团和绥蒙军区骑兵旅,由绥蒙军区司令员姚喆、政委高克林统
一指挥,在晋察冀部队配合下,向集宁反击。
1 月 17 日晚,八路军兵临城下。国民党当局忙向北平军调部报告,慌称 集宁在停战令生效前是他们占据的地方,诬告八路军违反了停战令,为此, 军调部决定
18 日派执行小组到集宁视察。
贺龙得知这一情况,当即急电姚喆,要求他们在 1 月 18 日 8 时前,全 歼侵犯集宁的国民党军。17 日黄昏,总攻开始,18 日晨,城内蒋军被肃清,
歼敌 2000 余人,收复了集宁。
这一夜,贺龙守候在新堂土台子野战军司令部,注视着战斗的进程,通 宵未眠。18 日晨,接到收复集宁的报告,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命令参谋赶
快给姚喆发电报,叫他们马上打扫战场,准备迎接执行小组。贺龙的命令传 到集宁,全城军民一齐出动,清扫街道,修补城门,恢复战前面貌。随军调
部执行小组进入集宁的记者写道:“执行小组抵集宁时,集宁已无战事,晋 绥八路军驻防该地,社会安谧,秩序良好。”
在绥东、绥南、晋北的晋绥部队执行贺龙坚决反击傅作义部进攻的命令, 也击退了国民党军对凉城、丰镇的进犯,击溃了入侵和林的敌人,收复了雁
北的左云。蒋介石在绥远、晋北“抢占战略要点”的阴谋未能得逞。
3 天后,贺龙冒着塞外飞雪,从土台子赶到丰镇,以“中共山西司令员” 的身分参加军调部大同执行小组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大同执行小组的国民党
代表温天和、中共代表李波、美国代表霍雷和晋察冀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员 陈正湘。国民党军山西北部地区司令楚溪春没有到会。
会议开始,美国代表霍雷发言。此人站在国民党一边,闭口不谈国民党 军队侵犯集宁的责任,只讲什么要恢复交通、自由贸易等等的题外话。贺龙
衔着烟斗,冷眼旁观,察觉到霍雷是在故意回避会议主题,转移大家对国民 党侵犯解放区的注意,心里很不高兴,心想这家伙不对头,非整他一下不可。
他冷笑一声,打断霍雷的话,厉声问道:“你的权力有多大?你是军调部执 行小组成员,我只知道你的权限是监督停战,调处冲突,没有什么恢复交通、
自由贸易的权限。”
霍雷愣了一下,马上又说:“我的责任是监督停战。你们共产党在集宁 就违反了停战协定,侵犯了政府的地方。”
“集宁的事我们最清楚。”贺龙大声说。接着,他指出集宁是 1945 年 8 月 22 日由八路军从日军手里解放的,以后被国民党军抢走。当年 10 月
24 日,八路军重新解放集宁,一直到今年 1 月 13 日停战令生效前都在八路军管 辖之下。1 月 14
日清晨,国民党军队将停战令丢在一边,袭击集宁,被我们 打退了,他们丢了几百具尸体。他冷冷地问道:“你说集宁到底是谁的地方?” 霍雷无言以对。
贺龙针锋相对,毫不放松,又揭露了国民党军队在绥东进攻卓资山、丰 镇,在晋北侵犯左云的事实。他问霍雷和国民党代表温天和:“你们说,究
竟是谁违反了停战令?这个责任要谁来负责?”温天和呐呐地说:“晋北是 阎长官管辖的地方,出了事由阎长官负责。”贺龙马上指着记录员说:“好,
阎长官负责,温代表说的,请把这记录在案。”温天和为了掩饰自己的失言, 立刻转换了话题,又谈起了双方自由贸易等问题。贺龙暗暗发笑,拿起烟斗,
美美地抽了一口烟,向他们表示,贸易是老百姓的事。他们愿意来丰镇就来 丰镇,愿意去大同就去大同,我们从来不阻止。温天和问,楚溪春没有来,
贺龙能否到大同走一趟,见见面,一道谈谈遵守停战协定的事。贺龙不愿去。 他心里想,我们抗战 8 年,进不了大同,阎锡山不打日本,还和日本人勾结,
他们进了大同,是不清白的,我不能去那里。
第二天,楚溪春来到丰镇参加会议。他在会上提出执行军调部和字第二 号命令,共产党军队必须后撤 60 里。
贺龙反驳说:“孤山(解放军阵地)离大同 30 里,我们从孤山后撤;你 们从大同后撤,各撤各的,大家平等。我们后撤 60 里不要紧,你退 60 里,
就得把大同的砖瓦都搬走。怎么样?楚司令。”楚溪春说:“为什么我要从 大同后撤?大同隶属国民政府。”贺龙一听“隶属国民政府”几个字,气愤
起来,“忽”地一下站起来说:“你们是什么时候进大同的?抗战 8 年,没 在大同见过你们一兵一卒。大同一直由我们围困着。你们是怎样进的大同?
楚司令心里明白!”楚溪春做贼心虚,坐在那里,扳着脸一言不发。贺龙看 了一眼楚溪春,笑了笑说:“我看大家还是老老实实、诚诚恳恳来对待停战
协定,这样才能有国内的和平。”
作为主人,当天晚上,贺龙在丰镇杏花村酒店设宴,招待参加会议的各 方代表和新闻记者。席间,楚溪春对贺龙说:“贺将军,你们没有煤炭,我
们缺少粮食,咱们交换,好不好?”贺龙说:“楚将军,你们缺粮是真的, 我们可不缺煤炭,多得很。我们还供应张家口呢!不信你到车站上去看看。
你们需要粮食,我们可以供应一点,为了大同的老百姓嘛!这事可以谈谈。” 楚溪春随即表示感谢。
{ewc MVIMAGE,MVIMAGE, !12300540_0374_1.bmp}贺龙在丰镇针锋相对、 有理有节的斗争取得了胜利。三方代表经过 3
天磋商,终于达成了恢复 1 月
13 日午夜以前的阵地等 6 条协议,然而,这些协议国民党当局也并未执行。 特别是在晋绥军区南线,阎锡山部乘晋绥部队主力在绥远之机,不断违
反停战令向解放区进犯,当地八路军未能适时集中兵力予以有力打击,以致
被敌人占去了 3 座县城和一些市镇。后来贺龙曾在晋绥分局高干会上指出: 当时我们对阎锡山的斗争有点缩手缩脚,使阎锡山钻了我们的空子,到处打
我们。要接受这个教训。
处理了谈判事务,贺龙便经张家口去北平就医,尔后到延安述职, 4 月下旬回到兴县。6 月 19 日中共中央决定由贺龙兼任晋绥军区司令员,并担
任晋绥分局常委。在贺龙离开绥远以后,晋绥野战军即交由副司令员张宗逊 指挥。
第十五章 为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把晋绥和晋察冀解放区连成一片
虽说是停战了,但在晋绥解放区与傅作义、阎锡山军队接触的漫长战线 上,磨擦、冲突从未停止过。贺龙和晋绥分局、晋绥军区的其他领导人,都
清楚地认识到,国民党反动派仍然是在玩弄假和平、真备战的阴谋诡计,不 久将会爆发更大规模的战争。中国共产党是真正希望和平的,但对蒋介石这
样的对手,不能抱幻想。因此,他们领导晋绥解放区军民,在停战令下达后, 继续充实着战争准备,以防不测。军队除个别年大体弱人员转到地方工作外,
没有复员,吸收新战士的工作没有停止;由民族战争到阶级战争的思想转变, 得到了进一步解决;军队训练、根据地的各项建设,也都获得了扎实的进步。
整个晋绥解放区,从军队到地方密切注视着国民党反动派的动向。
为迎击国民党可能发动的大举进攻, 1946 年 6 月 19 日中共中央晋绥 分局召开了高于会。贺龙在会上作了两次讲话。他说:国民党打内战是靠美
国人,而我们是靠人民。真正把农民的土地问题解决了,群众斗争的积极性 就会起来。蒋介石打我们 5 年、 10 年、 100 年也不怕。会议根据中央指
示决定开始进行土地改革,还接受贺龙建议通过决议:减轻农民负担, 1946 年度的公粮由上年的 47 万石减为 25 万石;发放农贷 1.6
亿元西北农币,解 决农民发展纺织业的困难;农民过去欠交的公粮,欠还的贷款,凡交不起的,
一律免除;制定怎样划分阶级成分的政策性文件,为全面展开土地改革作准 备。到 1946 年底,占全区三分之一(100 万)人口的无地少地农民,获得了
土地,生产、支前的热情大大提高,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准备了深厚的基础。
1946 年 6 月,蒋介石撕毁协议,发动了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全国规模 的内战开始了。进攻晋绥和晋察冀解放区的是第十战区、第十二战区、第二
战区所属国民党军 38 个师,约 26 万人。蒋介石的计划是:首先占领承德和 冀东地区,尔后以主力夺取张家日,控制平绥、同蒲铁路及平汉铁路北段,
分割晋绥、晋察冀和东北解放区,然后,集中兵力分别消灭晋绥、晋察冀的 中共军队。
针对蒋介石的这一计划,中共中央军委 6 月 19 日发出指示:华北方面要 首先歼灭阎锡山各部,控制山西高原,使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 3 个解放
区连成一片。作战步骤为:第一步夺取太原、大同问的同蒲铁路北段,第二 步以晋察冀和晋绥两军区主力会攻大同,第三步夺取正太路,相机攻占石家 庄、太原。
贺龙根据中共中央军委提出的任务,分析了山西的形势和敌我力量对 比,感到晋绥部队北要对付傅作义,南要打击阎锡山,兵力不足,须在傅作
义部尚未进犯之前,争取时间,迅速消灭阎锡山的 1 至 2 个师,夺取晋北同 蒲路沿线及其两侧的岱岳、宁武、崞县、代县、五台、定襄、忻县等地,使
晋绥、晋察冀两解放区连成一片,获得人力、物力的补充,以利于尔后会攻 大同。目前,应对傅作义控制区暂时采取守势,对阎占区取攻势。贺龙说,
我这叫“远交近攻,睦傅打阎”。他把这一想法报告了中共中央军委,并建 议从晋察冀军区调 1 个旅,共同完成这一任务。中央军委批准了他的计划,
并由晋察冀军区调第四纵队第十一旅和地方部队一部协同作战。晋绥军区命 令晋绥野战军独二旅、雁门军区的地方兵团和晋察冀军区十一旅等部共同发
起晋北战役,并报请中共中央军委批准,组成晋北野战军,任命周士第为司 令员兼政委,贺炳炎为副司令员,廖汉生为副政委,统一指挥晋北战役。
6 月 17 日,独二旅攻克朔县,歼敌 1200 余人。贺龙对周士第说,晋北 野战军要乘胜夺取宁武、原平、崞县、代县,然后攻占五台、忻州,完成任
务后再行北上夺取怀仁、应县,为今后会攻大同造成有利形势。据此,独二 旅 7 月 1 日攻克宁武,7 月 2 日四纵十一旅收复繁峙,8
日独二旅进攻崞县, 经 4 小时激战,歼灭阎锡山部第十师第二团及地方团队 2000 余人,俘虏 800
余人。对于这次攻坚的胜利,贺龙极为重视,将其经验归纳为四条,即一, 集中火力,突破一点;二,登城后,有准备地击退敌人的反冲击;三,预先
划分各部队进城后的作战区域;四,敌人将肃清时,我军主力应迅速集中, 以便打援和追击。22 日,将这些经验报告军委。26 日,毛泽东批示说:“攻
崞经验甚好,望通报张垣、太行及陈赓,以供参考。”
晋北野战军的胜利,使阎锡山甚为不安,他立即收缩兵力,将原平、五 台、定襄等地的军队急速集中忻县,使忻县的守军增加到 8000 余人,包括第
十九军军部、第三十七、三十九和第四十师各一部,以及一些保安团队。
7 月 16 日,晋北野战军主力南下,接近忻县。贺龙告诉周土第:阎锡山 怕丢了忻县,危及太原,很可能调兵增援,那时,你们可以打援,在野战中
消灭其一部,并力争将敌各个击破。
果然,阎锡山一面命令第七集团军总司令赵承绶飞往忻县,为守城官兵 打气,并枪毙了逃到大同的朔县城防司令张文龙,逮捕了在崞县作战失利的
第四十师师长王乾元;一面急调第六十八师师长许鸿林率两个团北上增兵忻 县。周士第根据贺龙意见,留 1 个旅在忻州外围监视敌人,主力 8 个团迅速
南下打援。7 月 23 日,在平社地区的汾阳岭、邢家山一带将许鸿林的两个团 基本歼灭。许鸿林仅率 200 余人逃脱。
贺龙决心乘胜攻占忻县,命令在离石的独四旅旅长顿星云、政委杨秀山 率两个团即刻北上,加入晋北野战军,增加攻城力量。7 月 31 日,晋北野战
军对忻县发起攻击。忻县,是太原北面的门户,经日军和阎锡山军多年经营, 堡垒成群,工事坚固,无强大火力,攻击甚难奏效,至 8 月 1 日,进展甚微。
周士第下令撤回原阵地。8 月 11 日,第二次攻城,仍未能突破敌人城防工事。 贺龙认为,我们对忻县工事了解不够,炮兵不能按时到达指定阵地充分
发扬人力,再打下去,成效不大。50 多天里,已经收复了 9 座城池,歼灭阎 军 8600 余人,切断了大同、太原间敌军联系,控制了忻县以北的同蒲铁路,
使大同之敌陷于孤立,战役任务基本完成,不必再为忻县多费时日。同时, 根据中共中央军委指示,将开始大同战役,晋察冀军区参战部队须撤回去整 训。因此,8
月 15 日,贺龙下令结束晋北战役。
就在晋北战役期间,7 月 22 日,关向应在延安病逝。关向应是贺龙“一 生中最真挚的战侣”。贺龙在《哭向应》一文中说:“整整十五年,你我同
生死、共患难。洪湖、湘鄂西、鄂豫川陕边,酷暑炎天;湘鄂边、湘鄂川黔、 云贵川、甘陕、雪山草地、西安平原,踏晋绥,出河北,几万里长途征战,
人死出生。无论在战场上、工作中,也不管在芦庐草舍、大厦高堂,我记不 出何时不在一起,何战有所分离。”这样一位战友的离去,对他无疑是一个
重大打击。悲痛、思念长久索绕着他。在追悼会上,贺龙泪流满面,泣不成 声,介绍关向应生平事迹的讲话,再也讲不下去了。这在一个铮铮铁汉身上
是不多见的。这种真诚的悲哀,在贺龙心里一直延续了多年。
{ewc MVIMAGE,MVIMAGE, !12300540_0380_1.bmp}不久,王震率三五九旅
南下支队从中原突围,历尽艰险,回到了陕甘宁边区。贺龙十分高兴,立即
致电王震表示慰问。此时,他正在为开拓晋西南动脑筋。晋西南是阎锡山的 老地盘,开拓这个地区,不仅可以拱卫陕甘宁边区,而且对巩固太岳和晋绥
解放区都有重要意义。王震回来,打开了他的思路。9 月 5 日,他致电中共 中央军委,建议三五九旅南下支队进驻吕梁地区,开拓晋西南。军委立即表
示同意。10 月初,王震率部到达离石,被任命为吕梁军区司令员兼政委。
待到国民党军占领了张家口,贺龙更深切地感到,今后的仗将越打越大。 晋绥主力部队目前分为两个野战军的状况已不适应形势的发展。他和李井泉
商量之后,报经中共中央军委批准撤销晋北和晋绥野战军,将晋绥野战部队 组成 3 个纵队:三五八旅、独一旅组成第一纵队,张宗逊任司令员,廖汉生
任政委;三五九旅、独四旅组成第二纵队,王震任司令员兼政委,彭绍辉任 副司令员,罗贵波任副政委;独二旅、独三旅、独五旅组成第三纵队,许光
达任司令员,孙志远任政委,贺炳炎任副司令员。与此同时,贺龙又筹建了 晋绥军区军政干部学校,自兼校长。他说:“从一定意义上说,打仗主要是
打干部,没有好的干部,不会有好的部队。为了粉碎蒋介石的内战阴谋,必 须培养大批干部,这是关系仗打得好打不好的一个重要问题。”
甘挑重担
1947 年 3 月,由于全面进攻解放区严重受挫,蒋介石被迫在晋察冀、晋 冀鲁豫、晋绥、东北等战场转为守势,集中兵力对山东和陕北实施重点进攻。
在西北,国民党军集中了 34 个旅 25 万人,准备入侵陕甘宁解放区,攻占延 安,摧毁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的指挥中枢。蒋介石以第一战区胡宗南集
团主力整编第一军、整编第二十九军以及整编第十五师、第三十八师各一部 共 15 个旅由南向北实施主攻;以西北行辕所属马鸿逵、马步芳的整编第十
八、第八十一、第八十三师由银川、同心、镇原一线向东;以晋陕绥边区总 部所属第二十二军由榆林向南,配合胡宗南部作战。这时,在陕北,解放军 只有 4
个野战旅,约 1.7 万人,和 3 个地方旅,在敌我兵力对比上,处于绝 对劣势。陕甘宁地区虽然地瘠民贫,资源缺乏,但是,经过中国共产党多年
治理,群众觉悟
和组织程度很高,对战争有准备,群众条件很好;陕北高原山丘起伏, 沟壑纵横,地形复杂,回旋余地大,有利于轻装野战。根据这些情况,中共
中央确定解放军在陕北作战的基本方针是:诱敌深入,必要时放弃延安,与 敌人周旋于山区,陷敌于疲惫、缺粮的困境,然后,抓住战机,集中兵力,
在运动中逐次歼敌,将胡宗南集团牵制在陕北战场。
陕北面临大战,谁来统率这个地区的部队呢?陕北部队隶属陕甘宁晋绥 联防军,按惯例应由联防军司令员贺龙指挥,但是,他已于 1945 年 8 月受命
兼任晋绥野战军司令员,目前仍在晋绥前线。因此,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 解放军总参谋长彭德怀从防卫延安的主要方向南泥湾检查防务归来,即向毛
泽东提出:“在贺龙同志未回延安之前,陕北几个旅加上后勤人员也不过两 万来人,是否由我暂时指挥?”毛泽东表示:“很好。”1947 年 3 月 16 日,
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组成西北野战兵团,由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委,陕甘宁地 区的野战部队及其他一切部队统归彭德怀和副政委习仲勋指挥。
党性很强的贺龙,拥护这一决定。他一贯认为:“军队是党的军队,不 是个人的。我带的军队,别人也能带。军队要听党指挥嘛!”就在 1946 年
11 月上旬,贺龙刚刚把晋绥的全部野战部队编成 3 个纵队,中共中央军委即 来命令,调其一纵队西渡黄河,保卫边区。贺龙二话没说,亲自到一纵队驻
地,动员部队愉快地服从命令,执行保卫边区的光荣任务。1947 年 3 月,中 共中央军委又下令调晋绥二纵队开赴陕北。贺龙照样不折不扣地执行命令,
送王震部过了黄河。后来,贺龙还让人捎话给一纵队司令员贺炳炎、政委廖 汉生说:“你们的任务很光荣,毛主席在陕北,要保证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安
全。要多打胜仗,多消灭敌人,听彭老总的指挥,这样才对得起党和人民。”
3 月 19 日,解放军主动撤离延安。中共中央和陕甘宁领导机关一部分撤 到晋绥解放区。这里一下子成了西北战场的后方。此时,贺龙深感自身任务
的艰巨:他统率的部队仅有 1 个野战纵队、l 个骑兵旅以及 10 余个地方团队, 既要保卫和巩固晋绥解放区,又要为陕北战场输送人员、物资,保证中央和
陕甘宁边区在晋西北机关的工作与安全,还要配合友邻解放区作战,保障中 共中央与各解放区的交通通畅,任务确实不轻。但是,担子再重也得挑呀!
{ewc MVIMAGE,MVIMAGE, !12300540_0380_1.bmp}而且,就他的性格来说,担 子越重,他越高兴。3
月底,周恩来到达山西临县三交镇会见贺龙,向他传 达了中共中央枣林沟会议决定:成立以刘少奇为首的中央工作委员会,前往
河北;组成以叶剑英、杨尚昆为首的中央后方工作委员会,留驻晋西北;毛 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留在陕北,主持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工作。周恩来
与贺龙研究了中央机关来晋人员的去留问题,决定少部分回陕北,担负急需 的工作,一部分随刘少奇去河北,一部分留晋西北。周恩来对贺龙说,中央
机关来河东的人员、单位一大堆,还有许多老同志、妇女和孩子,事情很麻 烦,一切要依靠你来安排。贺龙说:你放心,我亲自负责,保证他们的吃住
和安全。周恩来含笑点头。他
回到陕北以后,向毛泽东汇报说:“中央机关到河东以后,贺老总亲自 作了安排,安全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贺龙一直很担心毛泽东、周恩来他们的安全。他向周恩来的警卫员作了 详细的询问。在谈到周恩来从陕北到晋西北这一路上的情况时,贺龙问道:
“你们带的什么武器?”警卫员说:“老总,我们只带了两支短枪。”贺龙 一听,立刻板起了脸:“那怎么行呀!短枪射程太近,火力又弱,万一路上
遇到敌人,你们怎么办?”警卫员未作回答。贺龙说:“我给你们每人 1 支 卡宾枪和几百发子弹,你们要好好保护周副主席。”
这时,彭德怀正将陕北解放军主力隐蔽集结于延安东北地区,伺机歼敌, 急需补充弹药。5 月 10 日,他致电贺龙求助。贺龙同李井泉商量后,急送各 种炮弹
2000 发去陕北,此后,他又下令后勤部门送去了 3 批武器弹药。彭德 怀和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习仲勋为此专门致电感谢。
从这件事情上,贺龙预见到,今后,西北战场对武器弹药的需要量相当 大。从哪里来呢?除了从敌人手里缴获以外,就得靠其他解放区支援了。晋
绥既已成为陕甘宁的后方,理应作出自己的贡献。但是,晋绥地区的军事工 业,规模不大,条件也差,尤其缺乏技术人员和各种仪器、机械。要有效的
支援陕北战争,必须发展军事工业,扩大军火生产。他想到陕甘宁边区也有 军工企业,那是抗日战争时期搞起来的,其中有不少人才。目前,他们在陕
北已无法正常生产,为什么不把两个地区的军事工业合在一起呢?这样,既 能使陕甘宁边区那点家业不致在战火中被破坏,又可以集中人力、物力扩大
生产,岂不是两全齐美的事!这时,联防军军工局长李强撤到河东来了。贺 龙立刻向他征求意见。李强很高兴,认为贺龙的想法很有道理,极力支持。
于是,贺龙专电习仲勋,提议将河西的军工厂全部迁到河东,集中两区军工 力量发展军火生产,以支援西北地区长期作战。习仲勋将此事告诉了彭德怀。
彭德怀觉得贺龙的想法很有战略眼光,也大力支持。彭、习联名致电贺龙, 表示完全同意,并请贺龙全权负责。不久,联防军军工局副局长李颉伯奉命
率延安军工人员携带设备来到河东。贺龙任命蒋崇璟为晋绥军区工业部部 长,李颉伯为第一副部长,具体负责扩大军工生产。此后,晋绥军事工业得 到了相当发展,到
1948 年已有 14 座工厂,1 所工业学校, 3500 多名职工, 年产山炮弹 4000 余发,两种型号的迫击炮弹 7.5 万发,手榴弹 100
万余枚, 各种炸药 20 多万斤,子弹 15 万发,在一定程度上支援了战争。
1947 年 7 月,贺龙因工作劳累,胆囊炎再度发作,并且患有高血压病, 只得住进晋绥军区碧村医院。就在这个时候,中共中央来电通知贺龙去河西
出席重要会议。贺龙深知,在西北战场紧张作战的时候,中央召他参加会议, 必定有关系全局的大事要讨论,因此,他不顾疾病缠身,匆忙出院,带了个
医生前往陕北。临行前,他把警卫员叫到跟前问道:“我记得还有 1 斤水果 糖吧?”警卫员点点头。水果糖,现在不是值钱的东西,可在当时的解放区
却是来之不易之物。这 1 斤水果糖是 1 年前有位同志特地送给贺龙的,他一 直舍不得吃,让警卫员保存着。警卫员不知道这位老总这时候为什么要水果
糖,赶忙把它拿了出来。贺龙拎着水果糖对警卫员说:“毛主席离开延安, 整天和敌人周旋,生活一定很艰苦。你把这包水果糖带上,送给主席。”
9 月 18 日,贺龙赶到中共中央当时的所在地——靖边县小河村。他是远 道而来的第一人。毛泽东从窑洞里迎出来,紧紧地跟贺龙握手问候。贺龙看
见毛泽东略显消瘦,便说:“主席呀,你比
在延安时瘦多了呢!”毛泽东笑了,摸摸脸颊说:“是吗?可我觉得比 起在延安时更结实了。我看,行军是个好事情,可以锻炼身体,现在,不骑 马走 10
里、20 里,也不觉得累。”贺龙说:“那我们就放心了。”
毛泽东同贺龙谈了目前的形势和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毛泽东说,这次 会议主要是研究怎样进一步组织和发展战略进攻问题。原计划陈赓纵队西渡
黄河,加强陕北军事力量。现在,有另外一种考虑,陈赓不过黄河,直接到 豫西去,这样不仅可以迫使胡宗南从陕北分兵,有利于陕北战争,而且还可
以对刘、邓南下起重要的配合作用。这还要等陈赓来了,征求一下他的意见。 毛泽东还说,看来陕北战场得依靠你们晋绥了,无论在军事上、财政上、粮
食上都如此,所以,中央考虑,由你贺老总来把这两个地区领导起来,造成 一个统一的后方,也好让彭德怀放手去打仗。
毛泽东说,别小看了后方,没有一个好的后方,仗是打不下去的,并就 此征询贺龙的意见。贺龙表示,听从中央安排,一切服从战争的全局利益。
7 月 21 日,会议在小河村河滩边的一个院子里召开。毛泽东、周恩来、 任弼时都住在这里。这次来开会的人多,有彭德怀、贺龙、陈赓、陆定一、
杨尚昆、习仲勋、王震等,窑洞太小,容纳不下,便在院子中央大槐树旁搭 了一个棚子,放上两张木桌,几把椅子,就是会场了。贺龙一坐下来,抬头
看看凉棚,笑着说:“我们在晋绥开会都有房子,有些人还觉得艰苦。主席 开会,只能搭个棚子,谁艰苦呀?我回去一定要好好宣传宣传。”
会议一开始,毛泽东首先讲话。他说:“原计划边区和陈赓两部集中起 来打,现在决定分开来打。这从战略上、粮食上看都是有利的。对蒋介石的 斗争,计划用 5
年解决。看过去这一年的成绩,是有可能的。”毛泽东接着 说:“陕甘宁边区军事上、财政上都依靠晋绥,今后,更加如此,因此,决
定由陕甘宁晋绥联防司令贺老总统一领导这两个区的工作。”周恩来在会上 详细总结了战争第一年的成绩,分析了敌我力量的消长情况,指出:除山东、
陕北两处外,在其他地方都可以转入反攻。
经过讨论,大家都同意中央关于陈赓纵队挺进豫西的决定,认为中共中 央关于不等解放军在数量上、装备上超过对方,立即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
攻,以敌人兵力薄弱的地区为主要突击方向,实行打出去的方针,完全正确。 会议决定“由贺龙统一领导陕甘宁、晋绥两地区工作”,“解决统一后方、
精简节约、地方工作三个问题”,“以集中一切人力、物力、财力,支援西 北解放战争”。这样,中共中央便把全面支援西北解放战争的担子交给了贺 龙。
对于中共中央的这种安排,有人觉得,让一个一辈子领兵打仗的老总, 去管地方工作,搞后方,不可理懈。贺龙自己呢?却感到这个决定很重要。
中共中央军委留在陕北,作战由军委领导同志亲自指挥更为适宜。何况,中 央交给他的任务也并不简单,这一点,毛泽东已经同他说得很清楚了。他是
一个共产党员,一切都要从战争全局出发,怎样有利于战争就怎样安排,个 人不该计较什么。小河会议结束不久,他在绥德地区中共县委书记联席会上 说:“两个边区
1942 年就统一过一次,这次是第二次统一,还山我来当牵头 人。两边区的党和军队早就统一了,就是财政和行政不统一,今后一定要统
一。如果不统一,很难支持目前严重的战争。”在会上,他提出了两边区统 一的三项具体措施:一是统一两边区生产建设、金融贸易,建立独立自主的
财政经济体系;二是加强支前工作的组织领导,有计划地使用人力、物力、 财力。后方机关要精兵简政,把多余人员组织起来搞生产,为前方服务,将
节约下来的物资送到前线去;三是要搞好土改,从根本上调动劳动人民生产、 支前的积极性。这次讲话,可以说是贺龙对于中共中央决定最明确的表态,
也是他主持后方工作简略的施政纲领。
从西北解放战争的结果来看,当时中共中央根据西北的特定情况让贺龙 主持联防军,把两个边区合起来,统一后方和军区的领导是十分正确的。当
时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的习仲勋在回忆小河会议及其以后这段经历时说:
“不合,仗难打胜。没有这个会议,前后方就不能一体化。会后就一体化了。 前方打仗,俘虏带回来也有了地方。兵员补充、粮食弹药都靠晋绥,没有两
区统一,就不可能取得只经 1 年 1 个月零 3 天就收复延安的胜利。”
7 月末,贺龙根据中共中央军委指示,又将晋绥野战军第三纵队主力调 给西北野战军,仅留下该纵队的独三旅在晋西北。
8 月中旬,中共中央军委为迷惑敌人,掩护西北野战军主力在榆林以东 集结侍机,指示贺龙,立即部署在陕北的机关迅速移往黄河以东,制造主力
东渡的假像。于是,贺龙、习仲勋率中共中央西北局、边区政府和联防军机 关,冒着狂风暴雨,沿螅蜊峪大川东行。在延安的胡宗南,果然误认为中共
首脑机关正在“逃窜”,下令各部“迅速进击,勿失此千载良机”。贺龙等 率部于 8 月 18 日渡过黄河。他们刚刚登上东岸,胡宗南的部队已追到西岸,
隔河打炮,炮弹在河中激起阵阵浪花。贺龙笑着对部队说:“胡儿子放炮为 我们送行呢!别理他,走呀!”
彭德怀抓住这一机会,在沙家店地区指挥西北野战军歼灭了胡宗南集团 主力之一的整编第三十六师,彻底粉碎了蒋介石企图将中共中央领导机关赶
到黄河以东的计划,成为西北战场转入战略反攻的转折点。
贺龙到达河东以后,与习仲勋、林伯渠研究决定,西北局、联防军和边 区政府机关暂驻在山西临县沙原村一带,立即组织力量,全力支援前线。
贺龙刚住下,毛泽东便发来电报说:请你们迅速分赴各县大力动员粮食, 只要有 7000 至 1 万石粮食,即可保障作战计划之完成。8 月 27 日,中共中
央军委又发来急电:野战军南下,已无粮携带,着从速令绥(德)延(安) 两地区沿途筹粮。粮食、粮食!能否保证粮食供应,成为西北战场解放战争
能否胜利的关键。当时,西北野战军共约 6 万人,中共中央、陕甘宁边区各 机关、部队、学校及游击队约 2 万余人。这 8 万余人每月需粮 1.6
万多石, 还不包括河东晋绥军区部队和地方工作人员所需粮食。然而,陕甘宁、晋绥 两区加在一起,人口仅 400 余万,黄土高原,土地贫瘠,农业生产落后,产
量较低。国民党军队侵入陕北以后,“胡祸”横行,加上近年来陕北和山西 缺雨,旱灾严重,粮食只收到丰年的
四五成。有一次,贺龙在谈到这方面情况时说:“陕甘宁边区胡宗南部 队到处为祸,大片土地荒芜,供给异常困难,加上天灾,绥德地区就有 40
万人缺粮。河东灾荒也很重,朔县、神府、平鲁基本上没收成。岚县稍好, 也只有二成的收成。”在如此严重的情况下,要解决 8 万多人所需粮食,困
难之大是可以想见的。
贺龙首先同习仲勋、林伯渠、王维舟、贾拓夫等中共中央西北局和边区 政府领导人一起,迅速实行了两区财政经济的统一。贺龙亲自兼任西北财经
办事处主任,并将两区的银行、贸易公司合并,成立了统一的西北农民银行 和西北贸易公司。贺龙又主持了联防军后勤工作会议,在军队供给上实行统
筹统支。财务部门和供给部门合并,做到财供统一。他还指示陕甘宁各地成 立兵站,由地区专员和县长兼任站长,负责筹粮、筹款、运输、供应,使野
战军走到哪里,便可以在哪里得到供应。总之,贺龙想尽一切办法,集中有 限财力、物力力战争服务。
再则是派出得力干部,组织庞大队伍,到晋中平原及邻近的解放区筹粮 运粮,千方百计保证西北战场急需。1947 年 9 月,通过中共中央向晋冀鲁豫
解放区要了 10 万石粮,急需组织运力前往运粮。贺龙同林伯渠商量后,急调 西北野战军后勤部供给部长薛兰斌前来主持。贺龙、林伯渠找他谈话,交待
任务。薛兰斌一听就抓了头皮,他说:“老总,千里不运粮,百里不运草啊! 这么多粮食要运到陕北,又没有车,路也不好走,还得过中条山、吕梁山、
汾河,太困难了。”贺龙敲着手中的烟斗说:“任务必须完成,没价钱可讲。 你知道,前方战士没粮吃呀!只要能把这批粮食很快运过黄河,就是支援了
战争,支援了陕北没粮吃的老百姓。”薛兰斌说:“运粮就得有人,有牲口。” 贺龙把手一挥说:“那好办!我马上发电报,让晋绥派人、出牲口。”过了
几天,贺龙又把延安大学在晋绥的 1000 余名师生员工动员出来,交给了薛兰 斌。贺龙说:“这 1000 多人给你当运输队的骨干,依靠他们准能完成任务。
缺少骡马,就人人动手背嘛!”
薛兰斌率队出发了,贺龙的心却一直放不下来。他虽然下达了必须完成 任务的命令,但是,他很清楚,要完成这一任务,将面临多大的困难。他让
参谋经常和运粮队保持联系,及时了解情况。有一次,他到晋南去,专程赶 到运粮队检查工作。他看到沿途各地,男女老少齐动手,车运肩扛,运粮队
伍络绎不绝,场面感人。贺龙对薛兰斌说:“你们做了件大好事。我代表西 北局谢谢你们。”
贺龙领导各级人民政府动员和组织了庞大的支前队伍,从晋中、晋西南 以及其他解放区调运了大批粮食到陕北。1948 年 5 月 31 日,贺龙在西北野
战军前委扩大会上报告说:“河东的抗勤①,任务超过了抗日战争的总和。在 榆林战斗中,第一、二、六、九、十分区都动员群众背粮。仅临县 3 个乡就 动员了
69 万人次,其中妇女占 32 万人次。绥德有部分粮食还是从河南运来 的。在晋南也有数万人运粮,运粮的牛车络绎不绝。”西北野战军副参谋长
王政柱后来著文回忆西北解放战争时,感慨他说:“西北野战军所用的粮食, 主要是贺老总组织晋绥解放区的人民群众,从千里之外运到陕北来的。”
三是想方设法筹集其他物资。后方工作是很复杂的,除了粮食,还需要 其他各种军需物资、武器弹药、兵员和经费等等,这些都要由贺龙负责来筹 措和组织。1947
年冬季即将来临时,前方部队急需越冬的被服、装具和经费, 以便南下作战,将战争推向
① 指晋绥地区的支前勤务。抗日战争期间,人民出动人力、畜力支援战争叫抗勤。这里沿用了那时的说法。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