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许我向你看》——辛夷坞

_5 辛夷坞 (当代)
“我不是偷的!是别人送的!”非明尖着声音说。
“我还是好奇,是谁送你这么贵重的礼物?”
非明这时候变成了一直紧闭的蚌,死死守住心里裹着秘密的珍珠,她不能说也不想说,这是她和韩述叔叔的秘密。
桔年没有等到回答,她怔怔坐了一会,答案其实并没有那么难猜,还会有谁呢,十一年了,除了堂哥偶尔的一点馈赠之外,她和非明没有收到过任何礼物。
“是那天你看到的那个叔叔?”
沉默其实就代表了事实。
“非明,我记得我是告诉过你的,小孩子不能无缘无故接受陌生人的礼物……”
“他不是陌生人,他是韩述叔叔!”
“他送了你一个球拍,就不是陌生人了?你连他从哪里来,为什么来都不知道,我还一直觉得你是个聪明的小孩。”
“我喜欢他!”非明郑重无比地说,仿佛这是高于所有原则和法律的理由“我就是喜欢他,他送不送我球拍我都喜欢,谁对我好,我知道。”
桔年苦笑一声,她听着非明绘声绘色地讲述着这一天下午的奇遇,讲着她的惊喜,讲着同学们的羡慕,越讲到最后就越神采飞扬,好像忘记了姑姑可能的责问。
桔年懂了。韩述这个人,只要他肯,他总是知道该怎么样讨一个女孩子欢心,有几个人能够拒绝他?何况非明这样一个小屁孩。他略施小计,就轻易成为十岁女童心中的天使化身。
是啊,谁没有虚荣,就像郭襄生日之夜恰逢武林大会,父母无心顾及她,姐姐郭芙嘲笑她,终于杨过率领着各路群豪及时出现,用尽心思使出光怪陆离地招数,为她点燃满天焰火,一世聪慧的小东邪从此就做了半生瑰丽而凄清的梦;就像父母双亡的哈里波特,在习惯了孤寂后忽然在同学们羡慕的眼光里打开了小天狼星用猫头鹰送来的火弩箭,寂寞的孩子以为自己从此找到了家。谁没有做过这样的梦,谁没有渴盼过这样情节里的主人翁就是自己,她小的时候何尝例外。虽然她和非明梦的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
桔年就这么打住了苛责这个孩子的念头,这个可怜的孩子,她有资格做一个梦,但是她又怕非明的这个梦做得无边无际,醒来得太痛。所以她叹了口气,“他不该在小孩子面前说谎话!”
非明就这么可怜兮兮地抓住了桔年的衣袖,“姑姑,我希望这是真的,我想他是我爸爸!”
上部 第十二章
布艺店的促销活动还在继续,店门口,店内所有显眼的地方都贴满了全场四折起的标识。尽管店址相对偏僻,由于是周末,还是吸引了不少的顾客,桔年是白班的带班负责人,整整一个早上,忙得连喝水的空闲都快没有了。
韩述推门进来的时候正值客源的高峰期,他显然有些心不在焉,偌大的打折海报都没有看见,还颇被店里的人头涌动吓了一跳,差点以为自己走错了地,退出去再确认了一遍,才有些了然。
这个店他来过三次,除了第一次和朱小北一起见到了谢桔年,其余两次,都不怎么凑巧,谢桔年不是刚交接班离开,就是换休,人没见着,他又拉不下面子挑挑拣拣半天空手而归,所以家里倒是添置了不少东西。
昨天晚上,韩述在卧室窗前抽了两支烟――他高中的时候学会的这个,那时他会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躲在学校或者家里的厕所里换着姿势在镜子里吞云吐雾,为此没少被韩院长痛批。后来上大学了,终于自由自在干自己喜欢的事,可是不知怎么地,烟瘾却没了。现在他怀里揣着一包烟,常常一个月都抽不完,除非是遇上情绪波动较大或者彻夜加班的时候,才会抽上一口,很多时候反倒是用来“孝敬”他调查的嫌犯了。他也搞不懂,自己昨夜忽然有抽两口的欲望,究竟是出于特别的兴奋还是特别的烦躁,不过早上起来的时候,他惊讶地发现,刚换的新窗帘竟然被烟灰烧出了一个手指头大的洞,所以,他不得不一大早又来到了这里。
谢桔年看起来真的很忙,她先是笑容满面地陪着一个秃头的肥胖中年男人挑选到了一床颜色恐怖之极的床单,韩述敢打赌,胖男人怀抱着买到新床单,看着谢桔年那满意的表情,更多地是出于对床单上躺着的人的向往,真让他恶心了一回;送走了胖男人,谢桔年又被一对夫妇叫了去,那对夫妇看起来什么都想买,但是似乎又什么都不满意,韩述都在店里转悠了半个小时,夫妇中的那个女人一直都没有找到她称心的窗帘,那挑拣的手势和挑剔的表情,很容易让人觉得她是面对的不是布料,而是垃圾。既然如此,韩述万般不解她为什么还要把时间耗费在这里。
韩述装作也看窗帘的样子,慢慢地靠近了一些,女人果然还在抱怨,艳丽的太轻佻,素淡的太晦气,卡通的太幼稚,蕾丝的太繁复,光听她滔滔不绝,韩述想死的心都有了,谢桔年的笑容居然还是一如既往地热情,诡异的是,她看起来真的一丝不耐烦都没有。
“这个怎么样,老婆?”
“哎呀,太透明了,对面楼的人都可以看过来,一点隐私都没有了。”
韩述听到这番对话,很不厚道地想起了某个笑话,对面楼的人要是真的无意中看到这家女主人裸露的样子,相信很快会自觉地拉紧自家窗帘,从此再也不想打开。他想着,就自娱自乐地笑了起来。轻轻的笑声引得那对夫妇和谢桔年都朝他的方向看了一眼。
韩述单手握拳置于唇边,佯装咳了一声,恰好掩饰住了笑容,然后,他也看向那块女人嫌透明的布料,露出一个惊喜地表情,自言自语道:“这个不错,小姐,这个多少钱一米?”
谢桔年有些意外,但还是相当地配合。她答道:“打完折65元一米,很优惠的,先生。不过店里的存货估计也只够一个窗子用了。”
“没事,一个窗就够了。”韩述对那窗帘的热爱看起来很真诚。
“这位女士……”
“明明我们先来的!”那个女人果然不干了,紧紧揪住了那块窗帘,仿佛一松手它就会飞,“给我开票吧,我就要这个了。”
“哦,这个……没有问题,我带两位去收银台。”桔年看起来也有几分无奈,那个女人终于抢回了她的窗帘,去买单的过程中,还不忘示威地朝韩述看了一眼。
韩述忍住了笑意,用沮丧的声音对谢桔年说,“小姐,你总得给我推荐一款跟那个差不多的吧。”
桔年闻言,也没有办法,纯粹来找事的人,怎么都是躲不过的。她只得招来另一个小妹,领了那对夫妇去付账,自己走回到韩述身旁的一米开外。
“不感激我为你打发了那个难缠的老巫婆?那句话怎么说来着,瘦田无人耕,耕了有人争,有道理极了。”韩述想让自己看起来轻松一点。
“挑剔一点也没什么,顾客就是上帝。”谢桔年的回答中规中矩。
韩述好像不太喜欢跟人在一米开外对话,他向前挪了半步,笑道:“那你不为我这个上帝推荐一款?”
谢桔年恰恰好又退了半步,她紧张了,韩述知道。
“我以为上帝家是不用窗帘的。”谢桔年小声地说。
“咳,我卧室的新窗帘不小心被烟灰烧出了一个小洞。”为了证明话里的真实性,韩述还用手比划了一下那个洞的大小,“我比较喜欢完美的东西,所以……”
“其实,假如你窗帘上真有那么一个小洞的话也有个好处,借着外面路灯从洞里透进来的一小束光,晚上起来上厕所,不开灯也可以找到你的拖鞋。”谢桔年小心翼翼地建议。
韩述想说,不错嘛,还挺有幽默感,但是他发现她看起来比他更诚恳,他敲着自己的下巴,感觉有点回来了。谢桔年这厮至少有一些地方没变,她以前就是这个样子,你第一眼觉得她默默无闻,第二眼觉得她更默默无闻,第三眼她会忽然很低调地让你大吃一惊。她不喜欢跟人起争执,凡事不爱出头,你惹她第一次她求你,你惹她第二次她躲你,可是第三次她会打你个比谁出手都狠的大嘴巴子。韩述总觉得她看上去像只兔子,白白的,怯怯的,可是说出来的话却贱贱的,难道这就是流氓兔的精髓?
韩述现在不想跟她讨论窗帘洞跟半夜内急找拖鞋之间的联系,他打了一个投降的手势,正色道:“那个,谢……桔年,我们不说别的,好好的,认真地谈一谈好吗?”
“在这里谈?”桔年环视了一眼人越来越多的卖场,由衷地感到怀疑。
“假如在别的时间你可以赏脸的话更好。”
谢桔年犹豫了一些,“说实在的,你那天来找我,我也想了挺久的……”
“结果呢?”韩述很不满意她这个时候的停顿。
“结果……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如果你要问孩子的事,我可以很付责任地跟你说,非明跟你没有关系,在不伤害她的情况下,我愿意用任何方式证明,真的……”说话间有个管理层模样的人走了过来,谢桔年叫了一声“经理”,然后很让韩述鄙视地迅速切换了话题,“真的,先生,这个价格已经很优惠了,我们店的活动一年只有这么一次,这个面料跟您的气质也很相称的。
韩述在经理的背影离开了一定距离后,恨恨地甩开谢桔年递过来的那块迪士尼图案的面料,见鬼的才会跟他的“气质相称”,简直不知所云。
“她不是你的孩子,你不要让她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好吗?”仿佛是担心自己的话韩述没有听懂,她又压低声音重复了一遍。
“那你给我个解释,孩子是谁的?别跟我说是你堂哥的,你堂哥收养的孩子怎么会丢给你养,你看上去像个好保姆吗?你倒是拿个可以说服我的理由出来。”韩述开始耍无赖了,他轻易就将自己认同的“谁主张,谁举证”、“疑罪从无”的立法理念抛到了火星,至于什么“公民隐私神圣不可侵犯”更是无稽之谈。
“孩子的确是我从福利院收养的,但我的底子不干净,条件也够不上,所以我堂哥帮了忙。至于为什么,这是我的事。”
又来了,为什么就不能换一句,每到这个时候,韩述才觉得自己是充满了无力感的。他气焰顿消,心乱如麻。孩子不是他的?他这些日子里,不是没有想过这个结果,毕竟现实不能等同于肥皂剧,而且,就在半个月前,他还想过,假如以后结婚了,也永远不要孩子,做一辈子的丁克族。更重要的是,跟一个莫名其妙的女人共有一个血脉相连的结晶也并不是什么值得期待的事情。可是他听到这个答案,忽然觉得难受了,不是失望,也不是疼痛,就是难受,好像有什么东西断了,但是又没有痛感,怅然无边。
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究竟站在什么立场指责她,好像任何一个立场都站不住脚,从当年到现在,谢桔年虽然都让他受不了,但是她从来没有做错――错的人是他自己。她的退让助长了他的嚣张。
“这么说吧……我知道这些年你过得并不好……”
“呃,其实我过得还可以了。”
“别打断我好吗?唉,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那时候我年纪太轻,也不怎么懂事,我,我知道你看不起我……我没去找你,因为我怕见到你,很怕,见到你我会想,原来,原来韩述是这样一个人……我的意思你懂吗,我好像欠了你钱,但我不知道拿什么还,我就得躲一躲,所以我宁愿不知道你在哪里,我就是这么没用,你应该看不起我……”从来没有一场辩论或者陈述让韩述觉得是这么艰难,世间的语言都好像成了虚设,万万千千的词汇,他就是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
“这么说好像有点无耻是吧。”他自我解嘲地笑了一声,继续说:“这些年,我快要说服我忘掉那些事情了,不能想,否则关了灯就睡不着,很困的时候就会胡乱地做梦……好像差不多成功了,我就见到你了……我,我很难受。”他说出了这句话,那些拙于表达的情绪忽然就有了个出口,无论说什么,其实都归结于这一句,于是他重复着,“谢桔年,我真的很难受。”
桔年看了一眼四周,一个引人注目的男人在她面前沉痛不已的画面绝对不是她希望出现在这个时候,这个地方的。别人也许觉得他这番话语无伦次,但是她终于领会了韩述想要表达的意思,“你觉得对不起我,希望忏悔是吗?”
韩述怔怔地,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
“好,如果你心里有愧,就直说吧。韩述,说啊,跟我说对不起……你为什么不说呢?说你错了,就向我忏悔,说你对不起我!”
韩述有些茫然,但是在他脑子正常运作之前,那句话已经脱口而出,它在他心里潜伏了多少年?
“对不起……桔年,对不起。”
谢桔年看着他,一字一句地说:“好,我原谅你了,韩述。”
上部 第十三章
韩述回到住处,走到楼下的门卫处看见背着羽毛球拍跟门卫聊天的朱小北,才想起他和小北约好的一周一会。他懊恼地看了看时间,幸而离说好的时间还有三分钟,朱小北来早了,但是他拎着他刚采购回来的新窗帘,忽然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朱小北跟年过半百的门卫大叔聊得正是兴起,经别人提醒才注意到经过的韩述,她勾着球拍三步并作两步跳到韩述身边,拿起他的手腕也看了看时间,笑道:“我靠,精英们都把时间掐得那么准?”
他们说要了要一起去打球的,场地已经提前预定了。韩述是个精力充沛的爱动之人,一段时间没有舒展筋骨,就会觉得闷得慌,这一次他看到了朱小北一身的运动装备,竟觉得有些疲惫。但他不想扫了朱小北的兴,毕竟是有言在先,便还是说道:“再给我五分钟,我上去换衣服。你上去坐一会,或者继续聊,我几分钟就好。”
朱小北不置可否地在他后面跟了几步,见四下无人,便打趣道:“看你眉毛都在头上打了一个结,一周不见,该不会又从爸爸荣升到外公了吧?”
韩述夸张地假笑两声,“很好笑。”
“说真的,看惯了你神气活现的样子,换这表情我不习惯。”
韩述双手揉了揉面庞,做了一个换脸的表情,用标准的六颗牙笑容面对她,“这样您老满意吗?”
他说完继续穿过绿化带往电梯间走,朱小北跟了上去,“这才差不多。对了,韩述……”
说这句话的时候,不知怎么的,前行着的韩述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忽然停了下来,刹不住脚步的朱小北差点前胸贴后背地跟他撞上。
“我有话要跟你说。”
“小北,我有句话想要跟你说。”
几乎相同的一句话,两人差不多同时脱口而出,说完了之后都愣了一下。
“你先说。”韩述打住自己临时起意要跟朱小北好好谈谈的迫切念头,遵循着女士优先的原则。
朱小北撑着腰“噗哧”一笑,“这种时候我们倒是有默契了。真的让我先说?好吧。”她装作很认真地挺直了腰,“那个韩述啊,我过两天可能会离开G市,有些事需要回新疆处理一下。”
即使在这个时候,韩述职业性的敏感还是让他注意到朱小北话语里独特的用词,关于新疆,她用的是“回”,而不是“去”,仿佛那边是她的家乡,可她明明是沈阳土生土长的姑娘,新疆不过是她短暂求学的地方。
韩述选择了不指出这一点,他耸了耸肩,“什么时候出发?有很重要的事吗?”
“一点私事,对我来说也算是重要吧。”
“那没关系啊,需要我给你定机票吗?什么时候走,我送你去机场?”
“送什么,我又不缺胳膊少腿的,飞机场谁不会去?”朱小北大大咧咧地说。
“去几天,要不回来的时候我去接你?”
“不用,我也不确定什么时候回来,学校那边请了长假。”
“哦。”韩述顿了一下,确实有几分疑惑,“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我帮得上忙吗?”
“大概不行。”朱小北笑着说,她挠了挠头,“韩述,我们认识也有挺长一段时间了吧?”
“嗯。”
“你这家伙,虽然穷讲究又臭美一些,不过还是挺可爱的。”
“求求你别夸我,我难受。”
“别打岔啊,夸你是过门罢了,我是想说……你也试过吧,有一些地方,一些人,虽然没有什么意思,但是就是有一种说不出的……怎么说呢,魔力?”
韩述看了朱小北一眼,没有说话,朱小北觉得自己说的话自己听着都晕,可是莫名的,她觉得韩述应该理解。
的确,韩述从朱小北的话里隐隐听出了一些什么,他静静地站在原地,没有出声,原本打算要说的那些话,似乎都失去了必要性。
“轮到你了,韩述。”朱小北学他做了一个“洗耳恭听”的手势。等了一会,却没有听到韩述说话。“哑巴了?我还以为你要跟我说你家的新窗帘。”
朱小北人是豪爽,心却不粗,韩述是知道的。他提起手里的东西看了一眼,所谓的隐秘,大概只有当事人自己觉得是隐蔽的。
他索性直接问:“小北,你跟她……你们是怎么认识的?”他决定了,要是朱小北问“她”是谁,他就会当自己什么都没有说过,直接跳过这一话题。
朱小北侧着头,韩述起初以为她是为这句没头没脑的问话费解,原来她是在回忆。
“我以为你会早一点问我这个问题,你们南边的男人,就是差了这点爽快。你是问我跟谢桔年吗?我跟桔年是去年在火车上认识的,她从G市到兰州去,当时正好我也要从兰州站转车回乌鲁木齐,36个小时,差不多两天两夜,她就坐在我对面位置上,想不认识都难。说来你都不信,更巧的在后头,那次我回到新疆屁股还没坐热,办好了手续又得屁颠颠地往回赶,没想到在兰州站候车的时候又让我遇上了她返程。她跟我的车票不是同一个车厢,结果我跟别人换了个位子,又跟她面对面地坐在了一起。你还别说,她这人有意思。”
“兰州?”韩述费力思索着自己关于谢桔年贫乏记忆,没有一项与这个地点相关,而且根据他从卷宗里了解到的情况,桔年父母双方均没有北方人。他不知道她一个女孩子为什么要孤身千里迢迢地奔赴塞北。
朱小北好像猜到他有此疑惑,她说道:“人家是去旅行的。怎么,一个人就不能旅行?看你这想法俗的……别以为就你们这四季如春,西北大漠就是光秃秃的一片,其实那边值得一去的地方多了去。”
既然说到了这里,韩述也不想再遮遮掩掩,他追问:“她在火车有没有跟你聊起过什么?”
“其实你想问的是她有没有问起过你吧?”朱小北说话一点歪都不拐,让韩述颇有些狼狈,虽然那确实是他的本意。
韩述这才意识到他们两人此刻正站在绿化带的一个垃圾桶旁边,一个大煞风景的场所,这场突如其来的对话本来就是唐突的。他和朱小北是一对名正言顺的恋人,可他们聊起对方的隐私,却犹如隔岸观火,这种感觉稍微往深处想一想,都是非常怪异的,以往他们似乎都没有感觉到,是不约而同的粗心,还是大家都刻意地忽略?也许朱小北第一次在布衣店里就看出了什么,有些东西是那么明显,可是她没有问。同样的,韩述他不也没有追问,身为自己女朋友的朱小北为什么草草交代两句就赶赴新疆,连一个归期都没有吗?
朱小北看了一眼韩述手里拎着的东西,“新窗帘看上去真不错。商店里最喜欢的就是你这样的顾客了。韩述,有些事情你想知道的话,为什么不自己问她,我发誓如果当初我知道我跟她的关系会这么狗血,我会八卦得更加彻底一些。”
韩述试着去探究朱小北话里的意思,可是她眼里的坦荡一览无余,“韩述,你认为非明是你的孩子?我跟这女孩打过两场球,小小年纪球打得不错,过几年我都赢不了她。”
原来她连谢非明都认识。韩述摇头,“我不知道,大概不是……可我忽然觉得,好像不是孩子的问题。我今天去找了谢桔年,是,我承认我心里有愧,一句话,她说她原谅我了,所有的一切一笔勾销。可是,事情不应该是这样啊,小北,我没有想到我刚刚开始准备,她就按了停止键。”他继而自嘲地笑,“我不知道怎么停下来,不久前,我还在孩子的老师面前撒了个慌,她们都以为我真的是孩子的爸爸。”
“我说你这人平时看上去挺正常的啊,怎么关键时候彪乎乎的……好了,我明白了。你说吧,还是我来说?”朱小北用她习惯性的“咱哥俩谁跟谁”的姿态拍着韩述的肩膀。
“说?说什么?”
“别跟我装傻,你看起来可不像说废话的人。”
韩述沉吟片刻,抓着朱小北停留在自己肩膀上的手说道:“不如等到你从那边回来再说。如果你在那边……在那边……总之,小北,不管到最后怎么决定,这件事里错的那个人都是我。”
朱小北不以为然,“谁对谁错,我都免不了我老娘一顿胖揍,在她看来,甩男人可耻,被男人甩更是可耻的立方……你快给我上去换衣服,说好要陪我打够三个小时,趁你状态不好,姑奶奶就不信赢不了你!”
朱小北和韩述的一场球其实只打了四十分钟,期间韩述的电话响了好几次,放在背包里,谁都没有听见,直到中场休息,他才回了个电话,之后走向朱小北,脸色说不出的怪异。
“咋……咋了,你玄孙降生了?”
韩述摇头,一边用毛巾擦拭脸上的汗水,“院里打来的,公事。”
“今天不是周末吗?”
“刚刚接到通知,我负责的那个建设局的案子……当事人上厕所的时候,撬开卫生间的气窗,从六楼跳了下去,当场死亡。就在半个小时前。”
“不会吧?就是你说马上就要结案的那个?”朱小北也吓了一条,虽然她跟那个贪污的小科长素未平生,但是一条人命就这么生生地没了,还是让人发懵。
事关职业机密,韩述也没有说太多,匆匆点头,跟朱小北交代了几句,衣服也顾不上换就飞也似地赶往单位。他一度认为,他在城南区最后一个案子确如蔡检所说,简单到如切白菜一样容易,一切如同板上钉钉,不用费多少功夫,马上就可以结案,然后他顺利走人,到市院赴他的新任。这一次韩述错了,无论是事业还是感情,他认为简单的事情,其实都远比他想象中的要错综复杂。
上部 第十四章
韩述临时离场,朱小北在球馆里独自坐了会,一个中年大叔见她落单,邀请她打了两局,朱小北在大叔身上收获了大获全胜的快感,末了,大叔邀请她共进晚餐,她以自己要回家带孩子为由拒绝了,收拾好东西走出球馆,太阳西沉,在天边只余一抹晕红。
这个球馆朱小北来得少,附近一带也不是很熟,今天韩述跟她提起了谢桔年,她才记起桔年以前跟她说过,离这不远有个小牛肉面馆味道相当不错,朱小北却一直无缘得试。看样子韩述短时间内是不可能脱身了,现在不正是去品尝牛肉面天时地利人和的好机会吗?朱小北也是行动派,决定了,就二话不说按桔年说起的方向寻找。
朱小北从小生活在北方,脚踩着的是一马平川的土地,她们家乡给人指路习惯指东西南北,东西走向的是街,南北走向的是道,一说就明白,可是到了南方,这些概念完全失去了意义,G市就是一个典型,大大小小的马路、巷子如蛛网一般,完全不按牌理出牌,这里上个坡,那里拐个歪,朱小北自认方向感极好,初来之时也犯了晕。这边的人指路也有意思,不说方向,只喜欢讲左右,往左,往左,再往右,往右,拐个歪,一不小心就走成了个中国联通的标志。
好在谢桔年不这样,她指路别有一番意思,她说你在XX路,看见一栋高楼,金灿灿的,就朝那走,然后走过那个有点儿歪的红绿灯,往前数第五盏路灯对过去的地方就是巷口,巷子里有不少小吃店,那件牛肉面馆没有招牌,只有一棵很像“亢龙有悔”的樟树,树旁边就是了。
谢桔年说起那些特征物的时候那么言之凿凿,好像比起左右东西,那才是永恒不变的。朱小北当时听着觉得好玩,现在一路走过去,金色的大楼,有点歪的红绿灯,第五盏路灯对过去的巷口,巷子里的小吃店……竟然一样不少,而且那颗奇形怪状的樟树,除了黄日华版《射雕英雄传》里郭靖经常比划的降龙十八掌第十八式“亢龙有悔“,朱小北发现自己再也找不出更合适的词汇来形容它。
站在树下,红烧牛肉热腾腾的香味扑面而来,其实比起跟韩述吃饭时,他对场所、餐具、气氛的讲究,朱小北更喜欢这样人间烟火的味道。小小的店面,简陋得可以,不过正赶上晚饭时间,食客那叫一个多。朱小北吆喝了很久,店老板才给了她一张招牌牛肉面的塑料小牌,然后她又继续为在拥挤的店面里找位子而发愁。
店里的空间也就十来个平方,不规则地摆着几张低矮的小方桌,朱小北放眼望去,挥汗如雨毫无形象吃面的人里,年轻的俊男靓女还不在少数,她看着看着,忽然就眼睛一亮。奇了怪了,难道真的白天不能说人,晚上不能说鬼?
“桔年,谢桔年?”
朱小北可管不了那么多,隔着好几个人呼唤着那张熟悉面孔。
谢桔年真的是在那里,她忙了一天,现在才下班,布艺店离这就两个路口,非明去上羽毛球训练课,孩子不在家的日子,她通常很少开伙,随便找个地方就地解决肚子问题。
牛肉面很烫,桔年吃得很慢。她的那种慢不是培养出来的优雅和矜持,而是不赶时间的闲适,没有人在等着她,她也不等待任何人,仿佛这样一碗面条,可以慢悠悠地吃到地老天荒。
桔年听到了有人在唤自己,停住了筷子。“朱小北!”她不由得笑了起来,招呼朱小北过来。
“我第一次来,就逮着你了,你说巧不巧。”朱小北说。
“一直说要跟你一起吃牛肉面的,择日不如撞日。”
说话间,朱小北才发现桔年并不是一个人,她的对面坐着个年轻女孩――又或者说是女人。之所以这样不肯定,是因为那女子浓妆覆盖下,几乎看不出本来面目,更无从分辨年龄,朱小北只能从她蕾丝的粉色低胸露脐T恤包裹下的娇娆身躯判断出她年纪不会太大。这个时候天还没有全黑下来,说实在的,朱小北没有在自然光线下见识过如此俗艳的打扮,颇有些惊讶。
那女子看到桔年遇到了熟人,拍拍膝盖站了起来,腾出自己的位置,然后对桔年抬了抬下巴,“我先去开工了,你们聊。”她没有跟朱小北正面打招呼,说完就走了出去,擦过朱小北身边时,一股浓烈的廉价香水味灌入朱小北的鼻子,朱小北强忍住了打喷嚏的欲望。桔年倒也不留,只低声说了句,“小心点儿吧。”
那女子笑笑,也不回答,走出了几步,从紧身牛仔裤后面的口袋里掏出皱巴巴的烟盒,痀偻着背点着了一根,渐渐走远。
朱小北自称走南闯北,没什么没见识过的,其实她出身家庭根正苗红,老娘管得紧,从小到大受的教育又中规中矩,虽喜爱四处闯荡,可遇见的结识的多是斯文人类。她不习惯韩述的精致生活,真正的社会底层却也难得接触到。之前坐在桔年对面的女子,一身的风尘疲惫之色难掩,很容易对其从事的行业有不纯洁的联想,对于这类人,朱小北过去只从各类媒介的社会纪实栏目中得见,这么近距离打照面,倒是头一遭,因此很难不多看两眼。
“你的面条来了,还不肯坐下?”桔年笑着唤回她的注意力。
朱小北收回目光,自觉有些唐突,坐下来之后,“嘿嘿”地笑了两声,好奇问道:“你朋友?挺有个性的啊。”
桔年对她的疑惑毫无惊讶之意,拿着邻桌的小调料罐子递到她面前,“这个你要不要……呃,是啊,以前的一个舍友。”
也许桔年是明白的,这样简单的一句回答满足不了朱小北的好奇,她笑笑,又补充了一句,“在‘里面’时的舍友,晚我几年出来。”
相识以来,桔年并没有刻意在小北面前掩盖她过去人生中的那段“污点”,当然,也没有刻意渲染其中的曲折离弃,关于那段岁月,她最常用的语态是“进去了,后来出来了”,就此一笔带过。不留心听的话,会以为她进出的不过是世间最平凡的一个场所。
若不是桔年身边方才出现的那个旧时“舍友”身上沦落的气味,朱小北一直很难把自己认识的谢桔年和真实的罪恶联系起来。她眼里的谢桔年就是眼前这个样子,小小的一张脸,恰到好处的五官,没有什么特别让人惊艳的地方,不张扬也不魅惑,但是组合在一起,就是再合适不过,说不出的耐看。她不算是特别美丽的,但也并非不美丽;给人的感觉并不凌厉,但也不是温婉;她话不多,却并不沉闷木纳;她看上去并不算太精明,可该知道的东西她全都知道……她什么都像,又什么都不像,宛如一个模糊而矛盾的混合体,偏偏又跟别人是完全不能混淆的,她就是她,一个叫谢桔年的29岁女人。
小北想起初识的火车上,她们相对而坐,漫长的枯燥旅程,谁可解乏?朱小北一向是健谈的,跟谁她都能聊得热火朝天,她当然不会放过自己对面的同龄之人。谢桔年好说话,但并不容易混熟,朱小北说十句,她往往才适时地回应一两句,可这一两句就让朱小北觉得整节车厢跟她讲话最有意思,她最能听懂自己讲的隐讳笑话里的意味,总在最恰当的时候问一句“然后呢?”让朱小北得以滔滔不绝地继续往下侃,你以为她听得漫不经心,她说出来的却正是自己要表达的意思。
路途过了大半,开往兰州的火车上的最后一个夜晚,车厢里的乘客已经寥寥无几,朱小北几乎一夜没睡,她就这么跟一个萍水相逢的陌生女孩说着自己的前二十几年生活,她说起她的幸事,说起她的遗憾,说起她的朋友,说起她爱过的人和错失的人。
谢桔年倚在车厢的玻璃窗旁静静聆听,几乎没有任何打断,她的平静如水让朱小北觉得自己的过往变成了一条河流,就这么慢慢地,慢慢地在两个人的车厢里流淌,甜蜜的,辛酸的,如水波跃动,历历在目,可是没有声息地,就过去了。
那是朱小北有生以来最酣畅淋漓的一次倾诉,她并不是没有朋友,但是她的倾诉不需要安慰,不需要劝解,也不需要同情,她只需要倾听,一种能够理解的倾听。她还记得,那个晚上赶上了坏天气,玻璃外的荒野,大雨倾盆,闪电的光划过谢桔年无风无雨的眼睛,是一种极富参错的对照。
次日清晨,七点刚过,火车抵达兰州站,是桔年叫醒了有些犯困的小北下车,朱小北在月台的人潮中短暂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行囊,她的同路人已经不知道去向,那一次,她甚至不知道桔年的名字,关于自己,桔年绝口未提。
返程时在候车室的再次偶遇是两个人都意外的,对此,朱小北归结为“缘分啊缘分”。所以她不由分说,半强迫地让原本坐桔年对面的小伙子和自己换了座位和车厢,为了避免两人再次失之交臂,她主动提出跟桔年交换了姓名和联系电话,这才算是两人友情的正式揭幕。
朱小北的一切在去时已经讲完,但她对桔年相当好奇。桔年没有太多的提到自己,她说自己平淡乏陈,但是为了缓解旅途寂寞,她愿意给朱小北讲一个故事,一个年少时的故事。
“如果我知道,故事里的人有可能跟我相关,我发誓我会把每一个字听得更仔细。”傍晚的牛肉面馆里,朱小北坦白地说。其实那个故事朱小北并没有听完,桔年的讲述太过缓慢,缓慢到小北会觉得这个故事只有开头,没有结局。
朱小北的这句话让桔年愣了一下,她没有作声。
小北自顾往下说,“其实,我第一次把他带到你的店里,你已经认出他来了吧。”
桔年正好吃完了最后一口,她说:“你那时刚告诉我你行了大运,找到了结婚的好对象。我不想让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影响你。”
“细枝末节?你就是这么形容我们的韩大检察官?”朱小北朗声大笑,“他绝对会伤心的,这个‘细枝末节’甚至假想他是你孩子的爸爸。”
“非明不是我生的,韩述更不是她爸爸,小北,你大可以放心。我和韩述的事情已经过去太久了,不足以影响到你和他现在的生活。”
“也不足以影响你自己的生活?桔年,韩述他放不下的,你真的原谅了他?”
桔年再度沉默了,面馆黑黄难辨的墙壁上嵌着两台壁扇,沾满了油污的扇页转啊转,那尘垢就成了模糊的一团,电扇带起的风吹动了矮桌上一次性卫生筷的筷套,不安份的就要飞走,桔年伸手按住了它,轻轻将它揉作一团。
“说对不起是很容易的,说原谅也不难。小北,人活着往往就是吊着一口气,快乐是一口气,伤心是一口气,愤怒是一口气,仇恨是一口气,歉疚也是一口气。韩述他就是憋着这一口气,所以他不肯放过他自己,既然他需要一种象征性就救赎,那么我就给他一个原谅,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他都这么耿耿于怀,你就从来没有怨恨过?”朱小北问。
桔年答道:“恨?说没有恨过的不是人。最初的时候我连自己都恨,我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为了在高墙铁栏里,晚上透过小铁窗看外面的灯熄灭,白天在监狱车间里踩着缝纫机,领那一个月一块几毛钱?可是恨着恨着,竟然就淡了,时间太久,原不原谅又有什么所谓,对于我来说,他的歉疚并不珍贵,谁的歉疚都不珍贵。刚才那个女孩子你看到了吧,她叫平凤,我的牢友。你猜的没错,她是干那一行的,反反复复进去蹲也无非为了这个,刚出来卖的时候是因为家里穷,供几个弟弟读书,觉得自己的牺牲很伟大,后来在里面过了几年,出来也想清清白白地过日子,弟弟们都成家了,也不富裕,大概也是感激的,有时塞给她百来几十块,有时给点小东西,可又怕她提起那些不光彩的事,自然而然地走往也就少了。她也不是说恨谁,不过是想活着,可是没文化,没特长,苦力干不了,好人不会娶她,总得吃饭吧,弟弟们隔三岔五塞的那点钱还不够她出去干一个晚上,她也不愿看他们躲躲闪闪的样子,不重操旧业又能怎么样?我说阿凤的事,其实就一个意思,歉疚也好,什么都好,那都是别人自己的事情,跟我们没关系,如果一句原谅可以让韩述回到他的生活,大家互不打扰,那我就原谅他,其实说实在的,也早就不恨了。”
小北问:“如果他愿意给你一个有价值的补偿呢,比如说,未来?他敢当着别人的面说非明是他女儿,你敢说这仅仅是歉疚?就算你不愿意被他打扰,他能罢手?”
“你们不是……”换成桔年面露疑惑。
小北笑道:“韩述是一个结婚的好对象,但世界上还有很多结婚的好对象,好女子何患无夫?我试过了,大概很多人都可以将就着过一辈子,但是她们都不是朱小北。”她说着,有些痞气地揽着桔年的胳膊,“对韩述,我还算中意的,不过我更中意你啊。”
“那我们就结婚吧。”桔年随口说。
朱小北不顾别人的侧目,笑够了,才低声对桔年继续说道:“桔年,我要回新疆去了,江南他得给我一个说法。找个好人嫁了吧,他说得轻松,他是我的谁?至于韩述,别的我不敢说,对你他是有心的。假如你肯伸手去抓牢,他至少能给你稳定的生活,不但是你,还有非明。既然可以说原谅,何不……”
桔年抿嘴浅浅一笑,打断了朱小北,“那些事情,我原谅,并不代表我忘记。
――看,天全都黑下来了,人也少了,你急着赶回家吗……好的,如果你愿意听那个我来不及讲完的故事,那我可以好好把它讲完,只要你愿意。”
上部 第十五章
很多年华将逝的人回头看时,都喜欢说一句话:青春务必惨烈一些才好。年少时的记忆血肉横飞,老来诸事皆忘,舔舔唇,还可以隐约感受到当年热血的腥甜。这么说起来,桔年的青春是及格的,或者说,她一不小心又拿了高分,虽然那并不是她的本意。
张大才女如是说:普通人的一生,再好些也不过是桃花扇,撞破了头,血溅到扇子,聪明之人,就在扇子上面略加点染成为一枝桃花;愚拙之人,就守着看一辈子的污血扇子。青春也是如此,谁当年没有张狂冲动过,谁没有无知可笑过,可别人的青春是用来过渡的,用来回望的,大多数人都是聪明人,成熟了之后,隔着半透纱帘欣赏自己的桃花扇,可桔年不同,她撞得太用力,血溅五步,那里还有什么桃花扇,生生就染就了一块红领巾。
悲惨吗,好像是有一点。换作了其他人,只怕已觉太痛,往事不堪回首月明中。桔年不这样,如某人评价的,她身上有一种消极的乐观主义精神。桔年怕痛,她属于痛感神经特别强的那种人,据说三岁的时候家里人带她到医院打针,大人把她脸朝下放在大腿上,胳膊紧紧夹住她的身子,没想到医生朝屁股一阵扎下去,她身子不能动弹,两条腿硬是把一旁的木制注射流理台蹬翻在一米开外,不是因为天神神力,而是因为太痛,不能自已。可是自从学前班以后,每次防疫站的医生到教室里给学生注射疫苗,她总是第一个撂起袖子视死如归地走到医生面前。老师问:“谢桔年小朋友,你为什么特别勇敢啊?”她回答说:“我想把害怕的时间变短一些,打完了针,我就不害怕了,还可以在一旁看着别人害怕。”因为这个回答,尽管她“勇敢”,可是她一次也没有得到过表扬。
桔年喜欢做噩梦,因为她知道梦是假的,既然是假的,有什么紧要,醒来了,怪兽不见了,才知道清晨是那么好。她说人活在世界上,最幸运的事不是中大奖,而是身陷囹圄的时候,忽然铁窗外传来一个声音说:“抓错人了,你走吧。”在任何时候,她的心里都不忘给自己留一条救命的绳索,假如这条绳索救不了她的命,至少她还可以拿来上吊。不管好的记忆,坏的记忆,忘不掉的话就干脆记得吧,就像你一直按着自己伤口,然后再松开,忽然就觉得没有那么痛了。就像桔年十八岁生日大半个月那改变了她一生的那一天――她从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女孩,沦为了一个女囚,可是关于这一天的记忆,十一年来她反复地回想,到了最后,她记得的不过是那一阵凉,留了很多年的长发被一剪刀绞断,忽然裸露在空气中的后颈,真凉啊……一如高墙内第一晚,洒在她脚边的一小片撒了盐似的月光,凉。
其实严格说起来,三岁以前的谢桔年是一个特别活泼的小姑娘。那时她爸爸妈妈工作忙,基本上她是跟在爷爷身边生活,只在周末的时候和回到爷爷住所吃饭的爸爸妈妈团聚。
爷爷是个从旧社会走过来的老知识分子,退休了之后,还是老干部群体里的活跃成员。他的手很巧,不但写得一手好书法,还能用缝纫机做漂亮的衣裳。桔年从爷爷那里得到的,除了总比别的小朋友别致鲜艳的花裙子,还有更早的启蒙。她画水墨画猴子献桃,好几次在幼儿书画赛上获奖,别人还在念着“秋天到了,树叶黄了”,她就顺口溜似地欢快地背诵:“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桔年并不知道诗里的意思,可这一点也不妨碍她牵着爷爷的手,在大人们面前脆声朗诵,那些拗口的字眼,对她来说一点儿障碍都没有,她背诗的时候镇定而严肃,叔叔阿姨大伯大婶们让她表演个节目,她二话没说就转个圈儿又唱又跳,半点怯场也没有。桔年后来翻看自己儿时的照片,还没有长开的时候,她的脸真圆,红扑扑的,苹果似的,够得上可爱的标准,再加上胆子大,表现欲强,大人们都喜欢她,她是众人的小开心果。这么算起来,她的童年是愉悦的,至少在三岁以前是的。
桔年刚满三岁不久,爷爷某天夜里出去打桥牌,回来的时候脸庞像喝醉了一样红,他说自己头晕,洗了把脸就回床上躺着,一躺就再也没有醒过来。爷爷死了,桔年的文艺天分似乎永远就定格在这个时刻,直至现在,她会画的也仍旧只有那个猴子献桃,技巧水平跟三岁的时候没有任何区别,那再也不是什么天分,只不过是稚拙的童年记忆。
爷爷的丧事一办完,桔年就得到父母身边生活,收拾东西时,妈妈觉得她太磨蹭,催促了很多次,使她不得不在经历了一场死亡后变得乱糟糟的屋子里放弃了寻找她画具的打算,抱起自己最喜爱的几件衣服就回到了自己真正的家。
才刚上幼儿园不久的桔年虽然和父母相处比不上爷爷亲近,但是她热爱自己的父母,就像所有的孩子热爱“爸爸妈妈”这四个字本身,一直以来的聚少离多更加深了她对于和父母一起生活的向往。
桔年的父亲谢茂华当时在市检察院汽车班做专职司机。谢茂华的性格和他的父亲、桔年的爷爷完全不一样,他没赶上好的时代,读书少,开车是他最大的专长,也是他唯一的专长,幸而所在的单位还不错,拿的是当时的铁饭碗。他是个极度内向和拘谨的男人,不管是语言和行动,都很少表达什么,或者说是没有什么可表达的,即使在家人面前也一样。相对应的,他娶的妻子也是个非常传统和保守的女人。
桔年的母亲原本没有工作,后来因为丈夫的关系,在市院的职工食堂里做临时工。她虽说受的教育也不多,可道德感非常之强烈,自己平时当然是端端正正,衣着打扮清汤寡水一般的素,见到稍微外向热情的女性,或者太过耀眼的打扮,最爱私下愤愤不平地表达她对于这种“轻佻”的厌恶。
从被领回家的第一天起,桔年带回来的花裙子、小发卡没有一样能够入她妈妈的眼,妈妈说,“女孩子,穿得那么花哨,别人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不正经人家生的。”说这些话时,爸爸则表现出一种赞成的沉默。桔年对“不正经”这三个字的认识不深,但从妈妈的神态来看,也猜到不是什么好的字眼,她第一次感到惶惑了,她在爷爷身边很快乐,这些漂亮的衣服她也很喜欢,怎么就忽然之间变成了不好的东西呢。
她乖乖地穿回了妈妈给她挑的“素净”衣裳,从爷爷老房子附近的幼儿园转到了检察院家属幼儿园,正式开始了一段崭新的生活。她还有很多不对的地方,还有很多是要改正的。爸爸妈妈不喜欢她话太多,每天没心没肺的笑,不喜欢她钟情于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不喜欢她做别人的开心果,那样显得疯疯癫癫的。他们希望她安静一些,再安静一些,
虽然桔年不知道再安静下去她和木偶剧里的假人有什么区别,可孩子的韧性是无限大的,适应这种变化对于她来说倒也不难。她像大院里所有双职工家庭儿童一样白天在幼儿园做游戏,晚上回到家听爸爸妈判电视剧里的漂亮姐姐妖里妖气的,又或者单位里的某个阿姨轻浮得不得了,还有谁谁谁简直就是XX……这些词汇对于她来说新鲜又陌生。
有一次,爸爸妈妈带她一起上街买东西(桔年的父母在一同出行的时候从来不会并肩一起走,他们觉得难为情),正好前面有一对相互搂抱在一起的小情侣,那种亲昵的模样在当时的年代还算是少见的,妈妈于是低声骂了句:“真是丢人现眼!要是我的女儿以后也跟他们一样,我二话不说就打断她的手脚!”
桔年当时专心致志地观察身边人走路的不同样子,听见妈妈突如其来的一句话,吓了一跳,她不知道自己怎么地又有那里不对了。她跟爸爸妈妈在一起两年了,好像从来就没有讨得他们的欢心,虽然大院里的其他叔叔阿姨都说她是个漂亮宝贝。
五岁那年,桔年刚上学前班,赶上了幼儿园里大型的文艺演出。排练节目,老师们都喜欢用桔年,她胆大,表现力强,学什么像什么。那一年班上的舞蹈照例是她领舞,化玩了妆,桔年才想起舞蹈时用的铃铛手镯还丢在家里。
老师说,让家长赶紧给你送过来吧。可是桔年不敢,虽然爸妈那天都休息。好在幼儿园里她住的那栋宿舍离得不是太远,桔年顶着一脸的大浓妆,旋风似地冲回她家住的那栋筒子楼。当时正是午休时间,她害怕吵醒了辛苦工作的父母,轻手轻脚地用脖子上红毛线系着的钥匙开了门,顺利地在客厅斗柜上找到了她的手镯。刚想跑回幼儿园,爸爸妈妈闭着的房门里传出了一些动静。
桔年以为是自己弄出的响动还是太大,不由得迟疑了一会,可是她站在原地好几秒,爸妈的声音似乎并不是察觉到了她的存在。孩子天性的好奇让她蹑着脚走到门边,偷偷地把耳朵附在薄薄的木板上,只听了一会,她就吓了一大跳。
沉重的喘息声在夏日的午后让人一阵胸闷,桔年听出了爸爸的,也听出了妈妈的,他们像是打架,又像是都生病了,她害怕了,脚像沾了胶水似的一步挪动不得,就这么呆呆地听着那声音逐渐消亡。
谢天谢地,片刻之后,门的另一面终于传来了妈妈正常的声音,前面有一些桔年听得不是太清,“……再生一个,我是没有什么不愿意的,但是院里计生抓得严,该被处分的吧。”
“处分就处分,要是没个儿子,这辈子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生下来容易,可怎么上户口啊?”
“总有办法的,多托几个人打听打听。”
“当初第一胎要是生个男孩就省心了,现在也不用烦心这事。”
“要不,我们把桔年给送走?”
“呸,好歹是你亲生的,你也不怕别人戳你脊梁骨,再说,往哪送去?又不是个宝?谁肯要?”
“你还别说,我有了主意,要不把她户口给转到我姐那去,给点钱,让她跟我姐他们两口子一起过,我们这边事情就好办了。再不成,给点钱,托人开个残疾证明什么的……”
桔年听着,听着,像是懂了,也像是不懂。漂亮的轻纱舞衣,背后好像湿透了,粘在背上,又养又热。他们在讨论她,还有她未知的敌人。爷爷死了,连爸爸妈妈都不要她了。他们压根都不喜欢自己。
就在这种时候,桔年居然还一个激灵地想起来,还有一场演出在等着她呢。她猫着腰,做了坏事似的逃离出她的家,憋着一口气冲到幼儿园临时搭建的舞台后台,小朋友们已经在候场了,负责她们这个舞蹈的老师一见到她被汗水冲刷得小花猫一样的脸,又是生气,又是松了口气。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