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销售攻心术

_3 蒋先润(当代)
(1)有意义地工作。在销售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会确立小而具体的目标,并努力去实现,在实现的过程中,要不断地进行修正和树立新的目标。切忌树立的目标过于远大或者与自己的能力相距甚远。
(2)面对现实,改变策略。销售的过程中,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回避只是一时的解脱,只有敢于面对,努力寻求解决的办法,积极地改变策略,才会扭转不利局面。
(3)改变认识,柳暗花明。当销售的过程中遇到挫折时,一定要学会换个角度思考问题,这样往往会使沮丧、绝望的人从中看到希望,“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第二章 销售人员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第36节:积极应对“销售低潮”(1)
9.积极应对“销售低潮”
就算是再资深的销售人员或是业绩一直保持一定水准的销售人员,也会发生连续两三个月业绩持续滑落的情况,这就是一般销售人员闻之色变的“推销低潮”。不曾经历过的人绝对不会相信它的杀伤力有多大,曾经经历过的人则会暗暗祈祷噩梦不要再度来临。
推销低潮,不仅使人精神郁闷,令人丧失冷静,连对自己是何许人都会产生怀疑。事实上,发生这种状况绝对不会是没有原因的,可能是没有开拓新的客户,可能是活动量不够,也可能是家中发生重大事故或生病让自己失去应有的推销水准等。显而易见,原因都是出在你自己身上,除非是因重大事故或生病等不可抗拒的因素,否则失败的责任绝对得自己来承担。
有些销售人员运气好时,谈上一两次就立即促成,得来太容易的胜利往往把人冲昏了头,以为从此之后幸运便会永远垂青,不再多花时间培养新的客户,待业绩出现断层时,则方寸大乱,不知道如何脱离困境。
推销大师原一平第一次遭遇推销低潮时,他一整天都在反思,极力想从中找出原因。有一天,他下定决心去拜访一位资深人员,请教摆脱困境的方法,没想到这位前辈却因醉酒在家休息。他知道后大为震撼,同时也认为自己这种行为未免太过天真。仔细思考了一晚后,第二天一大早,他便起来冲个冷水澡(当时正值冬天),直接出门去拜访客户,果不其然,第一家便拒绝了他,第二家也拒绝了,但是他一点也不以为然,依然继续拜访工作,他决意要试试看,一直拜访完十家结果会怎么样?最后,终于在第五家时便结束了为期多日的滞销噩梦。
第二章 销售人员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第37节:积极应对“销售低潮”(2)
签完合同后,他跑到外面的马路上大声高叫:“太好了!我并没有放弃!”也就是从这一刻开始,一向一帆风顺的他,终于品尝到推销真正的辛酸,同时也在这一瞬间,他感到自己对于推销这份行业的热爱程度有多深。
销售精英认为要想克服销售低潮,取得销售的成功,有两个条件是至关重要的:
(1)制订使自己不能偷懒、退却、辩解的计划。销售是条漫长又艰辛的路,不但需要保持奋进的情绪,更应该秉持一种信念,即自我激励,自我启发,只有这样,才能面对重重难关坚持,尤其在陷入低潮时期,若无法适时做好自我调节,销售之路势必将画上永远的休止符。
(2)用钢铁般的意志去完成计划。有两种人可以做好销售人员的工作,第一种是乐观向上的人,第二种是永不服输的人。
原一平就是属于永不服输的那一种。他身高145厘米,体重52千克,又瘦又小。但他的特点就在于他自信比别人更有永不服输的精神。下面是原一平的一段自述:
刚到明治保险公司的时候,我每天都要制订访问15位客户的计划。
这个计划很累人,经常是连喘气的时间都没有,家和妻子自然都照顾不到了。有时我也会问自己:“难道我每天一定要访问15位客户吗?我到底是为了什么?钱吗?”但我那倔犟的性格又迫使我不断地超越自己;我从来不愿意服输。在别人看来,我每天除了销售保险,没有其他的娱乐,在工作之余也不会带着妻子去玩。有人说,我的生活呆板得可怕;有人说,我的生活没有什么乐趣可言。但我却在工作中享受到了极大的快乐。
为了超越自己的业绩而不断地创造新业绩,面对失败,我只是笑笑,又继续努力。我每天的信念就是必须访问15位客户,若没访问完,就绝不回家。这股不服输的力量在胸中翻腾,在鼓舞着我。人生就是一系列的挑战与应战,不断地征服困难就是我人生的最大乐趣。
正是对工作的热情和持之以恒的意志,我才有了今天的成功。我这个人虽然“海拔”不高,但是我的成功都是在暴风雨中取得的。我什么都不怕,唯一害怕的就是自己低头折腰。只有永不服输的人才配得上成功的桂冠。如果你不想成功,你就低头认输吧!
第二章 销售人员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第38节:克服恐惧,练就“厚脸皮”
10.克服恐惧,练就“厚脸皮”
在这个世界上,成功的人之所以会成功,是因为他们总在想事物的积极方面,他们总能从黑暗中看到黎明,从失败中看到成功;而失败的人之所以会失败,是因为他们总在思考事物的消极方面,他们从希望中看到的是失望,在顺境中看到的是厄运。厄尔?南丁格尔曾经说过:“无论是什么,只要我们将它植入自己的潜意识中,不断想象并注入情感,都会在某一天成为现实。”你在想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这可以作为每一位销售人员的座右铭。
作为初出茅庐的销售新人,当你面对陌生客户,准备与其交流时,是不是经常会出现心跳加快的现象,或者往往将原本准备得特别充分的开场白一下子忘得一干二净呢?这时候,我们一定会崇敬那些可以坦然、轻松地和陌生人侃侃而谈的成功销售人员——何时才能像他们那样谈笑自如呢?
推销的恐惧心理,就是在推销的过程中,怕被别人注意或稍有差错就产生极度恐惧的情绪。它是一种对难堪或出丑表现的强烈和令人身心疲惫的恐惧感。拥有这种症状的人害怕在公共场合讲话,不愿意接触人,不愿意拜访客户,不敢向人推销。
要想彻底克服这种恐惧心理,就得练就一张“厚脸皮”。可以说,每一个从事销售工作的人最初都会有恐惧感,而如果更进一步问他们到底怕什么,他们可能会说:“怎么可能改变别人的想法呢?如果别人拒绝我,我该怎么办?”
其实,对自己没有信心,怕丢面子是主要原因。勇气不是天生就有的,它也是靠我们后天培养的。
威名远扬的前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说过:“一个人绝对不可在遇到危险时,背过身去试图逃避。若是这样做,只会使危险加倍。但是,如果立刻面对它,毫不退缩,危险便会减半。决不要逃避任何事物,决不!”
那些面对陌生人经常不敢迈出第一步,而是试图转过身去逃避的销售新人,如果能相信自己,勇敢地迈出第一步,以后的事就好办了。同时,如果你按照下面几个方面的要求去做,就必定会克服恐惧心理,闯过“面子关”。
(1)自信。自信是事业成功的基础。相信自己能战胜一切困难。树立了这种职业自信心与自豪感,你就会敢于面对陌生人了。
(2)评估对方。任何人都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但作为销售新人,如果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那么无形中就会产生压力,使自己紧张无措。所以,你不如暂时忘记自己,反过来评价对方。仔细观察对方的表情和言语,找到对方的缺点。这样,你才会由被动变为主动,压力也会顿时消除。
(3)大声说话。销售新人与客户初次会面时,不妨尽量放开声音,大声说话,偶尔幽默一下,这些都会使你紧张的心理马上放松,恐惧心理也就被抛到九霄云外了。
(4)寻找优点。任何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关键是看你能否发现它们。所以,在初次和陌生人会面时,请想一想自己的优点,即使是不足为外人称道之处,也可以采用自我扩大的方法,将其扩大成足以自豪的长处,而将那些无言的自卑抛于脑后,以此消除恐惧心理。
(5)心情放松。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但请你千万记住:不愉快的情绪会带给对方不愉快的印象。因此,在和陌生客户会面时,一定要抛除杂念,使自己充满活力,神采飞扬,把自己鲜活的一面展现于人前。
第二章 销售人员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第39节:遇到挫折,永不放弃(1)
(6)摆正心态。销售新人很容易被客户的地位、头衔镇住,心理上就会不自觉地产生压力。其实,你完全可以让他们退去那些耀眼的光环。想一想他们肯定也有着人性脆弱的一面,同样是人,你何必惧怕他们呢?这样就会让自己紧张的心情轻松下来。
(7)神态自然。凡事欲速则不达,做什么都要掌握一个度,过犹不及。所以,在初次会面时,不要把得失看得太重,只要能与对方建立良好的关系,甚至争取到再次见面的机会就够了。
销售新人在联系业务时,如果将以上几点牢记心中,并经常运用,久而久之,就会练就一张“厚脸皮”,顺利闯过“面子关”。
11.遇到挫折,永不放弃
其实,优秀业务员与平庸业务员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只不过是平庸者走了99步,而优秀者走了100步而已。平庸者跌下去的次数比优秀者多一次,而优秀者站起来的次数比平庸者多一次。当你走了1000步时,也有可能遭到挫折,但成功却往往躲在拐角后面,若不拐弯,永远不可能获得成功。
在美国,曾经有一位穷困潦倒的年轻人,当他即使把身上全部的钱加起来都不够买一件像样的西服的时候,他仍全心全意地坚持着自己心中的梦想,他想做演员,拍电影,当明星。
当时,好莱坞共有500家电影公司,他逐一数过,并且不止一遍。后来,他又根据自己认真划定的路线与排列好的名单顺序,带着自己写好的量身定做的剧本前去拜访。但第一遍下来,500家电影公司没有一家愿意聘用他。
面对百分之百的拒绝,这位年轻人没有灰心,从最后一家被拒绝的电影公司出来之后,他又从第一家开始,继续他的第二轮拜访与自我推荐。
在第二轮的拜访中,500家电影公司依然拒绝了他。
第三轮的拜访结果仍与第二轮相同。这位年轻人咬牙开始了他的第四轮拜访,当拜访完第349家后,第350家电影公司的老板破天荒地答应愿意让他留下剧本先看一看。
几天后,年轻人获得通知,请他前去详细商谈。
就在这次商谈中,这家公司决定投资开拍这部电影,并请这位年轻人担任自己所写剧本中的男主角。
这部电影名叫《洛奇》。
这位年轻人的名字就叫席维斯?史泰龙。现在翻开电影史,这部叫《洛奇》的电影与这位日后红遍全世界的巨星皆榜上有名。
在现实工作之中,往往有许多销售人员对失败的结论下得太早,当遇到一点点挫折时就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了怀疑,甚至半途而废,那前面的努力就白费了。唯有经得起风雨及种种考验的人才是最后的胜利者。要牢记,如果不到最后关头就决不言放弃。
第二章 销售人员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第40节:遇到挫折,永不放弃(2)
被称为“保险业怪才”的克里蒙?斯通,是美国联合保险公司的董事长,也是美国最大的商业巨子之一。
斯通幼年丧父,靠母亲替人缝衣服维持生活,为补贴家用,他很小就出去卖报纸了。有一次,他走进一家饭馆叫卖报纸,被赶了出来。他趁餐馆老板不备,又溜了进去卖报。气恼的餐馆老板一脚把他踢了出去,可是斯通只是揉了揉屁股,手里拿着更多的报纸,又一次溜进餐馆。那些客人见到他这种勇气,终于劝老板不要再撵他,并纷纷买他的报纸看。斯通的屁股被踢痛了,但他的口袋里却装满了钱。
勇敢地面对困难,不达目的永不放弃——斯通从小就是这样的孩子,后来也仍是这种人。
斯通还在上中学的时候,就开始试着去推销保险了。他来到一栋大楼前,当年卖报纸时的情景又出现在他眼前,他一边发抖,一边安慰自己:“如果你做了,没有损失,还可能有大的收获,那就下手去做。”还有“马上就做!”
他走进大楼,如果他被踢出来,他准备像当年卖报纸被踢出餐馆一样,再试着进去。但他没有被踢出来。每一间办公室,他都去了。他的脑海里一直想着:“马上就做!”每一次走出一间办公室,而没有收获的话,他就担心到下一个办公室会碰到钉子。不过,他毫不迟疑地强迫自己走进下一个办公室。他找到一个秘诀,就是立刻冲进下一个办公室,就没有时间感到害怕而放弃了。
那天,有两个人向他买了保险。就推销数量来说,他是失败的,但在了解他自己和推销术方面,他有了极大的收获。
第二天,他卖出了4份保险。第三天,6份。他的事业开始了。
20岁的时候,斯通自己设立了只有他一个人的保险经纪社,开业的第一天,他就在繁华的大街上推销出了54份保险。有一天,他有个令人几乎不敢相信的纪录,122份!以一天8小时计算,每4分钟就成交一份。
1938年底,克里蒙?斯通成了一名拥资过百万的富翁。
斯通说成功的秘诀在于“碰到挫折后,永不放弃”的精神。他还说:如果你以坚定的、乐观的态度面对艰苦,你反而能从其中找到好处。
在销售行业,的确如斯通所讲,能做最多的生意、得到最多的客户、销售最多的商品的,永远是那些不灰心、能忍耐、决不在困难时说出“不”字的销售人员,是那些有忍耐精神、谦和礼貌、足以使别人感觉难违其意、难却其情的人。每一个销售新人,都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这样的人,而不是与之相反。
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往往对各商家的销售人员有些不欢迎;但是,当他们遇到有忍耐精神、谦和礼貌的销售人员时,情况就不同了。他们知道,有忍耐精神的销售人员是不容易打发的;他们常常由于钦佩那个销售人员的忍耐精神而购买他的商品。
所以,只要认定了一个大目标,不管实现它是容易还是困难,不管自己高兴还是不高兴,总是全力以赴去做的人,总能获胜。现实中,很多销售新人一遇到困难不是去努力解决,而只是寻找借口推卸责任,夸大任务的难度,抱怨上司分派工作的不公。这样的人很难成为优秀的销售人员。
总之,每个销售新人都应该明白:不管什么时候,意志坚定的人总能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人人都依赖那些为事业百折不回、能坚持、能忍耐的人,愿意与他们合作,因为坚定的意志能产生牢固的信用。当你明白了成功是用失败堆积而成的时候,你就会在遇到挫折或困难时,去正视它,并去克服它。即使一时解决不了,只要坚持下去,早晚会成功。
第三章 客户惯常的消费心理 第41节:解读顾客的消费心理(1)
第三章客户惯常的消费心理
1.解读顾客的消费心理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销售人员在推销过程中,充分了解客户的购买心理,是促成生意的重要因素。
顾客在成交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复杂、微妙的心理活动,包括对商品成交的数量、价格等问题的一些想法及如何与你成交、如何付款、订立什么样的支付条件等。顾客的心理对成交的数量甚至交易的成败,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优秀的销售人员都懂得对顾客的心理予以高度重视。
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八大财团中,摩根财团是名列前茅的“金融大家族”。可老摩根从欧洲漂泊到美国时,却穷得只有一条裤子。后来夫妻俩好不容易才开了一家小杂货店。当顾客买鸡蛋时,老摩根由于手指粗大,就让她老婆用纤细的小手去抓蛋,鸡蛋被纤细的小手一衬托后就显得大些,摩根杂货店的鸡蛋生意也因此兴旺起来。
老摩根针对购买者追求价廉的购买动机,利用人的视觉误差,巧妙地满足了顾客的心理需求。其后代子继父业,也深谙经营之道,终于逐步发家,成为富甲天下的“金融大家族”。
由于人的购买行为是受一定的购买动机或者多种购买动机支配的。研究这些动机,就是研究购买行为的原因,掌握了购买动机,就好比掌握了扩大销售的钥匙。
归纳起来,顾客的消费心理主要有以下11种:
(1)求实心理。这是顾客普遍存在的心理动机,他们购物时,首先要求商品必须具备实际的使用价值,讲究实用。有这种动机的顾客,在选购商品时,特别重视商品的质量效用,追求朴实大方,经久耐用,而不过分强调外形的新颖、美观、色调、线条及商品的“个性”特点。
(2)求美心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有求美心理的人,喜欢追求商品的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以中青年妇女和文艺界人士居多,在经济发达国家的顾客中也较为普遍。他们在挑选商品时,特别注重商品本身的造型美、色彩美,注重商品对人体的美化作用,对环境的装饰作用,以便达到艺术欣赏和精神享受的目的。
第三章 客户惯常的消费心理 第42节:解读顾客的消费心理(2)
(3)求新心理。有的顾客购买物品注重“时髦”和“奇特”,好赶“潮流”。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中的年轻男女中较为多见,在西方国家的一些顾客身上也常见。
(4)求利心理。这是一种“少花钱多办事”的心理动机,其核心是“廉价”。有求利心理的顾客,在选购商品时,往往要对同类商品之间的价格差异进行仔细的比较,还喜欢选购打折或处理商品,具有这种心理动机的人以经济收入较低者为多。当然,也有经济收入较高而勤俭节约的人,精打细算,尽量少花钱。有些希望从购买商品中得到较多利益的顾客,对商品的花色、质量很满意,爱不释手,但由于价格较贵,一时下不了购买的决心,便讨价还价。
(5)求名心理。这是以一种显示自己的地位和威望为主要目的的购买心理。他们多选购名牌,以此来“炫耀自己”。具有这种心理的人,普遍存在于社会的各阶层,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名牌效应的影响,衣食住行选用名牌,不仅提高了生活质量,更是一个人社会地位的体现。
(6)仿效心理。这是一种从众式的购买动机,其核心是“不落后”或“胜过他人”,他们对社会风气和周围环境非常敏感,总想跟着潮流走,有这种心理的顾客,购买某种商品,往往不是由于急切的需要,而是为了赶上他人,超过他人,借以求得心理上的满足。
(7)偏好心理。这是一种以满足个人特殊爱好和情趣为目的的购买心理。有偏好心理动机的人,喜欢购买某一类型的商品。例如,有的人爱养花,有的人爱集邮,有的人爱摄影,有的人爱字画,等等。这种偏好性往往同某种专业、知识、生活情趣等有关。因而偏好性购买心理动机也往往比较理智,指向性也比较明确,具有经常性和持续性的特点。
(8)自尊心理。有这种心理的顾客,在购物时,既追求商品的使用价值,又追求精神方面的高雅。他们在购买之前,就希望他的购买行为受到销售人员的欢迎和热情友好的接待。经常有这样的情况:有的顾客满怀希望地进商店购物,一见销售人员的脸冷若冰霜,就转身而去,到别的商店去买。
(9)疑虑心理。这是一种瞻前顾后的购物心理动机,其核心是怕“上当吃亏”。他们在购物的过程中,对商品的质量、性能、功效持怀疑态度,怕不好使用,怕上当受骗。因此,反复向销售人员询问,仔细地检查商品,并非常关心售后服务工作,直到心中的疑虑解除后,才肯掏钱购买。
(10)安全心理。有这种心理的人对欲购的物品,要求必须能确保安全。尤其像食品、药品、洗涤用品、卫生用品、电器用品和交通工具等,不能出任何问题。因此,他们非常重视食品的保鲜期,药品有无副作用,洗涤用品有无化学反应,电器用品有无漏电现象等。在销售人员解说、保证后,才能放心地购买。
第三章 客户惯常的消费心理 第43节:客户认为自己本来就是上帝(1)
(11)隐秘心理。有这种心理的人,购物时不愿为他人所知,常常采取“秘密行动”。他们一旦选中某件商品,而周围无旁人观看时,便迅速成交,青年人购买和性有关的商品时常有这种情况,一些知名度很高的名人在购买高档商品时,也有类似情况。
2.客户认为自己本来就是上帝
在实际销售当中,是客户为你创造了利润,因为只有你的产品被客户购买了,你才有利可图。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人们做任何事都是为了满足其各种各样的心理需求,当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其内心就会处于“饥渴”状态,迫切地希望能够通过各种途径得以弥补。
人的欲望是无限的,这些欲望包括物质方面的和精神方面的,而且二者是并存的。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人们更希望得到心理需求的满足。
渴望被人重视,这是一种很普遍的、人人都有的心理需求,作为消费者的客户也不例外。因此这种心理需求正好给销售人员推销自己的商品带来了一个很好的突破口。渴望获得重视的心理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美,使自己获得优越感;另一方面是不愿意被人轻视,从而使自己显得与众不同,以吸引别人注意。
对于销售人员来讲,可以说是客户创造了市场,因为一个企业的产品只有迎合了客户的需求,才能符合市场的需求,从这个道理上讲,客户就是你的上帝。销售人员可以利用客户这一心理,巧妙地促使客户购买自己的产品。
小王和小李两个人一同出去推销自己公司的一种产品,他们先后都到过赵经理那里去推销。小王先去的,他进门之后就开始滔滔不绝地向赵经理介绍自己的产品多么多么的好、如何如何地适合他,他不购买就等于吃亏等。这样的话不仅没有引起赵经理的兴趣,反而让他很反感,于是他很不客气地让人把小王轰走了。
等到小李又来的时候,赵经理知道他们推销的是同一种产品,本来不愿意见他,但是他又想听听小李是怎样的一种说辞,于是就请小李来到他的办公室。小李进来后没有直接介绍自己的产品,而是很有礼貌地先说抱歉、打扰,然后又感谢赵经理百忙之中会见自己,还说了一些赞美和恭维的话,而对自己的产品却只是简单地介绍了一下。可是赵经理始终都是一副很冷淡的样子,小李觉得这笔生意已经很难做成,虽然心里多少有些失落,但他还是很诚恳地对赵经理说:“谢谢赵经理,虽然我知道我们的产品是绝对适合您的,可惜我能力太差,无法说服您。我认输了,我想我应该告辞了。不过,在告辞之前,想请赵经理指出我的不足,以便让我有一个改进的机会好吗?谢谢您了!”
第三章 客户惯常的消费心理 第44节:客户认为自己本来就是上帝(2)
这时,赵经理的态度突然变得很友好,很和善。他站起来拍拍小李的肩膀笑着说:“你不要急着走,哈哈,我已经决定要买你的产品了。”
为什么小王前来推销会被轰出去,而小李却能够成交,这就是一个满足客户心理需求的问题。小王只是滔滔不绝地介绍自己的产品,而忽略了对客户起码的尊重和感谢,而小李却始终对赵经理很恭敬很有礼貌,特别是自己最后临走时,还请求客户指教,这让赵经理感受到了足够的重视,从而从情感上对小李也表示了认同,自然也就促成了这笔交易。
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销售人员,你要明白一点,那就是无论从价值链还是市场和企业生存的角度去看,客户都是上帝。你要想客户把一掷千金的劲头都用在你的身上,你就要首先想办法博得客户的一笑,把你的客户当成上帝一样伺候。因此,想要伺候好你的上帝,就要先明白上帝的想法——不仅你认为客户是上帝,而且客户自己也会这么认为。
与渴望得到重视相对的,是害怕被人轻视。销售人员通过反面刺激,也会达到欲扬先抑的效果。所以销售人员要学会适时地、适度地说一些反面的话来刺激客户的自尊心,引发他的自重感,这样他可能会一狠心买下更贵的产品,以显示自己是不容小视的。
聪明的销售人员在面对这样的客户时,往往会故意先向他推荐档次较低的商品,“先生,这款产品是最便宜的一款,很实惠”,结果客户渴望被重视的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他反而会购买中高档的款式,以得到销售人员的重视。这时候销售人员再加上几句“您真有眼光”“这款最适合您不过了”等赞美的话,客户会更加高兴地付钱,而且可能下回还来买你的商品。
提出各种很挑剔的问题,有时并不是不想要你的产品,而是为了满足自己是上帝的想法。你必须要对你推销的产品有一个非常清醒的认识,要知道产品没有十全十美的,所以客户总能够挑出毛病的。他们存在的一种心理就是以自我为中心,或许头脑一热,就又从产品中挑出点新问题大做文章。此时,他们考虑不到你的难处,想怎么修改合同就怎么修改,在他们看来你应该满足他们的一切要求。如果客户的要求合情合理,你当然应该照做,但如果对方的要求有不合理之处,就需要你使用一些推销的技巧来应对了。当你面对这样的客户时,不妨试试以下技巧:
(1)认真听完客户的要求再回答问题。当客户提出问题时,你必须认真地听他说,哪怕客户说到一半的时候你就知道不可能按照他的意思做,你也得用心听完。只有这样,你的客户才能感受到被尊重,即使你下一步是委婉地拒绝,客户也不会觉得你是在敷衍他,而是实在不能做出让步。
第三章 客户惯常的消费心理 第45节:抓住客户的“从众”心理(1)
(2)即使否定客户,你的态度也要谦虚。作为销售人员要时刻记住尊重你的客户,要用谦虚的心态和礼貌让你的客户觉得你不但是推销产品的专家,而且还是一个有修养的人,这样客户才能产生和你进一步沟通的想法,你提出的意见客户也就比较容易接受了。
3.抓住客户的“从众”心理
一般说来,群体成员的行为,通常具有跟从群体的倾向。表现在购物消费方面,就是随波逐流的“从众心理”,当有一些人说某商品好的时候,就会有很多人“跟风”前去购买,即使不怎么好,也会在心理上有所安慰,毕竟大家都在买,肯定差不了,上当也不是自己一个人。
“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大家都这么认为,我也就这么认为;大家都这么做,我也就跟着这么做。从众心理在消费过程中,也是十分常见的。因为好多人都喜欢凑热闹,当看到别人成群结队、争先恐后地抢购某商品的时候,也会毫不犹豫地加入到抢购大军中去。
这种心理当然也给销售人员推销自己的商品带来了便利。销售人员可以吸引客户的围观,制造热闹的行情,以引来更多客户的参与,从而制造更多的购买机会。例如,销售人员经常会对客户说,“很多人都买了这一款产品,反响很不错”“小区很多像您这样年纪的大妈都在使用我们的产品”,这样的言辞就巧妙地运用了客户的从众心理,使客户心理上得到一种依靠和安全保障。
即使销售人员不说,有的客户也会在销售人员介绍商品时主动问道:“都有谁买了你们的产品?”意思就是说,都有谁买了你的商品,如果有很多人用,我就考虑考虑。这也是一种从众心理。
利用客户随波逐流的心理又称为“推销的排队技巧”。比如,某商场入口处排了一条很长的队伍,从商场经过的人就很容易加入排队的队伍中。因为人们看到此类场景时,第一个念头就是:那么多人围着一种商品,一定有利可图,所以我不能错失机会。这样一来,排队的人就会越来越多。但事实上,这些人中真正有明确购买意图的没有几个,人们不过是在相互影响,其他购买的人总比销售人员可信。既然客户有这种心理,销售人员在进行销售时,就应该利用客户的从众心理来营造营销氛围,影响人群中的敏感者接受产品,从而达到整个人群都接受产品的目的。
日本有位著名的企业家,名叫多川博,他因为成功地经营婴儿专用的尿布,使公司的年销售额高达70亿日元,并以20%速度递增的辉煌成绩而一跃成为世界闻名的“尿布大王”。
第三章 客户惯常的消费心理 第46节:抓住客户的“从众”心理(2)
在多川博创业之初,他创办的是一个生产销售雨衣、游泳帽、防雨斗篷、卫生带、尿布等日用橡胶制品的综合性企业。但是由于公司泛泛经营,没有特色,销量很不稳定,曾一度面临倒闭的困境。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多川博从一份人口普查表中发现,日本每年出生约250万婴儿,如果每个婴儿用两条尿布,一年就需要500万条。于是,他们决定放弃尿布以外的产品,实行尿布专业化生产。
尿布生产出来了,而且是采用新科技、新材料,质量上乘;公司花了大量的精力去宣传产品的优点,希望引起市场的轰动,但是在试卖之初,基本上无人问津,生意十分冷清,几乎到了无法继续经营的地步。多川博先生万分焦急,经过苦思冥想,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让自己的员工假扮成客户,排成长队来购买自己的尿布,一时间,公司店面门庭若市,几排长长的队伍引起了行人的好奇:“这里在卖什么?”“什么商品这么畅销,吸引这么多人?”如此,也就营造了一种尿布旺销的热闹氛围,于是吸引了很多“从众型”的买主。随着产品不断销售,人们逐步认可了这种尿布,买尿布的人越来越多。后来,多川博公司生产的尿布还出口他国,在世界各地都畅销开来。
尿布的畅销就是利用客户的从众心理打开市场的,但是前提是尿布的质量好,在被客户购买后得到了认可。因此销售最终还是要以质量赢得客户的,而利用其心理效应只是一个吸引客户的手段。
实际上,客户在消费过程中的从众心理有很多的表现形式,而威望效应就是其中一种。例如,现在很多公司、商家的产品都会花高价请明星来代言产品、做广告,以引起客户的注意和购买。一般来说,当一个人没有主张或者判断力不强的时候,就会依附于别人的意见,特别是一些有威望、有权威的人物的意见。
我们都见过在大街上发产品宣传单的情景,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某人在发传单,如果有一群人从他身边经过,只要一个人不要他的宣传单,那么其他的人都不会要。只要一个人接了他的宣传单,其他人就是你不给他,他也会主动要。在柜台促销中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如果有一个人买,围观的人大都会买,如果没人买,大家就都不会买。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就是客户的从众心理,人们在许多情况下,都会看众人的行动而行动。
当然,利用客户这种心理的确可以提高推销成功的概率,但是也要注意讲究职业道德,不能靠拉帮结伙欺骗客户,否则会适得其反。
第三章 客户惯常的消费心理 第47节:人人都想享有VIP待遇
4.人人都想享有VIP待遇
“VeryImportantPerson”译成中文就是“高级会员、贵宾”,缩写为“VIP”。这是一些商家鉴于竞争激烈,而想出的经营手段。凡是成为某个商家VIP会员的人,就可以享受到一些特有的优惠或者折扣,VIP会员还有消费返利、联谊活动、免费停车等特殊权利。不仅如此,有时人们办一张VIP会员卡为的不是得到更多的实惠,而是一旦成为哪个商家的VIP会员,会觉得自己特别有面子,可以说VIP已经成为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所以每个人都愿意听到赞美自己的话,喜欢得到别人的恭维,即使那些平时说讨厌被恭维的人,其实内心也是喜欢听恭维话的。
杜小姐经常去一家商务会馆消费,于是,会馆的经理向杜小姐推荐了VIP会员卡的项目。杜小姐考虑了一下,觉得比较划算,就马上办理了一张会员卡。
一次,杜小姐请几个客户在那家会馆吃饭,吃完后杜小姐去前台结账,她出示了自己的会员卡,服务员接过去一看,是老板签字的会员卡,立刻满面笑容,不仅酒水按七折算,海鲜也打了八折,这让她省了不少钱,而且后来经理还亲自送来一盘水果布丁,说是算自己请客,希望他们下次光临。这让杜小姐觉得自己在客户面前很有面子。
人人都有虚荣心,有人说,你有VIP卡,就说明你有消费能力,你是贵人。谁不想成为贵人呢?现在越来越多的商家为客户办理VIP卡,用打折、积分和优惠等活动来吸引客户消费,同时给予客户实惠。VIP卡的形式已经从商场扩展到各种各样的小商户,其种类也是各式各样。据调查,23%持有VIP卡的人在办理的时候都是为了满足虚荣心,26%的人是因为商家推销而办理的,还有15%的人是抱着“别人有我不能没有”的心态办理VIP卡的。这个调查说明,你的客户都想要得到VIP待遇,而推销成功与否,要看你怎样应对客户的这种心理。小人物更是有这种强烈的心理需求。
有一名销售人员,专门推销办公用品。一次,他去一家私营公司推销办公桌椅。进了经理室,见该公司总经理、后勤主管等领导都在,旁边还有一位正在打扫卫生的老伯。
于是,他娴熟地介绍了产品的样式、质量和价格,很快就使老总有了购买意向,并告诉他如果产品情况属实,便可以签订2万元的购货合同。眼看推销成功了,销售人员打心眼儿里高兴,他一边答应过几天送货质检,一边忙从口袋里摸出一包“555”牌香烟,给在场的领导们点上后,说了些客气话,便告辞了。
然而,当销售人员再来该公司联系送货业务时,后勤主管却告诉他,公司不打算要这批产品了。他问是什么原因导致公司改变了主意。对方直截了当地说:“老总的岳父嫌你的价格过高,劝老总买别人的。”“老总的岳父怎么知道我的货价高呢?”“他岳父就是那个扫地的老头!你的话他都听着了。”后勤主管看了一眼还没有明白过来的这位销售人员,说:“谁让你小看人,少发一支烟呢?他说你这人眼皮往上挑,不实在……你说为了这点事,我们老总能得罪老岳父吗?”
正所谓客户就是“上帝”,作为“上帝”,他们当然希望你能给他们关怀和实惠。不要只把“上帝”放在嘴边,即使是表面上的功夫,也不要表现得太虚,仅仅在过年过节时给予一些关怀的信息是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的,你要适当地送给“上帝”一些实惠才行。
第三章 客户惯常的消费心理 第48节:客户都有怕上当受骗的心理(1)
5.客户都有怕上当受骗的心理
在销售的过程中存在着这么一个问题,即客户对销售人员大多存有一种不信任的心理,他们认为从销售人员那里所获得的有关商品的各种信息,往往不同程度地包含着一些虚假的成分,甚至还会存在有一些欺诈的行为。于是,就有很多客户在与销售人员交谈的过程当中,认为销售人员的话可听可不听,往往不太在意,甚至抱着逆反的心理与销售人员进行争辩。
所以,在销售的过程中怎样迅速有效地消除顾客的顾虑,对销售人员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聪明的销售人员都知道,如果不能够从根本上消除客户的顾虑,交易就很难成功。
客户之所以会产生顾虑,很可能是因为在他们以往的生活经历中,曾经遭遇过欺骗,或者买来的商品不能满足他们的期望。也可能是从新闻媒体上看到过一些有关客户利益受到损害的案例。所以,他们往往对销售人员心存芥蒂,尤其是一些上门推销的销售人员,在他们的心里更是不受欢迎的人。
一位金牌销售人员曾说过:作为销售人员,你不是要打动客户的脑袋,而是要打动客户的心。因为心是离客户钱包最近的地方,是客户的感情,脑袋则是客户的理智,也就是说合格的销售人员要通过打动客户的感情,让客户产生购买的想法。
的确,现在社会上的骗子很多,许多人深受其害,而骗子的行骗方法可能会仿效销售人员的推销方式,客户再看到销售人员时就很容易想起被骗的痛苦经历,所以他们认为销售人员几乎都是骗子,于是在潜意识中有些排斥销售人员。
客户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辨别销售人员的真伪,所以很容易把所有的销售人员“一棍子打死”,认为凡是搞推销的人都是骗子,遇到销售人员就躲着走,怕自己被骗。
一家影楼的Y小姐说:“许多客户来了走,走了又来,然后甩下话:‘你给我降价我就在你这儿拍!’我们这个行业是怎么了?如果客户去的是一家饭店,恐怕他绝对不会说‘你给我降多少钱我就在你这里吃,否则我就去另一家了’,如果真有人这么说,别人肯定会笑他是从外星球来的,但在我们这里,不讨价的人反而像从外星球来的……”
其实说到底,客户还价还是因为怕被骗,因为影楼给客户的印象是暴利行业,即使你报出底价,客户也会认为其中还有很大的水分。
让客户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在于促销做得有些过头,比如原价1万元的产品,没几天就优惠到2000元,或者随便找个理由就打个八折。此时客户就会想:一定是产品本来就值几百块,不然怎么会降这么多?看来他们平时赚了客户不少钱,我一定不能被骗。客户一旦产生了这种心理,就会产生你的价格越低,他反而越怀疑的现象。
第三章 客户惯常的消费心理 第49节:客户都有怕上当受骗的心理(2)
客户要的是质量好的产品,同时还要感觉自己买得实惠。如果客户刚从你手上买了产品,到你的竞争对手那里一看,你卖给他的东西只要一半的价格就可以买到,你从此就成了反面教材。
许多客户都怕被骗,面对销售人员,他们表现得很谨慎,浑身上下都充满警惕,就怕掉进销售人员的“陷阱”。对待这种客户,销售人员不要急于求成,你说得越多,客户反而越怀疑,曾经被骗的经历会让他们对眼前的你产生不信任的感觉。你一定要找出他无法接受你推销的产品的真正原因,想办法消除客户的心理障碍,让自己成为客户的朋友,这样客户才会和你合作。
通常,客户怕被骗的心理会让你们的沟通产生障碍,但同时也会给你带来机会。这种客户常常是想买产品,但是他们总希望你能把价格降了再降,所以会找同类商品如何优惠的说辞来刺激你,你在与客户交谈时要让客户了解,任何一种商品都不可能在各方面占优势,你要重点告诉客户他买你的产品能获得什么好处,以此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减轻他担心买贵的顾虑。如果有什么优惠活动,也要提前通知客户,把利益的重点放到客户身上,让客户觉得自己获利而不是被骗了。
还有一部分客户是担心商品的质量或功能,对商品没有足够的信心。此时,你不妨直接对客户说出产品的缺点,这比客户自己提出来要好得多。
首先,客户会对你产生信任感,觉得你没有隐瞒产品的缺点,是个诚实的人,这样他就愿意与你进一步交流。
其次,客户会觉得你很了解他,把他想问而未问的话回答了,他的疑虑就会减少。
最后,销售人员主动说出商品的缺点,可以避免和客户发生争论,而且能使你和客户的关系由消极的防御式变成积极的进攻式,从而促成交易。
销售人员在销售的过程当中,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来消除客户的顾虑心理,使他们觉得自己所购买的商品物有所值。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向客户保证,他们决定购买的动机是非常明智的,而且钱也会花得很值;而且,购买你的产品是他们在价值、利益等方面做出的最好选择。
在销售过程当中,顾客心存顾虑是一个共性问题,如不能正确解决,将会给销售工作带来很大的阻力。所以销售人员一定要努力打破这种被动的局面,善于接受并巧妙地去化解客户的顾虑,使客户放心地去买自己想要的商品。顾虑是心与心之间的一条鸿沟,填平它,销售人员才能到达成功交易的彼岸。
第三章 客户惯常的消费心理 第50节:价格对客户的影响
6.价格对客户的影响
在商品推销中,价格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因素,合理的价格能够让顾客顺利地接受你所推销的产品。当然,在现阶段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将价格固定不变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应当在销售过程当中预留出适当的价位变化的空间,以便销售人员和客户谈判。
有一对颇有名望的外商夫妇,在我国一家商店选购首饰时,对一只8万元的翡翠戒指很感兴趣,但因价格昂贵犹豫不决。这时善于察言观色的售货员介绍说,某国总统夫人来店时也曾看过这只戒指,而且也非常欢喜,但由于价钱太贵,没有买。这对夫妇听完后,为了证明他们比那位总统夫人更有钱,就毅然买下了那只戒指。
由于这位售货员经验丰富,对顾客的购买心理动机和购买行为特点,揣度及时准确,寥寥数语,切中要害,迅速有效地促成了交易。
虽然多数顾客都想选择价格便宜的商品,但是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心理的变化,使销售者的方针必须及时地实现从“优质低价”向“受顾客支持的价格”转变。
近年来,在发达国家的市场上,消费者的购物行为出现了高级化的趋向,越是品质好、价格高的产品销得越快。例如老牌子的“利维”牌牛仔裤每条售价是15美元。扬宾尼公司为了向利维?斯特劳斯公司挑战,每条定价30美元,同时辅以成功的广告宣传,提高了该公司产品的声誉。这样,高价牛仔裤以高档商品的形象出现,反而比低价牛仔裤更受到顾客的欢迎。1983年利维?斯特劳斯公司的总经理失声惊呼:“扬宾尼买走了美国大半个牛仔裤市场。”
为了使价格得到消费者的支持,在美国纽约有一种非常特殊的“9角9”商店,这是一种小规模的自选商店,主要出售日用杂货、厨房用品、家用小五金,以及常用药品等。这类商店出售的组合商品,单价一般都是99美分,每袋糖果和每盒饼干也是99美分……虽然99美分离1美元仅差1美分,但这1美分之差却对消费者的心理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给消费者以准确定价的影响,使消费者感到经营者的定价是认真的、合理的。即使1分钱也不凑成整数。因而对商品的价格产生了一种信任感。
(2)给消费者以价格偏低的影响,99美分与1美元虽只差1美分,但给人的感觉是“不到1元钱”的商品,如果是“1元零1分”,那就会给人造成“超过1元钱”的感觉,两者的价格概念,在心理上的差距似乎比实际差距要大得多。
当然,由于商品的价值不同,不可能所有商品都定9角9分的价。因此,美国的一些商业心理学家,曾经调查过各类商品的最佳定价法。据相关统计:在美国,5美元以下的价格,末位是9定价最受欢迎。5美元以上的价格,末位是95的定价,销售情况最佳。
我国零售商品定价,多数也是采取类似的非整数定价原则,来适应价格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
总之,价格强烈影响着产品在销售市场上的地位,影响卖方的形象,也影响竞争对手的行为。它对购买者的消费心理和购买行为有重大作用。因此,定价必须采取灵活而慎重的态度。
第三章 客户惯常的消费心理 第51节:客户都有占便宜的心理(1)
7.客户都有占便宜的心理
推销人群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客户要的不是便宜,而是要感到占了便宜。客户有了占便宜的感觉,就容易接受你推销的产品。
客户占便宜的心理给了商家可乘之机。如一些女士在购物买衣服的时候,常常用对方不降价自己就不买来“威胁”商家,于是商家最终妥协了,告诉女士“就要下班了,我不赚钱卖你了”“我这是清仓的价钱给你的,你可不要和朋友说是这个价钱买的”“今天你是第一单,算是我图个吉利吧”,于是这位女士自以为独享这种低价的优惠满意而归。此种情况并不少见,精明的商家总能找出借口卖出东西并让客户觉得占了便宜。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客户不喜欢对产品的真实价钱仔细研究,而是想买些更便宜的物品。
销售人员怎么做才能让客户觉得占了便宜呢?你可以去看看商场中最畅销的产品,它们通常不是知名度最高的名牌,也不是价格最低的商品,而是那些促销“周周变、天天有”的商品。促销的本质就是让客户有一种占便宜的感觉。一旦某种以前很贵的商品开始促销,人们就觉得买了实惠。
虽然每个客户都有占便宜的心理,但是又都有一种“无功不受禄”的心理,所以精明的销售人员总是能利用人们的这两种心理,在未做生意或者生意刚刚开始的时候拉拢一下客户,送客户一些精致的礼物或请客户吃顿饭,以此来提高双方合作的可能性。
贪图便宜是人们常见的一种心理倾向,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例如,某某超市打折了,某某厂家促销了,某某商店甩卖了,人们只要一听到这样的消息,就会争先恐后地向这些地方聚集,以便买到便宜的东西。
物美价廉永远是大多数客户追求的目标,很少听见有人说“我就是喜欢花多倍的钱买同样的东西”,人们总是希望用最少的钱买最好的东西。这就是人们占便宜心理的一种生动的表现。
我们说占便宜也是一种心理满足。客户会因为用比以往便宜很多的价钱购买到同样的产品而感到开心和愉快。销售人员其实最应该懂得客户的这一心理,用价格上的差异来吸引客户。
有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一个卖衣服和布匹的店铺,铺里有一件珍贵的貂皮大衣,因为价格太高,一直卖不出去。后来店里来了一个新伙计,他说他能够在一天之内把这件貂皮大衣卖出去,掌柜不信,因为衣服在店里挂了一两个月,人们只是问问价钱就摇摇头走了,怎么可能在一天时间里卖出去呢?
但是伙计要求掌柜的要配合他的安排,他要求不管谁问这件貂皮大衣卖多少钱的时候,一定要说是五百两银子,而其实它的原价只有三百两银子。
第三章 客户惯常的消费心理 第52节:客户都有占便宜的心理(2)
二人商量好以后,伙计在前面打点,掌柜的在后堂算账,一上午基本没有什么人来。下午的时候店里进来一位妇人,在店里转了一圈后,看好了那件卖不出去的貂皮大衣,她问伙计:“这衣服多少钱啊?”
伙计假装没有听见,只顾忙自己的,妇人加大嗓门又问了一遍,伙计才反应过来。
他对妇人说:“不好意思,我是新来的,耳朵有点不好使,这件衣服的价钱我也不知道,我先问一下掌柜的。”
说完就冲着后堂大喊:“掌柜的,那件貂皮大衣多少钱?”
掌柜的回答说:“五百两!”
“多少钱?”伙计又问了一遍。
“五百两!”
声音很大。妇人听得真真切切,心里觉得太贵,不准备买了。
而这时伙计憨厚地对妇人说:“掌柜的说三百两!”
妇人一听顿时欣喜异常,认为肯定是小伙计听错了,自己少花二百两银子就能买到这件衣服,于是心花怒放,又害怕掌柜的出来就不卖给她了,于是付过钱以后匆匆地离开了。
就这样,伙计很轻松地把滞销了很久的貂皮大衣按照原价卖出去了。
店伙计就是利用了妇人的占便宜的心理,成功地把衣服卖了出去。销售人员在推销自己产品的时候,可以利用客户占便宜的心理,使用价格的悬殊对比来促进销售。其实在很多世界顶尖的销售人员的成功法则中,利用价格的悬殊对比来俘获客户的心是常用的一种方法。
优惠是推动销售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所以优惠政策就是你抓住客户心理的一种推销方式。大多数客户都只看你给出的优惠是多少,然后和你的竞争对手做比较,如果你没有让客户觉得得到优惠,客户可能就会离你而去。所以你不仅要注重商品的质量,还要注意满足客户这种想要优惠的心理需求。
但是,优惠不过是一种手段,说到底是用一些小利益换来大客户,你还是有赚头的,不然商场里也不可能经常有“买就送”“大酬宾”等活动。当然,在优惠的同时,你还要传达给客户一种信息:优惠并不是天天有,你很走运。这样,客户的心里才会更满足,他们才会更愿意与你合作。
即使你推销的产品在某方面有些不足,你也可以通过某些优惠让他们满意而归。如果客户对你的产品提出意见,你千万不要直接否定客户,要正视产品的缺点,然后用产品的优点来弥补这个缺点,这样客户就会觉得心理平衡,同时加快自己的购买速度。比如客户说:“你的产品质量不好。”作为销售人员的你可以这样告诉客户:“产品确实有点小问题,所以我们才优惠处理。不过虽然是有问题,但我们可以确保产品不会影响使用效果,而且以这个价格买这种产品很实惠。”这样一来,你的保证和产品的价格优势就会促使客户产生购买欲望。
第三章 客户惯常的消费心理 第53节:客户只关心自己利益的心理(1)
利用价格的悬殊差距来进行推销确实会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却多少有些欺骗客户的感觉,客户得知真相以后,也会感到很气愤,因此在使用上一定要注意方式和分寸,既要满足客户的心理,又要确保让客户实实在在得到实惠,这样才能够保持和客户长久的关系,实现互惠互利。
8.客户只关心自己利益的心理
懂营销的人都知道,把握好客户的心理才是终极的制胜法宝,他们深知每个客户其实都只会关心自己的利益,许多客户甚至会为了掩饰自己想得到优惠的心理而刻意说一些善意的谎言,以掩饰自己的真实利益。
在一次大型玩具展销会上,一家玩具公司的展位非常偏僻,参观者寥寥无几。公司负责人急中生智,在第二天他就在展会入口处扔下了一些别致的名片,在名片的背面写着“持此名片可以在本公司展位上领取玩具一个”。结果,展位被包围得水泄不通,并且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展销会结束,当然迅速带来的人气也为这家公司带来了不少生意。
这家公司之所以取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原因就在于它抓住了人们都只关心自己利益的心理,以对客户小的恩惠而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重视自我的心理,包含两层含义,一层是自己对自己的关心和保护,另一层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和重视。而在消费过程中,客户也具有这样的心理,客户会特别注重商品对于自身的价值,同时也希望得到销售人员对自己的关心和重视,如果产品不错,销售人员又对自己表现了足够的重视,那么客户就会很高兴地购买其产品。
而事实上,很多销售人员总是一味地关心自己的产品是否能卖出去,一味夸赞自己的产品多么先进、多么优质,而不考虑是不是适合自己的客户、客户喜不喜欢。这样给客户的感觉就是你只关注自己的产品,只注重自己能赚多少钱,而没有给他以足够的关心和重视。客户的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于是会毫不犹豫地拒绝你的推销。
曾经有一位推销专家说过:“推销是一种压抑自己的意愿去满足他人欲望的工作。毕竟销售人员不是卖自己喜欢卖的产品,而是卖客户喜欢买的产品,销售人员是在为客户服务,并从中收获利益。”因此在推销活动中,最重要的不是销售人员自己而是客户。“客户至上”,才是销售人员应该遵循的根本原则。能否站在客户的立场上,为客户着想,才是决定销售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甲、乙两个销售人员到同一个客户那里推销商品,销售人员甲到了客户的家里,就开始滔滔不绝地介绍自己产品的质量多么地好,多么地畅销,如果不购买的话会多么的可惜,结果客户毫不客气地打断了甲的介绍,说:“不好意思,先生,我知道你的产品很好很畅销,但是很抱歉,我完全不需要;因为它不适合我。”甲只好很尴尬地说抱歉,然后离开。
返回书籍页