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陈毅传

_5 陈毅传编写组 (当代)
又加某些地方群众受了欺骗宣传逃避一空,有时一天吃不上一顿饭。他都能 和官兵们一样,挨饿走路,还扶助病号,帮士兵背枪。官兵们渐渐相信他的
讲话了。更严峻的考验是在战场上。打会昌,七十三团打的是攻克敌人主阵 地制高点的恶仗,敌人炮火浓密。第一次上战场的陈毅开始时不知所措,他
自己后来说简直象《夏伯阳》里的政治委员富曼诺夫一样,被敌人火力压得 抬不起头来。但他清醒地意识到这种考验,立刻奔上最前线,冒着敌火鼓励
部队,和团长站在一起指挥作战。这就赢得了许多老兵的称赞,老行伍出身 的团长黄浩声也开始另眼相看。
然而第二个考验接踵而至。这是一个人的生命史上极少遇到的严峻而深 刻的考验,并不是每一个革命者都能经受住这种考验的,关键就在于对共产
党独立领导的军队有超过一切的认识和感情。
第四节疾风劲草
南昌起义部队进入广东后,决定以大部攻克潮汕;周士第的二十五师及 第九军教育团留守三河坝地区,由九军副军长朱德指挥。这样就把全军最强
的叶挺部队的二十四师与二十五师拆散了。事隔 25 年,陈毅在《关于八一南 昌起义》的谈话中痛心地说:“如果三河坝不分兵,我们一共有 15 个团,而
桂系加陈济棠可以集中的不过 17 个团,力量差不多,我们战斗力强于他们, 一定可以击破他们。三河坝一分兵,反革命就以钱大钩牵制朱、周部,集中
全力对付叶、贺。叶、贺长途跋涉,队伍疲劳,一路仰攻上去,到了汤坑遂 陷入反革命的重重包围”,损失严重。
三河坝位于广东梅江、汀江、韩江的会合口。二十五师为避免背水作战 的不利态势,东渡韩江,在以东文部为中心的笔枝尾山、龙虎坑、下村一带 设防。 10 月
2 日起,钱大钧部以优势兵力 3 个师 10 个团多次渡河攻击, 伤亡达 1000 余人。起义军顽强抗击,歼灭渡河之敌,但自己也有数百人伤亡。
10 月 4 日,敌军再次多路渡河登陆。起义军兵力少,久战不利,乃撤出三河 坝地区,向潮、汕与大部队靠拢。但行至饶平县茂芝,先后遇见潮汕撤出的
部分人员及在揭阳、汤坑失败跑回的零散人员,才知道潮汕失守,起义的领 导人已分头撤离。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领导的革命武装起义失败了!2 万多人的起义部 队现在只剩下朱德身边这 2000 余人,而且四面都有占绝对优势的敌人,随时
有被歼灭的危险。而如果这支部队的领导人不再坚持领导岗位,部队必将全 部溃散。
当时,朱德决心继续斗争,陈毅坚决拥护。他们决定到闽粤赣三省边界 地区活动。在饶平县的茂芝,部队进行整编,以七十三团为基础编为第一营
(4 个连的大营),以七十四团编为第二营,以九军教育团编为第三营。
10 月 7 日,朱德、陈毅率部向闽粤赣边界地区转移。 同时,与饶平地方的共产党组织取得联系,留下一批枪支,分散安置了
一批不能随军行动的伤员,并派人秘密赴香港向中共南方局报告请示。
10 月 15 日,中共南方局与广东省委联席会议提出,南昌起义军必须“全 部转变为工农革命军”。 10 月 24 日,南方局恽代英在致中共中央的信中
说:“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即二十五师)据彼处派来之人报告,确存长枪 1000, 驳壳 200,机枪约 4 挺,人 2000,”
然而在闽粤赣边立足的意图未能实现。路过峰市,因为后面有钱大钧的 追兵,不敢久留。在武平,同钟绍奎的土匪部队遭遇,钟部被击溃,乃进占
武平。钱大钧部一个师又猛扑而来,第一师退出武平,向武平以西的山区转 移。
部队仰攻险要的石径岭,朱德亲率突击小分队爬绝壁翻山崖到守敌侧后 猛袭,始得突破险关。朱德智勇善战的名声此时便在七十三团这样的铁团得 到推崇。
进入江西后,情况更糟。对于武装斗争的悲观失望,日益严重地摧毁着 部队的意志。与上级党及地方党完全失去联系,两眼抹黑,前途茫茫。时至
深秋,官兵们还是南昌起义时的单衣单裤,露宿山林,风寒露冷。山区少人 烟,搞不到多少粮食,饥饿削弱体力。病员急剧增多,疟疾、痢疾,没有药
品治疗。每天还得长途爬山行军。于是掉队、离队的日多。
部队到达安远县的天心圩。在这里才得到短暂的休息。领导干部聚集起 来,议论出路。这时的部队,体力和战斗力都大大削弱,散伙的现象日益明
显,有的带着整班、整排公开离队,带着枪自寻出路。部队只剩 1000 来人了。 还有没有必要和可能维持这一支小小的接近涣散的队伍确实成了问题。即使
要奋力维持,有没有必要保持这么些军、师、团职的领导干部也令人怀疑。
朱德态度坚定明朗,他认定南昌起义留下的骨干必不能溃散,一定要带 着走出绝境,坚持武装斗争的路。陈毅到北京、上海、四川都有出路,但他
既已认定中国革命必须要有共产党所领导的武装,他也决心带队到底。原七 十四团参谋长王尔琢也决心带部队,他已蓄起胡须,发誓革命不胜利就不剃
掉。后来大家同意去留自愿。这时,团以上领导干部就只剩他们几个人了。 傍晚,在天心圩圩场外的河滩上,朱德召集排以上干部开会。朱德阐述
了他在领导干部议论时的主张。他说:大革命失败了,革命的旗帜不能丢。 武装斗争的道路一定要走下去。 1927 年的中国革命好比 1905 年的俄国革
命。俄国在 1905 年革命失败后是黑暗的。但是黑暗是暂时的,到了 1917 年 革命终于成功了。只要坚持斗争下去,中国也会有个“1917
年”。朱德还说:
“要革命的,跟我走,不革命的,可以回家,不勉强!” 陈毅也讲了话。他说:一个真正的革命者,不仅经得起胜利的考验,能
做胜利时的英雄,也经得起失败的考验,能做失败时的英雄。 经过天心圩的整顿和动员,许多人的心中又燃起了希望之火。部队继续
西进。但实际困难丝毫没有解决,反而更趋严重。饥寒、疲劳、疾病、穷困,
把部队折磨得筋疲力尽。 林彪领着几个连长来见陈毅。他们都是黄埔四期的毕业生。林彪说:现
在部队不行了,一碰就跨。与其等部队垮了当俘虏,不如现在穿便衣,到上 海另外去搞。其他几个也附和,他们劝陈毅走。
陈毅明确表示他不走。他说:“现在我们拿着枪可以杀土豪劣绅,土豪 劣绅怕我们。离开了队伍没有了枪,土豪劣绅就杀我们。我们都是共产党员,
要经得起失败的考验。”
其他几个连长被陈毅劝止了。只有林彪一度离队,但没走多久又回来了。 因为走到梅关,看到搜查、抢夺、打人、杀人,这样送命太不值了。陈毅批
评了他,对他回来还是表示欢迎,让他仍回原来的连队任连长。①
部队减员到只剩 800 多人。可是终于得到了难得的休整机会。他们走到 了信丰县。军阀刘士毅的军队远在赣州,信丰没有敌军。这时军阀战争即将
开始,他们身后己没有了追兵。赣南地方党也派人来取得联系,他们第一次 对赣南的情况有了较全面的了解。
在敌情缓和的情况下开进县城,对这支贫困饥寒、而且是有许多旧军人 的部队,是一个新的考验。问题还是发生了,有人进饭馆白吃白喝,有人到
当铺“当”手榴弹要钱花。
朱德、陈毅正同城里的地方人士座谈,忽接报告:一家当铺被一伙士兵 抢了。朱德让陈毅先去紧急处理。
陈毅下令紧急集合,带领部队跑步到离城 20 多里的一个山坳里。朱德也 飞马赶到。
陈毅站在山坡上发出整队口令。
① 陈毅于 1971 年 10 月老同志座谈会上发言谈及此事。
朱德应声跑到排头兵位置,肃然立正。王尔琢跟上,站第二名。于是 800 多人迅速列队。
朱德、王尔琢出列来到陈毅站立的山坡,紧急研究后,由陈毅宣布此次 哄抢当铺事件的严重危害性,并当场查明带头肇事的抢劫主犯 3 名,立即枪
决。陈毅又向大家讲述了这支共产党领导的铁军铁团的革命宗旨和光荣传 统,要大家自觉执行政策、遵守纪律、一心为公。他特别强调要以朱德为榜
样。朱德不屑高官厚禄,1922 年就加入共产党。他目光远大,意志坚定,许 多师、团领导干部离开了,唯独他不走,他看到这支队伍一定会发达,革命
一定会成功。大家要跟朱军长革命到胜利!
官兵们自发地喊出了“拥护朱军长!”“跟朱军长干革命!”的口号。 参加哄抢的士兵,纷纷把抢得的东西交了出来。
朱德感谢大家的支持,完全赞成陈毅的处理,指出革命纪律铁面无私, 如果他本人违犯纪律,大家可以同样拿他问罪。朱德并郑重宣布,从今起,
这支队伍由他和陈毅共同领导。①
通过这一次严肃整顿,既有共产主义的理想和道德,又有铁的纪律,政 治工作的威望大增。 10 月底开进大余县城时,县长吴巨光闻风逃到广东南
雄。群众也纷纷离家躲避,随即听说这支队伍不住民房不抓民夫,态度和气 按价付钱,又陆续回到城里。这时国民党新军阀之间战争正紧锣密鼓地进行,
自顾不暇,朱德、陈毅、王尔琢研究决定利用时机进行思想整顿和组织整顿, 并改善物质条件,恢复体力。当时江西由滇军将领朱培德主持军政,各县主
政的多云南人,吴巨光也是,且在云南时与朱德有过旧交。朱德乃在县商会 筹得 1 万多元经费,说明为借用,并留信请吴巨光县长拨款归还。部队的整
顿工作乃在生活较好的条件下展开。
部队急需调整组织。考虑到和湘赣一带的滇军搞好统一战线关系并利于 隐蔽,决定暂时将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五纵队,下辖 3 个支队,计 7 个 步兵连,1
个重机枪连, 1 个特务连(一说迫击炮连)朱德化名王楷任纵队 司令,陈毅任纵队指导员,王尔琢任纵队参谋长。
陈毅负责党团组织的整顿。重新登记了党团员,发展了一批坚决革命的 人入党,把全部 56 名党员组成一个党支部,把一部分党团员分配到各连队,
“建立了连的指导员”。事隔几十年,粟裕还印象深刻:“那时候我们还不 懂得应当把支部建在连上,但是实行了把一部分党团员分配到各个连队中
去,从而加强了党在基层的工作,这是对于这支部队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的一 个措施。”
11 月上旬,部队移驻湘粤赣三省交界的上堡、文英、古亭一带山区。敌 人忙于军阀混战,使他们得到近一个月的休息。离队官兵 200 余人归队,加
上一批参军新兵,部队又有 1000 多人。部队天天上小课,隔一二天上一次大 课。军事方面讲授正规战如何向游击战发展,讲新战术。政治工作方面继续
整顿思想、整顿纪律,规定筹款和缴获要全部归公,组织部队打土豪、筹款、 各班排分头向群众作宣传,调查情况,帮助群众劳动。陈毅主持了这支部队
的政治工作建设,颇多建树,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的开拓者之一。
11 月中旬,附近到了一支部队,经联络,竟是秋收起义后经过三湾改编 的一个营,该营是一团三营,由张子清、伍中豪带领,因在一次战斗中被敌
① 《粟裕战争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 1988 年 11 月第 1 版,第 42 至 45 页。
人切断了和毛泽东亲率的一团团部及一营的联系,三营独立向南发展。得知 毛泽东领导着部队在井冈山活动,朱德、陈毅、王尔琢立即派原在第二十五
师政治部工作的毛泽东的同胞小弟毛泽覃去与毛泽东联系。同时,与范石生 也联系上了。
范石生当时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军长,驻防湘南粤北。他是朱德早年 在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同学、知交,结过金兰。他派该军参谋韦柏萃(原为共
产党员)带着他的亲笔信前来联系。范石生希望两军合作,信上还指出该军 内部即有一批共产党员,他并未取缔他们的活动,以示诚意。
早在南昌起义军南下时,周恩来即曾授意朱德致函金汉鼎、范石生、杨 如轩等滇军将领进行争取。朱德等各军师负责人并带上了中国共产党前敌委
员会的组织介绍信备用。此时,朱德、陈毅、王尔琢等对与范石生的合作进 行了慎重研究,考虑到部队疲惫,子弹、服装、被盖等也极度缺乏,有建立
统一战线关系的必要,乃决定在确实保持共产党武装独立自主的原则下与之 合作。
11 月 21 日起,朱德根据党组织的决定到第十六军四十七师师部驻地汝 城与范石生的代表、该师师长曾曰唯进行了两天谈判,达成了协议:朱部是
共产党的队伍,一切行动听从共产党的调动;范部给朱部的物资补充,完全 由朱部自己支配;朱部的内部组织和训练工作等,完全按照朱部的决定办,
范部不得进行干涉。
朱德以王楷名义任第十六军总参议、第四十七师副师长兼第一四○团团 长,陈毅任团政治指导员,王尔琢任团参谋长。嗣后,又将张子清、伍中豪
的一个营改称为第一四一团,将何举成带领的湖南宜章、汝城农军 200 余人 改称为第十六军特务营。为统一这三支部队及十六军原有共产党组织的党的
领导,秘密建立了中共第十六军军委,陈毅任书记。
朱德、陈毅有意识地利用滇军与蒋、桂、粤的矛盾,范石生也希望增加 友军力量并企图与朱德同回云贵求得发展,再加朱德、范石生彼此友谊甚深,
彼此相信对方品德,所以合作是真诚的。朱德在他的一部书稿中曾感慨说:
“他接济我们 10 多万发子弹,一个月还接济我们万多块钱、医生、西药、被 单”“这时范石生去打广东,很多东西留下来了。”“我们始终心心相
印。就在红军的发展上来讲,范石生是值得我们赞扬的。”
对这一合作的最好检验,是能否确保这支共产党军队继续实行党的政治 主张和革命活动。在上犹、崇义期间,“改编”了的这支部队照旧打土豪,
支持农会活动。他们还同各地的共产党组织联系,并于 11 月下旬在汝城召开 湘南各县党组织负责人的联席会议,共同策划“年关暴动”。移驻粤北以后,
更有力地支持农民运动。途经仁化时,积极支持恢复农会,帮助组织农民武 装,号召开展土地革命。
从另一方面也可看出这支队伍的革命坚定性。——中共中央接连写信给 他们,“能否不为范石生所解决,很是疑问”。“为避免被消灭的危险,你
们只有坚决的脱离范石生”。中共北江特委常派人侦听他们的情况。有一天 陈毅在该团军政干部会上讲话,北江特委派人秘密监听。只听得陈毅说革命
是有波折的,要根据客观形势的发展决定革命的方法。但最要紧的是不能被 环境所屈服,时刻不忘记自己在中国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运动中应该担负的
伟大任务。于是北江特委派人与陈毅接上党的关系,通过北江特委又与中共 广东省委建立了联系。
广州起义即将举行,北江特委传来广东省委指示,要朱、陈率部参加。 他们即行开拔,范部也不阻拦。他们途经韶关,请范石生拨给去广州的车皮,
范石生也如数调拨。只是临上火车时得悉广州起义失败,临时中止。
嗣后部队移驻韶关以北的犁铺头,继续进行军政训练,并开办了教导队。 陈毅常到教导队讲课。部队仍积极支持农民运动,除继续联系仁化董塘等地
外,还派人到驻地附近的曲江西水地区支援农民暴动,使那里的斗争蓬勃开 展。
北江特委先后派出熟悉当地情况的龚楚等人来到部队。此时 张子清、伍中豪的一四一团已休 整装备完毕回井冈山地区,而一四○团收留了陆续归队的人员和广州起义失
败后来投奔的零散人员(其中干部 80 多人),已恢复到 1200 余人。
12 月下旬,何长工受毛泽东的委派来到犁铺头。朱德、陈毅、王尔琢等 与何长工促膝长谈,介绍了南昌起义部队的情况和经验教训,也了解了井冈
山武装割据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情况。
1928 年元旦刚过,突接范石生从广州派专人送来的密信。朱德正应范部 师长之邀赴宴,陈毅拆信。信中大意是:合作事已败露,应从速离开,自谋
出路。最后胜利是你们的,现在我是爱莫能助。陈毅等一面急报朱德,一面 紧急准备撤离。
第五节湘南暴动
脱离范石生部以后,于 1928 年 1 月 5 日攻占仁化县城,并在董塘帮助仁 化农军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独立第四团。
再打乐昌没有打下,就转向湘南。朱德、陈毅他们面对着的是北伐时期 群众发动普遍,马日事变、蒋汪合流后受害很深的湘南,控制着湘粤大道四 省通衢的湘南。
早在 1927 年 8 月 3 日中共中央拟在湘鄂粤赣 4 省举行秋收暴动的《大纲》
中,即有发动湘南暴动的设想,“准备于不久时期内在湘南计划一湘政府, 建设革命政权及一切革命团体,在广东革命委员会指挥之下。”后来因暴动
的条件尚不成熟,举行湘南暴动的计划未能实行。
现在各方军阀正在混战,又有了一支久经锻炼的正规主力作为骨干。这 支主力部队不仅善战,而且接受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的宝贵经
验和教训,已初步懂得武装斗争和农民运动相结合,初步懂得要建设苏维埃 政权和农民革命武装。
朱德、陈毅、王尔琢、胡少海和中共宜章县委军事部长陈东日等详细研 究之后,决定首先组织宜章暴动。
胡少海是在部队途经乐昌时加入的。他曾在程潜的第六军当过营长,是 宜章岩泉人。其父兄是宜章富户,颇有声望。
这时的宜章官绅们正为传闻中的“年关暴动”担心。忽然接到粤北方面 送来的机密信件,说即将有一支国民党的正规部队前来驻防,大喜过望。
1 月 12 日,胡少海带领两个连的先头部队入城。受到以县长为首的官吏 绅商的盛情欢迎。大部队接着进驻。于是,就在次日晚欢迎“王楷”的宴会
上,扣留了全城所有的头面人物和民团长官。县政府、警察局、团防局的武 器很快被铁军铁团所收缴。
宜章女子职业学校,此时成为部队的司令部、宜章暴动的指挥部。中共 宜章县委早在做迎接朱德部队和年关暴动的准备工作,故而转瞬之间全城一 新。
1 月 13 日,在宜章北门广场召开了几千人的祝捷大会,镰刀斧头的红旗 第一次高高地飘扬。朱德报告了暴动简要经过,同时庄严宣告:他们是为工
农大众利益奋斗牺牲的工农革命军。由他担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师长,由陈 毅担任师党代表,由王尔琢担任师参谋长。
陈毅的任务主要是和地方党的干部一起,迅速恢复县总工会、县农民协 会和青年、妇女、赤卫队组织并加强农军。起义后 25 天,正式成立了湘南第
一个革命政权——宜章苏维埃政府。
宜章暴动胜利的影响遍及湘南各县。中共郴县县委派李克如前来送信, 请求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出兵郴州,推动郴州工农暴动。信送给了朱德。
陈毅被请去。“党代表,你看怎样回答他们?”陈毅接过信,当着来人 的面读出来,读着就连声说:“当然要去!当然要去!”
这“当然要去”实际上就是决心把宜章暴动扩大为湘南暴动。 湘南“赤焰复燃”,驻粤北的独立第三师师长、马日事变的刽子手许克
祥,奉命率 6 个团扑向宜章。他对官兵说:潮汕一战,朱德已成惊弓之鸟, 宜章是靠欺诈得手,实际并无几多战力,这次务必收聚歼之大功。
朱德此次指挥铁军铁团,不再有三河坝阵地战的束缚,进退自如。为避
敌锋芒,朱德、陈毅率部打着火把连夜撤离宜章。 许克祥亲率两个主力团进占岩泉,而将另外 4 个团配置在栗源至坪石一
线。朱德首先使用主力配合农军打开了很顽强的土豪寨子黄沙堡,在窠壁洞 整理部队后便出击,利用许克祥轻视工农革命军而未集中其部队的失误,对
运动之敌突然发起攻击,把他两个团打得稀烂,一气追了七八十里。第二天 又乘胜追击,从他屁股后头打下去,又把他们打垮了。主力部队有北伐打恶
仗打追击的优良传统,农军有地理熟悉,声势浩大的优长,打得敌军建制大 乱。溃兵向后狂逃,乱了后续部队的军心和阵脚,未战先败。如此猛打猛冲
猛追,竟成“多米诺骨牌”,一路上敌军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起义军势如 破竹,直杀坪石,攻下了这个敌军后方基地。此役接连击溃 6 个团,俘敌 1000
余名,缴获重机枪 10 余挺,步枪 1500 余支,手枪 100 余支,迫击炮 8 门, 马 13
匹,弹药被服不计其数。许克祥化装混入乱军之中才得逃命。
这次战斗,是主力军、地方农军和赤卫队配合作战获得成功。实战证明, 彼此必不可少,尤其是战斗力强过敌正规军的主力军,更是土地革命战争的 中坚。
工农革命军第一师重返宜章,随即挥师北上,攻占摺岭,直指郴州。经 侦察,郴州南郊的主要守备点大铺桥,守军两个营,多为没有实战经验的学
生兵。陈毅乃决定组织喊话,采用军事攻势和政治攻势相结合的办法瓦解敌 人。作战中他右手负轻伤,忍痛坚持。守敌被逐一分割瓦解,除少数逃回郴 州城,600
余人枪悉数俘获。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中写道:这些俘虏
“被带到一个山谷里,由朱德和陈毅讲解工农革命军的性质和纲领。陈毅的 讲话有如跟朋友们叙家常,对于俘虏们影响最大,因为陈毅自己就是从书香 门第出身的。”
少数士兵逃回城里,带去了恐怖情绪,守敌不战自乱,争相逃命。先头 连尾追入城攻占敌旅部,溃敌向永兴、耒阳逃去。
2 月 4 日傍晚,朱、陈率主力开进郴州。中共郴县县委组织了盛大的欢 迎工农革命军入城的活动。
“船到郴州止,马到郴州死,人到郴州打摆子。” 这民谣确实道出了郴州潮湿温暖、蚊蝇扑面,河道淤秽的状况。可是郴
州人很快发现,工农革命军不但热心办工农青妇的会,不但认真查案子、放 冤犯,成立什么“苏维埃”,还由长官亲自扛锹卷裤带领,铲子、扫帚、畚
箕、担桶一齐上,搬走垃圾堆、清除臭水沟。排队来,排队去,心齐力大, 河清街净。郴州人都知道朱德,却很少人知道那带头挖污泥的是党代表陈毅。
湘南的革命形势,正如干柴逢烈火。第一师和各县农军密切协同,先后 攻下永兴、宋阳、资兴、桂阳、安仁等县城。攸县、酃县也先后举行暴动。
影响所及,临武、嘉乐、衡阳、常宁以及江华、永明都有局部的工农暴动; 瑶族等少数民族同胞也揭竿而起。第一师所到之处,都和中共地方党组织密
切配合,建立苏维埃政府,建立和恢复群众组织,组建革命武装。继宜章农 军成立工农革命军第三师之后,又先后建立郴州的工农革命军第七师,耒阳
的工农革命军第四师和永兴、资兴两个独立团。 各地苏维埃政府颁布法令,惩治反革命,没收地主的土地,领导农民插
标分田。陈毅满腔热情地从事建立政权、组织农军、指导分田的工作,还挤 出时间为宣传员训练班、农运讲习班和党校讲课。此时,湘南暴动已打开了
很大的局面,军队完全由共产党独立领导,陈毅与朱德在四川兵运时向往过
的“可以伸伸展展地干”的时候似乎来到了。 从不再受国民党任何掣时的意义上说确是如此,但是他们仍然没有得到
“自由”。受中共中央内部和湖南省委“左”倾盲动主义的影响,中共湘南 特委开始推行某些盲动的政策。在发动农民起来插标分田和惩治反革命的斗
争中,“杀杀杀,杀尽土豪劣绅”之类的口号导致惩治镇压的扩大化,并因 为农村的宗族矛盾而增加了相互仇杀的数量,还为后来的“白带子”与“红
带子”互杀积下了动因。
当军阀混战暂时休止,湘南面临湘、粤两省敌军联合进攻时,中共湘南 特委又在“使小资产变为无产然后强迫他们革命”的精神影响下,提出“焦
上战略”,为了企图使敌军进入湘南后无房可住,无法立足,硬性推行焚烧 湘粤大道两侧 30 里内房屋和烧毁郴州等县城的决定。指示下达,群众和干部
强烈反对。湘南特委一方面逐次让步,将焚烧范围缩小至湘粤大道两侧各 5 里;一方面仍向各级干部施加组织压力,强令执行。许多区乡干部抵抗不住,
只得在大,道旁焚烧了少数房屋。然而消息风传,烟火起处,人心大乱,敌 对情绪剧增。
此时正是湘南暴动的战果进一步扩大的时候,中共湘南特委扩大会在永 兴召开,准备在 3 月 16 日召开湘南工农兵代表会议,成立湘南苏维埃政府,
并广泛开展插标分田运动。据当时担任中共良田、拗上区委书记的李克如、 李杰及其他人回忆:
郴州是湘、赣、粤、桂 4 省通衢,是中共湘甫特委确定的首批实施焚烧 计划的重点,而且城内房屋还是要全烧。
中共郴县县委对群众的呼声有所了解,却坚持要执行特委的指示,认为 烧掉郴州使敌人无法立足才是群众的最大利益所在,想以此说服动员群众收 拾家什搬迁至县城
5 里以外,烧掉房子。却不想群众多数对此不能忍受,有 的坏人混在群众中煽动闹事。3 月 12 日,县委通知在郴州城里城隍庙召开群
众大会,拟由郴县县委书记夏明震说服动员群众在尽量减少损失的措施下执 行焚烧的决定,以粉碎敌人的进攻。
这天到会的人格外多,平日空旷的场地已挤得水泄不通。城隍庙入口处 手持大刀梭标把守的人有的身份不明。大会于 10 时开始。夏明震上台说到为
阻止湘、粤两省敌人进占不得已实行“坚壁清野”时,台下立即叫喊:“烧 房子就是不行!”“杀死他们!杀死他们!”许多人迅速扯下颈上标志革命
的红带子,换上事先暗藏的白带子。
一个暴徒窜上台去,一刀砍死了夏明震。混乱的人群刀枪棍棒齐上,县 干部与群众组织负责人多人被杀。全场顿时形成一场白带子杀红带子的混 战,当场死伤 200
余人。接着,人们一路呼啸而去,见红带子就杀,见商店 就抢,相继捣毁县总工会、少先队等住地。
当天下午,有人散布谣言:“城里的工人要杀农民”,“共产党要烧郴 州方圆 50 里的民房”,煽动数千农民包围了先已搬迁到城外东塔岭的中共县
委机关,洗劫一空。
事已至此,中共县、区党组织及苏维埃的负责人只能组织未受煽动的农 军、赤卫队及工人进行武装反击。郴州城内又开展了红带子和白带子的血战。
良田、拗上等区的中共党组织曾派出武装力量进城参与平乱。
3 月 16 日,湘南工农兵代表会议在永兴举行。陈毅当选主席团成员。郴 州凶信传来,特委立即要陈毅率第一师的一个营赶往郴州。陈毅赶到时,郴
州城内及大部分郊区已为“红带子”控制,城郊的五里碑、栖风渡尚未平息, 陈毅率领部队配合农军前往平定。
湘南特委决定由陈毅接任郴县县委书记。郴州损失惨重、仇恨恐惧、混 乱不堪。除良田、拗上等少数区基本上没有破坏外,无论城乡都遭受了一场 人为的大地震。
陈毅作为郴县县委书记首先恢复和整顿县委、县苏维埃的工作,在湘南 特委的指示下,建立肃反委员会和革命法庭,同时深入调查研究,查清事件
原委。据郴州师范专科学校师生社会调查所得材料:新县委对于参与“反水” 的人分别不同情况作出相应的处理。对个别证据确凿的首恶分子坚决镇压。
对于绝大多数受煽动的群众,只要不继续坚持错误,一律不予追究,原来是 农会会员的仍然承认其为会员,原来是赤卫队员的仍然承认其为赤卫队员。
原为干部不责令检讨,不给予处分,仍按干部使用。
当时湖南省委及湘南特委本身也认识了这次错误的严重性,很快调动了 湘南特委书记陈佑魁的工作(后陈佑魁在长沙被捕牺牲)。陈毅经和湘南特
委研究,并在县委会上统一了认识,在局面得到控制后,还以县委名义仍在 城隍庙召开了群众大会。大会有数千人参加。会上,陈毅宣布郴县县委对于
执行烧城和焚烧湘粤大道两侧房屋的错误决定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宣布取消 错误的决定,并代表县委向群众作检讨;同时宣布了有关政策。会后,还以
县苏维埃政府的名义发布布告,规定不准焚烧房屋,不准强迫搬家,不准造 谣惑众等等。
嗣后,陈毅所主持的郴县县委把工作的重心转到土地革命方面。陈毅经 常到各乡了解和指导分田的工作。郴县桥口有一户农民害怕日后地主报复, 分给他 3
块田不敢要。陈毅亲自去给他讲“耕者有其田”的道理,还说:“你 实在怕,就让分田的把那 3 块田写在我陈毅名下好了。田归你种。”在陈毅
的积极推动下,郴县的插标 分田虽然因为“反白事件”有了耽误,但很快赶上了邻近各县,仅仅 10 余天 就完成了任务的一半。
湘南暴动从 1 月 13 日起至 4 月初,在不到 3 个月的时间里,取得了辉煌 的成就。它坚定地走武装斗争的道路,并在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相结合,武
装斗争和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相结合,主力正规军、地方农军和赤卫队相结 合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实践。它还在湘南工农兵代表会议讨论了土地问题,
制定了基本上和后来的土地法相一致的分配原则和实施办法。它广泛地成立 了县、区、乡的苏维埃,根据《共青团湘南特委徐林关于湘南暴动经过给中
共中央的报告》(1928 年 6 月)所载,还于 3 月中旬成立了湘南苏维埃政府, 陈佑魁当选湘南苏维埃政府主席,朱德、陈毅等 21
人当选为湘南苏维埃政府 执行委员。这是在地区一级的较高层次建立革命政权的首次实践。这个政权
的建设甚至到了发行湘南苏维埃政府钞票并能一度为市场所接受流通的程 度。这颇能说明这个政府当时的社会信任度。在武装斗争方面,因有湖南农
民运动的基础,加上第一等的主力革命军及军事领袖和军队政治工作,也得 到了新的发展。湘南暴动已由 7 个县城,发展到 11 个县,各地农军有很大的
扩展,而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已由 1200 多人发展到 2000 多人。如果不是“左” 倾盲动主义政策严重破坏了群众之间的团结,严重损害了许多群众对共产党
的拥护,湘南人民是会有较多的办法来对付国民党的两省“协剿”的。
大“协剿”来到了。湘、粤两省的国民党军调集了 7 个师的强大兵力投
向这一地区。大军压境,腹背受敌,加上“左”倾盲动政策的破坏,在湘南 应付敌人就缺少回旋余地。陈毅同远在耒阳的朱德取得一致意见,并与湘南
党政负责人商议,共同作出了退出湘南的决策。
4 月上旬,朱德率第一师主力和部分农军由耒阳经安仁、茶陵向酃县进 发。陈毅率第一师一部及湘南特委、郴县县委、县苏维埃及农军共 4000 人转
移。撤退之前,陈毅曾布置坚持原地斗争。拗上区委书记李杰便是经陈毅亲 自到区里动员说服才愿意留下斗争的领导干部。当时绝大多数干部和革命群
众迫切要求随军转移。形势严峻:白军将至;土豪劣绅将复辟;参加过“反 水”而被杀的群众家属和虽未受罚但仍对党不满的群众,都会成为对头。陈
毅率部到达资兴一带时,队伍已剧增到近 8000 人。宜章、耒阳、永兴、资兴 的农军和自发来归的革命群众纷纷汇集。队伍庞大杂乱,既无协同行军的锻
炼,又无统一的隶属关系。挑担推车,类似搬家,拖儿带女,弃家跟随。他 们愿意把自己的命运和共产党、工农革命军紧紧连结在一起,劝说无效。作
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党代表的陈毅,义不容辞地负起这支队伍的领导责任, 从行军作战到吃、喝、拉、撒、睡都亲自一一过问。
刚到资兴,就遇敌第十三军 1 个团由永兴方向扑来。陈毅指挥郴州工农 革命军第七师第三团迎击。团长蒙九龄指挥部队队大刀梭标为主的劣势武器
在城郊给敌以阻击杀伤后退入城内,展开巷战,敌人付出惨重代价才占领资 兴城。农军七师三团英勇抗敌,仅城郊老虎山一仗即牺牲 200 多人,团长蒙
九龄多处负伤壮烈捐躯。他们为整个队伍从资兴一带安全转移赢得了宝贵的 时间。
三团完成掩护任务追赶大队时,敌军跟踪追击。幸有从井冈山下来联系 的袁文才、何长工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二团与之相遇,敌军见工农革
命军势大,缩回资兴城内。
在资兴以东的彭公庙,这支历尽艰难的队伍几天来第一次得到休整。陈 毅会见了留法老同学何长工,对毛泽东建设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方略有进一
步的了解,更加坚定了此行去井冈山的选择。
在彭公庙,陈毅与湘南特委、各县县委、各农军的负责人和井冈山第二 团的负责人举行了联席会议,多数人赞成去井冈山。唯有湘南特委新任书记
杨福涛等要折回湘南。他们认为既是湘南特委,就“守土有责”,“共产党 员应该不避艰险”,回湘南坚持斗争。陈毅、何长工等耐心劝说他们在形势
极端不利时暂时转移,即使回去也要分散个别行动。他们却坚持要把七八十 人带回衡阳,离队竟去。几天后,即在安仁、耒阳边境全部遇难。
不久,陈毅、朱德分别率领的南、北两路部队在酃县的沔渡、十都等地 会合。湘南暴动的万余人的宏大队伍将到井冈山去完成一次他们当时还无法
认识其伟大意义的会师。
第六节 会师井冈山
砻市(当地现称龙市)。先期到达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二团早为湘南 部队准备好了驻地。朱德、陈毅、王尔琢等领导人及第一师的领导机关安置 在龙江书院。
朱德己在前几天和毛泽东在酃县会过面。陈毅还未见到过毛泽东。在巴 黎,蔡和森早就细说过毛泽东在“新民学会”与举办《湘江评论》的贡献。
在武汉,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与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同在武昌,声气相通,广 为流传的《湖南农民革命》一书中全文载有毛泽东的名著《湖南农民运动考
察报告》。转战途中,张子清、伍中豪、袁文才、何长工对毛泽东拿枪杆子 上山的主张的介绍,更使陈毅对这位毛委员的创见特行满怀敬意和兴趣。
以井冈山为大本营,在周围各县游击,先后占领茶陵、遂川、宁冈等县 城,毛泽东正在创建着罗霄山脉中段的革命根据地。这地区早有党组织和农
民革命运动。在大革命中,永新、宁冈、安福、莲花等县都组织了农民自卫 军。“马日事变”后,当地党组织发动了水新暴动,是南昌起义以前党所领
导的地方性武装暴动之一。宁冈的袁文才、王佐,安福的王新亚等农民自卫 军都来参加,一度攻占永新城,成立了永新县革命委员会,贺敏学任主席,
并成立了赣西农民自卫军,王新亚为总指挥,袁文才、王佐为副。但因反革 命势力过于强大,乃分散活动。王新亚退往湖南浏阳,加入了秋收起义,成
为毛泽东得知井冈山有“绿林武装”的消息来源之一。袁、王、贺以及贺的 大妹贺子珍则率永新、宁冈的农民自卫军上了井冈山。
毛泽东根据中共湖南特委的指示,率部出井冈山策应湘南暴动,先在酃 县三口圩等地发动群众,建立苏维埃政权。4 月初,敌军“协剿”湘南,毛
命所部第二团西进资兴,接应陈毅率领的湘南农军退向井冈山,他自己率领 第一团南进至桂东沙田,监视汝城之敌胡凤璋部。当胡部出汝城企图袭击退
却中的湘南农军时,毛即率第一团于4月8日袭占汝城,迫使胡部放弃原有企 图于4月10日返回汝城。
毛即率第一团返回酃县,并留该团在酃县监视敌军行动,自己返回砻市。
1928 年 4 月中下旬,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两个团和 朱德、陈毅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的两个团以及湘南农军的大部,在砻市
一带会合了。毛泽东与朱德的两支部队至此乃正式会师。
这时井冈山的武装部队人数激增。原有的一团 1000 多人和二团(袁文 才、王佐部各 300 人编成),湘南来的朱、陈部 2000 多人,而湘南来的农军
达 8000 人。两支部队的会合,意味着参加过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具有北伐 战争民主革命传统和正规作战经验,又都有了农民土地革命运动实践的部队
的结合。它们保留了一大批军事政治骨干,有了正确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 的初步的创造和实践,其主力部队有坚强的战斗力,这就为建立一支由共产
党独立领导的新型的人民军队奠定了基础。两支部队的领导人连日开会研究 这支军队的统一改编。一致决定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中的共产党组织
为中国共产党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委员会(简称四军军委),毛泽东为书记。 据江华 1990 年谈:改编成 3 个师,陈毅为十二师师长,邓允庭为党代表。
该师主要为湘南农军 5000 余人组成,“仅有步枪百余支,余尽梭标,人称‘梭 标师’”。当时十师编二十八、二十九、三十共 3 个团(三十团基本为湘南
农军);十一师编三十一、三十二两个团;十二师编三十四、三十五、三十 六 3 个团。陈毅自称“曾长梭标师”。①三十五团团长黄克诚,三十六团团长
李奇中的回忆文章中都肯定此事。
在宁冈砻市,召开了庆祝两军胜利会师大会,陈毅担任大会执行主席, 正式宣布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6 月,按中共中央规定,改称红军第四军, 简称红四军)。
从此,陈毅作为工农红军创建人之一与毛泽东、朱德一起走上了以武装 斗争为主要形式、实行武装割据和土地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最后夺
取全国胜利的光辉道路。
两军会师后,江西敌军对井冈山发动了第二次“进剿”。 陈毅率第十二师一部随朱德率领的军部与十师翻越黄洋界。途中,陈毅
到以宜章农军为主编成的二十九团驻地,鼓励他们作好战斗准备,在实战中 提高杀敌本领。次日,二十九团在黄拗与赣敌杨如轩部一个营遭遇,歼其一
部。此战创造了劣势装备的农民地方武装(全团仅 2 门迫击炮,200 多支枪, 余为梭标)战胜优势装备的正规部队(全营 300
多支一色好枪)的一个范例。
杨如轩部第二十七师八十一团由遂川经五斗江企图从拿山进攻井冈山, 朱德指挥二十八团在五斗江歼其一部,其余向拿山、永新溃逃。次日,朱德、
陈毅指挥部队相继击溃拿山、永新之敌,占领永新。部队到拿山时,进行了 整编。毛泽东在永新城内给中央的报告中提及此事:“前湘特委决定朱毛两
部合编为第四军,指定朱任军长,毛任党代表,朱部编为第十师,毛部编为 第十一师,湘南各县农军编入两师中,朱兼十师师长,宛希先党代表,毛兼
十一师师长(本任张子清,因他受伤毛兼代),何挺(颖)任党代表,另一 教导大队,陈毅任大队长。”
5 月中旬,杨如轩纠集 5 个团进攻永新。红军主力主动撤出,留二十九 团迟滞敌人。当赣敌进占永新时,朱、陈率二十八团以一天 100 多里的急行
军由永新小西区奔袭敌后永新城,在永新县之草市坳与敌主力第七十九团遭 遇,二十八团绕敌背攻击消灭了这股敌军,毙敌团长。朱、陈随即率部攻击
永新。永新守敌杨如轩原是滇军中朱德的老部下,在护国军时,在朱德那一 团当连长,在四川时期,朱德当旅长,杨如轩、杨他生当团长。朱德对他们
的战法了如指掌,很快打进永新城,杨如轩跳城墙逃去吉安。朱、陈部第二 次攻占永新城。此战缴获迫击炮 7 门、山炮 2 门,银洋 5 万多元。
5 月 20 日,在宁冈茅坪召开中共湘赣边界第一次代表大会,陈毅当选为 边界特委候补常委。会后召开了中共红四军代表大会。因毛泽东已任边界特
委书记,乃选举陈毅为军委书记。从此,陈毅全力进行红四军党的工作。杜 修经在 1928 年 6 月 15 日给湖南省委的报告中说:“军中的工作乃有起色,
尤其是各团委渐次的起了作用。”
与此同时,井冈山地区及部队客观存在的矛盾也逐渐加剧。山区产粮不 足,1 万余人的军队“吃饭大难”。井冈山农民与外来的人存在土、客籍矛 盾。 8000
湘南农民来此,亦有浓厚乡土观念。湘南农军觉得井冈山太差。 井冈山农民说朱、毛的军队好,湘南农军纪律不好。袁文才、王佐部队也不
愿意留湘南农军。拿山改编时,把湘南农军大部编在三十团、三十三团两个 团中。这两个团的人强烈要求回湘南。只有以宜章农军为主组成的二十九团
① 《陈毅诗词选注》,北京出版社 1978 年 11 月第 1 版,第 320 页。
因党的组织较健全,打了胜仗,当时还算稳定。特委、军委与湘南各县委协 商,认为井冈山吃粮确有困难,决定三十团和三十三团(5000 多人)回湘南,
四军就直辖 4 个团,取消了师一级的建制。三十团和三十三团回湘南后,一 部分被消灭,一部分散在农村中了。
朱德在一部书稿中曾说:“5 月间曾经把 3 个团送回湘南。一方面是想 恢复湘南工作。一方面是因为井冈山吃饭困难结果,送回湘南给打垮了。
十二师就是这样垮了的。那时克服农民意识成为很重要的一件事。因为 这些人的回去,结果补充困难,就不够了。”
6 月下旬,赣敌 5 个团对井冈山发动第四次“进剿”。 红四军军委会议分析了形势,决定对比较强大的湘敌取守势,对比较弱
小的赣敌取攻势,先破坏两省敌人的联合,尔后伺机歼敌。乃令三十一团佯 攻酃县。此举出敌意料,果然吓得湘敌龟缩不前。三十一团随即隐蔽撤回宁
冈,红军全力对付赣敌。
6 月 23 日,杨如轩两个团主攻老七溪岭,杨池生 1 个团助攻新七溪岭。 朱德、陈毅率二十九团、三十一团一营先敌占领新七溪岭制高点,扼住杨池
生的攻势;王尔琢率二十八团迎击已抢占了老七溪岭制高点的杨如轩部;毛 泽东率领三十二团和部分地方武装间道绕到敌军侧后牵制其行动。战斗从拂
晓开始,朱、陈方面多次重创敌军,顿挫其攻势,但直到中午还未能攻占敌 军所占山头,形成僵持。老七溪岭方面因制高点在敌手,更难攻取,但二十
八团毕竟有铁军铁团的传统与骨干,作战顽强,一路仰攻,终于夺取了制 高点。中午,二十八团首先向敌
军猛压下去,杨如轩两个团相继动摇,被二十八团逐一击溃。二十八团乘胜 直捣白口敌军指挥所。朱德、陈毅适时猛攻,杨池生部向龙源口逃窜。而二
十八团已及时包抄到了龙源口。两路红军乃密切配合,天黑时将敌军大部围 歼于龙源口地区,少数残敌逃往永新。朱、陈指挥部队奋勇追击,永新农民
也汹涌上阵助战,乃第三次占领永新城。
陈毅对红军的英勇作战和农民的热忱配合深有所感。尤其是曾同他一起 追赶南昌起义部队、现任二十八团营长的肖劲,在者七溪岭勇猛追击敌人时
壮烈牺牲,更使他心潮澎湃。他研墨挥毫,在永新城内自己住房的粉墙上写 下了一篇《龙源口大捷随感》,赞颂红军之英勇。杜修经作为中共湖南省委 巡视员在 6
月底到永新还亲眼见过,可惜当时未传抄保存。
龙源口大捷后,军委决定分兵游击,开展群众工作、筹款、分田、打土 豪。各团分赴各县。这时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拥有宁冈、永新、莲花 3 个全县,
遂川北部、酃县东南部以及吉安、安福各一小部。宁、永、莲、遂、酃 5 县 成立了县苏维埃政府,还成立了湘赣边苏维埃政府,袁文才为主席。区乡苏
维埃政府普遍建立,县区两级组织了赤卫队,乡组织了工农暴动队,土地革 命日益深入,大部分地区分配了土地,小部分地区也在分配中。毛泽东在《井
冈山的斗争》中说:“原因就在于边界党(地方的党和军队的党)的政策是 正确的。”而当时边界特委书记是毛泽东,四军军委书记是陈毅。此时为井
冈山的全盛时期。
第三章
探索正确路线
第一节 湘南八月失败
朱毛会师后,坚持在罗霄山脉中段建立根据地,发动群众实行土地革命, 红色区域逐渐推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入全盛时期。这时有些人因为井冈
山粮少人稀,主张远出游击。中共湖南省委来信,说部队要和边界特委一致 行动,要有休整的根据地。反对意见暂时平息。陈毅当时是赞成井实行坚持
井冈山、波浪式推进的主张的。
但是在 6 月份军事上获胜后,湖南省委认为湖南反动势力十分动摇、更 加削弱,制定了湘南第二次武装起义计划,6 月 19 日两次给红四军来信,既
肯定巩固罗霄山脉中段根据地的计划,又提出了一系列大规模发展的策略, 并要求“以后四军须集中力量向湘南发展。”
6 月 30 日,由毛泽东主持,在永新城内召开了湘赣边界特委、红四军军 委和永新县委的联席会议。会上,关于边界的割据以及围绕这一中心展开的
一系列问题形成激烈的争论。
湖南省委的发展策略有:(1)发动湘南游击战争,造成乡村大规模割据, 分散敌人力量,牵动湘南各军的行动。 (2)发动并扩大莲、萍、安一带工
农的斗争,以牵制赣方的部队。 (3)在宁冈、永新、遂川,积极的深入土 地革命,扩充工农的武装,向敌人严密警戒。(4)发展攸、茶、酃 3 县的游
击战争。 (5)打开酃县后,立即向茶、攸、莲、永进攻,乘敌人未集中前 予以迎头痛击。(6)巩固罗霄山脉中段的根据地。 (7)扩大反军阀战争
宣传,并立即开始在敌军中的兵士工作。
这么多发展策略,显然和井冈山党与红军的实际能力不相称。 因此,当湖南省委巡视员杜修经赶到永新来到会场时,毛泽东很高兴,
因杜修经了解情况,可以帮助解决争论。5 月下旬杜修经第一次到井冈山, 送来的正是湖南省委肯定应在井冈山建立根据地的信。杜修经在毛、朱、陈
的陪同下比较广泛地接触了红军官兵、伤病员、被服厂工人。 20 岁的杜修 经情绪振奋,回省委作了内容丰富但过于乐观的报告。陈毅后来在 1929 年 8
月向中央政治局汇报时说:湖南省委对井冈山力量估计得很高,以为有两万 人一万枪。后来巡视员回去报告,又说得过分的好甚至以为不要红军主力只
靠地方武装和赤卫队井冈山即可保存。
这样,此次杜修经带来的湖南省委分别致湘赣边界特委和红四军军委的 二信,便比前二信(6 月 19 日)更为不妥了。湖南省委 6 月 26 日致待委的
信中指示:“省委决定四军攻永新敌军后,立即(前信是“以后”)向湘甫 发展。留袁文才同志一营守山,并由二十八团拨枪 200 条,武装莲花、永新
农民,极力扩大赤卫队的组织,实行赤色戒严,用群众作战的力量,以阻止 敌军的侵入,造成以工农为主体的湘赣边割据。”“泽东同志须随军出发,
省委派杨开明同志为特委书记”。省委致军委的信中除与致特委信基本相同 的内容外,还有:“出发湘南的四军军委应取消,另成立四军前敌委员会指 挥
四军与湘南党务及群众工作”。“前敌委员会,省委指定下列同志组织 之:泽东、朱德、陈毅、龚楚、乔生及士兵同志 1 人,湘南农民同志 1 人组
织之,前委书记由泽东同志担任,常务委员会由 3 人组织:泽东、朱德、龚 楚,并派杜修经同志前来为省委巡视员,帮助前委工作。”
对此,毛泽东据理力争:现在是统治阶级暂时稳定、军阀混战暂时停止
的时期,不宜分兵远攻;湘省敌军强硬,实力大于赣西敌军七八倍,此时离 开地形高险、有良好群众条件的井冈山而去湘南,有根快被消灭的危险;湘
南各县烧杀之余,无法解决四军的经济问题;赣省会有正规军队来打,仅用 极少部队与赤卫队保卫,将无法守住井冈山大本营;等等。这些都是严峻的
事实,为战争实践者所共见。会上不但宛希先等对省委指示“力持异议”, 朱德、陈毅都不同意此时去湘南。对此,陈毅后来向中央政治局汇报说:省
委的意见是错误的,会上没有通过。
永新联席会议很快形成决议:即以特委和军委名义向省委陈述此时不能 离开井冈山往湘南的理由,请省委重新讨论,予以新的决定。7 月 4 日,即
写送了这一正式报告——“决定四军仍应继续在湘赣边界各县作深入群众工 作,建设巩固的根据地。”“在新军阀战争未爆发前,尚不能离开宁、永、 莲往湘南。”
不久湘赣敌军“会剿”井冈山。当红口军正在永新、莲花、安福等地开 展群众工作之际,湘敌吴尚的第八军乘虚进攻宁冈。陈毅由安福赶回永新,
与朱德率部间道迎击湘敌,却与敌人失之交臂,湘敌已进入永新。特委、军 委遂决定:毛泽东率三十一团留永新对付即将来犯之赣敌,由朱德、陈毅率
军部与二十八团、二十九团进击堮酃县、茶陵,迫使湘敌回援。据杜修经 1982 年 12 月回忆:毛泽东写信给正在永新乡下巡视工作的杜修经,要他随朱、陈
行动,帮助军
委工作。
7 月 12 日,朱、陈率部攻克鄙县,吴尚第八军之熊震、程泽润两师果然 退出“会剿”,仓忙经莲花撤回茶陵。
酃县已临湘南的大门口。主要以宜章农军编成的二十九团许多人思乡心 切,地方主义的情绪在官兵中陡然高涨。前不久湖南省委曾指示要红四军毫
不犹疑地向湘南发展的消息也已在部队传开。据当时曾参加在酒渡举行的军 委扩大会的红军老战士李步云回忆:打开酃县时二十九团一营党代表李光中
即到他所在的一连说:省委代表要他们部队回湘南去。李步云还记得:当时 二十九团党代表龚楚对各营党代表说,要各连士兵委员会负责人在部队中造
成“非回湘南不可”的声势。于是,有的单位就背着军委领导,召开士兵委 员会,暗中找向导,擅自决定不管军部是否同意决计返回湘南,并定于 7 月
13 日就出发。杨克敏(即杨开明)的《关于湘赣边苏区情况的综合报告》
(1929.2. 25)也记载了这些情况。 陈毅得悉了一些情况,当即召集军委扩大会。经过紧急磋商后决定加强
纪律教育,说服 29 团官兵服从革命需要,克服思乡观念。于是先召开士兵代 表会,又召集官兵开大会,由朱德、陈毅反复讲话,进行说服解释。但是,
由于军委未能在党委会内部首先严格执行党的纪律,贯彻永新联席会议的决 议;龚楚等人自行其是,他与团长胡少海虽参加了所有会议,实际上仍是回
湘南的积极倡导者。因而朱德、陈毅的讲话扭转不了湘南官兵的意向。
为了防止二十九团溃于一旦,朱德、陈毅被迫允诺回宁冈解了井冈山之 危后再有计划地去湘南。这样才勉强稳住了军心,使部队向宁冈回师,但行
动迟慢。杨克敏的综合报告说:“走了一天只走了 30 里,兵士垂头丧气,似 行不行,三五成群,步伍凌乱,军心涣散,组织改体,如果途中遇着敌人定
是不能作战,马上溃散。”
而龚楚等却以打开酃县便调动了湘敌回援为例,在部队中说去湘南正可
解井冈山之危。行军到达污渡,二十九团士兵再次群集要回湘南,有的甚至 说官长如不允许,他们就留下枪自己走。
陈毅作为军委书记对部队的错误动向力图制止,在军委成员尚未统一思 想遵守纪律的情况下在沔渡再次召集军委扩大会议,试图整顿纪律,克服松
弛涣散现象。出席这次会议的除连以上干部外,还有各连士兵委员会的负责 人约 100 余人。不料会议由纪律问题迅速转到回湘南的问题。绝大多数不愿
回井冈山,要回湘南或赣南。据李步云回忆:当时他作为连士委会负责人也 在会上振振有词地主张回湘南。龚楚听了说:“这个小同志说得很好!”后
来龚楚建议举手表决,话犹未了,一下举起 80 多只手。
陈毅后来曾在向中央政治局的口头汇报中说这次会议是“代表会”。和 其他材料综合研究,可以认为酒渡会议还推选陈毅为前委书记(湖南省委原
指定毛泽东为前委书记,毛泽东不去湘南,便推选了陈毅)。如此,则沔渡 会议实际上就是一次党代表会议或党代表大会。
为了使部队不致失去约束,陈毅提出暂不就去湘南及有关问题作出正式 决定,先应报告特委及毛泽东同志。据杜修经 1982 年 12 月回忆:当时他也
提议,部队暂停一天行动,由他回宁冈茅坪向毛泽东和特委报告部队当前的 状况和要求,以便决定走留。会议采纳了他们的提议,陈毅乃迅速写信报告。
①散会时龚楚对杜修经说:“你去吧,我们等你一天,你不来我们也走了!” 杜修经回忆,他赶回茅坪时,毛泽东已去永新,他只报告了新任特委书
记的杨开明。杨开明说:“既然你们决定了,就走吧!老毛那里我跟他说一 下。”
杜修经回到沔渡,军委乃正式决定同意二十九团打回湘南。杨克敏的《关 于湘赣边苏区情况的综合报告》说:为了避免二十九团“孤军奋斗为敌所算,
乃复决定二十八团同去湘南。”毛泽东在 1928 年 11 月 25 日给中央的报告中
说:“当军队由污渡出向湘南时,原有之军委取消,组织湖南省委任命之前 委,陈毅为书记。”
这正是陈毅后来常检讨的,两次被推举代替毛泽东为前委书记中的第一 次。
行军一天多,忽然接到毛泽东派入送来的亲笔信。信是写给杜修经、朱 德和陈毅的,由中共茶陵县委书记黄琳(即江华)一天赶 100 多里送到。毛
泽东要求军部及二十八、二十九两团按永新联席会议决议行事,断然停止去 湘南的行动,以避免不应有的损失,并历述不能贸然开赴湘南的理由。为此,
当晚宿营决定次日停止行动,召开连以上干部会就毛泽东来信进行讨论。
这次连以上干部会由杜修经主持。开会前几个领导人碰了头,当时宣读 了毛泽东的来信,多数人认为事已至此,只能朝前走,争取到湘南打几个胜
仗,万一不利再向井冈山靠拢也不难。据杜修经 1982 年 12 月回忆:那次会
“主要是我发言,没听到什么反对意见。”
7 月 24 日晨,兵临郴州。朱德在一部书稿中曾有一段详细叙述,他说:
“在郴州的范石生部队,我不想去袭击。有人批评我是讲‘个人交情’。实 际是他与红军的确有交情。当时上面是盲动,下面农民意识那么浓厚,也是
没有办法的我们给范石生部队一个袭击,在军事上说,这一次是胜利了。 白天他们约一团人正在出操,结果一打就垮了,赶进城去,在里面有很多的
① 江华 1990 年 11 月说:毛泽东在 1958 年南宁会议前夕曾告诉江华等,陈毅在去郴州前有请示报告。
西药、子弹、地图、衣服”
“一打就垮”是朱德这样的多经恶战的大将的看法,实际上城东的制高 点还是经过冲击、反击、再冲击才占领的。在攻击过程中,陈毅正在发着高
烧,还一直和朱德一起指挥作战,布置进城后掌握政策纪律的工作。
可是进了城,面对着范石生部队的大批物资、银元,在井冈山熬了两三 个月艰苦生活的红军官兵,有不少人就抑止不住了。这不是群众的东西,是
敌人的东西。杨得志当时还是二十八团的班长,他在军用仓库门口站岗,可 是“抢仓库”的官兵他挡不住。
郴州人民对红军是熟悉的,不少商店很快开门营业,不少官兵也就自由 散漫地上街吃喝、购物、理发、洗澡。
朱德特别喜爱军用地图,缴获大批地图,他很兴奋。陈毅却体温更高, 头昏腿软、舌燥唇焦。但是他们都关心着敌情,朱德、王尔琢等亲自去接敌
方向了解动态,还两次秘密接见了郴州城里的和范石生部队的共产党员,朱 德、杜修经查明:范石生部兵力远超过红军,而且正在调整部署,组织原驻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