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伯克
经济学基础知识
1下列定义中包含了不少经济学术语。要进入这个学科,你必须弄懂它们。如果你对个别术语或专业词组还不太熟悉的话,不妨参阅书后面所附的专业术语表。该表列出了本书所用的绝大多数术语。本书用黑体字印刷的术语在该表中都有简明定义。
2后此(posthoc)是“后此,所以因此”(posthoc,ergopropterhoc)的缩写。它是从拉丁文翻译而来的,整个短语的意思是:“在此之后,因而必然由此造成。”
总结提要
表1-1稀缺资源的约束意味着需要在大炮与黄油之间进行权衡
稀缺的投入和技术限制了大炮与黄油的生产。当我们从A移到B……最后移到F时,我们就将劳动、机器和土地由大炮行业转到黄油行业,从而增加了黄油的生产。
图1-1生产可能性的图形表述
本图描绘了表1-1中所示的各种选择的产量。
经济学 第一遍 基本概念 第1章 第1章 经济学基础知识(12)
图1-2一条平滑的曲线把代表生产可能性数值的各点连接起来
这一边界表示可供选择的清单,沿着这条边界,社会可以选择用大炮去替代黄油。它假设技术状况和投入数量是既定的。边界之外的点(如I点)是不可行的,或者是达不到的。而边界内的任何一点(如U点)表明经济尚未达到有效率的生产,如商业周期中失业率较高时的情形。
图1-3经济增长使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移动
(a)尚未发展的国家很贫穷。它必须将几乎所有的资源都用于生产食品,而只能享用很少的奢侈品。(b)投入品的增加和技术变革使PPF向外移动。随着经济的增长,一国从A移动到B,与增加的奢侈品消费相比,食品消费增加较少。如果愿意的话,它也可以同时增加两种物品的消费。
图1-4经济学必须在公共品和私人品之间选择
(a)贫穷的未开发的社会,产出仅能糊口,很少有剩余来提供高速公路或公众保健等公共品。(b)现代化的繁荣的经济,将较高收入中的更多部分用于公共品和政府服务(道路、环保和教育)。
图1-5为增加对未来消费的投资,需要牺牲当前的消费
一个国家可以选择生产当前消费品(比萨饼和音乐会),或生产投资品(如比萨烤箱和音乐大厅)。(a)三个国家初始条件相同。它们具有相同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如左图所示,但它们的投资比率不同。国家1没有对未来投资,位于A1(不打算生产新机器)。国家2适度地抑制当前的消费,并对未来进行投资,位于A2。国家3则牺牲了大量的当前消费,对未来进行了大力投资。(b)若干年后,投资多的国家经济处于领先地位。因此,节俭的国家3将其生产可能性边界远远地向外推移,而国家1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却根本没有移动。这说明对未来投资较多的国家将拥有更多的投资品和更多的消费品。
总结提要
A.导言
1.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社会如何进行选择,以利用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的生产资源来生产各种商品和服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群中间进行分配的学科。我们学习经济学不仅旨在理解我们生活于其间的现实世界,而且旨在理解那些改革者们不断倡导的拥有许多种可能性的世界。
2.由于人们需要的数量远远高于社会所能提供的数量,因此物品总是稀缺的。经济品是稀缺品,而不是免费品,社会必须在运用其可利用资源所生产出来的有限的物品之间做出选择。
3.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企业和居民户等单个实体的行为。宏观经济学研究作为一个整体的经济的运行。学习经济学一定要警惕合成谬误和后此谬误,并切记保持其他条件不变。
B.经济组织的三个经济问题
4.每个社会都必须解决三个基本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在一切可能的物品与劳务中,应该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在生产这些物品时应该如何使用资源?为谁生产这些物品(即如何在不同的个人或阶层之间分配收入和消费品)?
5.不同的社会以不同方式解决这些问题。今天,经济组织最重要的形式是指令经济和市场经济。指令经济由中央政府直接进行集中控制;市场经济则由价格和利润等非正式体制指导,其大多数决策都由个人或私有企业做出。所有的社会都是指令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不同比例的组合,因此也可以说所有的社会都是混合经济。
C.社会的技术可能性
6.在资源和技术既定的条件下,两种物品,如大炮和黄油之间的生产选择可以用生产可能性边界(PPF)来概括。生产可能性边界表明,一种物品(如大炮)的生产如何替代另一种物品(如黄油)的生产。在一个稀缺的世界里,选择一样东西意味着需要放弃其他的东西。其机会成本就是所放弃的物品或劳务的价值。
7.当一种物品的产量只有靠减少另一种物品的产量才能增加时,生产就是有效率的。生产可能性边界说明了这一点。当一个经济体处于其生产可能性边界上时,它仅仅能够通过减少一种物品的产量来增加另一种物品的产量。
8.生产可能性边界说明了许多基本的经济过程:经济增长如何将边界向外推移;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个国家如何选择相对较少的食品和其他必需品;一个国家如何在私人品和公共品之间进行选择;社会如何在消费品与增加未来消费的资本品之间进行选择。
9.社会有时处于其生产可能性边界之内。当失业率较高,或者由于革命、政府低效率管制等因素阻碍了经济活动时,该经济就是低效率的,是在其生产可能性边界之内运行。
经济学 第一遍 基本概念 第1章 第1章附录 如何看图(1)
概念复习
基本概念
稀缺和效率
免费品和经济品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
规范经济学和实证经济学
合成谬误,后此谬误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
热切的心情,冷静的头脑
经济组织的关键问题
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
可供选择的经济制度:
指令经济与市场经济
自由放任
混合经济
在生产可能性之间进行选择
投入和产出
生产可能性边界(PPF)
有效率与无效率的生产
机会成本
补充读物和互联网站
补充读物
RobertHeilbroner,TheWorldlyPhilosophers,7thed.,(TouchstoneBooks,1999),providesalivelybiographyofthegreateconomistsalongwiththeirideasandimpact.TheauthoritativeworkonthehistoryofeconomicanalysisisJosephSchumpeter,HistoryofEconomicAnalysis(McGraw ̄Hill,NewYork,1954).
互联网站
OneofthegreatestbooksofalleconomicsisAdamSmith,TheWealthofNations(manypublishers,1776).Everyeconomicsstudentshouldreadafewpagestogetthefl*orofhiswriting.TheWealthofNationscanbefoundatwww.
LogontooneoftheInternetreferencesitesforeconomicssuchasResourcesforEconomistsontheInternet().Browsethroughsomeofthesectionstofamiliarizeyourselfwiththesite.Youmightwanttolookupyourcollegeoruniversity,lookatrecentnewsinanewspaperormagazine,orchecksomeeconomicdata.
TwositesforexcellentanalysesofpublicpolicyissuesineconomicsarethoseoftheBrookingsInstitution()andoftheAmericanEnterpriseInstitute().Eachofthesepublishesbooksandhaspolicybriefsonline.
问题讨论
一图胜千言。
——中国俗语
你必须具备足够的图形知识才能掌握经济学。图形之于经济学家,犹如锤子之于木工一样必不可少。因此,如果你不熟悉用图,那就应该下功夫学习如何读图。花这种时间是非常值得的。
什么是图?图说明的是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数据或变量如何相互联系。图在经济学中非常有用,一个原因是它能使我们非常直观地分析概念,并讨论它的变动趋势。
在本书中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图。一些图说明变量如何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例如本书的第一张图);另一些图说明不同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下面的例子)。本书中每一张图都将有助于你理解重要的经济规律或发展趋势。
生产可能性边界
你在本书中所遇到的第一个图就是生产可能性边界。正如我们在本章正文中所讲,在一个经济体资源给定并假设所有资源都已经得到充分利用的条件下,生产可能性边界,即PPF,代表的是该经济体能够生产出来的一对物品或劳务的最大数量。
让我们看看一个如何在食品和机器之间进行选择的重要例子。表1A-1列出了PPF的基本数据,这与表1-1的例子很相似。回忆一下,每一个可能的点都给出了食品和机器的可能产量。随着食品产量的增加,机器的产量会下降。因此,如果该经济体生产10单位的食品,那么,它最多能生产出140单位的机器。但是,当食品产量为20单位时,它只能产出120单位机器。
经济学 第一遍 基本概念 第1章 第1章附录 如何看图(2)
生产可能性的图和表
表1A-1所示的数据也可以用图表示。为了构造该图,我们用平面上的各点来表示表1A-1中的每一对数据。图1A-1用图显示表1A-1所示的食品和机器产量之间的关系。每一对数据都用图中的一个点表示。将表1A-1的A行描绘在图1A-1中,即为A点,同样的方法得到了B点、C点等。
在图1A-1中,左边的垂直线和底部的水平线对应于两个变量:机器和食品。变量(variable)是我们所关心的一种量,我们能够给出它的定义,并进行衡量。在不同的时间或空间,变量可以取不同数值。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变量有价格、产量、工作时间、土地亩数、美元收入等。
图上的水平线指横轴,有时称X轴。在图1A-1中,横轴衡量的是食品的产量。左边的垂直线是纵轴,或叫Y轴。在图1A-1中,它衡量的是机器的产量。纵轴上的A点表示150单位的机器。两轴相交的左下角被称为原点。在图1A-1中,它代表食品和机器的产量均为0。
一条平滑的曲线
在大多数经济关系中,变量可以发生小量变化,也可以像图1A-1所示的那样大幅度增加。因此,我们通常把经济关系描绘成一条连续的曲线。图1A-2把PPF描绘成一条平滑曲线,其中从A到F各点都连接起来了。
通过比较表1A-1和图1A-2,我们可以看出为什么经济学中经常使用图。平滑的PPF曲线反映了该经济体的各种选择。这是用来说明可以以何种数量生产何种物品的形象化的工具。你一眼便可看出机器和食品产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斜率和线段
在图1A-2中,我们看到了一条代表食品和机器最大产量之间关系的曲线。描述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方式是确定曲线的斜率。
曲线的斜率(slope)表示当一个变量发生变化时另一变量所发生的变化。更准确地说,斜率就是横轴上变量X的每单位变化所引起的纵轴上变量Y的变化。例如,在图1A-2中,假设食品产量从25单位增加到26单位。图1A-2中曲线的斜率告诉我们机器产量所发生的精确变化。斜率是对X的变化和Y的变化之间的关系的数字度量。
我们可以运用图1A-3来说明如何衡量一条直线的斜率,譬如说直线在B点和D点之间的斜率。我们把从B到D的运动分解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B到C的水平运动,表示X的数值增加1个单位(Y的值不变)。第二阶段相应地做垂直上移或下移,如图1A-3中的s所示。(为方便起见,我们做了1个单位的水平移动。对于任何单位的移动,这一方法都可行。)经过两个阶段的移动,我们就将直线上的一点挪动到了另一点。
由于BC运动是X增加1个单位,因此CD的长度(如图1A-3中的s所示)表示对应于每单位X的变化Y的变化率。图中,这种变化率,叫做直线ABDE的斜率。
通常,斜率被定义为“高度比长度”。高度是指垂直距离,在图1A-3中,高度就是从C到D的距离。长度是指水平距离,在图1A-3中,它就是BC。在这一例子中,高度比长度就是CD比BC。因此,BD的斜率为CD/BC。
以下各项是探讨斜率时应注意的要点:
1.斜率可以用一个数字来表示。它衡量X每变化一单位时Y的变化,或“高度比长度”。
2.如果线段为直线,那么,它的斜率肯定是一个常数。
3.线段的斜率还能说明X和Y之间所具有正向的或反向的关系。当变量沿相同方向变化时(也就是说,它们同时增加或同时减少),就称为正向关系;当两个变量沿相反方向变化时(也就是说,一个变量减少时另一个变量增加),就形成反向关系。
经济学 第一遍 基本概念 第1章 第1章附录 如何看图(3)
因此,斜率为负表明X与Y之间具有反向关系,如图1A-3中的(a)所示。为什么?因为X的增加会引起Y的减少。
有时,人们把斜率和坡度混淆在一起。这一结论通常不错,但却并不总是正确。坡度取决于图形的尺度。在图1A-4中,图(a)和(b)描绘了完全相同的关系。但在(b)中,水平尺度比在(a)中放大了。如果你细心计算,则你会发现它们的斜率仍是完全相同的(都等于1/2)。
曲线的斜率
曲线或非线性线段是指斜率发生变化的线段。有时,我们想知道在某一点的斜率,如图1A-5中B点的斜率。我们看到,在B点斜率是正的,但是如何准确地计算,却并非一目了然。
为了找到平滑曲线在某一点的斜率,我们计算与曲线在该点刚好相接触而非相交的一条直线的斜率。这条直线被称为该曲线在该点的切线。换句话说,曲线在某一点的斜率是由与曲线在该点相切的直线的斜率所给定的。一旦画出了这条切线,我们就能用前面已经讨论过的直线的斜率的度量方法来度量这条切线的斜率。
在图1A-5中,为了计算在B点的斜率,我们简单地画出一条直线FBJ,使之在B点与曲线相切。然后,我们计算切线的斜率,它等于NJ/MN。同理,切线GH给出的是曲线在D点的斜率。
图1A-6所给出的是非线性线段斜率的另一个例子。该图显示的是典型的微观经济学曲线,曲线呈弧形,且在C点达到最大值。使用我们的切线斜率法,我们可以看出,在曲线的上升区域,其斜率为正;在下降区域,其斜率为负;在曲线的顶点或最大值点,其斜率正好为零。斜率为零说明,X变量在最大值附近的微小变动对Y变量的数值没有影响。1
曲线的移动和沿着曲线的移动
在经济学中,区分曲线的移动和沿着曲线的移动很重要。在图1A-7中,我们可以检验这一区分。里面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是图1A-2中PPF的拷贝。在D点,社会选择生产30单位的食品和90单位的机器。如果在PPF给定的条件下,社会决定消费更多的食品,那么,它能够沿着PPF移动到E点。这种沿着曲线的移动,表示选择更多的食品和更少的机器。
假设,里面的PPF所代表的是社会在1990年的生产可能性,不过现在已经是2000年。如果重返该国,我们就会发现:PPF从里面的1990年曲线已经移动到外面的2000年曲线(这种变化是由于技术进步,或由于可利用的劳动或资本的增加)。在2000年,社会可能选择*,生产出比D或E更多的食品和更多的机器。
这个例子的要点在于,在第一种情况下(从D到E的移动),我们看到的是沿着曲线的移动,而在第二种情况下(从D到G的移动),我们看到的却是曲线本身的移动。
某些特殊的图
生产可能性曲线是经济学中最重要的图之一,表明了两个经济变量(如食品和机器,或大炮和黄油)之间的关系。在以后各章节中,你还会遇到其他形式的图。
时间序列图这些图表示某一特定变量如何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动。例如,观察本书的第一张图。该图表明的是自美国革命以来的某重要宏观经济变量的时间序列图,即联邦政府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这一比率就是债务—GDP比率。时间序列图把时间标在横轴上,把有关的变量(本例中是债务—GDP比率)标在纵轴上。该图表明,在每一大的战争时期,债务与GDP的比率都有大幅度的上升。
经济学 第一遍 基本概念 第1章 第1章附录 如何看图(4)
散点图有时要描绘出若干单个的点,就像图1A-1中的点一样;更经常的是描绘出变量在不同年份的组合。宏观经济学中,散点图的一个重要例子是图1A-8所示的消费函数。这一散点图把国民可支配收入总额标在横轴上,把消费总额(家庭花费在物品,如食品、衣着和住房上的支出)标在纵轴上。请注意:消费与收入紧密相关。这可以为了解国民收入和产量的变动提供一条重要的线索。
多曲线图在同一图中作出两条曲线,从而得到一个“多曲线图”,这通常是非常有用的。最重要的例子是第3章中出现的供给和需求图。这些图可以同时说明两种不同的关系,比如消费者的购买量如何对价格做出反应(需求)和企业的产量如何对价格做出反应(供给)。通过把两种关系描绘在一起,我们就能够决定市场上的价格和产量。
至此,我们将结束对图形问题的简要的探讨。一旦你掌握了这些基本原则,本书以及其他领域中的图就会变得既有趣味又富有启发。
图1A-1食品—机器产量的6种可能的组合
这里用图形表示表1A-1中的数据,数据完全相同,但视觉形象更加生动。
表1A-1食品和机器的产量组合
表中列出了运用一国既定资源所能生产出来的6种潜在的产量组合。该国可从这6种可能的组合中任选一种。
图1A-2生产可能性曲线
平滑的曲线把所列各点连接起来,形成了一条生产可能性边界。
图1A-3计算直线的斜率
用“高度比长度”,很容易算出直线的斜率。因此在(a)和(b)中,斜率的数值为高度/长度=CD/BC=s/1=s。请注意,在(a)中,CD是负数,表示斜率为负,或者说表示X和Y之间存在反向关系。
图1A-4坡度不等于斜率
请注意:即使(a)看起来比(b)更陡峭,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却是相同的。两者的斜率都是1/2,只是(b)的X轴被拉长了。
图1A-5体现曲线斜率的切线
画出一条切线,我们就能计算出曲线在该点的斜率。直线FBMJ是平滑的ABDE曲线在B点的切线。B点的斜率可由切线的斜率表示,即NJ/MN。
图1A-6非线性曲线的不同斜率
经济学中许多曲线都是开始上升,达到最大值之后又出现下降。在从A到C的上升区域,斜率为正(如B点)。在从C到E的下降区域,斜率为负(如D点)。在曲线的最大值点C,斜率为零。(相反,U形曲线的斜率如何?在其最小值点,斜率是多少?)
1对于喜欢代数的同学,建议按如下方式记忆线段的斜率:一条直线(或线性关系)表示为Y=a+bX。这条直线的斜率为b,它衡量了X每变动一单位时Y的变动率。
曲线或非线性关系涉及到常数和X以外的其他项。非线性关系的一个例子是二次方程Y=(X-2)2。你很容易就可以证明,当X<2时,这一方程的斜率为负;当X>2时,斜率为正。而当X=2时,斜率是多少?
对学过微积分的同学,斜率为零意味着平滑曲线在该点的导数为零。例如,请画出函数Y=(X-2)2的曲线,计算并标出其零斜率点。
第一编基本概念
图1A-7曲线的移动与沿着曲线的移动
在运用图形的过程中,有必要区分沿着曲线的移动(如从高投资的D点到低投资的E点)与曲线的移动(如从若干年前的D点到现今的*)。
4
图1A-8消费函数的散点图可以表明重要的宏观经济规律
消费支出的观察点落在表示平均消费水平CC线的附近,比如,2003年的点非常接近于CC线,以至于可以在2003年结束之前相当准确地从该直线上预测到这一点。这个散点图使我们看到了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多么的紧密。
经济学 第一遍 基本概念 第1章 第1章附录 如何看图(5)
5
1.图是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工具。它直观地提供并表达了数据或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2.理解图的关键点在于:两轴(横轴和纵轴)分别代表什么?每个轴上的单位是多少?图中所示的曲线描述的是何种关系?
3.曲线上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取决于斜率。斜率被定义为“高度比长度”,即X每增加一单位时Y的变动量。如果曲线向上(或斜率为正值)倾斜,那么,两个变量具有正相关关系,可以同时向上或向下变动。而如果曲线向下(或斜率为负值)倾斜,那么,两个变量具有负相关关系。
4.我们有时还会看到一些特殊形状的图:时间序列图,表示某一特定变量如何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散点图,表示对一对变量的观察结果;多曲线图,在一幅图中表示两组或更多组变量的关系。
概念复习
问题讨论
图的要素
横轴,或X轴
纵轴,或Y轴
作为“高度比长度”的斜率
斜率(负、正、零)
体现曲线斜率的切线
几种图形
时间序列图
散点图
多曲线图
1.考虑以下问题:8小时睡眠后,你一天还有16小时可以在闲暇和学习之间进行分配。设闲暇为变量X,学习时间为变量Y。在一张空白图画纸上作出X和Y所有组合之间的直线关系。注意标出X轴、Y轴和原点。
2.在问题1中,表示学习和闲暇时间之间关系的线段的斜率为多少?该线段是笔直的吗?
3.我们假定,你每天不多不少恰好需要6小时的闲暇时间。在图上标出与6小时闲暇相对应的点。现在,考虑点沿着曲线移动:假设你决定每天只需要4小时闲暇,请标出新的点。
4.接下来考虑曲线的移动:你发现自己需要较少的睡眠时间,这样,你每天就有18小时用于闲暇和学习。画出新的(移动后的)曲线。
5.记录你自己一周的闲暇和学习时间。画出每天闲暇和学习时间的时间序列图。然后画出闲暇时间和学习时间的散点图。你是否看出这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
6.登录“经济分析局”网站(),点击“国内生产总值”。在下一页,点击“InteractiveNIPAdata”。再点击“FrequentlyRequestedNIPATables”。选定“Table(RealGrossDomesticProduct)”,也即国民经济的总产量,一般都是季度数据。
a.用最近6个季度的数据建立一条国内生产总值的时间序列图。看看国内生产总值曲线趋于上升还是趋于下降?(在宏观经济学中,如果该曲线的斜率一直趋于下降,则我们说出现了衰退。)
b.以“进口”为纵轴,“国内生产总值”为横轴,建立一个散点图。说明各点数据之间的关系。(在宏观经济学中,这将是一般进口倾向。)
7.学过微积分的同学请注意:平滑的直线或曲线的斜率实际上就是其导数。下列两个方程描述的是两条互为反函数的需求曲线(其中价格是产量的函数)。对这两条曲线,假定方程成立的前提条件是P≥0,X≥0。
a.P=100-5X
b.P=100-20X+1X2
针对每一需求曲线,当X=0和X=1时,请分别给出需求曲线的斜率。对于线形需求曲线如a,在什么条件下,曲线的斜率将会趋于下降?曲线b是向上凸起(像房子)还是向下凹进(像杯子)?
经济学 第一遍 基本概念 第2章 第2章 现代经济中的市场与政府(1)
混合经济
本书主要讨论现代的工业化国家的市场经济。不妨先让我们回到市场经济还未形成以前的中世纪,那时欧洲和亚洲的多数经济活动是由贵族阶层和城镇行会所把持的。然而到了大约两个世纪以前,贵族政府对价格和生产方法的控制力便开始减弱。封建的枷锁逐渐地让位于我们现在所称的“市场机制”或“竞争资本主义制度”。
对于欧洲和北美的大多数国家来说,19世纪是一个自由放任的时代。这种被译成“别管我们”的学说认为,政府应当尽可能少地干预经济,尽可能多地将经济决策留给市场供求机制去完成。19世纪中叶许多政府就都曾经是这样地笃信着这一经济信条。
然而,19世纪末,由于未加管束的资本主义的过度发展——包括*、危险品和贫困,美国及西欧工业国家纷纷放弃了完全自由放任的思想。政府逐步被赋予越来越多的经济职能:反垄断,征所得税,向老人、失业者、贫困人群提供社会保障,等等。
这种新的制度被称为福利国家,即由市场调节日常经济生活中的具体活动,而由政府维持社会秩序,管理退休金和医疗保险,以及为贫困家庭提供救济等。
1980年前后,潮流再次逆转。保守主义在许多国家抬头,各国政府开始减税并放松经济管制。许多国有企业被“私有化”,所得税率被降低,很多慷慨的福利项目被削减,因此政府开始有能力控制公共支出的快速增长。
最富戏剧性的一点是,俄罗斯和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开始向市场经济转轨。推崇中央计划和政府指令的经济模式长达数十年之后,1990年前后,这些国家终于艰难地开始转向分权化的市场经济。而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在20世纪的最后30年里,允许私人企业和外国公司在其境内经营,逐步走向了经济繁荣。先前贫困的新加坡和智利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都实现了经济的飞速发展。这些国家和地区信奉市场资本主义制度,致力于减少政府在国民经济中的干预。
简要地回顾了政府与市场的功能的分界线的历史变动之后,我们很容易提出许多进一步的问题。市场经济究竟是什么,其影响力何以如此之大?“资本主义制度”中的“资本”一词指的是什么?政府需要对市场进行什么样的调控?以下我们将首先讨论市场机制背后的经济原理,接着考查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A.市场是什么
在美国这样的国家,大多数经济决策都经由市场机制,我们不妨从这里开始分析。是谁在回答三大基本经济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当你听到在美国并没有某一个人、机构或政府在对三大问题进行负责时,你一定会感到很吃惊。事实上,数以百万计的企业和消费者每天都在自发地进行着各种交易,每个人都试图不断地改善他们的经济状况;这些活动都通过价格和其他的市场机制而得到了协调。
为了进一步讨论,我们可以看一下纽约市。如果没有物品不断地流入和流出这个城市,纽约人只要不出一个星期便会濒临饥荒的边缘。为了纽约人的生存,周边世界必须提供许多物品和劳务。从邻近的市县,到美国的50个州,再到世界上若干个遥远的角落,物品都在日日夜夜、源源不断地流进纽约这个城市。
为什么纽约1000万市民能够如此长期地高枕无忧,而不必担心他们所依赖的复杂而精良的市场经济机器会突然停转?答案是令人吃惊的:这些经济活动完全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得到协调和保障,并不需要也没有任何人为之进行统一的指导或强制它如何运行。
经济学 第一遍 基本概念 第2章 第2章 现代经济中的市场与政府(2)
身在美国的人们会注意到政府会做很多事情来调控经济活动:它征收过桥费,维护街区治安,管制药品,征集税收,把军队派往世界各地,等等。但是我们恐怕很少去思考,如果没有政府的介入,我们日常的经济生活将如何运行?成千上万的商品每天由数以百万计的人们生产,他们纯粹出于自愿,并没有任何集中的指挥系统和强制计划。
不是混乱而是经济秩序
市场看上去只是一群杂乱无章的卖者和买者;但却总是有适量的食品被生产出来,被运送到合适的地点,并最终以美味可口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这似乎应该说是一个奇迹。然而,若仔细观察一下纽约或其他的经济体,我们就可以令人信服地证明:市场体系既不是混乱也不是奇迹。它是一个自身具有内在逻辑的体系。这个逻辑体系在发挥着作用。
市场经济是一部复杂而精良的机器,它通过价格和市场体系来协调个人和企业的各种经济活动。它也是一部传递信息的机器,能将数十亿各不相同的个人的知识和活动汇集在一起。在没有集中的智慧或计算的情况下,它能解决涉及到亿万个未知变量或相关关系的生产和分配的问题,对此连当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也都望尘莫及。并没有人去刻意地加以管理,但市场却一直相当成功地运行着。在市场经济中,没有一个单独的个人或组织专门负责生产、消费、分配和定价等问题。
市场如何决定价格、工资和产出?最初,市场是买者与卖者面对面地进行交易的实实在在的场所。农民将他们的产品拿到集市上或城镇里出售,在那里,满目都是黄油、乳酪、活鱼、蔬菜等大家十分熟悉的东西。今天的美国仍然存有许多的交易者人头攒动的重要的市场。例如,小麦和玉米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交易,石油和白金在纽约商品交易所交易,而宝石则在纽约市的“钻石街区”进行交易。
更通俗地讲,市场应被理解成一种买者和卖者决定价格并交换物品或劳务的机制。几乎每一样东西都存在相应的市场。你可以在纽约的拍卖厅里买到大师们的艺术品,你可以在芝加哥交易所里买到污染许可证,你还可以在许多大城市中购得各种各样的非法药品。市场可以是集中的,如股票市场;也可以是分散的,如劳动市场。市场甚至可以是电子化的,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将日益流行。
市场(market)是买者和卖者相互作用并共同决定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以及交易数量的机制。
在市场体系中,每一样东西都有价格(price),即物品的货币价值(货币的职能将在本章的B部分讨论)。价格代表了消费者与厂商愿意交换各自商品的条件。如果我同意以8050美元的价格购买一辆经销商的“二手”福特轿车,这就表明该汽车对于我的价值高于8050美元。另一方面,这一价格也必须高于交易商眼中该汽车的价值。二手汽车市场就这样决定二手福特车价格,并经由自愿交易将汽车分配给那些估价较高的买者。
除此之外,对于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说,价格还是一种信号。如果消费者需要更多数量的某种物品,该物品的价格就会上升,从而向生产者传递出供给不足的信号。当一场可怕的疾病减少了牛肉的产量时,牛肉的供给就会减少,从而汉堡包的价格也将会提高。更高的价格鼓励农民生产更多的牛肉,同时也促使消费者用其他产品替代对汉堡包和牛肉的消费。
经济学 第一遍 基本概念 第2章 第2章 现代经济中的市场与政府(3)
这个适用于消费市场的道理,同样也适用于生产要素市场,如土地市场和劳动市场等。如果市场需要更多的计算机编程人员,计算机编程人员的价格(小时工资)就会趋于上升。这种相对工资的变化就会鼓励劳工流向那些蓬勃成长的行业。
在市场中,是价格在协调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决策。较高的价格趋于抑制消费者购买,同时会刺激生产;而较低的价格则鼓励消费,同时抑制生产。价格在市场机制中起着平衡的作用。
市场均衡在每一时点,市场上都有一些人正在购买,而另一些人正在出售;一些企业正在投资于新产品,而政府正在制定管制传统产品的法规;一些外国企业正在美国开设工厂,而美国的企业也正在将它们的产品销往海外。在所有这些喧嚣混杂的经济活动之中,市场正在不断地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当市场平衡了所有影响经济的力量时,市场就达到了供给和需求的市场均衡(marketequilibriumofsupplyanddemand)。
市场均衡代表了所有不同的买者和卖者之间的一种平衡。消费者和企业愿意购买或出售的数量取决于价格。市场找到了正好平衡买者和卖者的愿望的均衡价格。过高的价格意味着产量太多从而产品过剩,而太低的价格则会引起排队和导致短缺。在某一价格水平上,买者所愿意购买的数量正好等于卖者所愿意出售的数量,这一价格就达成了供给和需求的均衡。
市场如何解决三大经济问题
以上我们讨论的是在单个市场上价格如何帮助平衡消费和生产(或需求和供给)的问题。当我们将所有不同的市场——牛肉、汽车、土地、劳动、资本和其他任何物品的市场放在一起来考虑时,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呢?这些市场将会同时运作、共同决定价格和产量的一般均衡。
在让每一市场上的卖者和买者(供给和需求)相匹配的过程中,市场经济同时解决了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以下是市场均衡的概况:
1.生产什么商品和劳务取决于消费者的货币选票——并不是每2年或每4年到选举场所去投票,而是每天都在做购买决策。他们支付给企业收款机的货币最终构成了工资、租金和红利,这些款项再由消费者以劳工的身份收回作为其收入。
从厂商方面看,企业会受利润最大化愿望的驱使。利润(profit),即净收益,等于总销售额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企业会因为利润低而离开亏损的行业,同样也会受高利润的吸引转而生产需求较多的物品。当今一些利润最高的活动是生产和销售药品——抗抑郁药、抗躁狂药、抗虚弱药和抗其他脆弱症状的药品。受高利润引诱,企业会在其研究开发方面投入数以十亿的资金,以赶上药品发展所需的速度。
2.如何生产取决于不同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为了应对价格竞争和取得最大利润,生产者的最佳方法便是采用效率最高的生产技术,以便将成本降到最低点。有些时候,技术改进只是渐进的,往往是改善机器性能或调整投入组合以获得较大的成本优势,这在竞争中当然非常重要。而在另一些时候,技术可能会发生巨大的变革。例如,蒸汽机由于获得每单位有用功的成本更低,因而能够取代马匹;又如,飞机取代火车成了效率最高的长途运输工具。今天我们正处于一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转型时期,无论是在收银台上还是在教室里,计算机革命都随处可见。
经济学 第一遍 基本概念 第2章 第2章 现代经济中的市场与政府(4)
3.为谁生产主要取决于生产要素市场上的供给与需求。要素市场(即生产要素市场)决定了工资、地租、利息和利润的水平。这些价格被称为要素价格。一个人可能分别从工作、股票、存款、财产上获得工资、红利、利息和租金。把要素取得的所有收益加总在一起,我们可以计算出他的市场收入。因此,收入在消费者之间的分配取决于他们所拥有的要素的数量(人、小时、英亩等)和价格(工资率、地租等)。
但要注意,收入不仅体现辛苦劳动和节俭积蓄的报酬,高收入也可能来源于遗产继承、好运气、市场看重的技术。人们通常将低收入者描绘为懒虫,而在事实上,低收入通常是由于教育水平低、种族歧视或者生活在就业机会少或工资低的地区而引起的。当我们看到某个人失业的时候,我们也许会这样自言自语:“感谢供给和需求的恩惠,否则我很可能也会失业。”
市场君主
谁统治市场经济?是诸如微软和通用汽车公司这样的大企业在发号施令,还是国会和总统,抑或是麦迪逊大道上的广告大亨?所有这些机构都会影响我们,然而经济的核心控制者却是偏好和技术,它们才是市场的两大君主。
一个基本的决定性因素是消费者偏好。消费者根据自己先天或后天的偏好(并以其货币选票加以表达)解决社会资源的最终用途,也即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各个点之间进行选择。
另一个决定因素是社会可利用的资源与技术。经济不能超越它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你能够乘飞机前往中国香港,但却没有通往火星的航班。因此,经济资源限制了消费者花钱选择消费对象的范围。消费者的需求必须同厂商所能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紧密匹配,厂商根据消费者需求解决生产什么的问题。
当你对为什么一些技术未能投入市场产生疑惑时,回想一下“双重君主”概念是很有用的。从以蒸汽为动力的斯坦利蒸汽汽车(StanleySteamer),到无烟无味的普莱米尔(Premiere)香烟,历史上充斥过许多没有市场的产品。无用的产品如何消亡?是否存在一个政府机构专门宣布新产品的价值?答案是:不存在这种不必要的机构。实际上,它们的消亡是因为按那样的市场价格无法唤起消费者的需求。其产品的成本大于效益。这告诉我们,是利润在奖励或惩罚企业并引导市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