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利息与价格

_2 克努特·维克塞尔(瑞典)
价格上涨,而且立刻上涨;这样货币利率也许完全不受影晌,甚至可能受到
方向相反的影晌。”②“因此黄金存量的增加,将在价格变动的背面,发生一
种有如“钩子”样的作用,阻止价格再行回落…
这就是说,它不是价格上涨最初的起因,而是在价格变动开始以后嵌进
来的一个基础。…我只是顺便提到这一点,作为一个可想象的假定。…由于
纸币不断发行的结果,总是要引起货币价值迅速低落,对于这种情况,似也
可作与上面相似的推论。”③“在这方面,同样地,价格上涨,严格地说是首
要因素,而支付工具量的增加是次要因素,同时至少可以设想,在这样的情
况下,并不发生纸币的真正过剩以及随之而起的利率降低。”①但两年以后,
在一次与大卫逊的讨论中,魏克赛尔似乎又回到了他原来的论点;他企图将
黄金生产问题说成只是正常利率与货币利率之间的差异的一个特殊例子。“就
新产黄金而论,它并没有压低银行利率的影响,但将使商人以较低价购入以
后,可以按较高价在市场售出,从而增加商业利润;这样将使货币利率与自
然利率这两个因素之间的差异大致仍然不变。”②
欧战后数年,魏克赛尔又一次改交了他的意见。那时在瑞典展开了关于
货币问题的活跃讨论,有好几位作家抱着正统的魏克赛尔派的态度,但这似
乎使魏克赛尔自己却越来越杯疑。③
在瑞典第二版的《演讲录》(1915 年)里,魏克赛尔提出了影响比较深
远的修正意见,但在他自己则并不认为重要。在序言里他说:“关于货币利
① 关于这类问题的分析,详我的瑞典本《失业的补救方法:货币政策、公众事业、津贴及关税》,1934 年。
其修正的英文本,改题为《扩张论》,将于 1936 年出版。
② 序言。
③ 《演讲录第二集》,瑞典第 3 版,第 155 页。
① 《演讲录第二集》,瑞典第 3 版,第 157 页。
② “货币价值稳定是防止恐慌的一个方法”,《国民经济杂志》,1908 年,第 211 页。
③ 参阅戴《国民经济杂志》下列论文:(1)大卫逊,“几个理论问题”,1919 年;(2)魏克赛尔,“卡
赛尔(Cassel)教授的经济论文”,1919 年,译为英文后载魏克赛尔的《演讲录》,英文版,第 1 卷,自
第 219 页起;(3)大卫逊,“货币问题理论研究”,1920 年;(4)考斯道夫·亚克曼(GliEtafAkerman),
“通货膨胀、货币数量和利率”,1921 年;(5)魏克赛尔,“通货膨胀、货币数量和利率,1921 年;(6)
奥林,“关于价格上涨、货币膨胀与货币政策”,1921 年;(7)赫克休(Heckscher),“利率过低的影
响”,1921 年;(8)柏利斯曼(Brsman)“直接通货膨胀时的利率”,1922 年;(9)大卫逊,“关于正
常利率概念”,1922 年;(10)亚克曼,“通货膨胀、货币数量和利率”,1922 年(11)魏克赛尔,“答
复亚克曼先生”,1922 年;(12)魏克赛尔,“答复赫克休教授”,1922 年;(13)大卫逊,“关于货币
价值原理”,1922 年;(14)大卫逊,“关于战时及战后货币价值调节问题”,1922—23 年。

率与自然利率彼此之间的相互影晌,兹所述及的如果并不认为是对我的批评
者的一种让步的话,那末我要声明,我感到我的一般论点本来没有被请求修
改”。这里所说的让步是这样的:“有人反对货币利率降低皮该对实际(自
然)利率有压抑影晌的说法;这样对价格进一步上涨的刺激将消失。这种可
能,一般是不能否认的。实际利率降低、别的情况不变时,需要新的实物资
本,也就是更多的储蓄。”①魏克赛尔认为储蓄增长的趁势可以远比相反的趁
势力强烈,因此可以使已经开始的价格上涨停止。但他对于储蓄与实际利率
之间的这种反应则认为是“次要因素”。
在我看来,这种反驳的含义,比魏克赛尔所设想的要广泛得多。林达尔②
和密尔达尔③的分析曾指出“信用与货币利率的存在是所以决定自然利率构成
因素的一部分”。④“相对的物物交换条件,倘认为其发展与贷款契约赖以成
立的绝对货币单位绝无关涉, 那是不可想象的。”⑤换句话说,魏克赛尔的
自然利率这一概念,在动态分析中,证明是没有多大用处的。
现在我要谈到魏克赛尔对货币理论的提出,在《货币利息》中和在他以
后的著作中另一个相歧之处。这并不是说在见解上有什么变更,而魏克赛尔
对于两种分析方法,他自己似乎也并没有论及其间的优劣。
在《货币利息》中,魏克赛尔仍然保持着他自己在数年前的说法,⑥将耐
久资本物品——房屋、运河、铁路等——同自然资源一般看待。他把它们称
作“租金物品”(ods)。对于寿命比较短促的原料、工具、机器等,
他称作狭义的资本。与庞·巴维克的分析相对照时,这就意味着比较地回复
到了“固定资本(pi-tal)和流动资本(pial)的古典
派的区别”。①这样就只有流通资本(pital)作为工资与租
金的基金,用以偿付对自然资源与固定资本的使用;在这个基础上,这就引
用了庞·巴维克的迂回生产方法和投资平均时期的理论。
另一方面,魏克赛尔在《讲演录》(1906 年及以后各版)里则把全部资
本作为工资基金。投资的平均时期,在这里则指由生产中的各原始因素,即
从劳动和自然资源的投资到制成消费品的消耗,其间所经过的时间。这个方
法有其显明的优点,比如当研究货币利率降低的影响时,所有新资本物品比
较持久的倾向,可以不被忽视。另一方面,投资平均时期,如果象在《货币
利息》里所说明的那样用法,则在研究价格变动(例如在变化的商业循环中)
时,其概念更加具体、更加易于掌握。如果试将两种方法的优点结合起未,
则其结构似乎将比较接近于后者。那种把非人力的生产手段划分为自然资源
和资本物品两类的无效企图,势必放奔;这样当追溯及那些已经着手的投资
时,其投资的平均时期将无从谈起,但投资时期的重要是在于为了构成各种
资本物品而进行的将采计划,并不在于过去情况。
货币利率与足以促使储蓄与投资两者相均等的正常利率,如果这两个利
① 《演讲录》,瑞典第 2 版,第 202 页。并参阅卡赛尔,《社会经济理论》,第 48 节。
② 《制定货币政策的手段》(瑞典文),1930 年。
③ “用均衡法进行对货币理论的分析”,《对货币理论的贡献》,合耶克编,1933 年。
④ 前书,第 393 页。
⑤ 前书,第 894 页。
⑥ 《价值、资本与租金》,1893 年。
① 详本书第 9 章第 1 部分。

率趋于一致时,商品价格水平将保持不变——这个论点一般认为是魏克赛尔
货币理论的基石。但魏克赛尔晚年时,对于上述论点的切突可靠,越来越感
到怀疑。他与大卫逊在前一时期的讨论,对他影晌到怎样程度,我们无法断
定。从他最后的论文②来推断,这是由于他同商人们对于战时通货膨胀的起
因,特别是对于商品供量减少的影响这些方面的讨论,使他观点有了变更的。

概括地说,魏克赛尔的学说——在这一点上,同卡赛乍大体是一致的—
—是这样:如果对投资者贷放的资金超过了储蓄,该项储蓄并且由借款者用
于实在的投资,那末总的购买力将增长,价格将上涨。但是储蓄和投资之间
如果保持平衡,购买力即保持不变,价格即不会上涨,至少不致就现有商品
量的任何缩减程度,作超比例的上涨。谈到故时商品缺乏的影响时,魏克赛
尔曾指出,这样的推论反映了“对购买力这个名词缺乏清楚的概念。之里所
涉及的问题,只是货币购买力。因此有理由可以说,货物与劳务的市价普遍
提高时,其本身就创造了为应付较高价格所需的购买力。”此外所需的只是
“流通媒介数额的增加。如果一切支付都用支票,那末这种增加当然去完全
自动地突现。”②这时每一种支付工具的速度将增加,因为多救人在消费习惯
上的保守,超过了他们在支付习惯上的保守。并且由于有些人希望增加其现
款保有量,对信用将发生新的需求。这时从事限制信用,并不一定能压低这
些人对信用的需求。“利率的提高,对一切生产者方面说,要从而限制其对
贷款的需求,的确是一个相当有效的方法,但是对于那些为了交换面扩大,
只是希望加强其现款布置的人,这个方法就难望其收到相类效果。”③
这些论断,在我看来是值得予以最大注意的。他把货币机构方面的反应
的问题列于次要地位,而从总收入和总的商品供量来讨论价格变动问题。这
就很明显,象魏克赛尔所讨论的情况,由于消费者增加了以货币计的、对消
费品的需求,很容易引起价格的普遍上涨。这不一定含有任何储蓄减少的意
义,因力这就增加了比如在帐册上所表示的净收入;所以储蓄——即收入所
得与收入的消耗西者之间的差异——可以不交,同时对生产者贷款过大的一
点,也可以一无关涉。由此得出的结论是,虽然魏克赛尔并没有这样明白指
出——即使储蓄和投资两者之间,象一般所了解的那样,获得了平衡,而收
入和物价仍然可以自如地上升或下降。这样,魏克赛尔原有理论的基础之一
将不得不放弃。
魏克赛尔曾指出,不但购买力或收入,就是其他如储蓄和投资,它们的
基本概念并没有充分解释清楚,当然这个说法是十分正确的。在我看来,这
一点倘能做到,那末循着魏克赛尔的路线来更好地研究价格变动问题是可能
的。虽然魏克赛尔的工具是欠缺的,但是他的科学天才,使他对于价格体系
② “斯于的那维亚国家的货币问题”,《国民经济杂志》,1925 年:译文列入本书附录。
① 当欧战时期,魏克赛尔在各种期刊、报纸以及“经济社会”中时常讨论到这个问题,但论点比较偏于保
守。可参阅例如在《国民经济染志》里的下列论文:(1)魏克赛尔,“货币利率与商品价格”以及由此同
卡赛尔教授、同瑞典银行行长莫尔(Moll)的讨论,1918 年;(2)大卫逊,“关于价格上涨的片段研究”,
1918 年;(3)大卫逊,“货本的定量配给”,1918 年;(4)赫克休,“货币价值的调节问题”,1918
年。
② 详本书附录“斯干的那维亚国家的货币问题”。
③ 详本书附录“斯干的那维亚国家的货币问题”。

变动的特性和形态达到了深刻的观察,这一点在我看,即使当他的自然利率
或正常利率这些概念久巳推翻时,仍将永远被认为是一个伟大的科学成就。
关于现在对货币理论的基本原理,包括魏克赛尔自己的贡献在内,所发生的
争论,如果他还在世能够亲眼见到的话,那将没有人会比他更高兴的。在他
最后一篇论文的一段结论里,充分显示了他对于货币问题真正科学的和谦虚
的态度。他很严肃地这样说:“至于在故后时期,关于那时的不合理的、往
往要使人迷惑的价格波动,我不得不率直地说,我所盼念最切的是,能够听
到有人对这些问题提出的权威意见,而不是让我自己来试作解释”。
柏替·奥林(Bertil  Oblin)
① 详本书附录“斯干的那维亚国家的货币问题”。

   
魏克赛尔的经济思想
  
克尼特·魏克赛尔(1851—1926)是瑞典学派的鼻祖,也是近代西方经
济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分析的历史》一书
中,将魏克赛尔与瓦永拉、马歇尔并列为 1870 年到 1914 年间三位最“伟大
的”经济学家。
魏克赛尔的代表作有三:《价值、资本和地租》(1893 年)、《利息与
价格》(1898 年)和《政治经济学讲义》(两卷本,1901—1906 年)。
魏克赛尔在政治上是一位激进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从青年时代起,
他就积极参与当时的激进主义运动,极力主张进行经济改革和社会改革,鼓
吹实行财产分配和收入分配均等化的财政政策,稳定货币价值的银行政策,
消除工业化不良后果的社会政策,新马尔萨斯主义的人口政策,积极支持扩
大选举权、争取妇女权利、反对君主制、宣传无神论和裁减军备的斗争。魏
克赛尔的激进主义的政治社会主张使他受到瑞典政府和学术界的冷遇,而他
的新马尔萨斯主义人口论和对沙皇俄国的绥靖主义主张又使他在杜会上声名
狼藉。他根据新马尔萨斯人口论对工人进行说教,鼓吹提高工人收入、改善
工人生活的手段不是缩短工作时间,而是减少人口。他根据其绥靖主义观点,
鼓吹斯堪的纳维亚裁军,荒唐地主张邀请沙皇俄国并吞瑞典,然后按照瑞典
福利国家的面貌改造俄国。魏克赛尔激进主义的政治态度使他在右派中陷于
孤立,而他的上述奇谈怪论又使他受到左派的唾弃。终魏克赛尔一生,其政
治处境是很可悲的,但他至死不悔,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
魏克赛尔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后半期转入理论经济学研究。在理论渊源
上,他受到李嘉图学派和边际主义学派杰文斯、瓦尔拉和■巴维克的影响,
而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奥地利学派的庞巴维克。1889 年,魏克赛尔在柏林一
家书店里看到了庞巴维克新出版的《资本与利息》一书,这本书使他的思想
最终地转向了理论经济学。他承袭了奥地利学派的基本观点,例如边际效用
价值论、迂回生产资本论、以时差利息论为中心的分配论等。他根据庞巴维
克的资本利息理论分析价格问题,提出了著名的魏克赛尔累积过程理论。正
是这一理论,以及根据这一理论所提出的经济政策主张,使魏克赛尔不仅成
为瑞典学派的鼻祖,而且成为凯恩斯主义的先驱,从而在现代资产阶级经济
学的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魏克赛尔的累积过程理论以及相应的政策主
张,在《利息与价格》一书中首次得到完整的论述。本书的中心内容可以概
括为下述五个方面:
 一、价格理论的使命
魏克赛尔认为,价格变动有相对价格变动和一般价格水平变动之分。前
者起因于不同的生产部门生产条件和技术条件的变化,并且通过生产要素在
部门之间的流动加以调节。后者的起因则暧昧而复杂,而且对整个国家的经
济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价格普遍上涨不仅使大多数公众蒙受损失,而且使
投机活动猖獗信用过度膨胀,造成经济生活的混乱和危机,而价格水平的下
降则会造成萧条和失业。由于相对价格变动决定于自然的原因,其中相当大
的一部分非人力所能控制,因此,用人为的办法干预相对价格变动,其结果
必然会破坏相对价格变动的自然秩序,使社会受到损害。一般价格水平的变
动则不然,这纯粹是一个价格标准的选择问题,是人力所能加以控制的。因

此,最理想的局面,是在不干预各种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的前提下,使一般
价格水平保持稳定。
这正是价格理论的使命所在。
二、对以往的价格理论的评论
魏克赛尔在本书第三章中指出:“在价值理论的范围内,现代研究对于
商品的交换价值或相对价格的起源和确定,作了很多说明。但遗憾的是,在
货币理论——货币价值和货币价格——方面,却未尝直接有所推进。”魏克
赛尔指出,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是相对价格的研究基础乃是边际效用概念,
而这一概念对确定货币价格水平没有什么用途。货币价格不同于相对价格,
它不受商品市场或货物生产本身的控制,其支配原因必须到商品市场和货币
市场的关系中去寻找。
关于货币价格变动原因的研究,西方经济学说史上历来有两种理论,一
是货币生产费用论,二是货币数量论。
魏克赛尔从其一贯的主观价值观点出发,对货币生产成本论持反对态
度。货币生产成本论认为商品货币价格变动的原因取决于商品生产成本和做
为货币的黄金的生产成本的相对变动。对于这种理论,魏克赛尔提出两点反
对理由:1.货币做为交换媒介,其价值取决于其能购买商品这样一种主观边
际效用,而非决定于客观的生产成本;2.黄金生产费用的变动是缓慢的长期
起作用的因素,而在价格问题上,重要的是短期的变动。
魏克赛尔对货币数量论在理论上持一定的赞同态度,他认为这一理论包
含着高度的真理,但是这种理论存在着种种缺陷,因而不能说明价格变动的
原因。魏克赛尔认为,货币数量论最重要的缺陷有二,一是假定货币流通速
度是一个不变的量,二是强调硬币和纸币在交换中的作用,低估了信用票据
的巨大效能。他详尽地分析了各种决定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特别是着重分
析了现代信用经济和银行制度,指出货币流通速度是一个具有巨大弹性的
量,在高度发展的现代信用制度下,商品价格的调节者不可能简单地是货币
的数量。货币数量论充其量只适用于由贵金属充当货币的非信用经济。
三、魏克赛尔的累积过程理论
魏克赛尔的累积过程理论的分析基拙也是一种均衡法,但他的均衡法不
同于瓦尔拉的一般均衡论。瓦尔拉的一般均衡论的基础是萨伊法则,即市场
上产品购买产品,供求和需求总是相对。魏克赛尔的均衡论引进了货币因素,
这种货币因素对均衡的实现起着决定的作用。他将这种均衡称为贷币均衡。
当货币均衡实现时,第一,商品的需求与商品的供给相等,商品价格保持稳
定。魏克赛尔反对那种认为货币只是一种商品,而价格的变动只是商品供求
不相符合的结果的观点,他认为问题在于对商品的货币需求,而货币理论的
任务就是要研究对商品的货币需求怎样能高于或低 于商品的供给。第二,储
蓄量等于投资量。魏克赛尔认为,应当将总供求和总需求分解为对消费品的
供给和需求和生产资料的供给和需求。瑞典著名经济学家沃林在为魏克赛尔
《利息与价格》一书所做的序言中指出,魏克赛尔最有成效的改进,是借助
于对消费品的供给、生产资料的供给、用于消费品的收入和用于资本品(即
生产资料)的收入这四个因素的分析,填平了价格理论和货币理论之间的缺
口。
那末,货币均衡实现的条件是什么呢?魏克赛尔的答复是:实际利息率
同自然利息率相等。所谓实际利息率,是指在提供信贷时实际存在的利息率。

至于所谓自然利息率,他的定义很含混,但实际上是指使用货币贷款时所预
期获得的利润率。实际利息率与自然利息率这两个概念是魏克赛尔从庞巴维
克的资本利息理论中借用来的,其目的是要说明利息率同价格变动之间的关
系,并且企图在传统资产阶级经济学关于这个问题的理论范围内加以说明。
传统经济学认为,当利息率降低时,信贷扩大,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增加,从
而使商品价格提高。魏克赛尔认为这一理论过于简单,需 要加以丰富和展开。
他根据■巴维克的理论中实际利息率和自然利息率的区分,认为当实际利息
率低于自然利息率即预期利润率时,资本家有利可图,于是增加借款,扩大
投资,增加生产,结果利润和工资均趋于上升,增加了对生产资料和消费资
料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从而使物价上涨。反之,当实际利息率高于自然利
息率即预期利润率时,资本家无利可图,因而减少借款,减少投资,降低生
产,结果利润和工资减少,人们对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下降,从而使物价下降。当实际利息率等于自然利息率即预期利润率时,增
减投资既不增加利润,也不减少利润,于是投资不增亦不减,生产和收入保
持不变,因而物价稳定,出现均衡状态。
魏克赛尔认为,上述因利息率的变动而引起的物价向上向下两种变动过
程均带有累积的性质。当实际利息率低于自然利息率,投资、生产、收入、
物价向上运动时,资本家因投资前景良好,不断地增加借款,扩大投资,使
生产和物价日益上升。反之,当实际利息率低于自然利息率,投资、生产、
收入、物价向下运动时,资本家因投资前景暗淡,不断地减少借款,减少投
资,从而使生产和物价日益下降。那末,这种累积过程是否会永远地持续下
去呢?魏克赛尔认为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存在着利息率这一制动器。
当投资、物价向上运动时,银行存款日趋减少,而投资有增无已。当储蓄额
低于投资需求量时,银行便会提高实际利息率,缩小实际利息率同自然利息
率之间的差额。这时,资本家投资的动力便趋于减少,从而降低了投资物价
向上运动的速率。随着实际利息率越来越接近于自然利息率,生产、价格向
上运动的速率日益衰减,越来越接近于均衡状态。反之,当投资物价向下运
动时,银行由于储蓄愈来愈大于投资需求,被迫降低实际利息率,结果对投
资物价向下运动的过程产生遏制作用。
四、经济政策主张
魏克赛尔根据上述利息率同价格之间的关系的理论,提出变更银行利息
率以调节经济发展进程的宏观货币政策主张。他认为,上述银行利息率对生
产、物价水平的调节作用是自发的、盲目的,因而其作用可能是积极的,也
可能是消极的。只有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方能发挥其有益的调节作用。理
论研究的目的,不在于单纯的学术探讨,而在于提供正确的政策理论依据。
魏克赛尔的货币政策建议的核心,在于银行自觉地不断地使实际利息率同自
然利息率保持一致。但事先确定自然利息率不但是不可能的,而且是不必要
的。实际上,价格水平的变动状况,乃是实际利息率同自然利息率吻合与否
的一个指示器,银行只要根据价格的变动情况,灵活地变更利息率,在价格
上涨时提高利息率,在价格下跌时降低利息率,即可达到目的。而利率对价
格变动的反应越灵敏,则其稳定效果越好。
五、国际价格理论和建立国际新金融制度的建议
魏克赛尔基本上赞同西方经济学关于国际价格关系的下述理论:一国的
价格水平,不能同有贸易关系的外国的份格水平毫无瓜葛。当国内价格水平

上升时,则外贸地位恶化,出口减少,进口增加,贵金属外流,结果外国贷
币增加,价格水平上升,而国内货币减少,价格水平下降,从而恢夏到原来
的均衡水平。这种理论乃是货币数量论在国际价格领域中的运用。不过魏克
赛尔认为,国际价格平衡的恢复比上述论断要迅速得多,直接得多。因为外
货进口供给的增加和出口需求的降低本身即直接间接地构成一种压力,迫使
价格水平向原来的水平回复,而与贵金属的国际移动无关。
根据这一理论,魏克赛尔主张废止金本位制,取消黄金作为国际货币的
资格。他设想的国际金融制度,既无须建立某种世界银行,也无须发行某种
国际纸币。各个国家可以实行自己的纸币制度,各国的纸币可以在该国中央
银行按平价汇兑,但只限于在本国流通。各国银行的中心任务在于控制利率,
各国银行对利率的控制既有其相对独立性,以便有效地稳定国内物价水平,
同时又要互相协调,以便调节国际收支关系,使国际价格水平保持稳定。
魏克赛尔认为价格稳定并不等于克服经济萧条,因为价格下降不是经济
萧条的原因,而是其结果。因此,以调整利息率为中介的货币政策并不是万
能的。他写道:“有些人希望从货币的处理中出现奇迹。这里要提醒他们一
个公认的事实,钱币是不会生儿育女的,即使会的话,贵金属和银行券也是
寒不可以衣,饥不可以食的”(本书第 158 页)。魏克赛尔认为,破除了这
种不切实际的货币幻想,遵循正确的途径,则货币改革依然是当代最重要的
经济问题之一。
魏克赛尔在现代西方经济学发展史上之所以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之
所以成为瑞典经济学派的鼻祖、凯恩斯主义的先驱。最主要的一点,是因为
他是西方经济学说史上第一个反对萨伊法则,反对资本主义经济机制能实现
自动均衡的西方经济学的传统教条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他以自己的累积过
程理论证明,资本主义经济的自发趋势是走向不均衡,只有依靠银行自觉地
实行的利息率调整政策,才能实现经济均衡。破除自动均衡的陈腐教条,提
出以调节利息率为中介的宏观货币政策主张,魏克赛尔的这两点成就,在以
从自由放任主义向国家干预主义过渡为基本线索的现代西方经济学发展史
上,带有划时代的意义。
由于种种原因,魏克赛尔的学说在当时无论在国内和国外都没有受到重
视,湮没了二十多年之久。直到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瑞典经济学家米尔达
尔,沃林、林达尔等人才重新阐发了魏克赛尔的经济学说,建立宏观动态均
衡学说,并且于二、三十年代之交率先得出了与凯恩斯的《通论》基本上相
同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结论。同时,在三十年代,魏克赛尔的代表作《利
息与价格》、《政治经济学讲义》相继被译成英文,在西方国家广为流传。
魏克赛尔的经济学说被公认为凯恩斯学说的理论渊源之一。
   
杨德明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出版说明
  
我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
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派
代表作品。幸赖著译界鼎力襄助,三十年来印行不下三百余种。我们确信只
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够建成现代化的社会
主义社会。这些书籍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
述。这些译本过去以单行本印行,难见系统,汇编为丛书,才能相得益彰,
蔚为大观,既便于研读查考,又利于文化积累。为此,我们从 1981 年着手分
辑刊行。限于目前印制能力,1981 年和 1982 年各刊行五十种,两年累计可
达一百种。今后在积累单本著作的基础上将陆续汇印。由于采用原纸型,译
文未能重新校订,体例也不完全统一,凡是原来译本可用的序跋,都一仍其
旧,个别序跋予以订正或删除。读书界完全懂得要用正确的分析态度去研读
这些著作,汲取其对我有用的精华,剔除其不合时宜的糟粕,这一点也无需
我们多说。希望海内外读书界、著译界给我们批评、建议,帮助我们把这套
丛书出好。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1982 年 1 月

第一章  绪言
  
当一般价格水平发生变动时,必然激起极大的关切。变动的起源往往暧
昧难明,而对于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则势必发生深刻影响。
由于生产条件和技术进步的变化,各个种类的商品的交换价值发生相对
的变动,是一个必然而且显明的结果。由此对各个生产和消费阶级所造成的
损害,可以由于需求的变化,或由于资本、劳动和土地从盈利已经较少到盈
利变为较多的生产范围的移动,在不同程度上获得调整。
但是当全部或大部分商品的货币价格上涨或下跌时,那情况就不同了。
这时就不再能通过需求的变化,或生产因素由生产的这一部门到那一部门的
移动,来进行调整了。这时的转变将迟缓得多,在不断困难下进行,而且永
远不会完成;因此总有些被社会处理失当的残余部分,暂时或永久地遗留下
来。
价格普遍上涨,对于那些固定的货币收入者自然是不利的(现在的情形
是社会团体,也就是说这样的社会阶层正在不断增加);对于那些用种种方
式贷出货币资本,由此获致其全部或大部分收入者,也是不利的(象这样构
成的一个阶级,自然不只是限于真正资本家阶级)。只要当利率的相应提高
不能与货币购买力的降低相抵消时,情形就不免是这样。最后,价格的普遍
上涨,对于劳动者,在他们对工资的相应提高还没有强制执行的权力时,也
是不利的。但不要忘记,工资的提高也可以是价格上涨的前驱,成为涨价的
直接原因。这诚如以下所将提到的,凡价格水平逐渐而坚稳地提高时,这样
就是最有可能的演变程序,这与由投机性的收购之类而引起的偶然变动是相
反的。由此可见,倘没有作进一步的适当补充,而贸然将价格上涨说成是对
劳动者足以造成普遍损害是不妥当的。另一方面,价格的上涨趁势对企业精
神无疑的是一种鼓舞,不过这一优点也许往往是徒有其名的,因为最常见的
是一些不健康的投机活动,往往在这时来结合在一起,它所根据的是纸上的
繁荣而不是确实的经济事实,以致结果引起信用过度扩张、信用混乱和危机。
当一切商品价格持久地下跌时,大都认为其危害性也并不小。在工人方
面,诚然,用同样的工资可以换取较多的生活必需品,但这一优点往往被由
于价格下跌所引起的其他结果所掩盖。企业瘫痪了,结果是失业增加,工资
降低。还有一层,低的价格水平往往是工资在先降低的结果;这样,低价的
影晌,除与低工资相抵消外,显然别无其他作用。最后还有一点,也许是在
这方面最重要的:当价格低落时,直接或间接课税对工人及一般小市民的压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