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经济]《财报就像一本故事书》作者

刘顺仁 (当代)
必读网(http://www.beduu.com)整理
《财报就像一本故事书》 作者:刘顺仁
  自序
  读懂财务报表,创造丰厚财富
  财报就像一本故事书,经理人写它,投资人读它。它吐露企业的竞争力,也刻画企业的兴衰。不论您的背景为何,本书请您以经理人及投资人双重的角度看待财务报表,唯有如此,您才能正确地评估企业的投资价值与可能风险。
  2006年2月15日,中国财政部宣布与国际会计制度接轨的重大政策,由原本16项具体会计准则,扩展到1项基本原则和38项会计准则,并规定2007年1月1日起由中国上市公司开始优先适用。这项波涛壮澜的会计政策,不仅是宣示中国企业语言将要国际化,未来更将要求经理人及投资人,必须了解财务报表背后更深层的思考方法与价值观。
  ◆ 这是中国人创造财富的黄金时代
  大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对财富的创造提出一针见血的论点:“无财作力,少有斗智,既饶争时。”(没钱靠体力,钱少靠智力,钱多靠掌握时机。)改革开放后的中国,释放出大量的劳动力,迅速成为所谓的“世界工厂”,但凭借体力只能造就个人温饱,无法累积财富。2001年,美国著名学者柯林斯(Jim Collins)在畅销书《从优秀到卓越》中一再强调,在商业竞争中能“让对的人上车”,并且拥有“态度谦逊但专业坚持”的经理人,是使企业绩效起飞的最重要关键。2006年,世界最大的人力资源管理顾问公司万宝盛华(Manpower)在题为“中国人才的矛盾”(The China Talent Parodox)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尽管有13亿人口,但中国经济成长最大的阻力将是中、高阶经理人的缺乏。因此,“投资自己”,成为奇货可居的企业经理人,是“少有斗智”创造财富的好策略。但真正能创造巨大财富的是“既饶争时”,也就是追随金融市场对中国经济发展抱持高度评价的黄金时机,以创业家或投资人的角色创造千百倍的财富。而通往财富之路的关键密码,就是企业的财务报表。
  ◆ 教您轻松读懂财务报表
  执全球企管教育牛耳的哈佛商学院,坚信人才对组织的重要性,其使命即是“教育能对这个世界做出贡献的领导者”。身为教育工作者,我也分享哈佛这个“人才至上”的理念,深信企业竞争力主要来自经理人的品质。而投资人致胜之道,就是投资诚信又优秀的经理人。因此,如何通过会计课程提升经理人的竞争力和投资人的决策品质,一直是我在台湾大学EMBA课程教学努力的重点。如何由财务报表判断企业竞争力高低,帮助经理人管好公司、帮助投资人选对标的?本书便呈现了我初步的思考成果。
  通过本书,我希望实现三个目标:
  ● 教企业、政府、非营利组织的经理人轻松看懂基本的财务报表,并帮助他们活用财务报表,增加组织竞争力,为个人与企业创造财富。
  ● 教投资人透过财务报表趋吉避凶,增加投资报酬率,降低投资风险。
  ● 作为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和会计师事务所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育材料。
  许多台湾大学EMBA的同学并没有任何会计学背景,如何利用非技术性的语言、生动活泼的例子,引导同学亲近令大多数人“望之生畏”的财务报表,是我在会计教学中最大的挑战。本书希望重现我教授课程时轻松、互动的气氛,又能保持财务报表分析的精华。而本书除了介绍编制财报的会计学基本原理外,也重视会计数字背后的管理含义,并讨论活用财务报表的方法,引导企业走向对的方向。为了提升读者的管理视野,我以许多世界级企业的财务报表为例,说明它们相对的竞争优势及劣势。
  ◆ 投资人应该了解企业竞争力
  投资大师巴菲特(Warren Buffett)主张,投资人应把自己当成经理人,深入了解企业创造财富的活动。经理人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当本书讨论经理人的角色时,投资人应思考其对投资决策的意义。简单地说,投资企业其实就是投资企业的经理人;而财报分析其实就是经理人的竞争能力分析。
  读完本书之后,我期待投资人能清楚地分辨,哪些企业经理人是在做“对”的事,可以增加企业的价值;哪些企业经理人是在做“错”的事,会降低或摧毁企业的价值。若能活用财务报表,借此分辨企业竞争力的强弱,投资人不仅可避免误踏地雷股,对真正的好公司,更能产生长期持股的信心。
  ◆ 本书架构
本书共分成三篇。第一篇是“心法篇”,包括第一章到第三章,以介绍财务报表背后的基本概念为主。第一章将企业财务资讯视为商业竞争活动的“密码”,这些密码将挑战经理人解码的智慧、诚信和勇气。第二章说明财务报表可以帮助经理人锻炼出担任企业领袖的五种核心能力。第三章则以仪表板为例,讨论如何自财务报表吸收历史教训的精华,提升经理人的管理效能及投资人的决策品质。
第二篇是“招式篇”,包括第四章到第七章,依序说明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股东权益变动表等四大报表的基本概念,并进一步讨论它们在企业管理上的应用。想以最快速度了解这四大报表的读者,可直接阅读本书的第二篇。在介绍这四大财务报表时,我将以许多世界级企业及大中华区的企业为实例,说明如何活用财务比率分析,清楚地看出企业竞争力的强与弱。
第三篇是“进阶篇”,包括第八章到第十一章。第八章讨论资产品质与竞争力的关系,说明无形资产对企业经营的重要性。第九章讨论决定盈余品质的五大要素,强调盈余品质可作为衡量竞争力的重要指标。第十章使用实例,讨论如何用股东权益报酬率来分析企业竞争力。第十一章则提出九个实用的贴士,帮助投资人避开发生财报弊案的公司,以保护自己的财富。
最后,第十二章《聚焦联结,武林称雄》总结财务报表与提升竞争力的逻辑,也讨论如何由财务报表分析跨入“管理会计学”领域。
  ◆ 致谢
  本书的完成首先要感谢哈佛企管大师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多年来的鼓励与指导。他肯定我用财报数字分析企业竞争力的写作方向,并说:“这种写法连美国也找不到,把它呈现给中国的读者吧!”
  其次,我要感谢台湾时报出版公司和山西人民出版社的各位编辑,他们以编辑和读者的双重立场,提供许多有用的意见。我的研究助理王俊杰、徐莹杰,学生韩建婷、郭俐君等人,在资料搜集和文稿校对上贡献良多,在此一并致谢。
  最后,对于我的妻子婉菁,我满怀感恩。她用温柔、坚持与智慧,成全我热爱的每件事。我希望我的第一本书,会是她颈上珠链的第一颗珍珠。期盼有一天,我能用一整串的珍珠,回报她因我的写作所必须忍受的寂寞。
  帕乔利密码的由来
  2003年,美国悬疑小说家丹·布朗(Dan Brown)出版了《达·芬奇密码》一书,历经3年多时间,全球畅销4000多万册。经由作者丰富的想象力,达·芬奇的不朽杰作《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的微笑》,居然不是纯粹的艺术创作。这些画作里隐含了密码,借此传递了可以动摇基督教信仰基础的天大秘密。
  如果也容我发挥一下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那么我想说,在《最后的晚餐》画作中,丹·布朗指证历历的那个隐藏的“M”,并不是抹大拉的玛丽亚(Mary Magdalene),而是“Money”(金钱)。这个推测可不是毫无根据,因为达·芬奇一直深受会计学之父卢卡·帕乔利(Luca Pacioli,1445~1515)的影响。
  根据历史记载,自1496年起,达·芬奇跟着意大利修士帕乔利在米兰学了3年几何学,据说他还因为太过沉迷而耽误了艺术创作。在达·芬奇遗留的手稿中,他多次提到如何把学来的透视法及比例学,运用在绘画创作中。为了答谢恩师,达·芬奇为帕乔利1509年的著作《神圣比例学》(讨论几何学所谓的“黄金比例”)画了六十几幅精美的插图。
  1494年,帕乔利在威尼斯出版了会计学的鼻祖之作《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系统地介绍了“威尼斯会计方法”,也就是所谓的“复式会计”(double entry bookkeeping)。正因为帕乔利的贡献,一切商业活动都可转换为以“Money”为符号的表达。下次当你欣赏达·芬奇的作品时,别忘了其中所隐藏的M字,可能深具会计学含义!
  除了介绍会计方法,帕乔利还在书中大力宣扬商业经营成功的三大法宝:充足的现金或信用、优良的会计人员与卓越的会计信息系统,以便商人能够一眼看清企业的财务状况,他的建议到目前为止仍大体适用。例如,有“经营之神”美誉的台湾塑料公司董事长王永庆先生认为,企业经营的两大支柱是“计算机系统”和“会计制度”,而计算机系统的很大部分是用来支持会计制度的。
  帕乔利所提倡的会计方法,可以把复杂的经济活动及企业竞争的结果,转换成以货币为表达单位的会计数字,这就是笔者所谓的“帕乔利密码”。这些密码拥有极强大的压缩威力,即使再大型的公司(如通用电气、微软及联想),它们在市场竞争中所创造或亏损的财富,都能压缩汇总成薄薄的几张财务报表。这些财务报表透露的讯息必须丰富、充足,否则投资人或银行不愿意提供公司资金。但是,这些财务报表又不能过分透明,否则竞争对手会轻而易举地学走公司的经营方法。因此,帕乔利密码所隐含的讯息往往不易了解。而本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帮助大家活用帕乔利密码,进而培养个人及组织高度的竞争力;对于投资者来说,也能透过薄薄的几张财务报表,充分读懂企业透露的信息,提升投资报酬率。
  首先,面对帕乔利密码,管理者要有“智、诚、勇”三种修养。
  以智慧解读帕乔利密码
  帕乔利密码对管理的最大贡献,不只是帮助经理人了解过去,更重要的是在于启发未来。事实上,一个杰出企业的发展,经常奠基于看到简单会计数字后所产生的智慧,而这些智慧开创了新的竞争模式。
  麦当劳为什么爱卖汉堡?
  1937年,麦当劳兄弟(Dick and Mac)在美国加州巴赛迪那(Pasadena)销售汉堡、热狗、奶昔等25项产品。1940年左右,他们做了个简单的财务报表分析,意外地发现80%的生意竟然来自汉堡。虽然三明治或猪排等产品味道很好,但销售平平。麦当劳兄弟于是决定简化产品线,专攻低价且销售量大的产品。他们将产品由25项减少为9项,并将汉堡价格由30美分降低到15美分。从此之后,麦当劳的销售及获利激增,为后来发展成世界级企业奠定了基础。
  ……
  因此,智者可以把帕乔利密码当成是“望远镜”,协助企业形成长期的竞争策略。
  阅读财务报表可以激发竞争模式的创意,而通过帕乔利密码,经理人也可学习华裔著名鉴识专家李昌钰博士观察微细证据的本领。李博士累积了超过8000个刑事案件的处理经验,他提出鉴识学的三大关键要素:科学的态度、敏锐的观察力及逻辑推理能力。如果从鉴识学的角度来看,财务报表上的每个帕乔利密码,都是竞争与管理活动所留下的证据。一个有智慧的经理人,应该像李昌钰博士所说的,必须“让证据说话”,认识到“任何不合理、不寻常的地方,就隐藏着解决问题的关键”。例如当企业营收下降时,经理人必须加以追究,思考到底是因为总体经济的衰退所致,或是因为竞争对手侵蚀了自己的市场占有率,还是产品或服务质量出了问题等各种可能原因。
  在后续的章节中,读者将发现有些看来正常、稳定的财务比率,原来是正反两股力量互相抵消的结果。经理人若不及早正视这股负面力量的杀伤力,企业在未来会遭遇困难。这些见微知著的本领,很像是现代警察以科学态度办案。当然,我们并不是要用会计数字来缉拿“凶手”,而是希望借由帕乔利密码透露的细微证据,改善企业的竞争能力及投资管理绩效。在拆解帕乔利密码的过程中,我们将知道要找哪一个人、做哪一种活动,才能创造营收及获利增长。因此,智者也可以把帕乔利密码当成是“显微镜”,协助企业产生改善管理活动的细腻作为,或培养投资决策中见人之所不能见的分析批判能力。
  以诚信编制帕乔利密码
  企业伦理是编制帕乔利密码的基础。简单地说,不谈“课责性”(accountability,指的是处于“负责”的状态),就没有会计(accounting);只讲究会计的技术而不谈诚信原则,财务报表就失去灵魂。对企业经理人来说,在编制财务报表的过程中,正确的价值观与态度,远比会计的专业知识重要。
  ……
  身为投资大师,同时也是美国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 Inc.)董事长的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针对课责性作了如下说明:“伯克希尔-哈撒韦旗下的首席执行官们是他们各自行业的大师,他们把公司当成是自己拥有般来经营。”巴菲特更在每年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财务报表后面,附上亲手撰写的《股东手册》(An Owner’s Manual)。他明确地告诉股东:“虽然我们的组织型态是公司,但我们的经营态度是合伙事业。……我们不能担保经营的成果,但不论你们在何时成为股东,你们财富的变动会与我们一致(因为巴菲特99%的财富集中于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票)。当我作了愚蠢的决策,我希望股东们能因为我的财务损失比你们惨重,而得到一定的安慰。”巴菲特对欺骗股东以自肥的管理阶层深恶痛绝,他也铁口直断,那些爱欺骗投资人的经理人,一定无法真正管理好一家公司,因为“公开欺人者,必定也会自欺”。
  ……
  讲究课责性的公司,也会替股东省钱。例如汇丰银行规定,出差在3小时内可飞达的航程,一律坐经济舱,连集团的首席执行官都奉行不渝。从进银行的第一天起,汇丰银行的员工就不断地被提醒,他们管理的是股东的钱,不是自己的钱。花旗集团在年报中则清楚地告诉股东:“我们把你们的钱当自己的用。”更以年度费用增长率显著低于年度营收增长率的事实,证明管理阶层对费用控制的努力。
  从企业经营的历史来看,不讲究诚信原则的企业,虽然可能暂时成功,但是无法长期地保持竞争力。因此,编制财务报表便是企业实践诚信原则的第一块试金石。
  用勇气面对帕乔利密码(1)
  美国学者柯林斯(James Collins)在畅销书《从优秀到卓越》中提出所谓的“斯托克代尔悖论”(Stockdale paradox),颇值得经理人深入思考。吉姆·斯托克代尔是美国越战期间被俘的最高军阶的军官,1965年到1973年这8年间,他被关押在被戏称为“河内希尔顿”的战俘营。在漫长残酷的囚禁岁月中,斯托克代尔赖以存活的心法是“坚持你一定会成功的信念,绝不放弃希望,但必须勇于面对最严酷的事实”。企业的创业家或首席执行官,通常乐观且充满冒险精神,但往往缺乏信息与面对严酷事实的良好心态。2004年7月28日由台湾股票市场下市的卫道科技董事长张泰铭先生曾充满悔意地说:“好大喜功,没有财务观念,是我最大的错误。”
  推出《执行》及《增长力》两本深受好评的企管畅销书后,博西迪(Larry Bossidy)与查兰(Ram Charan)于2004年出版了另一本好书《转型:用对策略,做对事》,他们认为“应变力”是企业最重要的管理能力。“勇于应变”这四个字,容易说却不容易做。即使是英特尔(Intel)这么优秀的世界级公司,当它发明的“动态随机内存”(DRAM)产品已经没有竞争力时,要高阶经理人下达全面退出该市场的决定,他们仍旧犹豫再三。1985年,就财务报表的数字来看,英特尔对DRAM的投资与效益早就不成比例。当时英特尔的研发预算有1/3用在开发DRAM产品,DRAM却只带给英特尔5%左右的营业额,相比日本的半导体公司,英特尔早已是DRAM市场不具竞争力的配角。后来英特尔壮士断腕,放弃DRAM事业,转而专攻微处理器,才有20世纪90年代飞快的成长与获利。
  无法勇于就财报数字采取行动的,除了经理人之外,也包括靠数字吃饭的财务分析师。2000年3月10日,美国纳斯达克(NASDAQ)指数达到历史高点的5060点,较1995年增长了5.74倍。但在2002年中,纳斯达克指数跌到1400点以下,而标准普尔(S&P)指数在同期也跌掉了40%。根据统计,在2000年分析师的投资建议里,80%是买进建议,一直等到纳斯达克指数跌了50%,美国企业财务报表数字明显地大幅变坏,分析师才开始大量作出卖出建议。这也是慢了大半拍,无法勇于面对严峻事实的实例。
  根据1990年以来愈加受重视的“行为经济学”研究,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一般人有种明显的偏误:当投资处于获利状态时,投资人变得十分“风险规避”(risk-adverse),很容易在股票有小小的涨幅后,急着把它出售以实现获利;相对地,当投资处于亏损状态时,投资人却变得十分“风险爱好”(risk-taking),尽管所买的股票已有很大的跌幅,但仍不愿意将它出售、承认亏损。当投资人需要周转资金必须出售持股时,他们通常出售有获利的股票,而不是处在亏损状态的股票。这种“汰强存弱”的投资策略,是一般投资人无法获利甚至遭受重大损失的主要原因。
  美国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的行为经济学家泰勒(Richard Thaler)博士,把这种行为归之于“心理会计”(mental accounting)作祟。泰勒指出,要投资人结清心里那个处于亏损状态的“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是十分痛苦的,因此他们往往不出售股票,来逃避正式的实现亏损。他们宁愿继续接受账面损失的后果,最后常以血本无归收场。在类似的“心理会计”情境中,企业经理人面对转投资决策的失败,往往也迟迟不愿承认错误,甚至可能继续投入更多资源,让公司陷入困境。
  因此,使财务报表成为协助经理人面对严酷事实的工具,以掌握组织全盘财务状况,也是本书的重要目的。财务报表是企业经营及竞争的财务历史,而历史常是未来的先行指标,它发出微弱的讯号,预言未来的吉凶。然而,如何正确地解读它、运用它以迈向成功,考验着每个企业领袖的智慧与勇气。
  对“不勇于”面对现实的公司,资本市场有最后一道严酷的淘汰过程。因最早全力放空(以股价下跌来获利的交易行为)安然(Enron)而声名大噪的分析师查诺斯(James Chanos),是美国“秃鹰集团”的精英分子。2002年2月6日,他在美国众议院“能源和商业委员会”为安然案作证时,说了一段颇令人深思的话:“尽管200年以来,做空的投资人在华尔街声名狼藉,被称为非美国主流、不爱国,但是过去10年来,没有一件大规模的企业舞弊案,是证券公司分析师或会计师发现的。几乎每一件财务弊案都是被做空的投资机构、或是公正的财经专栏作家所揪出来的!我们或许永远不受人欢迎,但是我们扮演秃鹰的角色,在资本市场中找寻坏蛋!”
  查诺斯表示,他的公司专门放空三种类型的公司:
  1. 高估获利的公司
  2. 营运模式有问题的公司(例如部分网络公司)
  3. 有舞弊嫌疑的公司
  对于没有竞争力的企业而言,不仅竞争对手会持续打击你,别忘了还有一群饥渴又凶猛的秃鹰在头上盘旋!
  看懂财务报表是企业领袖的必备素养
  近年来几起恶名昭著的财务报表弊案,让人见证了资本市场的丑陋与残酷。2001年,美国发生了“安然案”,使安然总市值由2000年的700亿美元,在短短一年间变成只剩下2亿美元,总市值减少了99.7%以上,安然并于2002年1月15日下市。2002年,美国第二大长途电话公司——世界通信(WorldCom)弊案,使公司市值由1999年的1200亿美元,到2002年7月变成只剩3亿美元,总市值只剩下1999年的0.25%。
  中国资本市场近年来也是弊案频传。银广夏1993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属于医药生物产业。除了号称中国第一的银广夏麻黄草基地外,银广夏也拥有国内最大的酿酒葡萄基地之一。上市6年来,公司资产总额从人民币1.97亿元增至24.3亿元,股本从7400万股扩张至50 526万股,税后利润增长率达540%,同时还给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成为证券市场极具影响力的上市公司。然而,2001年8月,《财经》杂志发表《银广夏陷阱》一文,银广夏虚构财务报表事件被曝光。2001年8月3日,证监会对银广夏正式立案稽查,发现高阶经理人及会计师涉嫌提供虚假财会报告和虚假证明文件。此案震撼中国资本市场,受害的投资人更是不计其数。
  德隆案是另一个惨痛的教训。德隆集团旗下的“三剑客”(新疆屯河,1996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湘火炬,1993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合金股份,1996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曾经创造了中国股市中最为离奇的涨势。但到了2004年,由德隆一手打造的股市最大神话开始破灭。仅就德隆“三剑客”而言,2004年中市值已经蒸发了超过100亿元。这宗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金融证券案于2006年4月29日在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完毕。主嫌唐万新被控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被判有期徒刑8年并罚40万元;德隆系三家核心企业被控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挪用资金罪,合计被罚103亿元。
  这些蒸发的财富不只是数字,它可能是老年人一辈子的积蓄、年轻人的教育基金、儿童的奶粉钱,也可能是夫妻婚姻破裂的导火线。任何一件财务弊案,背后是许多投资人血淋淋的伤痛。
面对接踵而来的财务报表丑闻,全球证券主管单位莫不致力于提升企业防弊的广度及深度,首席执行官也由高高在上的企业英雄,蒙上可能成为经济罪犯的阴影。2003年4月,美国著名的《财富》(Fortune)杂志以《恬不知耻》(Have They No Shame?)为题,指控部分企业首席执行官明明经营不善,甚至有操纵财务报表的嫌疑,仍然厚着脸皮坐拥高薪。不过,我仍然相信,绝大多数的创业家或职业经理人,经营事业的出发点是追求成功,而非蓄意欺骗。许多财务报表弊案的产生,往往是为了粉饰经营的失败,并非只是纯粹的贪婪。本书虽然在第十一章会讨论“防弊”的部分,但我认为光是防弊无法真正创造价值,不成为地雷股也只是经理人的消极目标。我衷心地希望,经理人能活用财务报表,打造赚钱、受人尊敬、又对税收有贡献的企业。2006年,沃尔玛共缴了59.62亿美元的税金,占美国当年总税收的1/442,我们需要多一点这样的企业。
  ……
  《易经》启示录:简易、变易及不易
  《易经》蕴含了中国老祖宗高明的管理智慧,而“易”字便有“简易”、“变易”及“不易”三种意义。本书希望效法先哲,不但让内容能“简易”,也能透视会计数字“变易”的原因,最后还能呈现变动世界里企业兴衰一些“不易”的道理。
  笔者将以全世界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作为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范例。近二十年来,沃尔玛是美洲地区业绩增长幅度最大的公司。它如何保持业绩的高度增长?沃尔玛自己的回答是:“借着在每一次的购买过程中,一心一意地对待每一位客户,使他们的购买经验超过预期。”在课堂上,我曾请台湾大学EMBA同学试以邓丽君的三首歌,诠释沃尔玛的经营模式。这里提供我称之为“邓丽君竞争力三部曲”的看法,让各位参考。
  首部曲:我只在乎你
  20世纪80年代,“全面质量管理运动”(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简称TQM)盛行一时,TQM的中心思想就是“以顾客为中心”。《我只在乎你》的歌词,可以描述沃尔玛员工对待顾客的温柔心态:“如果没有遇见你,我将会是在哪里,日子过得怎么样,人生是否要珍惜……”“我只在乎你”的观念看来虽是老调,含义却历久弥新。2005年5月,英特尔新上任的首席执行官欧特里尼(Paul Otellini),是英特尔第一位非技术背景出身的首席执行官。他曾坦率地指出,研发团队过去太执著于追求微处理器运算速度的突破,反而忽视顾客在移动计算(mobile computing)时代对芯片散热、省电、轻薄短小的需求。2002年之后,英特尔迅驰(Centrino)微处理器之所以成功,就是回归最基本的商业原理——满足顾客需求所致。
  二部曲:何日君再来
  沃尔玛的营收重点除了来自新卖场的销售金额外,还必须确认旧有卖场营业额的持续增加。这必须倚赖顾客的重复购买行为,也就是“何日君再来”的威力。不只是沃尔玛,任何企业的销售若不能产生顾客重复性购买行为,增长就注定不能持续。在沃尔玛的年报中,它清楚地区分多少营收增长来自新开张卖场,多少营收增长来自旧有卖场,并讨论新旧卖场的合理销售金额。
  三部曲:路边的野花不要采
  在结合低价、完备的商品选择及优良的服务质量下,沃尔玛使顾客产生强烈的品牌忠诚度。邓丽君这首《路边的野花不要采》,不仅是顾客忠诚度的写照,也提醒“家花”必须提升竞争力来对抗“野花”。但是,品牌忠诚度不仅来自于顾客面,也要看所有的供货商是否有足够的忠诚度,愿意持续地提供沃尔玛最好的产品。顾客的经营,并不只限于卖场中的交易行为,还包括积极经营沃尔玛卖场所在小区的公益形象。当你发现沃尔玛年报以大量篇幅介绍其供货商及小区慈善活动,不要以为这只是表面功夫,这些都是无形的耕耘,终究会变成财务报表上亮眼的营收和获利数字。
  沃尔玛的管理活动虽然复杂,它的策略及经营原则却十分“简易”,财务报表也出奇的单纯。在“变易”的经济环境里,自1971年上市以来,沃尔玛始终保持营收获利的高度增长,直到2006年才开始有增长疲软现象。显然,沃尔玛知道一些经营企业的“不易”道理。为了使本书探讨的竞争力概念更加清楚,Kmart——沃尔玛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其财务信息会经常地拿来与沃尔玛比较。在许多分析中,当读者同时看到两家公司的财务数字或比率,两者相对竞争力的强弱,不需要进一步说明就十分清楚。
  下面,让我们好好地解读帕乔利的竞争力密码,展开一段奠基于课责性、全力追求经营成功的旅程!
  何为五大神功
  著名华人导演李安执导的经典作品《卧虎藏龙》,荣获2001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最佳摄影、最佳服装与最佳音乐四项大奖,许多影迷对片中浓郁的人文气息、精彩创新的武打画面,一直津津乐道。在美国著名的商学院里(例如麻省理工学院的斯隆管理学院),《卧虎藏龙》却被多次用来当作企业伦理的个案讨论教材。你能想得明白这是为什么吗?那是因为:武功盖世、能飞檐走壁如履平地的大侠李慕白(周润发饰),在礼教观念的规范下,明明与女侠俞秀莲(杨紫琼饰)互相爱慕,表达爱意的最大尺度却仅止于握手而已。这里面有着十分强烈的自我克制精神。对企业的高阶主管而言,再严密的法律规范总有被破解的时候,只有建立在正确价值观之上所产生的自制行为,才是实践企业伦理的最好办法。因此,在《卧虎藏龙》一片中,当众人都在争夺神兵利器“青冥剑”,或想偷学武当派奇妙的武功招式“玄牝剑法”时,李慕白失望地将“青冥剑”扔到河里,感叹地说:“没有正派的武功心法,空有宝剑和招式又有何用?”而想要追求财富的投资人,最重要的是在资本市场中找到人品与武功都是上乘的“李慕白”。
  每个企业经理人都想练就一身高强的管理武功,而财务报表可以协助经理人锻炼出“五大神功”。这五大神功分别是:
  1. 坚持正派武功的不变心法:虽然听起来有点儿八股,但是这个不变的武功心法值得一说再说——财务报表的核心价值是实践“课责性”。
  2. 活用财务报表分析的两个方法:财务报表是利用“呈现事实”及“解释变化”这两种方法,不断地拆解会计数字来找出管理的问题。
  3. 确实掌握企业的三种活动:财务报表最大的威力,是系统地呈现企业有关经营(operating)、投资(investing)与筹资(financing)这三种活动,并说明这些活动间的互动关系。
  4. 深刻了解四份财务报表透露的经营及竞争讯息:任何企业活动都可以汇整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与“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四份财务报表。
  5. 加强领导者必备的五项管理修炼:根据麻省理工学院著名的“斯隆领导模型”(Sloan Leadership Model),领袖必须具有形成愿景(visioning)、分析现况(analyzing)、协调利益(relating)、尝试创新(inventing)及激励赋能(enabling)五项核心能力。
  财务报表何以能协助未来的企业领袖锻炼这五大神功?以下将进一步说明。
  一个坚持(1)
  财务报表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实践课责性。《新约圣经·马太福音》中有个讨论课责性的有趣故事:
  某个主人即将前往国外,就叫了仆人来,按照每个人的才干分配他们银子:一个给了5000,一个给了2000,一个给了1000。那个领5000的随即拿去做买卖,另外赚了5000;那个领2000的也照办,另外赚了2000;那个领1000的却掘开地,把主人的银子埋起来。
  过了许久,主人回来和他们算账。那个领5000银子的又带着另外的5000来,说:“主啊,你交给我5000银子。请看,我又赚了5000。” 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许多事派你管理。”那个领了2000的也来,向主人说:“主啊,你交给我2000银子。请看,我又赚了2000。”主人十分喜悦,也颇多嘉许。
  那个领1000的却说:“主啊,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我很害怕,就把你的银子埋藏在这里,请看,你的原银子在这里。”主人回答:“你这又恶又懒的仆人,你既知道我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就当把我的银子放在兑换银钱的人那里,到我来的时候,可以连本带利收回。”于是,主人夺过他这1000银子,给那个拥有10 000银子的仆人。主人的经营理念是:“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这个故事提供两个深刻的管理启示:
  1. 故事中的主人不只要求资产价值的保持,更要求投资报酬率的提升。那个将主人托付现金(银子)埋起来的仆人,以现代标准来看,只算是胆怯或懒惰之人,比起涉及重大财务弊案的诸多现代经理人,那位埋银子的仆人还不是“恶仆”,至少银子并没有被他拿来中饱私囊!
  2. 主人分配资源的逻辑,是按仆人投资绩效进行“汰弱存强”,而不是“济弱扶倾”。事实上,这就是现代资本市场的逻辑——资本追求提升投资报酬率的机会。经济社会中的强者会被分配更多的资本,而弱者将被剥夺所拥有的资本。所有强势的主人(股东)都是“忍心”的人,他们要求在“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这代表主人关心的重点是投资结果,不想听失败的借口。
  企业的首席执行官及所有高阶主管,都应是忠于所托的仆人,在商业行为上也应展现高度的诚信原则。
  具有诚信的声誉往往能大幅减少交易成本。关于这点,巴菲特分享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2003年春天,巴菲特得知沃尔玛有意出售一个年营业额约230亿美元的非核心事业,该事业名为麦克林(McLane)。多年以来,巴菲特一直把《财富》杂志所调查“最受人景仰的企业”那一票投给沃尔玛,因为他对沃尔玛的诚信和经营能力有着高度的信心。当时整个收购交易出奇的简单迅速,巴菲特和沃尔玛的首席财务官面谈了两小时,巴菲特当场点头同意购买金额,而沃尔玛的首席财务官只打了通电话请示首席执行官,交易就宣告结束。29天后,购买麦克林的15亿美元款项,就由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直接汇入沃尔玛账户,中间没有任何投资银行介入。这种交易是否太过于草率?巴菲特说,他相信沃尔玛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一切数字,因此计算合理的收购价格对他轻而易举。事后也证明,沃尔玛提供巴菲特的各项数据的确坦诚无欺。
  相对地,心理学家近期的研究显示,不诚信的商业行为(例如做假账、广告不实等),即使未遭遇政府罚款或诉讼赔偿损失,也会造成企业隐藏性的成本。这些隐藏性成本包括:
  1. 因声誉受损导致的销售下跌。根据该项研究,相当多的消费者会因企业不诚实的商业行为,停止或减少对该企业产品与服务的消费。
  2. 由于员工与企业组织的价值观发生冲突,会造成诚实的员工求去、不诚实的员工反而留下的“反淘汰”情形。当不诚实的员工比例增加,企业监督员工的成本会大幅增加,而企业因不诚实行为所造成的损失也会增加。
  3. 当企业加强监控员工后,员工会产生不被信任的不满、生产力降低等负面影响。
  由于这是一连串的隐藏性成本,无怪乎世界著名的台湾集成电路公司董事长张忠谋竭力倡导“好的道德等于好的生意(Good ethics is good business.)”,并以“志同道合”作为求才首选。
  两个方法
  为了彰显对主人的课责性,《马太福音》中的仆人必须将手上的银子交由主人盘点,确认金额无误,这就是“表达事实”。仆人也必须仔细说明他们从事何种经营活动、造成的收入与支出各是多少,合理地解释银子数量为何增加或减少,这就是“解释变化原因”。倘若主人无法亲自查证银子数量,仆人便必须编制报表,对现有银子数量和增减项目进行说明。这种提倡课责性的活动就是“财务报告”(financial reporting),使用的工具就是财务报表。但是,这种主仆关系经常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假设主人没回国,看不到银子,主人就必须找一个具有公信力的第三者,检查仆人所宣称的银子数量,并确认仆人对经营状况的说明,这个第三者就是现在所谓的“会计师”。在撰写《马太福音》的两千年后,企业经济活动的复杂性远超过当时,但“表达事实”与“解释变化原因”,仍是达成财务报表课责性的两个基本方法。
  虽然任用会计师必须经过主人(股东会)同意,但谁能当候选人,却通常是仆人自己决定的。此外,仆人可能会对会计师施以压力,要求他提供有利于自己的意见。不道德的会计师,还可能在利益引诱下与仆人勾结,一起欺骗主人,这又演变成另一个严重的问题。举例来说,安然案里一些回避证券主管单位监督的方法,就是安然的签证会计师安达信事务所(Auther Anderson)协助构思的。
  上述两种方法和财务报表的两种基本数量关系密切:
  1. 存量(stock):代表特定时点企业所拥有的财务资源,例如有多少现金及应收账款等。对于存量,我们要求“表达事实”,重点在于确认它的存在及数量正确。
  2. 流量(flow):代表一段特定期间内财务情况的变化,例如每年度的营收与获利金额。对于流量,我们要求能“解释变化的原因”。财务报表对经理人及投资人的最大功能,并不是直接回答问题,而是帮助他们提出问题,进而理清管理问题的核心。
  台塑副董事长王永在先生在一次专访中提到,所有的管理现象只要抽丝剥茧,当你问到第六个问题时,几乎都能彻底理清。王永在先生的见解,并不是精确的科学定律,而是沙场老将多年的宝贵经验。这种精神与做法,就如郭台铭先生所强调的,经理人必须不断地拆解问题,直到深入了解每个细节为止,因为“魔鬼都躲在细节里”!
  财务报表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问问题”的起点,而不是终点。毕竟财务报表呈现的数据通常加总性太高,无法直接确认管理中的问题所在。例如沃尔玛的总营收来源非常广,如果沃尔玛想了解营收变化的原因,可以从地理区域(美洲vs.欧洲)、顾客别(一般消费者vs.大盘商)、产品别(日用品vs.生鲜食品)等不同角度切入。因此,财务报表主要是管理阶层用来问问题的工具,而不是得到答案的工具。至于管理问题的真正答案,必须倚赖经理人更细致深入的剖析。
  三类活动
  在几年前的清明祭祖活动中,意外地,我自族谱中发现自己居然是帝王之后,祖先可向上追溯到汉高祖刘邦(前256年~前195年)。从此以后,关于这些“帝王级”祖先如何经营他们的“家族企业”,我一直抱持莫大的兴趣。在台湾大学上课时,我向学生们炫耀了自己显赫的列祖列宗,有位学生开玩笑说,刘家祖先的确不得了,但是后代子孙好像没那么高明。我立刻加以辩驳:“香港的著名影星刘德华与2004年在雅典奥运会勇夺110米栏金牌的刘翔,都是近代刘家了不起的知名人物哩!”
  事实上,刘家王朝在管理思维上的确有过人之处。以商业观点比喻,汉高祖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创业家”,他创业成功的关键是“用对的人”。关于自己何以成功,刘邦作了个精辟无比的分析:“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史记·高祖本纪》)
  “用对的人”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们会“做对的事”,而且会把对的事做好。以现代管理术语而言,身为领袖的刘邦,充分认识到企业三大类型活动的重要性,这三大类型活动也正好是财务报表描绘的主要对象:
  1. 策略规划活动(以张良为代表):企业的策略规划,具体表现在财务报表上的是投资活动(investing activities)。投资活动决定企业未来能否成功,正确的投资能使企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创造更高的市场价值;不正确的投资不仅会造成短命王朝,甚至会使“股王”沦落为“毛股”。所谓的投资活动,不只是指把钱用在哪里的决策,也包括把错误投资收回来的决策(divest)。
  2. 后勤支持活动(以萧何为代表):后勤支持活动具体表现在财务报表上是筹资活动(financing activities),也就是资金流。现代企业的“粮道”就是资金流。资金充足流畅,经营或投资活动就能可攻可守,员工及股东才能人心安定。
  3. 市场占有活动(以韩信为代表):市场占有活动具体表现在财务报表上是经营活动(operating activities)。经营活动决定企业短期的成功,它的重点是营收及获利的持续增长,以及能由顾客端顺利地收取现金。
关于投资、筹资与经营等三种活动更进一步的定义,以及三者间相互的关系,将在第六章《别只顾加速,却忘了油箱没油——现金流量表的原理与应用》深入说明。事实上,会计数字只是结果,管理活动才是组织创造价值的原因。分析财务报表不能只看死板的数字,还要能看到产生数字的管理活动,并分析这些活动所可能引导企业变动的方向。
  这三种活动的关系十分密切,成功的经营活动可能代表企业目前业务仍有广阔的投资空间,也会使得股东或银行乐于继续提供融资。
  四份报表
  任何复杂的企业,通过帕乔利密码的转换,都能利用下列四种财务报表叙述它的财务情况。许多企业人士喜欢膜拜“四面佛”,据说能保佑企业财运亨通。事实上,每个企业本来就“供奉”着四张财务报表,不妨将之视为引导竞争及管理活动的“四面佛”!
这四份财务报表分别简述如下(各份报表细节将于第四章至第七章中详述):
  1. 资产负债表(Balance Sheet):它描述的是在某一特定时点,企业的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的关系。简单地说,资产负债表建立在以下的恒等式关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个恒等式关系要求企业同时掌握资金的来源(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与资金的用途(如何把资金分配在各种资产上)。资产负债表是了解企业财务结构最重要的利器。
  2. 利润表(Statement of Income):它解释企业在某段期间内财富(股东权益)如何因各种经济活动的影响发生变化。简单地说,净利润(Net Income)或净损失(Net Loss)等于收入扣除各项费用。利润表是衡量企业经营绩效最重要的依据。
  3. 现金流量表(Statement of Cash Flows):它解释某特定期间内,组织的现金如何因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及筹资活动发生变化。现金流量表可以弥补利润表在衡量企业绩效时面临的盲点,以另一个角度检视企业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表是评估企业能否持续存活及竞争的最核心工具。
  4. 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Statement of Stockholders’Equity):它解释某一特定期间内,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如何因经营的盈亏(净利或净损)、现金股利的发放等经济活动而发生变化。它是说明管理阶层是否公平对待股东的最重要信息。
  广义的财务报告活动,还包括管理阶层对企业经营活动的讨论与会计师的签证意见。
  普遍而言,一般公认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除了参考会计的学理,也受到政府法令规范及产业界压力。举例来说,美国科技产业长期以来反对将员工认股权(stock option)当成企业的费用。
  1970至1980年代的台湾知名歌星万沙浪先生,曾以一曲《风从哪里来》风靡海内外,若将这首歌的歌词稍微更动,把“风”字改成“钱”字,就变成说明财务报表的好口诀:“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有谁能告诉我,钱从哪里来?”前两句歌词指的是资产负债表,它的目的是陈述组织资金的来源及用途。后两句歌词是指其他三份财务报表,目的都在于解释企业财务资源或股东权益的变动。接下来的歌词,对经历过亚洲金融风暴、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SARS疫情的企业经理人与投资人,一定使他们感触良多:“来得急,去得快,有欢笑,有悲哀……”
  金庸七伤拳的启示
  金庸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描述过一门奇特的武功“七伤拳”,特色是对付敌人虽威力无穷,但使用时也会伤害自己,亦即所谓的“伤人一寸,伤己一尺”。《倚天屠龙记》描写金毛狮王谢逊为替家人报仇,偷偷学会了七伤拳,但是当他重创敌人之际,严重的副作用也逐一浮现,他先是瞎了双眼,然后开始神智不清,有时近乎疯狂。
  投资界有个共识,一旦一个企业开始做假账,就像人染上毒瘾,做假账的幅度只会愈来愈大,非常难以戒除。做假账就像练七伤拳,刚开始似乎只伤害了投资人,但终究伤害最大的还是自己和公司。做假账一开始使人盲目——没有公允的信息,就无法判断企业的真实状况;接下来,做假账会令人疯狂——没有优质的信息,企业就不能思考。在其他行业,发挥创造力往往会被大力赞扬,大概只有在会计学里,说企业的财务报表太有“创造力”,是极大的负面评价。简单地说,财务报表的核心价值是忠于所托、反映事实,这也是创造企业长期竞争力的基本条件之一。
  《威尼斯商人》里的企管
  如果出生在400多年后的今天,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应该也会是位杰出的企管畅销书作家。在莎翁著名的喜剧《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中,通过活灵活现的描写,商人忧心资产价值缩水的忐忑不安、他们对资金融通的需求,在剧中一览无遗。现在,让我们一起欣赏《威尼斯商人》第一幕所隐藏的管理智慧。
  萨拉里诺(年轻的商人):“吹凉我的粥的一口气,也会吹痛我的心,只要我想到海面的一阵暴风将造成怎样一场灾祸。我一看见沙漏的时计,就想起海边的沙滩,仿佛看见我那艘满载货物的商船倒插在沙里,船底朝天,它那高高的桅樯吻着它的葬身之地。要是我到教堂去,看见那石块筑成的神圣殿堂,我怎么会不立刻想起那些危险的礁石,它们只要略微碰一碰我那艘好船的船舷,就会把满船的香料倾泻在水里,让汹涌的波涛披戴着我的绸缎绫罗。方才还是价值连城的,转瞬间尽归乌有。”
  刘教授点评:对投资人和企业的经理人而言,难以捉摸的景气与剧烈的竞争,对资产价值的杀伤力,恐怕不下于海面上无情的风暴,或是浅滩上的礁石!
  安东尼奥(年长的商人):“我买卖的成败并不完全寄托在一艘船上,更不倚赖着一处地方;我的全部财产,也不会因为这一年的盈亏而受到影响,所以我的货物并不能使我忧愁。”
  刘教授点评:这家伙显然做了点分散风险的工作,而且他的财务实力也经得起可能的损失。
  投资人要提醒自己:这家公司是不是把成败“寄托在一艘船上”?
  讲究义气的安东尼奥,一心想出钱帮助好友巴萨尼奥,追求一位名叫鲍西娅的富家千金,但问题是……
  安东尼奥:“你知道我的全部财产都在海上。我现在既没有钱,也没有可以变换现款的货物。所以我们还是去试一试我的信用,看它在威尼斯城里有些什么效力吧!我一定凭着我这一点面子,能借多少就借多少!”
  刘教授点评:企业光有财产而没有足够的现金,还是会周转不灵的!
  于是安东尼奥找上威尼斯当地最有钱、却一直饱受歧视的犹太籍银行家夏洛克。
  夏洛克(银行家):“啊,不,不,不,不!我说安东尼奥是个好人,我的意思是说,他是个有身价的人。可是他的财产还有些问题,他有一艘商船开到特里坡利斯,另外一艘开到西印度群岛,我在交易所里还听人说起,他有第三艘船在墨西哥,第四艘到英国去了,此外还有遍布在海外各国的买卖。可是船不过是几块木板钉起来的东西,水手也不过是些血肉之躯。岸上有旱老鼠,水里也有水老鼠;有陆地的强盗,也有海上的强盗,还有风波礁石各种危险。”
  刘教授点评:这段尖酸刻薄的话语可是充满了管理的智慧。看来,要当个称职的银行家,对潜在客户的经营现况,还真要下点工夫。
  在夏洛克眼里,所谓的资产都充满了风险。最后,他们谈成了一笔3000元的借款。为了报复过去被安东尼奥歧视的羞辱,夏洛克要求签订如下契约:当安东尼奥无法如期还款时,夏洛克可以割下他身上任何部位的一磅肉!
  这项条件看起来十分的残酷,但是现在的资本市场难道会比夏洛克更仁慈?当企业传出可能有财务危机的消息时,不论是否属实,这个公司被银行全面抽银根的状况,其影响绝对不下于一场暴风雨,经理人消瘦的也绝对不止一磅肉!企业经营失败经理人会失业,但背后的股东(投资人)却可能输掉所有的家当(资产)。
  400多年来,为应付如威尼斯商人面临的资产与负债管理问题,我们仰赖“资产负债表”,也就是企业的财务状况表。
  本章首先介绍资产负债表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其次以沃尔玛2006年的资产负债表为例,说明常见会计科目的定义(编者注:本书的科目是以企业原始报表的表达方式为蓝本并加以简化,因为两岸会计政策不同,科目表达上会有所差异,但这并不影响读者的理解;在财务报表的列示上,会保留原始报表的列示方式,以使读者在看完本书后,能够看懂国际报表,更具国际意义);并以沃尔玛相对于Kmart、戴尔相对于惠普的部分财务比率,说明资产负债表与竞争力衡量的关系。其他重要、但未出现在沃尔玛报表中的资产及负债项目,也将进一步加以说明。最后,笔者将以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作例子,介绍中国大陆企业资产负债表的特性。
  搞懂资产负债表的基本武功原理
  资产负债表表达的是会计主体(entity)在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会计主体指的是组织或组织的某一部分,它是可以独立衡量其经济行为的单位。
  就会计的概念来说,公司被视为一个与股东(所有者)分离的经济个体,它有能力拥有资源及承担义务。由于将公司与出资股东视为两个不同的个体,股东个人所积欠的债务与该公司毫无关系。
  资产负债表的基本架构即是有名的“会计等式”(accounting equation):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简单定义会计等式的名词如下:
  资产(assets)
  指的是为公司所拥有、能创造未来现金流入或减少未来现金流出的经济资源。
  创造未来现金流入:例如货币资金(能取得利息)、存货(能通过销售得到现金)、投资性房地产(能得到租金)、设备(能制造货品以供销售)。
  减少未来现金流出:例如预付房租、保险费等各种预付项目,由于已预先付清,未来可享受居住服务及保险保障,不必再付出现金。
  ……
  负债(liabilities)
  指的是公司对外在其他组织所承受的经济负担,例如应付及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长期借款等。负债也包括部分的估计值,例如公司需要估计法律诉讼案所造成的可能损失。
  所有者权益 (shareholders’equity)
  指的是资产扣除负债后,由公司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又称为“净资产”或“账面净值”。
  本书所提到的公司均是上市公司,所有者是股东,因此它们的所有者权益即股东权益。
  上述的会计等式其实是个恒等式(identity),因为它是公司资金来源与资金用途一体两面的表达。
  会计等式右边
  代表资金的来源(source of fund)。资金的来源可能是负债或是所有者权益。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相对比率一般称为“财务结构”。负债越多,财务压力越大,越可能面临倒闭的风险。反之,部分公司可能会选择完全没有长期借款(但仍有短期借款),一般称这种公司为“零负债公司”。
  会计等式左边
  代表资金的用途(use of fund)。资金可以用各种形式的资产拥有,例如货币资金、存货、应收及预付款项、固定资产等。
  按照威尼斯会计表达的传统,资产负债表常把资产按照流动性,也就是转化成现金的速度快慢和可能性高低来排序,将流动性较高的资产排在前面。
  资金来源与资金用途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人寿保险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是保险客户缴交的保费(属于公司的负债),若是经营良好的保险公司,客户续约率都在八成以上,因此客户一旦签订保险合约,就等于提供了公司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由于拥有长期稳定的资金,人寿保险公司可以大量购买不动产进行长期投资,没有短期变现的压力。一般而言,比较不好的资金搭配方式,是短期的资金来源投资在中长期才能回收的资产上(所谓的“以短支长”),这样容易造成周转失灵。
  为了反应资金来源和资金用途之间的恒等关系,了解每一项经济活动的来龙去脉,我们一般使用“复式记账法”来记录经济业务内容、进行会计核算。西方的经济学家及社会学家,经常称赞“复式记账”能协助经理人进行理性的商业决策,是欧洲资本主义兴起的重要功臣。它目前已成为世界通用的会计记账方法。
  ……
  世界第一商家沃尔玛的资产负债表
  介绍了资产负债表的基本原理后,以下将以全球零售业龙头沃尔玛的资产负债表为释例(已经过简化,请参阅表4-1)来分析相关的会计科目。
  以沃尔玛为释例的优点有二:
  1. 沃尔玛的策略单纯,因此财务报表也相对简单。
  2. 通过对其财务报表的解析,沃尔玛的管理活动能提供给我们许多经营智慧。
  与沃尔玛资产负债表相关的名词解释如下:
  会计主体(entity)
  这份资产负债表所表达的会计主体(或称“经济实体”),是沃尔玛与它持股超过50%的子公司(subsidiary)的财务情况,因此称为合并资产负债表(consolidated balance sheets)。这种合并的表达方法,显示了会计学着重经济实质(economic substance)而不重视法律形式(legal form)的特性,即“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就法律观点而言,每个子公司各自为一个独立的法人;但因为它们与母公司经济活动的密切关系,会计学要求将它们合并在一起核算。一般来说,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能防止企业把营运的亏损及负债隐藏在其他没有合并的受控制公司中(可能是实质控制,例如董事会与经营团队都是自己人,而不是股权控制),对增加财务报表的透明度非常重要。
  货币计量(monetary unit)
  财务报表是以货币作为衡量与记录的单位,例如沃尔玛的资产及负债等项目,一律以百万美元为单位。
  会计分期(accounting period)
  会计分期是指编制财务报表时,将企业的经营活动划分段落(称为会计期间),以便计算此期间的损益,一般的会计期间以一年最为常见(称为会计年度)。至于会计期间的截止日,各企业会斟酌行业特性而有所不同。一般公司财务报表选择的截止时点,通常是每年的12月31日。但是,沃尔玛财务报表选择的时点为1月31日。沃尔玛之所以这么做,主要目的是要结算圣诞节与新年促销活动后的财务情况,因为圣诞节及新年假期是美国零售通路业一年中最重要的销售旺季,这些促销活动是零售业每年销售的重头戏。戴尔的资产负债表截止日则每年不同:2004年是1月30日、2005年是1月28日、2006年则是2月3日,主因是戴尔选择次年的第四个星期五为报表截止日期,以便于周薪结算。
  以下将就沃尔玛资产负债表的各个会计科目,依出现顺序加以说明。
  资产部分
  流动资产(current assets)
  通常是指一年内能转换成现金的资产。按照惯例,流动性越高的资产排在越前面。
  货币资金(cash and cash equivalent)
  财务报表中所指的现金,与一般认知的现金不同,具备高度流动性及安全性的资产就能列为货币资金。
  除了银行存款外,沃尔玛把预期7天内可收到的顾客信用款、刷卡款金额也列入货币资金项目,因为通常沃尔玛在2天内可由信用卡消费中取得现金。此外,3个月内到期的短期投资(如美国国库券)也包含在货币资金中。2006年,沃尔玛的货币资金约有64.1亿美元,占总资产5%左右。
  应收账款(receivables)
  包括沃尔玛顾客刷卡超过7天以上才能取款的部分,以及与其他供货商往来的应收账款。2006年,沃尔玛的应收账款约有26.6亿美元,只占总资产的2%左右。
  在应收账款科目下,一般公司通常还会列出所谓的“坏账准备”(allowance for uncollectible accounts)科目。坏账准备是用来抵消应收账款(accounts receivable)等应收项目的金额。坏账准备的功能是反映资产无法回收现金而成为坏账的风险程度,通常由管理阶层提出预估数字,经过会计师查核后确定。(编者注:在中国大陆,企业通常是根据会计准则,按照一定的比例提列坏账准备。)
  例如某公司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共计有应收账款10亿元,评估往来厂商的财务情况后,认为可能约有1亿元无法回收,因此坏账准备认列1亿元,公司应收账款的净额则为9亿元。沃尔玛的资产负债表并没有坏账准备科目,这不代表它完全没有坏账的问题,而是因为坏账金额很小,对评估资产质量的重要性不大,没有必要将应收账款及坏账准备分开表达,直接显示应收账款净额即可,这种做法就是采用所谓的“重要性原则”(materiality concept)。
  ……
  存货(inventory)
  指沃尔玛准备用来销售的商品库存,是其流动资产中重要性最大的项目。沃尔玛2006年的存货金额高达约321.9亿美元,占总资产的23%左右。
  沃尔玛的存货成本主要以“后进先出法”(Last in First out,简称LIFO)计算。
  ……
  土地、厂房、设备
  包括取得土地、厂房与设备的成本(含购买价款、税费等),以及使这些资产发挥预定可使用状态必须支付的代价(如运输费、装卸费等)。
  它们又称为“长期资产”(long-term assets)或“固定资产”(fixed assets),因其流动性较低,一般假设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才容易出售,因此被归之为“非流动资产”。在这类资产中,沃尔玛拥有土地、房屋及房屋改良(如空调设施)、家具、办公设备及运输工具(例如往来于仓库及卖场间的送货卡车)等。
  对于长期资产的初始计量,财务报表采取所谓的“成本原则”(cost concept),意思是会计上对资产或劳务的取得,以完成交易的成本来记录。这种原则的优点是客观,缺点是无法表达交易发生后市场价值的变化。
此外,为了表达长期资产账面价值的改变,会计学使用“累计折旧”(accumulated depreciation)的科目来处理。关于资产价值的消耗,有系统地分摊在每一个会计期间,以方便计算损益,这就是折旧(depreciation)的概念。例如公司买进机器设备后,营业使用会耗损机器设备的价值,因此每年提列折旧费用,以核算企业营业的成本(请参阅第五章),同时把每年的折旧费用累加起来,列为机器设备账面价值的减损。因此,在资产负债表中,累计折旧是资产的减项,称为“抵消账户”(contra account)。2006年,沃尔玛土地、厂房与设备的账面金额为973亿美元左右,累计折旧金额约为214.2亿美元,土地、厂房与设备的净额约为758.8亿美元,占总资产的55%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土地不提列折旧,归类为非折旧资产。
  融资租赁资产
  指沃尔玛向其他资产拥有人租借营业使用的固定资产(例如土地及店面)。固定资产的租赁,按照所有权在实质上是否转移来划分,可以分为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两种方式。就会计的范畴来说,融资租赁是指在实质上转移了与固定资产所有权有关的报酬与风险,主要需符合下列三项要件之一;不符合融资租赁条件的固定资产租赁,均称为“经营租赁”(operating lease)。
  融资租赁的条件:
  1. 租期届满后,可以无条件取得租赁资产。
  2. 承租人在租约期满后,享有以优惠价购买租赁资产的选择权。
  3. 租赁期间占资产耐用年限的大部分。
  这种融资租赁的观念,再次显示会计着重经济实质而不重视法律形式的特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沃尔玛租来的资产,在法律上的所有权当然属于所有者,但是就经济实质而言,沃尔玛等于“买”下了这些资产,必须承受它们带来的经济效益及风险。因此,企业会计准则要求沃尔玛把别人的资产登录在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上。
  至于经营租赁的会计表达,在利润表上直接承认当期的租金费用即可,并不要求公司把租来的资产列入自己的资产负债表。
  凡是属于融资租赁的资产,与机器设备等资产相同,也必须核算资产长期使用所累计的耗损,承租人应当采用与自有应折旧资产相一致的折旧政策。因此,累计折旧也是融资租赁资产科目的抵消账户。2006年,沃尔玛融资租赁资产净额约为34.2亿美元,约占总资产的2%左右。
  商誉
  沃尔玛拥有的土地、厂房与设备等属于有形资产,而商誉则属于公司的无形资产的一种。商誉是证明企业有赚得超额盈余的能力,很难用可靠及客观的方法衡量,所以只能在交易(例如并购)发生的时候认列商誉。沃尔玛资产负债表中的商誉科目是沃尔玛在购买其他公司股权时,付出去的价格高于该公司资产重估后净账面价值(资产减去负债)的部分形成的。(有关商誉金额的计算,本章稍后将有进一步讨论)。2006年,沃尔玛的商誉科目账面金额为121.9亿美元,占总资产的9%左右。
  负债部分
  依照会计惯例,沃尔玛将负债按照必须偿还的时间长短排列,越快需要偿还的项目排在越上面。
  流动负债(current liabilities)指沃尔玛一年内到期、必须以现金偿还的债务。2006年,沃尔玛的总流动负债约为488.3亿美元,占总资产的35%左右,是负债项目中总金额最庞大的项目。
  商业本票(commercial papers)主要指沃尔玛为筹措短期营运资金,经金融机构保证所发行的金融票据,又称为“融资性商业本票”。2006年,沃尔玛的商业本票约为37.5亿美元,占总资产的3%左右。
  应付账款(accounts payable)沃尔玛从供货商进货,主要采取赊购的方式,它所积欠尚未偿还的金额便称为应付账款。2006年,沃尔玛的应付账款高达253.7亿美元,占总资产的18%左右,是沃尔玛最大的负债项目。
  预计负债(accrued liabilities)沃尔玛将应付利息、应付水电费、应付职工薪酬等已经发生支付责任、但尚未以现金支付偿还的项目,加总起来放在这个综合科目里。2006年,沃尔玛的应计负债约为134.7亿美元,约占总资产的10%左右。
  (编者注:大陆资产负债表中,“应付工资”等科目是单独列示的,和沃尔玛不同。)应计所得税(accrued income taxes)沃尔玛资产负债表的期末时点设定为1月31日,但缴纳上年度税负的时间为当年7月份,因此沃尔玛会先在期末认列自行估计的应缴纳税金额。
  2006年,沃尔玛该项目约为13.4亿美元,占总资产的1%左右。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long-term debt due within one year)原本属于一年以上到期的负债(例如十年到期的公司债),在一年内将到期的部分,都归入这个科目。2006年,沃尔玛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约为48.9亿美元,占总资产的4%左右。
  长期负债(long-term debt)指一年以上到期的债务。在沃尔玛的资产负债表中,长期应付票据、应付抵押借款等一般长期负债科目,加总起来放在这个综合科目中。2006年,沃尔玛的长期负债约为264.3亿美元,占总资产的19%左右。
  长期融资租赁负债(long-term obligations under capital leases)对长期融资租赁而言,在签订租赁契约以取得资产使用权之际,除了记录融资租赁的资产金额外,在负债方面也要同时认列未来应支付的租赁款项金额(因为融资租赁其实很类似分期付款的形式)。由于应付融资租赁款属于长期契约,代表未来长期应付而未付的负担,所以归为长期负债类别。2006年,沃尔玛该项目为37.4亿美元,约占总资产的3%。
  递延所得税负债(deferred income taxes)它指因为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规定的不同,造成有些租税虽然现在不必支付给税捐单位,但在一段时期后终究必须支付的金额,因而也被归类为长期负债的一种。2006年,沃尔玛该项目为45.5亿美元,约占总资产的3%。
  所有者权益部分
  沃尔玛的所有者权益(即股东权益)主要分成普通股股本、溢价以及保留盈余三部分。
  普通股股本(common stock)它是指已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权的账面价值。企业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筹集资本,股票的面值与股份总数的乘积即为股本,股本应当等于企业的注册资本。例如沃尔玛的普通股每股票面值为0.1美元,流通在外的股数有41.7亿股,因此沃尔玛的普通股股本为4.17亿美元。上海、深圳交易所发行的股票法定票面值每股为1元人民币,倘若一个上市公司流通在外的股数为1亿股,则该公司的股本为1亿元人民币。股本主要是法律的概念,而不是经济的概念。公司上市后,根据获利状况的优劣,每股的市价可以远高于或远低于票面值。
  溢价(capital in excess of par value)当股权发行时,所收取的投资款超过面值的部分,就称为股本溢价。
例如中国大陆企业若以每股人民币4元上市,其溢价即为3元。(大陆将股本溢价列入资本公积的一部分,有关资本公积的规定将于第七章进一步说明。)2006年,沃尔玛的溢价为26亿美元左右。
  保留盈余(retained earnings)指企业历年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实现的净利润尚未以现金股利方式发还股东、仍保留在企业的部分。2006年,沃尔玛的保留盈余高达491.1亿美元,占总资产的36%左右。它也是股东权益中金额最大的项目,占股东权益的92%左右。
  扼要地解释沃尔玛资产负债表的会计科目后,我们利用它2006年的数据,简单地确认会计恒等式的成立:资产(1381.87亿)=负债(850.16亿)+股东权益(531.71亿)就沃尔玛的基本财务结构而言,负债占总资产的60%左右,而股东权益则占40%左右。
  在资产负债表中看出企业竞争力(1)
  接下来,我们可试着用财务报表提出管理问题,并检视一些基本的财务比率,分析企业可能面对的竞争力挑战。
  沃尔玛最重要的资产及负债
  若以单项会计科目来看,沃尔玛流动资产中金额最大的是存货(2006年约为322亿美元),流动负债中金额最大的是应付账款(2006年约为254亿美元)。这种现象反映了零售业以赊账方式进货后销售、赚取价差的商业模式,也显示出沃尔玛如果无法有效地销售存货、取得现金,庞大的流动负债将是个沉重的压力;其次,庞大的存货数量也会造成相当大的存货跌价风险。如何管理这些风险,便成为管理阶层与投资人分析沃尔玛资产负债表的重点。此外,沃尔玛的土地、厂房及设备的净值(扣去累计折旧)高达759亿美元,这部分产生的管理问题也是很大的挑战。对此,沃尔玛成立专业的不动产管理公司,凡是店面的扩充、迁移、关闭、分租等事项,都由专业经理人处理。
  如同前文所强调的,财务报表数字的加总性太高,不能直接提供管理问题的答案,只能协助管理者及投资人发现问题、深入问题。事实上,沃尔玛资产负债表的任何一个会计数字,背后都有一系列复杂的管理问题;一些常见的财务比率,往往吐露了更深刻的竞争力含义,例如流动比率就是个好例子。
  沃尔玛的流动性够吗?
  衡量企业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支付短期负债,经常使用的指标是“流动比率”(current ratio),流动比率的定义为: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比率显示企业利用流动资产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比率越高,表示流动负债受偿的可能性越高,短期债权人越有保障。一般而言,流动比率不小于1,是财务分析师对企业风险忍耐的底限。此外,由于营运资金(working capital)的定义是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流动比率不小于1,相当于要求营运资本为正数。
  然而,对沃尔玛而言,这种传统的分析观点恐怕不适用。长期以来,沃尔玛的流动比率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20世纪70年代,沃尔玛的流动比率曾经高达2.4,近年来一路下降,到2006年居然只有0.9(438.24亿÷488.26亿)左右。这是否代表沃尔玛的流动资产不足以偿付流动负债,有周转失灵的危险?其实不然。
  沃尔玛是全世界最大的通路商,当消费者刷信用卡购买商品2~3天后,信用卡公司就必须支付沃尔玛现金。但是对供货商,沃尔玛维持一般商业交易最快30天付款的传统,利用“快快收钱,慢慢付款”的方法,创造手头的营运资金。因为现金来源充裕且管理得当,沃尔玛不必保留大量现金,并且能在快速增长下,控制应收账款与存货的增加速度。由于沃尔玛流动资产的增长远较流动负债慢,才会造成流动比率恶化的假象。
  对其他厂商来说,流动比率小于1可能是警讯,对沃尔玛反而是竞争力的象征。相对地,规模及经营能力都远较沃尔玛逊色的通路商Kmart,它的流动比率比沃尔玛高出许多。Kmart在2000年的流动比率甚至高达12.63(请参阅图4-1)。这难道代表Kmart的偿债能力大增?其实正好相反。事实上,因为Kmart在2000年遭遇财务危机,往来供货商要求Kmart以现金取货,或大力收缩Kmart的赊账额度及期限,在应付账款(流动比率的分母)快速减少之下,才会造成Kmart如此高的流动比率。
  传统的财务报表分析强调企业的偿债能力,要求企业的流动比率至少在1.5以上。然而,由竞争力的角度着眼,能以小于1的流动比率(营运资金为负数)来经营,显示了沃尔玛强大的管理能力;至于突然攀高的流动比率(例如2000年Kmart的数字),反而是通路业财务危机的警讯。
  戴尔电脑的启示
  苹果电脑的首席执行官乔布斯(Steve Jobs)曾说:“苹果和戴尔是个人电脑产业中少数能赚钱的公司。戴尔能赚钱是向沃尔玛看齐,苹果能赚钱则是靠着创新。” 乔布斯的评论极有见地,虽然戴尔电脑属于科技产业,它的营运模式却类似通路业者,因此戴尔与沃尔玛流动比率的变化趋势十分相似(其他相似之处将在后面章节讨论)。例如戴尔2000年到2006年间流动比率维持在0.98到1.4之间(请参阅图4-2)。对比之下,自1990年到2006年,惠普的流动比率则一直维持在1.38到1.60之间,在一般传统财务分析所认为的合理范围内。
  戴尔向来以严格控制存货数量著称业界,它的平均付款时间由2000年的58天,延长到2005年的73天,和沃尔玛一样符合“快快收钱,慢慢付款”的模式,所以也造成流动比率逐年下降的现象。
  传统商业思维是企业必须保持充裕的营运资金,因此要求流动比率起码在1.5至2之间。然而,沃尔玛和戴尔却告诉我们,他们能以“负”的营运资金有效率地推动如此庞大的企业体。
有关短期流动性的需求,企业可有“存量”和“流量”两种不同的对策。例如微软2003年的流动比率高达4.2,它是用大量流动资产的“存量”(约589亿美元),来应对可能的现金周转问题。一般而言,这是最正统、最安全的方式。虽然沃尔玛与戴尔的流动比率目前都小于1,若进一步检视它们的现金流量表(请参阅第六章),读者会发现两者都有创造现金流量的强大能力,因此不会有流动性的问题。如果公司的流动比率很低,且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又不好,那么发生财务危机的机会就会大增。
  这个例子提醒我们一件事——阅读财务报表必须有整体性,而且必须了解该公司的营运模式,不宜以单一财务数字或财务比率妄下结论。沃尔玛与戴尔流动比率的相似性也让我们了解,即使是不同产业的公司,仍可以有类似的商业模式与财务比率;在通路业中,流动比率也能成为衡量营运相对竞争力的参考。
  沃尔玛整体的负债比率
  要了解企业整体的财务结构,我们可观察“负债比率”,也就是总负债除以总资产的比率。近年来,沃尔玛的负债比率渐趋于稳定,约略在0.6(850.16亿÷1381.19亿)左右。另外,财务结构也可用负债除以所有者权益的比率来表示。根据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些财务结构的比率都能互相转换。例如沃尔玛的负债除以总资产的比率为0.6,则股东权益除以总资产的比率为0.4,而负债除以股东权益的比率为1.5(0.6÷0.4)。Kmart在20世纪90年代的负债比率与沃尔玛类似,都在0.6左右。在1999年之后,Kmart遭遇严重的财务问题,结果造成负债比率持续攀升。2002年,Kmart赔光了所有的股东权益,陷入负债大于资产的窘境,负债占资产比率上升到1.03(请参阅图4-3)。
  因营业活动及产业特性不同,企业的财务结构也会有很大的差异。例如银行业以吸收存款的方式,从事各项金融服务,因此负债比率非常高。
  以全球知名的花旗集团为例,它的负债比率在2005年时高达92%,股东权益只占总资产的8%左右。由于花旗集团资产风险相当分散,客户对花旗集团的信心坚定,背后又有美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支持,不会发生存款客户同时要求提领现金的情况(就是所谓的“挤兑危机”),即使有如此高的负债比率,花旗集团也没有倒闭的危险。
  ……
  一般来说,观察一个公司财务结构是否健全,可由下列几个方向着手:
  1. 和过去营业情况正常的财务结构相比,负债比率是否有明显恶化的现象。
  2. 和同业相比,负债比率是否明显偏高。
  3. 观察现金流量表,在现有的财务结构下所造成的还本及利息支付负担,公司能否产生足够的现金流量作为应对。
  由负债组成结构看风险与竞争力
  除了观察沃尔玛的整体财务结构外,也应分析它的负债组成结构。20世纪70年代,沃尔玛流动负债占整体负债的比率约为20%,随着展店成功、营收快速增长,这个比率在80年代快速拉升至60%左右。这显示沃尔玛在维持总负债比率约60%的前提下,利用其“大者恒大”的议价优势及竞争力,压缩供货商资金,使它在负债中可以使用较多没有资金成本的流动负债。相对而言,自1990年起,Kmart流动负债占整体负债的比率一直低于沃尔玛,在45%左右。特别在Kmart出现财务危机后的2001年,这个比率突然降低到只有5.76%(请参阅图4-4),代表供货商担心可能倒账的风险,不愿以赊账方式出货给Kmart。
  至于戴尔的总负债比率高达80%左右(请参阅图4-5),乍看之下让人捏了把冷汗。对比之下,惠普的负债比率只有50%左右,财务结构看来十分稳健。如果再进一步分析,2000年后戴尔流动负债占总负债比率将近85%(请参阅图4-6),比沃尔玛还高。戴尔并不是债台高筑、财务脆弱,而是像沃尔玛一样,利用规模优势与经营效率,让往来供货商提供无息的营运资金。相对来看,惠普的流动负债占总负债比率,自1995年起几乎都低于戴尔。2006年,惠普该比率是78%左右,比戴尔低了将近6%。因此,检视戴尔的流动负债占总负债比率,可看出它商业营运模式的效率和竞争力。不过,对营运效率和竞争力不佳的公司来说,流动负债比率增加会提高经营风险。
  中国大陆公司资产负债表介绍:五粮液
  在中国大陆白酒市场,五粮液在经营和品牌的表现是数一数二的,现在让我们借由它的资产负债表进一步认识大陆的财务报表。
  五粮液1998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它的会计报表是依照中国大陆《企业会计制度》所编制,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五粮液2005年的合并资产负债表(已经过简化,请参阅表4-4),会计年度自1月1日至12月31日,我们可以看到它的格式和先前介绍的沃尔玛的资产负债表是很相似的,依照资产及负债的流动性由高到低依序来列出。在这里我们可以注意到固定资产这一个科目,由于土地国有化的政策,在中国大陆的会计报表里头,固定资产项目下没有“土地”这个项目,企业承租的“土地使用权”是作为“无形资产”的科目,这也是中国大陆会计报表和前面介绍的沃尔玛的资产负债表一个很大的不同。
  会计报表除了因为不同的国家法令规定有不同的呈现外,不同的产业特性也会有不同的解读。例如在观察存货的时候,高科技公司的存货常要特别注意跌价的问题。多数的科技产品推陈出新的速度非常快,只要一有新的产品上市,就需要考虑旧规格产品的跌价状况。虽然五粮液的存货占总资产的15%,但由于五粮液是从事酒类生产的公司,它的存货项目自然多是制酒的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酒类产品的保存期限通常较长,存货跌价的状况不像高科技公司这么严重。五粮液的存货跌价除了仅针对少数特定品牌提列外,由于品牌建立造成包装的更新替换,所以多是对包装物等附属产品提列跌价准备。另外,固定资产项目里主要是兴建的窖池、锅炉生产线及供水设备。从下表中我们可以发现五粮液的固定资产净额就占了全公司资产的56%,可以说是将大笔的资金都作为构建固定资产之用。针对这样的产业特性,读者应该注意庞大的固定资产未来能不能带来丰富的收益增长。我们还要去思考,新建的窖池是要酿造哪一类的酒,是不是可以酿造出符合标准的高档类酒?因为高档类酒和低档类酒的利润相差很大。另外高档类酒多要经过长时间的培育期,规模扩张的同时,收益能不能马上实现呢?这些都是我们在看五粮液的固定资产的时候,可以一起来思考的问题。
  就五粮液的负债项目而言,在流动负债中,预收账款的减少通常是因为企业出货的速度加快,或者是经销商预付的购货款减少;应付账款的增加则多来自于对厂商货款支付时间的延长,或者是采购的时点较晚,以致在期末尚未支付。而公司负债结构的选择,往往表现出它的经营性格。举例来说,五粮液的负债项目里几乎都是流动负债,从1999年至今,五粮液长期负债占总负债的比率未曾超过2%,2005年长期负债更仅占总负债的0.03%,整个负债只占资产的23%,显示五粮液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来自股东投入(77%)而非银行借贷;另外五粮液每年营收维持稳定的增长,故利用销售商品等经营活动所获得的现金流量,来应对购买固定资产所需要的资本支出。这些都是我们在观察五粮液的财务报表时可以发现的企业特性。
  面对真实的资产及负债状况
经理人及投资人最重要的训练之一,就是“面对现实”,而资产负债表便是修炼这项功夫的基本工具。在资产方面,目前海内外的投资人及证券主管机关,都十分重视“资产减值”(asset impairment)的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担心经理人不愿承认部分资产已没有价值,因为这样的会计承认动作,往往代表公司当期必须提列巨额损失,影响经理人的绩效。至于负债方面,最令人担心的是:经理人刻意将部分负债项目转变成“隐藏性负债”(hidden liability),使投资人看不到这些负债对公司可能造成的杀伤力。我们将在第八章《踏在磐石而不是流沙上》及第九章《管理而不是盈余管理》中,深入讨论这些重要课题。
经由本章相关的讨论,通过沃尔玛和五粮液的例子,我们除了认识资产负债表的科目、了解它的基本概念外,我们还能从中发现:在传统的财务比率背后,其实吐露着重要的竞争力讯息。就流动比率而言,它不只是公司能否支付流动负债的指标,对沃尔玛及戴尔来说,它更是其商业模式的缩影。沃尔玛和戴尔在上市后各花了30年及15年,才磨炼出以“负”的营运资金(流动比率小于1),经营庞大企业体的能耐,可见竞争力的培养必须靠经年累月长期的锻炼。最后,提醒读者千万不要误会,以为笔者鼓吹企业保持低水位的流动比率。毕竟这样的数字有行业特性差异,也只有顶尖的企业才有能力与信心,以超级强力的现金流量(请参阅第六章)弥补流动资产存量过低的风险。
  设定目标,逐步提升绩效
  全球畅销经管书《执行》的作者拉姆·查兰,在2004年出版的著作《增长力》中疾呼“持续赢利,人人有责”,而且认为经理人对业绩也应该有“积少成多,稳健增长”的务实想法。
  谈到如何设定目标,逐步提升绩效,最后达到卓越的地步,恐怕没有人比110米栏顶尖选手刘翔更在行。
  1998年,刘翔刚进入孙海平指导的田径队时只有15岁,是队里年龄最小的一个。在田径赛场,刘翔第一个目标是超越同队的师兄沈真声(曾获得1998年世界中学生运动会110米栏冠军)。在2000年的全国田径大奖赛南京站,刘翔实现了这个目标——他跑了14秒06,获得第二名,而沈真声是14秒27。接着,他把目标提升到同队的大师兄,当时连续6年称霸亚洲的“跨栏王”陈雁浩。2001年4月,在全国田径大奖赛宁波站,刘翔又向前跨了一大步——他以13秒45超越了陈雁浩的13秒47,获得了冠军。
  终于,刘翔开始把目光移到他的偶像——美国选手阿兰·约翰逊(Allen Johnson)身上。在跨栏世界中,约翰逊是不折不扣的王者。在110米栏20个低于13秒的成绩中,有9个是他创造的。整个2003年,刘翔和约翰逊大大小小交手了10次,结果是全军覆没,没有取得一场胜利。但,刘翔苦等的那一天终于来了。2004年5月8日,在日本大阪举行的国际田径大奖赛中,刘翔以13秒06的成绩第一次面对面地战胜了约翰逊。这种持续超越卓越对手的执行力,让刘翔怀抱着无穷的信心参加了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并在8月27日以12秒91的成绩打破大会纪录,成为获得110米栏奥运金牌的亚洲第一人。2006年7月12日,刘翔更在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赛中以12秒88的成绩打破了沉睡13年之久的12秒91的110米栏世界纪录。
  在我们为刘翔逐步地把自己推到世界顶级高手的绩效喝彩时,也应该佩服老将约翰逊的持续力。已经35岁的约翰逊,2006年创造了竞赛生涯的第二个高峰。他在该年的雅典世界杯田径赛中击败刘翔赢得冠军,并跑出10年来最好的成绩12秒96。在2006年11月的美国《田径》杂志的封面专访中,约翰逊表示:“在雅典的国际田径赛中,我一直想击败刘翔……他是世界纪录的保持者,是世界上最好的,我总想击败世界最好的对手,最后我做到了。”约翰逊认为旺盛的斗志与精确的跨栏技巧,是他能够克服年龄障碍,持续与刘翔拼斗的本钱。
  如果一个企业的营收和获利,能像刘翔及约翰逊百米栏的成绩一样,保持高度的稳定性与持续性,我们就说它拥有高的“盈余品质”,而“盈余品质”就是竞争力最具体的展现。
  2001年,在遭遇9·11恐怖袭击事件后,美国航空业是受害最深的传统“惨”业。当时全世界最大的航空公司——美国航空(American Airline)——立刻陷入巨额亏损;而经营绩效最卓越的西南航空(Southwest Airline),虽然也出现获利衰退,但至少仍持续赚钱(请参阅表5-1)。这个例子告诉我们,身为经理人,即使遭遇外在不可抗拒的重大变故,也仍需交出具有稳定性的成绩单。
在资本市场中,投资人就像《新约圣经·马太福音》里的主人(请参阅第二章),必须有效率地分配有限的资金。但是想要正确地分辨“善仆”与“恶仆”,则需要正确的绩效评估工具,而利润表最主要目的就是提供绩效评估的功能。
  本章首先介绍利润表(也称损益表)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其次以沃尔玛公司2006年的利润表为范例,说明常见会计科目的定义。接下来,笔者以沃尔玛相对于Kmart、戴尔相对于惠普的部分财务比率,说明利润表与竞争力衡量的关系。最后,本章以苏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子,介绍中国大陆财务报表中的利润表的特性,并补充部分重要的、但未出现在沃尔玛利润表中的项目。
  看看世界第一商家沃尔玛的利润表(1)
  具备了会计的基础知识后,让我们进一步检视沃尔玛的利润表。
  利润表的最基本概念是“会计期间”(accounting period)惯例。由上一章分析我们可以得知,沃尔玛的会计年度即为当年的2月1日到次年的1月31日。
  以下依沃尔玛利润表各会计科目出现的顺序,提供简单的介绍(请参阅表5-2):
  收入(revenues)
  一般指企业营业活动所提供的劳务或商品收入。沃尔玛主要的营业活动是销售商品,因此销售收入是主要的收入来源。
  净销售(net sales)
  净销售=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销售折扣
  “销售退回”是指因卖出的商品有问题,被客户退货的金额;“销售折让”是指卖出的商品有问题,客户要求将售价降低、退还部分货款,由此产生的收入减少金额;而“销售折扣”则是指销售时希望买方早点支付现金而给予折扣,因此导致收入减少的金额。2006年沃尔玛的净销售高达3124.27亿美元。
  其他收入(other revenues)
  除了出售商品的收入外,沃尔玛还有利息、租金等其他收入。2006年,沃尔玛其他收入只有32.27亿美元,占总收入的1%左右,可见沃尔玛是十分专注于本业的公司。
  成本与费用(costs and expenses)
  在营业活动中,公司提供劳务或商品的相关成本。
  销售成本(cost of sales)
  是指当期出售商品的进货成本。2006年,沃尔玛的销售成本高达2403.91亿美元,占总营收(即营业收入)的76%左右,是最重要的成本项目。
  销售成本的计算因存货评价制度的不同,会产生相当大的差异。例如沃尔玛的存货主要以“后进先出法”来计算,假设最后购买的存货会最先销售出去,因此利润表上认列的销售成本是按照最近的进货价格核算的。
  ……
  营运、销售与管理费用(Operating, selling, general and administrative expenses)
  指除了销售成本之外,营运销售(如运输成本、广告费用等)及管理费用(如水电费、管理人员薪资)等项目,统称为“营业费用”。2006年,沃尔玛的营运、销售与管理费用为567.33亿美元,占总营收的18%左右。
  营业利润(operating profits)
  销售毛利减去营业费用就是营业利润,它表达公司整体营运活动的利益,但不代表公司年度的总利润。2006年,沃尔玛的营业利润为185.3亿美元,占总营收的5.9%。
  利息费用(interest expense)
  指沃尔玛短期商业本票及长期负债等产生的利息费用。
  所得税费用(income tax expense)
  指沃尔玛预估当年美国境内及国际商业活动的所得税费用。
  少数股东损益(minority interest income)
  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子公司股东权益中不属于母公司直接或间接持有的部分,称为少数股东损益。2006年,沃尔玛扣除的少数股东损益(少数股权百分比×子公司当年的损益)只有3.24亿美元,表明沃尔玛拥有子公司绝大多数的股权。
  继续经营部门净利(profits from continuing operations)
  是指营业利润减去利息、所得税费用和少数股权利益后的净利润。2006年,沃尔玛的继续经营部门净利为112.31亿美元。这个数字是公司核心事业的获利衡量,也是绩效评估的重点。
  停业部门净利(profits from discontinued operations)
  公司因特定因素将部分业务或某一部门停止营运,称之为停业部门。所谓的停业部门净利,是指当年度停止营业的部门,在该年度所产生的营业净利润。假设2006年8月31日时,沃尔玛决定男装部门停止营运,则男装部门在2006年2月至8月的营业净利润,即为停业部门净利。
  净利润(net income)
  一般又称为“纯利”或“盈余”(earnings),在非正式用语中也常被称为“底线”(bottom line,因为在利润表底部)。净利润是收入减去所有费用的剩余,也可分解成继续经营部门净利与停业部门净利的加总金额。2006年,沃尔玛的净利润为112.31亿美元,占总营收的3.6%左右,相当的“薄利”。
  每股收益(earnings per share,简称EPS)
  它是衡量企业获利常用的指标,每股收益=(净利-优先股股利)÷平均流通在外股票数量。沃尔玛2006年的每股收益为2.68美元。
  平均流通在外股票数量
  2006年,沃尔玛的平均流通在外股票数量为41.83亿股。如果在会计年度中增发新股或配发股票股利,会造成流通在外股票数目的变化,因此需要计算平均的流通股数。
  举例来说,假设2007年1月1日时,某公司流通在外的普通股为5000股,7月1日发行新股3000股,总流通股数成为8000股,则2007年的平均流通股数为6500股(5000×6/12+8000×6/12=6500)。
  每股现金股利(Dividends per common share)
  每股现金股利=该年度现金股利÷平均流通在外股票数量。沃尔玛2006年每股现金股利为0.6美元。
  在利润表中看出企业竞争力(1)
  以下将借由沃尔玛相对于Kmart、戴尔电脑相对于惠普科技利润表的比较,探讨许多与竞争力相关的管理问题。
  由营收及获利持续增长看竞争力
  沃尔玛的竞争力主要来自它持续增长的动力,而营收获利的增长动力来自新店的不断拓展,同时也能维持旧店营收获利的合理增长。1971年,沃尔玛在美国境内只有24家店;2006年则增加到3800家店,平均每年开设107家。沃尔玛的国际展店行动开始较晚,1993年在美国境外只有10家店,到了2006年则增加到2285家店,平均每年开设175家。这几年沃尔玛在欧洲开店的策略有所修正,由于欧洲市场较为成熟,加上许多环境保护的限制,目前沃尔玛以购并既有的欧洲通路商为主,不再倚赖自建卖场。因此每一次成功的购并案,都造成开店数的剧增。
  随着快速展店,沃尔玛的营收急剧增加,由1971年的4400万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3124亿美元(请参阅图5-1);沃尔玛的获利也由1971年的200万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112亿美元(请参阅图5-2)。自1971年至2006年,沃尔玛的平均销售增长率为31.2%,最高曾到达77%;从1996年至2006年,沃尔玛的平均销售年增长率约为13.4%,最低为2006年的9.5%,已有持续减缓的趋势。在如此快的展店速度下,如何做到增长而不紊乱,这有赖于沃尔玛妥善控制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增长(即所谓的营运资金)。自1971年到2006年,沃尔玛的年获利增长率平均约为27.4%,最高曾达119%,唯一一次的获利衰退是1985年的-27%。
  分析沃尔玛的利润表时,必须特别注意一点,假若展店无法带动总体营收增长,或营收增长无法造成获利增加,那么沃尔玛的营运就不正常。
  通常我们也会看沃尔玛的旧店营收是否能保持持续增长,若出现新店稀释旧店营收增长的情形,便必须提高警觉。沃尔玛的营收增长主要分两个阶段:1971年至1992年,这段时期为沃尔玛的稳定增长阶段;1995年后,沃尔玛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沃尔玛未来的增长将主要来自国际市场上业务的拓展(购买土地、店面、设备等)。
  相对于沃尔玛的营收与获利持续快速增长,Kmart的营收自20世纪90年代起呈现增长与衰退夹杂的不稳定状况,2000年起因关闭亏损店面,营收更逐年衰退(请参阅图5-3)。由于关店及营收衰退,Kmart的获利自2000年起也呈现连年亏损的局面(请参阅图5-4)。2002年更出现高达32.62亿美元的巨额损失。由此可见,长期稳定的营收及获利增长,是企业竞争力的最具体表现。
  2004年11月,Kmart收购了美国Sears零售集团,成为美国第三大零售业者,我们从图5-3和图5-4中看到, Kmart的营收和净利都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可见它的经营情况在逐渐地转好。未来,则要持续注意Kmart能不能维持稳定的增长了。
  由每人营业额增长看竞争力
  持续的营收增长,是具有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以美国第二大零售商家得宝(Home Depot)(主力业务是家庭DIY用品)为例,营收增长是家得宝经营的重点,它更以每人所创造的营业额,作为公司绩效衡量的重要指标。在这个指标的引导下,家得宝认为员工应该在第一线协助顾客购物,增加每个员工创造的营业额。顾客为了结账而大排长龙,对公司与顾客都没有附加价值。因此,家得宝在零售业中率先采用“自助式结账”(顾客自行挑选商品并至无人柜台刷信用卡结账),目前每年以自助式结账完成的交易约1.2亿美元,已有1272个卖场采用此结账方式,在节假日可以使平均结账时间减少约40%。家得宝也十分重视购物环境的改善,近几年积极进行店内改装(加强灯光照明、更新货物陈列方式、加强标示的明确性等)。家得宝衡量装修后的卖场销售区,较未装修前销售额增长40%。
  由家得宝的这些作为,可以看出它十分强调以财报数据作为内部管理的参考;而每个员工创造的营业额,更可作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衡量指标。
  沃尔玛的成本控制
  沃尔玛创办人沃尔顿认为,达到顾客满意的方法,最重要的就是做到价廉物美,也就是“每日低价”(everyday low price)。因此,沃尔玛成本控制的能力,是其竞争力的核心。
  如何衡量成本控制的能力呢?以零售业而言,不外乎采购得便宜,销售和管理费用低。可惜的是,通过利润表上的数字,无法直接看出沃尔玛的采购成本是否低于Kmart。例如1995年至1999年之间,沃尔玛的销售成本约占销售收入的80%,而Kmart为78%(请参阅图5-5)。这个比率不能直接用来比较二者采购成本的差异,理由是沃尔玛的采购成本可能比Kmart低,但是因为定价比Kmart低,所以销售成本占销售收入的比率反而较Kmart高。事实上,如果由毛利率(毛利÷营收)的变化(请参阅图5-6)来看,沃尔玛在20世纪90年代的毛利率低于Kmart,反映了沃尔玛以“低毛利率”作为竞争利器的策略。此外,沃尔玛的毛利率从1970年的27%左右,一路下降到20%左右,变化相对较为稳定;在1998年以后,Kmart的毛利率快速下跌,显示它的竞争力大幅滑落。
  很明显地,与Kmart相较,沃尔玛的相对竞争优势清楚地表现在销售和管理费用比率(销售和管理费用÷营收)低上。自20世纪90年代起,沃尔玛的销售和管理费用比率维持在总营收的15%至16%之间(请参阅图5-7);而Kmart的比率最低大约为18%,最高可达到24%。在利润微薄的通路业里(净利率3%至4%),销售和管理费用最高可高出对手5%到6%的窘境,让Kmart注定只能处于挨打的局面。
  规模经济的优势,让沃尔玛可以因为大量采购而买得便宜;严格的成本控制,则让沃尔玛的经营效率领先业界。然而,沃尔玛由上市到现在,利润率(净利÷营收)几乎都在3%至4%之间(请参阅图5-8),近年来更是十分稳定地逼近3%,这种“微利化”的策略,让对手感受到强大的压力。相对于沃尔玛稳定的利润率,Kmart自20世纪90年代迄今的利润率都低于沃尔玛,2000年后更出现了巨额的损失。
  沃尔玛以“成本领导”(cost leadership)作为主要竞争策略,“差异化”(differentiation)则是另一种重要的竞争策略。不同的策略定位,在利润表上显示的数字通常大不相同。例如全球知名的消费者精品品牌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2005年集团毛利率高达64%以上,显示消费者认同其产品相比其他品牌具有高度差异性,愿意支付较高的价格。但是在消费精品的经营上,营销管理费用往往十分昂贵,占其营收44%以上,因此,路易威登集团(LVMH)的纯利率只有12%左右,比毛利率低了许多。又如台湾华硕电脑的主机板素以高品质著称,反映在20世纪90年代利润表上的则是高达30%左右的毛利率。因此,毛利率的或高或低,是衡量企业采用“差异化”策略是否成功的良好指标。
  ……
  透视资产周转率背后的玄机
  零售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之一,即是利用资产创造营收的能力。这种能力称为“资产周转率”,定义为:营收÷总资产(总资产可定义为“平均资产”或“期末资产”)。
  沃尔玛的竞争力
  20世纪80年代,沃尔玛的资产周转率曾高达4至5倍,近10年渐趋稳定,大约在2.5倍左右,几乎都高于Kmart(请参阅图5-10)。
  沃尔玛表面上看来稳定的资产周转率,若将它拆开为“流动资产周转率”(营收÷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周转率”(营收÷固定资产),我们会发现非常不同的变化趋势。
  20世纪90年代初期,沃尔玛的流动资产周转率约有5倍;在2006年,它已经高达7倍,呈现一路上升的趋势。相对地,沃尔玛的固定资产周转率却由20世纪90年代的6倍左右,一路下滑到2006年的3.3倍(请参阅图5-11)。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稳定的资产报酬率,原来是两股相反力量互相抵消的结果。为什么固定资产周转率会不断下滑?财务报表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以公司内部更精细的资料来分析。
  例如,这种固定资产周转率的不利发展,可能是卖场单位面积创造的营收下降所致(即所谓的“平效”降低),也可能是购买每一单位卖场面积的价格不断增高所致(例如在欧洲购并其他卖场的成本相当昂贵)。不断地解析一个现象以求得答案,是进行竞争力分析必须使用的基本方法。
  在沃尔玛的流动资产中,最重要的是存货,因而如何将存货快速售出,是沃尔玛非常重要的能力,“存货周转率”便是衡量此能力的常用指标。存货周转率的定义是:销售费用÷期末存货金额(或销售费用÷平均存货金额)。存货周转率越高,代表存货管理的效率越好,可以用较少的存货创造较高的存货售出量(以销售费用代表采购成本)。在1970年至1990年的20年间,沃尔玛的存货周转率约在4倍到5倍之间(请参阅图5-12)。1995年之后,则由5倍增长到目前的8倍左右。相对来说,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迄今,Kmart的存货周转率大约在4倍到5倍之间,明显落后于沃尔玛。
  戴尔电脑的竞争力
  自成立以来,戴尔一直是个激进的价格破坏者,运用直销带来的低成本优势,以不断降低售价来刺激销售、扩大市场占有率。如果比较戴尔与惠普的成本结构,两家公司的相对竞争力就一目了然(请参阅图5-13)。戴尔的销售和管理费用占营收的比率,由1994年的15%左右,一路下降到2006年的9%;在同一时期,惠普的销售和管理费用占营收的比重,则由25%降到16%左右,虽然有显著进步,但仍旧比戴尔高出近7%左右。在净利率不足6%的个人电脑产业,这种成本结构的劣势,让惠普的竞争力落后于戴尔。
  每股收益的迷思
  每股收益是否愈高愈好?通常每股收益高代表公司获利能力良好,的确是个正面的现象;若每股收益逐年下降,则代表公司获利跟不上股本增加(如配发股票股利及员工无偿配股)的速度。然而,通过配发股票股利或股票分割(stock split,例如1股变成2股)使每股收益下降,有时是为了使每一股股价降低,提高股票的流通性,未必是获利衰退。
  此外,过度注重每股收益也可能有负作用。例如为了使每股收益维持在高档,当净利增长时,刻意控制流通在外股数(亦即控制股本)不增长。然而,当企业不断成长时,负债也通常会一起增长(尤其是流动负债)。如果企业没有非常好的获利,使保留盈余与股东权益也跟着增长,利用控制股本追求每股收益的增长,可能使负债相对于股东权益的比率偏高,进而造成财务不稳定。
  在投资决策上,每股收益常与“市盈率”(price-earnings ratio, PE ratio,指股价和每股收益的比率)搭配运用,以决定合理的股价。例如预期的每股收益为4元,而合理的市盈率为15,则合理的股价为每股60元(4×15),只有在股价显著低于60元时,理性的投资人才会愿意购买股票。巴菲特强调要拿捏至少25%的“安全边际”(margin of safety),也就是说,合理股价为60元的股票,只有在市场股价为45元(60×0.75)以下时才值得投资,预留可能因误判投资价值造成的风险。
  运用每股收益进行投资可能存在的问题有两个:
  1. 过分高估未来的每股收益:保持每股收益的持续增长十分困难,当利润表显示当期亮丽的每股收益时,往往是该公司或该产业景气的顶点,未来每股收益会由盛而衰。这种情形特别容易发生在钢铁、半导体及塑化等景气循环型产业。
  2. 未能注意市盈率持续下降:当一个公司未来获利增长的速度变慢、经营风险增加,或整个经济体系的风险上升(如面临战争),其对应的市盈率便随之下降。例如台湾电子产业的平均市盈率,1995年至2000年间为20倍,目前已下降到10倍左右,主要是因为产业日益成熟、增长速度降低所致。
  中国大陆公司利润表介绍:苏宁电器
  除了了解世界最大的零售通路商沃尔玛的利润表之外,现在我们也来看看中国大陆大型家电连锁业苏宁电器的利润表。
  2004年苏宁电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在竞争激烈的家电连锁市场中,苏宁电器在2006年中报的门店有286家,较2005年底的221家又有大幅的增长。就像前面提到的沃尔玛靠着快速的展店获得大量营收一样,苏宁电器的主营业务收入约有人民币159亿元,较2004年增长约75%,主营业务利润约15亿元,年增长率也大约为74%,主要原因是连锁店数量的增加、纵向和横向市场布局的逐步深入、连锁网络规模的扩大和完善以及既有连锁店逐步趋于成熟,使得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均有一定幅度的增长。
  表5-4是苏宁电器2005年的利润表,它的格式和先前介绍的沃尔玛的利润表也很相似。此外,我们可以从公司每年发布的年报中,获知许多和公司经营状况及财务相关的数据和资讯。
  苏宁主要的营收是来自空调和黑色电器的销售,共占总营收约45%,然而毛利率较高的是数码产品及IT设备,约有15%。我们除了要知道一家企业的营收主要产生自哪些产品外,还要了解哪些产品会帮企业赚钱。
  另外,如果分地区来看苏宁电器的营收,华东就占了总营收的约54%,显示苏宁的主要经营区域是在江苏附近的一级城市,例如南京和上海。就像看沃尔玛的利润表一样,我们也要考虑来自同业大规模开店的竞争压力状况、城市市场的饱和度等因素。在快速展店的同时,营收是等比例地增长呢?还是店开得越多产生的成本越高,反而使得单店的利润越来越少?
  另外也要和大陆大型家电连锁业另一巨头国美电器相比较。国美在2006年中报披露的门店已有334家,在11月与永乐合并后,门店数更将大幅提升。在2005年的财务报表中,国美营收大约179亿元,主营业务利润约16亿元,都和苏宁相去不远,销售品类主要也是影像产品和空调等家电,可见与苏宁竞争激烈。国美整体的毛利率约9%,较苏宁的14%低,显示国美低价竞争的策略可能比苏宁更凶悍。按地区收入贡献来看,国美主要的营收也来自一级大城市,北京、天津、深圳及广州共占全部收入的50%。另外,在大量增设门市及扩充零售网络的同时,也会增加大量的营销费用等支出,苏宁的销售和管理费用占营收比率为11.6%,国美则为8.3%。就像沃尔玛和Kmart在如此低毛利率的产业型态下竞争一样,我们可以发现国美以较低的营销费用使得利润率能有4.3%,而相对地苏宁的利润率只有2.2%,由此可以看出,国美目前似乎较占优势。
  面对企业真实的经营绩效与竞争力
  获利是企业经营绩效的最重要衡量指标,一般公认会计准则希望协助经理人及投资人公允地衡量获利。身为一个经理人,必须以更严苛的态度,面对企业“真实的”绩效。当你发现自己公司的关键竞争指标(例如营业成本与营收的比率、资产报酬率或存货周转率)长期、持续地输给主要竞争对手(例如Kmart之于沃尔玛、惠普之于戴尔),会不会有种心惊胆战的感觉?财务报表无法告诉你应该采取什么作为,但它直截了当地吐露企业相对竞争力的强与弱,促使经理人重新反省自己是否有效地执行管理活动。此外,投资人也应该避开那些由财务报表就可以明显看出缺乏竞争力的公司。
  美国如何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强国
  远在1835年,年轻、才气纵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Alexis de Tocqueville,1805~1859),在其名著《论美国的民主》(Democracy inAmerica)一书中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当时欧洲和美洲之间的贸易,大部分被美国的商船所垄断?他的答案是:美国商船渡海的成本,比其他国家商船的成本低。但是,想要进一步解释美国商船何以有这种成本优势时,可就有点儿困难了。美国商船的建造成本不比别人低,但是使用时间比别人短;更糟糕的是,美国商船雇用船员的薪水还比其他国家的商船高,表面上看来真是一无是处,毫无优势。托克维尔却认为:美国商船之所以拥有较低的成本,并非来自有形的优势,而是因为心理与智力上的优势。
  为了印证这个论点,托克维尔在书中生动地比较了欧洲水手与美国水手航海行为的不同。欧洲水手做事谨慎,往往等到天气稳定时才愿意出海;在夜间,他们张开半帆以便降低航行速度;进港时,他们反复地测量航向、船只和太阳的相对位置,希望避免触礁。相较之下,美国水手似乎爱拥抱风险。他们不等海上风暴停止就急着拔锚起航,日以继夜地张开全帆以增加航行速度,一看到显示快靠近岸边的白色浪花,就立刻加速准备抢滩。这种不畏风险的航海作风,使得美国商船的失事率远高过其他国家的商船(这种风险颇能解释为什么要支付水手较高的薪资),但这种航海作风确实能缩短漂洋过海的时间,并大幅降低成本。
  以19世纪初在波士顿进行的茶叶贸易为例,美国商船在将近22个月的航行中,除了到达目的地——中国广州采购茶叶之外,整个航行途中都不再靠岸补给,水手们只以雨水及腌肉果腹。相对地,欧洲商船一般会停靠几个港口,补给淡水与新鲜粮食。这种艰苦的航海生活,让美国商人的茶叶比英国商人的每磅便宜5分钱,取得价格优势,进而扩大了市场占有率。至于为什么美国商船建造质量不良,托克维尔在访问一个美国水手后豁然开朗。那位水手理直气壮地说:“航海技术进步得这么快,船只可以用就好,质量不必太好,反正用坏了就换。”看到美国商船狂热地追求速度及拥抱风险的行为,托克维尔当时就大胆地预测:“美国商船的旗帜现在已经使人尊敬,再过几年它就会令人畏惧……而我不得不相信,美国商船有一天会成为全球海权霸主。美国商人注定要主宰海洋,正如古代罗马人注定要统治全世界一样。”如同托克维尔所预言的,百年之后,美国果真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强权。
  无形资产决定长期竞争力
  托克维尔的观点是进步的,现代会计学界的研究也指出,对企业的经营而言,无形资产比有形资产更为重要。19世纪时,美国商船的竞争力主要来自于他们的企业家精神。试想如果没有这种无惧沉船的冒险精神,他们如何与拥有经验丰富的水手、设备精良的欧洲商船竞争?又如何能以些微的成本优势,在大西洋的贸易战争中胜出?
  美国水手所拥有的无形资产,是他们身为新兴民族自然流露的冒险犯难性格,并不需要额外的投资。然而,现代的企业如果想拥有高竞争力的无形资产,必须进行系统的、持续的投资。例如企业用于研究发展(R&D)的支出,虽然其未来效益的不确定性太高,基于会计学的谨慎性原则,被归类为当期费用而不是资产,但是研发活动确实是创造无形资产的重要来源。著名的会计学者莱夫(Brauch Lev)曾估计,每1元的研发支出,在未来平均可产生20%左右的投资报酬率,效益能延续5至9年。因此,为了加强竞争力,国际级企业莫不积极从事研发活动。(表8-1汇整了2005年部分知名企业研发支出占营收的百分比。)因此,所谓企业经营的“磐石”,不是财务报表上的土地、厂房、设备,而是企业家精神和良好的管理制度,离开了这些,有形资产便很容易变成“流沙”。不论是有形资产还是无形资产,它们的价值都建立在“能为企业创造未来实质的现金流量”之上。针对这个观点,本章稍后将进一步阐述。
  “内在价值”与资产评估
  在资产价值评估中,最重要的观念是“内在价值”(intrinsic value),也就是资产价值中可以用未来获利能力合理解释的部分。更具体地说,内在价值指的是资产在它存续期间所能产生的现金流量折现值(present value)。
  我们不妨用以下的例子,说明内在价值、折现等概念,以及如何衡量一个资产或一项投资案的内在价值。
  ……
  巴菲特强烈地主张,利用折现的概念来衡量投资案,是财务上最适当的做法,所有会计或财务学的教科书也和巴菲特的观点一致。但是,由本节的讨论可以发现,未来薪资、投资报酬率,甚至汇率变动等因素,都会造成内在价值的改变。
  “内在价值”的广泛应用
  内在价值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凡是能产生未来预期现金净流入的资产,都适用通过折现来评估内在价值的方法。
  如果一台机器每年可产生5万元的净现金流入,并且效益可持续20年,在市场利率水平为10%的假设下,这台机器的内在价值应该是多少?我们可套用前文将5万元现金折现20次后再全部加总的程序,计算出该机器的内在价值为425 680元。凡是理性的投资人,都会要求卖方以不高于内在价值的金额出售该机器,否则就不愿购买。
折现的道理也能用在企业购买其他公司股票(即转投资)的决策中。在第四章中,我们讨论了商誉(goodwill)的计算方法——购买其他企业股权的金额,超过它合理的账面净值(重估后的资产减去负债),超额就是商誉。如果一家公司每年能为你带来5万元的净现金流入,并且持续20年,在假设10%的投资报酬率之下,利用对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推算出这个企业的内在价值是425 680元。如果你真的以425 680元购买这个企业,而它的财务报表的账面净值只有200 000元,便必须承认225 680元的商誉。
  内在价值的观念也可用于负债金额的衡量。假设某公司发行一种特殊的债券,借以在资本市场筹措资金,这种债券不必还本,只要每年年底支付债权人5万元,连续20年,则发行此债券对企业真正的经济负担是多少?在这20年之间,虽然该企业总共必须支付债权人100万元,但就折现的角度来看,把5万元现金折现20次再全部加总,此债券对企业的实质负担是425 680元。又例如企业租用一台机器20年,每年必须支付租金5万元,而资金的机会成本(如市场利率水平)为10%,按照折现的计算方法,该租约对企业造成的负债也是425 680元。
  利率的变动对资产与负债都会造成重大影响。如果你拥有的资产使你享受每年年底固定5万元的净现金流入,而市场利率由10%下降至5%,则资产的内在价值会从425 680元上升到593 438元(请参阅之前EMBA教育折现值的计算)。相反地,若一个保险公司必须支付保险人每年5万元退休金,连续20年,当市场利率由10%下降至5%,该笔负债会由425 680元大幅增加到593 438元。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即使没有交易发生,只要利率或汇率发生变化,就会对企业资产及负债产生重大影响。有时候,资产与负债同方向变动,且金额相当,如此就能抵消利率变动对公司财务结构的影响。企业通常会使用衍生性金融商品,以缓和利率或汇率对企业造成的财务冲击,这种行为称为“避险”。不过,如果衍生性金融商品操作不当,有可能越避越险,产生巨额亏损。
  ……
  资产比负债更危险
  对一般人而言,资产代表有价值的事物,应该是好的;而负债代表存在的财务负担,应该是坏的。然而,对企业管理阶层来说,资产却比负债更加危险。理由很简单:资产通常只会变坏,不会变好;而负债通常只会变好,不会再变坏。很少会有银行或投资机构看到一个公司负债比率极高,而仍然勇于提供贷款,或者愿意进场投资。其实许多公司负债比率之所以偏高,常常是资产价值出乎意料地快速降低所造成。下面让我们检视几个资产价值恶化的例子。
  资产通常只会变坏,不会变好
下一页 尾页 共2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