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孟子

_14 孟子及其再传弟子(战国 )
握了我们内心相同的东西罢了。所以理义使我的心高兴,就像猪狗牛羊肉使我觉
得味美一样。“
                 
「读解」
                 
我们都有共同的人性。
物质享受如此,精神享受也如此。
说到底,还是“人之初,性本善”观点的发挥。
孟子这段话,成为二十世纪中叶理论界讨论“共同人性”。‘共同美“的主
要依据之一。这恐怕是孟子本人怎么也不会想到的罢。孟子本人则只知道刍拳悦
口,理义悦心,说得亲切生动,有滋有味,令人真想亲口尝一尝那理义到底是什
么滋味。
然而,美苦众生,凡夫俗子又有几人真能像圣人那样亲切体味到理义之乐如
口福之乐一样呢?
因为,理义之乐与口福之乐的确是有所不同的。“理义之悦我心”所涉及的,
实际上是道德判断的方面,是精神满足的问题;而“刍豢之悦我。”所涉及的,
实际上是感官知觉的方面,是物欲满足的问题。前者是抽象的精神的,后者是具
体的物质的,是两个不同领域的问题,不能混为一谈。这大概正是孟子所疏忽的
地方罢。
当然,说他有所疏忽,并不意味着他所说的一切都没有了道理。事实上,只
要不推到极端,不说得那么绝对,共同的人性也罢,共同的审美感觉也罢,都的
确是存在的。至于说共同的口味,共同的听觉,共同的对于美人的欣赏和喜爱,
那更是人之常倩,无可辩驳的了。关键是我们在承认这些共同性的同时,也要承
认个体的差异,承认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这样才相于把自助。没有退路的被动
位置上,把有道理的说法都变成没有道理的了。
                 
                 
                 
下一篇(操则存,舍则亡)
                 
操则存,舍则亡「原文」
                 
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
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蘗?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
彼濯濯(5 )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虽存乎人
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
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6 )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
昼(7 )之所为,有梏亡之矣(8 )。梏之反复,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
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
哉?故茍得其养,无物不长;茍失其养,无物不消。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
;出人无时,莫知其乡。‘(9 )惟心之谓与?“
                 
「注释」
                 
?牛山:齐国首都临淄郊外的山。?郊:此处作动词用,在……郊。大国:
即大都市,指临淄。?息:生长。?萌蘗(nie ):新枝嫩芽。(5 )濯濯(Zhuo)
:没有草木,光秃秃的样子。(6 )平旦:黎明,天刚亮时。(7 )旦昼:第一
天。(8 )有:同“又”。梏(gu):拘禁,束缚。梏亡指因受束缚而消亡。
(9 )乡:乡里,“居”的意思。
                 
「译文」
                 
孟子说:“牛山的树木曾经是很茂盛的,但是由于它在大都市的郊外,经常
遭到人们用斧子去砍伐,还有够保持茂盛吗?当然,山上的树木日日夜夜都在生
长,雨水露珠也在滋润着,并非没有清枝嫩芽长出来,但随即又有人赶着牛羊去
放牧,所以也就像这样光秃秃的了。人们看见它光秃秃的,便以为牛山从来也不
曾有过高大的树木,这难道是这山的本性吗?即使在一些人身上也是如此,难道
没仁义之心吗?他们的放任良。心失去,也像用斧头砍伐树木一样,天天砍伐,
还可以保持茂盛吗?他们日日夜夜的生息,在天刚亮时的清明之气,这些在他心
里所产生出未的好恶与一般人相近的也有那么一点点,可到了第二天,他们的所
作所为,又把它们窒息而消亡了。反复窒息的结果,便使他们夜晚的息养之气不
足以存在了,夜晚的息养之气不足以存在,也就和禽兽差不多了。人们见到这些
人的所作所为和禽兽差不多,还以为他们从来就没有过天生的资质。这难道是人
的本性如此吗?所以,假如得到滋养,没有什么东西不生长;假如失去滋养,没
有什么东西不消亡。孔子说过:”把握住就存在,放弃就失去;进出没有一定的
时候,也不知道它去向何方。‘这就是指人心而言的吧?“
                 
「读解」
                 
还是说性本善,只不过侧重于后天的滋养保持一方面罢了。
人性虽然本来善良,但如果不加以滋养,而是放任良心失去,那就会像用斧
头天天去砍伐树木一样,即便是再茂盛的森林也会被砍成光秃秃的。而一旦良心
失去,心灵失去把持,还会以为原本就不存在。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心灵的故乡在哪里呢?
现代人惶惑不安,不就正在到处寻找精神的家园、灵魂的故乡吗?
问圣人,圣人也只是回答“操则存,舍则亡”,至于它什么时候出入,故乡
在哪里,圣人也“莫知其乡。”
实际上,按照孟子翻来覆去的阐述,精神的家园或故乡根本就无它处可寻,
而就在我们自己的身上,就在我们自己的本性之中。
所以,关键是自我把持,自我滋养,加以发扬光大,而不要到身外去寻求。
一句话——“还是回家种自己的园地要紧!”伏尔泰笔下的老实人如是说。
                 
                 
                 
下一篇(一暴十寒与专心致志)
                 
一暴十寒与专心致志「原文」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
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
奔?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奔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奔
秋诲二人奔,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奔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
将至,思援弓缴(6 )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
非然也。”
                 
「注释」
                 
?或:同“惑”。?暴(pu):同“曝”,晒。?奔:围棋。(4 )数:技
术,技巧。?鸿鹄(hu):天鹅。(6 )缴(zhuo):系在箭上的绳,代指箭。
                 
「译文」
                 
孟子说:“大王的不明智,没有什么不可理解的。即使有一种天下最容易生
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生长的。我和大王相见的时候也太
少了。我一离开大王,那些‘冻’他的奸邪之人就去了,他即使有一点善良之心
的萌芽也被他们冻杀了,我有什么办法呢?比如下棋作为一种技艺,只是一种小
技艺;但如果不专心致志地学习,也是学不会的。奔秋是全国闻名的下棋能手,
叫奔秋同时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话;另一个虽然也在
听,但心里面却老是觉得有天鹅要飞来,一心想着如何张弓搭箭去射击它。这个
人虽然与专心致志的那个人一起学习,却比不上那个人。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那
个人吗?回答很明确:当然不是。”
                 
「读解」
                 
这里所说的王,赵歧注为齐王,指当时有人怪齐王不明智而孟子不曾辅佐,
孟子因此而作解释。
一暴十寒,或者如俗语所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努力少,荒废多,很
难奏效。因此,贵在坚持,责在有恒心。
世间万事莫不如此。即以生活小事而论,无论是练习写毛笔字,写日记还是
练习晨跑,坚持冬泳,真正能够持之以恒的有多少人呢?
至于孟子所举到的围棋,在他的那个时代也许的确只是雕虫小技,但在我们
今天,可已是了不得的盛事了。所谓“旷代棋王”,所谓“棋圣”,其桂冠已大
有与圣人比肩之势。当然,这是题外话了。
题内的话就很简单了。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这在今天,已是小
学生都能明白的道理。古令通则,放之四海而皆准。
不过,孟子这段话说得非常生动形象,理应入选小学语文教材。
                 
                 
                 
下一篇(鱼与熊掌,不可得兼)
                 
鱼与熊掌,不可得兼「原文」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
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
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茍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
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几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
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
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
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
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
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6 )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
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注释」
                 
?辟:同“避”。?豆:古代盛羹汤的器具。?呼尔:轻勇地呼喝。?蹴
(Cu)尔:以脚践踏。?得:通“德”,这里指以我为德,即感激的意思。?乡
:同“向”,向来,一向,从前。
                 
「译文」
                 
孟子说:“鱼是我喜欢吃的,熊掌也是我喜欢吃的;如果不能两样都吃,我
就舍弃鱼而吃熊掌。生命是我想拥有的,正义也是我想拥有的;如果不能两样都
拥有,我就舍弃生命而坚持正义。生命是我想拥有的,但是还有比生命更使我想
拥有的,所以我不愿意茍且偷生;死亡是我厌恶的,但是还有比死亡更使我厌恶
的,所以我不愿意因为厌恶死亡而逃避某些祸患。如果让人想拥有的没有超过生
命的,那么,只要是可以活命,什么事情于不出来呢?如果让人厌恶的没有超过
死亡的,那么,只要是可以逃避死亡的祸患,什么事情干不出来呢?但也有些人,
照此做就可以拥有生命,时照此做;照此做就可以逃避死亡的祸患,却不照此做。
由此可知,的确有比生命更使人想拥有的东西,也的确有比死亡更使人厌恶的东
西。这种心原本不只是贤人才有,而是人人都有,只不过贤人能够保持它罢了。
一篮子饭,一碗汤,吃了便可以活下去,不吃就要饿死。如果吆喝着给人吃,过
路的人虽然饿着肚子也不会接受;如果用脚踩踏后再给人吃,就是乞丐也不屑于
接受。可是现在,万钟的傣禄却有人不问合乎礼义与否就接受了。万钟的俸禄对
我有什么好处呢?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奉养以及我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我吗?
过去宁肯死亡都不接受的,现在却为了住宅的华丽而接受了;过去宁肯死亡都不
接受的,现在却为了妻妾的奉养而接受了;过去宁肯死亡都不接受的,现在却为
了我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我而接受了。这些不是可以停止的吗?这种做法叫做丧
失了本性。”
                 
「读解」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裴多菲)
“鱼与熊掌”的确是我们的生命历程中经常遇到的二难选择。
大而言之,想名又想利;想做官的权势又想不做官的潇洒自由。
小而言之,想读书又想打麻将;想工作又想休闲。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之所以难,难在舍不得,难在那不可得兼的东西都是“我所欲也”,甚至,
也是人人所欲的。不然的话,也就没有什么可难的了。
生于朗朗乾坤、太平盛世,似乎已没有生与义,生命与爱情与自由的不可得
兼了,这是幸事。不过,面对滚滚而来的经济洪流,义与利的二难选择却恒常悬
在我们的面前了——利,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什么而取
什么呢?
至于孟子所说“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则
是所谓“不吃嗟来之食”的问题。这有《礼记。檀弓下》的一个故事可以佐证:
齐国遭到饥荒,黔敖准备了食物在路边赈济饥民。一个人饥饿不堪地走过来了,
黔敖连忙左手端饭,右手端汤沖那人喊道:‘嗟!来食!“那人瞪着眼睛对黔敖
说:”我正因为不吃嗟来之食才饿成这个样子!“尽管黔敖再三向他道歉,那人
仍然坚决不吃,直到饿死。
其穷棒子精神如此!因为——“嗟来之食,吃下去肚子要痛的。”(毛泽东
《别了,司徒雷登》)
这算不算是“舍生而取义”呢?
                 
                 
                 
下一篇(学问之道,求其放心)
                 
学问之道,求其放心「原文」
                 
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1 )其心而不知
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
而已矣。”
                 
「注释」
                 
?放:放任,失去。
                 
「译文」
                 
孟子说:“仁是人的本心;义是人的大道。放弃了大道不走,失去了本心而
不知道寻求,真是悲哀啊!有的人,鸡狗丢失了倒晓得去找回来,本心失去了却
不晓得去寻求。学问之道没有别的什么,不过就是把那失去了的本心找回来罢了。”
                 
「读解」
                 
现代人寻找失去的灵魂。
这是二十世纪文学、艺术、哲学所津津乐道的时髦主题之一。
却原来,早在两千多年前,亚圣孟子就已呼声在前,要求我们寻找自己失去
的灵魂(本心)——仁爱之心、正义之道了。时过境迁,孟子的呼唤与我们今天
文学、艺术、哲学的现代追求还有没有相通之处?他的呼声还能不能响越百代,
发聋振聩于当代国人呢?
                 
                 
                 
下一篇(忧指忘心,舍本逐末)
                 
忧指忘心,舍本逐末「原文」
                 
孟子曰:“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则不
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
之谓不知类(2 )也。”
                 
「注释」
                 
?信:同“伸”。?不知类:不知轻重,舍本逐末。
                 
「译文」
                 
孟子说:“现在有人,他的无名指弯曲而不能伸直,虽然并不疼痛,也不妨
碍做事情,但只要有人能使它伸直,就是到秦国、楚国去,也不会嫌远,为的是
无名指不如别人。无名指不如别人,就知道厌恶;心不如别人,却不知道厌恶。
这叫做不知轻重,舍本逐末。”
                 
「读解」
                 
儒者的确是心灵美的呼唤者、卫道者。我们在孟子这里就可以看到,他一而
再,再而三地强调着这个主题。
忧指忘心,当然是不知轻重,舍本逐末。究其原因,则有如下两个方面:第
一,指不若人,一目了然,无所藏匿(戴手套终不是办法);心不若人,抽象无
形,可以伪装(虽然总有暴露的时候)。
第二,指不若人,标准清清楚楚,无可辨驳;心不若人,难以有所度量,甚
至可以自欺欺人。
所以,指不若人,羞愧难当,莫说秦楚之路,就是飞越太平洋也在所不辞,
只要能去其耻辱。心不若人,不以为耻,甚至反以为荣,又有何秦楚之路可去呢?
                 
                 
                 
下一篇(饮食之人,养小失大)
                 
饮食之人,养小失大「原文」
                 
孟子曰:“人之于身也,兼所爱。兼所爱,则兼所养也。无尺寸之肤不爱焉,
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所以考其善不善者,岂有他哉?于己取之而已矣。体有贵
贱,有小大。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今
有场师,舍其梧檟?,养其樲棘?,则为贱场师焉。养其一指而失其后背,而不
知也,则为狼疾?人也。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大也。饮食之人
无有失也,则口腹岂适?为尺寸之肤哉?”
                 
「注释」
                 
?檟:梧桐。檟(jia ):即楸树,也是一种木质很好的树。?樲(er)酸
枣。棘:荆棘。?狼疾:同“狼藉”,昏乱,糊涂。?适。通啻“(Chi ),仅
仅,只。
                 
「译文」
                 
孟子说:“人对于身体,哪一部分都爱护。都爱护,便都保养。没有一尺一
寸的肌肤不爱护,便没有一尺一寸的肌肤不保养。考察她护养得好不好,难道有
别的方法吗?不过是看他注重的是身体的哪一部分罢了。身体有重要的部分,有
次要的部分;有小的部分,也有大的部分。不要因为小的部分而损害大的部分,
不要因为次要部分而损害重要的部分。护养小的部分的是小人,护养大的部分的
是大人。如果有一位园艺师,舍弃梧桐楸树,却去培养酸枣荆棘,那就是一位很
糟糕的园艺师。如果有人为护养一根指头而失去整个肩背,自己还不明白,那便
是个糊涂透顶的人。那种只晓得吃吃喝喝的人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鄙视,就因为他
护养了小的部分而失去了大的部分。如果说他没有失去什么的话,那么,一个人
的吃喝难道就只是为了护养那一尺一寸的肌肤吗?”
                 
「读解」
                 
那失去了的“大的部分”到底是什么呢?孟子在这里没有明说。不过,从他
在其它地方所说的来看,我们知道,那就是“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滕
文公上》)的“教”,也就是孔子所谓“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论语。阳货
》)的“用心”。也就是说,这里所说的“饮食之人”就是“近于禽兽”的人了。
赵歧注《孟子》说:“只晓得吃喝的人之所以受到人们鄙视;是因为他保养
口腹而失去道德。如果他不失道德,保养口腹也没有什么不好。所以,一个人吃
喝不仅仅是为了长一身细皮肥肉,也是为了培养仁义道德啊!”
对我们今天的人来说,对于“细皮”的护养已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不仅自
己全心护养,而且还求助于美容师和不断“新登场”的千奇百怪的美容护肤霜。
对“细皮”的追求已如此,而肥肉却是谁也不愿意长的了。可是,既不愿意
长肥肉,又舍不得口腹之乐,于是便有减肥精减肥茶减肥霜减肥操大行其道了。
这才真正是“难矣哉!”
与其减肥,不如“养大”,不如有所“用心”。
                 
                 
                 
下一篇(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
                 
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原文」
                 
公都子问曰:“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
孟子曰:“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
曰:“钧是人也,或从其大体,或从其小体,何也?”
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
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拉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
此为大人而已矣。”
                 
「注释」
                 
?钧:同“均”。?我:泛指人类。
                 
「译文」
                 
公都子问道:“同样是人,有的成为君子,有的成为小人,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注重身体重要部分的成为君子,注重身体次要部分的成为小人。”
公都子说:“同样是人,有的人注重身体重要部分,有的人注重身体次要部
分,这又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眼睛耳朵这类器官不会思考,所以被外物所蒙蔽,一与外物相接
触,便容易被引入迷途。心这个器官则有思考的能力,一思考就会有所得,不思
考就得不到。这是上天特意赋予我们人类的。所以,首先把心这个身体的重要部
分树立起来,其它次要部分就不会被引入迷途。这样便可以成为君子了。”
                 
「读解」
                 
这一章正好可以作为上一章的补充。上一章是从否定的方面达了“养小失大”
的害处,这一章则从正面来说怎样树立“大”的问题。而且,所谓“大”“小”
也很清楚了:“心”是体之大者,也是体之贵者;其它器官如眼睛、耳朵等都只
是体之小者,体之贱者。所以要树立心的统帅作用,只要心的统帅作用树立起来,
其它感官也就不会被外物所蒙蔽而误入歧途了。
单就本章内容来看,其中最突出的仍然是对心的重视,所谓“心之官则思”
成为了后世的名言,“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更是强调了思考对人的重要性。
联系到本篇所记载孟子对于人与动物区别的一系列论述来看,这里所说的“此天
之所与我者”实际上正是用“心之官则思”这一人类所独有的特点来划分人与动
物协限,弘扬心灵的思考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
本章另一点值得重视的是心与耳目等感官的关系问题。耳目等感官由于不会
思考,所以容易为外物所蒙蔽,心由于会思考,所以不容易为外物所蒙蔽。(当
然,“思则得之”,思考了就会这样;“不思则不得”,如果你不思考,心也只
是一种摆设,不起作用。)所以,只要“先立乎其大者”,把心树立起来了,
“则其小者不能夺也”,其它次要的部分,比如耳目等感官就不会被外物所夺,
所蒙蔽了。我们看到,这实际上已接触到所谓感觉与理解、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的问题,我们在前面曾经说过,孟子的整个学说,具有非常浓厚了心理学色彩。
所以,他虽然不可能提出感觉与理解、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这些现代性的概念,
但他对它们的实质有所把握则是完全有可能的。
至于他把“心”作为思考的器官,而没有发现“大脑”这个新大陆,则是传
统性的认识局限,不是他个人所能超载的了。事实上,作为传统性的习惯,我们
今天在语言运用中也仍然把“心”作为思想器官的代名词,又何况在两千多年前
的孟子时代呢?
                 
                 
                 
下一篇(“天爵”与“人爵”)
                 
“天爵”与“人爵”
「原文」
                 
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
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 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
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
                 
「注释」
                 
?要(yao ):即“邀”,求取,追求。
                 
「译文」
                 
孟子说:“有天赐的爵位,有人授的爵位。仁义忠信,不厌倦地乐于行善,
这是天赐的爵位;公卿大夫,这是人授的爵位。古代的。人修养天赐的爵位,水
到渠成地获得人授的爵位。现在的人修养天赐的爵位,其目的就在于得到人授的
爵位;一旦得到人授的爵位,便抛弃了天赐的爵位。这可真是糊涂得很啊!最终
连人授的爵位也必定会失去。”
                 
「读解」
                 
所谓“天赐”只是一种比拟性的说法,天爵实际上是精神的爵位,内在的爵
位,无需谁来委任封赏,也无法世袭继承。人爵则是偏于物质的、外在的爵位,
必须靠人委任或封赏或世袭。
说穿了,天爵是精神贵族,人爵是社会贵族。
时代发展到民主的今天,社会贵族(至少在名份上)已日趋消亡,而精神贵
族(按照我们这里的特定含义,而不是通常的意义)却长存。
回过头来说,孔、孟又何尝不是他们时代的精神贵族呢?
“忠信仁义,乐善不倦。”
这样的精神贵族,即使是在我们这个平民化的时代,是不是也多多益善呢?
                 
                 
                 
下一篇(自尊自贵,才是真贵)
                 
自尊自贵,才是真贵「原文」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